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

_7 Edmund J. Bourne(美)
  如果你一直以来都没有做运动,那么开始时就不要太快,强度不要太大,这点很重要。过于频繁的运动会导致坚持经常性的运动计划的想法过早地“流产”。下面是开始运动时推荐做的:
  渐进地开始运动。在最初要设定最低的目标,例如第一周每两天努力运动10分钟(或者10分钟左右)。在接下来每周的运动时间递增5分钟,直到每次运动时间达到了30分钟。
  给自己一个月的试验期。承诺要坚持运动计划一个月,尽管会感觉周身不适和疼痛感,会遇到惰性或其他方面的阻力。一个月结束后,你可能开始充分体验到自己主动做运动的好处。要知道,身体状况变差后,通过运动实现良好的恢复需要经过3~4个月。
  记录你每天的运动情况。运用下面的“每日运动记录表”记录下你每天运动的日期、时间、持续时间和运动种类。(也许你想复印几十份“每日运动记录表”,这样你就可以作几个月的记录。)如果你正在做有氧运动,运动结束后马上记录下你的脉搏,并填入“心率”一栏中。还要确认你的满意度,用1—10分级表,1表示对自己的运动体验一点也不满意,10代表非常满意。随着运动开始步入正轨,你的满意度应该逐渐提高。最后,如果你打算运动但没有运动,则需要说明你没有运动的原因。这有助于日后重新评估这些原因,看其是否有道理或只是借口而已。(参见本章的最后一部分——解决阻碍运动的问题。)
  要有承受初期不适反应的准备。如果你的身体状况已经欠佳了,那么开始运动时周身的不适和疼痛是正常的。随着你力量的增强和持久性的提高,你有望战胜这种不适。
  要尽量关注运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看看你是否能沉浸在运动本身固有的乐趣上。如果慢跑或骑车是你喜欢的活动,那么就有助于你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只单纯关注与他人或自己竞争只会增加而不是减少自己的焦虑和压力。
  奖励自己遵守了运动的计划。让自己外出野餐、周末旅行或为自己买一身新的运动衣或器械,作为对第一周或第一个月坚持了的计划的回报。
  热身。就像你的车发动之前需要预热一样,在参与高强度的运动前,你的身体同样需要“预热”。如果你的年龄超过了40岁,这点就更加重要。通常情况下,5分钟的体操或伸展运动就足够了。
  高强度的运动之后,给自己几分钟时间平静下来这点很重要。来回走动2或3分钟有助于血液从肌肉中回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饭后90分钟内不要运动,运动结束1个小时后再吃东西。
  当你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和压力很大时,不要运动(代之于深度的放松运动)。
  当你身体有任何突然的、莫名其妙的症状时,停止运动。
  如果你发现一个人运动很无聊,找一个同伴跟你一起运动或者做需要一个同伴共同参与的运动。
  使运动降低焦虑的效果最优化
  为了使缓解焦虑的效果更明显,运动需要有充分的规律性、强度和持续时间。下面的标准可视为运动要达到的目标:
理想的运动应该是有氧运动。
  最理想的频率是每周4~5次。
  最理想的持续时间是每次运动至少20~30分钟。
  有氧运动最理想的强度是:在至少10分钟内,心率为(220-你的年龄)×0.75。
  下面的表格标明了不同年龄有氧运动的脉搏范围:
  年龄脉搏(心率)年龄脉搏(心率)
  20~29145~16450~59122~140
  30~39138~15660~69116~132
  40~49130~148
  不要每周只运动一次。无规律性的运动对你的身体来说是一种压力,经常是弊大于利(散步除外)
  *(月)里的每日运动记录表
  日期时间运动类型持续时间心率满意度没有运动的原因
  *每周运动六天的最高频率
  阻碍运动计划实施的因素
  如果你在开始或坚持运动计划上有困难,问一下自己你正在给自己找什么借口或什么合理化的理由。你对自己说了些什么,从而使你耽搁了运动计划?尝试记录下你的机会和借口。运用下面的模式。
  一个爱看电视、吃零食的人的日志
  珍妮的体重超重了22.7公斤。她想减肥,但又以她的体重为借口不去运动。这是珍妮与其惯于久坐的生活方式作斗争的日志。
  没有抓住的运动机会
  朋友邀请我去她的有氧健身操班。
  走路到百货商店买东西。
  塞拉俱乐部的本地分会正在组织一个徒步观鸟活动。
  我没有运动的原因
  我一直想,我穿上紧身裤看起来会多么奇怪!如果我的好胜心使我跳得很认真,而我又有心脏病,该怎么办?
  我带的东西太多了,不能走回家了,并且,好像要下雨了。
  我不知道任何鸟的名字。我没有望远镜。如果我爬上太高的地方,我会感到恐慌。
  下次我该如何劝说自己参与进去
  我会找一些宽松、舒适的衣服,让肥胖的身体显得不会很突出。我会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如果刚开始我感到太累的话。放慢点速度,或者站了一会儿,或者伸一会懒腰,我都无所谓的。
  我会分散多次完成我的购物,这样每次我就只需要拿一个袋子了。我可以背上背包,从而使我往家走的时候双手能够空闲下来。既然我已经想到会下雨,我的折叠伞正好可以放在背包中——总之,它很便于携带。
  我猜人们继续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这些鸟的名字。我跟他们一样也不知道。即使我没有望远镜,能够到户外走走也不错,并且,我们可能会近距离地看一些鸟。我会想办法借一些望远镜。我也会叫上我的朋友乔治一起去,因为他知道我会惊恐发作,并且,如果我感到紧张时,他能够帮助我。
  不运动的常见借口
  下面列出的是人们逃避运动时的普遍借口。
  “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你真正想说的是你不想安排时间。你能从运动中获得不断增强的适应性、健康的身体和对焦虑控制性的提高,但你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些。时间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你优先考虑的是什么。
  “我太累了,不想运动。”
  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上班前,或者在午休期间,而不是在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做运动。如果这不可能,不要放弃。很多缺乏运动的人没有意识到适度的运动确实能消除疲劳。尽管很多运动的人感觉累,但后来还是发现他们的精力恢复了。只要你突破最初的惯性而开始做运动,所有的事情就会很简单。
  “运动很枯燥,一点都没有乐趣。”
  先前列举的那些活动真的都很枯燥吗?你已经都尝试过了吗?你可能需要有个人跟你一起做运动,以使其更有乐趣。或者,你需要来回做两种类型的运动以激起兴趣。即使最初你感觉很枯燥,几个月后,当运动真的奏效时,就能够使人感觉很有趣了。如果你考虑过慢跑,但认为太枯燥了,我建议你读《超越慢跑——室内跑步》(Beyond Jogging?The Inner Space of Running),Mike Spino著。
  “出去做运动太不方便了。”
这真的不是问题,因为有很多种方式可以使你在家中就能进行激烈的运动。固定的自行车已经很流行了,每天骑20分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如果这样看起来单调乏味,试着带着耳机听随身听,或者把固定的自行车放置在电视机前。如果有VCR或DVD,在家的有氧运动会很方便并且有趣。简·芳达的冲击力小的有氧运动是很好的开端。另一种室内活动包括跳蹦床、跳柔软体操,使用划船机器,或使用通用的可调节重量的体操器械。电视上也有早晨的运动节目。如果你买不起运动设备的话,只要准备一些狂热的音乐,跳20分钟舞就可以了。简而言之,在家中完全有可能保证足够的运动量。
  “我担心我会浑身疼痛。”
  每天轻快地散步45分钟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形式,这不可能造成身体一直疼痛的症状。如果你更愿意做强度大些的运动,开始时时间要短一些,2~3分钟即可,以后每次要逐渐增加一分钟。只要你一感到不舒服,就要停下来,等到你完全恢复后再尝试完成你预先计划要在那天做的运动。第7章中写的原则可以有效地应用到克服焦虑的运动中。
  “运动使乳酸堆积,这不会造成惊恐发作吗?”
  运动确实增加了乳酸的产生量,并且对一些人来讲,乳酸会促使惊恐发作。但是,定期的运动还能提高你体内氧气的循环,也就是指你身体氧化不需要的物质能力,包括乳酸的氧化。运动产生的乳酸会被体内提高的氧化能力抵消。定期运动的效果是你身体内积累的乳酸全面减少。
  “我40多岁了,年龄太大了,不能再开始运动了。”
  当超过40岁的来访者告诉我现在开始运动太晚了,我就提醒他们很多被选上宇航员的人都是40几岁了。我还告诉他们有人在50或60岁以后开始跑步,并参加马拉松赛跑,而他们之前也不做运动。除非医生明确地给了你医学上的建议,告诉你不要参加运动,否则,年龄永远不能成为充分的借口。在任何年龄,只要有耐心和恒心,获得强健的身体都是有可能的。
  “我太胖了,身体太虚了”或者“如果做高强度的运动使我的身体超荷,我担心自己会心脏病发作。”
  如果你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担心会使心脏超荷,那么一定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制订你的运动计划。对任何人来讲,散步都是一种安全的运动,并且一些内科医生也认为散步是理想的运动,因为,散步基本上不会引起肌肉或骨骼受伤。如果你的身体走型或超重,游泳同样是一种安全的运动。你要明智而切合实际地选择运动项目。最重要是要坚持和遵守你的运动计划,不管其中包括的是每天走一个小时,还是马拉松训练。
  “我曾经尝试过运动,但不管用。”
  在这儿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不管用。你是否开始得太猛、太快了?你感到厌倦吗?你是不是由于最初的不适和疼痛就放弃了?你独自运动时有没有感到孤独?也许,是时间该给你自己一个机会去发现经常性的运动会带来的所有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好处了。
  经常性的运动是克服本书中提到的焦虑、惊恐和恐惧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在运动的同时还伴有定期的深度放松计划,你的焦虑感肯定会降低,并且很可能会提高抵抗惊恐发作的能力。运动和深度放松是两种能够改变易患焦虑症的遗传生化体质的最有效的方法。本书中后面描述的技巧的效果取决于你做深度放松和定期运动的决心和熟练程度。
  小结
  1.运用本节中“你的健康水平”表格,评估你的健康水平。
  2.通过回答本节中的问题“你准备好健康计划了吗?”来确定你是否准备好开始健康计划了。
  3.选择一个或几个你喜欢的运动类型。如果你身体状况不好,开始时就散步至少30分钟,或者做10~15分钟强度更大的运动。逐渐地增加你运动的时间长度和强度。每周至少运动4次。
  4.运用每日运动记录来监控你运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至少坚持一个月。
  5.要遵守所有在“开始实施计划”一节中列出的旨在维持定期的运动计划的指导方针。尤其重要的是参与激烈运动之前,给自己时间热身;运动之后,给自己时间平静下来。
  6.如果你的运动计划遇到了阻力,或者第一周之后你失去了继续运动的动力,请阅读“阻碍运动计划实施的因素”这一部分。努力辨别出你对自己暗示了些什么致使你对运动产生了抵触情绪或丧失了动力。当下次再有运动机会的时候,多给自己参与运动的积极原因以消除你消极的自我对话。
第55节:应对惊恐发作:这样的“危险”不可怕(1)
  应对惊恐发作:
  这样的“危险”不可怕
  惊恐发作是指人在遇到(或只是想到)那些能引发恐惧感的情景时,或者在完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突如其来地发生的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在惊恐发作开始的时候,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窒息感、头晕眼花、乏力多汗、哆嗦震颤、手足发麻等身体症状。伴随着这些身体变化的通常有以下心理反应:精神恍惚、强烈的逃避愿望,担心自己会失控发疯、会死掉等。
  任何遭遇惊恐发作的人都知道这可能是人世间最让人难受的经历了。最初的惊恐发作可能是源自一次意外的外伤,这使你感到特别害怕和无助,并强烈地预感这样的惊恐发作将会再次发生。在某些案例中惊恐发作确实会再次甚至多次反复出现。目前研究者也不甚明了为何有的人只经历一次惊恐发作,或者许多年才出现一次,而有的人则发展成一周几次的习惯性发作。
  所幸的是,你现在能学到应付惊恐发作的方法,让你摆脱它的威胁。比如,如果你愿意改变你的某些生活方式,假以时日,这些方法必定能降低你惊恐发作的强度和频率。本手册的其他章节,也介绍了一些能有效减少惊恐发作的生活方式。包括:
  有规律地练习深度放松(第4章)
  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计划(第5章)
  减少刺激性饮食(特别是咖啡因、糖和尼古丁)(第15章)
  学会承认和表达你的情感,特别是愤怒和悲伤等情绪(第12章)
  采用自我对话和核心信念等技术来保持平和心态,用更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第8章、第9章)
  这五种生活方式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能掌握所有这些方式,假以时日,你会发现你的惊恐反应会慢慢消失。
  这本手册并未过多提及药物治疗,但对于有些遭受惊恐发作折磨的人来说,用药物来治疗确实更为合适。如果你惊恐发作的频率和强度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工作、人际关系、睡眠质量,或者已经达到让你觉得自己要失控的程度,那么药物治疗或许是更恰当的方法。
  目前有两类最常见的处方药,一类是镇静剂类,例如阿普唑仑又称蝴蝶片,和氯羟安定,另一类是抗抑郁类药物,例如舍曲林、帕罗西汀和草酸依地普仑。有关治疗惊恐发作的处方药的若干细节问题,可参见第17章。
  我们在这一章里将介绍一些很有针对性的指导原则,以便于你在惊恐发作的时候可采取一些实用的应对措施。
  让危险“显形”
  惊恐发作确实让人恐惧不安,但它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危险。惊恐其实只是在应激状态下一种自然的身体反应,它和“搏斗—逃跑”的反应有关。搏斗—逃跑反应是所有哺乳动物(不只是人类)在自身的生存受到威胁时,做出准备搏斗或者逃走的一种自然反应,这种即时反应对物种的生存是必要的。当动物在野外遇到天敌时,这种应激机制能激发和调动其神经冲动,使其逃离危险得以存活。
  比如,设想你驾车经过一个铁路道口,而你的车又正好在道口上抛锚,而且这个时候向你飞驰而来的火车距你不过两百码(1码=0.914米,译者注)。不用说,此时你的肾上腺素分泌水平肯定会激增,并伴随着惊恐和强烈的逃生欲望。事实上,当时你的身体会做出以下一连串的反应:
  心率加快
  呼吸急促
  肌肉紧绷
  动脉收缩使得流入手足的血液减少
  流入肌肉的血液增多
  肝脏存储的糖会释放到血管中
  大量出汗
  其实,正是这些高强度的身体反应和强烈的逃生欲望才使你得以生存下来。肾上腺素的激增和肌肉里的血液增加使你更机警有力,你的精神和能量的调配都向着逃生这一目标。如果这些身体反应不够强烈或者不够迅速,或许你就不能及时逃出险情。也许你自己也还记得在你一生中确实有这么几次类似的经历,当时都是这些应激反应才使你得以逃生。
在自发的惊恐发作中,你的生理反应其实和生命受到真实威胁时的生理反应一模一样。也就是说,突如其来的惊恐发作所引起的生理变化和你的车卡在铁路道口或者你突然发现盗贼潜入家里时的生理变化没什么差别。
  但问题在于,惊恐发作的生理反应并不是由真正出现的危险引起的,这就使得惊恐发作更难以应付。比如以广场恐惧症为例,当时那里并没有什么东西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害怕在杂货店排队或者独自在家等情况也是如此),但你并不知道这些反应怎么就发生了。更糟糕的是,当你发觉自己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反应的时候,你就更恐慌了。
  目前,我们还不完全了解为什么惊恐发作会自发发生,即我们并不清楚为何身体的应激机制会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自动激活。有人认为惊恐发作并非毫无缘由,当时总存在某些诱发刺激,只是这些刺激很不明显。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因为生理系统突然失衡造成的。目前我们知道的是,惊恐发作确实更容易在人们经受强大压力和遭受巨大损失的时候发生。然而压力和损失也只是引发少部分人会惊恐发作,对其他很多人而言,这些因素引起的只是头痛、溃疡或者压抑感。近来研究者还了解到大脑中蓝斑的紊乱与惊恐发作有关,但看起来这个因素也只是长长的因果链中的一环,而并非惊恐发作的根本原因。所以,人们要想彻底了解惊恐发作的病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有关这个方面的更多的细节,可参见第2章的介绍)
  因为当时并无实际存在的、明显的外部危险会引发惊恐发作,你就可能将这些生理变化归结为是由身体内部原因造成的。在不存在真实危险的情景中,你的大脑或许把某个内部的信号错误地解释为一种具有威胁性的征兆。你或许会想:“如果我感觉不好,那我肯定是处于危险当中。如果没有明显的外部危险,那肯定是内部出了问题。”人们在惊恐发作时,经常虚构出下列“危险”:
  对心悸的反应:“我的心脏病快犯了”或者“我快死了。”
  对窒息感的反应:“我不能呼吸了,快闷死了。”
  对眩晕的反应:“我快晕倒了。”
  对迷惘或不真实感的反应:“我快发疯了。”
  对脚软的反应:“我走不动了”或“我快跌倒了。”
  对全身紧绷的反应:“我快失控了。”
  一旦你认为自己正感到上述这些危险时,这就不可避免地加重了自己的恐惧感,这些感觉反过来会使你的身体反应更糟糕。毫无疑问,这一切都使得你处于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
  如果你明白身体所经历的这些变化其实并无危险,那你便能够逃出这个恶性循环。那些所谓的危险并不真的存在,在现实中也并无任何根据,而只是你在强烈的惊恐反应中想象出的而已。现在我们就来逐个检查这些惊恐反应的生理原因。
  惊恐发作并不会造成心力衰竭或心脏停跳
  惊恐发作中的心跳加速和心悸确实让人感觉十分难受,但它们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我们的心脏是由强壮而致密的肌纤维组成,它能承受的强度远比你想的要大。根据Claire Weekes的说法,一颗健康的心脏能以每分钟200次的频率持续搏动一天(甚至一周)而不受损伤。所以,如果你觉得你的心跳加快了,那就让它快吧。你要相信这对你并无什么伤害,而且它终会平静下来的。
  惊恐发作和心脏病发作相比,心脏的状况是不一样的。惊恐发作时,你的心脏会加速跳动,并时常伴有心律不齐,有的人甚至感到胸口左上部位有一闪而过的疼痛感。但这些症状都不会因为运动和其他身体活动而加剧。在真正的心脏病发作中,最常见的症状是持续的疼痛和压迫感,甚至觉得胸腔要爆裂一样。虽然也有重击心跳的症状,但此时比起疼痛感来就显得不那么明显了。并且稍一用力,疼痛和压迫感就加强,而休息下来就稍微减轻。这是和惊恐发作的症状完全不同的。在惊恐发作中,重击心跳在你停着不动的时候会加剧,而当你动起来的时候,则会减轻些。
心脏病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KG)会显示出明显的心律异常,而惊恐发作的心电图只有心跳加快,并无心律异常。(如果你想得到更可靠的确认,你可以让医生给你做一次心电检查。)
  总之,心脏病发作和惊恐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惊恐发作并不会伤害你的心脏。
  惊恐发作不会使你停止呼吸或窒息
  惊恐常会使人觉得胸闷和呼吸受阻,你可能会因此害怕而窒息。在这些思想压力下,你颈部和胸部的肌肉会紧绷,因而也就相应地减弱了你的呼吸能力。但请相信,此时你的呼吸通道和肺部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这种紧张感马上就会过去。我们的大脑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反射机制,当我们吸入氧气不够时,这个机制会自动工作,强迫我们吸入足够的空气。如果你还不相信,你可以屏住呼吸一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吧。到了一定程度你会本能地吸气!在惊恐发作中其实也一样:在因缺氧而窒息之前,你会自动地喘气和深呼吸。(并且即使你背过气去了,你也会立刻开始自动呼吸的!)总之,惊恐中的窒息或压迫感虽让人难受,但并没有致命的危险。
  惊恐发作并不会使你晕阙
  在惊恐发作之初那种头晕眼花的感觉常会让你害怕自己会随时晕阙。此时因为你的呼吸加快使得大脑会有一点供血不足(见第4章过度换气部分)。这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你意守丹田,想象气息从腹部到鼻腔缓慢而规律地流动,这些症状就会消失。稍微踱几下步也是有益处的。就让眩晕的感觉顺其自然地消失,不要与之较劲。因为实际上你的心脏比平时跳得更有力,血液循环也加快了,所以你是不太可能晕阙的(除非你本来就晕血,而此时你又恰好看到血。但这种情况实在是太罕见了)。
  惊恐发作并不会使你失去平衡
  在惊恐发作发生时,你或许会感到头晕目眩,这或许是因为紧张感影响到内耳负责平衡感的半规管。有那么几下你可能会觉得要跌倒了,或者觉得天旋地转。但请相信这些症状必定会消失。这些眩晕也并未真的会使你跌倒。如果强烈的眩晕持续了好几秒钟,那你最好让耳鼻喉科大夫检查一下你的内耳是否有感染、过敏或其他异常症状。
  在惊恐发作中觉得脚软,这并不真的会使你走不
  了路或跌倒
  惊恐发作时激增的肾上腺素会使腿部血管膨胀,使得血液积于腿部肌肉而不能参与全身循环。这使人产生腿软的感觉,也可能会使你害怕不能走路了。但请相信这只是“感觉”,此时你的腿还是和平时一样强健。你的腿不会让步!那些颤抖和虚弱的感觉终会自行消失,你仍能够靠腿走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惊恐发作并不会使你发疯
  动脉血管的收缩会造成大脑供血减少,这是由呼吸加快引起的正常反应。这会使人觉得失去方向,并产生不真实感。在这个时候请你提醒自己,这仅是因为动脉收缩造成的轻微而短暂的大脑供血不足。不管这些感觉多么可怕和怪异,你要明白这和发疯完全是两回事。没人因为惊恐发作而发疯,这些不真实感也总会消失,并不会对你造成什么伤害。
  人并不会突然地或者不由自主地疯掉。因心理障碍所表现出的那些视之为“发疯”的行为(比如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其实都是经历了若干年的积累才最终表现出来的,这些行为并不会因为某一次惊恐发作而突然出现。没人在惊恐发作中开始出现幻视或幻听(除非惊恐是由于摄入过量的致幻剂或可卡因等毒品引发的)。总之,不管你觉得如何的不快或者心神不宁,惊恐发作并不会使你发疯。
  惊恐发作并不会使你失控
  你的身体在惊恐中的强烈反应很容易使你觉得你完全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但完全失去对身体的控制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彻底瘫痪?狂乱的手舞足蹈?我们注意到这些例子并未在以前的案例中出现过。在惊恐中,有一个单一的目标在控制你的感觉和意识,那就是逃离此地。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十分明确的目的在调配你所有的身体行动,所以你不会失去对身体的控制。那些认为在惊恐发作中会彻底的失控的想法只是想当然而已。
应对惊恐反应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这些身体反应其实并不危险。因为身体反应伴随着强烈的惊恐感,这很容易使人觉得它们十分危险,但事实上并无危险存在。在惊恐中经历的生理反应是很自然地并且具有自卫作用。实际上,你的身体生来就有应对惊恐的功能,所以你才能很迅速地逃离那些真正对你有威胁的情景。但问题在于有时这些自然的、具有自卫意义的反应在没有任何实际危险的情况下发生,当这样的问题出现时,你心里得清楚不要去虚构那些并不真正存在的危险,掌握这些要点后你就能克服惊恐了。
  打破身体症状和灾祸念头的联系
  没有惊恐发作的人和有惊恐发作的人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每当出现一些有点不寻常的,轻微的身体不适时,后者总倾向于往坏处想。比如他们常把心悸当作心脏病发作的前兆,胸闷气短就觉得是要窒息的表现,头晕眼花就马上会引起晕阙。没有经历惊恐发作的人,虽也会注意这些身体症状,但他们并不会认为这很严重,很危险。
  你越是倾向于把身体不适解释为大病和危险,你就越时刻注意检查你的身体,看自己是否有这些不良感觉,而且一旦发现有点异样就很容易出现一些过度反应。这种倾向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因为那些本来只是轻微的身体不适症状,却被你有意地夸大了。
  有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生理状态出现偶然的异常。一方面可能是外因引起身体不适,比如和爱人吵了一架,在电视上看到不快的画面,听到闹钟突然响起,或着急赶去某个地方,这些都可能引起心跳加速、胸紧、恶心和其他与焦虑有关的身体症状。而另一方面可能是内因在起作用,比如因呼吸不足引起的缺氧,大脑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肩颈部的肌肉紧张或血糖浓度降低等。在很多时候你并不能清楚地觉察到这些外因或者内因,只有当这些生理变化以外显症状显现出来的时候,你才有所意识。以上的例子只是众多可能原因中的一部分,这些可能原因中的任何一种都能引发焦虑。但关键是,是否真的发展到彻底的惊恐发作,还取决于你如何认识和应对你当时的身体症状。
  总之,容易惊恐的人很可能会有以下表现:1)过于专注身体和心境的细微变化;2)越来越倾向于把轻微的身体不适或者身体的变化都看作大病或者致命危险。下列图表显示出了这些倾向:
  惊恐发作的发展过程
  阶段1初始状态
  (内部或外部状态)
  ↓
  阶段2轻微的不寻常的身体不适症状(如,心悸、气短,头晕眼花或出汗等)
  ↓
  阶段3内化(专注于那些身体症状使得这些症状更突出夸大)
  ↓
  阶段4灾祸性解释(告诉自己这些症状很危险,如“我的心脏病要发作了”“我要窒息了”“我要失控了”“我必须立刻离开”)
  ↓
  阶段5惊恐发作
  所幸的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其中某个环节上打断这个链条,使得惊恐发作最终不能彻底发生。在阶段1,或许是一般性的压力引发了最初的身体不适,如心悸、胸闷和眩晕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每天有规律地综合运用一些压力控制技术,比如本书其他章节中介绍的放松方法、锻炼方法、营养习惯等(见第4、第5、第15章),这些方法能减少身体交感神经系统突然兴奋的倾向。除了一般性压力外,你可以仔细注意一下,在你惊恐发作的几个小时前,你处在什么样的特定情景中。你能通过本章介绍的“惊恐发作记录表”来帮助你确定,究竟是哪些情景容易诱发你的惊恐发作。相应地,你以后应尽量避免或消除这些类似情景,让它们不再给你造成麻烦。这些用来减少最初阶段(上表中的阶段1和阶段2)的身体不适的干预措施,是与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前,还需要调整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阶段3主要是内化阶段,即此时你过于在意你的身体内部状态。其实你有很多积极的措施可以用来减轻你的内化程度,这些方法都在本章的“惊恐早期阶段的应对措施”一节中有所介绍。这些方法能够分散你对内部身体症状的注意,直接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或许,减轻惊恐发作最有效的办法是对阶段4进行干预,即你要学会不要把身体不适解释为致命危险或潜在灾祸。实际上,目前英国和美国的研究都证实,只要你能消除自己的灾祸性的解释,你的惊恐发作就能随之减轻。如果你能够忍受那些眩晕胸闷和心跳加速等不适感,把它们当作一种无害的生理反应而不是危险信号,你就能减轻甚至消除惊恐发作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压力控制技术和惊恐应对技术就不重要了,我们的意思是消除灾祸解释这一个步骤本身对减轻惊恐大有裨益!
  为了帮助你打断身体症状和灾祸性解释的联系,请你参考本章后面的三个量表:第一个量表列出了那些容易引发惊恐的身体症状,在5点量表上评价每一个身体症状对惊恐发作的影响;第二个是灾祸性解释自陈量表,其中列出的每一条解释都对应于某些身体不适症状,根据你自己感受到的这些想法的强度,在4点量表上对每个项目都加以评价。
  最后用第三个表将前面两个联系起来。把得分为4或5的那些身体症状挑出来,再列出由这些症状引发的灾祸性陈述。比如,你或许把心悸和“我心脏病发作了”“我要死了”联系起来;或把头晕眼花和“晕倒”“失控”连在一起。
  当你做完这些,你会更清楚的了解到,你的身体症状和与之相连的灾祸性念头是如何引发你的惊恐的。这样做会有助你打破身体症状和灾祸性念头之间的错误联系。你要时刻记住:你所列的身体症状没有一个是真的有害的,不管这些症状如何让你不适,它们都并无害处。同时你还应知道你列出的灾祸性念头也并不是真的,不管你自己当时如何信以为真,它们都不会真的发生。你要学会抛弃这些虚假的灾祸性念头。
  如何打断身体不适症状和虚假的灾祸性念头之间的联系呢?下面的三个步骤会给你提供帮助:
  认识不适症状和灾祸性念头的错误联系
  写下对身体不适症状的其他解释
  诱发症状
  认识不适症状和灾祸性念头的错误联系
  首先你要认识到你是否倾向于把无害的身体症状解释为危险即将来临的先兆。通过前面的练习,你能意识到特定的症状和特定的灾祸念头之间的联系。有了这些准备后,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再出现这些身体不适,你也能淡化这些症状所带来的危险感。
  写下对身体症状的其他解释
  灾祸性的自我陈述对身体不适症状所做的解释都是虚假的。心跳加快和心悸就是心脏病发作吗?胸闷气短就要窒息吗?眼花头晕就意味着你要晕阙或发疯了吗?对于这些现象,有完全不同于灾祸性念头的解释,而这些解释才是有真凭实据的。这些逻辑严密的解释是:
  心跳加速或心悸很可能是由于在焦虑的初期阶段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和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引起的。这些都是觉察到威胁时身体的正常反应,是属于“搏斗—逃跑”反应的一部分。就算这些反应持续出现一段时间,它们实际上也并无害处。比如,一颗健康的心脏可以快速跳动几个小时而不使你遭受任何风险。
  胸闷气短可解释为胸腔周围的肌肉收缩和交感神经的兴奋。这些症状和窒息并不相同。不管你的胸腔感到如何的不舒服和胀闷,你的胸腔肌肉也不会收缩到使你窒息的份上。
  头晕眼花通常在你紧张的时候发生,但这并不是说你就要晕阙了。这是因为脑部的血管收缩后,轻微地减弱了脑部血液循环。就算你当时感到眼花了,你也不太可能晕阙,因为晕阙一般是因为血压降低;而当你感到紧张时,肾上腺素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恰恰会引起你的血压升高!
  头晕眼花和“要发疯了”的感觉之间也没有什么因果联系,严重的精神失常和惊恐发作之间并无相关,而且精神失常的持续时间也比任何惊恐发作的时间都长得多。
  上述的这些解释都是为了帮助你认识到糟糕的身体症状并无危害。参照本章第一节的“让危险‘显形’”,你可以做出自己的解释。把这些解释都写下来会使你更坚信那些令人不适的身体症状是无害的而不是危险的。
你可以把你对身体症状的解释写在一张卡片上,每张卡片上写一个针对某身体症状的解释。把这些卡片随身携带,当你的身体不适症状出现时,就把它们拿出来读一读。
  诱发症状
  对付惊恐发作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主动诱发那些能引发惊恐的身体不适症状。许多治疗师把这种技术称为“内感受脱敏法”,即是让你对那些在“惊恐发作量表1”中列出的与惊恐有关的内部身体症状去敏感化或习惯化。比如,如果你的不适症状是眼花和气短,治疗师就会让你过度换气两分钟然后突然站起来,以此产生眩晕感。这个法子看似很不寻常,但它确实有效并且无害。过度换气两分钟对正常人完全没有副作用,除非就诊者本身有呼吸上的毛病。而故意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你在一个不会对你产生危险的情况下,真切地去体验那些身体不适症状。关键是让你有勇气去证明以前你对身体不适症状的解释并不正确,这些不适症状并不真的就会带来致命的危险。经常主动诱发眩晕能使那些有惊恐症的人逐渐确信,这样的眩晕并不危险。
  惊恐发作量表1
  身体症状
  下列任何身体不适症状在惊恐发作中都可能出现。请你根据这些症状在你自己惊恐发作中的严重程度,在0—5级的六点量表上对每种症状逐个给予评价。
  0=没有感觉3=强烈感觉
  1=轻微感觉4=严重感觉
  2=中等感觉5=极其严重的感觉
  1.胃收缩012345
  2.手心出汗012345
  3.全身发热012345
  4.心跳急促 012345
  5.双手颤抖012345
  6.双腿发软012345
  7.身体震颤 012345
  8.唇干舌躁012345
  9.如梗在喉 012345
  10.胸闷012345
  11.换气过度012345
  12.上吐下泻012345
  13.头晕目眩012345
  14.精神恍惚——就像做梦一样012345
  15.思维不清012345
  16.视线模糊012345
  17.有局部麻痹感012345
  18.超脱感或漂浮感012345
  19.心悸或心律不齐012345
  20.胸口疼痛012345
  21.手足面部有针刺感012345
  22.感觉行将晕厥012345
  23.反胃012345
  24.手足冰凉012345
  惊恐发作量表2
  灾祸性解释
  改编自G.A.Clum所著的《应对惊恐:治疗焦虑发作的非药物方法》(Coping with Panic:A Drug?free Approach to Dealing with Anxiety Attacks)中的“惊恐发作认知问卷”。Copyright 1990 by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a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 Inc.,Pacific Grove,CA 93950.出版者授权再版。
  灾祸性解释在惊恐发作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请用以下量表逐个评价在你惊恐发作时各个念头出现的程度。
  1=根本不存在3=相当明显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