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怪谈(日本民间传说)--作者:小泉八云

_2 小泉八云(日)
  梦窗感觉到四肢像被人压住般不能动弹,喉咙也发不出声音,只是呆呆地坐在原处,瞪大了眼睛呆望着。只见那模糊的影子伸出两只巨爪抱起尸首啃吃起来。从尸首的头开始,头发、骨头、手脚被吃得“卡啦卡啦”响,转眼间,整具尸首被吃了个精光,甚至连寿衣也消失不见。
  这妖怪吃完人后,又转向摆在前面的供物,狼吞虎咽迅速地一扫而空,然后盯望了梦窗一眼,旋即又像来时一样不声不响地飘离。
  这时候,梦窗才感觉一阵恶心,几乎把食物呕吐出来。
  翌日,村人返回村中,老远就见梦窗站在屋前等待大家回来。村人轮流向梦窗行礼后就进人房间到处察看,但是没有一个人为尸首和供物不见了而大惊小怪。年轻主人对梦窗说:
  “想必大师昨夜也看到了什么吧?老实说,我们都很替您担心,现在见您安然无事,也没受到伤害,真是太好不过了。在下和邻居都感激您的恩德。昨夜在下曾告诉您本村只要一有死人,全村人必定要留下死人并离开的规定。如今此规定被破,那怪东西一定会得到报应。这就是在下所说的奇怪事情,您大概也了解尸首和供品为何不见的原因了吧?”
  梦窗就把他看到怪物的经过说了一遍,然而在场却无一人感到惊讶。主人对梦窗解释道:
  “大师,您方才所描述的情形,正和我们村上一直流传下来的传说一样!”
  梦窗听罢半晌说不出话,才又转移话题问道:
  “你们村前的山上不是住着一位高僧吗?难道他从来不替你们办这些事?”
  “什么样的高僧?”年轻主人反问他。
  “昨天贫僧曾往山上的小庙庵求宿,可是被那和尚拒绝了,还指点我到此地来的路!”
  听者一个个面无表情地对看,大伙儿都不开口,最后这位年轻主人说道:
  “大师!那座山上既没有什么高僧,也没有庙庵。您是否弄错了?这附近百里内根本就没有一个和尚啊……”
  梦窗见年轻人如此说,也就不再多问,亦不接口答话。他发觉这些村民似乎是被什么妖魔鬼怪给吓住了,问什么都支吾着不敢说,什么闲事也不敢管。于是梦窗向村人请教附近的道路,再带了些干粮,就告别众人离去。途中,他又打定主意折返山上去拜访那间庙庵,想证实自己昨天到底是否遇见了妖怪。
  梦窗很容易就找到了小庙庵,这回那位老僧见到梦窗,却很有礼貌地请他进去。梦窗一进庵庙,那老僧不知在想些什么,只是毕恭毕敬地行礼,一个劲儿地说道:
  “惭愧,惭愧!真是惭愧极了!”
  “方丈,虽说您昨夜拒绝贫僧过夜,但也无须如此多礼!”
  梦窗又说:
  “多亏方丈昨天指点,我在那村中受到亲切招待,心中不胜感激,特意前来致谢!”
  老僧立刻回答:
  “我实在无法留任何人在此过夜。我深感惭愧,并不是因为我拒绝你留宿,实在是因为我的原形昨夜被您瞧见了。您所看到的那个吃死人和供物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如今已没有隐瞒的必要了,我就是专吃人肉的食人鬼。请您大发慈悲,容我向您禀明我是如何变得如此罪孽深重!
  ……本来我是这偏僻地方唯一的和尚。那时候,此山附近除了我没有其他的僧侣。因此,只要这附近有人去世,就必定会被抬上山来接受我的引导诵经。当时有不少人老远抬着尸体上山来,有时尸体都发臭了。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的工作,使得我开始厌烦,也开始想,每天重复地诵经或引导死人入佛这种工作,用来谋生,也只能得到保暖的衣食而已,为此甚感不平。因为经年累月自私自利的妄念所致,我死后灵魂就转为食人鬼。从此,只要这村子里有死人,我就非吃不可,也从不选择,谁死我就吃谁的遗体,如同大师您昨夜所见一般。
  ……大师,您已见到我的原形,恳请您大发慈悲,为我这孤魂野鬼诵经超渡吧!希望在您超渡之下,能早日脱离这充满罪孽的秽界,早日修成正果。”
  老僧话一说完,就立刻随着仍飘浮在空中的尾音消失不见,庵庙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比人还高的杂草丛中,只见梦窗大师一个人在一座遍生青苔、年久失修的五轮塔(注)——一座和尚的荒坟——旁,若有所思地跪着……
  
  注:“引导之喝”是禅宗引导死者之魂入佛土的梵唱。
  注:“五轮塔”是以象征地、火、水、风、空五种形状的石头砌成的塔。
碗中的倩女
作者 : [日]小泉八云
  碗中的倩女
  元和三年(公元一六一七年)元月四日,有个名叫中川佐渡守的诸侯带领随从进行年初的巡视,回程时经过江户本乡白山麓的一家茶馆,就领着随从一同进去休息。在佐渡守的随从里有个叫关内的年轻家臣,因为非常口渴,就端了一大碗茶来解渴。
  正当关内端起手中的茶要喝时,他不经意地朝茶碗里望了望,居然有一张秀丽的女人脸孔映在碗内黄竭色透明的茶水上!关内吓了一跳,赶忙转头向四周张望,他以为有人站在他身后,但是他身旁一个人也没有。
  从茶碗里的那张脸及发型看来,是个高贵家庭出生的少女,关内又望了一眼,碗内那张轮廓分明、姣美晰白的面孔,栩栩如生地映在茶面上,双目和双唇都在动着!
  关内十分诧异,也很困惑茶碗中出现这等怪物,遂将茶水倒掉,仔细地查看茶碗的内部,然而茶碗里并未绘着栩栩如生的少女脸孔图案,只不过是一只普通的茶碗而已。
  于是关内放下手中的茶碗,拿起桌上另一只茶碗,重新再注入茶水,可是,他一倒入茶水,水面就又立刻出现那张美丽的脸。
  关内以为自己眼睛花了,这回只把碗内的水倒掉,再倒了一碗。他凑近茶碗仔细一看,那张脸依旧映在水中,而且对着关内微微地笑着!
  关内见状倒抽了一口气,但他仍用手压住心头,把吓得快跳出来的心和害怕的心情使劲地压了回去,口中念念有辞:
  “这是什么人,我根本不认得!见鬼了,我不能再上她的当了。”
  说罢,关内拿起茶碗,一口气把浮现脸孔的茶水吞了下去,转身便跑出茶馆。一路上,他并没有因为刚才和着水吞下一个鬼魂而感到不安。
  当晚,关内在中川府邸的守卫室中值勤,忽然,有个陌生女人静悄悄地闪进守卫室,真把关内吓了一跳。
  来客是位身着华服的艳丽少女,她一屁股就坐在关内的面前,浅浅地行了个礼说道:
  “在下美芳子,初次拜访,请多指教。您大概不认识我吧?”
  这动人少女的声音细小而清脆,混着如兰似麝的香气钻入关内的耳中,令他有说不出来的兴奋。此时,关内看清了这位盛装少女的脸,真是惊讶得非同小可,原来坐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今天在茶碗里看到,而后来又被自己吞下去的那个少女的秀美面孔,既让人爱怜又有点令人毛骨悚然……鬼吗?眼前来客的笑容不正是和茶碗里看到的笑容一模一样?那泛着笑意的娇小樱唇,还有那双有着长长睫毛的眼睛正一眨一眨地凝视着关内,眼神中似乎包含着挑逗的神色,又带有春情无限的意味。
  “不,在下眼拙不认识!”
  关内心里真是有点忐忑不安,但他仍然装出一副泰若自然的样子反问道:
  “斗胆请问你是如何潜入本府的?”
  (封建时代,诸侯府邸的四周无论昼夜均是守卫森严,除非守卫失职疏忽,若无人引导,要潜入府邸不但受阻,而且异常困难。)
  “嘻嘻!你真的不认识我吗?”
  少女一边以娇媚的语调问话,一边逼近关内:
  “原来你不认识我啊?可是,今晨您……不是一口就把我吞下肚子吗?”少女薄薄的丝质衣裳上发出阵阵令人禁不住欲念的香气。
  关内难以忍受,忽地一把将她拖上了床,将她高贵质料的衣裳撕开了一大片,露出了雪白的胸口,关内楞了半秒,就神智不清地扑了上去,接着疯狂地发泄着他的情感。这位叫美芳子的女人,一再刺激关内的性欲,一直到了天色将亮,他才如死人一般熟睡过去。等到醒来时,那美芳子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翌日,关内将前夜所发生的事情透露一点给大家听,他的同事都非常震惊,也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因为前夜当此事发生时,他们根本没有看见任何一个人出入府邸,而中川的家臣中,也没有一个人认识或是听过美芳子这个人。
  是日,恰巧关内休假,就回家和双亲在一起。近夜半时,佣人忽然来通报关内有客人来访,告诉关内说:
  “来访的人小的都不认得,只说有重要的事要来看您!”
  关内大步出了玄关,就看见三位身佩大刀的武士站在门外。他们三人见关内出来,毕恭毕敬地行过礼后,其中一人就开口道:
  “我们是松冈文吾、士桥久藏和冈村平六,我家主人美芳子嘱我们请你去,她现在正在为你准备盛筵,请大人现在就走吧!”
  关内看看三个武士,都是两眼有神不同凡响的模样,心想若是不去,绝对打不过这三人,只得和家人说了一声就跟他们去了。走不了多远,关内就看见有辆华丽的马车停在路边,武士请他上了车,车子就飞也似地急驰,关内吓得双眼睁不开来,过了一刻钟左右,马车突然停住。此时已来到了一座很高的山上,朵朵烟云在树林中飘飘溜过,前面有一座巨大宅邸,门口也站着两位黑衣武士,头上戴着斗笠,看不清楚面孔。进了玄关有一个很清雅的厅室,美芳子正露着洁白的玉齿,笑吟吟地在那儿等着他。关内一看到她,胸中的欲念又高了不少,恐惧心已渐渐消失,两人喝着酒,吃着菜,不久就到隔壁房间缠绵了起来,这一夜又是春宵无尽。
  第二天,关内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一处坟场,一座年久失修的巨墓,想必是那位贵人安葬的灵柩,墓碑上依稀看到﹁文明十三年(一四八一年)姬美芳子之墓﹂。
  这块墓碑算来已快两百年了,关内一骨碌爬起来,在旭阳下神智特别清楚,回忆这两天与鬼相遇的荒唐行径,不禁浑身冒冷汗。关内回到家中不到两天,就生了一场大病。在病中,夜里还经常有人在窗前走动,窃窃私语,关内只听到其中一个男子的声音说:“关内这家伙,其实是没有用的……”底下就听不清楚了。关内就这样一直病了一个多月才逐渐康复。关内的家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到附近庙里去求和尚帮忙驱鬼,和尚听了之后,就画了一道经文,贴在关内的大门口,又给关内一些药丸叫他吞下肚,关内吃了药连泻了三次才止住,从此就不见美芳子找上门来。
  那和尚后来说:“关内喝了女鬼的摄魂水,所以被纠缠得脱不了身,如果再那样混下去,要不了七天,精血就会被摄干而死。”
无耳琴师芳子
作者 : [日]小泉八云
  这是距今约七百年前的事。当时的日本,为争夺朝廷权势,源氏和平家之间争斗了许多年,最后终于在下关海峡的坛浦海湾,进行最后的决战。在朝的安德天皇(当时只有八岁)与平家一门的妇孺,在这海湾会战失败后,全部丧生了。
  往后七百年间,坛浦海湾及附近一带海岸,不断出现平家的鬼魂。譬如说,在坛浦海边捉到的螃蟹,有着像人类般的面孔,所以这种螃蟹称为“平家蟹”,传说这些螃蟹是平家武士的鬼魂所变。这一类传说一直被流传下来。这一带的海边,至今仍有许多传奇之事断断续续的发生。
  黑夜里,总有一些如萤火般的灯球遍布在海边,有时在浪涛上飘来飘去,四处闪烁地摇晃。渔夫们称之为“鬼火”,而且对这种青白色光球已经很习惯。暴风雨来临时,从远处听闻到如同打仗时的吶喊声、冲杀声,不绝于耳。
  船家说:昔日这些平家无头鬼魂比现在更恐怖。在黑夜有船只经过时,它们就会在船边出现,故意将船翻沉;在海边游泳的人则会忽然被拉入海底淹死。此后,地方上人士在赤间关(现今之日本下关)建了一座阿弥陀寺,用以祭吊平家鬼魂,祈求平安。
  在寺庙附近的海边,有一小堆墓地,立了许多墓碑。在那些墓碑上,刻了当时在会战中投水自杀的安德天皇,还有其他大臣的名字。每年忌日,为了替武者祈冥福,也举行一些仪式。
  阿弥陀寺造好以后,立了墓碑,平家的鬼魂也比以前稍为平静,但有时还是会发生一些令人毛发悚然之事。有人说,死的人太多了,有许多鬼魂还未能转世投胎。
  百年前,这赤间关住有一位叫芳子的少女。自幼双眼已盲,以弹得一手好琵琶维生,而且她以弹奏源井家的故事而闻名附近。当她专心一致,弹到﹁坛浦会战﹂这一段故事时,简直达到神人共泣的地步。
  未出名时,芳子过着极贫穷的日子,幸亏有位和尚不断接济她,这和尚就住在阿弥陀寺。和尚很喜欢诗歌与音乐,常把芳子叫到寺里来,欣赏她的绝技。
  不久,和尚叫年轻的芳子不要到外面流浪了,就住在寺中帮忙。芳子很感激,就长住了下来。
  寺中有个房间给芳子住。有了栖身之处,三餐又不用发愁,在没有什么特别事情的夜晚,芳子就弹奏曲子给和尚听,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惯例。
  一个夏日夜晚,附近有位施主过世,和尚被请去做法事,办事的小沙弥也跟着去了,只留下芳子独自守在庙内。天气十分闷热,芳子就想到外面去纳凉一下,踱出了房间,到大堂走廊上去吹风。从走廊向外望去,就是寺的后院。
  芳子静坐在走廊上,想等和尚回来。一个人觉得很无聊,就弹起了琵琶。过了子夜,芳子本想回房里歇着,可是和尚还没返来,便独自在走廊边傻傻地坐着。
  突然,后门传来一阵好像人的脚步声,穿过后院,逐步走向走廊。芳子正疑惑着到底是谁的时候,脚步声已经在她的面前停了下来。但是,并不是芳子所等待的和尚。一声嘶哑声音叫了芳子的名字,阴森而且粗鲁,像是武士指使下人的口气。
  “芳子!”
  芳子吓了一跳,一时答不出话来。那个声音更阴沉,似乎就在身边:
  “芳子!”
  “是!”
  瞎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怪异来人吓得不知所措,只有轻轻回答。
  “我的眼睛看不到,是哪一位先生?我一时想不起来……”
  “没什么可怕。”那人的语气变得稍为平和。
  “我住在这附近,到这里来有点事和你谈。我主人是身分高贵的人,这趟出游,带了很多官员,正好停留在赤间关。今夜是要看坛浦会战遗迹,特意留在这里。”
  “主人听说你是弹‘坛浦会战’的名手,很想请你弹奏一曲。所以,你现在立刻拿着琵琶,跟我到宅邸走一趟。”
  那个时代,武士的吩咐是绝不能违抗的,芳子只好立刻起身抱着琵琶,和那位陌生武士一起出发。武士很灵巧地拉着芳子,就这样一面拉一面赶路。牵着芳子的手坚硬冰冷如铁棒一般,随着脚步,武士身上还发出“铿!锵!”碰撞的声音,一听就知道那武士穿着甲冑。芳子心想,这位可能是个值夜武士吧!
  芳子对这武士怀有的恐惧慢慢消除了。奇怪的是,她产生了另一种感觉,好像是有很多好运在等着她似的,芳子心里愈想愈兴奋。武士刚才曾对芳子说“有一位身分高贵的人”,芳子想起这句话,便高兴地胡思乱想。想听我弹奏的人,说不定是天皇的兄弟。
  没有多久,武士突然停住脚步。芳子仔细地聆听左右,觉得好像来到一个大门前。
  奇怪!这个方向的街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门?阿弥陀寺的山门附近应该是没有才对。芳子正在犹豫时,身旁武士对着大门吼道:
  “快开门!”
  的确没错,有开门的声音。穿过广阔的庭院,好像又来到另一个门口。武士又大声地叫:
  “来人呀!我把芳子带来了!”
  这时,从里面传来一阵急急忙忙的脚步声,接着是开门、开窗的声音,然后是一阵女人们谈话的吵杂声。
  芳子听到女人们谈话的片断,知道这里不是一个普通地方,一定是个高贵的宅邸,那些女人大概是女侍。但是,芳子无法想出为何会被带到这里来,连瞎猜的时间都没有,她就立刻被另一个武士拖着手,连上了五、六级台阶。到了最后一级台阶时,芳子被命令脱下草鞋。接着换另一个女人牵着她的手,走过一大段很长很光滑的走廊,再转过很多廊柱,又经过一些广大的榻榻米之后,终于来到一个大厅。
  芳子猜想,这个大厅就是贵人公卿的集会所吧。绢绸丝缎的轻微磨擦,好似森林中的树叶被风吹落。四周有很多人在轻轻谈话,压低的话语都是宫廷中常用的官话。
  “请入座吧!”
  芳子突然被声音打断思维,惊醒过来。这时,芳子面前已铺上一张柔软坐垫,她缓缓坐在垫上调整乐器,一个女人声音飘过来:
  “现在就开始吧!弹着琵琶声,唱一段平家的故事,这是我们主人最喜欢、最想听的曲子!”
  听这口气,可能是邸宅中的女侍长。芳子心想,要唱完平家的曲子,得花好几个晚上的时间才行。芳子想了一下,寻着来话问着:
  “这是首相当长的曲子,要把它唱完,是很费时的。请问一下,贵主人最喜欢哪一段?”
  那声音似有若无地传来:
  “就唱坛浦会战吧!那一段是平家曲子中,最为哀怨的一节。”
  芳子不再答话,手指不停地挑着弦、发出歌声,由激烈的海战那一段开始:
  
  ……摇橹声、军舰破浪前进声、飞在空中的箭矢声、兵士们的喊杀声、
  踏步的声音、刀剑砍到铁甲的声音、被砍倒、掉落水中的声音……
  
  全部以琵琶,巧妙地弹奏了出来。
  渐渐地,芳子四周传来阵阵赞美声。
  “她真是个登峰造极的高手。”
  “在城里,也难找到这么好的……”
  “普天之下,可能没有人比得上芳子了!”
  芳子听到这些赞美,更卖力地唱奏,心里感到无上的光荣。四周又都静了下来。
  终于弹到平家遭到不幸命运的那一段,这正是平家一门哀怨的高潮,平清盛的妻子抱着幼帝投水自尽。四周发出惧怕与痛苦的呢喃,其中还杂有怪异的哭泣,声音如鲠在喉,沉闷得令人难受,芳子吓到了,琵琶一下子停顿下来,四周立即恢复寂静。过了好一会,才又听到刚才那声音慢慢流过来:
  “你真是世上首屈一指的演奏者,久仰大名,但是没想到你竟然有此超绝的技术。我们主人交代要重重谢你。从今晚开始,连续六天,每天晚上到这里来弹奏琵琶。主人听完后,还要到别处旅行,不能耽搁,明天晚上也在这时间来。今晚接你的那个武士,明天还会去接你。
  关于这件事,要牢记!我们主人在赤间关的这段时间内,无论如何,都不能告知别人,因为主人这趟旅行很机密,绝对不能让人知道。那么,今晚真是辛苦你了,就请你回寺里去吧!”
  芳子回谢了之后,便被另外一位女侍牵着手走出了大门。门口站着刚才带芳子来的武士,又把芳子送回寺院走廊。
芳子回到寺里,天色已亮了,寺内空无一人。所以芳子整晚不在寺中,也没有人知道。
  和尚昨晚回来时已很晚,以为芳子睡了,也就不在意。第二天白天,芳子因为没事,所以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关于昨天晚上发生的奇怪事情,只有她自己知道。
  这天晚上,到了子夜,那武士依旧前来接芳子到宅邸的大厅弹琵琶,唱平家曲。和前一天晚上的情形一样,芳子演奏得相当动人。然而她这一次溜到寺外,被寺里的小沙弥发现了,待天快亮返回寺中时,就立刻被叫到和尚处。和尚为了芳子安全,说了很多警告的话。
  “芳子!我很关心你,一个人深夜在外面闲荡,实在太危险。为什么你不告诉我,我可以找个佣人陪你。老实告诉我,芳子,你晚上到底去那里去了?”
  芳子对和尚说:
  “师傅,请你原谅,因为有一点小事情,白天没有办好,所以……晚上……”
  和尚见芳子故意避着不说实话,反而更为担心。
  这孩子不对劲,她在隐藏着什么秘密,说不定这少女已被妖魔缠住,实在有凶险,和尚的心中忐忑不安。
  和尚不再追问芳子,便私下吩咐寺内佣人暗中注意芳子的举动。如果芳子还是在晚上溜出寺外,就尾随在后面,探个究竟。
  这天晚上,芳子又溜出寺外,而且被寺里的佣人发现了。“果然不错!”佣人立刻提着灯笼,远远跟着芳子。
  晚上下着细雨,四周非常黑暗。佣人好不容易才跟上芳子,走到街上时,已看不到芳子踪影。看样子,芳子好似被人拖着飞驰,否则脚步不会这么快。
  一个瞎子的步伐能这么快,的确是件奇怪的事。
  在黑暗中的确不太好行走,佣人到平常芳子喜欢去的地方四处找寻,但都扑了个空。附近没有人看到芳子来过。
  佣人找了很久,顺着海边,准备打道回府,突然阿弥陀寺的墓园传出一阵琵琶声,佣人差点吓晕过去。墓园里伸手不见五指,在漆黑中,有二、三点萤火在微微摇晃。
  寺佣立刻折向墓园,穿过崎岖荒废的草丛,终于来到墓地。灯笼的昏黄火光远远地照到芳子独自坐在墓地旁,冒着雨,像失掉魂一般,面对着安德天皇墓前,把琵琶弹得直响,拼命地唱着。唱的正是坛浦会战的故事。芳子四周每一个墓碑上面,都有一盏绿色蜡烛似的炬火,不断上下飘动。接着前后左右也有不知其数的萤火闪现,那佣人心中不禁打了几个寒颤。
  寺佣鼓起勇气低声叫唤:
  “芳子!芳子!你被鬼魂迷着了……芳子!”
  但是芳子好像没有听进耳朵。芳子愈唱愈起劲,拼命唱着坛浦会战的故事,伴着琵琶铮铮的弹奏声。
  寺佣顾不得凶险捉住芳子,在芳子身边说:
  “芳子!芳子呀!……快,快跟我回去!”
  这时芳子以很不耐烦的语调对寺佣说:
  “真是胡来!在贵人的面前捣蛋,会受到重罚的!”
  这句话听起来真叫人汗毛直竖,寺佣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事实证明芳子是被妖魔缠住了。
  寺佣不由分说,拼命拖着芳子离开现场,把芳子带回寺中。一到寺中,和尚立即脱下芳子被雨水打湿的衣服,然后喂她吃点东西,喝点热汤。而后和尚叫芳子向大家说明,她到底在干什么。
  芳子呆坐一下后,终于清醒了,发现自己不该让和尚担心,而且瞒着他,便一五一十的把详情告诉和尚。
  和尚说:
  “芳子!你真是个可怜的孩子!你正陷在凶险路上。你该早点和我商量的,这是件非常恐怖的事。因为你的天赋,注定要遭到这不可思议的厄运。”
  “不过事情既然发生了,你要有准备才行。你并不是到别人家去弹琵琶,你每天晚上去的是寺后那个墓园中的平家墓地。今夜若不是寺佣冒着雨,到那里把你找了回来,到现在你还坐在安德天皇的墓前。
  “这是鬼魂找上你,你所幻想的一切都是鬼魂做出来的。你听从了冤魂的指示,那些鬼魂的意志力就会永藏在你身上,如果你再接受冤魂的命令,你的身体就会被撕裂成数段,迟早会被鬼魂摄去性命!
  ……糟糕的是,明天我还要去那一家守最后一夜,为了超渡死者,这是非去不可的。所以我不能在寺里陪你,不过,在我出门前,我会把护符经文写在你的身上。”
  在太阳尚未西下时,和尚与寺里的执事把芳子脱得精光,拿起毛笔,在她胸前、背后、头、脸、颈子、手、脚,甚至脚底板也都写上了般若心经。写完之后,和尚对芳子说:
  “今晚,在我出去以后,你就立刻去坐在后院走廊上,在那里等着。过不了多久,便会有人来接你,但是,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绝对不可以开口和来人说话,要保持安静,也不能随便挪动身体。如果你不听吩咐,任意挪动身子,或是发出声音,那么你的身体便会被撕裂开来。
  不过,芳子!别怕!命中都有注定,谁也没法帮你。也就是说,记住我的话,绝对不能出一点儿纰漏,照我告诉你的方法,保持冷静,危险与恐怖便可化解掉。”
  子夜来临,和尚及寺中执事都走了。芳子依照吩咐,静坐走廊上,把琵琶放在走廊的一旁,自己坐在琵琶后边。然后摆出打禅姿势,一动也不动地打坐。芳子精神集中起来,不敢发出丝毫响声,连呼吸也怕给别人听到。不知坐了多久,远处好像传来了脚步声,逐渐靠过来,一会儿进入后院拱门,走过后院,又走到走廊边,就在芳子的面前停了下来。
  “芳子!”
  那声音喊着她。芳子摒住呼吸,保持打坐的姿势,大气都不敢透一下。
  “芳子!”
  第二声更加凄厉。接着发出第三声,有如魔刀般刺耳:
  “芳子!”
  芳子心头乱跳,差点要倒下去。不久,有股阴风袭来,夹着喃喃细语:
  “没有回答哩!这个小姑娘很可恨!跑到哪里去了?再找找看!”
  走廊边立刻有一阵磨沙的脚步声,慢慢地靠近了芳子身边,突然停了下来。芳子吓得浑身发冷,四肢僵硬,连呼吸都停顿了。
  接着,芳子耳边有一股寒气,在喃喃说着:
  “这里放着琵琶,奇怪了!琵琶师哪里去了?咦?只有两只耳朵。噢!原来如此,她不在这里,难怪没有回答我,想回答也没有嘴巴。琵琶师的身体已经没有了,只留下一对耳朵。好罢,既然找不到,把这对耳朵带回去给殿下看,算是找过芳子了,就这么办!”
  剎那间,芳子的耳朵被左右一对像铁般的手指夹着,立即有股被撕裂的感觉。那时的痛苦是无法形容的,但是芳子依然不敢发出声音。脚步声跨过走廊,消失在远处。
  芳子觉得肩膀两边好像有什么粘糊糊的东西在往下流,但她还是不敢动,此时她已吓得有如木头。
  天快亮时和尚回来了。一回到寺里,便立刻到后院去看看结果如何。他突然踩到一些粘粘的东西,摔了一大跤。“不好!糟了!”他低喝一声,在灯笼下,照出来那些粘糊糊的东西,原来是一摊鲜血。
  和尚看看芳子,她依然坐在走廊边,摆出一副坐禅的姿势,一动也不动。从伤口流下来的血丝,染红了全身……
  “呀!芳子!”
  和尚低唱佛号:
  “怎么搞的?你受伤了!”
  听到和尚的声音,芳子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松懈下来,就忽地晕倒地上,等救醒过来,才开始说出昨晚的情形。
  “唉!……真是劫数!”
  和尚双手合十。
  “都是我的错!阿弥陀佛!在你身上到处都写上经文,只漏掉耳朵。我以为寺里执事会做得很完善,没想到他漏了耳朵没写。一切都是我的罪过,如果我再仔细检查一遍,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既然丢了耳朵,也没办法讨回来了,赶紧治疗伤口要紧。”
  “芳子!你该振作起来!这辈子再也不会遇到这种恐怖的事了。那些鬼魂再也不能来折磨你了。你放心吧!”
  芳子的伤口,经过医生的治疗,不久便恢复了。这事没多久便传遍了各地。芳子这名字,一下子变得无人不晓。很多达官贵人为了听芳子弹奏,特意从远道赶来赤间关,还送了她不少银子。
香叶的秘密
作者 : [日]小泉八云
  香叶的秘密
  从前,在丹波国有个叫源助的富商,他有一个聪明美丽的独生女儿,叫做香叶。源助觉得女儿聪明美丽,在乡村里仅学些技艺,十分可惜,于是就差遣几个可靠的仆人陪伴香叶到京都,去学习京城名门闺秀的举止和礼法。
  香叶在京都学成返乡后,就嫁给父亲的商人朋友亨罗耶,并且生了一个儿子,三个人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然而,香叶却在她与亨罗耶结婚刚满四年不久,生了一场重病死去。
  就在香叶下葬那天晚上,她的儿子忽然对家人说:
  “母亲回来了,现在正在二楼的房间里,她看到我也不跟我说话,只是一直对我笑,我好害怕,所以赶快跑下来……”
  屋里三、四个大人听了孩子的话,半信半疑地跑上二楼香叶生前住的房间去,果然在祭台上微微颤颤的小明灯光晕下看见了香叶,几个人一时全都吓傻了。
  香叶站在衣橱边,衣橱的抽屉里放的仍是她生前所用的梳子、发饰及衣物。站在衣橱旁的香叶,上半身的轮廓非常清楚,然而腰以下的部分却慢慢地模糊,甚至一点点地消逝。香叶的神情和容貌就和她死时没什么两样,哀哀怨怨地,可是她整个人却如同水中的倒影般,完全是透明的。
  顿时,几个人回神过来,跌跌撞撞地逃下楼,惊魂未定地聚在一块儿商量对策。香叶的婆婆说:
  “女人啊,总是很在意那些装饰、化妆品等杂碎的东西。香叶平日就非常爱惜她的东西,八成那孩子是回来看她的东西!如果我们不赶快把这些东西送到寺里烧掉,她还是会回来的。另外,也赶快把那孩子的衣物整理好一块儿送去,说不定也有安魂的作用!”
  大家讨论后,都认为越快把东西送去越好。翌日清晨,他们立刻把香叶放在衣橱抽屉内的发饰、衣物等等打点清理好,一并送到檀那寺(祠堂)去。
  但是,这晚香叶又回来了,仍然和前夜一样,站在衣橱前频频望着她已空的衣橱。第三天、第四天……香叶每晚都回来看她的衣橱。
  亨罗耶一家人被搅得心神不宁,整个家也变得极无生气,阴气重重。
  一日,香叶的婆婆前往檀那寺与该寺的住持详谈,告诉他鬼魂骚扰全家的事,并且与住持商量该如何设法驱除鬼魂。
  檀那寺的住持是位年高德劭的老僧,大玄和尚,他听了这些话,想了想,说:
  “这可能是因为那个衣橱的抽屉里有什么东西让你的媳妇放心不下,她才会一再地回来。”
  香叶的婆婆答道:
  “但是抽屉的东西全拿光了!现在衣橱里什么都没有啊!”
  大玄和尚接道:
  “好吧!既然如此,我跟您去看看。我先在那房间里守着,到时再想办法吧!可是请您务必转告家人,没有我的指示,任何人都不可进房间来。”
  是日,夕阳西沉,大玄和尚姗姗来到亨罗耶的家里,二楼的房间早已准备妥当。大玄和尚关上了房门,就独自坐在房内念经。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