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谁杀了林彪(王兆军着)

_5 王兆军(现代)
  毛泽东对林彪的势力早已警惕,如今大讲天才更叫他反感。他对江青说:“尧为圣贤,不能治三人;桀虽匹夫,可以令天下。我难道不懂得这样的道理?你不要大喊大叫,好象有人抢你的东西。小米虽贱,也还不到癞蛤蟆吃粥的时候。”
  林彪为什么这么傻呢?难道他相信毛泽东放弃权力的话吗?如果相信,那他真是太书生气了。他怎么不想一想,那是可能的吗?为了这个权,毛耗费了毕生精力!代价那么大,会轻易放弃吗?毛泽东在故意诱使他上当呢!
  后来,毛越说这个职务没必要设立,林彪越认为毛是“伟大的谦虚”,是故意留下空子让秀才们的势力增长。毛泽东私下里说:“劝我当国家主席,是孙权劝曹操当皇帝的故事,等于把我放在火炉上烤。我可没工夫为你们送往迎来。又说:什么伟大的谦虚!在重大问题上,我从来都没有谦虚过。”林彪知道这个话时,就已经晚了。
  毛泽东决定保护江青这一文革派,收拾林彪一伙。他将华北组的简报说成是阴谋,是反革命活动,说林彪这些人是自己想当国家主席却故意拉着他做招牌,说这些人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等等。毛泽东在当天晚上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上,宣布立即收回华北组的简报,停止讨论林彪的讲话,然后缓慢地说:“不要揪人,要按照九大的精神团结起来。陈伯达的发言违背了九大的方针。如果你们继续这样,我就下山,不开会了,让你们搞。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不要再提了。要我早点死,就让我当国家主席。谁坚持设,谁就去当,反正我不当。”
  当时,他的情绪别扭,但是话音中再没有那种川江号子般高亢有力的调子,再没有游龙出水般的气势。他老了,阴冷有余,热情不足了。他的表情中洋溢着一种只有他自己咀嚼过的凄楚与悲凉。一九五九年批判彭德怀时的那种高屋建瓴、嘻笑怒骂的潇洒已经从他身上消失了。曾几何时,他对天下大乱还是安之若素呢!可是现在,他对驾驭动乱的局面已经满怀狐疑。那种单枪匹马也敢驰骋疆场的豪气不知道化解到哪里去了。当他意识到自己挑选的那个接班人即将成为敌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并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林彪几次要求解释,毛泽东没有允许。
  这就是中国的政治!这就是中国的决策过程!只要一个人不让你说话,一切都完了。
  林彪被毛泽东羞辱了。林彪被人看成是迫不及待要抢班夺权的小人,是一心想当国家主席的官迷。林彪中了毛的奸计,无限懊恼,弯不过脖来,越发固执己见。毛泽东耍了别人,还说人家故意找他的麻烦。林彪越不服,毛泽东就越要打击。《我的一点意见》亮出去,就象一个力大无穷的无赖,突然朝老实人打了一阵子拳头,嘴里唱着“尔等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走开了。
  这样无中生有、强词夺理、信口雌黄、羞辱同事、打击异己的事情,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也曾多次发生。但是周恩来是以柔克刚的人,他会忍受会化解,而林彪是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极其强烈的人。后者的个性中有那种绝不能接受欺骗和羞辱的底子。林彪即使不能报仇,至少也要讨还公道,让大家知道事实真相。
  可是毛泽东搬走了。他怕掌握军队的林彪真的要抓人,要害他。他当天就离开美庐别墅,到附近那个一百七十五号民房中住宿去了。那里原是老百姓的房子,因为开会,才让他们搬走了。在那极其简陋的草房里,毛泽东看着树上飘下来的枫叶,深深地叹息。这种叹息一直拖到九月九日离开庐山的时候。在所有人的欢送中,毛泽东没有一点笑意。
  那个日子,九月九日,距离他的死亡整整还有六年。人啊,在争夺什么呢?
  庐山会议是个半生不熟的政治夹生饭。饭后都闷着,大家觉得肚子不舒服。
  毛泽东对权力的敏感,已经达到病态了。搞垮刘少奇后,毛泽东的精神远比不上从前。他几乎变成另外一个人,经常长时间闷坐着,行动弛缓,老相无法掩饰。和人交谈时,他的眼睛遥望着远方,有时在回忆朝鲜战争,有时想念家乡,有时则说什么也没想。只有在涉及到他的权力时,他才会显得机敏,象一头老熊一样,既狡诈阴险又力大无穷。
  什么人都叫他失望,绝望象海潮一样铺天盖地。他想:知识分子,什么好东西也弄不出来,还动不动就翘尾巴。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一些人,五七年叫他们提意见,他们就想轮流坐庄!嗷,我几十年打下来的天下,你说一说我就让给你?我没办法,只好相信那些没受过教育的粗人。可是工人和农民又能做出什么呢?有大庆、大寨红旗,可是他们都不好好学,耍花枪骗我,有什么好处呢?生产总值上不去,生活就难以提高。我说上山下乡,很多人不高兴。不上山下乡能行吗?到哪里安排那些人?我一度相信林彪能行,他红得象克伦威尔似的,解放军成为全国人民的榜样。现在也不行了,当了接班人,还嫌官不够大。干部吗,更糟糕,下台就埋怨,上台就复辟,为自己翻案,翻文革的案。老百姓的愚昧不堪谈论。周恩来近来还行,但那是个狡猾的家伙,也许有一天我会被他磨死。
  毛泽东为人类整体而失望。尼采说得好:我不能等你们了,我得先走。世界上没有几个人物。很多人的生命一钱不值,活着是羞耻。我从不为任何友情的牺牲而伤感,死亡能给我带来深刻的、奇特的、创造性的愉快,死亡中有生命价值的暗示。象周恩来那样的人,没有创造性,只好频繁的接见人,和人开会,喜欢出面。林彪倒是不喜欢开会,在家里坐着,好象思考的样子。他思考什么呢?就是权力。打了几个仗,就觉得了不起了,什么都要。庄子看见过一个人,那人的供桌子上只有一个猪爪子,要求天地神灵给他所有一切幸福,笑话!其实,把“接班人”三个字写上文件后半分钟,我就后悔了。说坏话当然不行,但好话太多也可疑。近来我对生命即将到头也觉得伤感。看来人很难活二百岁,活一百岁也不容易。
  ……林彪想法哄骗我,大概是想要我将权力早日让给他。我一说话,他们都不放屁了。其实林彪也不是要搞我,只是想确保接班而已。我当不当那个主席都一样,可是我不想让林彪的权力再扩大,再大我就管不了了。只要我在世,我不能允许任何人的权力是确保的。
  ……于是我就要得罪人。我一说“总理还是总理”,马上就成了周的挡箭牌。钟馗就是这样。当年人家打罗瑞卿、打贺龙、打这个那个,其实哪里是反对我!可是我欠债了,用过人家的东西,就得回报。我回报的方法就是你看什么好就拿去。可是只有一个东西你不能拿走。谁都知道那是什么。
  ……说实话,林彪不能当主席。当国家主席要有相当好的身心素质,看林彪那个声音、身材和面孔,能当主席?丢人!当主席要有一定的福相。想抢班夺权不行,要有那个命。林彪说:缺少国家主席这个职务,制度就不会产生应有的重要性,人民就不知道谁有权谁无权。这等于放屁!什么制度?我就不相信制度。四九年十月一日,我说搞什么制度了?根本没说。人民都知道我有权,共产党有权。五六年大改造,我说搞社会主义,可是如果蒋介石在南京掌权,说要搞资本主义,谁也没有办法啊。沙皇俄国,彼得大帝搞减租减息,好象不是地主了。苏联的红旗举了那么多年,说变就变了。制度是人造出来的。
  ……那个叶群很讨厌。她说如果不设国家主席,林彪往哪里摆?他是你的男人,想往哪里摆就往哪里摆是了?我不管你往哪里摆,只要别摆在我的椅子上就行。说来说去,都是椅子的问题。周恩来也想整别人,文革开始他就想整陈伯达,陈被林彪和江青保了。这一下好了,陈伯达叫我收拾了。他在九届二中全会上提“天才”,好象个理论家的样子。吓唬谁?即使他那个理论是对的,我说不对,他就不对。为什么?因为那是个幌子,他们是想把周恩来排挤到角落。过去我不反对他们说天才,但他们老是说,就不好了。什么东西都不能老是吃,吃多了倒胃口。“接班人”再加上“国家主席”,就过分了。我把那片纸当废纸生火炉了。日照香炉生紫烟……
  周恩来高兴地看见,陈伯达象一条老狗一样,被毛泽东几句话就撩倒了。林彪虽然还没有倒,但他已经明白,毛要整他,不再拿他作自己人了。一个自知不行的病人,往往会加速死亡的到来。失去精神支柱,人就会疯狂。只有当双方都开始猜忌时,他们分别得才快。
  周恩来的高明在于不动声色,静观默察。事情的发展随时都会变化。不仅毛的行为规则神秘莫测,林彪的战术也非等闲之辈可比。稍有差错,就可能完蛋。
  国共和谈后,周回中央与毛一起指挥解放战争。周恩来太了解林彪的作战风格了。中国很少有那样杰出的将领。在苏联,上下都知道中共有两个半将军:一是林彪,一是彭德怀,半个是朱德。中共反对国民党的胜利,是全党全军努力的结果,但林彪使那个进程大大缩短了。一九四八年九月,四野开进东北,谁能相信他会那样快地打下那片土地?当时动员过别的野战军,他们都不去啊!人生地不熟,到一个日、伪、苏、蒋多种势力控制和践踏的地方开辟新战场,不是等于去狼窝里找骨头啃吗?可是林彪去了,笑嘻嘻地走了。为什么?他忠于那个人以及与之相连的理念。毛泽东以有林彪和四野这样的嫡系部队感到骄傲。林彪以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的名义发布的第一个命令是关于防止开小差的指示。在给中央的电报中,他说:那些山东兵,当初我们动员他们参加军时,说好的就是‘不出远门,想回来就回来看看’。后来日本抓劳工,我们宣传说‘千万不能去东北,东北多么冷,多么不好’。现在需要出关,又说东北好。很多人一时接受不下来。确实要做大量的工作,也要有严格的纪律。希望中央理解。
  毛泽东高兴地说:“这个林彪,一上任就抓逃兵。你说象不象大将军?这个人不会只报喜不报忧。不抓逃兵不行,很多人不愿意走,就得狠点。陈毅出兵东北时也这样,他们路经临沂时,对新四军三师宣传说:我们要到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出金子,出银子,有电灯,有楼房,花花世界。到底是什么地方呢?毛主席没告诉我,我也不能告诉你们。”毛那时多器重他的将军们。
  就在那个战场上,国共两个英雄遭遇了。一个是林彪,一个是杜聿明。他们两个都是曾经和日本扳垣师团作战并建立大功的将军,一个在平型关,一个在昆仑关。前者凶猛,后者儒雅。都是各自领袖的爱将。都是黄埔军校学生。他们刚接触时,林彪简直象个怯懦的狗熊似的,被人逼到松花江以北。后者乘胜追击,林彪眼看着要成为当年的西路军了。杜将军知道对手不是个窝囊废,没再追。他肯定将在某地与林相撞,但没想到那么快,也没想到在什么地方。
  就在杜将军陶醉胜利时,林彪突然出现在锦州。当时毛泽东非常兴奋,林彪这个家伙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干脆凶狠,简直就象一下子咬断了对手的腿。毛曾向罗荣桓了解林彪的工作情况,罗汇报说:林彪经常整夜不睡觉,躺下一会儿就起来口述电报,而且一字不差,他好象将所有的细节甚至一个单词都反复考虑多少遍。毛泽东当时感动得流了泪。林彪的贡献是如此巨大,当毛泽东对东北到底走向战争还是走向和谈的前景还不大清醒时,是林彪提醒了毛:东北没有和平,谁先占领东北,谁就会占领全国。当时敢于向主席这样建议的只有林与黄克诚。
  ……
  周恩来越想越不安,他感觉到自己心中那个温暖的东西--同情--在膨胀。周恩来最清楚,实际上林彪没有什么错。在毛泽东那个哈哈镜里,谁能不走相?谁能不变形?如果我周某被毛整了--很可能有那样的一天--我也会变形的。很多人说林彪突出政治不是真心而是讨毛泽东喜欢,那不公道。林彪是很懂军队政治工作的,虽然他在军队的主要职务是司令而不是政委。他真心相信政治工作,相信社会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东北战争极端艰难的时候,林彪驻扎在秀水河子。那时,仗能不能打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巨大的后方支援力量。“七七”决议前,很多人强调东北特殊,不能象内地那样搞土改。林彪叫当时派秘书季中权去附近的村子里实验二十天,结果才只分了地主的粮食,还没分土地,农民就自愿组织了二十多副担架,支援共产党军队。林彪向中央报告了这个材料后说:“这个仗能打下来。”当时毛泽东满怀激情地赞扬林彪是个天才。
  这个天才,三年中打败了杜聿明、陈诚和卫立煌,连毛泽东都觉得太快了。当这个被国民党称为“黑土地之狐”的将领轻松地向毛泽东谈到土改和政治工作时,毛泽东说:“蒋介石也懂得这个道理。他四六年底的除夕密令中就说过:实行绥靖区减租减息,务须使耕者有其田,此为我军与共军斗争之基本问题。务希我将领切实厉行,无误。可是有没有误呢?有,而且是大误。为什么?因为蒋介石用的是地主资产阶级,蒋介石的政策要靠那些有钱、有地、有权的人去实行。分他们的财产,与虎谋皮,笑话!我们呢,我们用的是穷人。林彪同志的父亲就是个农民嘛,妹妹还当了童养媳。这样的人斗地主搞土改,感情上顺。”
  东北的土改,到四八年秋基本完成,共产党有了基础,林彪的军队有了基础。林彪具有典型的平民风格,他非常随和,跟他当秘书、当警卫,都很好干。跟他当炊事员不好,他平常吃得很差,几乎不知肉味。他特别喜欢喝粥,吃整蔬菜叶子,有时吃点黄豆。林彪家厨师经常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作为一位将领,林彪喜欢琢磨战争。他总结出来的战术有: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等。除此以外,就是喜欢孩子。他不喜欢穿军装,在家不穿,也不准别人穿。林彪在部队开展政治工作,不是解放后的独出心裁,而是多年行之有效的经验。
  东北战役的胜利是毛、林合作的结果。然后毛一鼓作气,将整个大陆收拾下来。因此林彪也成为毛的最信任的心腹将领。毛泽东早就看出林彪是个人物,不能不说是独具慧眼。据王明的《孤僧命运》一书所记载,毛一直把林彪作为自己的嫡系。一九三九年春天,毛说:“王明同志,你为什么挖我的林彪?我告诉你,这个墙脚可挖不得!”
  王明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毛泽东说:“去年的武汉有个会议是不是?”王明说:“国际青年团代表会议啊,怎么啦?”毛说:“你说了什么?你忘了,我可没忘。”王明问道:“我说什么不对的了?”毛说:“你说林彪的好话了。为什么?”王明说:“林彪指挥了平型关抗日大捷,是个青年将军。那个会是青年会,林彪正是个好例子,怎么谈得上挖你墙脚呢?”毛说:“你讲他的好话,就是拉拢他,就是挖我的墙脚。我告诉你,搞了十几年的军事,就算搞了一个林彪。他指挥的军队是非常可靠的军队。各个山头都有主,新四军和八路军都不是我的山头,我的山头是林彪的那个部队。谁也不能挖我这个墙脚。”
  第二次是一九四九年三月,毛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批评王明:“你为什么又说林彪军事形势分析做得好?十年前我就告诉你,不要挖我的墙脚,现在怎么又来了?”王明说:“这是什么话?干部都是党的,难道只能你评论,别人就说不得?再说,你们关系那样好,为什么还怕说呢?难道我说一句话,他就听我的了?”
  毛说:“你的讲话有很多毒素,拉拢林彪就是一条。你讲话时,我就插话,同你讲延安整风等历史事件,意思是别搞宗派。你的话是有影响的。我记得那时林彪说:王明同志,你应当多讲点党的历史。你当时说的什么?还记得不?你说:我给你讲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你就明白了。可是你得先请示毛主席,他同意不同意我们谈这个问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有问题不找我谈,找你谈。这不是挖我的墙脚是什么?”
  毛非常宝贝林彪及其四野,但也总是担心林彪变化。四九年十月间,毛对林彪围长春而不攻打很有意见,大发雷霆。不久围困北京,毛写了敦促傅作义投降书,可林彪迟迟不送达。林彪说:傅的军队是北方人,性情耿直,讲面子,愿意起义,不愿投降,不如等一等,尽量不打仗。不然,双方开火,会把北京打得乱七八糟。傅乘飞机跑去南京,我们自己也会伤亡很大,划不来,不是好办法。写个敦促投降书容易,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高超的胜利者。这事当时把毛气坏了,但事实证明林彪是有远见卓识的。
  毛曾多次夸奖表扬林彪的“四个第一好,是个创造”。罗瑞卿被解除职务的借口就是不突出政治。黑字落在白纸上,满中国都可以找到毛对林彪的高度评价:“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经林彪同志提出四个第一、三八作风后,比较过去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更具体化,也更理论化了。”毛虽然假惺惺地说反对个人崇拜,其实林彪的每个有关毛威信的说法和行动,都深得毛的赞扬。林彪没有错。毛是个阴险的权术家、机会主义者和伪君子。可惜中国人,全党全军,都不了解这个人,还以为他是个大圣大贤,被奉为导师和领袖。如果有机会,我得想法揭露他。
  周恩来越想越觉得与林彪同病相怜,他为此吃惊。
  他强迫自己及时地从那些想法中跳出来,得先保护自己。
  为了保护自己,我必须先打倒这个敌人。
  政治没有原则,政治家不能听从良心的指点。
第十六章 上流社会
习惯控制别人的叶群,终于不得不承认儿子的对象张宁。
  这是她所不情愿的,但是也没有别的好办法。
  儿子既然故意和母亲顶牛,也就只好在媳妇方面下工夫了。
  叶群交代张宁:“老虎这个孩子,有时很固执,你要经常和他谈谈。”
  一进林家的门,就遇到这样的婆婆和复杂微妙的婆媳关系,张宁觉得满心的不自在。可是,既然成为这个家庭的预备成员,就不能不顾及这种复杂的关系。即使没有正面的建树,至少也不能给人家增加摩擦。再说,任何冲突都同样给自己带来许多不愉快。她得谨慎地对付那些尴尬的场面。
  有一次,不少人聚集在毛家湾,其中有周宇驰,邱会作的老婆胡敏。
  林立果坐在沙发上,一声不吭地看着大家。这种孤傲的神气和林彪的沉思不一样。儿子的优越和浅薄是对外的,父亲的深沉和谦和是向内的。
  叶群说:“今天人多,看电影之前,先活跃一下怎么样?”
  叶群发话,就是指令。这样的场合,谁的官大,一般就是谁作主。那些趋炎附势的贵族们多么精明,就象训好的狗似的,他们哄抬林立果先出节目。在任何场合都喜欢摆出权力面孔来的叶群,此时发现了一个机会。她拿着妈妈的架子说:“老虎,大家请你出个节目,你就出一个吧,别扫了大家的兴。”
  老虎轻蔑地哼了一声,根本没理会叶群。
  同样的事,如果发生在一般平民母子之间,做母亲的可能会俯下身来,亲昵地呼唤儿子,央求儿子,甚至主动问儿子要什么条件。小小的僵局会被天伦的温暖所融化。但是,林家不同,政治之家讲究的是权力的尊严。叶群尤其注重在人前的尊严。她不允许地位和辈分比她低的人违抗她的意思。她是家长。
  叶群的脸色刷地阴沉下来,她两眼冷冷地盯着林立果,喝一声:“老虎!”
  林立果并不畏惧,斜视着叶群,两个人就那样用目光僵持着。
  热闹的屋子里充满着寒气。
  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人出来缓和一下紧张空气。不愿让人陷入更深刻的尴尬,大家都愉快,这是人之常情。于是,周宇驰讲了个怕老婆的故事。中国人的女权运动是从描述怕老婆的男人开始的,这样的故事倒是男女都接受得了。周的故事初步救了那个剑拔弩张的母子的战场。接着,胡敏又学着火车声音讽刺山西人的饮食习惯:吃-醋-吃-醋。
  场面缓和下来,林立果也恢复了常态。她冷不丁地要邱会作的大儿媳柯菲出个节目。柯菲虽然怀孕六个月了,也得表演。一来是为了凑趣,二也不甘落后。她唱一支现代歌曲,巨大而充实的腹部为她提供了良好的低音共鸣器。她还嫌不足,有时自己捏着鼻子作出吉他的声音,为她的歌唱伴奏。
  柯菲赢得了一片掌声。
  柯菲老实地表演了,便赢得了资格。她没有休息,马上点了张宁。这很合理。如果点林立果,等于反唇报复,太直接,万一那小子不接受不理睬,反倒坏了场面,也丢了点将人的面子。点张宁等于点了林立果,而且张宁是场面上的新热点,谁早点她,谁有眼光,谁懂得进退冷热。
  张宁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在林立果身上。她自然流露出来的软弱是希望得到他的意见。被挑战的林立果将目光射向叶群。都是她,搞什么表演,活跃空气,你自己怎么不活跃?看,火烧到我们身上来了。一个浮浅轻狂的主任,一个惹是生非的女人,就知道装模作样!
  林立果这种冰冷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大家噤若寒蝉,一时都没了反映。周宇驰都囊了好几次嘴巴,最终也没找到合适的话题。自觉不妙的柯菲也悄悄溜回自己的座位。
  叶群不管林立果的怨恨,对张宁说了与开始时同样的话。
  林立果这时偏偏又将冷峻的目光投向张宁。很明显,他不叫张宁给叶群凑趣。
  母子间的暴风骤雨又开始了。张宁的处境很险恶,表演也得罪人,不表演也得罪人。
  张宁毕竟是单纯的女孩子,她不把斗争当做第一考虑。她只希望大家愉快和谐,母子间尤其没有必要这样顶牛。她采取了化干戈为玉帛。她跳了一段新疆舞。
  叶群得了面子,连声说好,但那表情却是不情愿似的。她看见张宁注意到了她的表情,连忙叫张宁以主人的身分给大家发苹果。张宁给每个人递上苹果,每一张面孔都有不同的表情,她看见了巴结、蔑视、逢迎、利用、温和的问候和艰险的诡计。北京这既热热闹闹,又刀光剑影的上流社会!
  张宁完成了任务,回到座位上。林立果诚恳地说:“很好。比在正式舞台上还好。”
  张宁惊讶地问:“你什么时候看过我的表演?”
  “当然。”林立果说:“我看过你的生活资料片。”
  次日,张宁去毛家湾看林彪。
  客厅里放着三张红色沙发,地毯和窗帘也是红色的。乍进去时,张宁有些紧张。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她觉得不舒服。可是已经来了,难以回去。人家说:丑媳妇终须见婆婆。其实,俊媳妇也怕见婆婆公公。一个人突然离开熟悉的环境,到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家庭生活,就象强迫皮肉接受一根刺条似的。
  张宁走进去了。
  她看见了苍白瘦弱的林彪,简直就象个木乃伊。
  她说:“首长好。”
  林彪微笑着欠了身。
  叶群说了一些介绍性的话。
  林彪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了。”
  叶群说:“老虎这孩子,对张宁是很有感情的。为这事,老虎这孩子可能对我还有点意见呢。”
  林彪说:“有感情好,但不要影响工作。另外,也要注意影响。”
  叶群说:“老虎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我的话有时他听不进去呢。”
  林彪说:“孩子的事,你最好少管。有个性是好事,我就有个性嘛。”
  林立果最初不过是上流社会里的一个花花公子,和别的大部分高干子弟差不多。他爱过北京八中的一个女孩子。可是那女孩子得病而死,叫林立果悲痛不已。后来,他爱上清华大学的一位女子,但没有勇气表达,结果那女孩嫁给了别人。这使他深刻怨恨自己的家庭给于他的骄傲而又被动的性格。
  他对军事也不感兴趣,对文化也不喜欢。他的母亲对他要求很严,希望他能成材,也担心他长此以往会学得不可救药。叶群积极地为林立果找对象,但没有成功。这个行动继续进行,参加这个活动的人都被林立果戏称为“找人小组”。这个小组的人都成为林立果的朋友,后来居然演变成林立果的小联合舰队。
  他对女孩子感兴趣,而且很容易就能到手。只要告诉她们“你有可能得到一个特别的军队工作”,她们就会欣然从命。个别反对的,熟悉一段也大都就范。林立果喜欢看医生检查那些女孩子的裸体。性交时,林立果希望能够尽情,但那些人多半都很拘束。根据祁智静、林雅妹、竺秀茜等青春女子的回忆,林立果都虐待过她们。
  当林立果弄到叶群与黄永胜绵绵的电话录音后,就以此奚落叶群。可是叶群说林立果没有出息。她以林家王储的政治口号动员林立果,使林立果在自己肩负的责任面前感到羞愧。后来林立果答应好好做事。
  正好,空军作战部长鲁民给了林立果很自由的发挥场所。林立果很快对空军,特别是航空攻击发生了兴趣。林彪曾经拟定过与美国作战的计划。他说,中国将首先轰炸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四个军事目标。他相信美国没有胆量,一定会选择退避。这些轰动世界的行动调动了林立果的兴趣,他对女人的兴趣转移了。他觉得自己的自由还太少,多次向吴法宪要求更多的支持。希望拥有获得情报、武器和私人交通的权力。吴法宪同意了。
  “找人小组”进一步发展,内容已经由找女人变成政治军事团体。这样的团体在军内,尤其是空军内迅速扩大,不仅北京有,而且扩及到上海、南京、广州和杭州。林立果的这些活动由周宇驰报告给空军司令员吴法宪,吴法宪希望知道林彪对林立果到底期望多大。
  有一次,林彪当着吴法宪的面问林立果:“你是真老虎吗?真老虎要好好学习打仗。指挥一个团一个师,容易,指挥一个军就不容易,一个军团呢?要学习好多年啊!”
  吴法宪知道这父子两个胃口很大,从此不再限制林立果。他怕得罪林立果而引起林彪的不快。为了保险,吴法宪秘密设置了林立果的档案箱,必要时拿出来用。吴还委派周宇弛作为林立果的帮手并监视林立果。
  林立果已经完全不是叶群所能控制得了的了。他不仅有自己的事业,也有了自己的女人,而且是故意将叶群不喜欢的女孩弄来。为此还叫叶群在林彪和秘书何一伟前丢人现眼。叶群心里越想越觉得不是个味道。
  人们都走了。叶群回到自己的房间。她没有开灯,径直奔向自己的床。那个房间她已经熟悉得不用任何灯光就能拿到任何东西,甚至能在黑暗中读出墙壁上所有的字画。
  仰面躺下,不要任何遮盖。她觉得浑身都在发火。此时,把她扔到冰雪上,冰雪也会融化。她相信。这种日子太难受了,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可以想象,儿子正在和女朋友谈情说爱。那些从晚会上散去的人都有自己的窝,即使只铺几把干草的窝,到底也是个窝啊!
  那张字画发出了鬼火一样的光,鬼火照耀着鬼字。那是林彪写给她的爱情诗:发不同青心同热,生不同衾死同穴。和林彪为一世夫妻,同床的日子是太少了。夫妻不同衾,还叫什么夫妻?我需要,正如每一个女人一样,需要异性的抚摸和温存,需要异性的甜言蜜语和打情骂俏。皮肤的饥渴与心灵的荒凉双管齐下,叫人难以忍受。生不同衾心同热,说得好听!我宁可要那生同衾,不要那虚假的心同热。为什么、什么时候形成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年龄的差别吗?还是因为个性的不同?还是因为这种侯门贵族的家族生活?还是因为政治的敏感和权力的寒冷?“发不同青死同穴”,我的发已经不很青了,可是“死同穴”的悲剧就要到来了……
  叶群打开灯,看着自己的头发,伤心地哭起来。
  她知道不应当哭,这里没有哭的自由。不仅哭,连随便聊天的自由都没有。说话稍微多点都不行。那个可恨的林彪指示就在墙上。“说话莫罗嗦”。叶群走近那张座右铭前,一下子就撕了下来。她真想痛快地说上五个小时,骂上七天七夜。只有在说话时,她才感觉到那些积压的情绪减轻了对心灵的压力。她只有在说话中消耗那些莫名其妙的欲望。说话的时候,她能够将无可名状的火从口中抒发开去,语言象小雨一样浇灭炽热的烈火。
  不,这是我唯一发泄的渠道。我不能不说话,我要说的东西太多了!
  叶群走出来,看看秘书和勤杂人员,问:“何一伟到哪里去了?”
  叶群想:既然控制不了别人,又何必控制自己,而且还要被别人控制!
  大家互相看了,确实没看见何一伟。叶群吼叫道:“他干什么好事去了?给我找!”
  如果何一伟这时正在和女人一起,无论怎样,叶群都会整他。她忌妒所有幸福的人,不喜欢看见任何人在任何方面别她优越。七八个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找,叶群在那里猜测何一伟的去向,担心他犯了政治方面的错误,或者男女关系方面的错误。
  过了好一会儿,有人发现何一伟在楼上睡大觉。
  “我的天哪,简直成了大笑话了。”孙志民对何一伟说:“主任断定你是去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去了。我说绝不会,可她不信。她一进门就喊你。我们说你最近很疲劳,已经休息了,有什么事我们可以转告。她说不行。我们找遍了!都找不到。于是主任怀疑你偷偷到别的地方打毛家湾的小报告去了。我们问了哨兵,哨兵说你没有出去。她又怀疑你趁郭连凯不在家,去溜门子了。越是找不到,她就越是想找。这不是,你就在眼皮底下睡觉。”
  “睡觉也不犯法。我不怕这一套。”何一伟说:“主任找我这么急,有什么事?”
  孙志民说:“主任那个人,咳,谁知道!”
  何一伟到了叶群的办公室,准备挨批评。
  “老何,你到哪里去了?害得我们好不着急。”叶群不但没生气,态度还相当和气。
  “我哪里也没去,就在楼上休息。”何一伟说:“有什么急事么?”
  “我看你不在,就着急。现在找到了,就好了。不要丢了好传统。”叶群说:“我只是要求你们一点点,我不睡觉之前,你们不能休息上床。能办到吗?”
  何一伟说:“这个能办到。”
  “再有一点。”叶群又说:“我每天晚上都要游泳一次,然后作按摩。这些都要内勤做好准备,不要叫我等着,着急。这些都要支部管起来,支部的工作要经常汇报。”
  何一伟答应着:“行。主任还有什么事吗?”
  “没有什么事。”主任微笑着。
  何一伟从没见过叶群的这种充满温情的微笑。
  叶群说:“我就是想看看你,想看见你。”
  何一伟惶恐地离开了主任办公室。
  叶群没有更多的期望。这个行动不是出于理智,而是出于情绪。从自己那个不能忍受的卧室出去,一只小手在她心里乱挠。压抑得近乎疯狂的神志无端地命令她:得找点事情吆喝吆喝,乱一乱,以便排遣那一团团的杀人不见血的清冷和孤独。于是,出现了何一伟的影子。而她,居然向他微笑着表示了一个贵族女人的殷勤。
  可是何一伟被吓跑了。
  叶群陷入无法抵挡的粉红色幻想中。两人之间巨大的差距,权力对人造成的威胁,他可能会意识到。但是,如果解除他的顾虑呢?中年人啊,多么成熟的中年人!高大的身躯,厚重的声音,健壮的肌肉,还有那可能有些扎人的胡子。对,解除了顾虑就会好些。不要他干别的,只要能够挨近我,说说话,就行……
  第二天,叶群就叫何一伟过去她那边。何一伟虽然已经准备了一点支部工作的情况,可是还很不全面,有的只是个计划。他惴惴不安地走进叶群的办公室。以那浑厚的男低音问道:“主任,今天汇报支部生活情况吗?”
  “我今天不想听什么情况,咱们就是聊天。”叶群示意何一伟坐到同一张沙发上。
  何一伟合上谈情况的本子,准备聊天。因为第一次和主任坐一起,他有点不自然。
  叶群问:“你看我近来有什么变化?”
  “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何一伟装糊涂地应付着。
  庐山会议以后,林家元气大伤。叶群对工作人员的态度没有以前那样霸道了,在政治上继续追逐的那股子劲也减弱了。就象西山的太阳似的,看起来安详多了,和平多了。
  “你真的看不出来变化吗?”叶群头微微倾斜着,向个娇憨的姑娘似的问。
  “大的变化看不出来。但是,我们发现主任最近发火少了。”何一伟说。
  “这就对了,说明你还是看出问题来了。”叶群满意地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何一伟说:“我猜不到。”
  “要是真猜不到,我可以告诉你。”叶群酸溜溜地说:“这个功劳应归于你。”
  何一伟说:“主任拿我开心,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叶群说:“真的。我不是拿你开心。你来工作已经将近四年了吧。我注意观察,发现你有一条很难得的优点,从来不发火。我听说,你家里也有不少麻烦事情啊,可你都从容不迫地处理。我过去就是缺少这一点,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哪!我一注意了你,就受到你的影响。我要象你那样,遇事沉住气,憋住火。真不行了,我就狠卡手虎口。你看看。”说着,叶群就把她的手伸到何一伟面前,何一伟不知说什么好。
  “你怕我吗?”叶群问。
  没等何一伟回答,她就先说了:“不要怕,主任也是人。”
  何一伟走了。叶群却不愿马上离开沙发。她移动了身子,坐在沙发上刚才何一伟坐的地方。她渴望那男人的气息,好久没有闻到这样的气息了。林彪身上早已没有这种雄性的香气。那些正常的家庭里的女人该是多么幸福!她们每天都能闻到这样的味道,想怎么享受就怎么享受。该把她们醉死了,一定会醉死的。这些该死的东西!
  叶群已经无心干别的。晚上,她又把何一伟叫去闲聊。
  叶群还是叫何一伟坐在离她很近的地方。她看看何一伟,无限的哀怨都集中在那悠远绵长的叹息中。她唉声叹气地说:“我这个可怜人,谁同情啊!”
  何一伟说:“主任这么高的地位,还不满足?”
  叶群叹息道:“是啊,论地位,我可以满足了。物质生活也很好。可是这些都是外表。实际上,我是很苦恼的。交浅言深,君子所忌。对别的秘书,我是不讲这些的。他们不理解。你不同,你有自己的不幸,也有理解人的水平。我愿意把心里的话掏出来,希望你能理解我。你愿意听吗?”
  何一伟说:“首长如果愿说,我就愿听。”
  “我和首长结婚多年,只在政治上沾他的一点光。”叶群不愿意掩饰。她信任眼前的这个男人,她相信他不会笑话她。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谈话。“但是作为夫妻,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冷冰冰的。他住他的房子,我住我的房子,多少年来一直是这样。每天晚上回来,我一进门就感到空荡荡的,冷森森的,没有一点温暖,没有一点乐趣,没有一点人气。作为一个女人,还有比这个更痛苦的吗?”
  何一伟差点吓了一个倒坐子。
  叶群没发现,她找错了对象。她认为身边的秘书,方便而且保密,但是没想到秘书的地位差别所形成的心理压力,也没想到各人具有的不同的道德参照。她还想继续表达。
  这时孙志民来叶群接电话,为何一伟解了围。
  何一伟回到办公室,就对孙志民将叶群的话说了,并请孙志民帮助他。
  孙志民说:“我看主任安的不是好心,你要警惕。”
  何一伟说:“我看出这个女人不是正路货。把我吓死了。”
  孙志民猜想着:“她会不会动手动脚呢?”
  何一伟说:“现在还不会。她在我们面前放不下政治局委员和副统帅夫人的架子。”
  孙说:“我想也是。这个人就是好说,说话调情罢了。”
  何一伟惊恐不安地说:“可我怕她有更深的圈套。很危险啊!怎么办呢?”
  两个人商量好:每当叶群叫何一伟谈话,过十几分钟孙志民就找个借口去冲一冲。
  第二天中午,叶群午睡后又找何一伟去聊天。
  这一次,叶群开门见山地说:“小何,我这个人,从感情上说,早就被你俘虏了。可是我不好表达,不能透露。唉,从两年前,就已经开始,我一直控制着自己。每次外出,我都想带你在身边。但是,为了避嫌,我宁肯留下你在毛家湾留守。我一直在自己煎熬自己。我不能看见你。我忍受不了那种精神折磨。有一段时间,我曾经下决心将你调离毛家湾。看不见,也许就好了。可是我反复想了,真要是调你离开,我更受不了。”
  何一伟惊恐得说不出话来。
  叶群已经无法停止自己,继续倾诉:“何一伟啊,你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不得不离开,又时时刻刻想看见你。每天看见你,可又要装作没看见。我的心几乎承受不了了。如果是平常百姓人家,什么地方不能去?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可是我,唉,看起来是高枝,实际上是牢笼。我这一生比什么人都可怜。谁能给我一点温暖,谁能给我一点理解?只有你。”
  这时,被孙志民打发来的秘书李春生告诉叶群有电话,是项辉芳打来的。
  叶群说:“什么时候!不接。”
  可是一会儿,孙志民又来了,说那个电话还在等着。
  叶群还是不去接。她叫秘书把电话转到她房间来。
  孙志民对何一伟瞥了一眼,好象看一只被母老虎捉弄的兔子。
  叶群控制不住自己了,去了一次厕所,然后才出来接电话。
  她刚说了几句话,就把电话压在她那丰满的左胸上,右手卡着腰,用非常活泼非常热烈的眼神盯了何一伟一阵子,说:“这电话马上就完。”
第十七章 行动与反省
即六九年十一月和七□年的六月,毛接到林彪身体情况的两次报告。
  这两份报告是由解放军三□一医院和军医学院的医生联合作出的。他们说:虽然林彪过去受过很多伤,但身体情况很好。林和与他小二十岁的人一样强壮。其中一份报告说,林彪可以活到九十八岁到一百一十七岁。
  毛不相信。他怀疑这里有虚假。
  他对林彪的健康情况不那样乐观。他想查个水落石出。
  七月,毛泽东找到周恩来商量,要周从首都各个大医院挑选最好的医生给林彪检查身体。周恩来不动声色地答应了。他已经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马上想到一个不使林彪怀疑的办法:国务院发布防止癌症的通令,对高级领导人实行身体检查。
  毛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无论我想做什么,你都能找到办法。”
  国务院选派的医生对林彪检查的结果是:林彪动脉硬化,肾脏和胰脏发炎,内分泌系统失调,几乎不发生功能,心智能力严重恶化,一天只能工作三个小时,脊髓的疾病正在从腰部向下蔓延,很可能造成半身不遂。
  毛心中暗自高兴。
  周也很高兴看见毛不中意林彪。
  周知道,既然毛找他商量,说明他不在竞争之列。毛很可能要找一个平庸的人继承他的地位。西方政治家说,胖的共产党人比瘦的容易打交道,东方政治家认为,侍候一个傻瓜比侍候一个精明人要容易。如果是又胖又瘦的傻瓜,就更容易。周希望有一个年轻而且听话的领导人作他的傀儡。所以他极力怂恿江青和张春桥推荐王洪文当主席。
  周不敢想象,如果林彪掌权,自己的总理该怎么当--也许根本就不会叫他当。
  毛巡视南方前,曾经和当时协助周处理中美国建交问题的熊向辉谈过总参批陈整风的事。熊向辉当时是总参一位副部长,地位已经不低。可是连他都没看见五个大将的检查。毛由此意识到,那个事情没有完。大将们的检查进行不下去,还有个阴谋集团没解决。他们互相包庇,后边有根子。
  毛想从熊向辉那里再了解点情况。
  有一次,熊去丰泽园,在场的还有周恩来和王海容。
  毛泽东随便地对熊说:“你们还讲卫生不抽烟吗?”
  王海容说:“老熊是个烟鬼。”
  于是,熊向辉拿起一支毛的小雪茄抽。
  毛问:“你们的参谋总长是谁?”
  熊向辉说:“黄永胜啊。”
  毛说起整风和检讨的事,熊向辉也不知道。
  毛泽东说:“连副部长都不知道,可见他们没有照我说的办。不办,就是不服,就是有别的计划。庐山会议以后,他们不承认错误。这种对抗,说明他们讨厌我,说明他们还想干别的。”
  当毛说到后边还有人时,周很想听到毛泽东说出那个人的名字,但又要表示自己并不希望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他以那种希望其有,又要做好人的复杂口气说:“我过去也犯过错误,一经主席提醒,我马上就改。我看那些人,也会改的。”
  毛说:“你不同。他们是阴谋,你是阳谋,缺乏经验。搞阴谋的人是不会改的。”
  所有的专制暴君都是这样。他们最怕别人在暗处,最怕有组织的活动。敌人在明地方,他打起来容易。敌人分散,就容易消灭。这正是那个制度的弱点。但它自己又不断教训人们:要反对它,就必须有组织,而且最初必须秘密进行。如果你听了他们的话,以为公开的呼喊才是英雄,那你就正中了奸计。
  毛又问熊向辉:“你是自己写文件还是靠秘书?”
  熊向辉说:“我都是自己弄。秘书写了,我不是还得花一样的工夫改?”
  毛说:“就得自己写。我从来反对秘书专政,也反对让自己的老婆当办公室主任。”
  这些显然是针对林彪的话,使熊向辉感到震惊。
  周恩来和王海容坐在旁边,不动声色地倾听着。
  毛谈了一个多小时的林彪问题,才听周汇报基辛格访问的事情。
  出去后,周恩来叫熊向辉千万保密,不要对任何人谈。
  毛泽东特别希望能够到南方,到民间去看看。
  那一段时间,毛泽东陷入一种深刻的莫名其妙的苦恼中。他经常为自己的想象的世界着迷。现实的乐趣离他的生活越来越远了。美妙的理想世界的风景依然虚幻。现实所有的风景也不能随意欣赏。他越来越觉得有被自己的权力所囚禁的感觉。所有的囚犯都喜欢放风或逃跑,毛泽东也喜欢得到放风的机会。那是他的自由,他渴望着那种空气。
  他喜欢和老百姓直接说话,他坚信自己追求的东西是老百姓喜欢的。他的成功需要从那个世界里得到验证,这不仅是为了成就感,而且是理念的证明。他希望在没有警卫、没有事先安排、没有特别地位意识的情况下,与最一般的老百姓聊天。可这不可能。
  一次,在北戴河,他实在闷得不行了,决心去找老乡聊天。警卫要他戴上口罩和墨镜。他一看见群众,就觉得戴那些东西简直可笑,生气都扔了。这样,他马上就被老百姓发现了。在霎那间,他有过点儿温暖。但持续不断的欢呼使他烦恼。没达到目的,反破坏了心情。
  他已经不能自由地做任何事情。有时在火车上,发现路边有个小饭馆,心地一动。他打算独自下去,吃一碗红烧肉。人就坐在那简陋的草屋里,就用那油渍麻花的桌凳。红烧肉就盛在那粗陶大碗里,周围是最底层老百姓。他们的放肆的欢笑、粗糙的语言、性感的打情骂俏,说不定还能听到一些议论当局的话,都会极有诗意。最好能听见地方上恶霸的故事,即使有人骂毛泽东也没关系。毛泽东将乐意和他们讨论。
  可是,毛泽东一下车,就有人弄来特制的红烧肉。
  毛泽东觉得那种由高级厨师做的菜一点味道都没有。
  一九五八年,毛泽东参观了天津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校办工厂后,正是吃饭时间。毛下决心要吃一次饭馆。他只带一个警卫,来到了繁华的市区。毛泽东饶有兴趣地浏览平民的市井风光。在一条狭窄街道上,他们选择了一家小饭馆,兴致勃勃地吃了狗不理包子。毛泽东说:“你们不让我出来吃。这里的包子味道就是好。”
  吃过饭,毛泽东在临街的窗口看了一眼街景。正好被对面一个凉晒衣服的妇女看见了。那妇女惊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不到十分钟,这个名叫阳春饭馆的地方就被围困起来。成千上万的群众激动地高声欢呼,所有的车辆都无法通行。从下午一点到五点半,警卫就是救不出他。后来天津市公安方面出动了大量警察,好不容易才使毛泽东逃脱困境。
  在武汉黄鹤楼,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他被中央反复批评,多次警告。他必须牢记他的生命安全对党的事业关系重大。为了自己的安全,毛泽东痛苦地接受了深入简出的生活方式。毛的这种生活方式,也许是中国人蒙受灾难的原因,但贵族阶层需要毛这样做。上司的调查多半只能给当地领导添麻烦,而深居简出的领袖就必须听从周围的人反映情况。
  一九七一年八月十四日到九月十二日,毛泽东终于又登上了南巡的道路。
  随行人员中有:张春桥、汪东兴等。
  这一次巡视大江南北,毛泽东意识到可能是一生中不会太多的机会。他想尽量少谈政治,放纵一下自己。放纵的人老觉得自己被束缚得要死,只有谨小慎微的人才时刻提醒自己别放纵性情。毛泽东觉得自己非常委屈,能够享受而没有享受的东西太多了,比如自然风光、平民生活、随意的逍遥和没有任何规定的闲散。他想自由,没有护卫没有监视没有照顾,就一个人东走走西看看,欣赏那些人情风俗,享受点世间平庸的欢乐。这么大的国家,这么丰富的文化,可他能领略的太单调了。他准备了很多想法,但不知道有没有实现的条件。最高地位的人不一定什么事情都能办成。有时他们就象是被囚禁的犯人。
  可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在各地的访问中,政治话题还是占据了他绝大多数时间。
  他给各地军政首脑打招呼,使用了六六年的句子: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提到林彪时,他不再用同志,而是说“那位副统帅”、“那位副主席”等,揶揄口气十足。
  毛泽东说:历史上的十次路线斗争说明,分裂我们的党是不容易的,党是有希望的。第一次是刘仁静、彭述之,八十一个人成立左翼反对派,没有分裂成。二是瞿秋白,批评我的“枪杆子里边出政权”。后来被捕,写了《多余的话》,叛变了。三是李立三先打大城市的错误,三个月就失败了。四,罗章龙要另外立中央,没搞成。五是王明路线。六是张国涛分裂。解放后,先是高岗、饶漱石联盟,后来有彭德怀的万言书。第九次是刘少奇那些人。最近的一次就是庐山发生的事情。
  毛泽东对庐山会议耿耿于怀。他越想越后怕:一伙上层军人,不和我商量,头头发一个号令,下边就要揪人,连政治局安排的会议日程都改变了。如果没有我,还了得吗!
  毛泽东叫全军批陈整风,可是军队基本没有搞,大将们也不检讨。检讨了,毛泽东就好处理。毛泽东告诉被接见的各地要员:“大将们老不检讨,说明他们同病相怜。风不透,雨不透的,可见有鬼。有人想当国家主席,故意叫嚷天才。说天才几百年才出一个,不符合事实嘛,马列都是一个时代的嘛。前几次都作了结论,这次先不作,为了保护我们林副主席。庐山会议上他那个讲话也没同我商量。当然,我们的政策是治病救人。不过历来犯路线错误的人都很难改正。”
  毛泽东的口气越来越重:“有些事我早就说过,我从来反对老婆当自己办公室主任,那样搞不好。华北组那个六号简报,我认为是反革命的。现在有人还在捂。我就是来给大家吹风的。我就不相信黄永胜那些人能指挥军队造反?军队、民兵、还有那么多司、政、后机关,能听你黄永胜的?广州军区的报告不错,我批示了四个字:认真研究。既然地方已经成立了党委。党委形成的决议,就不要再拿到军队讨论了。那样就颠倒了,就是军政权。有错误就检讨,不要背包袱,轻装前进。问题不在下边,在北京,在中央……”
  消息不断地传到国务院,周恩来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看南方发来的秘密电报。
  凭借经验,周恩来确信,毛泽东这次是故意惹战,撩蜂出巢,熏蛇出穴。林彪的以静制动把毛泽东难为坏了。林就是要求谈话,毛就是不谈。不谈,林彪也不动,对毛泽东庐山上的批评不理睬。毛泽东没有办法,既找不到马上砍掉五大将的机会,也治不着林彪。现在,毛公开到社会上吆喝去了。从毛的口气看,他是对林彪不再寄托任何想法了。
  庐山会议后,周恩来主持了九十九人的会议,发了五个大将(黄、吴、叶、李、邱)的检讨。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批陈,周恩来也希望批陈批得热闹些。可是,会议冷清得很,没批起来也没斗起来。周恩来发现,林彪在党政军各方面的党羽已经相当丰满。陈伯达虽然已经垮台,但那个更大的支柱还没有倒。周警告自己:要谨慎,万不能马虎。那个集团的首领又凶又狠,只要他下口,就得掉肉。
  周恩来享有合法的条件,搜集各种领导人的秘密,包括日常生活的时间表,而最重要的机密就在那些人们不注意的日常小事上。毛和林之间的频繁的聚餐和谈话已经越来越稀少。这一点周非常清楚。虽然毛说因为身体不好,想多读点书,休息休息。但他仍然时常接见人,有时谈话时间很长。毛不见林彪,是在疏远他,毛已经根本上怀疑了林彪的政治可靠性。毛在一个一个地剪除林彪的党羽。林彪自己也清楚。周恩来的计划就要进入实质阶段了。他打算积极帮助毛泽东实现这一目标。六六年搞刘少奇,吃了一头牛;五年过去了,老毛该吃另外的一只动物了,那就让他吃掉林彪这头狮子吧。少一个是一个,躲过去一天是一天。坐山观虎斗,也很好玩。
  同时,江青及其文革派也开始拉拢军方的头头--任何人的垮台都可以给他们腾出地方来。他们乐得看周围的人失败。张春桥知道毛曾经有意让他接班当总理,对林彪的倒霉处境乐见其成。从毛泽东各地的讲话,张看见另一次风暴就要来临了。他把情况秘密报告给江青,江青很高兴。林彪一倒,这个副主席该是谁呢?除了周恩来,还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这个第一夫人呢!而张春桥的得意算盘是:林彪完蛋,最后一个敌人就是周了。
  林彪一边密切注意主席的动向,一边希望争取到一个机会,与毛好好谈谈。
  这次谈话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安危,而且关系到他一生的价值。
  他无论如何要找到这样的机会。在谈话之前,他特别想知道毛泽东现在的想法。林彪要求尽量搞到毛泽东在各地的讲话。
  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有这种反映:当他们做了错事后,常怕别人提出来。一九五九年,毛泽东不是不知道彭德怀要和他谈话,可毛泽东就是不给彭机会。彭德怀正是因为苦于没机会和毛泽东详谈,从而写了万言书。这一次,毛泽东知道自己有讲不过林彪的道理,不愿见面,根本不理林彪恳求谈话的愿望,并且抛弃林彪,出巡南方,引起了林彪的强烈反映。林彪知道,毛泽东绝对不信任他了。毛泽东则知道,受了委屈的人定会有强烈的反应,反映一过分,就可以打击。
  各地陆续传来毛的消息。
  毛的做法是放风、骂人、惹战,向各地发出他要整人的预告。
  毛身边没有林彪的耳目,但林彪能够从稍微远的层次中搞到信息。
  叶群看了一些从军队方面传来的报告,对林彪说:“首长啊,别空等了。再等,就等到人家肚子里去了。你不是说过,兵贵神速,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吗?”
  林彪没有训斥叶群,只是向她挥了挥手。
  李作鹏去北戴河向林彪汇报,林彪认为在这些大将中,李作鹏的头脑最冷静。
  “你分析一下,主席这次南巡的主要内容。”林彪说:“要简洁,一针见血。”
  李作鹏总结了三点:庐山问题没有完。上纲比以前更高。矛头似乎指向首长。
  林彪说:“难道这个人发疯了?他的矛头无论指向谁,也不该指向我啊!”
  李作鹏说:“首长,到底这个国家主席的争论是怎么回事?”
  林彪说:“这事不是我的错。但我现在不说,我想先和主席谈了再说。”
  “我相信首长的智慧和判断。”李作鹏说:“仁至义尽吧。”
  林彪继续等待,他相信先礼后兵、哀兵必胜的道理。
  他知道等待在军事上的作用。等待可以减少牺牲,得到胜利。
  毛砍掉了陈伯达,将文革派和林彪的关系彻底斩断,两家关系进一步走向式微。林彪没了朋友,政治上孤立了。林彪与周的矛盾本来就很激烈。庐山会议后,周居然明目张胆地要在军队里批评林彪,被林彪断然拒绝了。周向毛汇报了说:“林副主席不高兴,批陈整风,军队搞不动。”毛泽东说:“看来军队快成了林家的子弟兵了。”周恩来象个好媳妇似的,看着毛泽东,无可奈何地叹息。毛泽东吼叫起来:“什么毛主席缔造林副主席指挥?操你的娘,缔造的就不能指挥吗!”
  林与毛的关系已经如此糟糕,可是林彪还想找毛泽东好好谈谈。
  这时,林彪除了满心的委屈和气愤,手中剩下的就只有部分军队了。
  不久,毛泽东把整个军事建制作为目标,调动了军队。然后改组了北京军区,改变了军委办事组。毛是以打乱林彪的阵脚为目的的。林彪却没有及时作出正确的反映。他就那样眼看着自己的阵地被瓦解。当毛处处都在逼近他的时候,林彪好象并不在乎。他还在等待毛,如同忠诚的臣子等待皇上的清明。他要一个慷慨陈词的机会,以正圣听。
  可是,他没等到这样的机会。毛拒绝看见他,不想和他说话。七一年五一节,林彪奉命参加天安门观礼。林彪的座车迟到了一会儿。林彪看见毛,道歉说:“身体出汗,晚到了。”毛表情阴冷地说:“谁不出汗!”那是林彪又一次被羞辱。
  本来想借机和毛定个谈话约会的林彪,此时如万箭穿心,努力的希望化为泡影。林彪坐得离毛不远,但是双方没有话说。林彪只听见毛对斯诺说:“个人崇拜,讨厌!”林彪当时气不打一处来,愤然而起,拂袖而去,一闪即逝。
  六月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访华,毛泽东要林彪参加,林彪推说出汗,不去。这时叶群已经知道毛家湾的处境了。穿着睡衣跑进林彪的卧室,动员林彪参加,不要任性。她看见林彪不说话,当场就给林彪跪下,苦苦哀求。林彪才勉强答应了。
  庐山会议以后,林彪没有半句解释半句牢骚,一直沉闷着,等待和毛当面说清楚。正如他对李作鹏说的:“这事不是我的错。但我现在不说,我想先和主席谈了再说。”在这个谈话之前,他不仅认为自己对,几个大将,包括陈伯达,都没有错误可言。错误在于毛泽东本人。毛说话不算话,耍阴谋诡计,出尔反尔。
  毛泽东一直不肯和他谈,避而不见。如果你毛泽东有理,要治病救人,要团结教育,为什么不和人家谈谈呢?林彪一定有足以将毛泽东说得张口结舌的理由。他忍受着被欺骗被羞辱的痛苦,等待和毛的谈话,难道还不算忠臣良将吗?可是,他终于没有等到。毛泽东故意留着这个肥皂泡,让林彪盼望着。
  我们可以判断,在毛泽东南巡前,林彪绝没想到反毛。
  等毛泽东结束南巡回到北京,事情就已经面目全非了。
  所有的谜都发生在这个南巡期间:毛泽东怎样形成了林要杀毛的判断?是谁提供了这样的材料?林彪是不是真的要反毛泽东?林彪怎么知道毛泽东要对他下毒手?叛逃是他的本意呢,还是有人千方百计促成了林彪的出走?
  说林彪在毛泽东南巡前就要谋杀毛的人,拿不出证据来。
  即使到现在,林彪出走前到底做了什么,也没有切实的证据。
  有人利用了毛泽东的多疑和贪婪吗?
  有人对毛泽东的计划和情绪进行过渲染吗?
  那时的林彪,正经历着难以言传的内心痛苦。
  他开始重新认识所效忠的人。有些东西依然模糊飘渺,有些是看得更清楚了:那个人,那个中国的第一把手,他不准别人靠近他的地位,总是杀第二把手。
  数算一下那些被他搞垮的人,谁是坏人?陈独秀的英名谁不知道?他的革命宣传和对新思想的宏扬照亮了多少青年!可惜那些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分子,他们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人格上太好了。瞿秋白多高的才气,多丰富的学识,多美好的情感,最后流进那《多余的话》里了。
  ……失败的,往往是美好的。项羽失败了,可是项羽不坏。成功的刘邦不一定是好东西。被毛骂得最多的是王明和李立三。王有理论,毛就只靠康生那点骚主意。如果不是陈伯达帮他,毛能写出那么多东西!毛嫉妒王明他们。那些都是书呆子,书呆子虽然可能打败仗,但不能因此否定书呆子的人格、品质、道德和情操。
  ……高岗是被他坑了。林彪以为叶群不知道底细。实际上后来他们都知道了。党政方面,高岗、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都比毛强。军队里,彭德怀、刘伯承,都不亚于毛。经济上陈云、李富春,也都是有路数的人。毛既想用人,又时刻提防他们的权力。高岗哪里是想夺毛的权,是毛许诺高当总理,以便合作搞垮周恩来的。后来发现周势力不小,难以成功,于是中途把高出卖了。不然高怎么会自杀呢?
  ……彭德怀不用说了。不论生前与死后,这个人的英名会灿烂很久。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很少有这样的人了。毛泽东搞大跃进,胡思乱想,小资产阶级狂热,死了几千万人,还不准人家说依一句话!谁说就是反革命。刘少奇可以说是党内最温和最有才干的领袖,就因为和毛有政见之争,毛就认定刘是赫鲁晓夫,必欲将他置之死地。跟这些人一起倒霉的,更是成千上万。
  ……他不喜欢愚蠢和欺骗,但是他周围只能存在骗子和傻瓜。很多人说,毛泽东思想是刘少奇提出来的,是我吹起来的。我不是为了阿谀奉迎才故意吹捧他的。我就是相信毛的思想。它很完整,很适合中国,没有人能比得上。既然我们不能都去读外国人写的大部头,就读毛的书吧,很方便。那时,毛对我提出的先在军队里普及毛泽东思想的想法是多么开心啊!他觉得我现在没用处了,是多余的危险,就说过去的宣传是个人迷信,还对斯诺说“讨厌”。如果讨厌,你早干什么去了?卸了磨杀驴吃。
  ……现在要吃我了。我反正没有多少肉,要吃你就吃吧。可是,你要找谁麻烦,总得找个差不多的理由吧。政治不是打仗,打仗不用讲理,反正都是争夺天下争夺地盘,打就是了。但政治是有不同的,名正才能言顺。你毛泽东亲自对我说:你想当国家主席,扩大一起国际影响,党的主席就不当了。这样的话不止说了一次,而是说了好几次。于是我答应将在中央会议上提出来,由大家讨论。你同意了。结果,庐山上你来了那一套。不仅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还当众羞辱我,说我就是要夺你的权。
  ……士可杀而不可辱,我操你妈!历史的经验:凡是被毛怀疑的,很难挣扎出来。我一直非常谨慎,没想到还是不行。这次也许一如别人那样完蛋,但是似乎还不到那个地步。
  林彪很难冷静下来。他必须思考清楚。早年读《楚辞》,对屈原不理解。楚王既然对你不好,离开就是了。为什么要有那么多伤感呢?老子说:君若视我为草芥,我则视君为路人。君若视我为粪土,我则视君为寇仇。如此而已,岂有他哉!然而现在,似乎只有《离骚》才能多少表达出他的心境,也许只有屈原的心和他相通。他一遍遍背诵那些诗句:“忠而见疑兮,信而被谤……”
  字字如血的诗句,使他心旌摇曳,细汗沁出。
  这个做事细致,一辈子驰骋疆场的军人,从来没有这样优柔寡断。
  他犹豫了。这不是无能和简单,任何人设身处地地想想,都会陷入同样的痛苦。
  ……难道那么多年的在战火中结下的友情,就这样毁于一旦吗?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难道不知道积年的老朋友的价值吗?从井岗山我们就熟悉了,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的合作,他应当不会忘记的吧?就天下来说,我们是共赴国难,为了一个社会解放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就个人来说,算我们相知。是的,四十年来,他说过别人的很多坏话,对我却只有好话。想到这里,林彪感到舒畅一些,放心一些了。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毛泽东的那些手段,我是老早就看出来了。但是我能够理解,在农民的中国,那些书生是玩不转的,就得毛泽东这样的混江龙。混好了是个好龙,混不好就是个熊。事实证明,毛既象龙又象熊。他成功了,我的眼光没错。这曾经使我感到自豪。我成为毛的嫡系,他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解放前是这样,解放后也是这样。我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但我想,不会这样快就烹到我头上!杀要杀那些有二心的人,也不能先杀自己的人啊!
  ……人老了,总是担心政治价值的盖棺论定。父亲活着的时候就说:明君忠臣,一心合作,活生生从暴君手里夺取一个天下,是最光彩的事情。我和他,不就是这样忠臣与明君搭配,携手合作,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吗?现在他是昏君了,我该怎么办?道不行,吾乘浮浮于海。话是容易说,但做起来是多么难!要知道,他现在已经成为一把尺子,是最高的甚至是唯一的参照物。被他否定就等于什么都毁了。无论怎么贬值,毛泽东还是政治上最通用的货币。人的名声,奋斗的价值,理想的追求,总是要由大众的眼睛验证的。大众听谁的呢?听他的。他说哪个人是坏蛋,谁是孬种,别人不怀疑他。再说,无论他多坏,这是我一生四十多年所保的人啊!可悲的是,这把尺子是我林彪精心刻制的。我不能自毁失信。即使为了我自己的利益,我也不希望毛泽东真的那么狭隘、多疑、残酷、欺诈、言而无信、视权为命。否定这个知心朋友,只能说明我自己是政治上的瞎子。
  不是没有挽救的余地了吧?难道他真的会这么绝情?
  林彪不愿相信这一点。即使毛泽东不找他谈,他也要在毛泽东结束南巡以后找毛泽东谈。“我是中共的一位党员,党员要服从党的利益。他可以不忠于自己的领导人,但要忠于党的原则。党员要无条件地服从党中央,服从党的利益。党员对党和党的领袖有意见,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要通过正常渠道上传下达,绝对不能胡来。我一生简单得可以用一句话说明,不能这样糊里糊涂地算完……”
  任性的、固执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林彪至今还以为保护军队是为毛看家。
  能在战场上百战百胜的将军,能够对付错综复杂的宫廷政治吗?
  他太相信自己的经验,太低估对手的毒辣了。
  —完—
首页 上一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