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日本战国历史

_9 区胜(现代)
丑山 福岛正则 4800
阴城 生驹亲正 5500
忠州 蜂须贺家政 7200
清州
闻庆 长宗我部元亲 3000
咸昌
尚州 稻叶贞通 4000
善山 宫部长房 1000 第十军团援军
垣屋恒总 400 第十军团援军
开宁 毛利辉元 30000
金山 立花宗茂 2500
高桥统增 800
筑紫广门 900
小早川秀包 1500
仁同 木下重坚 850 第十军团援军
南条元清 1500 第十军团援军
锦山 小早川隆景 10000
大邱 斋村广英 800 第十军团援军
明石则实 800 第十军团援军
釜山 羽柴秀胜 8000
如此, 以 釜山 至 平壤 之间的一条大路为主干, 日军各路部队便如开枝散叶般地伸向尚未被征服的城池。 套一句 柳成龙 在《惩毖录》中的话说:“三都守失, 八方瓦解。” 实在一点也不夸张。
血战黄海
话分两头。 海军惨败的消息很快传到 名护屋, 丰臣秀吉 怒不可遏。 率领千军万马打了一辈子仗的 太阁殿下 当然明白, 没有补给的8个陆上军团想在朝鲜站稳脚跟, 无异痴人说梦。 6月23日, 丰臣秀吉 亲笔致书 胁坂安治, 要求他与 九鬼嘉隆 和 加藤嘉明 会师, 组成一支联合舰队, 务必击溃 李舜臣 水军。
其实, 不用 太阁 吩咐, 这些水军将领们早就开始准备了。 复仇心切的 胁坂安治 等不急 九鬼嘉隆 等人, 径自于7月中旬就率领自己部下水军离开 釜山港, 一路向西, 寻找朝鲜水军决战。
全豁出去了! 胁坂安治 水军本以为海上无事, 便帮着陆军攻城略地, 并得到了守卫 龙仁 要冲的重任。 可是听说日军运输舰艇被 李舜臣 打得落花流水后, 胁坂安治 亲自赶回 釜山, 只在 龙仁 留下数名家臣驻守, 但还是在 泗川 吃了败仗。 留守 龙仁 的家臣们倒是非常得力, 于6月5日击溃了朝鲜将领 李洸 号称5万大军的进攻, 并斩首数千级。 这次 胁坂安治 为了雪 泗川 知耻, 把在 龙仁 立过大功的家臣 胁坂左兵卫 和 渡边七右卫门 都调了来作副将, 并带出73艘战舰, 包括36艘 安宅船, 24艘中型船和13艘快艇, 数量上比 全罗道 的全部水军还要强。 只要小心谨慎, 别中了 李舜臣 的诱敌之计, 就让 胁坂家 重现和 龙仁之战 一样的荣耀吧!
唐项浦海战 大胜后的朝鲜水军也没有松懈。 回到 丽水 稍作修整后, 7月2日, 李舜臣 再次邀集 李亿祺 和他的水军与自己会师, 并联合操演自己新发明的战法:“鹤翼阵”。 鉴于之前的战斗虽然重创敌军舰队, 但许多日军水手仍能跳船逃生, 游回岸上。 “鹤翼阵”的发明就是要补足这一缺陷, 务必将敌人的有生力量全歼于海上。 顾名思义, “鹤翼阵”排开后就像展开双翅的仙鹤, 重型船只居中, 两翼为较轻型战舰, 负责迂回包抄, 将敌舰围入“鹤翼阵”的中心, 并以优势火力击沉之。 在朝鲜舰艇的团团包围下, 幸存的敌军想游回岸上, 也不那么容易了。
7月5日, 全罗道 水军操演阵法完毕, 与 元均舰队 会师于 露梁。 朝军联合舰队的规模和上个月相似, 也仅有55艘战舰, 包括3艘 龟船。 7月6日, 数艘日军的侦察船出现在海平面上, 但很快掉头而去, 显然是向 胁坂安治 报讯去了。 元均 起锚就想追, 但被 李舜臣 制止。 李舜臣 认为, 胁坂安治 的舰队所在水域太浅, 不利大船作战。 更理想的战场, 是在吃水深, 离岸远的 闲山岛 一带。 随即, 李舜臣 派出几艘战船前往 见乃梁, 目的就是诱出 胁坂安治 到 闲山岛 决战。 果不出所料, 胁坂安治 见朝军人少, 决心吃掉这几艘朝军战舰, 为屡战屡败的日本海军冲冲喜, 全军出动, 一路追到了 闲山岛 以北, 结果又中了 李舜臣 的伏击。
虽然操练仅三天, 但朝鲜海军却完美地布出了“鹤翼阵”, 将上当的日舰团团围在垓心。 从四面八方而来的炮火猛烈轰击, 挤成一团的日军舰艇被打得樯顷辑摧, 狼狈不堪。 朝鲜水军将领们各个奋勇争先, 将敌舰击伤后, 纷纷率部下跳上敌舰, 效法日军战法, 与敌人肉搏, 抢夺船只。 两军在 闲山岛 海面激战一整天, 日军终于不支。 胁坂安治 率着部下且战且走, 往 见乃梁 方向撤退, 终于趁着夜幕降临, 逃离战场。 (下为 闲山岛之战 示意图)
此役, 日军损失惨重。 73艘出战舰艇只逃回14艘快船。 朝鲜军捕获日舰12艘, 击沉47艘, 被杀或溺毙日军将士8000余人。 (数字出自 李舜臣 《乱中日记》, 或有夸张, 因为日方记载 胁坂水军 全军才1500多人。) 水军副将 胁坂左兵卫 和 渡边七右卫门 俱战死。 真锅左马允 剖腹自杀。 约200残兵跳水逃生到附近的岛屿上, 但附近都是些无人小岛, 不但没吃的, 连淡水也找不到。 这些可怜的人们只有仰天等死的份了。 身中数箭, 老本赔了精光的 胁坂安治 只能带着剩下不到1000人逃回了 金海湾, 向 九鬼嘉隆 和 加藤嘉明 求援。
败报很快传到 釜山, 九鬼嘉隆 和 加藤嘉明 大吃一惊, 急忙尽起全军共42艘战舰, 包括21艘 安宅船, 前来接应 胁坂安治。 但日军不敢过分西进, 只开到 安骨浦 附近, 便抛锚驻扎。 九鬼嘉隆 决定不再让 李舜臣 挑选战场。 这次, 日军要在自己有利的位置迎击朝军。
7月9日, 李舜臣 得到日军在 安骨浦 扎营的情报, 便与 李亿祺, 元均 一道, 立刻起兵沿 巨济岛 东海岸线北上, 直扑 安骨浦。 7月10日, 朝军舰队抵达 安骨浦 外, 只见港内的日军早已严阵以待了。 由于 安骨浦 附近水面较浅, 不利朝军大船作战, 李舜臣 想故伎重施, 要求 李亿祺 的舰队在港外深水处埋伏, 自己和 元均 则逼近 安骨浦, 挑发日军出港。
可是, 吃足 李舜臣 诱敌之计苦头的日军这回长了记性, 任凭朝军如何挑逗, 也只是远远地发炮回击, 死也不出港。 李舜臣 只得改变策略, 将舰队分成数只小分队, 轮流对港内的日军展开攻击。 按照 李舜臣 的命令, 朝军火力集中指向日军舰队中一艘高达三层, 看样子像是旗舰的 安宅船。 该船正是 丰臣秀吉 为出征朝鲜定做的“日本丸”号, 船身高大华丽, 并装饰着绣有 蓬莱仙岛 图纹的绸缎, 此时正借给 九鬼嘉隆 作旗舰。 在朝军集中攻击下, 这艘豪华的战舰很快着火沉没。
埋伏在外的 李亿祺 闻得港内枪炮声大作, 知道诱敌失败, 也赶忙撤了埋伏, 赴援 李舜臣。 朝军士气随即大振。 只见朝军舰队使出车轮战法, 一支分队退下, 另一支立刻补上, 万炮齐鸣, 不给敌人丝毫喘息之机, 竟与 上杉谦信 “车悬阵”的奥义不谋而合。
另一面, 日军在 九鬼嘉隆 和 加藤嘉明 的指挥下也抵抗得分外顽强。 与以往的日军不同, 这次 九鬼嘉隆 的部下并没有一遭到攻击就弃船往岸上逃, 而是奋力以舰炮回击。 日军小艇在大船间往来穿梭, 将战死者和伤员运上岸, 但马上又载回来一船援兵, 继续战斗。 惨烈的血战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海面上漂浮的, 不是战船的碎片, 就是断肢和尸体。
虽然日军仗着有利地形奋战, 但由于舰船配置火力远远低于朝军战舰, 终于被朝军渐渐压制。 当夜幕再次降临的时候, 42艘日军战舰除了数艘小艇, 全军覆没。
按着 李舜臣 的意思, 先留着这数艘小艇不打, 免得日军没了战船, 全数退回岸上, 骚扰百姓。 不料当天夜里趁着天黑, 九鬼嘉隆 和 加藤嘉明 竟冒险偷划了小艇出港, 狼狈逃回 釜山。 李舜臣 追之不及。
接连两场大战也耗尽了朝鲜水军的弹药和粮草。 李舜臣 等人决定暂时解散, 回到各自的基地补给休养。 路过 闲山岛 海域的时候, 李舜臣 发现被困在无人岛上的日军竟然还活着, 便交由 元均 看住这些残兵, 以确保饿死这些可恶的入侵者。 可是在 李舜臣 退后, 元均 接到了日军大举来犯的假情报, 吓得赶紧撤离 闲山岛, 终于被这批已是“笼中之鸟”的日军编了木筏, 逃出生天。
闲山岛 和 安骨浦 两场血战, 是整场“文禄之役”的战略转折点。 据被俘到 名护屋 后, 被迫充当翻译文书的朝鲜人回忆, 败报传到, 日军在这两场战役中的伤亡高达9000之众。 丰臣秀吉 怒极攻心, 命令驻守 壹歧岛 的 藤堂高虎水军 立即启程增援 釜山, 并命令日本海军全军从此以后不得与朝鲜海军作正面冲突, 等来年自己亲赴朝鲜, 领军与 李舜臣 决一死战!
朝鲜方面, 据 李舜臣 的奏疏, 仅战死19人, 伤114人, 战舰损失:0。 朝廷大喜, 升 李舜臣 “三道水军使”之职, 总帅 忠清, 全罗 和 庆尚 三道水军。 自此, 日本人绝了从海路增援和补给侵朝陆军的念头, 陆军的攻势也应声缓了下来。
血肉长城 - 义兵蜂起
国家危亡, 社稷倾覆。 在此国难当头之际, 不单有象 李舜臣 这样的武将在前线为国奋战, 家园饱受蹂躏的朝鲜百姓也纷纷拿起武器, 与侵略者决一生死。 后人把这股自发的民间力量称为“义兵”。
朝鲜民间自古就有反抗侵略的传统。 当年 蒙古 入侵, 朝鲜民间就过兴起 义兵, 与 元军 作艰苦卓绝的斗争。 这次日军上岸后, 杀人屠城, 无恶不作, 更激起了朝鲜人反抗的怒火。 1592年5月中旬, 就在日军登陆 釜山 后仅1个月, 各地 义兵 燃起的烽火已经烧遍了朝鲜全土, 日军不得不分散兵力, 在多条战线与 义兵 纠缠不休。 各路 义兵 中最有名的, 当属 庆尚道 的 郭再佑, 金沔, 郑仁弘, 全罗道 的 高敬命, 金千镒, 忠清道 的 赵宪 等。
郭再佑, 1552年生于 庆尚道 宜宁 的一个地主家庭, 早年参加过科举考试, 可惜由于太过直言, 惹得考官不快, 不中。 此后 郭再佑 不再参加科举, 而是靠着家里的田产, 过着春夏读书, 秋冬狩猎的写意退休生活, 直至1592年日本大举入侵。 眼见朝鲜官军在日军先进的火器面前溃不成军, 郭再佑 挺身而出, 召集当地百姓, 鼓励他们武装自己, 保卫家园。 很快, 郭再佑 属下就聚集了1000多人。
郭再佑 出战的时候喜着一件大红袍, 故自称“天降红衣大将军”。 据 郭再佑 自称, 这件大红袍是由少女初潮之血染成的, 是充满至阴之气的宝衣, 足以抵挡日军铁炮至阳的铅弹。 (虽然对朝鲜的民族英雄有点不敬, 但 区胜 很难想象, 作为朝鲜精英的所谓“两班”阶级, 见识竟然和 义和团 差不多。 只是不知道 郭某 到底从哪里能搞来那么多血。)
虽然见识有点迷信, 但 郭再佑 却是当时朝鲜人中难得一见的游击战天才。 小西行长 登陆 釜山 北上后, 郭再佑 便以家乡 宜宁 为基地, 从西侧打击日军的进兵和补给路线, 给日军造成很大困扰。
4月19日, 第六军团的 小早川隆景 抵达朝鲜, 并立即兵分两路, 向自己的防区 全罗道 进军: 小早川隆景 主力先北上至 尚州, 再左转向西, 以 全罗道 北部边境的 锦山 作为南下基地。 部将 安国寺惠琼 则打算从 昌原 出发, 渡过 洛东江, 从东部 杀进 全罗道。 郭再佑 的 宜宁, 正坐落在 安国寺惠琼军团 的西进路线上。
5月中旬, 安国寺惠琼 率部抵达 洛东江 东岸。 他们不知道, 郭再佑 早就掌握了这支日军的动向, 并已经偷偷在河两岸布下伏兵。 渡河前一晚, 安国寺惠琼 遣探子在水浅的地方打下木桩, 准备第二天徒步涉水。 可是趁着半夜, 日军都睡着的当儿, 郭再佑 派人将木桩拔出, 重新打在水深的河段。 第二天, 不明所以的日军果然上当, 被湍急的河水困住动弹不得, 阵势大乱。 郭再佑 趁机纵兵从两岸夹击, 安国寺惠琼 大败, 只得退回 昌宁 再作打算。
洛东江 一战使得 郭再佑 名声大振。 他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法让日军整日里提心吊胆, 以致在军中谣言盛行, 说 郭再佑 通妖术, 能在眨眼之间以奇门遁甲将部队运送到他指定的任何地方。 据说有一次日军和 郭再佑 的部队交战, 郭军 撤走, 留下一只大箱子。 日军以为箱里有什么宝物, 大喜过望, 连忙打开查看。 不料, 箱中一阵嗡嗡作响, 竟然飞出一大群马蜂, 蜇得日军哭爹叫娘。 郭再佑 随即反攻, 日军大败。 不久, 日军再次缴获了 郭再佑 留下的箱子, 但学乖了, 不再打开箱子, 而是直接丢到火里。 可是, 日本人做梦也没想到, 这次箱子里装的却是大量的炸药。 结果可想而知。
当 郭再佑 想尽办法打击侵略者的时候, 却引起了 庆尚道巡查使 金晬 的不满。 这位下令全道各地百姓散入山中, 不要与日军正面冲突的总督认为 郭再佑 冒犯了他的权威, 指责 郭再佑 的义兵实际上是反政府武装。 郭再佑 闻讯大怒, 干脆直接上书流亡的 宣祖 朝廷鸣冤。 幸亏朝廷已经昭告天下, 要求各地招募新兵。 命令抵达 庆尚道, 郭再佑 的抵抗组织才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
却说 安国寺惠琼 在 洛东江 吃了个瘪, 没法想, 只得沿 小西行长 等开好的道路继续北上, 寻找其他突破口进入 全罗道。 可是天不遂人意, 安国寺惠琼 没走多远, 就遭到数股 义兵 的打击。 特别是 高灵人 金沔 在 居昌 一战, 诱敌深入山谷之中, 打得 安国寺惠琼 损兵折将。 最后, 安国寺惠琼 彻底放弃东进的计划, 撤回日军控制的安全地区。 小早川隆景 兵分两路攻打 全罗道 的计划宣告破产。
在 全罗道, 各地 义兵 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为抵抗 小早川隆景 的攻略, 前赴后继。 其中最悲壮的, 当属 光州人 高敬命 发动的 第一次锦山之战。
和 郭再佑 一样, 高敬命 也是科举不第的“两班”。 日军入侵的消息传到家乡, 高敬命 不顾已是60高龄的老躯, 亲自游说乡里, 欲组织 义兵 上京勤王。 民众感于这位老人的忠义, 纷纷投效, 不久就聚集了7000人。 消息传到朝廷, 宣祖 大喜, 下旨嘉奖, 并指派了一位叫 郭嵘 的武将带了数百官军, 作 高敬命 的军事顾问。
一切准备就绪, 高敬命 立刻率军北上。 但他们还没走出 全罗道, 就得到消息: 全罗道 最北边境的 锦山 已经被 小早川隆景 占领了。 高敬命 当即决定转攻 锦山。
众所周知, 小早川隆景 是号称“西国第一智将” 毛利元就 的次子, 从小就随父转战日本 中国地区, 创下十几个藩国的家业, 是这次“文禄之役”出战阵容中资格最老的名将。 虽然和 高敬命 同岁, 但 小早川隆景 戎马一生得来的军事经验, 却是这位朝鲜老人无法比肩的。
7月9日, 高敬命 和 郭嵘 抵达 锦山城 外, 并立刻发动进攻。 高敬命 亲自擂鼓助威, 义兵们士气高涨, 部分士卒爬上城墙, 向城内投掷火炬, 烧毁不少建筑。 可是, 在 小早川隆景 坚实的防御阵线面前, 义兵很难再取得什么进展, 只得在天黑后退兵。
第二天, 高敬命 领兵再来, 自己攻南门, 郭嵘 则负责西门。 早在前一天的较量中, 小早川隆景 已经看出官军的士气远不如 义兵, 决定从这里打突破口, 拿官军开刀, 把所有的铁炮手都调到了西门。 不出所料, 官军遭到日军铁炮迎头痛击, 死伤惨重。 郭嵘 见势头不妙, 也不通知 高敬命, 带着剩下的部众仓惶逃离 锦山。
小早川隆景 随即调转枪口, 反攻在南门的 义兵。 高敬命 左等右等, 也不见 郭嵘 来援, 正在焦躁。 忽然有人大叫:“看! 官军逃跑了!” 义兵 阵中一声大哄, 也很快丧失斗志, 纷纷向四面溃散。 小早川隆景 更不给朝鲜人丝毫喘息之机, 催兵猛攻。 眼见败局已定, 左右劝 高敬命 赶快逃走, 但被 高敬命 拒绝了:“败军之将, 唯死而已!” 终于没于阵中。 同时战死的还包括他的两个儿子, 高从厚, 高英厚, 部将 柳澎老, 安瑛 等等。 (可惜 高敬命 脑筋不像 郭再佑 那么灵活, 只知道蛮干死拼, 不明白敌进我退, 结果白白损失数千生力军。)
虽然 高敬命 和他短命的 义兵 失败了, 但他们决死抵抗的决心明显震撼了日本人, 让他们终于明白朝鲜不是人人都像官军那样忪的。 也有传说长子 高从厚 并没死在 锦山, 而是逃了回来。 他组织了更多义兵, 扛着一面“报仇雪耻”的大旗, 继续和日军作战。 想不到民间的抵抗竟会这么激烈, 日本人的头开始有点大了。
趁着战胜 高敬命 的余威, 小早川隆景 第二天就率兵南下, 打算一股作气攻下 全罗道。 扼守在日军南下必经之路 全州 的, 是曾经在 龙仁 败给 胁坂家 的 全罗道巡查使 李洸。 除了自己驻扎在 全州 的主力, 李洸 还派出两路部队, 意图夹击 小早川隆景: 一部 义兵, 以 郑湛 为首, 到 全州 以北的 熊岭 山区布阵, 部将 权慄 则带官军在 梨峙 一带埋伏。
防守 熊山 的 义兵 不幸迎头遭遇了 小早川隆景 亲率的主力。 虽然凭借着山地苦战, 包括 郑湛 在内, 数百人战死, 但还是被 小早川隆景 突破了防线。 残存的 义兵 部队不得不趁夜撤回 全州。 但日军另一支分队却在 梨峙 遭到 权慄 的伏兵攻击, 损失惨重。 鉴于 李洸 在 全州已有戒备, 另一路日军被 权慄 击溃, 再加上日军已经连战三日, 人困马乏, 小早川隆景 只得下令撤回 锦山, 再作打算。 撤退之前, 小早川隆景 下令将在 熊山 战死者的尸体收集起来, 集体埋葬, 并在坟头上立一块木牌:“凭吊朝鲜国之忠肝义胆”。 这是对 义兵 血战不屈的最高敬意, 也同时宣布了 第一次锦山之战 结束。
凑巧, 梨峙之战 与 安骨浦大捷 都发生在7月10这天。 朝鲜双喜临门, 真是个该好好庆祝的黄道吉日。 权慄 以此战成名, 其军事天才很快为朝廷发觉, 并将他晋升为高级将领。
幸得 义兵 的奋战, 朝鲜人面对名将 小早川隆景 竟也打了个2胜2负的战绩。 (2胜: 郭再佑, 金沔 击退 安国寺惠琼, 权慄 梨峙大胜, 2负: 高敬命 败死 和 熊山义兵被击溃。) 这大大拖延了日军攻入 全罗道 的战略进程, 保障了 李舜臣 的后方。 更重要的是, 在 义兵 和像 李舜臣 这样的朝鲜军官的奋战下, 日军始终未能在朝鲜站稳脚跟。 等到 大明 的援军赶到, 终能给整盘“文禄之役”计划以最后的致命一击。
(遗憾的是, 今天的史学界普遍认为 “文禄庆长之役”失败的关键是朝军官兵和义兵的奋战。 至于 大明 的援军则是可有可无。 就算 大明 不支援, 朝鲜一样能击退日本, 取得胜利, 只不过要耗时久一点罢了。 不单是朝鲜的史家, 区胜 采用的主要参考资料作者, Samuel Hawley 和 Stephen Turnbull, 都持这个观点。
区胜 认为, 最终能击败日本, 李舜臣 的水军, 各地的义兵, 和 大明 的援军三者之力皆缺一不可。 李舜臣 保证了在朝作战陆军后勤不继, 义兵让本已人少的日军不得不在各条战线同时作战, 互相不能接应, 从而给 明军 与日军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如果没有 大明 的援军, 日军将能逐步镇压下各地的反抗, 并从陆路夺下 李舜臣 的海军基地, 这样朝鲜就完了。 君不见, 终日本战国乱世, 老百姓造反的所谓“一揆”, 各路大名还对付的少了么? 其实, 义兵运动早在 蒙古 入侵, 和后来的 满清 两次入侵, 以及 甲午战争 期间都曾兴起过。 但由于没有外力支援, 结果统统归于失败!
为当年 大明 官兵的血战确认应得的历史地位, 国内的史学家们任重而道远。)
僧兵出山 - 光复 定州, 及 第二次锦山之战
百姓们勇赴国难, 出家的和尚们也不甘落后, 纷纷提刀出世, 超度侵略者们前往“极乐世界”。
眼见日军登陆后一路势如破竹, 宣祖 朝廷手足无措, 唯能想到的对策只有多多征兵, 和向 大明 求援了。 民间虽有义兵, 但好像还是不够。 宣祖 想到了遁隐山林的出家人。
说实话, 朝鲜政府作这样的要求, 心里应该觉得很歉疚。 前面提到, 朝鲜 开国以后大力提倡儒学, 并认为佛教欺世盗名, 施行极力打压政策。 1419年继位的 世宗大王 强行将朝鲜国内诸多佛家派系合并为“教宗”和“禅宗”两系, 以便管理。 朝廷还肆意没收寺庙田产, 奴婢, 并把佛家的学院: 都会所, 赶出了京城。 此后佛教日渐势微, 虽然信者仍众, 但社会地位低下。
日军入侵后, 朝廷为了增加兵员, 打算与佛教妥协。 可是, 历经这么多年压制, 佛家能那么容易就与朝廷一笑泯恩仇吗? 宣祖皇帝想到一位解铃人: 西山大师 休静。
休静和尚 年轻时也是“两班”之一, 因为没有中举而改行做了和尚, 自此广结善缘, 掌管过“教宗”和“禅宗”两家的 都会所, 在平民和僧众之间有很高声望。 1589年, 一批佛教徒聚众造反, 希望能以武力改变他们在社会中低下的地位。 这批起义者借用 休静 的名头, 企图号召更多的民众起来一块闹革命。 暴乱被镇压以后, 当局自然要找 休静 的麻烦。 幸亏 宣祖 看了报告, 认为 休静 与暴乱无涉, 才免了一场宗教灾难。
休静 虽然一口答应, 但真正让 休静 下定决心的, 不是因为欠 宣祖 一个人情, 而是想借此机会改善朝廷打压佛教的一贯政策吧。
强弩之末 - 加藤清正 的 咸镜道 攻略
首页 上一页 共9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