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T·N·杜派《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_11 T.N.村派纪 (美)
1244年,来自塞尔柱突厥人的压力减轻了 由于蒙古人战胜了塞尔柱突厥人,尼西亚的皇帝松了口气(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人的军事体制→成吉思汗的继承者)。
1246年,尼西亚征服马其顿和色雷斯 尼西亚的约翰越过海峡占领上述两处。
1254—1258年,尼西亚的西奥多二世王朝 约翰三世死后,保加利亚的米切尔·阿瑟乘机占领了色雷斯和马其顿的大片领土。西奥多在阿德里安堡击败米切尔(1255年),随后又发动两次征战,收复了失地。
1259—1282年,尼西亚的帕尼奥劳格斯·米切尔三世王朝 能干的米切尔三世从小孩皇帝约翰·拉斯卡里斯手中夺回皇位。
1259年,贝拉热那亚之战 尼西亚人战胜了由伊庇鲁斯拜占庭人、西西里的曼弗雷德人和亚加亚的拉丁人组成的三方联盟。
1261年,拜占庭人占领君士坦丁堡 阿列克塞·斯特拉戈波洛斯将军率领的一支尼西亚军队乘威尼斯舰队不在的时机里,突然袭击并占领了君士坦丁堡。米切尔在该地重建拜占庭帝国,并同热那亚建立联盟,共同对付威尼斯(参见第十一章→西欧→意大利→北、中意大利)。
1261—1265年,拜占庭人连续成功 连续向希腊的拉丁人和色雷斯、马其顿和伊庇鲁斯的保加利亚人发动进攻取得成功。
1267—1281年,与西西里的战争 安茹的查理企图进军巴尔干,占领君士坦丁堡(参见第十一章→西欧→意大利→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米切尔在阿尔巴尼亚的贝鲁特大胜安茹人(1281年),查理同威尼斯、教皇、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联盟企图最终推翻拜占庭帝国。米切尔同阿拉贡的佩得罗建立联盟,支持他同西西里开战,从而减轻了安茹人对拜占庭的压力(参见第十一章→西欧→意大利→南意大利和西西里)。
1282—1328年,安德罗尼柯二世王朝 安茹人和土耳其人重新对拜占庭形成威胁,迫使安德罗尼柯雇了一支加泰罗尼亚人的军队,由罗杰·德·弗劳率领(1302年),尽管加泰罗尼亚人打退了土耳其人的进攻,但他们也给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其他地区带来了恐怖。后来,罗杰被谋杀(1305年),他的军队成为色雷斯和马其顿人的工具,占领了雅典,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独立的国家(1311年)。
1317—1326年,围困布尔萨(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奥斯曼一世王朝)
1321—1328年,内战 内战发生在安德罗尼柯和他的孙子(也叫安德罗尼柯)之间。国家遭受巨大破坏。后来,小安德罗尼柯废黜了他的祖父,自称为王(1325年)。
1325—1341年,安德罗尼柯三世王朝 1330年,被塞尔维亚人打败(参见第十一章→东欧→塞尔维亚→史蒂芬·第切斯基王朝)后,安德罗尼柯三世成功地抵御了欧洲邻国的进攻,在爱琴海取得一些胜利。但最终把安纳托利亚的大部分土地交给了奥斯曼土耳其人。
1341—1347年,内战 战争发生在安德罗尼柯之子约翰五世和挑战者约翰·坎特克森之间,色雷斯和马其顿遭到破坏。战争双方都曾与塞尔维亚人和土耳其人结成过复杂多变的联盟。拜占庭帝国失去了大部分本来已经在日益缩小的领地,其控制下的剩余地区都遭到严重威胁。
1347—1354年,约翰六世王朝(坎特克森) 他采用计谋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他要求土耳其人提供援助打击塞尔维亚的史蒂芬·杜尚。土耳其人赶走了塞尔维亚人,并在加里波黎的欧洲沿海地区建立了一个立足点。
1355—1391年,约翰五世的第二个王朝 他占领了君士坦丁堡,迫使坎特克森退位。但他是个无能的君主,很快将阿德里安堡丢给了土耳其人(1365年),并于1366年被保加利亚的希希曼俘获。
1376—1392年,复杂的宫廷斗争 斗争发生在约翰五世、其儿子安德罗尼柯四世(1376—1379年)和曼努埃二世及其孙子约翰七世之间。土耳其人乘机占领了拜占庭的大片领土。
1391—1425年,曼努埃二世王朝 他的国家只包括君士坦丁堡、塞萨洛尼基和莫里半岛。
1391—1395年,土耳其人围攻君士坦丁堡 法国元帅简·鲍西昆特率领一支由志愿士兵和水手组成的小部队打退了土耳其国王拜巴斯一世在陆上和海上的反复进攻(1398—1395年),并因此获得喘息。
奥斯曼帝国(1290—1402年)
快到13世纪中叶之时,塞尔柱土耳其被蒙古人征服,而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陷入动乱之中。此后不久,另一支土耳其人在奥斯曼一世的率领下进入安纳托利亚。在对周围其他土耳其部落取得支配权后,奥斯曼人利用拜占庭内部的不稳固,与君士坦丁堡串通,逐渐削弱和蚕食衰败的拜占庭的权力和土地。在原拜占庭地区,利用拜占庭内部混乱之机控制了大片领土,靠近君士坦丁堡。14世纪中叶,奥斯曼军队进入欧洲,并迅速占领了色雷斯、马其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大部分,但仍然遭到君士坦丁堡的顽强抵抗,拜占庭帝国在君士坦丁堡苟延残喘了好几年。就在君士坦丁堡快要投降的时候,奥斯曼自身也被鞑靼征服者帖木儿击破(1402年,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和土耳其斯坦→帖木儿时期),并明显没有恢复的希望。
1230年,埃尔津坎之战 塞尔柱苏丹阿拉·凯可巴德击败花剌子模耶拉路丁沙,他在印度河战败后,还控制着其帝国的西部(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和蒙古帝国→对花剌子模帝国的战争)。这推动了蒙古人在随后七年的时间里,通过西波斯进入安纳托利亚(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和土耳其斯坦→花剌子模和蒙古人时期)。
1243年,科塞达之战 蒙古人在此战中击败塞尔柱土耳其人,并建立了对安纳托利亚的控制权(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人的军事体制→成吉思汗的继承者)。
1290—1326年,奥斯曼一世王朝 在围攻布尔萨(1317年)之时达到事业高峰,该地区在他死后不久即陷落(1326年)。
1326—1359年,乌尔汗一世王朝 他定布尔萨为首都,是奥斯曼帝国的真正组织者。他对拜占庭的第一次胜利是在马尔泰普之战(1317年)中战胜安德罗尼柯三世(1329年)。此后,在尼西亚(1331年)和尼科米迪亚(1337年)被占领后,拜占庭人就被赶出了安纳托利亚,在协助约翰·坎特克森的同时,奥斯曼人向欧洲发动了第一次远征(1345年),并在加利波里半岛建立了永久据点(1354年)。在随后几年里,他们在色雷斯迅速扩张。拜占庭帝国成为奥斯曼的一个采邑。
1359—1389年,穆拉德一世王朝 占领阿德里安堡后(1365年),穆拉德定此地为都。
1366年,远征者的干涉 由匈牙利人路易斯和法国人亚马迪斯率领的远征开始之时很顺利,占领了加利波里,但后来被赶了出来。路易斯在维丁打败了土耳其人.后来又被迫后退。
1369—1372年,奥斯曼征服保加利亚。
约1370年,奥斯曼近卫军的建立 穆拉德创立了这支精锐部队,开始时几乎全是步兵弓箭手,由从小被俘去按照穆斯林方式抚养大的基督徒组成。在500多年当中,奥斯曼近卫军在奥斯曼历史上发挥着领头作用(历史学家奥曼认为,可能是乌尔汗而不是穆拉德建立了奥斯曼近卫军。)
1371年,塞纳门之战 在此次战斗中,土耳其人在马里查河击败了塞尔维亚人,并征服了马其顿(参见第十一章→东欧→塞尔维亚→塞纳门战斗)。
1389年6月20日,科索沃之战 穆拉德与其子拜巴斯战胜了塞尔维亚国王率领的由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波斯尼亚、瓦拉几亚和阿尔巴尼亚组成的联盟。塞尔维亚国王被杀,但穆拉德也被一个塞尔维亚的战俘刺杀身亡。
1389—1402年,拜巴斯一世王朝
1391—1399年,奥斯曼第一次围攻君士坦丁堡(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拜占庭帝国→土耳其围攻君士坦丁堡)
1396年,尼科波利斯的远征(参见①第十一章→东欧→塞尔维亚→史蒂芬·莱莎威切王朝;②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后期的十字军东侵→十字军东侵之后)
1397年,土耳其人入侵希腊
1402年,安哥拉之战(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和土耳其斯坦→帖木儿时期)
埃及、叙利亚和马穆鲁克帝国
萨拉丁的阿尤布继承者曾一时扩张了其帝国,但很快衰败并被其奴隶士兵推翻和取代。在13世纪的后半部分,马穆鲁克人一直在同蒙古人作殊死斗争。在正确的领导下,加上吸收了蒙古人的军事经验,马穆鲁克人阻止了入侵者进入埃及,并守住了叙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在这时间里,他们将东侵者从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驱逐出去。在这个世纪以后的年代里,他们在埃及和叙利亚繁荣起来,将其势力向南扩张到尼罗河并进入努比亚。但在该世纪末,帖木儿大败马穆鲁克人并将他们赶出叙利亚。
1200—1238年,阿尤布扩张 在苏丹阿布·巴克尔·马利克·卡米尔领导下,处于军事成功、扩张和繁荣时期。
1218—1221年,第五次十字军东侵(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后期的十字军东侵→第五次十字军东侵)
1231—1232年,阿尤布入侵安纳托利亚 但被塞尔柱土耳其人击败。
1238—1240年,宫廷斗争
1240—1249年,马利克·萨利王朝 他致力于征服叙利亚。
1249—1250年,第七次十字军东侵(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后期的十字军东侵→第七次十字军东侵)
1250年,马穆鲁克人造反 萨利之子杜兰沙在十字军第七次远征中,被马穆鲁克的首领们和萨利寡妇沙加尔王后合计推翻。沙加尔同马穆鲁克头领爱迪克结婚,后来,她谋杀了爱迪克,但却被爱迪克的拥护者杀死(1257年)。
1257—1260年,科图兹王朝 在拜巴斯协助下,科图兹在恩加鲁特之战中击败了蒙古将军基特鲍加(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和土耳其斯坦→花剌子模和蒙古人时期),但科图兹后来又被拜巴斯所杀,
1260—1277年,拜巴斯王朝 拜巴斯是马穆鲁克最伟大的苏丹。因为是鞑靼人血统,他年轻时曾经在蒙古人军队中服过役,并因此认识到蒙古人对他的帝国的致命威胁。他与已皈依穆斯林的蒙古钦察汗贝莱克(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人的军事体制→钦察汗国)建立联盟。他从贝莱克那里找来指导者训练其军队,这使他以同样的方式同蒙古人在叙利亚作战。拜巴斯企图在巴格达重建国家的努力被蒙古人破坏。经过一系列艰苦的斗争,他收复了大部分东侵者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土地(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后期的十字军东侵→东侵者国家),北非所有的穆斯林国家都向他称臣。
1277—1290年,卡拉恩王朝(拜巴斯的亲家) 他在霍姆斯之战(1281年)中击败蒙古人,取得了小胜,并继续收复东侵者的土地。
1290—1293年,卡利尔·马利克·阿希拉夫(卡拉恩之子)王朝 他完成了从穆凡特驱赶东侵者的任务。
1294—1341年,马利克·纳赛尔王朝 少年和青年时期,马利克两次被推翻,但后来终于巩固了自己地位(1310年)。在他领导下,马穆鲁克继续扩张。他同蒙古人签订和约(1322年)。通过不断向尼罗河谷发动袭击,其在努比亚的影响扩大。马利克死后,国家开始衰败。
1381—1399年,马穆鲁克人的复兴 这是在好战的苏丹巴图克·马利克·扎伊尔领导下实现的。
1400—1402年,帖木儿征服叙利亚 在阿勒颇之战(1400年10月30日)中大败马穆鲁克人,叙利亚再也没有被收复。
波斯和土耳其斯坦(1200—1405年)
花剌子模和蒙古人时期(1200—1381年)
在塔克什(参见第十章→欧亚大陆-中东→穆斯林的统治→波斯和中南亚)征服花剌子模土耳其人,其子阿拉乌德丁·穆罕默德继续征服了呼罗珊和花剌子模,并建立了包括波斯、高加索和阿富汗在内的大帝国。穆罕默德的辉煌光圈被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打破。穆罕默德之子札兰丁两次重建花剌子模帝国的努力也被蒙古人所败。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建立的自治的伊儿汗国统治波斯和土耳其斯坦达125年之久。伊儿汗国向西征服了美素不达米亚、外高加索、安纳托利亚大部分和叙利亚,但在进攻马穆鲁克人的埃及时多次失败。同时,他们一直在同其侄子们统治的其他蒙古汗国作斗争。在伊儿汗国的最后40年中,中央权威开始下降,其帝国实际上变成以独立的土耳其人和鞑靼人王国为主的松散联合体。
1199—1220年,阿拉乌德丁·穆罕默德王朝
1205年,安得奎(奥克苏斯以南)之战 穆罕默德击败来自吉尔的穆罕默德,开始花剌子模人对现在阿富汗的入侵(参见第十一章→南亚→北印度→安得奎之战),继而占领整个波斯。
1220—1221年,蒙古人征服花剌子模(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和蒙古帝国→对花剌子模帝国的战争)
1221年,印度河之战 成吉思汗打败札兰丁(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和蒙古帝国→对花剌子模帝国的战争)。札兰丁逃入印度,后又返回南波斯,被另一支蒙古队伍(窝阔台汗率领)击败后,再次被塞尔柱土耳其人击败(1230年,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埃尔津坎之战),不久于1231年被刺杀。
1231—1236年,蒙古征服波斯其余部分 包括北美索不达米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
1243年,蒙古征服安纳托利亚(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人的军事体制一成吉思汗的继承者)
1255—1260年,旭烈兀征服行动 旭烈兀是伊儿汗国的第一位可汗,是其弟蒙哥的卡拉克拉姆的宗主国(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人的军事体制→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他征服了南美索不达米亚,并洗劫了巴格达。正当他开始征服叙利亚时,因其弟蒙哥去世而被召回(1260年)。
1260年,恩加鲁特之战 旭烈兀留下其将军基特鲍加在西幼发拉底河进行指挥。当得知旭烈兀离去的消息后,马穆鲁克的头领科图兹在开罗集结了一支12万人的队伍入侵巴勒斯坦。基特鲍加率领两支各有20000—30000人的队伍迎战。就在蒙古人快要取胜的时候,遭到巴西尔和另一支马穆鲁克人的袭击,基特鲍加被杀,蒙古人失败了。这次消灭的蒙古人是一支小队伍,但穆斯林的胜利具有巨大的精神意义。
1260—1304年,蒙古进入叙利亚(参见①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后斯的十字军东侵→十字军东侵之后;②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埃及、叙利亚和马穆鲁克帝国)
1261—1262年,钦察汗国与伊儿汗国间的内战 支持马穆鲁克人(参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埃及、叙利亚和马穆鲁克帝国)的贝莱克向南进军旭烈兀,当双方在高加索地区进行了一些无结果小战后,贝莱克因受到忽必烈的威胁而撤退(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人的军事体制→成吉思汗的继承者)。
约1294年,伊儿汗国转向伊斯兰
1316—1335年,伊儿汗国阿布·赛义德王朝 任内大部分时间,阿布·赛义德同钦察汗国(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人的军事体制→钦察汗国)乌兹别克汗交战,一度越过高加索,进入到俄罗斯的特雷克河,后被乌兹别克汗打退(1325年)。
1335—1381年,伊儿汗国衰落
帖木儿时期(1381—1405年)
帖木儿,1336年出生于斯马坎地区的克什。他声称与成吉思汗同一血统,此点值得怀疑。显然,他是鞑靼人,并非蒙古人。通过作战和计谋,他在28岁时成为察合台汗国的宰相(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人的军事体制→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然后,他推翻了可汗(1369年),其后十年,他同花剌子模和东土耳其斯坦的加泰交战,占领卡什加尔后取得对加泰的控制(1380年),开始了四分之一世纪的残暴征服。
1381—1387年,征服波斯 占领克拉特之初,帖木儿即开始征讨呼罗珊(1382—1385年),后又征服了法尔斯,伊拉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1386—1387年),他沿途烧杀掳掠。
1385—1386年,与脱脱迷失的战争 帖木儿原来的保护人,现在的钦察汗国部落(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人的军事体制→钦察汗国)可汗脱脱迷失入侵阿塞拜疆,并击败了帖木儿的一支小部队(1385年)。帖木儿将其驱逐出去,但没有追击。
1388—1395年,与脱脱迷失的第二次战争 趁帖木儿不在波斯的机会,脱脱迷失侵入外高加索,并击败帖木儿的一支军队,向帖木儿的首都斯马坎进军。帖木儿以每天约80公里的速度急行军赶回外高加索,脱脱迷失及其联盟匆忙后退。
1389年,锡尔河之战 脱脱迷失于是年冬天带领一支规模更大的军队返回,但其军队极度疲劳,且遭到帖木儿的严重打击,脱脱迷失率领他的残余部队撤退。帖木儿准备进攻钦察汗国(1389—1390年)。
1390—1391年,帖木儿入侵俄罗斯 帖木儿率领一支近10万人的部队北进,他不像成吉思汗那样具有明确的政治和战略目标,他的目的只是寻找并歼灭脱脱迷失。他坚信自己的战术和他那支虽小但绝对忠诚的军队。脱脱迷失显然是想把帖木儿诱至乌拉尔河以西,以消耗和瓦解敌人。他的实力不清楚,但肯定要比帖木儿强大。
1391年,坎都尔查之战(又称大草原之战) 两支军队在伏尔加河以东和卡马河以南相遇,战斗持续了三天,帖木儿几乎失败。第三天,脱脱迷失摧毁了帖木儿左翼,并亲率一支部队从背后袭击帖木儿。此时,帖木儿放出谣言,说脱脱迷失死了,从而使其士兵士气大乱,帖木儿几乎取胜。最后两败俱伤,双方开始后撤,伤亡不明。据一史书记载,脱脱迷失军伤亡7万人,帖木儿军伤亡3万人。大概是意识到孤军深入太远了,帖木儿没有再继续向俄国纵深推进,而是回到波斯,处理那里的麻烦。
1392年,波斯叛乱 帖木儿击败并杀死叛乱首领沙曼苏尔。
1393—1394年,征服美索不达米亚和格鲁吉亚 帖木儿于1393年占领巴格达(1393年)。但在格鲁吉亚,帖木儿遭到脱脱迷失的袭击,帖木儿将其赶回高加索山脉并继续追击。
1395年,特内克之战 同过去一样,处于失败边缘的帖木儿集结了部队,并最终打败了脱脱迷失。帖木儿乘胜追击,经过伏尔加河谷、西乌克兰,穿越俄罗斯中部挺进到沿途莫斯科以南。贴木儿一路击败了所有被发现的蒙古军队,并沿途残酷地进行烧杀掳掠,他摧毁阿斯特拉罕和撒莱(钦察汗国的首都)城,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汗国,以代替脱脱迷失。钦察汗国从此一撅不振。
1398—1399年,入侵印度 帖木儿的前卫和右翼部队在其孙子皮尔·穆罕默德的率领下进入旁遮普,企图占领马耳坦(1398年春季),帖木儿的左翼部队由他的另外一个孙子穆罕默德苏丹率领挺进到拉合尔。帖木儿本人率领一支较小的部队侵入印度兴都库什地区,后与其印度河以东的主力会师(9月)。他的部队一路烧杀到德里,在帕尼帕特战斗中击败马哈茂德·图格鲁克(12月17日,参见第十一章→南亚→北印度→帖木儿入侵)。他下令残杀了10万名印度战俘后洗劫了德里。在德里,他的部队连着几天烧杀奸淫,后来向北进军到喜马拉雅山脚下,然后向西进入旁遮普。一路见什么杀什么,然后就像突然到来一样又突然离开了印度(1399年3月)。
1400年,入侵叙利亚 帖木儿在阿勒颇战斗(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埃及、叙利亚和马穆鲁克帝国→帖木儿征服叙利亚)中歼灭了马穆鲁克军队,占领了阿勒颇和大马士革,并屠杀了大量的居民。
1401年,占领巴格达 发生在该城发动起义之后,帖木儿对其进行了残酷镇压(参见上文)。
1402年,入侵安纳托利亚 帖木儿在安哥拉战斗中(7月20日,参见第十一章→东欧→塞尔维亚→史蒂芬·莱沙威切王朝)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人,并从骑士手中夺取斯姆尔纳(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后期的十字军东侵→十字军东侵之后),横扫安纳托利亚,在迫使埃及苏丹和拜占庭皇帝都俯首称臣后,返回撒马尔罕(1404年)。
1405年,帖木儿卒 因为企图建立一个比成吉思汗时还要大的帝国,帖木儿开始征讨中国,但在途中,他病死于乌特拉尔(锡尔河畔)。
非洲
北非
摩洛哥
13世纪初,阿尔莫哈德王朝开始瓦解,另一支柏柏尔部落开始兴起,并在非斯建立马林王朝。在巩固了对摩洛哥的控制之后,马林王朝开始向东扩张,同时,向西班牙远征,并在那里暂时阻止了基督徒的东进。经过长期斗争,他们占领了西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但由于过分扩张,很快又失去这两块土地,回到他们自己的摩洛哥王国。
1201年,阿尔莫哈德征服巴利阿里群岛
1215—1258年,阿尔莫哈德帝国开始瓦解
1217—1258年,马林征服摩洛
1229—1233年,阿拉贡人重新占领巴利阿里群岛
1258—1286年,雅库布二世王朝 作为马林王朝的伟大皇帝,他发动了对阿尔及利亚的征讨(1270—1286年),和对西班牙的征讨(1261—1284年)。后来,他同阿方索十世建立联盟反对阿方索之子散乔。阿方索死后,雅库布控制了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区,但不久即被桑丘驱逐。
1286—1307年,优素福四世王朝 他同特莱姆森开战,在围攻特莱姆森(1300—1307年)的过程中,优素福被杀,围困解除。
1335—1337年,围困特莱姆森 特莱姆森被优素福之孙阿里五世占领。
1347年,入侵突尼斯 但被击退。
1351年,宫廷斗争 阿里五世被其子法里斯一世推翻。
1351—1359年,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得而复失 法里斯于1351—1357年分别占领了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但后来当地人将法里斯驱逐,夺回特莱姆森(1359年)。
1359—1400年,马林王朝开始瓦解 由于内乱,摩洛哥的马林王朝开始衰败。
1399年,得土安陷落 这次卡斯蒂利亚人的袭击同格拉纳达之战有关(参见第十一章→西欧→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
西阿尔及利亚
塞尼塔部落在阿布·亚希亚·亚尔莫拉森的领导下将阿尔莫哈德王朝驱逐出境,建立西亚尼德王朝,控制所属土地达数十年。
1236—1248年,西亚尼德兴起 特莱姆森丢失后(1248年),阿尔莫哈德的抵抗也就瓦解了。
1248—1282年,阿布王朝
1270—1359年,同马林王朝的战争(参见上文)
突尼斯和东阿尔及利亚
突尼斯王子阿布·萨卡里亚在将阿尔莫哈德人驱逐后建立了哈夫西德王朝。尽管有内乱和不断遭受来自陆上和海上的入侵,但王朝仍然维护了统治(其统治地区包括的黎波里坦尼亚)。
1236年,驱逐阿尔莫哈德人
1270年,法国人入侵 即由路易九世率领的第八次十字军东侵的短暂入侵(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后期的十字军东侵→第八次十字军东侵)。
1280年,安茹人入侵(参见第十一章→西欧→意大利→南意大利和西西里)
1347—1359年,同马林王朝的战争(参见上文)
1390年,围困马哈蒂尔 百年战争停战期间,路易斯王子率领的一支英法联军对马哈蒂尔围攻61天而不克。
西非
曾经繁荣的加纳帝国遭到阿尔莫拉维德入侵后一撅不振,其首都库姆比被毁(1976年,参见第十章→非洲→西非→阿尔莫拉维德征服了西非)。加纳随之分裂成几个小国,但不久,在13世纪初期,马里、苏苏和桑海三个小国合并,此时,马里和桑海已经转而信奉伊斯兰教。13世纪,马里逐渐建立了对西非的控制,其首都廷巴克图的文化在欧洲和中东也很有名。
约1200—1230年,苏苏崛起 在其国王萨姆安古拉领导下,苏苏占领了古加纳首都库姆比(1203年),并短期地征服马里(1224年)。
1235年,马里复兴 国王桑地亚塔摆脱了苏苏的控制,此后逐步蚕食苏苏、桑海和附近的王国以扩展其疆域。
约1270—1285年,贝宁的起源 该国位于现尼日利亚的西南地区,在国王埃维多领导下成长起来。
1307—1332年,马里的受萨·穆萨(坎坎穆萨)王朝 穆萨是桑地亚塔的侄孙,他领导下的马里发展到高峰。他于1324—1325年带着6万随从和驮着12吨金子的80匹骆驼去麦加朝圣。因此,他声名大振,他的挥金如土使开罗的金价连续十余年下跌。回到廷布克图,他建立了一座巨大的桑科尔清真寺,还建立了桑科尔大学。
1325年,马里征服桑海 在穆萨去朝圣时,他的将军萨格曼迪亚征服了桑海王国,占领了其首都,将马里的控制范围扩大到尼日尔附近。
约1340—1360年,豪萨国家的兴起 14世纪中期,现在尼日利亚北部的几个城市国家成长起来结成松散的联邦,成为地区性统治力量。七个内部国家即真正的国家是,比拉姆、道拉、坎诺、卡斯蒂纳、戈比尔、拉洛和萨里亚;七个外围国家即卫星国包括:萨姆法拉、凯比、腰里、格瓦利、鲁帕、科罗罗法和腰罗巴。这些国家后来都转信伊斯兰,但非伊斯兰的传统一直持续到19世纪。
约1350年,刚果王国 在今天松戈洛洛地区,出现了刚果。国王从成年男子中选拔。
约1380年,坎内姆—鲍鲁 由于布拉拉人频繁的袭扰,塞尔夫王朝被迫放弃坎内姆地区,迁移到乍得湖西达的鲍鲁一带生活,最后布拉拉人定都于恩加萨加姆的伯尼。
东非
13—14世纪,阿拉伯商人继续沿着东非海岸活动,而埃及的穆斯林军队占领了更多的苏丹领土。埃塞俄比亚保持独立,但在穆斯林人的袭扰下日渐衰落。
1270年,埃塞俄比亚的萨格威王朝的完结 海克湖·盖深和安姆巴塞尔的王子们发动叛乱,驱逐了最后一名萨格威国王,新王朝的第一个皇帝也库洛·阿姆拉克统治期(1270—1285年)定都于埃塞俄比亚中部的谢瓦。
约1275—1350年,阿拉伯人袭击马克拉 阿拉伯人的袭击连同马穆鲁克人的征讨削弱了基督徒的马克拉王国。到13世纪中叶,阿拉伯移民进入并同努比亚人通婚,结束了古老的社会方式。
1314—1344年,亚姆达·孙扬王朝 亚姆达竭力扩张埃塞俄比亚的势力,他击败了四支穆斯林反叛武装的联盟,并征服了穆斯林国家伊法特(谢瓦省东部,红海边上的西拉,1328年),并同代表科普特基督徒的马穆鲁克人的纳赛尔苏丹国合并(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埃及、叙利亚和马穆鲁克帝国→马利克·纳赛尔王朝)。
南亚
北印度
13世纪初,古尔地区的穆罕默德征服了大片印度斯坦领土。但不久,他的帝国因他在北呼罗珊被花剌子模王阿拉乌德丁·穆罕默德击败而大为削弱(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和土耳其斯坦→花剌子模和蒙古人时期)。他在伽色尼和印度维持秩序时被谋杀,其帝国崩溃。西北部地区被穆罕默德王吞并,穆罕默德王立其子札兰丁为伽色尼国王。在印度斯坦,穆斯林的控制由号称“奴隶王朝”的德里苏丹国继承并维持。在13世纪以后的时间里,北印度处于宫廷斗争、蒙古袭击、印度人起义和土耳其贵族内战的激烈动荡之中。世纪转换之交,在能干的土耳其苏丹阿拉乌德丁领导下,德里苏丹国兼并了许多小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在后来的苏丹穆罕默德·宾·特格罗克任内,帝国开始分裂。世纪末,一位强人出现了,但也无法恢复往日的秩序。六个月当中,帖木儿进入印度,他给印度造成的破坏比任何其他征服者都要大,并摧毁了德里苏丹国。
1200—1206年,伊克提亚·乌德丁·穆罕默德·巴克提亚·卡尔吉 他利用其部下的薪水从古里德将军库特伯·乌德丁(参见第十章→南亚→北印度→古里德在印度的占领)那里招募了一批随从,从奥德和巴纳雷斯侵人马加达地区。他利用抢来的物资供养军队,并征得库特伯同意用他的资源进行作战。他征服了马加达和孟加拉(1201—1203年),但他侵略中国西藏却惨遭失败(1204—1205年)。他回来不久即在孟加拉去世(1206年)。
1202年,征服卡林加 库特伯·乌德丁击败坎得拉王国的军队。
1203年,穆罕默德成为古尔国王 他从其兄吉亚斯·乌德丁手中继承了王位,他的帝国从里海和咸海到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
1205年,安得奎之战 穆罕默德被花剌子模国王穆罕默德击退到奥克苏斯河以南。是年下半年,古尔国王穆罕默德进军印度,一路上镇压起义和叛乱。
1206年,穆罕默德被谋杀 随后出现无政府状态。
1207—1210年,德里苏丹国成立 该国由库特伯·乌德丁建立,他在取得王位后称爱巴克(或马穆鲁克——指1250—1571年统治埃及的军人集团的一员,原为奴隶)。他是第一个这样称作奴隶国家的人。他因意外事故死后,全国陷入混乱。
1210—1236年,伊尔塔特米什王朝 在乎定了所有的叛乱后,这位土耳其将军和其女婿库特伯控制了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南到纳巴德河。
1216年,塔劳里之战 在旁遮普,伊尔塔特米什击败了伽色尼的塔吉·乌德丁的进攻。
1221年,札兰丁进入北印度 被成吉思汗从伽色尼赶出来后(参见第十一章→东亚和中亚→蒙古和蒙古帝国→对花剌子模帝国的战争),花剌子模王子札兰罗丁进入旁遮普,伊尔塔特米什拒绝接纳他,将他追至印度河谷,西退到波斯。对旁遮普发动了几次袭击后,成吉思汗后撤。
1236—1246年,德里苏丹国的内乱 伊尔塔特米什死后,他的四个孩子(包括一个女儿叫拉兹亚)先后取得王位,但又都先后被废黜。真正的权力掌握在伊尔塔特米什的一帮奴隶手中,他们自称“四十人团”,同拉吉普特叛乱者和蒙古入侵者作战。
1238—1264年,纳鲁辛哈王朝 他建立了唯一的一个印度王国,并抗击了后来土耳其人对印度东部和南部的入侵。
1241年,蒙古人袭击旁遮普 乘北印度内乱之机,蒙古人占领了拉合尔。
1246—1266年,纳赛尔·乌德丁王朝 在首席大臣巴尔班的帮助下,他在北印度恢复了秩序。巴尔班平定了好几次叛乱和蒙古人入侵。
1266—1287年,巴尔班王朝 他通过削减贵族的特权使国家恢复了生气。他的王朝受到蒙古人的围攻。他死后,王国陷入混乱之中。土耳其贵族争权夺利,印度王子们挣脱穆斯林的枷锁。
1290—1296年,贾拉尔·乌德丁·弗罗兹·卡尔吉王朝 他是卡尔吉也即阿富汗王国的奠基人,他击败了又一次的蒙古人的入侵,其侄子阿拉·乌德丁·卡尔吉带领穆斯林第一次对纳巴德河南部进行了征讨,占领亚达瓦的首都迪瓦格里(1294年)。弗罗兹给阿拉·乌德丁一大堆荣誉,但后者却将弗罗兹杀死并篡夺了王位。
1296—1316年,阿拉·乌德丁统治 他是一个能干但残暴的君王。
1297—1306年,蒙古人入侵 入侵者在旁遮普大肆破坏(1297—1298年),但在到达德里之前被阿拉·乌德丁击败(1299年,1303年)。1305年,1306年的两次胜利阻止了蒙古人对印度的入侵。
1300—1305年,重新征服马尔瓦和古吉拉特 主要为对印度人城堡兰姆桑保尔(1301年)和基托尔(1303年)的围困。被围者为妻儿老小举行葬礼,然后对围困者实行自杀性攻击,终败。阿拉·乌德丁占领基托尔。
1307—1311年,穆斯林占领德干高原 马利克·卡弗尔将军占领了迪瓦格里(1307)年、瓦兰格尔(1309—1310年)、豪伊萨拉(1310年)和潘地亚(1311年),只有奥里萨还没有被穆斯林苏丹控制。
1316—1320年,北印度的混乱 阿拉·乌德丁死后的混乱以马利克·卡弗尔将军就位(1316年)而结束。后由阿拉·乌德丁的三子库特伯·乌德丁继位(1316—1320年)。库特伯被一位将军谋杀,这位将军又被盖兹·马利克废黝。马利克自封为吉亚斯·乌德丁·图拉克。
1320—1325年,吉亚斯·乌德丁·图拉克王朝 在土耳其贵族的支持下,这位将军镇压了瓦兰格尔和孟加拉的叛乱,但后来死于其子穆罕默德制造的一次事故中。
1325—1351年,穆罕默德王朝 这位残暴的国王被迫收买一支蒙古军队,当时这支军队已进到德里城外。穆罕默德打算去征服波斯,但又难以解决大部队穿越沙漠和山地的后勤供应问题。后来,他派了一支大军挺进到印度和西藏的山区,迫使山区的部落俯首称臣,但却损失了近10万士兵(1337年),在德干的统治也削弱了(1331—1347年)。后来他在平定一场叛乱中死去(1351年)。
1351—1378年,德里苏丹国衰落
1398—1399年,帖木儿入侵(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波斯和土耳其斯坦→帖木儿时期) 在帖木儿入侵之前,印度从来没受过如此大的破坏,帖木儿入侵后德里在一个世纪内都没能恢复元气。
南印度
德干高原上各个印度部落同德拉威族人之间继续发生着多种冲突。阿拉·乌德丁王朝之后,所有有竞争力的印度国家在14世纪初都消失了。一个新的印度王国出现后,穆斯林浪潮被阻止。这个新的王国叫维贾亚纳加尔王国,该王国在14世纪后半叶一直在同巴马尼穆斯林苏丹国作战,这些冲突是典型的穆斯林—印度战争。巴马尼人主要是骑兵,而维贾亚纳加尔人由于德干高原养不成马而主要依靠步兵。
1200—1294年,连年战争 参加的有:亚达瓦、卡卡提亚、豪伊萨拉、潘地亚,豪伊萨拉是最大的赢家。
1294—1306年,穆斯林侵入德干高原北部(参见第十一章→南亚→北印度→贾拉尔·乌德丁·弗罗兹·卡尔吉王朝)
1307—1311年,马利克·卡弗尔征服德干高原(参见第十一章→南亚→北印度→穆斯林占领德干高原)
1311年,马都拉叛乱 结果,穆斯林总督在德干高原南部建立了一个独立的苏丹国。
1336年,维贾亚纳加尔帝国的建立 由哈里哈拉和布卡兄弟在今天的迈素尔建立。
1345—1346年,中德干高原的叛乱 在道拉塔巴德·瓦兰格尔和吉尔巴加的穆斯林贵族发起反德里苏丹国的叛乱。
1347年,巴马尼苏丹独立 德干高原的叛乱者以巴马尼国王阿拉·乌德丁为首领,宣告巴马尼苏丹独立,并定都于吉尔巴加。
1350—1400年,维贾亚纳加尔和巴马尼的战争 尽管穆斯林赢得了几场小胜利(1367年、1377年、1398年),但印度人仍维持了王国的独立。
1370年,维贾亚纳加尔征服马都拉 巴库(1356—1377年)因此而控制了整个南印度。
锡兰
当地的辛哈人对印度的影响及由首都设在波隆纳鲁瓦(锡兰东中部,在亭可马里西南约60公里)的外国人的统治,越来越不安分。这导致一支部落移居到锡兰西南部条件恶劣的地带,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辛哈王国,定都丹巴丹尼亚(波隆纳鲁瓦西南110公里处)。辛哈人和印度人之间(主要是卡林格人)不断发生冲突,最后辛哈人取得成功。
1232—1236年,锡兰西南部的辛哈人 在国王维吉亚巴胡三世的率领下,辛哈人离开干燥的锡兰北部,来到南部,定都丹巴丹尼亚。
1236—1270年,帕拉克拉马巴胡王朝 在其任期内,丹巴丹尼亚王国的权力达到顶峰,他将印度人从锡兰北部赶走了,并打退了由马亚统治者张得拉巴鲁发动的两次入侵(1242,1258年)。
约1310年,贾夫纳的泰米尔王国 阿亚查克瓦提王朝于14世纪初在贾夫纳半岛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泰称下国。
东南亚
泰人
泰人移居到东南亚的进程本来是缓慢的,忽必烈可汗推翻了云南的南诏王国后,其移民的进程加快了。后来,泰人进到伊洛瓦底江和湄南河谷,此后又回到缅甸和高棉。13世纪末,在湄南和湄公河谷的许多泰人小国逐渐结成大国。14世纪中期建立的大城府城和大城府王国就是现在泰国的祖先。此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城府王国同其邻邦,特别是清迈的泰人王国和吴哥的高棉王国(参见第十章→东南亚→柬埔寨)不断发生战争。
1283—1317年,上湄南河谷的蓝摩堪亨汗(速古台王朝第三任君主)王朝 他向西南扩张到马宋半岛(约1295年),向东北扩张到湄公河的琅勃拉班,他是中国的忠诚盟友。他的继任者任期内,王国开始衰落。
1350—1369年,拉马底帕提一世 他建都大城府城建立了大城府王国,不断向四周扩张,并征服了素可泰,并同清迈的泰人王国和柬埔寨的高棉王国开战。他被认为是泰国的第一个国王。
1369—1388年,波罗莫罗拉加一世王朝 波罗莫拉加一世镇压了素可泰人的叛乱(1371—1378年),出乎意料的是他的一支入侵清迈的军队却在森萨努克之战中被击败。
越南人地区
占婆人和安南人之间长期痛苦的冲突在安静了一个世纪以后,又开始恢复。13世纪末,两个民族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入侵的蒙古人。
1203—1330年,高棉人占领占婆 但高棉人在认识到自己扩张过远时就自动撤退了(参见上文)。
1220—1252年,占婆的简亚·帕米斯瓦拉瓦曼二世王朝 他在边境省份重新发动了同安南人的战争(参见①第九章→东南亚→占婆和越南;②第十章→东南亚→越南),这些冲突逐渐平息,也不怎么重要,简亚在一场安南人的入侵中被特兰·泰顿王所杀。双方开始讲和。
1257年,蒙古人入侵安南 忽必烈派将军苏加图征服占婆。很明显,苏加图没有遇到抵抗就进入安南,但要想征服占婆就困难了。占婆人走进山区打起游击战。
1285年,蒙古人失败 忽必烈之子陶干率军前去帮助苏加图,他占领了河内,但被安南人击败。同时,企图同陶干会合的苏加图也被占婆和安南人击败(1278—1293年)。在撤退时,他被占婆人所杀。
1287年,蒙古人的最后一次入侵 蒙古人占领了河内,但在安南人顽强的抵抗面前却难以再向前推进了,于是双方都同意一个挽救面子的解决办法:占婆和安南国王承认蒙古皇帝的宗主权。因此,库伯莱高兴地中止了入侵。
1312—1326年,占婆和安南再次发生战争 占婆人被打败并被安南人吞并(1312年),联合后的安南占婆军队打退了泰人拉马·卡姆汗的入侵(1313年)。但不久,占婆人发动起义,反对安南人。陈安南最后驱逐了安南人并成为国王。这两个疲惫的国家在25年内平静相处。
1353年,占婆人入侵安南人 在有争议的顺化省将其击溃。
1360—1390年,占婆的陈朋恩加王朝 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人,他不断同安南人开战,占领并洗劫了河内(1371)。安南人进行游击战以作抵抗。特兰都顿国王企图向占婆境内发动进攻,但在维加亚之战(1377年)中失败被杀,其军队被兼并。尽管取得一系列胜利,他并没有对安南人仁慈,以后在沿海同安南和中国海盗作战中身亡。
柬埔寨
本世纪初,吴哥国王阇耶跋摩七世占领了占婆(参见第十章→东南亚→柬埔寨→阇耶跋摩七世统治)。几年之后,他被迫撤退去应付威胁越来越强大的泰人。在这两个世纪的余下时间里,吴哥的国王们都是穷于应付同泰人的战争和在国内维持统治(参见第十一章→东南亚→泰人)。
缅甸
13世纪前半叶,相对来说缅甸还算平静。后来,泰人不断从北方移居过来,造成泰人和缅甸人的关系紧张。不久,蒲甘国王拒绝承认忽必烈可汗的宗主权。就在国内爆发缅甸人和泰人的内战时,蒙古入侵入缅甸,横扫缅甸,占领蒲甘,推翻了缅甸王朝。此后,缅甸一直处于内乱之中。
1271年,缅甸人拒绝承认忽必烈可汗的宗主权 两年后,纳拉西哈佩特亚国王将忽必烈派来的使臣处死(1273年),忽必烈因忙于帝国的其他事务,没有马上采取行动。
1277年,缅甸人袭击坎盖 坎盖是中国边境上的一个小国,云南省总督派12000蒙古军队击败了4万人的缅甸军队,由于蒙古人的战马被缅甸人的大象所惊吓,蒙古弓箭手下马徒步作战,将大象驱散后,蒙古人重新上马,发动攻击,一直打到缅甸境内的八莫。
1283年,昆山之战 在此战中,蒙古人击败了缅甸人的又一次袭击,并反攻到八莫附近,随后,蒙古人在上伊洛瓦底江沿岸建立了哨卡。
1287年,蒙古人入侵 忽必烈之孙叶苏帖木儿率军横扫缅甸,占领蒲甘,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
1299年,泰人叛乱 缅甸傀儡政权被推翻。
1300年,最后一次蒙古人入侵 蒙古人派出一支小部队企图重新控制缅甸,但在敏象遭到泰人的顽强防御。后来,一支大规模的泰军加入,蒙古军指挥官刘深后撤。后来,他被云南行省总督处死,但蒙古人也没再返回。
1365年,定都阿瓦 泰人首领萨德明布瓦建立了一个泰人和缅甸人的联合国家,定都在伊洛瓦底江中游的阿瓦。这成为蒲加王国的真正继承者。
1368—1401年,明伊·斯瓦索克王朝 阿瓦同白古邻近的泰人王国、新出现的缅甸人王国以及西海岸的若干王国不断发生战争。
印度尼西亚
13世纪,斯里维加亚在马来半岛的力量受到削弱。在其他岛屿上的力量也由于泰人的袭击、内乱及印度尼西亚邻国的袭扰而削弱。其中,爪哇的新柯沙里王国在13世纪后半叶占领了印度尼西亚的大片地区,就在爪哇人发动叛乱,推翻这个王国的时候,蒙古人也入侵进来。蒙古人同被推翻的里王国联合征服了爪哇,但都遭到前盟友以游击战争所作的抵抗,被迫退回中国。14世纪中叶,在大臣盖加·马达的领导下,新柯沙里—满者伯夷王国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地区。本世纪末,这个王国受到马来半岛和西印尼伊斯兰势力的威胁。
1222年,新柯沙里的兴起 它推翻了西爪哇的谏义里(马打兰国西部)王国。
约1230—1270年,马来亚的探马拉加·昌德巴姆王朝 他最终推翻了斯里维加亚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海岸王国。他派人征讨锡兰(1247—1270年),其继承人后来屈服于素可泰的泰人王国(1290年,参见第十一章→东南亚→泰人→上湄南河谷的拉马卡姆汗王朝)。
1275—1292年,新柯沙里王国的查耶加望王朝 他开始计划征服衰落的斯里维加亚的岛屿。
1292年,谏义里叛乱 查耶加望被杀。
1292—1293年,蒙古人入侵爪哇 克特纳加拉之婿罗登维阇耶王子同蒙古将军黑迷失建立联盟,推翻谏义里统治,征服了爪哇。罗登维阇耶反过来反对蒙古人,同其开展游击战争,蒙古人在罗登维阇耶承认蒙古皇帝的宗主权后撤退。罗登维阇耶定都满者伯夷。
1295—1328年,多起叛乱 叛乱者反对罗登维阇耶及其子加亚纳格拉,这些叛乱被青年军官卡查·马达镇压下去了(1319年)。
1330—1364年,卡查·马达的权势 作为首相,他是王国的实际统治者。这一时期,他率兵向印尼群岛和马半岛上的邻国进行扩张和征服。直到他临死的时候,西爪哇、加里曼丹、巴厘被其牢牢控制着,大批沿海小国也俯首称臣。
 
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存在版权问题
特别感谢云中孤雁制作的免费模版
本书由大笨熊免费制作供朋友阅读
更多精彩E书请登陆WWW.RBOOK.NET
第十二章 中世纪的尾声
(1400—1500年)
军事概况
概述
15世纪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年代。那些引起“文艺复兴”运动的科学、文化、经济和社会力量,海外探险和殖民主义的突然兴起,整个世界―尤其是欧洲―正在发生变化的政治模式,都不可避免地给战争带来了影响,导致了军事不确定性和盲目实验时代的到来。
没有一个国家,也没有一个军事领导人能左右这个世界,但确有许多能干的战士,如英国的亨利五世、波希米亚的约翰·齐斯卡、匈牙利的亚诺什·匈雅提,以及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和穆罕默德二世。法国的贞德不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尽管她能利用战争中的精神因素,但她对军事缺乏真正的理解。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中世纪是随着本世纪的结束而终结的。这种终结没有突变,而是以下列事件,特别是军事事件为标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百年战争的结束、玫瑰战争的结束和查理三世对意大利的入侵。
火药武器对这些事件影响甚为深远。但相对来说,玫瑰战争受到的影响较小。火药武器的这种不断提高的效能是本世纪军事史的主要内容,虽然还有两个方面也很重要:在消失了1000多年后西方战争中军事职业化的再度出现和步兵重要性的日益增长。本时期末,这三个方面孕育了后来骑兵—步兵—炮兵协同的合成兵种作战思想。
军事职业化出现的实例之一是战争的理论研究再度兴起,自从韦格蒂乌斯时代以来,这种研究几乎销声匿迹。用这种新的理论方法研究军事的代表作品是克里斯蒂恩·德·皮萨恩撰写的关于战争和骑士制度的论文。
在这种政治一军事条件下,古老的拜占庭最终屈服于新生的伊斯兰教,对穆斯林开放南欧和东欧,但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后裔将穆斯林的进一步深入遏制了一个世纪。
盔甲
这一时期,三大军事趋势把单兵盔甲变成明日黄花的时候,也恰恰是单兵盔甲发展到巅峰的时候。盔甲重量的不断增加使骑士(或持械士兵、重骑兵)更加笨拙不堪;然而本世纪中叶以后,即使是最优良的德国和意大利盔甲上的淬过火的钢板,也无法再挡住射手和徒步步兵火力越来越强的新式射击武器。另外,遭受过挫败、负重过多的骑兵在对付危险的敌步兵集团,或与自己的步兵进行合作时,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由于这些客观因素,到本世纪末,盔甲的重要性更多地表现为荣誉的标志,而非用来进行防御或防护。没有比盔甲方面发生的一切更能说明军事艺术上的变化或混乱了。正是在其重量最大,幻想以其防护轻兵器火力的时候,它被寻求机动性且注重实际的骑兵弄得轻巧,甚或摒弃了。由淬过火的钢制成的磨得光亮的盔甲,通过其耀眼的表面取得最大的防护力,同时,(有时是在同一套盔甲上)这些光亮的盔甲上雕刻和蚀刻有精美的图案,这就必然减少了盔甲的张力,并削弱了盔甲的本来作用。
兵器
概述
到本世纪初,重装骑兵徒步作战的实践,已经引起持械士兵下马所使用的兵器上的改进和变化。剑一般留在剑鞘内,而这时的剑鞘经常绑缚在马鞍上而不是系在骑士的腰带上。由于盔甲的防御力更大,持械士兵通常携带重量很大且兵刃锋利的击打武器。尽管狼牙棒仍然在使用,但更流行的是一种长柄斧,而开山斧―一种劈具或宽刃斧―和长戟最受欢迎。
尽管这些屠杀工具是可怕的,但很快就得到证明,新的火药武器在击穿盔甲方面更为有效。到本世纪末,即使是最保守的骑士也不得不承认,使用火药武器的平民已成为战场主宰,贵族统治的优势在克勒西和森帕赫分别受到英国自由民和瑞士山地居民的冲击,此时已经寿终正寝了。尽管操纵新式武器的士兵面临许多问题,如:必须防止火药受潮、火药燃烧的方法烦琐呆板,爆炸过程中存在危险等,但是,这些新式武器的威力和潜力非常巨大,以致在整个欧洲被普遍采用。
十分奇怪的是,最热衷于恢复步兵支配地位的两个军事体制在采用新式火药武器方面却是最缓慢的,虽然这些新式火药武器能巩固步兵的支配地位。它们是对一直发挥作用的长弓感到心满意足的英国军事体制和主要依赖其致命长矛的瑞士军事体制。法国人研制出了当时最优良的火炮,并造就出当时最优秀的炮兵,却在采用轻火药武器方面也令人不解地缓慢;在下一世纪的帕维亚之战中(参见第十三章→西欧→法国→与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这一点带来了一场大灾难,并使法国人意识到将几乎全部精力投人到火炮上的危险性。西班牙人似乎在开发火炮和轻武器这两方面比其他民族都做得好些,与此同时,通过继续利用长矛和剑,熟练运用野战筑垒将火药武器的局限性减少到最小程度。结果,到本世纪末,西班牙拥有了世界上最优秀、兵种结构最合理的军事力量。
轻武器
本世纪初,除大小之分和能否携带外,炮兵武器与轻武器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那些小到可由单个步兵携至战场上的铁管火器被称作“火棍”或“手炮”。它们一般长0.6—0.9米,口径1.2—1.3厘米以上,常常被绑缚在长矛柄上。后来为了方便,这些手炮常与短木套或木架安装在一起,这样就能夹在腋窝下;或更常见的是架在地上或合适高度的物体上,如:岩石、窗户、货车或树权上。胡斯教徒们显然是试图在肩上对这种武器进行瞄准的第一批人。
插图001 早期曲托枪
填入枪管内的火药用布或纸包裹好,射弹(一颗铁丸或者铅丸或者一块小金属块)也是如此,放置在火药的上方。本世纪初,这种火药包的点嫩,像较大的炮兵武器一样,是通过慢慢燃烧的“火绳”―事先浸入硝石液然后晒干的细绳或碎布搓结而成的绳―来进行的。像现在在美国独立纪念日所用的“火绒”一样,火绳会自行燃烧(除非被雨淋灭)并引燃放置在“火药池”(枪管顶端的一个小凹处)中起爆火药;火药池与枪管内的装药之间有一个火门,火门也装有起爆火药。装填、瞄准和击发这种武器的困难是不言自明的,不可能有距离和方向上的精确度。因此,这些武器对战术和战争的实施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它们只能成为较易操纵的长弓和石弓的辅助兵器,而不能取而代之。
15世纪中期之前,由于改进了引发枪机的火绳,这些粗劣的、噪音很大的武器变成了重要的兵器。一个固定在火药枪侧边,称为“蛇管”的S形机件夹住一条燃烧的火绳,这种火绳通常由细绳制成,通过板机作用于火药池和火门(为了方便也为了防雨已移置于火药枪的侧面)内的起爆火药。这样持枪射击者就可以用肩膀顶住木枪托,其瞄准和射击与现代的抵肩步枪非常相似了。本世纪中期之后,这种火药枪又有了改进,其枪托呈曲线或弯曲状,抵肩时更方便更舒适。由于有了弯曲的枪托,这种改进后的武器被称作“hackenbusche”(德语)、“hachbut”(英语)或“arquebus”(法语)―字面意思都是“曲托枪”。这样就第一次出现了像石弓那样易操作的而杀伤威力又比它们大得多的真正实用的轻型火药武器―尽管其不足90米的有效射程小于弓箭。这种轻型火药武器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一直是步兵的标准武器。
火炮
实际上,到本世纪初,每一支欧洲军队都有若干火炮,而且土耳其人已将火炮传人东亚。这些简单的管状物―大多数是由铁或精铁铸成,有的是由铁棍箍成―几乎在围困战或要塞防御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些用牛力车从一处拉到另一处的大炮,正如大多数对它们所取的名称一样,必须架设在土丘或临时搭成的木台上,因此,它们从总体上说不适宜于机动作战,也不可能将其看成是标准的野战火炮。射弹既有铁制的,也有石制的。到本世纪中期,打制石炮丸的工艺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随着抛射技术和造炮技术的提高,以及在“射击助理员”中低劣和不稳定火药的管理方法的完善,大炮在要塞区的攻防作战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大炮的尺寸越来越大,土耳其人在君士坦丁堡围困战中使用了70尊重型大炮,其中的12尊非常大,有一尊19吨的庞然大物可发射重达约680公斤的石丸弹,发射距离超过约1600米。由于火炮具有后坐力,也由于每次射击后必须变换阵地,这些大炮每天只能发射大约7次。
大多数火炮是前装炮,但后装炮已不鲜见。然而,由于后装炮没有阻止爆炸气体从后方溢出的密垫(或者现代炮兵所称之的紧塞)而易出事故,因此很快就不受欢迎。尽管本世纪末在日耳曼可能已开始试制第一门膛线炮,但本世纪所有的火炮都为滑膛炮。
整个15世纪,法国在制炮和炮术方面取得最大进展。法国的火炮优势大约在1440年由布诺兄弟开始建立起来的(参见第十二章→西欧→法国→军事职业化的兴起),并成为百年战争中法国赢得突然和压倒性胜利的主要因素。布诺兄弟使用其火炮摧毁了英国人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来的城堡围墙。15世纪早期攻城炮的改进在围城时间的长短上得到反映:亨利五世在诺曼底的历次战役中围城时间较长(如:1418年、1419年,对圣鲁恩和谢尔堡的围困分别为五个月和六个月),而法国于1449—1450年迅速收复诺曼底时围城时间则较短。到本世纪末,火炮已使中世纪的要塞过时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城堡和有围墙的城市没有找到适于反炮兵的重型火炮的安置方法。
插图002 15世纪的长管炮
火炮在百年战争末期两次最重要的野战―弗尔米尼之战和卡斯蒂永之战中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应该说明的是,这些加速法国胜利的相对轻型的远程火炮和重炮,在围城战斗中都要事先安置好,且几乎不能改变射向,去击退英军的换防部队。
本世纪前期,胡斯战争(参见第十二章→东欧→波希米亚→胡斯战争)中约翰·齐斯卡的车堡形成了野战火炮的一种作战思想,他将重炮安置于战车的联接处。这些火炮的火力,加上装备手炮的步兵的火力,屡屡击退了日耳曼、匈牙利和波兰骑兵与步兵的进攻,为齐斯卡式的典型的高潮反击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些火炮总是要在战斗前安置在位于齐斯卡事先选定的地形的车堡上;如果敌人不发起进攻,这些火炮则毫无用处。
插图003 中型重炮
本世纪的最后十年,真正的野战火炮才突然而戏剧性地出现。当时,法国人―仍然是卓越的炮手―将较轻的新式青铜铸火炮安装在马拉的两轮车上。这种可机动的法国野战火炮在战场上可以迅速与马分离,并快速作好战斗准备;加上能直接从行军纵队投人战斗,因而在法国人赢得福尔诺沃之战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在这最后十年期间,法国人引入了炮耳的概念。炮耳既可以使火炮在固定的轮式马车上更快地安装,又可以相对地提高猫准精度和增大射程―与早期抬高与降低炮管高度的呆板方法截然不同。福尔诺沃之战中的一些法国火炮,当然不是所有的火炮,可能有了炮耳,并能根据射程的要求进行升降,而无须在炮架架尾的下方挖坑,或在炮架轮下垫石块。
城防设施与攻城装备
本世纪内筑城方面有一些有限的进展。石堞眼(中世纪的城堡中,在入石等处通路上端突出部分。由其开口处可向下方的敌人投石或倒沸水―编者注)的使用已普及,取代了有时称为板围的早期木制(和易燃性)炮台。石堞眼可以使城堡或城镇的守卫者从较为安全的位置向围城者进行射击,或者向缘梯攻城的敌群投下擂石或倾倒沸油。
到本世纪中叶,围城战中轻火器和火炮的广泛使用对城堡的设计和围城战的实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在法国更是如此。城墙和堑壕的存在可使枪手更为安全地重新装弹,轻火器低射速的弊端也不像野战战场上那样严重,所以轻火器在攻防双方都很普及。
城堡和要塞城镇的构筑或改建都把火炮的部署作为主要考虑事项。最常见的是在塔楼的较低层建筑炮座,并在较高层准备好通过螺旋而上的通道使用较小火炮的设施。为了提高城墙的抗炮火能力,其墙基修得很厚,并在远离主城墙的地方修建永久性外围工事。围城战期间,防御者可以在外围工事安置火炮和较轻型的火器。这些改进并不普遍,一般在法国和意大利以外就较少见。继在卡斯蒂永击败英国人之后,法国炮兵部队在让·布诺领导下倾其全力对波尔多进行围困,围困时间持续了10星期以上(1453年7月下旬—10月19日),而土耳其人对君士坦丁堡的大围困只持续了55天。这既是由于奥斯曼的围城部队强大,也是因为拜占庭人在防御中使用火炮和轻火器的准备不足。
陆军战术
概述
本世纪中,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步兵的重要性和价值继续上升,达到了既可以独立也可以在与骑兵联合进行的战斗中,对骑兵和其他步兵发起进攻行动并赢得胜利的程度。以纪律和训练都极为出色的瑞士长矛兵及其日耳曼模仿者雇佣兵为例―步兵进攻战术的成功极少依赖于投掷武器弓、手炮或火炮,它们仅仅是对马其顿方阵的复活。可是到本世纪末,瑞士人和雇佣兵通过使用火绳枪加强了士气和他们令人生畏、不可抗拒的冲锋锐势。这些雇佣长矛兵的雇主们把他们与重骑兵和轻骑兵结合起来形成合成兵种协同作战,从而在他们身上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利益。到本世纪末,法国人将这种协同发展成控制陆战战术长达四个多世纪的步兵一骑兵一炮兵协同作战的雏形。
英国和法国的步兵战术
英国步兵在防御战术上的优势,在本世纪初期被亨利五世及其弟―贝德福德的约翰所取得的几乎不间断的胜利所证实。贞德所取得的鼓舞人心的胜利,并没有改变装备有强大投射武器、纪律严明、身披重恺的长矛兵在防御中对中世纪骑马或徒步重骑兵的基本技术优势。
事实上,法国最终赢得百年战争的胜利,证实了当时充分装备投射武器的优秀步兵在防御中的优势。布诺兄弟仅仅是用新式火炮武器取代长弓和砍斧,增加这些投射武器的威力罢了。
胡斯教徒的战术体制
约翰·齐斯卡及其胡斯教徒也给予日耳曼和东欧的骑士以同样的教训。齐斯卡显然注意到了罗斯人和立陶宛人的车阵在防御鞑靼、波兰和条顿骑士团的骑兵中的作用;他还注意到,如果骑兵和步兵联合进攻突入车阵,其防御者就会失败。鉴于这一教训,他研究出历史上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一种战术体制。
胡斯教徒以两轮或四轮马拉车纵队行进。大多数两轮或四轮马车裹缚护甲、两侧辟有枪眼。在这些裹缚铁甲的四轮战车或另外一些敞开的四轮车内,装有许多小型火炮。齐斯卡的部队大多数为步兵,他们训练有素,并通过实施齐斯卡在其塔博山据点建立的管理方法而具有高度的纪律性;他们中许多人配备有手炮,大多数人为长矛兵。另外,他有一小支用于侦察和反击的轻装骑兵,可能类似于波兰人的长矛骑兵。尽管长于围攻战,但齐斯卡却总是避免在开阔地带进行进攻。他的战略是,尽可能深远地突人敌人的领土,然后选择一个好的防御阵地,在阵地上建立车堡。胡斯教徒从车堡基地的袭击屡屡迫使敌人发起灾难性的进攻。
战车被组成一个车阵,并用铁链连结在一起,在这种车墙前面由随营人员―也是弹药运送员―挖掘一条壕沟。他在战车之间的空隙处置放其火炮―可能置放于四轮车上,但更可能放置在山丘或结实的木台上。其手炮兵和执斧兵也位于这些空隙处,从战车枪眼进行射击。长矛兵用于防护火炮,并阻止敌人步兵砍断把战车联为一体的铁链。但由于进攻者常常被车堡的火力所击退,他们很少执行这种任务。一旦进攻被击退,齐斯卡的长矛兵和骑兵则发起冲击、实施反击,最后取得胜利。
尽管齐斯卡没有引入真正的野战火炮,也没有在战术进攻中使用火药武器,但他的战术体制却是对野战堡垒的最富于想象力和心理进攻的运用,而且他的战斗是防御一进攻战术的典范。但是,如果敌人有戒备且敢于进攻,就不能恰当地建立起车堡。齐斯卡死后,其继任者未能掌握并保持他的战略主动权。另外,车堡对真正的野战火炮和大量轻火器来说极为脆弱,因此,它很快就被废弃了。
瑞士人的战术体制
自罗马军团衰落以来,首次真正将步兵带回到进攻战的是瑞士人。瑞士人是相当贫穷的山区人,没有马匹。武器简陋、盔甲很少的瑞士徒步士兵被迫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当地资源和山地地形,同哈布斯堡王朝进行争取独立的战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由于缺乏累赘的盔甲而获得的机动的好处,并且再次发现了古希腊人以一群向下冲锋的长矛兵发起密集冲击的作战思想。像希腊人和马其顿人一样,他们也认识到,如果长矛兵能够在骑兵冲锋面前仍保持没有空隙的密集队形并毫不畏缩,那么这一原则在平地上也同样能起作用。如果他们能以速度和勇气将其进攻保持到战斗结束,那么,密集的长矛兵对马匹和骑手所产生的恐怖能大于骑兵对长矛兵所产生的恐怖。
利用这一经验需要优秀的组织、严格的训练和自罗马时代后几乎未曾见到过的铁的纪律。坚定的瑞士人迎接了这些挑战,并建立起在机动性、凝聚力和冲击力可与马其顿方阵相匹敌的部队。结果,到本世纪中期,他们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优秀的部队。
像马其顿人一样,瑞士人的主要武器是一杆长约6.4米的长矛,长矛由长约5.5米的木柄和用于同进攻骑兵的剑相格击的长约0.9米的铁矛组成。他们在乐曲中行进,经常是按节拍进军,这是自罗马人之后的第一次。他们还像马其顿人那样有各种能迅速、有步骤、有秩序地加以选用的队形―如线形队形、楔形队形、方形队形。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以密集的纵队行军和战斗,正面很少超过30人,而纵深却达50—100人。
除基本的长矛兵外,瑞士的队形里还有充当游兵的少量的执斧兵―后来为手炮兵和火绳枪兵和位于纵队或方阵中内纵列的大量戟兵。戟兵的主要任务是:当长矛兵阻止或击退骑兵冲锋后,在混战中砍倒各孤立无援的骑兵。
只要有可能,瑞士人都是从行军纵队直接而快速地投入战斗,没有部署,也没有拘泥于建立战斗线的拖延。他们通常以三个向左后或右后成梯队的纵队或方阵作战。如果地形允许,各纵队就沿平行的道路或越野开进,以与他们排列好的队形相同的队形进行战斗。如果只有一条道路,第一纵队则一直行进,直接投人战斗,其他纵队向左或向右分开,根据情况,然后快速行进到第一纵队的翼侧。
瑞士人看不起火器,而且在15世纪中不太了解自己的密集纵队面对有效炮火时的脆弱性―主要是因为到那时为止还没有真正的野战火炮。勃灵第的“鲁莽”查理认识到了瑞士人对火炮和轻型火器火力的这一脆弱性,但他的鲁莽使其未能利用他相对先进的战术思想(参见第十二章→西欧→瑞士→格朗松之战)。
欧洲其他国家的步兵都不能与瑞士人匹敌,到本世纪末,他们的士气和战术优势是举世无双的。尽管他们不加选择地出国充当雇佣兵,但他们常常是巧世纪后期法国军队中步兵的主要组成部分。被这一点和与瑞士的战争所困扰的哈布斯堡的马克西米连,通过创立日耳曼的对应步兵―雇佣兵,竭力抵消瑞士步兵的优势。由于编组训练和装备与其样板一样,日耳曼雇佣兵很快就几乎与瑞士人一样受到欢迎。但奇怪的是,只要瑞士人与日耳曼雇佣兵互相作战,尽管战斗总是激烈而残酷,瑞士人都毫不例外地获得胜利。似乎他们对其模仿者比对其他敌人更加凶恶更加残忍得多。瑞士人和日耳曼雇佣兵双方都把他们之间的战争称为“糟糕的战争”因为在这种战斗中,他们势同水火,伤亡惨重,而且利用战俘获得赎金的机会很少。
骑兵战术
14世纪中,西欧重骑兵在与英国步兵进行的战斗中所经受的挫败,由于瑞士人战术体制的产生和火器的出现而进一步加剧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真正方法到巧世纪末都未发现。由于与其他兵种一起,重骑兵在对被火炮火力或早先步兵战斗打得昏头转向的敌人发起的高潮冲锋或反击中仍然有效,它作为西欧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下来。纪律严明的法国近卫骑兵是欧洲最好的重骑兵。
可是作为一种折衷产物,武器和盔甲较轻的骑兵开始在西欧出现。一些曾参加过东欧土耳其战争的西欧人已注意到武器和盔甲较轻的匈牙利及土耳其和阿尔巴尼亚骑兵的作用。他们一方面具有纪律性和一些冲击力;另一方面又具有不披戴盔甲的轻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这些骑兵是骑马弓手和长矛手的混合,在编组、装备和战术上与旧拜占庭全身披甲的骑兵相似,只是装备少一些。威尼斯人似乎把被称为轻骑兵的这类阿尔巴尼亚骑兵引人了其本世纪末在意大利北部的战争,他们很快就为法国人所效仿。在西欧,对这一时期出现的这种新型骑兵,都开始称之为“轻骑兵”―不论他们是不是真正的阿尔巴尼亚人。大约在同时,相似的西班牙雇佣骑兵(参见第十章→军事概况→陆军战术→骑兵战术)也开始出现在意大利。
这是欧洲骑兵一系列主要转变的第一步,但欧洲骑兵在下一世纪之前并没有真正重新产生效果。
军事组织
本世纪初,只有英国人和奥斯曼土耳其拥有近似于正规常备军的军队,这两个国家都是通过对传统的封建征兵制的改进而非消灭来完成这一切的。英国军队是根据爱德华三世建立的制度(参见第十一章→军事概况→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军队),通过契约征集来的。每个有权势、财富或能力的骑士或贵族与国王签订契约以征集用于对外作战的一定数量的部队。除了由王室财政为这种契约支付的资金外,获得战利品的前景也吸引了这些首领及其士兵。英国国王和大贵族通常有大量的英国作战士兵参加在法国和苏格兰边境的局部冲突,这导致了英国具有战斗经验的后备力量的增加,他们可以汇集到国王旗帜下,向北或渡过英吉利海峡进行大型远征。
奥斯曼的苏丹们尽可能地废除一切世袭的封建关系,尤其是他们特别注意将在欧洲和亚洲新占领的土地赏赐给功劳最大的勇士。这样为苏丹的战争征集到一支庞大而有战斗力的部队的贵族就可能有希望分配到战争中获得的土地。同样地,年轻贫穷的士兵在战斗中表现突出也能获得土地和财富。结果是,由于以战养战,苏丹们征集优秀而狂热的部队毫不费力。
土耳其军队主要由骑兵组成,封建士兵是类似于轻骑兵的轻装甲骑马弓手或长矛手。不断作战的经验保证了他们的能力;尽管这些封建士兵不能战胜重装甲的西欧持械兵,但他们较小的冲击能力一定程度上被较大的机动性和机动能力所弥补。土耳其军队的核心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近卫步兵部队―本世纪中从来不超过1万人的强大部队―和苏丹的骑兵卫队。这些被称为帝国骑士的骑兵卫队为长矛手,其盔甲比封建骑兵的盔甲稍重一些。土耳其军队中还有大量非正规的轻骑兵和轻步兵,他们一般被用于侦察和追击,但很少用于阵战。
在西欧,尤其是在战争频繁的法国,贵族和国王广泛依赖于雇佣兵部队,他们能提供短期封建士兵所缺乏的持续性和职业性的能力与经验。但在和平时期,这些自由连队,正如同其名称一样,是致命的危险分子,他们偷盗、抢劫、杀人,恣意妄为。因其过于强大,封建士兵难以对付,故统治者怂恿他们出国,或雇佣他们进行对外战争。对外战争有希望提供足以支付其佣金的战利品。
法国解决自由连队的方法显然是由总管阿蒂尔·德·里奇芒和其他大臣们向查理七世建议的,这一方法是建立一支常备军。这支军队由亲军组成,开始时大约是1500—1800人的长矛兵组,但后来在路易十一统治期间人数增加到3000以上。这些亲军编组成30—100个长矛兵组的连队,每个连队由一名可信任的队长指挥;百年战争后期有20—25个连队。每个长矛兵组包括一名骑士或持械兵(法国人称为“精骑兵”)、一名护卫兵、两名弩手和两名仆役或听差。一名仆役服务于骑士和护卫兵,一名仆役服务于弩手。骑士和护卫兵都是当时的重骑兵;两名弩手原先为骑马的步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战场作用大致与骑士和护卫兵相同,只是他们很少携带长矛。仆役的年龄常常不到13岁(或更小),不算作战斗人员,但有时充当饲养员、侦察员和哨兵。亲军的所有士兵都有相当的薪金并得到足够的口粮,因此无需抢劫。他们只忠于国王。
这些连队分驻于法国的各个地区(1445—1446年,分别辖属30人、60人和100人的长矛兵组的三个连队,共190个长矛兵组驻扎于普瓦图县),并集中和单独吸收了自由连队的大量士兵。的确,新连队的一半以上的队长为外国人。他们很快就颁布了法律和命令,其他的雇佣兵另寻出路―主要去了意大利的雇佣兵连队。随着雇佣兵从军事承包人向对某个特定国家发生联系的契约士兵较变,一段时间内,意大利一直在建立对雇佣兵部队实施国家控制的模式(尽管是较为缓慢地进行的)。
亲军的建立是作为军事和社会制度的封建主义的丧钟,是常备军和战争中职业化的真正开端。同一时期内,法国建立一支大约8000人(路易十一后来将人数扩大了一倍)的由中央控制的临时民军的努力(1448年)收效甚微。这些士兵被称为“自由弩手”,因为他们原先装备的是弓,而且不交纳赋税。这表明又向封建主义迈离了一步(遭到民兵贵族军官的广泛反对),但由于训练、管理和征召中存在的缺陷,这些“自由弩手”被证明是毫无战斗力的,并因其在1479年吉内门之战中的沉闷表现之后被解散。
西欧
地图01 15世纪中期的欧洲
百年战争―第二阶段(1396—1457年)
不稳定的休战(1396—1413年)
两个敌对君主一英国的理查德二世和法国的查理六世打算以巴黎《三十年休战协定》中止这场战争,但两里国内的不安定导致了不间断的小规模暴力行为,双方的统治者对袭击和对方的叛乱都暗中予以支持。在强有力的里王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统治下,英国的中央权威迅速重建起来(参见第十二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可是在法国,查理六世的周期性蠢举迅速引起了奥尔良与勃艮第这两个敌对公国之间的权力斗争,并很快发展为全面内战。
1402年,法国支援苏格兰 法国部队(主要为奥尔良人)帮助苏格兰入侵英格兰(参见第十二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
1403年,法国袭击英国沿海 在亨利四世忙于平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此起彼伏的叛乱时,英国的普利茅斯港和英吉利海峡的其他港口,却都遭到了法军的大肆劫掠。
1405年,法国支援威尔士 法国部队帮助威尔士反叛欧文·格伦多沃(参见第十二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
1406年,法国进攻英国在法国的领地 勃艮第人和奥尔良人在维埃纳和进攻加来的战斗中进行了暂时的合作。
1407年11月24日,勃艮第人刺杀奥尔良公爵路易 此举导致了勃艮第人与奥尔良人之间的全面战争。阿马尼亚克的伯纳德伯爵扮演了反勃艮第人的重要角色,因此保皇(或瓦卢瓦、或奥尔良)派也被称为阿马尼亚克。
1411年,法国人向英国求助 奥尔良人和勃艮第人都向亨利四世求援。
亨利五世时期(1413—1428年)
英国历史上最强有力和精力最充沛的统治者之一―年轻的国王亨利五世获得了由法国的混乱造成的、可以按照其曾祖父(爱德华三世)的设想结束这场战争的机会。在开展机敏外交,确保“无畏”约翰和勃艮第公爵的中立后,亨利侵入法国,并在阿金库尔之战―一场与克勒西之战和普瓦提埃之战相似的战斗中,赢得了对人数多得多的法军的压倒性胜利。大多数奥尔良领导人在这场灾难中被杀,使勃艮第人在内乱不已的法国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阿金库尔之战后的四年半时间里,亨利又逐步征服了诺曼底,接着向巴黎进军。当时由勃艮第约翰支配的法国政府,在《特鲁瓦条约》中向亨利屈服了。在这个条约中,查理六世剥夺了其子查理太子的王位继承权,宣布亨利为自己的继承人,并将女儿卡特琳嫁给了亨利。亨利在随后的两年内巩固了法国北部,但在他正准备向法国中南部进军时突然死去。查理太子在法国中南部还有一些追随者。查理六世嗣后不久死去;“婴儿”亨利六世被宣布为法国和英国国王。亨利五世的弟弟、贝德福德公爵约翰担任法国摄政,继续巩固英国的权力。查理太子在布尔热城建立了一个对抗朝廷,并在布勒东的帮助下阻止英国对法国的征服。贝德福德打败了查理太子和布列塔尼公爵的联军,在法国北部和西部最终消灭了反对英国控制的所有力量。然后,他重新进行入侵卢瓦尔南面的贝里省的准备,以便摧毁瓦卢瓦人反抗的最后中心。
1413年5月,亨利五世与勃艮第约翰结盟 约翰保证中立,作为成为亨利的封臣获取更多领地的回报。亨利开始进行入侵法国的准备。
1415年4月,亨利对法国的查理六世宣战 他率12000名士兵乘船抵达诺曼底(8月10日)。
1415年8月13日—9月22日,围攻阿夫勒尔 亨利在其军队遭受伤亡和疾病的大量减员后最终夺占了这座城市。
阿金库尔战役(1415年10月10—24日)
为了隐蔽企图,亨利决定经陆上从阿夫勒尔开进至加来(10月10日)。他可能希望诱使法国人进行作战,
尽管——考虑到其军队的状况(当时大约为6000人),他所选定的行军路线,以及既没有携带火炮也没有携带较多辎重的事实和其行军的速度——这一点很可疑。行军申明显的鲁莽与亨利平时的审慎性格大相径庭。尽管天下骤雨,他每天行军约22.5公里,直指布兰奇塔凯堡。布兰奇塔凯堡是爱德华三世参加克勒西战役时的渡河点。当发现这一渡口被当地的封建兵勇所占后,他掉头向东,逆索姆河而上,寻找一个未设防的渡口。所有的桥梁要么被毁,要么为重兵把守,而要塞或者有兵守御,或者由于水位上升而无法通过。最后他在佩纳东南约16公里的阿蒂找到了一个未设防的渡口(10月19日)。与此同时,法国总管查理·阿尔贝特率领的一支3万余人的法国军队,从鲁昂兵分两路发起了追击。法国人几乎没有乘船截击英国人,而是在阿布维尔和亚眠渡过索姆河,两路人马在科尔比会合后取道佩罗纳和巴波姆向东北行军。阿尔贝特显然对亨利的进军了如指掌,因而在阿金库尔城堡附近向北通往加来的主要道路上建立了拦阻阵地。10月24日下午,英国人在那里发现了法国人,亨利显然准备谈判。他的军队被分割,其撤退路线为法国人切断;英国人食物短缺,靠在乡村的劫掠也几乎不能维生。当地居民不断袭扰英国人的行进纵队,杀死了许多掉队士兵和抢劫者。虽然进行过多次毫无结果的会谈,但对胜利充满信心的法国人没有让步的心境,而亨利也不会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要求。
有人提出,阿尔贝特应在英国人出现时就立即发起进攻。除了给予英国人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外,延缓进攻是否成为决定次日战果的因素,这一点是可疑的。阿尔贝特,这位迪·盖克兰的追随者已制定了防御作战计划。可是,那天晚上比较鲁莽的法国贵族说服他进行进攻,他们对大于3:l的优势充满信心,并相信英军的身体状况普遍较差。
阿金库尔之战(1415年10月25日)
黎明时,英军位于一条隘路的南合,这条隘路宽仅900余米,向北通往加来的主要道路与密林间的旷野不久前刚被翻耕过,并被刚下不久的大雨弄得泥泞不堪。英国人——大约有800名持械士兵和5000名弓箭手——成战术队形分成三个“战阵”.这种战术队形在克勒西之战中被爱德华三世证明非常有效。法军也部署成三个“战阵”,由于隘路狭窄,从前至后排列。前两个“战阵”由下马的骑兵组成,每个战阵另有若干弩手,第三个“战阵”大多数是骑兵。主战阵地两翼各有一小群骑兵,大概400—500名。两军在林地隘路的两端相对了大约三小时,相距1.6公里多的路程。阿尔贝特显然相信了亨利年轻鲁莽的假象,似乎仍然希望英国人发起进攻。快近中午时,亨利决定诱使法国人冲击,命令小心推进约1公里。停止前进后,英国人重新恢复了其正常队形,弩手在前排列为成“V”形的梯队,位于下马持械兵和长矛兵组成的战阵之间,两翼的弩手明显地深入到森林地边缘内约90米或更远的地方。战线中部两个“V”阵中的弩手迅速将木桩钉人地内,以形成一堵妨碍骑兵进攻的栅栏。
英国人的推进有了预期的效果。由于不能控制自己的渴望和那些“忘乎所以且不学无术”的员族,这位法国总管阿尔贝特勉强下达了开进的命令。当身披重铠的下马持械兵第一战阵笨拙地向前推进时,两翼的骑兵小分队从他们中间疾驰突人英军防线。克勒西之战和普瓦提埃之战中的事件重演了。这些骑兵或者他们的马匹大多数被英国人的箭射倒。剩下的人马在箭的呼啸声中陷人一片混乱,并由于地面潮湿而进展缓慢。当他们抵达英国人单薄但却坚固的防线时,因损失惨重被击退。
在阿尔贝特亲率的法国第一战阵费了很大劲笨拙地推进到弩手射程内之前,骑兵的进攻就已经被彻底击退了。盔甲的重量——比普瓦提埃之战时还要重得多——和在潮湿的翻耕地上行动非常艰难,使得法国骑士们在进入英国弩手射程内之前就已精疲力竭。当法国人通过泥泞努力走完最后100米时,他们已是损失惨重了,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到达了英国人的防线。数量众多的重甲士兵对防御者形成冲击,迫使其后退。但这时,挥舞着剑、短柄斧和斧头的英国弩手从栅栏后和森林边缘走出来,从翼侧和后方冲人法军防线的空隙,在这些疲惫不堪、机动极为不便的法国骑士和持械兵中间展开了可怕的屠杀。几分钟后,法军第一战阵的士兵不是被砍倒,就是被俘虏。
这时,法国的第二战阵向前涌进,与其前面的同伴完全不一样。可是,这次进攻显然没有以同样的气势和决心进行扩大。虽然损失惨重,法国骑士们还是退回来进行重新编组。显然在会合了第三战阵的一些骑兵后,他们准备做最后一次努力。这时,亨利得到法国人已向其距后方1.6公里远的营地发起进攻的报告。由于他认为他的军队没有强大到既足以看押战俘,又能在前后方同时迎接进攻,于是他下令屠杀战俘。但这一令人生畏的包围原来是企图抢劫的法国农民的一场闹剧。第三次冲击是三心二意的,被轻易击退。这场战斗最后阶段的高潮是亨利亲自带领几百名英国骑兵发起的冲锋,将残余的法国军队彻底击溃。
法国的损伤是,至少5000名贵族或出身高贵的人被杀死,另有1000人被俘,阿尔贝特是被杀死者之一;奥尔良公爵和著名元帅简·鲍思昆特(参见第十一章→欧亚大陆→中东→后期的十字军东侵→十字军东侵之后)位于被俘者之列。奥尔良一阿马尼亚克派的大多数重要领导人被杀。这样,阿金库尔之战的一个重要结果是确保了勃艮第人在法国的支配地位。英国据报告仅为13名持械兵和大约100名步兵被杀;实际上的伤亡可能要大于此数字。
地图02 阿金库尔之战(1415年10月25日)
1415年11月,返回英国 亨利没有从战略上利用其压倒性的战术胜利,行军至加来,从那里返回英国。是否因为缺乏战略能力或是由于其他因素,这一点不清楚。很明显,他考虑到了法国的盟友热那亚舰队控制英吉利海峡所形成的威胁。他似乎也已研究过法国农民游击战能力这一值得考虑的问题,法国农民在他从阿夫勒尔向阿金库尔进军中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
1416年,准备的一年 亨利建立了强大的舰队并将热那亚人驱逐出英吉利海峡。他对制海权重要性的认识和他确保制海权的行动使一些历史学家把他看成是皇家海军的奠基人。通过争取前法国盟友西吉斯蒙德皇帝保持中立,他证明了其作为外交家的技巧和能力。
1417—1419年,回到法国 亨利在三个精心计划的战役中全面征服诺曼底。这三个战役与四分之三世纪以前,爱德华三世的互不协调的袭击完全不同。主要反映了这些不平凡战役特色的是对鲁昂的五个月围困(1418年9月—1419年1月)。在嗣后的六个月里,除沿海的蒙特-圣-米歇尔要塞外,亨利完成了对其征服诺曼底的巩固。他现在准备向内陆进军。
1418年5月29日,勃艮第人占领 巴黎夺占首都后,勃艮第约翰屠杀了大多数残存的阿马尼亚克和奥尔良领导人,除了逃往南方的查理太子。
1419年9月10日,勃艮第约翰遇刺 这一事件发生在休战期间,当时勃艮第约翰正在蒙特雷奥的一座桥上与太子进行会谈。结果,勃艮第人―现在由“好人”菲利普领导,并得到神智错乱的查理六世的妻子伊莎贝拉王后的支持―坚定地支持英国盟友反对太子和奥尔良—阿马尼亚克派。
1420年5月,亨利向巴黎进军 他利用了法国内战中再度出现的困难。
1420年5月21日,《特鲁瓦条约》 亨利成为查理六世的王位继承人和法国的实际统治者。
1420年—1422年,亨利对法国北部巩固 他打算在直接向太子进军之前有计划地消灭卢瓦尔北面所有的瓦卢瓦反对力量。巩固行动在对莫城的成功围攻中(1421年10月—1422年5月)达到顶点。亨利在莫城染病。
1421年3月21日,博热之战 法国袭击部队在诺曼底南部奇袭并打败了克拉伦斯公爵托马斯(亨利之弟)率领的一小群英国人,克拉伦斯被杀。
1422年8月31日,亨利五世卒 其九个月的儿子亨利六世成为英国国王和法国王储。
1422年10月21日,查理六世卒 亨利六世被宣布为法国国王;贝德福德公爵约翰摄政。
1422年10月31日,太子在博热宣布为查理七世 除此而外,他没有做出夺回其长子继承权的任何努力。
1422—1428年,贝德福德对法国北部的巩固 当约翰继续实施其兄的战略时,勃民第人支持英国目标的热情衰退了。
1423年7月21日,克拉旺之战 一支英国和勃艮第的小部队在对占微弱优势的法军作战中获胜,法国军队内有一支苏格兰小分队。
1424年8月17日,韦尔讷伊之战 尽管法国人竭力试图包围英军,但贝德福德在一场与克勒西、阿金库尔战相似的战斗中打败了法国军队,法国人的包围被英国辎重卫队的弩手所击退。法军的主要领导人是阿朗松公爵与苏格兰的约翰·斯图尔特和阿奇博尔德伯爵的阿奇博尔德伯爵。阿朗松被俘,道格拉斯被杀。
1426年3月6日,圣雅姆(阿夫朗什附近)之战 贝德福德击败了法国总管阿瑟·德·里奇芒,迫使德·里奇芒的弟弟布列塔尼公爵向英国人屈服。
1426—1428年,贝德福德完成对法国北部的巩固
1428年9月,英国人向法国南部推进 索尔兹伯里伯爵率约5000名士兵从巴黎开进,在奥尔良夺取卢瓦尔河渡口,准备入侵贝里。贝里是太子的主要堡垒。
1428—1429年,围攻奥尔良 索尔兹伯里发起的军事行动(10月12日),是从摧毁卢瓦尔河南岸法国的要塞式桥头堡开始的。在进攻的高潮(10月24日)中,索尔兹伯里被河对岸射来的一发炮弹炸成致命伤,萨福克伯爵接替他进行指挥。在以后的几个月里,萨福克在卢瓦尔河北岸的奥尔良城四周建起了一条由多面堡(监狱)连成的围困线。英国人的兵力太少,因而这种封锁不完整,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增援兵力主要从河上,进入了这座被围城市。迪努瓦伯爵(奥尔良的私生子)让手下的防御者在人数上大大超过围城者,但法国人的士气很低落,英国人屡胜形成的恐怖气氛也很有效,以致于法国人没有采取任何激烈的进攻行动。
1429年2月12日,鲁夫赖(鲱鱼)之战 英国补给队向萨福克的军队运送四旬斋口粮,法国人在克莱芒伯爵和约翰·斯图尔特指挥下向补给队进攻。约翰·法斯托尔夫(莎土比亚剧本中法尔斯塔夫的原型)爵士成功地进行了护送防御战。法斯托尔夫将其装满咸鲱鱼的战车排成车阵并打败了这次进攻。
贞德领导下的法国复兴(1429—1444年)
来自香槟地区、笃信宗教的一位17岁的农家姑娘贞德顽强地说服王储,称她负有神授的使命去帮助他把英国人逐出法国,并使他加冕为法国国王。尽管查理将信将疑,其大多数朝臣也极为妒忌,他还是让贞德指挥一支解救奥尔良的军队。她的神灵启示式的―如果不是无知的―指挥,使英国人败逃出其围困线,并结束了英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贞德随后取得了很多胜利,并促使王储成功地加冕为查理七世,尽管这以后她在对巴黎的草率进攻中被击败。次年她在孔皮涅附近为勃艮第人所俘。勃艮第人将她移交给英国人后,根据贝德福德的命令,她受到宗教法庭的审判。贝德福德这样做是希望使查理的加冕蒙上耻辱。本应该为贞德的获释进行活动的查理,却没有采取营救她的任何措施。贞德被判有罪,并被当成女巫烧死在火刑柱上。但是,她的精神继续鼓舞着法国的战士们,相反,英国人的士气却由于害怕曾经杀害一位圣女而受到动摇。贞德死后五年,勃艮第人和奥尔良人结束了他们间的内战,法国人也夺取了巴黎。在以后的八年里,法国人在法国北部的小战斗和围城战中获得普遍胜利,使英国人同意实行五年休战。
1429年2月—4月,贞德出现 她鼓起了王储的新的希望和决心。
1429年4月27日—29日,贞德抵达奥尔良 在阿朗松公爵的陪同下,她带着一支3000—4000人的援军和物资从布卢尔出发,沿河乘船通过英国的围困线。
1429年5月5日,首次出击 贞德指挥了一场向卢瓦尔河北岸的一个英国多面堡的攻击作战行动,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1429年5月7日,奥尔良之围被解 贞德指挥了一场向卢瓦尔河南岸英国人据守的要塞式桥头堡的进攻。尽管被箭射成重伤,她仍留在激烈冲击的前线。傍晚时进攻获胜,英军的封锁被打破,萨福克次日上午撤退。为了守住卢瓦尔河谷内英国人占据的城镇,他错误地将其军队分驻于各要塞。在随后的几个时期里,贞德光复了这些城镇中的大多数。
1429年6月19日,帕泰之战 在一场奇袭进攻中,贞德的军队击溃了约翰·塔尔博特勋爵和约翰·法斯托尔夫爵士的部队,将驱逐英国人出卢瓦尔河谷的行动发展到顶点。塔尔博特被俘。
1429年6—7月,法国的复苏 在贞德的鼓舞下,法国人士气高涨,而英国人士气低落。农民奋起进行游击战打击英国人,查理对此表示冷漠,不闻不问。这种前所未有的民众反抗标志着法兰西民族主义的开始。贞德夺取了特鲁瓦·沙隆和兰斯(7日)。
1429年7月16日,查理七世在兰斯加冕 此前,贞德勇敢地攻入了原为英国所控制的领地。查理七世加冕后,查理及其妒忌成性的朝臣在他们的权力范围内采取一切措施,给贞德掣肘并限制她的影响。
1429年8月,英国援兵抵达巴黎
1429年9月8日,进攻巴黎 尽管没有王室的支持,贞德还是带领一支小部队发起了一次进攻,没有取胜。她在战斗中受伤。
1430年5月23日,贞德被俘 她率一小支增援部队到孔皮涅,这个城市正为英国人和勃艮第人所围困。贝德福德竭力重建英国对塞纳河谷中部的控制,对孔皮涅的围攻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同日她在指挥一场进攻时,为勃艮第人所俘。
1431年5月30日,贞德被处死
1431—1444年,贞德精神的持续影响 尽管查理七世明显地漠然不顾,贵族和农民还是继续同英国人进行袭扰战争。贝德福德死(1435年)前一直坚决而又巧妙地反对法国复兴。
1435年9月21日,《阿拉斯和约》 这一和约结束了勃良第—阿马尼亚克内战,瓦解了勃艮第—英格兰联盟。1436年4月,重新夺取巴黎英国守军躲进巴士底狱,但为饥饿所迫而投降。
1444年4月16日,《图尔休战协定》 一场为期五年的和平。
职业化的成就(1444—1453年)
勃艮第—阿马尼亚克内战的结束,预示着法国胜利的到来,因为英国的250万人口几乎不可能有希望战胜一个1500万人的团结一致的国家。英国人在战术上仍然存在的、由长弓形成的微弱优势,为士气更高、人数更多的法国所抵消。只有法国国内的混乱状态―数以千计的士兵在内战结束后被遣散的结果―才给英国人一些从其曾在法国北部和西部的大片占领地上抢救出一块永久残留地的希望。但当不太无能的查理七世接受了建立一支纪律严明的常备军骨干这一英明的军事建议时,此希望迅速破灭。这一建议使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高效率且科学化的炮兵组织。当为期五年的《图尔休战协定》到期时,法国新的军事组织不仅巩固了国内的和平与安定,而且在技术和战术上取得了对英国人的牢固优势。这支新生的、职业化的法国军队仅花了四年时间就把英国人彻底赶出了除加来这一小立足点以外的法国。
1444—1449年,法国军队的重新编组(参见第十二章→西欧→法国→军事职业化的兴起)。
1449—1450年,法国人光复诺曼底 诺曼底无能的英国司令萨默塞特公爵放弃鲁恩(1449年)并于不久后在卡昂被围(1450年3月)。
1450年4月15日,福米格尼(贝叶附近)之战 总管德·里奇芒得知一支人数约为4500人的英军增援部队在托马斯·基里尔爵士和马修·高夫爵士指挥下正向卡昂方向推进时,他派克莱芒伯爵率约5000名士兵去阻击英国人。战斗中,英国人组成典型的防御队形,但法国人没有重蹈克勒西、阿金库尔的覆辙,他们将两尊长管炮搬到等待敌人进攻的英国军队的两翼。位于长弓射程外的大炮开始对英国防线实施有准备的纵向轰击,给英军以相当大的杀伤。两翼的英军弩手自发地向这些大炮发起冲锋,不久夺取了大炮。这时,法国下马的持械兵和步兵为了夺回大炮发起了反击,引起一场大交战。就在双方胜负难分时,法国的援兵向英军翼侧发起攻击。结果,高大和几名幸存者夺路逃生;大多数英国人,大约有4000人被杀。
1450年7月6日,卡恩被弃 德·里奇芒迅速开进以包围谢尔布日。
1450年8月12日,谢尔布日被弃 英国在诺曼底的统治结束。
1451年,法国攻入居延 率领6000名士兵的迪努瓦伯爵有效地利用一支优秀攻城炮队,很快夺取了波尔多(6月30日)和巴约纳(8月20日)。但大量公开和地下的抵抗继续存在,阿基纳的贵族仍然忠于英国国王而对其法国同胞则极少认同。
1452年10月,英国的反攻 应阿基纳入的邀请,约翰·塔尔博特,这时已为施鲁斯伯里伯爵,率3000名士兵在加罗纳河河口登陆。许多乡村起而迎接他并支持他。波尔多向英国人敞开了大门。
1453年7月17日,卡斯蒂永之战 施鲁斯伯里领军围攻卡斯蒂永,后受到法军火炮大师让·布诺的进攻。施鲁斯伯里被法军中骑兵离去的现象所骗,认为法军大部队已撤出其有堑壕的营地,于是不等步兵到达即仓猝发起进攻。英国人的攻击为法国火炮和轻型火器的火力所阻,施鲁斯伯里及其许多士兵在法国人的反进中被杀。英军残余部队作鸟兽散。这是一场颠倒了位置的克勒西之战、普瓦提埃之战和阿金库尔之战。
1453年10月19日,波尔多光复 尽管在随后四年内还有一些小的沿海行动,特别是法国对英国沿海的袭击,但波尔多光复实际上结束了百年战争。英国仅仅保有位于法国北部沿海的加来。
不列颠群岛
英格兰
兰开斯特王朝时期(1400—1455年)
夺取理查德二世摇摇欲坠王位(参见第十一章→西欧→不列颠群岛→英格兰)的亨利四世对不断的动乱采取坚决而又强有力的措施。他那杰出的儿子亨利五世把英格兰带到了中世纪武力和威望的顶峰。他在阿金库尔的伟大胜利(参见第十二章→西欧→百年战争―第二阶段→亨利五世时期)和之后的一场谨慎而又稳妥的征服战役,使他成为法国北部和西部的实际统治者,并被承认为法国王位的继承人。但是,他的早逝引起了其国家命运与家庭命运的巨大变化。幼小的亨利六世长大后是一个虔奉宗教、懦弱且神智不健全的统治者。国内,英国为混乱所困扰;国外,英国在百年战争中失败。意志坚强的玛格丽特王后在其丈夫病情发作、神智不清期间攫取政府的控制权,但她和她的宠臣与大多数英国贵族不合,这些贵族要求国王的表兄―约克公爵理查德出任领导人。
1399—1413年,亨利四世在位 他很快平息了理查德二世拥护者的叛乱。
1402年9月14日,霍米尔登之战 由亨利·拍西勋爵(“急脾气”哈理)率领的北方贵族在一场典型的英国长弓防御战中压倒性击败了道格拉斯伯爵率领的一支苏格兰袭击部队。
1402—1409年,威尔士的欧文·格伦多沃叛乱 伏击和奇袭大师格伦多沃利用其对威尔士山地的了解,打了一场非常成功的游击战争。
1402年.彭里斯之战 格伦多沃的杰出战斗之一。战斗中,他在山地狭谷中袭击并打垮了埃德蒙德·莫蒂默爵士领导的英国部队。
1403—1408年,珀西家族的叛乱 “急脾气”亨利领导的北方叛乱分子带领4000名士兵向英国中部深入,计划与格伦多沃会合。亨利将其5000人的军队插入这两个叛乱盟友之间,并于格伦多沃到来之前在施鲁斯伯里之战(1403年7月21日)中击败了拍西家族。“急脾气”亨利被杀,其父投降,不久再次反叛,败于布雷厄姆·穆尔并被杀(1408年)。
1405年,法国人在威尔士登陆 这次支持格伦多沃的远征战绩寥寥,失望的法国人在接近年底时回国。
1405年,约克大主教斯克罗普叛乱 不久即被亨利平息。
1409年,格伦多沃的失败 英国人占领了他的堡垒哈莱克,格伦多沃失踪。亨利的部队逐渐平定威尔士。
1413—1422年,亨利五世在位 他是一位勇敢、机智且精明的战士与国王,在即位之初就平息了一次罗拉德派(异端)起义(1413—1414年)。
1413—1457年,百年战争的尾声(参见第十二章→西欧→百年战争―第二阶段→职业化的成就)
1422—1461年,亨利六世在位 由在英国的格洛斯特的汉弗莱公爵和在法国的年幼国王之叔―贝德福德公爵摄政时期开始。那场倾覆王位的动乱很大程度上是由格洛斯特的鲁莽与无能引起的。
1437—1450年,混乱升级时期
1450年,肯特和萨斯克斯的凯德叛乱 以前为一名士兵的杰克·凯德在七橡树之战(6月18日)的伏击中打败了保王党人,之后,短暂占领过伦敦并洗劫了该城。在发动起来的伦敦民兵协助下,来自伦敦塔的部队将叛乱分子赶出了该城。王室的大赦导致了叛乱的瓦解,后来,凯德被俘获并以叛国罪被处死。爱尔兰总督约克公爵理查德回国,面对他曾鼓动过这次叛乱的指控,为自己进行辩护。
1454年3月27日,理查德被议会选为护国主 这时是亨利六世第一次神智不清发作时期。
1454年12月,理查德被解职 国王恢复神智后,玛格丽特王后说服他罢免理查德的政府职务。
玫瑰战争(1455—1485年)
约克的理查德国王顾问职务的罢免和玛格丽特王后与萨默塞特公爵对君主权力的偕越,激起了理查德及其支持者的叛乱,这些支持者包括富有、实力雄厚的沃里克的伯爵理查德·内维尔。接下来是五年之久以背叛、谋杀和财产大转移为标志的、交替进行的暴力冲突和政治运动。理查德在战斗中被杀,其子爱德华自称爱德华四世,不久在残酷的陶顿之战中粉碎了兰开斯特王朝派的拥护者。在近10年的相对和平后,爱德华因沃里克竭力偕越君主权力而与其分道扬镰。爱德华在政治和军事卜机智地挫败了沃里克,这位伯爵于是与玛格丽特合兵一处,充当一支来自法国的入侵者的先导,并再次拥立亨利六世登上王位。这是一次昙花一现的复辟。沃里克(“国王制造者”)在决定性的巴尼特之战中阵亡。爱德华又统治了安定而繁荣的12年,死后由其13岁的儿子爱德华五世继位。不久,爱德华四世之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德篡夺了王位。爱德华四世留下的牢固地控制英国的约克王朝这时受到了一系列起义的威胁。这些起义在复兴后的兰开斯特王朝的领袖里奇芒满伯爵亨利·都铎领导的一场入侵中达到顶峰。理查德这位能干的勇士由于其军队中大多数人逃亡,在博斯沃思之战中被都铎击败并被杀。亨利·都铎登上王位,成为亨利七世。
玫瑰战争之所这样长,这样激烈,原因之一是有时被称为“乱生封建主义”的“制服与津贴”的有害作用。制服与津贴产生于货币经济的扩张,这样,大贵族要用现金薪傣(称为“津贴”)而非实物供养其随从(他们佩戴贵族的徽章,或穿仆从制服)。结果,这些侍从们没有了地缘纽带的牵制,对现状缺少兴趣,而且不甘于把侍奉一主作为较好的晋升机会,因而一有机会就另择良木而栖。开始于14世纪中期的这种情形和贵族的政治影响,取决于侍从人数的观念激化了约克与兰开斯特之间的根本政治冲突。
在这乏味而残酷的一系列战斗中,爱德华四世和其弟理查德是最优秀的将军。双方都坚持“屠杀贵族、平分公地”的政策,结果是非常多的领导人丧失生命。双方一般都避免抢掠和屠杀平民。
1455年5月22日,第一次圣阿尔本斯之战 约克的理查德和沃里克率3000人向伦敦进攻,打败并杀死了率领2000名兰开斯特王朝拥护者的萨默塞特。理查德抓获了亨利六世,自任英国总管,并行使几乎是君主的权力。
1456—1459年,政治运动 主要是玛格丽特王后和理查德之间的一场权力斗争。周期性神智不清的亨利六世是一个傀儡。玛格丽特及其支持者重新夺得了对国王的控制权,约克及其支持者再次被赶出政府。
1459年9月3日,布洛尔·希斯之战 萨利斯贝利伯爵(理查德的岳父,沃里克的父亲)在马克特·德雷顿附近打败实际上摧毁了一支兰开斯特部队。
1459年10月,理查德和沃里克逃亡 亨利和玛格丽特摩下的一支皇家军队进攻理查德在勒德洛城堡的据点,他的许多拥护者背信弃义,抛弃了他。理查德被迫逃往爱尔兰;沃里克逃往加来。
1460年6月,沃里克回国 沃里克和马奇伯爵爱德华(理查德的次子,后来的爱德华四世)率一支小部队在桑德里奇登陆,然后顺利地开进到伦敦。伦敦的市民支持约克家族人。
1460年7月18日,北安普顿之战 沃里克和爱德华打败了一支向伦敦进军的皇家军队,再次俘获国王亨利。这次胜利得助于皇家军队的哗变和一场暴雨,暴雨淋湿了兰开斯特人的火药。理查德从爱尔兰回国,对攫取王位有些犹豫不决。在一个折衷方案中,议会将他宣布为王位的继承人,亨利在有生之年保有王位。这一方案剥夺了玛格丽特和亨利的婴儿、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的继承权。已逃往威尔士的玛格丽特前去英国北部,并征募了一支新的兰开斯特军队。理查德与其长子爱德蒙德率领一支军队向北对付这一主要的兰开斯特人的威胁,其次子爱德华另率一支军队镇压西部的起义。
1460年12月,韦克菲尔德之战 这一年的最后几天里,理查德、爱德蒙德和他们的军队从其在桑达尔城堡的基地突围,遭到萨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和尼德兰第三伯爵亨利·拍西指挥的、以庞蒂弗拉克特城堡为基地的兰开斯特优势军队的攻击。理查德在突围战中被杀,爱德蒙德和许多人死于追击中。约克家族的残余部队溃散。具体情况不详,但大多数资料显示,兰开斯特人为取得胜利使用了几个诡计,包括从部队中抽出大约400名士兵,让他们冒充成一名约克家族支持者的侍从进入桑达尔。
1461年2月2日,莫蒂默十字路口(莱姆斯特附近)之战 由于父兄之死而成为约克公爵的爱德华,打败了彭布罗克伯爵领导的一支兰开斯特部队,并将其逃亡士兵赶赶进深山。许多被俘的兰开斯特派贵族被残忍地处死,这种残忍成为这场战争以后各阶段的标志。
1461年2月17日,第二次圣阿尔本斯之战 沃里克的约克派军队截击向伦敦推进的玛格丽特部队。沃里克战败,国王亨利再次为兰开斯特人所获。沃里克撤往西南,在那里与年轻的爱德华合兵一处,急速回兵伦敦(2月22日)。当兰开斯特人继续缓慢、从容地向伦敦推进时,爱德华和沃里克赶到首都,爱德华在首都自称国王(3月4日)。面对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形,玛格丽特和兰开斯特派军队撤往约克郡。爱德华发起追击(3月9日),在艾尔河的费里桥击败阻滞部队。
1461年3月29日,陶顿之战 复活节前的星期日,这天寒冷且多风,地面有积雪,两军正好在陶顿以南相遇。由于没有留下目击者的记述,具体情况不详,但在这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战斗很激烈。大约在午后,诺福克公爵的部队到达并攻击兰开斯特人的左翼后,战斗才有利于约克人。兰开斯特派的战线崩溃,数千人在溃逃中被杀。当时的资料认为,两军各有3万人(但可能仅有这个数字的一半),约克人的伤亡总数为8000,兰开斯特人的伤亡总数约为2万。这是自英国本土进行作战以来最残酷的一场战斗。
1461—1471年,兰开斯特派的零星暴动 所有的暴动都被爱德华和沃里克平息。
1464年4月25日,赫奇利·莫尔(伍洛附近)之战 蒙塔古勋爵(沃里克之弟)打败拉尔夫·珀西爵士。拉尔夫·珀西被杀。
1464年5月15日,赫克瑟姆之战 蒙塔古打败亨利六世和玛格丽特王后随行的另一支兰开斯特派军队。这场战斗之后,普遍的死刑粉碎了兰开斯特人的目标。玛格丽特和爱德华亲王逃往法国。亨利藏人英国北部的一座寺院,一年后他在那里被发现并被囚入伦敦塔。
1469年,雷德斯戴尔的罗宾叛乱 这次兰开斯特派在北方的起义实际上是由沃里克煽动起来的。沃里克当时与爱德华之弟―克拉伦斯公爵乔治一起正密谋夺取权力。爱德华离开伦敦,计划与北方彭布罗克伯爵仓碎召集的军队会合。但在爱德华到达之前,叛乱分子已经在班贝里附近的埃奇科特之战中打败了彭布罗克和德文伯爵。爱德华与率领一支大军随其北行的沃里克和克拉伦斯会合后,实际上已成为密谋者们的囚犯。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爱德华与约克派贵族一起在政治上巧妙地利用了他的影响,重建了政权。结果,沃里克开始同兰开斯特派进行秘密谈判。
1470年3月,兰开斯特派在北方叛乱 这次叛乱被王室军队在拉兰特郡恩平顿附近的“失落上衣”地之战中击败。叛乱首领罗伯特·韦尔斯爵士被俘,并供称这次叛乱是由沃里克挑起的,其意图是使克拉伦斯当国王。沃里克和克拉伦斯逃往法国。在法国,通过国王路易十一的斡旋,沃里克与玛格丽特和解,并制定了在法国人支持下兰开斯特派采取新行动的计划。
1470年9月—10月,约克郡的叛乱 这次叛乱是沃里克煽动的,旨在诱使爱德华从伦敦出走。国王到达北方后,沃里克和克拉伦斯在达特矛斯登陆,并快速向伦敦进军。沃里克从伦敦塔内的监狱中放出亨利六世,并拥他重新登上王位。发现自己受到北方叛乱分子和南方沃里克越来越多的军队的夹击,爱德华逃往弗兰德,寻求其姻兄勃艮第的“鲁莽”查理的支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