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_2 张港(当代)
  马叫变驴叫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伤逝》记载了两个学驴叫的故事,广为人知的一个是:
  王仲宣(王粲)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还有一个不大知名的:
  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唐人牛僧孺《玄怪录》中记:有个叫杜子春的浪荡公子,得了一个不留名老人三百万巨款,可这人整天吃喝玩乐,一两年工夫,钱花个精光,杜子春"衣服车马,易贵从贱,去马而驴,去驴而徒"。因为钱花光了,马换成了驴。
  汉代,有个叫诸葛令恢的跟姓王的丞相争姓氏前后排序。王丞相说:"何不言葛、王,而言王、葛?"诸葛令恢说:"譬言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耶?"
  两个故事,已经说明了驴的"社会地位"。动物其实并不只是动物,几乎每一种动物都代表着一种性格、一种品位。虎代表威猛,绵羊代表温顺,狼代表残忍,而驴则是蠢驴、犟驴、黔之驴,没好形象。
  王仲宣就是"建安七子"中最富才华的王粲,王粲不幸英年早逝。建安文坛领袖曹丕(后来当上魏文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在墓前,曹丕说道:"老王平日就爱听驴叫,让我们各学一回驴叫,送送他吧!"曹丕啊啊一叫,文学家们也跟着啊啊一顿驴叫。这事听着挺好玩,但也觉得不可思议。驴算什么东西,大文学家王粲为什么单好听这声?
  王粲这人长得不好看,身体也不好。从他留下的作品看,充满了哀怨与悲凉。大文学评论家钟嵘说王粲的作品:"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王粲与刘伶等那几个能闹能耍能喝酒的人并不一样,朝廷的活也干得好好的,是个老实人,他这样性格的人,不应该喜欢听驴叫。
  这事咱先不说,咱说孙楚的驴叫。孙楚的驴叫,《世说新语》跟《晋书》说的基本一样。
  《晋书·列传第十二》说: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王济(字武子)死了,"及其将葬,时贤无不毕至。孙楚雅敬济,而后来,哭之甚悲,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我为卿作之。'体似声真,宾客皆笑。楚顾曰:'诸君不死,而令王济死乎!'"
  读到这里有了疑问。《晋书·列传第十二》在这之前说:"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时洛京地甚贵,济买地为马埒(音liè,跑马场),编钱满之,时人谓为'金沟'。""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干鄣泥(连干,马饰物。鄣泥,垫在马鞍下的马鞯,垂于马背两旁以挡尘土),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此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
  前面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王济喜欢马,从来没有说过王济喜欢驴,应该是王济爱听马叫才对,可是写到王济死后,却突然出来了喜欢听驴叫。真是莫名其妙。
  二十四史中,《晋书》应该属于下乘。《晋书》虽为正史,却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的地方很多。史学家刘知几认为,《晋书》之大量采录《世说新语》乃是"稗官之体",不得称为史传。
  问题出在《晋书》上。
  孙楚为王济而驴鸣的事,显然是《晋书》采用了《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捏合到王济的事迹中,也不分马驴,将酷爱马的王济写成了爱听驴叫。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算是小说,有的是编的,有的是道听途说。刘义庆虽然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亲侄儿,但是官当得不好,不追求政绩,喜欢放荡不羁的日子。《世说新语》中专拣一些落拓、放荡的奇怪事写,并未考虑事情真伪、有无。孙楚为王济学驴叫即是一例。
第21节:李白酒量并不大
  李白酒量并不大
  通常的印象,仿佛古代的诗人都挺能喝酒,特别是李白,他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
  这得先从"斗"说起。
  现在已经没人用斗了,我们曾经见过的斗,一般是称量粮食的工具。一斗大约是50斤粮食。谁要是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惊人。古时候量酒用的也是斗,但是跟现代称粮食的斗并不是一回事。
  《公羊传》:"熊蹯不熟,公怒,以斗击而杀之。"这斗就是喝酒的杯子,能够顺手拿起来投人,体积一定是有限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从鸿门宴上逃走时,让张良送给项羽白璧一双,送给范增玉斗一双,这玉斗也是酒器,张良可以随身带着,体积也不是很大。
  还有另一种称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来的形状就是这种斗的样子,这种斗有长长的柄,实际是盛酒的勺子。
  《诗经·大雅·行苇》有"酌以大斗,以祈黄考"。朱熹注:"大斗,柄长三尺。"古代的三尺,也就是现在的二尺多一些。大斗如此,小斗一定还要小。从出土的青铜斗看,也就是现在家里饭勺大小,一斗的容量也就是现在常用的一个玻璃杯。《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问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答:"臣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一斗亦醉",这是说喝得很少,不算什么;"一石亦醉",这是说喝得很多。
  古代酒的度数很低,喝上一斗酒是很容易的事,也就跟现在的一杯啤酒差不多。《水浒》中的武松,在景阳冈上喝了十八碗,是悬了点,但这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式的夸张,并不为过。如果换成现在的白酒,那可就悬了,没有可信性了,成了"广州雪花大如席"式的夸张,成了败笔。
  只有李白喝酒的记录,没有发现李白连气喝上几斗酒的记录,估计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杜甫《饮中八仙歌》说:"汝阳三斗始朝天","张旭三杯草圣传","焦遂五斗方卓然",只有"李白一斗诗百篇"。比较起来,人家是三斗始迷糊,五斗"方卓然",可老李只一斗就"长安市上酒家眠"了。论酒量,李白显然不如那几位。
  杜甫说他"一斗诗百篇",实际意思是,李白只要喝上一斗酒,就能够写出许多诗来。只喝那么一杯啤酒,就上了诗情,显然是酒精起了作用,这正说明了他酒量并不大。
  从李白的诗作来看,他喝酒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求醉,更不追求喝进肚里多少,而是借酒抒情,借酒发泄。
  刘墉非宰相,更非罗锅
  《宰相刘罗锅》等电视剧开播之后,刘墉、"刘罗锅"名气大增。因为电视剧的误导,人们以为,刘墉就是一个宰相,也是个罗锅。其实,根本没这码事,刘墉这人不是宰相,更不是罗锅。
  宰相,是封建社会最大的官,是皇帝的助手,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的设立大约始于东周,以后的朝代都有宰相。但是到了明朝初年,因宰相胡惟庸权力过大,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一怒之下,朱元璋杀了胡惟庸,从此不再设宰相,将宰相的权力收归皇帝。
  清入关前就不设宰相,入关后清承明制,也不再设宰相。一直到清灭亡,清政府都没有设过宰相。清朝不设宰相,而以内阁大学士代行宰相之职。内阁由三殿三阁组成,位置从高到低的排列是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每个殿阁设一个大学士为最高长官。后来,大学士渐渐失去了实权,也不起什么作用。雍正朝时,又设了军机处,总揽军国大计,内阁大学士从此变成了纯粹的荣誉称号、真正的摆设。
  既然清朝连宰相都没有,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刘墉当宰相的事了。刘墉官至东阁大学士,在内阁中是最小的,从来没有实权。这人政绩也并不明显,突出的是书法,尤其是小楷,他的书法,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一格。
  古代科举,不光有笔试,还有一样就是目测。凡身有残疾、相貌恶劣的,全不录取,为的是维护官员的形象。传说中的钟馗,虽然才学极高,但因相貌不佳,而未能进科举。如果刘墉真的是个罗锅,不但进不了内阁,就是科举这关都过不了,早就给刷下来了。传说中捉鬼的钟馗,就是因为相貌丑了点,考试时被刷了下来。虽然是传说,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科举考试中,相貌也是一条。只是相貌丑了点就被刷了,罗锅自然更不行了。
  刘墉名"罗锅"出自传说。说的是,一天上楼,皇上看着刘墉弓身爬楼梯的样子很可笑,就出了个谜:"后辈(背)更比前辈(背)高。"这难不住刘墉,他随口就说"罗锅"。皇上大笑,说:"你就是罗锅!"刘墉马上说:"谢主隆恩!"因为皇上的金口玉言,从此刘墉不罗锅也得称罗锅了。
第22节:清代台湾水师怎么到黑龙江的(1)
  清代台湾水师怎么到黑龙江的
  金庸的《鹿鼎记》中写到一个林兴珠,这个林兴珠是实有其人的。
  17世纪中叶,沙俄哥萨克军队乘中国内部战争,无暇顾及边防,侵入我国黑龙江北岸达斡尔族居住的地区,野蛮地屠杀当地人民,并修筑了雅克萨、尼布楚二城,作为进一步侵略的据点。平定吴三桂和台湾郑氏政权后,清政府于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派都统彭春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水陆大军进取雅克萨,发动了著名的雅克萨之战。这次对沙俄作战的主力中有一支让哥萨克闻风丧胆的藤牌兵,这支部队就是林兴珠率领的以高山族为主的台湾水兵。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就决定调福建藤牌兵500人,由台湾人佐都督何佑率领前往雅克萨。《平定罗刹方略卷三》记载:"康熙二十五年二月甲午,命发藤牌兵及炮具(俱)到黑龙江军前。""止率所部二千人攻取雅克萨城,并量选候补官员,及现在八旗汉军内福建藤牌兵四百人,令侯林兴珠率往。"
  清军进抵雅克萨城下,水陆并营夹立。清军统帅彭春向龟守城内的沙俄军队发出最后通牒,可俄军置之不理。五月二十四日,一股俄军乘筏从黑龙江上游顺流而下,企图进入雅克萨城增援。林兴珠率领的水军藤牌兵,裸身入水,将藤牌顶在头上,持扁刀向敌人发起攻击。哥萨克见了,惊骇不已,不知这是什么军队,高呼:"大帽鞑子来了!"有藤牌遮蔽头部,俄军的枪弹虽然厉害,却不能射入。敌人射击时,藤牌兵就用藤牌护在头上,敌人射击的间隙,藤牌兵就冲向敌人的筏子。结果增援的俄军不但没能解救城里的哥萨克,反而自己被杀伤大半,只得溃逃。而林兴珠的部下一个人都没有损失。这是一次漂亮的水上歼灭战,林兴珠所部水军为收复雅克萨立下了赫赫战功。
  林兴珠,福建永春人,顺治初年,随叔父响应郑成功,聚众数千抗清,后跟随郑成功一起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夏,林兴珠率部投清。清廷以林兴珠有功升至福宁总兵,后因平定吴三桂有功,授建义将军,封建义侯。
  雅克萨之战林兴珠所率的藤牌兵,在当时是一支特种兵。虽然内地也有过藤牌这种兵器,也有过藤牌战法,但是在战争中从来没有起过主导作用。宝岛台湾处于热带、亚热带交接处,岛上遍地生长着野藤,世世代代生活在台湾岛上的高山族,就利用岛上资源制作出了特有的兵器。这种藤牌有几个优点:一是轻便,较之其他材质的盾牌更便于携带;二是入水不湿,既可防刀箭,也可以当渡水工具;三是坚韧,刀枪不入,当时的子弹穿过藤牌后,已经没有伤人的力量了。台湾土著居民高山人还创造出特殊的战法。进攻时,人人顶着藤牌,就等于是有了一道可以前进的移动长城;当敌人来攻时,他们就将藤牌朝外,围成一个圆圈,让敌人射击,当敌人子弹或箭用尽时,便呼啸出击。哥萨克骑兵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对付,他们还以为那藤牌是水兵的帽子,大呼"今败于帽子兵"。
第23节:清代台湾水师怎么到黑龙江的(2)
  郑成功等人收复台湾后,从福建省去的汉族人向高山族人学习了藤牌的使用。雅克萨之战时,林兴珠已经是70多岁的老将,他手下的年轻水兵已经不是真正的福建人了,他们应该是出生于台湾的福建人之后。
  水军藤牌兵的组成,有一部分是祖籍大陆的台湾人,但藤牌兵教练、下级军官和主力士兵多是谙熟藤牌的高山族人。
  雅克萨战后,这批水兵移驻齐齐哈尔,成为齐齐哈尔水师营的主力,也是齐齐哈尔城最早的移民之一。魏毓兰《龙城旧闻》中说:"水师营兵,皆调自福建。今道署附近之土著,其先世皆福建人。若莆田林姓、同安陈姓,在福建本巨族,徙塞上仍大姓也。雅克萨之役,建义侯林兴珠平罗刹,为闽人立功塞外之祖。故当日水师之权势,虽不得比于满洲,以视屯、站汉人,殊为优越。"从《龙城旧闻》看,因为这些水兵在抵御沙俄时立了大功,所以得到清政府的特殊待遇,在齐齐哈尔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清朝时台湾属于福建省,故曰"皆调自福建",当时,人们习惯以原籍称,所以称莆田、同安,其实,这些人多是出生于台湾的。那些世世代代生于台湾的高山族人,也跟从汉族习惯取用了汉族姓氏,因长期居住在北方,台湾高山族的风俗也随了内地北方风俗。
  西清《黑龙江外纪》载,当时齐齐哈尔设有水师营总管一员,其下有四品、六品官各两员,水手268名,有大型战船10只,二号战船15只,江船5只,每年在城西南15里的船套子嫩江边举行为期10天的水操。水师官兵一部分住在城内,一部分在城东南屯垦,现在有个名为"水师营"的地方,就是当年的水兵屯垦处。
  现在齐齐哈尔的林、陈、黄、詹等姓老户中,许多就是台湾水兵的后裔。这些台湾水兵的后代依然在北国鹤城繁衍生息,而他们的另一支脉则在遥远的台湾岛上,祖国统一之时,寻亲问祖,共叙这段史事,当是别有趣味的事。
第24节:为什么称火炮为"神威无敌大将军"
  为什么称火炮为"神威无敌大将军"
  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展厅内有一门大铜炮,炮身有满汉两种文字:"神威无敌大将军"、"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康熙十五年"即1676年。从西清《黑龙江外纪》中可以得知,这是当年雅克萨战争中用过的铜炮,是17世纪我国各族军民抗击沙俄侵略的证物。
  "神威无敌大将军"是铸造的铜炮,炮口外径275毫米,内径110毫米,炮筒前细后粗,最粗处外径345毫米,全长2480毫米,重达一吨。炮身中部有双耳,炮尾呈球形。可装药2千克,铁弹重2?7千克。炮膛内还有一枚实心炮弹,炮弹直径90毫米,重2700克。为国家一级文物。1975年,在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的废铁堆中,发现了这门大炮。
  称大炮为"将军",始于朱元璋。
  至迟在808年,含硝、硫、炭三种成分的火药已经在中国制成。火药发明以后,至公元10世纪,中国人已经开始用火药来制造兵器。明万历年间,欧洲火炮开始传入中国。
  1335年,起义刚三年的朱元璋得到了几十支火龙炮,"势若飞龙,洞穿层革",威力很大。朱元璋看后十分高兴,觉得如果军队装备上这样的火器,则"取天下如反掌"。于是,下令如果战斗中大炮有效果,就封这些炮为大将军。从此,火炮就有了正式的封号。
  大清康熙年间,国库充实,铸炮数量大增,种类繁多,皇帝也经常赐给炮"将军"的封号,比如制胜将军炮、威远将军炮、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神威将军炮、武成永固大将军炮、神功将军炮等等,每年秋天,朝廷还派大臣到卢沟桥祭祀大炮。八旗军出征,要在前一天推大炮到军帐前,陈列牺牲供物献酒于炮,领军主帅还要亲自向大炮三次揖拜。战斗获胜,则为大炮披红,以鼓吹迎之,然后上奏请赏给"将军"封号;如果战败,大炮也要受到惩罚,少的打棍子一百或八十,多的要打八百至一千。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设立了"炮兵部队"--火器营。
  《黑龙江外纪》记:"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皆有炮。曰神威无敌大将军,齐齐哈尔、黑龙江各四位。""然则今日库贮炮具,皆平定罗刹故物也。""其雅克萨城所获罗刹炮三位,乌宁克尔、珠尔亨等处获罗刹炮二位,并残毁。子母炮一百九十五位,行营炮四位,皆齐齐哈尔库贮,永远不动。"
  1682年,远征罗刹(俄罗斯)的红夷大炮抵达墨尔根(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城),1684年调驻齐齐哈尔,在齐齐哈尔设置了火器营,设参领一人,协领三人,佐领、骁骑校各16员。1685年,200门大炮从齐齐哈尔运到雅克萨前线,参加反击战争。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4月清廷命都统彭春、副都统郎坦、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水陆军3000余人由黑龙江城(今爱珲)出发,5月22日进围雅克萨。24日,清军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和红夷大炮等火炮从三面轰击,杀伤城内100多人,摧毁所有城堡和塔楼。第二天早晨,清军又在城下三面积柴,声言要火攻。托尔布津招架不住,乞求投降,率600余人撤往尼布楚。被沙俄侵略军窃踞长达20年之久的雅克萨重返祖国。
  俄军撤回尼布楚后,又拼凑兵力,同年八月再窜进雅克萨,在旧址上筑起城堡,四处烧掠我边民,无恶不作。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6月,清军2000余人和福建藤牌兵400人再次进抵雅克萨城下,用神威无敌大将军等火炮日夜向城内猛轰。鏖战四昼夜,800俄军只剩下百余人,托尔布津被击毙。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夏,俄军残部退回尼布楚。
  两次雅克萨战争结束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在齐齐哈尔为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建设了炮库,雅克萨战争后运回的四门大炮安放在库内。
第25节:到底是谁烧了圆明园
  到底是谁烧了圆明园
  前些年,有个相声段子。
  老师问:"圆明园是谁烧的?"
  学生答:"不是我烧的。反正不是我烧的。"
  老师向家长反映了这事儿,学生的娘说:"肯定不是俺家孩子烧的。这事可不能往俺们身上赖。"
  学生的爹说:"烧就烧了。多大个事儿!不行俺们赔!"
  这段相声说明,一、"圆明园是谁烧的"是学校老师经常要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二、许多人真不知道圆明园是谁烧的。
  圆明园是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胜门、安定门等处,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纷纷退至圆明园一带,英法联军遂追至圆明园。守园的官兵寡不敌众败走。法军首先展开抢劫行动,英军司令格兰特遂批准英军入园。联军士兵大肆劫掠园中的珍宝和陈设物。根据英国官员事后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宝(金银、宝石、绸缎和古玩陈设等)价值达600万英镑之多,因不识其价值或因搬运不便而被毁坏的珍本图书、佛塔、瓷器、家具等价值与此相仿。法国作家雨果曾经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抢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洗劫的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一个把口袋装满,一个把箱子装满,然后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咬文嚼字》于2007年1月16日向社会公布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文史知识常见的错误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其时圆明园已是废园。
  著名大作家的《千年一叹》竟然也写出了:"何况在时间上,敦煌藏经洞发现前的八十天,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华文明刚刚蒙受过奇耻大辱。"可见,"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错误认识之"深入人心"。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是1900年的事,而1860年圆明园就被英法联军烧了,差了40年。
第31节:蒋介石与"中正式"步枪
  蒋介石与"中正式"步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淘汰和多余的各式枪械大多被卖到了中国,加上国内各派系控制下的军工厂自产武器,使得当时国内使用的枪械庞杂,口径互不相同。中国当局多次试图统一步枪口径,几经周折,却没能成功。
  1934年1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兵器制式化会议,决定将德国M1924 7?92毫米毛瑟步骑枪定为制式步枪。该枪在德国也只有少量生产,在当时为最新型的步枪。
  1934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向毛瑟兵工厂订购了一万支M1924步骑枪装备税警总团,兵工署技术司向毛瑟厂索取该枪的全套图纸,以及料表、检验样板一套,交给位于河南省的巩县兵工厂筹备仿制M1924步骑枪。可是由于毛瑟厂提供的图纸及检验样板有误,于是兵工署技术司委派曾就学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巩县兵工厂厂长毛毅可,向德国有关部门正式商洽购买M1924步骑枪及检验样板、图纸。经过一番周折,到1935年7月,巩县兵工厂终于开始试生产。因1935年是民国二十四年,此枪定名为"二四式"步枪。
  "二四式"步枪筹备、试生产过程中,受到蒋介石的重视,1933年、1934年先后两次偕夫人宋美龄到巩县兵工厂视察,并对"二四式"提出改进意见。蒋介石认为毛瑟枪的枪长是根据欧洲人身体设计的,而中国士兵比欧洲士兵身高矮一些,建议将枪托略微缩短、刺刀加长。为表示对其尊重,1935年8月,将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骑枪,枪匣上的印记也改为"中正式"三字。"中正式"枪身短了,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但刺刀加长了,在拼刺刀时还是不吃亏。蒋介石的建议符合步兵紧凑化、轻型化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中国国情,使"中正式"成为中国士兵喜爱的步枪。
  由于蒋介石对"中正式"的钟爱,生产"中正式"的主要生产厂巩县兵工厂,也从原来的旧式工厂变为较为现代化的大规模兵工厂。
  1935年10月10日,"中正式"步骑枪正式批量生产,从而开始了其长达14年的生产历程。"九一八"后,国民政府的兵工政策开始调整,逐渐形成了主要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发展国防兵器工业的基本思路,将"中正式"步骑枪定为制式步枪并开始大量生产。"中正式"的生产,在中国兵器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作用。1943年后,第21厂、第41厂等生产"中正式"步骑枪的工厂,都采用同样的图纸、同样的检测标准,生产完全相同的步枪。
  "中正式"步骑枪,口径7?90毫米,全长1110毫米,全重4公斤,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刺刀全长约575毫米。
  "中正式"步骑枪采用7?92毫米×57毫米尖头弹,杀伤力极大,并可与当时广泛使用的机枪如捷克ZB26、"二四式"马克沁的子弹通用。与圆头弹相比,尖头弹弹头质量较轻,初速较高,加之弹头呈流线型,空气阻力小,弹道特性好,不易受横风影响,从而使得"中正式"的射程和精度都远在汉阳造和"元年式"之上。7?92毫米×57毫米尖头弹的有效射程超过600米,比日本"三八式"步枪使用的6?5毫米×50毫米友坂步枪弹威力大。后来日本"九九式"步枪改用了7?7毫米×54毫米枪弹,但在弹道性能和杀伤力上仍与7?92毫米×57毫米尖头弹有相当差距。而且"中正式"弹头打到人的躯干部位不死也是重伤,而日本的"三八式"、"九九式"步枪都是贯穿伤。
  "中正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内部机件、构造均大体相同,包括枪机在内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锉即可互换,有的可以直接通用。
  "中正式"的缺点是拉动枪机较费力,加之,在持续射击时,枪匣与枪机因受热膨胀而紧贴在一起,枪机更难拉动;射击精度、射程都不如日式。
  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仍在生产全枪长为1275毫米的"三八式"友坂步枪。"中正式"步骑枪比"三八式"步枪短很多,为在白刃格斗时与"三八式"步枪相抗衡,其刺刀全长约575毫米,仅刀身部分就长达428毫米。不过,"中正式"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仍短于"三八式"步枪加装刺刀的长度。
  据不完全统计,1928年至1949年间,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兵工厂共生产各式步枪181万余支,其中"中正式"占三分之一以上。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重武器缺乏,士兵训练不足,但是轻武器"中正式"步枪并不比日本步枪差。可以说"中正式"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国内战争期间,国民党军虽有大量的美械及接收、缴获的日本枪械,但"中正式"仍是主要的步枪。直至国民党撤到台湾,全面换装美式步枪,"中正式"才退出了作战序列。
  枪只是武器。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也使用"中正式"。解放战争中,许多解放军战士使用的是缴获的"中正式"。
  "中正式"最后一次上战场,是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依然有不少战士使用缴获的"中正式"。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开始换装俄式装备,残留的"中正式"退居二线,用于装备民兵。
  现在,"中正式"已经成为收藏品。
第32节:抗日战争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1)
  抗日战争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
  1931年"九一八"后,国民党政府下令不许抵抗,虽然如此,中国人民和爱国的中国军队并没有放弃抵抗,发生在1931年11月4日的齐齐哈尔江桥抗战,就是中国军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反击。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九一八"后,驻在东北的中国军队并没有能够对日军组织有效的还击,以致让日寇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一路占据了辽宁、吉林两省。1931年10月日军自南而上逼近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当时,黑龙江省的东北军主力及省主席万福麟全在关内,齐齐哈尔城内仅有一个卫队团,省城周围也仅有四五个省防旅。省城内人心惶惶,投降派和特务活动猖獗。在这样不利的形势下,张学良和万福麟电请南京政府,任命当时在黑河的马占山将军到齐齐哈尔代理黑龙江省主席主持省务。
  10月13日,驻在白城一带的汉奸张海鹏部三个团在日军飞机配合下,向齐齐哈尔以南的泰来嫩江哈尔葛铁路桥进犯,江桥抗战从此拉开了序幕。这时,马占山尚未到省城,省督军署参谋长谢珂挺身而出,暂理省城事务,指挥卫队团对汉奸张海鹏部以迎头还击。16日,毙敌总指挥徐景隆,击退汉奸的进犯部队。
  我军首战告捷,日寇利用汉奸进犯齐齐哈尔的阴谋破产,全省抗日气氛为之一振。
  19日,马占山将军到达省城齐齐哈尔。马占山一到省城,日本人就使用了一贯的诱降伎俩,对马占山作出许多许诺,可是马将军不为所动,旗帜鲜明地表示要抗战到底。马占山在就职典礼上说"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扰乱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铲除之,以尽我保卫地方之责",激励将士准备抵抗日军,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不能为降将军"。接着到江桥前线布置防务。至此,黑龙江省的抗战形成了新局面。
  在利用汉奸的武力进攻和政治诱降失败后,日寇只得直接对我江桥抗日军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11月4日晨,1300多名日军在七架飞机掩护下对我江桥阵地发起攻击。马占山当即下令还击,日军的进攻很快被打了下去。我军士气大振,乘胜反击。
  5日和6日,日军发动的进攻也全被打退。11月7日,进攻的日军增至8000人,加上汉奸共1?5万人,有重炮30门,飞机20多架,坦克多辆。战斗极为激烈,双方伤亡均在500人以上。在敌军重炮和飞机的轰击下,我军阵地难以坚守,马将军下令部队自江桥退守到齐齐哈尔南郊的三间房阵地。
第33节:抗日战争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2)
  7日,马占山通电全国,宣告抗战决心,电称"占山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之土,沦于异族"。
  在东北大部分国土沦丧,国民党将领的一片恐日声中,黑龙江省区区数千地方守备部队以简陋的武器阻击不可一世的强大的日军于江桥,使投降论调受到打击,使全国的抗日热情出现了高潮。当时,齐齐哈尔江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焦点,马占山将军也被称为"抗日英雄"。全国掀起了"援马运动",上海、哈尔滨等大城市的青年人组织"援马团"、"义勇军",支援马占山为首的黑龙江省抗日军民。上海的电影公司还拍摄出以马占山为题材的电影,上海烟草公司推出了"马占山牌"香烟。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黑龙江省军民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齐齐哈尔周围的一些地方守备部队也陆续加入了战斗。
  我黑龙江省军队的顽强抗击,让号称无敌天下的日本军队丢尽了面子。
  11月12日日军大本营将专门用于寒地作战的精锐部队多门师团调至齐齐哈尔前线,日军兵力达到了两万多,含步、骑、炮、坦克、空军等多种兵种。16日、18日两天,双方展开了决战,战斗达到了白热化。多门师团团长的弟弟被我黑龙江省军队击毙,多门师团团长本人也险些被俘,多名联队长级敌酋毙命,也有敌机被我黑龙江省军队击落。由于装备简陋,国民党政府不派出援军,我黑龙江省军队损失极大。为保存抗日力量,马占山部队只好撤出战斗,向海伦方向转移。11月19日省城齐齐哈尔沦落敌手,江桥战役结束。
  "九一八"之后,日本侵略军占领辽、吉两省几乎是兵不血刃;齐齐哈尔江桥一役,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对日军的第一次有组织、有规模又有效果的抗击,可以说,1931年的齐齐哈尔江桥抗战,是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江桥之战,日军投入精锐达3万人,而我方先后加入战斗的不过是1?3万人的地方部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江桥抗战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江桥抗战在军事上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以马占山、谢珂为首的黑龙江省军民,能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不畏强大的日本侵略军,以阵地战方式与强敌相战,并给敌人以巨大杀伤。这一抗战之举,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这一抗战之举对投降派是一次有力的打击,对以后国民党的全面抗战起了推动作用。
  江桥抗战后,马占山部改编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一部分继续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有的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一直战斗到抗战胜利;另一部分进入苏联,辗转回国后,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继续抗战。全国全面抗战时期,马占山率部在陕北组织抗战,马将军与八路军为邻,曾得到共产党的帮助和教育。解放战争中,马占山对傅作义将军做了许多工作,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马占山、谢珂等将领,领导黑龙江省军民的齐齐哈尔江桥抗战,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为中国抗日战争史翻开了光辉的第一页,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
第34节:抗战殉国第一将是谁(1)
  抗战殉国第一将是谁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有近百位将军为国捐躯,通常人们认为,1937年"七七"卢沟桥战争中牺牲的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是抗日战争中最早殉国的将军。然而,早在他们之前黑龙江省的江桥抗战中,就有一位将军为祖国献出了生命,他的名字叫韩家麟。
  韩家麟,号述彭,以号行,多称他为韩述彭。韩家麟祖籍山东省,韩家逃荒到吉林省梨树县小城子镇河山乡河山村。韩家到东北后,很快富裕起来,成为当地大户。韩家麟1898年出生,幼年丧母,先就读于私塾,后入高级小学读书。读完高小那年,一个骑兵团剿匪路过河山村。为了能让家中出个当官的,韩家麟祖父请求让16岁的韩家麟跟着队伍当兵。骑兵连连长马占山见韩家麟相貌端正,样子精明,就收下了他。
  16岁的韩家麟给马占山当马弁,因为机灵能干,很得马占山喜爱,马占山收韩家麟为义子,并送他到沈阳东北军官养成所学习。因韩家麟学业优秀,学成后回部队更得器重,先当文书,1923年,被提升为少校副官。1927年,任中校副官长,成为马占山的得力助手。1930年,考入沈阳东北高等军官研究班深造。
  1931年"九一八"时,正在沈阳东北高等军官研究班学习的韩家麟,坚决拒绝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帮凶,混在逃难人群中,冒死逃入关内,辗转找到黑龙江省省主席、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万福麟欲留韩家麟在五十三军任上校副官长,韩家麟却坚持要回东北敌占区参加抗日战斗。当时万福麟主席与黑龙江省已经失去联系,急于了解省内情况,就派韩家麟携密信回东北。1931年10月下旬,受张学良、万福麟委派,韩家麟化装启程经历重重风险,回到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
  日军兵不血刃一路占领辽宁、吉林后,向北逼近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1931年10月13日,驻在白城一带的汉奸张海鹏部三个团在日军配合下,向齐齐哈尔南面的泰来嫩江哈尔葛铁路桥进犯。省督军署参谋长谢珂率部抗击,击退汉奸张海鹏部。江桥抗战从此拉开了序幕。19日,马占山将军率一团兵力由黑河到达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的抗战形成了新局面。11月4日晨,日军第二师团步、炮兵1300多人,在飞机掩护下对我江桥阵地直接发起大规模攻击。马占山当即下令还击,声震中外的江桥抗战正式展开。
  我军在齐齐哈尔江桥一带与日本军队作战的生死关头,韩家麟带回万福麟密信。正是用人之际,马占山见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韩家麟回来助战,非常高兴,当即委之少将参议兼黑龙江省政府机要秘书,参与谋划江桥作战方略。在韩家麟等人的协助下,马占山指挥黑龙江省军队给日本精锐部队多门师团以重创。
第35节:抗战殉国第一将是谁(2)
  江桥抗战失利后,韩家麟随马占山部队退守海伦。马占山又派韩家麟化装潜行去北平向张学良、万福麟汇报黑龙江省军事情况,然后携指令回省。日本进逼,海伦危急时,韩家麟安排马占山等将领家属秘密转移到天津。1932年2月,他接任义勇军参谋长职务,成为马占山的得力助手。1932年4月初,韩家麟介绍共产党员李继渊到马占山部队,李继渊被任命为少校(后提中校)秘书,马占山部队在海伦以东的罗圈甸子被日军重重包围,李继渊随卫军营营长及全体战士一起英勇奋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李继渊牺牲时年仅25岁。
  在日军松木师团强敌压迫下,马占山抗日部队节节失利。1932年7月,部队转战小兴安岭一带深山老林,行至庆城县(今庆安县)东山张河白硷子山口时,突然日军伏兵四起,马占山部队被千余日军包围。抵抗至第三天,士兵牺牲过半,马占山受伤,弹药消耗殆尽。7月22日,抗日部队分两路突围,马占山与军长邰斌山、参谋处长容聿群以及随从卫队42人向东突围,奔深山;韩家麟、连长于俊海带官兵百余人、马50多匹向北突围,吸引敌军掩护马占山。敌军见向北突围的人数较多,以为必是马占山之所在,即以重兵尾追不舍。
  战至28日,韩家麟的手下仅剩二十几人,疲惫已极,行至海伦县罗圈甸子南一个叫七八道林子的地方,见敌人追兵已远,恰有一民房,饥劳过度的战士便在民房中倒头睡下。7月29日清晨,屋里人还在酣睡,突然枪声大作,日军已将这所小房团团包围,敌人对屋内喊话,意思是:你们这几个人已经无路可逃了,赶快投降。韩家麟当即组织还击,明知决无生路也誓死不降。日寇见已入绝境的中国人竟然拒不投降,恼羞成怒,顷刻之间,机枪齐发。韩家麟等二十几人壮烈牺牲,其中有少校参谋佟玉衡、少校副官刘景芳、少校连长于俊海。
  韩家麟将军身中数弹,脸部被子弹打得血肉模糊。因他身着将军服装,嘴上留着胡须,身材酷似马占山,身上还带着马占山的名片和一枚马占山的印章,敌人又在战场搜到马占山的玉质镶金烟具一套,误以为这人就是马占山。关东军司令本庄得知马占山已被击毙的消息,兴奋异常,立即向东京陆军省和天皇报功请赏。于是,日本开动宣传机器,大肆宣扬马占山已被击毙,通电各地报捷请功。日寇残忍地将韩家麟首级割下,悬于海伦城头"示众",后送至日本首都东京,并在东京举办展览会庆祝"击毙"马占山的"胜利"。我国多家报纸也报道了马占山牺牲的消息。因韩家麟等人的掩护,马占山部突出重围,进入小兴安岭深山老林。马占山收集余部不到百人,潜入大青山,以草根树皮充饥,历尽千辛万苦,在密林中辗转了五十多天,脱离险境,到达龙门县。不久,马占山抗日的大旗重新出现,日本人为之大吃一惊。
  虽然日本人明知战死的不是马占山,但还是不肯放弃宣传,依然在报上吹嘘"战果",说"马匪军已被消灭"、"马占山已被皇军击毙"。日本靖国神社"游就馆"的玻璃展柜里摆放出马占山的印章、钱包、烟具、马大洋、照片,还有"马占山"的血衣。
第36节:马占山"上将"之谜(1)
  马占山"上将"之谜
  马占山当过上将,但是,你要真查起来,任何国民党军队的上将名录上都没有马占山这个人。这是怎么回事?
  国民党军军衔属于美国式,不设元帅、大将,上将分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上将、中将加上将衔。虽然名目繁多,但上将毕竟是上将,还是有史可查的。特级上将就是蒋介石1人,一级上将先后授予17人,东北军系统,万福麟、于学忠得过二级上将,何柱国得过上将。怎么查也没有马占山的名。
  马占山是胡子出身,到苏联后才学会写一个"马"字,但他作战勇敢,因此官运亨通。1913年马占山只是吴俊升骑兵第二旅第三团少校连长,1927年就升任骑兵第二军军长,得到奉军中将之衔。
  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东北军缩编,改军为旅。马占山成为黑龙江省步三旅旅长,但军衔还是中将。
  江桥抗战期间,马占山被任命为黑龙江省代主席、黑龙江省军事总指挥。江桥抗战,在全国造成极大影响,马占山将军一时成为英雄。
  1931年11月12日,江桥抗战正酣,也正在这时,国民党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许多人冲蒋介石发难,会开得乱七八糟,但对江桥抗战却给予了肯定。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7日发布决议: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边防副司令官马占山守土尽职,功在国家,实任为黑龙江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驻江省副司令官,以陆军上将待遇。20日所作的《对日问题专门委员会报告》中说:"中国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马占山对于日本军队进攻之正当防卫,不独为保障中国国家之领土,尤为保障国际正义与世界和平之存在,亦即维持国联盟约非战公约,及一切国际公约之存在而牺牲。"
  这些是对马占山爱国抗日义举的肯定与表彰,同时也是有人借马占山说事儿,对蒋介石表示不满。马占山的上将一事,成了一块投向蒋介石的石头。虽然马占山对蒋介石没招没惹,但从此蒋介石对马占山有了芥蒂。
  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只是说了"以陆军上将待遇",并没有举行仪式正式授衔。马占山远在黑龙江省日军包围的战场,也不可能举行正式授衔仪式。如果局势稳定,正式授衔是可能的。可是没有多久,马占山就投降了。对于降将,自然不可能再补授上将了。
  没过多久,马占山重新抗日,再次成为英雄。事情继续下去,马占山的上将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事情发生了变化。
第37节:马占山"上将"之谜(2)
  1935年初,军政部长何应钦以"陆军官阶过滥"为由,呈请国民党中央,提出减少上将员额,得到了国民党中政会通过。3月30日公布了《特级上将授任条例》、《上将任官施行条例》,一批原上将衔改任中将,如薛岳、熊斌、孙连仲、石敬亭、鹿钟麟、张之江等均改任中将。这时的马占山自然也不可能再授上将了。
  全面抗战期间,马占山是国民党东北挺进军司令,名头虽不小,但实际没有多少人马,更不算正规军,已没有当上将的资本了。解放战争期间,马占山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官也不小,但由于处处受蒋介石歧视,他称病隐居北平,没有到任,军衔也无从谈起。
  说马占山不是上将吧,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有过公开正式决议,后来由上将改为中将的名单也没有他。说马占山是上将吧,没有正式授衔,后来也没人拿他当上将对待;上将改中将名单中没有马占山,也有不承认他曾当过上将的意思。马占山的上将,就这么一直悬着,糊涂着。
  马占山降日时,被任为伪满洲国的军政部长。屁股还没坐稳的伪满洲国,为了拢住马占山这个将才,着急慌忙地正经八百地授了马占山上将军衔。可是,没过几天,马占山反出齐齐哈尔,二次抗日,伪满洲国灰溜溜地宣布"褫夺"马占山的上将军衔。
第38节:"七七事变"发生在7月8日
  "七七事变"发生在7月8日
  "七七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是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1937年7月7日只是全面抗日战争的纪念日,其实,战斗的第一枪是7月8日早晨打响的。
  1937年7月,日本军阀认为全面侵略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在卢沟桥挑起全面进攻中国的大规模战争。经过一系列的准备、试探,7月7日晚日军牟田口联队借口一名士兵在演习中失踪,提出到宛平城内查找的无理要求,当即被我方拒绝。日军在8日早晨向我宛平城发动攻击。于是,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开始了,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也宣布开始了。
  当时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北平市市长的秦德纯在《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中记:"七七之夜,约在十一时四十分钟,我接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宗瀚及负责对日交涉的林耕宇专员电话……夜晚二点,外交委员会又来电话……八日拂晓约五点,日军已在宛平城之东面、东南面及东北面展开包围态势,先要求他的外交人员进城,继又要求武官进城,均经我吉团长与王冷斋专员(行政督察专员)拒绝。日方武力威胁之伎俩已穷,即开始向城内炮轰,并掩护其步兵前进。"
  柳风写的纪实文学《血祭太阳旗》一书中,这样写道:
  凌晨4时许,一木少佐从现地打电话报告说,中国军队再次射击,牟田口即在电话里下达了口头的战斗命令,其时为8日4时23分。
  今井武官就此情况立刻给东京的陆军参谋部拍电报报告。
  其实,在这过程中,原先声称去向不明,指定与中方有关的那名"丢失"的士兵,已经平安地归队了。
  5时30分,日军对驻守于宛平城和附近龙王庙的中国部队29军进行了炮击,中国守军伤亡一百八十多人。
  中国驻守卢沟桥地区部队冯治安37师之219团,在团长吉星文上校、三营长金振中少校指挥下,奋起反击,击退了日军的猖狂进攻。
  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七七"事变发生了,它导致了日军的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大规模展开。
  依此说法,战斗发生在8日的早晨5时。
  《抗日战争国民党阵亡将领录》纪念赵登禹烈士的文章《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一文说:"七月八日凌晨,日军步兵一营,附山炮四门及机关枪一挺,由丰台向卢沟桥前进。秦德纯得知后,立即向守军命令道:'保卫领土是军人的天职,对外战争是军人的荣誉,务即晓谕全团官兵,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驻守卢沟桥的我守军接到命令后,迅速进入阵地。到五时,日军已完成对宛平的三面(东北、东、东南)包围,日军始而炮击宛平城,继而又向我卢沟铁桥(铁路桥)猛攻。吉星文团长指挥所部官兵当即还击,手榴弹、大刀一齐上,打得敌人丢盔弃甲,所谓'皇军威严',扫地殆尽,桥头阵地被我军夺回。"
  1995年6月24日《老年报》的《打响"七七"抗战第一枪的勇士》一文,引述亲自参加卢沟桥抗战的当时二一九团排长李文成老人的回忆:"所谓'七七'事变,其实7日那天并未交火,日军炮打卢沟桥的准确时间应该是7月8日。7日夜里,我在桥上带岗,晚十点整,下岗没多大会儿正准备睡觉,日军声称走失了一个士兵,要到桥这边来,说是要搜。二一九团坚决地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大家都不睡了,警惕地看着日军会有什么动静。果然不出所料,大约到8日凌晨二时,日军动手了,突然炮轰卢沟桥。吉星文团长立即下令还击,卢沟桥事变就这样开始了。"
  亲自参加战斗的李文成老人,也认为事变是发生在8日凌晨,只是时辰上记忆略有不同。
  把7月8日的战斗称为"七七事变",有两个原因:一、当时战事紧张,面对着重大的事变,人们顾不上细节,没有人去抠字眼;二、过去一般人有把早晨看成为一天开始的习惯,不是以零点为一天的开始,凡是天亮之前发生的事就都算是前一天的。
  当然了,我们没有必要将"七七事变"再改为"七八事变",只是想通过这些辨析,可以把历史理得更加清晰,对历史认识得更深刻。
第39节:平型关大捷不等于平型关战役(1)
  平型关大捷不等于平型关战役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大败日寇,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也随之名声大振。然而,时至今日,有许多人还是没有搞清楚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大捷之间的关系,经常将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大捷混为一谈。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意图以强大兵力迅速占领太原及整个山西省。1937年9月11日,日军最精锐的第五师团进至河北蔚县,其一部西向山西广灵、灵丘进犯。广灵、灵丘一线的汤恩伯部十七军及七十三师与敌军鏖战8个日夜后,撤至平型关一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长城一线布防御敌。以杨爱源为右路总司令,接替汤恩伯指挥;傅作义为左路司令,七十一师集结繁峙,七十二师集结代县,作为预备队。新编第二师至繁峙沙河待命,第十五军至凌云口一带策应。平型关一线布防完成。
  这时红军刚刚改编为第八路军,归入第二战区序列,也在向山西前线开进。林彪、聂荣臻所部一一五师于9月14日抵达平型关南大营镇待命。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多次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会谈,确定八路军不进行正面阵地防御,主要在敌军侧后进行游击战,击破敌后方交通线和兵站据点。
  9月22日,日军二十一旅团在战军配合下向平型关阵地进攻,被我七十三师击退。23日,日军再次向平型关、团城口进攻,二十一联队企图绕过平型关。我军七十三师、八十四师、独立第八旅,与敌展开血战。
  23日,阎锡山令傅作义部投入战斗与杨爱源联合指挥作战,金宪章新编第二师、郭宗汾七十一师、傅作义三十五军,向前线开进,令八路军一一五师自阵地右翼向北攻击平型关敌军侧背。此时,一一五师已经进至平型关东的冉庄、东长城村一线。由于我军力量增强,25日,我军将进占团城口将日军二十一旅团主力包围。
  就在我军准备围歼敌二十一旅团主力的同时,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个团及骑兵营向灵丘方向前进牵制敌人,24日夜,一一五师三个团冒雨在平型关东北山区设伏。以两个团截击和分割行进中的敌人,以一个团断敌退路,以一个独立团和骑兵营阻击敌人增援部队,以一个团为预备队。
  25日晨,敌二十一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向前线西进。7时许,全部进入我八路军一一五师伏击地域,我军全线突然开火,经过约6个小时的浴血奋战,至13时许战斗结束,计歼敌千余人,缴获步枪千余支,机枪二十余挺,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两百余辆。取得首战大捷,这就是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平型关一一五师伏击成功,切断了日军的交通线,有力地支援了平型关正面的反攻。
第40节:平型关大捷不等于平型关战役(2)
  平型关战斗结束后,八路军一一五师参战部队立即向平型关正面的东跑池日军逼近,并在当日黄昏抢占了东跑池周围的高地,将日军包围在东跑池一带的盆地。但是国民党军队却没有按照计划出击。国民党军队的怠战,使该地的日军未能被歼,平型关战斗的战果未能得到扩大。
  八路军平型关伏击成功的同时,傅作义、杨爱源等部,加紧收缩围攻团城口敌军二十一旅团主力。日军第五师团长坂垣急令四十二联队、二十一联队向平型关增援。
  27日至29日,双方在平型关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相持不下,死伤累累。敌关东军十五混成旅、第二混成旅、十川支队,驰援平型关二十一旅团。由于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到达,我军茹越口、铁角岭阵地失守,平型关正面阵地腹背受敌。9月30日夜,前线各部队奉命撤离。平型关战役结束。
  平型关之战历时一个月(从9月3日制订作战计划到10月2日全线撤退),战场绵延数百里,我方投入兵力10多万人,达11个军,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日本军方却显然缩小了死伤人数,只在资料上记载,日军死伤8562人。
  平型关战役是忻口会战的前期阶段,平型关战役也是"七七"之后,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者最顽强的抗击,几乎将有"钢军"之称的日军二十一旅团全歼。虽然因敌增援解围,平型关战役最后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却给气焰极为嚣张的日军以巨大的打击,让他们看到速战灭亡中国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后,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配合作战。
  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虽然没有进入正面战场,但是首战就取得了胜利,切断了敌人的交通线,有力支持了正面战场。
  平型关大捷,从军事上说应该称为平型关战斗。战场实际上就是在由灵丘通往平型关方向的小寨、老爷庙和关沟一带和一条叫乔沟的深沟里,距离平型关口大概还有0?5公里。为了表述方便称平型关大捷。
  从战役角度看,平型关战斗是配合平型关主战场的侧后伏击战,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歼灭的是日军二十一旅团的一个辎重部队1000余人,并不是整个的二十一旅团,更不是坂垣师团。由于八路军对日本军队的战法、战斗能力并没有感性认识,此战也损失上千经过长征的老战士及宝贵的弹药。
  平型关战斗的意义,主要是在政治上的。八路军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友军树立了榜样,使全国人民看到了抗日战争的希望,对八路军抗战的重要作用有了认识。这次战斗,也使八路军认识到了日本军队的特点,取得了对日作战的经验与教训。从此,八路军坚定了游击战为主要战法的思想。
  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与多派系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协同作战,这次合作的成功,为以后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41节:地雷战中的科学家(1)
  地雷战中的科学家
  《地雷战》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电影,电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民在华北地区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战法。地雷战打得鬼子闻风丧胆,在地雷战中,人民抗日武装发展壮大起来。
  有人不禁要问,当时的中国北方庄稼汉对地雷知之甚少,而八路军中也极其缺少地雷制造的专业人员,他们怎么能够将地雷制造得如此精妙,运用得如此神奇?
  鲜为人知的是,华北地雷战中,有一批科学技术人员。这些科技人员为地雷战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其事迹与前方战士同样可歌可泣。
  冀中抗日根据地,地处大平原,没有山脉、湖泊,被日军重点驻兵的三条重要铁路包围着,又靠近日寇统治中心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成为开展游击战最为艰难的地区。1938年春,抗日战争处于艰难时期,八路军急需枪支弹药,在这种条件下,抗日军民被逼出了地雷战这个适合冀中平原的战法。
  可是,问题又来了,一没有人会造地雷,二缺少造地雷的器材、原料。这个时候,冀中军分区司令员吕正操想到了科学家,他找来了冀中军区二分区参谋长的张珍。
  张珍原名张学渊,曾在辅仁大学化学系当过教师,他认识不少北平、天津的爱国技术专家。张珍接受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的命令,秘密潜回北平,找到他的辅仁大学同学孙鲁,动员他和自己一起寻找、动员科学家到抗日根据地工作。孙鲁回到天津老家,在英租界找到熊大缜(熊大正)。孙鲁向熊大缜介绍冀中情况,熊大缜找到导师叶企孙。
  说到地雷战中的科学家,首先得说一说叶企孙。
  叶企孙,名鸿眷,字企孙。1898年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前清举人,国学造诣很深,对西方现代科学也颇有研究。叶企孙,1907年入敬业学校,1913年入清华学校,1918年在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国学习,1920年6月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6月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通晓英语、法语、德语。考察过欧洲高等教育和科研。
  叶企孙先生是中国物理学事业的铺路人。著名科学家华罗庚、吴有训、熊庆来、周培源、王淦昌、钱三强、钱伟长、李政道、杨振宁、赵九章、彭桓武、王大珩、陈芳允、邓稼先、朱光亚、黄祖洽、周光召、唐孝威等,都曾受过叶企孙老师的培养。
第42节:地雷战中的科学家(2)
  而1977年的叶企孙教授之死,竟然也与冀中地雷战有关。
  吕正操司令员派张珍到北平时,叶企孙先生正在天津养病。熊大缜是叶企孙最看好的门生,也是他的助教。这时,叶企孙正准备让熊大缜去德国深造,熊大缜也正准备完婚后远行欧洲。
  熊大缜听说八路军准备开展地雷战的事,兴奋异常,觉得这是科学工作者为抗日战争直接出力的好机会,决心放弃出国机会、推迟婚期,到冀中抗日炮火中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