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刘秀传》

_3 田连元(西汉)
刘秀把他的奏章颁给众大臣看,同时下诏说:
“自古圣明的君主,都会遇到一些不听话的人,伯夷叔齐,不吃周朝的粮食,太原的周党,不愿接受我的俸禄,这都是人各有志。赐给他四十匹布,由他去吧 。”
刘秀还想起了他小时候在长安求学时,曾经同窗共学的朋友严子陵。
光武帝刘秀虽然想见他,但是严子陵在他当皇上的时候,不知到哪里去了,刘秀派人找了几次都没有找到。这次征召天下的名士,他又想起了他,于是让全国各地都找,但是仍然不能找到。刘秀于是找来画工,要画工按照自己描绘的印象,把他画出来,然后把严子陵的画像到处张贴。
不久有人说:在山东境内,看到一个男子,身披着羊皮,经常坐在湖边钓鱼,长的样子与图画中的差不多。
刘秀听了哈哈大笑,说 :“这肯定是严子陵 。”
于是他派有关官员备好车,拿着礼物,到山东去请他。严子陵接到征召只说找错人了,但是使臣哪里肯放他走,把他拥上车送到了洛阳。
光武帝听说他来了,防他偷着离开,就把他安排在军营里,给他安排好床褥,派大厨师好好招待他。刘秀传                       75
大司徒侯霸也是严子陵的老朋友,他派人拿着信拜望严子陵。
严子陵盘脚坐在床上,打开信读完,过了好半天才说 :“我与他分开已经好几年了,他这个人过去有傻病,现在作了大司徒,他的傻病好了一点吧?”
来人道 :“他都作到这么大的官了,哪里会有傻病呢?”
严子陵道 :“既然他没有傻病,为什么派你到我这个地方来呢?”
来人回答道 :“司徒听说先生来了,本来想亲自来问候,只是因为公务繁忙,不能抽出时间,等到天晚空闲的时候,他就来接受你的指教 。”
严子陵笑道 :“你说他不傻,这不是傻吗?皇上派人请我,三请我才来,我来了还没有见到皇上,就先见臣子吗?”
来人请严子陵写一封回信,他好带回去,严子陵说他的手不会写字,只好用嘴说,他说道 :“君房(侯霸的字)先生:你做了大官,非常好。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 。”说完也不管来人能不能记下,就闭口不说了。
来人请他再说两句,严子陵说 :“你莫非是来买菜吗?要那么多干什么?”
来人回去告诉了侯霸,侯霸把严子陵的话写下来刘秀传                       76递给了刘秀,刘秀看了微微冷笑道 :“这是老东西的臭毛病,不要计较 。”
刘秀于是亲自去看严子陵,早有人先行一步向严子陵通报,但是严子陵好像没有听见,仍然睡在床上,闭上眼睛,好像睡得很熟的样子。刘秀到了他的床边,看见他坦露着肚子,就用手轻拍着他的肚子说 :“子陵子陵,你有什么理由不愿意帮助我呢?”
严子陵仍然不起来,过了好半天,他才睁开眼睛,不答谢刘秀,只回答说 :“从前唐尧做天子的时候,他的德行天下闻名,巢父还认为提起唐尧脏了他的耳朵。人各有志,为什么你要这样相逼呢?”
刘秀感叹着说 :“子陵,难道我真的不能说服你么?”
严子陵却是一言不发。
刘秀只好起驾还宫。
第二天,他让侯霸请严子陵进殿,与他谈起了过去两个人相处的时候发生过的一些趣事,严子陵坐在那里,前时的那种傲气没有了。刘秀问他 :“你看我和过去相比,怎么样?”
严子陵道 :“比过去强多了 。”
刘秀鼓掌大笑,当夜他留严子陵同床睡觉。
半夜,严子陵把脚放在刘秀的肚子上,假装睡着了打鼾,过了好长时间他才把脚移开。
刘秀传                       77
刘秀就这样和严子陵过了一夜,由于没有睡好,早晨起来群臣看到他的眼睛有些发红。
后来他任命严子陵做谏议大夫,严子陵既不答谢,也不辞行,悄悄地离开了。他到了富春山中,在那里以钓耕为生,直到寿终。
刘秀传                       78
十四、得陇望蜀
公元30年夏天,光武帝刘秀准备采取先抚后攻的战略平定陇西和巴蜀。
占据陇西的是当时的西部名士隗嚣。当初刘秀让将军邓禹和冯异进攻关中时候,对隗嚣采取了拉拢的手段,他对隗嚣说 :“手书相闻,勿用旁人解构之言 。”但是 , 当刘秀约他一道进攻盘踞巴蜀的公孙述时,隗嚣只说自己兵单将寡,竟托词拒绝,实际他这时已经准备起兵反对刘秀了。
隗嚣为了起事,派手下的小官周游到洛阳去,假称是向光武帝问好,实际是想探听中原的情形。周游走到长安时,竟然被仇家杀了,当时将军冯异驻扎在长安,于是人们都传言冯异将要背汉,自立为咸阳王,所以杀掉了周游。冯异这时已经在长安三年多了,听到这些谣言很害怕,就上书请求回洛阳。光武帝下诏不许,冯异一面感谢光武帝对自己的信任,一面反复恳请,刘秀只好让他回洛阳。
冯异到了洛阳,刘秀当着众大臣的面说 :“这是我起兵时的主簿,为我披荆棘,定关中,功劳很大呢 。”说着,又让人拿来珍宝衣服赐给他。
刘秀对冯异说 :“芜蒌亭的豆粥,滹沱河的麦饭,刘秀传                       79我现在都没有忘,只恨没有可以报答的 。”
冯异说 :“我听说管仲对齐桓公说,希望你不要忘了我用箭射过你,我不要忘了大王用囚车装过我,他们两人有着这样特殊的感情,互相勉励,终于雄霸天下。我现在希望皇上不要忘了河北,我也不敢忘了皇上对我的恩情 。”
光武帝于是和他讨论进攻陇、蜀的事情。冯异说:“我看隗嚣和公孙述两人分据西南,非大加惩创,终难降服,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愿意为国家效力。”
刘秀说 :“长安是陇蜀的枢纽,最是紧要,你不可离开,实在不得已,我会亲到长安,调度兵马,先行伐蜀 。”
两人探讨进兵计划,直到天色黄昏。
刘秀认为如果汉军进攻巴蜀,隗嚣可能会坐视不救,不会公然与自己决裂。但是当进兵巴蜀的战斗一开始,陇西的隗嚣打出了反汉的旗帜,汉军受到了隗嚣部队的袭击。
刘秀听说众将大败而还,命众将保守长安。他写信给当时的河西太守窦融,希望得到他的支持。窦融是前汉文帝皇后的后裔,这时驻扎在陕西北部地区,得到他的支持,对于孤立隗嚣有很大的作用。刘秀除给窦融写信外,他还下令扶风太守整修窦融父亲的坟墓,并用太牢祭奠。他还让人不断给窦融送珍奇异宝,刘秀传                       80从而拉住了窦融。
公元32年,刘秀派大军讨伐。大将来歙轻骑疾进攻占了陇西重镇略阳,刘秀听到后非常高兴,他对众将说 :“来将军攻克略阳,便是捣入了隗嚣的心腹,心腹一坏,肢体必然瓦解 。”
隗嚣闻略阳丢失,亲自率大军企图夺回略阳,汉将吴汉派人报告刘秀,他已经派人支援了,希望光武帝不要担忧。刘秀听说后,生气地道 :“谁让他进兵的?要知道隗嚣失去要城,一定尽遣精锐攻打,略阳城池坚固,必然不会立即攻下,那时隗嚣一定疲劳,我们正好乘势进兵 。”于是派飞骑追还吴汉。
果然,隗嚣攻打略阳三个多月,没有丝毫进展。
光武帝下令亲征。大臣们都反对他亲自出征,郭宪说 :“东方初定,车驾不可远征 。”光武帝只是一味要亲征。
这时以前曾在隗嚣那里待过的马援坚持说 :“王师一进,必破无疑 。”同时在刘秀面前堆米为山,陈述进兵之策。刘秀高兴地道 :“老贼已在我的掌握之中了 。”
大军到了高平,会合了窦融的部队,便向隗嚣发起了进攻,真是势如破竹,隗嚣退守天水,略阳也平安无事了。光武帝本想一鼓作气彻底消灭隗嚣,这时,洛阳传来急报,原来颍川农民造反,河东守兵也反汉刘秀传                       81了。刘秀禁不住叹息,他懊悔地说 :“我悔不该听郭宪的话,现在才知道费事了 。”于是率领大军,马不停蹄,昼夜东归。但他对留下的众将消灭隗嚣很有信心,他在半路上给将军岑彭写了一封信,说 :“如果打败隗嚣,就率大军向南攻击公孙述。人生最辛苦的是不知足,已经得到了陇,还望着蜀,每发一次兵,我的头发就白了不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肃清天下 。”
刘秀回到洛阳后,派将军寇恂前往颍川平叛,很快河东安静。
不久将军冯异和祭遵病殁军中,刘秀听说禁不住叹息。
不久,刘秀决定再次西征,车驾到了长安,寇恂劝阻道 :“长安道路方便,皇上宜驻军城中,安定陇西。敌人闻说皇上驻在长安,必然害怕,自会望风来降,如果以皇上万乘之躯,亲自到危险的地方去,实在不合适。上次颍川事件,就是前车之鉴,不可忘记 。”但是,刘秀没有采纳,亲自进驻前线。
公元35年,陇西彻底平定,刘秀立即派大军进攻巴蜀的公孙述。
征南大将军岑彭准备以水军进攻蜀军,将军吴汉认为进攻蜀军水军无用,只是多费粮食,不如遣散。两人为此发生矛盾,刘秀听说后,下诏说 :“大司马(吴汉)惯用步兵和骑兵,不熟悉水战,进攻蜀军,刘秀传                       82就请听征南公(岑彭)的,大司马不要掣肘 。”
大军进展顺利,但是公孙述却派人相继刺死了汉将岑彭和来歙。刘秀于是把平蜀的事情交给了吴汉。
吴汉率大军进攻成都的时候,在距城十里的地方扎营,他与部将隔江立营,刘秀得到奏报后,大惊失色,他亲自写信给吴汉 :“你怎么遇事这样慌乱呢?已经是孤军深入,现在又隔江立营,如果敌人分头进攻,你能顶得住吗?希望你快快退回广都,不要急于攻击 。”书信还没有到,公孙述却正如刘秀所说,发起了进攻,吴汉的部队吃了一个大亏。公元36年,吴汉攻破了成都,杀光了公孙述全家,然后纵兵大肆掳掠。
刘秀听说后,派人责备吴汉,副将军刘尚是宗室,他责备尤其厉害,他对刘尚说 :“城已经攻下来了,老百姓都屈服了,那些老人和小孩有上万人,你们却纵兵掳掠,杀人放火,你们竟能忍心?你是我刘家的子孙,也曾经做过官,为什么还这样的残暴?你们看看天,再看看地,天地能放过你们吗?这不是我当初出兵的意思 。”
公孙述消灭后,天下基本平定。
刘秀传                       83
十五、马革裹尸将
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后,本想过几年安定的日子,但是过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南方就出事了。公元40年,岭南出了两个女匪,一个叫征侧,一个叫征贰,两人在南方驱除汉官,自己做起了女大王。最初的时候,光武帝只是下诏地方官员剿平,谁知地方官却被征侧、征贰打得大败。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征侧、征贰的部队竟然占领了岭南六十多座城池。刘秀不敢对这两个女匪等闲视之了,公元41年,光武帝派虎贲中郎将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大军出征。
马援带大军到了南方,第一仗就打得征侧、征贰部大败,征侧和征贰逃到了金溪穴。金溪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马援便派大军把金溪穴团团围住,由于北方士兵到南方,许多士兵水土不服得了病,病死的人差不多达到一半了,但是马援抱着彻底消灭征侧、征贰的决心,绝不退兵。几个月后,征侧、征贰的部队弹尽粮绝,他们企图突围而出,但是被汉军一阵猛杀,全军就此覆灭。
光武帝刘秀听到捷报,封马援为新息侯。大军还朝的时候,朝中的百官都出城迎接,大家先把马援迎入驿馆休息,都向他致以热烈的祝贺,平陵人孟冀是刘秀传                       84马援的老朋友,也和大家一块来了,当孟冀向马援祝贺的时候,马援说 :“从前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辟了南方七个郡,也只受封几百户,今天我只不过杀败了两个女人,是一个小功劳,皇上却赏给我一个大城,功薄赏厚,怎么能够保持长久,希望先生能够告诉我该怎么做?”
孟冀回答说 :“我实在不知道告诉你什么 。”
马援说 :“现在匈奴乌桓,还骚扰北方,我想请求皇上让我去攻打,男子汉应当拼死疆场,用马革裹尸而葬,怎么能躺在床上,让儿女们养活自己 !”
孟冀回答说 :“是英雄就该这样 !”
刘秀听到马援说的话,他大大地感慨了一番。
马援和刘秀认识还是在光武帝准备西征的时候。那时候,盘踞陇西的隗嚣准备独立,就派自己的心腹马援前往成都和洛阳,看看两个皇帝哪个值得结交。马援去成都后,又到了洛阳。光武帝早就知道马援这个人:他少年的时候,失去了父亲,和哥哥在一起长大,他从小就志向远大,他曾对人说 :“大丈夫立志,越穷越要坚定,越老越要努力 。”他还说 :“一个人发财致富,最可贵的是能够救济别人,不然的话,就是金钱的奴隶 。”光武帝在宣德殿接见了马援,他和马援开玩笑道 :“你在两个皇帝之间自由来往,现在我见到你,想到我不能像你那样,我感到很惭愧 。”刘秀传                       85
马援说 :“当今的时代,不但是皇帝选大臣,大臣也选皇帝呢 。”他感叹完了,话题一转道 :“我前次到成都时,公孙述是我的同乡,但是他还要戒备森严才肯接见我,现在我到您这里来,皇上您难道不怕我是刺客,竟然敢这样平平常常让我进来呢?”刘秀笑着说 :“你不是刺客,只是一个说客罢了 。”马援说道 :“现在天下很乱,欺名盗世的多得很,现在见到您洒脱的气度,我才知道皇帝有真的呢 。”两个人初次见面,彼此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马援后来回到陇西,劝隗嚣和刘秀来住,但是被隗嚣拒绝了,于是他带着全家离开了隗嚣。
光武帝要亲自率军征讨隗嚣的时候,众大臣都反对,但是只有马援赞同皇上亲征。刘秀采纳了马援的建议,亲自率军西征,隗嚣的部队果然被击溃了。
马援从南方回来不久,匈奴大举寇边,光武帝于是让马援北征,这时光武帝的两个女婿梁松和窦固来送行,马援认为自己和他们的父亲都在一起做官,就对两人说 :“人这一辈子侥幸得到了富贵,也容易失去,如果要使富贵能够长久,就必须居高思危,小心谨慎,希望你们不要把我的话忘了 。”
马援一生为人豪爽,待人容易说心里话,他对梁松、窦固两人说的话,本是好心,但是让他们很不高兴。
刘秀传                       86
公元48年,马援已经62岁了,这时湖南武陵地区出了一股土匪,光武帝命大将马成等前去征讨,但是过了好几个月,坏消息一个又一个的传来。这时马援请求出征。光武帝不知道答应他好,还是不答应他好,最后说 :“你年纪太大了 。”
马援不等光武帝说完,就大声地道 :“我虽然已经62了,但是还能披甲上马,还不到像你说的那么老 。”
光武帝仍然不答应,马援便走到殿外,取来甲胄,穿戴起来,令卫士牵马过来,他登上马,左右顾盼,向光武帝表明他还可以出征,光武帝在殿内看着,大声赞叹道 :“这个老头子真精神呀 !”于是就命他出征了。
马援临走的时候,他的朋友都去送他。在萧索的秋风中,马援的白须随风飘动,他对朋友们说 :“我受国厚恩,年纪已经很大了,经常担心自己死在不该死的地方,这次我接受任命率军出征,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死也可以闭眼睛了。只怕有些人在皇帝的旁边说一些诬蔑我的话,如果真要有这样的事情,怎么会不让我这一颗赤诚之心遗恨呢?”
马援说这个话,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得罪了一些人,有一次,他有病躺在床上,梁松来看他,直走到他的床前,马援也没有起身向他答礼,等到梁松走刘秀传                       87了,他的儿子们说 :“梁松是皇帝的女婿,在朝廷中很有影响,王公大臣没有不怕他的,父亲为什么不向他答礼呢?”马援说 :“我是他父亲的朋友,他虽然很尊贵,难道他不知道长幼尊卑吗?”他的儿子们不敢再吭声。但是梁松很恨他。马援当然也从别人的口中听说了这件事,所以他这次出征才说出这样的话。
马援到了湖南,探明进入武陵有两条路,一条从充县走,路虽然远但地势较平,一路从壶头山走,虽然路近,但是山峦叠嶂,地形险恶。马援决定从壶头山走,但众将多半主张从充县走。大家一时决定不下,只好写信给光武帝,听他的决定。光武帝回信,由马援便宜处置。大军于是从壶头山进发,但是到了壶头山中,土匪占领了险要地势,马援只好命大军驻扎下来,等待形势的变化。这是已经是春分时节,江南瘟疫流行,士兵不断染病死亡。将军耿舒曾经坚持从充县走,现在看到大军被困在这里,就上书给光武帝,他说 :“以前我认为应当从充县走,那里路虽然远一些,粮食难运,但是兵马容易发挥作用,几万人的部队,大家争着向前,武陵早到了,现在大军困在壶头山不能前进,士兵都染上了瘟疫,只能坐在这里等死,真是可惜 。”
光武帝接到信后,就派梁松为中郎将,带着他的信,来责备马援,同时催促马援快点进兵。
刘秀传                       88
梁松到前线的时候,马援已经因病死了,这给了梁松报私仇的机会,他就告马援贻误军机,还告马援上次到南方做战,曾经取得很多的珍宝。几年来,一直随着马援征战南北的马成等将,也异口同辞诬蔑马援。这都是因为马援往常讲话不大注意,才有了今日之祸。
光武帝见这么多人都这样说,就相信了这件事,他派人收回了马援新息侯的印绶,同时下诏治他的罪。
马援的灵柩运回来的时候,马援的妻子不敢发丧,在城西买了几亩地,草草地把他埋了。马援往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来他家吊丧。马援的妻子害怕光武帝治罪,就同马援哥哥的儿子马严用草绳自缚上朝去见光武帝,向他诉冤。光武帝把梁松等人的信拿给马援妻子看,她才知道丈夫被人诬陷了。于是上书申冤,上了六次,光武帝才决定对他们从宽处理。
在马援的一生中,他交了许多朋友,也帮助了许多朋友,但是当他身陷冤屈时,没有人为他辩解,那些曾经在他的手下做宾客幕僚的,此时都好像哑巴一样。只有一个马援可能都不认得的云阳县令朱勃给光武帝写了一封信,替马援申冤。他在信里说 :“我听说好德行的帝王,不忘别人的功劳,看到别人好的东西,不求全责备别人。所以汉高祖赦免了蒯通,并且以帝王的礼节埋葬了田横,大臣们心胸豁达,互相不刘秀传                       89怀疑。大将在外打仗,小人讲一些坏话,稍微一点过失就记下来,而大的功劳却忘记了,如果就国家的利益来说应该慎重。当初章邯害怕别人说他的坏话投降了项羽,燕将乐毅攻打即墨攻不下,并不是他不愿意攻下,可惜一些花言巧语经常伤害同仁。我听说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他曾在陇西很有名,因为钦慕皇上,所以不畏生死,投奔皇上,他为了向皇上进言,经常不顾个人的安危,提出和其他大臣不一样的意见。建武8年,皇上西讨隗嚣,当时众臣都犹豫不定,马援提出了应该进兵的计策,于是平定了陇西。等到吴汉攻下陇西,但是回来的路却被西羌阻断了,士兵缺衣少粮,处在生死之间,马援奉皇上的命令西进,他镇抚了老百姓,把大军从困苦中解救出来,保住了几乎要灭亡的城池。等到陇西和河北平定,他一个人镇守边关,每次进兵都能为国立功,遇到敌人没有打不败的:攻打先零的时候,他掉入了山谷,敌人的利箭射穿了他的腿骨,但他仍力战不退;出兵岭南的时候,很多士兵都染上了瘟疫,马援几乎要与妻子生别,但他毫不吝惜自己,最后消灭了征侧。这次他南到武陵,很快就攻下了宁乡,本来他为了立功而出师,可是他没有完成自己的誓言却死了,虽然士兵们染上了瘟疫,但是马援自己也没有生还。打仗,有人以为打得久了就应该立功,有人以为快了容易失败,其实深入不一刘秀传                       90定是对,不进兵也不一定是错,从人的常情出发谁愿意在绝境中长待,不想回来呢?马援为国家做事二十二年了,向北他进过沙漠,向南他渡过大海,他死了以后,竟然被人冤枉。我听说《春秋》中说,有了罪但因为有功可以免除,有德行的皇帝爱护臣子有五种,像马援可以说是为国鞠躬尽瘁而死的了 。”
这封信可以说是对马援一生最好的评价。光武帝看到这封信,才允许马援埋入祖坟。但是隔日就好像忘了马援这个人。光武帝待马援多少有些薄情寡恩了。刘秀传                       91
十六、立储风波
公元25年,也就是刘秀即位那年,刘秀在河北娶的妻子郭圣通生了一个男孩子,刘秀给孩子取名强,到了定都洛阳的时候,他把自己早年所娶的妻子阴丽华也接入宫中。因为郭氏有子,母以子贵,所以刘秀便立郭圣通为皇后,以阴丽华为贵人。
到了刘秀平定陇、蜀的时候,太子刘强已经十多岁了。由于长期征战,刘秀有些讨厌战争。太子刘强这时经常在他的旁边,有时说起攻战方略,刘秀就斥责他说 :“这事不是你应该问的 。”
皇后郭氏后来又生了4个孩子。而贵人阴氏也生了5个孩子。这几个孩子中,阴贵人的大儿子刘阳尤其聪明,10岁的时候就能懂得《春秋》, 刘秀视他为天才。
公元39年,大司马吴汉请大封皇子,刘阳被封为东海公。诸皇子受封后,刘秀下诏各州郡核查田亩户口,不久各县就陆续把数据报上来了,陈留县的长官在文书中夹了一张纸,纸上写着:颍川只有弘农可以查,河南只有南阳不可查。
刘秀看了非常奇怪,就问这是从哪儿来的,有关官员回答说是从街上捡来的,错夹在了文件里,刘秀刘秀传                       92既奇怪又生气。
这时,刘阳刚刚12岁,他正好站在刘秀的背后,就对刘秀说 :“河南帝城,必多近臣,南阳帝乡,必多近亲,田宅之事是私事,不好细问,所以有这样的说法 。”
刘秀派人去调查,发现果然如他所说,于是对刘阳更是喜爱有加。他说话之时,经常就把爱意表达在语言上,郭后听说了,心里就不高兴,于是便在刘秀面前说一些敲边鼓的话。后来两个人竟然还多次吵嘴。
公元41年,刘秀下诏废掉皇后郭氏,改立阴贵人为皇后。
此诏一下,群臣都很吃惊。大臣郅恽说 :“我听说夫妇之间的事情,父子之间都不大好讲,何况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哪里好讲话?但是希望皇上能够谨慎一些,不要令天下的人议论继承的事情 。”
刘秀看到大臣们多数都袒护太子刘强,说 :“你们能体谅我的想法,我也不会过份的 。”于是就没有立即废掉皇太子。
公元43年,河南原武县有人煽动一帮人造反。刘秀派大军进讨,但是由于原武城池坚固,死了许多士兵,但是却没有攻下城。刘秀召集大臣共谋良策,众大臣都建议悬赏贼首。
刘阳却另有建议,说 :“贼人胁众造反,必然不刘秀传                       93能长久。这中间肯定有许多人心里后悔,想逃出来,只是因为外面包围得很紧,没有办法脱身,没有办法只好拼命死守。现在应该下令围城不要太紧,让他们出城,贼众一散,那些带头的就孤立了,不要多少人就可以把他们抓住 。”
刘秀认为这个计策非常好,依计行事。
原武很快平定了。光武帝因此更加爱刘阳。
这时大臣郅恽对太子刘强说 :“你处在这样的位置,对上你不伺候你的母亲,有违孝道,对下你处在危险的境地。从前殷朝的高宗是一代名主,尹吉甫也是千古的名臣,但是在那样的时代还有放逐孝子的事情发生,按照《春秋》上的道理,母以子贵,我为你考虑,不如自己让位,回去奉养你的母亲,这才对得起你母亲生你一场 。”
刘强于是上书请求让位。刘秀不答应,但是刘强让众大臣一起恳请。光武帝终于决定改立皇太子,他下诏说:
“《春秋》大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此诏 。”
下诏之日,刘秀便册立东海王刘阳为太子,改名刘秀传                       94为刘庄。以东海王封先太子刘强。
刘秀传                       95
十七、强项令
刘秀即位后,他始终严于律己,信赏必罚,因此在当时出现了不少刚正不阿的官员:御史大夫杜诗因为执法必严,光武帝任命他做了他老家南阳的太守,杜诗到任,兴利除弊,只几年的功夫,便把南阳变成了政治清平的世界;另一个执法必严的大臣就是洛阳令董宣。
董宣最初是北海的地方官,他刚一上任,当时一个大地主公孙丹准备盖房子,他请一个看相的人看风水,那个看相的说:这个房子虽然盖得很好,但是犯了克星,住进去要死人的。公孙丹听完心里非常害怕,他就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那个看相的说:只要杀一个人,把他埋在院子里就没有事了。公孙丹果真就让他儿子杀了一个人埋在院子里。
董宣知道这事后,就派人把公孙丹抓来,推出去杀了。
公孙丹的族人不服气,召集了三十多个亲戚朋友,拿着兵器到县衙闹事,威胁董宣;董宣以这些人勾结土匪、企图造反为名,把这三十多个人都杀了。
青州刺史以董宣滥杀为罪,把他判成死刑,送到洛阳去执行。
刘秀传                       96
光武帝听说这个案子后,就派人问董宣,董宣如实报告。刘秀认为董宣做得没有错,把他释放了;不久任命他为洛阳县令。
洛阳作为首都,那些达官贵人和官僚子弟根本不把一个小小的洛阳令放在眼里;但是董宣不管他们是谁,只要他们犯了罪,他都依法处置。
湖阳公主刘黄自宋弘拒婚以来,刘秀怜惜姐姐寂寞,经常给她很多的赏赐,刘黄于是就豢养了许多的家奴,总共有好几百人。这些家奴中有几个坏家伙经常依靠公主的势力在街上为非作歹,横行不法:其中有一个竟然白天在街上杀人,由于他们藏在公主的家里,地方官员不好去捉拿,结果弄成了悬案。
有一天,公主恰巧外出闲游,那个杀人的家奴也跟在旁边。董宣因为杀人案没有了结,所以他经常守候在公主经过的地方,现在看到跟着公主的这个家奴正是那个杀人犯,就上前拦住公主的车马,不让他过去,要抓那个人。
公主非常生气,就大声地斥责董宣。
董宣拔出佩刀,使劲朝地上一插,说 :“你的家奴杀了人,犯了死罪,请马上把凶手交出来 。”
公主说 :“我的这些家奴经常不怎么出门,怎么会杀人?你不要搞错了 。”
董宣听了大声地说 :“你的家奴大白天杀了人,刘秀传                        97许多人都看到了,你要是不相信,我可以让他们来做证 。”
公主看到董宣这样说,就有些软了,她说 :“这个家奴很能干,我不能离开他,如果他杀了人,请你看在我的面子上,给他留个活命吧 。”
董宣听了,对公主道 :“都是因为你平常管教不严,你的家奴才敢胡作非为,他既然杀了人,就应该偿命,你现在竟然还替他求情 。”
那个杀人犯吓得直朝公主的背后躲藏,董宣命令手下人把他从车上拉下来,当着公主的面,就给杀了。
这一来,湖阳公主刘黄就气坏了。她跑到皇宫里对刘秀哭诉,请光武帝为她报仇,刘秀以为董宣欺侮了姐姐,不由得勃然大怒,就派人把董宣喊来了。
董宣来后,刘秀先责骂他冲撞了公主,然后命令左右用乱棒把他打死。
董宣对着刘秀叩了一个头道 :“请让我先说一句话,再杀我 。”
刘秀生气地道 :“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董宣说 :“皇上是以德行平定了天下,使国家得到复兴,公主的家奴杀了人,我不怕得罪公主,把杀人犯杀了,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皇上如果听任公主的家奴任意杀人,将来又怎么能以法治国呢?我不想被人用棒打死,我自己去死好了 。”说完,他一头刘秀传                       98撞到殿上的大柱上,登时就头破血流。
光武帝知道董宣做的没有错,就让人把他拉住,不让他再撞墙,但是为了给公主一个面子,让他给公主叩个头。
董宣不愿意。
光武帝就让人把董宣拉到公主的面前,强摁着他的头,逼着他给公主叩头。
董宣一屁股坐在地上,用双手撑着地,挺直脖子,就是不低头。
公主对刘秀说 :“你当初做老百姓的时候,经常藏逃犯,官吏哪个敢到门上来找,现在你做了天子,难道连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治服不了?”
刘秀笑着对她说 :“做皇上和做老百姓不一样 。”
说到这里,他对董宣说 :“强项令可以出去啦 。”
不久,刘秀下诏赐他三十万钱,董宣接受后,全部散给了部下。由于董宣敢于面对达官贵人,洛阳的人没有不怕他的。董宣字少平,当时洛阳的人写了一首歌赞扬他,其中有一句是 :“桴鼓不鸣董少平 。”
五年后,董宣病死了。刘秀派人去吊问,看见只是一床布被盖在尸体上,他的妻子对着尸体哭,家里只有一些大麦,一辆破车。丧礼使者如是报告给了光武帝,光武帝听了很是感慨,就下令以大夫的丧礼规格埋葬他。
刘秀传                       99
十八、泰山封禅
刘秀在公元40年,基本平定了天下。他大封功臣共365人,宗室封侯共137人。他让邓禹等人把将军的印绶交了出来,让他们以王侯的待遇享福。其余功臣数百人,多多给他们俸禄,让他们过安乐日子,不再重用他们。
每当朝廷进行大宴的时候,他经常把众功臣召来,让大家一块高兴高兴。有一次,光武帝刘秀问众功臣:“你们大家如果没有遇到我,都能做些什么呢?”
邓禹站起来回答道 :“我喜欢读书治学,可以作一个秘书 。”
刘秀笑着说 :“你也太谦虚了,你志向坚定,修养也很好,可当到功曹官 。”
问到马武的时候,马武说 :“我这个人有一身的力气,可以作个地方守尉,专门去抓盗贼 。”
刘秀又笑着说 :“你只要自己不做盗贼就是好的了,你最多只能做个村长 。”马武这人平时喜欢喝酒,喝多了,经常爱羞辱同辈,所以光武帝经常开着玩笑提醒他。平常功臣们稍微有了过失,刘秀都特别宽容他们。远方送来的一些珍贵的东西,他也经常分给他们,从来不吝悭,所以众功臣都非常地敬佩他,怕他。刘秀传                       100
刘秀还曾两次回他的老家探亲:第一次回家时,他改舂陵为章陵,宣布永免徭役;到了他当皇帝的第十七年的冬季,他再次回到了老家,这次,他整修了家里的旧房子,并且大摆宴席,请来歌舞班子,召集同宗不论男女老幼同席吃饭。酒喝到半醉的时候,一些老太太就啰啰嗦嗦地说起刘秀小时候的事情 ,“他小的时候,与人交往不爱说什么客套话,很怕生,只不过很听话很有礼貌,对人很宽厚,和谁都不吵架,谁知道他现在当上皇帝咧 !”
刘秀正好听见了,就接口说 :“我管理国家,也想以宽容为手段,就像小时候一样 。”说着,他挥着手哈哈地笑起来。
刘秀自从登基以来,始终把安民放在首位,不大喜欢弄什么新政策。朝廷重臣,多选用那些老诚稳重的人,像当时的蔡茂、杜林,这些人都是清廉的官员。至于地方高级长官,他也是选用那些一向有好名声的人来担任,当时的九真太守伍延,桂林太守卫飒,卢江太守王景等人,上任以后,都能为民兴利,实行老百姓喜欢的政策。当时有一个江陵县令叫刘昆的,有一天县里发生大火,他向火叩头,大火就熄灭了。由于他平时对老百姓仁爱有加,百姓都认为是他的仁德感天。后来他做了弘农太守,弘农地方山很多,山上有很多老虎,他到任以后,老虎都渡河到别的地方去刘秀传                       101了,地方一时大安。
刘秀听说这件事后,就把刘昆召来,问道 :“你以前在江陵的时候,大风竟把火吹灭了,后来到了弘农,老虎都渡河跑了,你是做了哪些好事,以致于发生这样的事情?”
刘昆回答说 :“这不过是偶然凑巧罢了 。”
旁边的人都吃吃地笑。
刘秀赞叹道 :“这是真正的忠厚老实人,说话一点不滑头,如果换了别人,不是自夸,就是阿谀奉承我 。”于是加封刘昆为光禄勋。
刘秀为了使地方官员清廉,他还增加官员的俸禄,提高官员的待遇,使他们经济上和政治上都能满足,一心一意地管理地方。
公元54年,这时刘秀已经是60岁的人了,他再次到东方视察,到了济南,跟着的大臣都上书称颂他的功德,认为他应该到泰山行封禅礼。刘秀没有答应,他说 :“我当皇帝三十年,老百姓已经是怨气满腹,我骗谁,骗天吗?”他还反对地方官员为他祝寿,下诏说 :“如果郡县远遣官员来给我上寿,吹嘘我干的那些没有用的事情,我一定把他的头发剃掉,让他到边疆开荒去 。”
公元56年,有一天, 他读《河图会昌符》,上面写着 :“赤刘之九,会命岱宗 。”于是准备去封禅。刘秀传                       102他就派人去找前代封禅的一些材料,才知道曾经有9人封禅,共封了36次。这时朝中的大臣都知道他想去封禅,就上书给他,请求封禅。他立即批准。
刘秀以汉武帝封禅的规模和样子进行准备,择定二月份的一个好日子,前往泰山。到了泰山,念祷文,盖玉玺,在巨石上刻上歌功颂德的套话。然后回朝。
刘秀根据强华献上的谶文登上帝位,等到平定天下,他觉得谶文实在是灵验,做事往往在谶中找根据,大臣桓谭就上书劝他:
“我听说人对于常发生的事情不大注意,对于奇闻异事却很能够引起兴趣,我以前看先辈们记下的东西,都是把仁义作为行事根本,没有凭借奇谈怪论的东西。老天的事情圣人都能完全说清楚的,自从子贡那时到现在,我没有听说过。现在这些半瓶子醋们能懂吗?有一些人以自己的小聪明,把过去书上的东西增一点改一点,假称是谶文,来骗那些贪图办省事力的人,皇上为什么不让他们走远一些呢?我听说皇上懂得黄、白等家学问,现在又听信谶文,有点不大合适。谶文说的虽然和一些发生的事情一样,但这就像算卦一样是偶然罢了。皇上应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阐述五经的大道理才好呀 。”
刘秀看了不高兴,但是他也不去指责桓谭。过了几天,刘秀准备修灵台,又准备在谶文中找根据,他刘秀传                       103对桓谭说 :“我想用谶文来决定这件事,你看怎样?”
桓谭过了好半天,才说 :“我从来不看谶文 。”
“为什么?”刘秀问道。
桓谭回答说自己不相信谶文,同时又把自己在奏折中的理由作了回答。
刘秀大怒道 :“桓谭说我做事不是用的先王之道,拉下去,杀了 。”
桓谭吓得爬在地上拼命叩头,直到血流满面,刘秀才饶了他。
刘秀一生信谶很深。
公元57年,刘秀已经是63岁的高龄了,但是他精神还很好,经常天一亮就上朝,直到天黑了才散朝。等到空闲了,就把一些有文化的人叫到身边,跟他们讨论圣贤的文章,直到夜静了才睡觉。
太子刘庄对他说 :“皇上的圣明比得上大禹、商汤,但是却不大符合黄老清静无为的要求,未免有点太累了吧!我想您还是从现在开始多养养精神,过一过悠哉舒服的日子 。”
刘秀摇摇头说 :“我喜欢这些事情,并不感到疲劳 。”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终究年纪不饶人,到这年二月间,他坐朝的时候,殁于南宫殿上了。
纵观刘秀的一生,早年发兵反对王莽政权,昆阳刘秀传                       104大捷,河北遇险,诛平铜马,奠基河北,可谓波澜壮阔。高邑登基,次第削平天下,统一全国,功名更是昭著。他进一步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九次发布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法令,恢复了封建经济,宣扬儒家的学说,提倡谶讳之学,作为他巩固统治的思想武器。刘秀统一全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刘秀传                       105
附录  刘秀大事年表
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
刘秀出生于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
刘秀的父亲去世,他寄养到叔父刘良家。他喜欢学习种庄稼,因此经常受到哥哥的嘲笑。
王莽新天凤年间(公元14-19年)期间
刘秀去当时的首都长安求学,拜中大夫许子威为老师,学习《尚书》等,后来因身边钱快要花完,才返乡。在长安,与他同学的有邓禹(字仲华)和严光(字子陵)。
王莽新地皇三年(公元22年)
十月,刘秀与李通等准备在宛(今河南南阳)起事,按照约定,他回乡募兵。十一月,他和哥哥刘縯在南阳(今湖北枣阳)起义。
王莽新地皇四年(公元23年)
即更始元年三月,刘秀率军攻下了昆阳。王莽命王邑、王寻率兵四十二万,号称百万,以长人巨无霸驱赶猛兽为前锋,进攻昆阳。六月,刘秀率军与王莽军大战,取得了昆阳大捷。同年,起义军立汉宗室刘玄为皇帝,恢复汉朝,年号为更始,刘玄是刘秀的族刘秀传                       106兄。刘玄不久杀死了刘秀的哥哥刘縯。九月,刘秀以司隶校尉之职前往洛阳整修宫室。十月,他以大司马的名义北渡黄河,镇抚河北。宗室刘林向他建议掘黄河的水淹赤眉军,他没有答应。十二月,刘林诈称王郎为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立其为天子,反对刘秀。更始二年(公元24年)
正月,王郎与刘秀争夺河北,刘秀不得已南逃到信都(河北冀县),在信都太守任光的帮助下 ,开始讨伐王郎,不久,刘秀又得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太守彭宠和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耿况和其子耿彪的支持,消灭了王郎。刘秀被更始帝封为萧王。不久,他攻破铜马等部农民武装,取得了河内(河南武陟县西南)。他看到更始帝政治昏乱 ,就派邓禹西进关中,自己率军征讨燕赵一带。
更始三年(公元25年)
六月二十二日,刘秀以《赤伏符》的预言为根据,在鄗(今河北高邑)称帝,年号为建武,东汉开始。不久,邓禹破安邑(今山西夏县)。 九月刘秀军围洛阳已数月仍不得下,他许诺更始将朱鲔不追究杀害哥哥的事情,朱鲔投降。十月,刘秀进入洛阳,决定定都于洛阳。当时赤眉军攻破长安,邓禹不敢攻长安,只是停留在旬邑(今陕西旬邑)。
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
刘秀传                       107
正月,汉将邓禹攻入长安。三月,光武帝命将进攻南方更始众将领。这时渔阳太守彭宠和汉将邓奉相继造反。十一月,刘秀命岑彭进攻邓奉。
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
正月,刘秀在宜阳(今宜阳西)大破赤眉军。三月,光武帝亲到南方征讨邓奉。四月,邓奉被杀,光武帝派军继续进攻南方,自己回洛阳。
汉建武四年(公元28年)
光武帝至河北,命吴汉部消灭五校等农民武装。光武帝至寿春(今安徽合肥地区),派将军马成攻李宪。光武帝至黎丘,招降秦丰,但秦丰不降。
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
光武帝离洛阳,亲到桃城(今山东兖州)进攻汉叛将庞萌。光武帝到临淄。同年,名士严子陵到洛阳。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
派大军攻打巴蜀的公孙述。三月,他亲自到长安指挥作战。五月,陇西隗嚣反。
汉建武七年(公元31年)
光武帝下诏,释放囚犯,现徒(关在牢里的囚犯)减刑,解散部分军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