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犹太人之谜

_26 亚伯拉(当代)
1881 年,俄国犹太人平斯克写出一本《自我解放》的小册子,提出了犹
太人应恢复自己的家园的主张,只有建立自己的国家才能摆脱苦难。
1896 年,赫茨尔的著作《犹太国》出版,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的正式诞
生,也开创了犹太复国主义从思想到运动的一个崭新时代。之后,在赫茨尔
的极力倡导和推动下,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于1897 年8 月29 日在瑞士
的巴塞尔召开。大会通过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纲领——《巴塞尔纲领》,确定
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所保
障的犹太人之家。”大会还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WZO),并通过了
国旗和国歌。至此,加速了犹太复国的步伐。
1917 年,在另一个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魏兹曼的努力推动下,英国发表
了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产生巨大影响的《贝尔福宣言》。英国外交大臣贝尔
福以致函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的方式宣布:“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
建立一个犹太人民的民族之家,并尽最大努力促使这个目标的实现..”
1917 年12 月9 日,英军攻克耶路撒冷。1920 年,英国政府获得国际联
盟通过的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达到了高
潮。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各国都忙于本国战后复兴,对犹太复
国主义运动势力的崛起无暇顾及,《贝尔福宣言》的发表以及英国的委任统
治权,给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提供了契机。到了1948 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
由2 万多猛增到60 万占当地居民的1/3 强,为以色列建国奠定了基础。同时,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把教育作为复国的重要手段。据考证,巴勒斯坦最早出现
的犹太人组织是犹太学校。“以色列理工学校”建于1924 年,“希伯来大学”
建于1925 年,“魏兹曼科学院”建于1934 年,这些都为以色列日后教育的
极度发达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战期间,希特勒法西斯惨绝人寰的屠杀,在客观上引起了世界各国对
犹太人的同情;再加上犹太社团在美国政治中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
美国政府给犹太复国的支持;同时,前苏联为了打击英国在中东的统治地位,
因而也支持美国对中东的政策。于是,在1947 年11 月27 日,联合国大会第
二届会议通过了对巴勒斯坦与阿拉伯分治问题的决议。
1948 年5 月14 日下午4 时,犹太历5708 年8 月5 日,犹太复国主义委
员会在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宣布成立以色列国,并发表了独立宣言。
1949 年5 月11 日,以色列被联合国接纳为第59 个会员国,犹太人欣喜
若狂。
此后,在超级大国争夺中东控制权的过程中,以色列经历了5 次中东战
争,残酷的战争使犹太政治家开始认识到和平对他们才是最重要的。现在,
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已坐在了谈判桌前。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17 年英国的《贝尔福宣言》发表后,大大加速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
发展。随着犹太人势力的加强,英国也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绊脚石,同时犹
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剧烈。于是,英国人决定采取以退为进的
策略,于1947 年2 月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
1947 年4 月5 日,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5 月8 日,
犹太代表在会上强烈要求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英国代表起来反对,由于犹
太人在美国政治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美国支持犹太人的主张。
最关键的就是看苏联人的态度了,一旦苏联人不支持犹太人,联合国就
无法通过任何协议,犹太复国就会非常困难,而苏联人向来和美国人的意见
是相对的。出乎英国人预料的是,苏联人考虑到应该打击一下英国人在中东
的势力,于是同意了美国人的看法,并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和
阿拉伯国,这使犹太人喜出望外。
苏联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又引起了美国的警惕,美国人担心在中东
建立一个由苏联人控制的国家。
犹太人看出了这一点,他们知道,没有美国的支持,犹太复国也是纸上
谈兵。
12 月27 日是感恩节,联大体会,趁此期间,犹太复国主义的领导、著
名的物理学家魏兹曼博士赶紧给杜鲁门总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在这个
紧急时刻我是非常痛苦和不安的,有人害怕我们在巴勒斯坦的计划会在某种
方式下被人利用作为共产主义思想侵入中东的通道,再没有比这更让人不可
思议的了。我们犹太人大多是来自东欧的移民,而他们正是从那些共产主义
国家出走的人,正说明他们不愿意被共产主义同化。否则,他们根本不会出
走。”
魏兹曼这一封信使美国人的疑窦顿开,这为联合国大会第二届会议通过
对巴勒斯坦与阿拉伯分治问题的决议扫清了障碍。
1947 年11 月27 日,联大复会。法国代表提议,为了给阿犹双方进一步
提供协商的机会,推迟二十四小时表决。
这个提议可帮了犹太人的大忙。他们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大肆活动,不
断地拨电话,电报一个接一个地飞往世界各地,寻求更多的支持,很多犹太
人半夜从床上被拉起来,向所在国施加影响。干得最出色的是美国纽约州众
议员犹太人布卢姆,他在一天之内竟说服了菲律宾、海地、利比里亚三国的
会议代表,促使他们完全转变态度,支持分治方案。
午夜,杜鲁门亲自出马,下令国务院为通过分治方案作最后努力,美国
人欺、哄、唬、诈,运用一切力量拉赞同票,特别是一些拉美国家,在美国
人的压力下,纷纷转变态度。
11 月29 日,在美国的操纵下,在苏联的支持下,联大进行表决,美苏
等三十三票赞成,阿拉伯十三票反对,英国等十票弃权,分治方案被通过。
联合国的分治方案规定:英国在巴勒斯坦委任统治的结束不迟于1948
年8 月1 日,在委任统治结束两个月内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阿拉伯面积
为11203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88%,其中阿拉伯人72.5 万,犹太人1
万;犹太国面积为14942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6%,计划中有犹太人49.8
万,阿拉伯人口40.7 万。
这一决议通过后,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巨大悲哀和愤怒,因为阿拉伯人占

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却只得到43%的面积,而且大部分是贫瘠地带;犹太人
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却得到56.6%的国土面积,而且大部分是经济发达地
区和沿海地带。中东战争的爆发和联合国的不公正决议有直接关系。
□希伯来语的成功复活
希伯来语曾是古代犹太人的语言,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旧约圣经》就是
用古希伯来语写成的。犹太民族大流散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接受了所
在国当地的语言,或者在一些犹太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把希伯来语与当地语
言混合起来使用,古希伯来语逐渐被废弃了。如在中欧和东欧的犹太人中,
比较流行的是意第绪语,一种由德语和希伯来语混合起来的犹太语言,在西
南欧和拉丁美洲的犹太人则一般讲拉迪诺语,这是古希伯来语与西班牙语混
合而成的犹太人语言。北非的很多犹太人说莫格拉宾语,西亚的犹太人基本
上都说阿拉伯语,自从中世纪以后,希伯来语只是犹太教拉比们在举行宗教
活动和祈祷时使用的局部语言,以及一些常识渊博的学者研究古代历史和宗
教的文字,而不再是一种有生命的口头语言,成了一种“己死亡的语言”。
19 世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后,对使用哪一种语言作为犹太人的民族
语言的问题,复国主义者中间产生了分歧。有些人主张用意第绪语,因为当
时使用意第绪语的犹太人最多;还有的人主张用德语(其中包括犹太复国主
义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另外一些人认为应该使用希伯来语。到底用哪
一种,大家争执不休,莫衷一是。西奥多·赫茨尔在日记中写道:“在未来
的犹太人国家里,我们必须考虑人们使用的语言..我们当中有谁能用足够
的希伯来语去买一张火车票呢?”后来,希伯来语逐渐在巴勒斯坦犹太人中
发展起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个名叫本·耶胡达(1858—1922)
的语言学家。
本·耶胡达是出生在立陶宛的俄国犹太人,于1881 年和全家一起移居巴
勒斯坦。他力主把古老的希伯来语用于日常生活,并在当地犹太人家庭中和
幼儿园及学校里试验和推广使用希伯来语。当时巴勒斯坦犹太人中存在着多
种语言,人们互相之间难以交流。本·耶胡达禁止他的妻子用俄语,而用希
伯来语与他们的婴儿说话。他也不许自己的孩子跟说其他语言的孩子一起
玩,怕他们受其他语言的影响。本·耶胡达自己则受到巴勒斯坦正统犹太教
徒的敌视和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希伯来语是神圣的语言,只能在宗教活
动中使用,将其用于日常生活是对宗教的亵渎。他们甚至向当时统治巴勒斯
坦的土耳其政府告发,说本·耶胡达煽动犹太人谋反。本·耶胡达为此受到
监禁和审判。
然而,经过不懈的努力,本·耶胡达逐渐获得了成功。1884 年他与别人
创办了第一份希伯来语报纸,1889 年建立了“希伯来语言协会”。1904 年,
在收集和创造了数千个新词汇的基础上,他编出了第一本现代希伯来语辞
典,这在现代希伯来语的发展中有了完全使用希伯来语的幼儿园和中小学。
由于各地犹太人的口音不一致,1905 年希伯来语学术委员会认为东方犹太人
(即赛法尔丁)的口音与古希伯来语较接近,决定以东方口音作为标准发音。
这个学术委员会还是批准产生和使用新词汇的权威机构。
1916 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调查表明,当时己有3.5 万人把希伯来语作为主
要语言来使用了,占当地犹太人的40%左右。在儿童中,这一比例已高达70

%。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后,英国当局承认希伯来语与英语、阿拉伯
语一起作为官方语言。以色列建国后,政府宣布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是正式
官方语言。建国初期,大量犹太人涌入以色列,语言再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
的重要问题,因为在建国的头3 年以色列人口翻了一番,从68 万增至140
万,而他们中会说希伯来语的人仅占1/4。人们之间无法交流,只能靠手势
或借助翻译。官方的通知、新闻广播往往要同时用多种语言才能被多数人接
受。一些新移民到达以色列后,马上进入军队去打仗,有一些士兵却因听不
懂命令而莫名奇妙地死在战场上。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50 年移民安置中心和军队里,一种被称为“乌尔
潘”的速成语言学习班出现了。乌尔潘采用一套有效的集中强化训练方法,
学习者一般可在6 个月内掌握日常生活用语和基本的阅读能力。乌尔潘这一
形式直到今天仍在移民接待中心和外国人学习希伯来语时广泛采用。移民们
定居下来后,还可以继续在开放大学里学习希伯来语的阅读和写作。
今天,希伯来语已在以色列人中广泛地使用。甚至可以说,如果古代的
大卫王在今天复活并漫步于特拉维夫街头时,他也能听懂人们的谈话,而现
代人也能听懂他的话,不过可能彼此都会有些困难,因为某些古老的词汇在
现代希伯来语中已消失了。而许多新词汇又被创造了出来,语法也有所不同。
世界上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希伯来语的复活确实是语言学和社会学上
的一个奇迹,它实际上是人为地创造和推广的一种新语言,最后被社会所接
受。据说,人们在街头见到不说希伯来语的犹太人便会上去质问和批评。孩
子们如不说希伯来语,而跟父母讲其他语言,便会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
现代希伯来语已经成为一种表现力很强、词汇丰富的“活语言”了。它
有22 个字母,与阿拉伯语一样,书写顺序是横行从右到左。由于犹太人与阿
拉伯人同属闪族,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希伯来语许多词语的发音也与阿拉伯
语很相近。例如,希伯来语中“太阳”是“谢米什”,阿拉伯语是“夏拉姆”
等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国际往来,使希伯来语不断产生着新词汇。当代希
伯来文学在世界文学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很多诗歌、戏剧、小说都己被译为
其他多种语言。
由于受家庭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人们往往在正式,公开的场合讲希伯来
语,在家里和本移民集团中仍说他们自己熟悉的语言。不过这种情况已越来
越少了,因为年轻一代中希伯来语已很普遍了,往往是年轻人的希伯来语比
老一辈说得更纯正和熟练。以色列有一句笑话说,在这个国家里,是孩子教
家长说母语。
今天,在以色列人中大约还有70 种语言,除了大家的共同语言希伯来语
外,有意第绪语、英语、法语,俄语、波兰语、西班牙语。除了希伯来语的
复活是语言学上的一个奇迹外,以色列人还创造了许多奇迹,其中最令世界
惊叹的,大概是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沙漠中创造的奇迹。
二、沙漠中的奇迹
1906 年,一个年轻的犹太人来到了巴勒斯坦。为前往耶路撒冷,他穿过
了泥泞的沼泽地。在朝拜了耶路撒冷的圣迹之后,他又去了内格夫地区。那
块“未知的土地”以自己的严酷外貌迎接了这位年轻人:在烈日照射之下,
乱石垒垒的沙漠伸向了地平线处的远方,稀疏的小树和颜色发黄的灌木丛在

于热的东风中摇曳着。暑气笼罩着大地,光秃秃的岩石、奇异的坑洞和被惊
动的蜥蜴、蝎子怒视着胆敢闯入它们王国的不速之客。这位年轻人毫无沮丧
的表情,暗中发誓要让这片沙漠开出美丽的鲜花来。
这位年轻人就是“以色列之父”本一古里安。
在此之后,随着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和以色列的成立,本一古里安带着
其他同伴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创造了沙漠中的奇迹。
□祖国高于一切
以色列国成立后,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向以色列聚集,曾出现
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潮。现在以色列已有500 多万人口,犹太人超过400 万。
移民来自世界各地,由此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社会。
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犹太人热爱祖国和为民族兴亡的献身精
神。以色列建国前,全世界犹太人在物质上和道义上的鼎力相助起了举足轻
重的作用。以色列建国后,又和以色列全民皆兵的方针和军人誓死保卫祖国
的“马萨达精神”是截然分不开的。
为了祖国,以色列人似乎是无条件的。以色列的个人所得税是累进制,
收入越高交税越多。一般工作人员的每月收入是3000 美元,但要交1000 美
元的个人所得税。一个经常偷税漏税的中国歌星对此大惑不解,问一个名叫
兹维的先生愿意交这么多税吗?对方回答说:“国家建设要钱,移民要钱,
大家都愿意交。”
以色列属于移民国家,会不会产生宗派呢?一些外国人很奇怪。“刚来
的时候会有一些隔阂,但时间一长这种地域隔阂就慢慢消失了,因为大家都
是犹太人。”那么,那些人为什么会放弃所在国的优越条件而非要回到这个
沙漠小国呢?一般犹太人回答都很简单:“因为以色列是我的祖国。”
□沙漠中的花园
犹太人善于经商,的确名不虚传。以色列是个以沙漠和荒丘构成国土的
国家,居然能使全国粮食基本自给,并能以大量有竞争力的农副产品,每年
赚回巨额外汇,这实在令人惊讶和羡慕。
以色列的农业结构中,有一种高效益的成份,它赚钱多且无人觉察,那
就是鲜花出口。据资料统计,1992 年以色列出口花卉1.7 亿美元,1993 年增
至2 亿多美元,占其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3,平均每人每年从鲜花出口中收
入40 美元,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芬芳香溢的鲜花将一个弹丸小国装扮的
分外妖烧,仿佛一个美丽的花园。当然,以色列的领导人为解决可耕土地减
少和可灌溉水的困难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以色列农业的显著特点是“三高农业”和“农业产业化”。
在以色列,由于年降雨量很小,造成了真正的“水比油贵”,遇上天旱,
政府还要花巨额外汇进口淡水。以色列对全国实行统一的淡水管理,并耗资
数亿美元兴建了全国输水工程,通过大小输水管道,把水从北部地区一直输
送到南部干旱地区。不仅如此,在以色列农村,不论是大田还是果园均是喷
灌或滴灌, 80 年代起滴灌逐步取代喷灌。这就是说,以色列农业用水是以
滴计算的。此外,土壤贫瘠是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又一难题,为此,以色列一

方面大力发展对土地要求少、对技术要求高的农业,另一方面又大力发展高
科技农业,普遍推广特种水果和生物工程系列产品,广泛应用新技术和新设
备。这就是以色列农业成功的奥秘,确实是高投入、高科技带来了高效益的
“三高农业”。以色列籽棉单产高达每公顷近4000 公斤,每头奶牛年产量高
达10000 公升,1991 年海鲜农产品出口额为6 亿美元,加工食品出口为6 亿
美元,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额的比例权为3.5%,一个农民平
均可以供养64 个以色列人。
以色列的农村大多数人生活在两种独特的合作组织内,一种是基布兹(集
体农庄),另一种是莫沙夫(合作社)。这两种组织都是公有制,其主要区
别是经营方式不同,基布兹是集体经营,莫沙夫是家庭经营。但不管哪种形
式,农业的产业化程度都非常高,换句话说,以色列的农业很像现代化的工
业。以色列全国共有450 个莫沙夫,中等的莫沙夫一般有60 户左右的人家,
每户有30 多亩地,大多有15—30 个左右的雇工,年产值在12 万美元—120
万美元之间。
以色列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是同步进行的。以色列农
村越来越多的人转到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农业的生产条件越来越接近,甚至许多方面超过工业。因此,在基布兹或莫
沙夫内,商店、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场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仿佛一
个小城市。
一个小小的以色列在短短40 年内的农业现代化竟如此之高,不能不让世
人惊叹。
□工业幼儿园和高效率的国营企业
以色列有间工业“幼儿园”,听起来使人感到奇怪。所谓工业“幼儿园”,
指它像幼儿园培育幼儿那样,专门培育新建工厂的“工业园”。
在以色列北部的上加利利,有一间工业“幼儿园”,这家工业园是个企
业集团,创始人是德国犹太人斯梯夫·维尔太海米,现年69 岁。他早先是个
小业主,他从德国特别重视职工培训这一成功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将技术服
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新建工厂,把这项工作作为一种经营,相信会获得盈利
并有益于以色列工业的发展,于是投入资金兴办这种特殊的“幼儿园”。
众所周知,新办的工厂通常由于种种原因,最初几年总会遇到一些问题,
效益不那么好,甚至出现生产不正常,导致亏损。越是高技术密集型的工厂,
这类情况越难免。斯梯夫盯住了这一目标,在加利利中部买了一片土地,聘
用了一批门类齐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盖起了可同时接纳20 间新工厂的厂
户,办起了专向各新工厂提供各种技术培训服务的工业“幼儿园”,新工厂
在开始投入生产前,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部分工人送到这“幼儿园”培
训一段时间后,回自己的新办厂即可上岗正常生产了。
斯梯夫的工业“幼儿园”于1985 年开始经营。任何一个打算开设新厂的
以色列投资者,只要向工业园交纳一笔费用,即可在工业园内开办工厂。工
业园负责向投资者提供现成厂房,代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工厂的生产提出经营
管理咨询,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最终使其形成有效的生产
能力。同时,工业园还向园内工厂的职工们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一般满3
年后投资者即可离开“幼儿园”,另外设厂生产,将全部机器设备及训练有

素的职工带走。此时,工厂就如“幼儿”离开“幼儿园”了,可独立经营,
并掌握了生产和经营的全部技能。正式投入生产时不会像未经培训的新工厂
那样出现诸多问题。斯梯夫经营的工业“幼儿园”已9 年了,它已培训出许
多新工厂。现在,在其周围已形成了一个由它培育出来的工厂组成的新工业
区。在这个工业区里,职工人数虽然只占以色列全部工业职工人数的1%,
但它的产品出口额却占全国工业品出口总额的10%以上。以色列政府根据工
业园的经验,已经在全国各地再建10 个类似的工业园,以促进本国工业的有
效发展。
以色列在建国之初,工业非常落后,只能生产少量生活日用品。但自60
年代后期开始,该国发起一个以高科技为基础,以出口换汇为导向的建设热
潮,通过兴办各类工业园,培育本国的现代工业体系。经过20 多年的建设,
克服了国内资源缺乏、能源不足、技术水平低的制约,充分发挥犹太移民的
人才优势,现在,以色列工业无论在组织管理、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还是
在市场营销等方面,在中东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
以色列发展工业,很重要一招是依靠本国大批高素质的犹太技术人力资
源,建立起多样化和高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其特点是依靠各类专业技术人
员,使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紧密结合。这样,使以色列工业发展
一开始就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接着,以色列工业先从仪器、饮料、纺织、
服装、皮革、家具、塑料、药品、化工及旅游纪念品等轻工行业开始,到60
年代后期着手发展玻璃制品、汽车轮胎、太阳能设备、金属制品、电子产品、
医疗设备及钻石加工等。到80 年代开始,集中发展光学和精密仪器、高技术
电子产品(包括电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光学玻璃纤维、工程机械、武器
及军事设备、航空和航天设备、生物和化学药品等高技术工业产品。
以色列的军事工业发展迅速,而且相当发达,近年已大量出口,据资料
反映,其近年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出口,每年估计超过12 亿美元,占其工业
品出口值1/4 左右。从事军事工业生产和销售的人员达14 万多。军工出口产
品有各种自动冲锋枪、坦克、弹药、灭火设备、电子遥控系统、导弹、海军
巡逻艇、战斗机等。据外界披露,以色列已成为世界第六个拥有核武器的国
家了。
以色列工业中钻石加工业相当发达。以色列虽然不产钻石,但该国技术
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他们从国外进口钻石原料,靠犹太人的高超割切和打磨
抛光技术,把钻石加工得珍贵可爱。另外,应用犹太人经商的技巧,将加工
后的钻石销往世界各地,从中赚取丰厚的差价。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色列的
钻石加工发展成为本国的重要工业。到1985 年,全国共有大小钻石加工厂
1000 多家。钻石工业在以色列经济中占举足轻重地位,1990 年其钻石出口
30 多亿美元。它的中小型磨光钻石也占据国际市场的80%,其他各类钻石也
占世界出口总值的40%左右。无论从加工数量、质量和销售角度看,以色列
钻石加工业都是世界之冠。
以色列已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其工业产值(不包括钻石加工
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左右,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1 万多个,工业产品
出口占全国出口值的90%。
当然,以色列的工业中多种成分并存,其国营企业也不乏活力,效率和
效益之高令人惊奇。以食堂为例,以色列的一般国营企业的食堂大都是一个
人管理,而且大多是中年妇女,从采购、配菜、洗菜、分发、收洗餐具,直

至结帐,都是这一个人完成的。早餐7 点开始,管理员6 点20 分上班。她刚
换好工作服,6 点25 分送面包的车就来了。取好面包后,迅即将其切成小片,
放入大托盘。6 点35 分送洗好的新鲜蔬菜、果酱、鱼松和鸡蛋的车准时来到,
10 分钟之内一切就绪。6 点55 分就可以准时开餐。餐后,客人自觉登记结帐。
讲求效益之风,几乎比比皆是。一个年产10 万吨化肥的大厂,加上厂长
共15 个人,办公室内只有一台电脑和一部电话,厂长一个人用电脑和电话直
接指挥生产。
□方兴未艾的旅游业
1995 年世界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中东,旅游业人数比上一年增长
11.8%。中东旅游业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以色列,旅游人数在1994 年217 万的
基础上,猛增到近300 万,年收入超过20 亿美元,人均旅游收入近300 美元,
居世界第五位。这与中东的和平进程获得进展有关,更与这里的悠久历史和
奇特风光对游客的吸引力密不可分。
位于犹地那山的耶路撒冷,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城市,多种文化与
民族在这里聚集,东方和西方、古代与现代、宗教与世俗在这里交汇,使人
感到难见其真面目。耶城分东西两区,东区有四个居民区:穆斯林居民区、
基督教居民区、亚美尼亚居民区和犹太居民区,西区居民基本上都是犹太人。
使耶城神圣无比的是宗教和传统,圣堂和礼拜场所。这里有世界三大宗
教圣地,受到全世界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的顶礼膜拜。我们去
过三次耶城,一次参观了一个宗教圣地。
西墙(又称“哭墙”)是犹太教圣地。公元前六世纪,一些犹太人曾回
到故土,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自治,并建筑了“第二圣殿”。公元七十年“第
二圣殿”被毁。西墙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迹。每天,不少犹太教徒
来这里虔诚诵经,面墙而哭,缅怀祖先。
伊斯兰教圣地“圆顶寺”和阿克萨清真寺,基督教圣地耶稣受难地和“最
后一次晚餐”餐室,每天人拥如蚁,就像中国庙会一般。
死海,地球陆地的最低点,海拔以下四百米,位于约旦河谷的南端,以
色列与约旦各辖一半。
以色列旅游部门就利用这一半,在其沿边修筑宾馆和娱乐场地,真是锦
上添花。死海的水是世界上最咸的,含盐量高达25%。由于盐份高,水的浮
力比普通海水高6—9 倍,因此人掉进去也不会沉下去。
加之由于盐分高,鱼虾生命全无,故而得名。但是,聪明的以色列人充
分利用其特点和传说,大量宣传,把旅游办得有声有色,真正使“死”变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