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王立群(现代)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完整讲稿)
王立群巅峰之作,做人之道、成功之法、从政之术、为官之要,读《史记》悟人生。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上部,大国崛起:秦国如何崛起,横扫六合:六国因何覆灭。
内容简介
秦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肇始,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秦始皇十三岁继承秦国王位。二十二岁亲理朝政,三十九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缔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大秦帝国。他自称始皇帝,希望他的王朝传之无穷。然而这个伟大帝国仅仅历时十五年就轰然倒塌。
  历史的巨大反差,使得秦始皇和他的帝国成为世人关注的千古之谜。造就秦始皇千秋功业的深层历史原因是什么?这个庞大的帝国又是如何缔造的?秦始皇身上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让我们跟随王立群教授穿越历史迷雾,探索这段辉煌的历史。
作者简介
王立群,山东新泰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高校名师,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等著作。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上篇 秦国崛起
 一 荆轲刺秦王
 督亢图穷匕首见 秦王绕殿呼且逃
 有心为报怀权略 可在於期与地图
 荆卿成尘渐离死 异日还逢博浪沙
 易水年年流不尽 荆卿代代名不消
 二 襄公立国
 复续贏氏祀 非子获食邑
  周幽王烽火娱褒姒 秦襄公勤王封诸侯 
  亡由余戎王纳女乐 霸西戎穆公得其实
 三 穆公东扩
 虞国君贪贿亡家国 秦穆公礼贤得良才
  晋惠公出尔反尔 秦穆公三救晋难
  晋怀公逃归继位 秦穆公迎立重耳
  秦穆公围郑 烛之武退师
  蹇叔哭师 穆公伐晋
 四 孝公变法
  公叔痤举荐卫鞅 魏惠王佯应实违
  秦孝公广招贤才 公孙鞅火速人秦
  废井田开阡陌 奖军功建县制
  徙木树信严惩贵戚 国富兵强路不拾遗
 五 合纵连横
 锥刺股苏秦发愤 说六国合纵抗秦
  遭羞辱张仪负气 西人秦连横破纵
  六国不同心 秦国破合纵
 六 昭王称霸
  姐弟联袂挺嬴稷 位高权重功震主
  范叔奔秦倾九州 远交近攻杜私门
 七 异人奇缘
 王孙落魄邯郸城 上轻下慢无礼遇
  吕不韦贩贱卖贵 秦王孙奇货可居
  析危机恫吓阳泉君 保地位游说华阳姊
  安国继王位 子楚立太子
 八 生父之谜
  不韦钓奇献爱妾 赵姬有身嫁异人
  异人娶赵姬 大期生赵政
  吕政赵政 真伪何从
 九 赵姬之乱
 子楚溘然离世 赵姬再续前缘
 不韦金蝉脱壳 太后宠臣弄权
 缪毒恣欲夷灭三族 赢政果决初显王风
 茅焦冒死说蠃政 秦王悔悟迎生母
 十 吕不韦之死
 文信侯就国河南 秦始皇迫其饮鸩
 吕不韦养士三千 秦始皇下诏流放
 文信侯权重震主 秦始皇刚毅残酷
 吕不韦以德治国 秦始皇果决寡恩
 十一 李斯为政
 仓中鼠领悟人生 西人秦初露锋芒
 郑国修渠耗秦力 蠃政恼怒逐客卿
 李斯谏逐客 赢政收成命
 保家国公子入秦 谋大业韩非见诛
 十二 通天大计
 李斯说王速攻韩 韩非使秦欲存国
 门监子摆子四国 韩公子痛斥姚贾
 李姚联手诛韩非 秦王然然成大计
下篇 横扫六合
 十三 韩氏初兴
曲沃窥伺晋王室 献公诛杀诸公子
献公幸骊姬 废嫡立庶子
遭侮辱卻克记恨 搴之战韩厥升卿
 十四 三家分晋
 强知伯欲壑难填 韩赵魏三家分晋
 知伯不智亡宗族 三家智斗分晋土
 十五 韩国之亡
  申不害相韩变法 韩昭侯君人南面
强国环伺环境恶劣 空间狭小夹缝求生
实力弱小外交乏术 连横合纵朝秦暮楚
 十六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辟地千里
 赵雍立庶禅位 赵章篡权身亡
 弃强权终酿内乱 惧族诛困死赵雍
 十七 秦赵之争
 秦昭王欺诈夺宝 蔺相如完璧归赵
 渑池会昭襄戏赵王 发冲冠相如折秦翼
 秦赵战阏与 赵奢施奇计
 十八 长平之战
 长平起战事 合纵失须臾
 秦赵各易主将 赵括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大败 赵国缘何失利
 十九 邯郸之战
 赵使人秦求和 秦军攻城受挫
 鲁仲连义不帝秦 信陵君窃符救赵
 平原赴楚毛遂定盟 散尽家财李谈退兵
 虞卿力辩拒割地 秦军邯郸无所得
 求救援同仇敌忾 围邯郸秦军落败
 二十 赵国之亡
 掌实权嬴政伐赵 斩李牧赵迁亡国
 昏庸信谗斩将败兵 主次不明割地求和
 二十一 水灌大梁
 公叔进谗 吴起南奔
 卫鞅不见用 范雎几敝死
 庞涓嫉贤能 孙膑奔齐国
 魏王昏蒙 信陵遭嫉
 二十二 秦灭燕国
督亢图中不杀人 咸阳殿上空流血
燕王哙禅让乱国 齐湣王趁火打劫
燕昭王招贤 秦始皇东进
燕王喜攻赵 赵王迁亡国
 二十三 楚国之亡
 秦国养精蓄锐 王翦灭亡荆楚
 吴起变法威服诸侯 悼王下世宗室作乱
 相国廿五遭灭门 养士三千竞豪砒
 不明大势图苟且 鼠目寸光终遭灭
 二十四 不战而降
 秦兵长驱直人 齐王不战而降
 唇亡齿寒国策误 谨慎事秦终被灭
 耽于安乐 腐败亡国
媒体评论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想让人生有些光彩,必须要具备四个“行”:第一,自己要“行”;第二,要有人说你“行”;第三,说你“行”的人得“行”;第四,你的身体得“行”。
  一个人一生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就像老鼠一样,关键看他在什么平台上。这就是李斯非常有名的“老鼠哲学”。
  一个人的一生中,机遇是非常少的,当机遇来临之时,千万不要放过。这对一个人来讲,非常关键;对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
  人才只有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上升期、鼎盛期得到重用,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才能被时人与后人牢牢记住。再优秀的人才,如果出现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都无法将效益发挥至最大化。
  赞扬本身是一门大学问:赞扬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人,是胸怀宽广;赞扬不值得赞扬的人,是借力打力;赞扬比自己更强大的人,是勇敢无畏。
  吕不韦是一个出色的营销策划人、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他虽然精于获得权力,却不懂得什么时候要放弃权力,这是许多政坛精英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用权而不恋权,到位而不越位,这中间的取舍与进退,确实耐人寻味。
——王立群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01:荆轲刺秦王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01:荆轲刺秦王
公元前227年的某一天,在秦朝都城咸阳的王宫里,即将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这一天,秦王嬴政特别高兴,穿了一身像我这样的正装,然后用最隆重的礼节,当时在先秦时期,我们这个诸侯国,最隆重的礼节叫九宾礼,什么叫九宾礼呢?就是有九位使者引导着一位宾客上殿,这叫九宾礼。所以这一天,整个秦代咸阳王宫的里边,可以说是喜气洋洋,整个宫庭中间,弥漫着一种喜气,但是呢,这一场秦王嬴政用最盛大礼节迎接的这个场面,最后竟然演变成为,一场悲剧、闹剧。那么秦王他迎接的是谁,为什么这一个喜剧,最后变成一个闹剧和悲剧,是什么样的东西打动了秦王,让秦王用这么盛大的礼节迎接一个诸侯国的使者。
[画外音]公元前259年的农历正月,一个男婴,在赵国的邯郸降生了,没有人会想到,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的创立者——秦始皇。他十三岁继承秦国王位,二十二岁亲理朝政,三十九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缔造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他自称始皇帝,希望他的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传之无穷,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他亲手创建的伟大帝国,仅仅历时十五年,就轰然倒塌,他的那些贵胄子孙,一个个惨死咸阳,一个绚丽的开始,却遭遇了一个残酷的结局,历史的巨大反差,使得秦始皇和他的帝国理应成为后世人们关注的千古之谜。这个庞大的帝国,是如何缔造的,秦始皇身上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让我们跟随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穿越历史迷雾,完成一段历史探索,我们先把镜头聚焦在秦始皇一生中最危险的一次经历上,这一次秦始皇经历了什么呢?
原来,这一天其实要举行的是一个国家的受降仪式。因为这个时候,秦王嬴政继位以后,他已经灭掉了战国七雄中间的魏国、赵国,而且他的大军已经逼进了燕国国界,而这个时候派来的使者呢,恰恰就是燕国的两个使者,这两个使者带来了两件让秦王嬴政非常高兴的礼物,一件是人头,一件是地图,带来了这两件东西。这两样东西,并不是一般的礼物,这个人头是秦王嬴政最恨的一个叛将,他的人头,这个叛将叫樊於期,而现在这个人头,他最恨的这个叛将的人头,被燕国送过来了,所以秦王特别高兴,这是一件高兴事。再一件高兴事,送来了一张地图,这个地图不是一般的地图,这是当时燕国,战国七雄中间的燕国,最富庶的一个地区,叫督亢,这个督亢地区的地图,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这个地图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是一个燕国最富庶地区的地图。
这两个使者来到以后,通过秦王身边的侍从,给秦王嬴政报告了一个消息,说燕王已经吓得来不了了,说燕国整个举国要做内臣,这个意思是说整个燕国要投降了,所以呢,送来了叛将樊於期的人头,送来了督亢地图。这幅地图送来,实际上就是代表燕国要投降了,所以秦朝这个王宫中间,用这么隆重的礼节,秦王嬴政穿上这么漂亮的正装,原来是要举行一场受降仪式,因为这个时候秦王嬴政已经灭了六国中间另外两个国家,这第三个国家,来举行投降仪式,秦王能不高兴吗?洱吧论坛http://www.28gl.com
当一切准备就绪以后,燕国的两个使者出场了,这两个使者,第一个人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荆轲,另一个是他的助手秦舞阳。荆轲端着一个匣子,就是盒子,这个盒子里边盛的就是樊於期的人头,这个因为走了几个月,估计这个人头都腐烂了;另一个是秦舞阳,是他的副使,拿了一幅督亢地图。古代的地图,它是长的,卷轴卷着的,两个人进殿了,然后九宾礼导引,这一正一副的使者,就走进了秦廷。
来到秦廷以后,这个副使秦舞阳,这个人是个燕国的勇士,他曾经13岁杀人啊,你想想,一个这么年少的人敢杀人,可以说是个勇士了。秦舞阳拿着地图,荆轲拿着这个匣子,但是进了秦廷以后,看见秦廷中间戒备森严,武士成林,秦舞阳走到台阶之下,掉链子了,怎能么个掉链子呢?那是面如土色,两腿哆嗦,走不成了。这首先引起了秦国大臣的惊讶,因为大臣们觉得燕国举行受降的,来献图的人,不应当是这样的表现,所以都把目光都集中在副使秦舞阳的身上。荆轲也发现了,荆轲就回头看了看秦舞阳,然后笑着给秦王嬴政做了一番解释,这个荆轲说,他说秦舞阳这个人,他是在那个小地方长大的那个粗人,从来没见过大场面,更没有见过天子,所以他见了天子以后,他吓着了,希望大王能够原谅他,宽恕他,让他上殿,完成使命,荆轲是做了一番解释。解释完了以后,秦王嬴政看了看荆轲镇定自若,看看秦舞阳面如土色,浑身发颤,所以秦王就说了一句话,让荆轲把地图献上殿来,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意味着秦舞阳不得上殿,这样荆轲就把匣子放下来,从秦舞阳手里取过地图,登上大殿。
因为这个地图是个卷轴的,所以荆轲在打开这个地图的时候,是一点一点展开,因为它是卷着的,卷轴的,因为这个卷轴是中国古代图书包装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图画、字画,这个卷轴形式非常多。结果地图打开看的时候,这个秦王嬴政就专心致志地看着荆轲展开这个地图,荆轲慢慢地展开地图,秦王是专心致志地看。当这个地图完全打开以后,这个地图的最里边,突然露出来了一把匕首,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叫图穷而匕首见。这把匕首不是一般的匕首,品牌,它是当时最有名的一个叫“徐夫人匕首”,是一个名牌,国际名牌,而且这个匕首在炮制的过程中间,加工的过程中间,在毒药水里面反复浸沾过,所以这个匕首,它有一种功能,这个匕首如果一旦划破人的肉皮,碰到血液,四个字,“见血封喉”,立马就死,所以这个匕首是一个剧毒的匕首。
这个秦王嬴政看见这个图打开以后,中间是个匕首的话,秦王就陡然一惊,但这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荆轲的左手,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就攥着这个匕首,就直接刺向秦王的胸膛。当然秦王嬴政这个时候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活下来,怎么活下来?就拼命地拽、撕,结果他用力过猛,他这个左边的袖子被拽了。这袖子一拽掉,嬴政就得了一个逃脱的机会,所以嬴政拔腿就跑,荆轲随后就追,两个人等于秦王嬴政在大殿上跑,他没有办法,他是绕着柱子跑,绕着柱子环形跑,就像400米跑道一样,荆轲在后面追,一个跑一个追,就演出了一个,就像是百米赛,两个人在那儿跑。
嬴政这个时候想还手,因为秦朝宫殿规矩很严啊,所有大臣上殿,不能带兵器的,大臣没有兵器,台下的武士有兵器,但是没有命令不能上殿,嬴政倒是佩戴了一把剑,但是他那个剑太长,多长呢?七尺,按现在的折算,是1米62长,1米62,所以秦王嬴政从腰里头,他一边逃,一边急着抽这个剑,这个胳膊的距离,不足以展开1米62,这个剑怎么也抽不出来,而且他还不敢放慢速度,后面荆轲就眼看着,就死死地盯着他在后面追,所以他越是急,越拔不出来,他越拔不出来,他越急,后面荆轲是越追越近,大臣们没有办法,用手去挡荆轲,那就不在话下,荆轲拿的是剧毒的剑,谁靠近轻轻一划,马上就见血封喉。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有一个人,这个人是秦王嬴政的御医,叫夏无且,就他上殿,因为他是个御医,秦王的专用医生啊,他背了一个药囊,当然是中药,盛了中药的药囊,所以夏无且在紧急之中,就把他的药囊解下来,对着荆轲就撒过去了,当然荆轲在追的时候,没有不知道是谁撒的,但他隐隐约约觉得有一个东西冲他过来了,他就在于闪了一下,放慢了脚步,就这么零点几秒,秦王嬴政又多跑了几步。这个时候呢,旁边的大臣们,也看出门道来了,什么门道呢?要想叫秦王嬴政拔出剑来,必须把这个剑叫它往后一移,别挎到腰里面,移到哪儿,移到背后边,所以大臣们齐声呼“王负剑,王负剑”,“负”就是背啊,你把这个剑弄到后边,然后你从后边往外抽,这个距离就足以把1米62长的长剑给拔出来了,所以秦王听大臣们齐声高呼,啦啦队,齐声高呼,“王负剑,王负剑”,这个赛跑的运动员就有劲了,就把这个剑抽出来了,一旦秦王抽出这个长剑,1米62长,地图中间那个匕首,七寸长,1米62对七寸,就是七尺对七寸,十比一,冷兵器时代。
所以秦王一旦拔出来剑,荆轲马上处于劣势了,所以秦王第一剑,就确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就一下子瘫倒了,瘫倒以后,荆轲并没有放弃他的刺杀行为,他把他的匕首当做个飞刀,向秦王最后扔了过去。但是荆轲这个飞刀术,又不是太高,这秦王一躲,没有打到秦王,是刚好扎到柱子上了,这荆轲手里没有任何兵器了。所以秦王上来就一下子连欢荆轲八剑,荆轲就受了重伤,瘫在那儿。但是在这个时候,史书记载荆轲有八个字,叫“倚柱而笑,箕倨以骂”(——《史记·刺客列传》)就是荆轲靠着柱子,仰天大笑,箕倨就是把两个腿叉开,两个腿分开这是一个非常不恭敬的礼节,然后就骂,一是笑,二是骂,他说你小子今天之所以躲过这场(劫难),他是因为你老子想活捉你,如果不是你老子要活捉你,你逃不了,这个时候,台下的武士上来,乱剑齐下,把荆轲给杀了。
当荆轲横尸殿上,秦王嬴政坐在他的宝座之上,面对着荆轲的横尸的时候,史书记载,秦王嬴政愣了很长时间,他一直在发呆。因为你想想,这是他一生遇到的第一次行刺,没遇到过,等于说他第一次面临死亡,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了,另一只脚还在人间,他第一次经历,他愣了半晌才说话,“无且爱我”,他说夏无且这个御医太喜欢我了,是他救了我,所以最后赏了这个御医夏无且二百金,非常重的礼,赏了这个夏无且。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荆轲刺秦王,这一场秦廷的行刺,就被司马迁写入了《史记》的《刺客列传》,载入了中国历史的史册,千古流传。
[画外音]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后期,经过长期的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秦国,秦国经过苦心经营,它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远胜于其他六国,秦王嬴政一心想统一中国,不断向各国进攻,燕国为了免遭吞并之险,就派荆轲前去刺杀秦王,于是在中国历史上,上演了一幕悲壮的刺秦故事。荆轲死了,但他的故事,已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了刺客的代表人物,被人们传诵,而活着的秦王嬴政,却只躲过了他生命中的第一次劫难,随后的灾难也接踵而至。在秦王身上,还有哪些惊心动魄的场面发生呢?
我觉得,秦王嬴政一生中间,最伟大的事情就是统一中国,当然从了个人的主观上来说,他是要灭掉六国,充当霸主,一统天下,但是他的做法,客观上符合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就是秦王嬴政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但是他这样做的结果,这样一个千古伟业,从来没有人做过的这件事情,他要灭六国啊,六国就代表着天下,所以嬴政就成了六国的公敌,天下的公敌,那像荆轲这样要刺杀秦王的人,绝不是荆轲一个人,但是大多数人办不成,为什么呢?没有进秦王宫殿的通行证,进不去,惟独一个进得去的,而且差一点得手的就是荆轲,所以,我们应当首先看清楚,刺杀秦始皇绝不是荆轲一个人的行为,是当时即将被灭掉的六国,很多人都想做的事情。而且荆轲被杀以后,秦王嬴政要通缉荆轲的所有的朋友。
荆轲有一个好友叫高渐离,是一个音乐家,高手。高渐离因为这件事情受牵连,就隐姓埋名,去给人家打工去了,一边打着工,这高渐离还不甘寂寞,他在打工这家主人特别喜欢弹这个筑,但是高渐离作为一个打工仔,他一听觉得主人弹得不行,他就经常说,他哪一点弹得好,哪一点弹得不好,这人在人后,是不能说坏话的,因为你一说,肯定会传过去。果然这个话就传到主人那儿去了,这主人一听说,主人就把高渐离请过去了,先生既然说我这儿不好,那儿不好,你来一下吧,高渐离一弹,这个一击筑,所有的人都惊呆了,高渐离高手,然后高渐离就觉得没有必要再隐姓埋名了,就公开地弹起来,越弹名声越大,最后弹得连秦始皇都听见了。
这时候已经统一天下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秦始皇要召他进来,秦始皇也想听流行歌曲,也要他来弹,结果的话在进宫以后,被人发现,这是荆轲的密友高渐离,被发现了。但这个时候,应当说秦始皇是很爱才的,这件事就是个例子,很爱才。他怎么办呢?他既想听他的音乐,他又害怕高渐离成为荆轲第二,他就想了一个叫我们今天看来很残忍的做法,把高渐离的双眼给他熏瞎,让他失明。你失明了,你看不见了,你就不能行刺了吧,就让他击筑,这样高渐离就逐渐地得到了秦王嬴政的信任,接近了秦王嬴政。越来越近,越来越接近,然后高渐离就凭声音大体感觉出来嬴政在什么位置上。高渐离后来在筑里面装上铅,大家知道铅是很重的,他在最短的距离中间,拿这个筑,灌了铅的筑去砸这个秦王,想完成刺秦的伟业,结果也没成。你想一个盲人,去扔一个不盲的人,那秦始皇看见一躲,不就过去了吗?最后高渐离被杀了。
这从此以后,这秦始皇就得了一个教训,被他灭的六国的人,一个都不能接近,人人都可能是刺客,他再也不接近了。但是他不接近,还遇到刺客,是谁啊?张良。大家都知道张良吧,张良他是韩国的贵族啊,韩国灭了以后,张良变卖家产,然后买了一个刺客,我们叫什么呢?这叫今天叫高薪雇凶,雇凶杀人,当然这次你不能接近,所以张良的杀人的办法,就是远距离投掷,弄个大铁锥,一砸,刚好没有砸到秦王坐的轿车上,砸到旁边那个车上了,这秦王侥幸躲过一劫。所以秦始皇一生,从他统一六国,荆轲刺他的时候,是在统一六国之前,从统一六国之前到统一六国之后勤工作,不断地有人在刺杀他,所以荆轲刺秦,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代表了实际上荆轲在某种程度上,不自觉地代表了六国反秦武装这六国的人不甘心,被秦灭亡的这些国家的人,要刺秦的一种普遍的心理。
[画外音]从荆轲刺秦,到张良雇凶行刺,秦始皇一生之中多次被刺杀的经历,而惟独荆轲刺秦是《史记》中记载得最详细的一次,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因此,荆轲刺秦,对后世的影响最大,人们对他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有人说荆轲是逆历史潮流的反动派,也有人说荆轲是一位侠义英雄,那么荆轲刺秦到底是一种什么行为,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荆轲呢?
荆轲的事情,既然影响这么大,对荆轲的评价肯定会众说纷纭,我介绍几种主要的观点。第一,我们中国古人,写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赞扬荆轲,在这样大批地,赞扬荆轲的诗文中间,都称荆轲是英雄,所以荆轲的第五个评价叫“侠义英雄”,他是一个侠义英雄,是一个千古义士,大家是这样看待他的,最有名的,我举两个例子,每一个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陶渊明,陶渊明是个隐士,隐士隐居田园,啥都不管,但陶渊明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叫《咏荆轲》,在这首诗中间,陶渊明写了非常有名的两句话,说“其人虽已没,千古有余情。”(《咏荆轲》·陶渊明),这个人虽然已经死了千年了,他是他那种,侠肝义胆的精神,仍然在今天流传,陶渊明是个大诗人,所以《咏荆轲》流传非常之广,影响非常之大。还有一个,不太出名的诗人,写了一首诗,也有两句,叫“易水悲歌歇,秦庭侠骨香”,还是赞扬荆轲的侠士精神,所以称荆轲为侠士英雄,这是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一种看法,也是可以说是主流看法,当然这个评价主要是停留在道德层面上的东西。
第二种评价,愚蠢之人。这个说法就相反了,不是赞扬荆轲了,是在批评荆轲,这也是两个很有名的人提出来的。第一个是西汉汉赋四大家的扬雄,扬雄首先提出来此说。第二个批评荆轲的人,是《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司马光批评他,司马光说你这个荆轲,被太子丹豢养,然后你去刺杀秦王,不顾你的家族被灭族的这种危险,太愚蠢了。这是古人的两种看法,一个是侠义英雄,一个是愚蠢之人。
今人呢,就有了更多的自由了,今人的看法大致上,有这么几种,一种叫“雇佣军”,我们看过很多,这一类的故事,认为荆轲是什么呢?荆轲是吃人家的,喝人家的,拿人家的,最后没办法还人家太子丹了,只好拿什么还呢?拿命去还,所以他是个雇佣军,是个受雇于,太子丹的刺客,这是今人很流行的看法。第二种看法,认为秦始皇他的作为,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秦始皇是代表历史的发展潮流的英雄,那么荆轲要刺杀他,那么荆轲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那就是什么呢,反动派。所以呢,我们看了上面的许许多多的说法,我们最后结论,是什么呢?一个荆轲,各自表述。荆轲就这么一个人,但是个人有个人的看法。
[画外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的悲壮结局,给后世留下了永恒的艺术题材和谈论功行赏话题,两千多年过去了,荆轲刺秦的故事不断被演绎,2002年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再次讲述了这个故事,那么在王立群先生看来,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他对荆轲作何评价呢?
张艺谋这个《英雄》,他是借了荆轲刺秦王的框架,框架借用了,这个秦王还叫秦王,但是不是嬴政了,只叫秦王,那刺客呢都不叫刺客,那个最有名的刺客叫什么呢?无名,就李连杰扮演的叫无名,其他还有一组刺客,它是个刺客群,那就说明要刺杀秦王的人不是一个人,这一点这个电影说的是对的。先有三个刺客去杀他,没有成功,然后秦王加强戒备,最后是谁接近了秦王呢?无名。无名怎么取得秦王信任呢?无名把那三个刺客给杀了,杀了那三个刺客取得了秦王的信任,最后得到一个权利,可以靠近秦王十步,十步之远,这个十步是个近距离了,而这个无名,这一个刺客呢,他刚好有一个独门武功,叫十步一杀,只要咱们两个的距离在十步之内,我就一定能杀死你。但是无名在取得了这一个信任,和秦王接近在十步之内的时候,他最后竟然放弃刺杀秦王,为什么放弃,他觉得秦王也是个英雄,因为秦王统一了天下,给天下的百姓带来的是和平,所以秦王也是英雄,他放弃了,当然秦王最后,最用乱箭、万箭,把无名给射杀了,所以无名是为了天下的太平,为了天下百姓的和平,放弃了刺杀,背负了一个刺客的恶名,最后是万箭穿心,走向死亡,这就是张艺谋《英雄》他讲的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他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英雄不是一个,他认为只要是为和平而死的人,或者是为和平而献身的人,或者是为和平而统一天下的人,都是英雄,就是这样一来,张艺谋这个《英雄》,在我们历史研究中间,它最大的贡献,就是它提供了一个思路,是个什么思路呢?要有一个大英雄观,有一个大英雄观,秦王统一天下是英雄,为了赵国的和平刺杀秦王的人也是英雄,为了天下的太平放弃刺杀秦王的人还是英雄。如果按大英雄的观念来看,秦始皇就是秦王嬴政,他叫做时世英雄,荆轲叫侠义英雄,他们合起来,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而我们刚才讲的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我们这个《秦始皇》系列的第一讲,叫“荆轲刺秦王”。
这个秦王就是后来的秦始皇,而这个秦始皇呢,又是在中国历史上二百多位皇帝中间,最难啃的一个皇帝,而且这个皇帝他留下的谜团也最多,第一爹是谁,上来第一个就是个大问题,总不能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吧,像孙悟空一样,爹是谁,说不清。第二,长得什么样?历史记载和人们的分析不一样。第三,为什么不立皇后?第四,为什么不立太子?第五,秦始皇陵到底是个什么样?所以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一个让后人说不尽,道不完的帝王,这个人他是西周制的终结者,又是皇帝制度的开创者,因此我们要说清楚,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必须要了解秦国的崛起,了解秦国当时所处的时代,那么秦国是怎么崛起的,我们下次再讲。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02:襄公立国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02:襄公立国
[画外音]秦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端,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来的厚重笔墨,秦始皇,作为秦帝国的缔造者,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开创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文明”,因此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美誉。为了探究秦始皇千秋功业背后的历史深层原因,我们不得不放大历史视野,追溯一下在秦始皇之前,他的先辈们的发展史。那么秦始皇家族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秦始皇的祖辈们的积累与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作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第二集,《襄公立国》。
在秦始皇继位之前,有历史记载的秦国的先君,一共是三十五位,三十五位国君,秦始皇是第三十六名,在他之前有三十五名,从秦庄公,秦庄公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年代记载的君王,从他这儿开始,到秦王赢政,也就是到秦始皇继位这个中间,差不多将近600年。这段历史和(秦国)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是周,而这个周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是众周武王灭商,一直到周幽王被杀,这段历史叫西周,从平王东迁,到秦国灭了东周,这个叫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如果我们考察一下,西周建国初期就会发现,这个周武王建国以后,封了很多诸侯,这些诸侯中间,大部分是两类人,一部分是他的亲属,一部分是功臣,但是这里边找不到秦国,换句话说,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时候,没有秦国,那个时候的秦国,是一个很小的一个族群,没有被封,那么秦国到什么时候,才逐步走上了一个崛起之路呢?
这里边是到西周的第八位天子,西周一共是十二位天子,到第八位天子,叫周孝王,到周孝王时期,秦人这个部族的有一个首领,叫非子,他做了一件周孝王非常赏识的事情,什么事情呢?就是他替周孝王养马,而且养马养得非常好,马群繁殖得很茂盛,马匹长得膘肥体壮,周孝王很欣赏非子,所以周孝王就给了他一个嘉奖,这个嘉奖就是,按历史的记载叫“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史记·秦本纪》,就是正式把他封到秦这个地方,秦实际上是非子的封地,这个封地的位置,大致在今天甘肃的陇西,甘肃陇西这一带,是秦国最早的封地,然后让他继承他祖先的嬴姓,而且这块地方,就作为非子的采邑,因为周朝最高的叫王,像周武王,周文王,周平王都叫王,那么王下面就是诸侯了,诸侯下面就是卿大夫,卿大夫下边就是士,到了卿大夫这一级的时候,有了自己的采邑。所以这个时候,非子他所取得的,实际上是卿大夫这么一个职务。
什么叫采邑呢?采邑是古代的天子给诸侯,封给他手下的卿和大夫的一块领地,这块领地是世袭的,可以父子相承的,因为那时候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发工资,封了一个卿跟大夫,也不是发工资,那怎么办呢?它是一种食物,我把这块地封给你,这块土地连人民都属于你,然后这块土地上打的东西都交给你,所以卿跟大夫,就叫这块地,因为吃的是这块地,也称之为食邑,食物的食,食邑。而这个采邑,封给了非子以后,这是一个标志,说明这个秦从一般的族群,这个时候进到了卿大夫这个阶层,这个卿大夫比诸侯国要小,比诸侯要小,但是它毕竟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这是这个第一步。
[画外音]秦始皇虽然号称千古一帝,但是他的祖先非子却并没有显赫的身世,只是养马出身,不过非子不是一般的牧马人,他服务的对象是周天子,再加上非子很敬业,业务也很精通,他的养马成绩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因此获得了一个卿大夫的身份,这是秦始皇家族走向政治舞台的第一步,但是从此之后,秦始皇的家族一直没有太大的作为,直到西周王朝走向穷途末路的时候,秦始皇家族才抓住了一个历史机遇,那么西周王朝究竟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秦始皇家族又是如何把握住了这人历史机遇的呢?
这个变化是什么呢?就是周天子的地位在逐步地下降,西周的王投影在走向衰落,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三个周王应当负很大的责任。这三个周王,第一个是周厉王,周厉王是西周十二代王的第十位,这个周厉王有两点失误,第一,他与民争利;第二他压制言论。周厉王怎么与民争利呢?本来这些东西像山林啊,像水面,是允许所有的人使用的,但是周厉王时期,他把它收归国有,特别是收归国有的话,直接伤害了一类人的利益,这一类人叫国人,这个国就是国都。什么叫国人呢?简单来说就是住在都城里的人,但是这个国人,可不是一般的人,和国人相对的叫野人,国人是比较高的一个层次,国人有一定的权利啊,比如说,国人可以参加祭祀,国人可以从军,国人可以做基层官吏,周厉王的这个措施就直接导致国人和他的矛看尖锐了。
在这种情况下,国人意见很大,那么说周厉王话的人也很多,周厉王采取了高压政策,他派人监礼国人,派了好多特工监视国人,只要谁向他报告说,谁在背后议论他了,他就把这个人杀了,这样最后导致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史记·周本纪》,就是国人在京城里面,见面的时候不敢说话,只是使个眼色,这叫以目,就是光使个眼色不敢说话,到了这个程度,而这是直接压制言论的一个结果,周厉王反倒很高兴,他跟他手下一个大臣说,“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史记·周本纪》,这个弭谤的弭,就是我能够堵着国人说话了,他们不敢在背后说我的话了,这个谤是今天我们说的诽谤的谤,但这个谤在古代它不是诽谤的意思。什么叫谤呢?谤泛指在背后议论一个人,议论这个人好和议论这个人坏都叫谤,所以这个谤就是背后议论人。他说我现在能够弭谤,就是阻止国人在背后议论我。这个大臣就告诉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说你堵老百姓的嘴,就像堵住河水不让它流一样。你河水堵着不让流,时间长了,这个水就会漫出来,伤人一定会非常多,所以这个水你只能疏导,千万不能堵。而你堵老百姓的嘴,你不让他说话,它的危害比那个堵河道水的危害还要大,但是周厉王听不进去。结果,周厉王这种政治高压只实行了三年,出现国人暴动,这在周朝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人暴动,国人一暴动,周厉王就逃了,从他的京城当地叫镐京,也就是今天的西安,逃到彘,彘是今天山西的霍县,逃到彘去了,你想想,国都里的国人暴动,天子逃亡,而且这一逃就是十四年不敢回来,你想想这个周朝周天子,这个西周政权到厉王时代,已经是天子威风扫地了。
第二个导致西周政权衰落的叫周宣王,宣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有名的,他执政的前期,革除了一些弊政,号称宣王中兴,一度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他后期办了个错事,这个错事就是他对戎族和南方用兵,连续作战失利,这个作战失利的结果,让周宣王垃丧失了大量的军队,这一个太关键了,因为这个西周初年天子封了很多诸侯,天子其实掌管的地方并不多,那么天子凭什么能够号令诸侯呢?就是天子掌握了大量的军队,他有军队,而周宣王时期呢,军队打败了,军队打垮了,所以从宣王开始,周王朝直接掌管的军队急剧地减少,这是宣王,第二个导致西周灭亡的宣王。
第三个导致西周灭亡的叫周幽王,这个人更有名,就是西周的最后一代国君周幽王,他是导致西周直接灭亡的一个天子,那么这个周幽王在公元前771年,遇到了一场灾难,这个是时候呢,有三股力量集合起来,一个是姓申的,申侯,再一个是缯侯,申侯、缯侯又联合了西戎,三股力量包围了镐京,包围了京城,然后周幽王就点燃烽火,古代点烽火它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烽火台是隔一定的距离修一座,第一座点燃,第二座看见就继续点,然后迅速地传下去,因为当时没有手机,他不可能打一个电话通知天下,发一个短信,天下的诸侯就来了,他是把烽火台一点燃,那么天下的诸侯看见烽火点燃了,就知道京城有事儿了,就带着军队来救,这个叫勤王。但是这次点燃烽火以后,大部分诸侯没有来,只来了少数的,所以这一仗周幽王打败了,打败的结果是幽王被杀,镐京被攻破,镐京的珍宝还有周幽王最喜欢爱的一个美女,都被西戎抢走了。
本来这个周天子是非常有权威的,天子一点烽火,诸侯是一定来救的,那么周幽王点燃烽火,为什么没有人来勤王,这和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美女,叫褒姒,褒姒是褒国献给周幽王的,周幽王很宠爱她,宠爱到什么程度呢?宠爱到废掉原来的王后和太子,立了褒姒做王后,立了褒姒生的儿子做太子,这就是换了王后,又换了太子,这么喜欢她。但是褒姒有一个毛病,特别严肃,不爱笑,周幽王还特中坚力量喜欢看她笑,她就是不笑,怎么逗她都不笑,这就没治了,后来就有大臣建议,周幽王采取一个什么办法呢?把烽火台给点燃了,烽火台一点燃,那个天下的诸侯带着军队,都马不停蹄地赶到京城,到了镐京一看,没有敌人,这诸侯都傻到那儿了,褒姒看见来了这么多军队,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问这个幽王,幽王给她解释,烽火一点诸侯来救,其实我就是逗他们玩儿的,这褒姒一听,褒姒哈哈大笑,褒姒这一笑,周幽王太乐了,好不容易逗褒姒笑了,那就是说这就是让褒姒笑的一种方法,那怎么办呢?咱们经常点,咱们隔两天点一次,点一次诸侯来一次,褒姒笑一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很像中国的一个民间故事,叫什么呢?狼来了,狼来了,大家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所以大臣就向周幽王讲这不行,这个烽火你看起来它是个小玩意,但它是救命的一个方法,你这么闹来闹去,隔三差五你点一次,每一次人家来了,都是无事,你就是博得美人一笑,那将来人家还来吗?人家不来了,但是周幽王听不进去,他照样点,不过越点来得越少,点到最后,就来得就所剩无几。
这就在这个时候,被废的王后带着被废的太子,回到他爹那儿去了,这个被废的王后可不是一般的人,她的爹是个诸侯,叫申侯,申侯看见自己的女儿被废了,申侯特别恼火,这个当爹的心情可以理解,周幽王按说是他的女婿,这么个闹法,申侯就恼了,申侯就联合了缯侯,又联合了西戎,然后一块儿进攻镐京,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这一次周幽王真急了,狼真来了,怎么办呢,再点,大部分诸侯都不来了,只来了少数几个,所以幽王打败了,被杀了。在来的少数几个人中间,其中有一个人,作战特别有力,这个人是谁呢?就是秦始皇之前,三十五位秦国国君的第六位,也就是后来,被封为诸侯的秦襄公,他来了,这秦襄公在众多诸侯不来的情况下,他来了,而且他打仗,还打得特别勇敢,这一下子,这个周幽王是死了,他是不知道秦襄公来援助了,但是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他就是东周的第一代国君,他知道这个秦襄公来援助他了。
[画外音]西周王朝的逐渐衰亡,为秦始皇家族走向历史舞台创造了一个历史机遇,尤其是当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视国家大政如同儿戏的时候,大部分诸侯对西周王朝丧失了信心,没有勤王,周幽王最终兵败被杀,西周灭亡,但是秦襄公审时度势,奋起勤王,之后又亲率大军护送周幽王的周平王东迁洛阳,建立了东周,那么功勋卓著的秦襄公究竟获得了怎样的奖赏呢?他的奖赏又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怎样的地位呢?
秦襄公这一次勤王很了不得,这是秦国在崛起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秦襄公这个勤王,至少说明秦襄公有两点,第一他有政治眼光,他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机遇,再一个,他有政治魄力,他敢于带兵来救,顾别人都不来救,他敢带兵来救,秦襄公应当说是一个既有政治眼光,又有政治魄力的一个国君,因为他知道,要想得到封赏,必须由周天子来封,所以别人不去救我去救,别人不来我来,别人不打我打,他这一次打得还很有力。周平王很高兴,对秦襄公做了两件事,第一,封侯,秦国这一次不再是卿大夫了,一下子从卿大夫封为侯,封为正式的诸侯了,第二,封赏,赏他什么呢?赏他一大块地,这个地叫西戎之地,也就是攻破镐京的那个戎族占据那一块,这块地包括现在的甘肃、陕西这一大片西戎之地,因为当时戎族是一个比较大的族群,这样秦襄公的勤王,得到两样礼物,一个是封侯,第二是赏地,这可是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那个诸侯,按我们今天的标准来看,那是省部级啊,他过去那个卿大夫是个局级啊,他等于从局级一下子封到省部级,封为诸侯去了。史书记载“襄公於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史记·秦本纪》
秦襄公从此就建了一个国,秦国的建国是从襄公开始的,这个襄公立国,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是个界碑,秦国第一次成为一个国了,而且跟诸侯取得了一个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样就带来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它有一个政治名分,西周是一个非常重视政治名分的一个社会,过去你的秦,原来是没有名分的,后来孝王给了一个卿,到了这个平王这个时期,才给了一个诸侯,所以给了一个政治名分,有了这个政治名分,它可以和山东,封得比较早的,像齐国、晋国、燕国封得很早,西周一建国就封了,和这些国家,可以平起平坐了,这是个政治名分。
再一个,赏他一大块地,当然,这个地是赏了,但是地呢,实际上被谁占着呢?西戎。西戎占着呢,这个周平王是把这一块自己也管不了,也占不住的地赏给你了,周平王告诉秦襄公,这块地我封给你了,它不是住着有西戎嘛,你去打,打下来都是你的,表面上看,一纸空文,没什么用啊,比如说这个房子分给你,这个房子还住着一户人家呢,那怎么办呢?你把他逼走,逼走了就是你的了,但是有一个好处,天子无戏言啊,周天子这个地封给你了,那么下面你就尽管去打,打下来都是你的,你是合法的占有者了,等于说,你拿到了一个房产证,那个房子里尽管住了人,还有人,但是你拿的是房产证啊,他住着房,他没有房产证啊,那么我就可以把他赶走,赶走了这个房子就是我的,所以这一纸空文,应该说对秦襄公作用很大。
[画外音]由于对周王室有功,周平王就把秦襄公从“大夫”提拔为“诸侯”,并宣布把西戎的大片土地,赏赐给秦襄公,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诸侯国,可以同别的诸侯国平起平坐了,秦襄公的立国为秦国日后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石,但是周平王赐给秦的土地实际上布满了其它部族,秦国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靠实力去夺取,那么秦始皇的先人们,究竟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大展鸿图的呢?谁最终使秦国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封地的呢?
秦襄公拿了房产证,光想把房子收回来,他就去打,跟西戎打,一直到最后他战死,没有把西戎之地夺回来。在秦襄公以后,又有七代国君,秦国的七代国君,时间的跨度将近一百七十年,无所事事,没有作为,那么经过这七代以后,到了第八代,就是襄公以后的第八代国君叫秦穆公,秦穆公的时候把这块地给拿下来了,所以我们说,叫襄公有其名,穆公得其实,襄公有了这个名,这块土地是我的了,穆公最后把它收回来了。那么秦襄公没有拿到的土地,秦穆公凭什么能拿到,因为秦穆公能拿到这块地,得力于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的名字叫由余,不是我们今天炒菜那个海参鱿鱼,由余他的祖籍是晋国人,后来逃到西戎,西戎的戎王很重用他,后来戎王就听说秦穆公是个很贤能的人,然后就派由余到秦穆公这儿来搞调研。
这个秦穆公一听说由余来了,然后就盛情接待他,领着他看了两样东西,一个是巍峨壮丽的宫殿,再一个是宫殿中间价值连城的珍宝,秦穆公这样做的话呢,领着由余看的目的,其实就是两个字,夸富,你看我多富,我这么大的宫殿,我这么多的财宝。结果由余看完以后,说了四句话,“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民为之,则苦民矣。”——《史记·秦本纪》这话什么意思啊?说你这宫殿倒是很漂亮,要叫鬼来建,也把鬼都累死了,要让老百姓来建,那老百姓可惨了。由余参观完没有夸宫殿多豪华多壮丽,反过来给秦穆公来了两句批评,秦穆公就傻了,秦穆公就感到很惊异啊,说我们中原这些华夏的族群啊,用礼仪,用刑罚来治理国家,结果国家还发生混乱,你们那个戎族,不开化的民族,你们又没有礼仪,又没有刑罚,你们凭什么来治理,其实秦穆公夸的是秦国靠两样,一个是德治,第二是法治,我是靠德、靠法来治理国家。由余一听就笑了,他说我们西戎不是这样治理的,我们西戎讲两条,就是君王对老百姓要讲德,老百姓对君王要讲忠,在上位者要讲德,在下位者要讲忠,这种治理方法叫“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史记·秦本纪》,说一个国家的治理就好像一个人,在使唤他的四肢一样,非常自如,他说我的国家比你治得好得多。
秦穆公一听,就知道由余太有才了,这么一个有本事的人在西戎是个麻烦,因为秦穆公他有一个理论,如果我的敌人那儿有一个特别有才的人,那一定是我们国家的大麻烦。秦穆公就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他手下一个大臣,这个事怎么解决,这大臣就说了三个字,第一是送,第二是扣,第三是怠。什么叫送呢?送美女,西戎国的戎王,他没有看过中原的美女,给他送中原的美女,但是有一条,不是送资深美女,要送那些年轻的美女。第二,扣,把由余扣下来不让他走,想办法扣着由余,延缓他回国的日期,他回国一晚,那戎王对他会有怀疑的,君臣之间就会期生隔阂。第三怎么办呢?怠,那个西戎的戎王,一旦喜欢这个美女,当然这些美女,不是一般的美女,都是能歌善舞的,他整天喜欢这些歌女舞女的话,他就会对国政,对国家大政倦怠了。就按这三条办。
秦穆公一听好,一下子给戎王,选送去十六个美女,这十六个美女一送过去,戎王整天泡在歌吧里,整天泡吧了,这一下子,国政全不管了,秦穆公等到戎王喜欢这些歌女的时候,才把误期的由余给送回去。由余回去一看,这不对头啊,戎王整天是泡在女人堆里,所以由余就给戎王提意见,戎王不听,这个时候,秦穆公把由余送回去的时候,一直在关注着他,他发现由余说话,戎王不听,由余很郁闷,他就悄悄地派人去劝这个由余,这由余在那儿待得很不得志,经过穆公使者的劝,最后由余做了一个决定,抛弃戎王,投奔穆公,这由余最后就从西戎投奔到秦穆公手下。秦穆公得到由余,那是如鱼得水啊,史书记载是“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史记·秦本纪》,秦穆公用对待贵宾的礼遇,来接待由余,而且询问他,你在西戎待那么长时间,你给我说说,怎么样打败它?那由余太了解西戎了,他就把西戎的情况介绍给秦穆公。
秦穆公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做了一件大事情,就按照由余说的办法,派兵去打这个西戎,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史书的记载是“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什么叫益国十二呢?一次并吞了十二个西戎的小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这就叫襄公得其名,穆公得其实,所以秦襄公当年拿着个一纸空文,它是意义很大的,价值很高的,而且这个事情是在穆公朝把它做成了,这个事情在当时,天下都震动了。连周天子都做了两件事,一个,派人带着金鼓来祝贺,再一个,通过嘉奖来拉拢秦国,所以秦穆公,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国君。秦穆公称霸西戎的时候,这个秦国的土地,已经非常之大了,整个关中,整个都是秦国的土地,秦国的西边是西戎,它的东边是强大的晋国,秦国要崛起,仅仅是偏处一隅,是绝对不行的,秦穆公对向东的扩展有什么作为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03:穆公东扩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03:穆公东扩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秦穆公继承了秦襄公立国所留下的遗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奠定了秦国长期发展的根据地,然而西戎之地毕竟偏远,秦国要想成为大国,必须要向东面的中原之地发展,秦国东边的近邻就是晋国。由于晋国地广人众,又是老牌的诸侯国,势力非常强大,所以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用了三十六年的时间,在与晋国周旋,秦穆公一生主要是和晋国的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晋襄公五位国君打交道,那么在不同时期,秦穆公对晋国究竟是采取了怎样的策略呢?他的东扩事业最终结果如何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作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第三集,《穆公东扩》。
秦穆公东扩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和一个国家打交道,就是晋国,因为秦国的东边就是一个强大的晋国,要和晋国打交道,那么秦穆公在和晋国打交道的过程中间,他做了哪些事情呢?第一件事,网罗人才,穆公是一个很贤明的君主,凡是明君他都懂得,如果我手里没有人才,我根本没有办法和晋国较量,要想和晋国较量,必须得有人才,怎么网罗人才呢?恰巧在秦穆公继位的第五年,发生了一件事,这个事是晋国要去讨伐一个国家,叫虢国,但是晋国跟虢国它两个不相连,晋国在这儿,虢国在这儿,中间隔了一个国家叫虞国,
晋国灭了虢国回兵的时候,晋国的军队顺手把虞国给灭了。这样虞国的国君,就被抓起来了,这个虞国的国君抓起来的时候,也连累了一个人,这个人叫百里奚,把百里奚也一块儿俘虏了,这个时候,正赶上晋国的国君晋献公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他把抓过来的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要陪嫁到秦国去,百里奚当时多大了,七十多岁了,七十多岁一个老先生,人家嫁闺女陪嫁,让他作为陪嫁品,这老头又很有才华,觉得这是个奇耻大辱,逃了。逃到哪儿呢?逃到宛,就是今天河南的南阳,当时是楚国的国界,到宛那儿被人家扣住了,等到秦穆公把自己的妻子娶回来,听说逃了一个人,一打听这个人,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就想办法,要把这个人赎过来,他用五张黑羊皮去换这个老头,当时楚国的边境官,觉得这值啊,这老头七十多没用了,还能换五张黑羊皮,成交,换了,百里奚就给押回来了。送回来以后,这秦穆公当做宝贝,亲自给他打开囚车,然后给他洗尘压惊接待他,然后向他询问治国的道理,百里奚说,我是个亡国之臣,你甭问我了,我亡国之臣,你问我干什么呢?秦穆公说,虞国亡国和你无关,虞国亡国是因为虞国的国君太昏庸了,和你百里奚有什么关系啊,所以就和他谈了好几天,越谈越投机,越觉得五张羊皮换得很值,然后干脆就授以国政,就把整个国家的大政交给他了,而且给他取了一个名字,五羖大夫,这个羖就是黑公羊,用五张黑公羊皮换回来的大夫,叫五羖大夫。这样,秦穆公就得到了自己手下第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叫百里奚,然后对百里奚非常称赞。
百里奚就说,你别夸我,有一个比我强十倍的人,这个人叫蹇叔,这个人比我有才得多,只不过人们不了解,我给你讲几件事。第一次我想在齐国辅助他一个国君,去做官,蹇叔说这个官不能做,这个官做了有危险,我听了他的话没做官,后来这个齐国的国君被杀了,我幸亏没做官,我要做一块儿被杀了,这救了我一次。第二次,我到周天子那儿去,周天子有一个王子,就是周天子的一个儿子,很喜欢我,我又想跟着他来干,这蹇叔再次阻止我,我又不干了,结果那个王子后来被杀的时候,我没有被捎着被杀,救了我两次。后来我到虞国去做官,蹇叔又阻止我,不让我去,这次我没听他的,我去了,这一去被俘虏了,所以我知道这个蹇叔比我要强得多,秦穆公一听到这儿,又把蹇叔给迎过来,然后把蹇叔封为上大夫,这样秦穆公。就一下子得到了两个王佐之才,一个是百里奚,一个是蹇叔。
[画外音]秦穆公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对中原抱有权大欲望的国君,秦穆公继位之后,他就积极网罗人才,积蓄力量,百里第三和蹇叔这两位人才的引进,为秦穆公的东扩增加了有生力量。正当秦穆公踌躇满志的时候,强大的晋国先后经历的三次天灾人祸,正巧给了秦国以可乘之机,那么晋国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天灾人祸呢?秦穆公为了自己的东扩事业,他又是如何把握这些机会的呢?
秦穆公东扩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打道义牌,秦穆公打道义牌,主要是在和晋惠公交往的过程中间,三救晋难,道义尽显,他所有的道义都表现出来了,什么叫三救晋难?三救晋难,是指的秦穆公三次救援晋国。第一次救晋难,涉及到晋国的一场内乱,而晋国的这一场内乱,是由晋献公引发的,晋献公的晚年出问题了,这个问题又出在女人身上,他宠爱了一个女子,叫骊姬,这个骊姬心不好,就陷害太子,结果这个太子就死了,这太子一死,太子的两个弟弟,一个叫重耳,一个叫夷吾,这个重耳就是后来的晋文公,这个夷吾就是后来的晋惠公,两个人全逃了。
那么晋献公一死,那么骊姬的儿子就做了国君,但是这个国君,他是坐不稳的,因为他违反了一个规则,叫立嫡立长,而这个时期整个天下特别讲究的是宗法,讲宗法就讲血缘关系啊,所以你这个骊姬之子,是不能够立的,所以就有大臣把骊姬的儿子新立的给杀了。而骊姬受到宠幸,不是她一个人,骊姬受到晋献公宠幸的时候是骊姬和她的妹妹一块儿受宠幸,她妹妹也生了个儿子,结果骊姬的儿子被杀以后,又有大臣,把她妹妹的儿子立上去,结果又有大臣出来,把她妹妹的儿子,还有立她妹妹儿子的那个大臣一块儿全杀了,这晋国就乱了套了,原来的太子死了,后来那个骊姬的儿子,她妹妹的儿子全被杀了,没有继承人了,权力真空。
就在这个时候,逃在外面的夷吾,就是后来的晋惠公啊,他向秦穆公提了个要求,他说你送我回去,你送我回去以后,作为一种补偿,我把河西的八座城池割让给你,秦穆公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武装送他回去继位,他就是晋惠公。但是晋惠公一继位,立即反悔,说了不算,原来许给你那八座城我全当没说,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这下子秦穆公傻了。这时候秦穆公有两种选择,打,再一个,不打。秦穆公的选择是忍,不打,我看他怎么办,这就是一救晋难。
二救晋难,就在秦穆公十二年,晋国一下子遭了灾,颗粒无收,晋国没吃的了,晋国就向秦国求救。当时秦穆公手下的大臣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主战派提出来一个方针,叫“趁饥讨伐”,不过这个饥不是机会的机,是饥饿的饥,趁着它饥饿的时候,讨伐它,主战派。主和派意见是,不能够见死不救,秦穆公就征求百里奚的意见,百里奚说了两句话,“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史记·秦本纪》,互吾是晋惠公的名字,说上一次晋惠公答应把晋国的河西之地给你,但是后来没有给你,这是晋惠公的错误,但是它不关系到晋国的老百姓啊,目前是晋国的老百姓没有吃的了,你怎么能够看着晋国的老百姓没有吃的,而不出手相援呢?秦穆公采纳了,百里奚的意见,大规模赈灾,从秦国的都城,到晋国的都城,水陆两路向晋国大规模运粮,帮助一个强大的对手赈灾,这个叫秦穆公援劲敌,天下称誉,树形象,政治得分。这一下虽然帮了自己的对手,但是在天下所有的诸侯中间,树立了一个讲道义的,一个国君的形象,所以秦穆公在政治上得了很高的分,这是秦穆公第二次救晋难。
可是在赈济晋国的灾荒两年后,秦国遭灾了,秦国的土地,大面积颗粒无收,然后秦国向晋国求援,这次我这儿遭灾,当年我帮过你,两年前帮过你,两年后我这儿遭灾了,你要帮我。结果,晋惠公不但不赈秦国的灾荒,而且是趁饥发兵,还是那个饥荒的饥,趁着灾荒发兵,去打。然后晋惠公、秦穆公在韩原打了一仗,这一仗非常有名,叫韩原之战。这一仗一开始打的时候,晋惠公是一马当先,冲在前面,但是他在回车的时候,他那个马,陷在泥潭里走不动了,秦穆公一看这个机会,秦穆公就冲上去,想把晋惠公抓下来,结果没有抓住晋惠公,反而被晋国的军队包围了,把秦穆公围到里面,而且秦穆公受了伤。眼看形势十分危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秦国的军队中间突然冲出来三百个人的敢死队,这三百个人敢死队,冲进去,撕开一个缺口,救出秦穆公,而且顺手牵羊,把晋惠公也抓获了。这三百个人,当时谁都没料到,这个敢死队怎么来的呢?它有一个前因。
秦穆公当年他丢了一匹宝马,这个宝马丢了以后,跑到野外去了,被三百多个野人,我们讲过国人,国人是住在京城里的,和国人相对的是野人,野人就是农民,是住在京城以外的人。秦穆公的宝马被三百个野人逮住了,而且宰了吃了。后来这个案子发了以后,官吏就要惩办他们,秦穆公说,君子是不能够以牲畜来惩罚人的,而且吃了这个良马肉,一定要喝酒,如果吃了良马肉不喝酒,可能会导致死亡,不但不杀这三百多个人,而且又给他们好酒,让他们喝酒。这三百多个人大受感动,所以等到这一次打仗时候,这三百多个人全参战了,等到秦穆公有危急的时候,这三百个人冲上去,这把他救下来了,这三百个野人,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还俘虏了晋惠公。
抓住以后秦穆公说,这回你没话可说了,当年你闹灾荒,我赈济你,现在我闹灾荒你来打我,你打我,我还把你抓住了,怎么办呢?杀,要杀这个晋惠公,而且要用他来祭天。结果这个事闹得很大,首先是周天子出面调解,说这个晋国和周天子是同姓,都是姬姓,同姓。然后秦穆公的夫人也出来调解,因为秦穆公的夫人是晋国人,她也出来调解,她说你这次抓的是我弟弟,晋惠公是我弟弟,我是你老婆,你抓了我弟弟,也出来求情,这秦穆公在这种情况下,最后做了一个决定。其实秦穆公完全一句话把晋惠公给杀了,他最后的决定是什么呢?第一,以诸侯之礼来接待他,那这一下子,不是住死囚牢了,住那个五星级宾馆了,诸侯之礼接待他;第二,两国订立同盟,互不侵犯;第三,送晋惠公回国。这是秦穆公第三次救晋难,这下一阵子晋惠公无话可说了,回去以后做了两件事,第一把河西之地这回算给秦穆公了,第二件事,派了自己的太子来秦国做人质。两家和好了。
[画外音]秦穆公通过三次救晋难,在诸侯国中间,树立了了良好的政治形象,但是这些行动也是明显事家东扩目的的,因为秦穆公最初帮助晋惠公成为晋国国君,是想要晋国的河西土地作为酬谢的,当晋惠公“趁饥”发兵袭击秦国失败被俘之后,秦穆公对外宣称,要杀死晋惠公来祭天,他实际的目的,也是要求晋惠公履行诺言,献出河西的土地,最终秦穆公如愿以偿,秦国的东扩初有成效,那么秦穆公之后,又是如何审时度势,继续实施他的东扩计划的呢?
秦穆公重点打交道第三个国君是晋怀公,这个晋怀公是谁呢?是晋惠公的儿子,也就是到秦国来做人质的这个儿子,把他送回来了。送过来以后,秦穆公对他很好,好到什么程度,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这个做人质的晋国太子,把自己女儿嫁给他了。然后在秦穆公二十二年的时候,这个做人质的太子,突然中间消失了,逃了,为什么逃呢?他听说他爹病了,就是晋惠公病了,他急了,他怕自己在秦国做人质,万一他爹有个什么不幸,他回不去,他就不能继承君位了,所以他想了想,那怎么样,走为上计,就溜回去了,而且走的时候,没有带他的妻子,把秦穆公的女儿给抛弃了。
所以秦穆公很恼火,他对晋怀公,他的办法是另立新君,这个人不行,这个人把他女儿给抛弃了,而这个时候选择谁呢?就是晋惠公有一个哥哥,就是重耳,他在外面流亡已经将近二十年了,这个时候流亡到哪儿,流亡到楚国去了,然后秦穆公就派人到楚国把重耳给接过来,接过来以后,又把自己被抛弃的女儿要嫁给这个重耳,这个重耳和晋怀公什么关系啊,他两个人的辈分差一辈啊,这个逃走的晋怀公是他的亲侄子,现在秦穆公要把他侄媳妇再许给他。当然我们今天这样看叫**,但是这个**是宋代以后才有概念,在当时春秋时代,不计较这个,完全可以。重耳开始也觉得不太方便,拒绝,后来还是照单全收,这一收秦穆公很高兴,那怎么办呢?刚好你是个合适的人选,你了慢个公子,那我干脆把你送回国,然后在这种情况下,那他就直接把重耳送回国,让他去继位。
这个人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晋文公,晋文公回去以后,就把晋怀公给杀了,他继承了王位,晋文公是秦穆公打交道,重点打交道的第四个国君,他跟晋文公打交道,秦穆公是全面合作,因为晋文公是当时天下的霸主,晋国的实力比秦穆公实力要强,所以秦穆公尽管这时候非常想东扩,但是实力不如他的女婿,不如晋文公,所以这个时候他采取表面合作,保存实力的做法。
在秦穆公三十年,晋文公出兵攻打郑国的时候,秦穆公作为老丈人,还去帮助晋文公攻打郑国,郑国是个小国,秦晋两家的大兵,兵临郑国城下,这一下子,郑国肯定要完了。在这个危急关头,郑国派了一个使者出来,这个使者也很有名,出来去见秦穆公,他说秦和晋两国大兵一到,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完了,但是郑国完了,对你秦国有什么好处呢?当时的地理位置,是什么位置呢?郑国在河南,它的都城是现在河南新郑,秦国在陕西,陕西和新郑之间,还隔了一个晋国,就是晋国插在秦和郑之间,他说你这样一个地理位置,你要把郑国灭了,那怎么办?这个土地能归到你秦国去吗?这个土地将来肯定是给晋国了,你想想,“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僖公六年》,你的邻居的土地扩大了,你的土地相对不变小了?对你没有好处啊。秦穆公一听,说得很有道理,所以就决定不打了,而且派了自己三个秦国的将领,帮助郑国防守,自己单方面撤兵,秦穆公一撤兵,晋文公也不打了,晋文公觉得他能做国君,是秦穆公的帮助,所以他也撤了,郑国得到保全了。
两年以后,晋文公死了,因为晋文公继位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晋文公一死,继位的就是晋襄公,但是晋襄公,秦穆公没把他放在眼里。
[画外音]晋文公可以说是秦穆公东扩之路上的拦路虎,因为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他在位期间任用贤良,整顿内治,加强军队建设,使得晋国的国力大盛,在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又独自勤王,匡扶周室,在诸侯中间名声大振,之后晋文公又靠武力在诸侯争霸之中取得了霸主地位。所以秦穆公虽然一直想东扩,但是面对贤明的晋文公,只能用联姻合作的方式来保存东扩的实力,直到晋文公死后,秦穆公终于又等到了东扩的机会,那么这个机会是什么呢?秦穆公又是如何把握这个机会的呢?
秦穆公三十二年,晋文公死了,恰恰在晋文公死了以后还没有安葬的时候,秦穆公得到一个消息,两年前,他不是派了三个秦国将领帮助防守郑国嘛,这三个将领给他传来个话,说我们现在在郑国混得很好,郑国人很信任我们,给了我们北门之管,管就是管道的管,这个管就是钥匙,他说现在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他们把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都给我们了,“遣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三十二年》,如果你偷偷派军队来,我把城门锁一打开,郑国不就是咱们的了嘛。这一下子,秦穆公做了一个决定,远程偷袭,做了决定以后,他就去征询两个元老重臣,百里奚、蹇叔,征求他俩重臣的意见,两个人都反对,理由是,“劳师以袭远,未所闻也”我们要动用这么多的军队,去偷袭一个远方的国家,我从来没听说过,这是第一,再一个,“师劳力竭,远主备之”——《左传·僖三十二年》,陋了这么远,等我们的军队赶到那儿的时候,军队早就疲劳了,而且对方不可能不得到消息啊,我们的军队疲劳了,对方又有准备了,你说这个仗怎么打?
这一次秦穆公是铁了心了,一定要打,这个秦穆公三十二年以来,在东扩的问题上,一向是谨小慎微,打政治牌,这次为什么突然变得要打军事牌了?我想主要是两个理由,第一,晋文公下世,他觉得晋国最有才华的君王去世了,晋襄公那不值得一提的人物,没把他放在眼里,这是第一;第二,这个时候已经进入秦穆公的晚年了,所以过去的政治牌到这次洗牌了,换成军事牌,决定偷袭,而且决心下得很死。到出兵那一天,一个百里奚,一个蹇叔,就拦住军队在那儿哭,这一哭,就是很有名的蹇叔哭师,师就是军队啊,蹇叔哭师,这一哭,把这个秦穆公给哭恼了,你这不是败我的兴嘛,我这儿出兵,你在这儿哭丧,什么意思啊?因为这一次出兵,他扔了三个统兵的将领,这三个统兵的将领,一个是百里奚的儿子,一个是蹇叔的儿子,另外还有一个,三个将领。
蹇叔认为,“吾见师之出,不见师之入也”——《左传·僖三十二年》,我看见军队出去了,我看不见我们军队能回来,所以他哭了。这一哭秦穆公就恼了,说了一句很重的话,“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三十二年》,这话什么意思呢?说你们两个老头懂什么,假如你能活到一个中等年纪,你们墓地上面的树长得都有一拱粗了,这个话的意思是说什么呢?就是说秦穆公认为这两个老头多管闲事,说你们是早该死的人了,这个话很粗野。两个老头说,我们之所以哭,并不是想败你的兴,实在是我们老了,我们的儿子出征,肯定是回不来了,而且打败仗的地方,一定在殽这个地方,肯定要打败仗。秦穆公不管这一套,硬着手脖,让军队去偷袭郑国。
到秦穆公三十三年,这秦军三师带领的主力走到了滑国,滑国是晋国的一个附属国。到了滑国以后,碰到郑国的一个商人,这个商人也很有名,叫弦高,弦高赶了十二头牛,要到外面去卖牛,一下子碰见了远程奔袭的秦军,这弦高就慌了,他怕秦军杀他,赶快说,我们的国君,听说你们要来了,一方面加强防守,另外派我带着这十二头牛来犒赏秦军,他编了一套谎话,然后把这十二头牛献给秦军,这三个主帅一听,完了,人家已经有准备了,还派人来献牛,这仗不能打了,也不去郑国了,干脆把滑国一灭回去吧,这仗打不成,顺手把滑一灭,就要回去。这一灭滑,激怒了一个人,晋襄公,因为滑国是晋国的附属国,晋文公刚死,晋襄公继位,襄公就觉得你趁着文公丧葬没有举行,你就趁这个机会把我的滑国给灭了,所以晋襄公决定,打秦军一个埋伏,怎么打呢?他在殽这个地方伏击了重兵,然后秦军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经过晋国殽的时候,晋军的重兵出来,这一次秦军是全军覆灭,三位主帅被俘,这就是在出师之前,百里奚和蹇叔断定的被围歼的地方。
然后晋襄公抓了三位秦军主帅就要杀,这个时候,晋文公的妻子出来说话,我们刚才讲过,晋文公的妻子是秦穆公的女儿啊,她就跟晋襄公说,她说我爹最恨这三个人,让秦国军队全军覆灭,非常恨他,你何必杀他呢,你把他送回去,让我们父王把他杀掉,你不用动手了。晋襄公一听,有道理,就放了。三帅回去的时候,秦穆公郊迎几十里地,在郊外去迎接三位主帅回来,而且穿着丧服,说了一句话,“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二三子”——《左传·僖三十二年》,我因为没有听百里奚和蹇叔的话,让你们受辱了,然后不但没有惩罚这三帅,而且让他们官复原职,重赏他们。
这个事件发生以后,停了几年,到秦穆公三十六年的时候,秦穆公他又派百里奚的儿子做主帅,带兵,这一次是要打晋国了,因为这个时间,离秦穆公的去世只剩三年,换句话说呢,秦穆公这时候,已经等不急了。所以这一次打仗的时候,秦穆公亲自去了,而且这次打仗用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战法,就是一渡过黄河,秦穆公就一令,把所有的船沉了,我们都知道,项羽打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很有名,破釜是砸锅,沉舟是沉船,其实沉舟的专利不是项羽,沉舟的专利发明权应当是秦穆公,晋国的士兵一看,秦穆公的军队过了黄河,就把船给沉了,那明摆着是什么,玩命啊,所以晋国的军队不敢交战了,活不跟死斗嘛,所以干脆这一场,秦军打了个大胜仗,打败晋军,夺了地。
所以我们可以说,秦穆公毕生是致力于东扩的,但是他东扩的路,走得并不顺,虽然他最终打败了晋军,但是晋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邻国,所以晋国的军事实力,仍然被保存下来了,所以秦国东扩之路,并没有走完,并没有走全,这需要后代秦国的国君继续走下去。三年以后,秦穆公去世了,秦穆公去世以后,又经过了秦国的十五代国君,将近二百六十年,这十五位国君,碌碌无为,没有作为,十五位国君以后,继位的是二十一岁的秦孝公,秦孝公才继续了秦国的崛起之路,那么秦孝公是怎么样来续写秦国继续崛起之路呢?我们下次再讲。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04:商鞅变法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04:商鞅变法
[画外音]在战国后期,秦王嬴政灭六国,平天下,最终统一了中国,但秦王嬴政统一中国,不公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还和秦国一代代国君的努力分不开,在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的一百多年前,秦王嬴政的一位先祖,秦孝公登基继位后,实行的商鞅变法,对后来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有着重大的影响,商鞅变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还是回到当时的背景中去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吧。在秦王嬴政的先祖秦孝公继位的时候,战国七雄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这就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而秦国虽然经过了之前的秦穆公称霸西戎,奠定了秦国发展的基石,但秦穆公之后的很多国君都碌碌无为,到秦孝公继位的时候,秦国在战国七雄中,虽然占据一席之地,但实力并不强大,随时都有可能在七雄争霸中被别的国家吞并,而秦孝公是一个有抱负的国君,想有一番作为,在这种背景下,秦国迎来了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改革家商鞅。商鞅在秦国实施的变法,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开辟了道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却落得一个五马分尸的结局。那么商鞅提出的变法措施是什么呢?为什么他的变法使得秦国富强,而自己最终却是惨死的结局,商鞅实行的变法,对一百多年后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又有什么影响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作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之《商鞅变法》。
公元前338年的一天,从秦国的商地走出来一个人,这个人离开商地以后,就匆匆忙忙赶往东边,他想逃到魏国去,走到傍晚,他遇到了一个客店,想在这个客店投宿,但是客店的主人向他要证件,他没有,这个主人就告诉他,说商君变法,住店必须得有证件,如果没有证件,我私自留宿,我要连带受罪,这个人就长叹了一口气,说商君变法变到这个程度,我没有想到,只好离开这个客店,继续赶路,而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商君,也就是商鞅。商鞅我们知道,他在秦孝公的指示下,在秦国变法成功,被封于商地,称为商君,那么他为什么要逃离秦国?为了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讲讲商鞅是个什么人?
商鞅是个很有才的人,早年他在魏国的国相公叔痤的手下任职,公叔痤很有名,他也了解到商鞅很有才,公叔痤就想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但是很不凑巧,公叔痤还没有来得及推荐,就病危了,病重了。魏惠王听说公叔痤病危以后,就去探望公叔痤,因为魏惠王非常信任公叔痤,如果公叔痤去世以后,魏国的国政由谁来掌管呢?他就问公叔痤,说您要是有不测,就是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谁可以接替你?公叔痤就说,商鞅,这个人虽然很年轻,但他非常有才,他可以接替我。然后,公叔痤就说了一句很重的话,说王“举国而听之”——《史记·商君列传》,说大王你要把整个国家交给他,魏惠王听了以后,没有说话,公叔痤就知道,魏惠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所以在魏惠王临走之前,公叔痤又把魏惠王叫到身边,悄悄地说了两句话,说这个人如果你要用,你就重用他,如果你不用,一定要杀了他,绝不能让他出国。这是公叔痤临走时候交待的,公叔痤说完,魏惠王就走了,魏惠王一走,公叔痤立即把商鞅叫过来,说你赶快逃,刚才魏王来了,问我的病情,我向他推荐了你,我根据魏王的表情来看,可能不会用你,但是我跟魏王说过了,只要不用,一定杀了你,快走,旬了你就走不了了。商鞅听过以后,很平静地笑了笑,不可能,他既然不可能听你的话重用我,他也不可能听你的话杀我,反正他不听你的。而这个魏惠王出来以后呢,感到很可笑,说这个公叔痤是不是病昏了头,竟然要把我整个国家交给商鞅,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公叔痤死了,商鞅继结留在了魏国,那么商鞅在魏国没有得到重用,怎么会跑到秦国去变法呢?这件事牵涉到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秦孝公。
秦孝公继位的时候很年轻,21岁继位,但是21继位的秦孝公很有魄力,他很想干一番事业,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怎么样笼络人才,所以秦孝公就提出来了一个口号,他说谁要是能够为我出谋划策,让秦国富强起来,我要怎么样呢?我要“与之分土”——《史记·秦本纪》。这个话分量很重,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作为君王的人提出来给那个帮助他的有才的人来分土地,而且这句话对人才的杀伤力非常大,谁不愿意分一块领地啊。在这种情况下,秦孝公寻求人才的这个政令就越过秦国的国界,传到了魏国,商鞅听说,商鞅就到秦国去了。到了秦国以后,商鞅是在秦国举目无亲,一无亲朋,二无好友,要见到秦孝公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秦孝公很宠信一个太监,这个太监姓景,叫景监。他想见秦孝公,就通过景监去见秦孝公,后人因为这个事情批评商鞅,说商鞅这个走的路子不正,他通过一个宦官去见秦孝公,实际上这个话(没道理),因为当时商鞅到了秦国以后,如果不通过景监的话,他见不到秦孝公,他没有办法,他只能用这个办法。
见到秦孝公以后,第一次见面,商鞅大谈帝道,黄帝的“帝”,这个“帝”指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讲这个帝道,讲了半天,秦孝公听得是昏昏欲睡,商鞅一走,秦孝公就把景监叫过来,把他臭骂了一顿,然后给商鞅下了个结论,两个字,说商鞅是个什么人呢?妄人,妄自尊大的妄,妄人,什么叫妄人呢?只会说大话的人,所以第一次见面没谈成。隔了几天,第二次见面,这次见面商鞅线秦孝公谈的是王道,所谓王道,就是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五的治国之道,这秦孝公还没有听进去。第三次见秦孝公讲霸道,就是春秋五霸的称霸之道,秦孝公听得比较兴奋,但还没有完全听进去。第四次见秦孝公,讲的是强国之道,这一次讲的时候,秦孝公就听傻了,因为两个人坐的那个秦代的时候,先秦时期人们坐的姿势,就像我们今天跪的姿势一样,秦孝公听着听着,不自觉地把他坐的那个垫子,一个劲地往前挪,靠近商鞅,这次大得秦孝公的赏识。所以秦孝公就决定重用商鞅。
[画外音]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开始实施自己变法的政策,他没有辜负秦孝公的期望,他的变法最终使得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但是在这一集的开头,王立群先生给我们描绘的却是一幅商鞅逃离秦国的场面,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他为什么最后要逃离秦国呢?要解释商鞅逃离秦国的原因,我们就必须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那么,商鞅所提出的变法措施究竟是什么,他提出的变法措施和他最后逃离秦国,又有什么关系呢?
商鞅变法的内容我们了解了,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商鞅要逃离秦国了,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二个是经济制度的改革,这两点是商鞅变法强国的根本。我们先谈政治制度,商鞅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点,商鞅在改革的时候曾经下令,就供借助于秦孝公的支持下令,把秦国的一些小的乡和邑合并起来,合并成县,然后呢,第一个县有县令,有县丞,这个县令跟县丞,是由国君直接任命,这是第一条。这个事看起来不起眼,但这个事,实际上就是后来秦国一直到秦始皇实行的郡县制的雏形,实际上就是中国中央集权制的雏形。其实在商鞅变法的时候,已经奠定了。
第二条措施,就是官僚制,为了讲清官僚制,我们先介绍一下,什么叫世卿世禄,因为作为西周王朝来说,周朝它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也就是说诸侯、卿大夫,他们的官职,他们的爵位,他们的领地,是可以世袭的,就是世世代代相承的。但是这个制度有两在弊端,世卿世禄就是说他爷爷,他父亲,他这一辈,世世代代为官,那么没有当官的人,你世世代代就不能做官,这样一个政权,它就不能够不断地向里边补充一些精英和优秀分子,一个没有优秀的精英不断地补充进来的政权,它是没有活力的一个政权,这是一个毛病。另一个毛病,就是世卿世禄,威胁到国君,因为那个诸侯也好,卿大夫也好,他如果封给他一块领地,他家世世代代为官,世世代代有这么一块地,如果他经营得好,他会越来越强,当他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可以掌握了这个国家的政权,所以世卿世禄制危害很大,商鞅这个办法很好,他实行官僚制,县令、县丞由国君任命,所以他不可能产生世袭的这种情况,每一次任命,你只能做这一次,下一次再任命就不一定是你们家的人了,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形迈出官僚制的雏形。
那么世卿世禄制废除以后,怎么样选拔官吏呢?商鞅又实行了一个办法,叫“军功爵制”,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我按照你立的军功,给你一定的爵位,然后你立了功,给你升一级爵位,再立功,再升一级爵位,所以他变法中间,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史记·商君列传》,“率”是什么?“率”就是敌军的首领,就是你到战场上杀一个人回来,打仗回来你只要带人头,带回来一个人头升一爵,带回来两个人头升二爵,这样作用的结果,双刃剑,很厉害,一方面,那些宗室贵戚,就原来的贵族,他没有军功,他就没有爵位,没有爵位,他的地位就下降,所以原来的旧贵族,对商鞅这一套非常反感,激烈反对。反过来呢,下层的老百姓很欢迎,本来不是不能做官吗?那么我立了军功,我就可以做官,我就有了特权,这样比较起来,当然是拥护者多,反对者少,贵族他是少数啊,大多数下层的人他是同意的,这样,在政治上,我按照爵位的高低,来排你的等级贵贱,在经济上,我按照爵位的高低来分配财富。所以,最后导致一个什么局面呢?这个军功爵制的实行,把整个秦国的老百姓都给激活了,人人都想立功,都想得功,那么得功,立功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当兵,当兵立功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杀人,所以通过个军功爵制的话,打击了贵族,也同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是第三点,军功爵制。
第四点,连坐制,商鞅在变法中间对老百姓还加强了控制,他立了两个法,一个叫连坐法,一个叫告奸法。什么叫连坐呢,把全国老百姓编起来,五家是一伍,十家为一什,一家犯法,十家连坐,这样让你十家捆成一个块儿,只要有一家犯罪,其它九家跟着一块儿陪罪,连带受罚,那你为了不受罚怎么办呢?实行另一个方法,告奸,告发奸人,如果说说你不告奸,处罚非常重,腰斩,拦腰把人给杀了,你要告奸,告一个奸人,跟杀一个敌人同样受赏,升一级爵位,你说我也不告奸,那么我匿奸,反而掩盖奸人,那怎么办呢?那和投降一样论处。
[画外音]以上内容就是商鞅在政治领域内实施的变法,我们再来总结一下,废除世卿世禄制,使优秀的社会精英补充进入政权,使政权充满活力,建立军功爵制,打击了世袭的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实行连坐制,把全国的老百姓编织成一个网络,便于中央集权,综合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之下,商鞅在政治领域内实施的变法,对秦国的发展是有利的,而商鞅变法的核心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制度的变法,另一个就是经济制度的变法,那么商鞅在经济制度上,又采取了哪些变法措施呢?
下面我们介绍他经济(改革),商鞅经济制度的改革,主要是两条。第一条,叫废除井田制,重奖耕织富国,就是这一条讲的是富国的办法,怎么让国家富强起来,废井田,要讲废井田我们先介绍什么叫井田,商周进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把这一方土地,比如这一方土地900亩,按照井字形,水井的井,按井字形分为九块,这一块叫一区,这一世是一百亩,中间这一区叫公田,周围这八区叫私田,这私田每一区一百亩,给一户农民来种,然后中间这一区,是由这八户人家共同来耕种,这一区打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这就是井田制,这个井田制,它有一个毛病,井田制的毛病,在于每一户农民,他家里耕种那个土地,就是那一百亩,这个受很大的限制,为什么商周能实行呢?商周时其这时候的工具不行,生产工具不行,到了为什么商鞅这什时候要变呢?商鞅这时候已经使用了铁器,铁器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了,你还叫我种这一百亩地,显然土地不够了。所以这个时候呢,商鞅就实行了一个办法,废井田,他怎么废呢?他是这样的,首先把这个亩扩大,过去的一亩多大呢?一百步,一百步宽,一百步长,这就是一亩地,现在改成是二百四十步是一亩,那这一亩比过去的一亩就大得多了,你同样是一百亩地,比过去的一百亩地多了两倍多,土地多了。
再一个,我减少赋税,第二个我叫奖耕织,男耕女织,那我怎么样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呢?你不能够当兵,但是你种地打的粮食多,你作为一个妇女,你织的绢帛多,只要你的产量高,我也给你奖,奖了以后你也可以升爵,升你的爵位,这又是一条。再一条,强制分家,商鞅变法规定,一个家里边,有两个成年男子的,必须分家,两个成年男子,意味着什么,就是父子两个,或者兄弟两个,必须分家,如果不分,“倍其赋”,就是你的税给你加倍,为什么要分家呢?分家不是增加户数了吗?强迫你分家,只要一家有两个男人,到了成年,必须分成两家,然后我征税的时候,我按户数增加来收税,你这一分家,户数增加了,那么我国家收的税也就增多了,所以这样一来,几年之间国家就富了,那么国富了以后,还有一个问题,国富了怎么强兵呢?
经济制度上第二句话,叫主民客民分业,重奖杀敌强兵。这里我先介绍什么叫主民,什么叫客民,商鞅变法是这样讲的,这个商鞅把原来秦国的农民叫主民。当时秦国你知道,它称霸西戎以后,它的土地面积很大,人口少,而和它相邻的是从晋国分出来的韩、赵、魏三国,这三国呢,人口多,土地少,商鞅就想了一个办法,我怎么能够把韩、赵、魏三国的农民吸引过来,到我秦国来种地,那就想办法,你只要来,我就给你地,而且我给你地,而且我给你房子,三年还不服劳役。这样呢,韩、赵、魏的很多农民,就被吸引到秦国来了,从韩、赵、魏三国到秦国的农民叫做客民,客人的客。主民跟客民不一样,商鞅变法规定的是,主民主要是当兵,客民主要是种地,你想想为什么这样做啊,主民可靠,他是秦国人可靠,打仗肯定很卖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当兵容易立功,当兵很简单,当那儿砍一个脑袋回来,就升一级,所以让主民去当兵,让客民去种地,主客民分业。这样一来,就使秦国的士兵主要由秦国的农民组成,而韩、赵、魏三国的人来了以后呢,主要是为他们种地,那么这些当兵的人,怎么让他去杀敌呢?商鞅采取的办法是“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史记集解》引《汉书》,就是杀一个敌人,带回来一个脑袋,回来就升一级。这个办法它实际上是把人性恶的一面给充分调动起来了,所以后来六国人说秦国的军队叫虎狼之师,为什么称它为虎狼之师?秦国的军队一上战场打仗,个个眼都红了,那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回去拿着人头报账,一报账就升官,就或爵位,所以这个秦国的士兵打仗的积级性空前提高,甚至于发展到极致的时候,比如说两个秦国的士兵,追一个敌人的士兵,追着追着那个敌人的士兵消息不见了,那怎么办呢?其中的一个秦国士兵,他可能把另一个秦国士兵的脑袋砍下来,带回来了,我掂一个人头,就升一级啊,所以那个秦国的士兵上了战场以后,千方百计地想带回来的东西就是人头,所以你说这个秦国的士兵到了战场上,那不跟老虎跟狼野野狼一样吗?所以六国人称他为虎狼之师啊,为什么他后来那么能打,就是他有一个很强的一个刺激在鼓励着他。
[画外音]商鞅的变法措施,既涉及政治制度,又涉及经济制度,这样一来,他的变法就必然要触及到那些世袭贵族的既得利益,我们可以想像,当那些贵族的既得利益被触犯的时候,他们肯定是不支持变法的,而且很有可能还会阻碍变法,所以商鞅在变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那么,商鞅又是怎样冲破阻力,将变法推行下去的呢?
我们上面讲的商鞅变法的那么多东西,商鞅不过是一个从魏国过来的一个客卿,他能够变法,全靠秦孝公的支持,所以孝公的支持,是商鞅变法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你光有支持还不行,那么商鞅在变法中间,遇到了那么多阻力,商鞅怎么样破除阻力呢?第一,叫树威信,商鞅要变法必须树立起来变法的威信。商鞅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在历史上很名,叫“立木为信”,立木为信的小故事,因为他知道,令而无信,比那个言而无信,它的危害更大,这个国家的政令,一定要讲究信用,如果国家的政令令而无信的话,没有人会执行,就是你贯彻不下去,商鞅想了个什么办法呢?他在那个秦朝的国都,国都“商场”的南门,竖了一个三丈高的大木桩,然后下了个命令,说谁能够把这个三丈高的木桩,搬到这个“商场”的北门,赏十金,这个事很简单,赏金很重,没有人相信这么简单,给十金,谁都不搬,这不是闹着玩儿吗?商鞅一看没人动,好,增加奖励,谁能够把这个木头,从南门移到北门,奖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人来一试,结果有一个人愣是把这个木头,从南门移到北门,商鞅立即兑现五十金,这个事情立即就传开了,传了一个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商鞅说话是算数的,这就叫树威信。
第二条,叫惩贵戚,要严惩违法的贵戚。因为大家知道,老百姓在法律面前是比较谨慎的,因为老百姓没有靠山,所以遇到国家的法令,老百姓最比较容易守法,谁爱违法呢?贵戚。因为他们有背景,家里有靠山,所以他们敢违法。商鞅变法的第二年,遇到了一件事,秦孝公的太子犯法了,怎么办?太子犯法,太子是嗣君啊,他将来是要继位做国君的,你不能把太子给法办了,那怎么办呢?商鞅变通,太子不是有老师吗?太子犯法了,太子不能罚,我罚他的老师,史书记载,叫“刑其傅,黥其师”——《史记·商君列传》,就是对他的傅,师傅的傅,对他的师傅,就是他的老师,这个人叫公子虔,给了他一个重罚,然后对他的老师,另一位老师黥刑,就是在脸上刺字,连太子的老师都要受罚,代太子受罚,你想想这个处罚力度多大。而且太子这个老师他很不争气,四年以后又犯法,这下商鞅不客气了,按照法律的规定,他要受劓刑,什么叫劓刑呢?把鼻子割了。所以秦孝公一死,他这个受过处罚的太子一继位,被割了鼻子的他这个老师,立即诬告说商鞅谋反,然后这个继位的这个太子呢,是秦惠文君,秦惠文君就下令,抓捕商鞅,因为太子也恨商鞅。
商鞅从京城得到消息以后,就赶快逃了,就是我们一开始讲的,商鞅为什么逃,就是因为他执法特别严,得罪了太子,得罪了太子的老师。商鞅想逃到哪儿去了,想逃到魏国去,他不是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过官吗?他要逃到魏国去,他想魏国人能够接受他,结果跑到魏国的边界,魏国的边防人员禁止他入境,为什么禁止他入境呢?因为商鞅曾经带领他的军队把魏国的原来的都城安邑给占了,占了以后这个魏惠王就没有办法,就把他的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就是今天河南的开封,魏惠王在迁都的时候,非常遗憾地说了一句话,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我最后悔的是我没有听公叔痤的话,要么用商鞅,要么把商鞅给宰了,你现在不宰,现在他把我给整得这么苦,魏惠王后来非常懊悔,因为有这么个事,所以你想想商鞅逃到魏国去,魏国能收留他吗?魏国不但不收留他,而且把商鞅抓起来,武装押送给他送回秦国,那不就死路一条吗?送回去还有好果子吃吗?送回去以后,商鞅就被继位的太子秦惠文王给车裂了,很残酷的刑罚,就是把人的四肢绑在不同的车上,然后赶着这个车,让它一拉,把这个人体给肢解了,活活地给肢解了,所以商鞅最后是车裂而死。
那么我们最后要谈一点就是对商鞅的评价问题,我们应当承认,商鞅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卓越的政治家,他适应战国后期的形势,采取了富国强兵的办法,在政治制度跟经济制度上一系列的改革,使秦国迅速地从二三流的国家,一下成为七国中间最强的国家,所以秦国的崛起,商鞅是个关键性的人物。但是强国也有强国的麻烦,因为秦国崛起速度过快,引发了六国的高度关注,六国要生存,必须要找一个新的生存策略,而秦国面对六国的生存策略,它也得找出来一条应对策略,这样秦国才能继续完成它的崛起之路。那么,六国的生存策略是什么,秦国的应对策略是什么,我们下集再讲,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05:合纵连横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05:合纵连横
[画外音]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到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的时候,秦国在战国七雄之中,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国家,其他六国中的齐、楚、燕、韩、赵、魏,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和秦国抗衡,秦国的强大引发了其他六国的担忧和恐惧。在这种局面下,六国要生存,就必须推出自己的生存策略,而秦国为了继续崛起,也要有相应的应对策略,而推行这条策略的代表人物,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个纵横家,苏秦和张仪。那么,六国的生存策略是什么呢?秦国的应对策略又是什么呢?苏秦和张仪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作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之《合纵连横》。
在当时整个战国的天下中间,只有秦国是超级大国,其它六国没办法跟秦国抗衡,出现了这么一个局面。所以,在这种局面之下,六国要生存,必须要找一个新的生存策略,而秦国面对六国的生存策略,它也得找出来一条应对策略。其实这两个策略,关系到当时的天下,也关系到两个人,因为这两个人代表了两种策略,这两个人是谁,是我们这一集要讲的重点。
第一个人叫苏秦,他是东周洛阳人,据《史记·苏秦列传》的记载,苏秦早年游学,在外面一方面求学,一方面求官,最后是一无所成,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他回到家里以后,他家人都嘲笑他,说人家出去都在打工,打工挣钱,说你出去干什么呢?你不打工,你叫什么呢?《史记》的原文是三个字,叫“事口舌”——《史记·苏秦列传》,就是你整天在外面练舌头,换成我们现在的话,就是你天天练演讲,你能靠舌头挣钱吗?所以你混到今天这个狼狈不堪的地步,活该!全家人都嘲笑他,所以苏秦搞得非常狼狈,回到屋里无话可说,回到屋里把门一关,看到屋里堆了那么多书,感到很惭愧,我读了这么多书,竟然不能混一口饭吃,得不到荣华富贵,他就下决心,一定要读好,找了一本书,找了一本兵书,认真读,读了一年。
一年以后,苏秦很兴奋,他说我终于找到了和一种方法,我用这个方法,我足以说服天下所有的国君,这是苏秦未出名之前时候的一件事情,这是《史记》里记载的,《战国策》也记载了,不过《战国策》的记载,跟《史记·苏秦列传》的记载稍有不同,它记载的是苏秦先去跑到秦国找那个秦惠文王,就是杀商鞅的秦惠文王,他去游说,游说完了以后,秦惠文王不用他,他回来了。这个回来《战国策》,写得比《史记》还生动,说他“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战国策·秦策》,就是苏秦回来的时候,非常憔悴,脸的皮肤也黑了,这个带着满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回到家里就更糟了,“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战国策·秦策》,什么意思呢?他老婆看他,这么狼狈不堪地回来了,照样在织布机上,咣当咣当织布不理他,他嫂子不给他做饭,他爹妈不跟他说话,回到家里非常狼狈,这个对苏秦刺激很大,然后苏秦就读书,读书想瞌睡了,就拿空上锥子照自己的大腿上一刺,血流至足,这就是我们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悬梁刺股的,那个刺股的故事,就是指的苏秦,所以这两个,一个《史记》的记载,一个《战国策》的记载,都写苏秦当年未发达的时候很不得志。
但是苏秦一旦发达了,家里情况完全相反,《战国策》记载说,苏秦说服了燕王,说服了赵王,前往楚国去的时候,这个时候,苏秦就大不一样了,高车驷马,众多随从,他的父母亲,听说苏秦回来了,清宫除道,郊迎三十里,清宫,打扫房子,除道,把地打扫干净,他爹妈亲自干的,郊迎,跑到郊外三十里地去迎接他,然后,他的妻子,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战国策·秦策》,他的妻子都不敢正面看他,侧着眼睛看,支着耳朵听,“嫂蛇形匍匐”,他的嫂子就在地下趴着,跪着、爬着,就像一条蛇一样,叫“蛇形匍匐”,“四拜自跪而谢”,拜了四拜,向他道歉,苏秦就问他嫂子,“嫂何前倨后恭耶”,为什么以前我回来,你对我那么傲慢,这次回来对我这么客气,为什么呢?“嫂签曰”,他嫂子回答的话,“以季子,位尊而多金”——《战国策·秦策》,季子是苏秦的小名,是因为你现在地位尊贵,又有那么多钱,所以我才这样对你,所以苏秦早年,他曾经是经历过这么一段变化的,也是战国时期,也就是秦惠文王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纵横家,当时他叫纵横家,这是我们要讲的,苏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苏秦学完以后,就开始出去游宦了,求官了。他第一个求见的是周显王,就是周天子,这个时候周天子已经很弱了。结果到周天子那儿去,周天子他身边的人平时就看不起苏秦,所以第一次去没有成功。他第二个去的,是见秦惠文王,到了秦惠文王那儿以后,夸了好一通,最后说秦国是处在一个天府之国,可以称帝,不要称王了,你可以称帝,而这个时候秦惠文王是刚刚杀了商鞅不久,他最讨厌像苏秦这样的说客,没有采用,第二个见秦惠文王,又失败了。我们从苏秦先见周天子,再见秦国的秦惠文王可以看出来,苏秦这个人他读书,就是为了君王服务,至于这个君王是天子或者是一个诸侯,他不计较,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苏秦原来是想为秦国服务的,就是秦王没有重用他。第三,苏秦的功名利禄之心非常强,就是求功名这个心非常强,这里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给纵横家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这个平台非常重要,人生最重要的是平台,没有一个平台,再有本事你施展不开,而战国后期,恰恰为苏秦这一类人提供了一个平台,苏秦有施展这个才华的空间,再从个人因素上看,我们前面介绍过苏秦,在未成功之前和成功之后,家中对他的截然不同的反应,所以苏秦如果觉得自己不成功的话,他家都回不去。
[画外音]苏秦第一次游说诸侯的时候,到处碰壁,而当他回家经过“锥刺股”的刻苦学习之后,第二次出来游说诸侯,这一次,他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呢?而当他游说诸侯国君成功的时候,甚至使强大的秦国在十五年的时间里都不敢派兵出函谷关一步。苏秦游说六国的时候,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能够影响当时天下的形势呢?
苏秦见了周显王,也见了秦惠文君,都没有成功,第三次求见赵王,但求见赵王又失败了,最后他去见燕王,他第四个见的就是燕王。他到燕王那个地方以后,先夸燕国的富有,再赞扬燕国军队的强大,其实燕国是个小国,但是他给燕王重点讲了一个问题,他说你燕国,燕国的都城当时叫蓟,就是今天的北京,之所以没有受到秦国的直接侵略是为什么?是因为你的南面有一个赵国,赵国就像一个屏障一样,挡住了秦军的攻势,所以对燕国来说,处理好和赵国的关系非常关键,如果你和赵国的关系处理不好,赵国的军队十天就可以打到你的边界,再有个四五天,就打到你的国都之下,所以你必须和赵国的关系处理好,这番道理讲完以后,苏秦最后给燕国的国君提了一条建议,“愿大王与赵纵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史记·苏秦列传》,他这个话中间,最关键的一句话,就是“天下为一”。
所谓“天下为一”,就是指秦国以外这些国家要结合成,联合成一个整体,那么燕国就可以平安无事了。这个“天下为一”就是我们这一集要讲到的六国在新形势下的一个生存策略,六国怎么生存,秦国那么强大,一个超级大国,你六国任何一个国,你比不上它,怎么生存,天下为一,就其他六国要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这里边,这样一个策略,在历史上叫“合纵”,合是联合,纵是指南北,合纵的原意是南北联合,因为秦国以外的六国,燕国是处在最北边,最南边是楚,这中间有韩、赵、魏,还有齐国,所以六国的联合,实际上是南北的联合,所以六国联合,我们称之为合纵,在《韩非子》这部书里边曾经讲过一句话,什么叫合纵呢?合纵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但是我觉得,这里面要改一个字,它不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六国联合哪有精力去攻秦国,它合众弱去抗一强,才比较准确,六国联合起来是对抗秦国,并不是要灭掉秦国,灭秦国是不可能的,你只能合众弱以抗一强。这番话说完以后,燕王极其感兴趣,燕王是第一个接受苏秦在新形势下提出来的生存策略的国君。但是燕王说我有困难啊,我的南边有两个很强的国家,一个是赵国,一个是齐国,这两国都非常强,你现在要叫我和他们联合起来,你先得保证我一条,保证赵国和齐国不侵犯我燕国,只要保证赵国、齐国不侵犯我国,我完全和他们联合,没有问题。苏秦说这事我来办,你交给我来办,你只要参加这个联盟就行了。燕王是第一个信从了苏秦的生存战略的,然后,就重金资助,苏秦得到了第一笔投资基金,给了他一大笔钱,然后他有了钱,这就好办,置办了车马。
第二个来到的是国家赵国,赵国是第二次来,第一次是碰了个壁,第二次来了,到了赵国以后,他给赵国的国君讲了四条,第一,国君的任务是什么?安民无事,让你的老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国家没有什么战事,这就是你做国君的责任,你要完成这四个字,你该怎么办?你必须保证国内没有什么大的战争,你才能够做到安民无事,而安民无事的关键在于择交,要选择一些国家,作为你重点交往的朋友,要择交。第二点,谁是你的朋友啊?择交择交,择一个好朋友来交,你交谁,你交的国家是两个,一个韩国,一个魏国,这丙个国家你必须重点搞好关系,这两个国家,把赵国和秦国给隔开来,它们是日日夜夜,面对着秦国的侵略,这两个国家一旦支不住了,这两个国家就会投靠秦国,就是“臣于秦”,一旦这两个国家向秦称臣了,把这个路一让开,你赵国就暴露了,这是讲了第二点,就是你一定要支持韩、魏,韩、魏是你的朋友,比如说韩、魏是嘴唇,你赵国就是牙齿,你这个牙齿靠的就是韩、魏的保护,这是第二点。第三点,你看一下天下的地图,力量的对比,六国的土地,是秦国土地的五倍,六国的兵力是秦国兵力的十倍,六国从土地上说,从军队上来说,都比秦强得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屈服于秦呢?这是从力量对比来说。那么第四点,苏秦就告诉赵国怎么办,赵国应当怎么办呢?就是还要合纵,不过呢,他对赵国国君讲的话,和那个燕国国君的词不完全一样,内容完全一样,还是“天下为一”的意思,但他说的话是“一韩魏齐楚燕赵,以纵亲,以叛秦”——《史记·苏秦列传》,就是把六国统一起来对抗秦国,那么这秦国攻打任何一个国家,六国中间攻打任何一个国家,其他五国都出兵,如果有一国不出兵,违反盟约,其他五国打它一个,这样,我们六国,就结成一个联盟,这就是苏秦面对强秦提出来的六国的生存策略,就是“天下为一”,也就是合纵。当然这番话说完以后,赵国的国君很高兴,接受这个意见了,所以赵国国君又给了苏秦一大笔资金支持他,两个国君支持他。
苏秦从燕国过来到赵国,到韩国,一路下去再到楚国,再到齐国,转了一圈,六国的国君全同意了,最后到了什么结果呢?苏秦一个人,佩戴了六国的相印,腰里别了六个图章,六国的国相,这下子,合纵形成了,苏秦成了六国联盟的总指挥,总领袖了,总盟主。所以这个苏秦的这一个生存战略胜利了。胜利以后,苏秦就把这个盟约寄了一份给秦王了,给秦惠文王,秦惠文王一年过个盟约,15年没有敢出函谷关,整个天下15年,秦国不敢出兵。当然,秦惠文王,不敢出兵也有他的道理,第一,他不知道这六国联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一下遇到新情况,他还想不出来化解这个新情况的应对策略,再一个呢,六国开始的时候,这个声势很大,所以秦国,也谨慎不敢出兵。
[画外音]苏秦游说六国,促使六国合纵抗秦,这是苏秦的成功,也是六国的成功,但却是秦国的失败,因为六国联合起来抗秦,这也就意味着,秦国崛起的道路被堵住了,秦国肯定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秦国一定要有一个应对策略,而提出这个应对策略的人,恰恰就是苏秦的老同学张仪,那么,张仪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会跑到秦国去,提出对付六国合纵抗秦的应对策略呢?
张仪这个人是苏秦的老同学,他跟苏秦他俩是老同学,他俩有一个共同的老师,在中国先秦史上是个非常有名的人,这个人叫鬼谷子,是一个兵家,苏秦跟张仪是他两个弟子,而且苏秦学得没有张仪学得好,张仪比苏秦还高明,不过苏秦虽然学得不好,但他先出道,出道出得比较早,张仪虽然学得好,出道晚。张仪这个人,早年也很不顺,他早年像苏秦一样,到处去寻找机会,找舞台。有一次他和楚国的国相在一块儿吃饭,吃完饭以后,楚国的国相,莫名其妙地丢了一块碧玉,丢了,碧玉很珍贵啊,结果这所有吃饭的人,一口咬定,肯定是张仪偷了,原因四个字,“仪贫无行”,说张仪这个人很穷,穷得没有道德底线了,是他偷的,肯定是他偷的,然后不分青红皂白,把张仪给臭打了一顿,张仪不认账,打得是鼻青脸肿,张仪不认账,他们也没根据,从张仪身上也没有翻出来,最后把张仪给放了,张仪回去,一瘸一拐回去了,回去以后碰见他老婆,老婆一见他,第一句话就是,嘻,就是老婆笑了,说你要不读书,不整天出去玩儿,耍嘴皮子,你能挨这顿臭打吗?张仪就问他老婆,张仪并不生气,问他老婆一句话,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妻子笑了,说你舌头还在,张仪就说了两个字,“足矣”——《史记·张仪列传》,怎么挨打都不要紧,只要舌头在,我就有翻身的那一天,所以他不在乎这一点。因为作为一个纵横家来说,靠得就是舌头啊,要把舌头割了就完了,只要舌头在,就有翻盘的机会。
那以张仪是怎么样到秦国去帮助秦惠文王,提出了一个应对六国合纵的策略,这件事又和苏秦联系到一块儿,苏秦在游说成功,佩载六国相印以后,苏秦在赵国做官,在赵国做官,他最怕的是秦国打,秦国一打,六国的这个联合,如果万一失败了,他就前功尽弃,他就想找一个人到秦国去,而且能够掌握秦国的政权,想来想去,只有他这个老同学张仪,他知道张仪本事大,而且比他还厉害,他怎么办呢?他先派人暗示张仪,说你那老同学都做官了,说你整天待着,你干嘛不去找你老同学,老同学总要帮你一把吧,张仪一听,对啊,他发达了,我去找他,总不能不帮我吧,张仪就去了。张仪这一来,苏秦首先跟门下安排好,说我的老同学来了以后,你们可千万记住一条,第一,拖住他,不能让他走,第二,别通报,别告诉我,拖住他走不了,也见不着。结果张仪这一去,弄得很尴尬,天天去拜访,就是见不着,但是呢又不一下子回绝,还拖着他,就这样一连拖了好几天,最后算见到老同学苏秦了,苏秦一见面,把张仪给羞辱了一番,说就凭你那点本事,我怎么帮你啊?我无法让你富贵,去去去,离我远点,把张仪给轰走了。张仪本来是想求他老同学帮忙的,结果竟然叫苏秦给羞辱了一番,张仪一气之下,差点背过气去,总得报这一仇啊,他想了想,能够治服赵国的,只有秦国,他就一咬牙,一跺脚,去秦国。
张仪前面一走,苏秦马上安排了一个人,说你跟着张仪,你的任务,就是做他的贴身管家。然后,这个人就跟着张仪,张仪找了个店铺去住,他也跟着去住,俩人就住到一个屋里,装作是无意之中住到一个屋里,然后这个人就非常慷慨,一路上对张仪照顾得非常好,这样张仪有了这个朋友的帮助,张仪这一路没受什么罪,一路上全部住的五星级大饭店,这样就舒舒服服地来到了秦国,到了秦国以后,张仪见到秦惠文王,张仪的本事在苏秦之上啊,见了秦惠文王,就谈了一次话,秦惠文王就任命他做客卿,和他商量讨伐六国的策略。张仪一当官,回去高兴得不得了,赶快找他资助钱的贴身管家,这个贴身管家告诉他,我得走了,张仪说我刚富贵,我要报恩啊,你怎么走了?这个门客跟他说,“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史记·张仪列传》,他说我并不了解你,真正了解你的是苏秦,这一切都是苏秦安排的,苏秦知道你很穷,怕你穷的时候见小利而忘大义,所以要把你召过来,羞辱你一番,激怒你,让你到秦国去,又怕你吃苦,所以让我带着这么多钱,一路上做你的贴身管家,让你住高级宾馆,现在你成功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我得回去交差啊,任务完成了。张仪一听,非常感慨,他说闹了半天,我在苏秦的算计的计谋之中,我竟然都不知道,我实在是不如苏秦,这是第一,第二,你想想,我刚上任,我能够叫秦王去攻打赵国吗?你苏秦不就叫我不攻打赵国吗?再说,有苏秦在,我能打赵国,能打出个什么来呢?说了一番话。
其实叫我看起来,苏秦这一手并不高明,我为什么说苏秦这一手并不高明呢?第一,张仪是个天下奇才,你虽然用这一手把张仪送到秦国去了,张仪呢,短时期内,可以不攻打赵国,为了报你苏秦之恩啊,但是他毕竟是个奇才,又得到秦王的重用,给他提供这么大的一个舞台,他的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了苏秦当初的估计,这是第一。第二,苏秦看的是短期效应,但是张仪还有一个长期效应,张仪长期在秦国做官,他是要为秦王服务的,而秦王最现实的利益,就是打破六国合纵的新谋略,张仪能不为这个服务吗?
[画外音]飞黄腾达的苏秦,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他把比自己还要有才华的张仪送到了秦国,张仪到秦国后,提出了一个帮助秦国,破坏六国合纵的应对策略,这个应对策略,和苏秦的合纵抗秦策略正好是针锋相对,那么,张仪这个策略的核心是什么?他是怎样打破苏秦合纵抗秦策略的呢?
那么,张仪怎么打破六国的合纵呢?他是这样做的,第一步,他先到魏国去,张仪本为是秦国的高官,到魏国来,当然魏国很信任他,就让他做了魏相,做了魏相以后,他是明为魏相,暗为秦国,他实际上是要为秦国服务的。他怎么办呢?他想让魏国带个头去尊秦,然后让其他五国效法魏国,但是这个魏襄王他怎么说,魏襄王都不愿意破坏合纵的这个谋略。张仪怎么办呢?面对这个魏襄王的顽固的立场,他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方法,软的,是利诱、引诱,硬的是军事打击。所以张仪就暗中告诉秦王,先打,先打魏国,紧跟着齐国,又跟魏国中间有矛盾,又打了一仗,魏国又败了一仗,败了两仗,这魏襄王已经感到非常害怕了,所以魏襄王最后是不得已尊秦,他一尊秦,张仪的任务完成了,张仪又回到秦国去做客卿了,张仪一走,魏襄王又合纵,魏襄王一合纵,秦国再打他,一打他,他又连横了,所以张仪破坏合纵的谋略叫连横,什么叫连横呢?就是秦国和六国中间的一国结成联盟,只要跟一国结成联盟,其他的五国的合纵就会被破坏,他是一国一国像苏秦一样,先把魏国给收拾了,然后到楚国去,把楚国给收拾了。
这一个一个国家最后都被迫和秦国联合,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合纵为什么会失败呢?苏秦想得那么好的一个“天下为一”的一个谋略,为什么最后会失败呢?我想这里边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六国的自身利益很难长期保持一致,六国的关系太复杂,因为六国是六个集团,这个集团跟集团的联合是两个条件,第一,目标一致,第二,利益一致,而六国之间的目标跟利益不光有抗秦的一面,同时六国之间还有错综复杂的矛盾,它们这宰互相之间还要打,所以六国要保持一个长期地一致团结非常难,这是一点。第二点,是因为六国的利害不一,六国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韩、赵、魏这三个国家叫一线国家,它们靠秦国靠得比较近,靠秦国近的一线国家,它最容易受到秦国的打击,所以它最容易在合纵和连横之间摇摆,打得它受不了了,赶快跟秦国连横,喘过来气了就赶快合纵,来回摇摆,燕国、齐国、楚国,这三个国家在地缘上离秦国比较远,这三个国家往往什么呢?也说合纵,觉得合纵是个道理,但是它们常常是坐山观虎斗,反正眼下打不到我们国家来,一线挨打的是韩、赵、魏,所以这三个国家它容易坐山观虎斗,这是二线国家容易坐山观虎斗,一线国家往往是在连横与合纵之间摇摆,所以六国很难长期保持一致,这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国连横的干扰,秦国你想想,它的目的是想让它秦国崛起,最后由它统一天下,苏秦的合纵阻碍了秦国的崛起,它能甘心吗?它一定要想办法破坏,一定要想办法完成它的统一大业,所以它一定要瓦解六国合纵,所以六国的合纵最终是被张仪的连横给破坏掉了。
在秦惠文王他执政这一个时期,秦国可以说在崛起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那么下一位继承王位的秦王是谁呢?他还能在秦国崛起的路上做些什么事情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06:昭王争霸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06:昭王争霸
[画外音]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秦始皇家族几十代人的努力和贡献,才造就了后来统一天下的局面。因此,当我们把这个功绩记在秦始皇头上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在秦始皇之前,他的先祖们所做出的工作。在秦国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秦国的壮大,六国开始谋求合纵,对付秦国。而这对于秦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免除威胁,秦惠文王重用张仪,采用连横的办法,打破了六国合纵的联盟。秦惠文王在秦国崛起的道路上,又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而在其之后,秦国又出现了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就是秦昭襄王。那么秦昭襄王的出现,对于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秦惠文王去世以后,他的太子即位,历史上称为秦武王。秦武王在位时间非常短,只有三年。他继位的时候就很年轻,死的又太快,没有儿子,他死了以后谁来继位就是问题了。很多人都在为这件事情奔走,按照当时制度的规定,秦武王没有儿子,只能由他的弟弟们继承王位,而秦武王的弟弟很多。后宫的嫔妃,如果有儿子的都可以继位,所以嫔妃们都在拼命活动。但是真正能决定这件事情的,只有三个人。一个秦惠文王的王后,这个时候已经是王太后了;第二个是秦武王的王后,秦武王虽然死了,但他的王后也有发言权。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在秦惠文王和秦武王两代掌权做官,有相当的影响力,这个人就是魏冉,他有很大的决定权。所以,他这一票非常关键。三个人投票,魏冉和两个王后的意见不一致。这两个王后从来没有干预过政治,对政事没有决策力,没有影响力。魏冉不同,他长期执掌国政,很有权力,所以最后魏冉就强行立了一个人,这个人叫赢稷。这个人就是我们后面要讲到的秦始皇的曾祖父。这个时候,他是秦武王的弟弟们中间的一个,这个时候正在燕国作人质,质子。魏冉决定立他以后,就派使者到燕国去,燕国的国君也愿意送个人情,就把在燕国作人质的赢稷送回来,赢稷就继承了王位。这个人就是秦国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秦昭襄王。这个人从当上国君,到去世,当了56年的,在位时间非常之长。那么一个在燕国作人质的工资,为什么会被魏冉立为继位的国君呢?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件事和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是秦惠文王的一个嫔妃,叫芈八子。芈是姓,八子是她在后宫的一个官职。芈八子就是秦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宣太后。魏冉和宣太后有一种关系,就是宣太后是魏冉的妹妹,魏冉是宣太后同母异父的长兄,这等于是兄妹联手了,立其他的人对他们都没有利,所以就立了他妹妹的儿子。昭襄王即位以后,因为魏冉拥立有功就做了相国。魏冉这个时候,他是昭襄王的舅舅,有时用力昭襄王最有决策力的人,所以昭襄王非常感激他,宣太后也很信任他。在昭襄王这一朝中,特别是前期的36年,魏冉五次出任秦国的相国,是很有权力的一个人,而且他帮助昭襄王打击六国,最后立功被封为穰侯,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非常有名的人物。
[画外音]在宣太后和魏冉的运作下,远在燕国作人质的赢稷继位,他就是秦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秦昭襄王。从秦国后来的发展来看,秦昭襄王的继位加快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秦国的优势明显的凸现出来。那么这位继位的昭襄王又是如何以一国之力抗衡其他六国的呢?
昭襄王即位以后,他实际上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六国虽然弱,但是六国的总兵力,总人口,土地总面积都是秦国的数倍。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怎么样灭掉六国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就需要定下来一个方针,怎么样把军队,人口比我们都要多的六国给灭掉。这个问题最后,有一个人解决了,这个人辅佐了昭襄王执政的后期,这个人就是范睢。范睢是魏国人,早年也曾经在列国中间游说,希望有一个国君能够接受他的主张,但是没有成功。范睢没有办法,就回到魏国,想为魏王服务,但是他又没有资金去运作这件事,所以他最后就在魏王手下的一个中大夫叫须贾,他的手下做一个随从。有一次,魏王叫须贾出使齐国,范睢跟着去,结果在齐国呆了几个月,齐国的国君不见,须贾弄得很狼狈,就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候,范睢得到了齐王的一份重赏,十斤黄金,还有一大批的肉和酒。当然齐王这个礼不是白送的,齐王知道范睢是个有才能的人,想拉拢范睢,让范睢投奔齐国,为齐国服务。但是范睢知道须贾来到齐国没有完成使命,自己如果私下接受这些礼物,很不妥当,就没敢收。但是这件事被须贾知道了,须贾就告诉他,黄金退回去,肉和酒可以收,范睢也照办了。照办之后,他们就一块儿回来了。回国以后,须贾就向当时魏国的丞相魏齐报告,说范睢一定是出卖了我们魏国的军事机密,否则齐王为什么不见我,反倒赏他那么多礼物呢?魏齐一听有道理,也没有调查,就下令把范睢抓起来,一顿打,把肋骨都打断了,牙齿打掉了。眼看范睢就要被打死,范睢一看,这个时候如果再出一点声音的话,就可能被打死。所以范睢就咬紧牙关,一点声音也不吭,摆出一个死了的姿态。这些打的人看范睢没有反应了,就以为他死了,然后魏齐就找人弄一个席子,把范睢卷起来扔到厕所里去了。魏齐还不解恨,让很多喝醉酒的客人,到厕所里面对着范睢小便,羞辱他。结果范睢还是一动不动,大家都以为范睢死了,其实没有死,等这些人走了,范睢就跟看守说,我希望你能放我一条生路,将来我一定重重报答。这个看守就动了慈悲之心,就去跟正在喝酒的魏齐说,说厕所那个人已经死了,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把他扔掉。魏齐喝酒喝醉了,就随口答应行。然后警卫就把席筒里卷的浑身都是小便的范睢拉走了,这样范睢就逃了出来。等到第二天,魏齐喝酒醒过来,就觉得范睢是真死了,还是假死了,就找人去看,结果死人不见了,到处搜索不到。恰巧这个时候魏国有一个人,这个人非常好心,就私下里找到了打成重伤的范睢,把他藏起来,帮他养伤。这个时候,秦国来了一个大使出使魏国,收留范睢的这个魏国人就私下和秦国的大使说,说我有一个朋友,非常有才,很想见你。但是他有仇家,白天不敢来,这个大使就说你叫他晚上来见我。晚上,这个人就领着范睢,这个时候范睢已经改名了,叫张禄,带着他去见秦国的大使。大使和张禄谈了一番话,话没有谈完,大使就知道,张禄绝对是一个高人,就想把他带回秦国。他说你到城门外面等着我,我明天就辞行,捎着你走。
第二天,大使就向魏国辞行,到城外,拉着张禄就走。结果走到湖县,就是今天河南省灵宝县,突然从西边来了一队人马。张禄就问秦国的大使,来的是谁?大使就告诉他,来的人是穰侯魏冉,他说他来东边视察。张禄就说,我知道魏冉非常专权,很有势力,而且他很嫉恨从六国来的人。他说我得躲,然后张禄就藏在车里面。果然等了一会儿,魏冉的车来了,看见秦国的大使就问东边的情况怎么样。大使说东边没什么事儿。然后魏冉就问,说你从东边来,是不是带了由六国的人啊。大使赶紧否认,其实这个时候的范睢,也就是张禄藏在车里都听见了。然后,魏冉就向东面去了,魏冉刚一走,范睢就爬起来了,告诉大使,说魏冉怀疑车里面有人,但是他忽略了,没有搜查,等一会儿一定会回来搜查。赶紧让我下来,免得他把我查出来。大使就把车停下来,范睢就跳下来,一路狂奔,跑了十几里路。果然,没多长时间,魏冉就派他的随从,骑马回来搜查这个车子,范睢已经跑了,车里没有人,回去了。然后跑了十几里路,范睢就在那儿等着,等大使的车来了,继续拉着他到了秦国。这样,范睢总算是从魏国死里逃生逃出来了。
[画外音]范睢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谋略家,早年他在魏国不受重用,因为一次出示显示才华,受到须贾嫉妒几近丧命,最后被迫逃到秦国。那么逃到秦国的范睢能够在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吗?秦昭襄王会重用他吗?
到了秦国以后,大使就向秦昭襄王汇报他出使魏国的情况,同时推荐了范睢。这时候昭襄王听不进去,昭襄王已经即位36年了。这36年他向南,把楚国的国都都给占了,东边他打败了齐国,而且不断的向韩赵魏三国用兵,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所以昭襄王这个时候已经不觉得自己还需要人才了。所以这个大使和他说的话他没有听进去,但是他也没有赶走范睢,还是让他留下来,给了他一个很低的待遇,吃住的条件都很差。范睢这个时候没有选择,他是从魏国逃出来的,假如他回到魏国去,那魏齐这一次肯定是要打死他的。所以他没有退路,只能在秦国呆下来,一待就是一年多。这一年多,范睢的日子很不好过,待遇很差,秦昭襄王也不见他,也不用他。结果等了一年多,等到了一个机会。在这之前,发生了一件事,秦国国相穰侯魏冉提出来一个计划,要越过韩国和魏国,去攻打齐国。这个意见提出来了,秦昭襄王也同意了,但是魏冉的这个计划提出来以后,范睢觉得机会来了,他就给秦昭襄王写了一个奏章,要求见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看了奏章,非常高兴,立即召见了范睢。这是件很怪的事儿,秦昭襄王都不见他,一封奏章上去,马上就见他,为什么呢?因为范睢在这封信里面提到了几个问题。第一他提出来识宝困难,像和氏璧这样的宝物,当时就不被楚王所承认,认识一个宝物还这样困难,识别一个人才会更困难。第二点,就是不用不留,我来了这么长时间,你不用我,既然不用,就不要再留我。这两点可以说是铺垫,第三点,魏冉提出来的越过韩魏攻打齐国有问题,但问题是什么他不讲。他在第三点中间说了一段非常有意味的话:“已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一语无效,请伏斧质”。就是我要说的话,不敢写在奏章里,只能当面讲给你听。假如我说的话没有用,你可以立即杀了我。最后这一点最重要,因为讲的若明若暗,神龙见首不见尾。秦昭襄王感觉到范睢一定有什么重要的话,但是读了他的奏章,又看不出来,所以就下令用专车把范睢接进宫来,要见范睢。
[画外音]范睢入秦后,秦昭襄王一直没有召见范睢。当魏冉提出跨越韩魏攻打齐国时,范睢认为时机已到,立刻向秦昭襄王上书,而在奏章中,范睢欲言又止,同时又坦承自己有治国的良策,这样使秦昭襄王不得不召见他。可以说,范睢费尽心机,终于得到了秦王召见的机会。那么,范睢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结果到了召见这一天,范睢就来到了秦国的王宫,闷着头,装作不认识路,一个劲儿往里闯,结果被卫兵拦住了。这时候,秦昭襄王已经出来了,卫兵栏着他说大王来了,你怎么不回避。史书记载:“范睢缪为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这话什么意思,说秦国哪有王啊,我只知道有太后,有穰侯,不知道有王。这话很明显是说给秦昭襄王听的,结果秦昭襄王过来,看见范睢被警卫拦着,就上来解了围。对范睢说,我早就想向你请教,一直没腾出手来,现在我想见你。然后昭襄王就把范睢领到王宫里,坐下以后,昭襄王就问,说先生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范睢就嗯了两声,没说。两个人坐了一会儿,昭襄王又问,说先生有什么话要教诲我吗?范睢又是嗯嗯两声,没吭声。连问了三次,范睢一个字都不说。昭襄王就急了,也很奇怪,说你想见我,真见到我,问你三次,一句话不说,你肯定有什么话不敢说。范睢就说了,我是一个异乡人,我是一个魏国人到秦国来,我和大王没有交情。而我讲的话又是涉及到大王和大王身边骨肉至亲的人,所以这个话我不敢轻易说。这倒不是怕死,我说完了,你把我杀了,第二天你照着我的话去做,我死而无憾。我害怕我说完了,你把我杀了,杀了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我是为秦国尽忠而死的,以后没人敢到秦国来了,这是我最担心的。这个话一说,肯定昭襄王不能杀范睢了,昭襄王说你尽管直言,上至太后,下到大臣,你可以知无不言,言者无罪。范睢得到这个保证,说既然如此我就讲。他说现在的秦国,非常的富足,兵力非常强大,现在灭六国,就像是一匹强壮的猎狗去追一个瘸腿的兔子,太容易了。但是你做不到,问题就在于你最重要的大臣,相国穰侯谋私利。而且,大王你也有错误,秦昭襄王听了以后,非常的震惊,就问他穰侯有什么错,我错在哪儿。范睢说,你想想,穰侯魏冉的封地在那儿?就在齐国的陶,就是山东的定陶。他现在越过韩魏去打齐国,目的就是想扩大他的封地,所以穰侯是有私心的,这不是你统一天下的正确的方针。不应当打远的,应当打你的近邻,这叫远交近攻。远方的国家,你要和他保持好关系,离你越近的国家,就越要打,这样有什么好处?你打下来一寸地,就可以并到秦国一寸,打下来的都是秦国的土地。你到齐国去打,打下来的,是块飞地,隔着韩魏,并不到秦国。所以穰侯这个主意其实是他自己的私心。所以你现在不能统一六国的原因,就是你用人不对,你自己没有看准人。这番话一说,秦昭襄王如梦方醒,然后,立即任命范睢为客卿。所谓客卿,就是享受列卿待遇的高级参谋。可以说,范睢这次见昭襄王非常的成功,一下子说动了昭襄王。为什么呢?范睢在秦国呆了这么长时间,秦王都不见他,这次见秦昭襄王,一番话就得到了秦昭襄王的信任和重用。第一,就是他利用了秦昭襄王和穰侯魏冉之间的矛盾。本来秦昭襄王作为国君,和魏冉作为相国,两个人之间有矛盾。这个矛盾是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经过范睢的一点透,秦昭襄王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权力要在自己手里,不能在相国手里。第二点,魏冉没有提得出来,范睢却提出来一个由秦国统一天下的方针,远交而近攻。这个方针非常正确,秦昭襄王听说以后,不但重用了范睢,而且把太后权力给夺了,把他两个舅舅,宣太后的哥哥和弟弟免了官,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地,把全部权力收归自己手里。这就是范睢提出了一个核心的观点,对内来说,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对外来说,提出了一个消灭六国的总方针。这个远交近攻意义非常重大,具体怎么操作呢?范睢也提出来了,他说你凭借秦国强大的兵力,首先要挟离秦国最近的韩国和魏国,让这两个国家奉行一个亲秦的路线。再利用韩魏去要挟楚国和赵国,如果秦魏韩结成同盟,那么楚国和赵国就会屈服。等楚国和赵国屈服了,再去要挟齐国。等这几个国家都屈服了,你再集中兵力攻打韩魏,特别是打魏国。所以这个远交近攻,是一个在地缘政治基础上的,操作性非常强的统一中国的方针。第二点呢,远交近攻把军事和外交手段结合起来,利用秦国军事上的强大,然后打外交牌,把军事行动和外交行动有机结合。所以从范睢提出这个方针后,秦昭襄王就按照这个路子走,使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大大加快。当秦昭襄王去世的时候,秦国对于六国的优势更明显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大趋势,更加不可逆转。但是秦昭襄王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他太能活了,做了56年国君,那么对他的儿子来说,是非常难熬的56年。他在位的时间太长,导致他的长子,就是第一个太子熬死了。那么继位的人是谁呢?他还能够有所作为吗?我们下次再讲,谢谢大家。
(注:根据猫头小时候从小人书中积累的史料,范睢和须贾之间还有下文。后来范睢以张禄的名义当上了秦国的相国,随后加大了打击魏国的力度。魏国不支,魏王差遣须贾先生出使秦国,乞罢兵。须贾想要拜见张禄,也就是范睢,但是范睢一直避而不见,把须贾晾在一边,让他又一次陷入出使齐国的尴尬境地。某日,范睢衣衫褴褛的去见须贾,须贾见到范睢大吃一惊,因为他一直以为范睢已经呜呼哀哉了。两人聊起了旧日的事情,不胜感慨。须贾见范睢衣衫单薄,脱下了自己的棉袍披在范睢身上。聊到须贾想见张相国但是屡遭拒绝,范睢说他在相国府有些门路,可以代为引见,于是两人起身前往秦相国府。到了府门口,范睢让须贾稍待,自己进了府门,良久不出。须贾就问门口的卫兵,说刚才进去的那位先生,能不能请他出来一下。卫兵说,那是我家相国。须贾吓得当时就尿裤子了,跪在地上爬进相府。此时,范睢已经升了大堂,须贾头也不敢抬,连呼有罪。范睢说,按照我们之间的恩怨,我本应该杀了你,不过看在你赠袍的面子上,饶你一命,回国去,让魏王把魏齐脑袋捎来,我就不再打魏国了。大概就是这样,后来的事就不知道了。)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07:异人奇缘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07:异人奇缘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由于秦昭襄王在位时间比较长,他的第一个儿子当太子的时候就死掉了,于是太子之位就落到昭襄王第二个儿子安国君身上。安国君就是秦始皇的祖父,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三十四位君主。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秦始皇的父亲异人排行居中。按照封建社会立嫡为长的原则,异人不可能当上太子。让人想不到的是,异人最终当上了太子,才有了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那么异人是怎么当上太子的呢?
异人的父亲是安国君,是秦昭襄王的第二个儿子。按规定,第二个儿子没戏,因为是长子继承制。而秦昭襄王这个人高寿,活了76岁,当了56年国君,比汉武帝还长。只不过他不是皇帝,我们说当皇帝最长的,封建社会前期是汉武帝。要论国君,这秦昭襄王也是一个高寿的。但是高寿也有麻烦,把儿子给熬死了。秦昭襄王的儿子一早就立为太子了,但是一直接不了班。太子长期接不了班,很少有长寿的,这是个规律。原因很简单,太子又接不了班,整天没事儿干,声色犬马,肯定死得早。所以,秦昭王四十年的时候,这时候秦昭王60岁,他的长子就被熬死了。死了以后,作为老二的安国君,就捡了个漏,当了太子。所以封建社会的国君,皇帝,很多机会,缘份。就是哥哥不死,弟弟没戏;哥哥死了,弟弟顶上去。这个安国君,是个很关键的人物,他是秦始皇的祖父,祖父很意外,很幸运的当上了太子,对将来他的子孙是很有好处的。异人的父亲安国君很意外的当上了太子,这是异人一生当中,第一个奇缘。
那么他父亲当上太子以后,对异人来说,他会不会也有那么一个惊喜呢?不可能,有三个理由。安国君也是一个内宠很多的太子,他有20多个儿子。所以第一条,20多个儿子,异人居中,既不是老大,也不是最小的。老大和最小的特别容易受到爹妈的关注,他在中间,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母不受宠。他母亲夏姬不受安国君宠爱,无足轻重,所以异人也就无足轻重了。第三,选派人质,光荣入伍。当时诸侯国之间,有一个制度,因为战国时期,特别是后期,诸侯国之间经常打仗,今天打,明天就定盟约。最后就是互派人质,一般派国君的儿子。哪个儿子最不得脸,哪个儿子就光荣参军。异人就被选上了,这恰恰印证了他当太子没戏,他才被选上。如果安国君喜欢他,决不会让他当人质,因为人质很危险。异人被秦国派到赵国作人质,秦国的战略方针,用一个电影名来说,叫《东进东进》,就是不断东进。而赵国首当其冲,挡住了秦国东进的道路。所以秦赵之间不断战争,两国打仗,赵国老打不赢,你想安国君的儿子作人质,能有好日子过吗。打了败仗,吃了亏,就拿异人撒气。作人质恨不得脸,而且还有生命危险。
异人在赵国作人质的时候,遇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对他帮助很大,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这个人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在赵国经商,发现了异人,就说了四个字:“奇货可居”。吕不韦是一个富商,家财万贯,按说作为一个财经巨子,已经可以笑傲江湖了。但是吕不韦有自己的欲望,这个欲望反映在他和他父亲的一次谈话中。《战国策》记载了这次非常有名的谈话,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主定国之赢几倍,曰无数”。这无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N倍。父子之间谈话,说了三件事。种地获利十倍,做生意获利百倍,立国定主获利N倍,不可穷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利是无法计算的。所以,吕不韦首先发现了异人,发现他是一个,按照我们今天很时髦的话说,具有巨大升值空间的潜力股。只要把他买进来,一放,停上几年,肯定可以翻很多倍。所以他就看中异人,因为异人是安国君的儿子,将来安国君继位,做了国君以后,他所有的儿子都有可能去继位。异人有一个基本条件,是皇子,是国君之子就可以继位。异人遇见吕不韦,这是他人生中第二个奇缘。
吕不韦发现了异人之后,就立即去拜见异人。见面以后,两人有一番对话,非常精彩。吕不韦第一句话就是:“吾能大子之门”,就是说能让你门庭光大。异人回答:“且能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你还是把你自家的门庭光大一下吧,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这说明异人看不起吕不韦。有两点原因,异人再落魄,还是个公子,国君的儿子就叫公子,他是个落魄公子。吕不韦再有钱,士农工商,也是最末了的,所以他看不起他。而且他这个话说得他自己也不明白。然后吕不韦说了第三句话,这次异人听懂了,“吾门待子门而大”。我的门庭要等你的门庭光大了,也就光大了。这句话异人听懂了,立即转变态度,对吕不韦说了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话,叫“为之奈何”。这话我们在鸿门宴里听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这是刘邦的口头禅,异人也会说。吕不韦就给他做了一段分析,这段分析显示了吕不韦的政治眼光。吕不韦给他讲了一个问题,就是秦国的国君和秦国的王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吕不韦讲了四条,四条一讲,异人彻底服气。第一条,安国君继位在即。安国君马上就会继位,为什么?我们说过秦昭王76岁去世,讲这个话的时候,离秦昭王去世已经不远,他既然是一个老国君,就有一个特点,快死了。因为他的年龄是受限制的,不能无限制的,像N一样。第二点,华阳夫人是关键人物。华阳夫人是安国君最宠爱的一个妃子。第三点,异人比不过其他兄弟,他们都在安国君身边,就你是个流浪儿。第四,你没钱,不能自我包装,不能结交天下诸侯,就拉不到选票。这四条决定了你现在状况,没戏。这四点可以说是对秦国国君和王储的关系分析的非常透彻。讲完以后,吕不韦说,我能帮你办成一件事,让你做安国君的嫡嗣,就是继承人,安国君将来继位后,我能让你做太子。话说到这个时候,异人才彻底发现,吕不韦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策划人,他为异人描绘了一个锦绣蓝图,所以这个时候,异人也很不简单的说了一句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的话:“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假如像你说的那样,我要把秦国分过来,和你共享天下。这个话我们不陌生,我们在读史记的时候,还听一个人说过,在整个秦汉史中间,讲过共享天下的有两个人,前面是异人,后面是刘邦。刘邦在彭城之战后,就提出来,要和谁共享天下,就能打败项羽。张良就提出韩信等三个人,张良说完之后,刘邦就照单全收,按照张良的说法,重用了韩信等三个人,最后把项羽灭了。因为“共享天下”这句话,杀伤力非常之大,任何一个国君,他要说了这句话,哪个人不是奋不顾身,赴汤蹈火,诱惑太大,分天下之半,多大的诱惑。所以这句话的英明之处,就在于它对人才的杀伤力太大了。而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非常了不得,一般人说不出来,这是需要有胸怀的人,才能讲得出来。换句话说,只有政治家,才能讲得出来,所以异人很不简单啊。
吕不韦做了一个非常果断地决定,拿出一般家产给了异人,这叫政治投资。这笔投资可以让异人包装自己,结交天下的名流,诸侯。这是异人没钱的时候绝对办不到的事儿。但吕不韦分了一半家产给异人。吕不韦作了第二件事,带着另一半家产到秦国去了。他要到秦国找那个关键人物。因为吕不韦知道,光他说异人行,那是不行的,他必须找一个说异人行的人,把那个人给挖出来。这个人就是华阳夫人。所以吕不韦到了秦国,第一先来个中间突破,先找华阳夫人,给华阳夫人送礼,女人一般都爱财。送了礼以后,当然华阳夫人很高兴。然后吕不韦就说异人虽然身在他国,还经常思念夫人,甚至于都在哭泣,说的华阳夫人心里热乎乎的。华阳夫人虽然最受宠爱,但是华阳夫人本身没有子嗣,不会生育。所以,吕不韦首先攻她的软肋,这是首先初步打动了一下华阳夫人。然后吕不韦采取了一个大迂回的办法,我们打个比方,叫农村包围城市,华阳夫人的弟弟,姐姐,吕不韦一个也不放过,全面做工作。先找她的弟弟,说你现在因为你姐姐受宠,你看你有什么,美女骏马,珍宝你都有,比太子都多。但是你不要忘了一点,如果安国君去世,新的太子一继位,太子对你会是个什么态度,所以现在你的形势非常危险,这叫点出死穴。华阳夫人虽然很受宠,她那个家族当时非常显赫,但是有一个死穴,就是无子。如果一旦老太子安国君继位以后一去世,那就意味着华阳夫人没有孩子继位,肯定选一个其他的人继位。其他人一继位,华阳夫人就完了。那么华阳夫人的子弟就树倒猢狲散了。这叫点出死穴,然后吕不韦又给他开出一剂良药。趁着现在华阳夫人受宠,赶快收一个养子,把安国君其他的儿子过继一个,然后把他立为嫡嗣。而这个人一定要找一个落魄潦倒的人,他现在越不得意,就越好。将来你这个养子一继位,你还不会失势。在这些人中间,最可选的就是异人,因为他远在异国他乡,是最漂泊无着的人,而且他的母亲又不受宠,如果你把异人扶上去了,那么异人将来就会十分感激华阳夫人。这叫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不是两全其美吗?华阳夫人的弟弟被说服了,摆平她弟弟,然后摆平她姐姐。吕不韦用另一套去说她姐姐,吕不韦说了两句非常厉害的话:“以色示人者,色衰而爱弛”。这两句话是千古真理,你妹妹现在这样受宠,因为年轻漂亮。但是年轻有年老,到那一天,就完了。趁着现在还受宠,赶快立一个养子,将来就保险了,这样一来,把华阳夫人的姐姐也说动了。然后姐弟两个人铁臂合围,夹击这个华阳夫人,华阳夫人也说动了。因为吕不韦给他们讲的只是一个问题,生存危机,要有危机感,这样华阳夫人就决定力挺异人,一定要让异人成功。所以华阳夫人就在安国君的面前,首先说异人很能干,当然华阳夫人最拿手的办法就是哭。说哭不好听,叫梨花一枝春带雨,这一招很灵。最受宠的太子妃来了一个梨花一枝春带雨,安国君马上就摆平了,马上就决定立异人。而且还觉得这不可靠,史书记载“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嫡嗣”,两人刻了一个符,立了一个契约,一定要立异人为嫡嗣。这是吕不韦非常精明的一点,吕不韦是通过最能打动安国君的华阳夫人,把异人的地位巩固了,提升了,而且做了一个彻底的包装。吕不韦吾门待子门而大这个愿望,看来是在一步一步地实现了。
到了秦昭王五十年的时候,秦国大举进攻赵国,赵国就决定杀人质异人,异人面临生命危险。在这种紧要关头,异人和吕不韦花了600金,等于吕不韦的大半家产,买通了赵军的军官,然后放了吕不韦和异人,逃出来了。秦昭王作了56年皇帝,逃出来的时候,距离秦昭王去世还有六年。六年以后,秦昭王去世,这就是吕不韦当初分析的安国君继位在即。秦昭王76岁死了,安国君顺利登基,继位当年按照惯例不能改年号,这一年要为父亲守丧,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50年,正式改元,成为国君。这一年历史上叫做孝文王元年。但是,这个老太子,新国君太老了,老到什么程度,正式改元作了国君三天就死了。当然,他前一年还做了大半年,但是因为为父亲守丧,那还是秦昭王五十六年。第二年改元,之后三天就死了。秦昭王这个人,差不多熬死了两个儿子
[画外音]安国君一生充满戏剧色彩,他是秦昭王的第二个儿子,因为太子早死,他幸运的当上了太子,可是由于秦昭王执政时间比较长,当安国君继位的时候,已经是非常老的一个国君了,仅仅三天就一命呜呼。而在吕不韦和华阳夫人的作用下,异人已经被立为太子。那么安国君去世以后,继位的异人将会面临一个怎样的局面呢?他会兑现自己许下的诺言吗?
安国君正式继位三天就死了,他的儿子异人,也就是子楚继位,史称庄襄王。异人一继位,就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首先把辅佐自己的吕不韦封为丞相,文信侯,而且在河南洛阳,食邑十万户,也就是这十万户农民不向国家交赋税,都交到吕不韦的家,十万人养一个侯。而且他当了国君以后,异人后来改名叫子楚,得到华阳夫人的喜爱后,改名叫子楚,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当了国君以后,没有辜负华阳夫人当年对自己的扶持,把华阳夫人封为华阳太后,然后把他的母亲封为夏太后,这一个儿子能摆平两个老妈,这也不简单。异人一生有三个奇缘,父亲意外当上太子;本人有幸认识吕不韦;得到花样夫人的宠爱和支持,所以异人最后就做了国君。但是唯一遗憾的是,这个国君寿命也短,做了三年,也死了。所以从安国君,到异人,也就是后来改名叫子楚的,两代秦国国君身上,特别是异人身上应当看到什么呢?一个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在短暂的人生中,要想放出点儿光彩,有所作为,必须要做到人生“四行”
自己要行,比如异人,慧眼识才,重用吕不韦,兑现诺言,共享天下。另外,逢迎华阳夫人,深得华阳夫人宠爱,这说明异人本身行,这一条很重要。
有人说你行,光自己行不行,一定要有人说你行。比如说,吕不韦说异人行,这个就很关键。吕不韦一说异人行,马上对异人进行政治投资,金钱包装,异人一下子就火起来了,这是第二行。
说你行的人一定很行,这条更关键。光吕不韦说异人行能行吗?必须得让华阳夫人说异人行。华阳夫人自己是个很行的人,因为她能搞定安国君,那么她说异人行,异人一定能行。安国君,华阳夫人都说异人行,那异人能不行吗?
身体得行,异人唯一的遗憾,就是比他爹强,三天,他是三年,但是比昭襄王差多了。昭襄王活了76岁,当了56年国君,身体得行,这是第四行,也是最关键的一行。因为这一行决定你生命是否能延续,是其它三行的载体。如果载体都不存在了,前面你自己再行,全国老百姓都说你行,甚至于最能行的那个人也说你行,你就活了三天,还是不行。
最终,异人,也就是庄襄王做了三年国君,带着自己的遗憾走了,但是庄襄王还有一个带引号的儿子,赢政还活着,他就继承了秦国的国君。这个赢政是我们这个系列要讲的一个中心人物,秦始皇。有关秦始皇的评价,分歧非常之大。秦始皇的第一个谜团,就在于他是异人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学者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各执所见,而且还都有道理。这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古之谜。那么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我们下次再讲。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08:生父之谜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08:生父之谜
[画外音]公元前249年,在吕不韦和华阳夫人的积极运作下,异人终于登上了秦国国君的宝座,他就是历史上的秦庄襄王。然而三年之后,这位秦庄襄王于盛年之际撒手人寰,留下了一个如日中天的秦国和年仅十三岁的儿子赢政。赢政就是我们这个系列节目的主人公秦始皇。当少年赢政走上秦国王位之时,关于他的疑问也就接踵而来。这个一直跟随父亲在赵国作人质的孩子,他的身世扑朔迷离。他究竟是异人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它不仅成为秦国历史上一桩迷雾重重的谜,也成为历史学上的一桩公案,更成为两千年来,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为什么秦始皇的身世会有这么大的争议呢?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帝王的世系都很清楚,唯独秦始皇的生父是谁?司马迁写的若明若暗。所以史学界对秦始皇的生父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答案。那么秦始皇生父是谁?这个争议是如何造成的?我们应该怎样破解这个迷?
我先说第一种说法,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当异人被立为安国君的嫡子后,异人的地位就日渐高了,然后异人和他师傅吕不韦的关系,也就逐渐亲密了。有一天,吕不韦在家设宴,这个家宴只有两个人,一个吕不韦,一个是异人。虽然是两个人的家宴,但非常豪奢,开始就是歌舞,第一个出场的就是赵姬。赵姬可以说,最拿手的绝活就是跳舞,所以赵姬一出场,就吸引了异人的目光。赵姬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赵姬是个让男人看了一眼,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女人,这很有点儿传奇色彩。所以异人看了以后,就热血沸腾。他这个时候,已经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嫡子,他顾不上这个身份,看到赵姬跳舞以后,马上就端起一杯酒,献给吕不韦,敬完酒以后提出要求,让吕不韦把这个赵姬赏给他。吕不韦在这之前,已经看出异人对赵姬感兴趣了,因为他看见异人的眼睛在发光。但是他没有想到,作为秦国太子的嫡子,竟然敢于这样出口夺爱。因为这个赵姬不是别人,是吕不韦的爱妾。所以,当异人提出来要的时候,吕不韦的第一个反应是大怒,非常生气。但是想了想,自己已经为异人把家产都散了,所以也不在乎一个赵姬了。最后呢,满腔怒火,还是笑呵呵的说可以。异人当然很高兴了,酒也不喝了,舞也不看了,抱着美人就回去了。《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就是赵姬隐瞒了自己已经怀孕了,到了大期,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为政。而这个“政”,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这一段记载的信息量非常大,它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四点。一,赵姬是邯郸绝好善舞者,史书原话,好就是美,绝好就是绝顶漂亮,也就是赵姬是邯郸一个非常漂亮而且善于跳舞的女人。二,赵姬是吕不韦的爱妾。三,赵姬怀着孕嫁给异人。四,是异人把吕不韦最喜爱的一个女人夺走了,这叫夺爱。那么这一次家宴和异人要走了赵姬,后人把它概括成四个字,邯郸献姬。当然这个故事本身就存在一个谜团,后人们讨论,说吕不韦这个家宴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这个差别很大。《吕不韦列传》写的是,异人看见赵姬就非常喜欢,然后就要,而且这个时候写了四个字,叫“吕不韦怒”,很生气,但是想到已经散了家财了,最后就算了。所以有一派学者认为,吕不韦对异人的投资,是智力投资,金钱投资,他不是希望自己的儿子随着赵姬嫁到异人那儿,将来再去做秦王,这是一种意见。另一种意见,说“吕不韦怒”是假怒,这是设局,是下套,有意设计了这样一场阴谋,用赵姬吸引异人,这是关于秦始皇生父的第一种说法,吕不韦之子。
这个设局下套说,我觉得是有问题的,最起码有两个问题。第一,焉知性别,赵姬怀孕嫁给异人,将来生下来的儿子再做秦王,但是可以想一想,赵姬怀孕还能跳舞,肯定不是在发生了一些形体变化的时候,那一定是在早期,而且嫁过去以后,异人没有发现,只能说明是刚刚怀孕时期。刚刚怀孕,现在连B超都检查不出来,你怎么能确定赵姬怀的就是男孩,要是生个女孩,已经嫁出去了,那不是赔了夫人,最后生了不是国君吗?怎么能说吕不韦就是让赵姬怀上自己的孩子,再嫁给异人,将来生下儿子做秦国国君。这是第一个问题。所以我认为,邯郸献姬是巧合,而非设计;是夺爱,而非设局。再一个,风险太大了,找一个自己的爱妾,怀了孕再嫁给人家,万一阴谋败露了,吕不韦就不OK了,肯定完蛋了。你献给我一个赵姬,先让她怀了孕,再嫁给我,将来第一个发现这个事情的人是谁啊,一定是异人,他会首先发现。异人要是发现这个事,甭说将来是当国君,赵姬要不要都成问题了,甚至可以连累吕不韦,风险太大。尽管吕不韦是做风险投资的,但风险也是太大了。因为邯郸献姬的前提是要生个男孩,才可能继位。生个女孩,一切都报废了,所以如果说吕不韦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做秦王,那肯定是吕不韦的脑子进水了。所以,我认为,设套这一说绝对不能成立,赵姬再嫁,不是吕不韦的阴谋,是异人夺爱。但是不管怎么说,《史记》可是把这段故事完整的记下来了,而且没有第二种文献,能够完整地秦始皇的出生,所以这个文献在破解秦始皇生父之谜中间,是非常重要的,是唯一记载最完整的。而且,这个文献还有两个特征,有两个重要的佐证,第一,班固的《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采用了这种说法。第二,汉代其他的文献,也证明了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比如说《汉书.王商传》记载:“臣闻秦丞相吕不韦,见王无子,意欲有秦国,即求好女以为妻,因知其有身,而献之王,产始皇帝”,这是汉书的记载,和史记的说法完全一样。此外,班固还有一个上表,有这样八个字:“秦之其位,吕政残虐”,吕政,不叫赵政,说吕政,就说明秦始皇是正月出生,名字叫政,所以说他是吕政,就等于说是吕不韦的儿子。这种说法,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它有文献记载。
第二种意见,认为是异人之子。最可靠的一条文献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这段记载讲了三点,第一,异人是娶了吕不韦的姬做妻。第二,赵姬生了秦始皇。第三,秦始皇生下以后,名字叫赵政。这是《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和《吕不韦列传》的记载完全相反,因为《秦始皇本纪》中完全没有提到赵姬怀孕嫁给异人的说法。《史记.楚世家》还有一条记载:“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立”,称他为赵政,不是吕政,所以我们可以断定,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他实际上看到两种材料,一种材料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一种材料说,秦始皇时异人的儿子,他把这两种说法分别写到《吕不韦列传》和《秦始皇本纪》里面,所以这个谜团的造成,其实是史记造成的。那么本纪和列传记载不一样的时候,该相信谁呢?
按照一般的规律,本纪和列传记载不同的时候,列传可能比本纪更可信。但是要真正讲清楚这件事,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吕不韦列传》中记载秦始皇出生的时候,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至大期时,生子政”。关键是“大期”怎么来理解,期这个字,当时读ji,本意是满足一定的时间叫“期”,所以古人注大期。史记古人作注的时候,就注了两种说法,第一,十个月,十个月叫大期。为什么呢?古人都讲究十月怀胎,所以十个月叫大期。还有一种注法,十二个月叫大期,十二个月是满一年,就是满足一定的时间。那么对这个“至大期时,生子政”,我觉得要把这句话讲清楚,要知道三个问题。第一,怀孕时间,第二,生育时间。我曾经多次到医院问妇产科医生,可不可能,怀了孕,带着孩子,跟了异人,“至大期而生子政”,妇产科大夫都认为不可能。他们讲怎么计算怀孕,当她下一次月经不来的时候,就认为是怀孕了。而她的排卵是在怀孕前14天。而女性的妊娠期是266天,加在一起是280天,40周。就是40周到的时候,就是十月怀胎。所以十月怀胎,实际上是280天。这和我们下面讲的有关,我把这一点讲清楚,不是在普及妇产科知识,而是需要将这个问题。现代医学,计算女性的预产期,是从末次月经算起,这一个月加上九个月,日期加七天,这样计算的。月份加九,日期加七,就是预产期,我这一讲,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正常的生育,是在预产期的前三周和后两周。第三点,过期妊娠。如果超过预产期两周,没有生下来,就是过期妊娠。换句话说,女子从怀孕到生育可以向后错,但是这个错后不能超过两周,280+13,293天是时间的上限,293天以内生的孩子都叫正常生育,超过这个天数,就是过期妊娠。一旦过期妊娠,会带来严重后果。一,胎盘会发生变化,胎盘的作用是向胎儿提供氧气,营养和排除胎儿的代谢物,胎盘发生衰老,就不能够向胎儿正常提供氧气,营养,也不能正常代谢,胎儿的死亡率极高。过期妊娠侥幸生出来,一定是弱智,不是脑瘫就是智障。二,羊水,羊水是胎膜中分泌的一种包围着胎儿的液体,羊水从38周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到40周就必须要生了。如果突破293天,羊水会迅速减少,由于胎盘的老化,羊水的减少,胎儿的生存环境严重恶化,甚至胎儿的胎便会混在羊水里,生出来的孩子浑身都是粪便,所以过期妊娠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明白了这三条知识,可以开始破解这个谜了。在战国末期,如果出现过期妊娠的话,胎儿的生命很难保住,即使出现奇迹,胎儿生出来,也是弱智,不可能是正常的婴儿。在我们当代医学条件比较发达,如果发现过了预产期13天,可以采取药物中止她的正常妊娠,然后采取措施,取出胎儿,但是古人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所以过期妊娠生出来的婴儿,一定不是个健全的人。那么我们想想,如果赵姬是,怀着孕嫁给异人,史记记载:“至大期时,生子政”,这个大期,先不说12个月,就按10个月计算,她一定是进入了过期妊娠。如果正常,她应当是不到10个月,一定要生,绝不可能“至大期时,生子政”。“至大期时,生子政”就一定是过期妊娠,生出来的是智障,是弱智。秦始皇弱智吗?秦始皇精力过人,精明过人,他绝对是个正常产出的婴儿,不可能是过期妊娠。所以我们可以断定,赵姬不可能是带着孩子嫁给异人的,这个说法古人可以奇之,今人不能再奇。现代医学知识告诉我们,不可能。所以秦始皇绝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只能是异人的儿子。所以我们可以断定,赵姬先归吕不韦,后归异人可信;赵姬带着孩子归异人不可信。也就是说,吕不韦和赢氏皇族有性关系可信,如果说有血缘关系,绝对不可信。
赢政是吕不韦之子,和是异人之子,这两说都由历史文献记载。“吕政之说”,《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有《汉书》、《资治通鉴》记载;“赵政之说”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还有汉代文献记载。比如说,我们在汉武帝系列讲过淮南王刘安曾经编过一个很有名的书,叫《淮南子》,《淮南子》里面有两处记载,一处是“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秦王赵政,大家听听,这说明刘安在编这部书的时候,采取的是异人之子说。还有一处,“赵政昼决狱而夜理书”,说赵政这个人精力过人,白天断官司,晚上写书,两次都提到赵政。另外汉代还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潜夫论》,这部书也提到“六世而始皇生于邯郸,故曰赵政”。所以汉代文献有大量赵政的记载,也有吕政的记载。第三点,《史记.吕不韦列传》尽管记载的很详细,但是司马迁这个史料的来源是什么,我们至今不清楚。另外一个记载秦始皇身世的,还有一部史书叫《战国策》,完全没有记载赵姬怀孕嫁给异人的说法。第四点,赵姬怀孕嫁人,不符合逻辑。我们可以推算一下,假如吕不韦的爱妾赵姬真是怀着吕不韦的孩子嫁给了异人,然后生出来的孩子就是秦始皇,这一定是个隐私,而且是国家级的隐私。这个隐私只有四个人可能知道。第一,异人,他是当事人,是他老婆,他老婆生的是不是他的孩子,他能不知道吗?异人没有提出什么意见,认了,要不是他的孩子他能认吗?这是一种说法,所以异人向外面泄露可能性不太大。再一个,赢政,他知道的可能性最小,即使知道了,也不会泄露。要是泄露,说明他不是赢氏血统,就没有资格继承秦王的君位。第三个是赵姬,当事人,她有两种可能,第一,糊涂的连怀的谁的孩子都不知道,有这种可能性。第二,知道是谁的孩子,不敢说。赵姬再糊涂,这个牵涉到政治问题,假如她生了孩子不是异人的,她要说出来,赢政就没有王位,赢政没有王位,他就没有王太后,一切都没有了,不能讲的。最后一个是吕不韦,也是当事人,制造这个隐私的人,也是泄露这个隐私的最大受益者。因为秦王赢政一旦知道自己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他可能地位上就特殊了。所以,四个当事人,只有吕不韦有可能向外透露。而吕不韦的透露是最不可信的。
那么秦始皇的身世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呢?后人为什么对秦始皇的身世如此瞩目呢?我觉得这里面包含这么几种因素。因为称秦始皇叫吕政或者赵政,意味着是秦灭六国还是六国灭秦。假如叫赵政,一定是秦灭六国。假如叫吕政,那就是说,吕不韦作为一个非秦国人,在秦没有灭六国之前,他的儿子就把秦国灭了,那不是六国灭秦吗?这就是人们关注的第一个原因。再一个,这种说法后人关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很能解六国人对秦灭六国之恨。六国最后被秦国灭了,六国人对秦国是怀有仇恨的。我的国家被灭了,能不恨秦吗?要恨秦,要找点儿说法,就说秦王你灭我们,你这个秦王其实都不是秦国的种,是六国的人。所以六国的人觉得这个说法特别解恨,所以人们对这个说法也特别感兴趣。当然,上面我的两种说法,“吕不韦之子说”,“异人之子说”学术界争论不清,然后出现了第三种说法,说现在这个问题无法破解,只能将来开棺验尸,做DNA比照。看秦始皇和异人两个人的DNA是不是一样,这是学术界的第三种声音,非常无奈的声音。其实我觉得,用不着开棺验尸,从现代医学上讲,不可能出现那样的情况,所以秦始皇的生父只可能是异人,不可能是吕不韦。现代医学只能作出这样一种解释。其实秦始皇的生父之谜很大程度上是由赵姬引起来的,他先作为吕不韦的爱妾,后来又作为异人的夫人,这样一个再婚,导致了这样一个谜。而历史上的赵姬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个人对秦国,对秦统一天下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09:赵姬之乱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09:赵姬之乱
[画外音]在上一期节目中,王立群先生就秦始皇生父之谜为我们分析出秦始皇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只能是异人的儿子。而这个让后人争论不休的千古之谜,很大程度上是由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引起的。她先是吕不韦的爱妾,后来又被吕不韦作为礼品送给了异人。这个看似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赵姬也正因为嫁给了异人而成为了秦国的王后,更因为生下赵政,也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而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女人。然而历史上对于赵姬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很多人认为赵姬生性**,纵容男宠,误国误民。那么历史上的赵姬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赵姬作为连接吕不韦,异人,秦始皇的关键人物,对秦国统一六国又有着怎样的影响?王立群先生将从公元前257年,秦赵之间爆发的一场惨烈战争为切入点,用现代视角为您精彩讲述赵姬的悲喜人生。
公元前257年,也就是秦昭襄王四十八年,这一年,秦国对赵国的都城发动了一次猛烈的进攻。因为在这之前,秦国已经把赵国的主力消灭掉了,所以这一次秦军进攻的目的是想一举把赵国的都城邯郸拿下来。所以这一年,赵国都城邯郸的军民举行了一个可以说十分悲壮惨烈的都城保卫战。秦军打的并不顺利,但是赵国的最高当局知道,秦军这一次是要把邯郸拿下来,把赵国灭掉。在这种情况下,赵国当局就做了一个决定,杀掉异人。因为你要亡我这个国家了,再留人质也没用了。这个决定作出来以后,被吕不韦知道了,就想办法。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钱,所以吕不韦花了600金的重金,收买了两方面人员。一个是看守异人住宅的人员,另一个是把守城门的官员,结果吕不韦带着异人就逃出去了。但是异人的夫人就惨了,赵姬不能走啊,600金只能买两条命,所以赵姬带着儿子赵政立即就逃了。因为赵国抓不到一人,就要抓他的夫人,儿子。就这样,赵姬带着儿子,东躲西藏,在赵国过着非常艰难的生活。因为只要被抓住,一定就会被处死。这个时候,赵政才两岁。几年以后,公元前251年,做了56年秦王的昭襄王终于死了,总算是死掉了,在他死前已经熬死了一个太子了。昭襄王死后,安国君继承王位,也就是秦孝文王。这个时候,异人为了讨华阳夫人的喜欢,已经改名叫子楚。子楚就被立为太子,这样一来,赵姬在赵国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下子变成太子的夫人了。因为子楚将来要是继位的话,赵姬有可能就是王后。赵政的地位也变了,他是子楚的嫡子,有可能将来做太子,所以赵国就不敢再追杀了,反而是千方百计找到他们,非常礼貌的把赵姬和赵政送回到秦国。这样赵姬就结束了在赵国的流亡生活,这个时候赵政已经9岁了,可以说他在赵国度过了非常痛苦的,噩梦般的九年童年生活。赵姬总算是平安回来了,但是回来以后,因为毕竟秦昭襄王在位时间太长,大儿子已经死过了,二儿子安国君继位。安国君看来身体不如他的父亲,虽然继位了,也已经被他父亲熬得差不多了。安国君秋天忙着处理父亲的丧事,秦国当时实行10月是第一个月,然后到10月改元,继位三天,死了。安国君身体健康状况太差,正是继位三天就死了。所以异人就成为国君,就是秦庄襄王,赵姬就成了王后,赵政就成了太子。所以对于赵姬来说,总算是熬出头了,可以说苦尽甘来。但是人世间往往幸福是短暂的,庄襄王身体也不好,继位三年死了,他的儿子赵政继位为秦王,这个时候赵政13岁。当然13岁的孩子做了国君,这是一个幸事,但是赵姬就惨了。赵姬从吕不韦那儿转到异人,也就是子楚,生下赵政。在赵国过的日子很不好,回到秦国刚好起来,丈夫死了,儿子13岁,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当时赵姬也就是30岁上下。对赵姬来说很不幸,30岁左右,丈夫死了。如果是今天,30岁左右重组家庭是可以的,但是你想想在秦国,她是王太后,怎么重组家庭?没有人敢来承担这个角色,也不可能。所以赵姬尽管已经做了王太后,儿子又小,成了国家大政方针的主政人,但是她的生活可以说一下子变得孤孤单单,冷冷清清了。但是赵姬这个人并不甘于寂寞,她不能够再嫁,但是她觉得自己还需要。在这个时候,有一个男人进入了赵姬的视野,这个男人就是吕不韦。第一,吕不韦是她的前夫,过去曾经有共同生活的经历;第二,吕不韦这个时候是秦国的相国,秦朝的制度,丞相有两个,相国只有一个。这时候,由于秦王赢政年龄很小,国家大政都交给吕不韦处理。庄襄王子楚在位的时候,吕不韦已经是丞相,现在变成相国,所以有这么个基础,他掌握国家大政。而这个国家大政,又必须向太后最后请示,工作上有联系,过去又是夫妻,所以赵姬就选准了吕不韦,要吕不韦做一个代用品。虽然赵姬这时候是太后,但是太后的身份并不能禁锢住她心灵和肉体的需求,她需要吕不韦。吕不韦对赵姬是一种政治需求,吕不韦好不容易做了相国,代替赢政总揽大政,但是吕不韦毕竟是臣子。赵姬虽然年轻,毕竟是太后,是君。吕不韦如果违抗赵姬的命令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他是很了解的。据史书记载,吕不韦就经常进宫和太后私通。
[画外音]公元前247年,13岁的赢政登上秦王的宝座,赵姬的人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三十多岁就贵为王太后。但是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赵姬虽然可以尽享富贵,但这一切的代价是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赵姬不甘寂寞,最终于吕不韦再续前缘。而此时的吕不韦已经身为相国,达到了权力的顶点。精明的吕不韦不会不知道,他和赵姬的私情,一旦被秦王赢政知道,他的辉煌人生就会就此终结。但是王太后赵姬的要求又不好拒绝,左右为难的吕不韦又该怎么办呢?
对秦王赢政来说,吕不韦尽管没有给赢政生命,但是我认为,吕不韦对赢政,恰如一对高堂红烛,照亮了他的生命和前途。因为如果没有邯郸献姬,就没有赢政的生命,也就没有赢政今天的一切。所以吕不韦对赢政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所以赢政即位以后,尊称吕不韦为仲父。所谓仲父,就是次于父亲的父辈。但是吕不韦知道,赢政小的时候,他和赵姬的来往小孩不懂事。但是赢政一天天长大,早晚会知道,知道了会怎么办。所以和太后的私通存在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吕不韦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转型为一个政治家,他是知道投资风险的一个人。他要规避这个风险,所以怎样回避这个风险,又不让太后感觉出来,吕不韦必须想个办法。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找替身,找一个人能够代替我,就可以全身而退。然后吕不韦就到处找,最后竟然让他找到一个强壮的男人,这个人叫嫪毐。他把嫪毐收为自己的门客。找到嫪毐以后,第二个难题又出来了,怎么把一个强壮的男人送到王后的寝宫,又不让外人知道,这是一个难题。但是我们要记住一句话,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有问题,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吕不韦又想出一个方法,让他变成一个假宦官,这样既能瞒天过海,又能保持他的强壮的能力。这个是操作层面的问题,比较好办。第一步,先找人告嫪毐犯了罪,处以宫刑。第二步,让太后私下里送一笔重礼,送给施宫刑的官员,官员受了太后的礼,又知道这是太后想要的,宫刑就是装装样子了。但是有一条,受过宫刑的男人没有胡须,因为他没有雄性激素了,不可能长胡子。这嫪毐长了满脸胡子,别的都可以瞒,满脸胡子一看就是假宦官。怎么办?一个字,拔,一根一根全拔了,这个我觉得也是很痛苦的。然后就说他是宦官,送到太后的寝宫。这个时候的赵姬,在和嫪毐相处的过程中间,竟然还怀孕了,一个寡居的王太后,竟然怀孕,这在秦宫中间是特大新闻,谁听了都会震惊。这个怀孕像怀才一样,是瞒不住的,因为体形会发生变化。所以太后就假装说我占卜了以后,住在咸阳宫不吉利,要到雍,就是今天山西的凤翔去住,那个地方离咸阳比较远。在那儿就生了一个,再生一个,连着生了两个儿子。到了秦始皇八年,也就是公元前239年,嫪毐在太后的授意下,被封为长信侯,而且把山阳封为他的食邑,就是今天河南的泌阳,获嘉这一带,他本人还住在京城。而且让嫪毐多的生活非常奢华,所以嫪毐这个时候在宫中,可以说在京城,享受的是顶级生活待遇。由于太后的支持,很多人都投奔嫪毐,因为他们觉得嫪毐在太后那儿说话算数,投奔嫪毐可以做官。这样嫪毐就从太后的一个男宠,一下变成秦国一个势力非常强大的集团,简直可以和吕不韦的集团对抗,嫪毐成了这个集团的首领,门客有一千多人。史书记载:“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国家大政无论大小,一律取决于嫪毐,嫪毐等于取代吕不韦掌权了。而且把整个太原郡封给了嫪毐。可以说赵姬在这个时候,是最得意的时候,也是赵姬忘形的时候,也种下了赵姬后来悲剧结局的一个种子。
[画外音]王太后赵姬不甘寂寞,先和吕不韦私通,后来又宠幸嫪毐。可以说,赵姬在男女私情问题上越来越离谱。她宠幸嫪毐以后,竟然为嫪毐生下了两个孩子。嫪毐更是因为王太后的支持,权势渐渐和吕不韦比肩。但是逐渐长大的秦王赢政不会对此置之不理,那么嫪毐将会采取怎样的行动保证自己的安全呢?秦王赢政对于猖狂的嫪毐,最后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秦始皇九年的四月,赢政满22岁,他来到了雍地的祈年宫,举行加冠礼。按照秦国法律的规定,国君到了22岁,举行加冠礼,佩了长剑后,就可以执掌朝政了,就可以从太后那里把权力收回来。而在这个时候,嫪毐就借用,盗用王后和秦王的命令,调动军队发动叛乱。嫪毐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嫪毐这个人,是个胡作非为的人。他唯一的资本就是身体强壮,他的身份是太后的男宠,犯了三条杀头的罪:与太后私通,私生两子,这是第一个。按照《吕不韦列传》记载,赵姬和嫪毐两个人有个约定,假如秦王死了,由嫪毐和赵姬王太后生的儿子继承王位,这是第二个。多年以来,他专擅朝政,为非作歹,这是第三个。在这三种死罪的情况下,他知道,赢政一旦接管权力,他是第一个要被除掉的人,所以他只有铤而走险。这时候嫪毐集团的势力已经非常大了,这个集团中间,有卫尉和内史这样的高官。卫尉是秦朝宫殿里的警卫队长,内史是首都的最高行政长官,都加入了嫪毐集团。最后嫪毐决定发动叛乱,赢政就派吕不韦带兵平叛,双方在咸阳城中间打了一仗,死了几百人,嫪毐事件很快就被平息了。所有参加平叛的人都得到了爵位,连参战的宦官也得到了爵位。嫪毐战败以后就逃了,赢政就下令,谁能抓住嫪毐,赏一百万,谁能杀了嫪毐,赏五十万。没有多久,嫪毐和他的骨干成员全部落网,所以到了九月份,秦王赢政就把嫪毐车裂,用酷刑把嫪毐杀了,把他重要的骨干成员也杀了,然后把嫪毐的门客全部流放。这就是秦王赢政即位以后遇到的第一次大的动荡。赢政在处理这个问题中间,处事果断。因为他正式接掌权力以后,遇到的第一个劲敌竟然是他母后的男宠,即使如此,他也毫不手软,调动军队平息叛乱。第二点,手腕强硬。他处理这个事情以后,杀嫪毐是必然的,同时,把嫪毐和太后生的两个儿子扑杀了。扑杀不是一般的杀,是装到袋子里面往下摔,摔死的,很残忍的。这是赢政的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扑杀的,说明赢政手腕是很硬的。嫪毐被杀以后,赵姬就被流放了,流放到雍,监视居住,软禁起来了。
[画外音]公元前238年,年满22岁的秦王赢政在雍城加冕,开始亲政。他首先以铁的手腕平息了嫪毐的叛乱,并果断将母后赵姬软禁起来,树立起作为秦王的王者风范。秦始皇的这次在政治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显示出日后统一六国的威严与魄力。可是不久,在一个神秘人物的劝说下,秦王赢政竟然又把王太后赵姬放了出来。这个神秘人物是谁呢?他又是如何打动秦王赢政的呢?
在赵姬被软禁起来不久以后,又发生了一件事,这个赵姬竟然又奇迹般的回来了,这里面有牵涉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茅焦。赵姬作为王太后被软禁以后,很多人劝说秦王,秦王赢政下了一个命令:“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段其四支”。谁敢来劝这个事,那就杀头,杀完头以后,还把四肢斩断。结果接二连三,游人来说情,先后来了27个人,赢政也杀了27个人。这时候,第28个人来了,这个人就是茅焦。茅焦一说求见秦王,赢政就说了,已经死了27个了,问他怎么想。茅焦说,我听说天上有28宿,现在才死了27个,我来凑够28个,就这么来了。赢政一听,这是公开公开顶撞我,所以赢政就抱着一把剑,召见茅焦。茅焦建了秦王以后就说,你作为秦王,车裂义父,杀死两弟,软禁母后,比历史上亡国的夏桀,殷纣王还要厉害。你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天下的人不敢到秦国来帮助你统一天下,我的话说完了,我下面受刑。茅焦当场把衣服一脱,就下去准备挨刀。这话一说完,秦始皇一听,马上脸就放下来了,亲自走下台阶,拉着茅焦的手,说先生说的对,把衣服捡起来,帮茅焦穿上。不但没有杀茅焦,而且还立刻提拔茅焦做上卿。那么为什么不杀他呢?茅焦有一句话很厉害,点到秦始皇的心窝里去了。他说你软禁母后,最大的一个危害,就是让天下人知道你是个不孝之君,妨碍你统一天下。这一点集中了秦王赢政的要害,赢政最害怕的就是处理这件事情给统一天下带来障碍。所以赢政礼遇的接待了茅焦。这下子,被软禁的赵姬就被放了回来。赵姬虽然回来了,但是代价十分惨重,往日的威风荡然无存,欢乐一去不返,十年以后,也就是秦始皇十九年,40岁左右的赵姬,在咸阳宫中郁郁寡欢的病死了。
在秦王赢政幼冲之年,赵姬是法定的最高权力掌握者,拥有决策权,包括相国作的决定都可以否决。就是她本身,按照法律规定拥有权力,这是第一点。第二,生活放荡。赵姬很不检点,有可理解的一面,30岁左右的一个王后,寡居的话确实有点困难。但毕竟她是王太后,如果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对整个国家的影响非常坏,而赵姬先想得到的是吕不韦,后来想得到的是嫪毐,所以这个人生活上是有问题的。第三,不懂政治,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她可以拥有男宠,并不犯法,但是不能给男宠权力。如果你把国家大政交给嫪毐处理,这就过了。赵姬应当保持一种低调的生活,不能让男宠成为一种政治集团,赵姬对这一点完全不懂,她自恃自己是太后,为所欲为,让她的男宠既富且贵,让嫪毐专擅朝政,这是赵姬人生的一大败笔。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嫪毐的野心就越来越大,甚至发展到想让自己和王太后的孩子做秦王。不但是乱了朝政,也扰乱了秦国国君的继承制,这时赵姬很糊涂的地方。第四,赵姬作为一个女人来说,是不幸的。中国古代后宫的嫔妃,大致上是两类,一类是极力想挤进权力的中心,像吕后,武则天都是这样的人。另一类,不想进政治圈里去,不想做政治人物,但是不自觉被卷进权力中心。赵姬就是被卷进去的一个人。她是被动的卷进权利斗争当中。本来秦王赢政即位以后,嫪毐集团,吕不韦集团都是他执政的障碍,和赵姬无关。结果赵姬卷进去了。所以赵姬这个人,对吕不韦来说,是一个政治投资的筹码;对子楚,也就是异人,是一个发泄私欲的工具;对赢政来说,是一个表现孝顺的道具;对嫪毐来说,是攫取权力的一个阶梯。赵姬的一生始终是秦国政治的一个棋子,主动权不在她的手里,别人不断的拿着她下政治棋,做政治赌注。所以赵姬尽管有她的毛病,比如说生活放荡,但是赵姬,作为一个女人来说,是不幸的。所以有些史学界对赵姬的评价过低,其实这个人也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当然,赵姬之乱不但影响了嫪毐,还牵涉到了吕不韦,他为什么会被牵涉到赵姬之乱中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大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0:吕不韦之死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0:吕不韦之死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秦王赢政以果敢的态度处理了嫪毐集团的叛乱。嫪毐事件第一次展示了秦王嬴政处理问题的魄力。然而嫪毐事件也改变了另一个人的命运,他就是吕不韦。公元前253年,辅佐了秦国两代国君的吕不韦在自己的食邑河南洛阳饮鸩自杀。这位以经商起家,以政治投机为手段而走上秦国相国之位的吕不韦为什么要自杀?嫪毐事件与吕不韦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还是从秦王赢政的加冠礼开始讲起,因为吕不韦的自杀,爆发点就是嫪毐事件。秦王赢政举行加冠礼后,嫪毐就发动叛乱,赢政就迅速调兵镇压了叛乱。在镇压叛乱的过程中,嫪毐被活捉了,在审讯嫪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牵连出吕不韦。有两条,吕不韦都逃不掉,第一,嫪毐是吕不韦的门客,是吕不韦照来的猛男;第二,嫪毐进宫,是吕不韦操作的结果,否则赵姬怎么会知道嫪毐。所以,嫪毐事件,嫪毐要是被杀死了,可能会好一点。结果嫪毐被活捉了,一审讯,嫪毐全招供了,吕不韦很自然就被牵连进去了。但是我们要注意这个时间,秦王赢政处理嫪毐这件事,是秦王赢政九年的四月嫪毐叛乱,九月才对嫪毐车裂,灭三族,门客全部流放,但是当时并没有处理吕不韦,而是拖到秦王赢政十年的十月,秦王赢政下令免去吕不韦相国的职务,让吕不韦回到洛阳的食邑。所以处理吕不韦的时间和处理嫪毐事件相错了13个月,这个时间拖得够长了。其实在秦王赢政处理嫪毐的时候,他已经完全知道吕不韦在中间起什么作用,但是他没有处理。为什么拖这么长时间,赢政在处理嫪毐事件和赵姬时表现得非常果断,手腕非常强硬,为什么对吕不韦这么仁慈,拖了一年多才处理?《史记》的记载有两个原因:一是吕不韦辅佐先王有功,他辅佐子楚当上了国君,这是很大的一个功劳。再一个,有很多人为吕不韦求情。两个原因之下,史书记载:“王不忍致法”,就是赢政不愿意对吕不韦执行刑罚,所以这个事就被放下了。可见赢政在处理嫪毐和吕不韦的时候是有区别的,对吕不韦采取的是冷处理。
那么吕不韦为什么会突然中间死掉呢?按说事情处理完了,吕不韦也回到了自己的食邑,嫪毐案算是结了,为什么又会自杀呢?事情是这样的。吕不韦的案子结束以后,史书记载,吕不韦回到洛阳,“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就是六国的使者络绎不绝的来到洛阳,请吕不韦到六国去做官。这件事在当时是个很普遍的现象,秦国的丞相卸任以后,经常被聘到六国去做高官。所以吕不韦下台以后,六国的使者也来请他,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却引起了秦王赢政的担忧。赢政担心,史书记载四个字,“恐其为变”,就是担心吕不韦会暴乱。赢政的担心出于这么两点考虑,一是吕不韦有才,而是吕不韦有声望。所以赢政就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措词很严厉,说你有什么样的功劳,秦国封给你河南10万人作为你的食邑,你和我们秦有什么样的血缘关系,我竟然叫你仲父。从今天开始,你和你的全家都迁到蜀地去。前两句是责难,后一句是迁徙令。所以秦王赢政对吕不韦的处理,首先是免官,第二步是流放。吕不韦看了这封信以后,饮鸩自杀。鸩是一种毒酒,喝毒酒自杀了。那么吕不韦本来看到的是一个迁徙令,这封信不是叫他自杀的,为什么自杀了呢?《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是吕不韦心里感到恐惧,害怕秦王一步一步地紧逼,他担心。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点,就是吕不韦的自尊,吕不韦尽管是一个商人转型为政治家,但是他也有自尊,你现在逼着我迁徙,那么我不能等到你下令让我死的时候我在死,我首先自裁,这就是吕不韦自杀的明因,写在纸面上的原因。但是我觉得吕不韦的死,绝不仅仅因为这两条,一是担心,二是自尊,吕不韦之死的背后还有一个深层的背景。
我觉得要讲清楚这个背景,要从吕不韦的门客讲起。吕不韦手下门客很多,史书记载,有三千人,嫪毐手下的门客是一千人左右。吕不韦养这么多门客,其实是两国原因,一是吕不韦想在门客中间选拔人才。吕不韦的门客确实是人才济济,其中出现了一个我们后面要讲的李斯,原来就是吕不韦的门客。第二个原因,吕不韦觉得秦国这么强大,竟然没有一个人有那么多门客,心里很不服气。因为这个时期,战国后期,出现了著名的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和齐国的孟尝君。这些人下面都有几千门客,吕不韦觉得秦国这么强大,如果没有那么多门客,和四公子比起来太掉价,所以吕不韦盛养门客,就是这两个原因。吕不韦手下三千门客,为吕不韦做些什么事儿呢?第一,著书立说。吕不韦手下的门客为吕不韦编著了一个很有名的书叫《吕氏春秋》。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总结了先秦诸子的精华,吸收了各家的优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吕氏春秋》修好以后,吕不韦曾经把它挂在咸阳的城门上,说谁能够改动一个字,赏千金。这件事让我们想起来当年商鞅说把木头搬一搬就赏重金。其实吕不韦说的改动一个字赏千金,按照今天的说法这叫炒作,而且是自我炒作。因为当时没有其他东西炒,没有网络,没有媒体,就挂在城门上炒。我们都知道,自己写的书,不可能一个字都不能改,书都是能改的,他说你改一个字,我就赏千金,只能说明两点,第一,自信;第二,权势。换一个人,写一本书往那儿一挂,说改一个字,赏千金。人家看是一般人写的,别说改一个字,把书整个拿下来烧了看你怎么办。一是自信,二是权势,所以他敢说谁改一个字,我就赏千金。
吕不韦养这么门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储备人才,所以吕不韦的门客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库,也可以说是秦王朝一个巨大的人才库。吕不韦是想为秦国储备人才,但是秦王赢政怎么看待,他会觉得这是在储备人才吗?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秦王赢政的真实看法。吕不韦在秦王赢政十二年自杀,本来他生前是相国,死后应当举行国葬,但是因为他是自杀,不举行国葬,是吕不韦的门客把吕不韦埋了,埋到洛阳的邙山,这个葬法当时叫窃葬。所谓窃葬,就是按照老百姓的那种葬仪把吕不韦安葬了。这件事被赢政知道了,赢政专门下了一个诏书,就是为吕不韦的门客窃葬吕不韦这件事下了一个诏书,做了一个严格的规定,凡是吕不韦的门客,无论参加吊丧仪式与否,一律流放。如果参加吊桑的门客,有韩赵魏这三国的人,把他们驱逐出境,开始驱逐六国的人了。如果是秦国的人,俸禄在600石以上,不但流放,而且夺爵,把爵位免了,500石以下,只流放,不夺爵。但是所有门客一律流放,你看看秦王赢政对吕不韦三千门客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出来,秦王赢政并不领情,并不认为吕不韦的门客是秦国的人才库,反倒对他们采取打击的手段。这说明赢政把吕不韦的门客看作是自己政治上的一股敌对势力,是威胁自己政权的一股势力,他才会做出这样的严厉处罚。我们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上看到的另一种记载,说吕不韦因为六国的使者来请吕不韦,所以赢政担心,实际上,这件事绝不会这么简单,秦王对吕不韦是怀有深深的戒心的,不但戒备吕不韦其人,而且戒备吕不韦手下的三千门客,这个戒心很深。那么赢政为什么要戒备吕不韦呢?
只有一个理由,吕不韦的权力太大了。吕不韦在庄襄王时期,作了三年丞相,在秦王赢政时期,作了九年相国,前后做了12年丞相。他这个丞相的权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来自职务,另一个,吕不韦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吕不韦是太后赵姬的前夫,赢政小的时候,他和赵姬还有过一段私密关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赵姬还会给吕不韦一些特殊授权,所以吕不韦的权力可以说相当之大,这个巨大的权力是赢政非常担心的。除了权力之外,吕不韦还有多项军功。秦国从商鞅变法以来,非常重视每一个人的军功,吕不韦在掌权期间,继续执行统一中国的既定方针,不断对六国用兵,而且是节节胜利。特别在秦王赢政五年的时候,吕不韦派兵打了个大胜仗,这个胜仗是在魏国打得,他在魏国的地盘上,夺取了几十座城池,建立了一个郡,叫东郡。这个东郡实际上就是现在山东这一带,可以说,东郡的建立让秦国的国界和东方的齐国接壤了。本来和秦国接壤的只有韩国和魏国,东郡建立意义非常重大,让其国感到了秦国直接的威胁。而且东郡的建立把六国南北割断了,六国再想合纵,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吕不韦有很多军功。这个军功具有双面性,一是吕不韦的政绩,另一方面又是吕不韦的权力基础。第三,吕不韦在他执政的12年期间,建立了庞大的政治集团,有一股巨大的政治势力,他是秦国两大政治集团之一。第四,吕不韦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失误。我们前面讲吕不韦非常了不得,他从一个商人看中异人,通过运作让异人成为安国君的嫡子,后来又继位,然后又辅佐赢政,吕不韦的所有运作都很成功。但是吕不韦在他的后期犯了错误,主要是这么几点:一是客观上形成了嫪毐集团,嫪毐集团的出现和吕不韦有直接的关系。吕不韦发现了嫪毐,又设计献了嫪毐,嫪毐又得到了太后的高度宠信,赵姬又那么糊涂,不但让嫪毐富贵,而且还给他权力。嫪毐后来专擅秦国的国政,成为和吕不韦对抗的一个大集团,这不都是吕不韦开始的吗?这件事我们说,吕不韦自己脱身是对的,他不能和太后保持私密关系。他给太后找一个男宠,也没有大过错,但是吕不韦得分担责任。吕不韦集团和嫪毐集团不但秦国知道,天下人都知道,《战国策》讲了一个和有名的小故事,说秦国去攻打魏国,魏国就有人向魏国的国君建议,所魏国肯定要打败,打了败仗,一定要割地求和。与其打败了再求和,不如先割地给他。他说秦国现在从一般老百姓到高官,都知道秦国现在是两派,一派是吕不韦,一派是嫪毐。吕不韦这一派是坚决的主战派,嫪毐这一派不急于吞并六国,原因很简单,因为吕不韦是为秦国的利益服务。嫪毐呢,就是一个身体强壮的人,没有政治头脑,就像攫取更多的权力,所以看起来倒是嫪毐比较温和一些。如果我们主动把土地割让给秦国,肯定帮了嫪毐的忙,那么嫪毐集团就可以战胜吕不韦集团。主动献地,等于是给嫪毐功劳,嫪毐立了功以后,太后也很高兴,这样就可以击败吕不韦集团,也报了魏国屡次受吕不韦之害的仇恨。《战国策》专门记载了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三点信息:吕不韦集团和嫪毐集团是对立的;吕不韦集团和嫪毐集团不和睦;吕不韦集团是坚定的主战派。最起码告诉我们这三点。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吕不韦的第一个失误就是不自觉地形成了嫪毐集团,这是第一点。嫪毐一献进去,把吕不韦就拉下水了。你想想,将来赢政继位,是要总揽朝政的,无论吕不韦集团也好,嫪毐集团也好,都不允许存在。嫪毐被杀了,那么吕不韦,赢政也是一定要铲除掉的。
吕不韦的第二个错误,就是不自觉地越位。他本来是臣子,超越了君权,这就是越位。这是第二个错误。吕不韦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个极其精明的人,是一个商界精英,也是一个政界精英。但是吕不韦只知道,换句话说,非常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吕不韦不懂得需要放弃权力。所有从政的人,都必须记住两句话:有权而不恋权,到位而不越位。吕不韦经过努力获得的权力,叫吕不韦轻易放弃,非常困难。但是中国古代的行政环境,决定了中国这个社会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就进入了中央集权制。国君是最高统治者,君权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这种制度下,任何人的权力都不能超越君权。如果谁执掌的权力长期超过君权,一定会被君王除掉。所以秦王赢政继位以后,吕不韦的做法,应当是及时引退,低调做人,韬光养晦,解散自己的政治集团,让赢政放心。但是吕不韦没有这样做,他回到洛阳食邑的时候,依旧是宾客盈门,六国使者络绎不绝,吕不韦还很得意。他没有想到,六国使者每一个人,都是催命之鬼,来一个人赢政就多一份担心,来得越多,吕不韦就死的越快。不甘寂寞,是人的本性,要一个人从风光无限到杳无声息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吕不韦的第二个错误,是人性造成的。而吕不韦如果到六国去担任官职,赢政能同意吗?吕不韦的才能如果为六国所用,对秦国是极其不利的,秦王只有把他除掉,所以赢政处理吕不韦实际上是一套组合拳,先是迁徙,接下来就是赐死。吕不韦很懂赢政,就干脆死了得了。吕不韦就在他的两大失误之下,一步步地走向了死亡。那么吕不韦死以后,对秦国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吕不韦之死对秦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有一个人们脑子中间的一个固定概念。打仗要什么,人头,拿了人头就可以晋升爵位,就可以加官,获得财富,地位。所以秦国的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但是虎狼之师在进行统一天下的战争时,非常危险。我们上一集讲,昭襄王四十八年,秦国大军要包围邯郸,要灭赵国,为什么没有打赢?因为赵国的军民进行了惨烈的抵抗,抵抗非常激烈,秦国没有打下来。为什么?因为六国人都知道,一旦秦军进了城,见了兵要杀,见了民也要杀,带回人头就可以领赏。与其被人家攻破城杀了,倒不如拼了,反正是个死。这样一来,秦国的统一战争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这说明秦国实行的军功爵制固然使秦国的军队强大了,但面临的是六国殊死的抵抗。如果不调整政策,统一战争很难打下去。虽然秦国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进步,但对六国来说,也有自己的生存权,必然要抵抗。秦国要调整政策,而吕不韦在他的《吕氏春秋》中,不是一味的讲商鞅变法的法家,还大讲了儒家的德教,王道和仁政。换句话说,吕不韦在位期间,已经把儒家的思想融合到《吕氏春秋》中间,也把儒家的仁政,王道融合在他的政策之间。所以我们看吕不韦主政期间,虽然对六国用兵,但是杀人的数量明显减少了。吕不韦之前,之后,一仗下来斩首十几万,二十几万,最多是活埋四十五万,杀人非常多。但是在吕不韦主政期间,仗还在打,杀人的数量明显减少,说明吕不韦已经在调整秦国对六国用兵的政策。因为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个杂家,中间包含着儒家的仁政和王道。而吕不韦的去世,就意味着秦王嬴政不但要除掉吕不韦,也要抛弃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这对秦王赢政来说,决不是一件好事情,那就意味着吕不韦融合的儒家思想完全被摒弃了。吕不韦死后,秦王赢政身边就缺了一个重要的助手,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君主,身边一定有许多杰出的人才辅佐。那么吕不韦死后,赢政会选择谁作为他的主要助手呢?我们下次再讲。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1:李斯为政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1:李斯为政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秦王赢政十年,由于嫪毐叛乱事件牵涉到吕不韦,吕不韦被迫自杀,秦王赢政从此失去了治国的一个关键助手。为了统一天下,在吕不韦之后,秦王赢政又起用了原来名不见经传的李斯,从此秦王赢政在李斯的辅佐下,一步步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秦王赢政的历史功绩中,李斯功不可没。可是李斯是楚国人,而且出身于平民,那么李斯究竟是如何登上秦国政坛的呢?他为秦国的统一究竟做出哪些贡献呢?
李斯是赢政即位以后,取代吕不韦辅佐秦王赢政的最重要的助手。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也就是今天河南上蔡人。李斯年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有一次李斯上厕所,看见厕所里的老鼠生活环境非常差,而且人和狗一去,它就得逃。过了一段时间,李斯到粮仓里去,又看见了老鼠。前面的老鼠我们叫厕鼠,粮仓这个老鼠我们叫仓鼠。他看见粮仓里的老鼠生活条件非常好,宽大的粮仓,吃不尽的粮食,也没有东西去惊扰它,李斯很感慨,就讲了一句话,他说一个人贤和不肖,不肖就是不贤,说一个人能不能够变成一个有才能的人,其实就在于他所处的位置。这个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很多研究史学的人,都把这个故事叫做“老鼠哲学”,而且从老鼠哲学中推断,李斯这个人很自私,他一心一意想保住的,就是他在粮食堆里的那个生存环境。我觉得这个看法有一点偏颇,我觉得李斯看见厕鼠和仓鼠,实际上是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生感悟:一个人的一生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处在什么样的平台。仓鼠和厕鼠的区别就在于仓和厕两个平台不一样,这是李斯很独到的一种人生感悟。
李斯开始是在郡府中间做一个小吏,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他就不愿意再做小吏了。他辞去了小吏的职务,跑到齐国去投奔当时的一个大师,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荀子。荀子是战国末年的一个著名的儒学大师,可以说是先秦诸家的最后一个集大成者。但是荀子的儒学和孔子的儒学有很大的不同,荀子着重研究的是如何治理一个国家,我们称之为帝王之术,也就是说怎么样当一个帝王,怎么样辅佐一个人让他成为帝王。李斯就跟着荀子开始了他的学习,学习完以后,李斯面临一个抉择,毕竟李斯懂得平台的重要性,所以李斯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他天下的国家作了一个分析。他觉得,只有到秦国去,才能实现他的人生抱负,也只有秦国能够提供给他一个广阔的平台,所以李斯就决定西行入秦。临走之前他和老师荀子有一番对话,荀子就问他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回答,目前各国正在争雄,只有秦国可以吞并天下称帝,这是我施展才华的一个机会,不能错过。而且李斯认为,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所以决定入秦。李斯入秦的时候,正是庄襄王子楚这个时期,这时候秦国统一天下的大趋势已经更加明朗化了。李斯选择入秦,表明了这个人政治上的敏锐。但是李斯赶到秦国去得时候,很不巧,庄襄王子楚病故了,秦王赢政即位了。赢政即位的前九年,有吕不韦来主政,而这个时候赢政才13岁。所以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审时度势,投奔到吕不韦的门下,做了吕不韦的门客。当然李斯不是一个一般的人,李斯是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人。怀才就像怀孕,终究是要被发现的,吕不韦很快就发现,李斯非常有才。史书记载四个字:“不韦贤之”,就是吕不韦认为李斯很有才华。吕不韦从自己的三千门客中间,把李斯提拔为郎,就是一个侍从,跟随吕不韦身边,这样李斯就有机会接触到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秦王赢政。有一次,他利用见到赢政的机会,又给赢政讲了一番道理,他说凡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君王,都必须抓住时机。秦国历史上,秦穆公曾经非常强大,但是那个时候时机不到,不能够统一六国。秦孝公变法以后,秦国很强大,但是强大的还不足以并吞天下。现在的情况不同,现在的时机是对秦国最好的时机。如果抓住这个时机统一天下,那就好像在厨房里搞个大扫除一样简单。李斯第一次见到赢政,就提出来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统一六国的时间,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李斯的话非常符合赢政的想法,所以很赏识李斯,提拔他做了长史。秦国的好几个部门都设立长史,因为史书记载的匮乏,我们不知道李斯在什么部门担任长史,但我们至少可以看出来,李斯这个时候已经从吕不韦的相府之门来到了中央政府,这是人生跨越的一大步。第二次他见到秦王赢政的时候,又提了一个建议,他说秦国对六国的统一战争,要两手并用。一方面使用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要不惜金钱,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关系。赢政采纳了他的意见,而且很奏效,这样,李斯又被秦王赢政提拔为客卿,客是指六国之人在秦国做官。我们知道,卿是一个高等的爵位,也就是一个高级的职务。客卿不是一个实职,不是实实在在的,是指六国之人在秦国做高级顾问。当然这个高级顾问很重要,再前进一小步,就能成为秦国的重臣。
秦王赢政十年,吕不韦被免了相国,也就在当年,赢政突然下令,驱逐所有在秦国任职的六国之人,李斯也在被赶之列,这就是所谓的逐客事件。秦国从穆公以来,一向是网罗天下人才的,秦王赢政为什么突然间要驱逐六国人才呢?这个事实际上和一个国家有关,这个国家就是韩国。从昭襄王时期,有一个重要的谋士范睢,曾经向昭襄王建议,要实行一个远交近攻的方针。远方的国家要交往,近处的要不断发动战争,占领他们的土地。所以从范睢这个远交近攻的策略提出以后,秦国就不断蚕食和他接近的韩国,韩国的领土不断缩水。韩国就要想办法保护自己的生存,韩国想个什么办法呢?怎样才能耗费秦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让他不能集中精力来攻打韩国。想来想去救一个办法,让秦国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是搞水利工程,而且觉得秦国爱干这种事,所以他们就派了一个间谍,这个间谍叫郑国。郑国是个著名的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以后,游说了秦王,说要修一条长达300多里的水渠,从西向东,横贯整个渭北高原。水渠建好以后,有两大好处,一个可以灌溉关中四百多万亩的土地,解决了水利灌溉的问题。再一个,水渠携带了大量泥沙,可以淤灌盐碱地,改善土地质量,增加很多生产粮食的土地。所以赢政就同意修建这样一条水渠,这个水渠后来就被称为郑国渠。但这个水渠正在修筑期间,郑国间谍的身份暴露了,秦王赢政非常生气,因为前面有嫪毐事件,有吕不韦事件,现在又发现郑国是间谍,心里比较窝火。而这个时候,郑国就向秦王坐了一个解释,说我确实是韩国的间谍,但是我来修水渠,修好以后,对你秦国的农业非常有利,最大的收益者是秦国,秦国从此解决了粮食问题。赢政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不再追究了,让郑国继续修这个渠。因为郑国是间谍,身份暴露以后,赢政还要用他,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秦国的旧贵族想借着郑国这个间谍案,发动一场逐客事件,把所有外来的人一律赶走。因为从穆公,孝公以来,秦国一直在人才上实行的是个大战略,六国人才一律重用。但是,重用六国人才的同时,带来一个负面影响。因为官位就这么多,如果给了六国的有才之士,秦国的人,特别是秦国的贵族就失去了很多重要的职务。所以它是富了秦国,强了秦国,却伤了旧贵族。所以旧贵族想发动一场驱逐行动,他们给秦王赢政说了一段话:“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说来秦国的人,都是为了自己国家服务,来离间秦国的,应该一律赶走。当然,赶走的人中间,首选的不是一般的六国人,首选的是客卿,因为客卿占据高位,使他们攻击的首选。而这个时候,秦王赢政九年的嫪毐事件,十年免了吕不韦的官,紧接着爆发郑国间谍事件,所以秦王赢政也很窝火,再加上旧贵族借机发力,赢政也顶不住了,就突然发飚,下令把所有六国来的人一律驱逐,这就是所谓的逐客事件。
李斯这个时候是最窝火的,也最愤怒,所以李斯在离开秦国的都城回六国去的途中,内心愤愤不平,就给赢政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谏逐客书》。这个《谏逐客书》呈上去以后,赢政看到了,立即下令,停止逐客。李斯的《谏逐客书》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力量?因为它击中了赢政的三根软肋。第一,李斯指出,客卿对秦国有大功;第二,逐客是重物轻人;第三,逐客是帮助六国。《谏逐客书》中最重要的是这三条,我们一条一条来说。
第一条,李斯的原话是“客何负于秦啊”,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秦国几代又作为的君王,秦穆公用的是百里奚,謇叔和由余,这三个人都是六国之人。秦孝公用的商鞅也不是秦国人,秦惠文王用的张仪,秦昭襄王用的范睢都是六国的人。如果没有客卿,也就没有秦国的崛起,也就没有功勋卓著的秦国国君。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都是因为客卿的帮助,才成为秦国历史上的四座丰碑,这是历史事实。李斯把这个事实一摆,就击中了秦王的第一根软肋。
第二条,重物轻人。李斯很会说话,说秦国出产什么东西?六国的宝物秦王一个都不想放弃,像隋侯珠,和氏璧都不是秦国出的,但你秦王赢政都想得到。如果你只要六国的宝物,天下的宝物就都不要了吗?第二对美女,无论江南的美女,燕赵的美女,你秦王赢政见一个爱一个,你没有说不是秦国出生的,就一律不要。对宝物,对美女都不论国籍,唯独对人才要讲国籍,那你这个跨国公司还怎样经营?这话说的非常有分量。
第三,逐客的结果帮助六国。因为任何一个时代,人才都是稀缺资源,只有那么多,秦国不要,那不是把人才赶到六国去帮助六国吗?这些人才去帮助六国对秦国有什么好处?这又击中了秦王赢政的第三根软肋。最后李斯总结了一句话,说你这个逐客“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说你这不是统一天下的好办法。
秦王赢政的软肋一被击中,我们看赢政的表现,立即下令,收回成命,把所有被逐的客召回来。这件事,我觉得秦王赢政很不简单。我们一讲秦始皇,就说秦始皇是个残暴的人,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前期的秦王赢政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很有魅力的人。就这件逐客令收回来看,他需要三条,第一是胸怀,如果没有求贤若渴的胸怀,没有统一天下的胸怀,不可能收回命令。第二是眼光,如果没有识人之明,看不到李斯德才华,不可能收回成命。第三是度量,因为收回成命就意味着自己做错了。我们知道,让一个人承认错误是很困难的,特别是让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承认错误更难,让君王承认错误是天下最难的事。赢政就收回这个逐客书,这说明,这个时期的秦王赢政头脑清醒,志存高远,胸怀博大,慧眼识人。
逐客令收回,第一个受益人是李斯。在逐客之前,李斯是客卿,逐客令收回以后,李斯由客卿改任廷尉,主管国家司法机关的最高官员。李斯担任廷尉以后,辅佐秦王嬴政,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攻打韩国。《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一段重要的记载:“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於是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说李斯担任廷尉以后,就像秦王建议要先攻韩,把韩国灭了,恫吓山东六国。韩王在这种情况下,就把平时不受重用的韩非找过来,计划怎么样才能削弱秦国。《史记.秦始皇本纪》还记载,秦王赢政十四年,“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说赢政十四年,韩非出使秦国,秦国用李斯的计谋,把韩非扣留下来,最后韩非死在秦国。还有一则材料,在《史记.韩世家》记载:“安五年,韩急使韩非使秦,秦留非,因杀之”。安五年,就是韩王安五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就派韩非出使秦国,最后韩非就死在了秦国。这几条文献讲了一个事实,就是李斯建议秦国攻打韩国,韩国就和韩非商议要对付秦国,这样韩非出使秦国,李斯就建议把韩非扣下来,最后韩非就死在了秦国
[画外音]李斯担任廷尉后,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攻打韩国。没想到,这个建议竟然引发了一个历史疑案,那就是韩非之死。李斯也因为韩非之死背上了嫉贤妒能的历史骂名。那么,韩非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韩非为什么会命丧秦国呢?韩非之死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也就是韩国国君的儿子,只不过不是嫡长子,没有继位。韩非为人口吃,不会说,所以不能做说客,但是他很能写,而且他也是荀子的学生,是李斯的同学。他们两个和荀子学习的时候,李斯曾自认为自己学的没有韩非好,认为韩非比他的才华高。但是李斯和韩非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李斯是楚国人,看见楚国不行,立马转到秦国。韩非是韩国人,看到韩国不行,他没有走,非常爱国。他留下来劝当时的韩王,希望能变法图强,韩王没有采纳。韩非没有办法,就著书立说,写了很多著名的文章,比如说《五蠹》,《说难》等等,这些东西后来被后人集合在一起,就是今天的《韩非子》。关于韩非使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一个记载,说韩非到秦国去的原因,是有人把韩非写的书带到秦国,让秦王赢政看到了。赢政很喜欢,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始皇非常感慨,说如果我能见到这个人,能和他交往,死了都不遗憾。这话分量很重,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个非常怕死的人,他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他能见到这个人,死不恨矣,你看他多想见他。然后李斯说,这是韩非写的,此人在韩国,然后就让攻打韩国,打韩国的目的就是要韩非,韩国被打得没有办法,就把韩非送过来了。这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的,这个记载我不相信,它很有故事性,但是不可信,秦王赢政再是韩非的粉丝,也不能为了一个人就去打仗。秦王赢政发动对韩国的战争,是统一天下的一个序幕,绝不是为了要一个人。我认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的不可靠,倒是《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更可靠。应该说韩非是承载着国家存亡的使命出使秦国,最后被秦国所杀。当然韩非之死非常复杂,人们经常提到一个看法,说韩非到了秦国,李斯认为自己不如韩非,怕韩非将来取代自己,出于一种嫉妒,设计杀了韩非,学术界这个说法非常普遍,但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道理就在于李斯曾认为自己学的没有韩非好。但是这一点大家要看清楚,李斯仅仅是认为自己学的没有韩非好,这就有一个问题,认为自己学的没有对方好,就一定要杀死他吗?这是或然关系,不是必然关系,所以这个看法,我觉得不大能够成立,首先在逻辑上有问题。也有学者认为,李斯不是老鼠哲学吗,就是自私的,总想保住自己的位置,所以他怕韩非,这个说法也不太可靠。因为人都是变化的,李斯当年看到厕鼠仓鼠的时候,实际上看到了人生平台的重要性。而李斯现在作了廷尉,和当年的情况大不相同,心态心境差别很大,不能把老鼠哲学拿过来解释李斯一生所做的一切,这是不对的。人们早年的一些想法和后来的一些想法是有变化的,更重要的,李斯这个时候正意气风发,朝气蓬勃,一心一意要帮助秦王赢政统一天下,李斯考虑的最大问题是让秦国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大框架之下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在这个框架下,杀韩非显然是对秦国有利的。我认为韩非作为韩国的公子,他的主张是保存韩国,我们简称为存韩。李斯的建议,韩国离秦国最近,而且是六国中最弱小的,要统一天下,必须首先灭韩。存韩和灭韩,这是政治见解上的重大分歧,这就是李斯主张杀韩非的最重要原因。韩非之死关系到一个通天大计,那么这个通天大计是什么,我们下次再讲。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12:通天大计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