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捕捉儿童敏感期

_6 孙瑞雪(当代)
秃子是不是哺乳动物
我告诉孩子们,哺乳动物是有毛发的,并且用乳汁喂养自己的孩子。
5岁8个月的海娅抚摸着自己的身体,激动地看着我说:“老师,我也是哺乳动物吗?”
“是的。”我肯定地回答。
过了儿天,她满怀心事地走到我跟前问:“老师,那秃子是不不是哺乳动物?”我忍不住笑了:“秃子不是天生的,他们也曾经长有毛发。”“啊!”她释然地笑着跑开了。
紧接着她开始喜欢画人体。有时会沮丧,冈为画得不够好。有时会拽着我,让我给她画,并嘱咐说:“不要画他们穿衣服,要一个男的,一个女的。”
她甚至想,应该让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洗澡,这样她好观察他们。
于是,我丌始给她讲人体,从头到脚,从皮肤到内脏,从血液到细胞,从男人到女人。她专注地听着,笑着。给她一本人体的百科全书,她会把它从头看到尾,来来回回地看,百看不厌。(海颖)
孙瑞雪:5岁左右,几乎每个孩子都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这是他们开始认识“人”了。这种早期的认识,使女孩子想成为女人,男孩子想成为男人,也让孩子第一次坦然地接纳自己,爱自己。
这种认识过后,儿童开始关注社会性的男女差别,这种关注从服饰开始。女孩关注自己的服饰,纷纷选择著名的女性作为自己的偶像: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男孩对女性化的服装开始提出抗议,兴趣集中在社会性的活动中。
不许进入本田
这是学前班的孩子们的故事。五、六岁的桐桐、呼延和一品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告诉我:“丁老师,我们在田里种了一棵松鼠。你帮我们写一个牌子,因为上次我们种的松树都被破坏了!”说着,桐桐抢先跑进教室,拿出一张纸交给我。
我问:“写什么?你说我写吧。”桐桐想了一会儿:“不许进入本,本田,不许进入本田!”‘‘然后呢?”她说要思考一下,思考了片刻,说:“就这些!”我写好了,她把纸铺到膝盖上,把没写字的空白处撕掉,带着一品和呼延一溜烟走了。
我也跟着他们到了田里。桐桐对一品、呼延两人说:“我们把纸条放在这儿。”边说边指着地上,然后又转过去指着另一块地方说:“这儿也得放一张,再让老师写一张吧。”我建议:“你们把纸条夹在这棵树枝上吧。要不爷爷打扫卫生会扫走的,而且风也会刮走纸条。”
他们采纳了我的建议,把纸条夹在了松树枝上。恰巧幼儿班的两个小男孩跑过来了,桐桐过去对他们低声说了几句,那两个小男孩带着奇怪的表情离开了,桐桐对我说:“我告诉他们,不要破坏我们的田地。”
一会儿,王也跑过来看热闹,桐桐立刻从树枝上取下纸条给王也看,王也惊讶地问:“干什么,什么呀?”桐桐说:“你好象不认识字?不许进入本田。”王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转身离开了。桐桐招呼一品、呼延过来种松树,三人刚蹲下来,就见明明和祖豪两人走过来了,桐桐迅速转身拿出纸条给他们看,这两人也觉得莫名其妙,桐桐用手指着上面的字说:“不许进入本田,知道吗?”明明和祖豪也离开了。
他们仨开始安心地种松树。(丁红霞)
孙瑞雪:我们学校分给每班一块地。春天,孩子们种植,大豆、玉米是孩子们常种的植物,有时玉米收得很好,加餐后,老师们还有机会分享几个;有的年头,孩子们太好奇,每天剥着看,玉米自然也难以收获了。孩子们像爱小动物一样地喜欢着植物。
这么小的年龄,不一定有绿化、封田育地、环境保护这样的意识,但实际上他们确实做着这样的事。儿童是天然的保护环境者,因为他们热爱大自然。
儿童采用“公示”、“警告”等方法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虽然方法幼稚、简陋,但仍能看出儿童有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的智慧。
“本田”就是“这块地”的意思。儿童除了从成人和同伴那里得到语词,也自己创造语词,经过纠正,儿童会逐渐用公用语词替代自造语词,因为他知道自造的语词别人听不懂,解释起来太费劲。
本来就有爱
早晨戏剧课,学前班的孩子们去参观“德克士”快餐,这帮孩子大都快6岁了。第一组孩了进去参观“条”的制作过程,第二组孩子在外面排队等待。这时张再晨说:“丁老师,丁老师,简丹说她爱刘阳。”我看着简丹,微笑着问:“是吗?”简丹很自信地使劲点点头:“嗯!我就是爱他,我本来就是有爱的。”旁边的几个孩子都笑了。我说:“老师爱你,也很爱刘阳。”她延伸着我的话:“对,两个班的孩子丁老师都爱!”
杨子煜不以为然地问我:“其他班的孩子你也爱吗?”我微笑着,点头示意。简丹接着问:“丁老师,你是不是爱幼儿园所有的孩子?”“嗯,教师爱每一个小朋友。”听了我的回答,他们都表现出很豁然的样子。我也站起来,心里特别惬意。
不一会儿,杨粟裕过来说:“小丁老师,我要给你说个话。”他把双手放在我耳边,压低声音悄悄说:“我爱和逸飞,真的,我的的爱她。”唯恐我不相信,他又重复了一遍。我很高兴地说:“恩,我爱你,也爱和逸飞。”杨粟裕笑了,转身慢慢走到队伍里,轻轻牵起和逸飞的手。看着眼前的情景,我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欣慰。
每个人心里都有爱,孩子也不例外,只不过她(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更纯真、稚气。孩子之间也需要表达爱意,也需要倾诉情感。(丁红霞)
孙瑞雪:当儿童获得了5年的关爱,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敏感期,爱的给予便会反馈回来。体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爱的品质就可能以婚姻敏感期的形式出现。这为成人的婚姻打下了艮好基础。
儿童互相喜欢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成长的需要吗?答案肯定的。这件事使儿童快乐,使儿童感到自己独特的意义,使儿童体悟来自同伴的关爱。我心中有个你;我知你心中有个我.这件事对成人意义非同寻常,对儿童也同样,爱是人的安全和幸福之源。
喜欢抽象概念的敏感期
上学前班的都是一批五、六岁的孩子。教学中,我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对抽象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每天早读,当我读完《伊索寓言》进行提问时,他们会问很多问题,理解后马上就能应用。我解释过“干涸”后,几个孩子听到“水干了”的故事内容,立刻就用上了这个概念:“公园里的湖干涸了。”
孩子们对表现人生、心理、情感的概念也很感兴趣,他们常常问什么是“人生”、“智慧”、“灵魂”、“幸福”、“说三道四”、“甜言蜜语”,“灰溜溜”、“悻悻”等,还强烈要求我演示“灰溜溜”是什么样子,甚至还要求我说一些“甜言蜜语”,让他们听一听。
5岁以前,孩子们总是喜欢问:“这是什么?”“为什么?”5岁开始,他们具备了捕捉人的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能力,这种能力首先是从捕捉概念开始的。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逐渐达到让人吃惊的地步,有时整堂课孩子们都会争相解释概念。
二年级一个孩子问:“什么叫手术?”没等老师解释,一个孩子说:“我做的是脑外科开颅手术,23个小时。”一个孩子立刻接上:“我妈妈做了腹腔手术,打开腹腔,去掉肿块。”另一个孩子:“我做的是肛漏手术,我姥爷给做的,3分钟完成。”然后问:“还有不知道手术的吗?”
四年级开始,孩子们开始喜欢讨论一些基本的问题。“什么是爱”、“什么是家庭”、“什么是撒谎”、“爱和家庭的关系”、“意外会改变人的一生吗”,等等。这表明他们的思考开始有了深度.喜欢思索一些形而上的问题了。(闰 华)
交际的敏感期
班上的周凡青、胡格溶、刘美琦、陈源几个人经常在一起,形影不离。在学校里,经常能看到他们或徜徉于田间地头,或在大厅里载歌载舞,或在长条凳上促膝交谈,或头碰头凑在桌子上画画。
5岁~6岁的孩子逐渐进入了交际的敏感期。他们交往的形式不再是一对一,而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小团队中彼此认同,相互学习,形成一种愉快、默契的合作关系。
他们常常自己解决问题,基本不需要老师出面调解。很在意彼此的态度,周凡青曾因为琦琦说过类似于“我们不和你玩了”这样的话币丁暗自伤心,仿佛这个小团队抛弃了她,当时想尽办法都无法化解她心中的忧郁,直到这个小团队同她“尽释前嫌”,她才重新愉快起来一
胡格溶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他们对我读的一本讲礼仪的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其中一些内容记忆犹新,如接受别人礼物时不要说三道四、为把某件事做得很出色的孩子鼓掌、用眼睛和别人沟通等。偶尔有一次早读时我忘记阅读这本书,他们就争相提醒我。(闰 华)
孙瑞雪:5岁以前孩子们交往的特征常常是一对一,通过交换物品、食物、玩具进行,往往矛盾不断,但流泪解决问题的同时又重新和好。
这段时间的交往对人的一生实在太重要了。在自由中,孩子们平等地交往着,学会了承受、判断,如何说话、如何把握他人的心理、如何找到感觉。有了这些基础,5岁以后儿童结束了一对一的交往,进入了三四人一组的交往中,并且在选择朋友上有了明显的精神倾向,也基本结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交友方式。
他们开始相互表达爱意、解除孤独,也开始出现从心理上对别人的控制和反控制,出现了情感上的依赖和沟通。
这奠定了孩子们的人际智能基础。
消灭与解救男人
学前班的孩子们都快6岁了,该上小学了。今天戏剧课,特意安排参观小学。步行到了唐徕小学,前面有其他班正在参观,我们班站在树阴下等待。
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席地而坐。有的玩王牌,有的读宠物小精灵,还有的在说悄悄话。
我正在旁边惬意地看着,杨磬怡突然跑了过来,拉着我的手说:“段老师,我有个好哥哥,他姓杨,他属羊,他是山羊座!” 杨磬怡刚说完,一旁的马百泽说:“我是魔蝎座!”后边的李麦歌接着说:“我是双鱼座!”“段老师,你是什么座?”马百泽转过头来问我。“我是处女座!”“处理座?”马百泽若有所思,“是不是专门处理世界上乱七八糟的事情?”
我忍不住乐了:“是处女座!不是处理座!”“处女座?”马百泽沉吟了几秒,然后对李麦歌说:“段老师是处女座,我是处男座,我要把全世界的男人都消灭光,只剩下我和段老师!” 我哈哈大笑,李麦歌接着马百泽的话头一本正经地说:你要是消灭全世界的男人,我就要解救全世界的男人,因为我是双子座!”(段武宽)
孙瑞雪:
这个年龄儿童的语言非常接近成人的语言,这类谈论有逻辑锁链,又有意识流的性质。常先有一个引发的话,即“引起”,然后就有逻辑的连锁反应,在意义的突转处,总是双关语词或打岔语。这样,整个话语就横生了妙趣。
撕 纸
6岁的祥祥很喜欢折纸、撕纸,有几天,他把成打沓的纸随便折起来,装进口袋带回家去工作。
一天中午,他不想睡午觉,要工作,我答应了。小朋友们都睡着之后,我去教室找他,发现他在情绪区睡着了,铺着一个工作毯,盖着一个工作毯,怀里抱着一塑料袋纸屑。我把他抱到卧室,打开袋子,发现里面塞满了撕成方形的小纸片。
下午,我问他为什么撕那么多纸。他说快过年了,要把这些纸片贴在他家墙壁脏的地方。
真奇怪的想法!不知是敷衍我还是他真这么想。回家的路上,坐在车里,他把纸片分给小朋友们,让大家一起向外撒。我恍然,难道他是为了这个片刻而那么费劲地去撕这些纸屑?
接下来的两天他不撕纸了,开始卷纸,把纸卷成细筒状.一截一截接起来,存在作品柜里,下午回家时兴奋地带走。我仍不知道他想做什么,孩子的心思有时真让人捉摸不透!(史红霞)
孙瑞雪: 这确是一个未解之谜。孩子是在按照心灵胚胎的指引去建构自己吧?老师能做的,就是让他去完成这些事情,不去干扰他。
玩纸、撕纸、折纸是孩子们普遍喜欢的活动,纸也是孩子们一种天然的学习工具。
端两份饭
6岁的健健比较胆小,平时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总爱看别人的脸色,,对待小朋友小心翼翼,面对老师也小心谨慎。
近一周来,每次吃饭他都要端两份。我假装没注意到,但心里为这个胆小、善良的小男孩高兴——他丌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半个月过去,,一天中午,我找了个机会问他:“健健,你为什么每次端两份饭?”健健笑眯眯地回答:“老师,我给聪聪端一份,他来得晚。”“噢——”我恍然大悟,想起来了,这些天聪聪好象没来端饭。我又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给他端饭呀?”健健自豪地抬起脸来:“聪聪是我的好朋友。”
健健就这样持续地、默默地为聪聪端着饭,从不告诉聪聪,每次都悄悄把饭放在聪聪的位置上,然后高兴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我为他能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高兴。(王灵雪)
孙瑞雪: ‘
悄悄的、默默的爱,是人类最含蓄、最美妙的爱的形式之一。
作为一个胆怯的孩子,健健始终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他慢慢敞开了心扉,以特有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
“奶奶,你会把小树压弯的”
一天,妈妈带6岁的王昊去公园玩,路过小树林时,看到一位奶奶在锻炼身体。她把腿搭在一棵小树上,向下压着腿:
王昊走上前去对那位老奶奶说:“奶奶,你看小树这么小.你把腿压上去会把它压弯的。如果有人把腿压在你身上,你肯定也不舒服。”听了这活,老奶奶把腿从小树上拿了下来,并吃惊地看着王昊。
王昊和妈妈离开时,老奶奶正在把这件事讲给一位老爷爷听,老爷爷不住地点头,用同样惊奇的目光看着走远的孩子。
(海颖)
孙瑞雪: 爱护小树,爱护生命,表明孩子对生命充满感情,保护儿童心中美好的感情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儿的心思也能猜
6岁的小女孩珈珈一直和年龄相仿的小男孩沛丰、小女孩嘉宝是好朋友。三个人中,嘉宝最有感召力,她总有新鲜的玩意儿和新鲜的玩法,不少小朋友都愿意跟着她玩。
五月中旬的一段时问,珈珈的情绪糟透了,每天来院都要莫名其妙地哭闹,吵着要回家找妈妈。起先我有点纳闷:她一直很自律呀。几次之后,我抱起她,问她心里是不是有什么事,刚开始她什么也不肯说。我根据平时的观察,问她是不是和沛丰发生了矛盾?她点点头,轻轻抽泣起来,看上去非常伤心。她说,沛丰和嘉宝好,并当着嘉宝的面对她大吼。珈珈边说边哭,难过极了。我知道那是种什么滋味,一种无法承受的打击,珈珈“爱上” 沛丰了。
平时我就发现,珈珈很在乎沛丰对嘉宝的态度,总在比较他对谁更好一些。哭完以后,她对我说再也不理沛丰了,而此时沛丰就在身边。两个人一起哭了起来。我知道,虽然年龄这么小,他们已经要面对感情无法分享这个事实。
自那天后,珈珈每天来院后总是跟着我,要我抱她,早晨来第一句话就是“不跟沛丰玩”。但他俩又常常同时偎在我身上。有几天嘉宝没来幼儿园,他俩又像往常一样在一起玩,似乎忘记了彼此间的不愉快。
珈珈的内心细腻而敏感,我想这次经历会使她成长起来,而我能做的,便是抱着她,倾听她,分担她敏感而纯真的情感波折。
(史红霞)
孙瑞雪:就我们的观察,此时儿童之间的感情已超出了友情的界限,它已逼近成人的爱恋。
当别人拒绝我们的爱时,我们很难再保持以前的尊严、自信。失恋大概是成人世界最痛苦的事,一个人如果反复失恋几次,他的自信心剩不下多少了。
但时间上,一个人爱上你和一个人不爱你,不是你能决定的,到18岁再理解这一问题就晚了。婚姻和相爱的敏感期发生在童年,孩子们自然产生这种情感,也能承受其中的复杂内容,我发现,六、七岁的孩子就能比较客观、理智地处理这种关系了。
为结婚道歉
(一)午饭前,孩子们排队等待,刚才还兴高采烈的胡田田此刻却在一旁黯然伤心。我问她怎么了,她拒绝回答,哭得很伤心,我把她抱到一个角落,她哭泣着说:“我不喜欢上这个幼儿园了。”“为什么?”“因为琪琪说我必须和胡一熙结婚。”“你是不是不喜欢胡一熙?”“嗯。”
我心里好笑,孩子们到了婚姻的敏感期,整天对这个话题有兴趣。我告诉田田:“选择和谁结婚是你自己的事,没有人能代替你来选择,不管是琪琪,还是爸爸、妈妈或老师。况且这是20岁以后才考虑的问题。你现在不用考虑。”
田田想了想,心中的结好像解开了,答应跟我一起去吃饭。
(二)6岁的纳宽正在和几个孩子高声谈笑谁和谁结婚的问题,恰好铁蛋进来了,纳宽立刻说:“铁蛋和刘美琦亲嘴结婚噢! 铁蛋和刘美琦亲嘴结婚噢!”铁蛋立刻沉下脸来,严肃地直冲着纳宽说:“纳宽,请给我道歉!”纳宽一见铁蛋的架势,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低着头给铁蛋说了声:“对不起。”
我偷笑的同时,又暗自奇怪铁蛋为什么会生气。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谈论结婚的话题,并且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男孩或女孩?铁蛋为什么这么严肃呢?(闫华)
抱别人要经过允许
云云已经6岁了。前一段时间听孩子们说,他总是不经允许就亲别人,稍加观察后,发现他果真如此。
一次.他正在教室里跟刘嘉宇玩,猛不丁扑上去亲了刘嘉宇一口,刘嘉宇反感地冲着他大喊:“哎呀,你干什么,老师你看他!”我对云云说:“请你经过她的允许之后再去碰她好吗?”他若无其事地点点头。
又有一次,孩子们正洗手准备吃饭,云云一下子从后面抱住嘉力,嘉力大声嚷嚷:“谁呀?这么没礼貌!”我又提醒云云:“请你经过别人的允许再去抱别人,表达对别人的爱也要经过同意,明白吗?”他很无奈地说:“那好吧!”
又过了几天,一次主题课上,他用很大的力气一下子把一品的头搂进怀里,紧搂着不放,一品试图挣脱,而云云白自自地沉浸在幸福中。我轻轻叫了声他的名字,他才松开了双手。
儿童情感的敏感期是在4岁~5岁,而云云已经6岁了。也许他曾经错过了情感的敏感期?(丁红霞)
孙瑞雪:情感热烈的云云在爱别人时受到了一些挫折,但他无论遇到什么挫折,爱心都不改。
儿童情感的敏感期到来时,不仅要表达爱,也需要学习如何表达爱,在这一点上,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学会健康文明的感情表达方式。
我们结婚吧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唾着了,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睁开眼看看表,离起床还有一段时问。环顺四周,发现一大群孩子正围在吕楠和余楠的床边,高声谈论着。我连忙用被子蒙住头,仔细听他们谈论。
这是一帮6岁孩子的对话。
余楠:“吕楠,我们结婚吧?”
吕楠:“好的,什么时候?”
余楠:“你说吧!”
吕楠:“夏天吧!我喜欢夏天!”
余楠:“夏天太热了,我们在春天结婚。在春天最热的那天结婚。你穿上薄薄的婚纱,这样你就是世界上最美的新娘。我呢,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我就是世界上最英俊的新郎!好吗?”
停顿了片刻。
“好的!”终于听到了吕楠的声音。
余楠开始哼唱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其他孩子嗷嗽叫着:“噢,噢,吕楠和余楠要结婚了!”
我再也忍不住了,坐起身来哈哈大笑。孩子们惊诧地看着我,我笑得更厉害了。余楠问我:“段老师,你为什么要笑?是不是做了一个可笑的梦?”我忍住笑忙回答:“对,段老师做了一个很可笑的梦。”
下午的课结束了,我出了大厅,看见吕楠挽着余楠向这边走来。两个人俨然是一对情侣,似乎还陶醉在“结婚”的梦里,脸上带着明媚的笑容,不时低声说着什么,旁若无人,似乎身边的一切都不复存在,都与他们无关。(段武宽)
孙瑞雪:有一次晚上开完会,小学的几个孩子还未回家,其中两个在大厅里快乐地玩耍,一个孤独地坐在远处沉思。我问lO岁的孤独者:“你为什么不去和他们一起玩?”10岁的孤独者看着我说:“他需要和他一起玩,而我没有这种需要。”一瞬间我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回家的路上,我开始思考他的成长背景(我了解1至5年级每个蒙氏孩子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孩子们从4岁起就开始喜欢别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所喜欢的人又喜欢上了别人,孩子们学会在痛苦中处理这些事情,学会在处事中认清自己的需要,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反反复复中,孩子们成长起来。
“玩物”与玩数
5岁半的嘉宝近期对数学教具开始感兴趣。上完加法板后,她就能脱离教具工作。接下来的两天里,她能够用木钉板做40以内的加法运算。
之后,她很快学会了减法,并很快能脱离教具工作。她可以在45分钟内笔算五十多道50以内的减法题,这让老师们很震惊。进位题及连加题她做得也非常娴熟。与她一起做银行游戏,那些庞杂的数量、数卡都由她一个人完成,随后的一次团体课,又让她对乘除法产生了兴趣。
对大多数孩子而言,5岁半左右才能理解数学逻辑。在此之前他们]或许会去工作数学教具,但常常无法真正理解其间的逻辑,发现其中的秘密,而嘉宝突出的表现,让老师很兴奋。
5岁半的雨薇,前一个月还不喜欢数学,整天玩小玩艺儿,当时她爸爸很着急,曾特意要求我们让她去操作数学教具。我们则在耐心等待。一天,雨薇突然跑过来,主动要求工作数学教具。工作加法板的时候,10以内的加法,她一道道用加法尺演算,很专注,做完后还要求再做。后来,她开始做20以内的加法,掌握得很快,但没有掌握数间的内在逻辑,有规律的加法仍要用加法尺去做。但是,她每天来都要求工作数学教具,乐此不疲地操作它们。我知道她真的开始喜欢数学了。
班里还有许多4岁至5岁的孩子,对数学都不感兴趣.这需要等待,就像我们等待雨薇一样。(史红霞)
孙瑞雪:数学家不过是长大了也玩数的人。敏感期在何时出现,出现什么敏感期,都取决于孩子自身,有的孩子3岁半数学敏感期就来了,有的孩子5岁后才到来,这似乎涉及几个问题:敏感期是否滞后了?敏感期滞后是否意味着孩子认知能力滞后?敏感期或早或晚出现正常吗?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有些敏感期一定是在某一年龄出现,如口的敏感期,应该在0岁~l岁出现并完成,如果在2岁半时还出现口腔敏感期,那就是滞后了。这其中原因很多,可能是成人的观念和作法妨碍了孩子的发展,或者孩子敏感期到来时成人根本没发现。而有些敏感期在不同时间段出现,如数学敏感期的出现相差1至2年,这是正常的。但是,每一个孩子的成张经历我们很难完全知道,有些孩子的心理伤害在几年后才可能释放出来,敏感期才开始明显出现。总而言之,正常儿童的0岁-6岁的生命是由一个敏感期接一个敏感期组成,敏感期的接连出现组成了儿童快乐而忙碌的头6年。
通过“玩物’’去“玩数”,是蒙特梭利方法的独创。数学思维是一贯纯逻辑的过程,数学思维的表达方式就是写出抽象的数学式子,对于还没有数学概念的幼儿,蒙特梭利数学教具把数学表达为实物,帮助幼儿较快地进入前数学思维,再通过幼儿的内心发展进入纯数学思维。
没有第三
早晨,6岁的田田刚进大厅就对我说:“王老师,你猜今天我是第几个起床的?”“第一个。”“对了!”“那你猜我爸爸是第几个起床的?”“第二个?”“不对。”“妈妈是第二个起床的,爸爸是第四个起床的。”我很疑惑,因为田田告诉过我她们家就三个人。我问道:“那第三个是谁呀?”田田看了看我:“没有第三个。”“为什么?”“因为爸爸今天起床特别晚,我和妈妈都准备好了,爸爸才慢慢起床,所以,爸爸是第四个。”(王晓琴)
孙瑞雪:田田对次序有着自己的认识。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对数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这恰恰是孩子进一步认识序列的过程,是把序列应用在生活中并进行检验的过程。
第七章:6岁以上
编者按:一些螺旋状敏感期,伴随着孩子一直成长到12岁。如:绘画、音乐、语言、审美、对空间的认识、人际关系、秩序、独立,等等。
除此之外,孙瑞雪的教育团队还发现,小学的孩子开始明显表现出理财的兴趣和深入思考问题的趋势。
爱和不爱
皮皮6岁了。今天午睡起来后,他叫我:“老师,你给我穿一下裤子。”看着我穿,皮皮发问:“老师,你喜欢什么样的人?”我说:“我喜改善良的人,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裤子穿好了,皮皮又叫道:“老师,你给我穿毛衣。”然后又问:“老师,你结婚了吗?”“结婚了。”皮皮很好奇:“你和谁结婚了。”“我和我爱的人、爱我的人结婚了。”
“为什么我妈妈和不爱他的人结婚了?”皮皮问我。“你爸爸不爱妈妈吗?”“不爱。”皮皮肯定地说。这时,我给他把毛衣、裤子都穿好了。皮皮继续说:“老师,你帮我穿袜子吧。”
边给他穿我边问:“你怎么知道爸爸不爱妈妈呢?”
“我爸爸打我妈妈和我。”
我一惊:“你爸爸为什么打你?”
“我做错事爸爸就打我。”皮皮声音低了下来。
“你做错什么了爸爸打你?”
“上次我洒了几滴可口可乐,他就骂我。”
我告诉孩子:“你可以告诉你爸爸,让他爱你妈妈和你,如果他不爱妈妈和你,请他不要打人,用语言也可以解决问题。”
孩子沉默了。(王灵雪)
孙瑞雪:有一天,一位4岁的男孩找校长,请校长周六到他家,帮他解决妈妈打爸爸的问题。
我问他:“你是不是说错了?是爸爸打妈妈吧?”
他说:“不是,是妈妈打爸爸。”
我小心地问:“妈妈能打过爸爸吗?”
孩子说:“我妈妈非常厉害,我爸爸从来没打过她。”
孩子坐在沙发上难过地看着我说:“每次,我都很生气,我说妈妈她又不听。”他坚持要求一位校长去见他妈妈。办公室几位校长认为确实需要找男孩的妈妈谈谈。后来我们帮助这个男孩解决了一些问题。
有时候,会有孩子一大早来学校找老师,大声喊着:“我需要安慰!”老师就过去抱起孩子,让孩子在温暖的怀抱中得到安慰。
在自由的环境中,孩子们不会惊慌无措,他们能把内心深处的痛苦表达出来,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孩子因此有了尊严,也有了最后的安全感。
孩子说的“骂”和成人的真骂有些不同。孩子的骂不一定是骂,而可能指一种使他不舒服的语言,如严厉、斥责、说教、挖苦等等。但孩子明白,结婚应该和爱联系在一起,爱应该和美好的话语、美好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迟到的玩纸条
美术课上,当别人专注地画画时,6岁的冰冰忽然站起来,把纸揉成团扔进垃圾筒,然后又拿出一张画有螺旋曲线的纸,一条一条地剪。
剪完纸条后,冰冰又抓起纸条走向垃圾筒。把废纸都拣出来放在桌面上,拿出两张纸片,低头往上面吐了口唾沫,然后将两张纸片“粘”在一起,然后又拿出一张纸条,继续吐唾沫“粘’,最后“粘”了厚厚一沓。
然后她又取出一张白纸,用剪刀沿着螺旋曲线剪,剪下一个长纸条,用同样的方法将这张纸条“粘”在那沓纸片上,小心地提在手里,在教室里转悠。
这段时问里,冰冰只要看见垃圾筒里有碎纸片,就会拣起来将它们整理好,回家时全部带走。有时看到有人扔垃圾,她会立即过去将纸片拣出来,放到自己抽屉里。
她持续这么做已经有两周了。我觉得从垃圾筒中拣东西不卫生,提醒过她几次,而她依然如故。今天的美术课就像是她的一节纸条活动课。(丁红霞)
孙瑞雪:儿重有一个收集的敏感期。大多数孩子会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如铜牌、小精灵、小汽车、恐龙、橡皮、小卡子,不胜枚举。
儿童的行为有时我们不能理解,但是我们知道,儿童按照精神胚胎的指引来做事,这是他发展自己的需要,这是童年的秘密。成人如果不懂,就不要去打扰他们。在我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时,我们不去猜想和指导。
但我知道这个孩子曾被打扰过,错过了敏感期,所以她上了小学还在补做学前的事。
发 现
今天实验课的内容是摩擦。王老师拿出触觉板,让孩子们在光滑面和粗糙面上滑木块,看有什么不同的效果。苏桐(男孩,6岁半)没有认真观察,却拿着一条围巾不停地在自己的脸上和手上摩擦。我本想让他将围巾放回柜子里认真上课,可看到他认真专注的神情,我犹豫了一下,最终没有动。下了课,苏桐走到我身边高兴地说:“王老师,我告诉你,摩擦有阻力,可我发现摩擦还可以产生热,你试一试。”他向其他孩子展示着,孩子们都纷纷拥来要试一试。(王晓琴)
孙瑞雪:5岁以后,孩子对科学实验开始感兴趣,这时他们的兴趣点并不在于学知识(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而在于通过实验发现事物的秘密,认识客观事物。这种认知是由儿童的兴趣引导的,他们乐于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10年来坚持以概念为本的教学方式的原因。
补上了
6岁半的蒙蒙胆子很小,开学第一天,他看见妈妈走了,站在队伍里偷偷一个人擦眼泪。我告诉他:“别难过,你很快会喜欢学校的。这儿有这么多同学。”逐渐地,我发现他的小动作也很多,手里总要拿东西玩,不能集中精力,有时把手里的东西往嘴里塞,铅笔、纸、玩具,任何东西都往嘴里送。他还常边走边跳,故意使自己摔倒,然后笑着站起来,再重复摔倒的动作。如果手里没有东西,他就伸出舌头舔自己的手、袖子、领口、红领巾、字典等等。(陈文慧)
孙瑞雪:吸吮敏感期本应在O岁~1岁时出现,成人不断干涉,就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跳跃的敏感期在2岁半至3岁时出现,是儿童走的敏感期的最高阶段的自我训练,成人害怕儿童出危险,常常不让儿童跳,也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这两个敏感期同时出现在这个孩子身上,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这个孩子仍然是正常的,因为他的敏感期得到了弥补。
如果儿童的敏感期被阻碍,滞后太久,以至于覆盖了他的后半生,就等于改写了一个人的人生,于是就有了很多永远长不大的成人。
想哭却没有眼泪
一天,7岁的媛媛问我:“薛老师,为什么人有时候想哭却没有眼泪,有时候不想哭却有眼泪?”
我望着她,想了一会儿,问道:“你是不是有时候想哭却没有眼泪?”
媛媛点了点头。“那是什么时候?”她想了想.回答说:“有时候心里不舒服,难受,却哭不出来。”
我问道:“你是不是感到压抑,难受,没有办法表示出来,想哭,却没有眼泪?”媛媛立即点了点头:“就是的,就是这样的。可是有时不想哭,却自己哭了。上次看电视时,看到一个地方我就哭了,家里人都笑我。”
我告诉她:“有时候,一些情景,或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我们意识不到,但它却发生了。这时候,我们会控制不住情绪而哭泣,我有时候也这样。”
媛媛如释重负地望着我。我故意低声说:“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当你情绪不好或感到压抑时,就要想办法调整情绪。你可以去找最好的朋友聊天,也可以去一个人少或没人的地方大喊两声。即使这时有人看你,也别理睬、别在乎,尽情去喊几声,那样你会舒服很多。当我这样做的时候,舒服极了。”
说完后我笑了起来,媛媛也跟着笑了起来。(薛梅)
机 智
这是一年级的一堂音乐课。孩子们不停地低声交谈着,做着各种小动作,音乐老师终于生气了,愤怒地站起来,厉声说:“一上课就让你们安静,你们一直没有安静下来,不停地说话,不停地动,有没有完?女生也闹,男生也闹,这是怎么回事?还上不上课?”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训骂声吓住了,一部分孩子低着头不说话,一部分孩子望着老师,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不解。
这是刚聘请来的教师,还不了解我们的教育。
说完后,老师依然怒气冲冲地望着孩子们,好像没说够,还想再说些什么。这时,前排有个孩子轻声嘀咕了几句。在这安静、紧张的气氛里,这几句话虽然是小声说出来的,但显得很有力量。
顺着声音望去,是翰放!这让我又惊喜又有点担心。翰放一向胆小,不知今天哪来如此大的勇气。我担心老师要“处置”他。
音乐教师也没料到这时候会有孩子敢说话,她愣了一下,问道:“你刚说什么?”翰放直起身体,抬起头看着老师大声说:“上音乐课是不是也要像上语文课那样坐好,那样安静呀?”听了翰放的话,音乐老师的声音温和了些:“是的,这位同学说得对,上音乐课也要像上语文课那样坐好,保持安静。你们现在就坐得非常好,就是这样的。好了,我们继续上课…”
危机过去了,所有的孩子都松了口气,开始与老师配合。 (薛梅)
孙瑞雪:孩子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
很多刚来我们学校的老师,都会像音乐老师一样对待孩子,这个音乐老师还算是比较温和的,很多老师比这要严厉:责备、发怒、训诫、威胁、利诱……孩子得收拾,不收拾不行。
这种方法的普遍使用,在广大学生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影响了孩子们将来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态度。在我们学校,孩子不会让你这样收拾。他们要求平等和尊重,如果得不到,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去争取。当自由已经成为一种品德时,人才能谈得上独立.
我们是平等的
4月的一天,街道办事处的有关领导来我校检查工作。
参观完学前班,一行人来到了小学部。进二年级教室前,她们碰到了 7岁的李宇霖,李宇霖站在那儿,用他惯有的观察方式,专注地注视着这一行人。
这时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别人都叫她张大夫)指着李宇霖对旁边的人说:“这个孩子智力有问题。”说完便进教室参观,丝毫没有注意到孩子脸上愕然的表情。
参观完教室,她看到挂在门口的孩子的实验袋,走过去翻看起来。一直在后面跟着的李宇霖说:“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动。”但张大夫并未听到,继续翻看着。
我连忙蹲下身来告诉李宇霖,她是来检查工作的,只是想看一下,她并不知道那是谁的。李宇霖不听我解释,转身离开了。
一行人又来到一年级参观。张大夫刚进一年级教室,李宇霖就冲过来大声说:“我是班长,谁要违反规则,我就一脚把她踢出去!”同时冲着这一行人远远抬起了脚。张大夫显然没有听懂他的话,但从李宇霖的动作中判断出了他的意思,她恼怒地说:“蒙特梭利的孩子一点礼貌都没有!”其他人也跟着指指点点,不太高兴地走了。
事后我找了李宇霖,告诉他“粗鲁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不料李守霖理直气壮地对我说:“他骂我。我们是平等的!”(李燕)
孙瑞雪:许多成人都是高高在上地审视孩子,用他们的经验判断孩子,并随意评价孩子,伤害了孩子时也不以为意。
李宇霖一直生活在平等的环境中,他没有权威意识,只知道规则必须人人遵守。他当班长,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去捍卫规则和保护自己的环境,当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来到自己班级,他就以自己的方式发出了警告
我相信这样一个因果关系:当成人不再剥夺儿童的尊严时,成人才可能拥有自己的尊严。
让他玩
洋洋和琪琪都7岁了,刚从蒙氏幼儿园毕业,上小学一年级。一次,我带着洋洋、琪琪去附近一个餐馆吃饭,店主的儿子(大约3岁)在门外玩自己的尿,他妈妈看到了,冲过来对孩子喊:“脏死了!快起来!”孩子没有反应,继续在那儿玩。妈妈一把拉起孩子,孩子边踢边哭,就是不想离开。妈妈生气地放下孩子走了。我还以为是妈妈放弃了,既然管不了,就随孩子去了。
不一会儿,店主沉着脸出来了,一把抱起孩子,照着孩子屁股“啪啪”拍了两下。孩子突然遭打,吓得“哇哇”大哭起来。店主什么也不说,抱起小孩就走。
目睹了这一场面,我问洋洋:“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怎样对待他?”
洋洋很自然地回答:“让他玩,玩完了给他洗个澡就行了。”我又问琪琪:“你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处理?”琪琪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我去找一个他没有玩过的玩具,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玩具上,这样他就会高兴了。”(王灵雪)
孙瑞雪:多精彩的回答。这是两个7岁孩子对问题的看法,因为受过蒙氏教育,他们推己及人,把自己科学、健康的成长经验应用在实践中。
很多儿童都有玩尿的经历。如果有些成人感觉不舒服,可以弄些水来让孩子去玩,其实童尿是安全的。
问题在于,很多儿童在专心致志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常常被无端打断。这不仅破坏了儿童成长的机会,长此以往,很可能造就一个无法专注的少年、一个对事情不感兴趣的青年、一个庸庸碌碌的成人。当生长的过程常常被打断,我们怎么能期望这个生命能成长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呢?
小提琴演奏会
4月末的一天,我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7岁的儿子乾乾走过来抛过一张纸条,捡起来一看:
小提琴演奏会
曲目:《小步舞曲》、《午睡》、《小溪在歌唱》、《_/j、丑》
门票:5角
地点:我的卧室
时间:8:35
赚钱真有办法。我说:“好吧,我买票。”当即给了他5角钱,他说:“我布置房间去了,你别过来,演奏8:35正式开始。”
到点了。走进他的卧室,只见4只红蜡烛环绕着他,前方是谱台,他端坐中问,真有一种神秘的气氛。我说:“开始吧!”音乐像流水一样丁冬响起来,是熟悉的曲目,却出奇的动听,儿子一曲拉罢,我拍着手说:“太好听了!再来一首。”很快,我们度过了他练琴以来最令人激动的半个小时。
第二天,乾乾对我说:“妈,我要自己作曲,再表演给你听,一元钱!”我心一动:“好吧,你自己谱曲,付出了劳动,理应加倍。”他忙着画起了五线谱,我一看,格太宽了,音符像一个个大蝌蚪,不好看,就帮他画了一张谱线。
他兴奋地作着曲,说什么自由延长、空拍等,就这样,创作出了自己的曲目:《咖啡》、《云朵》。
下午他又忙着排练,练了一会儿,跑过来说:“太难了,妈,我要去改谱,改成好拉的。”我们一起唱了唱谱,改正了几个错音符。(王红,乾乾的妈妈)
孙瑞雪:票、布置、排练、氛围、演奏、欣赏,这个个人音乐会够完整的。
为了挣钱,孩子们会使用自己的特长。孩子们非常了解大人的心理。你不是想让我多学多练吗?他会巧妙地让大人钻进他设好的圈套里,达到他的目的。我就经常这样上儿子的当。
美丽的燕子
8岁的霖霖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敏感而细腻。因为先天的原因,他口齿不是很清楚,但他说话语速很快,这样,他和人沟通起来有点费劲。
一天早晨,霖霖交给我一张纸,说是给我的信,说完转身走了。我打开纸一看,是他妈妈代写的,有他自己的亲笔签名。信的下方,还画了一些类似飞鸟的图案。
“听霖霖的妈妈说,昨天他给你写了一封信,信上还画了美丽的燕子,就像你。”同屋的徐老师对我说。我笑了笑,把信收藏到自己的抽屉里。
过了几天,霖霖来到办公室问我:“信呢?”我拿出来让他看,并告诉他我会好好保存的,他羞怯地笑了笑,转身走了。
一天,我碰到霖霖的妈妈,她说:“李老师,我们霖霖可喜欢你了,每天都跟我说你。有事没事他就想让我给你打电话。你一定要多跟他交流一下,他特别重感情。”我笑着答应了。
不久,学校调我给四年级上课,和霖霖接触的机会少了。一天下午,我在办公室写教案,王老师把霖霖带到办公室解决问题,他走进办公室,看了我一眼,我也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写教案。
第二天,王老师对我说:“你知道吗?霖霖爱上你了,昨天我请他到办公室解决问题,他一直很难过,我觉得不对劲,回到班里和他谈话才知道,把他带到办公室解决问题时你在场,他觉得很尴尬。”
又过了几天,王老师告诉我:“霖霖这几天特别痛苦,回家后跟他妈妈痛苦地说,李燕老师对我太粗糙了,她根本不懂得我的感情。你应该多关爱霖霖。”
我仔细想想,自从我带四年级后,和他沟通的时间确实少了,他来办公室也极少见到我。意识到自己的粗糙,我立即跑到班里,找到霖霖,抱住他,亲亲他说:“我喜欢你。”
以后的几天,我一看到他就热情地与他打招呼。
得到孩子的爱真是一种特别的幸福。(李燕)
孙瑞雪:一个小学生爱上了他的老师,自然在我们学校传为佳话,我鼓动老师写了这篇文章。
小学二年级的美国小学生写的作文《送给贝老师的一束野花》,讲的是他爱上了他的老师。那是一个传遍全世界的美丽故事。
小孩子爱上了老师,表明孩子心中一种特别情感的萌动,表明孩子英雄时期的到来,他开始显现出少年的情怀了。
什么样的老师能获得这样的爱戴呢?是可爱的老师。
好玩的是,一个月过后,霖霖见了李老师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他的这段敏感期过去了。
用了自己的方法
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很长的连加题1+2+3+…98+99+100,请学生们找出运算规律并用简便方法计算。孩子们都在安静地做题,忽然,8岁的陈天培兴奋地自言自语起来:“啊,陈天培真是个天才!太了不起了!太棒了。”边说边晃着脑袋,旁若无人地用铅笔敲打着本子,神情极为得意。
我过去一看,5050,答案是正确的,但并不是最简便的方法。我讲了最简便的方法,他并不在意,依旧沉浸在自己算出正确答案的喜悦中。
一个月后的一天,他和一凡一起来办公室做题,一道思考题把两人都难住了。过了一会儿,一凡做了出来,陈天培仍在那儿苦思冥想。
忽然,他的脸上露出感悟的神情,迅速写了起来,写完后举着书,摇晃着头说:“啊,陈天培真是个天才!应该叫陈迪生,噢,不,应该叫陈爱迪!真是了不起。”满脸得意之色。
我忍住笑拿过来看,答案正确,但还不是最简便的算法。这时,一凡凑过来看了看:“我的方法比你的简单。”把自己的书拿过来给陈天培看。陈天培看后说:“哈!现在我知道两种方法了。”得意之外,又添了许多欣喜。(李燕)
孙瑞雪:陈天培是学校的骄傲。并不是他学得如何好,而是他巨大的改变。他刚转进来的时候,上课一听老师叫他的名字就害怕、惊恐,两年过后,他放松了,开始自己思考了,能欣赏自己了,变得快乐了。
两个月长一岁
望着现在8岁的陈秀琦,老师们真的很感慨。大家还记得她第一天上学的情景:一个白白净净的小女孩,穿着小花裙子站在妈妈身边,很乖巧的样子。妈妈走时,她懂事地跟妈妈说再见,然后笔直地坐在椅子上听讲。开学两个月内她都是这样表现。
第三个月,她开始撕下了伪装。精神放松以后,她变得格外好动,常打扰他人,与同学的冲突也开始增多。她的许多生活概念也不清楚,譬如她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当老师告诉她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请她还给别人时,她抱着东西说:“我要看看.”根本不明白老师在说什么。
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她在教室里待不住了,时常找各种借口或趁老师不注意时溜出去,独自一个人在操场上游荡。每当老师把她带回来或强行把她留在教室时,她就焦躁不安、大发脾气,要么就在教室里四处跑动。
那是她回到了漫游的敏感期,但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因为这个敏感期本应在1岁至1岁半左右度过,所以当时我没给她提供任何帮助。好在学校是一个充满了自由和爱的环境,她还是靠自己度过了那个敏感期,但用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到了第五个月,她逐渐安静下来,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课,只是偶尔出去游荡。
本学期,她基本上不游荡了,开始坐在座位上听课,和同学的冲突也逐渐减少了。同时,她对书写变得“挑剔”起来,一个字只要有一笔写不好她就会全部擦掉重写!只在乎这个字是否完美,至于何时交作业则毫不在意。有时,写着写着她会大发脾气。她又在弥补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到了九、十月份,她开始喜欢说“不!”不管老师提什么要求,她的回答都是“不!”老师请她书写,她偏要读课文;老师带大家读课文,她却在那儿书写。我们知道,她又在回归自我形成和执拗的敏感期。
操作教具时,陈秀琦喜欢把几样教具合在一起垒高。一次上美术课,老师请大家构图画,她却跑到地毯上工作,把三项式和长棒合在一起垒高,持续工作了近四十分钟,很安静。追求完美、执拗、喜欢垒高这三个敏感期本应在3岁~4岁之间出现,现在在8岁的陈秀琦身上接踵而至了……
最近,她开始从自我世界中走出来,喜欢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常看到她不辞劳苦地替别人拿书包或是热心帮别人,同时,也开始喜欢让老师抱抱。一天中午放学后,她最后一个交了作业,我整理完孩子们的作业,正准备锁门,陈秀琦走过来,害羞地对我说:“李老师,我想亲亲你。”我笑了:“好啊。”她兴奋地在我的双颊各亲一下,飞快跑下楼去。此后,只要有时间,她都会让我和薛老师抱抱她,她也要亲亲我们。她开始向我们撒娇了。我知道,她情感的敏感期已初见端倪。
真令人感慨!这学期她的敏感期过得如此之快,两个月就“长”一岁:作为教师,很好地了解孩子、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看着她成长,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李燕)
孙瑞雪:这个孩子的很多敏感期,被阻碍、被破坏、被推迟了,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它们再度出现。如果孩子成长的环境始终没有改善,这些敏感期就可能延迟至成年甚至老年。孩子就长成有各种心理问题、有各种行为障碍的成人。
理 解
美术课后,大家都拥在水池边清洗自己的调色盒及绘画工具。不知是谁碰到了8岁的田田,只见她满脸怒气和委曲,眼里噙着泪走了过来。
站在墙边的一凡看到了,关切地问:“哎——田田,你怎么了?”田田看了眼一凡,一把将一凡推到墙上,什么也没说。
一凡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只好望着田田。田田一下又一下不停地推着一凡,发泄似的连续推了17次,一凡始终微笑着,看着田田,偶尔被碰痛时,只是用手臂挡一下田田。发泄了一阵,田田脸上的委曲和怒气逐渐消失了,她看了看一凡,一句话也没说,低头走了。望着田田的背影,一凡始终微笑着。
(薛梅)
孙瑞雪:据我所知,那时的田田和一凡正好在弥补5岁时婚姻的敏感期。他们之间已经达到了几近成人之间的理解、宽容。
我知道,这是一种爱……不需语言,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让彼此相识并达成默契。
讨厌你
差10分6点,孩子们都走了,班里就剩8岁的婧婧一个人在做作业。我在一旁等候她。
做完一道题,她东张西望半天,手里玩着橡皮、铅笔,不接着往下做。
我催促道:“快点婧婧,别四处看了,快做题。还剩几道?”
“还有四道。”
“那就快了,抓紧做吧。”
“知道了,薛老师。”
趁她做题,我抽空去收拾教室。收拾完回来一看,她正拿着一个小画片在玩。我问她:“做完了没有?”
她没吭声。过去一看:四道题原封未动!这么长时间,她一道题也没做。我无奈地搬了个凳子坐在她旁边:“现在,请你赶快做完这四道题。”她看我一眼,做了个鬼脸,低下头继续做作业。
在我的注视下,4道题不到4分钟就做完了。我一看,全对。“你做得这么好,为什么刚才不快点儿呢?”婧婧不说话,以极快的速度收拾好书包,准备回家。
忽然,她转过身表情严肃地对我说:“我讨厌你,薛老师!”我愣了一下,马上微笑着对她说:“讨厌我,可以呀!但作业你还是必须完成的。”她站在那儿,深思了一会:“我知道了,薛老师再见!”
她的话在我脑中回响着。我为这所学校骄傲。孩子能如此真实、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她知道我和她是平等的。我希望孩子们永远都能这样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惧怕任何人。
(薛梅)
孙瑞雪:孩子能直抒心中的感受,说明他没有受到压抑,他的心灵是自由的。
在我们学校,孩子爱老师、崇拜老师、听老师的话,但他不怕老师。
孩子们常常不愿意写作业,十多年的记忆里,好像没有一个孩子是发自内心地愿意写作业。写作业不像上课,上课是在一个氛围中跟着老师走。写作业需要孩子自已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这对14岁以前的孩子比较困难。我们要充分理解他们。
偷拿东西
最近,二年级班上(孩子们大都8岁了)第一次出现了孩子偷拿别人钱的事,刚开过班会讨论,同样的事又发生了。现在的四年级也曾在两年前,也就是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这样的孩子有个特点:他们的父母都不给孩子零用钱。
一个孩子偷拿了别人的财物,一定是道德问题吗?
我们知道,孩子最初是没有“你”“我”之分的,遇到自己喜欢的物品,他们直接拿或是抢。3岁时,他开始有了“我”的概念,对自己的东西格外在意,抢别人东西的现象也减少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在别的孩子那儿发现自己喜欢的物品,他们会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换取。到了五、六岁,他们又学会通过竞技来“赢”东西,譬如:砸王牌、抽奖。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小学一年级。
七、八岁时,孩子们突然发现了“钱”的好处,发现用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开始学习使用货币,通过使用货币,他们知道了钱、物的价值。但是有的家长没发现孩子的这个变化,他们没有给孩子自己支配钱的机会,这样就会出现孩子拿别人钱的现象。
碰到这样的事情家长通常很焦急,认为是孩子的道德出了问题。这并非道德问题,一位教育家说过:“12岁之前的孩子是没有道德感的。”(李燕)
孙瑞雪:我们的老师是这么解决问题的——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信封,每个信封都一模一样;制作了一个非常好看、打着缎带的、蝴蝶结的招领箱,让孩子们把拿走的钱放到信封里,然后全班同学一起将信封放回招领箱内。
水远不伤害孩子,相信他们都是好样的。遇到问题就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一种人性的、科学的解决办法。
这里,我们还看到了蒙特梭利教育方法中“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这个规则的进一步的意义。“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这个规则包含着“孩子的东西别人不能拿”。这个规则的严格实施,帮助儿童保护了自己的东西,建立了安全感。当儿童把这个规则变成了他们内在的秩序,把它们“肉体化’为生命的一部分时,进入少年期,这个内在的秩序就转化为道德,这是发自内心的自律,不是成人社会的“道德律令”,
这又一次启示我们,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是在幼年期构建的,这些行为方式已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这就找到了建立一个文明社会的行之有效的路径。
组织一个小商业活动
8岁的女儿颖颖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最近,她对“做买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家阳台上有一个放杂物的柜子。颖颖把它装饰成了一个小百货商店,分类并有序地在柜子里摆放了洗衣粉、肥皂、茶壶、酒杯、积木、笔记本、各种形状的硬纸片、王牌等等,看上去琳琅满目。
每到周末,颖颖在阳台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既是叫卖东西的人,又是忙着买东西的人,还用自制的纸币跟自己讨价还价,自言自语说个不停。
这样过了几周,她又换了另一种买卖。把家里的一盘葵花子、一盘黑瓜子当成商品,以极大的耐心剥了很多瓜子仁,放进一个干净的食品袋,然后对我和她爸爸宣告:lO个瓜子仁一毛钱,要让我和她爸爸买。
卖完瓜子仁,颖颖兴奋地开始数钱,然后非常高兴地宣布:她挣了三元钱!第二天,她又开始耐心地剥小黑瓜子,10个瓜子仁定价两毛钱。我问她:“为什么小的比大的还要贵?她认真地回答:“因为小瓜子比大瓜子难剥嘛。”我认为她说得很有道理,于是那天又买了她的很多瓜子仁。
以前,颖颖帮我泡茶水、洗碗碟都是义务的。最近几天,帮我做家务开始要求付费,我也开始和颖颖讨价还价,谈好了价钱,颖颖还要补充一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看到她认真的表情,我们也认真地准备好应付的钱。(陈国立,颖颖的妈妈)
洗碗经济学
宝宝上小学二年级了,6月9日是她9岁的生日。
“五一”那天我忙了一上午,累得不愿动了。吃完午饭和女儿商量:“宝贝,你帮妈妈洗碗吧?”宝宝想了一下,问:“付钱吗?”我说:“可以。”“那洗一个碗多少钱?”“两毛。”女儿不满意:“不行,太少了。”“三毛。”“不行,五毛。”我故意夸张地说:“啊,五毛,太贵了吧!?…”“不贵不贵,就五毛,噢——好妈妈。”“好吧好吧,就五毛吧!”
她数着碗开始计算:“五毛加五毛是一块钱。那勺子算多少钱呢?”她发现还有勺子。我惊叫道:“勺子还算钱呀?噢,算一毛吧。”“不行,太少了。”我立刻说:“二毛,多一分也不行了”她挺痛快:“好吧。”又接着算账:“两个勺子四毛,加一块共一块四毛钱。妈妈,这个盘子洗不洗?”“洗。”“那算七毛钱吧。”“为什么?”“因为这个盘子比碗大嘛,一块四毛加七毛是…”她自顾自地算了一下,得出答案:“两块一毛钱!”
我把碗收到洗碗池内,发现还有一个小锅,就对女儿说:“还有一个锅。”她马上问:“锅多少钱?”“五毛。”“不行!”“七毛。”“太少了!”“那好吧,一共三元,再多一分都不行了。”我态度很坚定。“好呀。”宝宝爽快地答应了。我帮宝宝系好围裙,卷起袖子,一头倒到床上休息去了。(刘军,宝宝的妈妈)
孙瑞雪:生产和交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在我们学校,8岁左右的孩子普遍都出现了“财商的敏感期”。使用这个词汇真不知是否妥当,他们在学校、教室里交易,有时教师也会参与进去。我也买过一些便宜的东西,常常自以为赚了,但事后常常发现总被孩子们套进去,赚走我更多的钱。例如,他们一幅画卖2至5元钱,我答应买40幅,他们用小纸画连环画,最后两人联合,拿走我100元钱。然后大笑着对我说:“知道你会上当的。”你想骗我们多画画,多学习!”孩子们早看出了我的动机。
乾乾的王牌超市
儿子乾乾8岁了,刚上二年级。一天下午,我接乾乾回家。路上给他买了串麻辣串,他边吃边问我:“妈,一根火腿肠批发多少钱?”“金锣牌的四角钱一根。”“年糕呢?”“六分钱。”
第二天放学回家,乾乾对我说:“妈,我卖麻辣串,火腿肠一根八角钱,一块年糕两角钱”。“太贵了!家里的油、火、辣椒不收你的钱,你只应收工钱,火腿肠我出六角钱,年糕只出一角钱。”“太不公平了!我是小孩嘛,火腿肠八角钱,年糕一角钱。”他跟我讨价还价。“好吧。”
乾乾开干了。戴上围裙,用刀把火腿肠划出花纹,把年糕切成片,点着火,放上油,开始炸起来。炸完还将剩下的油凉一凉,再倒入辣椒碗炸好辣椒油。“老妈快来吃!你多吃一点,让我多赚钱。”“儿子真能干!好吧,我先吃一根火腿肠,五块年糕。”“8角加5角,共l块3角。”“火腿肠真香,再来一根。”“又是8角,2元l角。”“宝贝,你也来吃吧。”“妈妈,你多吃年糕呀。”“宝贝,年糕和火腿肠是你喜欢吃的,我又不喜欢吃油炸食品。”“不行,妈妈你得多吃!我才赚这么一点钱。”“宝贝,食品是一种商品,你要卖我喜欢的食品我才可能买,这样你才能多赚钱。”“你喜欢什么?下次我给你做,这次你就多吃一点嘛。”“好吧,我多吃!”为了让儿子多赚钱,那天我真把自己吃撑了。
过了两天,乾乾一进家门就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有钱了,你看!”只见他从裤兜里掏出2元5角钱。乖乖,是不是赚到学校去了?我问:“怎么来的?”“我卖水球和王牌。”“什么价?”“王牌和商店一样,一张1角钱,不过我卖的王牌可以随便拣!”“水球呢?”“我批发了10个小气球,一共5角钱,批发的阿姨又白送我1个。我灌上水,制成水球,卖1角钱1个。”“好,会理财了,如果有小朋友多买王牌,你可以赠送他们几张。”“为什么?”“有赠品,你的生意会更好的。”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中午、晚上,乾乾都在家忙着将王牌分类、装袋、密封、粘赠品。他在下课时卖,生意真是挺好的。有一天我去接他,他说:“妈,我今天赚了5元钱!”想掏给我看,一摸,钱丢了!立刻伤心地哭了:“我的钱没了,我辛苦赚来的啊!”
乾乾为了多赢得王牌,曾经在家用香油、胶水、万能胶、砂纸各种材料“练宝”,放学后在操场上练习扎宝。结果他扎王牌的水平越来越高,常常不一会儿就将别人的王牌全部拿下。做这种事这么专注、用心,我真不知是喜还是忧。(王红,乾乾的妈妈)
孙瑞雪:这只是孩子的一个成长方式。敏感期里的孩子就是这样,敏感期过去后,这些经历、经验、学会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会留在心里。
不过,大多数学校是不允许孩子们这样做的。
结 婚
一天,我正坐在钢琴边,8岁的李雪走过来问:“陈老师,你为什么不结婚?”“因为我没有男朋友。”“你为什么没有男朋友?”她很吃惊。“我还没有找到可以相爱的人。”“老师,你那么漂亮,一定有很多男孩子爱你,你找到相爱的人会结婚吗?”“会的。”我笑着说。“太好了,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你的小宝宝了。”
实验班的孩子,由于心灵逐渐放松,很多孩子出现了婚姻敏感期(敏感期已经推后了两年)。教一年级的段老师在谈恋爱,小同学谢通经常问她:“老师,这件衣服是你男朋友买的吗?”“你什么时候结婚?”“老师,这个包是你男朋友送的吗?”
每来一位代课老师,孩子们都会抓住机会问:“老师,你多大
了?有男朋友吗?你结婚了吗?”……
蒙特梭利国际学校有位男老师,当时国际学校很多5岁左右的小女孩都喜欢他。“我长大了要和宝山老师结婚。”“我以后要找一个像宝山老师那样的人结婚。”(陈文慧)
孙瑞雪:许多家长担忧,敏感期错过是否还能补救?回答是肯定的。绝大部分敏感期在受到压制后,一旦环境使孩子放松,敏感期会再次出现(据我们的观察,2岁到10岁都有可能出现这种补偿),弥补成长的损失。2岁弥补2岁以前的,4岁弥补4岁前的,6岁弥补6岁前的。年龄越大,越难补偿,6岁之后补偿的难度相当大,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大了,成人对孩子的要求高了,孩子的学业难度和压力也更大。某些敏感期过了6岁表现形式也变了,这同6岁以前的生命体验截然不同。感受生命和旁观生命是两种不同的认知形式。
没有爱和自由带来的安全感和放松,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会永远地潜留在心里,越积越多,直到长大,成为一个个解不开的结。我们争取做到,老师永远是孩子们的朋友,让孩子们将潜意识上升为意识,有问题会找人解决,会询问,会求助。
开始发育了
我是四年级班的班主任,班上的孩子们大都10岁了。一天中午,赵彦若神秘兮兮地叫我:“李老师,看我们的新发明!”拿出两个一般大小的气球:“看,我给你表演!”说着把气球塞进衣服,挤放到胸部:“怎么样?”“我也有!”一旁的李雪也拿出两个气球塞进衣服里。两个小家伙胸部立刻鼓胀得老高。
我笑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好玩呗!”他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谭老师要结婚了,这可在班里引起轩然大波,孩子们一个个好奇又兴奋。那天在光明广场放风筝,谭老师的男朋友来接她,几个女生和男生围拢过去,打量着老师的男友,有人发问:“你吻过谭老师吗?”惊愕的男友赶紧说:“问你们谭老师。”拉着谭老师赶紧逃。
第二天,赵彦若问谭老师:“老师,你和你男朋友接吻过吗?”老师有点尴尬,笑着说:“是啊!”“那接吻是什么感觉?”赵彦若继续追问。“你为什么要问,这是我的个人隐私,我拒绝回答。”谭老师招架着。“我们又没经历过,当然要问,小气包!”赵彦若还很理直气壮。
度完蜜月,谭老师来上班。好奇的学生又追问谭老师有关接吻的事。杜颖和李雪问:“谭老师你有没有小宝贝?”“还没有。”“为什么没有?是不是讨厌小孩子?”“你是不是害怕有了小孩子,就不能做自己的事了?你太自私、太过分了!”两个女孩激动地说。惊异于她们的反应,谭老师耐心作解释:“不是的,我暂时还不想要,因为我还没有做好准备。”
近阶段,和孩子们接触的已婚老师都被问到了以下问题:“老师你结婚了吗?”“你们接吻了吗?”“接吻是什么感觉?”“你们有小宝宝吗?”等等。
一天上舞蹈课,徐老师编排舞蹈,要求男女生结伴跳。可是,男生不愿拉女生的手,有的还挑剔自己的舞伴;女生嫌男生手上有汗、有味,被女生嫌弃的男生,脸色微红,神态忸怩。
这种情况以前不曾有过。以前的他们整天是浑浑噩噩在一起玩的!
从上学期末开始,男生与女生就不断产生矛盾。本学期矛昏更加激化。玩耍过程中,男生如果碰到女生的身体,女生就大为光火、猛烈回击,女生说男生粗鲁,男生说女生暴力。女生开始喜欢集聚在一起悄悄说话,不再和男生在操场上追逐玩耍。
他们已经10岁了!部分女生已开始发育,心理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孩子们对自己的性别开始有明显的意识,对人体第二性别性征充满好奇,他们想要了解得更深入,不再满足于仅仅了解名称。(李燕)
结婚调查
四年级的一位老师要结婚了,一时间,所有的老师成了学生的调查对象。
下课了,几个四年级的孩子把我围住:“老师你结婚了吗?”“我去年就结婚了,有什么问题吗?”“你怎么这么年轻就结婚了。你老公帅吗?”“我有照片,你们自己看吧。”我拿出钱夹里的照片。看着照片,赵彦若惋惜地说:“他配不上你。”另外几个女生是安慰我:“人又不能光看外表。老师你们接过吻吗?”“老师都结婚了,当然接过吻。”有人抢白这个愚蠢的问题。“接吻什么感觉?”“为什么想知道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我的隐私,可以不回答。”“你们老师怎么都这么说!小气!那你接吻了怎么不生孩子?”“接吻和生孩子是两件事……”还没来得及解释,赵彦若已经把李雪叫到一边,我隐约听到他在跟她说精子和卵子的故事,俩人还神秘地冲我笑着。
几天过去,我走进教室,李雪突然跳到我跟前大叫“老师你看我发育了!”“两个气球把她的胸脯顶得老高。一会儿,一个男孩以同样的方式向我宣告他也发育了,我笑着对他说男孩发育不是这样的。他立刻取出胸前的气球,把其中一个比在喉咙处。“哇,这哪是喉结,分明是囊肿。”我说他。李雪用肘碰碰他,暗示他应该放在下面。男孩笑了笑,和她一起跑开了。(王灵雪)
孙瑞雪:4岁开始,孩子就会对发育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时学校就安排《人体》作为自然课的教材。有趣的是,讲到男女发育时大部分孩子睁大眼集中注意力听讲,但另有几个孩子却一点兴趣也没有,在后面不停地玩着说着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老师们在办公室笑着总结:“显然那几个小家伙还未到发育感受的敏感期。”果真,一年后,当其他孩子已经男女有别时,他们几个才开始对发育感兴趣。
合 作
我带四年级班,这些孩子们都10岁了。今天,孩子们准备做壁报,备好了工具和资料,五人一组,很快就将小桌拼成了两张大桌子。只听张柳依问:“谁愿意当组长?”立刻有几个人举起了手。“那好吧,现在同意我当组长的人举手。”有人举手:“谁同意琪琪当组长?”又有人举手。“谁同意张泽当组长?”选举结果出来了,组长是张柳依。
接着开始分工,胡宾与扬扬负责抄写(他俩一个写得工整一个写得快),张柳依剪贴(因为她要策划安排),包雨仑则像一位高深的哲学家,跷着二郎腿审查筛选资料。
墙报做到一半,包雨仑与胡宾产生了分歧。胡宾认为埃菲尔铁塔并非历史建筑。争论了半天,两人相持不下,这时候才想起了我的存在:“老师,你认为埃菲尔铁塔是历史建筑吗?”包雨仑向我发问,我考虑了一下说:“我以为是。”矛盾解决了,他们继续合作。(海颖)
孙瑞雪:儿童有天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当成人不随意打扰他们,他们总能自己解决问题,需要成人帮助的时候,他们会跟大人说的。而太多的成人不放心孩子,总要掺和孩予的事情,甚至一些家长掺和进孩子的是是非非。这既低估了孩子的智商,又高估了自己的智商。
喜欢表演
四年级第一篇课文《种植春天》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厚道的农夫细心照顾一位流浪的少女,“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成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汤端到少女面前时…”这里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扶、让、给、盖、做、端。
为了让孩子们更轻松地记忆这些动词,体会农夫的厚道,我决定让他们分别扮演农夫与少女,并备了几样简单的道县,要求是:必须按动词的顺序完成动作,不能落掉任何一个词。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认真读这一段课文内容。说完要求后,孩子们显得很兴奋,每个人都跃跃欲试。
祭婧扮演农夫,她提出要我来做少女,我欣然答应。蔡婧先将我扶进屋,拿出椅子放在“火炉”边,让我坐下,然后细心地给我盖上“毛毯”(她的衣服),还不忘掖了掖衣角,给我端来了“面包和汤”,这时有孩子指出她落了一个动作,没有“做”——“面包和汤”直接就端来了!蔡婧立刻回去补“做”这个动作。
下课后,他们依然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这节课的内容。以后上课,只要提到动词,他们就会要求在课上表演。
我不禁想,四年级的孩子是不是对表演有特殊的兴趣?表演难道也是孩子的一个敏感期吗?(海颖)
孙瑞雪:这是我们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的一个记录。我们是这样教学的:首先学新的概念,学名词用实物进行,学动词用动作进行,学情景用剧进行,学活动就进入真实的生活。让孩子自己理解和思考。把概念和意义联系起来。这些方法能帮助孩子思考,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帮助教师发现6岁~12岁孩子的成长法则和认知秘密。
表演能满足儿童想引人关注这种天性的需求,并帮助他将能量引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儿童有表演的敏感期,儿童早期的很多游戏,如打仗、过家家都不过是一种表演。从这堂课我们总结出,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表演有一定难度的戏剧。他们不仅有表演的欲望,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能力。
快乐的孩子不生病
和朋友们聚会时,经常听到妈妈谈论孩子生病的话题,有经验的妈妈总会传授一些好招数:如何给孩子降体温啦、如何给孩子止腹泻啦,等等。
也有朋友向我讨招,我真是不知该怎样回答。因为我根本没有照顾生病孩子的经验:我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很少生病。
前几年,单位每年年底都要给职工的孩子报50%的医药费。我也精心攒过孩子一年看病的药费单据,每年年底,我都发现孩子一年的药费加起来不超过十五元。
女儿身体很好,稍微有点感冒、发烧的,吃点药就好了。
女儿不到两岁时,就被我送到了宁夏蒙特梭利国际学校幼儿园。上幼儿园期间,她是班上出勤率最高的孩子。两岁多时,她荡秋千的技术就非常高了,不仅把秋千荡得跟树一样高,还能在荡的过程中站起、坐下,看到的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两岁多的孩子。除了荡秋千,女儿玩浪桥、玩沙子、拍球……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大量的户外活动使女儿的平衡协调能力发展得非常好。现在,她的乒乓球打得也很好.可以说是个小小的运动健将。除此之外,她工作起来也非常专注,老师说她总是自己摆放好工作毯,自己选择喜欢操作的教具,工作很长时间。
在家里,我也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从女儿出生到现在,我和爱人从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有分歧我们也是趁孩子不在家的时候解决。女儿在家尽情地、充分地享受着母爱、父爱。
女儿连做梦都在笑。有一天夜里我清楚地听到女儿在梦中喊:“菠菜跳舞,菠菜跳舞…”然后在梦中格格地笑!都说梦是潜意识的表达,女儿潜意识里都是欢笑,这令我特别陶醉,特别幸福。
女儿喜欢画画。她画的小蜗牛、小星星、水果皇后、小太阳、铅笔、橡皮…所有的东西都是笑的。她的世界充满了欢笑。
在一个宽松、自由、充满爱意的环境中,女儿成长了9年。无论在幼儿园、在国际学校小学班还是在家里,她都自由地、快乐地做着她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她不生病的秘密。(丁淑红)
孙瑞雪:来我们学校体检的医生说,我们的孩子和同龄孩子相比,平均身高高出6厘米。
如果说这里有什么秘密,那就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快乐的孩子不生病。当孩子的精神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发展时,他全部的生命能量都释放出来,用于身心的成长。我们都知道,过大的压力和情绪的长期压抑能严重侵害我们的身体,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这些压力和压抑甚至能造成我们的基因突变。医学界已经有了定论:恶性肿瘤的形成和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八章--------看看身边的孩子
编者的话:1995年开始,孙瑞雪创办的蒙特梭利国际学校开始举办全国范围的蒙特梭利教师培训班。培训班每年举办一到两次,每次30天左右,至今已坚持9年。参加培训的学员有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其他行业对儿童教育感兴趣的人。
本书收录了部分学员的文章,文中记录对象,大都是作者身边的孩子,我们看到,接受过培训后,作者很快学会用另一双眼睛看待孩子。这样的变化,无疑是孩子们的福音。
气球和酸奶
毛毛11个月了,是我哥哥的孩子。每天我们都带他去门口的超市玩。每次去,营业员都给他一个气球,回家我们就把气球插在挂历的夹子上。今天,毛毛带来的气球没有插管,他妈妈就把气球放在桌子上,毛毛在床上玩了一会儿,看看我,指了指桌上的气球。我说:“噢,毛毛要玩气球。”把桌上的气球拿给他。他摇摇头,又指了指插在挂历上的气球。我又把挂历上的气球拿给他。他看了看我,还是用手指挂历上的气球,又看看桌上的气球。我突然意识到,毛毛认为气球应该放在挂历的夹子上,而不是放在桌子上。赶紧找了根塑料管把气球插上。他这才不指了。
晚上,表姐带儿子浩浩(1岁1个月)到我家来玩。浩浩已经会走路了,表姐把他抱到毛毛的学步车里,他拿着娃哈哈酸奶往学步车里倒,边倒边奇怪地看着娃哈哈瓶盖上的洞,还好奇地用手挤了挤。表姐看到说:“浩浩,不许倒。”边说边抢了过去。浩浩木然地看了看妈妈,又去找别的东西玩。我有点奇怪:“浩浩怎么这么乖?要是毛毛早就喊叫了!”表姐笑着说:“噢,我们这个家伙一般不跟人抢。你拿走就拿走,顶多拿别的东西哄哄就好了。”
同样大小的小孩,对事情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毛毛要是没
玩够,绝对不准别人拿走。(王湘)
孙瑞雪:受过培训以后,看孩子的眼光就和一般人不一样了。作者已经发现了毛毛处在秩序的敏感期。在这个家里,毛毛可以使用自己的意志,专注地玩玩具。浩浩则没有这个机会。
尝牛奶
2岁的军军是我老师的心肝宝贝。周日早晨,我受老师之托,带军军去他奶奶家。
lO点多,奶奶为他热了碗牛奶,餐桌旁小军军睁着圆圆的眼睛看着奶奶。奶奶端着碗走到军军旁边.用嘴尝了一下牛奶 (她是在试温度),把碗放到军军面前。军军一把打翻了碗,牛奶倒到了桌上、地上,这还不算完,把勺子也扔到地上,大哭起来。奶奶气得边收拾边说:“小祖宗又咋了?小不点的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军军只是哭。无论怎么安慰都不说话。(刘
湖)
孙瑞雪:这时是不能给孩子尝的,除非孩子已经建立了这种秩序。
拒绝换小车
两个3岁多的孩子在校园里骑车,两位年轻的妈妈跟在身后。
不一会儿,两位母亲决定让两个小孩换着骑。小男孩的车子脚踏板在前轮,小女孩的车子和大人的白行车相似,只是在后轮两侧多加了两个轮子。小男孩不愿意换,他妈妈起先还慢慢劝说,看儿子不听,便强行抱起儿子,把他放到小女孩的小车上,小男孩大哭起来,小女孩却骑着小男孩的车子走了。(安长喜)
孙瑞雪:小男孩的妈妈粗暴地让孩子把车让给小女孩,干涉了孩子的自由。但在普通人眼里,很可能会认为这个妈妈不错,替小女孩着想,把自己孩子的车子让给别的孩子骑,不惜让自己的孩子受委屈,风格比较高。
赶别人的孩子
今天是周末。参加了蒙氏教育方法培训后,我特意去公园观察现实中的母亲和孩子。
公园里有一个专门供孩子玩耍的场所,花两块钱进去,我找了一个角落坐下。秋千架上坐着几个小朋友,只有一个小女孩身边没有站着父母。一个母亲带着一个4岁左右的小男孩过来了,小男孩嚷嚷着要玩秋千,母亲劝说无效后,上前去,抱下了那个父母不在身边、独自坐在秋千上的小女孩,让自己的儿子上去玩。我发现这个男孩想玩什么,他的母亲就把别的孩子从玩的地方赶下来,让自己的儿子上去。而这位母亲赶的总是那些身边没有站着父母或年龄稍大一点、自己来玩的孩子。同时我发现,被“赶”走的孩子,除一个六岁左右的男孩表示反抗以外,其余的孩子要么悄悄站在旁边不出声,要么走开去找自己的父母哭。而那个男孩,玩什么都时间不长,他匆匆地玩了这个玩那个,可能想一口气把所有的游戏都玩遍。(刘澜)
孙瑞雪:这个母亲会影响孩子。孩子已经无意识地像那个母亲了。等到这个孩子有了一定的意识时,他可能学她母亲,也可能对他母亲非常反感。
明确的态度
一天,我带着孩子们操作教具。其他孩子都认真地看着,可狗狗总是捣乱,我刚摆好数棒,他就上前全部打乱。第一次我对他说:“请不要打扰我工作好吗?”他没理我走开了。第二次他又来捣乱,我告诉他:“请你不要打扰我工作,或者请你来和我一起操作。”他坐了下来,可不到两分钟,他不仅推乱了我摆好的数棒,还拿起一根舞了起来,打了我一下。这次我握住他的手,盯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你不可以打扰我的工作,更不可以用数棒打我,你必须为你的这种行为向我道歉。”他不再嬉笑,看了我一会儿,含糊不清地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请你把数棒归位。”他归位后走开了,自己拿起一样教具,找了个地方开始操作。(未名)
孙瑞雪:作为老师,在正确和错误面前态度必须明确,不能举棋不定、含糊不清。这个学员的做法非常好。小狗狗刚来的时候有点点问题。两年后这个孩子有了极大的转变。
观察一个小孩
在车站碰到一个小孩,四五个月大的样子,被爸爸抱在怀里。小孩不停地用手抓站台的铁柱,抓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抓着,他爸爸坐下来,把他抱起来放在大腿上。小孩眼盯住一个方向,始又跳又摇胳膊,嘴也不停地一张一合。他爸爸又换了姿势抱他,说道:“你怎么这么野,一出来就高兴,以后怎么办?”不停地重复这几句,并不停地变换抱的姿势,小孩不跳了,任由他拍,任由他抱着摇。
我拿了一块棉花糖给他那小孩,、孩用两只手开始捏糖,眼睛盯着看。那爸爸可能出于戒备心,抱着小孩走了。
参加了蒙特梭利的培训,我知道那小孩是在用手和眼认识世界。他的父亲显然什么也不懂,他不断地变换姿势,让孩子换着方位。(未名)
满满听话了
满满是个2岁半的小男孩。下午,他把门卫家的红椅子拿出来玩,满满妈妈说:“满满,快把苏爷爷的小椅子放回去,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不然就回家。”满满表情茫然地看着妈妈。他妈妈又说了几遍,满满才慌张地对妈妈说:“满满不回家,满满要在这儿玩。”然后转身跑向门房,把椅子放回原位,向妈妈跑过来。妈妈笑着对满满说:“对,妈妈喜欢满满,满满真是个乖孩子!”
(未名)
孙瑞雪:规则是要遵守的,但不能用威胁和利诱让孩子去遵守规则。--------不多心
周四上完培训课,在学校遇见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她扔给我一个弹力球,我接住后回扔给她,她显得很高兴,又扔给我,我又回扔给她。我们俩就这么玩了好一阵。
沛丰过来了,我看出他也很想玩球。但小女孩总是把球扔给我,不给他。我提议三个人玩.小女孩同意了。我把球扔给了沛丰,沛丰没接住,小女孩脸上有些不快,不停对我说:“给我!给我!”看来她不喜欢沛丰分享她的宝贝。沛丰见女孩向我要球,就问我:“这是谁的球?”我说是那小女孩的,他没说什么,在旁边站了一会儿后,微笑着走开了。(陈锦)
孙瑞雪:
正像沛丰不对玩球的女孩有想法一样,我们也不会对这个女孩有什么想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