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22: 内驱力
高级动物都具有主动连接外部信号的内驱力。人的内驱力与第二信号系统结合在一起,构成人追求知识的内驱力(或叫探索精神)。
命题23: 知识的独创与共享
每一个新知识都起源于个人大脑中的独创, 个人知识通过语言表述成为公众知识,为群体共享。
命题24: 知识层面
人类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自然知识(包括把人作为自然客体研究的知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知识,人与人的关系的知识。其中自然知识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定义12: 人工世界
人工世界是指人类以知识为工具,以增进生存利益为目的,在自然世界基础之上创建的一个体系。人工世界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系统,第二是由知识物化后积累起来的物质系统。
命题25: 知识物化的根据
知识引起第二信号系统作用,支配人的自然能力,由此可以物化为物质存在。
命题26: 人工世界与认识论
人类依据知识创造了人工世界。人类存在在前,人工世界在后;人的意识在前,意识转变为人工物质世界在后;人的知识在前,物化知识存在在后。
命题27: 文明历史与历史推动者
人类文明史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历史。人类文明是文化创新者推进的。
命题28: 创新者的判定标准
文化创新只以对人类文明的实际贡献为标准,与创新者的出生门第、阶级地位、经济状况、人种肤色、民族国家、个人嗜好等等无关。
命题29: 人类的愚昧
现在人们有国庆节美衣节美食节,没有科学节发明节,证明人类还处于分裂和愚昧状态。
定义13: 财富
财富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负熵。
命题30: 财富分类
人类有两类基本财富,自然财富(自然负熵)和文化财富(文化负熵)。前者是由大自然生成的,后者是由人类大脑神经系统创造的。人们把文化财富物化,形成人造物质财富,自然财富、文化财富和人造物质财富用于市场交换,就表现为商业财富(即交换负熵)。
定义14: 生产定义
生产是指人类可能利用的局部组织化过程。
生产分为自然生产和人工生产两类,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加入人的文化作用,后者加入了人类的文化作用。
命题31: 人工生产的合理性
人工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自然需求、文化需求以及复合需求),并且只有自然生产所不能满足的需求,才由人工生产来满足。
命题32: 知识在生产中的地位
人工生产起源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人工生产的发展也源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一般说来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人工生产活动的基础之一。
命题33: 生产过程
广义的生产从知识生产开始,到实现效用结束。
在市场经济中,狭义的生产从生产决策开始,到实现交换结束。
命题34: 生产中的个人投入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投入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体力是一种自然资源投入,知识文化投入才是人类的特征投入。增加知识技术投入是生产发展的一般方向。
命题35: 产业与文化的直接结合
由于智能机器系统实现了从信息、文化向各种自然力的转变,第三代文化与物质产业体系已经直接结合在一起。
命题36: 生产者
狭义的生产者指在生产决策和物理生产过程中,有效投入了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人们,包括企业决策者、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以及其它生产者。广义的生产者还包括创造和传播知识与技术的人们,包括科学家、发明家、教师等等。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社会生产者还包括对交换过程做出贡献的人们。
命题37: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人类劳动的本质不是简单劳动而是复杂劳动。生产中的科学、技术活动不能化归为数倍的简单劳动。简单劳动不能作为衡量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活动的标准。
定义15: 知识阶级
知识阶级是指用自己的创新增进人类文化和物质财富的工作者,尤指从事文化创新和传播工作的人们。
命题38: 知识阶级地位
在20世纪后半叶,知识阶级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产业阶级。
命题39: 产业重心前移
随着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生产活动的重心和整个产业重心已经逐步前移,移向创新、科研和教育阶段。
命题40: 劳动力
人工生产活动有文化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生产者,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劳动力。
命题41: 教育
教育创造着社会财富的核心──文化财富,教育是社会财富生产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命题42: 教育兴国
今天的教育水平限定了二十年后的产业和社会能够达到的最好水平。振兴国家的事业必须从教育开始。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命题43: 政绩判别
办好教育以前妄谈政绩,不是无知,就是欺世。
命题44: 资源禀赋差异
自然资源禀赋差异绝对存在,文化资源差异绝对存在,这两种差异导致产出差异。
命题45: 交换的起源
交换起源于产出差异。不是剩余产品引起交换,而是交换促进生产和分工,增进甚至带来了剩余。
命题46: 交换的目的
交换的目的就是增进利益,获取交换负熵。用价值概念表述,交换可以创造价值。
命题47: 交换的本质
交换的本质是相对优势交换。等价交换是废话。
命题48: 交换价值
只有相对交换价值,没有绝对交换价值。价格就是价值,除开价格没有交换价值。
命题49: 信息技术革命对市场-企业边界平衡的影响
电子-电磁波技术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导致市场边界扩张,企业边界收缩。大市场、专业化将发展成为产业主流,具有专业优势、一技之长的新企业大量涌现,许多全能企业由于管理成本高于市场交易成本,将出现萎缩,面临改革。
命题50: 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市场经济盲目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信息缺陷,即完全依赖价格机制进行调节。
命题51: 合约经济
电子-电磁波技术提供了高速廉价的信息手段,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信息流将转变为包含价格、数量等等信息的信息流,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将由此克服。传统的市场经济将转变为合约经济。
命题52: 商业中介的合理性
商业中介存在的根据在于:生产与消费之间有相当高的交易成本。专业化的商业中介降低了交易成本,其收益为生产者、商业中介与消费者共同分享。
命题53:传统商业的萎缩
生产者与消费者将通过电子网络直接沟通。搜寻费用大幅度下降将导致传统商业的萎缩。
定义16: 文明社会
人工世界的总和就是人类文明社会。
命题54: 人类盲目性
人类行为盲目性的根源在于受自然本性驱使、无知和文明隔离。克服人类行为盲目性的办法在于发展文化本性和文化能力,调整价值观念,增加人类的相互沟通。
命题55: 人类文明的边界约束
人类文明的发展,受到以下三方面的边界约束:
第一是生物链约束,人类文明对生态系统合理的消耗量,最终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再生恢复能力。
第二是能量约束,人类文明系统可以消耗的能量,最终取决于人类能够有效利用的太阳能。
第三是物质循环约束,分为两个部分:1.人类文明对持续消耗的物质资源的使用总量,最终取决于该物质的再富集能力;2.人类文明系统的代谢物总量,最终取决于对代谢物的分解能力。
命题56: 文明与自然的和谐
必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放弃征服自然的观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的和谐。
参 考 书 目
乔治.阿德尔曼 主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 组织翻译编辑,《神经科学百科全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苏]A.A.斯米尔诺夫 主编,李沂等译,《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与现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苏]A.P.鲁利亚 著,汪清 等译,《神经心理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83年
Stephen.W.Kuffler、John G.Nicolls、A.Robert Martin 著,张人骥、潘其丽 译,《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大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沈钧贤,《感觉及神经生物物理学》,《大自然探索》,1985年第3期
汪云九,《视觉过程的数学描述》,《大自然探索》,1987年第1期
西世良 编译,《脑的控制与改良》,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2年,
尼古拉.哥白尼 著,叶式辉 译,《天体运行论》,武汉出版社,1992年
杰姆斯.克勒克.麦克斯韦 著,戈革 译,《电磁通论》,武汉出版社,1992年
任仁眉、胡丹 编著,《动物的智能》,科学出版社,1990年
潘诺夫 著,王仲宣、何纯良 译,《信号.符号.语言》,三联书店,1991年
J.D.贝尔馁 著,陈体芳 译,《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年
拉.梅特里 著,顾寿观 译,《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1991年
艾什比 著,乐秀成、朱熹豪 等译,《大脑设计》,商务印书馆,1991年
海林 著,《杰出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商务印书馆,1984年
赫.乔.韦尔斯 著,吴文藻、谢冰心 等译 ,《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
奥雷利奥.佩西 著,汪帼君 译,《未来的一百页》,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年
李春宝、横进宽 主编,《通向信息社会之路--中日学者谈理想与现实》,新时代出版社,1992年
阿尔温.托夫勒 编,顾宏远 等译,《未来学家谈未来》,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亨特.弗里德里奇、亚当.沙夫 主编,李宝恒 等译,《微电子与社会》,三联书店,1984年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贫困问题.社会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
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
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 著,张丽萍、郭贵春 等译,《近代科学的起源》, 华夏出版社,1988年A.N.怀特海德 著,何钦 译,《科学与近代世界》,商务印书馆,1989年
汤浅光朝 著,张利华 译,《科学文化史年表》,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年
T.丹齐克 著,苏仲湘 译,《数 科学的语言》,商务印书馆,1985年
刘国成 等著《生物圈与人类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
彭加勒 著,叶蕴理 译,《科学与假设》,商务印书馆,1957年
彭加勒 著,李醒民 译,《科学的价值》,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N.R.汉森 著,邢新力、周沛 译,《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
赵红洲 著,《科学能力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
埃米里奥.赛格雷 著,夏孝勇 等译,《从X射线到夸克──近代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年
约翰.齐曼 著,许立达 等译,《知识的力量 科学的社会范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S.阿瑞提 著,钱岗南 译,《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菲利普.弗兰克 著,许良英 译,《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R.穆尔 著,宝永宁 译,《尼尔斯.玻尔》,科学出版社,1982年
H.S.塞耶 编,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 译,《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G.Hholton 著,S.G.Brush 增订,张大卫 等译,《物理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汤侠生 著,《布鲁诺及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卡尔.波普 著,杜汝楫、邱仁宗 译,《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1987年
马尔蒂莫.J.阿德勒 著,汪关盛 等译,《哲学的误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赵功民 著,《遗传学与社会》,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王曦 著,《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康芒斯 著,于树生 译,《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
孔狄亚克 著,洪洁求、洪丕柱 译,《人类知识起源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
密尔顿 著,吴之椿 译,《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8年
亨利.M.莱斯特 著,吴中 译,《化学的历史背景》,商务印书馆,1982年
[英]列昂纳德.科特勒尔 著,卢剑波 译,《爱琴文明探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T.F.卡特 著,吴泽炎 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商务印书馆,1991年
[法]安田朴、谢和耐 等著,耿升 译,《明清间入华耶酥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巴蜀书社,1993年
盛洪 著,《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奥图尔.托马斯、席崇.马文 著,于千才、于清波 编译:《未来二十年 二十一世纪生活预测》,大连出版社,1991年
肯尼思.W.克拉克森、罗杰.勒鲁瓦.米勒 著,华东化工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 译,《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著,王逸舟 译《政治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
罗纳德.哈里.科斯 著,《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中译本。
凯恩斯 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引印书馆1963年版
弗.谢.阿法纳西耶夫 著,张奇方、黄连璧 译,《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商务印书馆,1984年
雅各布.范德林特 著,王兆基 译,《货币万能》,商务印书馆,1990年
茨威格 著,姜其煌 译,《英雄交响乐──罗曼罗兰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
普鲁东 著,孙署冰 译,《什么是所有权》,商务印书馆,1991年
江晓原 著,《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O.A.叶尔曼斯基 著,张贤务、陈慧芬 译,《科学的劳动生产组织和泰罗制》,商务印书馆,1987年
张志凯 等编,《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马歇尔 著,朱志泰 译,《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中译本。
赫伯特.西蒙 著,《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中译本
赫伯特.西蒙 著,杨砾、徐力 译,《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 有限理性说》,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乔治.斯蒂格勒 著,《价格理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中译本
乔治.斯蒂格勒 著,潘振民 译,《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道格拉斯.C.诺斯、罗伯特.保尔.托马斯 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6年中译本
刘启云 等编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演说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詹姆斯.M.布坎南 著,平新乔、莫扶民 译,《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亚当.斯密 著,郭大力、王亚南 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
约翰.雷 著,陈应年 译,《亚当.斯密传》 商务印书馆 1983年
狄帕克.拉尔 著,刘沪生 译,《发展经济学的贫困》,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