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四十岁登上健康快车

洪昭光(现代)
四十岁登上健康快车
洪昭光 著
第一部分 四十岁健康新观念
新世纪,自然健康的人生是: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健康100岁,快乐每一天;60以前没有病,80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100岁,高高兴兴一辈子。
在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中,个人的生活方式因素占了60%,远远超过医疗条件、父母的遗传或社会、自然条件。
不要透支健康不要死于无知
许多优秀白领、骨干、精英因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而成了“白骨精”。我们大家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多做“启明星”,不当“白骨精”。
21世纪是什么世纪呢?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是科技全球化世纪,还是信息数字化世纪……从根本上来说,21世纪是健康和生命受到空前关注的世纪,因为世上没有什么比健康和生命更重要的了。
但21世纪又是个竞争激烈、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世纪,各路精英异军突起,引领风骚,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但同时却又有许多青年英才、企业家、科学家相继倒下,他们不是死于工作,而是死于对健康的无知和漠视。死于无知,个人失去一切,美好家庭破灭。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现在是:哀莫大于对健康无知。
杰出英才的贡献犹如朗朗夜空中的启明星,给人希望,给人力量,而许多优秀白领、骨干、精英却因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而成了“白骨精”,使人扼腕痛惜。我们大家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多做“启明星”,不当“白骨精”。
把好人生关键的20年
8小时睡眠者寿命最长,每少睡1小时,死亡率增长9%。
生物钟节律主要决定于太阳的活动,也就是春夏秋冬和日出日落。古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人的“三八制”,工作、生活、睡眠各8小时,就是最基本的生物钟。与世隔绝的洞穴生物钟研究表明:人体生物钟是自然睡眠8小时。临床研究表明:8小时睡眠者寿命最长,每少睡1小时,死亡率增长9%。一些人恣情夜生活,昼夜颠倒,是违反生物钟,必将自取其咎。
从猿到人已有600万年的历史,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大自然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基因和黑猩猩相比有99.2%是相同的。因此,今天的人类对大自然应该有一种虔诚的敬畏之心和真诚的依恋之情,只有敬畏自然,才能善待自己;只有亲近自然,才能远离疾病。违背生物钟,健康如逆水行舟四面楚歌;顺应生物钟,才能一生平安。
要想健康快乐100岁,核心是60以前没有病;要想60以前没有病,核心是把好健康的20年———男人30—50岁,女人40—60岁,问题是这20年正是人生工作生活压力最大的20年,怎样才能把握好工作生活的平衡呢?路在何方呢?谁做的最好呢?
大路朝天,只有一条,就是好好向自己的母亲———大自然学习,大自然已经有了科学的答案。
像心脏一样工作 心脏的工作:科学加艺术
心脏工作休息有序,它抓紧时间休息,它从不拖泥带水浪费体力,更不日夜颠倒打乱规律。
世上谁的工作方式最好呢?
虽然万物的工作方式各有千秋,但如果从高效、低耗、持久、安全四个指标来衡量,那么,冠军非心脏莫属了。
首先,心脏出色的工作量是惊人的。心脏的重量不到人体重量的0.5%,约300克,但它要负责全身的血液循环供给,全身的重量相当于心脏的200倍,也即是相当于一个人要为200人提供生命的能量,工作量何其大!心脏虽只有300克,但每一跳要博出血液约70毫升,每分钟要博出近5000毫升的血液,每天博出约700万毫升,即约7吨的血,相当于心脏自身重量的2万余倍,几乎是不可想像的天文数字!
人们常以为,心脏所以能工作得这么出色,全在于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知疲倦、不分日夜地苦干,其实错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心脏早就累死了,早就“透支健康,提前死亡”了。事实恰恰相反,心脏的工作是非常有智慧、有理性的。以正常人为例,正常人心率约为66—70/分(当然快慢有波动),即每一次心跳为0.9秒,其中收缩期(工作)为0.3秒,舒张期(休息)为0.6秒,即1/3时间工作,2/3时间休息,相当于我们的8小时工作制。到了夜间入睡,心跳变慢为50次/分,这时心跳为1.2秒,收缩期还是0.3秒,舒张期变成0.9秒,也就是1/4时间工作,3/4时间休息,心脏自行主张改为6小时工作制了,心脏多么有智慧!它工作休息有序,它抓紧时间休息,它从不拖泥带水浪费体力,更不日夜颠倒打乱规律。善于休息是心脏第一特点,正如列宁所说:“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更奇妙的是,心脏秀外慧中的灵巧艺术结构使它工作时耗能极少,由于神经传导的精密调控,各部位协调同步,心房心室的收缩犹如行云流水,和谐柔美,因而在完成同样工作量的情况下比任何人造的机器耗能都要少。
心脏的精神:敬业不蛮干
心脏很敬业,也懂得自我爱护。体现了劳逸结合,中庸适度,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
心脏还很有理性,能从大局出发,当人体运动或遇到紧急情况时,不用指令,就能马上服从大局,根据需要加快心跳到150次或更多,这时每次心跳才0.4秒,收缩期0.2秒,舒张期0.2秒,即相当于12小时工作制,心脏毫无怨言,表现出很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心脏又是有原则的,这原则就是为了保证生命的长治久安,人体的百年健康。心脏绝不蛮干,绝不接受“连续工作”的指令,因为连续工作不吃不喝、不眠不睡,等于死亡。再忙都可以,但是必须有休息,可以少休息,但不能不休息。所以心脏在收缩期是处于“绝对不应期”,即不接受任何指令,只有休息后才接受指令。如果指令过早发出,心脏未能充分休息就提前工作,就是临床上的“早博”。心脏在完成工作后紧接着就要求同样时间的补休,真正做到了公平合理,“有理、有利、有节”,妙不可言。
心脏很敬业,也懂得自我爱护。比如心脏重量占体重的0.5%,但用血量却占全身的10%,这并非自私自利,而是因为工作量大的客观需求,是实事求是的。心脏很自觉,但并非无原则的任劳任怨,当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供血明显减少时,它马上发出警告信号———心绞痛,意思是赶紧补救,不然就要出危险。可以说,一切都掌握得恰如其分。纵观整个心脏工作,体现了劳逸结合,中庸适度,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不愧是造化的杰作。
像蜜蜂一样生活
你每天都生活得快乐吗?如果不是,那就看看蜜蜂的生活吧!蜜蜂又唱又跳,天天快乐;诚实守纪,工作努力;心情愉快,轻松自在,还获得了三个“一流”:一流的事业,一流的休闲,一流的健康。
真的吗?那太让人羡慕了,事业和健康是天生的一对冤家,蜜蜂怎么能都是一流呢?这也难怪,毕竟姜是老的辣,人家蜜蜂已经有1亿年的历史了,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亿万年的艰苦磨炼和丰富的生活积淀使蜜蜂智勇双全,意志坚强,处处高风亮节,个个自强自立,所以蜜蜂永远青春靓丽充满活力,蜜蜂不愧是大自然进化的杰作和人类天然的老师。
新世纪幸福度并未增加
尽管经济收入明显提高,但人们的幸福度却没有多少改变,人们并不觉得更快乐。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但生活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人们浮躁、急躁,心里并不轻松。许多国家的研究表明: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尽管经济收入明显提高,但人们的幸福度却没有多少改变,人们并不觉得更快乐。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这是发展的代价,因为发展需要付出,即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一位哲学家说过:“领先需要代价,但从长远的观点看,落后的代价更大。”因此,在今天一日千里的社会中,人人都想领先,人人都怕落后,自我加压,被迫加压,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体生物节律被破坏,膳食规律被打乱,快餐饱餐,吸烟酗酒,运动减少了,失眠增多了,于是一系列由紧张、压力、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的身心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溃疡病、糖尿病、癌症应运而生,慢性病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提前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据卫生部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我国已有高血压1.6亿人,高血脂1.6亿人,体重超重2亿人,糖尿病4000万人,健康形势十分严峻。高科技,你究竟是利还是弊?新世纪,你将把人们带到哪里去,是更幸福还是更痛苦?
蜜蜂凭什么能够生存
蜜蜂靠的是“软实力”———诚实可信、吃苦耐劳、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
自然界亿万年的进化史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史诗,记录着万千物种的沉浮兴衰和风雨沧桑,人们可以从中悟到许多智慧和灵感。仿生学告诉我们,大到巴黎铁塔的设计,洲际导弹的追踪,小到汽车轮胎的花纹和游泳衣帽的面料都可以从生物中得到极重要的启示。考古学发现,蜜蜂是一种有近亿年历史的古老生物。当时一统天下的“巨无霸”———恐龙在6500万年前的一次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气候巨变中绝迹消亡。而同一时期的鳄鱼却靠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奇迹般存活下来。鳄鱼坚甲利齿,进可攻退可守,左右逢源;鳄鱼水陆两栖,可登陆蛰伏,可下水捕食,足智多谋;鳄鱼刚柔相济,可一次吞食巨量食物,也可半年不食不死,游刃有余,真不愧是生物进化史上的高手奇才。一位美国生物学家说:“当地球上不存在人类的时候,鳄鱼还会在湖中从容地游弋。”
但是要是和蜜蜂相比,鳄鱼又是小巫见大巫。因为蜜蜂不仅是存活了下来,更是家族兴旺,有数百个品种,子孙满堂,遍布全球各地,可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无处不蜜蜂”了。人们不禁要问,在这亿万年残酷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蜜蜂凭什么本事能一枝独秀,脱颖而出呢?它既没有坚甲利齿,又不是两栖动物,靠的是什么呢?
原来鳄鱼靠的是“硬实力”,而蜜蜂靠的是“软实力”———诚实可信、吃苦耐劳、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没有人能想到,在如此激烈、真刀真枪的生存斗争中,蜜蜂的“软实力”竟能克敌制胜,无坚不摧,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至高境界,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的“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智慧勇气、刚柔相济、适者生存,这种“软实力”有这么大的威力,说明我们这个世界真奇妙!看来,拿起“软实力”的武器,人类的前途还真是一片光明。
蜜蜂的秘密武器:“三心三自”
蜜蜂的“软实力”一共就四个字:“三心三自”。所谓“三心”,一是事业上有颗进取心;二是生活中有颗平常心;三是心灵里有颗慈爱心。
所谓“三自”,是指自信、自强、自律。自信是成功的基础,自信不是自负,自信是了解自己,永远乐观不悲观;自强不是逞强,自强是顺应自然,顺势而为,适度均衡,阴阳和谐,这才能强大;自律是防腐剂,不然,春风得意便忘乎所以,贪心贪欲,前功尽弃。有了这“三心三自”,便会头脑冷静,理性分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清风明月,物我两忘。什么功名利禄、酒色财气,都会视如粪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你看那小小蜜蜂,每天早早起床,高高兴兴飞到百花丛中采集花粉。朝霞迎接,和风送行。蓝天作伴,小鸟和鸣。它们有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格的分工。工作时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一朵花儿都不漏过。发现远处有好花时,它会发出信息,互相招呼,集体前往,不辞辛劳,不怕跋涉。
为了采到好花粉,蜜蜂对花儿以礼为先,一面唱歌,一面跳舞,又是问候又是微笑,花儿也舒展起自己的花瓣,报之以甜甜的笑脸,献出最好的花粉。蜜蜂以花为伴,与花为善,在花丛中牵线搭桥,做月下老人,使花儿满树、硕果满枝。
蜜蜂工作精益求精,他们善于精选能酿造好蜜的新鲜花粉。蜜蜂的事业心还表现在高度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在数以万计的蜂群中,只有一个当官的,即蜂王,而且是兼职,蜂王的主要职责是生育后代,同时兼任管理者。由于管理科学,机制合理,一切工作文明有序。可以说,蜜蜂创造了管理上的奇迹。在这一点上,我们人类只能甘拜下风。蜜蜂养育幼蜂的房屋是六边形,美观又实用,所有的蜜蜂都能自觉遵循这一建筑设计,没有一个违法乱纪,没有一个贪污腐败。这里反映的是一种团队和自信精神,它们如此心齐、如此遵守规则真是令人感叹不已。蜜蜂虽小,其灵气可谓大矣。
蜜蜂非常团结。数以万计的蜜蜂挤在一个蜂巢中,相互之间的磨擦、磕碰在所难免,但与心胸狭隘、时常为争食打架斗殴的蚂蚁不同,蜜蜂有着一颗宽容之心。它们之间从不发生争斗,相互礼让,蜂口众多却井井有条,令人称奇。蜜蜂群体有很强的凝聚力,为保护蜂巢,个个奋勇争先、舍生忘死,整个蜂群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即使来势汹汹的恶禽猛兽也不敢轻易冒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蜂群。
莫学蚂蚁,日复一日苦做工
蚂蚁的工作很辛苦,很努力,但不善思考,属于劳而无功型。
蚂蚁虽然也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但与蜜蜂相比,品位却低多了。蚂蚁只会单纯采集,见到什么搬什么,良莠不分,机械搬运,遇到比自己重几倍的东西也要咬紧牙关拼命搬回去。看起来,蚂蚁的工作很辛苦、很努力,但蚂蚁不善思考,不会加工提炼,因此尽管起早摸黑,事事全力以赴,却因总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思维,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很容易产生心理疲倦、职业疲劳,再拼命干也鲜有成绩,蚂蚁属于劳而无功型。
莫学蜘蛛,布下陷阱害人虫
和蚂蚁相比,蜘蛛则更是等而下之,不可同日而语。蜘蛛蛰伏墙角,整天不学习,光会吐着千篇一律的丝,结着千篇一律的网,然后收起八只脚,合上眼睛,闭目养神,装死不动。一有虫儿触网,蜘蛛立即兴奋起来,张牙舞爪,利用两只螯肢向猎物注入毒液,麻痹致其而死,分而食之,可谓冷面杀手,凶险至极。不仅如此,近日有报道,澳大利亚一种蜘蛛因天气恶劣,竟然搬入室内,迁怒于人,无端攻击人类,既怀恶毒之心又无自知之明,可想而知,等待这类蜘蛛的就是被消灭的命运。
爱心蜜蜂,日子越过越轻松
和蚂蚁、蜘蛛不同,同样是面对大自然的残酷生存竞争,蜜蜂却有完全不同的心态。蜜蜂以爱心为本、以助人为乐,把善良、明理、创新作为生活准则,从不伤害别人。蜜蜂采集花粉时不是单纯的苦力搬运工,而是一面享受工作一面播种友谊,使自己和花朵双双受益;采回花粉后,不是简单的贮存,而是进行精加工,用自己的唾液把普通成分的花粉酿造成香甜可口的果糖和营养丰富的葡萄糖,组成人见人爱的蜂蜜。这一创新性劳动使花粉的科技附加值成倍地增加,成为享誉世界的绿色产品,使蜂群自身和整个社会受益。更难能可贵的是,睿智的蜜蜂竟创造出连生物高科技都无法合成的神奇保健品———蜂王浆,能提高免疫力、抵抗力、生育能力,蜂王靠了它,能以每天产5000到1万枚卵的速度连续产卵30年之久,几乎是天方夜谭的奇迹。蜜蜂把爱播撒给世界,蜜蜂把科学服务于人类,结果怎样呢?当然是“善有善报”。古语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蜜蜂和人类成为好朋友,人类为蜜蜂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条件,蜜蜂的日子也越过越轻松。
努力不过力,拼劲儿不拼命
蜜蜂的生活态度是工作适度、勤奋适度,“拼脑拼劲儿不拼命”。
人类很聪明,但却常常死于无知。许多人年纪轻轻就提前过劳死了。上海社科院最新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9岁降到调查时期的53岁,这比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人均寿命75.85岁低了20岁。
什么原因呢?最根本的是压力过大。美国哈里斯调查中心指出:60%-90%的疾病与压力有关,而且都市里有近一半的人感到压力使他们的健康状况越来越糟。另外,压力可造成包括从心脑血管病、溃疡病、糖尿病、癌症、心理障碍到头痛、背痛、腰痛、失眠等至少100种以上的疾病。
可是压力又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该怎么对待呢?这里蜜蜂又是人类的老师了,因为蜜蜂不仅创造了一流的事业,还创造了一流的休闲,真是妙不可言。
人类在压力下,生物钟被打乱,日夜颠倒,抽烟酗酒,通宵达旦,大吃大喝,花天酒地,下了餐桌又上麻桌,加上城市的高楼郁闷,空气污浊,自然就产生一系列生活方式疾病。可是蜜蜂呢,蓝天为伴,花儿为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怡然自得。蜜蜂的生活态度是工作适度:“出力出汗不出血”,因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也没有必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勤奋适度:“拼脑拼劲儿不拼命”,因为不拼就没有成功的光环,但也没有必要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因为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少了谁都有后来人。
有人认为事业要成功就必须放弃健康,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用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的话来说就是“死于无知,死于愚昧”了。事业和健康是骨肉相连的亲兄弟,是风雨同舟的好朋友,而绝非一对冤家。
对比不攀比,适度不过度
真正的快乐与财富有一定的相关,但只有约15%的相关。
一项大规模网上调查显示:“工作倦怠”正在袭扰着我们的社会。“不快乐”成了流行病,而“郁闷”、“不爽”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按说,当前社会财富总量已是大大增加了,但社会的快乐总量却没有同步增加。原因是不少人把钱作为一切行为的最高目标,成了钱的奴隶,有了钱导致了炫耀性消费,而社会的快乐总量与少数人的炫耀性消费无关,反而导致多数人的失落。社会应当追求人们快乐的最大化,真正的快乐与财富有一定的相关,但只有约15%的相关,并主要表现在财富的早期增加阶段,中期与“闲”相关,后期与“健”相关。因为85%的快乐并不是来自物质和感官享受,而是来自心灵、精神层面的诸如生活态度、观念意志、友情、家庭、人际关系等与“闲”、“健”相关的因素。这就牵涉到“物质永远不会人人平等,但生活快乐可以人人平等”的人生本质问题。
只要是盲目攀比,一定带来痛苦,而且攀比首先伤害自己,即使比尔?盖茨,要是攀比的话,他不如别人的地方要比超过别人的地方多得多,只能暗自生气。相反,对比是理性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可替代的,即使是穷人,也有许多快乐的地方,也还有许多不如他的人。英国有个故事说到某位国王因严重忧郁不治,最后,某名医告诉他,只有让一个最快乐的人来把快乐分享给他,才能治愈。
国王下令遍访全国,寻找最快乐的人,结果找到大臣、将军、富豪,以为他们一定最快乐,结果个个心事重重、郁郁寡欢。失望之余,听到远处有悠闲的歌声,循声走去,发现是一位自由自在的乞丐,在唱着无忧无虑的歌曲,最后是他治好了国王的抑郁。生活中许多东西是不公平的,但不要紧,我们最重要的快乐倒是公平的,是人人可以享有的,这不是什么阿Q精神,这是一种智者的心态。
老子说:适者有寿。这四个字实际上概括了生理的、心理的、心灵的、人际的各种关系的至高境界,是科学发展观在健康上的体现。人类远远没有做到,因为滚滚红尘,诱惑太多,欲望也太多,理性的力量显得软弱无力,但看看蜜蜂们,它们已经做到了。
因此,有空多到大自然中去,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感悟自然,经历了大自然的洗礼,心灵会变得纯净,生活会充满幸福。
英年早逝错错错
一些中年精英,不能把握工作与休息的平衡,浮躁、急躁、烦躁,不分日夜,连续工作,苦干蛮干,英年早逝,这都是对健康无知。北京某高科技园区,科技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不足53岁,真应该好好学习蜜蜂的工作方法。一位副主任医师,为参加全国性会议赶写3篇论文,连续工作72小时不休息,发现时已猝死在办公桌上,一些拥有金山银山的企业家,正当英年,已“无可奈何花落去”,真令人扼腕痛惜。
古人说:“师法自然”、“大道至简”。愿我们的中年白领精英过上绿色的健康生活,使生命之树永远常青。
从去年年初到现在,不断有教授、学者和商界精英猝然辞世,他们的年龄都在35-60岁之间,英年早逝是这个社会的“痛中之痛”,已成为当今的流行病。这种病一错是自己流血,二错是亲人流泪,三错是国家人才浪费。
不要忘记好心态
心灵平静了,心理就平衡,生理就稳定,病理就不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很快重新平衡。
大自然是人类慈爱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的儿女,儿女顺应母亲,天人合一,生命才能生生不息。
一个人如果善待生命,生命就如同春花秋月一样有着美妙如歌的韵律———自然发生,自然凋亡,无病无痛,无疾而终。
人生什么最珍贵呢?1400年前101岁的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说:“五福寿为最。”怎样得寿呢?公认的最佳方法就是心灵养生———一颗禅心。平和心态,爱心常在。孔子说:仁者寿。就是气以宽厚者寿,言以简默者寿,质以慈良者寿。一个人淡泊明志,就能宁静致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林则徐喜欢的对联是:读书静坐,各得半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在达观宁静的心境下,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康复力得到最佳组合,各项机能阴阳平衡,和谐运行,精、气、神、形达到最佳境界,心境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样的明澈。
心灵平静了,心理就平衡,生理就稳定,病理就不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很快重新平衡。
研究表明: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全身抵抗力的调动、整合和增强有着超乎人们想象的巨大力量,它能使体力体能增强,能力大幅提高,疲劳焦虑消失,炎症减轻,癌症痊愈。
美国运动员阿姆斯特朗身患癌症,手术化疗后还获得6次环法自行车赛世界冠军;还有许多抗癌明星近乎不可思议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一点:一个好的心态就是大自然恩赐给你的最好的健康法宝。所以,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健康不仅属于你
中年男人最大的渴望是爱名爱利爱攀比,最大的不懂是不懂爱健康、不懂爱家人、不懂爱自己。
西方谚语“人生如航海”,民间俗话“平安就是福”,都是寓意人生坎坷,山高路险,要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地关爱自己。
漫漫人生路,处处危险多。在人生的棋盘上,只要有一点失误,哪怕是小小的失误,就可能使你满盘皆输,好像“泰坦尼克号”瞬间沉于海底,一切都化为乌有。
世界上第一例有病历确诊、有尸解证实的冠心病猝死病人是英国著名外科医生亨特,只因一次学术争论,一代名医,一怒之下,一命呜呼。我们收治过一位23岁青年,好胜心切,在一次吸烟竞赛中勇夺冠军,30分钟后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几乎丧命。一位42岁的副教授为赶论文发表,3天3夜未出实验室,发现时已死在实验桌上。有位加籍华裔教育专家,先后回国100余次,工作全力以赴,废寝忘食,结果不幸猝死在连续奔波的旅途中。
细想想,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事情是永远没有完美的,目标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因此凡事一定要有度,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出力出汗不出血,拼脑拼劲儿不拼命。不然,一走极端,物极必反。
中年男人最大的渴望是爱名爱利爱攀比,最大的不懂是不懂爱健康、不懂爱家人、不懂爱自己,结果一不慎成千古恨,再悔恨已百年身。自己死了,倒是简单,但是家庭破灭,配偶首当其冲;儿女丧父,心灵遭受重创;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彻肺腑。人生三大悲苦:幼年丧父、中年丧偶、晚年丧子竟集于一身,呜呼!小失误竟铸成终身痛苦,何苦呢?
过去说:健康是你自己的,只说对了一半,准确地说应当是:健康是属于你和爱你的人的。你的去世,个人损失只是冰山的一角,冰山的90%都在水下看不见,你的去世至少造成对10个最亲近的人的直接伤害,对几十个亲友的间接伤害,还有无法估计的事业损失。越爱你的人受害越大,真正的“亲者痛”啊。面对这种“痛中之痛”,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英年早逝谁之过?都是“躁”字惹的祸
失去了健康,错错错;失去了生命,痛痛痛。
英年早逝谁之过?个人对健康生命的漠视和糊涂是主要原因,但社会因素也不可忽视。男人四十,十面埋伏。在一个转型期的社会,物欲日盛,急功近利,人们思想浮躁、心情烦躁、工作急躁,整个社会处于阴虚阳亢的状态,反映到人的生物体内,必然导致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失调,造成一系列亚健康和生活方式疾病。
中年压力,原因不同。有因重任在肩,出于高度责任心的;有因学术研究,出于执着事业心的;有因利益驱动,出于利欲熏心的;还有纯粹因病于无知而死于无心的。但不管原因为何,结局都一样:失去了健康,错错错;失去了生命,痛痛痛。在这阴虚阳亢的社会状态中,一定要记住一位哲学家的谆谆教导:少做多活是多做,多做少活是少做。横批是:实话实说。其实上世纪50年代一句最普通的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已包含着最朴素深刻的真理,正如一位伟人所说的:“战争中,首先要学会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列宁曾说过:“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圣经》里有句精辟的话:“赢得了世界,却失去了自己。”按理说,这妇孺皆知的简单道理,白领精英们能不知道吗?但人性的弱点“知道,做不到”,“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恰恰突出表现在对待健康上,在物欲的诱惑或“虚火”的驱使下,尤其如此。
面对社会的“虚火”该怎么办呢?想想白居易的故事也许是一剂清凉药。当年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曾请教一位高僧关于“佛的真谛”是什么。高僧说,就8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这不太简单了吗?连3岁孩子都知道。高僧说:是的,3岁孩子都知道,但80岁老人做不到。一语道破了古今中外人性的根本弱点:知、行脱节。闻道者百人之众,悟道者仅约五十,行道者只有寥寥数人而已。知,信,行,落差之大道出了英年早逝的本质原因:“知道,做不到。”11次获得乒乓球世界冠军的张怡宁说: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只要能战胜自己,真正的对手就不多了。同样道理,中年人健康的最大对手也是自己,只要能战胜自己的弱点,真正做到科学工作、科学生活,那么,疾病就很难侵犯你了。
学习心脏和蜜蜂,又闲又健又轻松
前面说到心脏与蜜蜂能“四两拨千斤”,“快乐轻松,事业成功”的奥秘,这是大自然亿万年进化的杰作。人类遇到困难,只要师法自然,就能迎刃而解。既然巴黎铁塔的结构、导弹追踪的思路、直升飞机消音的设计灵感都来自于自然,那么,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应能像心脏、蜜蜂一样有预见性、创造性、计划性,减少盲目无序凌乱,使工作生活效率提高,轻松而有序,低耗而高能。
中年人最缺的是时间,健康四大基石也要讲究节省时间。比如合理膳食,核心就是什么都吃,适可而止,不必刻意计算食物热量是多少,也不要随心所欲,只要注意就可以。当前北美、欧洲最流行的绿色运动就是健身大步走和徒步旅行,又省时间又省钱;尤其是白宫保健医生给布什总统开的健康处方:夫妻常牵手,话聊并肩走,一举三得。
下面几段话,可以让你不花时间不花钱,又闲又健又轻松:
走路比药好
天天三笑容颜俏,
七八分饱人不老;
相逢借问留春术,
早晚走路比药好。
八字健身歌
日行八千步,
夜眠八小时。
三餐八分饱,
一天八杯水。
养心八珍汤,
强体八段锦。
米龄八十八,
茶寿百零八。
三平是个宝
平常饭菜 一荤一素一菇,粗粮细粮豆腐。
平和心态 不争不恼不怒,爱心宽容大度。
平均身材 不胖不瘦不堵,天天早晚走路。
(注:“堵”指动脉硬化血管堵塞,如脑血栓、心肌梗死等)
人活百年不是梦
100岁,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神圣的生理寿命,但前提是你必须关爱自己而不要自己伤害自己。同时还要健康,因为不健康,就要受病痛折磨。这还不够,还要快乐,因为快乐是人生至高境界。每天早上一睁眼,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心情每天都是美好的,生活每天都是充实的。
根据科学推测,人类生理寿命应比现在的实际寿命长得多。那么人的生理寿命应该是多少呢?
按照生物学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应该是生长期的5~6倍。人的生长期是到最后一颗牙齿长出来的时间\(20~25岁\。照此计算,人最长寿命应该是6乘25,150岁;最短是5乘20,100岁。也就是说,人再长寿不会超过150岁,人再短命不会短于100岁,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寿命。
生命最美是凋亡
人人都希望自然凋亡,可现在的社会普遍现象却是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死亡。
人的生老病死如春夏秋冬一样是自然规律,但死的方式却不同。一种是自然凋亡,一种是病理死亡。怎样才算是自然凋亡呢?
自然凋亡即程序死亡,正如春天的花儿凋谢、冬日的树木落叶,对人而言就是无病无痛,无疾而终,百岁之后,静静离去在睡梦中。就像宋美龄106岁,睡了一觉就走了。然而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是病理死亡,即提前死亡,这种死亡犹如树木经风雨摧残、病虫损害,在夏天即枯萎死亡。对人而言就是患病后的肉体痛苦,心灵折磨,七十八十,身心煎熬,人财两空。
人人都希望自然凋亡,可现在的社会普遍现象却是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死亡,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我们违背了自然规律,违背了生命规律,一句话,我们违背了科学的生活方式。
我有一个病人,当年36岁,13岁开始抽烟,烟龄23年,酒龄18年,麻龄12年,赌龄5年。结果刚刚36岁,3支血管堵塞,心肌梗死。他这个病纯粹是胡吃吃出来的,喝酒喝出来的,抽烟抽出来的,生气生出来的,赌博赌出来的。他的病是自己找来的。
所以说如果你自己不关爱自己,那谁也救不了你。
健康比金子还宝贵
生命与健康是一条单行线,“奔流到海不复回”。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53年就提出“健康是金子”的主题口号,希望人们要对待金子一样珍爱生命。
细想起来,健康比金子还珍贵,因为健康很难再生或不可再生,一旦失去,再先进的高科技都无法使受损的机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像一张白纸,揉过之后再也不可能恢复到原先的平整一样。
这个人出生的公式和法则将健康的本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健康本是人类古往今来一直的追求,但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是过有节制的生活,还是纵情人生,却令许多人感到难以选择。其原因既有不得已,也与意志力、生活观念、科学发展多方面有关。
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年轻,能吃能睡就是没病,有了病症坚持一下就挺过去了,结果病入膏肓时才如梦初醒,但是一切都晚了。誉满中外的科学家、事业鼎盛的企业家英年早逝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要知道,生命与健康是一条单行线,“奔流到海不复回”。许多人对健康的本质认识不够,人工的东西再好也不能超过自然给予的东西。人类用了很多时间去征服自然,但对自身的认识却非常肤浅,比如一架波音747飞机由全球5000个工厂合作、600万个零件组成,数字很惊人吧,但是人的一个细胞里面所包含的基因竟有大约10万个,由30亿个碱基因对组成,人的大脑皮层就有1000亿个细胞。可见人的复杂性比最复杂的飞机还要复杂千万倍。人一定要尊重自然。
人生60才开始
享受人生,品味人生,欣赏人生。
我们说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我把1~60岁叫做第一个春天,61~120岁是人生第二个春天。第一个春天是耕耘的春天,你要上小学、中学、大学,还要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要把老伴伺候好。

正幸福的人生,是第二个春天。60岁退下来了,时间富余了,空间广阔了,阅历丰富了,经验成熟了,又大多不再为衣食、子女、名利操劳奔波。这个时候正可以享受人生,品味人生,欣赏人生。所以,英国有句谚语叫:人生60才开始!
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都是在第二个春天做出更大成就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85岁时,1年画了165张画;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80岁提出了大脑皮质反射学说;中国的陆游85岁时写的诗《示儿》流传千古;政治家也是如此,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伟大理论时,已经70多岁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也是在第二个春天创造了他人生的辉煌。
第二个春天的健康非常重要,不健康就会带来痛苦。
人生从60岁起,正是金色收获的秋天,人们应当在明媚的阳光下,健康享受每一天。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带着希望,带着憧憬步入百岁,是生命之树的自然过程,就像一条小河弯弯曲曲,最后汇入大海。真正做到轻轻松松100岁,高高兴兴一辈子。
智者不惑,一“智”千金
在我国物质文明大大进步了的今天,为什么一些慢性病反而更多了?发病年龄更早了?一些原来可以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不但控制率很低,而且并发症很高?慢性病的形势怎么越来越严峻了?归纳起来原因有三:
一、无知无为。即病于无知,死于无知。
二、有知难为。许多中青年人,有保健知识,也想健康,但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过大,权衡下来是无奈,只好透支健康,浓缩生命。
三、有知不为。更多的人尽管知道保健知识,但实践中就是做不到。人性中有一个知、信、行的落差公式,或称闻道、悟道、行道公式。这个公式是:100个人闻道,其中能悟道者仅50人,而能行道者则不到10人。以吸烟为例,据流行病学调查:100个人中有95人知道吸烟有害,但愿意戒烟者仅50人,而真正戒烟成功者不足4人,可见落差之大。其他如减肥、高血压等,治疗控制率的情况也大致相似,都有很大落差。
目前,城市中大多数人属于第二、三种。知识与行为、闻道与行道之间有这么大的鸿沟,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古人说: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何为智者?遇事不惑者也。遇到一件事,一个问题,能够全面、客观、有深度地进行综合分析、思考和比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然后认清目标,矢志不移,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水滴石穿,终成正果。智与知不同,知是知识,一学就会,但只是表层知识,并不形成性格,不一定能变成信念与行为。而智是“知”加上“日”,即有了知识后,还要日日潜思精炼,天天悟道行道,才能提升成智慧,升华成性格;才能遇事登高望远,高屋建瓴并且持之以恒,一以贯之。能做到智和勇,不是容易的事。
有了这种“智”,即理智、才智和睿智,而且要从青少年抓起,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难事了,这样一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坚持运动、心理平衡、控制高血压、控制糖尿病等等所有问题都会变得十分自然,十分顺畅,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这样,我国的各种慢性病总体上发病率将能下降一半以上,人均健康寿命再延长10年,达到72.3岁,直逼世界最先进的日本———健康寿命74.5岁。而且医药费和卫生资源消耗将大大下降。如按下降1/3计算,那就等于每年节约5000亿元人民币,而且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生命质量大大提高,全面的小康社会将早日到来。
信哉,“智者不惑”,真是一“智”千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日,若无闲事在心头,人生都是好季节。”愿
更多的智者,共享更美好的明天。
健康人更应该被关爱
我们的工会主席、支部书记一到过年过节,探访的都是老病号,病越重越去看他,健康的人反而没人关心!
我们一到过年过节,探访的都是老病号,病越重越去看他,健康的人反而没人关心!
我1981年去美国,专搞预防医学研究,导师是非常有名的斯丹姆教授,世界级权威。他带我到芝加哥的一家公司开午餐会,老板说今天开会是给10年当中不得病的人发奖,一人发一件T恤、一个网球拍,还有一个信封里面装一张支票,是象征性的少量奖金。然后,大家为他们鼓掌,都很高兴。
回去一想,美国这个企业家太聪明了,人家美国关心的是健康人!因为他的员工10年不得病不花钱,可以省许多医药费,才给他一件T恤、一个网球拍,你想他创造的财富有多少?这家公司里有游泳池、健身房、网球场,鼓励大家运动,大家都不得病。
我回来后,到北京一看,我们的工会主席、支部书记一到过年过节,探访的都是老病号,病越重越去看他,健康的人反而没人关心!
美国这个公司所关心的是健康人,让大家健康不得病。
在我们这里,我们的观念是重医疗,医疗费花去5万、10万没问题。在我管的病房,住院的干部一住院费用就好几万。医疗费花100万也没问题。国家对慢性病的预防投入很少很少。
实际上有专家研究得出结论:对心血管病在预防上花1元钱,医疗费能省下8.59元,同时测算出它还能省下约100元的终末抢救费。
我在北京农村搞过一个调查,有户农民1年收入20多万,他很有钱,过年给小孩买烟花爆竹一花就是2000多元。这么有钱的人,全家7口人却共用一把牙刷,他认为刷牙是多余的。结果这家7口人有4人得了高血压。
实际上保持口腔健康,可以减少很多病,如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在国外口腔健康被认为是第一重要的,世界卫生组织也非常重视口腔卫生健康。所以健康观念要转变,要从治疗转变到预防上。
你是倒霉的兔子还是幸运的鸭子?
因为基因的不同,表面看起来差不多的人,实际上千差万别。这决定你一生的保健方式。
人得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内因,是指爸爸妈妈的基因;一个是外因,是指外界的环境因素。
先说内因。一个人得病不得病,长寿还是短命,在一定程度上跟父母的基因有关系。爸爸有糖尿病,妈妈也有糖尿病,那么孩子就容易得糖尿病。爸妈没有病,子女也会得病,但概率会低些。总体上讲,假如爸爸有高血压,妈妈有高血压,生出的小孩45%会有高血压;父母有一个有高血压,小孩有28%的机会得高血压;父母血压正常,孩子会不会得高血压呢?也会,但概率很小,是3.5%。
因为基因的不同,表面看起来差不多的人,实际上千差万别,你是倒霉的兔子型还是幸福的鸭子型?这决定你一生的保健方式。
人和人的心理耐受能力、精神、性格和意志等各方面都不一样,所以人和人千差万别,这是内因不同。
我们可以用动物实验做例子来说明遗传的影响。我们用小白兔做实验。小白兔应该吃萝卜,吃青菜,从今天开始让小白兔吃鸡蛋黄拌猪油,鸡蛋黄胆固醇高,猪油动物脂肪多。小白兔吃了4个星期后,胆固醇升高,8个星期后动脉硬化,16个星期后怎么样了?这只小白兔得了冠心病、心绞痛了。
下一个实验,我们用北京鸭做实验,也让它吃鸡蛋黄拌猪油。可是奇怪,你怎么喂它呀,它的胆固醇也不高,动脉不硬化,喂到老了,它也没有冠心病。咦,那可奇怪了,吃的是一样的,兔子就动脉硬化,鸭子就不会,这是什么道理呢?道理很简单,兔子是兔子,鸭子是鸭子,基因不同,遗传不同啊!所以结果就不同。
人也是一样的,张三一吃肥肉、鸡蛋就胖了,胆固醇高、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可李四呢,天天吃肥肉,天天吃鸡蛋,天天吃猪肝,想吃什么吃什么,可是人家胆固醇不高,也没有动脉硬化。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张三属于兔子型的,李四属于鸭子型的。你要是兔子型就倒霉,你要是鸭子型呢,就运气,各位不服不行啊。
人和人表面看起来,高矮差不多,胖瘦差不多,长相差不多,其实人和人有天壤之别。比如说,人生风风雨雨,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气着急不痛快的事。但是,张三一生气心跳快、血压高、脸红,甚至浑身哆嗦。李四一着急生气,心跳不快,血压不高,可是胃痛、胃穿孔、胃出血。王五生气着急得糖尿病了。第四个人遇到压力,得了精神分裂症。第五个人生气着急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这就是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每天一早第一件事就是揪斗“走资派”。我们医院一位党委书记是个女同志,前前后后被斗了一百多次,剃光头、“坐喷气式”,但是这个党委书记非常不简单,每天挨批斗以后照常回家吃饭、睡觉,一切如常,若无其事。我从心眼里佩服她,她不愧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过不几天,护士长又被揪出来了,她是上海人,是模范护士长,待病人如亲人,真是非常好。可是,听说她爸爸是历史反革命,因为护士长特别孝顺,每个月给她爸爸寄20块钱。结果被说成是阶级阵线没划清楚,要揪斗她。她是护士长,可她没经过战争的考验,没经风雨见世面,一听明天要把她揪出来批斗,可不得了,当时一恐惧,精神就崩溃了。与其明天这样受侮辱,还不如死了。怎么死呢?最好的办法是放血吧,用手术刀把两手的动脉都割断了,血流到一半,血压一低,动脉痉挛,血还出不来哩,想死还死不了。这可怎么办呢,天一亮红卫兵就要来了,情急之下咬牙从五楼跳下来,头颅着地,当时就死了,许多人在现场看到,惨不忍睹。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人家书记挨斗一百多次,若无其事,你护士长明天才被斗,今天精神就崩溃了。这就是人和人的心理耐受能力、精神、性格和意志及各方面都不一样,所以人和人千差万别,这就是内因不同。
病多不是因为钱多而是因为保健知识不多
病越来越多绝不是物质丰富了,收入多了,钱多了,是因为卫生保健知识没跟上。
近年北京市调查,小学生已经有了高血压,中学生也有动脉硬化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问题所在。为什么我们经济发展了,钱多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死得更快了呢?有人就以为现在心脑血管病多,肿瘤、糖尿病多,都是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造成的。
错了,完全错了!我认为这些病并不是因为物质文明提高了造成的,而是因为精神文明不足,健康知识缺乏而产生的。美国的经济表明:白人跟黑人相比,白人钱多,物质生活好,但是白人高血压、冠心病、肿瘤明显比黑人要少,寿命要更长。美国白领地位高,收入也高,可是他们各种疾病,远远少于蓝领人,寿命也长,说明什么呢?因为白领人受到较好健康教育,精神文明、卫生知识、自我保健意识高。因此,现在我们得病越来越多,并不是因为物质文明好,而是精神文明不足,一手硬一手软。
如果我们提高了卫生保健知识,那么我们就可在经济发达的同时更健康,而不是病更多,所以首先要提及的是病越来越多绝不是物质丰富了,收入多了,钱多了,是因为卫生保健知识没跟上。
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现实中很多人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健康,没有一个科学的健康观。
健康长寿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特意就心脏病指出:“当前心血管病每年夺去1200万人的生命,占世界死亡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如果采取预防措施,每年可减少600万人死亡。”
与其说我们是面临着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挑战,毋宁说是面临着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或“现代病”、“生活方式病”、“自我创造的危险病”、“人灾”、“慢性自杀”等挑战。世卫组织官员警告,过去在未遭受心脏病流行病害的国家中,数以亿计的人们开始采取高危生活方式,而正是这些生活方式,近几十年来已经给许多国家带来了灾难。
现实中很多人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健康,没有一个科学的健康观。这种现象也与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习性、社会意识有关。
有个德国公司总裁请客,自己点一点儿米饭,一份鱼,一份水果,到最后连一粒米饭都吃得很干净。中国人请客呢,点菜点到吃完饭剩一大桌,还觉得很没面子。有个从国外回来的博士请客,对客人说你别点太多,吃多少点多少。国内的朋友说,你请客还不让多点,真抠门儿。这个朋友说他是跟德国人学的,浪费可耻。中国人在家里请客,要特别准备好几天,做了一满桌十几个菜,还说没什么好吃的,请大家多包涵。
还有劝酒,外国人尊敬你,跟你碰一下杯,然后随意。中国人呢,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这是文化不同,这是落后的观念,愚昧的观念。
在喝酒的问题上,有人说“恭敬不如从命”。而我认为,从命不如恭敬,尊重不是强迫,否则不叫尊重。
我们要提倡一种科学理念,与时俱进的科学理念。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认为对的就要提倡,要旗帜鲜明地提倡,要敢于提倡正确的健康观念。
我的健康我作主
虽然我们不能选择基因,但却能够选择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健康有四大决定因素:一是内因,即父母的遗传因素,占15%。二是外界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共占17%,即内因外因共占32%。第三是医疗条件占8%。第四是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占60%。
因此,在我们能够控制的后两种条件中,个人生活方式的因素占68%中的60%,即约九成。美国社会福利局报告:采用医疗方法,花费数百至上千亿美元可以减少10%的过早死亡,而用养生预防方法,不用花多少钱,就可以减少70%的过早死亡。
另外,科学养生和保健可以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中风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33%,更能使健康寿命延长10岁,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新的研究表明:中年注意养生的人(指零危险因素),与不注意养生的人(有1~4项危险因素)相比,老年期65岁以上所花的医疗费仅为后者的1/2~1/3,同时住院次数也大大减少。在这样的一组数据对比中,我们那些总是称自己忙的人,还有理由不预防,不保健吗?
我国一项“九五”攻关研究表明:1元的预防投入可以减少8.59元的医疗费用支出。而临床实践表明又可相应减少近百元的终末期抢救费,更重要的是病人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
死于无知比死于疾病更可怕
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因此中岛宏博士说过一句话:“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他再三提出告诫:“不要死于愚昧,不要死于无知。”因为很多病是可以不让它发生的,是可以避免死亡的。
有一位教授,患有冠心病,本来应该避免突然用力。有一回他搬书,书很重。其实一次搬两三本书一点事也没有,但他一次搬一摞书,一使劲屏气,当即心跳停了。经过全力抢救以后,心跳复苏了,可大脑死亡了,变成了植物人。一个人4年医药费花了150万元。如果他受过健康教育,知道自己不能憋气,不能突然用力,搬书一次搬两三本就行了,或者干脆不去搬这摞书,就不会变成植物人了。
还有一位同志,在北京11月1日买了许多白菜放在墙根儿。11月3日下了一场雪,他怕白菜冻坏了,于是从3楼下来搬白菜。白菜一棵好几斤重,他第一次搬了3棵,从楼下搬到3楼阳台,第二次搬了两棵,第三次又搬了两棵,总共五六十斤重。可是因为平常不干活,他一下子上下3楼好几趟,累得直喘,越喘越厉害,咳嗽吐痰,吐血沫痰。他感觉不对,赶紧上医院吧!
医生一看不得了,急性心肌梗死,赶紧抢救,打了一针药,这一针药0.1克15000元钱。金子1克是100元,0.1克金子才10元钱,这个药0.1克就要15000元。药效果不错,打进去之后病情很快就缓解了。最后一结账,医药费花了6万元。想一想,为了这6块钱的白菜花了6万元医药费,命差一点儿就没了。如果他接受健康教育,知道其中道理,就不会发生这些事呀!
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东郊某车间,医生为一位38岁的头圆、颈短、腰围大的肥胖高血压病人做体检,劝他戒烟,按时服药,病人却若无其事地说:“能吃能睡就是没病,力气大就是身体棒。”并当场举起身边一个100多公斤的机床部件,毫不费力。在场工人都喝彩:“哥儿们,好样的,全车间数你的身体最棒。”3个月后,在一次过度饮酒后的外出途中,他猝倒在路上,经全力抢救无效身亡。尸检发现:心脏冠状动脉高度狭窄,5处陈旧性的心肌梗死。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悄悄地走了,人们惋惜而又诧异:“怎么全车间身体最好的倒是死得最早的?”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因为他的真正死因是无知。
健康金字塔,塔下四种人
第一种人是聪明人,第二种人是明白人,第三种人是普通人,第四种人是糊涂人,四种态度,四种结局。
21世纪,健康是指躯体、心理、社会人际适应的和精神道德上的良好和完满状态。这就好比一层层向上的金字塔,是全方位的概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没有不舒服,更不是仅仅指体格健壮。
一个人到医院检查,所有化验及B超、CT、心电图一切正常。他是否健康呢?不一定,因为如果他做了亏心事,他贪污了,整天提心吊胆,害怕警察敲门,他就不健康了。有位拳王,天下无敌手,但他也不健康,为什么呢?因为他犯罪进监狱了。因此,健康素质高的人也一定是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
对健康有四种不同心态的人:第一种人是聪明人,他们主动健康,投资健康,结果健康增值,一百二十;第二种人是明白人,他们关注健康,储蓄健康,结果健康保值,平安九十;第三种人是普通人,他们漠视健康,无动于衷,结果健康贬值,只能带病活到七十八十;第四种人是糊涂人,他们之中许多是白领精英,他们透支健康,提前得病,提前死亡,结果生命浓缩,五十六十。四种态度,四种结局;因为健康面前人人平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失去健康,就失去一切
一个人活到100岁还不够,还要健健康康才有意义,不然活着就是受罪。
我们活到100岁还不够,还必须要健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以后才算正式老年人。可现在的情况呢?应该活到120岁的却都只活到70岁,整整少活了50岁。本应该70、80、90岁很健康,好多人30多岁动脉硬化,40多岁冠心病,50多岁脑溢血,60、70岁活是活着,但是生活质量不高。
我们医院有一个病人,4年植物人,花了150多万元。最后死的时候是皮包骨头,浑身褥疮。遗体告别时,美容师给他做整容,把脸上凹的地方贴上蜡,让它凸出来,最后,眉毛是假的,鼻子是假的。到遗体告别时,大家都看不出他是谁了。
还有一个病人,住院每天花费3000多元钱,前前后后花了50多万元,最后还是死了。50万元对他来说倒是小事,但是14个人照顾他一个人,为什么呢?他一进重症监护室,就有6个护士在左右护理着;他家里人觉得6个护士照顾不放心,又雇了3个保姆,加上两个女儿轮流值班,11个;老伴天天到,12个;住院医生管着他,13个;科主任查房,14个!14个人照顾他一个人,半年花了50万也没能活过来。
所以说,一个人活到100岁还不够,还要健康才有意义,不然活着就是受罪。没有了健康,一切的幸福生活都将不存在。
最近调查显示,中国人寿命不短,可健康寿命不长。我们的平均寿命是71.8岁,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我们的健康寿命才62.3岁,世界排名第81位,而排第1位的日本人健康寿命是74.5岁!
中国人有个观念,叫“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活着是活着,癌症也算活着,植物人也算活着,但生命质量极差,这不是我们所要的,我们希望健康100岁。
健康100岁够不够?还不够,还要快乐。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活在世界上天天要快乐,生活才有意义。心情每天都是好的,生活每天都是充实的,活到100岁,又健康,又快乐,这才是我们倡导的健康新观念。
最好的药物是时间
最好的药物是时间,什么意思呢?有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就越好。有个尿毒症病人,其实是被12年的高血压耽误了,结果透析花了90万元。其实你早发现,治疗很简单,像高血压,一天一片药,3个月到半年就好了。你要耽误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那就不是一片药的问题了,可能需要两种药在一起吃。你再耽误十几年脑出血了,那就不是一片药两片药管用的,得开颅打洞、抽血。如果是心肌梗死,你得马上到医院打上一针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化开了还算好。可如果6个小时后,再送医院,效果就差了。如果12个小时后,药毫无效果,你打几针都不管用。相反你早去,不用打15000元的药,1500元的国产药就管事,所以说时间是最好的药物。
1元钱比90万更管用
一天一片药,不到1元钱就能控制住,有病没有按照科学的办法来治疗,结果花了90万元。
我国人均寿命71.8岁,但健康寿命仅62.3岁。如果我国人均健康寿命通过预防养生能延长10岁,那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也能跻身世界前列。同时每年6100亿元的卫生资源消耗,7800亿元的因病、因伤残、因过早死亡的损失也将减少一半左右。“有病看西医,养生找中医,若想寿而康,九成靠自己。”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习惯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北京安贞医院有一例患者是一个14岁的东北小女孩,心脏移植以后存活了214天,花了20多万元,每天1000多元,一瓶口服液100毫升5000块钱,打一针就1500块钱,太贵了。
再比如治疗冠心病,可以在堵塞的心血管处插一根导管,再放个支架就可以了。好倒是好,这个支架内径3毫米,重量不到0.5克,多少钱呢?2.5万元钱,一次就两三个。再搭一根导管,1.8万元1根,用一次就得扔了,做一回5万、7万、十多万,代价太高了。而且高科技不可能使人恢复到原来没有病的状态,我们仍然不如不得病好。
有个同志患高血压12年,他的血压很奇怪,高压到200也不难受,可一吃降压药他倒难受了。他打听了两个医生,一个医生说,你必须吃药;一个医生说,既然吃药难受,你就别吃药了吧。于是,他就不吃了。12年下来,动脉硬化、尿毒症,还要透析,一个星期换3次血,1年9万元钱,结果透析了10年,花了90万元,他爱人为他请了10年假。他整天坐在轮椅上,活不活死不死,浮肿贫血,最后还是死了。
其实一天一片药,不到1元钱就能控制住,有病没有按照科学的办法来治疗,结果花了90万。预防其实很简单,可以让很多人不得病,从这方面来讲,高科技远远不如预防来得好。
生物钟你慢慢走
按大自然的进化,人的生命之树是120岁后自然凋亡。也就是生物钟按正常节律运行。但有的人的生物钟运转的飞快,40岁就走完了90岁的人生路了,美好的人生两个春天只剩下辛勤劳苦的前半个残春了,可怜又可叹!为什么他们的生物钟走得这么快呢?
一些年轻人有自己的时髦观念:40岁以前用命换钱,40岁以后用钱买命。他们忘记了一条朴素的真理:生命是一条单行线,没有回头路,一江春水向东流,永不复回。
健康、事业、金钱三者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并非对抗矛盾而是协同运作。健康是最重要的,是重中之重,应当倍加珍惜,失去了这个1,其余都是0。事业很重要,应当尽力而为,但只是拼脑拼劲不拼命。金钱亦重要,应当努力争取,但也只应出力出汗不出血。国外许多白领是透支金钱,储蓄健康,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相反,我国许多年轻人求富心切,透支健康,浓缩生命,储蓄金钱,留作后事,这种做法不论表面多么时尚风光,其实是等而下之的下策。
他们还犯有一个低级错误,就是跟着感觉走,漠视健康,失去才痛惜。高血压不痛不痒,不难受,成了“悄悄的凶手”;糖尿病症状不多,不重视,成了“甜蜜的凶手”;高血脂毫无症状,成了“无声的凶手”;吸烟使人欣快,成了“微笑的凶手”,每个凶手都能加快生物钟运转,都能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增高1倍,4个凶手一协同,其合力是以几何级数倍增,即1个凶手使发病率变为两倍,2个凶手为4倍,3个凶手为8倍,4个凶手为16倍。人的生命很脆弱,谁也经不起群凶的合力摧残。
对健康,有的人一叶知秋,未雨绸缪,关爱自己;有的人麻木不仁,任生命自生自灭;有的人烟酒无度,饮鸩止渴,残害自己。生命自有生命的规律,健康面前人人平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透支健康,浓缩生命,作践自己的人,到时候,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一缕青烟飞天外”。你不爱生命,生命不爱你,再简单不过了。
要让生物钟慢慢走,关键是什么呢?当然是维多利亚四大基石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也就是“四君子”。因此,要把握好自己的生物钟就要多近“四君子”,远离“四凶手”,多交健康朋友,远离健康凶手。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节律,不要随意变动。研究证明:扰乱生物钟节律可使寿命缩短10%以上。
要让生物钟慢慢走的各项保护因素中,什么是最关键的呢?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居第一位,就是天天都有好心情是生物钟的最佳朋友。
孤独对人是一种折磨,孤独和痛苦不亚于贫穷和疼痛。因此,友情、亲情和爱情就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对健康至为重要。有了好心情,神经系统分泌更多的内啡肽,使调节功能、代偿功能、免疫功能、康复功能都处于最佳水平,不仅各种疾病减少,而且皮肤滋润,容光焕发,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整个生命处于“春风桃李花开日”般的和谐运行中。
好心情又取决于什么呢?实际上就三个字:“世界观”。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他就能正确地对待自己,正确地对待社会,这样他就会乐观地面对世界,就会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健康要从娃娃抓起
我们关注的不应是疾病而应是健康,我们都健康不得病,个人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省医药费,还能造福全社会。
据北京的一项调查,北京人平均得6种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心脏病、冠心病、癌症,再加上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糖尿病、白内障、骨质疏松,可以说是一身是病。
最近更是不得了,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小学生肥胖、高血压;中学生得了脂肪肝、动脉硬化;儿童得了成人病,青年得了老年病。当前的情况是,提前得病,提前衰老,提前残废,提前死亡,已成为普遍现象。现在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了。我们院里有一个孩子,小学六年级体重198斤,初中二年级脂肪肝连着动脉硬化,这样下去啊,真是灾难。
所以,健康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按照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不要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衰老,提前死亡。让我们都能够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我们健康了,个人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省医药费,还造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呢?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
有一种伴随“非典”而来的精神病毒叫恐慌,却比“非典”本身更可怕,那就是恐慌。恐慌使人群免疫力下降,疾病发病率上升,恐慌使病人丧失信心,抵抗力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增高。
众所周知,病毒因有传染性、致命性而十分可怕。1918年的流感病毒侵犯了5亿人口,夺走了2500万人的生命,超过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艾滋病20年来造成2800万人死亡,目前还有4300万患者,并且每天新增病人1.5万人。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使满园春色的古都变成满街口罩的城市。但再可怕的“非典”,也是可防、可治而不可怕的。
然而有一种伴随“非典”而来的精神病毒叫恐慌,却比“非典”本身更可怕,虽然电子显微镜下看不见,但恐慌传播速度之快,杀伤力之大,却远远超过“非典”。这让我们想起了一个西方寓言:有一天,上帝决定惩治某些人,于是派霍乱之神———霍列拉到人间,让他杀死3万人。过了一段时间,霍列拉回去复命时,上帝发怒了:“我只让你杀死3万人,你为何杀死20万人?”面对上帝的质问,霍列拉感到很委屈:“我只杀了3万人,其他的17万人都是他们自己把自己吓死的。”这则寓言说明了恐慌心理的巨大负面影响。
恐慌使人群免疫力下降,疾病发病率上升,恐慌使病人丧失信心,抵抗力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增高。恐慌与病毒流行结伴而行、狼狈为奸,但却比病毒更加可怕。恐慌不仅杀伤力大,而且传播速度要比真正的病毒快上千百倍。某地一个镇上,传说一个婴儿降生时就会说话,说要煮上一锅绿豆汤,还要放鞭炮才能驱除“非典”,说完后不久孩子就死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竟然在一夜间传遍了4万人的小镇。很快,全县上百万人受到影响,人人自危。后来由镇副书记亲自出面,开大会公开辟谣,贴出大标语,电视、电台、报纸也全面正面宣传,终于迅速平息了这个荒诞不经的谣言。
恐慌来自何处?与病毒不同,恐慌是来自我们自身的无知和无奈。一个人只要有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科学的世界观,那么再大的天灾人祸、突发事件,他都会冷静地面对,理性地认识,智慧地战胜,他都能做到自信、自强、自制,都不会被灾难吓倒。在这里,精神的力量真正超过了物质的力量。
自信和信心的力量有多大呢?对群体而言,自信和信心的力量强大得不可思议,不仅气吞山河而且可以移山填海。“非典”来势汹汹,黑云压城,似乎势不可挡,但在中国人民充满自信、指点江山、团结拼搏中灰飞烟灭,“纸船明烛照天烧”了。
对个体而言,自信和信心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免疫细胞对细菌病毒及肿瘤细胞的天然杀伤力。一位患“非典”康复的白衣天使说得好:是自信心救了我,自信起了一半以上的作用。自信的力量是极为珍贵的。研究表明:集体心理治疗,通过提高病人的自信心,使癌症病人情绪波动小、痛苦少、免疫力增强,结果生存时间比被动接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长两倍。在一组159名被临床医师认为活不到1年的晚期癌症患者中,通过暗示疗法,增强了自信,结果近1/4的病人部分或全部恢复了健康,平均活了20个月。恐慌和自信对健康和生命是有天壤之别的影响。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指出:“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这里还要加上一句,就是这个医生的能力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病人的心理状态,其中的差异可以决定病人的生死。
你比布什总统还忙吗?
据我们对公务员做的健康调查结果显示,68.6%的公务员平均每天用于运动健身的时间不足半小时,62.7%的公务员每天与家人在一起交流的时间不足半小时。可别小看了这两个半小时,它可能就是你身体健康和家庭健康的最大隐患。
不久前,美国白宫总统保健医生给布什总统开了一个健康处方,那就是要与夫人多相聚、共进晚餐,还要手拉手、多走走,这样才能令夫妻感情好、误解少。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我们忙,没有时间怎么办?我对大家讲,今天的社会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大家都很忙,我自己也很忙。但我们再忙,能忙得过邓小平同志吗?他70多岁时主持中国改革开放,日理万机,可还是能抽时间和小孙女一起锻炼身体;我们再忙,能忙得过美国总统小布什吗?他每天能运动1小时!每天与夫人话聊两小时,你才半小时。
小布什带头坚持长跑,号召全美国人参加运动,他跑5公里用21分多钟,比我们大学生跑得还快,为什么我们不能呢?说到底,这不是时间问题,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说明你的健康观念有问题。无论你有多忙,只要你真正能够认识到健康快乐的重要性,你就一定会有时间来锻炼身体。
身体健康才是“1”,其他因素都是“0”。
拥有健康就有希望,就拥有未来;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
人生的各个要素:金钱、地位、财富、事业、家庭、子女都是“0”,只有身体健康才是“1”。拥有健康就有希望,就拥有未来;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一个人能力再强,本事再大,就算你是个劳模,荣誉是谁的啊?荣誉是领导的。没有领导的关心、爱护、帮助扶持,你怎么会有今天的荣誉?成绩是谁的啊?成绩是大家的。没有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你又怎么能取得好的成绩呢?金钱是谁的呢?金钱是子女的。你就是有金山、银山,你死了是1分钱也带不走啊!你只得是空空手来,空空手走。老伴是谁的呢?老伴是人家的。今天你死了,明天老伴跟别人走了!荣誉是领导的,成绩是大家的,金钱是子女的,老伴是人家的,只有身体是你自己的。我们一定要关爱自己,因为健康的钥匙就在自己的手里。
我们所说的“健康100岁”,关键是头60岁,要想60岁健康,关键要把住20年,男人是30到50岁,女人是40到60岁。如果现在你不开始重视健康,储蓄健康,关爱家庭,你就不能保证60岁以前不得病,又何谈健康快乐100岁呢?!
我们这本书,并不能给你多少钱,多少时间,但是我们给你的观念就让你有时间运动了。读了这本书,你就有时间运动。你就有时间话聊,你就有时间和家人一起牵手出去走。我们说不要引爆定时炸弹,读了这本书,你就可以避免中年猝死,预防中年人心肌梗死。
现在有70%的家庭处于亚健康、亚死亡状态,我们这本书就可以预防家庭亚健康,这本书能够拯救家庭亚死亡!读了这本书,幸福和健康将伴您一生!
“一二三四五”健康常相伴
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总的来说,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健康,即一二三四五;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三大作风,四四秘诀。
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即糊涂一点,潇洒一点。过去毛主席曾经高度评价叶剑英元帅: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当年有人把吕端告到皇帝那儿,说吕端这个宰相老糊涂了,皇帝很生气:“吕端哪儿老糊涂了,你才叫糊涂蛋呢!吕端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他是装糊涂,你才是真糊涂。”人家叶帅,一生做事小心谨慎,又能大度无私。
潇洒一点,即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心胸宽一点,肚量大一点,这样做人、做事都好办。
三大作风———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是最大的快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人要是倒霉了,也要高兴,你现在倒霉,意味着光明就在前面。苦难是生活最好的老师,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啊。今天的幸福是过去多少年、多少人用血汗换来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困难,跟他们那时去比啊,根本不算什么。
四四秘诀———即四大基石和四个最好。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最好是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有了这些,基本上不要吃什么药,我们个个都能健康。最近我们总结了四句话: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只要我们按照这些来生活,所有的病都没有,我们都能健康100岁,快乐每一天。
演艺明星更要做健康明星
食无定时,居无定室,食不甘味,寝不安席,酒不离口,烟不离手。
近日,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演员因为肝脏坏死而做肝移植手术,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而他患病原因就是由于乙肝和超负荷工作。
为什么演艺圈内出现健康危机?原因固然多多,究其病因,据说主要是在群星争辉的演艺圈内,有些人遭受生理与心理双重压力,演员的特殊生活环境,往往食无定时,居无定室,食不甘味,寝不安席,酒不离口,烟不离手。很多人也把生活不拘小节当作“家常便饭”,心理不够健康;更甚者,有些演员勾心斗角,争名夺利,不厌其烦地拼命捞钱。因此生理压力和心理压力双层挤压,此起彼伏,身心怎能不受到损害?
其实,岂止演艺圈里如此。当今经济社会竞争如潮,为了在竞争中夺魁,在交易中挣钱,不顾健康,忘却身体者,何止只有明星与演员?有些人频频应酬,经常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潇洒于石榴裙之下,酒喝不够,烟吸不完。因此,有些人年纪尚在“风华正茂”时期,就体弱多病,成了“病篓子”;甚至有的英年早逝。
笔者决无排斥应酬之意,而实有关注健康之心。这种健康危机的信号,与演艺圈的情况一样,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而这些,足以引起公务员们的反思。
如果人生只有一次选择,你选择什么?大多数人会选择健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在世,健康为重。虽然生活离不开金钱,但金钱再多,身体多病,那金钱又有什么用呢?艺术生命虽然重要,但病魔缠身,甚至生命消逝,那艺术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演艺圈内发出了健康危机的信号,举一反三,不论是谁,都应引以为戒,提高警惕,惟健康第一。
第二部分
男人四十十面埋伏
男性到40岁是一个大关。这时,男人负担最重,压力最大,上下左右、交际应酬、职位职称、事业荣誉、官场仕途、妻儿老小,一样都不能少。这个时候,对男人来讲,最烦心的是名利,最费心的是工作,最省心的是健康,因此他们忽视健康,等到功成名就,却发现,健康没有了。他们忘了,健康是件艺术品,损坏容易修复难;生命是条单行线,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时候后悔已晚。世上有千种药,万种药,惟独没有后悔药。
男人处境不太妙
俄罗斯男性比女性短寿13岁,在我国短4岁,日本短6岁。
到底有哪些真实处境呢?信手拈来列举几项:女性企图自杀人口是男性的两倍,但男人自杀身亡者是女人的三倍;40岁以上男性性功能障碍者达五成以上,且有不断攀升之势;男性医疗就诊率较女性低28%;男性平均寿命较女性短6—8年;成立之离婚案中,近八成由女性主动提出(美国2000年);女硕士是男生的1.38倍(英国);每天有100个男人因监护权判决而与孩子分开(墨西哥2003年)。当然,还有更多隐而未现或难以量化的数据和趋势现象。
男人从记事那天起,就开始接受一种教育而逐渐形成一种观念:男人是强者。男人要伟岸,男人要强大,男人要有责任感。
———早在儿童时代男孩子就已经懂得,男子汉气概意味着男人不能依赖任何人,依赖被视为懦夫和女人气。
———“男儿有泪不轻弹”、“女人才爱哭鼻子”,女人的眼泪让人同情,男人的眼泪让人反感。
———为保持男子汉的形象和在竞争中取胜,男人在互相交往中总是保持高度警惕和戒心,难于开诚布公,生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变得封闭和孤独。
———传统观念强迫男人有决断能力、思维严谨、头脑清晰,使得男人的头脑很难同时接受那些模棱两可的、矛盾的事物,变得刻板、僵硬、绝对,要么自负,要么自卑,难以在生活中采取一种变通坦诚的态度。
基因研究表明:男女区别不大,男女之间有99.9%的基因是相同的,只在性染色体上有差别。生理上,男性的体格、肌力、速度、空间定向力优于女性,而女性在语言表达、人际交流、对付应激、适应环境方面优于男性,总体上两性差别很小,尤其在现代信息社会不存在“强者”、“弱者”之分。
但人类文化制造了“男子优越”的种种神话,使男人为此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使男人死得越来越快了。为了维护“男子汉”的尊严,成千上万的男人,正处在自我加压、自我挣扎、自我困惑和自我毁灭之中,压力大、竞争大对健康的伤害越来越严重,使寿命相对于女人来说也越来越短。在我国短4岁,日本短6岁,俄罗斯男性比女性短寿13岁。
男人死得越来越快了
社会学家发现,现在男人们死得越来越快了。什么道理呢?其实,男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群体。不是说“女人是弱者,男人是强者”吗?错了。就是因为给男人戴高帽戴得太多了、太过了,硬把男人当强者,结果男人死得越来越快了。
其实,男性健康与妇女、老人、儿童健康同等重要。人类社会是由男女共同组成的,任何一部分出了问题都必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前,过分强调了保护弱势群体,反而把男人当作强壮、健康的代名词,忽略了关注男性健康。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男性健康成了大问题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实男人更需要关爱
最近,我读到一篇文章,说男人是社会上最脆弱的群体,男人比女人更需要关爱,因为男人死得越来越快!当今社会生活紧张,工作繁忙,压力大,节奏快。可以说每个人都感到做人很难,做女人难,可是作为男人呢?那更是难上加难啊!
多少年来,我们的社会给男人制定了不少法律条文,但效果比法律条文毫不逊色的规定,诸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些来自民间、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说法,其影响深入人心,将那些为人生有所设计的男人逼得要碰墙。在上有老、下有小、前有上司、后有老婆等重重压力下,他们不能干这不能干那,他们的许多选择就变得如数字逻辑般循规蹈矩。所谓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已经变成了“三十而栗,四十不活”了。
根据社会学家统计,共和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男人比女人的寿命长3岁;到了20世纪60年代,男女的寿命基本上持平了;70年代,女人的寿命比男人反而长了1岁;80年代,女人的寿命要比男人长两岁;到了90年代,女人比男人的寿命长4岁了。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21世纪的男人就没有活路了。
男人长寿四大障碍
男人的寿命比女人短,为什么呢?单从医学角度上是解释不了的。最终社会学家通过社会调查得到了答案。男人比女人寿命短,有四条理由:男人有泪不轻弹,男人有话不爱说,男人有病不去看,男人有家不爱回。
第一条,男人有泪不轻弹。“男儿有泪不轻弹”、“女人才爱哭鼻子”,女人的眼泪让人同情,男人的眼泪让人反感。女人难受可以哭。女人越哭越显得小鸟依人。男人一哭不是窝囊,就是废物,所以男人不敢哭。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遭受许多的不如意,每个人都可能因为失落、难过而产生情感上的反应,哭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宣泄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
然而现实社会却人为地剥夺了男人哭泣的权利,使男人缺少了可以排遣内心苦闷的途径,即使自己内心难过,也要强忍着泪水往肚里咽。殊不知,这必然会因为男人无法排遣苦闷而造成心理上的负担,日久天长,自然影响到健康。
第二条,男人有话不爱说。为保持男子汉的形象和在竞争中取胜,男人在互相交往中总是保持高度警惕和戒心,难于开诚布公,生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变得封闭和孤独。
有苦不爱说,叫“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有个病人,40岁出头,大款,开房地产公司,亿万富翁,是个南方人,又瘦又小。他说:“洪大夫,你别看我又瘦又小,我这人特别坚强。房不好做,受苦受累受委屈,多着呢!但我表面上若无其事。我跟我爱人讲,你放心,什么都不用你管,天塌下来我顶着。”现在顶得心肌梗死了,我问他还顶不顶了,他说再也不顶了。
第三条,男人有病不去看。国家统计局有个数字,同一种病,男人去看医生的比女人少40%。男人有病拖着、扛着、挺着,实在不行了才去医院,去了才发现,晚了。有一个大款,开公司董事会时,突然胸痛发作。疼极了,不说,忍着,实在忍不住了,自己偷偷用手按摩,还疼,捶捶胸口,还不行,喝热水……最后越来越厉害,出冷汗,脸色苍白。别人一看不对了,3个人把他送到安贞医院。一做心电图,心肌梗死,打一针1.5万元,不行了,晚了,抢救不过来了。
第四条,男人有家不爱回。对现在的许多男人而言,下班就回家像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所以他们中的许多人更愿意下班在外面玩,在酒吧里度过夜晚的时间。
文化高了 寿命短了
49岁的刘先生是某事业单位的正处级干部,近半年来一直腰酸腿痛以致夜不能寐,但是却舍不得放下工作,抽出一天时间去医院进行正规的诊疗,一日三餐中有三分之二的饭局都在接待应酬中度过的,他以为晚饭后随便按摩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工作应酬和治病两不误嘛。待到病情已经加重到发生骨折,刘先生才15年来首次踏进了医院的大门。在医院全身一查,原来他已经是肺癌全身骨转移导致病理性骨折。到处求医的刘先生家人被多家医院告知这么晚期的病例,基本没有治疗的价值了。
像刘先生这样总以工作为借口死撑着不看病的中年知识分子很多。某市政府做过调查,机关里健康状况最差的是中年人,但他们却以工作太忙为借口极少请假看病,经常到医务室理疗、开药的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反倒优于中年人群,于是该单位的中年人平时看起来好像没事,个个都是10年、20年没病过,但一病全是大病、重症。
最新的调查发现,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比10年前下降了5岁,仅为53岁,比全国平均寿命则低17岁,中年知识分子死亡率更是超过老年人两倍,死亡年龄段多为45—55岁。
吓一跳———检查发现癌症已晚期
广州某文化事业单位今年年初先后有两名中年干部发现患了癌症后,今年5月的单位年度体检参检率高于历年。
不检不要紧,一检吓一跳。600多名知识分子员工心电图异常的达28%,包括心肌劳损、高血压、冠心病等异常,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这次体检新发现了3例晚期癌症患者,全部是45—55岁的中年骨干,有的癌症已经转移。无独有偶,广州某大医院今年的员工体检新发现三例晚期肝癌患者,全部是41岁—42岁的专业人才,一人最近已经死亡。
让人忧———七成在职人员亚健康
公务员、新闻从业人员、教师、科技人员,这些令人羡慕的行业里,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到了令人十分担忧的地步:科技人员在35—55岁就英年早逝的比例偏高;在死亡的新闻工作人员中,死亡年龄段高度集中在中年人群,40—60岁这个年龄段占79%,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而在职人员健康者仅为18%,患病者为9%,其余不同程度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表现大致有身体乏力、睡眠不稳、记忆衰退等。
太操劳———近五成人生病还上班
长期习惯于吃苦、奉献,从轻伤不下火线到带病工作,到倒在工作岗位上,过劳是导致中年知识分子健康恶化的主要原因。一份针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61%的人没有享用国家规定的每年一次的公休假,而生病时有44%的人照常上班。
男人七等 心态难平
社会上有人调侃,把男人分成七等。
一等男人最有钱,百万千万亿万富翁。钱多了,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家外有个家,金屋藏娇,包二奶。这是一等男人,最风光。
二等男人最风流,他没一等男人那么多钱,但也有,他身边有朵花,养个情人,天天过情人节。这两种人别看风光、风流,其实做贼心虚,总是提心吊胆,怕老婆发现,经常心跳过速,心态不好。
三等男人差一点儿,可也有钱,需要女人的时候到洗头屋、洗脚屋、酒吧间抓一个。但是现在总扫黄,警车一到,心惊肉跳,血压就升高。
四等男人下班就回家,回家就进厨房,星期日和妻子一块买菜、逛街,心态平衡,被女人们誉为“模范丈夫”。
五等男人是回家以后家里没有“她”。因为妻子对他有意见,到外面找别的男人去了,所以他回家看不到她,她一看他就生气。
六等男人回家看到“她”和“他”,这女的把别的男人带回家里来了,他一看就更生气了。
七等男人是“孩子长大了,越看越像她的他”。这心态怎么能平衡?
40岁是男人健康的关口
要过好人生100岁,最关键的先要过好头60岁,即耕耘劳作的第一个春天。第一个春天过好了,第二个春天,60岁以后,就好过了。因为退休后,压力减轻了,时间富裕了,阅历丰富了,经验成熟了,就容易一马平川,一路平安到80岁,80岁以后只要好好关爱自己,不伤害自己,可以20年不变,平安到100岁,无病无痛,无疾而终。
但是,如果60岁以前一身是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病集一身,退休时,身体已经“糟”了,那么以后是肉体痛苦,精神折磨,七老八十,身心煎熬,人财两空。所以关键是人生第一春。
退休后,压力减轻了,时间富裕了,阅历丰富了,经验成熟了,就容易一马平川,一路平安到80岁,80岁以后只要好好关爱自己,不伤害自己,可以20年不变,平安到100岁,无病无痛,无疾而终。但是,如果60岁以前一身是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病集一身,退休时,身体已经“糟”了,那么以后是肉体痛苦,精神折磨,七老八十,身心煎熬,人财两空。所以关键是人生第一春。
那么,60岁以前,什么时候最重要呢?60岁以前还有一关,这一关是20年,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男女有别,男的30~50岁,女的40~60岁。男性在30岁以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快速增长期,是健康易损期,慢性病高发期。在30~50岁这20年当中,40岁最重要。据5万多人的调查表明,40岁以前慢性病患病率是缓慢上升,总体上处较低水平,男性为9.9%,但40~44岁,患病率急剧上升至20.9%,肥胖率也倍增,40岁这个转折点非常明显。更重要的是体质、体能,心、肺、脑、肾功能逐步下降。
赢得世界,失去自己
男性到40岁是一个大关。这时,男人负担最重,压力最大,上下左右、交际应酬、职位职称、事业荣誉、官场仕途、妻儿老小,一样都不能少。这个时候,对男人来讲,最烦心的是名利,最费心的是工作,最省心的是健康,因此他们忽视健康,等到功成名就,却发现,健康没有了。他们忘了,健康是件艺术品,损坏容易修复难;生命是条单行线,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时候后悔已晚。世上有千种药、万种药,惟独没有后悔药。所以,“圣经”里讲:“赢得了世界,却失去了自己。”
公务员:卸下你的假面具
为人处世,既不能随意,也不要刻意,但要注意。
很多男人有苦往自己肚里咽,有病不说也不去医院看,这些都是典型的心理防卫。男人怕说出自己的弱处会被别人瞧不起,怕因为自己的病影响仕途的发展。所以说男人都戴着假面具。可这些也不是他们愿意的,这是被迫的苦。
人们一直要求男人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男人是强者,他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女人下岗没有太多压力。不成功就回家。男人下岗,能急出脑溢血。
人生的成败就是你怎样去选择。对你来说什么更重要。选择决定人生。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必然有失。
要不要名利?要名利,没有名利,你活都活不了。但是不要刻意追求名利,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不顾后果,不计成本。为人处世,既不能随意,也不要刻意,但要注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是罪魁祸首
我国中年人群今后10年脑卒中发病率增加,男性是42%,女性是13%,55岁以前,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远远高于女性,而男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发病的最主要原因。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即“生活方式病”正在侵扰年轻男士。
男性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平均年龄比女性早10年。专家预测,我国中年人群今后10年脑卒中发病率增加,男性是42%,女性是13%,55岁以前,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远远高于女性,而男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发病的最主要原因。
有数据表明,有20%的男士从不做任何体育锻炼;50%的男士借口“没有时间”、“工作太累”、“我有更重要的事得做”等理由,不愿意花时间锻炼。此外,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男性也远远多于女性。
不仅如此,男士的健康意识相当淡薄。男士患病后,往往不愿意主动就医,恰恰是他的耐受力和抗病力比女性差。80%的男性重病患者说,就是因为自己不去医院,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结果小病酿成大病,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男性健康的十大标准
关爱自己的男士们,认真对照检查一下,有几条跟你沾边?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男性健康的十大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负担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劳动,而且不感到过分的疲倦和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情无论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龃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长了脾气,丢了健康
美国的研究人员对七百多名年龄在40岁的男士进行了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其中5.8%的人平时很容易生气,这5年中,他们都因为生气至少得过一次心脏病。
现在,许多男士生意场上得意,成了富翁、大款,香车、美女不离左右,秘书、保镖前呼后拥,渐渐地身价长了,腰围长了,脾气渐长,颐指气使,刚愎自用。其实,经常动怒对人的心脏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比吸烟、超重以及高胆固醇对心脏产生的损伤更可怕。
美国的研究人员对七百多名年龄在40岁的男士进行了5年的跟踪调查,对他们的血压、血脂、体重、腰围与臀围的比例、膳食结构、饮酒和吸烟的情况、受教育程度、生气的频率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对于生气次数的多少是否直接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进行了专门测试。结果,其中5.8%的人平时很容易生气,这5年中,他们都因为生气至少得过一次心脏病。你们看,胆固醇高是逐渐形成的,不是吃一次两次肉就胆固醇高了,可生气就是一次的事。
比如一个人,没有高血压,没有心脏病,没有糖尿病,天天爱运动,本来很好,可他心态不好,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那还不如有这个病、那个病呢。因为你有病,可以吃药,及时治疗,照样活九十多岁。你什么病都没有,爱生气,也许一口气没上来,就“回去”啦。
研究结果证明,与传统上说的导致心脏受损的风险因素相比,生气和心脏健康之间的关系太密切了。为了自己的健康,长了身价的男人,千万别长脾气!
男人一样有更年期
通常,我们更多地关注女性更年期保健,对男人的这种生理变化过程大多模糊不清。
科学研究证明,男性大约从30岁开始,身体的生殖系统机能便开始退化,从睾丸中产生的雄性激素会慢慢减少。当男性雄性激素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出现暴躁、抑郁、疲倦、性欲减退等症状,这便意味着进入了男性更年期。
男性进入更年期后,身体健康状况会大不如以前,记忆力变差,工作效率变低,饮食营养不平衡导致肥胖,过多的脂肪又堵塞了血管,使性功能出现障碍,高血压往往又推波助澜。
进入更年期的男性其实也是负担最重的男性,在单位工作压力大,常常为事业疲于奔命;在家里一家老小需要照料;孩子面临着求学、老婆期待再就业、自己也可能随时下岗等等。同样,这时的男人也会疑神疑鬼,怀疑妻子对自己不忠,怀疑周围的人在算计自己,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况。据媒体报道,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台湾等地,50岁左右的男性自杀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警惕男人40岁综合征
据美国心脏学会统计,在美国两亿多人口中,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心脏病猝死,其中约有1/4的人是因疏于对心脏健康隐患的重视。所以,中年男人在因长期超负荷运行而感到头晕、胸痛、气短、心悸时,切勿认为自己正壮年而不当回事,因为这些症状往往是心脏不健康的早期信号。人体得以正常运转是因为心脏无休止地运动,心脏泵血能力越强,为肌体提供的血氧含量就越高,人脑及其他器官的运行就越良好。对40岁以上的男性来说,只有强心、改善血管内血氧运送通道,才能解决血氧不足的问题,从而直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女人和书———男人健康的出路
上个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有位日本朋友问他,你是一个伟人,我想问一问,你平常最喜欢的是什么?孙中山说:我最喜欢两样,第一是书,第二是女人。
“男人四十,十面埋伏”,压力这么大,负担这么重,怎么办呢?惟一出路是女人和书。
为什么这样讲呢?书是什么呢?书是知识的源泉,精神的食粮,书是人生的指南、进步的阶梯。如果一个人能好好读书,书能成为人生永恒的朋友。具体来讲,书能使人明白世界,有正确的思路,有了思路,就有出路,有了出路,就有前途,一本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有这样一个实验:有两条狗,把其中一条狗捆起来,什么都不做时,它也挺好。当它看见一块牛肉,想去吃,可它的身子被捆住了,往前走不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肉却吃不上。于是,狗又急又气,暴跳如雷,心跳快,血压高。其实,生气对它的伤害还是有限的,最怕的是嫉妒。这时候,牵来另一只狗,没人捆住它,它轻轻松松、有滋有味地把肉吃了。没吃上肉的那条狗更生气了:“我这么费劲都吃不上,你倒好,这么轻松就得到了。”这样一来,生气加嫉妒使狗血压更高,心跳更快,浑身哆嗦,而且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几乎危及生命。
一本好书,一生幸福
人生本来就有酸甜苦辣,没有人一切都顺利,但只要有好心态,不要嫉妒,不要有报复心,苦难都能变成快乐。俄罗斯著名剧作家契诃夫说得好:“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烧起来,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指被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到眼睛里。要是半夜有穷亲戚来找你,那你应当高兴,幸亏来的不是警察。要是你有一颗牙痛,那你应该高兴,幸亏不是满口牙痛。朋友,照我的劝告去想吧,你的生活就会欢乐无穷了!”因此属于你的你一定要慢半拍,无论在什么时候,它都会属于你。不属于你的,你怎么急,都急不来,就算争来了,也还得失去。
一本好的书,好似一把好的钥匙,改变你的命运,让你走向光明。所以,书是良师益友。
还有一个是女人。汉字结构很巧妙,“女”加“子”等于“好”,即一男一女在一起,事情就美好,常言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家是身体健康的滋润地。家是心灵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非常重要的保障。遇到烦心事、生气事,要宣泄,但不要发泄,因为发泄伤人伤己,而宣泄可以加深了解,还能感悟人生。在家里有人听你的牢骚,有人安慰你,有人鼓励你,可以帮助你化解情绪。
有了家庭,人得病的几率就少了,有一个和谐的家庭,病就更少了。
家庭有益健康,有助幸福和长寿是肯定的。泰国有一个公主,是研究妇女问题的专家,她有句话讲得很精辟:男人要想得到幸福,不用什么,只要有一个爱他的妻子就够了。爱的过多不会幸福,过少也一样。
一个人要想幸福,就要有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这样一来,心理、生理、心灵上,两个人心心相印,相濡以沫。一个温馨和美的家庭,一个好的女人是上天给予男人最好的礼物。回到家就好像回到了绿洲,而不是回到了沙漠。回到家看到妻子是盈盈的笑容,而不是生硬的面孔。家就是男人的天然美容霜、保健品和祛病药物。
男人如何吃出健康来
奔波于社会、家庭和事业之间的中年男人最容易“透支”的就是健康。许多中年人都经历过情绪低落、容易疲劳、不愿运动、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的“亚健康状态”。长此以往,各种各样的疾病就会悄然袭来。
中年男人如何吃好喝好,远离“亚健康状态”呢?
商务餐远离生猛海鲜。烤涮生猛海鲜成为一种饮食时尚,三文鱼刺身、鲈鱼、马鱼、海鲜、蛇、蟹等成为招待客户、朋友的佳肴。但是,由于这些食物中存在寄生虫和细菌的概率较高,加之过于追求味道的鲜美,烹调不够充分。当人们美美地品尝那些生猛海鲜时,殊不知已经病从口入。
长期在办公室做文字工作或经常操作电脑的人容易视力下降,维生素A可预防此症。每星期吃3根胡萝卜,就可保持体内维生素A的正常含量。整天呆在办公室日晒的机会少,易缺乏维生素D而易患骨质疏松症,需多吃海鱼、鸡肝等含维生素D的食物。
饮酒有利有弊。每天饮用20~30毫升红葡萄酒,可以将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75%,而饮啤酒过量将加速心肌衰老,使血液内含铅量增加。
食物也可稳定情绪。钙具有安定情绪的作用,能防止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发生。脾气暴躁者应该借助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鱼干、骨头汤等含钙食物以平和心态。当人遇到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所消耗的维生素C就会明显增加。因此,精神紧张的人可每天吃3~5枚鲜枣以备足够的维生素,应付紧张的工作环境。
疲劳的时候不宜将鸡、鱼、肉、蛋等大吃一通。因为疲劳时人体内酸性物质积聚,而肉类食物属于酸性,会加重疲劳感;相反,新鲜蔬菜、水产制品等碱性食物能使身体迅速恢复,如有条件,洗个热水澡,能使人精神焕发,解除疲劳。
如果有吸烟的习惯,每天应多吃胡萝卜、柿子椒、青葱、菠菜和橙黄色的水果等,或者早饭补充点维生素A、维生素C和无机盐,这样有利于减少患心血管病、肺癌和呼吸器官疾病的危险,当然戒烟是最利于健康的了。
中年人应该多吃的食物
牛奶: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含有大量的钙质,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大豆: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生姜: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作用。
大蒜: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洋葱:在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肌梗死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木耳: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可减肥和抗癌。
燕麦: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常食可防动脉粥样硬化。
红薯:可供给人体大量的胶原和黏多糖类物质,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
山楂:具有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脏收缩幅度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
茶叶:有提神、强心、利尿、消腻和降脂之功。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