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半支烟的爱情》作 者: 林夕

_9 林夕(当代)
  不会儿,听见楼下有汽车声,门外响起急匆匆的脚步声,他来了。带她去医院看医生,开了药,打点滴,送她回家,路上又买了些水果,一直忙到午夜,扶持她睡了才悄悄关上门走。
  其实她没睡,她闭着眼睛,听着他轻轻的关门,听着他的脚步声一点点走远,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她哭着哭着,又累又倦,睡着了。睡梦中,她被一阵电话声吵醒了,她拿起电话,里面传来Z兴奋的声音:喂,什么事?我刚才在迪厅和朋友蹦迪,传呼没听见。她听着那旷远的声音,慢慢醒过来,想说什么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过了一会儿,才轻轻说了声:没事。就把电话挂了。
痛苦的背面(1)
  从小学到中学,她一直是班干部、三好学生,高中毕业,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大学,担任系学生会干部,大三时还入了党。大学最后一年,她参加全市应届毕业生洽谈会,与北京一家很有名的企业达成协议,接收她毕业后去工作。她满怀心喜,只等着七月份一毕业就去北京工作。
  可是,就在毕业前一个月,她经不住好友的再三请求,答应替她去参加英语考试。结果,那次替考被同学发现举报了。当时,学校刚换了一位新校长,正严抓校风、校纪,虽然系里老师再三为她说情开脱,最后她还是被处以开除学籍、勒令退学、并给以开除党籍、留党查看一年的处分。
  这样的结果,不仅是她本人,连学校的老师、同学都有些不忍接受。那段日子,她的痛苦,可想而知。家人怕她想不开自杀,请假轮流陪着她。男友闻讯从外地赶回来看她。男友非常爱她,知道她出事后,他也非常难过、痛苦。看到她现在这个样子,更令他担忧。他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安慰她,化解她心中的痛苦。
  一连三天,她不吃不喝,蒙头躺在床上。家人的安慰、劝解,她一句也听不进。到了晚上,男友过来,揭开她蒙在身上和脸上的被子,把一张写满了字的纸放到她眼前,说:“我知道你现在非常痛苦,你也完全有理由痛苦,即使你有100个痛苦也不过份。你看,这张纸写的全是”痛苦“,有100个。我们打个赌,你把它一点点撕成碎片,我保证在10分钟内把它拼好。”
  她看了看,接过来,一下一下,撕成碎片,扔在地上。不一会儿,地下就堆满了碎纸片。男友弯下身,一一拣拣起来,坐在一旁的写字台上,一块一块的拼。果然,用了不到10分钟,就拼好了。
  她看着那些刚刚被自己撕成碎片、现在竟又粘贴在一起的“痛苦”,十分惊讶,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你是怎么拼好的?”
  “很简单。你看,”男友把纸翻过来,只见纸的背面用红色彩笔写着一个硕大的“快乐”,两个字占满了一张纸。“我在它的背面写下’快乐‘两个大字,让它充满整个张纸。拼的时候翻过来,按照’快乐‘的笔画拼,这样,一会儿就把它拼好了。”
  “亲爱的,无论何时,你要记住,痛苦的背面,就是快乐!中国的大学你读不了,可是,全世界,不止中国有大学呀!你不是一直想去美国留学吗?其实我也非常想去。我们做个比赛好吗?我们俩一起报考托福,一起申请去美国读书,看谁先通过?”
  她已是泪流满面,扑进男友的怀抱,用力点点头。
痛苦的背面(1)
  从小学到中学,她一直是班干部、三好学生,高中毕业,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大学,担任系学生会干部,大三时还入了党。大学最后一年,她参加全市应届毕业生洽谈会,与北京一家很有名的企业达成协议,接收她毕业后去工作。她满怀心喜,只等着七月份一毕业就去北京工作。
  可是,就在毕业前一个月,她经不住好友的再三请求,答应替她去参加英语考试。结果,那次替考被同学发现举报了。当时,学校刚换了一位新校长,正严抓校风、校纪,虽然系里老*T*X*T*小*说*共*享*论*坛*师再三为她说情开脱,最后她还是被处以开除学籍、勒令退学、并给以开除党籍、留党查看一年的处分。
  这样的结果,不仅是她本人,连学校的老师、同学都有些不忍接受。那段日子,她的痛苦,可想而知。家人怕她想不开自杀,请假轮流陪着她。男友闻讯从外地赶回来看她。男友非常爱她,知道她出事后,他也非常难过、痛苦。看到她现在这个样子,更令他担忧。他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安慰她,化解她心中的痛苦。
  一连三天,她不吃不喝,蒙头躺在床上。家人的安慰、劝解,她一句也听不进。到了晚上,男友过来,揭开她蒙在身上和脸上的被子,把一张写满了字的纸放到她眼前,说:“我知道你现在非常痛苦,你也完全有理由痛苦,即使你有100个痛苦也不过份。你看,这张纸写的全是”痛苦“,有100个。我们打个赌,你把它一点点撕成碎片,我保证在10分钟内把它拼好。”
  她看了看,接过来,一下一下,撕成碎片,扔在地上。不一会儿,地下就堆满了碎纸片。男友弯下身,一一拣拣起来,坐在一旁的写字台上,一块一块的拼。果然,用了不到10分钟,就拼好了。
  她看着那些刚刚被自己撕成碎片、现在竟又粘贴在一起的“痛苦”,十分惊讶,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你是怎么拼好的?”
  “很简单。你看,”男友把纸翻过来,只见纸的背面用红色彩笔写着一个硕大的“快乐”,两个字占满了一张纸。“我在它的背面写下’快乐‘两个大字,让它充满整个张纸。拼的时候翻过来,按照’快乐‘的笔画拼,这样,一会儿就把它拼好了。”
  “亲爱的,无论何时,你要记住,痛苦的背面,就是快乐!中国的大学你读不了,可是,全世界,不止中国有大学呀!你不是一直想去美国留学吗?其实我也非常想去。我们做个比赛好吗?我们俩一起报考托福,一起申请去美国读书,看谁先通过?”
  她已是泪流满面,扑进男友的怀抱,用力点点头。
爱是心灵的产物(1)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爱情是年轻人的特权,与老年人无缘。
  所以那次同学聚会,当听说独居多年、已过五旬的老师新近坠入情网、准备与一位小他十岁的女士结为伉俪时,我宽厚地笑道:“这与爱情无关,是年纪大了,想找个伴。”
  “不,我觉得他们是爱情。”同学反驳我说。
  “爱情?”我斜睨了他一眼:“爱情是年轻的产物,不适合生长在老的土壤上。”
  “可我觉得他们是爱情,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看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了。”同学固执地说。
  于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怀揣心事,去拜访老师。
  一进门,我不仅愣了。分别几年,老师倒愈发年轻了。一双眼睛闪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光芒,脸上的肌肤饱满而富有张力,虽然眼角不可避免地堆满了皱纹,但那皱纹恬静,从容,仿佛含着笑,不见岁月的沧桑,倒平添几分年轮的魅力。
  “难道,他真的在恋爱?”趁老师去泡茶,我一边环视房间,一边在心里嘀咕道。
  老师酷爱喝茶,家里藏有上等的好茶,每次来都能一饱口福。没想到这次他端来的是最普通不过的菊花茶,用的是那种很不讲究的大茶杯,上面星星点点冒着热气。
  我有些不快。但天气炎热,加上刚才赶路,十分口渴,端起来几下就喝完了。
  老师又给我倒了第二杯。这一次,用是的稍小的茶杯,温度也比刚才稍热。我一边喝,一边和老师聊天。天南海北,绕来绕去,一杯茶不知不觉就喝完了。
  我放下杯,正想着怎么开口。这时,老师站起身,打开茶柜,从底层拿出一个紫色茶罐,和一套正宗的紫砂茶具。而后,为我端来一小杯上等好茶。
  我怔怔地看着那小杯茶,又抬头看看老师。
  老师微微一笑,缓缓地说道:“这第一杯茶是为你解渴的,所以用普通的茶和杯,温度要适当,量要大。这第二杯茶是为你润舌的,因为你已经喝了一大杯不会太渴了,但你要说话,要边说边喝,所以温度要稍热,量也要稍小些。现在——”说到这,老师稍停了一下,直了直身子,加重语气说:“你已经喝了两杯茶,即不需要解渴,也不需要润舌,纯粹是为品茶,所以给你一小杯上等的好茶。你现在慢慢品吧。”
  我端起那一小杯茶。
  不用说,我品到了纯正的茶香,也找到了我要的答案。
  爱,是心灵的产物。她非常简单,简单到没有目的,爱本身就是目的。她非常纯粹,没有一点儿杂质,不需要任何手段。只需放下自己,打开心门,倾心去爱,去感受,就能得到爱的甜美和芳香。可惜,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把需要当成爱,其实那更多是源于生理的饥渴,所以爱的卤莽而幼稚。中年时,我们肩负重任,把爱变成习惯,其实那更多是源于心理的疲惫,所以爱的娴熟而圆滑。惟有步入老年,卸下一切责任,解除所有装备,还原为自己,单纯到只为爱而爱。
  所以,爱,不是年轻人的特权,更应为老年人拥有。可惜,对于大多数老人,多年弥经风雨沧桑,使他们的心也象他们的掌一样,生了一层厚厚的茧,又有几人能象老师那样,有一颗出污而未染的童子之心,去品那纯正清香的第三杯茶呢!
爱是心灵的产物(1)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爱情是年轻人的特权,与老年人无缘。
  所以那次同学聚会,当听说独居多年、已过五旬的老师新近坠入情网、准备与一位小他十岁的女士结为伉俪时,我宽厚地笑道:“这与爱情无关,是年纪大了,想找个伴。”
  “不,我觉得他们是爱情。”同学反驳我说。
  “爱情?”我斜睨了他一眼:“爱情是年轻的产物,不适合生长在老的土壤上。”
  “可我觉得他们是爱情,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看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了。”同学固执地说。
  于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怀揣心事,去拜访老师。
  一进门,我不仅愣了。分别几年,老师倒愈发年轻了。一双眼睛闪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光芒,脸上的肌肤饱满而富有张力,虽然眼角不可避免地堆满了皱纹,但那皱纹恬静,从容,仿佛含着笑,不见岁月的沧桑,倒平添几分年轮的魅力。
  “难道,他真的在恋爱?”趁老师去泡茶,我一边环视房间,一边在心里嘀咕道。
  老师酷爱喝茶,家里藏有上等的好茶,每次来都能一饱口福。没想到这次他端来的是最普通不过的菊花茶,用的是那种很不讲究的大茶杯,上面星星点点冒着热气。
  我有些不快。但天气炎热,加上刚才赶路,十分口渴,端起来几下就喝完了。
  老师又给我倒了第二杯。这一次,用是的稍小的茶杯,温度也比刚才稍热。我一边喝,一边和老师聊天。天南海北,绕来绕去,一杯茶不知不觉就喝完了。
  我放下杯,正想着怎么开口。这时,老师站起身,打开茶柜,从底层拿出一个紫色茶罐,和一套正宗的紫砂茶具。而后,为我端来一小杯上等好茶。
  我怔怔地看着那小杯茶,又抬头看看老师。
  老师微微一笑,缓缓地说道:“这第一杯茶是为你解渴的,所以用普通的茶和杯,温度要适当,量要大。这第二杯茶是为你润舌的,因为你已经喝了一大杯不会太渴了,但你要说话,要边说边喝,所以温度要稍热,量也要稍小些。现在——”说到这,老师稍停了一下,直了直身子,加重语气说:“你已经喝了两杯茶,即不需要解渴,也不需要润舌,纯粹是为品茶,所以给你一小杯上等的好茶。你现在慢慢品吧。”
  我端起那一小杯茶。
  不用说,我品到了纯正的茶香,也找到了我要的答案。
  爱,是心灵的产物。她非常简单,简单到没有目的,爱本身就是目的。她非常纯粹,没有一点儿杂质,不需要任何手段。只需放下自己,打开心门,倾心去爱,去感受,就能得到爱的甜美和芳香。可惜,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把需要当成爱,其实那更多是源于生理的饥渴,所以爱的卤莽而幼稚。中年时,我们肩负重任,把爱变成习惯,其实那更多是源于心理的疲惫,所以爱的娴熟而圆滑。惟有步入老年,卸下一切责任,解除所有装备,还原为自己,单纯到只为爱而爱。
  所以,爱,不是年轻人的特权,更应为老年人拥有。可惜,对于大多数老人,多年弥经风雨沧桑,使他们的心也象他们的掌一样,生了一层厚厚的茧,又有几人能象老师那样,有一颗出污而未染的童子之心,去品那纯正清香的第三杯茶呢!
百年后婚姻制度能否消亡(1)
  80年前的某一天,即1926年7月24日,英国一位女权主义与十几位社会名流在沙龙相聚,她突发奇想,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100年后婚姻会变成什么样子?
  本来冷清的聚会顿时热闹起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那时有些家庭男女地位可能发生置换,精明能干的妻子出外赚钱养家,脾气好的丈夫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还有的说:那时婚姻这种形式变的不重要,“没有名份”不再是丢脸的事,会有更多人选择同居或试婚,做为婚姻生活的前奏或替代。其它几位客人也一致认为,未来婚姻会变的更加宽松,离婚会变的更加容易,成本不象现在这么高。那时的夫妻不会因为迫于法律或舆论的压力、而维持一个没有感情的婚姻。
  据此,一位人类学家提出,随着离婚门槛降低,再婚人数增多,因此会出现“阶段性的一夫一妻制”,婚姻越来越象有限责任公司。一对作家夫妇的观点更激进,他们认为,一夫一妻制是违背人性的,应该提畅建立开放式婚姻,即夫妻双方各有情人,给情感一个出口,以弥补婚姻生活的平淡,这也是维护家庭稳定、减少离婚率的有效调剂手段。
  现在,时光流过80载,这些英国名流绅士的话大都应验了,婚姻不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名份、贞洁这些曾被当作圣经一样坚守的观念如今已成了古董,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同居、试婚、艳遇、一夜情,象互联网一样遍地开花。美国流行无过错离婚,法国取消了私生子这一概念,荷兰同性恋可以正式结婚……不过80年时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越来越远离传统、日趋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照这样下去,不知道再过100年,婚姻会变成什么样子?”一次聚会时,我和几位朋友谈起此事,不无感叹地道。
  “我估计,再过100年,婚姻这东西可能不存在了。现在美国有的州,离婚率已超过50%。单身已经快取代婚姻,成主流生活方式了。”一位朋友说。
  另一位赞同道:“没错,经济越发展,个性越独立,就越不能接受婚姻,谁愿意被套,谁不想自由自在啊!”
  在座的其它几位,也都认为婚姻这种形式太束缚人,迟早会消亡,代之而起的是不婚族,合则聚,不合则分。还有的更极端,认为应该象原始部落那样群婚,或象摩梭族那样走婚。
  大家正谈的起劲,这时旁边一位老兄清了清嗓子,道:“我的看法和你们正相反,说不定那时又倒回去了,推崇传统保守的婚姻观。把婚姻看的很神圣,男女双方愿意彼此托付,相互忠诚,牺牲自由与浪漫,享受家庭生活的快乐与安宁。”
  一席话,说的大家都不做声了。
  是啊,物极必反,说不定那时人们又珍惜这种古老而温馨的生活方式了。就象河水泛滥之后,寻找新的河床,安顿一路咆哮早已疲倦的身体,积攒过度消耗释放一空的能量。
百年后婚姻制度能否消亡(1)
  80年前的某一天,即1926年7月24日,英国一位女权主义与十几位社会名流在沙龙相聚,她突发奇想,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100年后婚姻会变成什么样子?
  本来冷清的聚会顿时热闹起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那时有些家庭男女地位可能发生置换,精明能干的妻子出外赚钱养家,脾气好的丈夫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还有的说:那时婚姻这种形式变的不重要,“没有名份”不再是丢脸的事,会有更多人选择同居或试婚,做为婚姻生活的前奏或替代。其它几位客人也一致认为,未来婚姻会变的更加宽松,离婚会变的更加容易,成本不象现在这么高。那时的夫妻不会因为迫于法律或舆论的压力、而维持一个没有感情的婚姻。
  据此,一位人类学家提出,随着离婚门槛降低,再婚人数增多,因此会出现“阶段性的一夫一妻制”,婚姻越来越象有限责任公司。一对作家夫妇的观点更激进,他们认为,一夫一妻制是违背人性的,应该提畅建立开放式婚姻,即夫妻双方各有情人,给情感一个出口,以弥补婚姻生活的平淡,这也是维护家庭稳定、减少离婚率的有效调剂手段。
  现在,时光流过80载,这些英国名流绅士的话大都应验了,婚姻不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名份、贞洁这些曾被当作圣经一样坚守的观念如今已成了古董,被送进历史的博物馆。同居、试婚、艳遇、一夜情,象互联网一样遍地开花。美国流行无过错离婚,法国取消了私生子这一概念,荷兰同性恋可以正式结婚……不过80年时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越来越远离传统、日趋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照这样下去,不知道再过100年,婚姻会变成什么样子?”一次聚会时,我和几位朋友谈起此事,不无感叹地道。
  “我估计,再过100年,婚姻这东西可能不存在了。现在美国有的州,离婚率已超过50%。单身已经快取代婚姻,成主流生活方式了。”一位朋友说。
  另一位赞同道:“没错,经济越发展,个性越独立,就越不能接受婚姻,谁愿意被套,谁不想自由自在啊!”
  在座的其它几位,也都认为婚姻这种形式太束缚人,迟早会消亡,代之而起的是不婚族,合则聚,不合则分。还有的更极端,认为应该象原始部落那样群婚,或象摩梭族那样走婚。
  大家正谈的起劲,这时旁边一位老兄清了清嗓子,道:“我的看法和你们正相反,说不定那时又倒回去了,推崇传统保守的婚姻观。把婚姻看的很神圣,男女双方愿意彼此托付,相互忠诚,牺牲自由与浪漫,享受家庭生活的快乐与安宁。”
  一席话,说的大家都不做声了。
  是啊,物极必反,说不定那时人们又珍惜这种古老而温馨的生活方式了。就象河水泛滥之后,寻找新的河床,安顿一路咆哮早已疲倦的身体,积攒过度消耗释放一空的能量。
当调情成为艺术(1)
  法国是世界上最赋有艺术气质、最具浪漫情调的国家,她贡献给世界的不仅有香水,服装,还有最伟大的艺术家。雨果,大仲马,杜拉斯,萨冈……这些创作出不朽作品的大师、作家,生活中也都是调情高手。有些作品本身就是调情的产物,譬如《你好,忧愁》。
  《你好,忧愁》是法国女作家萨冈的处女作,该书一出版便创下百万销售记录,成为法国文坛的传奇。当时萨冈才18岁。上帝似乎特别偏爱她,让她这么早就得到荣誉,而不必经过漫长艰辛的奋斗。但这位“忧愁小姐”似乎并不快乐,一生都在甜蜜的忧愁中度过。谁也不明白她为何而忧,缘何而愁。她年轻,漂亮,富有,充满激情与活力,具备爱情的所有元素。显然,她没有浪费这些资源,她曾与自己的出版商坠入情网,与一位美国画家分分合合,她与哲学大师萨特的恋情更是巴黎一道着名风景,此外,她还是蓬皮杜总统的座上宾,与总统密特朗保持着世人“皆知而皆不知”的亲密接触。
  早在密特朗入主爱丽舍宫前,萨冈就与他相识。密特朗常去她家喝茶,用餐,担任总统后也依然如故。当然,密特朗也常请萨冈去爱丽舍宫做客。有一次,密特朗事先没打电话去萨冈家,恰巧那天她心情不好,竟然不让秘书开门,让总统吃了闭门羹。也许只有生性率真的萨冈才会这么做。好在总统并没生气。有时适当地说“不”,说不定反会增加个人魅力指数。1985年,密特朗出访波哥大,让萨冈随机同行。由于当地地势较高,而萨冈曾因车祸肺部受损,所以一到就觉呼吸困难,随后陷入昏迷。总统动用专机送她回法国急救,他也因此受到批评,说他乱用纳税人的钱。对此,萨冈十分歉意,但总统本人并不介意,安慰她说没关系,下次带你去地势低一些的国家。
  怎么样,调情调到这份上,算是极品了吧。不过与另一位调情大师杜拉斯相比,这就不算什么了。杜拉斯的一生,几乎是一部情史,她自15岁初涉爱河,以后再未停下脚步。她曾经爱上自己的小哥哥,她与中国情人的缠绵爱情世人皆知,她同时与三位情人保持亲密关系,开创多边式恋爱先河。她仿佛生来就是为了爱,爱是构成她生命的蛋白质,是激励她写作的氨基酸。真不知情人和作家,哪个标签更适合她,也许二者原本就不可分。
  在世人眼里,爱情一向是青春的专利,她更愿光顾年轻人,而与老年人无缘。但杜拉斯不然,50岁一样恋爱,且有声有色,可谓宝刀不老。她创作《情人》时,已年过六旬,距当年媚公河上的恋情已有40载,但岁月并没有磨灭这断情缘,当她得知中国情人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中断创作,一个人跑去疗伤。《情人》便是疗伤之作。40年的岁月并没有隔断他们,反而被时光酿成永恒。
  写到这里,忽然明白法国为什么成为世界艺术之都,贡献给人类那么多伟大作品了。这和法国人的浪漫天性不无关系。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命,崇尚男女间情爱。从总统到平民,从艺术大师到畅销书作家,几乎个个是谈情说爱的好手。一位法国诗人就曾说:“调情在法国是一种基本礼仪,和女人调情是我们法国男人的义务。”
  对法国人来说,调情和艺术一样,不再是权贵与精英的专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当同居成为生活方式
  桑桑与男友在一起生活已经3年了,周围的人早已把他们当成夫妻,两人在家也老公、老婆的叫着,但是对外总是以男友、女友相称。问及他们何时结婚,两人笑着打呵呵,说为什么要结婚啊?这样不是挺好吗?大有将同居进行到底之势。起初,桑桑的父母担心她吃亏,一个劲摧婚,但并不见结果,反而惹得她不高兴,回家频率骤然降低,父母亦无可奈何,最后只得睁一眼,闭一眼,认可两人的同居生活。
  曾几何时,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还只是少数人的另类行为,被占强势地位的传统文化所不耻,只能偷偷摸摸限制在“地下”范围,但现在-仅仅几年时间,人们的观念大为改观,像桑桑这样不结婚而和男友一起生活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一个群体,一种生活方式。虽然目前来看,还远不能取代传统婚姻成为主流生活方式,但这种自由的生活方式给人以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空间,因而越来越为年轻人所接受,成为婚姻生活的前奏或替代。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选择和赞同同居生活的人数比例每年都呈上升趋势,而在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个比例已接近半数,大有与传统婚姻平分秋色之势。
当调情成为艺术(2)
  与传统婚姻相比,同居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好处。首先,在享受两人世界欢愉的同时,给了双方必要的自由。同居不是一锤定音,而是双方互相磨合、适应的过程。磨合的好,可以继续,考虑正式结婚。当然,也可以不结婚一直同居下去。如果磨合的不好,彼此不能适应,那就及早分手,好和好散,省去法律上的麻烦。当然,感情上的创伤是省略不掉的。其次,同居是以“相爱”为基础,而婚姻是以“合法”为基础。没有那张受法律保护的“产权证”,同居双方需小心翼翼,用心呵护、维系二人关系,不能像国企员工,出工不出力,或消极怠工,除非你想被对方炒鱿鱼。第三,从经济学角度看,符合规模化、低成本原则。两人一起生活,可以共用一套房子、家具、家电,也就是说,享受婚姻生活的经济实惠,而又不必承担家庭成员的责任。譬如-节假日不用双双拜访姻亲,对方亲友的婚典也可以不出席,不仅省去应酬的麻烦,还可节省一笔礼金。
  前不久,一家调查机构在北京各大学抽样调查,对同居生活持赞同态度者占64%,其中女性比例比男性还高,这一点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从前一谈到同居问题,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属于吃亏的一方,因此也就比较保守,多站在反对者阵营。现在女性一反从前,对那张曾一度视为安全与保护的“证书”反应漠然,这也说明女性解放已经不再是一个口号。
  当然,就像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同居生活除了上述“利好”的一面,也有其不足和缺陷。譬如因为过于自由、缺少法律束缚而增加移情与背叛的机会,也会给某些游戏人生、不负责任者纵容、玩弄感情以借口,还可能带来私生子数量增加等社会问题。尽管如此,同居生活仍可看作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文明产物,经济的多元化必然带来观念的多元化,观念的多元化带来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无论是做为婚姻生活的前奏还是替代,同居生活都是男女双方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理性选择,其生活质量相对高于恋人直接步入婚姻这一传统模式。
当调情成为艺术(1)
  法国是世界上最赋有艺术气质、最具浪漫情调的国家,她贡献给世界的不仅有香水,服装,还有最伟大的艺术家。雨果,大仲马,杜拉斯,萨冈……这些创作出不朽作品的大师、作家,生活中也都是调情高手。有些作品本身就是调情的产物,譬如《你好,忧愁》。
  《你好,忧愁》是法国女作家萨冈的处女作,该书一出版便创下百万销售记录,成为法国文坛的传奇。当时萨冈才18岁。上帝似乎特别偏爱她,让她这么早就得到荣誉,而不必经过漫长艰辛的奋斗。但这位“忧愁小姐”似乎并不快乐,一生都在甜蜜的忧愁中度过。谁也不明白她为何而忧,缘何而愁。她年轻,漂亮,富有,充满激情与活力,具备爱情的所有元素。显然,她没有浪费这些资源,她曾与自己的出版商坠入情网,与一位美国画家分分合合,她与哲学大师萨特的恋情更是巴黎一道着名风景,此外,她还是蓬皮杜总统的座上宾,与总统密特朗保持着世人“皆知而皆不知”的亲密接触。
  早在密特朗入主爱丽舍宫前,萨冈就与他相识。密特朗常去她家喝茶,用餐,担任总统后也依然如故。当然,密特朗也常请萨冈去爱丽舍宫做客。有一次,密特朗事先没打电话去萨冈家,恰巧那天她心情不好,竟然不让秘书开门,让总统吃了闭门羹。也许只有生性率真的萨冈才会这么做。好在总统并没生气。有时适当地说“不”,说不定反会增加个人魅力指数。1985年,密特朗出访波哥大,让萨冈随机同行。由于当地地势较高,而萨冈曾因车祸肺部受损,所以一到就觉呼吸困难,随后陷入昏迷。总统动用专机送她回法国急救,他也因此受到批评,说他乱用纳税人的钱。对此,萨冈十分歉意,但总统本人并不介意,安慰她说没关系,下次带你去地势低一些的国家。
  怎么样,调情调到这份上,算是极品了吧。不过与另一位调情大师杜拉斯相比,这就不算什么了。杜拉斯的一生,几乎是一部情史,她自15岁初涉爱河,以后再未停下脚步。她曾经爱上自己的小哥哥,她与中国情人的缠绵爱情世人皆知,她同时与三位情人保持亲密关系,开创多边式恋爱先河。她仿佛生来就是为了爱,爱是构成她生命的蛋白质,是激励她写作的氨基酸。真不知情人和作家,哪个标签更适合她,也许二者原本就不可分。
  在世人眼里,爱情一向是青春的专利,她更愿光顾年轻人,而与老年人无缘。但杜拉斯不然,50岁一样恋爱,且有声有色,可谓宝刀不老。她创作《情人》时,已年过六旬,距当年媚公河上的恋情已有40载,但岁月并没有磨灭这断情缘,当她得知中国情人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中断创作,一个人跑去疗伤。《情人》便是疗伤之作。40年的岁月并没有隔断他们,反而被时光酿成永恒。
  写到这里,忽然明白法国为什么成为世界艺术之都,贡献给人类那么多伟大作品了。这和法国人的浪漫天性不无关系。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命,崇尚男女间情爱。从总统到平民,从艺术大师到畅销书作家,几乎个个是谈情说爱的好手。一位法国诗人就曾说:“调情在法国是一种基本礼仪,和女人调情是我们法国男人的义务。”
  对法国人来说,调情和艺术一样,不再是权贵与精英的专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当同居成为生活方式
  桑桑与男友在一起生活已经3年了,周围的人早已把他们当成夫妻,两人在家也老公、老婆的叫着,但是对外总是以男友、女友相称。问及他们何时结婚,两人笑着打呵呵,说为什么要结婚啊?这样不是挺好吗?大有将同居进行到底之势。起初,桑桑的父母担心她吃亏,一个劲摧婚,但并不见结果,反而惹得她不高兴,回家频率骤然降低,父母亦无可奈何,最后只得睁一眼,闭一眼,认可两人的同居生活。
  曾几何时,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还只是少数人的另类行为,被占强势地位的传统文化所不耻,只能偷偷摸摸限制在“地下”范围,但现在-仅仅几年时间,人们的观念大为改观,像桑桑这样不结婚而和男友一起生活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一个群体,一种生活方式。虽然目前来看,还远不能取代传统婚姻成为主流生活方式,但这种自由的生活方式给人以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空间,因而越来越为年轻人所接受,成为婚姻生活的前奏或替代。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选择和赞同同居生活的人数比例每年都呈上升趋势,而在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个比例已接近半数,大有与传统婚姻平分秋色之势。
当调情成为艺术(2)
  与传统婚姻相比,同居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好处。首先,在享受两人世界欢愉的同时,给了双方必要的自由。同居不是一锤定音,而是双方互相磨合、适应的过程。磨合的好,可以继续,考虑正式结婚。当然,也可以不结婚一直同居下去。如果磨合的不好,彼此不能适应,那就及早分手,好和好散,省去法律上的麻烦。当然,感情上的创伤是省略不掉的。其次,同居是以“相爱”为基础,而婚姻是以“合法”为基础。没有那张受法律保护的“产权证”,同居双方需小心翼翼,用心呵护、维系二人关系,不能像国企员工,出工不出力,或消极怠工,除非你想被对方炒鱿鱼。第三,从经济学角度看,符合规模化、低成本原则。两人一起生活,可以共用一套房子、家具、家电,也就是说,享受婚姻生活的经济实惠,而又不必承担家庭成员的责任。譬如-节假日不用双双拜访姻亲,对方亲友的婚典也可以不出席,不仅省去应酬的麻烦,还可节省一笔礼金。
  前不久,一家调查机构在北京各大学抽样调查,对同居生活持赞同态度者占64%,其中女性比例比男性还高,这一点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从前一谈到同居问题,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属于吃亏的一方,因此也就比较保守,多站在反对者阵营。现在女性一反从前,对那张曾一度视为安全与保护的“证书”反应漠然,这也说明女性解放已经不再是一个口号。
  当然,就像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同居生活除了上述“利好”的一面,也有其不足和缺陷。譬如因为过于自由、缺少法律束缚而增加移情与背叛的机会,也会给某些游戏人生、不负责任者纵容、玩弄感情以借口,还可能带来私生子数量增加等社会问题。尽管如此,同居生活仍可看作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文明产物,经济的多元化必然带来观念的多元化,观念的多元化带来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无论是做为婚姻生活的前奏还是替代,同居生活都是男女双方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理性选择,其生活质量相对高于恋人直接步入婚姻这一传统模式。
给我一个结婚理由(1)
  上周去参加朋友公司开业庆典,遇到多年未见面的钟姐,一位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因为过于重视事业,丈夫不支持,两人分道扬镳。我认识她时,她已单身多年,因为身居高位,并且相貌也可以,所以常有人来保媒。而她一概来者全拒,宣称自己不想再婚了。“我为什么要结婚?给我一个理由。”她私下里和我开玩笑说,还说女人若想做事业,最好不要结婚。婚姻是女人成就事业的绊脚石。当时觉得她的观点未免有些偏激,不过现在来看,倒十分赞同。
  一别几年,我们彼此都有些变化。尤其是她,因为已近退休年龄,去年退居二线了。这是预料中的,所以不怎么惊讶,让我惊讶的是:她正在装修房子,准备再婚!我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他是谁呀?这么有魅力,竟然让你这位坚定的独身主义改变初衷!她不以为然地笑笑:也就一般人吧,一位快退休的大学教授,除了年龄比我高,其它条件都在我之下。
  我盯着她看了会,我知道这么问不礼貌,但还是忍不住:“那你为什么还要嫁给他?”
  “为什么?”她重复了一句,好像自己也在寻找答案似的,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出来你肯定要笑我,去年夏天去游泳,可能是着凉了,浑身关节痛,去医院开了些风湿膏,别的地方还行,可是后背自己够不着,只好打电话让我妹来帮我贴。她一边贴一边劝我:年龄大了,身边就得有个人,否则有个头痛脑热的,连个端水拿药的都没有。以前她也劝我,我不当回事,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吧,现在觉得她说的对,应该给自己找个伴。”
  “就为这个?为了找个人帮你贴风湿膏!”我不觉有些好笑。
  “对,就为这个。你现在年轻,可能不理解。人生是分阶段的,不同年龄,想法不同。当年我像你这个年龄,就是用十头大象拽,我也不会结婚。但现在不同了,毕竟年龄不饶人,人老了,得找个人做伴。听大姐一句话,你现在年轻,活蹦乱跳,怎么都能过。等到了50岁,一定给自己找个伴,就算什么也不为,能陪你说说话,互相挠挠痒痒也行!”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无法相信,这样的话会出自当年那个精明强干、叱咤风云的女强人之口。看来,人生真的是分阶段的。20岁时,你如果想结婚,惟一的理由就是爱;30岁时,想的更多的可能是一所漂亮的大房子;等到了50岁,那些浪漫的、物质的理由都一一褪去,变的越来越小,琐碎而具体,一如钟姐——只想找个人,背痛时为她贴风湿膏,感冒时替她端水拿药……也许,这就是生活。结婚从来就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是我们把它想的太浪漫了。
  但这不能怪我们,只怪那时太年轻。
给我一个结婚理由(1)
  上周去参加朋友公司开业庆典,遇到多年未见面的钟姐,一位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因为过于重视事业,丈夫不支持,两人分道扬镳。我认识她时,她已单身多年,因为身居高位,并且相貌也可以,所以常有人来保媒。而她一概来者全拒,宣称自己不想再婚了。“我为什么要结婚?给我一个理①T①X①T①小①说①共①享①论①坛①由。”她私下里和我开玩笑说,还说女人若想做事业,最好不要结婚。婚姻是女人成就事业的绊脚石。当时觉得她的观点未免有些偏激,不过现在来看,倒十分赞同。
  一别几年,我们彼此都有些变化。尤其是她,因为已近退休年龄,去年退居二线了。这是预料中的,所以不怎么惊讶,让我惊讶的是:她正在装修房子,准备再婚!我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他是谁呀?这么有魅力,竟然让你这位坚定的独身主义改变初衷!她不以为然地笑笑:也就一般人吧,一位快退休的大学教授,除了年龄比我高,其它条件都在我之下。
  我盯着她看了会,我知道这么问不礼貌,但还是忍不住:“那你为什么还要嫁给他?”
  “为什么?”她重复了一句,好像自己也在寻找答案似的,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出来你肯定要笑我,去年夏天去游泳,可能是着凉了,浑身关节痛,去医院开了些风湿膏,别的地方还行,可是后背自己够不着,只好打电话让我妹来帮我贴。她一边贴一边劝我:年龄大了,身边就得有个人,否则有个头痛脑热的,连个端水拿药的都没有。以前她也劝我,我不当回事,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吧,现在觉得她说的对,应该给自己找个伴。”
  “就为这个?为了找个人帮你贴风湿膏!”我不觉有些好笑。
  “对,就为这个。你现在年轻,可能不理解。人生是分阶段的,不同年龄,想法不同。当年我像你这个年龄,就是用十头大象拽,我也不会结婚。但现在不同了,毕竟年龄不饶人,人老了,得找个人做伴。听大姐一句话,你现在年轻,活蹦乱跳,怎么都能过。等到了50岁,一定给自己找个伴,就算什么也不为,能陪你说说话,互相挠挠痒痒也行!”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无法相信,这样的话会出自当年那个精明强干、叱咤风云的女强人之口。看来,人生真的是分阶段的。20岁时,你如果想结婚,惟一的理由就是爱;30岁时,想的更多的可能是一所漂亮的大房子;等到了50岁,那些浪漫的、物质的理由都一一褪去,变的越来越小,琐碎而具体,一如钟姐——只想找个人,背痛时为她贴风湿膏,感冒时替她端水拿药……也许,这就是生活。结婚从来就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是我们把它想的太浪漫了。
  但这不能怪我们,只怪那时太年轻。
女人的味道(1)
  安格拉·默克尔当选为德国新一任总理,有记者问:担任总理后她的生活有什么改变?默克尔回答说:没什么改变,还像以前一样做土豆泥。这大概是我听到的最具女人味的回答了。做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雷厉风行、果敢决断的工作作风颇有几分男性风度,但这并未影响到她的女性特质,并未让她忘记自己的妻子身份,只要有空闲,她喜欢到花园里侍弄花草,或是下厨房,做几个拿手菜,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典范,女人做到这个份上,真正是“味道十足”。
  也许是时代不同,从前的女人可没这么好运,她们要么像武则天那样,收起女儿心,比男人还男人,统领大唐独霸天下;要么如杨贵妃这般,为悦已者容,博得天子恩宠,命运系于别人股掌。武、杨二位皆是女人中的珍品,可惜只是半个珍品。武则天男人味重了些,阳刚有余,阴柔不足,好像补钙超标,得天下却得不到爱情。杨贵妃恰恰相反,女人味过了头,婉若无骨之人,虽得爱情却被爱人亲手送上黄泉路。所以你看,女人最好的命运,既不是做武则天,亦不是杨贵妃,而是集二人于一身-在外打拼事业,学做武则天;回到家里面对亲密爱人,尽可做杨贵妃。
  当今社会,这样的女人并不少。以政坛为例,除了上文说的德国新任总理默克尔,还有前英国首相、被益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出身于总统世家、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4年最具影响力女性的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被益为“天然气公主”的乌克兰前副总理尤丽娅·季莫申科,以及前不久电视上热播、感动亿万观众的韩剧《大长今》-这部以历史上朝鲜王朝最高女宫“大长今”为原型改编的大型历史剧,塑造了一位集美丽、才华于一身、忍辱负重、终成正果的奇女子,虽然她所处的年代距今已有五百年,但她的故事还是深深感动了我们,让人久久无法忘怀。我们无法忘怀,不仅仅是因为她有着美丽的容颜,她的温柔体贴和善解人意,更重要的是,在她柔弱的外表下,有着令许多男人也自叹不如的博大胸怀,和一颗始终如一、执着于目标的狂热的心。
  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每每谈到女人,总是把其社会性与女性特质对立起来,好像事业成功的女人,就一定缺少女人味,不是单身没人爱就是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反之,那些温柔可人、女人味十足的靓女少妇,只能站在成功男人身后做背景。其实不然。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对女性的误读。真正的女人一定是具有社会性而又不失其女性特质的,也就是说,女人一定要有事业——这样的女人不必依附他人、浑身上下透着自信与从容;女人还要懂爱情——这样的女人敢于真心付出、举手投足带着优雅与妩媚。自信加优雅,从容又妩媚,女人味至此,夫复何求?
女人的味道(1)
  安格拉·默克尔当选为德国新一任总理,有记者问:担任总理后她的生活有什么改变?默克尔回答说:没什么改变,还像以前一样做土豆泥。这大概是我听到的最具女人味的回答了。做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雷厉风行、果敢决断的工作作风颇有几分男性风度,但这并未影响到她的女性特质,并未让她忘记自己的妻子身份,只要有空闲,她喜欢到花园里侍弄花草,或是下厨房,做几个拿手菜,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典范,女人做到这个份上,真正是“味道十足”。
  也许是时代不同,从前的女人可没这么好运,她们要么像武则天那样,收起女儿心,比男人还男人,统领大唐独霸天下;要么如杨贵妃这般,为悦已者容,博得天子恩宠,命运系于别人股掌。武、杨二位皆是女人中的珍品,可惜只是半个珍品。武则天男人味重了些,阳刚有余,阴柔不足,好像补钙超标,得天下却得不到爱情。杨贵妃恰恰相反,女人味过了头,婉若无骨之人,虽得爱情却被爱人亲手送上黄泉路。所以你看,女人最好的命运,既不是做武则天,亦不是杨贵妃,而是集二人于一身-在外打拼事业,学做武则天;回到家里面对亲密爱人,尽可做杨贵妃。
  当今社会,这样的女人并不少。以政坛为例,除了上文说的德国新任总理默克尔,还有前英国首相、被益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出身于总统世家、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04年最具影响力女性的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被益为“天然气公主”的乌克兰前副总理尤丽娅·季莫申科,以及前不久电视上热播、感动亿万观众的韩剧《大长今》-这部以历史上朝鲜王朝最高女宫“大长今”为原型改编的大型历史剧,塑造了一位集美丽、才华于一身、忍辱负重、终成正果的奇女子,虽然她所处的年代距今已有五百年,但她的故事还是深深感动了我们,让人久久无法忘怀。我们无法忘怀,不仅仅是因为她有着美丽的容颜,她的温柔体贴和善解人意,更重要的是,在她柔弱的外表下,有着令许多男人也自叹不如的博大胸怀,和一颗始终如一、执着于目标的狂热的心。
  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每每谈到女人,总是把其社会性与女性特质对立起来,好像事业成功的女人,就一定缺少女人味,不是单身没人爱就是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反之,那些温柔可人、女人味十足的靓女少妇,只能站在成功男人身后做背景。其实不然。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对女性的误读。真正的女人一定是具有社会性而又不失其女性特质的,也就是说,女人一定要有事业——这样的女人不必依附他人、浑身上下透着自信与从容;女人还要懂爱情——这样的女人敢于真心付出、举手投足带着优雅与妩媚。自信加优雅,从容又妩媚,女人味至此,夫复何求?
男人的悲哀(1)
  再度单身以后,常常被人问起,喜欢找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一次聚会上,又被人问起,也许是酒精的原因吧,我没有象以往那样保持沉默。我说:“首先,我不会找,因为我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那么剩下的就是爱情了。爱情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所以我也不必找。”
  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友赞同地说:“对,我同意你的观点,你现在不要急于走进婚姻,把精力用在写作上。再过几年,在你40多岁时会达到写作高峰,那时候你因成熟智慧而更美丽,不怕没有男人爱。”
  此语一出,举坐哗然,男士们立刻群起而攻之。
  “你根本不了解男人,对男人来说,什么是美?年轻就是美,什么美也比不上青春美!”一位男士反驳道。
  “是呀,女人无论多么优秀,事业多么有成,一过了40岁就要打折了。”另一位男士附和道。
  我听了,很有些不服气。“怎么能这么说呢?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60多岁时还有人向她求爱,伊丽莎白泰勒70岁还当新娘呢!”
  “别忘了,那是在美国,中国行不通。你没看现在有那么多女博士、女作家、女科学家、女企业家都是单身吗?中国的女人越优秀越不容易嫁出去。”
  我一时语塞。
  张爱玲曾说过:女人,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可是放眼中国,被美的身体悦倒的男人比比比皆是,可是被美的思想悦倒的男人又在哪里呢?
  生为男人,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不足为奇。朋友的儿子6岁时,就知道跷着脚站在自家阳台上眺望大街上的漂亮女人。12岁时给班级的漂亮女孩儿丢纸条,被老师抓到通知家长,问他是不是早恋?他答非所问地说:“放心吧,35岁之前,我不会结婚。”问及原因,他的回答是:“35岁之前太年轻不够成熟,看重的是女人的容貌,等35岁以后成熟了,才会比较关心容貌以外的事情。”
  一个12岁的男孩儿,尚且知道35岁以后要关心“容貌以外的事情”,而我们身边这些人到中年的大男人,关心的事情依然停留在容貌。其中原因,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从未真正年轻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要说12岁、就是22岁、32岁也未曾给女孩儿丢过纸条,他们恋爱的快乐被那个时代的政治狂热给遮蔽了,所以现在虽已人到中年,但他们身躯里装着的也只是个少年儿童而已。
男人的悲哀(1)
  再度单身以后,常常被人问起,喜欢找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一次聚会上,又被人问起,也许是酒精的原因吧,我没有象以往那样保持沉默。我说:“首先,我不会找,因为我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那么剩下的就是爱情了。爱情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所以我也不必找。”
  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友赞同地说:“对,我同意你的观点,你现在不要急于走进婚姻,把精力用在写作上。再过几年,在你40多岁时会达到写作高峰,那时候你因成熟智慧而更美丽,不怕没有男人爱。”
  此语一出,举坐哗然,男士们立刻群起而攻之。
  “你根本不了解男人,对男人来说,什么是美?年轻就是美,什么美也比不上青春美!”一位男士反驳道。
  “是呀,女人无论多么优秀,事业多么有成,一过了40岁就要打折了。”另一位男士附和道。
  我听了,很有些不服气。“怎么能这么说呢?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60多岁时还有人向她求爱,伊丽莎白泰勒70岁还当新娘呢!”
  “别忘了,那是在美国,中国行不通。你没看现在有那么多女博士、女作家、女科学家、女企业家都是单身吗?中国的女人越优秀越不容易嫁出去。”
  我一时语塞。
  张爱玲曾说过:女人,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可是放眼中国,被美的身体悦倒的男人比比比皆是,可是被美的思想悦倒的男人又在哪里呢?
  生为男人,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不足为奇。朋友的儿子6岁时,就知道跷着脚站在自家阳台上眺望大街上的漂亮女人。12岁时给班级的漂亮女孩儿丢纸条,被老师抓到通知家长,问他是不是早恋?他答非所问地说:“放心吧,35岁之前,我不会结婚。”问及原因,他的回答是:“35岁之前太年轻不够成熟,看重的是女人的容貌,等35岁以后成熟了,才会比较关心容貌以外的事情。”
  一个12岁的男孩儿,尚且知道35岁以后要关心“容貌以外的事情”,而我们身边这些人到中年的大男人,关心的事情依然停留在容貌。其中原因,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从未真正年轻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要说12岁、就是22岁、32岁也未曾给女孩儿丢过纸条,他们恋爱的快乐被那个时代的政治狂热给遮蔽了,所以现在虽已人到中年,但他们身躯里装着的也只是个少年儿童而已。
爱的残忍(1)
  好友告诉我,她想把女儿送到国外去学习。我看了看她,没说什么。
  我们认识已经好多年了,在许多事情上,都很谈的来,但惟独在对待子女教育上,截然不同。她是那种老母鸡型的,什么事情都替女儿想,替女儿做,生怕女儿受半点苦,半点累。她女儿今年17岁,内裤还要她洗。早晨出门,衣服、鞋子准备好,替她穿好,连衣扣、鞋带也要为她系好。她的女儿除了读书学习以外,别的什么也不会。很难想象,这样的人到了异国他乡,怎么生活。
  果然,接下来,她就告诉我她的“详细计划”。她经过多方考察了解,最后为女儿选好去新加坡。因为她的表妹在新加坡,可以先替她照顾女儿。一年后,她就可以申请陪读,到那时,她就辞去这边的工作,也去新加坡,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女儿。
  她那边还在迭迭不休地讲着她的计划,我这边已是忍无可忍,没等她说完我就打断她,我还从来没这样不礼貌地打断过别人的谈话。
  “好吧,你就照这样把她培养下去吧!如果你想让她将来成为一个废物的话!”我不无嘲讽地说。
  “什么?”她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将来有一天你突然不在了,她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她看看我,摇摇头:“我不敢想。每次过马路,我都特别小心,心想:我可别出事。我要是有事倒没什么,我女儿可就完了,谁会象我这样照顾她?”
  “如果有一天你不能照顾你女儿了,你女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个人象你一样的人来照顾她。可是,有谁会象你这样照顾她?”
  女友看看我,一时无语。
  我看着她,口气缓和一些:“你知道,虎是动物之王,可你知道它是怎么抚养自己孩子的吗?”
  女友摇摇头。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她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她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剩下的肉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她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上前要吃,她就冲着它怒吼一声,伸出爪子阻挡住它,不让它吃。这样过不了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住了,就会离开母亲,自己出去找食吃。开始,幼虎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看见母虎在后面望着它,就折回头来往回走,母虎就冲它怒吼,扬起尖利的前爪,幼虎又转过头去往前走。这样反复几次,直到幼虎真正离开,以后,它们就再也不相见。”
  “这,也太残忍了!”女友感叹地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