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_2 王立群(现代)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2:通天大计
[画外音]秦王嬴政最终统一了中国,这除了是他个人的功劳外,还和他先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为最初秦国立国之时,只是一个小国。后来经过三十多个国君的努力,秦国逐渐崛起,从一个不入流的国家成长为实力强大的国家。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对六国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后来又经过秦惠文王,秦庄襄王的经营,秦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到秦王赢政正式接掌权力后,秦国对六国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可以说秦王赢政即位的时候,发动对六国的统一战争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秦王赢政就开始考虑怎样发动对六国的统一战争。先攻打哪个国家?战争何时发动?这些问题可以说涉及到秦国统一六国的通天大计。上一集,王立群先生讲到,这一个通天大计和韩国公子韩非的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通天大计是什么呢?韩非之死和这个通天大计有什么关系呢?秦王赢政在这中间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正式掌权的秦王赢政,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说统一六国的战争什么时候开始发动?怎么样来统一六国,这就是秦王赢政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通天大计,实际上是在韩非和赢政,李斯,姚贾四个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间形成的。换句话说,是在韩非和赢政,李斯,姚贾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首先提出来这个问题的人是李斯。李斯这个时候已经脱离了吕不韦,进到了秦国的中央政府。这时候李斯就向赢政提出来统一天下的时间问题。因为这时候的李斯可以说是踌躇满志,一心报国,他满心希望为赢政发挥自己的作用。他提出了一个方针,就是要立即发动。李斯有一个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就是李斯当年跟着荀子学习的时候,在学成帝王之业,离开荀子的时候,他曾经和荀子说过一番话。他讲道他自己的时候,非常强调的四个字:“得时无怠”,就是得到机会,不要懈怠。一个人一生中机遇是非常少的,机遇来临的时候,千万不要放过。所以李斯就认为,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现在就必须立即行动。李斯认为,现在是个什么时代呢?对于秦国这样一个经营了几百年的国家来说,现在是“此万世之一时也”,这个万世不是指万代,是笼统而言的,讲秦国三十多代国君,六百多年的经营,已经到了需要收官的时候。如果错过这个黄金档期,让六国缓过气来,重新组织起合纵,李斯认为“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即使有黄帝那样的才能,也不能统一天下了。所以李斯就提出来一个非常带有战略性的观点,立即发动对六国的统一之战。这个意见提出以后,赢政立即就采纳了,秦王赢政在这一点上,和李斯观点完全一致。所以,赢政就提拔李斯做了秦国中央政府的长史。赢政的决策,也让韩非卷入了这个通天大计的制定。
李斯首先提出来,灭韩。李斯认为,把韩国灭掉,就可以恫吓山东其他国家,便于秦国把其他国家吞并了,赢政就批准了李斯的灭韩计划。这个计划得到实现了吗?没有,它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这个人就是韩非。韩非是韩国的公子,李斯主张灭韩,首先触及到的,就是韩非所在韩国的根本利益,所以这时候韩国的亡国之君韩王安,就和韩非商议,要怎么样削弱秦国,阻挡秦国灭韩。这样,第三个人就介入了,就是韩非介入了这个通天大计的制定。但是韩非和李斯不同,上一集我们讲过,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学完以后,却跑到了秦国去发展自己的事业,也就是说李斯对自己的楚国没有太多的感情。但是韩非不一样,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就是韩国国君的儿子,只是因为他不是长子,不能继位,所以韩非对故国的感情非常深,对秦国要灭自己的国家是坚决反对的。韩非就作为韩国的使者入秦,给秦王赢政上了一个奏疏,基本主张是灭赵存韩。韩非提了三点理由,第一,他说韩国现在已经相当于秦国的一个郡县了;第二,赵国是一直准备和秦国对抗的国家;第三,韩国并不像你们所想像的那样容易灭掉。我们先说第一点,韩非说,韩国既弱又小,又靠近秦国,实力远远不及秦国。所以韩国三十多年来一直奉行侍奉秦国的政策。韩非打了个比方,他说韩国和秦国的关系,韩国就像秦国房间里椅子上的坐垫,所以韩国对秦国关系一直是非常好的。秦国要去打哪个国家,韩国都出兵跟随,最后的利益归于秦国,怨恨归于韩国,韩国把天下诸侯都得罪了,帮助秦国。从这个意义上讲,韩国是秦国的内臣。第二点,韩赵魏三国来说,赵国最强。赵国一直在扩充自己的军队,它吸引了大批合纵之士,而且一再和天下诸侯声明,说秦国如果不被削弱的话,天下诸侯没有一国能活下来。所以这个赵国是一直准备和秦国较量,赵国才是秦国主要的敌人。所以你现在如果把韩国灭了,那会让天下人看到秦国灭了自己的内臣,而放过自己的外贼,侍奉秦国最后的结果,是被秦国灭掉,那么天下诸侯谁会来和秦国友好呢?天下的人都会和赵国结盟。第三,韩国不容易灭。韩国虽然小,韩国所处的地方虽然叫“四战之地”,就是四个方向都需要应付外敌,但是一百多年以来,韩国就是在和邻国的斗争当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所以这个国家不能轻易的灭掉。假如说你要灭韩的话,韩国就会和魏国结成同盟,魏国肯定会帮助韩国的。韩魏结盟后,这两国就可能去帮助赵国,赵国本来和齐国就是联盟,那么你攻打赵国就更困难了。所以韩非主张,不能先灭韩国,应该先灭赵国。那么怎么灭赵呢?韩非还提出了一个具体计划,第一步,先派人带很多钱到楚国去,买通楚国的重臣,稳住楚国。第二步,秦国再把人质送到魏国去,这样魏国也就不再行动了。稳住了楚国和魏国后,就可以联合韩国去攻打赵国,这样赵国很快就可以灭掉,然后再灭齐。灭掉齐国后,韩国根本就不用打,写一封信去,韩国就会投降。韩非主张用这种办法来灭赵,存韩。
我们上一集讲过,韩非这个人口吃,不大会讲话,但是文章非常好,特别善于剖析利害,这是韩非文章最擅长的一点。赢政看了韩非的上书以后,赢政很聪明,没有作判断就把韩非的上书发给朝中的大臣商议。第一个起来反对韩非的就是李斯,李斯反对的理由有这样几点:第一,心病必除。他说韩国对于秦国,就像心里面隐藏的一个病,虽然现在没有发作,但是一定会发作的。比如说,秦国有了突发事件,韩国一定靠不住,所以韩国是必须要除掉的一个心病。第二点,这个心病必发作,这个病埋藏在身体里,也许一两年不发作,但是如果我们对付赵国,齐国,需要举全国之力,这个时候,韩国这个心病就会发作。当年秦穆公兵败崤山的那幅惨状就会再现,所以韩国是必须要灭的。这样,李斯和韩非的意见就是针锋相对的了,所以李斯主张灭韩,韩非主张灭赵,这两种观点,实际上就是秦王嬴政在制定通天大计的时候两个观点的冲突。它的本质是秦国和韩国两国利益的冲突,这就是通天大计卷入的第三个人,韩非。当然,秦国这个时候是老大,军事力量最强,是当时唯一的超级大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和秦国相比,所以秦国很自然要用军事力量来消灭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军事力量之外,还要不要用其他手段呢?李斯认为,还要用外交手段,李斯讲了一个办法,说我们多派一些人,带着很多钱到六国去,收买那些可以收买的重臣。如果他很廉洁,不收钱,就暗杀,然后再派大兵随其后。这样李斯就提出两种手段,一个是军事力量,一个就是金钱,李斯主张两种手段同时使用。而赢政确实经历过一件事,赢政主政之后,曾经发生过四国联军进攻秦国的事情,当时秦王赢政召集六十多位大臣商议,大臣们都束手无策。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叫姚贾出来了。姚贾提出来给我钱,我去把这四国摆平。赢政听了很高兴,给了他一大批活动经费。姚贾用了几年的时间,把联合进攻秦国的四国全部用钱摆平了。姚贾回来以后,秦王赢政封了姚贾千户,提拔作了上卿。这个事情被韩非知道了,韩非就立刻上书,上书中间指出来姚贾犯了三条大罪,第一,贪污公款;第二,假公济私,第三,出身卑微。我们先说第一条,他说姚贾拿了你赏的钱,活动了几年,都不知道这个钱他只花了一小部分,一大部分进了他自己的腰包。第二,他拿了你的钱,到各地结交了很多诸侯王,这些人都成了他的朋友,这叫假公济私。第三,姚贾这个人不行,姚贾是魏国人,父亲是把守城门的人,“守门监者”,是魏国守门人的孩子。姚贾在魏国曾经犯过盗窃罪,有作案记录。到了赵国以后,又被赵国驱逐了。你看这个人出身这么差,还犯过罪,你和这种人讨论国家大事,不是让我们这些人太掉价了吗?赢政一看这个信,就质问姚贾,说你是不是拿着公款去结交诸侯了。姚贾说确有其事,赢政一听就大发雷霆,说你既然这样做了,怎么还有脸面回来见我?姚贾说,你听信别人的谗言了,中国历史上,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的事儿太多了。你要是听信谗言,你手下就不会有忠臣。赢政说,这条我们姑且不问,有人举报你,说你是监门人的孩子,有盗窃罪的案底,在赵国被驱逐过,有这事儿吗?姚贾说不错啊,但是历史上建功立业的,像我这样的人不是太多了吗?帮助周文王的姜子牙,当年在齐国不是一个被驱逐的人吗?还有帮助齐桓公称霸的管仲是个商人,商人按照中国古代的看法,士农工商四级,商人是最末流的一级。管仲是个商人,出身不好,但是齐桓公不是重用他,最后称霸天下了吗?我们再说秦穆公时的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换来的一个人,但是百里奚帮助秦穆公,这些人哪一个是出身高门贵族的,但这些人帮助自己的国君不都是成就了霸业吗?如果你用人要讲出身,要用高士,我也可以举几个例子。有一个高士,商朝人叫卞随,当商汤讨伐夏桀的时候找他去商量。他觉得找他商量灭掉一个君主是一种耻辱,然后卞随就投水而死。这可是个高士,你能用吗?还有一个夏朝人叫务光,商汤灭夏桀后,据说商汤想把君位让给务光。务光不干,自沉于庐水之中,这又是个高士,都是出身高贵,德行操守很高尚的人,他愿意为你服务吗?你现在是用人,用这个人的才,不是衡量他的道德水准和家庭出身。家庭出身再高贵的人,如果没有功劳,也不能赏他,秦王赢政一听有道理,就不再追究了。但是姚贾下来一打听,是韩非告了他,就恨死韩非了,所以第四个人,姚贾也被卷进来了。李斯和韩非过去有灭韩和存韩的斗争,现在又卷进来一个姚贾。姚贾是为秦国立过功的人,受到了韩非的指责,再加上赢政的问责,所以姚贾和李斯联手就告韩非。说韩非这个人是韩国的公子,一定不会帮助秦国的,这是人性决定的。如果大王不用这个人的话,一定不要久留他,更不要放了他,一定要除掉,否则是秦国的祸害。赢政听了这话,就把韩非投入监狱。李斯这个时候是廷尉,就给韩非送了毒药,韩非就在狱里自杀了。韩非之死实际上是卷入了赢政,李斯,姚贾关于统一天下这个通天大计的制定之中。
上一集我们简单提到了韩非之死,其实韩非之死牵涉到四个人,这四个人都有责任。我们先说李斯,上一集我们讲过,这里只说一句,李斯坚决主张杀韩非,主要的原因是李斯认为韩非在阻挡秦国统一六国的通天大计的制定,是个灭六国的障碍,必须要除掉,这是李斯的看法。姚贾呢,也主张杀韩非,但是姚贾主张杀韩非就有两点原因了。第一,私恨,姚贾为秦国立功回来,被韩非举报三大罪状,私恨是有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毕竟姚贾主张的,用金钱作为统一六国的一种武器,而且姚贾做得很漂亮,确实摆平了四个国家,看来姚贾主张杀韩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姚贾认为韩非妨碍了秦国统一天下。这两个原因都有。那么赢政对韩非之死有没有责任呢?有,而且责任很大,我们想想,一开始最早欣赏韩非的是赢政;韩非上书,把上书发给朝臣的是赢政;批准李斯和姚贾建议,逮捕韩非入狱的是赢政。虽然韩非之死,并不是赢政直接下手,是李斯送的毒药,韩非又没有办法告状,只有自杀,但是不要忘了一点,就是韩非死了以后,赢政并没有追究韩非之死的责任。赢政如果要去查,谁害死了韩非,一追就追到李斯头上。他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不追究责任的本身就等于他默认。当然,他最后想赦免韩非,但是,从前面讲得来看,赢政是同意杀韩非的。为什么后来又要赦免韩非,是不是有些矛盾呢?很好解释,赢政欣赏韩非的法家思想,欣赏韩非的文笔犀利,欣赏韩非的才华。但是赢政不同意韩非的政治主张,在灭韩和存韩的问题上,赢政是站在李斯一边的,在用军事手段和金钱手段上,赢政是赞成姚贾的意见的。也就是说,赢政在通天大计的制定上,和李斯,姚贾是站在一边的。作为个人来说,他欣赏韩非的思想和才华,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者来说,他是主张杀韩非的。那么,韩非对自己的死有没有责任呢?有,而且也很大。韩非提出存韩亡赵,是为了给韩国争取时间,韩非反对李斯灭韩,是为了韩国的安危,他不顾自己的安危,给秦王赢政上书,反对姚贾用金钱作武器,因为韩非看出来,钱这个东西,如果用在消灭六国的统一之战中间,可能把许多国家的人收买掉。我们以后会讲,赢政用金钱收买了六国的很多重臣,楚国,齐国,赵国都出现了奸臣受贿,然后陷害忠良的事情,最后导致这些国家亡国,原因就出在赢政用金钱作为灭六国的第二手。韩非深深知道这一点是危害很大的,所以韩非不顾个人安危,反对姚贾的做法。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他作为一个韩国的使者来到秦国,深深地卷入了秦国一个国家大政的制定之中,显得有些不自量力。但是韩非的不自量力让我们看到了韩非一种内在的精神,就是韩非为了韩国的存亡,不惜个人生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让后人非常感动。韩非对故国的感情非常让人感动。韩非明明知道不能阻挡秦国灭亡韩国,但还是要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故国。他许多的作为,跟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楚国的屈原不惜自己沉江是一样的。所以韩非之死,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存在,一种人格力量的存在。所以作为个人来说,韩非是失败了,但是韩非用自己的死,为自己故国的存在作了最后的努力。秦王赢政统一天下,大计就是在赢政,李斯,姚贾和韩非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最终达成了三点共识。第一,立即发动对六国的统一战争;第二,首要的目标锁定韩国;第三,军事力量和金钱手段双管齐下。以上我们就讲完了秦始皇的前十二集。这十二集我们讲了一个问题,就是秦国的崛起,下面我们要讲的就是第二个部分,叫横扫六合。那么秦王赢政锁定的第一个目标是怎样灭亡的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3:韩氏初兴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3:韩氏初兴
[画外音]在战国后期,秦王赢政灭六国,平天下,最终统一中国。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功劳,也和秦国一代代国君的艰苦努力分不开。前面的节目中,王立群先生通过十二集内容,讲述了秦始皇系列的第一部,秦国崛起。为我们展现了秦国从有确切文献记载的秦庄公时期,到秦王赢政开始制定统一天下的通天大计时期,总共六百年的秦国历史,真实再现了秦国艰难的崛起之路。从今天开始,王立群先生将为我们讲述这个系列的第二部,横扫六合。第二部中,王立群先生将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再现秦王赢政统一天下的过程。而秦王赢政灭六国的第一个国家,就是韩国。韩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一个小国,韩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又是怎样被灭掉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晋国的衰落讲起。晋国曾经是阻挡秦国进入中原的第一道防线,但却因为内乱而分裂,变成了韩赵魏三个国家。那么,曾经强大的晋国,究竟是怎样衰落的呢?,韩氏一族又是怎样兴起,最终成为瓜分晋国的一个卿族呢?而秦王赢政灭六国,为什么第一个灭的,就是韩国呢?从本集开始,王立群先生将为我们讲述韩国从兴起到灭亡的全过程。
作为秦国来说,它最终统一天下,应当是两个因素的合力。一个方面是秦国的崛起和强大,另一个方面,是六国的衰弱和灭亡,这才形成最终统一天下的局面。而在六国之中,在秦王赢政向东消灭诸侯国,统一天下的时候,和秦国关系最密切的是晋国。我们曾经讲过穆公东扩。秦穆公是秦国秦代历史上的一代明主,一生致力于东扩,但最后是抱恨而终。秦穆公为什么没有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呢?是因为秦国的东边有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晋国。晋国成了阻挡秦国进入中原的第一道防线。秦国如果不能跨越这条防线,不要说灭天下诸侯,连兵出函谷关都不可能成功。所以晋国和秦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秦国和晋国不是两个对等的国家,这个对等是指他们的出身。晋国的开国之君是周成王的弟弟,大家都知道武王灭商,然后让他的儿子成王继位。成王的弟弟封到这个地方,最后发展起来就是晋国。所以,晋国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正宗王室。晋国诞生的时候,秦国还不存在呢,秦国是后来西周灭亡的时候,因为帮助周幽王,被封了一个诸侯,所以和晋国相比,它是一个暴发户,不是一个原来就有的诸侯国。但是历史非常奇特的是,在秦国的历史上,秦国的强大,最重要的是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以后,秦国迅速崛起。所以秦国的崛起,应当是从孝公开始真正崛起的。而在秦孝公即位前42年,历史上竟然发生了一件事情,阻挡秦国进入函谷关以东的,强大的晋国一分为三了,变成了韩赵魏三国。也就是说,晋国首先一分为三,42年后,秦孝公即位,开始变法。晋国这个超级大国消失了,秦国这个超级大国诞生了。对秦国来讲,晋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晋国不分裂,秦国能统一天下吗?秦国收拾韩赵魏三个小国花了200多年时间。如果韩赵魏合起来是一个统一强大的晋国,那能是秦国统一天下吗?所以我们在解读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必须要回答的一个课题就是晋国为什么一分为三?所以晋国的分裂是我们解读秦始皇统一中国必须要了解的一个话题。
[画外音]晋国的封地在今天的山西一带,地处汾河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那么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会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反而走向衰落,最终一分为三呢?
晋国之所以一分为三,最重要的原因是晋国的公族,所谓公族,是指国君的亲属,晋国的公族被大量的屠杀了。所以在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叫晋无公族,就是晋国国君的亲属不存在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也是这个时期一个很突出的现象。这个现象要追溯起来,应当从晋献公开始说起。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穆侯有一个长子,有一个幼子。长子后来继承王位,就是晋国的国君,他的小儿子就是晋献公的曾祖父,后来被封盗一个地方,古地名叫曲沃,大致相当于现在山西省的闻喜县。封到曲沃以后,按照周代的宗法制规定,再一个宗族内部,只有嫡长子是大家长的,所以称之为大宗,其他的儿子都称之为小宗,所以晋献公的曾祖父实际是个小宗。但是曲沃这个地方,自然条件非常好,非常适合农业发展,所以曲沃这支小宗很快发展起来了。由于农业发展好,他的力量强大起来,就想夺大宗的君位。经过晋献公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的努力,花了差不多70年的时间,把晋国国君的大宗给杀了,夺了晋国国君的位置。这几十年时间,这个路走得不是很平坦,因为小宗去夺大宗的君主之位,这是违反宗法制的。所以周天子两次出兵,晋国的宗族势力也反对,但是最后因为曲沃这支力量太强大了,压不下去,而且最后它作的很巧妙,最后当晋献公的父亲杀死晋国的国君后,他送了一大批宝器给当时的周天子,这叫向天子行贿,结果周天子笑纳了。这还不算,周天子这时候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时候许多诸侯国之内都出现了小宗夺取大宗,异姓夺取国君位置的现象,所以周天子也管不了,就默认了晋献公的曾祖父作了国君。晋献公即位以后,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他虽然是小宗发展起来的,做了晋国的国君,但是大宗的那一支还有很多的儿子,你把人家爹杀了,君位夺了,但是父亲死了,儿子还在,这些儿子都叫做公族。这些人的存在,威胁到晋献公的君位。所以,献公八年,晋献公就下令屠杀,把大批晋国的公子杀掉了,结果就是同姓的杀光了,就是公族没有了。但是公族没有以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异姓的卿族发展起来了。为什么韩赵魏最后三家分晋呢?就是你把同姓的杀了,总还得有人掌权,同姓的没有,异姓的就起来了,这是一个原因。
[画外音]晋献公时期,对大宗的公族进行了屠杀,这样晋国大宗的公族势力衰落下来了,但晋国的小宗公族势力还在。可是晋献公这时候又作了一件事情,使得晋国小宗也开始衰落,最终导致了晋国整个公族的衰落,那么,晋献公到底做了什么呢?
第二个原因,献公宠。这是发生在晋献公五年的时候,他去攻打一个骊戎,一个戎族。然后骊戎打败了,就献上一对姐妹花,姐妹两个都很漂亮,晋献公把两个姐妹都笑纳了。七年以后,他这个骊姬生了个儿子,骊姬的妹妹也生了个儿子。而晋献公在接受骊姬之前,已经有了太子,就是太子申生。按照宗法制的规定,申生是要继位的。但是骊姬得到晋献公重行之后,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那就的废嫡立庶,废长立幼,这又是非凡宗法制的。但是骊姬本人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国君的其他儿子除掉,特别是除掉太子。骊姬就在等待机会,首先提出这个意见的是晋献公,其实晋献公帮了秦国的大忙。他先杀了一大批公族子弟,然后宠幸骊姬,提出让骊姬的儿子取代太子申生。但是骊姬觉得晋献公的做法近似于赤裸裸的,她不想那么赤裸裸的夺,结果,晋献公一提出来,她反而哭着说绝不能这样做,因为立太子的事情,第一,诸侯都知道,第二,太子立过军功,老百姓都拥护他,突然间没有过错把他废掉,天下人不答应。骊姬还说了太子很多好话,这就是骊姬很高明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很狡猾的地方。她最后找了两个办法,首先找了两个人,就是晋献公非常宠幸的大臣,去和晋献公说,说有三个地方很重要,一个是曲沃,晋献公这一支就是从曲沃发展起来的,最后占了大宗国都的位置,所以曲沃是宗庙所在地,要派一个重要的人物镇守。边疆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地方,也需要派重要的人镇守。这话提醒了晋献公,晋献公就把太子申生派到了曲沃,把太子申生两个很有才华的弟弟,派到这两个重要的边疆小镇去镇守。而晋献公身边只留下骊姬,骊姬的妹妹,骊姬的儿子,骊姬的妹妹的儿子。这样大家都明白,晋献公要废嫡立庶了,这是第一步。而且骊姬这个人,他知道,把太子贬到一个地方去,并不能算结束,要想除掉太子,还得想个阴招。她托人给太子梢了个一个信儿,说你父亲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母亲了,现在就需要你去祭奠一下你母亲。太子很老实,就去祭奠。然后按照规定,把祭奠的求福的肉,叫福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晋献公外出打猎没有回来,肉就放在宫殿里面,骊姬就派人在肉里面下了毒。两天以后,晋献公回来,厨师把肉端上来,晋献公就要吃。骊姬说这个肉不能吃,一个它是从外地运过来的,再一个放了两天了,还是多个心眼好,然后就把肉扔到地上一点,结果地面接触到肉的地方突然隆起来一大块。土地会隆起来,证明这个肉有毒,然后把肉扔一块给狗吃,狗立马就死了。然后找来一个小臣吃,小臣也立即死了。这下子,骊姬来了精神了,就哭起来了。哭三点,第一,太子真狠,连老爹都不放过;第二,献公年龄都这么大了,当儿子的都等不及抢班夺权;第三,这有毒的肉是冲着我们母子来的,为了让献公本人安全一点,我们母子还是赶快逃亡吧。这话说的把晋献公忽悠住了。父亲当然了解儿子,刚开始晋献公绝对没有怀疑太子申生,但是在聪明的人也架不住忽悠。晋献公被骊姬三忽悠两忽悠,就相信了,马上就改变了对太子的看法。太子申生听说肉里有毒,吓得赶快就逃了,逃回曲沃了。晋献公就相要处理这件事情,太子逃回去以后,有人告诉他,说这事是骊姬干的,你赶快找你爹说清楚。太子是个很仁慈的人,说我爹年纪大了,离了骊姬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如果我说了,我爹一定会生气,气大伤身,我就成了不肖之子。有人又提建议,说你要不愿意说明原因,就赶快逃吧。太子说,我背着一个杀父之名,谁会收留我呢?最后就自杀了。这时候,太子的两个弟弟来找晋献公汇报工作,就有人给骊姬打小报告,说这两个弟弟对太子之死有看法。骊姬就害怕了,赶快到晋献公那儿,又开始忽悠,说太子下药的时候,这两个弟弟都知道,结果晋献公也怀疑这两个儿子了。这两个儿子一听说,就来个不辞而别,全逃了。这样,晋献公觉得两个儿子一定是心里有鬼,派人去抓。结果一个儿子坚守自己的城池,没有被攻破,另一个儿子就逃跑了。这样,死的死,逃的逃,有罪的有罪,晋献公的公族差不多又被摧残光了。所以到公元前651年,晋献公一死,骊姬的儿子就继位了。但这个继位,晋国的大臣不同意,晋国的宗法势力不同意,儿子继位那个王位还没暖热,杀了。杀了以后,有人把骊姬妹妹的儿子扶到这个宝座上,没几天,又被大臣杀了。所以献公这个时代,晋国的公族遭到两次打击,一是大宗的公族被晋献公杀了,一是小宗的公族被骊姬之乱祸害掉了。这样,晋献公时期的公族势力急剧下降,同姓的贵族没有了,异姓的贵族就来补缺了。我们先说韩姓,因为这个韩姓关系到即将讲道的被秦王赢政灭掉的第一个国家韩国。
[画外音]晋献公之后,又经历了几代国君,到了晋景公时期,晋国的韩氏一族开始崛起。那么韩氏一族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在韩姓的发展史上,非常有贡献的一个人,叫韩厥。他的贡献是参加了一场战争,立了战功,最后做了六卿。什么叫六卿?晋国的军队分为上军,中军和下军三支。三军每一军都有一个正统帅,一个副统帅,一共就是六个统帅,这六个统帅,不打仗的时候,就是晋国的卿。周朝的宗法制,最高的是天子,下面是诸侯,诸侯下面最高的官就是卿。这六卿平时是高官,战时是统帅,所以握有实权。韩厥当上六卿,和一次战争有关。周定王十五年,晋国的景公派了一个大夫叫郤克出使齐国。郤克虽然是个大夫,高官,但是是个残疾人。结果到齐国去,齐国的国君叫齐顷公,他看见郤克作为晋国的使节来了,是个瘸子。他给他找了一个领路的人,前面有一个打牌的人,写着晋国,后面跟了一个瘸子,前面打牌的,他找了一个很正点的瘸子,一个举牌的瘸子领着一个晋国的瘸子入场了。这还不算,同时来的,还有一个曹国的使节,这个曹国的使者是个罗锅,然后齐顷公就找了一个罗锅给他举着牌。还有一个巍国的大夫,是一只眼失明,历史记载就是这样的,我也觉得很巧,前面举牌的,也找了一个独眼龙。三个人都顺序走上大殿,走上大殿之前,齐顷公让他的母亲坐在大殿后面观看。他的母亲一看两个瘸子动作不太协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然后齐顷公的母亲就哈哈大笑,觉得太开心了。她儿子给她搞了这样一场演出。郤克开始并没有注意到这件事,并没有注意到是在戏弄他。后来他发现,他前面是个瘸子,罗锅的前面是个罗锅,三个都是这样,就觉得这个齐顷公太可恶了。而且他听见后殿中间传出来一个女人的大笑声,这个女人就是齐顷公的母后,所以郤克非常恼火。公事办完回去以后,郤克就给晋景公说,要讨伐齐国。这时候晋景公比较理智,说“子之怒,安足以烦国”,说你内心的怨愤,怎么能麻烦我们这个国家为你报仇呢?三年以后,周定王十八年,机会来了。齐顷公率领军队侵犯鲁国,然后卫国去救鲁国,卫国和鲁国都打了败仗,这两个国家都要求晋国出兵。晋国就征求大臣的意见。这时候,晋军的主将就是这个郤克,坚决主战。这时候晋景公考虑的问题就不是戏弄自己的使者了,他考虑是需要教训齐国一下。如果齐国这样嚣张下去,很可能和楚国结成同盟,对晋国非常不利,所以决定出兵。郤克担任中军主将,带领800辆战车出发讨伐齐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齐晋鞍之战。这个鞍就是今天山东济南附近,这个地方打了一仗。
[画外音]齐晋两国交战,为韩氏一族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因为这场战争中间,随军出征的韩厥立下了战功,得到了提拔和重用。韩氏一族从此开始崛起。那么,韩厥在齐晋两国交战之中究竟立下什么样的战功呢?
齐晋两国军队刚一开战,这个齐顷公很不理智,说了一句话,“吾故歼灭此,尔后早食”,我先把晋国的军队灭了,再吃早饭,有点儿太狂了。然后没吃早饭,也没让他的战马披上铠甲就冲过去了。这边晋国的主帅是郤克,主帅的任务是坐在战车上一直敲鼓,因为古代是击鼓进军,主帅是要敲鼓的。郤克一开始打仗就受伤了,但是郤克咬着牙一直敲鼓,最后坚持不住了,他的助手帮助他敲鼓,一直敲鼓。所以晋军的战车就一直前进,晋军也跟着主帅的战车一拥而上,齐军大败。齐顷公打了败仗,逃,后面追赶他的人恰好就是韩厥。韩厥这个时候是个司马,随郤克出征,他在后面追,咬住齐顷公的车死追不停。韩厥的助手都被齐顷公的警卫射死了,他也不管,眼看就要追上了。结果韩厥在最关键的时刻,弯下腰了,把倒在车上的助手扶起来。因为他的助手被齐顷公的警卫射伤了,他去扶他。一弯腰,齐顷公车上的警卫很机智,来了个掉包计,一看韩厥弯下腰了,他就坐在齐顷公的位置上,让齐顷公站在他的位置上。古代的战车,中间是赶车的人,叫御,右边站着的是警卫,叫车右,主将坐在后边,是这样一个位置。赶车的没动,警卫和齐顷公换了一个位置,因为他已经料到很难逃出去了。果然韩厥追上了,拦住了车,“齐顷公”作了俘虏,但是真正的齐顷公这时候站在警卫的位置上,假的齐顷公就让齐顷公下车去打水,这时候,韩厥犯了一个错误。他俩一换位置,韩厥不知道哪个是真的,就误以为坐在后面的是齐顷公,下车打水的是警卫,就没管。然后,这个假的就被抓住了,真的座了另一辆车逃了。所以这次韩厥是抓住了“齐顷公”,但是又让齐顷公逃了。就这他也立了功,毕竟是俘虏了齐国的“国君”,所以回来以后,就得到了提拔和重用,让他做了上卿,六卿之一这个位置。他进入了六卿,就等于掌握了军权。韩国的崛起,就是从韩厥这儿开始的。所以,韩厥担任了六卿,意味着异姓贵族在晋国已经开始发展壮大了。那么韩氏卿族在韩厥之后又是怎么样发展建立自己的国家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4:三家分晋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4:三家分晋
[画外音]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耐人寻味,当秦始皇的先祖正在积极改革,大力发展秦国经济的时候,与它相临的超级大国晋国正在悄悄地进行分化。公元前403年,曾经称霸中原数年之久的晋国,分裂成为了韩赵魏三国,史称“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在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被看作是由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的标志性事件。也就是说,从公元前403年开始,历史从此进入了战国时代。就在晋国衰落之际,秦国已经慢慢成为一个诸侯大国。这一衰一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当我们回过头来反观晋国,为什么他会在秦国慢慢崛起之时,走上分裂的道路呢?历史到底给了秦国什么样的机遇呢?要想解开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把目光转向晋国的历史当中。上一期节目讲到晋献公时期,由于大肆杀戮公族,造成了晋国的公族急剧减少,一向称霸中原的晋国,国君的权利慢慢削弱,实权由六卿把持。这六卿分别是韩,魏,赵,范,知,中行。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地盘和武装,相互攻打。后来范氏,中行氏被灭,只剩下知,赵,韩,魏。这四家之中,又以知氏实力最为强大。但令人奇怪的是,晋国最后,被韩赵魏瓜分了领土,那么晋国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晋国发展到后期的时候,四个大姓之中,知氏是最强的一支,而且知氏又是灭掉六卿当中另外两家的一个主要力量。所以知氏卿族的宗主,就是知伯野心膨胀的比较厉害。剩余的韩兆魏三家的力量都不如他,所以他首先提出来,向韩氏卿族的宗主,韩康子,向他要地,因为这个时期土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土地是人口,财富的一种体现。土地失去了以后,你可能就要从贵族降为平民。当知伯向韩康子要地的时候,韩康子开始不愿意给他,但是他又知道,知伯是个很难对付的人,如果不给他地,他可能想灭掉其他两家一样把韩氏灭掉。如果给他,给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所以知伯向韩康子要地,让后者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韩康子最后还是决定不给,但是韩康子有一个家臣。我们知道周代,是一个宗法制社会,最高的国君是天子,诸侯呢,称为侯或者公,而卿和大夫,手下的大臣被称为家臣。因为卿和大夫被称为“家”。韩康子手下有一个家臣叫段规,这个人非常了不得,他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就劝他的主人,说不能不给。如果你不给,知伯肯定要动粗,如果动武的话,以韩氏卿族的实力,绝对是打不过的,我们可能向另外两家一样被灭掉。所以他的意见是给,他说你给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免除了知伯对你的军事打击;第二,知伯从我们韩家要了地,决不会休止。因为他得到了好处以后,还会向魏氏,赵氏再去要地。这两家给不给呢?不好讲。如果都给了,咱们也不说什么,如果不给,那么知伯肯定要和这两家打起来。他们打起来,咱们坐山观虎斗,就避开这场打击。韩康子想了想,觉得段规有道理,决定给,而且给了一个很大的县,万户之县。当然知伯就很高兴了,向韩氏要地,一下子就要来一个万户之县。知伯尝到甜头以后,没有休止,还要继续要。中国有一句俗话,吃柿子见软的捏。这韩赵魏三家,最弱的是韩,所以先捏韩氏,韩氏给了,第二个呢,就是魏氏,就向魏氏的老大,魏宣子也要地。魏宣子也知道给地不是一件好事,等于从自己身上割肉喂狼,所以魏宣子最初的决定也是不给。但是魏氏家族也有一个家臣,叫赵葭,这个人也很精明,政治上很成熟。赵葭说不能不给。你看,找人家老韩家要,人家给了一个万户,找咱们要,咱们不给,结果是知氏肯定要和咱们开战,我们魏氏卿族打不过人家,打不过到时候还是要给,打了败仗在给,不如先给,这是其一。再一个,他找韩家要了,找咱们魏家来要,两家都给了,他下面肯定会找老赵家要,赵氏是三家里最强大的,他要不给,两家就有一拼,咱们就躲过这一场灾难。这样,魏氏也决定给了。这样,知伯就从韩氏卿族和魏氏卿族各要了一个很大的县。这时候,知伯已经有点儿飘飘然了,很高兴,胃口也就越来越大了。他就把目光盯向了赵氏卿族。赵氏在韩赵魏三家实力最强,虽然比不上知氏,但是弱不了多少。赵氏卿族的族长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有心理准备了,知伯这次找赵氏要地,比找韩氏,魏氏更苛刻。韩氏,魏氏是要地,要哪块没讲。找赵氏要地,指定了要哪儿。但是赵氏宗族的宗主赵襄子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也是一个很勇敢,很有魄力的人,他不愿意给,断然拒绝。而且赵襄子知道,他一旦拒绝,知氏一定要动武,所以他立即作备战的准备,而知伯遭到拒绝后,立即就把韩康子和魏宣子找来,要三家联手攻打赵氏。
赵襄子这时找他的一个家臣,叫张孟谈,这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赵襄子问他,我们应当以哪一个地方作为我们和知伯对抗的根据地。张孟谈就说,晋阳,就是今天山西的太原,最适合我们赵氏长期坚守,赵襄子就同意了这个意见,迅速派兵到晋阳。然后赵襄子带领全族的人退到晋阳。晋阳的城墙非常坚固,粮草充足,但是看过以后,发现缺作战使用的弓箭。首先没有箭杆,其次没有箭头,没有办法制造那么多箭。然后赵襄子就找张孟谈,张孟谈说当年建晋阳城的时候,已经做了一个准备,说晋阳城的宫殿,宫殿的墙,不像我们今天这样砌起来的,是用荆棘和芦苇立起来的。一根荆棘,芦苇都有一丈多高,可以做箭杆。然后,张孟谈说箭头也不用发愁,晋阳城宫殿里一根一根的柱子,柱子下面有一块石头,用来支撑柱子。这些石头不是石头,是用铜浇铸起来的,把它们融化掉,就可以制造箭头。这样一来,问题就解决了,赵襄子守城的决心也就更大了。知伯领着韩氏,魏氏两家围攻晋阳,打了三个月,打不下来,知伯就派这三家的军队把晋阳围上了,然后知伯就巡视晋阳城,他发现,晋阳城外有一条河,当时叫晋水,就是今天山西的汾河。知伯就想了一个办法,要把晋水顺着河道砌一个坝,让水不能往下流。然后开一个渠,把水引着灌到晋阳城里来,水淹晋阳。,史书记载这个大水有多高呢?离晋阳城的城墙只剩三板,三板是什么意思呢?古人修建城墙,不是用砖制的,是用夯土夯出来的。用两块板夹住,中间填土,填到一定程度把土夯实,然后再填,这一层板修成了,再往上加高一层。这场大水离城墙的顶部只剩三板的距离,水势非常大。水淹以后,知伯非常高兴,就坐着车,替他赶车的是魏氏的宗主魏宣子,替他作警卫的是韩氏的宗主韩康子,带着知伯去巡视。知伯看过以后得意忘形,说了一番话,他说我今天才知道,大水可以灭亡一个国家,而且我今天知道,我不但可以看到晋水淹没晋阳,我还知道汾水可以淹没安邑,绛水可以淹没平阳。安邑和平阳都不是一般的城市,安邑是魏国的都城,平阳是韩国的都城,你想想,知伯的话什么意思?他觉得韩国,魏国都城外面都有水,照样可以引水把这两个国家的都城淹了。这话一出口,只能说知伯已经得意忘形了。但是话说出来以后,可叫韩氏老大和魏氏老大心里都一哆嗦,就知道知伯没有怀好意,两个人心里都开始提防了。
结果这个水灌晋阳城整整淹了三年,城中到了什么程度,人已经住到树上了,锅要吊起来才能做饭,赵襄子这个时候已经很难坚持了,所以又找张孟谈商议。张孟谈说,你让我出城,去见一见韩氏和魏氏,赵襄子就同意了。张孟谈就出来见了韩氏,魏氏的老大,就说,赵国肯定要灭亡了,大水淹了三年,但是一旦赵国灭亡,接下来就是韩国和魏国了。这话一下击中了韩氏,魏氏两家宗主的软肋,知伯是不会罢休的,灭了赵国,接下来就要灭你们两国。这两家的宗主就说,我们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我们害怕,我们商议好的计划没有执行就被知伯知道了,那我们就全完了。张孟谈说,这不要紧,今天就我们三个商议,出你们两个人之嘴,入我一人之耳,没有第四个人知道,你们放心。然后,三家就商议好,就是这个时韩氏跟魏氏商议好,要和赵氏联手了,不能让赵氏灭了,这就叫唇亡齿寒,兔死狐悲。这样一来,韩氏,魏氏就决定联手共同对付知伯。张孟谈回去就告诉了赵襄子,赵襄子当然非常高兴,但是这个商议好的事情,还没有执行的时候出了一点小岔子。就是张孟谈,作为赵国的使者,又到知伯的大营中,到大营门口碰见了知氏家族的一个大夫,叫知果。知果看见张孟谈以后,立即进去告诉知伯,说韩魏两家马上会背叛咱们,因为我们军营门口看见了赵氏的家臣张孟谈,这个人趾高气扬,看那个意思已经是三家商量好了。知伯不信,这是知果第一次劝谏。知果再出营门又碰见了韩魏两家的老大,发现他们两个脸色不对,他又拐回来劝知伯,赶快杀了他们两个,因为我发现这两个人脸色不对,知伯不信,知伯说我们已经打了三年,马上城破了,就要三分赵国了,他们怎么会背叛我呢?然后知果说,如果你不信,我请你办一件事,如果你不能够杀他们,就想办法亲近他们,怎么亲近呢?他说韩氏,魏氏个有一个家臣,就是段规和赵葭。知果说这两个人,在这两个家族中间说话极有分量,他们能改变家族族长的意见。你现在把他们两个找过来,跟他们说好,只要把赵国灭了,给这两个人一人分一个万户的县,这两个人就不会动摇了。他们两个只要不叛变,韩氏,魏氏也就不会叛变了。知伯还是不信,很恼火,他说本来把赵国灭了,我们打了三年,好不容易打下来了,还是三家平分,我们只能分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中间,还要拿出两个县分给这两个家臣,那我们得的不是太少了吗?不听。知果就知道,知伯肯定要完了,出了营门以后,立即跑到晋国太史那里,要求改姓,不姓知了,改姓辅。如果我姓知的话,将来知伯打败了,整个知氏被灭族,我也会被灭掉。现在我改姓,将来就灭不到我这一支了。这个消息立即被赵氏的家臣张孟谈发现了,张孟谈就说,我碰见知果了,知果已经开始怀疑我了,而且知果见了他们宗族的宗主后,立即改了姓,说明知果已经预料到我们三家联手了。赶快进攻,再不进攻,计划就败露了。所以赵襄子立即派张孟谈出城,和韩魏两家约好,当天夜晚就动手。这天夜晚,知伯睡觉了,然后韩魏两家就悄悄派人上了大堤,把知伯看守大堤的士兵,然后就让晋水改道,让大水直接冲知伯的大营冲了过去。知伯正在睡觉,晋水汹涌而来,整个军营乱作一团,这时候韩魏两国的军队从左右两翼杀上来,赵襄子就打开晋阳城,率领军队也冲出来了。韩赵魏三家,把水淹的知伯的军队全给杀死了。知伯也被活捉了,然后被赵襄子杀了,这就是韩赵魏三家灭了知氏,这一年是公元前453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晋国的大权落到了韩赵魏三个大族的手上。20年以后,当晋幽公继位的时候,晋幽公因为害怕韩赵魏三家,竟然出现晋国的国君去朝拜韩赵魏三家的宗主,国君去朝拜大夫了。50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被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所以公元前403年,是公认的战国时代的开始。《史记》中间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纪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写中国历史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写战国史。韩赵魏三家灭了知伯在晋国来说是个大事情,晋国就这样分成三个国家了
[画外音]韩赵魏三家灭了知氏以后,晋国政权就由这三家掌握了,晋国国君已经名存实亡了。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迫使当时也早已名存实亡的周天子周威烈王赐韩赵魏为诸侯,也就是正式册封了三家为独立的诸侯国,这样,晋国正式一分为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从此以后,晋国的国号被废,晋国历史终结,彻底灭亡。有学者认为,晋国曾经是多么强大,它有着辉煌的历史,曾经是春秋时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如果晋国不灭亡,,统一天下的很可能是它,但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晋国已经分成了韩赵魏三个国家。而当人们再去审视韩赵魏三国时,又想起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知伯,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吞并其他三家,但历史没有选择他,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大致有这么三点,第一,知伯狂妄自大。这一点太突出了,狂妄自大的原因,是因为他本身强大,而且知伯的狂妄自大是一以贯之的。他曾经有一次和韩魏两家的宗主一起喝酒,在酒宴上,他羞辱了韩氏宗族的族长韩康子,而且羞辱了韩氏家臣段规。知果就劝他,说你要为今天做的事付出代价的,结果这个知伯说了几句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话:“难将有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他说发难这件事,只能由我做,如果我不发难,谁敢发难,说明知伯很狂妄。但是知伯为什么狂妄自大呢?当然他的实力最强,谁的实力最强,谁会最狂妄,这当然是第一点原因。第二点,他不相信韩魏会背叛他。知果两次提醒他,他都不采纳,因为他不相信。韩魏两国一向都很听话,这叫什么,这叫历史,从历史上看,韩魏一直都很听话的,不会不听话。再一点,赵国马上就要被攻破了,赵国一攻破,韩魏可以分到三分之一的土地,这叫利益,所以他不相信韩魏两国会背叛他。第二个原因,韩魏智斗得法,就是韩魏两族和知氏的周旋非常有章法。韩家也好,魏家也好,两国的力量都不如知氏,所以两国都采取服从和忍让。但是这个服从和忍让只是一个表象,他没有想到,两家会临阵倒戈,置他于死地,在这种情况下,知伯的灭亡就不可避免了。第三个原因,赵襄子智勇双全。在这个回合的斗争中,赵国的表现最值得嘉奖,第一个是坚持了三年,如果没有这三年的支持,一开始就被打垮了,就不可能三家联手。这三年打得很苦,但是贡献很大,如果没有赵襄子三年抗战,就没有韩赵魏三家的联合灭知,也就不可能出现三家分晋了。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不是韩赵魏三家灭了知氏,结果是什么?知氏首先灭了赵,之后知氏能容忍韩魏吗?接下来就会灭韩,灭魏,最后历史的发展就是知氏一家独占晋国,这当然是个假设。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知氏独占一个强大统一的晋国,那秦国能统一天下吗?很难说,三家分晋离秦孝公继位只有42年时间,42年后,21岁的秦孝公开始用商鞅变法,就是当一个强大的国家解体的时候,另一个国家崛起了,这就是历史的一种偶然。而这个偶人,就在于韩赵魏三家灭了知氏。三家灭知氏,奠定了50年后,韩国的独立,那么新兴的韩国又会怎样发展呢?韩国为什么会变成秦国第一个灭掉的国家呢?我们下次再讲。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5:韩国之亡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5:韩国之亡
[画外音]公元前237年,秦王赢政和李斯定下统一天下的大计,开始了大规模的向东方六国进军。他把第一个目标锁定了当时最弱小的韩国。韩国是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分割晋国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诸侯国,拥有今天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块南北狭长的土地,是秦国向东扩张面临的第一个障碍。那么一心向外扩张的秦王赢政能否实现他通天大计的第一步?秦韩之战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呢?
秦王赢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赢政正式打响了统一中国的第一枪,灭韩。这一年,秦王嬴政首先派秦军攻灭了韩国在河南南部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南阳。南阳打得非常顺,南阳拿下以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秦王赢政派驻守在南阳的秦军,向韩国的都城新郑,就是今天河南的新郑进兵。这一仗打得更顺。韩国几乎没有组织起来有效的抵抗,完了。最后一任韩国的国君,叫韩安被俘虏。这样,韩国就成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而且这个国灭的非常顺。史记记载秦王赢政灭韩的总字数,就几十个字。什么仗也没打,就把韩国灭了。这就有一个问题了,韩国毕竟是战国七雄之一,它能够存活到最后,应该说是有它的道理的,为什么在最后灭亡的时候,表现得如此不堪一击,连一次有效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为什么?我感觉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改革不力。
第二,环境恶劣。
第三,外交乏术。
我们先说改革不力。战国后期和战国前期中期,和春秋比较起来,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一次战争中间死亡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这个兼并战争**最后的时候,这叫大决战,在这个时候,每个国家都面临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很多国家都在变法。我们讲过秦国的商鞅变法,韩国其实也有一个变法,从韩国建国,一直到韩昭侯这个时期,经过了六代国君,韩国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一直到韩昭侯即位才有所作为,这个韩昭侯和秦国的秦孝公几乎是同时的。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是在公元前356年。韩昭侯用申不害变法,是在公元前355年,一前一后,相差一年,但是最后的结果差别很大。我们都知道,秦国的强大,是从孝公变法开始的。韩国的兴盛,也是从昭侯时期申不害变法开始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说他改革不力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人物,申不害。申不害原来是郑国人,他的国家被灭之后,就成了韩国人,其实他在韩国做的是很低级别的官。他是怎样被韩昭侯发现的呢?有一个意外的事件,就是魏国攻打韩国。魏国在战国初期是个很强大的国家,魏国攻打韩国,兵临城下,韩昭侯和大臣们束手无策。这时候,申不害就出来说话了,他告诉韩昭侯,说你应该执圭,圭是一种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拜见天子拿的一个玉器。他说你应该拿着圭去拜见魏王。魏王看见你用这么隆重的礼节拜访他,就会取消这次战争。我们这样做并不是我们愿意屈身,就是“好卑而恶尊”,就是我们讨厌尊重,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求生存。韩昭侯就听了听了申不害的意见,亲自执圭拜见魏王,魏王看了很高兴,韩国就免了一次刀兵之灾。这件事情,也让韩昭侯发现申不害是个很有才能的人,这时申不害的起家。受到韩昭侯的重视,但是还没有信任。不久又发生一件事,魏国不打韩国了,就去攻打赵国,而且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了,赵国就向齐国和韩国求救。韩昭侯当时拿不定主意,如果救赵的话,就会得罪魏国,就问申不害。其实这时申不害刚刚得到韩昭侯的信任,他怕自己万一说错了话会危及自己的地位和昭侯对自己的信任。申不害很精明,就告诉昭侯,说这个事事关重大,容我回去考虑一下。下来以后,申不害就找了两个平时非常喜欢提意见的大臣,和他俩说,为臣者,应当遇到事情,向国君提意见,被不被采纳,都不重要,关键是要拿出办法来。两个人听申不害这样说,就去向韩昭侯提意见。至于他们提得意见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申不害就一直观察,两人提意见以后,韩昭侯的反应。韩昭侯什么反应,申不害看在眼里,心里就有数了,这时候他已经明白韩昭侯的心思了。之后他就向韩昭侯建议联齐伐魏。这话一说,王大悦之,韩昭侯非常高兴。然后,齐国和韩国就联手要救赵。这个仗打得非常巧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是一场经典性的战役。齐国和韩国并没有直接去解邯郸之围,而是包围了魏国的都城大梁,这样魏国就不得不从邯郸撤军来解大梁之围,这就叫围魏救赵,非常有名,经典。这一次以后,韩昭侯就对申不害十分信任,在韩昭侯八年,公元前355年,就任命申不害为相国,同时让他实行变法。这件事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申不害得到韩昭侯信任的,其实就是这次围魏救赵之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申不害其实用的是一个手段,一个权术,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申不害变法的核心是术,这个术就是权术,也就是君主驾驭臣子的一种方法。先秦法家到最后,是讲法术势,申不害重视的,其实就是这个术。这样,在申不害的主持下,史书记载:“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也就是申不害担任相国这十五年,没有一个诸侯敢攻打韩国。所以昭侯时期,应该是韩国的一个顶峰期。
那么申不害的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我们通过几件事来谈一谈。第一件事,禾苗事件。韩昭侯派了一个使者出去巡查,使者回来的时候,韩昭侯就问他看到什么。使者回答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昭侯说没看到特别的,就讲讲你的见闻。使者说,我看到国都南门外面有小牛犊吃庄稼的苗儿。韩昭侯说好,到此为止,我问你的事情,绝对不能向外说。然后韩昭侯下命令,庄稼生长期间,不允许任何牲口到田里吃庄稼。令下以后,大臣们都不以为然,过了不久,韩昭侯下了第二道命令,如果发现牲口吃了庄稼,要上报,如果上报不实,要重罚。这样一来,大臣们就把一些事情报上来了。韩昭侯看了一下,没有使者说的国都南门外牲口吃庄稼的事,所以韩昭侯说,“未尽也”,就是不全面,还有遗漏,大臣们听说以后,就心里没底了,又去查,果然发现国都南门外这个事儿没有报,所以就以为“吏以为昭侯明察”,就是大臣们都认为韩昭侯明察秋毫,所以再也不敢对昭侯的命令懈怠了,这是一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来,韩昭侯和申不害学的什么?学的是个“术”。他先了解了南门外有牲畜吃庄稼,然后他下令禁,禁完了以后下令查,查了以后有遗漏,他说没有,你们汇报的不全,再查,果然查出来了,这样吏以为昭侯明察,太了不起了,什么事儿都知道,不敢隐瞒了。从好处讲,韩国的行政效率提高了,韩昭侯再下令,不敢懈怠了。但是你可以看出这种改革,强调的是君王对官吏的掌控,不是根本。所以对富国强兵来说,这种改革并没有抓到根本上,这是一个事情。第二个事情,浴缸事件。有一次韩昭侯去洗澡,发现他的浴缸里有瓦砾,当然很生气,他觉得大臣办事不力,起码主管他洗澡的大臣办事不力。但是他后来仔细一想,主管洗澡的官吏,再浑也不至于在国君的浴缸里放砖头瓦块,他就估计可能是有人栽赃。主管洗澡的官员,当时叫“尚浴”,韩昭侯没有说,把澡洗完了,就跟身边的人说,我觉得现在主管我洗澡的官员不称职,能不能再推荐一个称职的人。周围的人就给他推荐了一个人,推荐的人一见韩昭侯,韩昭侯第一句话就问:你为什么在我的浴缸里放了砖头瓦块。这个大臣吓坏了,他以为韩昭侯什么都知道了,赶快招供。为什么呢?他说了两句话:“尚浴免则臣得代之,是以置砾汤中”。他说主管洗澡的官员要是罢免了,我就是要接替他的人,所以我在你洗澡的浴缸里放了砖头瓦块,这是第二件事情。可以看出来,韩昭侯不能说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他知道是有人陷害。但是他所作的这些事主要是在怎么样驾驭臣僚下功夫了,没有在最根本的富国强兵方面下功夫。反过来,我们从韩昭侯的作为也可以看出来,韩昭侯从申不害那里学到的主要是“术”,而不是“法”。孝公变法,重要的是法,强调要富农,强兵。而申不害变法重得是术。所以这两个变法,由于两个主持变法人的思想不同,变法的效果和采取的措施差别很大。这是我们讲的韩国变法不力,韩国不是没有人,韩国确实没有出来多少有名的军事家,韩国从立国到亡国,我们几乎不知道韩国有什么军事家,比赵国差多了。赵国一提到廉颇,那是非常有名能打的人。秦国有白起,王翦。韩国有什么能征惯战的,没有。但是韩国了不起的是,出了两个思想家。昭侯时期有个申不害,这个思想家重术。再一个,就是韩国即将亡国时候的韩非,我们前面讲过。可惜就是韩非生活的时代太晚了,已经是韩国灭亡的前期了。第一,不受重用,第二,也没有舞台了,时间,空间都没有了。所以每一次读史读到这里,我觉得申不害和韩非两个人换个个儿,韩昭侯时候如果是韩非的话,韩国可能早就强大起来了。韩非时候的韩国,已经积重难返,难以改变了。所以,韩国有两个重要的思想家,但最终还是亡国了,第一点,就是改革不力。
第二,环境恶劣。韩国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韩国从立国开始,处在一个什么地位呢?韩国的西面是强大的秦国,南面是强大的楚国,北面是强大的赵国,东面是魏国和强大的齐国,周围全是强国,没有一个发展空间,被几个大国挤在中间,非常难,这个生存空间很重要。所以,从昭襄王开始,秦国就定了个规则,叫远交近攻。首先要打,就是要打韩国,李斯主张首先灭的也是韩国。我们看韩国是怎么样被秦国一点一点削弱的。秦国削弱韩国,是从公元前294年开始的。到了公元前293年,秦国有一个大将,是战国时期四个著名的将领之一,秦国有两个,第一个就是白起。白起非常能打,杀人极多。秦国灭整个天下,杀了120多万人,白起一个人就杀了90多万,所以白起有个绰号,叫“人屠”。这个人在伊阙,也就是洛阳东南,和韩魏两国军队的联军打了一仗,一下子杀了24万,这是公元前293年。到公元前290年,韩国被迫把200多里的土地全部割给秦国。到了公元前263年,白起干脆把韩国太行山以南的地方也给占了。再往后到公元前262年,秦军又占了野王,就是今天河南的沁阳。这是个咽喉地带,韩国的土地很怪,这个国家的领土,有一部分是在山西南部,有一部分是在河南,另外河北还挂了个角。野王这个地方,是韩国山西的领土和河南领土连接的一个咽喉。野王这个地方一丢,韩国山西着一块的国土,和河南他的都城新郑就完全失去联系。这是一个郡,17座城,韩国没有办法,一被割断以后,整个山西这一块,17座城,只好献给秦国了,领土面积更小了。所以秦国是从公元前294年开始打击韩国,只用了40年,到公元前254年,连续打击,史书记载,韩国入朝,韩国的国君去朝拜秦国的国君,成了秦国的附属国。这还不算,秦王赢政即位以后,吕不韦执政期间,秦国的军队继续向东打,攻占了韩国的13座城,又攻占了魏国的一大块土地,在今天河南的濮阳,又建立了一个东郡。把北面赵国,燕国和南面的韩国,魏国割断了,南北合纵无法进行了。我们可以看出来,等到韩国快要灭亡的时候,它的土地,山西的国土全部丢光,河北的国土全部丢光,只剩下今天河南的南阳和新郑,这样一个狭小的地带。所以,秦军把南阳一占,它就无法抵抗。第二年从南阳打到新郑,仗基本上没怎么打,就亡了。所以韩国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这个韩国的灭亡带来了致命的影响。
第三个,就是外交乏术。韩国在战国时期,是弱国,小国,周围都是强大的国家,最好的办法是自强,通过改革自强。如果自强不行,就只剩下一条路,就是在外交的夹缝中求生存。韩国外交的重点,应该是联合山东六国,去对付秦国。恰恰是在这一点上,韩国做不成,韩国无法和山东六国联合起来,在侍奉秦国和抵抗秦国中间摇摆不定,不知道该做什么。它想去抗秦,其他国家不和它联合。它是疯秦国,等于是帮助秦国灭六国,加速了自己的灭亡。我们看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在韩昭侯死后,他的儿子宣惠王时期,这一仗叫岸门之战。这一仗引发的原因,就是韩国攻占了脩鱼,就是今天河南的原阳,郑州北面,而且把韩国的将领俘虏了。韩国就急了,它的国相就告诉他,说盟国都不可靠,我们应该赶快派人去跟秦国求和,送给秦国一个著名的城市,跟秦国联合,去打楚国。我们丢一座城,可以得到两个好处,第一,给秦国一座城,然后跟秦国去打楚国,秦国肯定不打咱们了,免了我们自己的兵灾。第二,联合秦国打楚国,还能得到实惠。所以宣惠王就派使者到秦国去,准备和秦国联合起来攻打楚国。这件事让楚王知道了,就非常担心,就赶快召集谋士来商议,最后他手下的谋士出了一个建议,说咱们在外面要大张旗鼓地宣扬,我们要去援助韩国打秦国,再派人带很多礼物去见韩王,告诉韩王,楚国全力以赴做韩国的后盾,只管放心和秦国打。这话传到韩宣惠王耳朵里,宣惠王就信了,就觉得联营楚国对付秦国,是他真心想做的事情,觉得这是个机会。他就要求停止和秦国的议和,但是宣惠王手下一个相国就说,这个事不行,凭借实力打韩国的是秦国,虚张声势来救韩国的是楚国,你没想想楚国是怎么来救韩国的,是传出来韩国要和秦国联手攻打楚国的消息以后,楚王才摆出姿态来,要帮助咱们,这都是虚张声势,决不能信。要是信了楚国,不和秦国讲和,最后咱们和秦国一打,楚国一兵一卒都不会来,就上了楚国的大当。但是韩宣惠王,从内心来讲,真是觉得秦国是心腹大患,最后还是接受了楚国的建议,不再跟秦国议和,然后就摆出架势要和秦国打。这样一来,宣惠王十九年,秦韩两国军队在岸门打了一仗,这一仗打得激烈的时候,韩宣惠王不断催促楚国,楚国是一兵一卒都没有来,把宣惠王给狠狠地忽悠了一下。这一下把韩国坑苦了,打了个打败仗,最后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太子派到秦国做人质求和。这个战例,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第一,韩国确实想联合楚国去对付秦国,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外交方针。行得通吗?行不通,因为六国之间互相矛盾很深,楚国是想借韩国跟秦国两国交兵,双方都削弱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想真正援助韩国,所以它合纵合不起来。它最后被秦国打得没有办法,成为秦国一个附属国,苟且偷安,能延长一年算一年。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灭亡,就是历史的必然了。公元前231年,秦王赢政首先把南阳拿下,第二年,就把韩国的都城拿下了,韩国就灭了。所以,韩国的灭亡是三个原因造成的,互为因果,互相都有影响,最终导致了韩国的亡国。韩国成为第一个被秦王赢政灭掉的国家,也就正式拉开了秦王赢政统一天下的序幕。在灭韩以后,秦王赢政的剑锋又会指向哪个国家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6:赵武灵王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6:赵武灵王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韩国因为又弱又小,成为第一个被秦王赢政灭掉的国家。之后,秦王赢政又把统一之剑对准了赵国。因为赵国是秦国的近邻,所以实行远交近攻的秦国把赵国看成向中原扩张的最大障碍。为了说明秦王赢政消灭赵国的深层次原因,我们不得不把视线投向赵国的历史当中。在秦王赢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时期,赵国实力非常强大。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当时曾经雄心勃勃的想把秦国灭掉。后来由于赵武灵王,以及其后的三位赵国国君犯了一系列错误,给赵国的灭亡打下了伏笔,最终才给了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的机会。可以说赵国之亡,四位赵国国君难辞其咎。今天就让我们把焦点对准这四位国君之一--赵武灵王。
上一集我们讲到韩国的灭亡,韩国是第一个被秦王赢政灭掉的国家。韩国灭亡以后,秦王赢政第二个指向就是赵国。赵国对秦国来说是个强有力的对手。赵国曾经在一位国君的领导下想灭掉秦国,这个国君就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是赵国发展史上,非常有贡献的一位国君。他的贡献主要是四个字—胡服骑射。胡服就是改穿胡服,骑射就是招募骑兵。胡服骑射一共推行了两次,赵武灵王十九年首次进行,赵武灵王二十四年深化进行,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变革,也可以说是赵国的商鞅变法,也是赵国强大的一个开始。但是推行胡服骑射非常困难,赵国的周围有很多少数民族,就是游牧民族。他们穿的服装跟赵国人不一样。赵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所以赵国的服装和中原诸侯的服装是一样的。现在要胡服就是让赵国的君臣把中原诸侯的服装去掉,换上胡人的服装,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服装历来都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中间文化改革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再一个,这种改革遭到了王公大臣的坚决反对,反对的根本理由就是认为夷狄文化不可取,我们现在把先进的中原文化换成夷狄文化不可取。所以赵武灵王在胡服骑射,特别是胡服这个问题中间下了很大功夫。他作了两件事,第一,争取重臣的支持,第二,争取公族的支持。重臣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臣子,叫做肥义。这个人是辅佐赵武灵王的父亲和赵武灵王的两朝元老,他首先找肥义来谈,讲明自己胡服骑射的目的。肥义非常理解赵武灵王,很支持他,而且肥义给他讲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能干大事业的人,是不跟一般人去商量讨论的。根据是什么呢?肥义又说了两句话,他认为在人之中,有智者和愚者,就是聪明人和笨人之分。“愚者闇成事,智者睹未形”,愚蠢的人,事情来了都看不见;聪明的人,事情还没有成形,就看出萌芽了。有了重臣肥义的支持,赵武灵王心里比较有底,但是他还要找公族中间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叔叔,公子成。公子成是在上层非常有号召力,影响力的一个人。他先派一个大臣去做工作,他叔叔拒绝。然后赵武灵王亲自找他做工作,非常耐心的讲了四点。第一,从目的看,你说我们穿这个衣服为什么?是为了便于使用。只要便于使用,管他是胡人的衣服,还是华夏的衣服呢?不必非得穿本族的衣服,外族的衣服好,我们也可以穿,实用。再一个,礼仪,礼仪是为了方便做事,所以我们完全不必在服饰礼仪上过于拘泥,这是第一点。第二,从现实看,赵国的西边有秦国,另外西面和北面还被很多游牧民族包围,而且赵国和燕国,齐国交界。赵国还有一个大麻烦,赵国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中间有一个国中之国,叫做中山国,不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但是很强,史书记载叫千乘之国,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对他的威胁非常大,这就是他讲的第二点现实。第三,从历史看,赵国的列祖列宗就是在应对戎狄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现在不能够不正是我们西面和北面的这些游牧民族。第四,从国耻上看,赵国的国家之中,还有一个国中之国,这是赵国的耻辱。所以赵武灵王说,我胡服骑射的目的,就是想继承列祖列宗的遗志,富国强兵。讲到这里,特别是讲到继承赵国先祖的功业,打动了他的叔叔公子成,公子成表示理解和支持。
[画外音]赵武灵王具有雄才大略,他即位之后,就想光大先王的功业。赵武灵王趁着中原地区各国相互攻伐之机,积极向北方扩展领土。在与北方游牧民族打交道的过程中,赵武灵王发现,中原地区普遍使用的战车,在北方的山地和丘陵地区并不实用。而游牧民族骑马射箭的作战技术则显示出特别的优势。于是赵武灵王在赵国积极推行游牧民族的骑射技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短衣装束,这就是胡服骑射。那么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究竟给赵国带来了怎样的好处呢?
因为赵国的北面和西面都是游牧民族,它穿上胡人的服装以后,最大的好处就消除了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和华夏民族中间的心理隔阂,大家穿同样的衣服,有利于相互融合,能够使游牧民族得到一种文化的认同感。这是赵武灵王胡服的最重要目的。这样做以后,周边的少数民族有的干脆就归顺赵国了,有的主动向赵武灵王献出战马,还有的干脆就把他们的骑兵改编成赵国的骑兵军团,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特别是骑兵,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洗刷耻辱,赵武灵王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件事。当时有五个国家,相互称王,这五国就是韩赵魏,中山和燕国。大家知道,在周朝,只有天子才可以称王,王是最高的称号,诸侯只能称公,称侯,不能称王。而这个时候,齐国,楚国,秦国都很强,他们都称王。剩下来韩赵魏,中山和燕国这五个国家没人理。怎么办,这五国国君一聚会,互相之间统一称王,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五国相王。觉得这一下,咱们也成王了,但只是改了名字,实力没变。这件事发生在赵武灵王三年,紧接着出现了两件事情,赵武灵王八年,韩赵魏燕加上楚,五国攻打秦国,竟然被秦国打的大败,五国打不过一国,所以赵武灵王说了一句非常痛心的话:“无其实,敢处其名乎?”没有实际的本领,敢要那个虚名吗?虚名那个王,有什么用?赵武灵王下令,从此以后,任何人不得叫我称王。其实我们讲赵武灵王,是后人对他的尊称,赵武灵王称王也就是几年,他自己就把王的帽子摘了,这是一件事。第二年,赵武灵王九年,韩赵魏三国攻秦,又打败了,光赵国被秦兵杀了八万多,两件事以后,赵武灵王再不称王,终生不称王。他的儿子后来都称王,他不称王,因为他感到实力不行,这是第二点,他胡服骑射的目的,想洗刷这个耻辱。第三点,不改则亡。当时各国都在变法图强,如果赵武灵王再不变法的话,赵国就将沦为别人灭掉的国家,所以赵武灵王大张旗鼓的推行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十九年,推行胡服骑射的开始,就发兵攻打中山国,赵武灵王二十年,干脆建立一个骑兵基地,专门召集胡人和赵国人训练骑兵,组建一个骑兵军团。然后经过十二年的持续打击,赵国灭掉了中山国。灭中山国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赵国的北部,南部连成了一个整体,赵国成了一个独立的,完整统一的国家。所以胡服骑射对于赵国来说,它的领土是大大的扩展了,这是一大功劳。更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把北边,和西边的大片胡人土地给占了。所以赵武灵王二十年,他占领胡人之地千里,史书记载叫“辟地千里”。所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应当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使赵国一下子成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之一。也就是在赵武灵王辟地千里的这一年,赵武灵王还作了一件大事,他亲自派兵到燕国,把在燕国作人质的秦国太子接回来,拥重兵护送回秦国当了国君,这个人就是秦昭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曾祖父。是赵武灵王把他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赵武灵王成就了秦始皇,这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画外音]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不仅拓展了赵国的疆土,壮大了赵国的实力,而且使赵国成为了北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之一。更重要的是,由于推行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取得了和秦国一争高下的军事实力和政治资本。可是就在人们瞩目赵国如何进一步强大的时候,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突然废掉太子赵章,禅位给小儿子赵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这里面潜伏着怎样的危机,赵武灵王的退位给秦国的统一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契机呢?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也就是胡服骑射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赵武灵王突然宣布退居二线,让小儿子赵何接替赵国的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赵惠文王,当时赵惠文王十岁。而且他派了一个人,就是辅佐了他父亲,辅佐了他的两朝重臣肥义做小儿子的相邦,就是相国和傅,自己称主父。赵武灵王做这件事情,让人不可思议,壮盛之年,突然让一个十岁的小儿子继位,为什么?第一,辅佐幼子,赵武灵王对他这个小儿子有特殊的感情,壮年退位,就是想利用有生之年辅佐这个小儿子。那么这个小儿子是怎么来的?赵武灵王十六年,赵武灵王作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美丽的少女又唱歌又弹琴。第二天赵武灵王和大臣喝酒的时候,反反复复的说这个梦。说的多了,被一个大臣在意了,这个大臣叫吴广。吴广就找到赵武灵王的夫人,要把自己的小女儿孟姚献给赵武灵王,而且和他的夫人计划好了,说这个孩子就姓赢。因为赵武灵王梦里的美少女就姓赢。得到孟姚以后,赵武灵王就觉得她真像梦中遇见的美少女,非常宠爱,第二年就生了儿子,就是赵惠文王赵何。但是赵何的母亲短命,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就死了。到了赵武灵王二十七年,赵武灵王为了怀念死去的妻子,就废了长子赵章,立了小儿子赵何,废长立幼。一般人废长立幼都怎么做呢?中国历史上很多废长立幼,是废了一个长子的太子,立一个幼子的太子。赵武灵王这个废长立幼特别出格,废了长子的太子,立了幼子做国君,直接一步到位,然后退居二线,辅佐自己的小儿子,这是赵武灵王壮年退位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对付秦国。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六国之中唯一一个想灭秦的国君,而且也是有实力的国君。史书记载,赵武灵王退居二线以后,“将士大夫西北掠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这条记载很重要,明确记载赵武灵王退位以后,率领赵国精锐的骑兵军团,想从秦国北面的云中郡,九原郡向南直接灭秦。敢于这样打秦国的,没有。曾经也有人打过秦国,打到函谷关,或者打进去,或者打不进去。唯独赵武灵王的地理位置和他的骑兵军团的优势,他想从秦国的北部直接插下去,打到关中,把秦国灭掉。赵武灵王废掉的太子赵章怎么处理的?他把赵章封到了代地,就是赵国的北部,还给他派了一个国相辅佐他。赵章年龄长,立过很多军功,非常能干,就是因为他的父亲喜欢孟姚,就把他废了,心里很不服气,就一直想办法要夺回这个权力。所以封到代地以后,并不死心,而他的那个助手,就是赵武灵王派的国相,对他不但不约束,而且给予了很多鼓励。这样赵章和他的助手就密谋夺权,等待机会。这件事被一个人发现了,这个人是赵武灵王手下的一个重臣李兑,首先发现长子赵章图谋不轨,他对赵武灵王废长立幼带来的这个恶果看得很清楚。他就去找辅佐赵惠文王的三朝元老相邦肥义。他说现在这个情况,长子赵章强悍骄横,党羽众多。幼子赵何势单力薄。赵章手下的国相也在帮助他,这两个人早晚会弄出大乱子,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你肥义,因为你辅佐赵惠文王。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第一,赶紧递一个病假条,然后把你的权力交给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这个人很有能力,很有威望,能震得住赵章。但是肥义不同意,肥义说,我受主父的嘱托,受人之托,众人之事,如果我现在这样交出来,不去保护惠文王,就辜负了主父的托孤之愿,而且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忠。我宁可死在这个岗位上,也不能够遇见危难,逃之夭夭。肥义表明决心后,李兑就采取了第二个办法,找公子成,说赵章图谋不轨,要早做预案。所以公子成就做了充分的准备。
赵惠文王四年,群臣都来拜会,赵武灵王退居二线了,就让赵惠文王主持这个朝会,自己在旁边观察。他看见长子赵章跪拜在赵惠文王面前,就引发了他的恻隐之心,心里觉得不忍。所以他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想法,想把赵章分到代地做代王,让赵何在赵地做赵王,把赵国一分为二。他有这个想法,也和别人讨论过,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这次朝会以后,父子三人一块儿到沙丘宫游玩,到了沙丘以后,三个人住在三个宫殿里面。这个时候,赵章就觉得机会来了,他晚上派人悄悄地跑到赵惠文王那儿,假传命令,说主父请你过去,他真实的目的是要把赵惠文王骗出来杀掉。结果相国肥义就觉得这个事蹊跷。肥义就和手下的一个将军说,我先去,没事儿,再让大王去。然后肥义就去了,肥义一去,立即被刺杀了,这个大将就发现事情不对,立即派重兵保护赵惠文王。这时候赵章就率领党羽和赵惠文王手下的部队打起来了,打得一塌糊涂。而预先做好准备的公子成和李兑在密切关注着这件事。沙丘宫的内讧一开始,公子成和李兑就调动四周的重兵赶来。帮助赵惠文王平定了赵章的叛乱。赵章打败了,就逃到赵武灵王的宫殿里去了。这时候,赵武灵王犯了第二个错误,他竟然开门接纳赵章。你想想,叛乱的首脑进来了,公子成怎么办,把沙丘宫围起来,非要抓住赵章。把赵章,和他的国相就抓起来杀了,这个叛乱平定了。本来这个事儿结束了。但是,杀了赵章以后,公子成和李兑就商量,说咱们固然是平定了叛乱,但是咱们带了重兵包围了沙丘宫,赵武灵王的宫殿,而且去抓人杀人。咱们要是一撤兵,赵武灵王一出来,咱们不但被杀头,家里面都得灭族。一不做二不休,顺便把赵武灵王也灭了吧。你不灭他,他出来就灭咱们。围困沙丘宫的兵一个不撤,向宫里面喊话,就一句话,谁最后一个从宫殿里面出来,灭谁的族。这话厉害,宫殿里的人一听这话,谁都害怕当最后一个,争着往外跑。都跑出来了,就赵武灵王出不来,就把赵武灵王堵在里面,不让出来,吃的喝的都没有。赵武灵王就掏鸟窝,吃那个幼鸟。找所有能充饥的东西,坚持了三个多月,最后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这是个悲剧。你想想一个人,那么英明,最后饿死在沙丘宫。围在沙丘宫的公子成,李兑最后确认赵武灵王的确是死了,然后向天下所有诸侯发出布告,说赵武灵王不幸崩了,实际上,是被饿死了,这就是赵武灵王的结局。赵武灵王之死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赵惠文王,而是秦国。秦国一个最可怕的对手,在没有足够强大起来之前,在它的内耗中中止了它的崛起之路,所以秦国是最大的受益者。赵武灵王用自己的生命和权力培养起来的赵惠文王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还能继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继续提升赵国的综合国力吗?赵惠文王执政期间,他能在多大程度上扭转赵武灵王去世以后给赵国带来的重大损失?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7:秦赵之争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7:秦赵之争
[画外音]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第二个目标是赵国,但是赵国这个骨头并不好啃。秦昭襄王时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使赵国国力迅速提升,这个秦国统一六国造成了巨大障碍。但是赵武灵王在壮盛之年,由于错误地传位给小儿子赵惠文王,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赵武灵王死后,赵国令人遗憾的中止了崛起之路。于是秦王赢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利用这个机会在外交和军事上向赵国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其中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那么和氏璧究竟是哪里来的,又是如何成为秦赵之间的争斗焦点呢?除了和氏璧之争,秦赵两国之间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对抗呢?秦昭襄王为秦始皇最终统一六国,究竟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呢?
赵武灵王可以说给了赵惠文王两条生命,一个是自然生命,一个是政治生命。赵武灵王把他从一个十岁的孩子一步提拔到国君的位置上,为此赵武灵王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所以赵惠文王,在赵武灵王之后,是一个怎样的国君,能不能延续赵武灵王时期继续上升的势头,对赵国的存亡来说非常关键。而赵惠文王又对秦,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影响非常之大。下面我们通过几件事情来看一看赵惠文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君。第一件事,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件事,就是完璧归赵。赵惠文王在位期间,曾经得到一块珍贵的和氏璧。这个和氏璧相传是楚国一个叫卞和的人,在春秋时期在山中发现的一个玉璞。玉璞雕琢完以后就是玉了,结果他就把这块石头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自己不认识,就找了一个收藏专家来鉴定,这个专家看走眼了,说这是石头,不是玉。这下子罪名就大了,就把卞和的左脚剁掉了。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觉得这真是一块宝玉,又献给了武王,武王又找那个收藏专家来鉴定,说还是石头,把卞和的左脚也砍了。武王死后,文王继位,卞和第三次献宝,献宝之前,他抱着这块玉璞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都流出血了。文王就派人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他说楚国国内被剁掉双脚的人很多,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了脚,我是为这块宝玉哭,这是一块真正的玉,但没有人认识它,一直把它当石头看待,所以我很痛心。文王听了以后就拿过来,这次不找那个收藏专家了,直接把它雕琢了一下,果然是一块稀世珍宝。所以这一块宝玉,后人就称之为和氏璧。由于它的经历很传奇,再加上这块宝玉的本身又是价值连城,所以这个和氏璧就成了中国自古以来非常有名的一块玉璧。秦昭襄王听说了以后,就提出来,说我愿意拿秦国的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赵惠文王就和大臣商量,第一个重要的大臣就是廉颇,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还和其他一些大臣商量要不要交换。说要是不交换,他可能派兵打你,如果交换,你把和氏璧给了他,他不给你城,岂不是白白让人家骗了一次。君臣之间拿不出一个办法,就想找一个使臣,到秦国去交涉一下。找不出来一个合适的人,这个时候,赵惠文王手下一个管宦官的人,叫缪贤,说我手下有一个门客,叫蔺相如,这个人有勇有谋,可以担任使者。赵惠文王说,你怎么知道蔺相如可以担此大任呢?缪贤就说,我给你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儿,我曾经犯过法,当时我就想畏罪潜逃。和蔺相如商量跑到哪里,我说跑到燕国去。他说你为什么去燕国,我说有一次赵王和燕王相会,结果燕王在私底下拉着我的手,说愿和我交朋友,所以我知道燕王对我好。这一次我犯事,就想去燕国。蔺相如一听,说你绝对不能去,去了人家肯定不会收你。缪贤就问为什么,蔺相如说这很清楚,燕国的国君之所以要和你交朋友,是因为赵强燕弱,你又是赵王最信任的人,所以燕国的国君要和你交朋友。你现在弃强赵而去弱燕,你又是赵国逃跑的一个罪犯,燕国国君敢收留你吗,肯定把你送回来,那你就完了,没命了。你唯一的办法就是负荆请罪,还能有一条活路。缪贤说我后来负荆请罪,大王把我赦免了,我通过这件事,直到蔺相如这个人,对很多事情看得很透,而且有勇有谋,出使非常合适。赵惠文王一听,就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这个时候身份很低,只是缪贤的一个门客,他就问蔺相如,说秦国要拿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能不能交换?蔺相如说,必须得给,如果秦国拿城和你换,你不给,明显理亏。如果给了他,他不给城,秦国理亏。外交事务当中,宁可让秦国理亏,赵国不能担道义上的责任。大王手下如果没有使者,我愿意去当这个使者。这样一来,蔺相如就奉命出使,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这个时期,秦国的国君是昭襄王。昭襄王在章台,就是一个普通的台观上接见蔺相如,见到和氏璧以后,昭襄王很激动,不但自己看,还把和氏璧传给身边的侍从看,嫔妃看,只顾的看,不说城的事了。蔺相如一看就知道,昭襄王没有以城换璧的意思,就对昭襄王说了一句话,你看这个和氏璧很漂亮,其实上面有一块瑕疵,你们看不出来,我指给你看。昭襄王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就向后退了几步,秦国的宫廷上有大柱子,蔺相如就靠着柱子,斜着眼看那个柱子,对秦王讲,他说和氏璧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你昭王一封信,我们就把它送过来了,你说拿十五座城池换,你现在毫无诚意。既然你没有诚意,和氏璧就不能给你,我答应了赵王要完璧归赵。要么就是以城换璧,你今天要是逼我,我的人头和这块璧就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秦王就害怕了,他担心的不是蔺相如的头,而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说你不要这样做,城我肯定给你。马上叫来一个主管官员,把地图打开,说这十五座城就是给赵国的。蔺相如知道昭襄王不是真心想给,所以就说了一个缓兵之计,他说赵王在献璧之前,曾经斋戒,先沐浴,再斋戒了五天,然后恭恭敬敬的把和氏璧送过来。你要想拿这块壁,也要斋戒五天,五天以后,用九宾大礼,就是由九个使者引领我的大礼,我才会献璧,这样秦赵两国献璧和接璧的礼仪才能对等。秦昭襄王想了想,蔺相如说的也有道理,再加上现在和氏璧在蔺相如手里,稍不留神,他不撞柱子,摔在地上,璧也就完了。所以答应了五天之后举行一个盛大的交接仪式,蔺相如就带着和氏璧回到宾馆。回到宾馆以后,蔺相如就判断秦昭襄王决不会轻易的拿城换这个和氏璧,他就派了一个随从,悄悄把和氏璧揣在身上,走小路出关回赵国去。到了交接仪式这一天,蔺相如就来了,就告诉秦昭襄王,说我知道大王没有诚意,秦国的国君,从秦穆公开始,二十多代国君,没有一位信守盟约的。而且秦国的实力现在比赵国强,他说我已经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大王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敢不送和氏璧来吗?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我确实犯了欺骗大王的罪,愿意现在接受死刑。秦昭襄王没想到蔺相如来这一手,昭襄王身边的人就想杀蔺相如,唯独秦昭襄王头脑很冷静,说不能杀。你杀他是为了得璧,不在这个人的生死,关键在我能不能得到和氏璧。既然送回去了,把他杀了,只是和赵国结怨,没什么意思,好好招待一番,打发他回去。这样,蔺相如完璧归赵,后来,秦国也没有把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襄王主动邀请赵惠文王到渑池相会。赵惠文王接到邀请后,心里非常胆怯,他怕去渑池相会,有不测之灾,所以他不想去。他就和廉颇,蔺相如商量。这一点是赵惠文王非常高明的一点,赵惠文王善于识别人才。商量的结果是,如果不去,显得赵国泰胆怯,示弱。要去,但是要保证赵惠文王的安全。赵惠文王在两个大臣的极力劝说下,勉强敢于成行,而蔺相如是陪他去。廉颇又带领重兵驻扎在赵国和秦国的边境上,这样赵惠文王才敢去。到了以后,秦王和赵王就一起喝酒,喝了一会秦昭襄王就提了一个动议,说我听说赵惠文王多才多艺,会弹瑟,能不能弹一曲让我听听。赵惠文王反应不过来,就拿了一个瑟弹了一下。弹完以后,没想到秦国的史官就立即上来做了个记录,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赵王鼓瑟,为秦王助兴。这个纪录一旦记下来,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儿。演奏器乐的乐工,我们现在叫音乐家,古代叫乐工,地位是很低的。蔺相如一看,这个亏不能吃,就上前去,说听说秦王非常善于打击乐,敲那个瓦盆,你现在能不能敲一下瓦盆,也来助助兴。昭襄王当然知道这个事不能干,坚决不答应。蔺相如就捧着瓦盘向前走了几步,再请,秦王还是不答应。蔺相如就火了,说五步之内,我能取你的姓名,这下子一说出口以后,昭襄王身边的侍从就想围过来,蔺相如圆睁二目,大吼一声吓退侍从。昭襄王无奈,勉强拿着瓦盆敲了几下,蔺相如马上叫来赵国的史官,中国古代有很严格的史官制度,这个史官负责记录国君每一天的活动,就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相会,赵王让秦王击缶,秦王就敲了一下。做了这个纪录以后,等于两国扯平了。然后秦国的大臣不服气,说让赵国拿出十五座城池献给秦王祝寿,蔺相如就说请秦王拿出秦国的国都咸阳给赵王祝寿,两家就这样对上了。到了最后,谁也没占便宜,又一次扯平。
很多人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都有一个认识,就觉得蔺相如大智大勇,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对蔺相如个人的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我要补充这么几点,第一,渑池之会,完璧归赵发生的这个时间中间,赵国和秦国几乎是实力相当的国家。赵惠文王是紧跟着赵武灵王之后,赵武灵王时期,赵国的国力非常强盛。赵武灵王自己就想从北面灭秦,战国所有国君中唯一的一个想要灭秦的。赵惠文王时期赵国的实力并没有损失,秦赵两国实力相当,如果说谁要强的话,秦只比赵强一点点,大体相当。再一点,渑池之会的前一年,公元前280年,秦国分兵两路攻打楚国,很顺利,发生渑池之会的时候,秦军的主力正在楚国作战。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这次会盟,是秦昭襄王邀请的,秦昭襄王最怕赵国,趁着秦国军队在楚国作战的时候,赵国突然进攻秦国,那么秦国就要陷于两面作战的,非常不利。所以渑池之会实际上是秦昭襄王想安抚赵惠文王的一次相会,在这个意义上,秦昭襄王绝对不会因为口水,因为意气和赵国闹翻。一旦激怒了赵国,赵国出兵攻打秦国,楚国和赵国等于联合起来,从南北两个方向和秦国作战,秦国的局面就危险了。所以应当看到,渑池之会,蔺相如表现的确实好,这叫外交,而外交斗争的胜利,是依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我们历来说,弱国无外交,就是因为弱国没有力量。现在赵国很强大,所以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那么理直气壮,秦昭襄王不敢动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赵国此时很强。这是我们一般单独读《廉颇蔺相如列传》看不到的一面。如果你统观整个《史记》,就会知道,这个时候,其实是秦昭襄王不敢惹赵惠文王,即使这种情况下,赵惠文王还是有点儿胆怯,不敢去。所以我这里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赵惠文王和他的父亲赵武灵王,差别很大。赵武灵王非常有胆量,上一集讲了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第一,敢把一个十岁的儿子一步提拔到国君的位置,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敢这样做,很有魄力。第二,赵武灵王曾经化装成赵国的使者,直接到秦国出使,在秦国的宫廷中间免检秦昭襄王。当然这个未必可取,一代国君冒充使者进入秦廷,非常危险。我们讲到这里可以看出来赵武灵王是个很有冒险精神的人。而赵惠文王依仗着父亲留下来的产业,赵国这么强大,去和秦王做一个相会,这次会盟又是秦国害怕赵国进攻他,还吓得不得了。父子二人比较起来,一个如此勇敢,一个如此胆怯,两个人性格差别就这么大。
[画外音]赵惠文王虽然个性有些懦弱,但是能够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重用廉颇,蔺相如。再加上赵武灵王留下的赵国基础实力雄厚,才使赵国在两次秦赵之间的外交争斗中保持了尊严。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几年之后,性格懦弱的赵惠文王竟然向秦国发起了挑战,结果引来了秦赵之间兵戎相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秦赵之间的军事斗争最终结果如何呢?
赵惠文王二十九年,赵国派了一个公子到秦国作人质,两国之间交换人质很正常,秦国也把赢政的父亲异人派到赵国作人质嘛。人质去了以后,赵惠文王就提出一个要求,说赵国占了一部分秦国的土地,秦国也占了赵国一部分土地,能不能交换一下,主要是就近便于管理。秦昭襄王倒是很痛快,答应了。秦昭襄王先把应当还给赵国的土地给了赵惠文王,没想到赵惠文王把应当给秦国的土地不给了。理由有两条,第一,你还给我的土地太远,我难于管理,那虽然是先祖留下来的土地,但是先祖的能力很强,他管理得了。我能力弱,管理不了。第二,这个事儿是我手底下大臣办的,我不知道。这个说不通,但至少说明赵惠文王敢于去耍这个赖,说明赵国这个时候还是有实力的。秦昭襄王一怒之下,就派重兵进攻赵国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叫阏与,就是今天山西的和顺县。这样一来,秦赵之间就面临着阏与之战。赵惠文王就召见廉颇,问阏与这个地方能不能救。廉颇说不能救,路远,道路又太远,路面有很窄,战车过不去,这是召见的第一个将军。第二个,乐胜,乐胜也说不能救,理由同廉颇一样。第三个召见的是赵奢,赵奢也是赵国的一个将军,赵奢说可以救,虽然路远,路险,路狭,他说这一次救阏与就像老鼠洞里面两个老鼠打架,谁勇敢谁胜。赵惠文王就决定,派赵奢带兵。赵奢出了赵国都城邯郸三十里,就安营下寨,然后下令,任何人不能以战争的事情向我提意见。因为阏与是比较远的地方,出邯郸三十里就不走了。然后,赵奢就增修壁垒,整整停了二十八天不发兵,手下提建议的一个人也被杀掉了。秦国就派一个间谍过来察看情况,赵奢装作不知道,好酒好肉款待,继续增修营垒。秦国间谍回去就和秦国的主将说,赵奢非常胆怯,离邯郸三十里就不敢走了,还加筑营垒。秦国间谍走了以后,赵奢就下令,叫军士们把所有开价都脱下来,急行军两天一夜,一下子就赶到了阏与。赵奢前面所作的一切其实是在蒙蔽秦军,他知道秦军认为他胆怯,不敢救阏与的时候,他两天一夜急行军就赶到了。赶到以后,他采纳手下人的意见,首先严密防守秦军主力的进攻,然后抢占了当地北山的一个制高点。秦军攻这个制高点一直攻不下来,伤亡惨重。接着赵奢就指挥了一个大反攻,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阏与之战是秦赵之间,赵国大胜秦军非常重要的一场战斗。这场战斗给秦昭襄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赵奢也一举成名,成为和廉颇相媲美的赵国名将。
阏与之战结束后,秦昭襄王又派秦军去攻赵国一个叫几的地方,就是现在河北的大名。赵惠文王又派廉颇带兵,廉颇在几第二次大败秦军,也就是赵惠文王任上两次大败秦军。应当说,秦赵战争史上,赵惠文王两次大败秦军,给了秦昭襄王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十几年间秦赵没有大的战争。我们讲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阏与之战,主要想说明赵惠文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君。赵惠文王确实没有他父亲的胆识,魄力,但是赵惠文王有一个特点,他有识人之明。他发现了蔺相如,发现了赵奢,重用蔺相如,廉颇,赵奢,两次大败秦军,两次外交斗争没有吃亏,基本上维持了赵国的强势,这是赵惠文王的贡献。秦赵两强这种平衡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随时可能会被打破。结果,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继位,发动了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彻底改变了两强的地位。那么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为什么能改变秦赵两国相持不下的均势,它对秦始皇统一中国有什么重大影响?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8:长平之战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8:长平之战
[画外音]秦王嬴政出生之前,秦国已经确立了对各个诸侯国的优势地位,可以说秦王嬴政最终能够统一中国,并非一代之功。他的先祖们为秦国的崛起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秦王赢政出生的前一年,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又和一个强劲的对手,赵国在长平地区打了一仗,这一仗以秦军获胜而结束。赵军战败之后,有45万人被坑杀,赵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失去了和秦国争雄天下的资本。可以说在秦王赢政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已经为他将来统一六国扫清了一个障碍。而在长平之战过程中,还产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纸上谈兵。那么,在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究竟做了什么?秦军为什么能够打败赵军,赵军为什么又败的如此之惨?这场战争对后来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又有什么重大影响呢?
长平之战的缘起,是因为秦国攻打韩国,占了一个重要的地方,当时叫野王,也就是今天河南焦作地区的沁阳。这个地方对韩国很重要,我们前面讲过。韩国的国土一部分在今天的山西,一部分在今天的河南,河北还挂了个角。沁阳呢,是韩国都城新郑,就是今天的新郑,联系山西的一个重要通道。如果把野王一占,带来的结果,就是韩国的上党郡,整个一个十七座城的大郡和韩国的国都彻底断了联系。所以韩国无奈之下,就把上党郡和它下属的十七个县献给秦国,求和。这本来是秦国和韩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但是这场战争把赵国给拖进来了。上党郡的太守是个很有头脑的人,他知道野王一占,他的上党郡和韩国都城的联系就中断了,而韩国的国君又下令,让上党郡投降秦国。他就想在上党郡上做文章,他说与其把上党郡给秦国,不如把上党郡给赵国。赵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一个大郡,十七个县,赵国就有可能接受。而赵国一接受,秦国一定很恼火,那么秦赵之间就会引发一场大战,这个时候,如果赵国介入这场战争,对韩国来说就非常有利,反正上党郡是丢了。从韩国丢出来了,丢给赵国,还多了一个帮咱们打秦国的。给了秦国,只会使秦国更强大。所以上党太守就擅自改变了韩国国君的命令,要把上党郡献给赵国。这个消息传到赵国以后,赵国上层就乱了,讨论这个事。这时候在位的已经是赵孝成王了。赵孝成王就和手下最重要的两个公族,一个是平阳君赵豹,一个是平原君赵胜,这个赵胜很有名,战国四公子之一,和他们两个商量。赵豹就主张不能要,你要了这个郡,那秦国就可以把一腔怒火泻到赵国身上,秦赵之间有一场恶战,得不偿失。而平原君赵胜认为不要白不要,一个郡十七个县,凭什么不要。请大家注意这两个人,这两个人都姓赵,都是赵国的公族,国君的亲戚。赵惠文王时期,赵惠文王一有畏难,找谁商量呢?廉颇,蔺相如,赵奢。赵孝成王找谁呢?赵国的公族,不找廉颇了。所以这个时候,赵孝成王明显一继位,遇到大事,明显找贵族,公族商量。商量的结果,赵孝成王也觉得不要白不要,决定要。这下,马上就得来一个必然的反应,秦昭襄王震怒,不是一般的怒。这叫到手变转手,本来是到手的上党郡,现在一转手成了赵国的了。秦昭襄王立即就派了一个大将带兵攻打上党,很快就把上党打下来了。打下上党以后,上党的老百姓不愿意,虽然他们的土地被秦国占了,但他们不愿意做秦国的子民,上党郡秦国的老百姓,全部往赵国逃。赵国这时候就派廉颇去援救,廉颇就带兵驻守长平,就是今天山西高平。在这个地方,秦赵之间要有一场大战。当然这个战斗开始打得并不顺,特别是开始廉颇打得不顺,廉颇在接受命令以后,在上党之战初期打得不好,损兵折将。但是廉颇非常有经验,一看到秦军来势很猛,自己连连受挫,就下令高筑壁垒,固守不战,耗上了。廉颇这一耗,就跟秦军耗了三年。
这个消耗战耗了三年,秦国就吃不消了,秦国就想办法怎样能把廉颇这个人拿掉,就使用了反间计。秦国派人花了很多钱,到赵国散布谣言,说第一,廉颇马上就要投降了,因为他打败仗了,赵王斥责他,所以廉颇想要叛变赵国。第二,秦国不怕廉颇,你看廉颇三年不敢出战,秦国最怕的是打阏与之战的赵奢的儿子赵括,把这个谣言散布出去了。这个话就传到赵孝成王那儿,赵孝成王就召见手下一个重要的谋士,叫虞卿,很有名的一个大臣。赵孝成王开始见见虞卿的时候,就提出来要和秦国决战,但是他手下还有一个大臣反对,认为应当议和。说来说去以后,虞卿就说不能议和,他反问孝成王,说现在战与和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还是在秦国手里?赵孝成王说在秦国手里。第二,秦国和我们打仗,是想得到上党郡呢?还是想彻底打败赵国?这个问题就很有水平了,如果是想彻底打败赵国,那么长平之战就不是一场一般的战争,就是生死决战。赵孝成王就回答,说秦国确实想通过这一仗打败赵国,这问题就明显了,主动权在人家手里,而秦国是想彻底打败赵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虞卿就提出一个办法,如果你意识到这是一场决战,应该立即派使者带着最珍贵的宝物到楚国去,到魏国去,这个消息反馈到秦国,秦国就会感到魏楚赵三国要合纵了。如果三国联合对付秦国的话,秦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这时候你再和他议和,就能谈成。虞卿这个意见被赵孝成王否决了,其实虞卿说的是很有道理的。等赵孝成王派了使者到秦国以后,他第二次召见虞卿,说我的使者已经去了,秦国已经接纳了,你觉得怎么样?虞卿说,使者去也谈不成,而且你这次派的使者不是一般人,是个赵国身份非常高的一个人,这个人一到秦国,和谈肯定不成。秦国可不是一般的国家,它会拿着你重要的使者做新闻点,爆炒一番,闹的沸沸扬扬,让整个山东六国都知道,赵国派了个重要使者到秦国议和。这个消息只要一传出来,无论是魏国,楚国都不会和你合纵了,因为你要求和了,所以你这个使者去,是个天大的错误。使者一到,再想合纵,再想搞一个反秦联盟都搞不成。当秦国知道没有人帮你的时候,再来打你,你是谈也谈不成,打也打不赢,这就是虞卿的看法,非常有远见。但是关键问题,你作为臣子提的意见要领导拍板,赵孝成王怎么样?不采纳,所以赵孝成王和赵惠文王相比,又差了一截。所以我们看从赵武灵王,到赵惠文王,到赵孝成王,赵国的国君可以说一代不如一代。赵孝成王连识人之明都没有,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秦国的反间计起了作用。赵孝成王本来对廉颇就不满意,而且又听说廉颇要投降了,就下令,易将。把廉颇撤了,把秦国扬言最害怕的,赵奢的儿子赵括派去代替廉颇。这个赵括可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和一个典故密不可分,就是纸上谈兵。
秦国得知赵国换了主将,秦国也立即换主将,把原来的统帅换成了秦国最有名的将军白起。我们上一集讲过,白起和廉颇都属于战国四大名将,非常能打。白起在长平之战以前,已经名声大噪,所以秦国为了麻痹赵国,没有让白起任命的消息传播出去,下了一道死命令,谁敢泄露白起做了前敌总指挥,格杀勿论。所以这个时候,赵国并不知道秦军换了主帅,赵国换了主帅,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秦国换了主帅,是绰号人屠的白起。赵括来了以后,立即改变了廉颇的策略,倾巢出动,主动出击,率领40多万军队出击。白起第一步,示弱,假装打败了向后退。第二步,白起派了两只秘密部队,第一支部队25000人,当赵军离开大营后,这支部队断了赵军的退路。第二支秘密部队,5000骑兵,叫快速反应部队,赵军40多万大军,分前后两军,这5000骑兵就插在前后两军之间,把赵军分成两块。然后,又把赵军的运量通道断了,这叫三断,一断后路,二断前后军,三断粮道,招招都是痕招。这种情况下,赵括的军队攻不进秦军的营垒,只好固守,等待援兵。而秦昭襄王听说赵军被困,粮道被断,极其兴奋,一连串下了三道命令。第一,全国老百姓,秦国商鞅变法以后实行20级军功爵制,全国老百姓,每日赏一级爵位。第二,秦国全国15岁以上的男人,全部上战场,第三,秦昭襄王亲自坐镇指挥。你看秦国这架势,它把长平之战看作秦赵两强之间的一个生死决战。结果赵括部队断粮,整整46天,我们上一集讲到赵武灵王饿了三个多月饿死了,这可是40多万大军,断粮46天,军中竟然出现了暗中杀人,然后分吃人肉的现象。最后赵括没有办法,就采取自杀式突围办法,突围未成,赵括战死,40多万大军向秦国投降。投降以后,白起下令,把40多万投降的军人全部活埋,只留了240个未成年人,放他们回去向赵国报个信。赵国举国震惊,这一战赵国损失了45万人,所以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是一蹶不振,再也没能恢复。你看秦昭襄王命令的是15岁以上的男子都出去当兵,那么说军队的主力应当主要是一国中间的青壮年男子,秦昭襄王是特意下了命令,让15岁以上的男子都去打仗。而赵国你想想,它能有多少人口,45万青壮年一次性全部丧命,赵国只剩下老人,孩子,中年的全部死光了,几乎到了这个程度。这样一来,秦赵两强并列,彻底改变为秦强赵弱,赵国的灭亡已经无可挽回,只是时间问题。这是我们讲的长平之战的经过。
赵国败的这么惨的原因,第一个是准备不足。这个准备,包括思想上的准备,战争上的准备,两方面准备都不够。长平之战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很多文人就长平之战发表了很多言论,都在指责赵国不应该接受上党郡,这是很多人提出的一个问题。那么首先我们讨论应不应该接受上党郡。我个人认为,赵国不费一兵一卒,白白得到一个郡,十七个县,应该要。接受上党郡,本身并没有错,不能因为上党郡接受以后,引发长平之战,最后损失45万人,倒退回去说明不应该要上党郡,不能这样倒退。那么赵国错在什么地方?赵国的国君没有一个思想准备,就是秦赵之间两强并存的局面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所以秦赵之间必然有一场恶战,这个是不可改变的。只是战争的时间,地点不确定。如果你知道早晚有一打,那么你就要做好准备,赵国呢,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在心理上,在战争上都没有准备。在心理上,表现在赵孝成王身上,就是初战失利,就想求和,没有打决战的信心。再一个,就战争准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择将,选择统帅是最重要的。弃了一个廉颇,选了一个赵括。廉颇虽然初战失利,但是廉颇的办法拖了秦国三年,再拖三年,秦国拖得起拖不起,廉颇打得是消耗战,赵国虽然损失大,秦国损失同样大,最后是同归于尽,不是一强一弱,所以廉颇的办法是可取的。所以在择将问题上,赵孝成王犯了很大的错误。秦国为什么用反间计,就是因为他们对廉颇头疼又无奈,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借赵孝成王之手拿掉廉颇,说明他们害怕廉颇,这是第一,准备不足。第二个原因,是底气不足。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初战求和,求和并不是错,和是一种手段,选择战和选择和都不是错,问题是和的本身也有大学问。什么时间求和,什么条件下求和,派什么样的官员求和,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如果像虞卿说的那样,联合楚国,魏国,造成合纵抗秦的局面,给秦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再来求和,一谈就成。赵国之所以急于求和,就是因为底气不足。底气不足就在于赵国的农业薄弱,秦国商鞅变法,非常重视富农,所以秦国的农业很发达,又修了郑国渠,秦国的军粮可以说毫不缺乏。赵国的改革是胡服骑射,军事力量增大了,但是农业问题没有解决。仗打了三年,赵国出现什么问题了?没有军粮了,向齐国求救,这就是赵孝成王底气不足的重要原因。我们看赵括最后为什么自杀式突围,断粮46天,能不突围吗?整个赵国都没粮了,向齐国要粮,齐国还不给,你想想赵国能打赢这场战争吗?这就叫底气不足。第三个原因,临阵易将。战争打到最胶着的关键时刻,换了一个廉颇,用了一个赵括。用赵括遭到两个人的激烈反对,第一个激烈反对的是蔺相如。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蔺相如已经病重,但蔺相如一听说要用赵括,立即写了封奏疏,说赵括绝不能用,赵括是纸上谈兵,最大的弱点是不懂得随机应变,所以不能用。第二个反对赵括的,是赵括的母亲,赵括的母亲主动出来,对赵孝成王说,我这个儿子绝对不能当主帅,母亲反对儿子当主帅,最了解儿子的莫过于母亲。赵括是赵奢的儿子,自小学习兵法,谈起兵法滔滔不绝,连他父亲赵奢都未必说得过赵括。但是赵奢从来不认为他的儿子能带兵。赵奢和他妻子之间曾经谈论过,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咱们的儿子谈论兵法头头是道,为什么不能带兵。赵奢说,最关键的地方,战争是最残酷的,最艰难的,而赵括把最艰难的战争谈得那么容易,根本不把战争当成一回事,重视程度太差。这样的人如果不用则已,如果将来赵国用赵括,那么败了赵国的一定是我的儿子。这是赵奢生前说过的话,所以他的母亲才亲自给赵孝成王上书,绝不能用我的儿子。赵孝成王说你老太太别管了,我决心已定。赵括的母亲没有办法,说你要是真用,咱们立个规矩,万一我的儿子出了错,将来受处罚的时候,咱们有言在先,你别株连九族,三族,把我株连在内。所以赵括打了败仗以后,果然他的母亲没有收到连带。蔺相如的反对,赵括母亲的反对,赵孝成王听不进去,所以赵孝成王,别说赵武灵王,连赵惠文王的识人之明都没有,换了一个纸上谈兵的人,你说能不打败吗?当然,秦昭襄王可以说做的很好,用的是大将白起,指挥得当,首先示弱,然后三断。而秦国的国君,又是举全国之力,所以这一仗赵国的失败是必然的,秦国的胜利也是必然的,秦赵之间的平衡彻底改变。长平之战结束第二年,赵国都城邯郸生下来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始皇。这时候,赵国举国上下对秦国咬牙切齿的痛恨,而这个呱呱坠地的小男孩,就是赢政。我觉得赢政很幸运,他出生在长平之战的第二年,他的曾祖父昭襄王把他统一天下最强劲的对手赵国提前灭了,用不着秦王打了。所以我们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如果仅看秦始皇灭六国的文字,集中起来不到500字,史记中间,像赵世家,燕世家,齐世家,魏世家,韩世家,楚世家,你看秦灭六国的时候,最后的文字,我做了一个统计,总共加起来400多个字。为什么这么容易,因为很多问题,在秦始皇出生之前已经解决了。嬴政即位以后,他的相国吕不韦又帮他解决了很多问题,到他接手的时候,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他就当上了千古一帝。长平之战以后,赵国的有生力量可以说消耗殆尽,赵国的灭亡指日可待,那么秦国会怎样对待赵国呢?有两种选择,一鼓作气,攻下邯郸,彻底灭赵。另一种就是停下来,过一段时间再打,那么这段时间,可以让赵国休养生息,秦国是如何选择的呢?请关注下一集的讲解,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9:邯郸之战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9:邯郸之战
[画外音]战国后期,秦王嬴政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但这赫赫伟业,并非一代之功,在他的曾祖父昭襄王时期,秦国和赵国在长平爆发一场战争,已经使得赵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和秦国争雄天下的资本,这为赢政将来统一六国扫清了一个障碍。而秦昭襄王,在长平之战获胜后,接着进攻赵国的都城邯郸,秦赵之间又爆发了邯郸之战。邯郸之战可以说是赵国生死存亡的保卫战,而成语“窃符救赵”,“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等都和这场战争有关。在这场战争中,秦昭襄王为什么没能抓住赵国元气大伤的大好机会,趁赵国国力虚弱一举把赵国灭掉,而要把这个任务留给他的曾孙赢政呢?
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将白起下令,分兵两路,进攻赵国都城邯郸。同时白起返回秦国,向昭襄王报告,要求增粮灭赵。他提出两个理由,一是赵军主力被全部歼灭,二是赵国民心极端不稳。这时候,如果我们进攻邯郸,可一举拿下。报告交上去以后,秦昭襄王实际上内心很矛盾,我们叫主疑,国君有些担心。主要原因就是长平之战虽然消灭了赵国45万生力军,但是自古以来,杀敌三千,自损八百,长平之战秦军自己也死伤过半,国内空虚,昭襄王这个时候对打不打是心存疑虑的。另外,赵国长平之战后,紧接着就要面临邯郸保卫战,赵国君臣极度恐慌,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就派一个重要的使者到秦国游说,游说的对象是秦国的丞相范睢。范睢和白起之间是有矛盾的,矛盾的原因是因为白起是由原来的相国魏冉提拔的,而范睢是赶走了魏冉接替了相国的职务,所以他对白起本来就心存戒备。赵国的使者找到范睢,讲了两条理由,这两条理由让范睢就觉得不能马上灭赵。第一,白起压范睢,说白起现在是南破楚国,北灭赵国,如果白起把邯郸拿下,赵国就灭了。白起前几年带了几万军队破了楚国,现在再灭了赵国,那白起的功劳就太大了。中国古代我们讲,周公,召公,这些人的功劳和白起相比,都赶不过。如果赵国被灭,白起的功劳应当是秦国第一,他的职务,应该给三公的爵位。这样一来,范睢虽然是丞相,也得屈居白起之下,你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白起的功劳盖过你,这就叫白起压范睢。这是利用了秦国将相之间的矛盾游说范睢,这时第一条。第二条,得地不得民。秦国是不得民心的一个国家,前些年,秦国攻战上党郡的时候,上党郡的老百姓本来是韩国的,秦国一去以后,都逃到赵国去了。假如现在白起把赵国灭了,赵国的老百姓,北边的逃燕国,东边的逃齐国,南边的逃魏国,你将来占了赵国的土地以后,一个百姓也得不到。这两条理由,特别是第一条,让范睢就动了心。范睢觉得不能让白起的功劳比自己还大,不能让白起的位置在自己之上,所以范睢这个时候就向秦昭襄王说了,当然他不能说内心的真实想法,他说秦军在长平之战中已经非常疲劳了,我们应当休整,允许赵国割地求和。其实真实的目的,他没有讲,而这个说法刚好迎合了秦昭襄王心中的疑虑,这个叫丞相进谗言,我们叫相谗。另一个问题,就是秦国攻打邯郸的时候,白起有病了,不能出征,就派了一个大将,叫王陵,去攻打邯郸。王陵打得不顺手,就想用白起,白起不干。因为白起当时就主张长平之战结束后,立即攻打邯郸。结果昭襄王最后给他的命令是撤兵,撤兵以后,休整了几个月,再去攻打邯郸。白起说根本打不赢,所以白起不出征。白起讲了四点理由,他说不是我不打,我有理由。第一,诸侯救兵将至,诸侯的救兵快来了。第二,自身伤亡过多,秦军伤亡很厉害。第三,赵国殊死抵抗,你现在是打人家的都城,赵国的老百姓,他们的子弟在长平被活埋了45万,老百姓能让秦军打进去吗?第四,内外受敌,如果我们包围邯郸,诸侯的救兵到了,内外交加,我们肯定打不赢。所以这一仗,就在邯郸城下,僵持住了,秦国打不下来。
这个时候,赵国采取了三条办法。第一,全民总动员;第二,向魏国求救兵;第三,向楚国求救兵。先讲向魏国求救兵,赵国和魏国非常近,怎么向魏国求救呢?这里面有一个机缘,赵国这时候重要的一个人物,是平原君赵胜,他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所以他就写信要求来帮助他。魏国就立即派了一个大将叫晋鄙,带了十万军队去援救赵国。秦昭襄王看到魏国的援军已到,就立即给魏王捎了个口信,说我打赵国,旦暮之间就能打下来,谁如果敢援助赵国,那么我拿下赵国以后,一定要移兵把他灭了。这把魏王给吓了,魏王就让晋鄙的军队停在边境,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观望。同时魏王还派了一个将军,潜入到邯郸城,劝赵王,说秦国为什么打你呢?他说秦和齐两国当年都曾经称帝,我们知道周代最高的天子称王,诸侯本来称公称侯,后来改为称王,而秦和齐两国曾经称帝,后来又撤消了。现在齐国已经衰落,不可能称帝,唯独能称帝的是秦国。秦国打你主要的原因,是想让赵国带头尊秦为帝,你只要尊秦为帝,秦国就不打你了。这时候,赵王和主政的平原君非常犹豫,恰恰这个时候,齐国有一个人来到邯郸,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义士,叫鲁仲连。他听说这个消息以后,通过平原君见到魏国这个将军,他说尊秦为帝绝不可取。他说你们魏王派你来,让赵国率先尊秦为帝,是因为他不了解这样做的危害。魏国的将军就问,尊秦为帝有什么危害?两条,一旦秦国国君称帝,他可以任意撤换你魏国的大臣,把他讨厌的撤了,安上他喜欢的,那你魏国的大臣不是由魏王来任命,而是由秦国的国君任命,魏王能受得了吗?秦国一称帝,秦国的这个帝,就可以把它秦国的那些女人送到赵国国君身边当嫔妃,这些人叫“女特警”,将来赵王身边都是秦国派来的间谍之花,你想想赵王的日子怎么过?这一说这个人就觉得不能尊秦称帝了,同时这个时候,信陵君在魏国内部积极开展活动,想游说魏王发兵,但是魏王害怕,不敢发兵,信陵君没有办法,只好带着手下三千门客,决心和秦军作最后的拼死之战。他走到魏国的国都大梁,就是今天开封的易门,拜见了他的一个好友侯生。他说我现在决心带着我的门客和秦国决一死战,侯生很冷淡,说公子好自为之,我年老了,恕不远送。信陵君走过以后,觉得心里特别别扭,他说平时我对侯生这个人非常好,现在我这一去就无回了,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是不是我有什么地方。走了十几里地,又拐回来见侯生。侯生一见信陵君回来,就笑了,说我知道你一定要回来。他说我认为你现在去是毫无价值的,不可能成功,当今的要务,你要想办法,把魏王的兵符偷出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而能够出入魏王卧室,偷出来兵符的,只有魏王最宠信的一个女子,叫做如姬。如姬的父亲当年被人杀了,魏王想替她报仇没报了,是你信陵君把她的仇人杀了,所以如姬非常感激你。如果你找到如姬,如姬能把这个兵符偷出来,你就可以调动晋鄙的十万大军去救赵了。信陵君就立即去找如姬,如姬很顺利的就把兵符偷出来了。战国时期的兵符,一般是虎形的,一劈两半,这两个合起来,合了,军队就能够调动。魏王手里的一半兵符,另一半在前敌总指挥晋鄙手里。信陵君拿到兵符以后,在此去见侯生,侯生说,你这一去,就有可能成功了,不过你要记住,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晋鄙不把兵权交给你,再向魏王请示,你就危险了,所以你应当带一个人。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卖肉的,屠夫,你带在身边。如果晋鄙交出兵权万事皆休,如果不交,就让他把晋鄙杀了,把兵权夺过来。这个人是个大力士,袖子里装了一个大铁锤,40斤重,这个也很奇特,40斤能放在袖子里,这个袖子肯定要比现在的宽大。所以,信陵君就带着这个杀猪的过去了,到那儿一合兵符,兵符相符,晋鄙怀疑,不交兵权,说我还要向魏王请示,杀猪的就下手了,把晋鄙杀了,把兵权夺了。夺了兵权以后,信陵君很有办法,他下了三条命令:第一,父子俩个人同在军中的,父亲回家;兄弟两个人同在军中的,哥哥回家;独生子女在军中的,立马回家。这一下子走了两万,剩下八万,但这八万人可以说群情振奋,可以说是八万精兵。
信陵君带着这八万精兵能解邯郸之围吗?我们刚才交待过,赵国这时候是三条对策,一个是城中死守,一个是搬魏国救兵,魏国的救兵现在来了,还有一条是搬楚国救兵,怎么办呢?平原君搬魏兵是写信去,搬楚兵是亲自出马,他在手下的门客中,想找20名随从,挑了十九个,挑不出来了。这时候有一个人,自我推荐,这个人叫毛遂。我们都知道毛遂自荐,毛遂就说,你挑了19个,缺一个,这一个由我来补齐。平原君不认识他,说先生在我门下几年,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我听说君子处世,就好像锥子放在布袋中,会脱颖而出,你在我门下三年,我没听说过你,看来你没什么本事吧。毛遂说,我最可惜的是,没人把我放到布袋里面,你今天把我放在你的布袋里面,我就能脱颖而出。平原君反正也找不到人,有这么一个愿意去的,走吧。到了楚国,就和楚王商谈合纵派兵的事儿,从早晨谈到吃午饭,谈不下来。毛遂一看,谈到什么时间啊,就上去了,带剑上去了。说这件事,两句话就能说清楚,从早晨谈到中午都谈不成,为什么?楚王不认识他,就问,这位是什么人?平原君说是我的门客毛遂。一说是门客,楚王的脸就变了,你给我滚下去,我和你的主人谈判,你算什么东西。毛遂挨了楚王一顿骂,不卑不亢,说了几句话,你之所以敢喝斥我,是因为你依仗着你在楚国人多势众,我们就是来了一个主人,20个随从,你们楚国这么多人,所以你敢喝斥我。但是你别忘了,你人多没有用,远水不救近火,十步之内,我就能取你的首级,因为现在我离你最近,“王之命,悬于遂之手”,你的命,实际上在我毛遂手里,我随时可以把你杀了。我不杀你,为什么?我告诉你,合纵不光是救赵,也是为了你楚国。你想想几年前,秦国派了一个白起,白起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年轻将领,带了几万人,第一仗,就把你楚国的都城烧了,第二仗,就把楚国国君的王陵毁了,第三仗,就把楚国先王的祖坟侮辱了。我是赵国人,你楚国丢人丢到这个份上,我都感到羞愧,不知道你这个楚王心里如何感受。这番话说得楚王哑口无言,因为楚国在此之前确实因为白起的进攻,蒙受了极大的耻辱,所以毛遂这番话一说,楚王就立即下定决心,跟平原君歃血为盟,决定出兵救赵,让春申君带楚国的大兵,去援救邯郸,这样,两路大军都来了。信陵君是窃符救赵,春申君是带着楚国的大军到来。
当然,从楚国也好,从魏国也好,他们的救兵走到邯郸都有一个时间,不能马上就到。在这种情况下,赵国都城邯郸实际上已经很危急了,邯郸城内已经拿人的骨头当柴烧了,易子而食,没有吃的,又不忍心杀自己的孩子,两家交换,我杀你家的儿子,你杀我家的儿子,到了这样一个绝境。这时候,魏楚两国的援军还没有到,邯郸城已经危在旦夕,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就是邯郸宾馆里面,有一个官员的孩子,叫李谈。这个人去见平原君,说邯郸城一幅惨象,你平原君家里,你的侍妾就好几百人,穿的绫罗绸缎,肉菜吃不完扔掉,而老百姓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状况,如果邯郸被秦军攻破了,你还能享受这个荣华富贵吗?如果保住邯郸,你还担心你的家园里没有女人,没有财宝吗?现在最重要的是两件事,第一,你把你夫人以下的人员全部编进军队里,帮助守城。第二,散家财,招募勇士。平原君听说以后,很受启发,就把整个家财全部散了,招募赵国都城的勇士,用重金招买了三千敢死队。这三千敢死队在李谈的带领下,杀出邯郸,冲向秦军,和秦军同归于尽。我们都知道活的不跟死的斗,一个人要是玩命的话,是很厉害的。所以三千人杀过去,李谈是战死了,但是秦军也因为这一冲后退三十里。这三十里最重要的是给邯郸赢得了时间,这样信陵君的军队到了,春申君的军队到了,两方面的军队攻打秦军。而秦军已经攻城攻了很长时间,疲惫不堪,楚国和魏国的军队没有经过战斗,生力军,内外夹击,一下子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国有一个将领,叫郑安平,是范睢最亲信的人,是把范睢从魏国用车带出来的那个人。他是一个对范睢有功劳,有恩德的人。结果,这个郑安平被范睢派到邯郸前线,在联军夹击之下,这个郑安平最后无奈,带领两万秦军投降,这在秦军军事史上很少出现,可见邯郸之战,以赵国的全胜而结束了。
那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了,赵国在长平之战损失45万人,紧接着邯郸保卫战,为什么能反败为胜呢?大体上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哀兵必胜,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主力全部被歼灭了,我们称之为哀兵,整个邯郸的军民是众志成城,殊死抵抗。这样的军队,你很难把他打败。第二,秦军混乱,秦军本身很乱,先想派白起,白起有病,派王陵,王陵打了败仗,再派白起,白起不干,再换将领,换了几次,秦军本身指挥就整个混乱了。第三,合纵成功,这一次,邯郸即将被秦国攻下,赵国,魏国,楚国,三国结成了生死同盟,以三国合纵之军,对付秦国一国之军,最后是打败了秦军,这是战国后期,非常有名的一次合纵之战。所以,长平之战以后,秦军并没有一鼓作气拿下赵国都城邯郸,当然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昭襄王没有听白起的意见,白起主张立即攻打邯郸,他是休整了几个月再去打,赵国已经缓过气了,所以没有拿下来。如果秦昭襄王听了白起的意见,一鼓作气,在长平之战以后去攻邯郸的话,邯郸是很难守得住的。所以说,赵国的灭亡,应该是在秦昭襄王这时候就应该灭的,结果缓了这几个月,时局发生变化,没有完成,灭赵的任务留给了他的曾孙秦王嬴政。那么赢政是怎么样没掉赵国的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赵国的命运,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0:赵国之亡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0:赵国之亡
[画外音]秦王赢政在实施灭韩计划的同时,也把目标对准了赵国。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一直是军事上比较强大的国家。秦国曾多次对赵国进行过打击,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长平之战损失赵国四十万大军,邯郸之战赵国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终于使赵国的都城邯郸得以保存。两场大战使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秦灭赵国已经是指日可待。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国还是花了将近六年的时间,才最终拿下赵国。这是因为赵国还有一支精锐之师,它的存在抵挡了秦国进攻的步伐,成为秦灭赵国最大的障碍。那么,面对这支强大的军队,秦军是强行进攻,还是另有妙计?秦王赢政会采用什么办法消灭赵国呢?
邯郸之战,由于赵国军民的殊死抵抗,和联军的到来,保住了赵国。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衰落的总趋势。到了公元前235年,赵国的最后一任国王,赵迁继位,这一年,是秦王赢政十二年。也就是说,赢政在举行加冠礼,掌握秦国大权以后,已经是四年了。公元前234年,赢政在处理完吕不韦以后,就派兵攻打赵国,这一仗杀了赵国十万士兵。这一仗可以说是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兵力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损失。我们知道长平之战,赵国的青壮年几乎全死光了,剩下来的是未成年人。而这个时候离长平之战只有27年,也就是说长平之战时期的儿童,刚刚成长起来,这一仗又死了十万。到了公元前233年,就是赵王迁继位以后,第二年赢政就打他,杀了他十万。紧接着,第三年再派大军,从陕西的上党,反过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再一次面临邯郸保卫战。而这个时候,赵国的国君赵迁,中用了一个将领,就是李牧。李牧非常有名,统率赵军大败秦军,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秦国攻打邯郸的,是一个重要将领,叫桓齮。桓齮这个人,大家都不熟悉,其实这个桓齮就是我们第一集讲的,《荆轲刺秦王》,荆轲带去的秦军将领的人头,那个将领叫樊於期。樊於期就是这个桓齮这一仗打败以后,桓齮回国,打了败仗是要处死的,所以桓齮就逃往了燕国,改名叫樊於期,这说明这一仗打得很漂亮,打得秦军主将畏罪潜逃,到了这个程度。那么李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在赵国即将灭亡的时候,李牧还能领兵挂帅,把进犯赵国赌城的秦军给打败,最后打得秦军将领畏罪潜逃,这在赵国历史上是很罕见的。李牧实际上是赵国北部边疆的一个名将,长期驻守在赵国北疆的雁门郡。因为赵国北面和匈奴接壤,他是防备匈奴的一员大将。李牧守边有三大特点,第一,厚待将士;第二,细心防守;第三,决不出战。首先是厚待将士,李牧在边疆守边的时候,带的军队很多,每一天都要杀牛考上他的士兵,天天犒赏,这是第一条。第二条,他是精心,细心的防守,比如烽火台的位置,比如派出很多侦察兵,一发现敌情马上就得到消息。第三条就是绝不出战,李牧下达的命令中间,有一条很有名的话,“有敢捕虏者,斩”,就是说,如果匈奴来了,谁敢出去和匈奴打,就杀谁,就是不能打。李牧就用这个办法,在雁门郡防守了很多年,匈奴每一次入侵,都占不到便宜。赵军虽然没有胜利,但是赵军每一次都没有损失。但是这三条给李牧带来一个绰号,说这个人是个胆小怕事的将领,不敢打仗。当将军的不敢打仗,都认为他是个怯战。赵王就批评他,训斥他,他也不改,最后赵王生气了,一怒之下,免了,换了新的将领。新的将领一去,匈奴就来打,一打就败,再打再败,几年下来损兵折将,边境地区所有的生产都无法进行了。最后赵王没有办法,还得请李牧出山,李牧请病假不干,赵王再三请他,他说了一句话,说你让我出去,行,我还是老办法,老三条。赵王说可以,只要你去。李牧去了以后,又是这一套,弄了许多年,匈奴人就是占不到便宜,这就是李牧的经历。在赵国邯郸保卫战最危急的时刻,开始的时候,赵王迁没有办法,就把李牧调过来了。所以李牧打了一仗,把桓齮打得畏罪潜逃。但是秦国对赵国的进攻并没有因为李牧而停止,赵王迁五年,赵国大地震,整个都城一片废墟。第二年,赵国又受到严重的灾害,闹饥荒。赵王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29年,秦王赢政派大将王翦带领重兵攻打赵国,这时候赵国已经很危险了。赵王迁派两个人,带兵去防守。第一个是李牧,第二个是司马尚。这两个人挂帅一出征,王翦就知道这仗难打了,因为李牧很能打,而且从没有打过败仗。但是秦军很精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用反间计。王翦就派人带了重金跑到邯郸,找赵王非常宠信的一个大臣,叫郭开。这个人是两朝元老,很受赵王信任。郭开收了重金以后,就在赵王迁面前说李牧的坏话,说李牧功劳太大了,现在已经要图谋造反了,要和秦军联手篡夺赵王王位,结果赵王迁相信了,就派人把李牧换下来。结果李牧抗命,不交兵权,然后赵王迁就做了一个最糟糕的决定,把李牧秘密逮捕,然后秘密处死,然后把司马尚撤职。赵国最后阻挡秦国的一员大将李牧,没有死在秦军的刀剑之下,死于郭开之口,这等于是赵王迁自毁长城。杀了李牧三个月后,王翦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王迁的太子赵嘉,逃到代地,七年后被秦将所杀。其实是在这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28年,李牧被杀以后,秦军攻破了邯郸,赵国实际上已经灭亡了。所以赵国灭亡听起来,特别没有意思,一点儿劲儿都没有,不像什么长平之战,邯郸之战,有那么多有名的故事。它灭亡的时候很简单,这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赵国是怎么样灭亡的,原因在哪里?
[画外音]赵国自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28年灭亡,历经了一百六十多年。它曾在今天的河北,山西等交界地带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在赵国历史上,也出现了后世传诵最广的成语典故,如“围魏救赵”,“窃符救赵”,“完璧归赵”等等。赵国为战国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但是最终赵国成为秦国口中的猎物,我们在谴责赵王迁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赵国其他一些国君犯下的错误。现在就让我们把眼光放远,看看赵国历史上其他国君都作了些什么,他们为赢政灭赵提供了哪些可乘之机。
我总结了四点,第一点,用人失误;第二点,政治腐败;第三点,主次不分;第四点,将与锐减。用人的失误,我们举两个例子,先说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孝成王时期。韩国的上党郡,本来韩王下令要献给秦国,可是上党郡郡守非要把上党郡献给赵国。其实接受不接受上党郡是个重大问题,赵孝成王找谁商量呢?一个是他舅舅,一个是他弟弟。当然,他弟弟也很有名,就是平原君赵胜,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么大一件事,找家里人商量,廉颇呢?蔺相如呢?这么多重要的大臣,都不商量,只和他的亲属,公族商量,可以看出来他在用人上有重大失误。结果他舅舅和他弟弟意见不一致,他舅舅认为不能要,他弟弟认为不要白不要。但是无论舅舅也好,弟弟也好,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给赵孝成王讲清楚,接受上党郡意味着秦赵之间有一场大战,没有讲这一点。所以赵孝成王是既想要,又没有思想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就轻易接受了上党郡,这是他一个重大的失误。还有,赵国亡国时候的赵王迁,把李牧杀了,把司马尚撤了,换了两个,这两个人名字都不用提了,两个人换过去,三个月就灭了,这是第一点,用人失误。第二点,政治腐败。我们再提一提刚才那个人,郭开。郭开这个人真厉害,毁了赵国两员大将,刚才我们讲了他怎么毁李牧,现在我们讲他怎么毁廉颇。廉颇是赵国名将,老将,经验丰富,屡立战功。但是在赵悼襄王时代,长平之战已经证明了,就是撤了廉颇,用了赵括,最后导致45万大军兵败,事实证明廉颇是非常能打的。可是赵孝成王死了以后,赵悼襄王继位,就不信任廉颇了,就找人替掉他。廉颇也是不交兵权,把替他的人打跑了。把国君派的人打跑了,这是抗命,廉颇就逃到魏国去了。秦军知道廉颇逃走以后,连续攻打赵国。赵国受不了,又想起廉颇了,就找个人去看廉颇身体如何。这个关键时刻,郭开来了,郭开给使者一大批钱,说你千万别说廉颇身体好,使者心领神会,去见廉颇。见了廉颇以后,廉颇一顿饭吃了很多,吃了几斤肉,几斤米,然后披挂上马,耍了一番,表示自己还不老,还能打。回来就向赵王报告,说廉颇虽老,但是饭量很大,但是接下来他说了两句非常要命的话,“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说他和我坐了一会,去了多次卫生间。人老了,不中用,总往卫生间跑。赵王一听,廉颇老了,不用了。这个郭开毁了两员大将。我们经常说,战国有四大名将,秦国是白起,王翦;赵国是廉颇,李牧,两大名将都毁在郭开一个人嘴里,你看他有多厉害,所以我说有些人的嘴,胜过百万雄师。发生这种事情,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国君糊涂不糊涂。如果不是政治腐败,国君糊涂,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儿。
第三个原因,主次不分。赵国灭亡,除了秦以外,还有一个国家起了很大的作用,燕国。燕国是个弱国,但是燕国在赵国灭亡问题中间发挥了很大作用。赵国其实到后期,正面受到秦国的连续进攻,背面燕国老是捅刀子,燕国不办好事,促使了赵国的灭亡。燕国在赵国北部,它的都城蓟,就是今天的北京,国土包括辽宁这一带,远离秦国。其实替燕国抵挡秦国的就是赵国,这两国国家唇齿相依。但是燕国却趁火打劫,我们举几个例子。赵孝成王十年,秦国攻占赵国二十多个县,杀死了9万赵军,赵国就派人和秦国打仗。燕国趁着秦赵大战,偷袭赵国,占了赵国一个县,赵和燕之间就结下了冤仇。赵孝成王十五年,燕国有一个丞相,出使赵国。他专门带了500金的重礼,送给赵王。回国以后,跟燕国的国王说,赵国的青壮年全部死在长平了,现在都是未成年人,趁这个机会赶快攻打赵国。燕王就和手下商量。有一个大臣叫乐间,坚决反对,说赵国处于四战之地,非常善于打仗,不能打。燕王不服气,说我以多打少呢,两个打一个行不行。乐间说不行。燕王赌气说,我五个打一个呢?乐间还是说不行。燕王大怒,大臣们都附和燕王,燕王就强行出兵,派了两路大军。一路是主战的丞相,一路是另一个统帅,结果,赵国派了一个廉颇,还派了一个大将迎战,把主战的丞相杀了,俘虏了另一路的将领,这是赵孝成王十五年,燕赵之间的一次大战,燕国大败。
赵孝成王十六年,赵孝成王派兵讨伐燕国,包围了燕国的都城。十七年,再次攻燕,十八年,又帮助魏国攻燕,连续打了四年。燕赵一打仗,秦国就坐收渔利,趁这个机会,把赵国在山西榆次的37个县全占了,而且攻占了赵国早期的都城晋阳,就是今天山西太原。通过这件事,我想讲一个问题,就是赵国在长平之战,邯郸之战以后,赵国的国君主次不分。赵国国君应该明白,它的主要敌人是秦国,而不是燕国。燕国如果偷袭,我们可以打一下,教训一下,但是不能盯住燕国。盯住燕国打了四年,秦国把山西全占了,得不偿失。第一,失去了休养生息的时机,第二,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友,而让秦国占了一个大便宜,这是它灭亡的第三个原因。
第四就是疆域锐减,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国土,如果国土面积迅速减少,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一定会大大削弱。这个时期赵国的国土为什么会迅速减少呢?两方面原因,一是秦国攻占,二是以地封人。秦军攻占我们不说了,有一些土地是送人了,这个送人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讨好秦国。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的时候,赵国的国君竟然拿出赵国的一块土地送给吕不韦,说这是你的食邑,想讨好吕不韦,通过吕不韦,减少秦国对赵国的军事进攻。这种方法决不可取,完全是一种短期效应,目光短浅。你的地给了秦国,只能使秦国更强大,这是一个原因。第二,封给有功之人,比如说信陵君,信陵君是魏国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窃符救赵,回不了魏国,在赵国一住就是十年。赵国国君就拿出一大块地封给信陵君,作为一种报答,但是同时,自己的国土面积也在减少。而且给信陵君的是一个军事重镇,这是第二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已经有不妥当的地方了,最可惜的一种,第三种,以地换将,这种最可气。这是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燕赵之间发生一场大战,赵孝成王想用齐国一个著名的将领,田单。田单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贡献,就是火牛阵大破燕军。田单是一员名将,但是他之所以不能列入战国四大名将,战国的名将,我们现在看,谁能跟秦国打,才能称得上是名将,互相之间打的,都是小菜。赵孝成王想请田单,他拿出济东三城,57个城市来换田单,这57个城市是赵国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竟然要献给齐国,让田单到赵国来挂帅,带领赵军和燕军打仗。赵国没有人吗?我们讲过赵国是名将辈出,不在四大名将之列的,还有赵括的父亲赵奢,赵奢就找到当时主政的平原君,赵惠文王的弟弟,问他,为什么拿这么多城市,去请一个齐国的将领,为什么不让我赵奢挂帅出征?我曾经逃难到过燕国,燕国的国君任命我为上谷郡太守,我对燕国的地形太熟悉了,田单都没有我熟悉。如果让我率领赵军,不到一百天,就可以摆平燕国。平原君无话可说,只能说我请示国君了,国君也答应了,您就别再提意见了,就让田单带兵吧。其实平原君这时候完全可以向赵王报告,改变意见,其实提出这个馊主意的就是平原君,如果再改,自己很没面子。但是没了面子,里子还在啊,里子是土地啊。现在面子保住了,里子丢了,就这,他都听不过去,最后还是请了田单。田单果然没有超出赵奢的预料,跟燕国打疲劳战,最后两国是筋疲力尽,田单走了,你说赵国能不灭亡吗?
我们讲了四方面的原因,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原因,赵国庸君多,庸主多。我们看,赵武灵王是兴业之主,赵惠文王是守业之主,赵孝成王是毁业之主,赵王迁是败业之主。四位国君,唯独赵武灵王。赵武灵王算明君吗?前半生算,后半生把自己饿死了。赵国可以说是最强的一个军事强国,我们讲了赵国灭亡的四大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庸君多,庸主多。从这个方面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秦始皇统一中国,两大原因造成,一方面是秦国的崛起,一方面是六国的衰亡,一上一下,一盛一衰,最终导致赢政统一中国。赵国的灭亡是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的又一个战果,灭了赵国以后,秦王赢政又会把目光锁定在哪个国家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1:水淹大梁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1:水淹大梁
[画外音]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终于拿下了顽强的赵国,赵国灭亡后,赢政的野心日益膨胀,他把进攻的目标对准了魏国。魏国的命运将会怎样?秦王赢政会用什么办法对付魏国呢?
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派大将攻打魏国的都城大梁。秦军到了大梁以后,发现大梁的地势非常低洼,所以秦军就在大梁城北边,掘开了黄河,水淹大梁。大梁城的城墙,是用夯土制成的,黄河水浸泡三个月以后,土制的城墙全部坍塌了。这个城墙目前就埋在开封市地下十几米,就是魏国的都城大梁。然后秦兵就涌入大梁城,把最后一个魏王,魏王假活捉了,魏国就灭亡了,成为第三个被灭的国家。我们说,魏国的灭亡几乎是水到渠成,水到,城塌,国家就灭亡了。魏国曾经是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开国之君是魏文侯。魏文侯在位长达50年,而且魏文侯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重用李悝实行变法的国家。所以魏国在战国前期非常强大。那么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为什么最后赢政灭它的时候,如此不堪一击呢?
[画外音]魏国的灭亡,真的就像水到渠成一样,难道上天真的垂青于秦国吗?翻开《史记.魏世家》,看到短短的十个字,“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没有记载秦国灭魏的详细过程,也没有记载魏国内部的迎战情况。我们很难再还原那个场景。但是魏国曾经的历史,还是在史书中熠熠生辉。或许透过某些记载,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丝历史的痕迹,解开秦王赢政拿下魏国的真实原因。魏国也是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建立的一个诸侯国。魏文侯时期,曾用李悝变法,国力迅速增强。它的国土横跨中原腹地,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它后期的国都,就是今天的开封,当时叫做大梁。魏国由于占据有利的位置,在战国初期和中期一直是七雄中举足轻重的强国。然而面对秦军的进攻,魏国是那么的手足无措,这是为什么呢?王立群先生,今天将专门从魏国的人才入手,看看一百多年中,魏国都发生了哪些误国的事情。
战国时期,各国人才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魏国比较多的,像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谋略家,都比较多,人才是最完备的。而韩国最多的是思想家,我们讲过申不害,韩非。赵国最多的是名将,廉颇,赵奢,李牧。韩赵魏三国中间,只有魏国的人才是最多的。但是这个人才最多的国家,最后竟然灭亡了。魏国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才的大量流失。我们先介绍魏国流失的第一个人才,吴起。吴起有两种身份,第一是名将,第二是政治家。魏文侯初年,他来到魏国。当时魏文侯并不了解吴起,就问手下的一个大臣,李克,也有较李悝的,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克回答,“贪而好色”,但是这个人如果领军打仗,就是齐国名将司马穰苴都打不过他。这个司马穰苴是古代齐国著名的将领,传到今天的还有《司马穰苴兵法》,说这个人是个非常能干的人。然后魏文侯就重用了吴起,吴起带领魏国的军队,一连攻下秦国五个城池,魏文侯就以这五座城为中心,建了一个西河郡。吴起打胜仗,有一条,他特别能跟士兵同甘共苦。文献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吴起的军队中间,有一个士兵身上长了疮,里面有脓,吴起亲自为这个士兵用嘴把脓吸出来。这个事情被这个士兵的母亲知道了,这个士兵的母亲就哭了。这个小故事说明吴起爱兵如子,关系非常好。吴起是著名的军事家,作为政治家,吴起还有一点,非常重视德政。魏文侯死了以后,魏武侯即位,又一次和吴起坐船,在黄河里漂游。魏武侯看见黄河那样壮丽,非常感慨,说江山如此壮丽,雄伟,就是我们魏国的天险。魏武侯说完,吴起就告诉他,一个国家能不能的以保证安全,在德,不在险。如果你对老百姓实行德政,老百姓就可以保卫自己的国家。如果不施德政,光依靠地形险峻,不足以防守。这话出自一个军事家之口,是极难的。所以我们说吴起既是一个名将,又是一个政治家。魏国有这样的人才,是魏国的福气,但是这个福气不久就消失了。因为魏武侯的时候,出现了一件事情。武侯即位以后,有一个丞相,叫王错,他非常嫉妒吴起,认为吴起的才能比他高。他的想法很快就被手下的仆人知道了,仆人给他献了一条毒计,说你首先告诉魏王,说吴起才能很大,魏国很小,吴起很难长期留在魏国。魏王一定会问你,怎样才能留住吴起,你就告诉他,把公主嫁给吴起,看吴起要不要。吴起如果愿意,说明吴起愿意在魏国长期干,要是不愿意,他一定不会长待。王错之所以受信任,就是因为他娶了一个公主。他说,你和你的妻子,就是魏国的公主,再约上吴起,三个人一块儿回家。路上,你要让你的妻子,就是那位公主,表现的非常蛮横,千方百计地羞辱你。吴起看到公主这样飞扬跋扈,一定不敢娶魏王的公主。到那个时候,魏王就会猜忌吴起。然后事情就按照仆人的建议进行,后来魏王问他愿不愿娶一个公主,吴起就一口拒绝了。这样,魏王就开始怀疑吴起,吴起就立即逃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可能遇害。吴起离开魏国以后,到了楚国,帮助楚悼王变法,让楚国迅速强大起来,这是魏国流失的第一个顶级人才。那么魏国除了吴起以外,还流失了一个顶级人才,这个人就是商鞅。商鞅是卫国人,后来到了魏国,在公孙痤手下做臣子。公孙痤临终前推荐商鞅,但是魏王并不重视他。公孙痤的话都说到这个程度,这是个奇才,要么重用他,要么杀了他,决不能让他出国。结果魏王既没有杀,也没有用,最后商鞅到了秦国,帮助孝公变法。秦国的崛起,第一步就是孝公变法,这是魏国流失的第二个顶级人才。
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就是孙膑。孙膑原来是在齐国,是兵圣孙武的后人。他和他的同学庞涓一起学兵法,庞涓自知不如孙膑,就悄悄派人把孙膑召到魏国。如果孙膑和庞涓两个人联手的话,那么魏国就多了一个顶尖级的军事家。但是实际上,庞涓没安好心,他用计把孙膑的双脚砍掉了,让孙膑变成了一个残疾人,终生不再出山,他就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但是他没有想到,孙膑秘密的跑回齐国。齐国使者出使魏国,把他带到了齐国。待到齐国以后,孙膑的才能渐渐的显露出来。有三件事,第一件,赛马。孙膑到了齐国以后,第一个中是他的人是大将田忌。田忌经常和齐王,和一些贵族赛马,下的赌注很大,田忌总输。孙膑仔细观察了一下,觉得田忌的马和其他人的马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他就告诉田忌,下次赛马你告诉我,你下一个很大的赌注,我能让你赢。赛马他们是赛三场,三局两胜。马分上中下三等,孙膑就告诉田忌,别人出上等马的时候,你出下等马;别人出中等马的时候,你出上等马;别人出下等马的时候,你出中等马。结果他输一次,另外两局赢了,田忌就赢了一大笔钱。通过这个事情,田忌觉得孙膑很有才能,就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就重用了孙膑。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就像让孙膑做主将。孙膑说我不能做,因为我是一个残疾人,就让田忌作主将,我给他做参谋。田忌带兵就想直扑赵国的都城邯郸。孙膑说不能这样,说现在魏国的主力都在邯郸,老弱都在魏国国内,咱们现在直奔大梁,迫使魏兵回来救,然后打他的伏击,这样不但可以解赵国之围,而且让魏军疲于奔命,这就叫围魏救赵。然后,他们在桂陵,就是今天山东的菏泽设下埋伏,当魏军从邯郸撤兵,走到桂陵的时候,被齐国军队打得大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个细节,魏军的统帅庞涓打了败仗,后来总结教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了整个战役,最后发现,没有一个办法能破解孙膑的围魏救赵。只要打你的大梁,就必败无疑,这说明孙膑非常有才华。但是这个人竟然从魏国流失了。13年以后,魏国和赵国联合起来,攻打韩国,韩国就向齐国求救,齐国又派田忌位主将,孙膑做军师去救。他们迅速通过魏国的领土,庞涓知道以后,就带兵回来了,孙膑就下令,说我们在前面走,庞涓已经在后面追。他说我们士兵买灶做饭的时候,第一天记住布置下十万个灶,第二天只许做五万个,第三天三万个,底下的士兵就这样做了。庞涓在后面追,也很有心计,每一天就清查齐国军队的灶。第一天十万,第二天五万,第三天三万,庞涓很高兴,说齐国军队到魏国才三天,已经大量减人了。庞涓就把辎重和大部队甩在后面,自己带领轻骑,日夜兼程去追。孙膑就在马陵这个地方,这个地方道路非常狭窄,两边都是崇山峻岭,树木很多,很适合埋伏。他就选了一棵大树,把树皮刮掉,写上一句话,“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埋伏好以后,他找了一万弓箭手,说等到晚上,只要看到这棵树下火把一点燃,就万箭齐发。到了晚上,庞涓带着军队走到树下,看到树上白了一块,就让人点火把看。刚看见那句话,万箭齐发,庞涓知道自己中计了,而且无可挽回,就自杀了。这一仗魏国损失了10万大军。统帅是魏国的太子,被俘虏了。魏国从此一蹶不振,魏国实际上是被孙膑打败的,而孙膑当年是来报效魏国的,最后被赶走的。这是魏国流失的第三个顶级人才。
还有第四个,这个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就是我们讲过的,秦昭襄王时期的丞相范睢。范睢也是在魏国服务的,他和他的领导一起出使齐国,齐王对他的领导很冷淡,对范睢很高看,给范睢送礼。回国以后,就被他的领导汇报,说他通敌,把范睢打了半死。如果当时范睢不是装死的话,会被打死的。范睢是死里逃生,逃到秦国。大家不要小看范睢这个人,他是战国后期唯一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因为他提出四个字,叫远交近攻。在这个时期,所有人才中,最具有战略眼光的人,只有范睢。范睢提出了一个战略问题,就是在整个七雄争霸的局面下,秦国尧怎么办?这是一个总方略。你看我们讲秦灭六国,第一灭韩,第二个灭赵,这一集讲的是魏,这三个国家离秦最近,秦国首先灭的是三晋,这是完全执行的昭襄王时期,范睢定下来的总方针。这个方针目的性非常明确,操作性很强,所以范睢也是一个顶尖级人才。我们上面讲了四个人,这四个人按照我们今天的说法,都不是省管专家,应当是两院院士,国家级专家,这些人都从魏国流失了,你说魏国可不可惜。政治家魏国时最多的,特别是一个商鞅,一个范睢,顶尖级的政治家,吴起和孙膑都是军事家,魏国这么多人才留不住,能不亡国吗?所以我们说魏国亡国,水淹大梁,水到渠成,那么容易,顶尖级的人才都走了,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了。魏国人才流失表,还不仅仅这么多,还应当再加上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信陵君。
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中间,最有才华的一个人。我们前面讲邯郸之战,信陵君窃符救赵,做得非常漂亮,信陵君这个人,是当时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非常有才华。但这个人一开始在魏国就不顺,他和魏王是亲兄弟,同父异母。信陵君曾经给他的哥哥,也就是安厘王两个人,有一次一起下棋,突然中间来了一个急报,说赵国的赵王带着大军向魏国开过来了,马上就要进入魏国的边境。魏王急了,顾不得下棋,马上要召集大臣商讨对策。信陵君说不用急,他不是来打我们的,他是来打猎的。两个人继续下棋,魏王心里不踏实,心不在焉的下,经常走错棋。一会儿又一个报告递上来,说赵王果然是来打猎的,魏王的心放在肚子里了,马上就为信陵君,说你怎么知道他是来打猎的。信陵君说我有门客,我在赵王身边都有门客,可以把赵王的一举一动都报告给我,所以我早就知道他今天要来打猎。魏王经过这个事情以后,马上对这个弟弟另眼相看。这个另眼相看不是更重视他了,而是更戒备他了,史书记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不敢把国家大政交给信陵君。后来发生了第二件事,窃符救赵,杀了晋鄙,夺了兵权,解了赵国之围。这下子,解围之后,信陵君把军队让他们全部回去,自己留在赵国,待了十年,没有回去。因为他知道,他把自己的哥哥得罪了,他知道他哥哥本来就猜忌他,你把他大将杀了,夺了兵权,他知道他哥哥不能容他,就在赵国待了十年。秦国听说信陵君没有回去,魏国就没人了,所以不断攻打赵国,这时候魏安厘王才想起自己有个弟弟在赵国,有本事抗秦,就召他回来。但是他的使者无论怎样都见不到信陵君,信陵君告诉他的把门的,谁也不允许向我通报,不让魏国的使者进来。魏国的使者来了一拨又一拨,就是见不到信陵君。后来赵国有人就劝信陵君,说你知道天下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你吗,是因为你的存在保全了魏国。假如现在魏国非常危急,你都不回国去保卫,天下人还会看重你吗?假如魏国灭亡了,你们祖宗的坟墓都被秦国挖了,那你信陵君还有分量吗?信陵君听了,就回魏国了。回去以后,兄弟二人抱头痛哭,然后魏王就任命信陵君作了上将军。做了上将军以后,公元前247年,这一年发生了三件事。第一,信陵君带了韩赵魏,加上楚国,燕国五国军队联合伐秦。第二件事,秦始皇的父亲异人病故,第三件事,就是秦王嬴政即位。五国攻秦,是秦始皇刚即位就发生的一件大事,把秦国大将打得狼狈不堪,秦国封住了函谷关不敢出来,这时战国后期,六国合纵最成功的一次。这件事,把当时的秦王异人吓坏了,觉得信陵君太厉害了。秦国的老办法,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用反间计,这回又用反间计了。异人也不简单,派人带了一万今,找信陵君十年前窃符救赵,杀的大将军晋鄙,找他的门客。通过晋鄙的门客,向魏王说了四条。第一,信陵君在外流亡十年,又回魏国当大将军,现在是诸侯军的总指挥。第二,天下的人,只知道信陵君,不知道魏王。第三,信陵君想借着这个有利时机,取魏王而代之。讲了这三点以后,魏王的心里已经动摇了,恰恰这个时候,异人的反间计不是用了一次,甚至这个时候,秦王派使者带着礼物,敲锣打鼓来到魏国,祝贺信陵君当了魏王。根本没有的事儿,他们竟然来祝贺。这个消息传到魏王那里,最后相信了。把信陵君大将军的职务给免了。信陵君知道他哥哥又怀疑他了,从此以后,就告病假,不上朝了。这时候信陵君每天一个就是喝酒,一个就是女人不断,四年,信陵君死了,这一年是公元前242年,也就是秦王嬴政五年。消息传到秦国,当时赢政还小,相国是吕不韦,吕不韦立即派兵,还派当年五国攻秦被信陵君打败的将领,那个人叫蒙骜,一下子占了魏国20多座城,建了一个东郡,就是现在山东河北一带,把六国南北一下子切开了,从此六国再也不能合纵了。信陵君死后十八年,就发生了水淹大梁,魏国灭亡的事件。所以我们说它流失的还有一个顶尖人才,就是信陵君。这个流失要加上引号,他没有跑到外国去,我们说的流失是他留在魏国,但是不能为魏国效劳,这也叫一种流失。魏国人才这么多,一个个全流失了,不再为魏国服务了,所以魏国的灭亡就是必然的了。当然魏国的灭亡还有军事原因,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时间关系,不展开讲了。魏国的灭亡意味着韩赵魏,三晋全部灭亡。三晋的灭亡,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一个历史性大提速,就是他灭六国的速度加快很多。这一年是公元钱225年,离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只有四年时间。那么赢政下一个目标会是哪里?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2:秦灭燕国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2:秦灭燕国
[画外音]秦军攻下赵国之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进程,可以说势如破竹。秦军很快北上逼近燕国,燕国的命运岌岌可危。燕国的太子丹曾经作为人质待在秦国,并遭受过秦王赢政的冷遇,所以无论是国仇还是私恨,太子丹都想方设法要阻挡秦王赢政的进攻。最终燕国的太子丹,谋划了千古传诵的荆轲刺秦事件。结果荆轲一去不复返,刺杀失败。之后秦王赢政命大军进攻燕国,一年后燕国灭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在《六国论》里,就认为荆轲刺秦是祸事,这一刺杀事件,加速了燕国的灭亡。然而王立群教授认为,秦王赢政之所以能够消灭燕国,还有深层原因。那么谁该为燕国的灭亡负责呢?燕国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呢?
赵国灭亡以后,秦国的大军就摆在了燕国的边境上,这时候燕国的国君才感受到亡国的大难来了。燕国是个弱国,没有办法向赵国一样,和秦国过招。这时候,燕国又不能坐以待毙,所以燕国就使了一招荆轲刺秦王。但是刺杀一个国君,又是秦国的国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光准备工作就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实际上,这件事情的准备工作早就开始了,而主持这件事的人,就是燕国的太子,太子丹。太子丹公元前232年,从秦国逃回燕国之后就基本开始了。太子丹是燕王喜的儿子,在秦国作人质。他逃回来以后不久,他在秦国的一个好朋友,樊於期因为兵败,畏罪潜逃到燕国,太子丹就接纳了樊於期。这件事情,被太子丹的老师知道了,老师就告诉太子丹,樊於期这个人你绝对不能留,因为他是秦王赢政及其痛恨的一个叛将,你要留了他,会给燕国带来大难。你把他送到匈奴,既可以保他的命,又不给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机会,这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太子丹说,我不能这样做,朋友有难,我不能出手相援,反而落井下石,我做不出来。他的老师看到太子丹不接受自己的意见,说这样吧,我们燕国有一个人,叫田光,这个人有勇有谋,你可以找他,商量一下怎么办。然后,他的老师又提前把这件事告诉田光,田光就去拜访太子丹。太子丹就向田光问计,而且明确告诉他,秦燕两国是势不两立的,你给我想个办法,怎么样刺秦。田光就向他推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荆轲。临走的时候,太子丹特意给田光交待了一句话,说今天咱俩谈的事,是国家最高机密,千万不要说出去。田光回来以后,一方面答应太子丹,一方面去找荆轲。荆轲这个人,原来是齐国人,后来移居卫国,后来又移居燕国。到了燕国以后,燕人称他为荆卿。太子丹要找荆轲刺秦,因为荆轲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爱读书,第二个是喜欢击剑,他是个士人,又是个剑客,双重身份。田光首先把这个消息告诉荆轲,让荆轲去找太子丹,而且告诉他,这件事情,太子丹再三嘱咐我,当然田光没有把事情说透,只说太子丹要找你,你主动去找太子,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临走的时候,太子丹再三交代不要泄露出去。为了让太子丹放心,田光说给荆轲以后就自杀了。田光之死应当说对荆轲刺激很大,荆轲虽然这时候不知道太子丹的意图,但是他知道这件事一定是绝密的。然后太子丹就接见了荆轲,太子丹首先对田光的遇难表示沉痛的哀悼,然后对荆轲非常恭敬,最后向荆轲交待了任务。任务有两条,第一,劫持。就是你到秦国,首先是劫持秦王赢政,逼他退出攻占六国的土地。如果劫持不成,就行刺,把他杀死。荆轲听了以后,第一反应是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因为这个事情不是一件小事情,他在思考。思考完了以后,荆轲说了两点,第一,我是个才能低劣的人,第二,我的才能完不成这个任务。太子丹看荆轲拒绝以后,“顿首固请”,一个劲儿的磕头,一再要求荆轲承担这个使命,荆轲就答应了。太子丹马上对荆轲用最高规格的待遇招待他,然后就等着荆轲出发。
等到赵国被灭了以后,荆轲还不动身,太子丹就急了,就催荆轲。荆轲说,你看我现在走,秦王能接见我吗?我要去见秦王一定要有能打动秦王的东西,才能有下手的机会。如果他见都不见我,我绝不可能完成任务。能够让秦王接见的通行证是什么呢?两样东西,一个是樊於期的人头,第二个是督亢地图。督亢是燕国最富饶的一个地区,就是北京,河北这一带,把这个地图献给秦王,因为这个地图可以满足秦王赢政的贪欲,而樊於期又是秦王赢政痛恨的叛将,只有这两样东西,可以让我们完成任务。太子丹一听就犹豫了,地图可以给你,但是樊於期的人头我怎么开口,太子丹没说话。当然太子丹是有难处的,我们可以理解。荆轲知道樊於期的人头和地图是两张通行证,缺一不可,太子丹又不愿意吐口。荆轲就直接去找樊於期,说你的父母,你的宗族全被秦王杀了,从这句话可以知道,秦王嬴政对樊於期实行的是三族罪,而且现在是高价悬赏你的人头,“金千金,邑万户”,谁拿到你的人头,赏一千金,封一万户,在战国后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他说我现在有一句话,可以说给你,这句话可以给你报仇,也可以解燕国之难。樊於期这时候已经泪如雨下,他说我项报仇,但是我没有办法。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你的人头交给我,有了你的人头,秦王就会接见我,等他接见我的时候,我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拿着匕首,就可以给将军报仇了,也可以解燕国之难了。樊於期听完以后,二话没说,立即刎颈自杀,樊於期的人头就到了荆轲的手里,荆轲就作了一个精致的匣子,把人头放在里面。太子丹听说以后,跑来号啕大哭,因为太子丹现在是比较为难的,他既想拿这个通行证,又张不开口,这时候荆轲替他把这件事做了。那么太子丹下面要做的就是两件事,第一行刺的工具,他替荆轲准备了,这是一个著名的品牌匕首,叫徐夫人匕首,这个匕首,在打造的过程中间,反复的在毒药水里淬火。所以这个匕首,一旦划破人的皮肤,见血封喉。第二,助手,给他派了一个助手,叫秦舞阳,秦舞阳这个人胆子很大,十三岁就杀人,太子丹认为派这个人做助手,成功地几率很高。但是荆轲还不走,太子丹就怀疑荆轲反悔了,太子丹就说了一句很刺激荆轲的话,说要不就先派秦舞阳去,你晚一些再动身,这句话把荆轲激怒了,荆轲说了一句话:“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我所以停下来不走,是等一个人,叫吾客。这个吾客,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的客人,《史记.刺客列传》没有交待,但是我们可以断定,这个吾客,应当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荆轲最信任的人,第二,是个武功高强的人,第三,是个胆量过人的人,荆轲再等他。但是这个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来迟了,太子丹急不可耐,催荆轲上路,荆轲一怒之下就上路了。荆轲走的时候,他的朋友,和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到易水边上送行,场面非常悲壮。所有送行的人,都是白衣白帽白鞋。他的好朋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唱了一首非常有名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完以后,就登车而去,再也没有回头。到了秦廷以后的情况,我们在第一集讲过了,失败了。失败的一个原因,就是助手秦舞阳关键时刻吓瘫了,把两个人完成的任务,压在了荆轲一个人身上。当然我们不能假设,假如荆轲等到他的客人,能完成任务吗?我们不能假设,至少这个任务,一下子激怒了秦王嬴政,秦王嬴政立即下令,攻打燕国,刺秦发生在公元前227年,秦王赢政派兵攻打燕国是在公元前226年,到了公元前225年,把燕国主力击溃,燕王逃到辽东,公元前222年,秦军攻占辽东,抓获了燕王喜,就是燕国的最后一个国君,燕国就彻底灭亡了。
[画外音]燕国是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封地在今天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地区,都城是蓟,位于现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比较弱小,很长时期里默默无闻,没有参与逐鹿中原的战争,对于别的国家也没有太大的威胁。因此有人认为,导致燕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荆轲刺秦这件事。那么,燕国的灭亡是这样简单吗?今天,王立群将从燕国的历史入手,为您剖析燕国灭亡的深层原因。
导致燕国灭亡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禅让乱国;第二,灭齐自削;第三,疲赵自弱,我们分别加以说明。先说第一点,禅让就是把国君的位子传位给一个不是自己王族同姓的人。这件事发生在燕王哙这个时期。燕王哙执政的时候,有一个相国叫子之。这个人很有野心,很想做国君。他用了两手,第一手,利用齐国的一个使者,事先和齐国的使者串通好了,齐国使者见到燕王哙以后,两个人就对话。燕王哙就问齐王怎么样,使者说齐王绝对不能称霸。燕王哙就问为什么,他说因为齐王不重视自己的大臣。燕王听了以后,对自己的大臣丞相子之就更重视了。然后等齐国使者走的时候,子之送给使者一笔重金,这是第一手。第二手,他找了燕国的一个亲信,奉命去和燕王哙说话,他说我们都知道尧,到今天都传唱他的美名,因为尧曾经想把他的国家传给许由,许由没有要,结果尧就得到一个禅让的美名,他说你现在何不把你的国家禅让给子之呢?子之一定不敢要,这样你就得到一个禅让的美名了。这么一忽悠,燕王哙竟然做了一个荒唐的决定,把自己的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让了以后不久,子之又派人去忽悠燕王哙去了,说现在子之已经有了行使的权力,但是大臣们都还是太子的人,实际上是一个大臣是太子的,名义上是子之接受你的禅让,这样一个局面。为了一个好的名声,你不如把大臣的任命权也交给子之。燕王哙为了名声,就把兜里的一个一个小图章,都是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官印,装了一包,交给了子之,他就完全不管朝政了。子之治国三年,天下大乱,燕国治理的一塌糊涂。而这中间,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太子。太子本来可以继位的,现在一下子他爹传位给了相国,他没有权力了。太子就和将军联合起来想造反。这个时候,齐缗王一看机会来了,就派人跟燕国的太子说我支持你,然后太子就带领军队攻击子之。结果打了几个月,燕国死了几万人,燕国大乱之中,齐国趁机出兵,五旬而举燕,五十天的时间把燕国全境占领了。齐军来了以后,把子之醢了,就是剁成肉酱,把燕王哙杀了,齐国就统治燕国了。开始的时候,燕国老百姓是支持的,但是齐军到了以后,做的事情不好,第一,随意杀人;第二,毁坏宗庙;第三,掠夺宝物,导致燕国的老百姓叛乱。齐国的军队在燕国呆了两年,不得不退出来。燕国的老百姓就拥立了一个新君,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以后,就想报仇,就跟手下一个大臣,郭隗商议这件事。郭隗说你要报仇,必须要寻找人才。燕昭王说,我上哪儿去找人才呢?郭隗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古代有个国君,非常想要千里马,到处找人买不到。国君身边有一个涓人,就是一个清洁工,去替这个国君找千里马,最后找到千里马。买的时候,千里马死了,买了一个马头回来。国君很生气,说你怎么给我买一个马头回来,花了五百金。这个清洁工给他讲了一个道理,这个事只要一传出去,千里马就来了。你想想你花了五百金买了一个马头,活马能不来吗?结果一年之间,千里马来了好几匹。讲了这个故事,郭隗说,你现在要找揽贤才,就从我做起,我是一个本事不大的人,你对我这样的人还高规格接待,比我强的人就会蜂拥而至。燕王一听有道理,就给郭隗搞了一个豪华住宅,用最高的礼节招待郭隗,这件事很快就传出去了,果然来了很多人,这些人中间我们只讲一个,就是乐毅。乐毅是个军事家,很能打仗,他到燕国以后,燕昭王任命他作亚卿。燕昭王找机会攻打齐国,这个机会等了很长时间等到了,就是五国攻秦。事情发生在公元前287年。
[画外音]五国攻秦发生在秦昭襄王时期,这一年距离秦始皇统一六国还有六十六年时间。秦昭襄王自恃实力强大而使用了帝号,激起了各国的不满。于是赵齐燕韩魏五国合纵攻秦,最终迫使秦国废除帝号,割地媾和,秦国遭受重大挫折。
五国攻秦的时候,齐国趁这时候把一个挨着齐国的小国,叫宋国给灭了。齐国灭宋早有野心,找不到机会,五国攻秦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灭宋以后,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因为宋国被齐国一家独吞,引发了三晋,楚国,秦国都不满意。燕昭王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所以燕昭王频频派出使者,五国之间也相互串通,联合起来攻齐。而秦国当时的丞相魏冉也想通过灭齐得到一个商业中心,来作为自己的封邑。公元前284年,韩赵魏加上秦,燕五国攻打齐国,齐国被打败了。打败以后,其他国家都是割了齐国一块土地就退兵了,只有燕国穷追猛打,死活不撤兵,一直追到齐国的都城临淄,把临淄攻占了。攻占临淄以后,乐毅把齐国的珍宝,把齐国宗庙的祭器都运到了燕国,燕昭王高兴了,封乐毅为昌国君,让乐毅镇守齐国。乐毅在齐国一待就是五年,这五年期间,他改变了齐国的建制,把齐国的地方变成了燕国的郡县,唯独两处没有攻下来,一个是莒,就是今天山东的莒县。一个即墨,就是今天山东的平度,其他地方全攻下来了。燕国灭齐整整五年,五年以后,齐国的田单用火牛阵把燕国人赶了出去。这件事情说明,燕国国君实际上非常糊涂,齐国被灭以后,谁是受益的国家?第一个是燕国,还有一个受益国,就是秦国。因为齐国是秦国一个强大的对手。齐国从此以后一蹶不振,最大的受害者是三晋。因为秦国攻打韩赵魏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齐国的支持。齐国在这以后明哲保身,不再管了。秦国就放手打韩赵魏,最后秦国首先灭掉的也是这三个国家。韩赵魏灭了,燕国也就完了,所以燕王是没有战略眼光的一个国君,燕昭王灭齐实际上是削弱了自己。当然我们也不能全怪燕昭王,燕昭王这个分寸是很难拿捏的。如果打齐国不够,齐国是个威胁,打得过头,秦国又是个威胁,打得正好,很难把握。灭齐是双刃剑,齐国被削弱之日,齐国也就快完了。齐国完了燕国也就保不住了,他看不到这一点,这是燕国灭亡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疲赵自弱。赵国受秦国的攻击最猛烈,赵国是战国后期,山东六国中,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是由于赵国的苦战,才有了燕国和齐国的和平,赵国军民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了燕国和齐国。换句话说,秦国的远交近攻,攻的就是赵,赵国是以一国之力保护山东六国。但是燕国国君非常糊涂,长平之战以后,公元前251年,燕国就偷袭赵国,导致赵国在公元前250年,249年,248年,连续三年攻打燕国,燕赵之间不断的打。这让赵国在长平之战以后得不到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45万主力,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最主要的,第一休养生息,第二广交朋友,时刻准备秦国的再一次进犯。如果燕国的国君有战略眼光,决不能在这个时候骚扰赵国,让赵国得不到休息。赵国得不到休息,就会疲怠,最终会垮调的。赵国垮掉以后,秦国的大军就陈列在燕国的边境之上了。所以看起来是疲赵,实际上是自弱。所以燕国的灭亡,原因不是荆轲刺秦,是另有原因。这三个原因我们都讲了。所以说燕国的国君糊涂到什么时候,他的都城蓟被秦军占领以后,他逃到了辽东,逃到辽东以后,燕王喜还觉得这件事是太子丹引起的,把太子丹杀了,想用太子丹的人头缓解赢政的愤怒,让燕国能够苟延残喘,作为国君,作为父亲,无论哪一个角色,都不至于糊涂到这个地步。他觉得秦国打他,就是因为激怒了,他不知道秦国灭他是既定方针,是大势所趋。所以,燕国的灭亡,也是咎由自取。赢政在灭了燕国以后,六国中间,就剩下了齐国和楚国,那么下一步,他又会攻打哪个国家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3:秦灭楚国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3:秦灭楚国
[画外音]秦王嬴政在攻下韩赵魏等中原国家之后,就把统一的矛头对准了南方大国,楚国。楚国地域辽阔,历史源远流长达八百年之久。秦王嬴政对楚国早已垂涎三尺。可是楚国实力非常强大,尤其是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一百年前,楚国兵强马壮,横扫中原,已经露出争雄之势。到了秦王嬴政时期,楚国的实力依然不可小视。尤其是楚国还有一个著名的将领,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项燕。楚国在大将项燕的保护下,秦国一时也奈何不了楚国。可是当秦王嬴政派出大将王翦进攻楚国之后,秦楚对峙的局势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用了三年时间,强大的楚国就被秦军攻陷。那么秦国最终是依靠怎样的谋略把楚国消灭的呢?楚国灭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楚国不是一般的小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相当大的国家。楚国的地理位置大概是今天河南的中部向南,都属于楚地。秦王嬴政手下曾经有一个大臣,说过两句非常有名的话:“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如果连横成功了,那么秦国的国君可以称帝;如果合纵成功了,那么楚国的国君可以称王,是把秦楚并列的,可见楚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派王翦和蒙武,带领六十万军队去灭楚。王翦是秦王嬴政手下最得力的战将,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他与儿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盖世奇功。除韩国之外,其他五个国家都是被王翦父子所灭。王翦到了楚地以后,并没有对楚军发动进攻,而是让他的六十万军队待在兵营里,天天好吃好喝,还有非常漂亮的淋浴设备,就是不打仗。这时候楚国知道秦军来了,动员了全国的军队集中起来进攻,就是向王翦挑战,王翦不打。这个局面就是秦军来了,就是休息,楚军主动挑战,但秦军不应战,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灭楚之战就是这样开始的。其实王翦是要挫一挫楚军的锐气,所以他就不打。一年以后,王翦就问手下的人,士兵们现在干什么,手下人说士兵们天天吃饱了喝足了,就扔石块,看谁扔的又远又准。王翦很高兴,觉得自己的士兵一年养精蓄锐够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楚军因为挑战了一年,仗打不成,开始调防,把军队向东移动。王翦趁楚军移动的时候,突然调集精兵追击,一下把楚军打败了。第二年,王翦和蒙武功入了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寿春,就是今天安徽的寿县,把最后一个楚王负刍抓住了,这样楚国基本上就灭了。但是还有一个人,叫项燕,就是项羽的祖父,在淮南又拥立了一个楚王的后裔,叫昌文君,重新起兵反秦。王翦和蒙武又带兵到淮南,和项燕作战,结果昌文君被杀,项燕兵败自杀,楚国最后的力量消耗殆尽。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22年,王翦最后又降服了越君,因为楚国的南部是越族人居住的地方,算是彻底平定了楚地。秦国在楚地设立了三个郡,楚国彻底灭亡了。
[画外音]楚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早实行变法图强的国家之一,甚至比商鞅变法还要早。那么幅员辽阔的楚国为什么会在短短三年之内,就被秦国消灭了呢?
楚国的灭亡具体来讲,就是三点。第一,改革不力;第二,政治腐败;第三,不明大势。我们先说改革,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进行了改革。战国时期最早变法的国家是魏国,楚国变法的时间也不算晚,是在楚悼王时期。这时候魏国有一个名将到楚国来,我们讲过,就是吴起。吴起到了楚国,先做了一年边地郡的太守,一年以后,楚悼王发现吴起很有才,就提拔他做了楚国的令尹,就是宰相,让他主持变法。吴起的变法从时间上来说,比商鞅变法还早二十年。吴起变法包括四项内容,第一,废除世卿世禄,就是一些贵族家庭,在政治上可以继承爵位,在经济上可以继承俸禄,这就是世卿世禄。这种制度是西周时期非常普遍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那些杰出的人才,由于祖先没有立功,就没有继承权,政治上的特权,经济上的特权继承不了。这些人才对国家有很大的贡献,但是的不到应得的报酬,所以这些人没有积极性。吴起的做法就是均爵平禄,“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封君,就是贵族,子孙到了三代,他的爵位和俸禄就要收回来,当时这是很了不得的。那些封君都是老干部,他们的子孙要享受他们的爵位俸禄,但是到了第三代,就要收,收回来给当代立功的那些人,这是很重要的一条。第二条叫整顿吏治,楚国的官员制度有两大毛病,“大臣太重,封君太重”,就是大臣和封君太多,这些人享受国家大量的俸禄,但是不为国家立功,所以吴起就是要废除他们这些人享有的特权,减少这些人的数量。第三点,奖励耕战,那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强大,其实就是两点,第一,农业,就是耕;第二,军事,就是战。吴起非常重视对耕和战的奖励,充分调动农民和士兵这两部分人的积极性,这样国家有粮,战斗力增强。第四点,广辟土地,楚国是个大国,不像三晋韩赵魏处在中原,地域狭窄。楚国的土地本来就很广阔,再加上楚国灭掉一些国家之后,他的土地更多,吴起就建议让一些贵族去开荒,这样一来,楚国的土地扩大了,粮食收成增加了,国家也就富裕了。从这四个方面看,吴起的变法广度,深度,力度相当大,如果能持续下去,楚国可以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秦国有一个相国叫蔡泽,他评价吴起变法时说:“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可见吴起变法是相当可观的。但是最终吴起的变法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也很简单,第一,楚悼王去世;第二,反对派强大。那个时代,一个大臣实行的改革,最根本的需要是国君的支持,而国君支持的力度,又取决于国君寿命的长短。吴起的运气不好,他的变法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处在楚悼王的晚年,变法刚刚开始,楚悼王死了。他一死,就在灵堂之上,那些大臣贵族们就拿箭要射死吴起,吴起没有办法,就跑到楚悼王尸体上,把身子伏在上面,然后被乱箭射死了。当然吴起很聪明,最后趴在楚悼王的遗体上,这些箭有些射中吴起,有些射中楚悼王的尸体。所以等安葬仪式结束后,查出这个案件的时候,新楚君把射中楚悼王遗体的这些宗族灭族了,这一次牵连了七十多家,还有没射中的呢,你想想反对吴起的人有多少。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对他,触动了既得利益,所以吴起最后是死在反对派之手,这样一来,改革就失败了,这是楚国灭亡的第一个原因。
楚国的政治腐败主要表现在用人方面,楚国的用人,前期主要是用公族,就是国君的亲戚。中期,用的是屈,召,景三大姓,屈原就属于屈族。晚期,重用了一个人,我们重点讲一下,就是春申君黄歇。黄歇是楚顷襄王的弟弟,也属于公族。应当说,楚国的用人,主要是公族和一些大姓,这种制度有他的好处,就是信得过,但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其他家庭出身的杰出人才没有出头之日。秦国强大,是用了很多六国的人,这些人很多都不是贵族,而楚国用的人主要是公族和贵族。春申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生活十分奢侈,他开始在淮北封了十二个县,后来他提出自己的封地离齐国太近了,又改封在江南,在原来吴国的都城又建了自己的豪宅。春申君晚年的豪宅,在《史记.春申君列传》最后有一个太史公曰,就是司马迁,个别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写的,有这样几句话:“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说我到楚地,看见春申君当年豪华的住宅,太漂亮了。春申君晚年修建的住宅,一直完好的保存到西汉中期,司马迁还看到了,可见他生活腐化到什么程度。我们再看看春申君,政治上十分糊涂。当时楚国国君楚考烈王执政能力很差,而且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没有生育能力。春申君为这件事情想了很多办法,《史记》记载了一件事,说楚国当时有一个人叫李园,李园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妹妹,他想把他的妹妹献给楚考烈王,但是又听说楚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如果直接献上去,将来没有孩子就会失宠。所以,李园就先投到春申君门下,然后请假回去,该回来的时候,他有意拖延了几天,等误期回来以后,直接找春申君解释。春申君问他你为什么误期了,他说我有一个妹妹非常漂亮,我回家的时候,刚好赶上齐王来我们家提亲,以为这个事儿耽误了。春申君一听,就比较感兴趣,就问,齐王要娶你妹妹,结果怎么样啊?李园说我没答应。春申君就说,能不能让我见见啊。李园说可以,然后就安排自己的妹妹入宫,跟春申君见了一面。春申君非常喜欢,笑纳了。过后不久,李园的妹妹怀孕了,这时候,李园的妹妹和李园商量了一下,然后李园的妹妹就和春申君说,说楚考烈王很信任你,你在楚国作了二十多年相国,国君对你的信任超过对他兄弟的信任。现在国君无子,一旦国君下世,没有孩子不能传位,只能传给兄弟。他的兄弟继承王位,用他们信任的人,你这个相国就保不住了。眼下有一个办法,第一,我怀了你的孩子,第二,咱们结合的时间短,外人不知道,你不如把我献给楚考烈王,将来万一生了儿子,肯定是太子,将来一继位,你就成了国君的父亲,何愁相位不保。史书记载:“春申君大然之”,认为非常有道理,就赶快让他住进宫里,然后向考烈王推荐,考烈王见了以后也很喜欢。入宫以后,到了生孩子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考烈王就把这个儿子立为太子,把李园的妹妹立为王后,李园也受到了重用。
在这个时候,考烈王病危,有一个人去见春申君,一张口就说了三个问题,说你有三个想不到。第一,有想不到的福,第二,有想不到的祸,第三,有想不到的人。想不到的福,这个人说,你做了二十五年相国,名义上是相国,实际上就是楚王,掌握了楚国的实权,楚王如果病故,太子太小,继承王位以后,实际上还是你掌权,你既可以辅佐太子,也可以夺过王位自己当,这就是想不到的福。第二,这个继承王位的人,实际上是你的孩子,据我所知,李园豢养了一批刺客,就等着谋杀你,老烈王一死,李园就会抢先入宫,等你入宫的时候,就会把你刺杀掉,这是你想不到的祸。第三,你想不到的人就是我,我能给你解决这个危难,你把我送到王宫的卫队中间做个下层职务。楚王一去世,李园就要进宫,我就把李园杀了,你就没有事儿了。春申君听了以后,大不以为然,不相信。他说,第一,李园是个很软弱的人,做不了这种事。第二,我对李园很好,他不可能杀我。这个门客看春申君不听,就知道春申君会被杀,自己也会受到牵连,连夜就逃了。只过了十七天,楚考烈王死了,李园就立即入宫,然后春申君入宫,李园就让刺客把春申君杀了,紧接着,把春申君家满门抄斩。《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件事足以说明楚国的政治腐败了。春申君是楚国晚期最受重用的人,被杀那一年,是公元前238年,也就是秦王嬴政九年,离赢政发动统一中国的战争只有八年。你想想,春申君实际上是楚国最后一段时间作了二十五年相国的人,这样一个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惜作出这样的事情,这是楚国用人上非常失败的一点。
楚国灭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明大势,不了解战国发展的大趋势。春秋时期最大的趋势就是争霸,所以有春秋五霸这一说。战国时期的趋势是统一,如果明白这一点,要么让楚国强大起来,由楚国统一天下。要么看清形势,把最强大的国家给抵制住。结果楚国没有强大起来,当时最强大的是秦国,对秦应当遏制。我们讲两件事,看看楚国的国君是不是意识到这件事。第一件事,邯郸之战,我们讲过,秦军围困邯郸,想要一举灭赵,平原君搬来魏国和楚国的救兵,打败了秦军。这时候,山东六国的国君,最需要做的事,是尽快联手对付秦国,一步一步削弱秦国。结果,燕国认为赵国的壮年人都死于长平,去进攻赵国。赵国不休养生息,连续四年攻打燕国。魏国也去打燕国,楚国趁机把鲁国灭了。这样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这六国之间就开始互相吞并,没有一国的国君了解天下大势。再举一个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了一篇非常长的上疏,叫楚国上疏,是一个楚国的使者,给秦国最后几位国君中某一位国君的。它代表了当时楚国的一个观点,这封上疏的内容,重要的有两点,第一,伐楚不如善楚,讨伐楚国不如和楚国联合起来。第二,灭楚不如灭韩魏,就这么两点内容。可以看出来,这封上疏明显是嫁祸于人,希望秦国把矛头指向其他国家,说明一点,没有战略眼光,只看到局部利益。楚国可能暂时免除了被灭掉的危险,但从长远来看,这个上疏只能够让秦国的国君更清楚地懂得远交近攻的政策是正确的。
所以,最终楚国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灭亡了,楚国的灭亡意味着秦王嬴政的统一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基本上五国都灭了,只剩下一个齐国。对于齐国,秦王嬴政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4:不战而降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4:不战而降
[画外音]秦王嬴政拉开统一六国的序幕后,兵锋所向,战国七雄中的韩国,赵国,魏国,燕国,楚国一个个烟消云散。现在秦国的大军直接面对着最后一个对手,齐国。齐国疆域辽阔,是战国七雄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而且齐国因为不和秦国接壤,又受惠于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休养生息,几十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所以,当秦国大军进攻齐国的时候,齐国还有上千里的土地,数十万的雄兵。那么,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在秦王赢政的大军兵临城下之际,还没有打,就举国投降了呢?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就是灭楚大将王翦的儿子,他在灭了燕国残部以后,带领军队从北方打入齐国。这时候,五国已经全部被灭了,仅仅剩下了一个齐国。所以齐国的国君田建慌作一团,非常紧张。因为第一,五国全灭了,只剩他一个。第二,秦国的军队是从北方打到齐国的边境。想打,田建打不成,因为齐国已经几十年没有做过战争准备,一直是不准备打的,突然间迎战来不及。不打,束手待毙,所以齐王建就是两难。这时候,突然得到一个消息,秦王嬴政派了一个使者来,田建一听,高兴坏了。因为他觉得五国被灭的时候,五国的国君什么下场,两种,第一,俘虏,第二,杀死。他这个地方派使者来了,如果想杀他的话,会派使者吗?所以田建就在都城临淄,齐王的宫殿里面举行了一个非常盛大的仪式欢迎秦国使者。秦国使者来到以后,对齐王田建说,秦王还是非常喜欢你的,但是想让你把你的国家交出来,秦王给你五百里土地,让你做个封君。齐国的最后一个国君,田建一听非常高兴,他觉得这个下场比其他五国国君强多了,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下令举国投降。所以齐国最后被灭的时候,和其他五国都不一样,不战而降。齐王建就随着秦国的使者,到秦国去了,秦王就把他安排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叫共,就是现在我们河南省的辉县,安排在这个地方一片松柏林里面,说着周围五百里都是你的。然后派兵把松柏林包围起来,断绝所有的供应,齐王田建最后就被饿死在这片松柏林里面。他原来还做着一个封君的梦,没想到自己最后的下场是这样。六国中间,最后一国,齐国就这样被灭了,所以齐国灭的非常奇特,所以我们要单独提出来说一说。我们回顾一下六国被灭的过程,抵抗最坚决的赵国,秦灭六国,主要打的就是赵国。赵国的赵奢在阙与大败秦军,赵国的廉颇在长平打得让对方没有办法,只好用反间计把他拿掉。赵国即将灭亡的时候,大将李牧还连续把秦军打败,最后秦军没有办法,反间计拿掉,赵国是这样的。燕国比较弱,虽然弱,还派了一个荆轲刺了一下,不管怎样还挣扎了一下。齐国伸着脖子等着人家一刀,灭的最窝囊,不战而降。
[画外音]齐国是周王朝分封诸侯的时候,最早分封的国家之一。齐国地处今天山东省的东北部,物产丰富,历史悠久,那么这样一个国家,为什么会不战而降呢?我们翻开《史记.齐世家》,从齐国兴衰过程中,也许能找到历史的一丝脉络。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就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姜太公,齐国还是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国家。可以说,齐国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在战国后期,齐国由于独自灭了宋国,导致五国伐齐,从而元气大伤,曾经的辉煌不再。齐国晚期虽然实力衰落,但也有上千里的土地,数十万雄兵,可是在面临秦国进攻的时候,齐国却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了,这是为什么呢?
齐国灭亡的原因,概括起来就两条,第一,国策失误;第二,政治腐败。国策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大政方针,如果你国策失误了,那么这个国家的灭亡也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将齐国灭亡,就从齐国的国策失误开始讲起。齐国国策的失误,不仅仅体现在齐国的末期,齐国的中期,国策也有失误。齐愍王时代,滥用武力。齐愍王对旁边的宋国一直垂涎三尺,想把宋国灭掉,灭了宋国,就可以大大扩充齐国的国土。齐愍王只顾的灭宋,忘了一条,当时天下的形势,就是齐国和秦国的力量比较强,秦国比齐国稍强一些,秦国是非常想要削弱齐国的。但是削弱齐国,又没有一个办法,所以秦国就派使者怂恿齐国把宋国灭掉。齐国这样干的结果,最后是犯了众怒,这是秦国想让齐国上当。燕国也想让齐国灭宋,因为燕国和齐国有世仇,齐国曾经灭掉燕国,灭了两年,燕国一直想报仇。报仇燕国一国的力量又不足,怎么样联合诸侯呢,得有一件事,把诸侯惹毛了,这件事就是齐国独吞宋国,天下诸侯都不愿意。当时的形势我们讲过,从春秋争霸到战国统一,战国时期有一个基本的心理,所有诸侯国的国君都不希望有一国非常强大。哪一个非常强大了,一定成为其他国家打击的一个对象。我们讲过连横,合纵。合纵不是单单对付秦国的,也可以对付齐国。如果有任何一国足以强大的让其他国家感到受威胁,那么其它国家就可以联手灭掉,或者打败。这个帐齐国没有算,结果灭了宋国以后,秦国不满意,燕国不满意,韩赵魏也不满意,都觉得齐国占的便宜太大了,所以五国联手,把齐国灭了。灭齐以后,其他国家想法简单,割一块地就行了,唯独燕国,把齐国反过来灭了五年,这是齐愍王国策的失误。齐愍王的失误,在于滥用武力,所以应当说,齐国的灭亡,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国策。从齐国的中期到晚期,他的国策出现了一连串的失误。比如说不用武力,不是滥用武力吗,我就不用武力,齐国后期奉行的国策,“事秦谨,与诸侯信”,恭恭敬敬对待秦国,不和秦国打仗,这叫事秦谨。制定这个国策的人叫君王后,是一个女人。她比吕后专政要早得多,她掌握齐国的国政十几年,但是我们很少提到这个人,实际上这个人还是值得一提。我们讲过五国伐齐,齐愍王野心膨胀,单独把宋国灭了,招致其他国家不满,联手攻打齐国。五国伐齐以后,齐愍王被杀,他的儿子逃了,逃到民间,跑到了莒,就是今天山东的莒县,跑到这个地方一个大夫的家里做了一个佣人。这个莒大夫实际上是一个封君,有一个独生女儿,这个独生女儿很有眼力,一眼就看出这个佣人气度不凡,经常偷着给他拿好吃的,最后还以身相许。齐愍王的儿子也够幸运的,这叫公子落难,小姐相救。当时齐国只有两个地方坚守,一个是莒,一个是即墨,其他的都被燕国占了。坚守期间,这些地方的人,就在寻找齐愍王的后代,要把他扶到齐王的王位上。太子知道这个事情,但是不敢亮出自己的身份,怕是人家下的套,但是他一直关注这件事情。后来过了很长时间,发现别人是真心找他,才敢于出现。当然人家要做一番考察,结果他确实是,他就被立为齐愍王之后,齐国的国君了,史书称为齐襄王。齐襄王继位,就把莒大夫家的这位小姐立为王后,这个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君王后。君王后给齐襄王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我们一开始说的,不战而降的齐王建。虽然她身为王后,但是她的父亲不认她这个女儿,说他的女儿不经过媒人,私订终身,玷污了自家的门风,还是很顽固的。但是君王后对自己的爹妈都很孝顺,首先是个有慧眼的人,第二,她是个孝女。在莒地生活了五年,然后田单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复国。
[画外音]田单是齐王的远方亲戚,在燕军进攻即墨时,被推举为首领。他挑选出一千多头牛,在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尖刀,用火点着牛尾巴,趁着夜色把牛赶向燕军。利用火牛之威,大败燕军。然后田单又接连收复被燕国占领的城池,使齐国最终复国。这场战争的胜利,使齐国又存在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后,秦国灭掉齐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在田单大败燕军的时候,齐国的太子,也就是继位的齐襄王,重新掌管了齐国,齐国仍然是战国七雄之一。
这样,齐襄王就把他的国都又移到临淄,但是齐襄王并不是一个长寿的人,只做了19年国君就死了。死了以后,他的儿子田建继位,大权掌握在他的母后手里,这就是君王后。君王后这个人,对秦国一直奉行“事秦”的国策,不和秦国对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长平之战,赵国缺乏军粮,向齐国求救,君王后下令不给,不掺和秦赵之间的事。赵国没有军粮,最后兵败,损失了45万主力,从此一落千丈,而这个决定,就是君王后做出来的。
君王后死后,齐王建一直奉行对秦国友好的政策,这个政策恰恰和秦国远交的“交”相吻合。这样齐王田建在位,可以说前43年没有遇到危机。到第44年,王贲率领大军来了,而且派了一个使者,他一相信,最后就饿死了。所以这个齐王田建,在国策上犯了一个大错误。齐王田建的糊涂,我们还可以举几个例子。曾经有一次,齐王建准备到秦国去朝拜秦王,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结果被手下的一个人拦住了。他说大王不要走,你想想我们拥立你为齐王,是为你当王才拥立的,还是为了国家才拥立的?齐王建说,当然是为了国家。既然是为了国家,你怎么能抛弃国家到秦国去呢?这样,齐王建才没有去。这件事被另一个官员知道了,这个官员就以为齐王改变国策了,他亲自去见齐王建,提了两条建议。第一,我们齐国还有几十万军队,五国虽然灭了,但是三晋亡国以后,不愿意亡国的官员都到了齐国,有几百人。楚国亡了,楚国的官员到了齐国,也有几百人。如果大王给三晋的官员十万人,给楚国的官员十万人,让他们各自回去开展复国运动,这下子秦国的兵力就分散了,我们齐国就不至于亡国。虽然有一些夸大之词,但总的来说,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救国方针,但齐王建听不进去,不予采纳,还是奉行不得罪秦国的国策。那么齐王田建奉行这个国策,到底是为什么呢?理由有三条,这个理由行得通行不通是一回事,这三条是,第一,不愿得罪秦国,因为齐国是秦国远交近攻的受益者,齐国和秦国不交界,就不会直接受到秦国的军事打击,这样一来,就愿意和秦国保持友好,保持自己短暂的和平,就不去帮助其他国家,主要是不帮助三晋。韩赵魏直接靠着秦国,属于秦国近攻的对象,齐国属于远交的国家。范睢向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这个策略,让三晋深受其害,让齐国得到短暂的和平。但是三晋亡国,齐国的亡国也就快了。这个国策是有巨大代价的,但是这个代价齐国并没有看清。第二个原因就是金钱战,秦国用金钱收买了齐国最重要的,有权力的大臣宰相后胜。权臣被收买,所以误导了齐王。第三个原因就是五国伐齐,对齐王田建有巨大的影响。五国伐齐中间,就包括韩赵魏,所以齐国从此对韩赵魏是有看法的。不是联手灭我吗?现在你们受到秦国的攻击,我也不管。但是他忘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这个所谓的教训,也误导了他。齐王田建一直执行这个错误的国策,最后愚蠢到交出自己的国家,把自己饿死了。所以我们觉得,齐国的失败,首先是国策的失败。从齐国中期到晚期,他的国策出现一连串的错误,这就给了秦国足够的理由。所以秦国灭齐,是齐国自身衰弱和犯错误导致的,这是齐国灭亡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政治腐败。君王后执政15年,死了,临死的时候,给田建说了一句话,说大臣中间有一个值得重用的。田建是个窝囊废,听说有一个可以重用的,赶快说,我拿笔记下来。等他拿出纸笔,叫君王后说,君王后说我忘了。这个事儿史书记载就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不相信君王后忘了。君王后能识别齐襄王流落到民间作了佣人,直到人家气度不凡,将来有作为,你说她能看不出来大臣中间谁可以用吗?那为什么最后不说,我说一个事实,君王后死了以后,齐王田建名义上是国君,但没有能力掌管国政,齐国的国政落到君王后的弟弟,后胜的手里。我的看法是,君王后已经看出她死后,后胜要掌管国政,也知道齐国的大臣哪一个可堪大用。她本来想说,但是说的结果会导致齐王建倚重大臣,而她的弟弟则失去权力,所以她欲言又止。后胜是一个极其贪婪的人,后胜是齐王建的舅舅,又是宰相,有很大的权力,非常富有,他还贪婪。秦王赢政要的就是他的贪婪,所以秦国打了一张牌,就是金钱牌,给后胜送了大量的金钱,不但对后胜行贿,而且对他手下的门客也行贿。结果后胜和他的门客整天给齐王田建灌输一个思想,不要跟秦国打,不要帮助其他国家。秦国这一手划得来,秦国灭六国是两手,一手是武力,另一手就是金钱。我们讲战国史,讲每一个国家的变法图强。秦国,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魏国,李愧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赵国,胡服骑射,唯独齐国没有变法图强。齐国有名将,比如孙膑,有名相,也有名君,但是齐国就是没有变法图强。为什么?齐国占尽天时地利,国土面积大,最早分封,也没有像韩赵魏那样受到严重的生存竞争。所有这些国家,变法的根本原因,都是生存的艰难。齐国本来首封之君是姜太公,就是有名的功臣。齐国的国土又非常好,所以齐国就不知道变法,没有生存危机,所以没有变法的迫切要求,这是齐国政治腐败的很重要原因。齐国就没有秦国那样用军功爵制保障为国立功的人,所以谁还会为齐国作战?这样一来,齐国政治的腐败,就一天天积累下来。国策的失误,和政治的腐败,两方面的因素,最终导致了齐国的亡国。所以齐国的亡国,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中间,是一个经典的战例。《孙子兵法》说过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通过战斗,派一个使者一说就投降了,这是最高明的战争,齐国的灭亡,正好印证了这句话。而这句话就是齐国人写的,这真是个绝妙的讽刺。齐国亡国的时候,还有上千里的土地,数十万雄兵,没有打,投降了。齐国的灭亡,造就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公元前221年,最后一个灭掉齐国,统一中国。我们用了12集介绍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经过,而历史记载这个过程,加起来不到500字,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战争。如果仅看最后亡国的那一点,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势如破竹那么秦始皇统一天下,为什么如此简单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5:股肱之臣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5:股肱之臣
[画外音]公元前221年,随着齐国不战而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全部结束,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六国灭亡的时间和顺序。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仅仅十个春秋,秦王嬴政就为历时两个半世纪之久的战国时代画上了句号。这十年之中,秦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风卷残云般统领了中华大地。秦军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为什么秦国的统一事业如此顺利?秦王赢政凭借什么完成统一大业呢?
我们用了12集讲了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的过程,说起来很简单。我们曾经概括了四个字,叫势如破竹。那么赢政为什么能用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个伟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手下有一批非常能干的文臣武将。赢政身边的武将,首推王翦,王贲父子二人,这两个人在灭六国的过程中作用极大。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就是今天陕西铜川,他就是秦国人。赢政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29年,到公元前228年,在灭了韩国以后,赢政命令王翦灭赵。王翦灭赵用了一年多时间,就灭掉了秦国在六国中间最强劲的对手。第二年,赢政二十年,发生了一个突发性事件,就是荆轲刺秦。事件发生以后,赢政非常生气,就命令王翦攻燕。王翦带领大军击败了燕军的主力,他没有把燕国完全灭掉,但是把燕军的主力完全击溃了。赢政二十一年,王翦的儿子王贲,奉命攻打燕国都城蓟,就是现在的北京。王贲把燕国的都城占了,燕国最后一个国君燕王喜逃往辽东,燕国是被王翦,王贲父子两个共同击败的。赢政二十二年,王贲奉命灭魏,我们讲过,这一仗很简单,水淹大梁,三个月灭魏。
[画外音]王翦是赢政最为倚重的将领,在灭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不朽战功。但是我们不能排除赢政身上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同样在王翦身上,赢政也失去过一次灭楚的绝好时机。这和一个叫李信的人有关。
李信和我们讲过的汉武帝时期,一个名将李广有关,李信是李广的先祖,李信冒尖的原因是,燕王不是逃到辽东了吗,李信就带领军队,追杀太子丹,带领几千人追杀。燕王喜没有办法,为了保全自己,把自己的儿子太子丹诱杀了。他想用太子丹的人头献给赢政,保住自己的地位。这个做法我们现在看来肯定要失败的,这说明燕王喜毫无政治眼光。但是李信因为这件事得到赢政的赏识,赢政认为他率领几千军队,敢深入敌后去追燕王,所以很喜欢李信。李信当时只有二十多岁,他就问李信,说如果让你带兵灭楚,需要多少军队。李信说二十万足够。赢政很高兴,转过脸问老将王翦,说如果你去灭楚,需要多少军队。王翦说非六十万不可。六十万是秦国全部军队的总和,赢政一听就笑了,说王将军老了,打仗都显得胆怯了。然后任命李信带领二十万军队,同时派了一个副手叫蒙武。两个人到了楚地,李信和蒙武分兵击楚,打得很顺。李信打了胜仗以后,就像带兵东进,东进以后想和蒙武会合。会合的地点就在今天安徽的亳州。亳州是曹操的故乡,华佗的故乡,想在那里会合然后进攻寿春。就在李信带领军队向安徽东进的时候,李信没有料到,楚国其实是用了一计,它并没有用全部兵力去和李信拼,楚军的主力悄悄地跟在李信后面,李信不知道。李信的军队向安徽移动,楚军的大部队就跟着李信的军队,跟上以后,立即发动进攻。李信的部队措手不及,楚军打赢以后,没有停,连打了三天三夜,李信的部队被全部击溃,两个军营被攻占,七个都尉被杀,全军大败落荒而逃。这是秦王嬴政在统一战争中唯一的一次败仗,灭楚的第一仗打败了。李信败了,蒙武的军队受到牵连,两个人同时败逃。消息传到赢政那里,赢政非常生气,因为他灭韩赵魏,又击败了燕,下一步要灭楚,打败了。震怒之余,第一个反应,就是坐着快车,立即去频阳见王翦。这个很不容易,因为王翦说非六十万不行,李信说二十万就可以摆平,结果李信大败而归。见王翦以后,赢政第一点就承认错误,说没有听将军的话,让李信羞辱了秦国,现在我请将军出山,我错了,将军对了。这第二点也很不容易,我们只知道秦始皇是个暴君,不知道在统一六国的进程中间,他是一个用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的国君。王翦第一个反应,推,我老了,不中用了,无法承担这个责任。当然赢政坚持让他出山,王翦说可以,但是我还是那个办法,非六十万不可。赢政说行,这还不算,王翦说我还得要地,要房,要大量的湖面,要了很多东西。赢政听了,就哈哈大笑,说你身为大将军,带六十万军队灭楚,还担心你的家里过不好吗?王翦说我的志向不高,不希望裂土封侯,只希望你现在用得着我的时候,要点财产,给子孙留份家业。赢政听了,就要什么给什么,全给了。王翦带着军队就走了,兵出函谷关,又派了五波人回去,拿着王翦开的单子,继续要。王翦手下的人都觉得将军是不是过了,已经给你那么多东西,还要。王翦说,秦国就六十万大军,我全带走了,大王又是一个多疑的人。我要是不要,他会怀疑我有野心,我要的越多,他就越放心,贪财的人,不会有其他政治野心,所以我们说,贪婪也是一种保护色。一个军事将领,有这种头脑,很不简单。到了楚地以后,因为第一次李信带兵来,楚国打了胜仗。王翦是第二次来,楚军就气势汹汹。王翦不打,我们前面讲过,六十万大军抱成一个团,养精蓄锐,一年不打,就这样坚持了一年,楚军的锐气全部尽了,所以想移动一下军队,趁着这时,王翦倾巢而出,一下子把楚军打败了,所以王翦独立灭了楚。秦国统一,最难打的是两国国家,一个是赵,一个是楚,都是王翦灭的。这时候,秦始皇二十六年,王贲奉命灭齐,齐王不战而降,这样,父子二人,王翦灭了赵,楚,王贲灭了魏齐,父子联手灭了燕国,一共灭了五个国家。秦始皇手下有这样的将领,秦始皇慧眼识人,重用了王翦,王贲。王氏父子也利用这个平台,展现了父子两代的军事才华,所以,秦始皇灭六国,很重要的原因,他手下有的是将领。
[画外音]除了王氏父子,秦始皇手下还有一对父子非常有名,就是蒙氏父子,那么他们为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蒙氏父子的第一代,蒙骜。这个人一生侍奉过四位国君,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王嬴政。蒙氏父子的贡献很大,主要有三点,第一,蒙骜夺取了韩国军事重镇成皋和荥阳,这个我们讲项羽的时候讲过,秦国以荥阳和成皋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三川郡。第二,蒙骜夺取了赵国37座城市,导致赵国的国土面积迅速缩水。第三,秦王嬴政五年,蒙骜攻取魏国二十多个城市,建立东郡,就是现在河南濮阳一带,东郡的建立使秦国和齐国接壤。三川郡和东郡都是蒙骜打下来的,所以蒙氏父子的贡老非常大,秦王嬴政手下这么多武将,你说踏统一天下能不容易吗?这时第二个我们要指出来的家族。
秦王手下还有一个军事家,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人叫尉缭。尉是国尉,官名,缭是他的名字,这个人姓什么我们现在不知道了,职务是国尉,就是国防部长。尉缭是秦王嬴政手下一个非常有名的军事家,他的主要贡献有两点。第一,尉缭虽然是军事家,但他并不主张只用武力,主张军事外交两手并用,很有政治眼光。他说赢政你对待六国,就好比一个君主使唤手下郡县的长官,完全掌握主动权。但是我最担心什么,就是像当年韩赵魏暗中结盟,灭了知伯一样。尉缭说,最大的危险,就像三家分晋之前一样,韩赵魏三个弱国联合起来,只是我最害怕的。言外之意,现在六国很弱,但是如果暗中联合,能够把秦国灭了。尉缭说,现在一方面军事手段之外,还要打金钱牌,用钱收买六国权臣,你不过花30万金,就可以买得天下。我们讲过,秦国灭赵,是怎样除掉李牧的,用钱买通了郭开。秦灭齐国是怎样灭掉的?用钱收买了君王后的弟弟后胜,误导了齐王建。金钱牌打起来,代价小,收益大,这叫以大换小。秦王嬴政一眼就看出来尉缭很有才华,尉缭到今天还传下来一部兵书,叫《尉缭子》,秦国所有的军事家,只有尉缭一个人传下来兵书,现在还保存了五卷。尉缭这个人还有个特点,爱看面相,他觉得秦始皇面相不好,认为这个人缺乏仁德,“用人时谦下,得志时吃人”,他对秦始皇的看法并不好。秦始皇对他非常好,他还要逃,不想为秦王嬴政服务,结果这个事被赢政发现了,赢政坚决阻止了尉缭的逃跑,而且照样重用他,丝毫没有不信任,这是很了不得的
[画外音]战国时期,很多六国的人才到秦国发展,而秦始皇对这些人的态度如何呢?史书记载了一个叫顿弱的人,第一次和秦始皇见面的情景,这或许可以看出秦始皇对待人才的态度。
顿弱这个人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因为他很有才,赢政想见他,他提了一个条件,见可以,但是我不下拜,不论见什么君王,我不下拜,同意就见,不同意就不见。赢政说可以,两个人见面,一见面,顿弱就说,大王知道天下有三种人吗。第一种,有其实而无其名,第二种,有其名无其实,第三种,即无其名也无其实,劈头盖脸一番话把赢政说愣了。赢政就问,这三种人是谁啊。顿弱说,第一种是商人,商人地位很低,但是很有钱,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这叫有其实无其名。第二种,农民,农民的社会地位非常高,但是一年到头累得要死,家里还没吃的,这叫有其名无其实。第三种,即无其名也无其实,就是大王您,你有国君之实,但是没有孝母之名,是个不孝之子。你为了嫪毐事件,把母亲封杀了,所以你是既无其名也无其实。秦王嬴政鼻子都气歪了,后来想了想,还是咽下这口气。顿弱这件事很清楚说明,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之前,和中间,是非常虚心的。向王翦承认错误,这个很难做到。另外,只知道秦始皇杀人如麻,不知道还能容纳一个顿弱,所以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前,其实是一个非常谦卑的人。他唯一骄傲的一次,就是派李信带二十万军队灭楚,尾巴刚一翘,被楚国一棍子打下去了,有老实了,夹起尾巴请王翦。赢政这种虚心纳谏的勇气,胸怀大局的气度,在灭六国之前表现的相当充分。
秦始皇待人是非常宽厚的,比如说李信,大败而归,赢政没有杀他,让他和王贲一起灭齐,这也很不简单。王翦父子灭了五国,功高盖世,可以跟汉初的韩信媲美,韩信什么下场?王翦什么下场,安享天年。如果把王翦和白起做一个对比,看得更清楚。战国四大名将,赵国是廉颇李牧,秦国是白起王翦,白起是秦昭襄王时期的重臣,立了无数功劳,被封为武安君,但是白起的遭遇很不好,长平之战以后,白起主张立刻灭邯郸,没有被采纳,重要的原因就是范睢从中作梗。范睢说秦国的军队需要休整,而白起认为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一旦错过,邯郸打不下来。按照白起的意见,在昭襄王时期,已经可以灭赵国了,但是机会错失了。最后,几个月后再去攻打邯郸,让白起挂帅,白起不干,用别人去打,结果打不赢,再请白起,白起还不干。而秦国打败仗的消息是一天一天传过来,结果导致昭襄王更怒,就把怒气迁怒于人。迁怒于人是无能的表现,是自毁长城,结果秦昭襄王夺了白起的爵位,降为普通士兵。秦国实行20级的军功爵制,最高一级是封君,把白起从20级一下抹光。然后让他迁出京城,出京十里地,昭襄王和大臣商议这件事,又有人告状,说白起口出怨言。昭襄王下令追赶白起,追上以后,赐给他一把剑,让他自裁。后来白起仰天长叹,自刎而死。白起的下场反过来印证了王翦的幸运,也说明了秦始皇对待功臣的宽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功臣是公认的,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对待功臣,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且是气度,是你的事业能不能发展的一个标志。秦始皇当了皇帝以后,一个功臣没有杀,对人非常宽厚,这在古代的封建国君中间也是很少见的。宽厚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品德和气质,秦始皇能善待文臣武将,所以秦始皇灭六国是历史的必然。秦始皇有那么多重臣,又能善待重臣,所以只用了10年时间,就扫平天下,统一六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么除此之外,秦始皇统一天下,还有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6:六世余烈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6:六世余烈
[画外音]秦国统一六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秦国历史上去探究他的原因。为什么战国七雄中,秦国最终能统一天下,秦的统一是历史的选择,还是另有原因呢?
秦始皇只用了十年时间,就摆平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所以所有的历史书讲到这个问题,都强调由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但是所有教材都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秦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我想讲讲这个问题,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所谓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向,这个大趋势包括两层含义,一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另一个是历史发展的偶然性。秦统一天下,是历史的必然性,这有两层含义。第一,七代明君;第二,代代重才,这两点构成了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从秦孝公到秦王嬴政,一共是七代国君,没有一个昏君庸主,这个很不容易。再一个,代代重才,都重用贤才,这也很不简单。
[画外音]秦国从立国到秦王嬴政,一共六百多年历史,三十多位国君。而和统一六国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秦国最后的七位国君,他们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王嬴政。那么,这几代国君都作了什么呢?
我们讲讲这七位国君都作了什么,第一位,秦孝公。秦孝公时期,所面临的历史使命是变法图强。当时秦国并不是七国中间的强国,秦要统一,必须要自身强大。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使自身足够的强大,这是打破困境的唯一出路。孝公抓住了历史机遇,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崛起,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第二代,秦惠文王,这个时期,条件变了,历史使命也变了。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变强了,秦国一强,其它六国得了红眼病,因为六国不能看着秦国强大。这样六国的有识之士就要想办法,对付强大的秦国。合纵,就是联合六国削弱秦国,秦国就完了。所以秦惠文王的历史使命就是打破六国的合纵。秦惠文王也完成了这个使命,办法就是连横。
第三代,秦武王,秦武王在位时间非常短,只有三年,因为举重砸死了,而且没有儿子。他是明君吗?秦武王这三年还真了不得,秦武王有一句名言:“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我想坐着车到达三川,就是现在洛阳一带,看一看周天子的王城,死了也不遗憾了。这是秦武王,这个时期,秦国已经很强大了,那么武王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呢?是抓住历史时机,东进中原。公元前311年,年轻的秦武王派左丞相甘茂率领军队攻打韩国重镇宜阳,就是今天河南洛阳西边40公里处,是陕西通往河南的唯一通道,两边是崇山峻岭,中间是一线山路,非常狭窄,是军事重镇。甘茂说要打宜阳,必须联合魏国,秦武王就派甘茂,带了一个副使出使魏国,到魏国一谈,成功了。魏国同意和秦国联手打宜阳,宜阳打通了,秦国才能兵出函谷关,所以这是一个关键之地。甘茂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他出使魏国回来的路上,和副使说,你回去告诉秦王,就说第一,魏国同意很我们联手了,第二,你还说,虽然魏国同意了,但是这个仗不能打。你就这样说,将来所有的功劳都记在你的功劳簿上。他的副使不知道什么原因,回去和秦武王说了,武王很奇怪,打宜阳要联合魏国,现在魏国同意联合,你说不能打,为什么?召见甘茂,甘茂讲了三件事,三件事一说,秦武王明白了。第一,曾参杀人,曾参是古代的一个贤人,在费地居住的时候,这个地方有一个人也叫曾参,结果这个曾参杀了人。之后,就有人给未杀人的曾参的母亲报信,说曾参杀人了。她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杀人,在织布机上照样织布。一会儿,第二个人来报告,他母亲还在织布,有过一会儿第三个人来报告,他母亲把织布机一扔,翻墙就逃了。甘茂说曾参是个贤者,他的母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架不住三个人一说,吓得就逃了。我不是秦国人,我来秦国帮你们打天下,一定会有人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如果我去打宜阳,有人说我坏话,我既没有曾参之闲,你也不会像曾参母亲那样信任我,我能打下来吗?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张议无功,惠文王时期有一个张议,立了很大的功劳,但没有人说张仪立的功,都说在秦惠文王的身上,说臣子立功不算功,这是第二件事。第三件事,文侯烧信,魏国开国之君魏文侯派了一大将,叫乐羊去攻打中山国,打了三年把中山灭了。乐羊很得意,觉得自己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应该受赏,结果一见魏文侯,魏文侯搬出一个箩筐,筐里面是这三年中其他大臣告乐羊的告状信。乐羊一看这么多告状信,魏文侯都不告诉他,压着不放,支持他打了三年,才明白这个功劳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所以乐羊就立即跪下,说了两句话:“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这不是我的功劳,是主公对我的信任。在那个制度下,如果得不到领导的信任,什么也干不成。讲完这三点,甘茂说,你说我敢打宜阳吗?宜阳如果一年打不下来,会有多少人说我的坏话,我还能活吗?魏国虽然同意联合,但这个仗我死活不能打。秦武王明白了,他说咱们定个盟约吧,你替我打宜阳,我对你是绝对信任,谁告状我也不听,甘茂说可以。然后甘茂就去打仗,打了五个月,秦武王收到一大堆告状信,秦武王动摇了,要求甘茂撤兵。甘茂就回了封信,说咱们的合同还算数不?秦武王一听这话,就继续增兵,最后,甘茂把宜阳拿下来了,杀了六万韩兵,打开了韩国的西大门,秦国的军队可以兵出函谷关,直达洛阳。这个举重而死的秦武王只活了三年,也没有结婚生子,但是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第四位国君,秦昭襄王,昭襄王的功劳更大,在位56年,把大儿子熬死了。昭襄王时期,秦国已占压倒优势了,他的历史使命是继续东进,摧垮六国的主力,为最后统一奠定基础。昭襄王在位56年,先用魏冉为相,后用范睢为相,重用白起,白起不负重托,伊阙一战大败韩魏联军,斩首24万。长平之战活埋45万。秦国统一一共杀了100多万,白起一个人杀了90多万。昭襄王连续不断用兵,基本上摧垮了六国的主力军,为最后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昭襄王时期,如果听了白起的话,就有可能把赵国灭了,拖延了几个月,邯郸之战没有打赢,这个我们讲过。所以昭襄王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五位,秦孝文王,这个就不好说了,在位三天就死了,既无功,也无过,姑且也称之为明君。
第六位,庄襄王,就是异人,在位也只有三年,时间很短,但是庄襄王干了两件大事,重用吕不韦,建立东郡。东郡非常重要,是连接齐国,切断了六国南北合纵的通道,这是一大贡献。再一个,利用赵国和燕国的矛盾,占领赵国37座城池,进一步削弱赵国。所以他在位虽然只有三年,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七位,赢政,他的历史使命是不失时机的发动对六国的统一战争,所以赢政即位以后,很快就定下来发动统一战争,并且用十年完成了这个历史使命。在整个过程中,秦国的七代国君没有一位犯过大的错误,七代国君,都有强烈的使命感,都完成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这是很不简单的。这七位国君不是有意挑的,是根据秦国的制度,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比如说昭襄王,他是秦武王的兄弟,是太后和魏冉两个人联手推上来的,他当时正在秦国作人质,对他来说,完全是偶然的当上国君。他特别能活,做了56年,大儿子在国外作人质熬死了,次子安国君继位。安国君继位纯属偶然,因为哥哥死了,继位三天又死了,然后才是异人,也就是庄襄王。庄襄王即位也是偶然,如果不是吕不韦包装,他连安国君的嫡子都当不上。七代国君,很多是偶然的继位,但是所有偶然当上国君的人,没有一个是昏主。西汉初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叫贾谊,写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非常有名。《过秦论》上篇,贾谊有一句名言,说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继承了前面六代国君的功业,到他这里,七代国君连续不断的努力,最终统一天下,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代代明君,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第二点,代代用才。七代国君都重用人才,这人才还不是一般的人才。秦孝公用卫人商鞅,秦武王用甘茂,甘茂是楚国人,昭襄王用范睢,魏国人,孝文王短命,不说了,庄襄王用卫国人吕不韦。卫国虽然小,很早就被灭了,但是出了两个顶尖人才,商鞅和吕不韦。赢政重用楚国人李斯。你看看,七代国君用的都是当时顶级的人才,太了不起了,代代明君,代代用才,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形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历史必然性。
[画外音]六国的人才,国土远大于秦国,但是六国最终被秦国吞并。唐朝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里面,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杜牧的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秦统一天下的偶然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六国犯错误,第二,秦国的偶然性。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犯错误,等于帮了秦国的忙。六国犯的错误,第一,三家分晋,我们专门用一集讲过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和秦统一天下的关系太密切了。晋国是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分出来的韩赵魏都很了得,如果韩赵魏合成一国,挡在秦国的中间,秦国就不可能兵出函谷关,也不可能统一天下,统一天下的很可能是晋。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韩赵魏三个诸侯,这一分给秦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三家分晋,三家分秦,秦能统一天下吗?但是历史非常奇特,当秦国苦苦挣扎,觉得兵出函谷关出不成的时候,晋国一分为三,这叫天助秦国。三家分晋的受益者不是韩赵魏,最大的受益者是秦国。第二,赵国盛衰,三家分晋,秦国占了大便宜,但是韩赵魏三家中间,又出来一个赵国,特别强大,特别是赵武灵王,甚至想灭掉秦国。赵国的军事力量当时非常强大,但是赵武灵王先明后暗,竟然想让长子做代王,让幼子做赵王,把赵国一分为二,结果导致沙丘政变,自己被饿死了。这样一个国君,没有出现在秦国,出现在赵国。紧接着,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不信任廉颇,用了赵括,导致长平之战失败,45万大军被杀。亡国之君赵王迁也中了反间计,杀了李牧。三个国君,犯了多少错误,帮了秦国的大忙。再说韩国,韩国的悲剧在于韩非生的太晚,要是早一点出生,韩非比商鞅厉害多了,韩非是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集大成者,如果韩非早出世几十年,如果韩王重用韩非,让韩国强大起来,光一个韩国,就把秦国封死了。历史曾经眷顾过魏国,但是魏国错失了机会,魏文侯第一个重用李愧变法,战国初年,第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魏国。但是后来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战败,而且他的顶级人才,吴起,孙膑,范睢全跑了,最后剩下一个信陵君。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公元前247年大败秦国,这一年秦庄襄王去世,赢政即位。这时候秦国已经非常强大了,如果信陵君能活下来,那赢政这盘菜不好吃。结果信陵君最后被安厘王罢职,郁郁寡欢,沉迷于酒色之间,四年而死,历史并不是没有给魏国机会,但是错过了。燕国,微不足道,但是燕国充分享受了远交近攻的所有好处,但是燕国弱齐,疲赵,无事生非,削弱了秦国的两大对手。楚国,不思变法,政治腐败,那么庞大的国土,最后亡国。最后是齐国,齐愍王滥用武力灭宋,导致五国伐齐,被灭五年。君王后和齐王建不用武力,最后相当五百里地的封君,饿死在松林里面,是国策错误。你看看,六国出了多少错误,没有一国不犯致命错误,所以最后都无可奈何花落去,我们都觉得非常可惜。六国的人口,国土面积,军队总量都是秦国的若干倍,最后被秦国一个一个收拾掉。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两大因素造成的,一是自己代代明君,代代用才,必然的结果。另一个是六国不断的犯错误,不断地衰落,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秦国赢了。秦统一天下,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中间,包含了六国很多的偶然。此外我们也要承认,无论有多少偶然性,毕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那么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又会如何经营庞大的帝国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7:集权皇帝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7:集权皇帝
[画外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历史使命,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摆在赢政面前,那就是他的称谓问题。在秦朝以前,周天子都称王,昔日唯我独尊的称号,已经被许多人堂而皇之的采用。秦王嬴政面对自己大一统的江山,觉得王的称号已经无法彰显自己的威严,于是,一个新的称号诞生了,那就是皇帝。皇帝一词究竟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公元前221年的一天,秦王嬴政坐在都城咸阳的大殿上,分外高兴。因为刚刚接到他派往齐国的使者带回来的消息,齐王田建愿意去做一个五百里地的封君,举国投降。齐国不战而降,大大缩短了扫平六国的时间,其次,他对齐王的愚蠢感到可笑,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五百里地封君的事儿。大殿上的大臣们,听说出使齐国的使者回报以后,都高呼万岁。就在这个时候,赢政向当朝的大臣们提了一个问题。他说如今天下大定,我不能再叫秦王了,该叫什么,大家商量一下。大殿上鸦雀无声,然后大臣们开始议论,手下重要的大臣,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廷尉,这时候廷尉是李斯,商量以后,向赢政报告。他说古代最有名的莫过于三皇五帝。三皇就是天皇,地皇,泰皇,三皇中间,泰皇是最尊贵的。五帝,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而三皇五帝他们统治的地盘,比我们现在的大秦要小得多,而且诸侯有时候来朝,有时候也不来朝拜。所以,大臣商议,三皇中间,最尊贵的是泰皇,所以建议秦王改称泰皇。赢政听完以后,讲了两句话。第一,去“泰”留“皇”,保留五帝的“帝”,合起来叫皇帝。这就是赢政横扫六国以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而且当即拍板,做了个决断。大臣们又说,今后你所有的命令都叫做“制书”或者“诏书”,而且你本人自称“朕”。朕这个字在中国古代是第一人称代词,原来谁都可以用,现在只有秦王才能用,这就是中国皇帝之称的由来。这个定下来以后,赢政又提出第二个问题,他说过去古代的君王死去以后,新继位的君王和大臣,要根据先王一生的表现给他用一个字概括,这个字叫“谥”。他说这个做法不好,叫以下议上,从我这儿开始,废除谥法,我叫始皇帝,我死以后下面的叫二世,三世,一直到万世。这是秦始皇灭六国以后,做的第一件事,两个问题,自称皇帝,取消谥法。这两件事情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大事情,因为从此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的最高统治者,谁也没有再改变称呼,都叫皇帝。赢政的这种做法,毫不保留的说,表明他的头脑已经开始发热了。他用了不到十年时间,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完成以前秦国35代国君没有完成的事,他觉得他的秦王朝可以传之万世,不可能再改朝换代了。而且他不允许后代的君王和大臣,给前代君王议定谥法,实际上是取消了,也就是剥夺了后世对他的评价,因为谥号是一种评价。有的皇帝死后称“武”,有的称“文”,这都是有讲究的,有一定的标准。还有的皇帝,没有活到应该活到的年龄,或者被杀了,他可能被称为“哀帝”。文,武,哀都是谥号,秦始皇把这些统统剥夺了,不允许死后对他的评论,生前就更不允许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秦王嬴政在继承了国君位置统一天下以后,为什么他立即作的事情就是自称皇帝,而且取消谥法?
原因大体上有三点,正名,神化和圣话,我们一一来说明。中国古代的文人,特别是古代的帝王都非常重视正名,孔子就说过:“必也正名乎”,古人都认为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正名是一件大事情。秦始皇商议帝号,从本质上讲,就是要订一个称呼,这叫正名。第二点,称皇帝的过程,也就是树立自己绝对权威的过程,什么叫“皇”,古书记载,天人之总称叫做皇,“帝者天号”,天之号,所以,皇和帝是两个最神圣的词。秦始皇把这两个最神圣的词拼到一起,作为自己的称呼,明摆着是神化自己。第三点,圣化,秦始皇是一个皇帝意识非常强烈的帝王,他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至尊,至圣,至大,至上的位置,所以需要圣化自己。我们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以龙自居,中国的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而在先秦,龙是一种神物,也是民间老百姓对皇帝的俗称。所以秦代的老百姓把秦始皇叫做“祖龙”,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临死之前,民间流传一句话,叫“今年祖龙死”,这话就传到了秦始皇耳朵里。这种带有预言性质的话,我们叫做谶。秦始皇听了以后,脸沉下来,好长时间没有说话,后来就作了个解释,说“祖龙者,人之先也”,说祖龙不是我,是人类的先祖,否认自己是祖龙。实际上他龙的意识非常强。再一个,就是垄断心态,比如我们说的“朕”,本来所有人都可以称朕的,但从秦始皇以后,只有皇帝才可以称朕,这就是垄断了一个字,实际上就是表现了秦始皇唯我独尊的思想。因为帝王制度,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制度,所有权利控制在一个人手里。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其实秦始皇正名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控制。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他知道他现在掌握的不是一个秦国了,而是包含七国在内的一个庞大帝国。这样一个帝国,如何掌握住,就需要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便于控制整个天下,这时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当然,秦始皇是夺了周天子的江山,建立了秦帝国。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秦始皇最后把东周也灭了,把周天子封的诸侯都灭了,等于夺了周朝的江山。那这个合不合法,这就是一个问题,秦始皇就需要找一个合法的依据。如果通读二十四史,会发现历代帝王在论证自己的合法性的时候,都玩了四种把戏,符谶,德运,传国玺,封禅。这四条要么全做,要么做其中的几条来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我们先说符谶,符是福瑞,祥瑞,一个新王朝建立之前,会出现一些祥瑞的事儿。秦始皇建立秦帝国的时候,没有出现祥瑞,他找了一个根据,说五百年前,秦文公打猎,打到一条黑龙,这是个祥瑞,把五百年前的老祖宗搬出来证明自己合法,就这一个祥瑞。刘邦后来就多了,斩白蛇,什么头上有云气,云气别人看不见,只有吕后能看见。刘邦爱喝酒,没钱净赊酒喝,到年终不给钱。他赊谁家的酒,谁家的生意就特别红火,这全是神化。甚至连刘邦出生都是神化的,他不是他爹他娘生的,是一个龙缠在他娘的身上,生下了他。当了皇帝以后,都要想办法,刘邦的办法比秦始皇多,在秦始皇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第二点叫德运,这个词大家有些陌生,但是有八个字大家非常熟悉,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什么叫“奉天”,就是奉天命,“承运”就是承德运。德运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种学说,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哲学思想是阴阳,后来发展到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代帝王把每一个王朝和五行相配。秦始皇这个时候,他说周朝是火运,秦始皇就称自己的王朝是水运,水可以克火。这个说法是齐国的一个人,叫邹衍,提出来的。他说五行是五种德,王朝的更替,是一种德运的王朝取代了另一个王朝,这叫五行相克。五德始终,就是金木水火土,是互相取代的,周朝是火,秦朝是水。五行又和五色相配,红黄蓝白黑,水配的颜色是黑色。五行再和东西南北中相配,水配的是北方,秦始皇就说自己的王朝是水运王朝,取代了火运的周朝。而水运的方位是土,四季是冬季,还和五色相配,是黑色,这是一个完整的五德始终,王朝的交替。所以大家看过张艺谋导演的[英雄],秦始皇穿的衣服,文武百官的衣服,大殿的颜色,主色调是黑色,你要是不懂五德学说,就是看个热闹,懂了你就明白是有讲究的。秦始皇还规定,水运王朝,水运是主,数字是主“六”,水是阴,火是阳,水运王朝以六为吉数。这个六的由来,我们看两个卦,五行和八卦相配,这个是乾卦,这个是坤卦,乾卦是阳,坤卦是阴。坤卦你看,分为六排,依次是初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上六,整个的阴都是以六为代表,所以水运王朝崇尚六。秦始皇规定,官员的帽子六寸高,一步是六尺,坐的车要六尺,驾车的马要六匹,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搞了一整套,这就是所谓的德运说。听起来挺悬乎的,秦始皇就是要用这些论证他的王朝是个水运王朝,当时的人都信这一套,所以当时一说,大家都知道他是受命于天的天子,承认他。第三点,传国玺。我们在《秦赵之争》中讲过,秦昭襄王想用15座城池换赵国的和氏璧,没有换成。后来秦国灭赵,和氏璧就到手了。秦始皇让李斯写了八个字,把和氏璧刻成一个传国玉玺。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是用蓝田玉刻的,这八个字是“受命于天,即寿永昌”,说我的地位是老天给的,可以永远传下去。传国玺很重要,刚才我们讲德运,总觉得不好琢磨,传国玺就不一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古人就认为传国玺是德运的一个物质化的表现,我当皇帝是合法的,因为我有传国玺。我们听三国,孙坚得到传国玺,闹了很大矛盾,每一个当皇帝的人,都想拿到传国玺,拿到就证明是合法的,就是奉天承运的。传国玺宋代以后丢了,朱元璋当了皇帝,没有传国玺,遗憾了很长时间。第四个,就是封禅,在泰山顶上修一个坛,祭天,这叫封。在梁父山底下祭地,这叫禅。泰山和梁父山是两座山,梁父山在泰山脚下,封和禅一前一后,同时举行,合起来叫封禅。秦始皇是在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来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这个封禅大典不是一般的祭天仪式,是一个具有宗教性质的祭天地仪式,不是一般人可以祭的,平民百姓敢到泰山上祭天,那是找死。古代举行封禅的只有两种人,异姓而王的人,改了姓自己当皇帝的人。再一个,治理天下太平的人,除了这两种,其他人不行。我们知道秦始皇,汉武帝都举行过封禅大典。其实这个封禅是个仪式,秦始皇就是要通过这个仪式,证明自己是奉天承运的合法皇帝,就是夺周天子的江山是合法的,这个很重要。第一,证明皇帝不是偷来的,第二,其他人不要和我学,你们学我,夺我手里的东西,不合法,你们不是奉天承运的。这个德运说是个双刃剑,既能论证新王朝的合法,又能为下一个王朝取代这个王朝作理论上论证。秦始皇当然不愿意论证刘邦能取代他,他只愿意论证我的王朝是合法的。刘邦当了皇帝就要竭力论证他也是合法的。所以皇帝即位以后,首先考虑的是巩固江山,打江山不容易,坐江山更不容易,所有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从舆论上证明自己合法,便于自己统治天下,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光有思想上的统一不行,还要从组织上保证天下的统一。秦始皇也想了办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刚刚灭完六国,丞相王綰就建议,说六国之间有三个国家离秦国太远,就是燕,齐,楚,我们现在不好控制。我建议在这三个地方封你的儿子做诸侯王,让他们控制这些国家。秦始皇就把这件事交给大臣议论,绝大多数大臣赞成王绾的意见,又有一个人反对,就是李斯。李斯这时候是廷尉,主管司法的官。李斯说有一个道理,刚开始封的时候,你是封你的儿子,儿子和儿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比较近,不会闹分裂。但是往下传,越传越远,几代之后,诸侯王的血缘关系就远了,互相之间就要争土地,这就是周天子最后闹到春秋战国,不可收拾的原因。今天封了,还会走周天子的老路,所以不能封。天下只能实行郡县制。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这样郡县制就产生了。最早的郡是在晋国产生的,《战国策》中记载一段话,“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说打败敌人以后,上大夫封一个县,下大夫封一个郡。可以看出,早期郡比县级别低。到了战国,县作为一级行政组织,实际上比郡要低。战国七雄都在边疆重镇设立郡,郡下再设县,我们将过很多这种例子,比如秦武王时期的甘茂,打下宜阳,建立了三川郡,吕不韦打下濮阳,建立东郡,战国时期七国都有郡。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把一些小的邑合并成县,但真正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是从秦始皇开始的。郡县制从组织上保证了秦始皇的绝对权力,郡的太守,县令县长,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而且不能够世袭,这样就保证了皇权的绝对权威,所以郡县制和皇帝制是密切配合的。在中央政府,秦始皇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是三公,下面有九个主要的大臣,叫九卿。郡县制和三公九卿从组织上保证了皇帝的绝对权威。我们这一集讲的,都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采取各种办法巩固统一成果。秦始皇的巩固统一不仅仅限于这些,秦始皇还在文化,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巩固秦朝的统一。请大家继续关注这个话题,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8:统一制度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8:统一制度
[画外音]上一集中,王立群先生讲到,秦始皇从政治制度,组织制度上采取了很多办法来巩固秦帝国的统治,而接下来在文化和经济上,秦始皇也采取了统一文字和统一度量衡的办法,来加强统治。史书记载,秦始皇使用小篆来统一中国文字,但是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出土的秦朝文字中,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秦隶,这是为什么呢?是史书记载错了吗?还是另有原因呢?秦始皇还在经济上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的做法,这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呢?
秦国本来是在陕西,甘肃,宁夏这一带的一个小国,一下子把整个中国统一了,你想想占了这么大的地方,他能不担心对其他地方的控制吗?秦国的领土面积在六国中间不算大,楚国是最大的,秦国怎么能把这些地方都控制起来,这是必须考虑的。所以上集,我们讲了政治制度,组织制度。这一集,我们要讲秦始皇在文化上,经济上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控制整个天下。在文化上,秦始皇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统一文字。统一文字这个问题,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件大事情。统一文字涉及到三个大问题,第一,为什么要统一;第二,用什么东西统一;第三,怎么样看待秦始皇统一文字。当然,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前提,是文字的混乱。战国时期天下的文字不是一致的。我这里有一张表,这个表上写了两个字,上面这一行是马匹的“马”,大家看,各个国家的都不一样。第二行,是安全的安,这六国的也不一样。文字的不统一,是因为异体字,简化字太多,随意简化,随意的写一个同音字,导致了文字的不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把文字统一了。统一以后,马和安都写成这样的小篆。这说明,在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文字的差异带来了一个大问题,就是文字的混乱,甚至达到不可辨识。假如秦始皇下一个诏书,用秦国的文字写,到了赵国就不认识了,这个诏书怎么贯彻。所以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文字本身混乱;第二,便于政令统一,这是最重要的目的了,秦始皇统一文字根本的出发点还是为了巩固统一,所以,文字的统一,是政令统一的前提,而政令统一,又是保证国家统一的必要措施。第二个问题,怎么样统一?六国的文字不一样,怎么样把天下的文字统一起来?两点,第一,把六国文字一道命令全部废除,然后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文字标准。当时没有现在的媒体,主要是靠手写,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记载,是一部书。这部书在中国文字史上非常有名,这部书叫《说文解字》,它的作者是东汉的许慎,河南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间写了一个序非常有名,这个序,我读其中的一段,这段话很重要:“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要统一文字,第一,罢黜了不和秦国文字相同的文字,然后写了三部标准的字书《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然后把这三个标准抄一下,颁布到全国。但是这三部字书都失传了,我们现在看不到。能够看到的就是秦始皇巡游天下的时候,在泰山,在琅琊台,留下的刻石,这个刻石上的字是李斯写的。我这里是现存的李斯的泰山刻石,这叫小篆。这个文字大家看,第一不认识,第二像画画,第三非常漂亮。但是有一个缺点,不好写不好认。我们根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序》可以断定,秦始皇是用小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和这个历史记载相反的现象,我们出土的很多秦代的简牍,称为秦简,这些秦简上看到的字不是小篆,而是秦代的隶书,秦隶。学术界就出现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统一文字,既使用了小篆,又用了隶书,两种书体统一了文字。
[画外音]我们来了解一下小篆和隶书的区别,小篆和隶书是两种书写方式,小篆笔画复杂,整齐和谐,写出来的字像图画一样漂亮,但是书写麻烦。隶书笔画比小篆简洁,主要把小篆的圆转笔画改成方折,书写效果略微宽扁,讲究“蚕头燕尾”。
我认为,秦始皇是用小篆统一了文字,理由有两条。第一,许慎的《说文解字.序》说的很清楚;第二,目前存在的秦始皇在各地的刻石全部是小篆。刻石是秦始皇公布的,由李斯撰写的最有名的这些文字,这些文字都是小篆,只能说明秦始皇是用小篆统一的。既然秦始皇用小篆统一文字,为什么出土的秦简上大部分是秦代的隶书?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目前一些历史学家主张的,说用小篆和隶书统一的,我的看法不同,我觉得,秦始皇用小篆统一文字的做法失败了。我们知道,中国文字大体上发展的顺序,殷商时期是甲骨文,之后是金文,之后是大篆,之后是小篆,小篆之后是隶书,隶书之后是行书,楷书,楷书是西晋出现的。文字的功能是交流,文字有没有生命力,取决于文字是不是便于书写,便于识认。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小篆虽然很漂亮,但是不好写,这样就出现了隶书。谈到隶书,还有四个小问题,第一,什么是隶书;第二,谁创造了隶书;第三,为什么秦始皇不用隶书统一文字;第四,用小篆统一文字的评价。我们先说什么叫隶书,有两种说法,占主导地位的说法是西晋有一个书论家,叫卫恒,他写过一本书叫《四体书势》,卫恒写了这样一个故事,秦代有一个人叫程邈,这个人犯了罪,罚去坐劳役。坐劳役期间,他发现秦代的司法官用小篆写的司法文书非常难写,然后他就发明了一种替代的书写格式,这就是隶书。后来这个事儿被秦始皇知道了,秦始皇就赦免了程邈的罪,让他做御史,专门用隶书写,由于程邈本身是个徒隶,它又是在徒隶中流行,所以叫做隶书。这是目前主导的说法,这个说法没有道理,我不赞成,我主张另外一种说法,隶书的“隶”是隶属的意思,隶书是隶属于某一种书体的简便书写格式,隶书是隶属与大篆的,大篆很混乱,很难写。大篆书写的过程中,有些人就慢慢的改造大篆,创造了一种古代的隶书体。文字也好,书体也好,绝不是一个人能够创造的,只有大家集体创造的,大家才认,才便于交流,所以程邈造隶书的说法不可靠。我举一个例子,秦代李斯用小篆统一文字的时候,其实秦代早就出现隶书了,大家看这个,这个是中国书法界非常有名的三块秦简,是1980年在四川青川县发现的,叫青川木牍。这个木牍是秦武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09年书写的,关于田地管理的一个文告。从中间我抽出两个字来,大家看和我们今天的隶书非常接近。这说明在秦武王时期,秦国已经出现了隶书。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做法,本身是对的,但是秦始皇犯了一个错误,没有用最简便的,最好写的秦隶,而是用最好看,最华丽的小篆去统一。隶书没有小篆好看,但是实用,所以秦始皇依靠他的政令推行小篆的结果,导致小篆实际上没有被老百姓接受,大量出土的秦简用的都是秦隶,不是秦篆。秦始皇使用小篆,表明了秦始皇的爱美心理,连文字都要选择整齐的,漂亮的小篆,出发点很好,手段也很强硬,但是他用政令的方法推行文字失败了,说明文字的流行有自身的规律,就是“从俗,从简”,违背了这个原则,人们就不去用。
我们应当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功不可没。主观上是为了加强统治,但是客观上,大大便利了思想的统一,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统一帝国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维护中国统一的一种无形的力量。中国地方太大,方言众多,我们现在很多地方话听不懂,幸亏我们有统一的文字,一看文字就全懂了。所以文字的统一弥合了方言多样化带来的交流上的障碍。文字成了跨越时空,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对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心理,统一的文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也有自己的缺点,就是他采取了华美,整齐的小篆,而没有采取简便易写的隶书,结果导致秦始皇用小篆统一文字失败了,倒是隶书通行天下。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做法在秦代并没有真正完成,到了汉代,汉代通行隶书,秦始皇的“书同文”的愿望才真正实现。所以,小篆成为中国文字书写体中最短命的一种书体,流传的时间最短。隶书能够取代小篆,原因在书写工具,中国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传说毛笔是秦始皇手下的大将蒙恬发明的,这个我们姑且不论,至少说明秦代已经有了毛笔。毛笔笔头非常柔软,和硬笔书法不同,所以毛笔在写的时候,很容易写成蚕头燕尾的隶书,隶书之所以能取代小篆,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书写工具。现在用圆珠笔写隶书也不好写,写硬笔书法好写,书体的流行取决于书写工具。这是我们讲的秦始皇在文化上巩固统一的重大措施,统一文字。
在经济上,秦始皇也采取措施进行统一,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第一,统一货币;第二,统一度量衡。货币就是钱,战国时期,六国的货币都不同,这张图大家可以看看,这是战国时期六国的货币。布币像一个农具,镈,这是韩赵魏三国使用的货币。刀币是当时齐国,赵国,燕国这一代流行的。秦半两是秦国使用的圆形货币,就是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货币,一块钱是半两。金币是楚国的货币。你说货币如果不统一,怎么去交换?货币不统一,经济就不能统一,而且战国时期的货币还有一个弊端,谁都可以造钱。秦始皇实行了两个办法,第一,统一,第二,货币的制造权收归国有。这一条很关键,是国家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为什么汉代汉景帝时期出现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可以开铜山自己造钱,当然他就富了。有钱就可以买兵器,招兵买马,就可以造反。秦始皇统一货币,首先只允许国家发行货币,再一个,把全国的货币统一成上币和下币两种,上币是黄金,下币是秦半两,这样一来,全国的货币就统一了,秦始皇就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是当皇帝必不可少的。秦始皇这一招很灵,把钱袋子管起来了,我们说秦始皇统一文字不太成功,但是统一货币非常成功。大家看这个秦半两,看着这几个货币比较一下,哪个放在口袋里面最方便。秦半两为什么能通行,第一实用,外形是圆的,再一个,外圆内方,符合中国古典哲学道理。中国古典哲学讲究天圆地方,所以秦半两立即通行天下。所以光靠权力去强制推行一个东西不一定能成功,凡是能成功的,必然是符合实际的。文字,一定好好写好认,钱币一定要好用,携带方便。第二条措施,就是统一度量衡。度量衡是三种量具,度,量长短,量,量容器,衡,量重量。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也不统一。就拿尺子来说,目前传世的战国铜尺,出土的有四把,分别是22.3厘米,22.5厘米,22.7厘米和23.1厘米,四把尺子都不一样,所以战国时期这个“度”不统一。一个统一的帝国能允许吗?再说量具,量具名称不一样,大小不一样,各国乱七八糟,最后说一说衡,就是称重量的,七国也是各有各的秤,都不一样。度量衡的不统一有两大弊端,第一,交流不方便,再一个,收税不好收,按照什么标准?赋税不公平,所以肯定要统一。一个统一的国家,度量衡都要统一,这样便于交换,便于向国家缴纳赋税,所以,度量衡的统一是必然的。秦国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把度量衡也全部统一了,秦代的尺子,一律都是23.1厘米。这样我们就可以算出来,秦始皇带的剑,七尺长,就可以换算成现在的长度了。度量衡的统一,是经济上必不可少的。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都是为了巩固刚刚诞生的秦帝国,这些措施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对于中国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的统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这两集讲到了政治制度,文化政策,还有经济措施上,对全国统一做了一些工作。我们还有一些没有讲,比如军事上,在其他方面,秦始皇还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巩固自己的帝国?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9:万里长城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9:万里长城
[画外音]秦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肇始,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作为秦朝缔造者的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文明,因此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美誉。然而修建举世瞩目,绵延万里的长城,却给秦始皇带来了毁誉参半的历史评价。有人认为,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因此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有人认为修长城,反映了秦始皇的暴政,一块块浸有民夫血汗的城砖,就是秦始皇蹂躏百姓的历史印记。民间传说中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就反映了人们对秦王朝暴政的痛恨。而据史书记载,这个给秦始皇后世带来巨大影响的长城,修建的起因其实就是源于一个人的一句话。事实果真如此吗?
秦始皇作了皇帝以后,多次到全国各地巡游,他巡游的目的比较多。公元前215年,他第四次巡游回来,心里很焦急,因为他在等一个人。这一天秦始皇在大殿上等一个他非常信任的方士,叫卢生。秦始皇在等他的长生不老的药。等了很长时间,卢生来了,结果卢生没有带仙药,带的是书。这个书原话叫图录,翻译成今天的意思就是讲符谶,讲预言的书。卢生说,书里面记录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这个话秦始皇一听大吃一惊,这句话是“亡秦者胡也”,就是灭亡秦国的是胡。这个消息提供了两点,第一,秦朝要灭亡;第二,灭亡秦朝的是胡。这个胡是什么,卢生没有讲。这句话是图录上讲的,所以秦始皇非常失落,也很震惊。他仔细的想了一下,就断定,这个胡指的是胡人。在秦帝国建立以后,胡人指的就是匈奴。《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立即下令,让大将蒙恬上阵,带三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接着又让蒙恬修万里长城,可见这句话对秦始皇影响非常之大。当然现在的历史学家不完全相信秦始皇就因为一句话修建万里长城。但这个长城,据史记记载,就是卢生一句话就修了。那么有没有其他愿意呢?我觉得应当这样看,首先这句话对秦始皇肯定有很大触动。原因很简单,第一,他相信卢生,卢生带来的书上记载的话他深信不疑。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对图谶,谶语这类的预言很相信。再一个,这句话给他的刺激很大,因为亡不但意味着个体生命的结束,还意味着一个王朝国运的终结,所以秦始皇很震惊。但是这并不是秦始皇决定攻击匈奴,修建长城的唯一原因。秦始皇派蒙恬带三十万大军攻击匈奴,修建长城,还有其他原因,就是匈奴对秦的威胁。匈奴是春秋战国以来,一直到汉朝,我们汉民族,农业民族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这个民族“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毋弓,尽为甲骑”。说匈奴人的小孩,骑在羊背上就开始学射箭,再大一点儿,就开始打猎了,成人以后,个个都是射术精奇。所以,匈奴人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善于骑马射箭,对农耕民族来说威胁很大。战国时期,北方和匈奴接壤的三个国家,秦国,赵国,燕国都受到匈奴的威胁,所以三国都在和匈奴接壤的地方修建作了长城。秦始皇兼并六国的过程中间,赵国和燕国自身难保,顾不上防备匈奴了。而秦国只顾兼并六国,也顾不得防备匈奴,所以,当秦统一六国的时候,匈奴趁着中原混乱,主力南下,占了河套,阴山这些地方,对秦帝国威胁很大,这应当也是秦始皇决定攻击匈奴,修建长城的重要原因。主持修建长城的是蒙恬,《史记.蒙恬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治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秦代长城,西边从甘肃临洮开始,一直到辽东。蒙恬用四年时间,修好了,速度是相当快的。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利用原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而成。
[画外音]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楚国修建的方城是我国最早见于记载的长城。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如齐,燕,赵,魏,秦为了加强防御,划定疆界,都纷纷修筑长城。秦统一六国之后,在秦赵燕三国长城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之后的汉朝,一直到明朝,历朝历代,都修建有长城。我们现在看到的,保存完好的是明朝修建的。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后来历朝历代修建的长城长度,加起来超过十万公里。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长城在冷兵器时代所具备的军事效应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耗费的物力和人力也是惊人的。
修建长城,秦代的老百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时修长城主要是三种人,罪犯,民工和军人。修建长城死了很多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比较早的有关修建长城死人较多的记载是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河水注》记载了一段话,这段话是郦道元引用别人的:“故杨泉《物理论》曰,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月,生男甚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说秦代流传民谣,生了男孩掐死他,生了女孩用最好的食品喂养,你没看长城底下,是无数男性事故垒起来的吗?这是一首很完整的五言诗,写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中国的农耕社会向来是重男轻女的,这首民谣反映的是重女轻男。千万别生男孩,生了男孩,就要去修建长城,一修长城,就得死在那里,与其死在那里,不如干脆不要男孩,只要女孩。
[画外音]史料记载,秦始皇动用了近百万人力修建长城,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那个时代没有任何机械,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因此有人认为,修建长城,是秦始皇蹂躏百姓的重要证据。孟姜女哭长城就反映了当时修筑长城劳役的残酷,寄托了对秦王朝暴政的痛恨,那么这个故事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
孟姜女的故事流传非常广,这个故事的原型是《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一段原始的记载,原话与秦始皇修建长城无关。说齐国有一个大夫叫杞梁,作战战死了,杞梁的妻子碰见齐国国君,就是齐庄公,齐庄公就想在路边上祭奠杞梁。杞梁的妻子不同意,说不合礼数,如果要祭奠的话,到家里祭奠,齐庄公没有办法,就到了杞梁的家里。这就是最早孟姜女故事的原型。这里面的主人公叫杞梁妻,不叫孟姜女。另外这个故事,是齐国的一个大夫战死,和修长城没有关系。两百多年以后,出现了另外一部书,叫《礼记》,在《檀弓》篇又记载了这件事,但是发生了一个变化。《檀弓》篇中出现了一个人叫曾子,曾子记述这件事的时候,有一句很有名的评价:“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他的妻子迎着他的灵柩,哭得非常哀痛。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是有一个字叫哭,这就很重要。孟姜女这个故事的题眼,就是哭,哭倒长城骂倒秦,哭是一个关键。《礼记》出现了哭,是它的一个演变。到了汉代,孟姜女的故事又发生了演变,这时候还没有出现孟姜女,还叫杞梁妻。这时候有一个大学者,叫刘向,他和他的儿子刘歆两个人是第一次大规模整理中国图书的人。秦始皇焚书坑儒,把书都给烧了,所以汉代开国的时候,皇帝叫老百姓献书。老百姓献的书多了,堆积到宫殿,这时候,就找刘向,后来他的任务没有完成,由他的儿子刘歆父子两代负责整理这些书籍。刘向编了两本书,一部书叫《说苑》,是个历史故事集,令一部书叫《烈女传》,这两部书都提到了杞梁妻。《说苑》记载:“其妻为之而哭,城为之阤,而隅为之而崩”。说杞梁的妻子知道丈夫战死,就哭,这一哭,城崩了。《说苑》中第一次出现把城哭崩了,增加了一个新的元素。《烈女传》中间,又增加了一个情节。杞梁妻子,安葬杞梁之前,先把丈夫的尸体摆在齐国城下,然后就哭,哭了十天以后城崩了,她就把丈夫安葬了,安葬完以后,投水自尽。所以,刘向的《说苑》和《烈女传》中间增加了两个情节,哭夫崩城,和殉情自杀。但是直到这个时候,还是叫杞梁妻,不叫孟姜女。到了唐代,杞梁妻的故事又发生了变化。唐代是民间文艺非常发达的时代,像变文,话本,戏曲,民歌都出现了。有关杞梁妻的故事,最重要的有两个民间形式,我们要提一下。一个,敦煌发现的,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一个敦煌曲子词,在敦煌曲子词中间,出现了这样几句话:“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就是说孟姜女和杞梁妻是一个人,所以我们现在就根据这个文献,基本可以断定孟姜女的名字最早的记载就是唐代。“一去燕山更不归”,到长城去了。而且在残存的曲子中间,还有送寒衣这个情节,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唐代是一个是个鼎盛的时期,唐代诗人中间,有一个群体很扎眼,就是和尚。这一类诗人,我们有个称呼,叫诗僧。唐代有一个诗僧,叫贯休,他写了一首诗,题目就是《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匈奴,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这是一首叙事诗,当然带点儿抒情性,意思是说,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死了很多人,而且修长城是一边筑城,一边筑人,把死的人都筑到城墙里面。杞梁的妻子,她的丈夫死了,有没有孩子,就哭,把城哭崩了,再哭,杞梁的尸骨就露出来。这个故事就非常明显和孟姜女的故事相同了,哭城,骂秦全有了。所以,孟姜女的故事,直接和秦始皇对接起来,是到了唐代。当然,我们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民间故事,不能说胡扯,文献有记载,但是民间故事和文献的历史事实完全不同。至少有两点,第一,史书没有记载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早的《左传》记载是杞梁妻,不是哭长城。再一点,谁也不能把长城哭倒。汉代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王充,他的《论衡.感虚》篇明确的批判把长城哭倒这件事,“夫言向城而哭者,实也,城为之崩者,虚也”,对这城墙哭,是真的,把城哭倒了,是假的。王充时就历史事实而言,就文献的角度来讲,绝对不会是这样的。但这也是真实的民间故事,而且流传极广,孟姜女哭长城现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国家各种各样的民间文艺都说唱这件事情,老百姓也爱听,你说是假的,老百姓就听,代代相传,从唐代开始,这个你怎么解释?民间故事应当看作是一种民间舆论,在这个民间舆论中间,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秦始皇是暴君;第二,修长城是暴政;第三,老百姓对暴政极其反感。之所以出现这个故事,是因为封建社会,老百姓没有话语权,没有表达自己爱憎的平台。孟姜女的故事,刚好给了他们一个平台,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文化现象,这里面出现的几个人都是文化符号。秦始皇不是历史上的秦始皇,二是中国封建史上所有暴君的文化符号。长城也不是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暴政的文化符号,孟姜女是反暴政的一个文化符号,这样就好解释了。
对于秦始皇修长城,我觉得至少,首先应当肯定秦始皇修长城和击匈奴是巩固集权的重要措施。秦始皇在完成对六国的兼并以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并不是把六国收拾完了就算了,并没有就此停止战争。北面派蒙恬带三十万大军攻击匈奴,南面派了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百越主要指现在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秦始皇征百越动用了五十万军队,征匈奴用了三十万军队。也就是兼并六国以后,秦始皇用了八十万大军南征北战。如果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秦始皇的击匈奴,修长城,征百越是一个整体,都是他完成他的统一帝国的一个步骤。在秦始皇看来,楚国的国界并不是秦帝国南边的国界线,秦始皇认为秦帝国南边地的国界线应该在海边,所以他一直打到南海的海岸线。所以修长城要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看。秦始皇不但修了长城,还修了两条重要的路,驰道和直道,这也是他统一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直道是从现在陕西的淳化,就是当时的甘泉宫向北,经过鄂尔多斯草原,到达秦国在北方的一个偏远的郡。叫九原郡,九原郡的治所,就是今天的包头市,这条路基本是南北的,所以称之为直道,是和长城对应的。直道一方面是交通线,另一方面是运兵的快速通道,高速公路。有了直道,秦始皇可以快速的把关中的军队调到长城一线。另外,秦始皇还修了驰道,是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一个公路网,就更大了。驰道有通往洛阳的东方大道,通往陇西郡的西方大道,通往南阳的武关道,通往太原的临晋道,穿过秦岭到巴蜀的秦蜀栈道。当然,现在还有一些地方发现说秦朝修驰道,有些地段类似火车,说秦始皇时期已经发明了火车,不是蒸汽机车,是马拉的,路上铺有枕木,枕木的宽度刚好马跑起来跑到枕木上,河南的南阳发现了一段。总而言之,驰道,直道是秦始皇修的公路。所以我们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采取了很多办法巩固他的帝国。所以秦始皇修长城我们应该这样看,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点。第二点,秦始皇是一个集权皇帝,也是个工程皇帝。他统治的十二年中间,修长城,修直道,修驰道,修皇陵,修宫殿,最有名的阿房宫,大兴土木,全国到处都是建筑工地。但是在秦始皇所有的大兴土木中间,我们应当划分为两类,一类皇陵,宫殿,纯粹是为了他个人生前死后享受的,应当坚决予以批判。但是另一类,像直道,驰道,长城,这一类有利有弊,一方面耗费了大量的民力,老百姓民不聊生;另一方面,又确实有用,对巩固统一的帝国,对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确实有用。所以长城这个工程,和皇陵,宫殿比较,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从秦代以后,有汉长城,历朝历代国君,除了元代不修长城,清代不修长城,修的最凶的是明代,历朝历代都修,说明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30:生死茫茫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30:生死茫茫
[画外音]秦始皇统一六国,兼并天下,加强集权,一切都尘埃落定以后,面对大好河山,面对花样翻新的锦衣玉食,他当然希望这种人间享受永远保持下去。而在秦始皇的一生中,有一个人对他的生死观念影响最大,他就是徐福。是他向秦始皇灌输了长生不老的思想,并四处为秦始皇求仙问药,让秦始皇一次又一次的资助她出海,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徐福东渡,成就了徐福航海家的美名。而徐福却没有成全秦始皇的愿望,一次又一次的蒙蔽了秦始皇,那么徐福为什么能瞒天过海呢?
秦始皇是一个非常喜欢巡游的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曾经五次外出巡游,其中,第二次巡游,是在他当皇帝的第二年,外出到东边巡游。这次巡游对秦始皇影响很大,因为他要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而这一次,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几乎改变了秦始皇的后半生,这个人就是徐福。徐福是个方士,就是方术之士,也就是懂得阴阳五行,懂得神仙学说的人。徐福相秦始皇介绍了,在秦始皇看来闻所未闻的新的一种文化,就是神仙文化,也就是神仙思想。神仙思想在战国时期开始流行,在中国的齐地,也就是山东沿海一带流行着一种思想,就是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是仙人。这种人永远都不会死亡。而一般的凡人,如果吃了仙药,也可以成仙,这就是神仙思想。这个思想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已经在齐国这一带流传了,不过秦始皇没有听说过。所以秦始皇听了介绍以后,觉得好像在他的面前洞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他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神仙,一般人吃了仙药可以长生不老,诱惑力太大了。齐地为什么会产生神仙思想呢?,三个原因,第一,海市蜃楼,这是海边独有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光学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海上航行的人,或者居住在海边的人,可以突然之间看到海上出现了远方的城堡,山峦,宫殿,觉得非常神奇。当时的自然科学又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所以就以为是神仙世界。秦国在大西边,看不到海市蜃楼。第二,五行学说,我们讲过这个学说,齐国的邹衍最早提出这个学说,五德始终说,也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在齐地流传的也比较早。按照五行的理论,齐国所在东方是主生的,所以容易让人想到长生,这也是神仙学说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三,三神山,齐地一直流传着三座神山的传说,就是蓬莱,方丈和瀛洲。这三座山在渤海之中,战国末年,这个传说流传的就相当广。像燕昭王,齐威王,齐宣王都曾经大规模的派人到海上寻找三神山。其实三神山就是海市蜃楼的一种反映。三神山的魅力有三点,第一,有长生不老的仙药;第二,可遇而不可求;第三,可见而不可登。秦始皇来到齐地登泰山,遇到徐福,徐福给他介绍了神仙学说。秦始皇在人间无所不有,无所不能,但是秦始皇有一个最大的忧虑,就是死亡,所以秦始皇始终感觉的头上悬着一把利剑,就是死亡之剑,怎样解除,他想来想去,只有徐福的神仙学说能够解除它。所以,秦始皇立即达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
秦始皇痴迷神仙学说的表现,第一,他立即答应了徐福到海上寻找三神山,寻找仙药的要求。徐福第一次见到秦始皇,就提出给我船,给我人,给我钱,我去找仙药。秦始皇立即答应了。秦始皇不是轻易好忽悠的人,六国的国君都斗不过他,想从秦始皇兜里掏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徐福做到了。秦始皇二十八年派徐福出海求仙,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他在徐福出海以后,又找到了第二个他信任的方式,卢生,这个人我们讲过,卢生是秦始皇身边的方士中间第二个最信任的人。由徐福到卢生,说明秦始皇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徐福是一个人,到了卢生,就是秦始皇信任的方士,是一批人。这一批人从政府获得财政补贴,替他去找仙药,这些人都从秦始皇那里拿到钱了。第三,自称真人,秦始皇即位以后,首先把秦王改成皇帝,自称为朕,他垄断这个字垄断了九年,到了秦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突然下诏书,“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我非常羡慕真人,以后就称真人了,再不说朕了。这说明秦始皇思想发生了重大转折,那么什么是真人?真人这个话是谁向他兜售的呢?卢生。卢生说,真人就是仙人,真人的特点,进到水里面,身上不沾水;进到火里面,不感到灼热,能够腾云驾雾,能够长生不老。其实真人这四大特点,我觉得秦始皇倒不追求腾云驾雾,最看重的是长生不老,所以秦始皇就决定不称朕了,改称真人。卢生还给他讲了另外一番话,说我帮你找仙药,为什么找不到呢,是由东西从中作梗,是“物有害之者”,就是说有一种东西叫恶鬼,和真人是并存的,恶鬼不除,真人你见不到。卢生就向秦始皇提出了第三个观点,要除恶鬼见真人。这时候的秦始皇已经完全相信卢生的这一套,就认为“恶鬼辟,真人至”。怎样才能除恶鬼呢?卢生说一定要让你居住的地方不让别人知道,就是你晚上住哪里,任何人不能知道,假如别人知道了,恶鬼就会跟来。这话把秦始皇完全忽悠住了,秦始皇是一个非常奢侈的人,他灭掉一个国家,就把这个国家宫殿画成图纸,按照这个图纸到咸阳宫去修仿制的宫殿,然后再把人家宫殿的美女照数搬到他的咸阳宫。灭了六国以后,咸阳周围的宫殿史书记载是270座,每一个宫殿他都可以住,但是有一个特点,他要从地上跑到哪个宫殿去,谁都能看见。秦始皇就把270座宫殿从空中连接起来,就像今天的立交桥一样,叫复道,两边遮盖住,底下的人看不见上面有没有人。这个工程相当浩大,因为宫殿和宫殿有的相距很远,咸阳周围270座宫殿,全部在空中连接起来,秦始皇晚上住哪个宫殿,谁也不知道,他觉得这样,恶鬼就避开了,真人就该来了。为了达到这一点,秦始皇下了三道命令,第一,改朕为真人,第二,京城宫殿一律相连,第三,泄露他居住地的人杀无赦。结果后来一连串发生了三件事,第一,杀随从。秦始皇下令不久,有一次秦始皇在宫殿上面,宫殿和宫殿之间有一个连接的桥,叫复道,他在复道上面远远看见他的丞相李斯,李斯带着一队自己的随从从下面过。李斯是丞相,权力很大,李斯的车队车也多,人也多,非常壮观,秦始皇看过以后,很不满意,就嘟囔了几句。过了一段时间,他从上面又看到李斯的车队,发现变得轻装简从,秦始皇马上意识到他嘟囔的话有人说给了李斯,要不然李斯的车队怎么变成一两辆车了。秦始皇的猜疑是对的,上次秦始皇表达不满的时候,确实有一个宦官为了讨好丞相李斯,把这个话告诉了李斯。秦始皇知道有人泄露,就要查,查当天在我身边都有谁,这中间谁泄露了。那个泄露的人不敢承认,那些没有泄露的人肯定不会承认,结果没有一个承认的,秦始皇一怒之下,全部杀光。以后,秦始皇在宫中再说任何话,没有一个人像外传了,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秦始皇花了很大精力求仙,但是一直找不到仙药,特别是徐福,一走就很多年,一点消息没有,他整天躲来躲去的住,还是遇不到真人,他就问卢生,卢生说那还是有恶鬼,他也不知道恶鬼是谁,也不知道驱逐恶鬼的方法,所以就让手下的博士写了一首诗,叫《仙真人诗》,这首诗的原文没有传下来,诗名传下来了,从这个诗名可以看出,秦始皇对真人非常仰慕,就是见不到,很遗憾。他每到一地,就找人唱这个诗,但是唱来唱去,还是见不到真人。第三件事,秦始皇下过一道命令,把腊月的“腊”改了个日子。农历的每一年的12月叫腊月,因为这个月要举行祭祀,叫腊祭,所以称腊月。秦始皇把这个“腊”改成嘉平,因为当时有一个传说,有一个叫茅盈的人,他的曾祖父成仙,在成仙之前,当地就流传一首诗,原文一共五句:“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关键是最后一句,说我已经成仙了,皇帝要学我的话,就要把腊改成嘉平,这是当时流传的一首民歌。秦始皇听说以后,就把腊月的腊改成了嘉平,说明秦始皇求仙的心情多么迫切。
到了秦始皇三十七年,也就是秦始皇临死的这一年,他第五次巡游,在齐地遇到了外出求仙九年的徐福。徐福回来了,拜见秦始皇,说我找到三神山了,仙药我也找到了,但是遇到一个麻烦,有一条大鱼老是添乱。我到了山上以后,这条鱼挡着我的船,靠不了岸,所以我现在回来给你报信,我需要你派一个弓箭手,用连弩射那条大鱼,我就可以把仙药拿回来了。秦始皇一听惊喜若狂,本来对徐福很恼火,但是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对徐福没有惩罚。徐福是秦始皇一生中遇到的方士中间最高明的一个,他从秦始皇那里掏了两次钱,第一次赚了,走了九年,花得差不多了,又拐回来忽悠了一次秦始皇,秦始皇第二次资助了他,这一次更多。遇到徐福的当天晚上,秦始皇作了一个梦,梦见和海神打仗,第二天醒了,就找一个博士解梦。博士说,海神你轻易见不到,海神出现的时候,都找一条大鱼开道。博士解梦中又提到了大鱼,秦始皇对大鱼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秦始皇就立即准备弓箭,要走海路,就在今天的山东半岛,要亲自射大鱼。结果这次,真让他碰见了一条大鱼,秦始皇还真把这条大鱼射死了,所以他对徐福很相信,这是《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史记中还有一篇《淮南衡山列传》,讲的和《秦始皇本纪》有一些差异,它说徐福到了仙山,见到了海神,海神就问他,你是西土皇帝派来的人吗?他说是,他说你来干什么,徐福说我奉西土皇帝的命令来求药。海神就说,你的皇帝礼品太少了,这个药只能看,不能拿走。徐福就问,我要拿什么样的礼物,才能把药拿走。海神说需要童男童女,需要谷物的种子,需要众多的百工,就是回各种技能的熟练工人,你把这些人带来,我就给你仙药。秦始皇就给了徐福三千童男童女,一大批能工巧匠,百谷的种子,造了很多船,然后徐福就走了。《淮南衡山列传》的记载影响极大,还记载徐福带着这些人找到一个地方,土地很肥沃,徐福就住下来了。三千童男童女后来长大了,就结婚繁衍,然后徐福就在那里称王,再不回来了。所以徐福入海,就成了中外交通史上的一个热点。这里面有三个问题很关键,第一,徐福为什么二次出海;第二,徐福从哪里出海;第三,徐福到哪里去了。在徐福出海这个问题中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求仙说,一种是避难说。求仙我们不说了,另一种说法,认为徐福是避秦难,就像桃花源的人一样。只不过桃花源的人是到了山里面,徐福更聪明,他要了童男童女,这是符合求仙要求的,秦始皇不怀疑,而童男童女又是繁衍人口的基础,他带了百工,落地以后什么都能干,他带了五谷的种子,只要有地就能种粮食,完全具备一个海上移民的条件。徐福带这些人在秦始皇的支持下,蒙蔽了秦始皇,搞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上移民。现在有人说是移到日本去了,说日本人都是徐福的后代,这些说法我们不再讨论。不管怎么样,徐福从秦始皇那里要了两次,秦始皇都信了,最后一次,是秦始皇的第五次巡游,他给了徐福一大笔钱,人,财物,船,徐福一走没有消息了,秦始皇不久就病死了。他死以后,也没有人再查徐福了,至于徐福到了哪里,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研究。但是这个神仙说,极大影响了秦始皇,徐福是最成功的一个神仙学家。徐福为什么蒙骗秦始皇能够成功,秦始皇信,他要是不信,也不会被蒙蔽。秦始皇什么都不缺,就是怕死亡,所以咱们一般人不会相信这一点。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了,秦始皇这么相信,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那么秦始皇不知道人生必死吗?
秦始皇实际上还是知道人是要死亡的,我们可以举出五点证据,第一,大建陵墓;第二,废除谥法,第三,别人告诉他,说流传一句话叫“今年祖龙死”,他赶快解释,祖龙是指人类的祖先,不是指我。他承认自己是龙,但不承认是祖龙,极力回避“祖龙死”这个话题,回避死亡,不愿意谈。第四,大求仙药,在焚书坑儒之前,卢生几个人一起商量,说京城中间的方术之士有三百多个,是一批人帮着秦始皇求仙药。第五,秦始皇是怎么即位的?是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个一个都走了,才轮到他,假如人能长生不老,就轮不到他了。所以我觉得秦始皇对死亡还是有把握的,就是有认知的。一方面拼命求仙,同时反过来正好说明他是承认人要死亡的,他在生死之间是依违不定的,人生短暂,长生是不可能的,人生最大的成功不是长生不老,而是死而无憾。寻求长生是秦始皇一个不懈的追求,但是秦始皇并没有糊涂到不去治理他的国家,还在经营着自己庞大的帝国。但是秦始皇有两件事处理的非常不好,让他留下了千古的骂名,这两件事是什么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31:焚书坑儒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31:焚书坑儒
[画外音]说到秦始皇,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灭六国,统一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但是在他身上,后来发生的两件事情,却让他留下千古骂名,这两件事就是焚书坑儒。这个词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那么焚书坑儒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呢?
人们提到秦始皇,就要谈到焚书坑儒,说到秦始皇的残暴,还要说到焚书坑儒,说到秦国二世亡国,要讲焚书坑儒,讲到中国历史上的专制主义,要讲焚书坑儒。甚至我们说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巨大浩劫,也要讲到焚书坑儒。这个焚书坑儒,和秦始皇几乎是不可剥离的,到了这样一个程度。这里面有三个问题,第一,怎么发生的?第二,为什么和秦始皇关系密切?第三,今天该如何评价?。
焚书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其实比较晚,并不是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就发生了,而是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发生的,也就是公元前213年。这时候距离秦始皇的死亡只有几年的时间,有一次,举行一个盛大的酒宴,在酒宴上,七十个博士联合起来举杯为秦始皇祝寿,场面很宏大,秦始皇看了也很受感动。敬完酒以后,有一个博士就讲了一番话,话讲得让秦始皇也心花怒放。这个博士说,秦国过去非常小,地处西陲,不过千里之大,现在的秦帝国,可以说日月所照之处,无所不在。所以由昔至今,秦帝国的国土翻了多少倍。现在诸侯都平了,设立了郡县,所以大秦王朝可以传之万世,所以他很高兴,也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博士站起来,这个博士叫淳于越,这个人涉及到一个重大事件。淳于越是齐地的博士,他在那个博士的祝酒词之后,出来发话,讲了两点。他说我听说商朝,周朝之所以能传万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分封了子弟和功臣做诸侯,他们可以辅佐天子,这个天子才能够使自己的国运长远。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大秦帝国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只有你一个人是皇帝,你的功臣,你的子弟没有得到分封。一旦出现了特殊情况,不可能有人帮你稳定大局,所以淳于越主张分封诸侯,不能实行郡县制。刚才那个博士说的话,是一派胡言,是误导你,你不能听。秦始皇听了以后,就下了一道令,让大臣们讨论这个事儿。两个人的意见针锋相对,一个为秦始皇歌功颂德,另一个指出郡县不如封建,就是分封诸侯。这实际上是郡县和封建一种政治见解上的争论。当然,这两种意见一个歌颂秦始皇,一个批判秦始皇,秦始皇交付挺议,大臣们都不肯发言,唯独一个人站出来说话,就是丞相李斯。李斯在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力主实行郡县制。这一次又是李斯站出来说,说了重要的两点。第一,法后王,他说,我们中国古代,五帝不同法,三代不同礼,为什么在治理国家上方法不一样?因为他面对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治国的方略不一样。所以你应当法后王,不应当法先王。前人治国,有他面对的情况。我们今天有我们要面对的情况,要根据现实制定合理的国策,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废私学,他说在统一六国之前,私学很多,各家有各家的学说,中央政府的命令下达以后,都按照自己的学说去评价,去批判,这样一来,人们的思想就混乱了。所以李斯认为,请秦始皇批准,除了秦国史官写的书以外,其他各国的历史书一律销毁,而且不是博士官自己职务需要藏书以外,民间所有藏的像诗,书,还有诸子百家的书,一律销毁。谁要聚众谈论诗书要杀头,以古非今要灭族,限定30日,集中到郡县销毁。如果官员知情不报,按照同样的罪名处罚。令下30日,如果不执行,要罚做城旦。城旦是一种刑罚,四年的刑期,白天站岗放哨,晚上修长城。但是有一些书不能毁,医药类的,农书,还有占卜用的书,除此之外,诸子百家的书全部毁掉,这是李斯提出来的。秦始皇听了以后,下令照办,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令。
我们在说一说坑儒,焚书第二年,又出现一件事。就是秦始皇最信任的第二个方士,卢生,和侯生两个人,觉得仙药找了好几年都找不到,秦始皇肯定要严厉处罚他们。他们私下谈到秦始皇的为人,为政,求仙等各个方面,全是负面的评价。比如说评价秦始皇的为人,说他以为自己是从古至今,每一个人能超过他,这叫自负,刚愎自用。再一个,他手下有70名博士,但只是充个数,有丞相,有大臣,这些人都不管用,事无巨细都由皇帝说的算,说明秦始皇贪恋权力,专权。而且秦始皇每天看很多公文,达到120斤。秦代不是写在纸上的,是用毛笔写在木简,或者竹简上面,是有重量的,秦代的一斤合今天的250克,所以120斤就是今天的60斤。秦始皇每天看60斤文件,所有的事情都要管,大臣不敢提意见,他也听不进反面意见,所以说秦始皇为政太差,为人也很差。求药求不到就要杀。这两个人议论完以后,就逃了。这两个人都是得到秦始皇重点资助的人,可以说携巨款逃亡。但是这两个人做事很不谨慎,他们谈论的事情很快被秦始皇知道了,秦始皇非常震怒。这里面有两点对秦始皇刺激非常大,第一,自己受骗了,秦始皇用巨资资助他们求仙,结果找不到仙药,携款逃跑。第二,他们议论朝政的时候,这些话都让秦始皇听说了。所以秦始皇一怒之下,就在朝堂上对这些方士清算了一番,说一批方士拿了钱不辞而别,另一批方士受了巨款资助,在背后说我的坏话,还有像徐福,拿了钱,出海几年没有消息。然后就下令查,紧接着就在京城大搜捕,然后进行大审讯。审讯中间,被抓的这些人还互相揭发,有一个从宽从严的问题,最后一统计,有460多人。秦始皇把这些人都抓了,之后下令,全部活埋,而且通告天下。为这件事情,他的长子扶苏出来劝阻他,秦始皇不但不听,而且很生气,把他的长子,我们知道秦始皇的儿子,留下名字的不多,这个扶苏是最早留下名字的,也是秦始皇很信任的,把他贬到北方蒙恬去做监军,等于贬出京城了,可见这一次秦始皇受了很大的刺激。这时候是秦始皇三十五年,他给这些方士们定了个罪,“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就是妖言罪。这就是所谓的坑儒。
该如何评价这两件事呢?我谈几点看法,第一,焚书的后果。秦始皇烧了那么多书,第一,开愚民之先河,中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对老百姓实行愚民统治,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秦始皇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头,做了一件非常错的事,他用暴力来控制舆论,希望用这个方法来巩固统治,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焚书这件事,是由郡县和封建这两种政治制度引发的争论,秦始皇用焚书解决问题,根本不能奏效。封建制的危害在将来,郡县制的危害在当前,这个话好懂。封建制开始的时候,都是亲兄弟,不会互相打,但若干代以后,血缘关系越来越远,诸侯王之间就要互相打了,所以危害在将来。郡县的危害,就是当前一旦天下有个风吹草动,没有人保护中央政权,没有力量,所以这两种制度各有利弊。秦始皇片面地采用暴力镇压一种说法,实际上很愚蠢。当然秦始皇并没有处罚淳于越,这叫明智。但是采纳了李斯的焚书令,这叫愚蠢。第三,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人不赞成焚书,因为这对先秦的古籍是一种重大的破坏,而且不可能巩固统治,这方面有很多例子,有一首很有名的诗,是唐朝章竭的《焚书坑》,这是一首绝句:“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我们讲一下,这个竹帛,就是写书的工具,载体,竹简和绢帛,这里指代书籍,“竹帛烟销”就是书被毁了,“帝业虚”就是秦帝国的帝业也同时虚弱了,焚书的结果就是帝国的根基动摇了。第二句说秦始皇用这种办法防范天下的读书人,实际只把祖龙,就是秦始皇一个人锁住了,其他人控制不住。第三句,焚书坑还没有冷,山东的叛乱就起来了,最终灭了秦帝国的刘邦和项羽原来都是不读书的人。当然这个话不绝对,刘邦和项羽多少读了一些书,特别是项羽。只是说焚书并没有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最后刘项不是灭了秦国吗?可以看出,唐代的文人是不赞成焚书的,认为焚书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导致他亡国,这是我们讲的第一点。
第二个问题,坑儒的说法不准确,《史记.儒林列传》明确记载,“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不是坑儒,是坑术士。术士实际上就是阴阳五行这一派的学者,不是纯粹的儒生。他们也读儒家的经典,但不是纯儒。汉代王充在《论衡.贤难》提到:“此亡秦之所以,诛偶语而坑术士也”,也不是坑儒。第三,班固的《汉书.儒林传》中间,也叫“杀术士”。把汉代的典籍看一下,没有一个人说坑儒,都是坑术士。儒和术士有交叉,但不等同,所以坑儒的说法并不准确。
到了西晋,有一个学者叫卫宏。他为《古文尚书》作序的时候,第一次提到“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这是第一次说坑儒。到了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写《后汉书》,又提到了坑儒,所以焚书坑儒,是后世的说法,并不是汉代的说法。汉代和秦离得最近,但是从来不提坑儒,应该更准确。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卫宏不但说了坑儒,而且编了一个新说法,和《秦始皇本纪》完全不一样。卫宏说秦始皇用隶书和小篆统一文字,怕天下读书人不服,就把天下读书人召到京城,先封他们做郎,就是皇帝的侍从,然后秘密派人在咸阳附近的骊山,让他们种瓜。这个季节是冬季,骊山底下有温泉,就在由地热的地方种瓜。果然瓜长出来了,他就让读书人去讨论冬天能不能种瓜。这些儒生争得一塌糊涂,有说可以的,有说不行的,秦始皇说别争了,我们实地考察一下吧。把这700多人骗到骊山,正在考察的时候,突然下令让两边丛山上向下推土,把这700多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卫宏编造出来的一个坑儒说。这个说法在西晋出现,和史记完全不一样,卫宏的新说在唐代极为流行,读起来秦始皇简直坏透了,杀人杀的毫无道理,新说和原说差别非常之大,这说明秦始皇的坑儒在唐代已经受到知识界普遍的批判,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宁可相信卫宏的新说,而不相信司马迁的原说,这是新说在唐代流行的根本原因。为什么焚书坑儒和秦始皇不能剥离,因为真正批评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从唐代开始的,之后人们对秦始皇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强,所以焚书坑儒就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指责,而具体的分析就比较少了。秦始皇的坑儒开了一个坏的先例,这些被坑的术士中间,只有少数人从秦始皇那里得到巨资,找不到仙药,然后说坏话,携款逃亡,这是少数人。大多数只是因言获罪,最后也被杀了。秦始皇对这些人的治罪,是向天下昭示秦帝国文化政策的取向,昭示文化专制是秦帝国的既定国策,只是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历史往往和统治者的初衷相反,秦始皇希望通过焚书坑儒巩固他的中央集权,结果却得罪了一大批读书人,把这些人赶到了对立面。所以当陈胜吴广发动秦末大起义的时候,一大批读书人都跑到起义军中间,包括孔子的后裔都跑过去了。秦始皇手下的博士,包括叔孙通不是跑到刘邦那儿去了吗?这些人成为推翻秦帝国的一股重要力量,这是秦始皇当年没想到的。所以秦始皇统治后期,做了两件非常错误的事情,等于说为秦帝国的灭亡集聚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秦始皇执行这些错误政策的同时,他的人生也迅速的走向了谢幕。那么秦始皇人生的闭幕式是如何上演的呢?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32:秦始皇之死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32:秦始皇之死
[画外音]秦始皇通过焚诗书,坑术士清除了思想文化上对集权统治不利的因素,至此秦始皇已经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人到中年的秦始皇此时考虑的更多时如何与死神作斗争。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在四十九岁的时候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五次大巡游。这次巡游,秦始皇原本是想追求长生不老的。没想到自己却走向了不归路,并引发了一个千古谜案,秦始皇命丧沙丘。那么,秦始皇的这次巡游,究竟有怎样的背景呢?秦始皇为什么会蹊跷的死在巡游路上呢?让我们跟随王立群教授,沿着秦始皇人生的最后轨迹,透过重重迷雾一起来揭秘秦始皇之死。
秦始皇是个巡游皇帝,在他当皇帝的十几年中间,曾经五次大巡游,其中第五次,是在公元前210年。其实这次巡游对秦始皇来说,是一个挽救生命之旅,因为这次巡游是由三大原因促成的。第一就是荧惑守心,第二是陨石事件,第三是沉璧事件。这三个事件对秦始皇刺激都很大。我们先介绍第一件事,荧惑守心。中国古代人们心目中,自然界的天象有两种星象是最受人们关注的,一个是五星连珠,一个是荧惑守心。什么叫五星连珠,就是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连成一条线。五星连珠对古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吉利的现象。史书记载,汉高祖刘邦继位当年,曾经出现五星连珠,那就意味着汉高祖的继位是顺应了天命。他不知道两千年后,我们的天文学家很高明,用计算机模拟推演两千年前,结果是高祖二年的事儿,非要记在高祖元年,为了证明刘邦顺应天命。天文学家还发现,历史上还有两次五星连珠,史书没有记载,一次是在吕后称制的时候,还有一次是武则天称帝的时候。史学家干脆不记。如果记录先来,那等于证明了吕后称制和则天称帝时顺应了天命的,史学家不记了。所以我们就知道,历史文献也有真伪之分,五星连珠该出的时候不记,不该出的时候记录了,这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五星连珠是吉,荧惑守心,就是凶。《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那么荧惑守心是什么意思呢?荧惑在古人来说,就是火星,守心,这个心是一个星宿,是天上二十八宿之一。二十八宿之中,有一颗星叫心星,现代天文学的称呼就是天蝎座。荧惑守心,就是火星在运行过程中间,靠近了天蝎座,停留在天蝎座旁边,待了一段时间,和心星靠的很近。天蝎座是由三颗星组成的,一颗最亮,两颗稍暗,古人认为,最亮的拿一个代表皇帝,另外两颗代表皇子。所以荧惑守心本来是一个自然现象,但是古代的天文学家把它解释为火星是在侵犯帝星,带来的结果非常危险。要么是皇帝失位,要么是皇帝要死亡,所以秦始皇三十六年出现了一个非常凶的天象,就是荧惑守心,所以对秦始皇心理影响非常大。,这是第一件让秦始皇非常恶心的事儿。三十六年,又出现了第二件事,陨石事件。在秦国的东郡,秦始皇年幼的时候,吕不韦执政期间打下来的一个靠近齐国的郡。东郡这一年出现一个怪事,天上掉下来一块陨石,陨石掉下来以后,有人在上面刻了几个字:“始皇死而地分”,这几个字非同小可,透漏了两个信息,第一,秦始皇将死,第二,秦始皇一死,秦国的土地就被别人分割占领,秦朝要灭亡。所以地方官不敢隐瞒,立即上报。秦始皇得到报告以后,大惊失色,立即派人去查,结果在陨石坠落的地方逐户排查,最后是一无所获。秦始皇下令,第一,把陨石周围所有老百姓全部杀光,他认为中间一定有隐匿的凶手;第二,把这块石头烧了。但是秦始皇心里那块阴影始终没有散去,这是第二件事。第三,沉璧事件,这一年秋天,秦始皇的一个使者从东边来,经过华阴,碰到一个人,这个人拿着一块玉璧,拦住使者。说把这块玉璧帮我献给滈池君,而且让他捎一个话:“今年祖龙死”。使者莫名其妙,拿着这块壁想问这个人,结果这个人突然之间在夜幕中消失了。使者回来以后,就把璧给了秦始皇,把事情告诉了秦始皇,把那句话也告诉了秦始皇。秦始皇听了以后,脸色大变,沉默了很长时间,最后说:山鬼,这些人是山鬼,只知道一年的事儿,不会知道更多。回到宫里,秦始皇就对身边的人解释,说祖龙指的不是我,实际上秦始皇知道,祖龙指的就是他自己。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一连串的三件事,让秦始皇心里非常闹得慌,而后来使者送来的玉璧,经过鉴定,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南巡的时候,为了祭江,沉到江里的一块璧,八年以后,竟然奇特的被人送回来了。一年连发三件怪事,所以秦始皇就去占卜,占卜的结果告诉他,有两种方法可以化解。第一,迁徙,要迁一部分老百姓到另一个地方;第二,出游,用出巡来避难。所以秦始皇首先迁徙了三万户人,然后第二年开始出巡。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他首先来到南方,到了会稽,祭奠了大禹,然后北上到了琅邪,就是山东的临沂。这里,他遇见了走了九年的徐福。两年前,在坑术士的事件中,秦始皇还骂过徐福,结果徐福回来了向他报告,仙药找到了,就是有大鲛鱼作怪。秦始皇很高兴,支持了他,给他童男童女,给他百工,给他百谷的种子,让徐福二次出海,寻找仙药,这都是第五次大巡游的事儿。之后不久,走到平原津这个地方,就是今天平原县的西南,《秦始皇本纪》记载“至平原津而病”,古代的病和今天的病不一样,我们现在说疾病,一个是疾,一个是病。古人把轻的病叫“疾”,比如说“寡人有疾”,就是病很轻,病情很重,才叫病。古代疾和病是两个不同的词,至平原津而病,说明到这时候,病重了,突然之间得了重病。在往下记载“上病益甚”,病越来越厉害,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下了病危通知书,已经无能为力了。秦始皇也感到不妙,“恶言死”,非常讨厌在他面前说死亡的问题,而且“群臣莫敢言死事”,没人敢说秦始皇死的事情,这意味着秦始皇病重之后,没有一个大臣敢和秦始皇商量身后的事情怎么办。《秦始皇本纪》记载,这时候,秦始皇写了一封信,加盖了玉玺,召皇长子扶苏,从蒙恬的北方赶回京城,主持他的丧葬。这个诏书已经写好,也盖了章,说明秦始皇预感到自己生命不远了。《李斯列传》记载稍有不同,说秦始皇病重的时候,把赵高叫过来,让他草拟一个诏书,有这样几个内容:第一,让扶苏把兵权交给蒙恬,第二,让他迅速返回咸阳主持秦始皇的丧葬。信写好以后,来没有交给使者,秦始皇死了,然后这封诏书和秦始皇的玉玺就留在了赵高的手里。而这件事只有丞相李斯,赵高和秦始皇的小儿子,也就是第十八子胡亥知道,还有他身边的几个小宦官知道。李斯是左丞相,随秦始皇出游。赵高是中车府令,这是一个官名。古代的官名,只要有一个中字,就说明可以出入皇宫。中车府令是专门给皇帝管车队的,是皇帝很信任的人。此外赵高还有一个身份,叫行符玺事,符是兵符,玺是玉玺,赵高一方面管车队,另一方面管着这两样东西,说明赵高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但是车队在秦始皇去世以后并没有停,而是迅速的继续前进,结果走到沙丘,就是河北的广宗县,秦始皇病故,这一年,就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这一年四十九周岁,古人计算年龄都是按虚岁,所以一般史书都说秦始皇五十岁病死在沙丘。
[画外音]人终有一死,但秦始皇死的太蹊跷。首先史书没有记载秦始皇的死因,其次秦始皇死的地方充满神秘色彩。传说沙丘宫本是殷纣王圈养禽兽的地方,四面荒凉,宫室空旷深邃,发生不测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从古至今,围绕秦始皇的死因,人们众说纷纭。
目前我们知道的秦始皇的死因,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病死说和谋杀说。我们先说病死说,这个又有很多说法:第一,自幼有病,第二,因累致病;第三,遗传致病;第四,高温致病。我们先分析一下秦始皇是不是自幼有病,这个说法和秦始皇的长相有关,《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手下有一个军事家,叫尉缭,他第一次见秦始皇的时候,对秦始皇的外貌有一个描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蜂准,现在有两种解释,一个是高鼻梁,再一个就是说他的鼻子是马鞍形的,这个就不好看。长目,大眼睛;第三,说秦始皇的胸,是鸷鸟胸。鸷鸟是一种猛禽,鸷鸟胸也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是鸡胸,说明有病。再一个,说秦始皇的胸,是个老鹰的胸。第四,说秦始皇的声音,是豺声,有人就推测秦始皇有支气管炎。所以,根据外形描述,说秦始皇有病,从小就有病,这是历史文献中间关于秦始皇外貌的唯一记载。可信不可信?《秦始皇本纪》记载的,我们讲过,文献的记载是重要依据,但不能够全信?我估计,尉缭对秦始皇的印象并不好,说了这个以后,又说了秦始皇一堆坏话,尉缭就想走,秦始皇把他挽留下来,委任他做国尉,所以,尉缭的话不大可信。应该说,他要真是支气管炎,那荆轲一追他,气管炎就要发了,那还跑得动,所以我们觉得这个说法不太可靠。第二,因累致病,说秦始皇累死的,我大概说说他的累,第一,过劳,说秦始皇非常勤政,每天看很多公文,看完以后要在上面批,批多少字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清朝的皇帝,有时候批的字比原文还多。秦始皇大权独揽,事无巨细一切都管,所以他一生忙忙碌碌,很勤政。但是大家要注意,他的勤政是为了大权独揽,防止皇权旁落,这是目的。所以过劳了,累狠了就死了,这是一个原因。第二,巡游,秦始皇是个巡游皇帝,十二年间五次巡游,最后一次,从头一年的九月出发,到第二年七月,几乎在外面九个月时间。巡游累不累,取决于四个条件,路况,车况,季节,时间。秦始皇时期,有当时最先进的公路,叫驰道,但是我可以断定,绝对赶不上现在的高速公路,肯定颠簸。秦始皇坐的车再好,也赶不上今天的奔驰宝马,车不好,路不好,人在上面坐九个月肯定很辛苦。第三是时间,秦始皇每次巡游时间都很长,第四,季节,这个很重要,春天,秋天出去很美,夏天,冬天就麻烦了。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冬天赶上了,夏天也赶上了,所以巡游的劳累,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第三,遗传致病,秦始皇家庭遗传不太好,曾祖父昭襄王活到七十六岁,是最高寿的。祖父安国君就不行了,五十多岁死的。父亲异人,我估计死的年龄不到四十岁,这就是说家庭遗传。第四,高温致病。秦始皇从病发到死亡,都是在炎热的夏季,恐怕也是导致他死亡的重要原因,以上四点就是病死说。
接着说谋杀说,我国一位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写过一个历史小说,叫《秦始皇之死》,这是个历史小说。首先说明,郭沫若是懂医的,他是历史学家,又是文学家。他的小说中,说秦始皇在平津,就是山东平津渡黄河的时候得了癫痫病,因为是夏天,车上放着铜冰鉴,结果他摔倒了,后脑勺碰到冰鉴上手上了,加剧了他的癫痫病,导致了脑膜炎。秦始皇到了沙丘,住了一夜就死了。等到赵高和李斯发现的时候,发现秦始皇的左耳流黑血,仔细一看,有一个一寸多长的铁钉,说有人把秦始皇害死了。郭沫若先生很明确的写,是他第十八子胡亥害得他。秦始皇病了以后,他本来想传位给扶苏,所以胡亥就没戏了,所以害死秦始皇,这是一个说法。另一种说法是赵高,赵高接近秦始皇的机会多,他不愿意让扶苏继位,因为扶苏不会重用他,所以赵高谋害了秦始皇。第三种说法,是李斯,因为扶苏继位,要重用蒙氏兄弟,轮不到李斯了,所以李斯下手。这是关于谋杀说的三个主要人物。我认为,谋杀说没有历史文献,没有文物作证,纯靠逻辑推理,而且是以秦始皇死后,胡亥,赵高,李斯的表现倒推得来,不大能站得住脚,所以我认为不大可靠,比较可靠的还是病死说,最大的可能,还是因病致死。但是不管怎么样,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个追求长生的皇帝,最终病死在巡游的路上。秦始皇死前犯了很多错误,但在临死之前,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一没有立皇后,二没有立太子,三,有一个让长子扶苏回京主持丧事的诏书没来得及发出来。这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和太子,是一个历史迷案?这是我们必须要正面回答的,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33:秘不发丧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33:秘不发丧
[画外音]秦始皇原本想通过巡游避祸,没想到在巡游的路上命丧黄泉。秦始皇的意外死亡,让手握大权的丞相李斯非常犯难。秦始皇的死亡引起了秦帝国瞬间的权力真空。在没有确立新的接班人之前,丞相李斯决定秘不发丧。问题是秦始皇死的时候,正是炎热的夏季,尸体不可避免的散发出难闻的臭味,随行的大队人马不可能闻不到。而且秦始皇是一个勤政皇帝,巡游途中还要批阅公文,如果长时间不办公,也会引来怀疑。那么李斯怎样才能做到秘不发丧呢?这个决定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难言之隐呢?
历史最怕意外,但历史往往充满了意外。秦始皇出游本来是为自己化解灾难,结果意外的死在路上。秦始皇死后,陪同他出行的左丞相李斯,就面临一个难题,就是要不要公布秦始皇死亡的消息。李斯这时候是执掌权力最高的人,怎么办?公布了会怎么样?不公布该怎样做?李斯是最发愁的。最后李斯决定秘不发丧。这就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到秘不发丧?第二,李斯为什么要秘不发丧?这两个问题必不可少,而且相互关联,我们注意来回答。怎样做到秘不发丧呢?一句话,叫假供膳,臭鲍鱼,双管齐下。要把真相掩盖起来,必须做到两点,第一,让死去的秦始皇正常的生活,正常工作;第二,秦始皇尸体发臭以后,不能让别人知道这是人死了尸体发臭。为了让秦始皇正常的生活,工作,在每一天都照样给秦始皇上膳。当然秦始皇死了,肯定不能吃,肯定有一个人在车里代他吃,但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历史没有记载。第二,该处理朝政的时候,大臣向秦始皇坐的车子汇报工作,秦始皇有几十辆豪华的专车,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能看到外面。秦始皇不说话,通过一个宦官传话,历史也没有记载是哪个太监能够准确的回应大臣,让人家看不出破绽。但是肯定有两个人,一个吃,一个传话,这样秦始皇就是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第二条比较麻烦,秦始皇病死在七月,正是高温的季节,尸体很快腐烂,尸臭味怎么掩盖?李斯想了个办法,找来一车臭鲍鱼,装在其他豪华车里面,其中一辆放的是秦始皇的尸体,这样臭尸味和臭鱼味混在一起,臭味相合,鱼味就盖住了尸味,大家闻到臭味,不知道是有人死了,可见掩盖真相,总是有办法的。人死了车队还不敢停,沿着既定的路线,向西再向北,一直走到秦帝国最北面的九原郡,就是今天内蒙古的包头市,完成了预定巡游的所有路线,然后从包头沿着驰道迅速南下,返回都城咸阳,这是李斯做到的第一点,秘不发丧,把真相掩盖住。
李斯秘不发丧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句话,一个是遇刺客,逢盗贼,天下不稳。第二句是无皇后,无太子,丞相为难。这两个原因决定了李斯只能秘不发丧。什么叫遇刺客,逢盗贼,天下不稳,我们介绍两件事,第一,社会不稳定,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大巡游,走到阳武县的博浪沙,就是今天河南省原阳县的东关,在这个地方遇刺。这次遇刺是秦始皇作了几十辆豪华车,外形完全一样,秦始皇坐在其中一辆上。行刺的主谋,就是后来帮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第一谋士张良。张良带了个刺客,这个刺客拿个大铁锤,史书记载一百二十斤,合我们今天六十斤,把六十斤的大锤,当作标枪一样,来一个大投掷,这个一般人做不到的。他不知道秦始皇坐的哪辆车,只能猜,结果砸过去,把车砸的稀巴烂,但是秦始皇没坐在这辆车上,大家知道秦始皇为什么搞几十辆一样的车了。要是只有一个,刺客一锤就砸扁了。张良的祖父是韩国的国相,辅佐了三代国君,张良的父亲又辅佐了两代韩国国君,还是做国相,张良的祖父,父亲五世相韩,你可以想象张良对韩国的故国之情是多么深。所以秦灭韩国的时候,张良家里死了三百多口,张良一个都不安葬,把所有家产变卖,用重金收买天下的刺客。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买到了一个大力士,能把六十斤的铁锤当标枪使。张良就带着刺客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结果没有砸中。秦始皇极为震怒,立即在天下举行二十天严打,结果张良隐姓埋名,跟刺客两个人都安然撤退。张良跑到江苏,藏起来了。这个事儿其实是偶然事件,但是偶然就是必然,张良行刺秦始皇,是代表了六国被灭以后,对秦始皇的刻骨仇恨。秦始皇灭六国的时候,实行了大屠杀,大迁徙的政策。比如灭了魏国,杀了魏王假和他的儿子们,只有一个公子逃了,秦始皇还重金悬赏,要斩尽杀绝。灭燕国,杀太子丹;灭齐国,把齐王建骗出来,在松林里饿死了。所以六国被灭以后,六国国君的公族都对秦始皇怀着刻骨仇恨,时时刻刻找机会谋害秦始皇。张良付诸行动,其他人怎么办,秦始皇死在公元前210年,第二年,公元前209年就爆发了陈胜吴广大起义,这些人全部都加入了起义军,立即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国家,所以整个天下形势并不稳定,这是李斯很大的一个顾忌。秦始皇活着,这些人还敢来行刺,万一知道老皇帝死了,新皇帝还没有即位,不定闹出多大的事儿。李斯作为丞相,能不担忧吗?这叫遇刺客,什么叫逢盗贼呢?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秦始皇在咸阳换了一套便服,带了四个大内高手,夜出微服私行,在咸阳遇到了盗贼。这一伙盗贼和大内高手打起来了,情况非常危急,幸亏这四个人武功高强,把十几个盗贼打跑了。你想想,在咸阳遇到盗贼,你说这社会稳定吗?所以秦始皇第二次在关中实行严打,严打十天,一个盗贼也没有抓到,所以我们说“遇刺客,逢盗贼,天下不稳”,这是李斯秘不发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无皇后,无太子,丞相为难。秦始皇在死前既不立皇后,也不立太子,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帝王这样做。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太子是国之储君,国之根本,太子一动,天下动摇,太子如果不确立,所有儿子都会想着去夺这个位置。所以太子不立,是秦始皇生前非常大的一个失误。再一个,没有立皇后,皇帝活着的时候,皇后可以母仪天下,皇帝一死,皇太后掌管政权,在拥立新君,稳定大局方面,可以发挥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秦始皇没有皇后,既没有太子,又没有皇后,你说丞相多为难。这中间留下了太多的空白点,有许多文章可以做,这是李斯非常担心的。这样我们就需要破解这些谜团了。第一,为什么不立皇后,大概有这么四条,第一,多不胜选,第二,怨母仇女,第三,热衷求仙,第四,条件太高,我们逐一解释。多不胜选,选皇后少了不好选,没挑头,多了也不好选,看花眼了。一般人碰不到这个情况,皇帝就比较麻烦,秦始皇后宫,唐代诗人写的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三千已经眼花缭乱了,比三千再多几倍怎么办?《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每灭一国,就把这一国的宫殿画下来,仿照着在咸阳原封不动的修建。灭六国之后,咸阳周围有270多座宫殿。有多少美女呢?《史记正义》引《三辅旧事》记载,“后宫列女万余人”,一万多人,大家知道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司马炎取代魏国,灭了蜀国,吴国,把这两国的后宫佳丽全部集中到自己的宫殿里,《晋书.后妃传》记载,司马炎后宫的美女一万,他晚上不知道去哪个房间睡觉。司马炎也是个很有意思的皇帝,最后作了个羊车,羊性情温顺,不会像马一样突然受惊狂奔,再一个走的慢,安全。司马炎座着羊车,让羊随便走,羊走累了,停在哪个宫殿,他就在那儿留宿。这样一来,很多美女很发愁,但是美女中间也有聪明的,聪明的宫女知道是羊拉车,就每天派人割很多青草,放在自己房间门口,羊闻到青草味,就奔过去了,车就停了,晋武帝司马炎下车就留宿在那里了,这宫女就受宠了。司马炎后宫一万人,他就懵了,秦始皇后宫比他厉害,晋武帝是三国美女,秦始皇是七国的美女,《史记正义》引古书记载,万余人,一万多,所以这是第一个原因,多不胜选。第二个是怨母仇女,秦始皇的母亲对秦始皇刺激很大,秦始皇的母亲不是喜欢嫪毐吗,给嫪毐生了两个儿子。后来秦始皇处死了嫪毐,把他的母亲流放,之后很多人劝谏,秦始皇一下子杀了二十多个。最后来了一个茅焦,他说你囚禁母亲,不利于统一天下,秦始皇一听有道理,把母亲放回来了,从此以后,秦始皇对女人产生一种偏见。尽管后宫佳丽一万多人,但是他对女人有一个偏见,他认为母仪天下的女人太难找了,所以由于他仇恨母亲的不检点,导致他对天下的女人都怀有偏见,这样一来,选皇后的时候,看谁都觉得达不到标准,迟迟决定不下来。秦始皇的女性观,对女性是讲贞节的,我们看他第五次大巡游,他在南方刻了一块石,留下来六句话,很重要。第五次巡游,在会稽山祭奠大禹,刻石留下这样六句话:“饰省宣义,有子而嫁,背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挚诚”。前三句不允许寡妇改嫁,丈夫死了,你又改嫁了,这叫失去贞节。后面三句是不允许男女之间发生苟且之事。还有一个事件,就是寡妇清事件。《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始皇一生就表彰过一个女性,这个女人还是个寡妇,姓不知道了,只知道名字是清。秦始皇对寡妇清非常尊重,寡妇清,按照我们今天的说法,是个私企老板,经营丹砂产业,数代不衰,丈夫死了以后也不改嫁,所以秦始皇对她特加表彰,还修了一个台,叫女怀清台,来表彰这个寡妇。这些事情可以说明,秦始皇是提倡贞节的,这样就带来了他对女性的要求比较严,所以很难选上一个皇后,这是第二个原因。第三,热衷求仙。一般求仙的人,都不顾家庭,只忙着求仙升天,这也是秦始皇从当皇帝的第二年,就遇上徐福,一直到第五次大巡游,第二次见到徐福,一生念念不忘长生不老,这当然也反映了人的一种本性,贪生恶死,所以秦始皇求仙,也耽误了他立皇后。第四,条件太高,秦始皇立皇后有三个时间段,第一个是十三岁继位,到二十二岁举行加冠礼,接管权力。这个时间段,他可以完婚,可以立皇后,但是他没有立,什么原因我们不知道。第二个时间段,从二十二岁接管权力,到三十九岁兼并六国,也没有立皇后,唯一的解释就是太忙。第三个时间段是三十九岁称帝,到四十九岁死亡,这个时间段实际上他已经立不了皇后了。因为这时候他自视甚高,让为自己功高三皇,名高五帝,至高,至尊,至贵,至上的圣人,神人,没有女人配得上他,所以只能单身了。当然,他的单身是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已经立不了皇后了。总而言之,我们分析了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四个原因。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立太子。我们首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秦始皇有多少个儿子,《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始皇有二十余子”,留下名姓的皇子有四个,长子扶苏,十八子胡亥,还有另外两个。我们现在统计秦始皇至少有二十三个儿子,还有十个女儿,这二十三个人都可以选为太子,秦始皇为什么不选呢?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第一,仇女,由于怨母仇女,他的二十三个儿子,他谁的母亲也看不上,这是不立皇后的原因。二十三个儿子,最器重的是长子扶苏,但是在坑术士事件中,长子扶苏被派到蒙恬的长城军团做监军,掌握兵权,防守北方的边防去了。扶苏的离京是个大事件,这是扶苏的一次失误,结果让他失去两个机会。如果扶苏留在秦始皇身边,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非常之大。结果扶苏走了,离开了政治中心,一个从政的皇子,如果离开政治中心,就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这是一个重大原因。再一个,离开政治中心以后,又到长城军团去了,长城军团的负责人是蒙恬,和蒙恬走的比较近,就引来了李斯的猜忌,因为如果扶苏继位的话,可能更信任的是蒙氏兄弟,这就招来了李斯的反对。而李斯是跟在秦始皇身边出游的,深受秦始皇信任的丞相,所以扶苏的失误,带来了两次机会的错过,导致秦始皇没有把合适的儿子选为太子。秦始皇到临死留下的遗诏,还是召扶苏回京主持丧事,言外之意就是让扶苏继位。但是扶苏对他的顶撞导致他把扶苏发配到边疆了,这是原因之一,但是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在我看来,两个字,怕死,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立太子就意味着承认自己一定会死亡,对一个千方百计企图长生的皇帝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现实,秦始皇不敢承认这个现实,也不敢面对这个现实。他一方面拼命追求长生,另一方面,又避免直接面对立太子这个尴尬的现实。秦始皇对徐福两次资助,对卢生逃亡感到非常愤怒,其实都是一种心理,就是求仙之心非常强烈。一个如此追求成仙的人,是不敢承认自己要死亡的。越是不敢承认,就越是不敢面对立太子这件事,所以怕死是秦始皇不立太子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是意志抵挡不了规律,所以决心成仙的秦始皇最终还是走完了他的生命路程,这位生前叱咤风云的千古一帝,最后竟然以一具腐烂发臭的尸体走进了他修建了近四十年的皇陵地宫。所以我们可以看的很清楚,历史不能倒退,谢幕就是谢幕。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