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_4 王承龙 (现代)
  2?操作步骤
  第一步,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第二步,依不同的方法进行。
  刺络法: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黏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地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黏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第四章好好学习中医的非药物疗法(9)
  划割法:多采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刀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第三步,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做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3?放血疗法的禁忌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第三节中医刮痧
  一、什么是刮痧,有哪些病可用它来治
  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清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肺、肾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医学认为,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哪些病可用刮痧来治呢?主要有以下:
  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遗尿症、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眩晕、糖尿病、胆囊炎、肝炎、水肿,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胆绞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除慎用症和禁忌症以外的各种病症,包括一些疑难杂症均可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
  外科病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外科如痔疮、皮肤搔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脱发等病症。
  儿科病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耳聋、耳鸣等病症。
  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
  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美容等。
  二、把握刮痧手法,让你成为行家
  古钱币是刮痧疗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经发展到专业工具:刮痧板。
  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是: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5~7天,再进行第二次。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第四章好好学习中医的非药物疗法(10)
  1?刮痧中的意外处理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
  (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
  (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低血糖的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2?注意事项
  工具: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体位: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3?刮痧的禁忌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三、刮痧该使用什么工具
  没有牛角刮痧板该怎么办?其实刮痧的用具也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塘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刮痧板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另外,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油”,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四、让扯痧、挤痧、放痧各尽所能
  1?扯痧
  扯痧是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扯起皮肤,然后松开,一起一落,如此反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扯痧疗法。扯痧疗法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每当感受暑湿引起的痧症或不适,常用手指将患者的皮肤反复捏扯,直至局部出现瘀血为止。本方法简便,容易掌握,容易施用,效果较好。
  扯痧疗法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每当感受暑湿引起不适,常用手指将患者的皮肤反复捏扯,直至局部出现瘀血为止。本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
  操作步骤:
  第一步,选择部位,主要选择腹部(下脘、石门、天枢)、颈部、肩部(肩井等)、背部等。
  第二步,患者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局部皮肤。
  第三步,术者有拇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节蘸冷水后,扯起一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向一侧拧扯,然后急速放开还原。也可用拇、食、中三指指腹夹扯皮肤,依上述手法连续地向一定的方向拧扯,重复往返数次,以所扯皮肤处发红为止。
  如病症较重时,扯拉的力量可加大,直至皮肤出现红斑。
  扯痧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机体反应。扯拉病人局部可有疼痛感,扯后周身松快舒适感。扯痧多用于因感受风寒暑湿之气而引起的感冒、头痛和胃肠功能紊乱。
  2?挤痧
  挤痧是对因痧引起疾患,用两手大拇指的指甲互相挤压皮肤的治疗方法,叫做挤痧疗法。
  操作步骤:
  第一步,让患者坐位或卧位。
  第二步,术者用两手大拇指的指甲背在施治部位处做有规律、有秩序的互相挤压,直至局部皮肤出现“红点”为止。
第四章好好学习中医的非药物疗法(11)
  第三步,依病施治,“红点”可大可小,一般要求大如“黄豆”,小似“米粒”。
  3?放痧
  放痧是以针刺静脉或点刺穴位出血,用于因痧而达到治病的施治方法,叫做放痧疗法。
  操作步骤:
  第一步,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
  第二步,如在静脉放痧时,应先将患者左上臂近心处用布带或止血带捆紧,嘱患者握掌。然后,在局部用碘酒棉球消毒皮肤,再用75%酒精脱碘。待干后,用消毒三棱针在肘静脉处缓慢刺入半分至1分深,随即缓慢拨出。没有三棱针时,用大号缝衣针亦可。针刺后,让病人张开手掌,而后挤压放血,随放血处置一干棉球,压迫片刻。
  第三步,在穴位放血时,可根据病情需要,经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缝衣针直接点刺。
  五、“出痧”会损害皮肤吗?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
  六、身体不同部位的刮痧技巧
  1?头面部刮痧技巧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1)刮前额:施痧者在患者前额部涂抹少许介质(面部可以用一些化妆品作为介质),开始施痧。施痧者用刮板在患者前额部从前发际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并点揉印堂穴、百会穴和两头维穴。
  (2)刮印堂:以印堂穴为中点,分别向左右两侧刮拭前额,止于两侧太阳穴,点揉太阳穴。以皮肤红润为度。
  (3)刮目:患者闭目。施痧者用刮板轻刮患者上下眼眶,并用刮板轻揉患者的两侧睛明穴、四白穴和迎香穴。
  (4)刮唇:施痧者用刮板轻刮患者上唇和下唇周围,点揉人中穴和承浆穴。
  (5)刮面颊:在患者两侧面颊涂抹少许介质,施痧者用刮板自下而上轻轻刮拭面部;并用刮板轻轻点揉患者两侧耳门、听宫、听会穴,以面部皮肤红润为度。
  注意:头面部进行刮痧治疗时,一定要注意刮板操作时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头面部皮肤十分薄,而且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因此用力宜轻柔缓和,切忌用力过重、过猛,以免损伤头面部皮肤而影响患者颜面部的美观。
  2?胸部刮痧技巧
  对胸腹部刮痧治疗时刮板与体表的接触角度小,受力就相对小,角度以45°为宜。患者仰卧位,施痧者位于患者左侧,开始施痧。
  (1)施痧者涂抹少许介质于患者胸部体表处,右手握住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胸骨柄体表,局部痧出为度。
  (2)用刮板角轻轻点揉天突穴(点揉天突穴时用力要轻柔,此处深部为气管所在,用力过重会引起呛咳甚至造成窒息)。
  (3)以患者胸骨柄为中线,施痧者用刮板分别向左右两侧胸部刮拭(哺乳期妇女不宜进行治疗)。局部皮肤微红即可。
  注意:胸部刮痧时刮板与体表接触角度不宜过大,角度越大,力度就相对越重。胸部为心肺之所在,用力过重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和损害,对于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3?腹部刮痧技巧
  腹部刮痧主要以患者脐部为中心,涂抹少许介质后,施痧者按顺时针方向用刮板在患者腹部进行刮拭。以腹部皮肤红润为度。用刮板角点揉两天枢穴和两大横穴及气海、关元穴。
  注意:腹部刮痧用力要均衡柔和,过重会让患者感觉不适。点揉诸穴时稍用力即可(孕妇不宜进行治疗)。
  七、刮痧可以实现面部美容
  面部美容的刮痧疗法,是根据刮痧治病的原理派生出来的一种新颖疗肤法,沿面部特定的经络穴位实施一定的手法,使面部经络穴位因刮拭刺激而血脉通畅,达到行气活血、梳通毛孔纹理、排出痧气、调整面部生物信息、平衡阴阳的目的。同时,面部经络穴位受刮拭刺激而产生热效反应,使面部血容量和血流量增加,促使代谢产物交换排出,最终达到排毒养颜、舒缓皱纹、活血除疮、抗氧嫩白、行气消斑、保肤健美的功效。
第四章好好学习中医的非药物疗法(12)
  值得注意的是面部与其他部位的皮肤不同,因此,面部刮痧不必追求刮出“痧斑”,以刮至有热效应、刮出痧气为宜,就好像刚蒸过脸或热敷过一样,个别敏感者会在眼周或面颊感到轻微跳动感或蚁行感,一部分人还因血流循环加快而感到心情舒畅。80%的人红热瞬间就会恢复正常,过后,脸部即轻松、清爽、舒适,露出白里透红的自然肤色。
  刮痧美容法是传统和现代结合,具一定中医理论依据;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全身刮痧出痧瘢是排出阴毒,这是有形的;面部是阳经聚合的地方,疏刮痧气是阳毒,这是无形的。现代医学里人体的五脏六腑在面部有全息反射区。经络之间是息息相联的,这种联结是内到五脏六腑,外到四肢百骸。当在面部进行刮拭刺激通过全息元传递经络穴位反射区至内脏双向调节,以外达内,以内养外,调节各个器官的生理活动,以求体魄的健康、肌肤的亮艳润泽。
  面部刮痧对于面部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暗疮、色斑、皱纹、黑眼圈等,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性的面部“刮痧”刺激,改善了面部血管的微循环,增加血液和淋巴液、体液的流量,使皮肤毛孔细胞得到充分增殖,维护纤维的弹性状态,激发肌体“潜能”,使信息反馈而重新分配能量,增加“固卫”作用,获得吐氧纳氧、排毒养颜、舒缓皱纹、行气消斑、保健美肤的功效。
  第四节中医拔罐
  一、拔罐疗法让人松爽
  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进行治疗。
  1?拔罐工具
  拔罐疗法采用的工具——罐,有许多种,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等,甚至家中的罐头瓶也可以用于拔罐。临床中用得较多的是玻璃罐、陶瓷罐、竹罐。而橡胶罐在家庭中用得较多,因为它使用方便,用手一捏,即可嘬住,不管你是否懂医,非常容易掌握,只要明白哪里痛就拔哪里即可。但它没有用火,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效果就要差一些,所以医院一般不用这种。玻璃罐光滑透明,可以透过玻璃观察罐内皮肤充血、瘀血、起泡及放血时的出血情况等,所以临床中用得最多。
  拔罐疗法使用中的另一个工具——就是探子,或叫火把。可用一截较粗的铁丝,一头弯成圆圈状,易于用手握住,另一头缠上棉花及纱布,用来蘸酒精、点火。
  2?拔罐的方法
  拔罐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四种:留罐、闪罐、走罐、放血拔罐。
  (1)留罐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然后用手轻轻拔一拔罐子,看是否嘬上了。拔罐时应注意: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抹在罐子口上,也不要将探子上的酒精滴落在病人的皮肤上,否则,将会烫伤病人。
  (2)闪罐就是将已拔上的罐子,迅速取下,然后再拔、再取下,反复多次。闪罐法多用于虚寒症或肌肉萎缩、需重点刺激的穴位。闪罐时应注意:罐子在反复闪拔中,罐子本身的温度也在迅速升高,故应备有多个罐子,交替使用,防止烫伤皮肤。
  (3)走罐是指在罐子拔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所以说,走罐不是作用于一个穴位,而是作用了数个穴位,一部分或一段经络。如后背的膀胱经,就是经常走罐的部位。走罐时应注意:走罐前要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走罐,常用于后背酸痛、发凉,头晕,感冒等。
  (4)放血拔罐是指在选定的穴位上或脓肿处,用三棱针刺破小血管,再在上面拔罐。体内的瘀血、脓血会沿着针眼流出。放血拔罐时应注意:起罐后应做好消毒工作。本法一般用于发热、热毒引起的疾病。
第四章好好学习中医的非药物疗法(13)
  二、拔火罐要拔得明明白白
  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机械的或加热的方法,驱除罐内的空气,利用其负压,吸附皮肤,在局部造成微小的皮下淤血,这种小创伤能刺激人体自身功能(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药店、商场里的火罐产品也越来越多。
  1?选火罐:新老产品差别不大
  对于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火罐产品,中医认为,传统火罐和现代拔罐器之间的功能并无太大差别,尤其是材料的差别,对于火罐的疗效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如果是针对寒症如风湿、老寒腿等,则使用传统的需要点火的火罐效果更好些。
  2?拔火罐:要有的放矢
  对于患者在自己家里使用拔罐器,中医认为,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弄清疼痛的原因,如果是一些慢性病所带来的疼痛如腰脊劳损或是扭伤,在患者明确病因并有医嘱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己使用的,这样也有利于治疗。但疼痛的原因有时是非常复杂的,所以,中医不提倡人们在不清楚病因时就使用拔罐来自我诊疗,因为不对症的拔罐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却会贻误病情,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另外皮肤有破损或患有易出血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紫癜等)的人也不适合使用拔罐疗法。
  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使用拔罐器呢?我们的建议是,如果需要拔罐的部位是后背等大块肌肉上,最好使用稍大的罐,在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吸力大,效果好。在起罐的手法上,无论大罐小罐都不能用蛮力去拔,正确的手法是用手指把罐边缘的皮肤下压,待空气进入后轻轻拿下。拔罐的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同一部位的拔罐间隔要视皮肤恢复情况而定,一般两三天即可。
  拔火罐时,还要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孕妇的腰、腹部不能拔罐,心脏部位、毛发部位、患有皮肤病的地方也不宜使用。
  3?用火罐:三个误区不能闯
  拔火罐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来说,确实有很多方便,但在日常使用中,有很多人还是对拔火罐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拔火罐虽然对多种疼痛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其作为一种中医辅助治疗方法也不是包治百病的。对于拔罐器产品说明上的功能介绍,没有经过医学临床实验的,无法证实其效果,患者对待这个问题要理性。
  第二,针对市场上一些有磁疗功能的拔罐器,中医认为,人体自身带有非常微弱的磁场,附在罐内的磁铁磁力很强,会对人体自身磁场产生干扰。如果使用过多的磁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害大于利的。
  第三,一些非医疗机构的场所如洗浴中心等也会提供拔罐、刮痧等服务,建议最好不要去,因为某些场所没有严格的消毒,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
  三、拔罐后反应异常该怎么处理
  拔罐后的病人会出现一定的反应,要区分各类反应,以便于及时应对:
  1?正常反应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将罐吸附于施治部位,由于罐内的负压吸拔作用,局部组织可隆起于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觉得局部有牵拉发胀感,或感到发热、发紧、凉气外出、温暖、舒适等,这都是正常现象。起罐后,治疗部位出现潮红、或紫红、或紫红色疹点等,均属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待1至数天后,可自行恢复,毋需作任何处理。
  2?异常反应
  拔罐后如果患者感到异常或者烧灼感,则应立即拿掉火罐,并检查有无烫伤、患者是否过度紧张、术者手法是否有误、是否罐子吸力过大等。根据具体情况予处理。如此处不宜再行拔罐,可另选其他部位。如在拔罐过程中,患者感觉头晕、恶心、目眩、心悸,继则面色苍白、冷汗出、四肢厥逆、血压下降、脉搏微弱,甚至突然意识丧失,出现晕厥时(晕罐),应及时取下罐具,使患者平躺,取头低脚高体位。可喝些开水,静卧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可用针刺百会、人中、中冲、少商、合谷等穴,神志即可清醒。如果术前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惧,术中能很好掌握病人的情况,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第四章好好学习中医的非药物疗法(14)
  四、向你介绍7种药罐的拔法
  药罐是在拔罐的操作时加入适量相应的药物,形成相应的药罐,其主要方法如下。
  1?药物闪火法
  药物闪火法即是以酒精浸泡一些药物(如红花、全蝎等)制成药物酒精棉球后以镊子夹住点燃的棉球,在罐内绕1~3圈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附在皮肤上。
  2?药物投火法
  药物投火法是用易燃的药物(如橘皮、苏合香木等)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事先选好的部位上,即可吸附在皮肤之上。
  3?药物滴酒法
  药物滴酒法是用无水酒精或白酒浸泡某些药物(如木香、九香虫、木瓜、千年健等)数周后取该液1~3滴滴入罐内,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附于皮肤之上。
  4?药物贴附法
  药物贴附法是用大小适宜的某些药物(如射干、罗布麻等)浸泡酒精后,贴在罐内壁的1/3处,用火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附于皮肤上。
  5?药物架火法
  药物架火法是先以某些药物(如生姜、龟板等)置于应拔部位,再以不易燃烧的物体置于其上,将95%酒精或酒精棉球置于其中,用火点燃后,将罐迅速扣下,即可吸附于皮肤之上。
  6?药物水煮法
  药物水煮法即以某些药物配伍组成成方(如川芎、白芷、血竭、小茴香、土木鳖、乳香、没药、乌头、独活、羌活、防风、泽兰、红花等),以布包做袋包,用水煮半小时左右,再将完好的竹罐放在铝锅内煮沸1~3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来,把水甩干净,口向下,迅速投入另一手持的毛巾中,把水吸干,立即扣在需要治疗的部位上,即可吸附于皮肤之上。
  7?药物蒸气法
  药物蒸气法先将水壶置于旺火上,将壶内的水和药物的混合液煮沸(如硫磺、雄黄等),使水蒸气从壶嘴喷出,以竹罐口对准喷气口1~10秒钟,随即取出,迅速扣在需拔部位上,即可吸附于皮肤之上。
  五、要想身体安,火罐经常沾
  火罐疗法是利用燃烧、蒸汽、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充血或淤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常用外治疗法,因其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无痛苦且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它不但可以治疗风寒痹痛、虚劳、喘息等数百种内外疾病,而且还可以强身健体,所以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叫“要想身体安,火罐经常沾”。
  火罐疗法虽然安全性很好,但如果操作不当,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所以,中医提醒你,拔火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注意保暖。拔罐均要在脱衣服后才能操作,所以治疗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的温度。
  二是要避免烫伤。引火物不要掉入罐中,更不要在罐口处灼烧,以免烫伤。
  三是有些部位不宜做火罐。如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皮肤有赘生物或骨突出处均不宜拔罐。另外,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
  四是要防止感染。起罐后,皮肤局部如出现潮红、瘙痒,不可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就可消散。如果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需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敷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五要看准拔罐时间。病情重、病位深及疼痛性疾患,拔罐时间宜长;病情轻、病位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间宜短。肌肉丰厚的部位,时间可略长;肌肉薄的部位,拔罐时间宜短。气候寒冷时拔罐时间适当延长,天热时相应缩短。
  六、火罐用得巧,感冒也驱走
  感冒了,有些感冒药物也一时难以治好,这时你别忘记了火罐,这小小火罐确能解你燃眉之急。
  通过前面的叙说,大家知道了,拔火罐治病主要是通过借助罐体内压,依靠大罐边缘吸附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了经络、穴位,以达祛除外邪、治愈感冒之目的。
  在治感冒时,拔罐的方法与操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镊子夹住一小团棉球,蘸上95%的酒精(但不能太多,以湿润为度)左手握住罐体,罐口朝右下方向,随后把燃着的棉球伸入罐内燃烧1~2秒钟,快速取出,左手紧急把罐体送往穴位。注意在送往穴位的过程中,勿将罐口对准穴位,以免空气进入罐内,而是用罐底朝前去接近穴位,接触皮肤时,顺势快捷地将罐口扭转扣到穴位上,这样就紧紧吸住了。还有一种方法较为易用,就是取面粉10克,用水搅和成面团,捏成比罐口大的圆薄饼,贴到皮肤上,然后,用一团正燃烧旺盛的纸迅速丢进罐内,立即把罐盖在面饼上,这样吸引力更大,对第一次使用者来说,这样可防止因不慎烧伤皮肤。
  感冒是外感风邪侵袭人体的一种外感疾病,所以应选用祛风、邪解表征的穴位,常用拨罐的部位是选三大穴位,一个是大椎穴,另二个分别是肺俞、风门穴,每天选穴两个,三个穴位交替选用。
  拔罐的时间也很重要,大火罐吸力较强,每次可以拨5~10分钟,小罐吸力相对弱,每次可以拔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坚持3~5天。
  拔罐过程中,如感到头晕、心悸、脉搏变弱,应迅速取下大罐,喝一些开水,一般能够缓解。初次使用及儿童、体弱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选小罐。拔罐后局部有些潮红、搔痒,不要乱抓,经几小时后即可消散,如果起罐后出现小泡,用消毒针刺破流出液体后,涂以龙胆紫药水,以免感染。另外还要注意室内温度,以免再次受凉。
第五章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1)
  第五章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一、子时(23∶00~1∶00)是深睡的时候
  子时是夜里11~1点。这个时间是人体的胆经当令,也就是胆经值班。在中医里讲,子时是一阳初生,这时阳气开始升发,胆气是主决断的。十二生肖以鼠打头,用鼠来比喻胆经,鼠在这个时间最活跃。人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升发,有过熬夜经历的人知道,晚上九十点钟的时候会感觉非常困,但是过了11点后,反而能感觉到自己变精神了,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人在这个时候如果不睡觉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失眠。而且,造成失眠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种。一是心肾不交。二是胃不合则卧不安。所以,晚饭一定要少吃,晚上阴气过盛,进入的食物不容易消化。
  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气,在脏腑来讲,养的是你的胆气,中医有一句名言叫“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意思就是胆在子时“值班”,胆“值班”情况的好坏,关系到脏腑、全身气机的生发;生发得顺畅,人的胆气就壮,胆量就足。
  二、丑时(1∶00~3∶00)适合养肝血
  子时是养睡眠和养胆的好时机,而丑时正是养肝明目的好时机。肝对应的时辰是丑时,丑时对应凌晨1~3点。《黄帝内经》的精髓是顺其自然,如果一个人早上四点钟才睡,而且长此以往,健康很容易出现问题。
  丑时是人体的肝经当令,也就是肝经值班。肝的作用是藏血,主筋。人体如果弹性出了问题,握力不行的话就是肝出了问题,血出了问题。因为你的血不能濡润这条筋。所以,肝病的人晚上一定要有足够的睡眠,否则,夜里不睡觉就会影响到肝藏血的生理功能。
  肝是将军之官,谋略出焉。将军之官,主谋略。人的聪明才智的最大发挥与否,肝气的足否是起很大作用的。肝气足,反应敏捷。丑时虽然属升发,但这时还得有所收敛。
  三、寅时(3∶00~5∶00)肺经当令要“肃降”
  寅时,对应凌晨3~5点。在《黄帝内经》里的排序是,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
  夜里睡觉在寅时醒来是最不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在《黄帝内经》中,它把肺经归为相傅之官,相傅中的相是宰相的意思,傅是师傅、老师、帝王师。它主气、主治节,从3~5点,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你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这个气血的分配是由肺经来完成的,3~5点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我们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一定要通过深度的睡眠来完成。
第五章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2)
  肺还有一个特点,它在人身体的最高处,气血“朝会”于肺,由肺输布于全身的趋势是向下的,中医对此有个专用名词儿叫“肃降”,意思是不由分说、没有理由地要降下。凌晨3~5点这个时间段非常重要,应该是人睡得最“死”的时候。熬过夜的人知道,凌晨三四点钟最难熬,那是因为身体不让你熬,这个时候气机是“肃降”的,你要是坚持熬下去,就等于生生地在往外、往上调自己的阳气!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因为这实在有违人体自身的规律了。
  四、卯时(5∶00~7∶00)要大便
  卯时,就是早晨5~7点。这个时候大肠“主管”全身气血流行的“大局”。
  早晨养成排便的习惯,是人体气机自然的一种走势。
  5~7点天就亮了,叫天门开,相对而言地户也要开,而地户是中医里所说的魄门,指的就是肛门,就是魄门。这时应起床,然后喝杯温水,再到厕所把肠中的废物排出体外,你会感到体轻气爽,精神十足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在中医里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在中医的问诊里,中医问二便在很多程度上问的是心肺的功能。如果大便变稀或者是出了问题,实际上是肺气出问题了,所以说肺与大肠相表里。
  便秘就是肺气过实,津往外渗透,把里面的液都渗透出来了,就会形成便秘。有心梗的人要注意在解大便时不要太用力。
  五、辰时(7∶00~9∶00)要吃好早饭
  辰时是指上午7~9点,辰时又名食时,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辰时的生肖对应的是龙,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阳气开始占据主动,阴气相反开始处于劣势。阴阳互根,为了滋生阳气,需要食物来补充。所以最好的养生方法是吃早饭。
  辰时又为胃经当令之时,气血流注于胃经,其磨化能力在此时最强。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愿意吃早饭,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怕麻烦;有的是怕胖;有的是要睡懒觉,没时间;更有甚者认为这样很时尚。
  医学认为,不吃早饭危害是很大的。首先,早饭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没有进食早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血糖以供消耗,便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尤其是上班族,不吃早饭会影响一天的工作质量。其次,不吃早餐,胃中没有食糜充填,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侵蚀周围组织,于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再次,在三餐定时情况下,人体内会自然产生胃结肠反射现象,也就是说能促进排便;若习惯成自然,时间久了可能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而产生便秘。最后,不吃早餐,饥肠辘辘地开始一天的工作,身体为了取得动力,会动用甲状腺、副甲状腺、脑下垂体之类的腺体,去燃烧组织,除了造成腺体亢进之外,更会使得体质变弱,患上慢性疾病。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能力,当身体意识到营养匮乏,先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最后消耗的才是脂肪,所以不要以为不吃早饭会有助于脂肪的消耗。恰好相反,不吃早饭,还会使午饭和晚饭吃得更多,瘦身不成反而更胖。所以一定要吃早饭。
  常言道:早饭要吃好,“好”字代表着要营养充足、全面,要尽可能地一次性吃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分、糖类、矿物质等,但不要太绝对。牛奶、鸡蛋、粥、火腿、包子、蔬菜、水果等,自由搭配一下。此外,在早饭前可以做作导引,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饭后运动以促进水谷精微的输布。
  六、巳时(9∶00~11∶00)切记要养脾
  巳时是指上午9~11点,这是脾经当令的时段。脾是主运化的,脾和肺在中医里同属于太阴。所谓的太阴,就是它们都具有分配的功能。肺分配的是全身的气血,而脾主要是把胃中腐熟了的食物的气血输送到肌肉腠理当中去,所以脾相对于肺来说是一个前期的、初步的工作。
  脾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主一身的肌肉。如果脾的功能很好的话,肌肉就会很发达。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往往会通过嘴唇表现出来。脾的运化功能很好,嘴唇就很滋润、丰满;反之,嘴唇就会发瘪、干枯。我们通常所说的重症肌无力的问题,实际上也是由于脾病造成的。还有一些老年人,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眼皮都耷拉下来了。其实眼皮也是为脾所主的,眼皮耷拉下来,说明脾主肌肉的功能出现问题了。
第五章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3)
  中医认为,脾在志为思,思伤脾。中医在谈意志的时候认为,意是脾的神明,所以说脾在志为思。如果思虑过分的话,就会伤了脾,伤了脾气、脾经、脾神,人就会消瘦,这就是“思伤脾”。
  另外,脾字从肉从卑,在五脏这个家族中她就像个小丫鬟,这个小丫鬟要是不干活了,人的身体就会出大问题。再有,脾液为“涎”,也就是口水。小孩子因为脾胃后天虚弱,所以爱流口水。大人流口水,则是脾虚的相,这种人通常很懒。总之,身体只要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这些问题,都属于脾病。常见于中风后遗症的病人。
  七、午时(11∶00~13∶00)要小睡片刻
  午时,就是中午11~13点这个时间段,是心的“主时”。中医认为在五脏中,心为“君主之官”,它的重要意义就可想而知了。“心”对五脏而言,就是天子,在最高位。
  睡觉也能达到心肾相交。深度睡眠的时候就是指心肾相交的时候,睡得不实和多梦就是心肾不交。所以,午时和子时要休息和睡觉。特别是午间要有一点小憩,就是要稍微休息一下。即使睡不着,闭上眼睛养养神,也是对身体很有好处的。
  八、未时(13∶00~15∶00)吸收精华
  未时是下午的1~3点。它代表人体的小肠,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如果午饭吃得好,饮食的营养价值高,而且吸收也好的话,人的气色一般都会很好。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从而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故午饭要吃好,以备此时的吸收。
  九、申时(15∶00~17∶00)是学习的好时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