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著就是能量转向和转化的障碍。
第七节 改变意象
要改变意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一个常见的误解,认为意象既然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东西,是虚幻的东西而不是实体,就应该可以随意改变。但是,你试一试就会发现事实远不是这样。
有一次,一个大学生做意象对话。起始的意象是进入一个山洞。他想象在山洞中拣到了一些玻璃和石头。
做完这次意象对话后,我说起意象不是我们能完全控制的,我们想象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归根结底是和我们的心理状态有关的。假如你的心态很好,你想象中在洞里找到的东西就会很好。这个大学生就有点不相信,说“我要想象什么就可以想象什么,我现在就回到洞里,找一大堆钻石带出来”。
他想象了一下,大声说“我想象出钻石了,我把它们拿起来了”。
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偷偷地小声告诉我“我拿到了钻石,但是一出洞口,它们就变成了玻璃和石头。”
意象难于改变,意象原型更难于改变,之所以难于改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带着大量的能量。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引导意象才可以释放这些能量,或者让能量流转变方向,必须了解能量流转向的规律。这样,我们才可以最终让意象原型改变。
改变意象治疗心理障碍的过程,也是一个正本求源的过程。前面我们说过,心理障碍产生过程中,有一个泛化。比如,一个女孩子失恋了。她说,“男人不是好东西”。这就是泛化。而心理治疗的过程,是让她注意,有些男人(比如她父亲、或者某一个男老师)是一个好东西。让她看清,她的怨恨是来源于对一个男人的,而不是对所有男人的。这就是正本求源。正本求源的过程,就是把泛滥出的能量归回它原来的地方。这样,意象就可以转变,她可以分出至少2个男性形象,一个“不是好东西”,另一个是“好东西”,以后还可以进一步,分化为10个男性形象,分别代表10种类型的男性——有很好的,有不好不坏的,有三七开的,有坏的……,这样,她对男性的态度就不是一概否定了,她也就可以和不同男性建立不同的关系了。这,就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意义。
我们把一个人心中消极的意象原型改变为积极的,他的人生也就成为积极的了。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改善来访者的现实检验能力,也就是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
这个能力提高了,来访者自然就发现,他们原来的消极世界观错了——世界虽然不象我们希望的那么完美,也绝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坏。
魔鬼是化了妆的天使
我有时会对来做心理咨询的人说:祝贺你有了心理障碍。对遇到了不顺利的人说:你遇到了一个好机会,千万不要白白放过。
这听起来仿佛是一种嘲笑,所以一般我不轻易说,但是在我自己心里,我真的感到心理障碍是一个祝福。
心理障碍可以提供一个机会,让我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心理障碍把我们过去不引人注目的小的弱点放大了,它迫使我们改变自己,在挣脱心理障碍的过程中,你的心灵经历了锤炼,所以在你的心理障碍解决后,你不是仅仅会“象过去一样健康”,而是比过去还要健康。
破房子遇到了雨天,是房子的心理障碍,但是正是它让我们知道了房子那里漏水,如果你堵住了漏洞,那么雨过天晴时,这座房子会更加“健康”。
当然,很少有人知道怎样面对心理障碍和挫折,也很少有人能够利用心理障碍出现或者挫折而发现了自己,发展了自己——除非他经历了一次成功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有过一些这样的例子。
一个女孩,从小生活很顺利,自己也很优秀。长大后顺利靠上了名牌大学,然后又保送上了研究生。往往才女不美丽,可是这个女孩子却偏偏是财貌双全的美才女。往往美女嫁得不一定好,但是她的丈夫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她的生活似乎是由鲜花塑造的,她的笑容似乎永远灿烂,她感到一切都那么美好。
可是后来变了,“快乐的乐章演奏完了,低沉的音调中,‘魔鬼’来了”,她说。
丈夫心脏病突发而死,据说,是因为企业中工作压力太大,而且多个项目失败,负债累累。在他去世前的晚上,他一切照常。半夜,她隐隐约约听到他叫她,但是她困了,懒得理他。第二天早晨,她醒来,他已经没有呼吸了。一瞬间她非常的恐惧。
她从此失去了睡眠,没有一天她不失眠。从此后,直到她来做心理咨询的那天。3年多1000多天,每天她睡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好不容易睡着后,她也会突然惊醒,心砰砰地跳。或者她刚刚睡着就梦见他,每次都是魔鬼一样可怕的样子。
在咨询中,她感到很自责,她说如果她知道会这样,她本应该在他叫她的时候醒过来,也许她还可以救他。她说“他做了鬼会来索我的命,因为我没有救他。”她说她不可能再爱别人了,但是他在她的心中也不是一个可爱形象,他很可怕。
她是一个基督徒,虔诚信仰上帝,她说她祈祷上帝帮助她,但是上帝似乎也遗弃了她。她对心理咨询也没有抱什么希望,她说“只有上帝能救我,但是,他似乎听不到我了。也许是因为魔鬼来到了我身边吧。”
对她的咨询从几个方面做,我帮助她理智地思考,让她领悟到,她的自责是不合理的,因为她不可能预见到丈夫会有心脏病,她也不知道他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从不对她说这些),在困倦时听到丈夫叫而没有答应也是常见的现象。我让她理解,自责背后是她的一种幻想,幻想自己听到了丈夫的叫声,醒了,及时去了医院。幻想她可以不遇到这个灾难。
我用种种方法,让她在心理上放弃这个幻想,放弃“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的思维,接受现在现实。她很悲伤。然后,我从她的信仰谈起。我对她说,你把上帝看作是一个万能的,而且非常溺爱你的父亲。他不应该让你受一点点苦,应该满足你的一切需要。但是人必自助而后才会有天助。假使有一个“在天的父”,他也不应该是一个溺爱的父亲,而应该是一个懂得怎么教育孩子,锻炼孩子的父亲。你不要怀疑他,你应该想想他给你这些苦难是为了你好,你可以想一想他的目的是什么。
心理学家和那些宗教信徒不同,我们不认为有天上的一个上帝存在。但是,我们相信,一个人遇到什么样的命运,偶然中实际有很多必然。丈夫突然去世,对她是一个偶然,但是她之所以会感到这个事件如此突然,是因为丈夫在压力很大的时候,没有告诉她。而丈夫之所以不告诉她,是为了不让她紧张,因为她“从小是被宠大的,经受不了这些紧张”(他丈夫和朋友说的话)。命运中出现一个事件,和她的性格是有关系的。
我对她说,假如这个灾难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是什么?
当时她没有回答,回答这个问题是在经过长时间咨询后,她已经奋力战胜了恐惧,战胜了自己依赖的欲望,变得很独立。那时她回答说“如果没有这个事件,我永远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受宠爱的孩子,永远不会真正独立;而且,我也不会懂得珍惜别人、关心别人。……我过去对丈夫的去世一是害怕、二是自责,而另外还有的是一种怨恨,仿佛怨恨一个抛弃了妻子出走的丈夫。也许就是这个怨恨,使我在梦里把他梦为魔鬼。但是现在我感到他的去世仿佛是他为我做的一个牺牲,我感到他是一个天使,是从上帝那里来的,也是为了我的心灵成长而离开我的。他离开我,是让我学习自立。我感到他的眼睛仿佛在天上关心的看着我。我爱他,感激他。我比任何时候都爱他,但是我也知道,现在我已经可以去爱另一个人了。……”她还说,“我现在意识到过去的我有一种傲慢,一种幸运者的傲慢,我实际上对其他痛苦中的人没有真正的关心。而经过这一切,我也改变了,我不那么傲慢了。我知道了人是多么脆弱,人的心里是多么孤单,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关怀。”
“我是不是可以把你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我问“不说你的名字,你知道,你的故事可以让人们相信痛苦、灾难和心理障碍都是有意义的。即使是你遇到的这样的情况,都有它的积极价值。”
“可以”,她说“告诉别人,有时,魔鬼是化了妆的天使”。
第二部分 意象对话技术
黛玉乘此机会说道:"我便问你一句话,你如何回答?"
宝玉盘着腿,合着手,闭着眼,嘘着嘴道:"讲来。"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
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这是红楼梦中一段对话,足以证明我们什么都是古而有之。这就是古代的意象对话技术。用水中一瓢的意象,宝玉和黛玉小姐就可以交流心事,而避免了直白,避免了尴尬,更避免了封建礼教的压抑。
当然,细说意象对话技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第五章 意象对话过程概述
记得苏东坡在讲述写文章的方法的时候,把写文章比做流水,说“文无定法,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有时候我非常欣赏这话,假如我可以乘时间机器回到宋朝,而且非常幸运,作为朋友听他说这句话,我定会击节赞叹。但是,假如我是一个校长,而且苏东坡碰巧被时间机器带到今天,而且他非常的不幸,当了我的学校中的语文教员,我听他对学生这样说话,我想我一定会扣他的奖金。
因为文章可以说是“文无定法”的,如果我们拘泥于条条框框,我们就会形似而神离。但是,对初学者,如果我们强调“文无定法”,初学者就没有路径可以进入——而且,归根结底,文章毕竟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法则”的,只要我们不拘泥,这些法则对我们还是有一些指导意义的。
意象对话技术也是一样,我们可以说,它就象是两个人有象征的语言在交流,是心和心的交流,是自由的交流,靠的是咨询师的直觉和悟性,以及他真诚的态度和关心。没有绝对固定的程序。另一方面,意象对话毕竟也有一些基本的程序。
那么,我先说一下基本的程序。
第一节 引入的过程
意象对话技术不象其他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要求的条件那么多,有时甚至在酒桌中也可以做。不过不论在什么场合做,首先要简要说明这个方法,从而引入意象对话。
如果不告诉对方意象对话是怎么一回事,突然地就让对方闭上眼睛去想象,对方会是什么感受?我想大概对方一定会感到很迷惑而且害怕,他不知道你要做的是什么鬼把戏。
小孩子比较好办,我们只要说:“我们做一个游戏吧,我说什么,你就想象什么。然后你告诉我你想象出来的是什么样子。”或者说,“我们一起编一个故事吧,故事的一开始是……”。
对成年人就不行了,成年人戒备心强,我们先要给对方解释一下意象对话技术。
在非正式的场合,也可以很简单的介绍说“我有一种心理测验的方法,很有趣,就是通过想象,可以测出你的心理。”一般来说,人们对心理测验都很有兴趣,这样说就可以了。在正式的心理咨询中,解释可以多一点。但是也不需要太多,因为对方也并不是要来学习心理学,不是来学习意象对话技术,不必要知道太多。
解释完之后,就可以引入了。先说好让对方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想象。要说明一下,不要刻意地、努力地想象,意象的出现应该是自动浮现在意识中的。还要告诉对方在想象过程中不要询问咨询者自己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以免中断想象过程。然后要做的是先让他放松。坐的姿势要舒服些,调节一下呼吸,闭上眼睛(也可以不闭眼,但是还是闭眼比较的好),放松下来后,就可以开始想象了。
第二节 来访者做想象
心理咨询和治疗者可以先设定一个内容,让患者想象。例如:“请想象你看到了一座房子,告诉我,那是什么样子的房子?”或“请想象你走进自己的头,在里边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要求患者想象的内容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的,相当于投射性的测题。例如“房子”是内心世界的象征,我们平时说“心房”,也就是潜意识中把心比做一个房子。那么,当我们说“请想象你看到了一座房子”的时候,实际上对方的原始认知中,就把这话理解为“请看看自己的心房”,来访者的意象就是他内心的象征。根据来访者想象出的房子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其心理的状态。
“房子”的想象是我用的最多的,因为它最简单,而且它可以指示出人的心理的基本状态。
有一个高中生想象房子的时候,想象是这样的“房子的外面是一圈围墙,进去是一座城堡。城堡的门关着。”
从房子的状态看,这个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显然是太自我封闭了,他缺少安全感、害怕被伤害,所以他想象中的房子不仅是封闭的城堡,而且在外面还有围墙。
事实也正是这样,这个男生的问题正是他和同学交往太少了,他说同学经常会嘲笑他身上的一些小小的缺点,他不知道为什么他自己很难和别人交朋友。
还有一个“房子”是这样的“破旧的房子,很久没有人住了,房子中很脏,有一些垃圾、以及死猫死狗等。”
房子脏,象征着心理状态不好。这个想象者是一个住院的强迫症患者。
“房子”是我用的最多的一个“设定意象”。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意象,比如,让来访者想象掉进一个坑里,然后问他“你想象中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坑里有什么东西吗?坑是深是浅?是不是容易爬出来?”
“坑”是面临的问题的象征,它可以展示来访者现在面临的心理问题是什么。比如,一个20多岁的男孩子的想象是:“这个坑非常的深,非常的黑暗。我在往下掉,一直掉,但是没有掉到底。我非常的恐惧……“
这是一个深度的抑郁症患者。
一个女孩子的想象则不同:“坑的深度大概到我腰,但是坑里有一条可怕的蛇。我想离开这个坑,可是在坑外有老虎和狮子。”
蛇的象征意义很多,在这里它象征性。我相信这个女孩对性有恐惧。那“可怕的蛇”是她的男友的象征,虽然她对男友的性冲动恐惧,但是她不敢离开男友,因为她对外边的世界更害怕,“那里有老虎和狮子”。
设定的起始意象还可以有很多,分别可以探索心理的某些侧面。比如我们想知道一个女性对异性的态度,我们可以让她想象一朵花,然后想象有一只昆虫正飞向这朵花。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男性对异性的态度,可以让他想象一只昆虫正飞向一朵花。然后问女孩这花有什么感觉,问男性这昆虫有什么感觉,并问他们想象中随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花和昆虫”的起始意象是我从美国的心理学家朔尔博士(DOCTOR. SHOOR)那里学来的。
除了用这些起始意象外,我们还可以从来访者的梦做开始,让他梦中的一个片段开始想象,仿佛在重新做这个梦。
比如,来访者在说一个梦,说“我梦见背后有什么在追赶我,我非常的恐惧,拼命想跑,但是就是跑不动……我不知道是什么在追我”
我会让他从梦开始想象,“想象你现在在跑,后面有什么在追你。你很恐惧。但是你看到我在你面前,我对你说,‘我知道你害怕,但是你一定要回头看一眼,看是什么人或者什么怪物在追你。不看清楚,你就不可能跑掉。’回头看一眼,后边是什么?”。
梦中被追赶都代表着潜意识中有所恐惧,而后边追赶者就是他所恐惧的事物的象征。回头看一眼就象征着要敢于“面对”自己的恐惧,敢于面对恐惧才会知道自己恐惧的究竟是什么,才可以最终消除这个恐惧。
还可以从来访者自己使用的比喻中开始。比如,来访者说,“我的脑袋里好象装满了东西一样,沉重的要命。”
我就会从这个地方开始,“那么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想象你脑袋里装了很多东西,然后看清楚,装的是什么东西?”
“我想象其中装的是一些绞成一团的破烂铁丝……”。
这样,一次意象对话就开始了。
如果发现来访者的身体有些部位比较异常,也可以从这里开始。比如,来访者在说话的时候,用手抚着自己的胸口。我就会这样说“现在,想象你的手和你的胸口都会说话,仿佛他们是两个人,他们会说些什么?”
熟悉其他心理治疗的人会发现,这个方法在别的心理治疗中也偶有应用。
不论从那里开始,总之一次意象之旅就开始了。
第三节 咨询师对意象的分析
来访者想象的意象都有象征意义,心理咨询和治疗者可以分析其象征意义,但是他们一般不对来访者解释意象的象征意义。例如来访者想象:“房子里有水坑、坑里有一条蛇昂着头,我很害怕”。治疗者分析出:这是“性象征”,但是不必说出来,再如来访者的意象是:“我跌入陷阱出不来,绝望地哭泣”。治疗者理解其象征意义为:“我陷入了困境”。
对意象做分析的方法和解释梦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梦的想象中的意象都是原始认知的结果,有一样的规律。
分析意象会让你感到非常的奇妙,你想象不出一个意象能告诉你的东西是如此之多。你可以知道来访者的心理冲突、他的性格、他的思维方式、甚至可以猜出他的生活史。有时我说出分析后,准确的程度会令来访者惊奇到目瞪口呆。
我的意象和梦的分析方法和弗洛伊德的不完全一样,一般我不用“自由联想”。在意象对话的过程中,如果我打断了对方的想象过程,做什么自由联想,后面的想象过程不都被干扰了吗。何况我和荣格一样,认为梦中和想象中的形象大多是一些普遍性的象征,我不必让来访者做自由联想,也可以知道它的意义。
在意象对话中,来访者想象出来的形象,很多都是荣格所谓的“原始意象”。如果我们熟悉这些原始意象,咨询师可以很容易就知道这个意象的意义是什么。比如,想象中出现的长须老人,很有可能是“智慧老人”;想象中出现的老太太,则很可能和“母神”原型有关。
想象中的形象往往很奇怪,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它的象征意义,就知道实际上一点也不奇怪。就说“房子中有一个水坑”这个意象吧,表面看来很奇怪,房子里为什么会有水坑?但是实际上,这个意象一点也不奇怪。房子是心灵的象征,而水是“生命力、情感、性”等等的象征,代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能量。心灵中有心理能量,这是天下最自然的事情了。
我还知道这个意象有许多变种,比如,房子中有一个浴缸;房子里有一个游泳池;房子中有一眼泉水;房子中有一个地洞,地洞中有地下水……。所有的这些都是这个意象。想象为浴缸,是来访者要尽量把这个情景想象的合乎日常逻辑,想象为地洞中的地下水,则就是不太关心和日常逻辑是不是一致了。
一个意象有许多变种,每个变种代表不同的心理状态。比如,房子中的水是泉水,代表他的生命力比较充沛;房子中是游泳池,则很可能是和性有关,因为游泳常常是性行为的象征。水的状态的不同也反映着他的心理状态的不同,如果水清澈,心理状态一般比较好;如果水浑浊肮脏,则必定有某种心理问题存在。
有时,来访者受自己的逻辑思维的限制太多,在想象的时候,所想象的东西多是“不奇怪”的,比如,在想象房子的时候,想象房子中有什么东西,他们想象的只有桌子、椅子、床等“房子中应该有的”东西。对他们的意象,分析是也可以做分析的,因为房子的样子,桌椅的种类,这些也可以反映他们的心理。但是,局限多,这个想象中体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就必然少。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加强他们想象中的奇异性。可以这样对他们说“在你想象的房子中,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在一般的房子中不常见的东西,甚至超自然的东西,这都没有关系,看到什么就说出来。”这样,来访者对自己的想象的限制就会少一些。
第四节 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诱导
在下一步,就是用象征性意象诱导患者改变。
例如,来访者想象自己掉到一个陷阱里,心理咨询和治疗者可以说,“你在陷阱里,这很可怕,但是不要灰心,你可以找到出来的方法。你看,我正在坑中放下绳子去拉你。你看到这条绳子了吗?”
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这个意象也是有意义的,“我放一个绳索去救你”,是象征着心理咨询者对来访者在情感上的支持。
当然,应该用什么意象,要根据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经验的判断来决定。要分析,来访者需要的是什么,是支持、是质疑还是什么,然后,说出代表心理咨询和治疗者的态度的意象来。
就这样,一步步进一步分析与诱导。
来访者受诱导后会产生一些新的意象,治疗者继续进行分析和诱导。如此循环。例如患者说:“我看到你放下了绳子,可是我不想拉绳子上去,我怕上面有虎狼。”治疗者分析“上面有虎狼”的意象的意义是“对人际交往的恐怖”,就再用新意象进一步诱导。
左辉的治疗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
来访者是一个女性,年纪在30多,未婚。她的问题是,总是觉得恐惧,同事关系处得不好,尤其是父亲发火时的叫嚷和摔东西,令她非常恐惧。心理总觉得有东西吐不出来。于是,心理咨询师让她做想象,想象胸前有一面镜子,透过镜子看,她看到…“有一堵墙,是一口井的形状,围在那里,红色砖砌成的,很粗糙,光线很暗,感觉不舒服…”在想象中,让她用手摸墙,墙变光滑,颜色也变成白色,光线亮了,感觉好一些了,心理咨询师再让她看这堵墙是用什么做的,她说“上面有一层厚厚的油漆,揭开以后,里面是用砖头渣子或炉灰渣子堆成的,”心理咨询师让她(在想象中)拆这堵墙,她想象中,很难拆,只凿出一个容一人出来的洞。心理咨询师让她想象有泉水流过,随着心理咨询师的知道,她想象冲走了这些渣子,同时也慢慢冲走了这堵墙,她在泉水中洗澡…
后来的咨询中,她回忆起五岁时在幼儿园的经历:两岁起全托,五岁时的一天,她对父亲说老师的不是,被一位老师听到,父亲走后,一群老师将她围在中间,老师们包围在她四周,严厉指责她,“你竟然敢在背后说老师的坏话,小朋友们说他这样做对不对?”,其他小朋友大声说“不对”,“要不要向她学”,老师问。其他小朋友一起喊“不学”。
这个痛苦的经历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包围着她形成的圆圈,“就象一口围着我的井,我逃不出去”。
左辉让来访者做新的想象:“想象自己变大了,个子高了,自己的个子高出了井口,终于迈步走出了井”。另外,想象
第五节 强化练习
我们还需要布置一些意象作业,让来访者回去练习。如:“想象擦亮房子的玻璃,每天做20分钟”。
现实治疗的理论中有一个观点,意象也是一种行为,一种心理内部的行为。我同样持这个观点。做一个想象和行为治疗中做一个行为训练是同类的。一个新的行为模式要建立,不是做一次新的行为就可以的,而需要多次重复新的行为;同样,一个新的意象要替代旧的意象,也需要多次想象这个新的意象,需要多次在想象中改造一个旧的意象。所以,布置意象作业,让来访者练习,这是很重要的。
就以“想象擦亮房子的玻璃”这个练习做例子,来访者原来想象中的房子的玻璃上满是灰尘,看不到外面的东西。这象征着抑郁状态。原来来访者想象中的自己,就是呆坐在房子中也是满是灰尘的沙发上。我们让她想象自己“擦亮房子的玻璃”,就是让她做自己心理暗示,要行动起来,擦掉心灵中的灰尘,也就是让她在通过这个想象,把自己的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转化为“干净透明的窗玻璃”所象征的愉悦的情绪。
每一次,开始想象的时候,窗玻璃上都满是灰尘。这些灰尘就是抑郁所具有的能量。抑郁积聚的越多,抑郁的能量越大,想象中的灰尘越多。而想象一次“擦玻璃”,就象我们把水塘中积聚的污水清走了一些,象空调机把屋子中的热量排出去了一些,人的抑郁也就会少一些。
一次想象后,玻璃在想象中会被擦得很干净。但是,在下一次,当她想象这个房子的时候,往往看到的还是有灰尘的玻璃。这是因为,积聚很久的抑郁不可能在一次想象后就清除干净。在想象一次后,心情会好一阵,但是后来就又开始抑郁。
我们就要继续想象擦玻璃。
直到有一天,她想象的房子中,自发显现出的是干净的玻璃的形象,就说明她的心理已经不再抑郁,她已经不需要做这个强化练习了。
有的时候,来访者会误解这个练习的道理。我告诉他,在这次想象中,玻璃已经擦干净了。下一次想象时,玻璃还会脏,还要擦。要每天做这个练习,做7天,然后再来找我。结果,他本来在3天后,想象的房子中的玻璃就是干净的了。他却强迫自己想象出一个有灰尘的玻璃,然后再想象擦它。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笑话:医生告诉失眠者说,你可以数绵羊,从1数到1万,就可以睡着了。第二天,失眠者告诉医生说,“我数到1000多的时候,困的不得了,结果我只好起来喝了浓茶,才坚持数完了1万,还是没有睡着。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失眠者。
强化练习要做的想象,根据情况不同,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把心理咨询和治疗时做的一些重要的想象重新做许多次。不过,因为强化练习是来访者自己在家里做的,做的时候是没有心理咨询和治疗者在旁边指导和支持的,所以,不要让他们想象那些有危险性的、恐惧程度大的或者困难的意象情境。
第六节 辅助技术:区分想象和现实
意象对话技术在骨子里,就是一种来访者和治疗者共同做梦的方法。因为心理咨询和治疗者是和来访者一起在“做梦”,心理咨询和治疗者是对这个“梦”的意义很清楚的人,是一个心理健康而且心理力量很强的人,所以他在“做梦”的时候可以指点来访者如何改造自己的“梦”,让“噩梦”变成一个“美梦”,可以调节来访者的梦,改变他的心理状态,可以给他好的影响……
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梦”,是一个想象,不是现实生活。
意象对话可以把消极的意象原型转化为积极的,但是,如果仅仅用意象对话,也有一个危险,就是太沉浸于这个想象中的梦幻世界,忘了现实世界,在想象中可以调节出很好的心态,但是不能在现实世界中,把你在潜意识中的收获“兑现”。
意象对话仿佛是让你潜到心理的“海底”,在“海底”得到宝藏。但是,在得到宝藏后,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把它们带回“陆地”上来,也是很可惜的。
意象对话技术是“做好梦”的技术,我们还需要有“唤醒”的技术。
正如我在前面所说,心理障碍有两个原因:1是有一个消极的意象原型;2是区别想象和现实的能力差。意象对话可以消除第一个原因,同时我们还需要增加来访者辨别想象和现实的能力。
我用的辨别想象和现实的技术是突然唤醒法,也就是在来访者做意象时,突然让他睁开眼睛,并说出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比如:“我是在咨询室中,我看到了咨询室中有桌椅、鲜花……”。
还有一种方法是格式塔疗法中的一个小技术,就是用8分钟的时间,让来访者不停地说“我现在……”,比如,“我现在看到了灯,我现在听到汽车声,我现在感到有一点冷……”。这样,来访者可以从想象中进入了现实的世界,也有助于他们感受现实感。
得到现实感的最适当的方法就是体验此时的感知觉。因为除了重性精神病外,任何人的感知觉都是现实的,我看到了一盆花,肯定是屋子中有花,我听到了汽车声,肯定是窗外有汽车开过。
情感有两种,一种是现实的刺激激发的,比如有人赞扬我,我就高兴;有人责骂我,我就愤怒。还有一种的是过去的刺激和现在的刺激共同激发的,比如一个人有自卑的情结,听到一句微小的批评,就非常的愤怒。这愤怒不仅仅是现在的愤怒,还有许多是过去积累的愤怒,有小时侯被父母打骂时的愤怒,有中学时对教师的愤怒。
我们要帮助来访者辨别他的情绪,是现在的情绪,还是过去积累的情绪。
主要的方法是帮助他们辨别内心中现有的情结,知道了有这些情结,也就知道过去积累了些什么情绪。
第七节 意象对话为什么会有效
意象对话的过程象一个游戏,没有讲多少道理也没有很多针对症状的直接的心理训练,但是它真的很有效果。许多心理问题就是通过这样的“游戏”就得到了解决。我用这个方法处理情绪问题、处理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现在也有许多同行也在适用这个方法,也都发现它的效果很好。
它为什么有效果呢。
首先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宽,问自己一个更大的问题,心理咨询和治疗为什么能有效果?
心理治疗为什么有效果?为什么人们做了心理咨询和治疗后,情绪更快乐、性格更完善、心理疾病减弱或消除?他们花钱花时间在心理咨询中心,究竟得到了什么?
我想到的有这些:
1. 他们得到了缺少的东西:释放、爱、关心、支持……。
最基本的是释放,当人们心里堆满了愤怒、怨恨、失望等消极情绪,总想找一个人说说,心理咨询者是最好的听众,他们耐心、会倾听,他们也不会把你说的事情告诉别人。
而且,他们还会给你情感上的支持、关心你。
如果你在小的时候,父母感情不好,他们不断互相争吵,也没有给你爱。你也许会在心理咨询中心得到你在家里得不到的爱。
但是,这只是心理咨询最初一个层面上的东西。所谓“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也就是说给别人一条鱼,不如教他们怎么打鱼。心理咨询和治疗除了给你“释放、爱、关心”这几条鱼以外,还需要其他的东西。
2. 习得、学会了更好的行为方式(行为层面)
行为疗法就是这样,他们用训练动物一样的方法训练你。教你一些新的行为技巧,比如社交的新技巧、学习的新技巧,你应付生活的能力提高了,心里也更快乐了。
3. 消除了坏的行为方式(行为层面)
假如你不幸有一个坏的行为习惯,比如,习惯于吸烟、习惯于一见异性就发抖,心理学家也可以帮助你消除这个行为方式。
4. 用好的思想代替坏的思想
认知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就是最清楚的例子,他们把你心中的不合理的信念改变为合理的,心理状态就会改善。
5. 有机会探索自己,不受压抑
心理咨询中心是一个宽容的地方,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你不会因为自己心中有什么“坏的念头”而受到指责。所以,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分析探索自己,使自己成长。
6. 削弱或化解了情结
心理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在现在的症状背后有潜意识的原因,帮助人们看清潜意识中的情结是怎么结上的,从而可以削弱或解开了情结。
如果情结是一个一直没有实现的心愿、或者一个欲望,我们可以实现这个心愿或者了结了欲望。
有时,我们因了解了欲望的根源而放弃了欲望。
比如,大伟先生有一个欲望,希望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人,事事都胜过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个欲望经常遭到挫折,所以他经常会很痛苦。
想让这个欲望实现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他认识到,在他潜意识中,他有一个信念或感觉,他觉得如果他不能成为“最优秀的人”,他就得不到父母的爱,得不到父母的爱,他就只有死路一条。当他自己领悟了这一点后,他也知道即使他不是最优秀的人,父母也爱他;而且退一步说,对于已经成年的他来说,即使得不到父母的爱也不是死路一条。这样,他就可以放弃了这个做“最优秀的人”的欲望。
7. 了解了潜意识中的情结或原始认知,使自我更善于控制潜意识的活动
这就是精神分析治疗所做的工作。
8. 其他方式增加自知和自控的能力
自知是自控的基础。因为我们所说的自控,不是强行压抑自己,而是对自己的心理的调节、管理。没有自知,调节自己心理就无从谈起。
9. 共情——是人和人“相遇”的体验
我们都被封锁在一个监狱中,这个监狱就是“自我”。我感到孤独,因为“自我”的牢房中只有我一个人。我们虽然也和许多人打交道,但是常常我们的交往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和老板、客户打交道,无非是为了钱;我们和异性的交往也常常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的需要和其他需要,但是我们和别人很少心与心的交流。我们并不是真的对别人有兴趣,别人也自然不对我们有兴趣。
一旦有一个人和我们有心和心的交流,他愿意倾听了解你的内心活动,这是让我们非常快乐的事情——是不是罗杰斯的比喻:这就象单身牢房的囚犯听到了隔壁犯人敲墙的声音。
10. 增加了安全感、自我接纳、自信、自我力量
增加安全感,所以不会患得患失、忧虑重重;自我接纳,所以不会总指责自己,总对自己不满意;自信,所以勇于尝试、有更多的成功;自我有力量,所以可以耐受挫折,可以战胜困难。
11. 通过消除障碍,使本来就有的基本的心理功能或者说素质展现。
佛家观点,主张提高人们的“觉”,也就是达到一种意识高度清醒的状态,以及“智慧”,也就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直接的了解。这些东西是不能直接求得的,但是只要我们心中的情结逐渐减少,觉和智慧就会增加——实际上不是增加,只是它们受到的屏障减少了,就象太阳和月亮不是他们可以画在天上的,云多的时候,它被屏蔽了,云少了,太阳和月亮自然就显现出来了。情结就是我们心中的云。
意象对话技术能有效果,原因也一样。意象对话不过是用原始认知的语言和来访者交流,以此来替代用日常语言的交流,但是内容是一样的。我们如果爱一个人,不论我们用汉语、用英语还是用印地安语说,都会让我们的爱人快乐。爱人快乐是因为这些话的意义,而不是因为所用的语言。当然,这个语言是要双方都懂。意象就是深层的人格的语言,这个语言是每一个人的深层人格都懂得的。而且这个语言用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它是深层人格的语言,或者说它不是头脑的语言,而是心的语言,所以这个语言说出来的话是直达心灵的。
我们可以用来意象传达爱、关心和支持。
抑郁的来访者说“我是在一个荒岛上,岛上没有人迹,甚至连动物植物都没有,就是一片石头……,我完全失去了希望”。
心理咨询师可以说,“你是一个失事船只上的幸存者,漂流到了一个荒岛,看不到任何希望。寻找幸存者的飞机正在寻找你,你发出过SOS信号。我现在已经知道你是在这个荒岛上,我知道你现在看不到救援你的船只和飞机。但是,因为你描述了这个荒岛,我眼前可以看到你的荒岛的形象,我的飞机就可以到你的岛上去,你想象中会看到我的飞机……你看到的飞机是什么样子的?”
抑郁者想象中的荒岛,象征着他的心理状态,他没有生命力,他和别人在心理上是隔绝的,他孤独寂寞,他看不到自己人生的希望。而心理学家的话,暗示着心理学家在试图了解他,试图把“救援的飞机”飞到他的“荒岛”上,这个描述就可以打破来访者的孤独感。
我们也可以用适当的意象代替不适当的意象。
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以前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她当时正在为一件事情烦恼。她脸上长了一些青春豆。她做了一个手术,消灭了这些青春豆。不料,手术后她的半个脸都红肿不消。
我和她交谈,她说起了她的生活史。她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母亲去世早,家里很穷,而且在村子里她家总是受别人的欺负。……虽然现在的她收入比较好,但是因为要顾到家里,生活还是比较紧张。
“我好象一直在荆棘丛中走,一直到现在,总也走不出来”,她对我说。
在我看来,虽然她现在还说不上很富裕,但是也已经改善了不少了,用“走在荆棘丛”形容她现在的生活,似乎并不适当。这个意象会让她抑郁、烦恼,她的情绪很容易烦躁,我想就是因为这个心理意象。
她脸上的红肿久久不消,是因为她的想象中,她是在荆棘路上,荆棘当然会刺伤她的脸。
如果我们帮助她把这个“走在荆棘路上”的意象改变,改变为“走在林荫路上,路上有少数树枝会挡路,但是路是越来越宽的”,那么,不仅她的心情会更为愉快,而且她的脸上红肿也会消失。
意象对话的心理治疗中,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来访者种种消极的意象转化为积极的意象。
加强好的人格、用意象理解接纳和化解“坏”的人格。
人的自我有不同的侧面,在想象中会分别显现为不同的“子人格”。仿佛是在一个人的心中,有许多不同的“小人”。调节这些人格也会有心理治疗的作用,比如一个软弱的来访者也有一个很独立的人格。我们可以在意象对话中加强这个人格,这就可以使他的性格中这个侧面加强。有的来访者对自己的一些子人格不接受,把这些说成是“坏”人格。比如,一个庄重的女孩发现自己的一个子人格是“放荡”的。这种对自己的一部分的不接受就是心理冲突的一个来源。心理咨询者可以用意象对话技术帮助她接纳自己的这个子人格,继而,转化自己的子人格。
意象对话还可以让来访者更善于使用不同的子人格、调节不同的子人格之间的冲突(代表情结或者心理矛盾)、引入(内化)新的子人格(更强、更少障碍的)……。比如,我有一个子人格是热爱自由的,放浪不羁的;另一个子人格是严肃认真的。在朋友聚会时,我不妨“使用”前一个子人格,而在工作时,我就必须调动后一个子人格。
罗杰斯指出共情是有心理治疗效果的。人和人相遇,这本身就是一种喜悦、一种力量的源泉。意象对话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共情的过程。我们用日常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别人是很容易误解的。而当一个人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别人只要根据他的描述想象,相对比较容易受到他的情绪的感染,也比较容易体会他的情绪,达到共情。
当然,共情与否和心理咨询师的人格修养有关,不同的人共情的程度是不同的,并不是说有了意象对话技术,人人都可以共情。只是说意象对话对增加共情有益。
意象对话技术还可以直接解决一些情结。比如,一个人由过去的恐惧,形成了一个以恐惧为主导情绪的情结,进而形成了强迫症。在意象对话的过程中,我让他想象一个房子,他就想象房子中有可怕的鬼。这个鬼就是他害怕的情绪的来源。实际上,平时他虽然没有做想象,但是他的潜意识中总是有一个“鬼”的意象。这个意象“鬼”是内部的刺激,它引起恐惧的情绪。而他在意象对话中,一旦鬼的形象出现,他就想象自己“努力不看”这个鬼,他想象自己洗脸,说洗了脸鬼就不出现了。这个意象是内部的逃避的意象,目的是缓解恐惧情绪。但是恐惧不会消除,也许反而加强并引起更强的“鬼”的意象。在生活中,他也有强迫性的洗手洗脸。在他,能量是一种沉溺。意象对话技术就是,让她想象自己面对鬼,不论鬼如何做,自己什么也不做,就只是看着他。这个时候来访者会很恐惧,会在想象中想逃避,咨询师告诉他不要逃避,就这样看着这个鬼。这样他情结中积累的恐惧就在释放,当恐惧释放而没有新的能量加入于鬼这个意象时,它的能量就会在某一时刻耗竭而消失——于是来访者想象中突然“鬼”消失,他的恐惧没有了,这个情结也解决了。
永远也擦不干净的地板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戏剧叫做“等待戈多”,戏剧中有两个人在等待戈多,但是戈多一直没有来。戈多这个人名如果一定要翻译的话,也许可以翻译为“希望”、或者“生命”吧。是不是可以说,戏剧中的两个生活中空虚中的人,希望着一种有生命的生活,但是直到剧终也还没有找到。
“等待戈多”是男人编的故事,如果要编一个女性版的“等待戈多”的话,我相信戏剧中的两个女人应该不会象男人一样无聊,她们一定在忙碌,比如,她们很可能在不停地擦桌子或者是擦地板。
我这样想,是受到我做的心理咨询的触动。
一次,一个30多岁的女性来找我做心理咨询。当然她的名字是要保密的,姑且称她安女士吧。安女士的症状是心理学所谓的强迫行为,在日常用语中就是所谓的严重洁癖。她会每天用十几个小时打扫屋子、拖地板。她的拖把基本上3天就要用烂,要买一个新的。洗衣服也是非常频繁。好在她已经下岗,所以不会“影响工作”,但是她的生活却真的是疲劳不堪。
我让她闭上眼睛,然后编一个梦,梦的开始是自己回到自己家,一进门就看了看地板。我问:“地板上是什么样子?”
“地板非常的肮脏”,她说,“全是灰尘,而且竟然有很多的垃圾、还有一些死老鼠、蜘蛛和蚂蚁。我要赶快打扫打扫这个屋子。”
根据意象对话技术,这样的肮脏的东西象征着内心中的消极的情绪。在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我们会把消极的情绪称为“情绪垃圾”。在想象中出现的垃圾,就是“情绪垃圾”的象征性的形象。
在情绪状态不良的人的想象中,这样的情绪垃圾是经常会出现在房子中的。
她开始了在想象中“打扫自己的房子”。
打扫了很久,我问她“(想象中的)房子打扫干净了没有。”
她回答说,“没有”。
“灰尘少了一些吗?”我问。
“没有,还是那个样子”,她说。
于是我让她再打扫一会。
“(想象中的)房子打扫干净了没有。”
她的回答还是“没有”。
“现在灰尘少了一些吗?”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