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走向共和

_20 盛和煜 / 张建伟(现代)
慈禧:“如果能够邀请到你们的夫君,尊敬的公使们前来参加立储庆典,我一定给各位夫人送一份珍贵的礼物!”
英国公使夫人:“皇太后放心,我想贵国立皇太子的庆典,一定隆重壮观,还有盛大的筵席。我们的丈夫都是些好吃的家伙,他们即使不喜欢热闹,也抵御不了美味佳肴的诱惑!”
公使夫人们都笑起来。
慈禧也放心地笑了。
太和殿,露台上的铜鼎炉燃起松柏枝,廊下中和韶乐班金钟玉磬、笙箫琴笛齐声演奏,文武百官花衣锦簇,熙熙攘攘。
而殿内,与殿外的热闹形成强烈对比,场面异常冷清。
铺着雪白台布的长桌上,银器皿里的珍馐根本未动,玻璃瓶中,各种颜色的洋酒闪着冷幽幽的光。
各国公使和他们的夫人一个也未到。
慈禧坐在呆头呆脑的皇太子身后,一脸铁青。
旁边奕劻、刚毅几个大臣侍立一旁,大气儿也不出。
慈禧终于耐不住,指着庆王问道:“奕劻,说得好好的,各国公使都来参加立储庆典,怎么到这时候了,一个人也没有来?”
奕劻:“这些洋人……不守信诺……”
慈禧:“你不知道再派人去请?”
奕劻:“奴才已派了五六拨人去请了,可他,他们……”
正说着,一个太监跑进来禀报:“禀老佛爷,英国公使来了!”
慈禧大喜:“快,快快有请!”
话犹未了,英国公使已大步走进来。
第二十二章 神助拳 义和团(四)
所有的人都被她的哭喊撕裂着心肺,奕劻、刚毅等一齐跪下,哽咽道:“奴才们无能,致使太后受辱,奴才们万死不能辞其咎也!”
慈禧咬牙发狠道:“我要你们死有什么用?我要报仇!我要洋人死!”
刚毅倏地站起:“有人和洋人不共戴天!”
慈禧:“谁?”
刚毅:“义和团!”
慈禧:“义和团?那不是朝廷一直要剿灭的拳匪吗?”
刚毅:“禀老佛爷,他们因为恨洋人,所以不与朝廷作对了,还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大旗!”
慈禧:“噢?”
刚毅从怀里掏出一张帖子:“老佛爷请看!”
慈禧:“这是什么?”
刚毅:“这是义和团的揭帖。”
慈禧拿过揭帖,似乎听到了粗犷的、土得掉渣的、几近呐喊的声音:
神助拳,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真欺天,
不敬神佛忘祖先。
女无节义男不贤,
鬼子不是人所添。
如不信,请细观,
鬼子眼珠都发蓝……
不用兵,只用团,
要杀鬼子不费难。
烧铁道,拔电杆,
海中去翻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
英美俄德哭连连。
一概鬼子都杀尽,
大清一统太平年……
这是千万人的呐喊,呐喊声中,一面“扶清灭洋”的大旗升起来,
火光熊熊!
……
总理衙门,“咚!”英国公使一拳捶在桌子上。
英、美、法、德、意五国公使一齐围着奕劻,吼着:“清政府必须立刻派兵剿灭这些拳匪、暴徒!保护传教士、工程师、医生,所有西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教堂和教民,不能受到丝毫损害!”
奕劻竭力镇静着说:“请诸位不要逼迫太甚,太后一定会答应各国政府的要求,剿灭义和团!”
……
清剿义和团的喻旨,在各地引起了不同反响:
甘军提督董福祥,操着一口甘肃话,对传旨的太监吼道:“我不能去杀这些百姓苦娃娃!”
已经是山东巡抚的袁世凯拿着喻旨,对徐世昌说:“我知道太后恨死了洋人,曾经想招抚义和团,可如今又下旨剿灭它,我可真给弄糊涂了!”
徐世昌:“糊涂不糊涂,要看最后的结果怎样。慰亭,你看义和团这样闹腾,能成气候吗?”
袁世凯:“当然不能!”
徐世昌:“既然不能成气候,那么该怎么做,就用不着我多说了!”
袁世凯点头道:“我明白了,剿!”
山西巡抚毓贤将喻旨往桌上一扔,对幕僚们说:“这喻旨啊,是洋鬼子逼迫太后写的,信不得,更依不得!太后的心思我最清楚,我要上折子,让她老人家借助义和团,出一口恶气。这口气在她老人家心里憋了几十年了啊!”

养心殿东暖阁,奕劻、荣禄、刚毅、徐桐几个重臣都来了。
慈禧:“毓贤的折子你们都看了么?”
几个人齐声道:“看了。”
慈禧:“我也不瞒你们,他的话的确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是被洋人欺负得忍无可忍了!义和团刚起来那阵子,我是主张剿的,一伙子犯上作乱的暴民嘛!后来他们‘扶清灭洋’,我就主张抚了;再后来洋人又逼迫我剿。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毓贤说民气可用,我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何尝不想利用义和团教训一下洋人?可我怕,怕义和团力量不够,画虎不成反类犬,临末了没教训到洋鬼子,反被洋鬼子给教训了!”
她扫一眼众人,“今天找你们来,就是想咱们君臣,大家伙拿个主意!”
她刚讲完,刚毅便说:“老佛爷放心好了,义和团的力量大得很,光人数就有百万之众,一人吐口口水,都能把洋人淹死!”
徐桐接着说:“洋人充满邪欲,不存天理,早已是人神共愤!老臣以为,义和团是苍天开眼,降给洋人的一场灾难!如果朝廷不加利用,那就是违背了天意!”
“大道理不要讲了,说点实在的!”慈禧焦躁道。她转对着奕劻,“洋人那里有什么动静?”
奕劻:“义和团来势凶猛,势力已经逼近京师。西方各国,还有日本,都提出要自己派兵来保卫使馆……”
慈禧:“不是允许他们各派五十名水兵了吗?”
奕劻:“洋人说太少。”
慈禧:“不行,再多一个也不行!”
奕劻:“洋人说如果不允许他们派更多的兵,就等于宣布各国和大清朝决裂!”
慈禧又火了:“怎么?我还没跟他们撕破脸,他们倒要和我决裂啦?”
刚毅:“决裂就决裂!谁怕谁呀!”
徐桐:“正好,是他们先不讲道理,先翻脸,也就先输了理!”
慈禧却将眼光望着荣禄,不高兴地说:“荣禄,你一直不吭气,难道要我求你开口么?”
荣禄忙道:“奴才怎么敢?”
慈禧:“那你说说你的主意啊!”
荣禄:“奴才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慈禧:“那这头就任凭洋人继续欺负咱们,那头就任凭义和团闹下去?”
荣禄:“奴才不是这个意思。利用义和团教训一下洋人未尝不可,但义和团力量到底有多大?奴才以为要眼见为实。”
顿一下,他继续说,“奴才来上朝的时候,接到兵部禀报,说涿州也被义和团占了,人数有三四万。奴才的意思是派人到那里考察一番,心里有了底,才好做出决定。”
慈禧高兴了,“你还说你没有主意,这不就是个好主意?这样吧,刚毅,你去涿州跑一趟,看看义和团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刚毅大声道:“奴才领旨。”
慈禧:“不过你一定得把真实情况弄清楚,回来如实禀报。咱们大清朝的气运,可就寄托在你这一趟差事上了!”
刚毅更大声地应道:“嗻!”
……
第二十二章 神助拳 义和团(五)
瀛台,一个小小的箭靶,上面画了个鼋(王八),写着“袁世凯”三个字。
“扑!”一支小箭射在箭靶上。
“扑!”又一支……
鼋身上已插上了十几只箭。
光绪还兀自拿着一付自制的小弓箭,紧抿嘴唇,一支箭又一支箭地射向袁世凯。
一个太监进来:“皇上,太后老佛爷让您去一趟。”
光绪什么也不说,放下弓箭,默默跟着太监走出去。
养心殿东暖阁,慈禧坐在炕上,刚毅站在一旁。
慈禧:“刚毅考察义和团实力,刚从涿州回来。”
光绪面无表情地听着。
慈禧:“义和团力量大得很,是么?”
刚毅:“是!就如奴才刚向老佛爷禀报的那样,他们个个武艺高强,刀枪不入,天生是洋鬼子的克星!”
光绪翻着眼白看了他一眼。
慈禧:“把你叫来,是给你打声招呼,我已经决定了,以皇帝的名义,召义和团进京。”
光绪眼中浮现出一丝惊疑,一丝惧怕。
可他什么也没说。
慈禧:“既然你没什么说的,那就这样定了!刚毅!”
刚毅:“奴才在!”
慈禧:“传旨,著义和团进京!”
刚毅亢奋地应道:“嗻!”
……

北京,城门大开。
无数义和团飘扬的旗帜、刀枪剑戟、棍棒锄头;
无数义和团团员的黄头巾、红灯照的红头巾;
无数人的呐喊、狂敲的锣鼓……
所有这一切,汇成声势骇人的滚滚洪流,涌入了北京城……
嘀嗒嗒的电讯声传播着这样的讯息:
“在中国,爆发了激烈的排外浪潮,随着数不清的义和团员涌入京城,局势已经失去了控制。外国公使馆的卫兵开枪射杀义和团员,义和团围攻使馆、教堂,开始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
……
紫禁城军机处,这里似乎成了攻打使馆的战时指挥所,隐隐传来的枪炮声,更增添了紧张气氛!
那块“误入军机者斩”的白木牌,已经完全失去了它的威严。军机章京、太监、甘军官兵、甚至还有包着黄头巾的义和团员,不停地进进出出,甚至没人看它一眼。
军机处内,刚毅坐在木炕上,俨然中军主帅,声色俱厉地对一名章京说:“传我的命令,增调一营兵丁,攻打西什库教堂!我就不信打不下来!”
章京应声去了。
刚毅又对一名被炮火熏黑脸膛的义和团头目说:“洋人的枪炮再厉害,也挡不住你们人多啊!一排排往上冲,尸首堆成山,也把他枪炮堵住了!”
那名头目也应声去了。
大学士徐桐一直伏在桌上写着,这时抬起头来说:“老夫为义和团写了一副对联,刚大人教正!”
说着,也不待刚毅的反应,便摇头晃脑念道:“创千古未有奇闻,非左非邪,攻异端而正人心,忠孝节廉,只此精诚未泯;为斯世少留佳话,一惊一喜,仗神威以寒夷胆,农工商贾,于今怨愤能消。”
刚毅心里骂道:“这个糟老头子!爷这个时候哪有心思和你玩这个?”正要说话,却见甘军提督董福祥,一脸油汗,风风火火闯进来,大着嗓门吼道:“这个仗老子不打了!”
刚毅忙问:“董军门,怎么回事?”
董福祥:“老子的人马和义和团一起,拼命攻打使馆。荣禄却派人给洋鬼子送给养,还有军火……”
刚毅:“真的?”
董福祥:“还有更气人的!他武卫军有红衣大炮,任凭洋鬼子使馆多坚固,两炮就轰坍了!老子找他去借,狗娘养的,他就是不借!”
刚毅噌地站起,“找太后去告他!”
徐桐脸色阴沉下来,摆手道:“没有用的!”
刚毅瞪着眼说:“怎么没有用?”
徐桐:“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也是太后的意思!”
刚毅:“太后会有这个意思?”
徐桐:“她老人家虽然恨洋人,心里却又怕洋人,所以留了一手。否则,荣禄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这样干!”
刚毅:“那怎么办?”
徐桐:“惟有快将使馆打下来,才可促使太后最后下决心!”
他转对董福祥,“董军门,你的甘军骁勇善战是出了名的,难道几个小小的使馆都就真打不下来么?”
董福祥一下子涨红了脸,吼道:“老子现在就打个样子给你看看!”
说着,气冲冲大步去了。
看着他的背影,刚毅说:“要促使太后和洋人彻底决裂,光靠义和团不行,还得另想办法……”
一名军机章京神色惊慌地跑进来:“大人,刚才接到天津来电,英、日、美、俄、德、奥、意八国组成的联军,已在天津登陆,大沽炮台告急……”

天津大沽炮台,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突然,一发炮弹飞来,火光一闪,随着剧烈的爆炸,一面折断的龙旗,一头栽进了大海。
硝烟渐渐散去,炮台上飘着的已是八国联军的旗帜。
……
养心殿东暖阁,慈禧高兴得声音都有点颤抖,“什么?我们打赢了?”
“打赢了!”刚毅也一副激动的样子,“他们八个国家组成的联军,进攻大沽炮台,被我英勇守军击退,八国联军损失惨重,现在已退回到他们的军舰上去了!”
慈禧:“好!传旨嘉奖大沽炮台全体将士!徐师傅,这个圣旨你来拟。”
徐桐:“遵旨。”
慈禧:“我看呢,趁着这个机会,咱们不打了,围攻使馆的军队和义和团也撤回来。洋人已经被我打怕,给他一个台阶下,他必然感我恩德,今后也不会再肆意妄为了!”
刚毅:“太后是想与洋人讲和?”
慈禧:“就算是吧……来人呀!”
一名内侍应声而入。
慈禧:“传我口谕,暂停围攻使馆,让董福祥的人马和义和团都撤回来!”
内侍:“嗻!”
看着内侍走出去,刚毅和徐桐对视一眼,说:“太后想和洋人讲和,依奴才看来,这个和恐怕讲不成!”
慈禧脸一沉说:“你这是何意?”
刚毅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说:“太后请看这个。”
慈禧:“什么?”
刚毅:“洋人给朝廷的四条照会。”
慈禧:“念!”
刚毅便念道:“一、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二、代收各省钱粮;三、代掌天下兵权……”他停住不念了。
刚毅念一条,慈禧脸上的肌肉就抽动一下,但她还是忍耐听着,这时见刚毅停住,便说:“念啊!不是有四条吗?怎么念三条就不念了?”
刚毅:“第四条奴才不敢念……”
慈禧:“有什么不敢念的?念!”
刚毅:“四、勒令皇太后归政,回颐和园养老。”
慈禧怔住了。
刚毅和徐桐偷眼看她一下,低下头去。
难耐的沉默。
半晌,才听见慈禧冷冷的声音,“敲钟,叫大起儿!”
第二十三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一)


紫禁城,钟声响了,好像千百万只不安的鸟儿,惊慌地扑打着翅膀,飞向四面八方……
养心殿正殿,宗室王公、大学士、六部九卿跪满了大殿,虽然每一个人都低着头,但每一个人也都注意到了坐在龙椅上慈禧的脸色,那张脸阴沉得像布满乌云的天空,预示着暴风雨马上会来临!
更让大臣们诧异的是,自戊戌年后几乎没有露面的皇上也来了,他坐在太后身边,一副木然神态。
慈禧一抬手。
李莲英跨前一步,喊道:“起!”
大臣们都站起来。
慈禧扫视一眼群臣,问:“荣禄怎么没来?”
刚毅:“禀太后,荣禄病了。”
慈禧“哦”一声,说:“今儿个把你们叫来,是有一件大事商量。朝廷收到了洋人的四条照会……小李子,你念给他们听听!”
“嗻!”李莲英拿起“照会”,念道,“一、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二、代收各省钱粮;三、代掌天下兵权;四……”
慈禧突然打断他,“就这四条照会,你们听清楚了吗?”
明明只念了三条,却说成是四条,还要问大家听清楚没有?这可真是滑稽!但这时候谁还敢问什么?而更多的人是被洋人照会的粗暴无礼所激怒,不顾其它了。
众臣齐声说:“听清楚了!”
慈禧:“既然听清楚了,该怎么办?你们都说说自己的主意。事关重大,所以我把皇上也叫来了,也就是说有什么担子大家担着!”
她的话音刚落,刚毅便大声嚷起来:“这还用商量吗?向洋鬼子宣战,打!”
徐桐也颤巍巍说道:“洋鬼子无礼而且无耻!我一让再让,他得寸进尺。如今竟然想完全骑在我大清朝头上了!是可忍,孰不可忍?除了开战,没有别的路可走!”
许多大臣此时都义愤填膺,纷纷喊“打!”殿内人声鼎沸,都听不清谁说些什么了!
突然,一个尖锐的声音压倒了殿内的嘈杂:“都是你们这班做大臣的无用,才将局面弄得今日这样糟糕!你们还有脸在这里乱嚷!”
谁也没想到,说话的居然是光绪皇帝!只见他指着一班主战的大臣,气愤地说:“甲午年间,我们连日本那样一个小国都打不过,如今你们居然怂恿朝廷,向世界上最强大的十一个国家开战,这不是存心让国家灭亡么?”
主战派一时鸦雀无声。
慈禧仍然阴沉着脸,但不吭气。
另一些一直没有发言的大臣神情却活跃了。
刚毅瞥一眼慈禧,一步跨上前,公然直对着光绪说:“皇上的话,奴才不以为然!难道因为怕打不过洋人,就甘心受他欺侮吗?”
徐桐立刻跟上说:“刚毅说得对!何况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我们没有打赢日本是当初的事,今日我们敢向十一国开战是今日的事!且不说这一晌攻打使馆,我武卫军,还有董福祥的甘军是如何英勇善战。单看这满京城地面,义和团的团员义民,何止百万之众!而且个个同仇敌忾,人人忠义满腔,民气可用啊!”
“民气可用,匪气不可用!”
听见这话,大家又吃一惊。扭头看去,只见说话的是总理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许景澄。
许景澄显然是极其焦虑,指着刚毅和徐桐说:“义和团是乱民,朝廷利用他们,就已是大错特错!而攻打使馆,更是中外从来没有过的事!‘春秋之义,不杀行人(使者)’,现在还要向各国开战,你们这不是拿江山社稷、万方生灵当儿戏吗?”
太常寺卿袁昶这时也站出班来,说道:“如今我们无兵又无饷,我真不知道靠什么去打仗?义和团人数虽众,却从未经过军事训练,手中拿的只是刀剑,甚至棍棒锄头,让他们去和洋人打仗,只能白白送死!过去遇事,还可以向外国借款,如今同时向这么多国家宣战,那么又向谁去贷款呢?”
刚毅被他们说得语塞,竟在御案前暴跳如雷,反问道:“你们长洋人志气,灭大清威风,是何居心?”
徐桐也骂道:“许景澄是汉奸!”
许景澄也不示弱,愤怒地说:“你们昧于形势,只知跳脚骂街!更是可耻……”
光绪听着他们争吵,忽然流下眼泪,走下御座,拉着许景澄的手说:“你在总理衙门多年,熟悉洋务,明白天下形势,究竟能否与各国开战?国家存亡,百姓安危,都在此一举,你一定要将真实情形告知于朕……”
许景澄见皇上这样,不胜悲愤,含着眼泪说:“皇上,无论是非得失,万万没有以一国去敌万国的道理……”
慈禧勃然大怒,指着他们,厉声说:“许景澄!你们这个样子,成何体统?还要不要君臣大礼?”
许景澄立刻争辩回奏:“禀太后,是皇上要拉着我臣子的手,不是我作臣子的去拉皇上的手,我怎么不要了君臣大礼?”
竟敢公然顶撞!慈禧脸都气白了。
一名总理衙门的官员神色惊慌出现在殿门口。
奕劻一见,马上迎上去。
官员凑在奕劻耳旁说:“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了!”
声音虽小,所有人都惊呆了!
光绪浑身颤抖,喃喃道:“祸不远矣!祸不远矣!”
慈禧轻蔑地看他一眼,问:“谁杀的他?”
官员:“一个叫恩海的。”
慈禧:“恩海是谁的人?”
官员:“董福祥的人。”
慈禧扫视大殿:“董福祥来了吗?”
“臣董福祥叩见老佛爷!”大殿之外,仿佛响起一声霹雳。然后一个黑红脸膛,全身披着战甲的汉子,昂首踏入大殿,跪倒在慈禧跟前。
慈禧眼一亮,“董福祥,听说那洋人是你手下杀的!”
董福祥答:“是!洋人都该杀!”
慈禧说:“洋人很厉害的,这朝上的许多人都怕,你不怕吗?”
第二十三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二)
董福祥咚地一声,把拳头捶在胸膛上,吼道:“臣无他能,惟能杀洋人而已!”
慈禧激动地说:“说得好!洋人也不是那样了不得的!大沽炮台一仗,不是打得他们狼狈逃窜了吗?”语锋一转,她又说,“我本不要他们的命,此前还允许洋兵入城,保护使馆。我还一再违拂众人的意思,压服义和团,都是为了等待他们的改悔。可我等来了什么呢?等来了他们的四条照会……”
说得这一句,她抽泣起来。
所有的大臣齐刷刷跪下,听得见许多人也哭出了声。
慈禧忽然脸上现出刚强神情,提高声音说:“今日战争是他们挑起的,亡国就在眼前,若竟拱手让之,我死无面目见列祖列宗。反正不过是灭亡,一战而亡,不是强于等死吗!”
众臣齐声道:“誓与洋人决一死战!”
慷慨激昂,声震殿瓦。
忽然,许景澄站起来,嘶声喊道:“太后啊,打不得呀……”
袁昶也跟着喊道:“四条照会有假,太后不要上当啊……”
慈禧眼中寒光陡闪,咬牙道:“这个时候还敢妄言叫嚣,来人!”
殿外侍卫应声而入:“在!”
慈禧:“把他们给我拖出去,乱棍打杀!”
侍卫:“嗻!”
许景澄和袁昶挣扎着,被拖了出去……
霎时殿内死一般沉寂。
光绪的脸更加苍白。
慈禧:“他们两个,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而今日之事,你们各位大臣都听到了。我为了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向洋人宣战。战争结果,尚未可知。如果战后,江山社稷仍然不保,诸公今日都在这里,应当知道我的苦心,不要归咎我一个人,说什么皇太后断送了祖宗三百年天下!”
众臣又高声道:“臣等愿随太后,共赴国难!”
慈禧:“好,宣旨吧!”
一个早已准备好的黄匣子打开了,“宣战谕”响彻紫禁城──
“洋人欺我太甚,竟至国之将亡。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不如大张挞伐,一决雌雄!我大清朝威严宣布:
向英吉利国开战!
向法兰西国开战!
向美利坚国开战!
向德意志国开战!
向俄罗斯国开战!
向意大利国开战!
向奥地利国开战!
向日本国开战……“
“宣战谕”响彻整座北京城,大火映红了半边天空……

广州两广总督府,李鸿章将“宣战谕”往桌上一扔,厉声对属下说:
“这是伪诏,皇太后是何等的圣明,怎么会发出这样的诏书?更不会愚蠢到同时向十一个国家开战!所以,老夫认定,这是伪诏!我要上书朝廷,请太后镇压乱民,严惩主战派,马上和洋人议和!”
……
武昌湖广总督府,张之洞焦急地问:“劝阻朝廷的电文发出去没有?”
赵凤昌:“发出去了。”
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那里怎么说?”
赵凤昌:“刘坤一和大人一样,决定抗旨不遵!”
张之洞:“好!李鸿章那里呢?”
赵凤昌:“李鸿章说朝廷的‘宣战谕’是伪诏,假的!”
“伪诏?”张之洞一愣,突然哈哈大笑。
赵凤昌不解地问:“大人笑什么?”
张之洞笑骂道:“这个老狐狸!硬是比我棋高一着啊!”
赵凤昌:“我还是不懂。”
张之洞:“李鸿章怎么会不知道‘宣战谕’是真的!但他偏偏一口咬定这是假的,是伪诏!既是伪诏,就可以不遵,而且不会像刘坤一和我一样,落下个‘抗旨’的罪名!”
赵凤昌这才大悟,不由赞叹:“真有他的!”
一名书办拿着一纸电文进来。
书办:“大人,上海密电!”
“上海?”张之洞接过电文,“哦,是盛宣怀和张謇来的。”
赵凤昌纳闷问:“他们两个怎么搞到一起去了?”
张之洞看完电文,递给赵凤昌说:“他们搞了一个‘东南互保’建议,想让我、刘坤一和李鸿章三人牵头,联络南方各省,竭力不要让北方的战火绵延到长江流域来。”
赵凤昌匆匆看完电文,说道:“盛宣怀的主要资产都在长江流域,张謇状元经商,也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害怕战祸殃及东南是很自然的。”
张之洞:“东南富庶之地,朝廷经济命脉所在,一定要保持稳定。‘东南互保’是个好主意,得马上派人到上海,与盛宣怀、张謇一起,找英国领事商谈。”
赵凤昌:“大人,我去。”
张之洞:“不,让辜鸿铭去!”
赵凤昌:“辜鸿铭极端仇外,坚决主战。他如果和英国领事大谈太后如何圣明,义和团又是如何忠勇,那怎么办?”
张之洞拈须笑道:“要的就是他这样,就怕他不谈!”
……
上海,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盛宣怀宅邸,豪华的西式客厅里,辜鸿铭伸开双臂,激情满怀在朗诵——
灌满我的杯,斟满我的缸;
跨上我的马,招呼我的人;
亮开旗帜开火吧,追随伟大的太后,
爱战斗善谐谑的义和团青年们……
盛宣怀和张謇满脸无奈听着——
有比陕西更远的内地,有比四川更高的山丘,
假如在湖北有“张们”,湖南有“刘们”
有勇敢无畏的四万万人,人们将高喊:干得好啊!
伟大的太后,义和团青年们……
辜鸿铭停顿一下,盛宣怀和张謇以为他朗诵完了,正要说话,谁知辜鸿铭换了一口气,又继续朗诵起来——
灌满我的杯,斟满我的缸;
跨上我的马,招呼我的人;
亮开旗帜开火吧,追随伟大的太后,
爱战斗善谐谑的义和团青年们!
第二十三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三)
辜鸿铭最后将手往上一扬!
张謇:“完啦?”
辜鸿铭:“完了。”
盛宣怀和张謇这才如释重负地吁了口气。
辜鸿铭得意地说:“这首诗是我用英文写的,翻译成汉语就没有味道了!今天和英国领事谈判的时候,我念给他听了,听得他眼睛都直了!哈哈!”
听他这样说,这张謇的眼睛也几乎直了,忍不住说:“鸿铭兄,张香帅派你来,是和洋人谈判,以促成‘东南互保’大计,你这样做,不把事情办砸了吗?”
辜鸿铭一听就冒火了,“辜某从来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须别人教训!我可以告诉二位,我是皇太后‘宣战谕’的坚定支持者,而你们,在国家和民族遭受如此巨大耻辱时,只想着自己的富贵荣华,本人深为鄙夷!”
说着,他竟摔门而去。
张謇气得怔在那里,说:“张之洞是怎么搞的?不是一切都说好了吗?他又派这么一个家伙来搅和,我看他也有点‘拎不清’了!”
盛宣怀笑眯眯地说:“季直错了,这正是张之洞的精明之处,让辜鸿铭到处唱高调,是做给朝廷看的,这一点也不妨碍他暗中实行我们的计划!”
张謇半天才想明白,叹道:“唉,要论玩这一套,老家伙们真是一个赛一个啊!”
……
北京养心殿东暖阁,这里也挂上了军事地图。
如同当年光绪亲自指挥甲午之战,慈禧也要亲自指挥这场对八国联军的战争了!
刚毅等一班军机大臣侍立一侧。
慈禧还是捧着个锃亮的白铜水烟袋,吸着南方进贡来的潮烟,右手拿着纸煤子在地图上指点着:“天津这一块儿,咱们有多少人马?”
刚毅:“禀老佛爷,约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慈禧:“怎么个布置的?”
刚毅:“宋庆和马玉崑所统率的武卫左军约五千人,守卫天津南门;聂士成统领的武卫前军约两千人,守卫天津西门;何永盛所统率的练军约有一千六百人,守卫城东北炮台和总督衙门。此外,还有吕本元统率的淮军约三千人,直隶总督裕禄临时招募的两千余名芦勇和雁勇,以及三万义和团民,与驻军配合作战。”
慈禧:“洋人的军队呢?”
刚毅:“十一国中,有八国出兵,其中,八千名日本兵,四千八百名俄国兵,三千名英国兵,二千一百名美国兵,八百名法国兵,五十八名奥地利兵和五十三名意大利兵。”
刚毅报一个数目,慈禧扳着指头算一次,等刚毅报完,慈禧说道:“不对哇,说的是八国联军,怎么只有七个国家?”
刚毅:“德国的军队后来才赶到,搞不清他们的人数。”
慈禧生气地说:“搞不清就不搞了吗?打仗的事,拼的就是人数、武器,你连这个都不懂么?”
刚毅慌忙谢罪说:“老佛爷圣明,奴才知罪了。”
慈禧将语气放缓和说:“刚才我默算一下,八国联军有两万多人,比我们的军队多,那怎么行?从京师调一些人马过去吧!”
刚毅:“禀老佛爷,京师我军只有八万余人,本来就不够。倘若再调,防卫就空虚了!”
慈禧:“那怎么办?”
刚毅:“北京城内,现有二十多万整编了的义和团勇,依奴才之见,抽调五万精壮者留下来,协助我军拱卫京师,其他的与各地勤王之师汇合,一起开往天津!”
慈禧脸上浮现一丝笑意:“好,这样天津地面上,咱们就有二十多万人了!不怕洋人厉害,咱们十个打一个,用嘴咬也把他咬死!”
他忽然又想起什么,“荣禄的病好些了没有?”
刚毅:“回老佛爷的话,荣禄的病好了,现正在帮助端王爷操练‘虎神营’。”
慈禧:“什么‘虎神营’?”
刚毅:“这是奴才们想出来,专门为对付洋鬼子而成立的一支劲旅。‘洋’就是‘羊’,而老虎是吃羊的;鬼呢,最怕神。‘虎神营’对洋鬼子,我们还有什么害怕的!”
慈禧大喜道:“这个名字起得好!天佑大清,我们一定能打败洋鬼子!”

天津八里台,“轰!”一发炮弹在清军阵地爆炸,又有几名士兵倒下了。
清武卫前军提督聂士成双腿都受了伤,坐在地上,血湿透了袍服。
他看看身边,他的士兵只剩下寥寥十几人了,他们在拼命射击。
军旗成了一块破布,仍在硝烟中飘动。
他身后是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一座小木桥。小河边到处是清军的尸体,河水变红,变稠了,流得慢了。
炮弹不断飞来,聂士成突然发现,他身边的士兵全部阵亡了,整个清军阵地,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用刀支持着身体,站了起来。
联军显然也看清了他,所有的火炮一齐停止了射击。
战场一片沉寂。
聂士成站在那里,落日的余辉从身后的地平线折射着他,好似一座生铁的铸像。
突然,联军阵地上传来喊话声,是不熟练的汉语,“聂士成将军,投降吧!”
聂士成笑了,他认识这个喊话的将领,他们曾在租界的酒会上打过交道。
瓦德西又在喊:“聂将军,投降吧!”
聂士成脸上的笑容消逝了,他是儒将,但他非常认真,非常平静地骂了一个脏字:“屌!”
瓦德西无异听清了这个字,八国联军所有的军官和士兵都听清了这个字。虽然他们不懂汉语,但他们此时此刻听懂了这个字。
瓦德西命令:“放!”
炮火大作,几十门大炮喷出的开花弹,声如奔雷。
硝烟散尽,聂士成站的地方,什么也不剩了。
西方天际上,晚霞一片血红。
……
廊坊,原野,大雾弥漫。
雾气中,一列满载着八国联军的士兵火车缓慢地开来。
第二十三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四)
突然,车头剧烈地颠震一下,火车停下了。
士兵们纷纷从车厢里跳下来,在雾气中叫喊、奔跑着。
瓦德西亲自到车头前面察看:前面的铁轨被扒掉了长长一大截。
一个军官从火车尾部惊慌跑来,“啪”地一个立正:“将军阁下,我们身后的铁轨也被扒掉了!”
瓦德西:“可以肯定,这是义和团干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得远远的,被雾气遮盖着的原野上,传来了一种奇异的,巨大的声音,在铁路两侧,四面八方都响起来……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可以分辨出了,那是千百万人的脚步声,夹杂着粗重的呼吸声,刀枪的撞击声……
“义和团……”瓦德西高声叫起来,“我们被包围了!”他抽出指挥刀,命令:“准备战斗!”
联军士兵迅速排成战斗队列,以火车车厢为倚靠,单腿跪下,平端着枪,作好了射击准备。
还有一些士兵将马克沁重机枪架在车厢顶上。
雾气慢慢散开,太阳露出脸来。
八国联军这才发现,他们四周,千百万义和团员像从地里突然冒出来一样,真的把他们密密匝匝包围了。
旗帜在风中噼啪响着,义和团员们沉默着,阳光映照着无数黄头巾,红头巾,恰似大块大块燃烧的火焰!
联军士兵惊慌了,恐惧了,不少端枪的手颤抖起来。
突然间,义和团员爆发出天崩地裂的呐喊,冲了过来。
联军士兵紧张地等待着指挥官开枪的口令。
三百米、二百五十米、二百米……义和团员越冲越近了!
联军队伍却突然松弛下来,有的士兵还发出了笑声。
他们看清了,义和团员举着的武器只不过是刀矛棍棒,还有锄头。
很多团员手中竟然拎着猪羊头、狗血袋子。
而奋不顾身冲在前面的,许多是十二三岁的少年……
“射击!”瓦德西将刀一举,枪声响了!
随着头排枪响,冲在前面的义和团员纷纷栽倒……
整个进攻的队伍似乎怔了一下,又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冲了上来!
马克沁重机枪响了!
狂风暴雨般的子弹扫过去,义和团员一大片一大片倒下了……
联军士兵得意了,有的甚至边开枪边吹起了口哨。
但他们的得意并没有持续多久,便惊恐地发现,义和团员根本不把死亡当回事,前面的倒下了,后面接着往前冲,如汹涌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
十几个满身血迹的义和团员终于冲进了洋鬼子的队伍──
一个壮实的小伙子什么也不顾,直扑车厢顶,将一袋狗血抛洒在马克沁重机枪上……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