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将才》杜书伍

_2 杜书伍(当代)
观念改变是突破现状的关键/152
压力管理/157
到底是“将”,还是“士”?/162
正文 豆芽现象(1)
豆芽现象
大家都吃过豆芽菜吧!豆芽生长的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短短一夜之间,竟能抽长六七厘米,且外表看起来既壮硕又饱满。然而,豆芽的质地却异常脆弱,稍遇外力便应声断裂。迈入资讯科技时代,事物的变化极为快速,个人与组织为顺应外界环境,追求短期绩效而忽略实质内涵的“豆芽现象”,也俯拾可见,值得警惕。
第一种豆芽现象,出现在个人能力的培养上。职场新人初学一项专业,由不会到熟练的阶段,大致能掌握专业的“形”,学得快的话,很快就会觉得学会了,随后,即急于转进其他领域,却同样只学到“形”就又急于转换。表面上看来学了很多,其实都只学到该行业的“常识”,真正要用时便不堪一击。(详见第二部《知识与常识》一文)
第二种豆芽现象,出现在主管对部门的管理上。有些人自基层擢升后,忽略了身为主管,一方面要精通部属所负责事物,以辅导、协助部属,一方面则要学习了解人的行为,以及组织人才团队作战的技巧,才能展现出部门绩效。还不够融会贯通,就急着想再往上提升,不再过问基层业务,以分层负责的名义,将大部分的工作交由部属完成,久而久之对基础运作愈发生疏,也无法辅导员工,这同样是犯了豆芽现象的毛病。
在业绩的拓展上,豆芽现象也十分普遍。比方说,为求短期内做出漂亮的业绩表现,在未建立产品或客户基础前,即以导入少数几样明星产品、服务少数几家重量级客户的方式,建立起亮丽的业绩。倘使未能及时建立有系统的经营方法,一旦明星产品需求骤减,或者是客户转移采购时,业绩即会大起大落,这岂不也是一种豆芽现象?
观察大多数发展快速的事物,或多或少存在着豆芽现象,原因何在?豆芽的质地脆弱,内里纤维含量不高,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抽高,并非内里坚实,实为充斥大量水分,一弹即破。相对而言,一年才成长一两厘米的植物——桧木,质地十分坚韧,内里的纤维既粗壮又密实,长得虽慢,却以深耕密植之势,依序逐步成长。因此,即便是狂风大雨,也不易折损其枝干,且愈长根基愈显稳固,与豆芽的脆弱,恰成鲜明对比。
但是,桧木长得虽慢,并不代表其放缓脚步、虚度光阴。桧木的“慢”是不躁进,针对事物的细节仔细琢磨,随着经验的积累淬炼火候,且学习到新领域时,仍同步在思索如何以新的、更高的角度改进旧领域。如此一来,向上成长时,才能同步增加下层的扎实度。
正文 豆芽现象(2)
社会经济情况会起起伏伏,产业变化、科技进展极速,新的经营模式不断在挑战既有的经营方法,因而,不论是组织或个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不断面临挑战。如果实力不够坚实,遇到环境遽变时,就可能惨遭灭顶,所以扎实的实力是永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但是,在讲求扎实、渐进的原则下,并不是要抹杀速度,而是两者要能拿捏得宜。因此,一旦感觉事物的发展出现豆芽现象时,可将之视为一个警讯,提醒自己要详加检视成长背后的内涵、稳健程度,并设法在速度之外,力求其稳健度与扎实度,维持一个“成长而不紊乱”的成长步调,将能在高度竞争下兼顾成长与内涵。
一、文中共提及几类豆芽现象?能否对应到自己或周遭同仁的情况?
二、除了文中提到的现象外,从自己或周遭部门身上,是否还能连结到其他的豆芽现象?
三、容易产生短期绩效的事物,特别容易产生豆芽现象,这也是我一再强调凡事要“踏实”、“讲求内涵”的缘故。连结自己所负责的范畴,何事是表象的亮丽,何事才能使内涵充实?
四、追求扎实的内涵必然无法兼顾成长的速度吗?为什么有人反而能后来居上?最后决胜的关键为何?
正文 人两脚,钱四脚
人两脚,钱四脚
每个人都喜欢钱,也都希望能拥有更多的钱。许多人因此耗费大部分的时间、穷尽心力去追逐金钱——有人每天沉溺在股市里,无所不用其极打探各种消息,每天杀进杀出想要赚取差价;也有人盲目地扩张信用而不计风险,一味运用融资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报酬;在网络狂热时期,全世界更不知有多少顶尖聪明的年轻人不惜辍学,毅然投身网络热潮,渴望一夕致富。
然而,股市有飙涨的时候,也有崩盘的时候,在股市崩盘时落寞的人,经常就是先前股市飙涨时最风光的同一族群;当网络梦碎、泡沫破灭之后,原先人人想要沾上边的网络事业,如今大多数人又避之唯恐不及,在这一起一落的过程中,真正积累了财富的又有几个人?有句俗话说,“人两脚,钱四脚”,四只脚跑得比两只脚快,两只脚的人自然追不到四只脚的钱!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既然钱跑得比人快,人追钱很难,但钱追人岂不是容易得多?只是,该如何让钱来追人呢?答案其实再简单不过,就是人要有能力。人如果真正具有能力,钱就会主动追上来!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同一家公司里,有些人工作特别努力,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心力比别人多,经验、能力便增长得比别人快,于是获得拔擢升迁的机会也比其他人多,薪水自然也跟着提高。我们也常看到,有些能力非常好的人,会有别的公司主动以非常高的薪水想要来挖走,主动聘请他去任职。这些情形,不就好像是钱自动来追人吗?因此,让钱主动来追人的方法,便是努力不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许多年轻人不断地转换工作,除了心性未定之外,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是想要求取更高的薪水收入;在知识经济时代,更不时有人鼓吹,知识装在人的脑子里而可以带得走,因此最少要三五年就换一次工作,如此可以加速提高自己的身价。但是,如果缺乏真正的能力,就算一时获得很高的职位与薪水,难道真的可以持续很久吗?近来在全球各地的企业的裁员浪潮中,高位、高薪但贡献度低的人,往往是被裁员的第一顺位。然而,一个能力强的人,就算不幸遇到公司裁员、倒闭而暂时失业,但因为有能力,势必比较容易获得新的工作,在另一家公司当中取代一个能力较差的人。
每个人每天所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一个人如果把很多时间都耗费在金钱的追逐上,则投注在提升自我经验、能力方面的时间也就相对较少,自然能力提升的速度就比别人慢,到头来钱也没追到,能力也比别人差,那真是“财能两失”!因此,人反而应该把时间、心力投注在提升自我的能力,随着能力不断增长,拥有财富往往是水到渠成、很自然的事。
“人两脚,钱四脚”,人追钱很难,但人的能力提升了,钱要追人却很容易。一个人想要有钱,想要拥有长久的财富,只有把时间投注在不断提升能力,不断强化自己的实力,如此一来,不但从中可以获得自我满足与成就感,而且财富也会随之而来。
一、读完本文,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过“钱追人”(被钱追)的经验?是侥幸(昙花一现),还是实力使然(持续有钱来追你)?建议思考第四部《衡量个人成熟度的四个指标》文中所提到的短期与长期因素。
二、为什么类似股市、房市等产业,“长期”很难产生“钱追人”的效果?这些产业有什么特质?财富积累是基于实力或自己掌握不了的因素?反观自己所处行业或拥有的专业,能否长期产生“钱追人”的效果?
三、实力并非一蹴而就,而需把握有限资源,并转换为有价值的实力。每个人在起步阶段资源最稀少,此时最可贵的资源是什么?自己是把可贵的时间,集中于实力培养,还是分散于其他方面?该如何把资源转换为实力?
正文 年轻人的资产与负债(1)
年轻人的资产与负债
到了毕业的季节,数以百万计年轻、充满朝气的毕业生正要踏出校园,站上职业生涯的起跑点,准备开创自己的事业。无疑的,年轻正是年轻人最大的本钱,因为年轻,所以有体力、有冲劲、满身活力,无论资质、学历、出身背景如何,似乎只要自己还年轻,时间就永远站在自己这一边,对未来也就满怀憧憬与希望。
但是,年轻的另一面,却是缺乏经验。涉世未深、处事不够圆融、工作历练不足、个性上还留着许多棱棱角角犹待琢磨,这些特质同样存在年轻人的身上,可谓年轻的一体两面。长者对于一般年轻人常有这样的观感:“年轻人最大的资产是年轻,最大的负债也是年轻。”用这句话来形容年轻人,可说非常地贴切。
在我刚踏入社会工作的时候,也同样听过这句话。当时我凭直觉想到,既然年轻是年轻人最大的资产,同时也是最大的负债,那么,我该如何用资产来偿还负债呢?我并未想出什么令人拍案叫绝的答案来,但当时得到的结论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是正确的,那就是我应该趁着自己年轻的时候,花同样的时间积累比别人更多的工作经验,而经验要积累得快,除了比别人更努力工作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方法。
上帝对每一个人最公平之处,在于无论富贵贫贱、资质高低,每个人一天都同样拥有二十四小时,不会多一分钟,也不会少一秒钟。但同样的一天二十四小时,每个人活得却都不一样,有人努力认真,也有人虚耗度日,经验积累成长的脚步也因此大不相同。
假设有两个同时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学历、资质都差不多,但是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同。在一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就一般情况而言,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平均约六小时左右。如果其中一个人工作较不用心,则很可能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四小时;另一个人却特别努力,绝大部分的心思都投注在工作上,经常主动加班,即使是下班时间,脑子里还在不断思考工作上的事情,产生新的创意、思索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因此同样一天下来,可能可以积累相当于十二个小时的工作经验。长期如此,则两人同时工作十年之后,前者可能只积累相当于六七年的工作经验,后者却已经拥有相当于二十年的工作经验,是前者的三倍之多。两个原本条件相当的年轻人,十年后的能力、经验以及相对应而来的工作成就,却大相径庭。
正文 年轻人的资产与负债(2)
这个简单的数学运算,其实正足以用来解释,为何绝大部分的年轻人在刚入社会时,彼此的条件其实差不多(因为都一样年轻,也一样没经验),但是经过十年、二十年之后,彼此的能力与成就却会形成极大的落差。
因为年轻而缺乏经验,其实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都能自我认知到这一点。又由于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而时间流动的速度又无法加快,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将经验的问题丢给时间去解决,认为随着时间流动,经验自然会跟着增加。但如果一个年轻人懂得善用自己年轻的本钱,投入更多的心力在工作上,便能突破时间的限制,更快速地积累经验,在同侪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的机会也大为增加。
相对的,许多年轻人因为拥有年轻而意气风发,这样的朝气蓬勃固然不是坏事,但是许多人却因此认为来日方长而可以恣意挥霍,每天悠哉度日,不知不觉地已经在同侪之中逐渐落后,等到察觉出来而有心追赶时,却已经落后一大截了。一个人之所以会落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下场,大多肇因于此!
一、时间与经验是年轻人的资产与负债,但个人状况不同略有差异。回想自己初入社会的那个时候,资产与负债各为何?自己是虚度光阴,还是想办法打破经验不足的局限?
二、大部分的年轻人认为其负债(经验不足)可靠时间自然积累,殊不知这个“自然律”是可以打破的。倘使时光倒转,你会如何打破这个自然律?
三、自己现阶段拥有哪些资产与负债?跟同侪相比又如何?展望人生下一阶段,你还需要积累哪些资产?必须尽快降低哪些负债?
正文 公车理论
公车理论
世界变动的脚步极其迅速,商机四起,你看到在这永无止尽的变化过程中,有人掌握了转动的时机而迅速致富,催使另一群人萌生急迫致富的念头。
然而从个人职业生涯或经营事业的角度来看,最终追求的应该是永续发展,因此,如何成为最后的赢家,避免输在最后一点,而不致到了中、晚年以后,徒叹事业或财富成就不保,陷入“白头宫女话当年”的窘境,对于看似机会蓬勃的新时代工作者来说,相当重要。
所有的机会都是给有实力的人,也只有实力强大的人,才有机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因此建立实力、培养实力,就成为所有事情的核心,也是任何人都应该要积极修习的课程。我经常用等公交车来比喻实力和机会的关系。你一定要走到公交车站,车子来了,才搭得上去。我们遇到的情况,大都是到了公交车站,必得等候片刻,车子才会来;另一种幸运的情况是,到了公交车站,车子随即过来,这样的机运相对微小;还有一种状况是,离公交车站只差六七米,车子来了,你当下跑步追上公交车;而如果你和公交车差距二十米,那班公交车你是搭不上的。
这样的比喻,是提醒每个人都必须认清“培养实力、等待机会”是最基本的赢家法则。机会是所有人的公交车,不会为了独独等你一个人而停下来。大部分的人都是蓄积好实力,伺机而动;少数幸运儿则是实力一到,机会就来;或者实力本来未到,但是加把劲,及时揪上机会;如果实力相距甚远,通常是没有机会搭上公交车的。
如果企图及早搭上公交车,那么在前往车站的途中,就必须自始至终全速前进,而不是眼见公交车没到,就径自踱方步,因为车子比人快,当你发现公交车驶来,想要追赶,已经慢了一步。因此,不能因为还没看见机会,就磨蹭度日,应该要全速努力,才会搭上最早的机会之车,比别人早一步成功;也不要奢望没有实力,还可以取巧地莽撞上车,因为没有实力,机会就是别人的赛局,即使勉强上车,到底还是会半路出局,而且遍体鳞伤。
强大的实力都是来自于扎实的基础建设,这里面包括受良好的教育,在专业化的环境里,从最基础的工作历练开始努力建构。不过全世界没有一件事情可以永久打包票,更何况还有其他许多的变数在左右结果。可以确定的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因此,如果实力丰沛、蓄势待发,机会却迟迟未到,也不要轻易失去耐性。
愈专业化的东西、愈有价值的能力,学成的困难度愈高,必须投入的时间也愈长。当你需要比别人高一等的实力,就必须比别人更有耐心去历练。有的人耐心只能持续三个月,他就只有三个月能历练成的能力;有的人可以耐心熬上五年,就有五年才能历练成的能力。当你准备就绪,对事物拥有通透的了解,才不会在未来的判断上产生盲点。如此,距离最后的赢家那一站,又靠近了一大步。
一、能否联系自己或周遭人物的例子,说明下列三种情况:(A)实力高但苦无机会;(B)实力等于机会;(C)实力不足但机会来临。你观察这三种情况,以后的发展有何异同?
二、你是否曾思考过,“机会”到底是什么?是突然空出的舞台(有形),还是主管突然交付的艰难任务(无形)?或者是长期积极主动负责而“创造”出来的?以此角度来思考,你是否曾错失过机会而不自知?
三、有一种说法是“只要确定是我要的,就会全力以赴”,有没有道理?到底是先有实力即有机会,还是先有机会才能培养实力?
正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警语。然而,若仔细思索这句话的含义,不免令人疑惑:为何人不做长远考量(远虑),很快就会面临危机(近忧)?不应该是今天不做长远思考(近虑),未来才会爆发危机(远忧)吗?若单纯从表面的字义解释,这句话似乎有时空关系倒置的疑虑。
再深入思索,就会令人豁然开朗。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是指,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忧愁),是肇因于以前没有深思熟虑的作为;同样的,今天的作为如果未经长远的深思熟虑,未来必要面临苦果。所以,这句话除了提醒人要能深谋远虑外,事实上还点出了一个要点:凡事必是自作自受,这是人人都要有的重要认知。
那么,重新品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我们除了警醒自己,要对今日的事物深思熟虑、深度思考外,昨日的作为所造成今日的忧愁,除了默默承受外,就不能有其他收获吗?
事实不然。今日的忧愁既是昨日所致,就应去追溯,究竟是过去哪些相关的决定、作为不够周全,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来过,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开的?进而去认知、体悟这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重新检讨下来,不但学得教训、经验,不致重蹈覆辙,更能强化对事物相关影响的认知,增长决策判断的能力。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就是这个意思。
相反的,假若不经由这种追本溯源的方式来认知所经历事物的因果关系,那么过去的错误不仅在今日要付出代价,也因为未深切体会到教训,未来仍将持续犯相同的错误,并且找不出原因,也就是所谓的不知反省。
外在环境瞬息万变,面对各种问题,除应针对问题追本溯源,再考量趋势、各种可能变化等因素,作出最周全的决策外,还需有一个认知,亦即外界事物的种种变化,不全然是个人所能百分之百掌握的。因此,在“深谋远虑”的同时,须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过于自负,反而要戒慎而行,随时具有危机感。当然,具有危机感并不代表要保守、退却,而是要具有企图心。在积极但审慎的心态下,就能达到犯最少的错误,积累最大成就的境界。
一、本文在于提醒大家决策前多思考,避免埋下未来的隐忧或苦果。工作负责范畴中,哪些是过去决策时未多想一步导致的苦果?
二、决策前要能深思熟虑,前提是想清楚事情的因果关系,很多事情的因果关系较为复杂,必须拆解更细且思考一次以上。有没有因事前详细规划不放过任何细节,而把事情一次做好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如何能够内化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
三、在缺乏经验时,有些事深思熟虑后仍不免有所遗漏与不足,汲取自己或他人的教训作为下次决策的参照是最宝贵的资产。但有人一再重蹈覆辙,或仅以粗心的理由自欺欺人,这是好面子,还是懒得深度思考?
正文 大者恒大?
大者恒大?
“大者恒大、强者愈强”是我们看待一个产业时经常采取的分析角度,从科技产业过去的发展轨迹来看,也的确存有这样的情形。但是,“大者恒大”是否真是市场竞争的铁律?恐怕并不尽然如此!
过去,规模愈大的公司往往愈具有竞争优势,除了因为大公司较具知名度、积累较多的经营经验与人才之外,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已经建立起完整的产销体系,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运作系统;并且在继续扩张发展方面,能够动用的资本与其他各种资源均远非一般小公司所能比拟。用简单的话来讲,就是大公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齐全,因此,新的产品能够很顺利地进入产销体系,转化为商业利益,而小公司的这些基本条件几乎样样都缺,这成为小公司难以与大公司竞争的最大障碍所在。
然而,这种情形很可能正在扭转当中。当产业上、下游走向专业分工之后,产业发展环境的基础建设愈完整,其实对于小公司而言是相对有利的。就拿半导体产业为例,过去,一个团队即使有了很好的创意构想,但如果想要落实成为一件IC产品卖到市场上,首先要能够建立一支软件设计团队,自行开发出IC设计的工具软件,不仅耗时,而且所费不赀;生产的门槛更高,除非能够先筹措十亿美元盖一座晶圆厂,否则一切都免谈!
但今日的半导体业,有软件公司供应一流的IC设计工具软件,从线路设计到最后的除错功能,一应俱全,而且相对于IC设计公司自行开发而言,成本上便宜许多;生产则可以交由晶圆工厂代劳,其制程先进、交货期稳定;销售上也无须太过担心,因为有销售触角广泛且兼具技术支援能力的通路商代为推广销售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拥有好的创意,获得创投资金区区数百万美元的挹注,三五个人便能够设立一家IC设计公司,并拿出好的产品来与龙头级的大公司一争高低,产业的进入门槛相对地降低许多。
这种情形其实正是新经济的最佳写照。由于产业的基础建设趋于完整,使得知识转化为商业价值的难度大幅降低,缩短了创意与创新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小公司而言,大公司在资本、产销体系等方面所筑起的高墙,已经不再足以成为竞争者的进入障碍;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的竞争,逐渐走向完全凭借彼此的知识、创新能力来一决胜负的境界。
就此观之,新经济之所以兴起,正是由于产业走向专业分工,整个产业的基础架构趋于完善,使得知识、创意落实为商业价值的门槛降低。
由于产业环境的基础建设走向完整,使得小公司的进入障碍降低,相对的,投入相同领域者众多,也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新兴的小公司之间不断比赛创新的速度,不断冲刺以求比别人更早一步发现市场新的利基。
在这种情形下,任何一家公司凭借某一个条件(某一类产品、某一项技术)所产生的市场优势,其持续的时间也会大为缩短,一家公司的价值暴起暴落的现象将会屡见不鲜。这是新经济时代的另一项显著特质,而大公司要在这种生态环境之下长期维持其“大”,显然是要比以前辛苦许多。
一、“大者恒大”是描述产业或企业的何种现象?在新经济崛起后,对“大者恒大”应有哪些修正?为什么?试以文中所举之案例汇整归纳。
二、承上,虽然小公司进入产业的门槛降低,相对的便形成竞争者众多;创造价值而产生的领先时间缩短,企业暴起又暴落的时间缩短。试由公司所在的产业来观察,是否也出现类似现象?还有哪些产业,也有出现上述现象?
三、承上,这一现象对于自己所负责的产品或范畴,将有何影响?读完本文,最大的体悟为何?
正文 简单就是美
简单就是美
有时候,我不禁对于顶尖服装设计师深感佩服,他们设计出来的服装,样式、剪裁通常都不花哨,却能在看似有限的素材中,延伸出许多让人心里为之一动的创意。我相信他们脑海中的创作思绪是丰富多彩且瞬息万变的,但是最后呈现出来那种引人驻足凝视、向往的美,却来自于简单。
我也经常从事商务旅行,在住过的饭店当中,真正令我感到舒适,能一消旅途舟车劳顿的,往往并非布置得富丽堂皇,反而是相当素朴雅致,各种设施、摆设都让我感受到有如在家里一般,熟悉、方便而宁静。
其实,生活当中的许多事物,我们追求的往往不是复杂,而是简单。简单就是美!
仔细想想看,我们今日使用的电视机、摄影机,功能比起十年前不知新增了多少倍,但我们真正经常使用到的,还是不出那几个最基本的功能按钮,因为这些功能的操作是我们长久以来所熟悉的。
当愈来愈多新的功能加诸产品上,如果使用者要完全了解、熟悉这些新功能的操作,往往得花许多心思与时间,然而,在忙碌的工作之外还愿意这么做的“玩家级”使用者,到底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的现代人,对于许多产品新增的设计与功能,甚至从来都不曾、也不想花心思去学会这些新的操作,即使学会了,也因为太少使用而又忘记。毕竟,是人在使用产品,而不是产品在操弄人,因此,只有简单,才能让我们享受生活。
所有的人都只有在工作上才可能把事物带向复杂化,为了追求工作上的极致表现与绩效,人们不断绞尽脑汁,在同样的事物中不断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别是开发产品的人,由于工作的全部时间无时不在思考产品的各种功能设计,因此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这样的盲点:一味地想把产品设计得更加新奇,更加与众不同,并且尽一切可能地把所有创意与想象力实现在新开发的产品上。结果,把产品导向与人们生活习惯相反的方向。
这种情形又以电子产品的开发者为甚。由于电子产品的所有功能都是程式化的设计,增加新的功能只是增加脑力的付出,不会增加太多生产成本,而脑力的付出本来就是产品开发者的工作。渐渐地,科技失去了人性;在视觉设计上,象征科技的也就永远只是冰冷的色系了。
人,不会在生活中,为了学会使用设计者穷尽脑力开发出来的复杂功能而自讨苦吃。真正优秀的设计者开发出来的产品,就像一流服装设计师在简单的剪裁中,让人体验深刻的美;就像顶级饭店从细微之处的贴心设计,让旅人感受到如窝在家里一般温暖,在不改变使用者既有习惯的情况下,让他们去感受到产品设计上的方便与使用乐趣。“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我心有戚戚焉!
一、为何复杂化的产品或服务,到后来终归会再恢复“简单”?这跟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学习新功能所需付出的成本有什么关系?
二、承上,倘使消费者最终将追求“简单”但精致的产品或服务,为何生产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功能却日趋“复杂化”?
三、所有的工作都要追求不断的改善与创新,自己的工作亦然,如何能在追求变化的过程中,拿捏得准“简单”的原则?
四、第三部《不是制度僵硬,而是人僵硬》一文指出:“制度办法是设计来让人运用,不能太复杂”;另外,职能衡量制度之“规划能力”要项中,也强调好的规划案需具备“简洁化”、“效率化”的水准,这跟本文的主旨有何共通性?你如何延伸这个精神,用于自己的工作上?
正文 自卑与超越(1)
自卑与超越
作为一个主管,很重要的任务,即在于要花费相当多的心力去辅导员工,通过员工个人的提升,进而让部门扎实、公司的运作扎实(联强落实7P信念的精神即在此)。而辅导的内容非仅止于工作技能,还必须深入了解员工的心理,特别是成长过程引发而来的性格与行为变化,从观念、心理层面着手,方能采取有效的辅导方式,帮助员工提升。因此,“读人”是一名主管必须培养的能力,而要培养读人的功夫,相当程度要借助心理学的知识。
《自卑与超越》是一本书的名字,是一位相当有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著作。“自卑”这个名词乍听之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负面的特质,但事实上,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产生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可以说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也因此,自卑与超越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读人”的角度。
为什么说自卑普遍存在每一个人身上呢?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觉来判断是非好恶,随着心智逐渐成熟,以理性来分析判断事物的比例也逐步提高。可以说,一个人的心智成长,相当于思维当中理性成分提高的过程。刚出生的婴儿到幼年阶段,其心智就像一张白纸,从外界接收到的讯息或许不多,但因为每一个讯息都是新鲜的,感受特别强烈。此时接收到任何负面的讯息,印象都会特别深刻。例如,长相可爱的小孩比较容易得到大人们的喜爱,相对的,外貌平平的小孩受到大人喜爱的程度便不如外貌较为可爱者,在相对比较之下,其内心便很容易留下自卑的情结。
又好比说,一般的父母亲在生出第一个小孩时,因为初为人父母,因此通常对小孩特别爱护。相对地,排行老二的小孩,虽然仍受父母喜爱,但程度上可能不及于他的兄姊,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产生老二的自卑心理。不仅如此,包括身材的高矮胖瘦、课业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差异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种下自卑的因子。甚至于长得高的人也有可能自卑,如果个子高而个性又较为腼腆的话,很可能因为容易被注意到而感到自卑。
事实上,由于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都有优于他人的长处,也有某些方面比不上别人,所以一个人存在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可以说是一种常态。一般人都误认为自卑不是件光荣的事情,因此大多不愿正面去谈论它,可是自卑却不断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与处事态度。
人除了自卑之外,相对的,也会因为自卑而产生“超越”的心理。这股超越力量的大小,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而定。自卑心愈强的人,如果个性又较为刚强,加上旺盛的企图心,将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超越心理,希望在其他方面有更突出的表现,借以弥补心中自卑的部分。就此而言,自卑心的存在可能是件好事,也可能是件坏事,就看个人如何去驾驭自卑与超越。
正文 自卑与超越(2)
自卑与超越的强弱相对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有些人因为自卑而畏缩,对于外界事物怯于表达本身想法;也有些人想要超越自卑,但是不得其门而入,或是能力不足,结果演变成自暴自弃,认为再多的努力都是枉然,干脆全盘否定、全面放弃。另一个极端则是,超越的能力相当强,但由于许多弱点是先天性的,已经无法大幅改变,因此将心力集中在新的领域,希望能在其他方面超越他人。例如,因身高较矮而感到自卑,于是在事业上更加努力,获致更高的成就。第三种情况则发生在超越能力中等的人身上,虽然自卑,也想要超越,能力却不完全足够,但也不至于落后太多,如此很容易导致一个人的个性成了凡事不服输,死要面子。
超越就像是自卑的反弹力量一般,愈是强烈的自卑,其可能产生的超越力量也愈大。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然而,高度超越之后,却也容易掉入另一个陷阱之中,亦即自大,这反而会成为能力提升上的障碍。因此,很强的自卑,加上很强的超越,必须辅以理性的思考分析,以及对事物持衡、客观的判断,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举例来说,台湾省的教育体制当中,在初中毕业之后,因为升学渠道的不同而产生显著的分别:成绩较好的人进了普通高中,准备继续上大学;一部分的人则进了五专;至于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人,通常是成绩较为落后的族群。对于升学表现较差者而言,学校、制服、课程的不同,很容易被延伸为挫败与自卑。然而,升学上的差异不见得完全等同于资质的优劣,成绩不好的原因也可能只是一时的贪玩、不专注,因此在这群学生当中,也不乏资质优异者。对这些人来讲,如果升学上受到挫折,能够激发出超越自卑的动力,往往在课业表现上让人耳目一新,进而继续升上二专、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这些升学过程较为曲折的人进入社会工作之后,其超越的力量通常会持续下去,反映在工作表现上,甚至比一般升学路途平顺者更为突出,职位爬升得更快。至此为止,都是因为自卑情结产生的超越力量所带来的正面效应。然而,如果此时不能以客观、持衡的态度来检视自己,便很有可能掉入自大的陷阱,认为当初功课比自己好、一路顺利升学者,其能力竟不过如此,本身因此陷入不可一世、自命不凡的心态中,于是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强的主见,沟通时不易听进别人的意见,进而产生合群上的问题。
另一方面,过于自大的结果,相对会降低对于外来资讯的吸收能力,阻碍了持续地成长与学习。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再好的资质,其发展空间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种因自卑产生超越,超越之后却又掉入自大陷阱的情形,在职场上经常存在,不过也只是针对部分的案例而言,并非所有同样求学经历者尽然如此。
正文 自卑与超越(3)
自卑人人都有,只是自卑的起因、程度不同罢了,而自卑又可能蕴含强大的超越力量。一个人可能因为自卑而畏缩,甚至自暴自弃;也可能超越了自卑,却又陷入自大的陷阱。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结,可借由追溯幼年时期的回忆,从中找出自卑的根源,并分析今日的种种行为,有哪些是与幼时的处境有所关联,使自己在工作、处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弃或是骄傲自大的道途。
主管也应该将自卑与超越作为“读人”的角度之一,从心理、观念层面着手,以掌握住辅导的重点,帮助部属突破成长上的盲点与限制。但务必切记的是,自卑与超越只是提供一种“读人”的角度,而凡事皆不应一概而论,同样的特征在不同的人身上,不见得都是弱点,而具有相同弱点的人,也不见得都会产生自卑。否则,反而容易落入另一个陷阱,亦即由某一项特点,便轻易地把其他人贴上标签,形成“读人”时的另一个盲点。
一、自卑心理存在每一个人身上,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请回顾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印象深刻的自卑心理出现在哪些地方?
二、自卑心理的产生,源自于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对比下产生的认知。对比自己的自卑心理,可能是小时候哪些事件或环境产生的认知。
三、自卑心理可能会导致人的“超越”、“逃避”或“转进”行为,其反映了一个人属于不服输、退缩等个人特质,对比自己的自卑心理,结果导致哪些不同行为?对比熟悉的人,能否举出“超越”、“逃避”或“转进”的案例?
四、超越与转进就是一种为达成目标而要思考规划与执行的过程,其中还要有不惧怕困难的态度、坚韧达到目标的毅力。过去曾成功超越或转进的经验,是否符合了上述描述?
五、总结你成功超越或转进的经验,针对自己仍感到自卑(不足)之处,自己是否有“逃避”的问题?能否用新的认知去处理它?
正文 职涯成长的认知与突破(1)
职涯成长的认知与突破
工作生涯的成长过程,与一个人的求学过程颇有相似之处。求学过程中,必须从小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与方法,并且打好基础,就像小学的加减乘除、中学的代数、大学的微积分,循序渐进地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如果基础没打好,将无法顺利升学。职涯成长过程亦相同,工作能力的成长与职位的提升均有一定的条件。
职涯成长的特性,在于职位的提升或能力的增长并非与时间成直线性关系,而是呈现S型曲线关系。一名刚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工作的年轻人,在一家公司中从基层做起,针对其开始接触的工作内容,从完全不懂到了解,接着熟悉工作内容而进入状态。此时尚不足以构成在工作职位上升级的条件,必须在熟练之后,进一步对工作内容的本质与意义有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达到精通的程度,亦即对工作项目并非个别、单一地了解,而是通盘的掌握与贯通,其能力才能得以明显升级,并反映在工作职位上的提升,担任基层主管。这段能力升级的过程,通常需要二至四年的时间。
升任为基层主管之后,必须统筹整个单位的资源,开始接触到领导与管理性质的工作。针对这一新的范畴,又必须重新学习,从不懂到了解,进而熟悉、运用自如,待达到贯通的程度,其能力才又再一次地升级,这个阶段需要的时间较长,通常约三至六年不等,视个人资质条件不同而有差异。随后,每个阶段升级之后,又会加入新的工作范畴,而必须重复同样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工作内容当中的新领域,从开始学习到熟悉运作的过程中,个人能力的提升幅度相当有限,反映在成长曲线上甚至几近水平,唯有在运作熟练之后,进一步达到灵活运用,并且能够融会贯通,能力方能明显提升,达到升级的条件。如果对工作内容仅仅止于熟练的程度而不能精通,则工作上稍遇变化,往往就不知所措,自然不足以担任主管,这是一般人在第一阶段最难突破的瓶颈。许多组织中常见的所谓“万年科员”,便是如此而产生的。
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与素质不同,因此并非人人都能循着理想的途径逐步向上攀升,而停留在不同的层级。不过,通过正确的方法,还是可以使人突破限制,提升到更高的层级。一个组织能否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关键便在于是否能善用各种方法辅导员工,使其突破限制,达到更高的境界。
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生涯当中不断地学习、成长,使能力与职位有所提升,但往往会被许多无形的事物所羁绊,本身却毫无察觉。因此,主管在辅导部属时,必须先助其发觉这些限制并加以去除,也就是说,辅导同仁并非只是告诉他一件事该如何做,而是要告诉他本身该去除的障碍是什么。这些障碍往往便是阻碍一个人从熟练工作内容之后,进而达到精通程度的阻力。
正文 职涯成长的认知与突破(2)
阻碍一个人往更高层级提升的因素,最常见的有两种。首先是升上一个层次之后,一般人会希望奖赏自己,产生了休息的念头,失去继续学习成长的动力;或是到了高层之后,逐渐感到心满意足,因而停止了学习。这属于认知与持续力方面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基础不够扎实。组织当中,任何一个职位都不过是名称而已,真正的重点在于坐上这个职位的人能否胜任,不能胜任的原因往往出在对基层工作的掌握不扎实、不精通,因而无法领导部属。当上主管之后,由于工作性质改变,已无法回头去重新练习基层工作,结果不仅无法在能力与职位上继续提升,反而因为不胜任而被撤换。职涯的成长过程,并非反映在有形的头衔,而是实质的能力,唯有实力够扎实,才能针对工作上被赋予的新功能进行有效学习。
职涯成长曲线还有另一特点,就是愈往更高的层级,水平阶段持续的时间愈长,从基层主管升上中级主管之后,往往需要长达五至十年的工夫,能力才能再次升级而产生足够的条件升任为高阶主管。
组织当中除了有“万年科员”之外,还会有“中年危机”,这便是由于不能认知此项特点所导致的。中级主管担任多年却无法升职,而在中年时期衍生出许多想法,很可能认为公司不给他机会而另谋出路。对于这种人,高阶主管应先了解其实力够不够扎实,以及是否用对了方法、努力程度够不够、资质程度如何等因素,通过各种条件评估其是否足以升职,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此人就算换了工作环境,拥有更高的头衔,但能力水平还是一样,而更高的头衔不过是虚假的表象,其限制还是存在。因此,职涯成长到愈高的阶段,愈需要具备耐心。
一般而言,职涯的第一个十年通常是接受各种历练的阶段,第二个十年则是借由先前打下的基础加以应用发挥,同时独立性逐渐提高。约莫经过二十年之后,一个人才能积累足够的能量、能力与经验,得以独当一面。纵使一个人的资质极佳,学习速度较快,这段时间也无法压缩得太短,因为人的成长并非仅是知识的获取,还包括了心智的成熟与人生经验的积累,而这些都需要足够的时间。
到了中、高阶层之后,如何突破职涯成长上的瓶颈?联强通过月报制度,训练每一位员工整理分析的能力,愈到组织高层,统筹的范围愈大、得到讯息的频度与广度提升愈快,相对的,花在例行性事务的时间愈少,用于思考的时间则愈多。此时,如何通过深度的思考以掌握各种现象的根源与共通性,是能否突破的关键。
正文 职涯成长的认知与突破(3)
在思考时,必须掌握住中立性的原则。人的思维与决策往往会产生偏离的情形,原因大多出在私心掺杂其间,例如业务部门与产品规划部门之间,基于立场与角度的不同,免不了产生许多冲突,此时若将双方的职位对调,其针对同一件事情的立场很可能与先前南辕北辙。因此,要突破职涯成长上的限制,必须要有中立的思考、客观平衡的思维,也就是要有开放的心胸,才能接收到各种不同面向的讯息,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到了组织的高层,有时会面临到有些问题无法从既有的习惯与经验当中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此时表示凭借工作内的经验已有所不足,而必须运用到行业外的知识。例如,联强早期物流中心的运作常有出货错误的情形,为了减少其带来的损失,而努力提升运作的品质,即便如此,仍因有些情形是肇因于客户方面的问题,产生假性的出货短少所致,此问题便超出了既有的运作经验。后来想到以录影来记录出货过程,并且掌握到相关基本动作的要求,使录影存证能有效发挥作用,这一诀窍便是从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管理方式中学来的。
愈到组织的高层,愈要有能力运用各种既有运作以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获得这些方法,就得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只要有机会遇到这些方法在其他领域被应用,便加以了解。这些知识可能存放在心中多年,但一旦遇到相关的问题,便会派上用场。
一、职位或能力的提升并非与时间成直线性关系,而是呈现S型曲线关系,亦即每一个“陡升”之前,会经历一段平原期,这是一种自然律。回顾自己的职涯历程经历过几波S型曲线?
二、承上,平原期往往发生在工作内容的新领域,譬如新任主管职,自我追溯每一次在经历平原期时,是在积累哪些不同的能力?当时的心情如何?现阶段的自己是处于“平原期”或是“陡升期”?若属平原期,是属于心态问题,还是能力问题(基础不够扎实)?
三、升上组织的中高层,为何平原期时间必然会拉长?中、高阶层要如何突破职涯成长上的瓶颈?哪些是从中、低阶层时就可以培养的习惯与能力?
正文 过度依赖优势,让人疏忽能力培养
第二部能力的正确认知
过度依赖优势,让人疏忽能力培养
优势是帮助人突破障碍、困难的利器。所以人要懂得善用优势,以利于事物的推动。但是,当优势一再地助人成事,人会不自觉滋生“事情没什么困难”、“只要这招万事OK”的错觉;甚至会误认为自己很行,不用太努力,样样事物就能做得比别人好。
每个人在职场上,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这类过度倚赖优势的人,最常见者为具有“先天优势”者:
一、“俊男美女”或“温文儒雅”者,因为外型较好,与人互动时易获得好感或信任,办事无往不利;因此,就容易因过度自信而自满,又因长期疏忽培养内在实力,更易显得华而不实。
二、能言善道者,说话头头是道,让人如沐春风,轻易就达成说服的目的;却也因为如此,更想要用心于操控辞藻、表达技巧,忽略强化内容的深度,而显轻浮、浅薄。
三、记忆力强的人,从小考试一路过关斩将,不自觉养成凡事“背了再说”的习惯;回过头来,便显现不习惯动脑的习惯,反而导致理解领悟力普遍不足。
还有一类是属于拥有“外部优势”的人,譬如:
一、公司的产品强势,业绩能轻松达成,员工便不会致力于能力的提升;当产品优势不再,业绩便从云端跌落谷底,且束手无策。
二、企业的制度、专业分工与训练完善,员工的绩效很快展现;但若未认知其优势来自于背后的“招牌”,若未刻意培养能力的话,一旦离开其羽翼,昔日英雄也易折翼。
优势反为人带来“以为自己能力很强”的假象的原因,在于拥有优势者,是不劳而获就尝到甜头,因而会想要一用再用,想再强化这个优势,而忽略去建构真正的能力。然而,优势不是能力,优势只是“单点突破”,顶多是起步时的有利筹码;但要能够持续维持领先,必须具备能力,而且是多方面的能力,才会扎实而长期有效。
更何况,能力与优势的最大差别,在于能力是要经过努力、相当时间的磨炼,才能打造出来。它通常是因为遭遇了某个困难,才会激发人去思考解决方法,并经由尝试的过程,从中摸索、体会出一套真正能解决问题、困难的方法或技能。长期倚赖优势者,也因为未经历过这一历程,学不到建构能力的方法,长期而言,更容易被有实力者远远抛在其后,殊为可惜。
个人应认知到,拥有优势者会不自觉倚赖优势的“自然律”。因此,假如你具有先天优势,恭喜你,上天对你有特别眷顾;但应深思你是否陷入此自然律的陷阱,刻意提醒自己不要去“倚赖”它。遭遇困难时,也要认识到这是培养能力的好机会,尝试建立出一套培养能力的方法,真正更全面地培养出能力优势。
身为主管者,也要特别注意,切莫被“表象的优势”所误导。遇到某些优势明显的部属,应该特别警觉去注意其内在的实力,才能正确地识人;同时,也更能够发掘这些部属的盲点,而能真正给予正确与有效的辅导。
一、本文举出常见“先天优势”与“外部优势”者易产生的现象,对应自己与周遭同仁,是否有人是拥有上述优势者?是否的确出现能力培养不扎实的情况?
二、能力与优势的最大差别是什么?能否以自己建立能力的过程说明之,深度感知两者的差异与价值?
三、拥有优势并非坏事,只是需要自我警醒切莫倚赖优势。身为主管者在读人识人时,如何避免被表象的优势所误导,并仔细检视部属是否有倚赖优势的现象?
正文 资讯过多,让人肤浅
资讯过多,让人肤浅
在多元化社会及媒体无孔不入的环境下,大量资讯充斥各个角落;而资料更新、变化速度既迅速又频繁,现代人成天被过量资讯疲劳轰炸。在此情况下,多数人光是接收“新资讯”就应接不暇,更谈不上对每个资讯有充裕的时间消化、吸收。
然而,在庞杂的资讯中,有的资讯具有深度意涵,须经充分思考才能掌握其精神;有的有其定义与限制,必须充分理解才能应用得宜;甚至有的资讯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未经正确判读,将可能反受其害。
所以,吸收大量的资讯虽让人感到自信,但是,倘使未经充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只是浮光掠影式地“略读”资讯,对个性活泼者而言,容易形成“名词琅琅上口,光说不会做”,不然就是“张冠李戴,误把冯京当马凉”、以讹传讹,十分肤浅而不自知。对个性保守者而言,由于很多资讯不论在表面上或是内涵上,本身会相互冲突、矛盾;未能深度解读资讯的情况下,资讯吸收愈多,反而愈易感到困惑与混淆。
身处这种环境,除了要有专业的人或组织来进行资讯的过滤与整理外;个人也应主动建立一套吸收资讯的模式与习惯,才不致陷入适得其反的窘境。
这一模式,首先要先界定资讯的优先顺序,将资讯区分为“核心资讯”、“辅助资讯”与“其他资讯”。核心资讯是指与个人工作或生活会产生立即、必要关联的资讯,是应优先投入时间去理解、思考,并与既有经验做深度的整理、连结;其次是辅助资讯,属于有些关联,但并不会出现即刻效应者;不属于这两者的资讯,则归为其他资讯。在没有核心资讯时,才可依序去接收辅助资讯、其他资讯;但一旦接收了辅助资讯或其他资讯,同样须用心思考、理解。
另一方面,则应养成一套习惯与原则,对资讯的吸收采取“宁可精,不要多”的原则。亦即,前一个核心资讯未充分思考理解前,切勿放下现有的去接收新的资讯,因为唯有每一个核心资讯都被充分思考理解,知识库才会扎实,并立即对工作、生活产生效益。而随着“被充分思考理解的核心资讯”的扩增,知识库的不断扩展,进而还会提升吸收其他核心资讯、辅助资讯甚至其他资讯的效果与速度。
坚守上述原则,一开始或许会为求扎实而显得缓慢,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则会逐步形成正面的循环效果,充分吸收、消化的速度会愈来愈快,也就自然练就消化大量资讯的能力。
要能跳脱被大量资讯淹没,导致“肤浅、混淆”的陷阱,真正培养出“消化吸收大量资讯的能力”,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机制)与认知。经常演练并习惯于这一方法(机制),资讯的吸收将产生正面的循环效果,个人并能真正善用大量资讯所带来视野扩大的好处。
一、文中第三段提到三种若未仔细阅读的现象,自己的经验中,是否有过这三种未深读而造成不利后果的情况?
二、文中提到略读导致“名词琅琅上口,光说不会做”,自己或部门中有类似的情况吗?这种情况的人具有怎样的人格特质?
三、自己的核心资讯、辅助资讯与其他资讯分别是什么?真正要去区分与执行时,会有什么困难?如何才能做到?
四、资讯吸收“宁可精,不要多”的原则,就是要多思考的意思。这跟我们说的连结阅读有什么关系?
正文 聪明人,容易不务实
聪明人,容易不务实
聪明人拥有很多优势。首先,聪明人的逻辑性强、思路灵活,理解事物很快,因而经常很有创意。聪明人本身,也因为经常感觉到自己“快速理解、时有创意”的特质,认为没有什么事情难得倒他。渐渐地,在看待任何事物时,“容易”的认知即油然而生。
聪明人因为觉得事情很容易,觉得自己学得很“快”,因而跟同僚或部属合作、共事时,无形中就会显得别人学得很慢,感觉别人“很笨”。甚至在跟上司、外界互动时,有时也会流露出轻蔑、不耐烦的态度。久而久之,甚至会从心里瞧不起别人,显得趾高气昂,不可一世。
聪明人的优势,主要来自于逻辑推理能力高人一等;然而,逻辑推理与实务运作间,却有很大的鸿沟。
首先,逻辑推理是“静态的”,是假设外在环境不变;但真正的实务会牵涉到环境与人的因素,两者皆不可捉摸,因而是“动态的”。而且,人性的因素又远较环境复杂。因为,不同背景的人,其心理、情绪、行为都千差万别;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刻对同一事物的反应,也经常前后有别;更何况,人还会有非理性的时候,这就更难预测、掌握了。因而,逻辑上可行的事物,若再加上人与环境的变动因素,就会变得非常复杂,难度大为增加。
然而,动态的实务,究竟要如何掌握呢?事实上,它是通过点点滴滴的观察与经验积累而成的;体验的时间不够久、经历的案例不够多,深度与火候就不够。也就是说,实务必须要靠“务实地”去亲身体验、观察,而这些都需要时间,无法速成。
有些聪明人,确实认知到自己存有“容易”的习惯,也亟欲加强实务世界的磨炼。然而,却因为“容易”的习惯根深蒂固,加上凡事求快的习惯,以至于“实务世界”的积累还不足,一旦觉得学会了,不自觉又缩回擅长、习惯的“逻辑推理的世界”,以致于能力的火候总是难以坚实。
要避免上述状况,想要务实的聪明人,不妨尝试建立一个提醒机制。学习事物时,一旦出现“我懂了”的念头,就将其视为一个警讯,提醒自己,“应该没有那么容易”、“实际上可能还不够”。进而,刻意延长实务历练时间两三倍,去体会真正长期涉猎实务后的扎实感,改善不自觉偏重逻辑推理的习惯。
不务实的聪明人,顶多只有中等成就,甚至有非常落魄的;若能既聪明又务实,则肯定为人上人。个人不妨留意自己学习时,是否经常停留在纯粹的逻辑层次,并刻意要求自己投注更多的心力于人和环境。如此一来,逻辑推理与实务历练可逐步趋于平衡,这也将是聪明人不断提升能力高度的凭借。
一、聪明人容易不务实的原因,在于过度仰赖逻辑推理而轻忽实务。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实务”?你对“静态和动态”以及环境因素的理解是什么?
二、自己或所认识的一位“聪明人”,是否曾因为未考量实务因素,导致决策或判断有不利结果的情况?
三、实务经验若是全部要靠亲身体验,积累的速度可能会很慢,有没有不用亲身体验就能积累实务经验的方法?
正文 老鸟,也会坠机
老鸟,也会坠机
人往往会因为熟悉产生自信,反过来产生轻忽。组织内的“资深人员”,特别容易出现这一盲点。
组织在选用人才时,经常会从外部引进有经验,甚至相当资深的人员。这类资深人员,因为面对新的环境,多数也意识到认识了解新环境的重要;然而,却因其对此类工作内容非常熟悉,经验十分丰富,无意中产生“从表面上来看都很类似”的感觉,从而会依其过去经验,很快断定“就是这样,没有差别,我了解了”,以致于对环境的改变形成“视而不见”,不自觉很轻忽地“跳”过去。
当主管与这类“资深的新人”对谈时,因为他对工作内容能说得头头是道,使得主管也陷入相同的盲点:误认为他已经了解(对一个新进的人来说)。其实他是以过去的认知在说明,而不是以新环境的认知来说,因而主管也未深入探索他了解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以后的工作中,他就会用过去工作的认知与方法来做事,因而,就开始出现种种因认知差异而形成的扭曲。
因熟悉而轻忽的现象,也会出现在内部转任的资深人员身上。资深人员在公司工作已久,对公司相当了解;而新转任的工作,也多半与原有工作有所关联,因而他们对新工作,很容易出现“不会陌生”的感觉,但是他们不一定有抓到新工作的精神与立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个人及主管便容易同时忽略掉,需要确认其对新工作的了解程度,从而也就易遗漏需对其做“新人训练”的过程。
事实上,上述两类人都陷入一个共同的盲点,亦即虽然已进入里面,但还是停留在“由外面看里面”。只看皮毛以为没有大差异,直接与过去的经验相对应,就以为全都懂了,而不再继续深入了解。如此一来,他们将无法掌握新环境、新工作的精髓,反而停留在用过去的经验、认知与方法来做新工作,陷入“新瓶旧酒”的状态而不自知。在一段时日后,主管即会发觉他们工作似乎一直抓不到要点,而且与组织格格不入,主管却找不到问题的症结。
因此,对于“新进”或“新转任工作”的这两类“资深的新人”都要意识到,工作调任时易出现这个“因熟悉而轻忽”的盲点,所以必须刻意培养自己的“新旧差异比较”的习惯,细心体会各种细微差异。而事实上,“新旧差异比较”也是学习方法的一种。
对主管而言,则应该在这些“资深的新人”做上线报告时,特意要求他们提出“差异报告”;从其差异报告中,深度观察其是否有确实“捉住”新职务的特质。如此一来,才不致同时陷入这个盲点而不自知。
一、本文提到的两类“资深的新人”,容易出现哪些共通现象?这两类人又有什么不同?
二、能否找到一个实务案例来对应,说明这些资深的新人在“认知”与“工作方法”中,实际上显现出哪些“新瓶旧酒”的现象?除了文中所描述的现象外,你还看到其具有哪些“观念”或行为?
三、当你与这类资深的新人在工作上有互动时,应该如何对应?如果这类人是你的部属,应该如何引导其改善?倘若试了一段时间没有好转,又该如何处理?
正文 知识与常识(1)
知识与常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追求成为个人、企业普遍的认知与渴望。“知识”之外,还有一个名词是“常识”,两者之间的差异仅在相对的普遍性不同而已。常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每个人必备的基础,知识却只有少数人才懂。因此,掌握知识的少数人得以凭借知识来产生差异,创造出个人难以被取代的价值;在一个行业当中营运的企业可能很多,却只有少数的企业能占有独特的市场地位,其原因也在于,能够运作的公司都拥有该行业内的常识,但只有少数公司拥有独具的知识,于是产生竞争力的差异。
所谓“隔行如隔山”,某个行业里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对业外的人来说,往往都是非常特别的知识。一个刚入行的新人,从业外走进业内,只要稍加用心,通常都能快速地大量吸收业内的常识,但这些常识对这个新人而言,却往往看起来都是知识(因为他是以业外的角度来看)。事实上,在某一项专业里,几乎有80%都属于常识,该领域里的每个人都会,只有最后的20%,才是真正的知识。而一个刚入行的新人,很可能前两年所学到的都只是该行业的常识。但是,有些人在学到了业内的常识之后,却误把常识当知识,觉得自己已经懂很多了,已经是专家了,不知不觉中开始自满,停止了持续钻研成长的脚步,能力因此不再提升。这是许多人学习上常有的迷茫。
光靠常识的人,犹如只有一招半式,应付一般性的运作尚可,有时也可以运作得很熟练,但是,针对每一次应用时可能遇到的细微不同,却不见得能精准地拿捏每个环节该使几分力、该如何变通,执行起来也就容易有隔靴搔痒之憾,好像做了,却又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如果不能破除这个学习上的迷茫,一个人将永远无法掌握专业的精髓,即使经过很长的时间,能力依旧停留在初学者的层级,此时再来一位新人,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很轻易地把他取代掉。
举例来说,规划促销活动以增加产品销售,这是产品行销的常识;但如何针对特定的客户族群精准地规划促销内容配套,使得投入的资源集中用于激发潜在客户的采购意愿则是知识,这也反映出一位产品经理的火候与功力。又好比callcenter的人员,懂得如何适当应对客户,让客户感受服务热诚,都只是callcenter人员的常识;但如何从客户过去的互动记录掌握客户的采购特性,从客户的语气、用语读出客户当下的采购意愿有多强,或是其面临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则是callcenter人员应追求的知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家公司在长年的经营之下,往往创造、积累了许多独有的知识,这成为该公司最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但由于这些知识是内部相关运作的大多数成员都知道的,在公司内反而成为一种常识,也由于这些知识在公司内很容易取得,因此经常让人轻视它的价值,误把知识当常识,不知深度体悟、善加利用,殊为可惜。
正文 知识与常识(2)
由于知识与常识之间仅是相对普遍性的差别,因此,只要知道某一项知识的人愈来愈多,则这个知识就会变成常识,在行业里成为运作上的必备基础,而不再是少数公司独具的竞争力来源。事实上,所有的知识都在不断地演变成常识,尤其资讯传播工具的发达,使得知识演变成常识的速度加快,少数人寡占某项知识的时间随之缩短。在这种情形下,一家公司势必要持续不断地产出新的知识,才能够维持住既有的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甚至扩大竞争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基础环境着手,营造出一个可以不断创造新知识的文化环境。
对一般人而言,个人独立创造知识的难度很高,因此,融入好的文化环境,在集体激荡之下加速汲取知识,并且共同创造知识,成为个人维持竞争力的关键。一旦无法融入好的团体,甚至脱离好的团体,吸收新知的机会便相对减少,很容易就丧失优势,此为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每一位工作者容易忽略之处,值得格外注意。
一、知识与常识的差别在于“相对普遍性”不同,可说是“物以稀为贵”,同一份内容,对有机会或渠道接触者而言是常识,反之即为知识;看待其为知识或常识的角度不同,便产生不同的行为。初入公司的新人,容易对知识与常识产生什么迷思与行为?
二、很多人以为学习到的知识,其实这是该领域的常识;或是以为拥有可创造价值的知识,其实普及为常识的时间愈来愈短。了解上述知识与常识的特质,大家应如何看待自己拥有的知识?如何能维持竞争力于不败?
三、公司或个人都不能死守着既有的知识,必须持续钻研新知,以保持永远有新的、他人所未拥有的“独占性知识”。在个人独立创造知识的难度很高的情况下,加入一个好的组织有何助益?
正文 能力的内涵
能力的内涵
当我们谈论到一个人的“能力”时,一般人通常认为这是指个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在追求能力的成长时,也只专注于专业知识的不断吸收与提升。但是,我们常会发现,两个专业知识水平相当的人去处理、执行相同的事情,产生的结果与成效却往往并不一样;甚至有些专业知识相对较低的人,处理起事情来反而得到比较好的结果,为什么会如此呢?
仔细分析“能力”的内涵,其实包含了三大部分,“专业知识”固然是其中之一,但除此之外,还包括执行、处理事物的方法与经验(即“执行能力”);以及学习、反省检讨的能力(即“学习能力”)。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成事,并且不断提升进步的基本条件。
“执行能力”牵涉的层面相当广泛且细腻。首先,要能掌握不同事物间的轻重缓急,要懂得阶段性、循序渐进推展的道理;执行事情时,必然会产生与其他人沟通协调的需要,因此沟通技巧与方法不可或缺;事情的推展不可能靠一个人就能完成,必须懂得相应的技巧与方法,并且知道如何把一群人组织起来,分工合作将一件事情“做出来”;由于执行事情必然牵涉到“人”,所以对于人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质的认知也很重要,等等。诸如上述种种,都属于“执行能力”的范畴。
至于“学习能力”,则是专业知识、执行能力两方面能否进步的关键所在,可谓个人能力的基础源头。学习能力除了包含态度上是否有心要学,以及是否懂得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外,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是,持续地自我反省检讨也是个人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不能时时自我反省检讨,学习的成效便大打折扣。
个人能力的成长,必须要求上述三方面均衡发展,不可偏废。有些人专业知识非常丰富专精,谈起事来头头是道,但到了实际执行时,得到的结果却是奇差无比。事实上,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执行能力,并不足以成事,所有谈论的事情即使再理想,也都只是空中楼阁。没办法执行落实以得到最后结果的话,丝毫没有价值可言。
反过来说,如果执行能力很强,但是缺乏专业知识的话,则因为无法正确地分辨、判断事物,而很容易导致把事情执行到错误的方向。虽然最后还是把事情做出来了,却没有把事情做“对”,这种情况同样无法产生好的结果。
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是能力的三大部分,一个人必须这三者兼具才可以称得上是“有能力”。学习能力是个人能力的基础;具有专业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避免走错方向;而执行能力强,才能让事物产生结果与价值。一个人也唯有三者同时注重、均衡发展,其能力才可真正地提升。
一、能力的内涵包括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与专业知识,对应到自己身上各是指什么?自己在这三方面的条件如何?
二、检视自己在能力三方面的条件,比对实际产出绩效是否能匹配?若否,是哪一方面的条件不足?为什么?
三、深入检讨个人较为不足的地方之后,是否已有自我提升的方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