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存在感-克里斯蒂·赫奇斯

_6 克里斯蒂·赫奇斯(美)
要像朋友一样和潜在客户(以及客户)交流和相处。无论是日常往来还是正式场合,双方要平等相待。
要透明。欢迎他们给你客户名单上的任何人打电话,无论你是否已经给了他们一份正式的参考资料。
不要欺骗或过度承诺。告诉客户什么最有益于他们,而不是你自己。如果你没法给他们提供最佳方案,就直接说出来。你难以想象会收到多少善意。
应聘
试图获得雇用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在互动当中谨言慎行,我们认为安全要比抱歉更好。既要给人留下印象,又不能表现得太过,以免显得不契合公司的文化。几乎没有人在参加面试时会感到足够舒服,以至无法完全表现自我。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建立信任,这样对方才会在我们身上花心思。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建立亲密度并且放低自我定位。我们必须彰显自己的个性,而且要真实。多年以来我雇用过很多人,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最糟糕的面试就是,应试者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不发表任何见解——或者过于正式,或者缺乏个性。你要足够了解这个人真实的一面才能建立信任。换句话说,如果你把专注点放在建立信任上,你就会发现双方在面试过程中都会学到更多东西(毕竟,你虽然是以应试者的身份参加面试,但同时你也在面试公司)。正因如此,应试者应该:
询问面试者她的关注点在哪里,对她而言,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面试,还是她也想深入了解一些你的背景?所以要准备好问题询问对方。
找到和面试者的共性。请求和团队中的其他人会面,并且找出和他们的共同之处。创造一种有助于坦诚地向对方提问的氛围。
不要耍心机。诚恳地告诉对方你现在所拥有的其他工作机会以及进展情况。
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你在那里感到开心或已经跟随那家公司很长时间,那就让他们知道你的感受。如果你还有所保留,就直接讲出来。
阐述你面临过的挑战(如果有人问起来的话)。坦诚地讨论这些挑战以及你学到了什么。不要说类似于“我从没面临过真正的挑战”或者“我最大的软肋就是太努力工作”这样的话。
要注意你跟进的方式也是面试中的一部分。
提供一项只为这家公司准备的好意,也不要期待回报。比如提供一个潜在客户、一个这家公司其他职位的应聘者,或者了解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或客户的情况。
解雇员工
我把这部分留到最后,是因为无论你做了什么,被解雇都是难以接受的。没有人愿意丢掉自己的工作。所以当它发生的时候,即便早有预料,人们往往也会感到吃惊。如果你是那个手握解雇权力的人,想到信任居然会涉及这样一种情况,你会觉得很荒唐。这种困难很复杂,因为解雇行为一般都会减轻法律风险:用不着怎么说话,很快把人带离办公室,并且让他们签署一份写明同意不会控告公司的离职文件,而法律意见则是基于员工被对待的方式,比如她不可被信任(或者她有潜在的犯罪动机)。花15分钟时间收拾自己的东西然后被人带出去,这不会让人产生温暖而舒心的感觉。
我并不是律师,所以我在这里所说的一切都不该被理解为法律意见。我要说的是我从来没有感到完全舒服过,无论是对于员工被解雇的方式还是我在自己的公司被建议对待他们的方式。而我很有兴趣了解其他公司如何成功解雇员工——依然以一种尊重和信任的方式对待他们。我想重申的是,我并没在这里讨论那些真正的“害群之马”——大多数被解雇的人并不属于这一类。他们被解雇并不是因为他们对公司有危害。他们只是选错了职业,或者缺乏一些获得成功的重要技能。
以信任对待彼此,在基本的人性层面上是好事,并且对企业也有影响。它会帮助经理和员工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前进。它会消除一些在职员工的反抗情绪——他们可能会因前同事们被对待的方式而产生防卫心理。这甚至会产生更大的意义。如果被解雇的员工决定控告这家公司,通常是因为他们离开时被对待的方式。下面是我见过的一些帮助人们有尊严而且更加轻松地离开一家公司的有效方式:
如果你感觉她的表现正在导致她的离职,就提前通知她。别假设她会“破罐子破摔”,完全停止她自己的工作。要扮演一个导师的角色,帮助她在另外的部门或公司找到一个更适合她的职位,或者鼓励她寻求一条新的工作途径。
让他主动辞职,并提供给他两三个月的薪水(无论是继续工作还是离职)。
以兼职的形式雇用这名员工为顾问并持续一段时间——处理未完成的项目。
在企业内部成立一项用于被解雇员工的再就业安置政策,给他们提供一个办公的环境作为工作基地或者为他们提供其他资源。
把他们推荐给公司的招聘人员,帮他锁定一个更适合他的工作。
最后还有一个关于解雇的部分,那就是员工的方法和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几乎所有人都会与上一家公司分道扬镳——无论是有原因的解雇还是裁员,或者是自愿接受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有一个普遍的真理会对信任造成极大的影响:人们记得你如何离开,却不怎么记得你曾经做过的事。这可能不公平,却是真理。你有机会建立信任和尊重,包括乐于助人、直到最后一刻依然做到最好、不会传播消极情绪以及和公司一起帮助所有人尽可能顺利度过过渡阶段。你可能觉得这些事情很难做到,毕竟你离开是有原因的,但你只需记得信任是相互的,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中。商业圈很小,所以你的坦诚和声誉是很容易传播的。高风亮节是对你未来的一项投资——即便你在当下看不清这一点。
我们都在寻求一种可信任的存在感
想想你多久才寻到可信任的同事为你提供诚恳的反馈或激发你的灵感。如果你在工作上没有可信任的同事,我相信你不是那么喜欢自己的工作。有我们信任的人在身边对于人生的幸福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有人在工作中没有可信任的朋友,那我就会认为她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拥有了信任,你就可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存在感,思考现在谁把你当成一个可信任的朋友。同时也问一下自己想改进哪些关系,然后采取行动将信任融入其中,现在不做,更待何时?
本章要点
1. 信任是存在感的基础,因为你需要别人对你的可靠性和动机产生安全感,这样他们才会把你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你身上花心思。对你的信任越多,花的心思就越多。
2. 信任可以用“信任等式”来测算和计数:信任=(可信度+可靠性+亲密度)/自我定位。这个等式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让你明白在创造和维持信任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
3. 如果关系破裂或者从未产生联系,自我定位通常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另外,自我定位和亲密度会相互作用,从而创造一种或好或坏的循环,这取决于两者的强弱程度。
4. 如果你想变得更加值得信赖,那么就给予他人更多的信任。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所指出的,拥有了信任,你就会得到你期望的东西。
5. 当工作上遭遇艰难的处境时,即在难以维持存在感的情况下,尝试把专注力放在信任的建立上。通过加强关系中的信任要素,我们就可以提升自己的职场存在感,并且以明晰而优雅的方式管理它。
本章启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第7章
同理心:存在感的强化剂
想象一下,你正在上班,跑着去赶电梯。门打开后,你看到公司的一个高层领导在里面。你会做出下面两种反应中的一种:
真倒霉!我怎么不晚几秒钟再按电梯按钮啊!这将是一段痛苦的电梯之旅,周围充斥着沉默,偶尔会有几句尴尬的聊天。
或者:
太棒了!我居然遇到了公司的领导,还能从他那里听到接下来公司的进展情况。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尴尬”和“欢呼”这两种情况的差别呢?你可能认为答案是公司领导的基本社交技巧——那些技巧几乎有助于任何一个人在一个4英尺[1]长、6英尺宽的箱子里和领导享受一段“电梯之旅”,但社交技巧并不会让一个人看到公司的领导就激动万分。我会说这是因为这个领导者的情商,更具体地说,是这个领导者与员工的关联度和产生同理心的程度,才使得这两种反应的差别如此之大。
当然,还有另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你是那个领导者,跟你一同乘电梯又是什么感觉呢?
这个电梯的例子说明人们可以感觉到他们与领导者之间的距离。有些领导者对我们而言就是“别人”,但有些领导者就可以表达他们和我们之间的共同点。这并不是与直接下属交朋友,或者成为那个在宴会上大家都想见到的人。很多领导者并不希望成为大家在下班后还会与之社交的那种老板(当然有些会这么做,而且这也无可厚非)。重点并不在于交朋友,而在于为双方架起一座桥梁,让对方感到舒服,会和你讲真话,并感觉到和你产生了某种联系。那么另一种情况呢?不舒服会导致毫无关联可言,最终导致对方产生不满情绪,总之,不怎么好。
同理心:情商中的“杀手级软件”
情商的定义出自这一领域的两位顶尖学者约翰·梅耶和彼得·萨洛维之手,即“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加以区分,再利用这一讯息引导人的想法和行动的能力”。在我们对存在感的讨论中,领导者只需通过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人就可以对情商的培养大有帮助。正如之前提到的,同理心就是一款“杀手级软件”。
在建立真实联系的过程中,信任和同理心缺一不可。如果我们不觉得有人理解我们,我们就不可能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系。在美国的企业文化中,“有同理心的领导者”这一想法已经成为经理们都渴望的一种文化原型。这个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对成功的领导者来说,包含同理心在内的情商要比智商重要。几乎在每家公司里面,你都能听到这样的话:“某某人情商不够”或者“我们这里没有情商出众的领导者”。对此,我们要感谢曾在哈佛大学进修的心理学家、前《纽约时报》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他在1996年获得巨大成功的书——《情商》,以及后面的多部畅销著作都表明,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同理心与商业成功是呈正相关的。[2]
尽管戈尔曼让情商这一概念家喻户晓,但有一个名气并不大的心理学家鲁文·巴昂博士早在10年前就已经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鲁文·巴昂博士就着手研究人的情商。最终,他开发了一款基于数据的有效评估工具,称为“巴昂情商问卷”。这个情商问卷测试已经在全球近40个国家的数以万计的领导者身上施用过,用以研究人的性格特征,包括同理心和人际交往技能,还有诸如适应性、抗压能力和自我意识等其他因素。作为获得授权实践这一评估工具的教练,我相信研究结果会非常惊人,因为这里所考量的品质都是非常重要的。谁不想情商高一些?现在几乎都能达成共识的一点在于,同理心和建立联系对于领导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大多数人都同意,同理心对于领导者而言是一个可贵的品质,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它。
这些是具有开创性的领导力概念,但我不会拿本书给你灌输“情商和社会洞察力对存在感很重要”这个观点。我猜想,你选择这本书(更别说读到了这个程度),就意味着你已经是这个阵营中的一员了。我更希望利用这一章节来讨论真实生活中发生的情况,即关于我们知道什么、我们该做什么和我们实际上做了什么,或者我们感觉到了什么以及我们表达了什么。
同理心通常会直接掉进这种“知行差距”之中。这一章就是在谈论如何利用真实而富有同理心的自我,通过提高自身存在感和增强联系的方式在职场上将它展示给别人。当你把它分解之后,它可能要比你认为的简单,但是,它依然让我们大多数人很挣扎,尤其是领导者。这和许多其他事物一样,都在于执行力上。
是什么阻碍了同理心的表达
领导者不愿意表达同理心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陷入其中或被利用。
一方面,在职场上,同理心的定位显然很滑稽——拥有同理心当然是很重要的啊!除非你生来就不善交际,否则你对周围的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同理心。而且这也很有道理:如果我们表现出同理心,那我们在人性层面上就更容易产生关联。另一方面,在领导力层面上,无论是在公司或团队里面,还是作为某个跨职能项目的一部分,表达同理心都是非常困难的事。理解对方和自己被利用之间的界限一下子变得模糊了。我们会被“该在情感上保持多远的距离”这一问题所困扰,即我们应该投入多少个人情感而不至于陷入其中。所以有些时候保持冷静会更容易一些。
最近,我对一群企业家讲述在指导CEO时我学到的教训,其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和员工交谈时要保持尊重,这就要求CEO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反应。在激流涌动的市场上,镇静很可能就是新兴公司所缺乏的品质。员工要感觉到他们是有尊严的,这样他们才能敢于冒险和积极表现。我给这些企业家举了一个例子:不要因为员工把事情搞砸,就在会议上严厉批评他们,而要在私下处理他们的工作绩效问题。这并不是什么开创性的建议,只是给你提个醒。在我大概讲到这个观点2/3的内容的时候,突然有一名观众大声说,他完全不同意。根据他运营过三家公司的经历,他认为当着同事的面指出某个员工表现不佳的事实是必要的,毕竟制度就是制度,而且这也会对别人起到一种警示性的作用。事实上,他称自己总是采用这种公开批评的策略,即把它当成一种激励员工的方式。随后我试图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并以他的员工看事情的可能方式进行了阐释,但通过他的肢体语言,我能断定他并没有听进去。他认为自己的方式就是对的。那就只能是这样了。
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真是个浑蛋!”坦率地说,我也这么想过(而且想了很久),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两面性之后,我能够看到其内在的联系。一方面,我成为一名领导者,现在每天都在和其他领导者进行亲密的交流。我知道对于很多领导者来说,最让人头疼的内部问题就在于如何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团队。在领导力指导方面,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另一方面,我也会定期和员工进行交流(通过全方位开展),内容围绕其上级领导的领导方式。从他们身上我了解到,如果他们没有体会到同理心,那他们对领导者的印象就很糟糕。他们把一只脚踏出门外,也是为了等待最后的离开。他们要为自己着想,因为自己不该受到这种待遇。
员工会给予富有同理心的领导者更多认知上的自由。
但我也听到了相反的声音:如果员工感觉到他们的领导者以诚相待,那他们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原谅这些高管。如果领导者产生了同理心,但员工却没感知到,那么是什么成为其中的阻碍呢?
时间。就目前来看,时间是最大的症结所在。很多领导者愿意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团队或者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关联,但他们没时间。寻求帮助又太耗时间,所以它只会排在日常工作清单的最后一个。
个人的不适感。这种同理心在情感上给人感觉太过外露,甚至略显矫情,所以有些领导者会害怕进行一场情感对话,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因此,比起摘下自己的职业面具去探寻对方内心的苦楚,他们认为最好还是不要触及个人情感那部分。他们是商人,不是心理治疗师。
短期想法。领导者会选择采用可能只适用于短期的一种独断专行的方式。他们知道自己逼员工太紧或者在管理上太过激进,所以他们计划下次遇到阻碍时(或者再下一次,或者再下一次的下一次……)会对此做出改进。
偶然的成功。有些时候,领导者铁面而无情的管理风格会让其偶然获得幸运——可能曾经有过此类成功的经历。我在创业公司看到过这种事情的发生:如果员工有机会将大量的股权兑现,他们会无所不用其极。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如果只用一种方式去对待员工,得到的结果就会使公司的效益递减——而且很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快。
几乎没有公开的沟通渠道。正如在第5章所讨论的一样,恰巧在领导者最需要公开进行沟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和公司的其他人都有了距离感。领导者需要不断获取信息,才能有效处理那些传闻。这种宏观感受甚至比个人言论更有用,因为它的范围很广,而且偏见也少。如果沟通渠道关闭,领导者就不知道去哪里获取准确的信息,而且没有人会对此做出贡献。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你需要直接从别人那里听到对你有用的话。
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同理心的方法
对一些人而言,“同理心领导力”这个说法意味着团队的拥抱、共享的泪水和无穷无尽的团队建设会议。富有同理心的领导者甚至可能成为易被说服的人,或者变得没那么有志向,但如果你足够幸运,为一个富有同理心的领导者工作,你就知道他们很少会带有这种性格。事实上,他们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就像任何其他人一样。只有你才能创造适合真实的自己的领导风格。下面就是一些不同风格的富有同理心的领导者:
教练会把严厉的爱和强力的支持结合在一起来表达同理心。教练不怕逼迫你,因为她看到了你身上最优秀的地方。这个领导者清楚地知道你接下来的人生会是怎样的,而且不怕提及它,因为它关系到你的表现和潜力。
导师会让你觉得你要一直把成功铭记于心。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导师会作为你的支持者引导你前行。当你思维混乱的时候,他们会充当你的知己,而且不会在你重复犯错的时候拿它来批评你。因为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所以他们会以帮助他人做好的心态来帮助你。
讲真话的人相信,你会以成年人和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对待员工——他们有权听实话。从原则的角度来看,讲真话的人不会进行粉饰,所以能够被依靠,让你知道你做得好的地方以及你还可以提高的地方。你会一直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兄弟不会把等级制度看作一种结构上的必要之事。兄弟首先要被当作同事。他是那个在大家身处同一战线之中时刻监管团队的人,会以“我们是一个整体”的理念做事。所以这种兄弟式的领导者会经常和团队成员打交道,而且很容易与他人拉近距离,并给予他人反馈,这是他们日常互动的一部分。
叙述者能够凭直觉捕捉他人的情感。无论是凭借自身经历还是擅长观察的技能,叙述者都可以利用周围人的希望和恐惧,把他们看到的事情与自己的经历结合起来。他们会通过分享故事来实现自我表现。即便你本人并不了解他们,你还是会感觉到在抽象意义上他们明白你的意思,而你也知道他们的意思。
只有你才能创造对自己来说真实的领导风格。
当你看完这些富有同理心的领导风格之后,你可能会从你自己或他人身上认识到其中一种特性,或者这些特性的一种综合体。这些事例会在他们的风格中展现差异性,但看起来似乎所有人都非常适合做你的老板。毫无疑问,如果仅仅基于自己的看法,那么你肯定会受到某种类型的领导者的吸引。所有人都是如此。
具备并保持一种富有同理心的领导风格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真实的方式去做。你不用非得让自己融入那种矫情或任何一种我刚提到的模式当中,因为这里的自由度本身就很宽泛。要开放地认识“同理心领导力”所代表的意思,即能够感同身受,然后你可能发现自己自然就能采取一些行为。最好的出发点之一就是把那些对你人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激励的领袖作为模范和榜样。
对我来说,能够把富有同理心的、有效的和专注于结果的领导风格完美融于一身的人就是国际财资管理专业人士协会(AFP)的CEO吉姆·凯茨(Jim Kaitz)。这个拥有15 000名会员的国际财资管理专业人士协会最为著名的就是它的年度会议,被认为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企业财资管理专业人士年度会议。对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它还是一个职业发展资源库及认证机构。自1998年出任这个协会的CEO以来,吉姆一直在积极推动扩大企业规模,将一家专注于资产的本分企业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全球财资管理思想的领军企业,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收益涨了近三倍。一些领导者虽然取得了这些成绩,却在他们身后留下了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吉姆的风格完全不同。他是一个富有变革力的领导者,这让他拥有责任心和表现力。那些为吉姆工作的人知道他们每天都要展现自己最好的工作状态。吉姆勤奋用功又精力旺盛,而且他有一个令人羡慕的能力,那就是把大局理念整合到日常工作中,并确保这些理念得以实现。如果你想偷懒,那吉姆就不是你要找的老板。
除此以外,吉姆也是我认识的最温暖、最有同理心的人之一。他对自己的团队绝对忠诚,而他的团队成员也绝对支持他。多年来,我从很多在国际财资管理专业人士协会工作的人那里听说,吉姆就是他们从事自己那份工作的原因。吉姆非常关心自己的员工,这在他所做的一切事情中都会体现出来,包括跟员工的直来直往。他不会抚慰或照顾别人,事实上,他是一个非常透明的人,以至他和所有在国际财资管理专业人士协会工作的人的目标对整个公司都是可见的。当有人请他讲述企业的经营之道时,吉姆表现得非常谦虚。
“我信任我的员工,而且对所取得的成就心怀感恩。”他如是说道,“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来上班,然后鼓励和帮助他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我由衷地相信人们希望做好工作,所以我也没有理由不让他们获得成功。我说得很清楚,即我们都要承担责任,但我们是一个整体。”
吉姆首先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团队胜利者。他知道实现伟大靠的是赢得人心的能力。他很乐于接受这个角色,而且他也有自己的意图。“你必须让自己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员工看到你是真正在关心他们的时候,你就和他们建立了信任;如果你声称自己关心员工而他们却没感知到,那么你就失去了他们的信任。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时,你可以看着他们的眼睛说我们必须要做得更好。从长远来看,威胁是不会起作用的。”
吉姆相信富有同理心的领导力才是稳固的领导力。“很久以前有人对我说我墨守成规,我会把它当成一种称赞。如果领导者表现出变化无常和不稳定性,那么员工会在他们面前产生防卫心理。我希望获得他们最好的见解。我的团队成员知道他们会从我这里获得什么,甚至是处于矛盾或压力之下。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自我意识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最后,他重申了我在第5章提到的观点:在展示优点的同时也展示缺点,这表现了领导者人性的一面,因此也培养了信任。“让人们知道你就是一个普通人,这非常重要。”他说,“你必须表现出内心脆弱的部分,否则人们和你在一起会感觉很别扭。”
先理解自己,再理解他人
除同理心之外,另一个关于情商的值得讨论的部分就是自我管理。在“巴昂情商问卷”中,它被称作“情感上的自我意识”,即当你正在经历情感的时候,你能够了解当下所拥有的是哪种情感。这听起来感觉很容易,但我们却并不擅长。我们会在生气的时候浑然不觉,直到有人告诉我们。只有在那时候我们才意识到,我对昨天我同事所说的话感到很生气。此外,有时候我们还会误用情感——想想那个富有寓意的电影《疯狂假日》里的情节。
当我们在不停检验着自身感受的来源时,我们就很难控制自己的冲动。我们会很容易失控,甚至还没意识到就采取和我们的意图相悖的行动。所以我们在向他人表达同理心之前,首先要对自己展示这种同理心,毕竟,如果我们搞不清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感,又怎么让别人接受它呢?
大多数企业家都有一个令人厌恶的小秘密,即他们身上有一种很强烈(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恐惧感。在任一特定的时间点上,很多企业只差几步就会遭遇灭顶之灾:产品爆炸,员工控诉,客户拒绝付款,资金也会耗尽。事实上,失败和极度失败的方式有太多种,以至我开始看到利用与实现“美国梦”的简易之路相悖的方式创立企业的情况。所幸的是,人们直到身处其中才搞明白它究竟有多难,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家文化得以持续蓬勃发展。
害怕失败甚至不是最难的部分。身为一名企业家,你本就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你有员工,你必须要缴纳工资税、支付退休金,甚至更多其他的费用——这取决于你的企业结构。你的个人资产——主要指的是你的房产——要能够担保债务和长期负债。我清楚地记得和一个朋友吃饭的情景,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沮丧,而且担心他的工作可能陷入了危机。“你很幸运。”他说,“如果你搞砸了,你也不会丢掉工作。”“是的。”我不情愿地承认道,“但如果我搞砸了,那我会失去公司和我的房子,而很多人也会丢掉工作。”一针见血。
如果企业家们不能学会管理这种恐惧感,就会被它毁掉。你没法怀揣着恐惧之心向新客户做推销或者激励员工。当你表现出恐惧的时候,你也一定无法进行创新或鼓励外部投资。没有人的存在感意向是“痛苦的恐惧”或“疯狂的恐慌”。不幸的是,恐惧是无处不在的,它会以沮丧或愤怒或压力的形式伪装,它会让你变得易怒并产生防卫心理。你唯一的希望就是去给它加上标签,弄清楚它,并且和它直面对抗。当处在一个令人严重恐惧的境地时,我的一个导师曾告诉我,要记住事情从来不会像它们看上去的那样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这成为我在面临极度不确定的情况时会重复对自己说的话。这句话帮我抑制恐惧并且重拾正确的观点。我竭尽全力逼迫自己管理恐惧,有时还会采用之前在第3章讨论的方法来处理沟通上的焦虑。这花了一些时间,但我渐渐明白,当我对一个问题产生特别强烈的反应时,我应该后退一步,并且分析这种反应实际上来自哪里。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研究企业家,所以我很清楚,这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恐惧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情感上的自我意识就成了我们存活下来的必需品。
不止企业家,还有很多企业高管也是如此:他们会愤怒、沮丧、伤心或恐惧,但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也削弱了他们的实力。他们怒火四射,职场如战场一般充斥着愤怒的硝烟、唇枪舌剑,以及无穷无尽的压力。在这种环境中,你只要认识到实际上发生的事情,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各种丧失理智的反应。你没法控制你不知道的事。
所以当下一次出现很激烈的反应,或者感到焦虑的时候,请你问问自己:
这是怎么回事?
回答完之后,再问自己:这又是怎么回事?
不断问自己同样的问题,直到你找到埋藏在行为之下的真实情感,然后处理它。
你可能觉得,当你给自己多一些理解的时候,给别人同理心就容易多了——至少你会拥有一个更稳固、理解更透彻的情感基础,这就是同理心的传递性。高情商的领导者在看待毁灭性的情感时只会去看它的本质,然后设定一个积极的意向,再按照这个意向去做就可以了。
强硬很容易,柔和很难
作家G. K.切斯特顿最先提出了“强硬很容易,柔和很难”这一说法。我喜欢把它用在职场存在感上。很多领导者,尤其是那些新晋领导者,发觉自己正试图跟他们身边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仿佛他们需要经历一种质的变化才能将自己重新定义成比以前更优秀的人。在这种全新的状态下,你会确保(以一种新的、亟待确定的方式)让每个人都知道谁是老板。这里的存在感包含了某种威严,而且会把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表现得刚刚好。
很多人都掉入了这个陷阱,尤其是当他们获得晋升的时候。我记得曾经和一个导师聊过这个问题——就在我从团队成员升为团队经理之后。我告诉他我要做的所有事情,好让大家知道我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他只是简单地回复我,“克里斯蒂,大家都已经知道你是老板了。你应该把专注力放在‘如何让自己的团队把你当作他们的领袖’这一点上”。
这种距离感在任何一个领导者的位置上都自然地存在着。它发生得太快,以至会把你击退几英尺。你不一定要创造它,但你真正要创造的是在你和团队中其他人之间搭建桥梁的那种存在感。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必须要强大到即便你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大家依然觉得好像他们认识你一样。我从没见过有人用强硬的方式让这种情况发生,但在更为艰难的道路上采用心生同理心的方式柔和地处理就有成效。
谢家华,作为一家获得巨大成功的线上零售商Zappos公司的CEO,同时也是在关联性领导力上拥有独特见解的领导者,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把员工和企业文化当成是发育中的植株,那我可不会努力成为他们盼望的那株最大的植物,而是要努力建造一个温室,让他们都可以在里面蓬勃生长。”
寻求共通性,这是同理心的基础
通常我和客户们的对话就像下面这样:
客户:我团队里的某个成员一直在困扰着我。他并没有按照我要求他的方式去做。所以我开始产生一些抵触和沮丧的情绪。我需要跟他聊聊,但我又想准确地表述。我该怎么做呢?
我:你了解他吗?有什么能激励他呢?
客户:我不确定。他很难沟通。我们也没有很多共同点。我并不是很了解他。我只知道他来自加州,去年有了孩子。这就是全部了。
我:听起来你并没有足够了解他,所以也就没办法适宜地处理他的问题。那我们就从这里着手。
以上的情境其实很常见,它的发生源自这一章所讨论的全部理由——缺少时间、舒适程度或优先事项。所以领导者必须尽力找到与员工的关联点或共同之处。这不会自然发生,但距离感会。所以这个信息非常重要,它不只是针对一种富有同理心的领导风格或者情商,也涉及有效的激励和管理。
你可以用很多方式了解自己的团队成员,这差不多就是办公室的欢乐时光和下班后的聚会存在的意义。我非常喜欢“午餐时间的探索”。会餐能够让人们走出拥挤的办公室,来到一种更为放松的环境。分享餐食时,人们会卸下心防,展现出自己更加轻松和个性的一面。作为一名领导者,你在午餐中的“工作”就是不要去讨论工作或接下来的项目,而是要更全面地了解坐在你对面的那个人。这和法律程序中的“发现阶段”(Discovery Phase)类似——只不过是用一种更为温和的方式——你就是在寻找答案。你可以和他讨论家庭生活、个人爱好等任何你想要了解的事情,但要确定问到以下两个问题:
——你希望从自己的事业中得到什么?
——我可以怎样帮你实现它呢?
如果你知道答案,那你就有足够的理由去领导另一个人。你就知道如何激励员工,如何留住他们以及增强你们之间的联系。基于共同的目标,你就创造了你们的共通性。
在最可能的情况下,你想通过雇用新的员工来为你的领导风格定下基调,也让员工拥有一种全新的看法。“午餐时间的探索”也同样适用于现有的团队,但要事先声明:如果你在吃饭的时候突如其来地问了对方一堆问题,他们可能会有点反感,甚至担心有什么可疑的事会发生。你先跟整个团队表明你想和每个人建立联系,然后再分别和每个人确定午餐的时间安排。一旦你启动了这个计划,就可以每三个月执行一次。
现在我们回到那个乘坐电梯的话题上来。如果领导者知道两三个你们之间的共同点会怎么样呢?如此一来,你们就不会陷入尴尬的闲聊中,他会提到你们都喜欢的某一支球队,或者聊聊你读的大学,或者分享一个滑雪的故事。总之,这就变成了一个非常不同的“电梯之旅”。
为了创造联系,领导者要不断寻求共通性。每次互动都是求同存异的机会——通过找寻共通之处和理解就可以做到。即便你带领一支遍布世界各地的数千人的团队,如果你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去了解他们,你依然可以创造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它会比任何方式都能增强人际互动。
练习:距离感测试
写下你每一个直接下属的名字。你能说出两三个你们之间的共同点吗?(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不算!如果你曾经做过一份和他们类似的工作,这就算。)
有多少人是你可以轻易找到共同点的呢?至于你漏掉的那些人,你就知道下次你们再乘坐同一部电梯时要问什么了。
建立同理心的良性循环
很多人对同理心的概念很清楚,但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出现轻微矛盾的时候,它就变得难以表述。当你面对一个需要比你表达的同理心还要多的情况时,建立一个可信赖的策略就会很有用,能让你在交流时做好准备。
更有同理心意味着要开放地聆听和认可你从对方那里听到的事情。(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更简单的方法来躲避那个必然会被问到的问题:你是说我得花更多时间去听吗?)最受人敬仰的领导力学者和作者,包括彼得·德鲁克、史蒂芬·柯维、吉姆·库泽斯、巴里·波斯纳和彼得·圣吉等,都在这方面有过论述。情商问卷评估系统则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方式,让你在日常工作中倾听和认可别人。我读过的几乎每本涉及执行力沟通的书(确实有很多,因为我会为自己在意的任何话题刨根问底)都提到了同样的关于同理心的策略。在《领导风范》这本书中,贝尔·琳达·哈尔彭和凯西·卢巴尔列举了一个直接而有趣的案例,讲的是领导者如何利用由演员演绎出来的那些手段,通过倾听、认可和分享的方式产生同理心。
尽管这些传统的策略很管用,但我们很多人都很难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并用于那些需要同理心的情境中。我发现,把同理心的表达看成一种过程是很有帮助的,因此,我使用图7–1所示的“同理心的良性循环”模型。它可以用于和员工的艰难对话中,也适用于跟同事一起弄清楚有问题的项目,或者帮助一个朋友。它可以提醒你去培养一种开放的、面面俱到的、连续的职场存在感。
图7–1 同理心的良性循环
下面我们来具体解释一下图7–1四个框中的词在这里的意思。
了解
作为第一要素,了解是指你愿意站在学习的角度参与到对话中,而不仅限于知道。史蒂芬·柯维在他的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第5个习惯就是如此:“首先要主动去了解,然后才能被了解。”所以你的工作就是要对某个人、整个情境、背景等一切都要有所了解。后退一步问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人会怎么做?”从某种程度上说,事实上这可能就是你,把自己当成一个信息搜集者,然后从各个角度获取反馈。在讨论时试图问对方问题,以此获得更完整的了解。不要假设自己已经了解了全部。
倾听
当你被训练成一名教练,你就会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倾听。我曾经认为自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倾听者,但事实证明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时候,别人说的话我们只听了一半,而另一半时间却在听大脑里的对话,也就是在想下一个我们要问的问题,对比着我们说的内容和我们觉得会说的内容,想着接下来我们要参加的那场电话会议,或者家人是否给管道工打了电话。我们会让它顺其自然地发生。事实上,我们让很多事情都顺其自然地发生。尽管我们可能认为通过坚定的眼神交流和反复的点头示意就已经将它伪装起来,但事实上它还是顺其自然地发生了。
擅长倾听需要下功夫,最后收获的结果是惊人的。
擅长倾听需要下功夫,最后收获的结果是惊人的。我们会觉得自己被听到、被认可并且被支持。我们通过积极处理自己的看法获得清楚的认识。包括指导和治疗在内的所有行业都围绕倾听而建立,因为它特别重要。要想真正地倾听,你必须完全专注于另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好的倾听者:
只与对方(包括电话和邮件,而且外界干扰都一概无视)进行沟通。
真正出于好奇心去问问题,而不是按照对方的思路走(因此,他们会用很多以“什么”或“如何”为开头的问题,而不是以“为什么”为开头的问题)。
专注于别人的答案,而不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探索可能对对方来说非常重要的领域(比如“告诉我更多关于那件事让你在意的地方”)。
不担心是否给予正确或精简的回答。
注意对方的肢体语言,视其为一种反馈的形式。
观察自己的肢体语言,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能接受迥然不同的答案,并给予某种形式的回应。
愿意顺着对话的内容继续深入。
认可
认可既不是接受也不是同意。
认可意味着你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到了她的观点。这就是你对另一个人所处立场的认可,但请注意,我并没说这是把对方的立场当成你的立场。这就是认可难以为继的地方,尤其是当我们非常不同意对方观点的时候。认可也许看起来像接受,但实际上它不是。认可不代表同意,二者的意思甚至都不接近。
表达认可不用说太多,只要让对方知道:
我能明白你为什么说……
我理解你的观点是……
我知道你的失望在于……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