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diy

姚国华 (现代)
中国人在哪里迷失了自己?     百年中国,从末日之中的大清帝国到今天,中国人无时不刻不在梦想着富国强兵,"超英赶美",紧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紧赶慢赶,时至今日,除了少数东部地区的"橱窗"城市,中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依旧在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下,与贫困斗争。
  反观之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在一片战争的废墟中,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便重新跻身发达国家,国力强大,民间富足。
  这是为什么?
  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牺牲,中国从晚清的暮气中走出来,经过"五四"的洗礼,在二、三十年代,爆发出惊人的文化活力,旋即又进入革命的风暴,直到79年代末,才从迷梦中惊醒。
  当前,这个社会正经历着"庸俗、劣质、僵化、腐败、没有生机、没有内涵、没有后劲、没有创造"的痛苦的癌变。
  这又是为什么?
  叩问历史,反思现实。
  姚国华先生积聚大半生的思考和5年呕心沥血的系列力作:《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上卷《文化立国》、下卷《大学重建》),以哲人的深邃和思想者的勇气,对中国的未来提出了深层的思考:
  一个民族贫穷和腐败的根源是文化生命的弱化,是自信心的失落、价值观的迷失、创造力的匮乏、凝聚力的瓦解,是人文精神的沦丧。中国现代化的尴尬,源自于文化的积弱;中国的未来,在于实施文化战略,以文化立国,全面进行大学的重建。
  【特别推荐】 邓晓芒:《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序
  【特别推荐】 导言:主流现代化观念的质疑与反思
  【我说两句】 中国该如何现代化? 【我来说两句】
■碰撞:两种文明的核心比较
  5000年华夏文明,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方式基础上,体现着农业生产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点。以农为本的乡土中国,在依赖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上有自己独到的生命体验,中国古代诗歌和文学的发达,皆是这种生命体验的表征。但在这种以直觉体验为主体特征的文明中,缺乏实证科学的精神和理论的解析。中国人关于人与世界的终极关怀,主要就是道家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佛家万念皆空的人生信念。与此相应的乡土社会没有历史进化,只有自然演变;生活方式没有发展,只有知识、经验、技术的代代重复。农业文化倾向于自然状态,不鼓励人们超越直接生活经验,去追求对象世界、彼岸世界的生命意义,这注定它发展的极限。事实上,中国文化中原本并没有"发展、进步"的观念,只有"轮回运转"、"治乱交替"、"分合循环"的观念。
  而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的工商业文明。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国的孔子在宣扬着"君臣父子"的伦理道德,建立农业社会的文明秩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致力于建设希腊文明的信仰和理性。在信仰和理性的大厦之上,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欧洲找回了自己,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突飞猛进,在近代开始超越烂熟的东方文明,成为成就卓越的文明主体之一。
  姚国华先生将这两种不同文明体系的发展理解为这样的途径:
  西方文化根本上是立足彼岸的信仰主义,表层是严谨精确的理性主义,道德、功利是末梢上枝叶和果实;抽象原则自上而下落实到个人的物质利益层面上,尊重私有财产、个人自由甚至个人隐私,相互间的道德(及法律)基于不言自明的公理和终极关怀,西方现代文明的高大建筑很快便立了起来。即:信仰→理性→道德→功利。
  中国文化根本上是脚踏实地的功利主义,表层是温情脉脉的道德主义,理性、信仰是末梢的工具和点缀;天人合一的根系虽然很发达,但个人体验自下而上却难以提升,道德规范总是被物质利益瓦解,实用理性、实用信仰更是像纸一样单薄,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和周期性动荡。即:功利→道德→理性→信仰。 【我来说两句】
■癌变:古老文明的现代困境
无形的人文学院
1994年春,在工科为主的华中理工大学,出现了姚国华先生主讲的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人文讲座,逐渐形成全校最有特色、最有吸引力、最难以忘怀的课堂。三年间,组织并主持的讲座及其它文化活动近400次,参加者总数达12万余人次。人文讲座树立了一面旗帜,一种教育理念,被时人誉为"文化绿洲"。   百年中国的激变,是两种文明体系大碰撞的百年。"天朝大国"的子民,在这一百多年的痛苦转型中,从未如此困惑和迷失。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经历了曲折反复,且至今没有完成观念转换。师夷之长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冀求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辛亥革命直到新中国的建立,才最终确立国家的独立地位。在中外文明激烈的冲撞中,中国人培养了自己新的民族精神,重新获得自己立足的空间和精神的归宿。
  但是,经历过文革的混乱,从经济改革中睁眼看世界的中国社会,面对繁荣富足的发达国家,依然没有摆脱落后、自卑的困惑与迷失。中国社会,面临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系列领域内的困境。
  姚国华先生这样评价现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困境:"庸俗、劣质、僵化、腐败、没有生机、没有内涵、没有后劲、没有创造。"
  以"功利"为中心的现实主义,主导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文艺界一片荒漠,"下半身写作"大行其道;欧美大片充斥街头,风头远远盖过国产片,哈日、哈韩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学术界腐败横行,教授院士满天飞,硕士博士遍地滚,科技竞争力指标却连年下滑,学术成果却屈指可数。诚信这样的基本道德问题,居然成为媒体和大众讨论的热点。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困境? 【我来说两句】
■反思:向左看,向右看
  姚国华先生在《文化立国》一书中,环顾了世界各国和一些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模式:俄罗斯的西方化、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是公元10世纪弗拉基米尔大公决定皈依拜占庭式的东正教,以取代传统斯拉夫人信仰的原始多神教。第二个周期,是18世纪初彼得大帝实施的变革。第三个周期的起点,是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在30年代,与遭受经济危机席卷的整个西方世界形成鲜明对照,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在计划经济、文化封闭、政治专制的条件下,仅仅用十多年的强行军,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化为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业国,创造了世界工业化最快的奇迹,为打败法西斯准备了雄厚实力。这三个周期的特征分别是:思维上的教条主义、情感上的国家主义、行动上的集体主义。
  日本模式:日本是个孤岛上的单一民族。自古以来,岛民们孤独与自卑,因此对外部更有好奇和渴望。他们总感到自己处在强大的世界帝国--先是中国,后是西方--的压力下,因而要奋发图强,急起直追,全面学习,主动改革,提升自己的实力。在受到西方强势文明冲击时,它也曾一度采取闭关锁国的消极防御政策,但当人们意识到锁国无效时,便全力以赴地学习西方,进行"明治维新",展开一场为生存而竞争的急行军,紧接而来的是对他国的主动侵略。战后,在国家至上、集体意识的支撑下,日本经济快速复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路,仅仅花了20年左右的时间。姚国华先生认为,"武士道"精神,乃是日本复苏的重要精神支柱。
  香港、台湾、新加坡等以华人为主的实体(政治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大陆中国除外)成功实现经济起飞的优势在于:一是继承了中国人实用主义、现实主义、技术主义生存方式及千年文明积淀的高度智慧;二是把传统家庭、家族、乡里等小圈子里的和谐人与人关系,发挥于经营网络之中;三是离乡背井的人们,在脱离祖国后的生存压力之下,孤立面对异己文化的挑战,被迫融入并形成自新意识;四是脱离了传统母体内的乡土社会,摆脱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包袱,以及实现社会革命与重建的巨大代价。
  而亚非拉一些国家的现代化,则是"文化自主日渐丧失,政治腐败越陷越深,经济效率极端低下,社会动乱频频发生"。这一切,都与制度背后的文化因素有关,当人们内心拥有基本的信仰,由此派生出普遍的理性原则,法律和公德就能够得到自觉的约束,政治权力就能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而一个没有普遍的精神信仰的社会,人的追求限于世俗利益,物质欲望容易膨胀到失去约束的程度。世俗权力总会有一些无法约束的死角,那里必然产生腐败。拉美、东南亚和非洲的现代化之癌,与腐败密切相关。
  姚国华先生总结道:人类历史并不存在单线的、唯一的、共同的发展模式,并不存在一条普遍的"现代化"道路。一个民族发展不是依靠外部推动,而是凭借内在力量的激励、积蕴和发挥。开放、接轨只是外在条件,文化反省和新的文化建构才是内在根本。 【我来说两句】 ■棒喝:文明的兴亡,系于内而不在于外   无论个人还是民族,根本的命运都由自己内在的文化所掌握。在中国的现代转型任重道远的今天,对于当前中国的现代化主流观念,姚国华先生在书中的导言《主流现代化观念的质疑与反思》中大声质问:
  我们准备了这样一种文化吗?--它不是一堆空洞的抽象概念,不是一套传统或外来的知识体系,不是一串苍白的摆设、排场、装饰、宣传与表演,不是一些低俗的娱乐消费,而是国民精神里的信念、理性、情趣、想象力、创造力。
  我们准备了这样一代知识分子吗?--他们不只是掌握某种知识结论的学者,或有一技之长的专家,而且是具有宽阔的知识视野,博大的战略心胸,灵动的创造思维,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人格情操,健全的自由意志的现代精英。
  谁能说,我们准备好了呢?......
勿忘国耻:如今的圆明园,已经成为一个游玩的好地方   斯宾格勒历史哲学的启示:每个文明都在自生自灭,并不存在单线的、必然上升的人类进化规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能解释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对世界历史存在过的21种到26种社会或者文明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后,得出结论:文明的成长,取决于内在的应战意识和创造精神,而非外部的机遇和手段。文明生长的关键,是要由对外部的应战转移到内部的人格精神的培养之上。
  而因《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而享誉世界的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预测,21世纪世界的冲突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不同文明体系的冲突,不同文明体系是以各自不同的文化为内核的,新的国际冲突正以文化差异为标准划分阵线。一个文明体系的发展,取决于内部的信任和文化凝聚力。
  《历史的终结和最后一个人》一书轰动全世界的日裔美藉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文化是经济生活的内在灵魂。他将文化与制度分开,指出在制度趋同背景下,文化是决定经济成效的主要因素。 【我来说两句】
■呐喊:文化立国,文教兴国
  中国的地域太大,人口太多,文化太宽泛,成分太复杂,组织太散漫,结构太不稳定,相互间的共同利益、信仰、规则、约束太小,统一的民族意识缺乏,民族凝聚力不强。经济发展给人的满足小于贫富差别给人的不满。靠什么力量凝聚这个民族?
  回答只能是一种:开放背景下的文化综合与创造过程,只有文化的进步才能真正激发人们的生机和活力,才能让每个人获得真正的精神的充实与安顿,国家和民族才能保持进取的整体生命力,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80年代以来,经济决定论一直主导着社会舆论;当经济增长碰到社会腐败、经济无序的问题日益严重时,才有一种相对深入但仍然一样幼稚的体制决定论流行。然而在中国,却从未产生过建立在独立个体之上的法理文化。法律以理性为基石,道德以信仰为基础,在一个普遍缺乏信仰和理性的国度,如何能用制度去主导社会的均衡发展?
  为此,姚国华先生大声疾呼:科教兴国是不够的,应当进一步提升为文教兴国。
  那么,如何进行文化立国、文教兴国呢,姚先生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战略。敬请关注明日本栏专题:《文明的棒喝(下):重塑民族魂》。
  (本专题撰文:华敏)
当代大学之病
  然而,大学走到今天,却走进了一个沼泽。姚国华先生痛斥道:"大学已沦为现实生活的工具,整个知识分子群体更沦为一群讨生活的高级市井。"
清华大学,每年有将近20%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而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回国。
  失去独立的文化灵魂和学术传统的大学,在市场大潮中,变得畸形起来:
  工具化:大学成为服务于具体现实需要的机构(看看全国有多少所大学争着抢着办MBA!),实用主义迷漫,教育体制僵化、人文思想枯萎;
  教条化: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是按现成教科书及教学程序进行灌输,不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造成学生视野狭隘、目光短浅、思维古板、悟性迟钝、情感苍白、综合素养低下,要么是驯服的工具(螺丝钉),要么是投机钻营者。
  官僚化:中国大学里,校长、书记各1人,副校长、副书记多达10人;学校的常设处、部、室多达30-40多个,即便精简也是把几小盘菜装进一个大盘,实际上人数没有减少。还有自上而下的团、工会系统,有各级学术机构--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因此,相互摩擦、权力争夺、踢皮球、开会、没事找事干,构成了每日大学的管理事务。领导班子的最大工作是尽量向上面要钱、要指标、要项目,然后在下面搞分配。大学宝贵的资源,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被浪费着。
  世俗化:毕业工作的压力、消费观念的诱惑把学生的思路、情绪、选择引进死胡同。大学生或麻木不仁、或玩世不恭、或浮躁轻狂,关于人生、社会的基本素养几乎空白,文史哲完全不懂,便钻研市侩的交际学、公关学、谋略学、厚黑学,基本的科学理论、系统知识、思维能力都不具备,便专注于某些专业技能(南方一些大学生除计算机和外语外的所有课程都只应付)。
  近亲化、人情化、宗派化,师门陋习猖獗,劣胜优败成风,公平竞争窒息,近亲繁殖成了中国大学最典型、最严重的结构性陋弊之一,而且愈演愈烈,成为学术退化、学术腐败的重要根源之一。
  总体来说,大学迎合着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科技轻人文、重操作轻思想的倾向,丧失对社会的超前性、批判性、创造性。中国的大学,就这样迷失在沼泽里,欲罢不能。 【我来说两句】
■大学的核心使命
  什么是大学?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什么?
  大学(University)之"大",乃是全面、普遍、高深、超越之意;大学之"学"乃是精神、思想、探索、创造力之旨。
  一个高级文明,既要有由下而上的文化积累和进化,又要有由上而下的文化向导和独创。这就需要一个独立的知识精英阶层,站在整个文化的象牙塔里,反省、创造、传播高级文明成果。大学就是现代文明的象牙塔。它不掌握现实权力,也不是经济、政治的工具,但在整个文明体系中拥有独立的文化权威。
  大学要主导社会潮流,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而不是成为时代的应声虫。大学不只要认识和适应现实,而且要给予人们把握和改变现实的力量。大学是现代社会的火车头,而不是经济政治的服务性、附属性、辅助性、工具性机构。大学的使命在于以自由、超越、博大、深厚、多元、宽容、尊重的精神,建立一种反思、对话、批评、创造的文化环境。
  在此基础上,姚国华先生提出,当代大学需要实现其核心使命:
  1、大学生作为精神无产者,应成为抑制利益集团膨胀的清新力量。大学处在当下与未来的中介之上,立足于现实,又能够认识、反省、批判现实,并主导对现实的全面改造。大学应培养大批新生力量,给社会注入现代意识、文化科学资源,保持社会的生机与活力,以舆论监督抵抗利益集团恶性的膨胀,扼制深藏在现实生活中的千年腐败之根复发。
  2、中国大学不能满足于知识教育的工具性使命,还要全面承担发展文化与科学的使命,甚至还要部分地承载提升全民精神空间的使命。一个稳定、深刻、统一、强大的民族要有超越于现实生活之上的力量,从各个层面支撑全民的文化空间。
  3、要根本改变中国人在全球化格局里的被推动、被同化、被排斥、被改造的地位,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大学文化中心。大学,首先要成为民族的文化根基,成为国家统一的文化凝聚力、向心力的中心,成为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
  最后,作者指出,中国的现代重建,以及作为其轴心的大学建设,必须把根本思路放在人类文明的全面对话、反思、综合、创生之上,以求在全球一体化、技术化、信息化、消费化、军事对峙及市场竞争之上赢得主动,形成新的价值和新的文明--不是弱势的跟随,而是强势的创造。 【我来说两句】 ■重建象牙塔,重塑民族魂   那么,当代中国,该如何重建大学,实践其核心使命呢?
  作者响亮地提出,应该"用经济特区1/10的钱、1/10的人,以10倍的胆识建设大学特区,创造10倍的效益,10倍的后劲"。这个大学特区,是以大学为中心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综合发展体系,集教学、研究、创作、发明、运用、推广、市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带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文化中心,也是社会前进的发动机。
  在"大学特区"为核心的战略指导下,作者还提出了他的一系列大学重建的主张。其中包括:
  科学院、社科院、文化艺术团体取消独立建制,核心部分大学化(并入大学),其他部分市场化;
  多数高校可以推向地方、民间及市场,实行产业办学;但文化教育不是产业,大学更不能产业化;
  高校招生制度的分化:重点大学精英化选拔,普通高校大众化普及,灵活多样与严格标准相统一;
  ......【全文】
  等等。作者集中、系统、清晰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大学体制,重建大学精神的主张。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当前的大学,必须以公开透明的外科手术扼止沼泽化,清淤割瘤,进行结构性重组,整顿内部管理,进行开放式、流动式的办学。【全文】
  最核心的是,我们应该从头反思我们的教育思想,从教育理念、教育制度上进行深刻的反省。如此,则国家之幸,民族之福。大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学之病,亦是民族之病。大学不立,文教不兴;文教不兴,国何以立? (本专题撰文:华敏) 百年中国:大学独领风骚
  莫斯科大学校长V·萨多给尼奇说: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时代起,大学就已经成为"政府-社会-个人"这个经典三角关系中人类发展的一个文明开化因素。大学始终致力于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不断建立和维持平衡。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改朝换代大动荡的半个世界,中国大学的陆续开办和深刻变革,给轰轰烈烈的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打上了深深的大学运动的烙印。
1924年6说16日,孙中山率国民党军政首脑出席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留学德国并深受现代大学之父洪堡的大学理念影响的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几年间,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下,北大网罗了大批思想学术大师。以北大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唤起了中国人的现代民族意识,因而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从文化这个内核上建构新的社会体系,成为现代社会的起点。
  1924年黄埔军校开学,孙中山说: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
延安抗大,为新中国培养的大批党政军干部   在黄埔军校师生的基础至上,蒋介石建立起国民党政权,其政府和军队的大多数官员,都毕业于黄埔军校。这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所特殊的大学。
  还有一所特殊的大学,那就是陕北的"抗大"。从南方红色根据地到延安,有各式各样的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军政大学、干部学校、随营学校、公学、学院等等。1937年到1939年两年间,陕北公学培养了6000多名抗战干部。
西南联大校训。这所抗战时期的临时大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毛泽东给陕北公学的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中国要有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顺利地解决。"
  1937年平津沦陷后,流亡中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在教育部的主持下,组成长沙临时大学。次年春天,临时大学迁往大西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湘粤黔滇旅行团,两个多月间徒步跋涉3360华里,抵达昆明,与绕道香港、越南入滇的其他师生会合。于是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在中国西南的穷乡僻壤中,诞生了闻名于世的西南联合大学。它所积淀的深厚学术资源,融进新中国建立后的意识形态中,成为文化、教育、科技重建的核心力量,其业绩尤以"两弹一星"为代表。一批人解放后流向海外,在华人世界中形成了以杨振宁、李政道为代表的科学精英。
目录
2004年06月18日22:30 作者:姚国华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上卷 文化立国
  序〖邓晓芒〗
  导言 主流现代化观念的质疑与反思
  哲学篇 人文视野
  内心苍白,丧失独立文化坐标的技术精英们,热衷于出国镀金,看到西方文明的种种皮毛,回来一一抄袭、接轨,并以为成就,这造成社会庸俗、劣质、僵化、腐败、没有生机、没有内涵、没有后劲、没有创造。
  社会是活的生命体,文明是人类创造出的有形结果,文化是人类据以创造的内在灵魂。因此,把握现代文明需要人文视野和文化战略,不能停留在经济、制度层面。民族崛起的关键,是建构内在的生命动力体系。
  第一章 中国需要文化的内在驱动
  ●人们总以消费主义眼光,搜罗别人皮毛,抄袭有形模式,却不反思,现代文明是什么,我们内心缺点什么?
  ●现代文明立足于人们内心的基本认同:普遍、统一、公开、明确的理性原则,是一切自由创造的无形前提
  ●百年中国,人们梦想着富国强兵,超英赶美,四化接轨,结果不是水中捞月,便是诞下个平庸呆板的怪胎
  ●如果没有普遍的理性思维,实用主义与神秘主义、科学崇拜与迷信邪教、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就是一回事
  ●当下文化、教育、科学只存在于外延、数量、骨架、功用上,而内涵、质量、灵魂、本质上几乎完全空缺
  ●人自身的建设与外部生活的变革完全脱节;有科技手段、战略管理、意识形态,缺乏人文意识、民族精神
  ●没有文化的提升,经济建设-政治改革只是利益的再分配,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人际角逐,必然走进死胡同
  ●思维是实践的先导;实践都为特定观念所覆盖;理论来自实际而超越实际;走出象牙塔,必须先有象牙塔
  ●远水才能真解渴,文教兴国是决定民族根本命运的最高战略,代价最小、成本最低、速度最快、后劲最足
  ●现代文明波澜起伏,没有创举就会停滞、腐败;只有20-30年的战略飞跃,而不会有50-100年的渐进演变
  第二章 文化是文明的内在灵魂
  ●文化不是某种凝固的传统、体系、主义、模式、经验,而是思想、反省、探索、创作、对话本身
  ●文化就是人的内心世界,是生命冲动升华出的自觉意识,是支配人的生存的心理结构及全部内涵
  ●文化是人类创造、积淀、传承和更新着的精神内容与观念体系,贯穿于每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里
  ●雅斯贝尔斯历史哲学的启示:各文明体系都在一个大体同时的"轴心时代",各自形成文化内核
  ●斯宾格勒历史哲学的启示:每个文明都在自生自灭,并不存在单线的、必然上升的人类进化规律
  ●汤因比历史哲学的启示:文明的成长取决于内在的应战意识和创造精神,而非外部的机遇和手段
  ●亨廷顿世界秩序论擂响"后冷战时代"的隆隆战鼓:新的国际冲突正以文化差异为标准划分阵线
  ●福山的启示:文化是经济生活的内在灵魂,人际间的"信任度"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和潜在资源
  ●历史哲学的基本原则:事实判断先于价值判断,客观理解先于主观评价,理论解析先于实践选择
  ●关于9·11事件的补述:所谓"文明底线"不是先验存在的,它需要在各民族平等对话中建构出来
  第三章 精神空间及内涵的核心意义
  ●人们总以为:有了高楼、机场、商务中心、GDP水平,及歌厅、剧院、信息网,便能"率先现代化"
  ●革命者和改革者有一个共同错误:总在寻找一个敌对者并努力消灭它,其实真正的敌人就在自己心里
  ●精神岂只需要一点?一种文明,物质是外壳,精神是内核,两极一体;此外,并无所谓"两个"文明
  ●道德、法律的确立,既要外部的支撑,又要内心的根基;西方人有信仰与理性,中国只剩利害关系了
  ●拓展、丰富民族的精神空间,摆脱物欲、权欲、虚荣、盲从的低级生存,才能提升内在的人格与国格
  ●精神文化空间:意义高于实物,理想高于现实,尊严高于名利,人格高于肉体,幸福感是幸福的本质
  ●宗教≠迷信:人自觉自身的有限,面对无限世界和无奈现实,恪守内心信仰,升华、安顿自己的灵魂
  ●哲学≠科学:人自信智慧的力量,探索不知的无限,质疑、批判现实的存在,反思、拓展内心的空间
  ●历史:一个民族是否拥有自己的历史,是它兴盛与沦落的标志;中国历史悠久,但人们缺乏历史记忆
  ●文学艺术:一个民族的情感、思想、想象力、创造力最直接而生动的体现;如今文艺界几乎一片荒漠
  第四章 人文思维的生命哲学背景
  ●通过反思、追问、对话、比较与综合,选择并确立一种基本的文化尺度,作为思维与言行的合理依据
  ●生命哲学:不是一面新旗帜,而是一种古老视角,针对主流机械论思维,关注内在、能动的人文价值
  ●文化战略的生命象征:要一堆香甜可口的果实,加一根粗壮实用的木头,不如要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生命是独特的,是自生、自立、自灭的机体;牛顿定律能解析天体的运动,却解释不了毛毛虫的生存
  ●生命哲学的思维特点:立足于内在性、目的性、统一性、协调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特性、历史性
  ●生命创造的奇妙特征:不断从无到有,从混沌到秩序,从偶然到必然,从自发到自由,从结果到新生
  ●拉马克之后,达尔文进化论并不能揭示生命的真正本质,而当代基因生物学则可能走向机械论的歧路
  ●马克思实践哲学、辩证法及人的全面解放学说:主观性、目的性、能动性、革命性、批判性、否定性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生命是不断地实现着内在冲动的泉流,它遭遇物质阻挠而形成植物、动物、人类
  ●贝塔朗菲系统论思维的原旨:克服技术化、机械化的现代危机,重建人类作为生存主体的价值与尊严
  第五章 精神动力的生命哲学阐释
  ●精神文化空间的生理学前提:一切文明的最终动力,源于每个人,尤其是青年,与生俱来的生命冲动
  ●文化是一种禁忌,一种持守:生命冲动在节制、压抑、阻碍、挫折中,内敛为自觉意识,外化为文明
  ●高高耸立的乌托邦、象牙塔,自由流淌的想象、梦幻、豪情,才使文明之花绽放异彩,结出累累硕果
  ●生命不只是欲望,物欲决非无限,满足趋于饱和而没有余绪时,就会厌腻、疲倦、懈怠、萎靡、堕落
  ●生命需要安顿,人类作为生存主体的最高价值,不是在某种外部尺度下无限扩张,而是向人自身回归
  ●社会腐败是一场恶性蔓延的文化瘟疫,官僚、门阀、邪教、传销、连环信、黑势力骚乱有同样的机理
  ●对新奇无休止的迷恋,只有解放、放纵、脱裤子、开闸泄水,却缺乏持守、庄重、穿衣服、修坝蓄水
  ●我们将不得不从头开始吗?人类历史上曾有那么多辉煌的文明衰落消亡,没有理由认为今后不会重演
  ●西方现代权威的转换与后现代思潮:全民理性化是知识精英阶层隐退的前提;当代中国还根本谈不上
  ●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对立与统一:前者从天国回到人本身(肉体),后者从世俗回到人本身(精神)
  历史篇 文明反思
  西方民族经历了漫长的核心文化的建构:犹太信仰与希腊哲学融合为基督教,再在东方技术刺激下,日尔曼精神里诞生出现代文明。非西方民族没有这一内在孕育过程,因此,需要一个间接而深远的文化再造战略。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早已烂熟而腐朽,必须先有深层的反省。文化重建的关键是在内外对立、冲突、对话、融合的背景上,汲取多元的资源,展开自主的创造,既不是复兴传统,也不是复制西方,更不是服从现实。
  第六章 西方现代文明的文化渊源
  ●现代文明的渊源≈(希伯莱人的宗教信仰+希腊人的理性思维+中国人的世俗技艺)×日尔曼人的贵族精神
  ●古希腊工商业生产方式,注重纯粹形式与规则,由此孕育的理性主义哲学,奠定了欧洲现代文明的思维基础
  ●现代文明是从彼岸世界的"理想国"里引导出来的,"哲学家当国王"之梦成为现实,知识成为现实的力量
  ●基督教建立超越现实的信仰,成为西方现代文化之母--高级宗教提升生命的能量,是伟大文明成长的摇篮
  ●贵族精神以勇敢、尊严、正义成为西方现代文化之父--当为贵族、骑士、绅士正名,给"唐吉诃德"平反
  ●犹太民族的秘密:内心的虔诚、执著、保守、自持,积淀成对现代文明的惊人原创力--令当代中国人羞愧
  ●德意志道路:皇帝、容克、官僚和知识精英自上而下地推动的现代化--最典型的科教兴国、文教兴国道路
  ●美国道路:清教徒、绅士、冒险家的移民文化整合成现代化--中美两种实用主义表面相似,实质并不同构
  ●南欧(南美)与北欧(北美)对照:条件好,起步早,反而落后;真正的资本主义精神不是纵欲,而是禁欲
  第七章 非西方民族的文化迷失与重建
  ●非西方的自然进程被打断,只能以殖民主义、立宪主义、军国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为胚胎搞基因工程
  ●香港体制的成功与隐患:超市场力量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但殖民地心态与传统陋俗相腐蚀就很危险
  ●台湾"小龙"的崛起与新的曲折:国民党在大陆腐败如朽木,为何逃亡在孤岛上,反倒创造过一番新的气象?
  ●俄罗斯西方化、现代化历程的三个周期及特征:思维上的教条主义、情感上的国家主义、行动上的集体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不到20年就搞出那么多世界第一,30年就成为全球超级大国--对比中国,令人沉思
  ●日本模式:天皇、武士支撑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现代化--所谓"东亚儒家文化"根本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亚、非、拉的现代之癌变:文化自主日渐丧失,政治腐败越陷越深,经济效率极端低下,社会动乱频频发生
  ●外人看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遗产:那决不是一个停滞的时代,其主要问题恰恰是高速工业化带来的副产品
  ●印、中两个大国的比较: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文化认同,政治体制,社会变革,把不具现代性的民族整合起来
  第八章 中国传统精神空间的弱势
  ●"梨子"与"禁果"的对比:中国文化是功利→道德→理性→信仰;西方文化则是信仰→理性→道德→功利
  ●农业文化的特点:紧贴自然的直觉体验,物我一体的形象思维,虚拟天文的形而上学,简朴实用的理性原则
  ●思维方式的缺陷:"真善美"没有分化,只有功利性的价值判断,缺乏独立的认知判断与公理化的推理思维
  ●价值取向的悖谬:伦理本位与衣食哲学,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饱暖知礼节-思淫欲,礼义之邦-缺乏公德
  ●伦理道德的死结:无法超越实用主义的价值尺度,常常纠缠于"自私自利"与"为他人谋福利"的二元对立
  ●内省意识的死圈:缺乏形而上的信仰和理性参照系,功利主义的道德反省自相缠绕,只有靠外部舆论来维系
  ●传统信仰的局限:没有执著的彼岸关怀和普遍的理性参照,统一的高级宗教难以立足,迷信和邪教容易蔓延
  ●人生归宿的虚化:道家的自然主义,生命哲学,佛家的宿命主义,虚无主义,出世超渡,对社会的冷却功能
  第九章 古老中国文明的现代困境
  ●五千年中国文明固然辉煌灿烂,但已老态龙钟,烂熟腐朽;如果我们拒不反省,醉生梦死,就会落花流水!
  ●近代西方人心目中"劣等民族"的阴影,当成为国民自我认识的鉴镜,时时给我们提醒,处处给我们警示!
  ●感谢那位邪恶的日本留学生,应当聘他当教授,把他的文章编进教科书,承认我们挨打,原因首先在自己!
  ●健康的民族精神基于深层的国耻意识与民族反省,而不是自我欣赏,妄自尊大,陶醉于外人的廉价奉承里!
  ●社会组织化程度低:没有西方法理观念,离心倾向-中央集权,小国寡民-泱泱大国,一盘散沙-天下大同
  ●汉文化中普遍缺乏民族主义、集体主义、团体意识:当外来民族被同化,遗忘自己的民族特征,就成了汉人
  ●文明的败血症:每个单位(家族、王朝、企业、事业)总是一代不如一代,而且只有外部力量才能收拾残局
  ●集权制度周期更替:国难当头,老百姓一盘散沙,爱国志士没有好下场,汉奸国贼层出不穷,奸佞驱逐忠良
  ●中国烂熟文化心态的"后古典"≌西方"后现代":只有解构而没有建构,豪绅、官僚的奴性与流氓化倾向
  ●中国古典文明的强势-膨胀-一统-僵化-腐败,这应当作前车之鉴,警告今日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化"
  第十章 民族崛起的内在文化动力
  ●"封建-启蒙-现代化"三个关键词的错乱,标志着中国人历史坐标的迷失及对西方中心的盲从
  ●20世纪,爱因斯坦在自然科学领域打破了绝对时空观,人们却在社会科学领域制造了绝对时空观
  ●重新理解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并不是人类历史的普遍道路,而是西方压力下自强自新的特殊选择
  ●中国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及其后果:毛泽东激发人们的阶级仇、民族恨,以调动大众的爱国热情
  ●深层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是对自己国家尊严与民族文化的理性认同,而不是一时的情绪冲动
  ●人们陶醉于"20年走过西方50年走过的路",却看不到模仿的代价--丧失原生资源和自决能力
  ●西体中用、普遍真理+具体实践、国际接轨+中国特色:苏联模式、美国标准、日本经验的误区
  ●人的内在追求与能动创造才是根本动力,传统-西方-国情都是条件与资源,而不是终极的标准
  ●在异质文化的挑战、批判、对话中,古典文化资源作为民族新生的基点,具有永久的精神原动力
  ●民间文化资源是多元文化生态中的宝贵基因:扶贫必须自愿自主,必须摒弃单一的文明进步模式
  第十一章 自立自强的文教兴国之路
  ●思维方式转换:以经济-政治-文化的生命结构模型,取代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机械关系模型
  ●澄清概念之一:生产力是人的一种能力,并不是别的物质实体,因此它是由文化(科技)决定的
  ●澄清概念之二:解放既定的物质生产力,不等于创造新生产力,因此光有改革与开放还远远不够
  ●本来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为什么中国人普遍认同经济决定论,或制度决定论,却贬斥文化决定论?
  ●启动社会变革需要外部经济与政治力量的挑战,但实现社会进步取决于民族内部文化轴心的驱动
  ●片面理解"一个中心"与"三个有利于"会使经济与政治、文化关系畸变,掏空资源,丧失后劲
  ●全球化应是双向的:经济的自主与开放、政治的独立与接轨、文化的自持与交流之间要保持张力
  ●超越改革开放时代:迈出半步,还需要半步--科教兴国是不够的,应当进一步提升为文教兴国
  ●文教兴国战略超越改革开放的特殊模式:实现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的伟大综合、否定之否定
  ●文教兴国的误区与防范:维持文化、政治、经济协调发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发挥人的创造力
  下卷 大学重建
  现实篇 文化剖析
  近代中国由于急功近利,在器物层面上务实,在文化层面上务虚。因此所有重建的努力,都缺乏有生命活力的现代文化支撑。造成政法体制有外壳而无灵魂,意识形态教条化,经济生产更只有产品低劣的简单复制。
  科学技术更与传统迷信、巫术划不清界限,只是盲目跟踪,没有自主创造;知识教育淹没人文教育,人的自我成长受抑制,造成知识精英人格畸形,灵魂苍白。僵化的意识形态已经解体,人的创造力反有退化之势。
  第十二章 制度建设--文化前提空缺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弯路:器物进口→技术引进→体制改良→制度革命→文化复兴→精神再造
  ●改良、革命、改革主要立足于制度决定论,人们往往对制度建设必需的文化心理背景视而不见
  ●中国现代政党的特殊历史使命:建构非西方民族所缺乏的现代文化权威、政治支柱、经济基础
  ●中国现代政党崛起的沉重历史:从一盘散沙走向统一,不得不牺牲生命、财力及传统道德代价
  ●中国现代政党的定位:不同于西方利益集团,而是社会精英组织,以文化理想为最高政治利益
  ●理性地审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内在矛盾,毛泽东的文革实践、继续革命理论及其现实的幽灵
  ●法制的生命在于人对法理文化的认同、遵循、维护、更新;政治本位的法治建设驴头不对马嘴
  ●20年的法治建设抽刀断水,顾此失彼,百孔千疮;社会腐败的表面是利益与体制,根却在文化
  ●基层民主建设可能是伟大的开端,但如果没有文化建设相配套,可能会反弹,甚至崩溃、动乱
  ●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形成健全的公司企业、民间社团、市民社会,由权力管制过渡到法理约束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文化内涵僵化
  ●正如经院哲学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先导,政治意识形态则是非西方民族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文化阶梯
  ●毛泽东时代政治信仰与现代理性的矛盾: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但教条主义却造成思想僵化
  ●邓小平时代改革起点与发展趋势的相背:统一思想原则丧失活力,消费生活潜移默化瓦解意识形态
  ●左与右、激进与保守、集权与动乱、自由化与反自由化此消彼长的死结,是文明共性还是中国特色?
  ●文化建设是社会稳定的保障:不讨论,做的不说,说的不做,做与说两张皮,从长远来看是危险的
  ●普鲁士与沙俄两种模式:文化渗透、批评、监督是社会的解毒剂,隔阂、对峙与压制最终导致颠覆
  ●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文化资源,清理苏联教科书体系,从狭义的意识形态回归于全面的现代文化
  ●马克思"人的全面解放"的共产主义境界:并不在虚幻的彼岸,而是在人们可以身体力行的现实里
  第十四章 经济接轨--文化后劲匮乏
  ●多数中国经济学家思维来自庸俗的传统,术语却仰仗强势的西学;说的话又多又滥,很少切中要害
  ●亚当斯密强调"看不见的手"的法律道德前提;不能讳言市场资本主义的实质,市场骗不出体制来
  ●重新检讨中国现代工业化的观念基础--只看到物质的开采、制造与流通,看不到技术创新的意义
  ●重新审视知识经济之下虚与实的关系--实实在在的"知识霸权",来自西方文化的整体创新垄断
  ●财富价值的绝对性-相对性:不仅在消费功能,更在文化认同;喝咖啡比喝茶更有强势文化的派头
  ●生产方式的一般性-独创性:不仅在劳动消耗,更在精神投入;"打工仔经济"越发达国家越贫穷
  ●20多年来,所有国有经济改革的逻辑与措施只有两种效应:或者加速它的解体,或者拖延它的死期
  ●国有企业改革不单是经济操作与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是如何重建人的价值认同,选择新的文化目标
  ●消费过剩的警告:不可回避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对立,全球村必须定位于人本主义的生存方式
  ●超越消费社会不是权宜之计,应综合为新的文化哲学,强力扼制广告污染,挽救人类的自由与健康
  第十五章 科技跟踪--人文生态枯萎
  ●20年来,大陆中国科学家在任何一个领域,没有搞出过任何一项新理论,任何一个新概念,任何一套新方法
  ●中国科技领先世界水平,文革前后都还有几项,科学春天里反倒绝迹了!近年,科技竞争力居然一直在下滑
  ●中国历来有知识崇拜,对赛先生顶礼膜拜也80年了,还经常得奥林匹克竞赛冠军,为何至今与诺贝尔奖无缘?
  ●中国科技触目惊心的烂疮:教授、院士满天飞,硕士、博士遍地滚;学术泡沫泛滥成灾,权威体系劣胜优汰
  ●中国曾有个"小心求证"的陈景润,却没有"大胆假说"的哥德巴赫;所有项目都在作实用主义的跟踪研究
  ●中国人创造能力低,技术落后,根本不是利益激励与市场意识不够,而是科技人员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缺乏
  ●有原创活力的实证科学,源自古希腊哲学及基督教信仰,是西方文化的特殊产物,并非人类文化的普遍形式
  ●中国传统并无科学精神,现代孕成科学主义怪胎,有迷信、巫术基因,生出的"科学"徒有外形,并无灵魂
  ●科学追求是好奇心驱动的,技术才讲实用效率;知识迷信、科学崇拜、科学主义、教科书主义是科学的异化
  ●科学精神立足于特定的哲学、宗教信念,并依托广泛的文学、艺术修养,专业研究不是科学探索的全部内容
  第十六章 知识教育--人文目的异化
  ●中国教育异化的深层根源:与被动的"现代化"接轨一致的知识教育,抑制了自主发展之路所需的人文教育
  ●中国教育重知识,轻想象:其实,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与生俱来的感性冲动,是推动后天理性建构的原动力
  ●应试教育的实质是知识教育:停滞的传统社会,畸形的现代进程,都是把"知识"当主体,把人本身当工具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变革的关键应以"新民"教育取代"人才"教育,以自我教育取代螺丝钉教育
  ●又红又专的螺丝钉教育的恶果:心灵教育与谋生教育、人文教育与事理教育分裂,文科萎缩,理工科低水平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是目的与手段、舵与桨的关系;只有文教兴国的全球化战略,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信任、尊重赢得理解,防范、压制造成叛逆;"乖"、"听话"的标准,体现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教育
  ●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的经常性误区:精神理想道德化,道德建设楷模化,楷模宣传表演化,空洞滑稽又肉麻
  ●教育积蕴着民族内部文化潜能,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但意识形态化、官僚化及产业化,都会使其流入沙漠
  ●传媒本是现代社会的巨大教育资源,权力垄断造成腐败,商业操纵造成堕落,唯有立足于文化才能健康发展
  第十七章 精英集团--人文精神萎缩
  ●每个强大的民族,都有一个精神充实、人格独立、底蕴深厚的精英集团,引领着社会的方向
  ●精英是由某种文化凝聚的共同体,不是一个个富豪、权贵、大腕,也不是秀才、幕僚、人才
  ●百年中国,为什么如此缺乏创造力,为什么不能左右世界潮流,为什么出不了世界文化大师?
  ●蒋介石和毛泽东对待文化与知识分子的两种出发点、两种态度、两种方式、两种结果及教训
  ●革命队伍、国有单位组织性退化的根本威胁:宗派化、地方化,"五湖四海"的凝聚力瓦解
  ●精英文化的失调,技术操作抑制人文精神,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知识权威淹没思想创造
  ●人文精神失落,自由人格缺乏;知识分子边缘化其实是逃避,下海当中产阶级更是自欺欺人
  ●以西门庆为代表的中国暴发户是纵欲主义者,以富兰克林为代表的西方资本家是禁欲主义者
  ●渴望堕落--传统价值已经失落,道德光环不再耀眼,精神空间全面塌陷,文人走向痞子化
  大学篇 轴心重建
  自上而下的象牙塔,是伟大文明的支柱。欧洲现代文明孕自教堂与大学;20世纪中国的所有骄傲,都是蔡元培的北大,孙中山的黄埔,毛泽东的延安,邓小平的特区等大学、准大学及泛大学的文化运动引导的。
  21世纪,新的动力来自民族内部,以大学为轴心的文化特区。科教兴国要全面提升为文教兴国。大学的工具化、功利化、官僚化、近亲化、地方化是最大威胁。现代大学重建的关键,在于大学精神的自由成长。
  第十八章 20世纪中国大学运动
  ●教堂-大学:一种抑制物欲,给人超现实的精神提升的文化机构,是维系高级文明的前提
  ●大学是酝酿、培养现代文明所必需的摇篮,也是陶冶现代人格、普及科学理性的"象牙塔"
  ●"天地君亲师"代表的中国政教合一传统:孔子,董仲舒、宋明理学到曾国藩的教化思路
  ●大学运动孕育了20世纪中国觉醒的新文化:蔡元培开创的北京大学翻开了历史的全新一页
  ●准大学运动结束了20世纪中国的混乱局面: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实现了国家的重新统一
  ●准大学运动奠定了20世纪中国的重建基础:毛泽东主持的延安整风塑造了全新的革命队伍
  ●大学运动积淀了20世纪中国崛起的推动力:蒋介石支持的战时大学培植了成熟的学术文化
  ●30年代乡土中国内部社会改造的系列尝试:梁漱溟、陶行知、晏阳初分别展开了乡村教育
  ●泛大学运动支配着50年代以后的社会重建:毛泽东开创的五七道路实践着杜威的教育理念
  ●泛大学运动引导了20世纪中国的最后辉煌:邓小平设计的经济特区充当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第十九章 中国大学的"沼泽化"
  ●西方大学越老越有分量,中国大学的辉煌却只是昙花一现,然后陷入沼泽,一代不如一代
  ●大学的畸形--工具化、手段化、官僚化,行政支配学术,权威压倒理性,循规蹈矩办学
  ●大学的病态--技能化、市场化、功利化,实用主导选择,效益统揽一切,盲目跟从潮流
  ●大学的酸腐--生活化、市侩化、庸俗化,物质消费泛滥,文化精神空白,无以教化社会
  ●大学的沼泽--近亲化、人情化、宗派化,师门陋习猖獗,劣胜优败成风,公平竞争窒息
  ●大学的歧途--地方化、土著化、裙带化,小国寡民眼光,市井乡里胸怀,自给自足作派
  ●大学是现代理性的摇篮,决非社会动乱的温床;邪教蔓延,正是大学文化失职带来的耻辱
  ●大学是社会活力的源泉,文化贫乏与体制压抑,却导致天之骄子早熟、放纵、厌世、轻生
  ●大学精神沦丧是民族堕落的先兆,后果比任何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司法腐败都更为可怕
  ●大学沦落为高级"市井"们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地盘;如有破产机制,早已全军覆没了
  第二十章 中国大学的轴心使命
  ●大学之"大",乃全面、普遍、高深、超然;大学之"学",乃精神、思想、探索、创造
  ●大学构成民族内在创造力源泉的机理:青年学生-成熟学者,生命冲动-理性文化相耦合
  ●大学是社会精英们心灵深处的坐标原点,是魂牵梦萦的精神圣殿,是拳拳在念的灵魂故乡
  ●大学是政党的可靠同盟军,大学生作为精神无产者,本应是抑制利益集团膨胀的清新力量
  ●既然市场无须干预,建设自上而下的理性文化与自下而上的民主政治,是政党的中心使命
  ●大学作为现代公民文化的"教堂",引导社会的潮流,提升时代的品位,重振民族的精神
  ●大学作为文教科技发展的交汇点,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核心发动机
  ●大学作为自上而下的文明辐射源,是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国民形象,促进国家统一的灯塔
  ●若有一所真正的大学,背靠中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智慧的人民,她当属世界一流
  ●以大学塑造新的文化,中国将带来人类福音;以西方模式赶超西方,中国将成为世界乱源
  第二十一章 大学主导的文化特区
  ●以10倍的胆识建设大学特区:用经济特区1/10的钱,1/10的人,创造10倍的效益,10倍的后劲
  ●科学院、社科院、文化艺术团体取消独立建制,核心部分大学化(并入大学),其他部分市场化
  ●多数高校可以推向地方、民间及市场,实行产业办学,但文化教育不是产业,大学更不可产业化
  ●职业高等教育产业化,为具体的现实需要服务;研究型大学则以国家为后盾,成为文化战略中心
  ●高校招生制度的分化:重点大学精英化选拔,普通高校大众化普及,灵活多样与严格标准相统一
  ●提升师范院校的规格,依托或并入研究型综合大学,作为全国教育指导中心,形成教师文化网络
  ●意识形态的典型示范模式已瓦解,经济特区的桥头堡使命在淡化,文教特区的轴心需要日益突出
  ●大学文化与校园民主是社会变革的实验场,总不能叫大学生将来到田间地头向村民学习现代民主
  ●重塑中国现代政党的"准大学"性质,以文化理想为政治目标,实现民主化、精英化的自我改造
  ●恢复、充实、再现人民解放军的"准大学"功能,以现代理性文化为参照,培养贮备组织化力量
  第二十二章 现代大学的全面重建
  ●大学问题的根本不是什么"一流-大师-超常发展",而是重建真正的大学,培植真正的学术
  ●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以公开透明的外科手术扼止沼泽化,清淤割瘤,优势重组
  ●大学校长应当是文化大师和教育家:他们若无才无识无德,比省长市长们腐化堕落,更加要命
  ●大学文化应当主导校园生活的氛围:在相互激励、碰撞、流动、综合、创新中溶解物欲与权欲
  ●大学文化应当形成超然的评价规范:崇尚公开、自由的学术批评,建立民主、公正的业绩评估
  ●大学教育使命的深远定位:摒弃"大学为什么服务"的短见,营建超越功利关系的文化象牙塔
  ●大学教育目标的根本转换:从实用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到完整人格所需的综合文化素养
  ●大学教学体系的大力整顿:痛砍一半课时,狠压必修课目,增加选修比例,扩大自由选择空间
  ●大学校园环境的全面改造:生动的语言,健康的生活,高雅的文艺,诗意的建筑,绿色的生态
  ●大学人文精神的自由成长:由单纯的政治教育回归全面的人文教育,唤醒天之骄子的自主意识
  附录 召唤大学魂
  ●人文讲座:一个文化幽灵,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喧嚣的大学校园,久久徘徊
  ●一项稳定推进的文化事业,在僵化教学模式、畸形人才观念的夹缝中崛起,引起全国反响
  ●这里烘托的"无形学院",生动丰富,内涵多样,超越现代-传统,激进-保守,左-右
  ●这里树起的文学、艺术殿堂,曲高而和者众;优雅的旋律回荡校园,浪漫的诗意滋润青春
  ●人文教育是逆潮流而动的:以真实的心灵,呼唤学术真诚;以平等的对话,激发文化反省
  ●人文教育是反僵化体制的:超越既定知识,激活独立思维;打破专业隔阂,形成创新风尚
  ●人们的理性、激情、良知、友善交汇起来,形成创造力量,建立理解氛围,凝成文化绿洲
  ●世界是傻瓜创造的,文化建构的关键不在经费与权威,而在以人心的投入唤起人心的认同
  ●中国高校普遍畸形,有一种熟透的机制,排斥着鲜活的文化,不让任何生机进入它的机体
  
第一章 中国需要文化的内在驱动
2004年06月18日22:35 作者:姚国华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人们总以消费主义眼光,搜罗别人皮毛,抄袭有形模式,却不反思,现代文明是什么,我们内心缺点什么?
  有个我们平时熟视无睹、浑然不觉的事实,一经指出,不免惊心:扫视我们周围的一切吃、穿、住、用、行、玩、读、写、听......,从脚踏的皮鞋到头上的发型,从厨房设备到高楼大厦,除了汉字、纸、瓷、筷子、秦砖汉瓦及部分饮食等寥寥几样是祖上留下的,还有哪些东西在原创意义上属于中国,又有几样出自当代中国人的创造?几乎通通都是舶来物!
  在南方,我的朋友黄伟明先生提出这个问题,我环顾一家豪华饭店的四周,再看看自己身上,目瞪口呆。中国曾为现代文明贡献过最关键的技术--四大发明。我们越为自己祖先的伟大创造而骄傲,越要为自己身上的平庸腐朽而惭愧!
  苏联时代著名航空母舰明斯克号,被韩国人用极低的价格买去,作了包括火灾实验在内的彻底研究,拆去所有能拆走的动力和武器装备,只剩下锈迹斑斑的空壳,需要灌水才能立稳,却被中国人用近4000万元买来,以建造一个海上娱乐城。此前,澳门商人也买了一艘苏联航母,用于同样的目的。2001年,这艘"航母"才获准拖过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
  这种商业投资也许是有远见的。中国人自古"铸剑为犁"的和平理想与善良美德,与今天"后现代"的消费时尚也能达成一种契合。作为开放、消费时代的人,眼看一个巨型战争机器被中国人买来"玩",也当感到欣慰。
  当年鲁迅从令国人无比骄傲的四大发明开始联想。火药--在中国用来做鞭炮,西方人用以开拓殖民地;罗盘--在中国用来看风水,西方人用以航海;造纸和印刷术--在中国用来印制符经冥币以祈保佑,西方人用以搞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这件事也让人想起很多令人不快的历史来:澳门--葡萄牙人在自己国家禁赌,却把它建成全世界三大赌场之一;香港--英国人在自己国家禁烟,却以鸦片贸易及侵略战争打开中国国门,把这片土地作为打开中国消费市场的桥头堡。
  苏联--那个已经进入历史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倍受批评指责,它的存在被当成历史的错误。然而永远不能被忘记的是,它以人类史无前例的速度,在全球最广袤的土地上实现了工业化,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征服者,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搞出了无数世界第一,长时间保持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直到今天,中国人的生活里,仍摆脱不了受它影响的各种框框。
  明斯克号--这个在冷战时代游弋在太平洋上的庞然大物,曾经令韩国人心惊肉跳,而今韩国人要是骑在这只死老虎上撒撒野,不是更有刺激么?为什么他们就没想到,要在这上面搞一个娱乐城,让大伙去玩一玩呢?
  来自留学生的一则报道,让人恍然大悟:韩国人其实相当不"开放",不"现代"--韩国人对外来消费品有一种中国人不可理解的拒斥。他们只开国产车,外国汽车无论有多么高超的推销术也打不动他们,只占汽车市场的千分之二左右。韩国电视里总共只能看到四、五套节目,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除非与他们自己有关,几乎都不知道。还有说法,韩国人几乎不看外国电影,尤其是日本电影,不久前才有限地解禁,还引起群众上街抗议的风波。韩国人坚信,只有吃自己土地上生长的食物身体才会健康--这要在中国,会显得多么封闭、保守、迷信。
  一位韩国教授,一提起美、日就抑制不住要骂娘的冲动。他说,50-60年代的韩国年轻人,在艰难的条件下到国外打工,赚上一点血汗钱之后,便义无反顾地回到苦难的祖国,开办自己的民族产业,不久这个苦难的民族坚强地站立起来。
  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中国学子们"胜利大逃亡"式的出国热,多少人永远地成了世界公民。一位在南方几年间便暴富起来的朋友,想方设法要移民某国,可他拿不出缴税单据,向脑子很不开窍的该国移民当局证明,他在中国的确赚了那么多钱!
  在"不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传统观念里,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求此生此世的物质消费、肉体享乐。只有酒足饭饱之后才来点礼节仁义,闲情逸致,这种"高尚娱乐"一不留神就成了"思淫欲"。这就是中国式的消费文化。说到底,大多数中国人几乎没有"好高鹜远"的追求,没有什么乌托邦的理想,所有的聪明都在如何享受吃喝玩乐之上,按正式的说法,就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什么宗教信仰--只要保佑自己发财、长寿就行,什么科学技术--只要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也不妨一试,再高雅的文学艺术--不过是"美的享受"。哲学家把它总结为中国传统"实用理性"。
  电视里的拉丁美洲人、非洲人、印度人、巴勒斯坦人、韩国人、日本人各有特殊的姿式与眼神,但都市生活里的中国人在镜头前表达狂欢、祝贺、友情、亲密、痛苦的动作和表情,却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年轻人热衷于圣诞节,但这只是对消费文化的简单盲从,对西方宗教文化背景及内涵却完全无知。前卫艺术家以模仿西方艺术为得意之道,自己和观众都感别扭。
  10多年前,中国学者还沿用苏式意识形态教条为正统,今天则通通换成英美式流行思潮。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哲学家们只要摆出与某位国际大师(需要时可现炒一个)的缘分,马上能在国内占有一席地盘,自命不凡。
  人们说科技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这只是自欺欺人,它掩盖的事实是,中国人正在自愿成为外来文明的奴隶,中国精英们不过是些拾人牙慧,挟洋自重的洋买办。--查究现代科技每一项成果的智力源泉,几近100%来自海外。
  经常有中国人做出世界一流成就的报道,要认真起来,它便没了下文,有下文就会露馅。从前,国人还有自知之明,没人敢说,他能得诺贝尔奖,而现在却屡屡付出诺贝尔奖"提名"、"推荐"之类画饼充饥的消息,反正不是骗外人!
  中国生产着数额巨大的商品,却做不出能在国际市场上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摆满欧美市场的"中国造",只能卖人家同类产品的一个零头,生产者的利润更是微乎其微。丝毫没有我们渴望的骄傲,有的只是我们缺少文化内涵与创造力的耻辱。
  自我反省与内在建构,决定社会发展的底蕴与后劲。希腊文明顶盛时,苏格拉底曾警示自以为是的雅典人:认识你自己。
  ●现代文明立足于人们内心的基本认同:普遍、统一、公开、明确的理性原则,是一切自由创造的无形前提
  按中国农民思维的套路,眼见者实,心想者虚。
  技术官僚和知识精英有时会显得相当开放、务实、开明、时尚,他们出国转一圈,见闻现代文明的一点皮毛,备受刺激,民族自尊心、忧患意识可爱地膨胀起来。回来后,仍激情不已,匆匆弄出一套套偶像模仿+现实妥协(或者普遍真理+具体实际,国际接轨+中国特色)的改革方案,并且以无可辩驳的权威,轰轰烈烈的运作起来。
下一页 尾页 共1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