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近代美学史

_8 卢善庆(现代)
08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阮元在《文言说》中指出。
“文”
“不但多用韵,抑且多用偶”。用韵与尚偶,都是对文学作品艺术形式的美化。
只有偶俪为文,才是文学作品,反之,就不是了。孔子的《文言》之所以被阮元推崇为“万世文章之祖”
,就是符合文必有韵,文必尚偶这两种艺术形式美:
孔子《文言》,实为万世文章之祖。此篇奇偶相生,音韵相和,如青白之成文,如《咸》、《韶》之合节,非清言质说者比也,非振笔纵书者比也,非佶屈澁语者比也①。
文必尚偶,同文必有韵一样,含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果就文学作品来说,最典型莫过于骈文,只有它才能“不但多用韵,抑且多用偶”。
此后的刘师培继承了阮元的学说,十分清楚地道出了这一点,即“骈文一体,实为文体之正宗”和“文章正规”
②;因而,那种与偶俪相对立的散行文体,就不能算作文学作品了。美具有多样性。
“诗人温厚骚人怨,一种芳华各自情”
③,偶俪是文学作品艺术形式美的审美标准,散行也是文学作品艺术形式美的审美标准,怎么能顾此失彼,尊一罢百呢?
这个顾此失彼,尊一罢百的理论依据的偏颇,在阮元《四六丛话序》中就可以窥见了。他还指出:
①《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载,第105页。
②同上,下册第562页。
③《揅经室集》,第839页。
-- 9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8
自齐梁以后,溺于声律,彦和《雕龙》,渐开四六之体,至唐而四六更卑,然文体不可谓之不弊,而文统不可谓之不正①。
所谓文体之“卑”
,就在于它“溺于声色”
,离开了“沈思瀚藻”的要求;所谓“文统”之“正”
,就是说它形式上的尚“偶”不尚“奇”
,所以他不仅不赞成唐、宋古文运动对于散文形式的改革,指出:
自唐、宋韩、苏诸大家以奇偶相生之文为八代之衰而矫之,于是昭明所不选者,反皆为诸家所取。故其所著,非经即子,非子即史,求其合于昭明《序》所谓文者鲜矣,合乎班孟坚《两都赋序》所谓文章者更鲜矣②。
这话把“桐城派”推崇唐宋八大家的美好世界,无疑捅了一个大窟窿。
“文起八代之衰”
;“八代之文”并非为“文”
,也就不存在“起”
“衰”的问题了。韩、苏而下至于明代的“唐宋派”
,各家都不是女的“正统”
,只有“《四书》排偶之文(即八股文)
,真乃上接唐、宋四六为一脉,为文之正统“
③。这自然是十分荒唐的。为此,章炳麟在《国故论衡。文学总略》里,曾经给予了有力的批驳,指出:魏晋以前,文、笔本无分别,晋以后始作区别。虽然范晔的《后汉书》、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都曾论及,但并非绝对地以此为界。至于《昭明文选》,既是名曰《文选》,但却选了许多无韵之文;既
①《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05页。
②《中国近代文论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载,第105页。
③同上,第106页。
-- 98
28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标“沈思翰藻”
,而沈思若《庄子》,翰藻若《淮南》,只字未录。可见萧统自己,就没有定见。这一来,他首先推倒了“文言说”的历史依据。
接着,他针对阮元以韵偶为文之说,驳道:
文辞之用,各有体要,……盖人有陪贰,物有匹耦;爱恶相攻,刚柔相易,人情不能无然,故语辞应以为俪。
……反是,或引端竟末,若《礼经》、《春秋经》、《九章算数》者,虽欲为俪无由。犹耳目不可只,而胸腹不可双,各任其事①。
这段驳辞,写得痛快淋漓。
他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立论,不仅击中了“文言说”的要害,也阐明了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终结了骈散之争。
不过,应该承认两点:一是阮元从文学作品艺术形式美化角度,探求“文笔”之分,在中国近代美学史颇有影响。
李兆洛的《骈体文钞》,目的显然在于取桐城派《古文辞类纂》而代之,刘师培的论文题目就是《广阮元言统》。他们都主张抑散扬骈,但都未超出阮元的首倡之见。二是阮元的首创之见,作为一种理论看,确实缺乏科学性。但对动摇“桐城派”的文统说,又有某些积极意义。
①《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2—423页。
-- 99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38
第三节 论文的“道”
“法”和审美作用
包世臣《艺舟双楫》是本论文、杂著集;书名用一舟双楫的比喻,极其形象地说明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审美规律的把握,可以分别就文,书两方面作出研究和探讨。这是解剖麻雀,具体入微的分体研究方法。该书共93篇,编为六辑;文论四辑,书论二辑。从文论所阐发美学思想来看,集中在论文的“道”
“法”和审美作用这个中心问题上。
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对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问题的探讨,溯源于孔子的“文质彬彬”的论述①。但在包世臣看来,真正探讨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要推曹丕、陆机和刘勰了。他在《艺舟双楫。叙》中指出:
论文之书,始于《典论论文》,而《文赋》继之。魏文评时流得失,上衡论体裁当否。
《文心雕龙》后出,则推本经籍,条畅旨趣,大而全编,小而一字,莫不以意逆志,得作者用心所在②。
这话的意思说,曹丕的《典论论文》在文学价值方面,本着文以致用的精神,认为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①《论语。雍也》。
②包世臣:《艺舟双楫》,上海古今书室丙辰(1916年)季复月印行,“叙”
第1页。
-- 100
48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事“
①,肯定文学要为当时的政治服务,所以,是一种“时流得失”之评,偏重于艺术美内容方面的社会功用。陆机的《文赋》“论体裁当否”
,则偏重于艺术美形式方面的探讨。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篇中说:如果“义华而声悴”
,有好的内容而无好的形式,或者“理拙而文丽”
,辞句虽很漂亮,但理义浅薄,那也不是美的作品。这都是强调了内容的决定作用。所以,刘勰认为美的好的作品必须是“衔华佩实”
(《征圣》)
,“舒文载实”
(《明诗》)
,只有做到内吞和形式相统一才是美的,因此,他要求“为情而造文”
,反对“为文而造情”。
“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情采》)。
那种“繁彩寡情”的文艺作品是不美的,使人“味之必厌。”

然而,包世臣在这里对刘勰的《文心雕龙》“推本经籍”和“条畅旨趣”
,换了对具体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批评角度,深得“作者用心所在”
,而加以肯定的。
尽管对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探讨,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从春秋到唐宋诸家也曾有过各自独特的理论上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坛上的纷争,这个古老的命题,有时也会展现出勃发的生机,增添了理论上的新意。
包世臣生活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急剧变幻的时代,并十分强烈地感受到清中叶以来时代变幻的脉膊。他自认为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125页。
②以上引文见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本。
-- 101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58
“生长孤露,早此忧患”
①,曾在治学上作了这样的回顾:世臣生乾隆中,比及成童,见百学废驰,贿赂公行,吏治汙而民气郁,殆将有变,思所以禁暴除乱,于是学兵家。又见民生日蹙,一被水旱,则道殣相望,思所以劝本厚生,于是学农家。又见齐民跬步,即陷非辜,奸民趋死如鹜,而常得自全,思所以饬邪禁非,于是学法家。既已求三家之学于古,而饥驱奔走数十年,验以人情地势,辄不相远,斟古酌今,时与当事论说所宜,虽补偏救弊之术,偶蒙采纳,皆有所效②。
包世臣主张学以致用,主张济世救民,发展农业生产,“劝本厚生”。
在文学创作上也作了反映。
也许包世臣受到曹丕文以致用观点的影响,从切身的经验中体会到这些所谓“非礼之念”和“非礼之行”
,使他十分重视对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这两者进行探讨了。
同时,固守唐宋八大家的桐城派,提倡所谓“文以载道”
,也引起了包世臣的思考和非议。因而,他在艺术美的内容和形式问题的讨论中,着重在于内容和形式的二者的内涵的复杂性的揭示,往往表现出变幻时代的矛盾的双重性。同旧的有所舍割,但又不能从根本上放弃,对新的有所企望,但又无法找到崭新的凭借。这种“补偏救弊”
,几乎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美学思想的通例,显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①《艺舟双楫》,第9页。
②《艺舟双楫》,第15—16页。
-- 102
68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势!
包世臣对于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问题的讨论,集中体现在“道”与“法”两大方面的具体阐述上。
第一方面,“道”
,涉及到艺术美的内容。所谓“言道者,言之有物也,言法者,言之有序也”
①。艺术美一要有内容,二要有条理,结构、体制等形式。这是包世臣对“道”与“法”的自我界定。
作为“道”
,又与“事”和“礼”分别发生关系。
“道”受着“礼”
的支配和统帅。
“孟子明王道,而所言要于不缓民事,以养以教,至养民之制,教民之法,则亦无不本于礼。”
②这样,就把儒家礼法和伦理观念作为文章思想内容的归依,维护封建的“道统”。然而,在“道”与“事”的关系上,包世臣又吹进了一点新意。
“道附于事”
,并非抽象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切具体事物之中。言事之文,必先洞察所事之条理原委,扶明正义,然后述得失之所以然,而条画其补救之方“。那末,言事即所以明道了。记事之文,”必先表明缘起,而深究得失之故。然述其本末“
,才能“是非明白,不惑将来”
③。然则不明道也不可记事。包世臣认为,“言事之文”和“纪事之文”是各类文体中最难作的。
“道附于事”又在这两类文体中又最为明显,所以,离开了具体的事而言道,则道就成了空洞的门面语。
①《艺舟双楫》,第3页。
②同上,第13页。
③《艺舟双楫》,14页、13页、14页、14页。
-- 103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78
包世臣的“道”与“事”和“礼”的关系,十分复杂。
“道”与“礼”是指导关系,“道附于事而统于礼”
①。但是,这种关系不能代替“言事”
、“纪事”之道。
“事无大小,苟能明其始末,究其义类,皆足以成至文,固不必悉本忠孝,攸关国家也”
②。有些“寻常小文”也不必“强推大义”了③。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包世臣否定“礼”对“道”的指导关系。他批评韩、柳以来古文家的陋习,也是以“离事”与“离礼”同时并重作为标准的。
其离事与礼而虚言道,以张其军者,自退之始,而子厚和之。至明允、永叔遒用力于推究世事,而子瞩尤为达者。然门面言道之语,涤除未尽。以致近世治为古文者,一若非言道,则无以自尊其文,是非世臣所敢知也④。
然而,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引述到包世臣批评韩柳以来古文家陋习,只以“离事”为标准⑤,而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虚言道而言张其军”
⑥,抽掉前半句中的“离事与礼”
,均有失片面。
①《艺舟双楫》,14页、13页、14页、14页。
②《艺舟双楫》,14页、13页、14页、14页。
③《艺舟双楫》,14页、13页、14页、14页。
④《艺舟双楫》,第13页、81页、13页、53页、51页。
⑤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⑥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296页。
-- 104
88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第二方面,“法”
,涉及艺术美的形式,即所谓“言之有序”
①。他认为:“天下之事,莫不有法;法之于文也,尤精而言”
②。他在一些诗文集的序跋里,一再赞赏和追求合乎法度之美,发表了不少精到之论。
包世臣所处在古文与八股文(八比)并存的时代。虽然,“近世多有精通古学而不能八比”
③,但从文“法”的研究,古文又有与八股文并重之势。包世臣在《述学》一诗中,说过自幼学习八股,“差长艳科第,七岁学八比”
④,又在编录论文集的附记中,肯定八股为“儒业正经”
,说什么:“八比取士,历年五百,忠良英俊,类出其中,义醇词净,本于经;议鸣识壮,酿于史;描摹精切,依于子;波澜洪远,源于集,与古文固不殊也。”
⑤但是,包世臣眼界毕竟开阔,心神甚为宏大,敢于将八股文与古文相比较,认为:
古文言皆己意,故贵能蹈实;八比代人立言,故贵能导虚。古文虽短章,取尽己意,故转换多变态,其墙壁宽而峻;八比虽长篇,取协题情,故推堪少回互,其墙壁隘而夷⑥。
两相比较,八股文有自身的不足和弱点。包世臣感到在文
①《艺舟双楫》,第13页、81页、13页、53页、51页。
②《艺舟双楫》,第13页、81页、13页、53页、51页。
③同上,第912页。
④《艺舟双楫》,第13页、81页、13页、53页、51页。
⑤《艺舟双楫》,第53页。
⑥《艺舟双辑》,第54页。
-- 105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98
“法”
(近辉远映,上压下垫,旁敲侧击,仰承俯引)
“较古文为备”。在这个意义上说,“八比实足以为古文为导引”。刘熙载《艺概。经义概》也论及科举八股,从文题、布局、手法,一直到炼词造句诸方面,比包世臣只从布局、手法上来讲,更为全面一些。但是,在对待科举八股的态度上,刘熙载只引用了“‘虽不应举,亦可当格言一则’。
此亦足破干禄之陋见,证求理之实功已。“
①而包世臣却提醒人们要注意“摆股八比气息”
②。因为时文毕竟是“利禄之途,人怀侥幸”
,“朝驾南辕,暮从北辙,前邪后许,谬种流传,隳风气而坏风俗,遂致世道人心愈趋愈下”
③,而作者本人“幼习举业,继攻古文”
,最后能够掌握文“法”
,写出佳文,“则听其自为从吾所非,而非父师之所能为力者”。
④这些说明了包世臣比刘熙载美学思想更具有积极成分。
还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包世臣探讨诗文美的内容和形式,除了对其内容(“道”)与形式(“文”)作了种种界定,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外,还涉及到诗文的社会作用。在包世臣看来,诗文具有“功用”和“审美”二方面的社会作用。而且把“功用”与“道”
,“审美”与“法”沟通起来。虽说这种沟通不完全科学,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①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8页。
②《艺舟双辑》,第54页。
③《艺舟双楫》,第56页。
④同上,第55页。
-- 106
09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
包世臣对于“道”
,对儒家经典作了界定,因而在诗文的“功用”问题上,他十分推崇儒家“诗文”。于是,“温柔敦厚”
、“美刺”
,以至“以礼说诗”等,都成为评价和欣赏诗歌的标准。诸如“观风俗,镜得失”
①,“昭劝戒,垂世法,保绪深达治源”
②等,被当作创作诗文的宗旨。然而,就创作实际而言,“古今传诗之用于美者什一二,而应制教,希恩泽,充羔雁,不足与于诗教者,已居大半。其他风云月露,体物即事之章,苟有善者,亦必出于比物连类,以致寄托。”
③前者对一些应酬之作的评价,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后者把吟咏情性的山水诗、咏物诗的佳作,统统说成是“比物连类,以致寄托”
,未免偏颇。因为诗文的社会功用问题十分复杂,就他自己来说,因听从别人劝告,认为济世救时之作,系耗费精神之事,曾一度辍作,此后三十多年,诗作“必不得已而有言”
,“自是始专以一心求人情事理之原,有所得而达于诗,尽意则止。依傍之陋,渐就湔除矣。”
④这种诗文多少带有追求超脱世俗的清高意向。包世臣曾为此而努力创作出“究人情之极”之文,达到“遗远世俗,自尊所闻,言依于礼义,心泯乎得失。”
⑤在这种创作理论的指导下,使他的诗文能够“直吐肝膈”
,出现了生机。
在诗文的“审美”作用方面,包世臣揭示了“移情”的
①《艺舟双楫》,第10页。
②同上,第39页。
③同上,第77页。
④同上,第21页。
⑤同上,第67页。
-- 107
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19
现象,深刻剖析了诗文鉴赏者的审美心理特征。他指出诗文的“移情”功用:
是故艺之至者,必移人情。然非其人之情,先能自移,则艺固不至矣。夫以伯牙之学,成连之教,而移情必以海上为期,情固必移于海上乎?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