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干隆

_2 姚佩旭(现代)
回忆往事之外,有时,他也想到了将来。嘉庆三年春,他的嫡亲玄孙载锡成婚,因而,他极盼其来年生子,好使自己于玄孙之外再见来孙。当时他已经88岁高龄。他也很希望再活上12年,凑成一个整数,开创一代帝王年龄史上的新纪录。嘉庆三年八月,他在一首诗中道出了自己的这种心情:
仰望如霄上,俯临欣目前。
一身亲七代,百岁待旬年。
愿谓元者勉,喜瞻来者连。
自谓不知足,又愿庶应然。
太上皇帝虽然祈求长寿,但是,对于自己的后事,他也作了一些安排。其一是再行修葺陵寝。乾隆七年,他下令于遵化胜水峪选址建陵。乾隆十七年,建陵工程初步告竣。是年七月,他亲送孝贤皇后梓棺奉移地宫,并对工程修建之“坚固宏整”甚表满意。从此,陵工转入岁修阶段。传位之后,他又派户部尚书范宜宾等再次对陵寝加以修葺。此外,对于自己身后的丧礼、谥典,他也都作了一些布置。关于丧礼,他指示乾隆传                       123·只须依照历代帝王先例,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除服和百日之内不剃发,而不得仿行古礼,行三年之丧。关于身后谥典,他指示只能谥之为“宗”而不能谥之为“祖”。 就是在这些活动中,嘉庆四年正月,他进入了他的生命旅程中的最后时刻。
由于年事越来越高,进入嘉庆三年以后,太上皇帝的健康状况愈来愈差,失眠健忘症也更加严重。据当时朝鲜使者观察的情况是 :“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 。”身体如此虚弱,自然易于感染疾病。当年十一月,就在臣下计划为他筹办九旬庆典之际,他却因筹办平定白莲教起义事务过于疲劳而感受风寒。 虽经御医尽力调护,不久就愈, 但却留下了头昏目眩的后遗症,“饮食渐减, 视听不能如常,老态顿增 ”,精力也大不如前。嘉庆四年正月新正,他尚出御乾清宫,接受嘉庆以下文武百官的朝贺。次日早晨,又作了一首题为《望捷》的诗篇,盼望着镇压白莲教起义能够早日获得胜利。而后不久,他的病情突然恶化。闻知此信,嘉庆急率御医趋至养心殿进行抢救。这时,已经进入弥留之际的乾隆皇帝握住自己指定的这个嗣皇帝的双手,“ 眷爱拳拳弗忍释 ”,随后即进入昏迷之中。延至次日凌晨,这个89岁的老皇帝满怀着在位周甲、眼通七代的满足和未至百龄、不见来孙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乾隆传                       124·
因为乾隆皇帝去世时已达89岁高龄,超过了自古以来的所有帝王,兼之三年以前已经举行了传位大典,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对此都不觉得意外和突然。“皇城之内, 晏如平日,少有惊动之意。皆曰,此近百岁老人常事,且新皇帝至仁至孝,太上皇真稀古有福之太平天子云”。 与此同时,朝廷之上关于丧事的处理也循例进行。当天,乾隆皇帝遗体移殡乾清宫,嘉庆皇帝以下所有王公、妃嫔、公主、福晋以及文武百官皆剪发成服,并成立了由睿亲王淳颖、成亲王永瑆、仪郡王永璇和大学士和珅、王杰等共同组成的治丧机构。几天之后,和珅虽被捕拿治罪,但是,各种治丧仍然照常进行。三月,将其陵寝定名为裕陵。从此,乾隆皇帝长眠于自己生前最崇敬的祖父康熙皇帝陵墓的西面。
乾隆传                       125·
十、乾隆的历史地位
乾隆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但是关于乾隆一生的活动对历史起了什么作用?如何评价乾隆的历史地位?两百年来有各种不同的意见,至今学术界的看法也并未完全一致。
公元1795年秋(乾隆六十年九月),当乾隆已经到了85岁高龄,准备明年初“归政”给嘉庆时,已经统治了清王朝整整60年的乾隆在给内阁的谕旨中,对自己的生平作了这样的概括 :“朕缵绍鸿业六十年间,景运庞洪,版图式廓,十全纪绩,五代同堂,积庆骈蕃,实为史册所罕觏 。”乾隆自己及清代的官员和书籍中,也一再宣扬乾隆的“皇恩浩荡”、“爱民如子 ”,是福、禄、寿俱全的太平君主,是十次战争俱取得胜利的“十全老人”。 当时的中国是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确实,乾隆统治六十年中,文治武功都取得了很大成功,他也确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享寿最高、实际统治时间(包括任太上皇的三年多时间在内)最长的一位皇帝。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乾隆时期,从总的来讲,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安定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大乾隆传                       126·帝国。乾隆和康熙一样,作为当时我国的最高统治者,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乾隆时代毕竟是个封建时代,乾隆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总代表。乾隆推行的诸如平定国内叛乱,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文化等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封建地主阶级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可能是为了劳动人民的利益。乾隆的统治比之于明末清初统治者的统治情况来说,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封建时代毕竟是一个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时代,即便是在康熙、乾隆统治的“康乾之治”年间,劳动人民也不可能真正得到自由幸福,不可能出现一个真正“爱民如子”的统治者。这是由当时的时代和乾隆所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的阶级本质所决定的。乾隆一生的统治,其主要的一面是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但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弊政。其一是乾隆在治政取得成绩以后,在其统治后期滋长了好大喜功、奢移浪费的风气。乾隆时代国家非常强盛和富裕,乾隆虽然在谕旨中一再要求官员们节俭,禁止官场请客送礼和向皇后献礼,但没有采取措施予以坚决制止。乾隆事事效法康熙,但康熙本人毕生厉行节俭,康熙六次南巡耗费较小,“户部帑金, 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彩绘,乾隆传                       127·每处花费不过一二万金”。 而乾隆南巡虽然也是必要的,但乾隆本人却早有“动用数十万正帑”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乾隆中期以后的南巡、征伐、园林宫殿宗庙的修建、河工海塘的建筑,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每次南巡,动用一千多艘船只,随队人员达二千五百多人,沿途在三十里以内的大小文武官前来迎驾,一路上非常豪华铺张,平金川之乱用去了7000万两银子,整个封建国家从皇帝到县官,增长了浮华奢侈之风。其二是乾隆后期吏治日益败坏,贪污之风盛行。由于官僚阶层奢侈之风滋长,就必须想方设法榨取钱财,以满足自己享乐腐化生活的需要。这样,到了乾隆后期,虽然乾隆本人一再申谕禁止,但也不得不承认“各省督抚中洁己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而防闲不峻者,亦恐不一而足 。”甘肃总督王 望大量冒领救灾赈金,福建总督伍拉纳更加贪酷,甚至用严刑倒悬地方官以索贿,这些封疆大吏贪赃枉法,均被康熙处死。乾隆宠信的大学士和珅,其财富之多胜过皇室,他家的“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 ”,并在苏州为自己预造陵墓、立享殿、置隧道,可与皇陵相比,被称为“和陵”。1799年(嘉庆四年)和珅被赐死时, 查抄其家产,其清单有109号,共计有赤金580两,生沙金200万两,元宝银940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土地8000乾隆传                       128·余顷以及大量的古玩、玉器、瓷器、绸缎、皮张、洋货等等,家产总计达8亿两,相当于和珅当权二十年中清政府财政总收入的一半。嘉庆处死和珅后,社会上流传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谚,反映了皇室和官僚争夺民脂民财的斗争实质。嘉庆统治时期,统治机构更趋腐朽。因而,尽管乾隆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较快,人口迅速增长,国库非常富裕,封建社会呈现太平盛世的景象,但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比康熙、雍正年间得到很多的改善。乾隆中期以后,清政府赈济灾民的次数特别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由于农民生活的贫困,无力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而自然灾害的频繁,又加速了农民生活的贫困。农民的抗租斗争,手工业工人“齐行叫歇”的斗争,王伦领导的山东农民起义,苏四十三、四十五领导的甘肃撒拉族、回族人民起义,林爽文领导的台湾人民起义,此起彼伏,给封建统治以一定程度的打击,成为清朝的统治由盛转衰的标志。生活在乾隆时代的曹雪芹通过其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 深刻地揭露了在清代盛世时期官僚地主的奢侈腐化和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反映了封建家族和封建制度必然衰落的历史命运。《红楼梦》虽然是小说, 实质上可以说是乾隆时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我们分析乾隆时代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情况和乾隆传                       129·封建弊政,是要说明乾隆统治的阶级实质。至于评价乾隆的历史地位,则应该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观点来作出结论。从辛亥革命以来,由于受到“驱逐鞑虏”口号的影响,社会上对清代的历史和清代的君主流行着一种非常漠视,全盘否定的观点。应该说,为了推翻封建帝制的需要,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家们当时进行这样的宣传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从科学意义上讲,把满族看成中华民族的“鞑虏”、“外族 ”,是完全错误的。 辛亥革命胜利后, 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中华民国曾采用表示各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中国的国旗,实际上已经摒弃了把满族看成中华民族以外的外族的观点。但是,把清代统一中国看成是外族征服中国,轻视和漠视清代历史的观点长期以来却是根深蒂固的。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术界有些同志不适当地强调了清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破坏性和消极面。我们必须清除封建正统观念和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把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放在同等的地位,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认为,乾隆作为清代中期的著名君主,他强化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实行了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政策,销毁了一部分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迫害过一部分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些乾隆传                       130·事实都是客观存在的,它说明了乾隆的统治是封建皇帝的专制统治,应予批判和揭露;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在封建时代皇帝的专制和压迫是必然存在的,乾隆实行的封建专制和压迫在其他皇朝的其他皇帝统治期间同样在不同的程度上实行过。评价他们每个人的功过,主要不在于他有没有实行过这种专制和压迫,而在于他的统治是否有利于当时历史的发展。用列宁的话来说,就是“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乾隆一生的统治,确实在很多方面比他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这正是乾隆有贡献的杰出的地方。
在政治上,乾隆继承了康熙、雍正的事业,完成了平定国内叛乱的任务,联合和团结了各族上层集团,加强了中央集权,提倡了治政务实的风气,举拔了一批贤才治政,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使我国成为一个从外兴安岭到南沙群岛,从库页岛、台湾到巴尔喀什湖、葱岭的封建大帝国,并在这样广大的版图内有效地、稳固地行使了自己的主权,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在经济上,乾隆连续完成了摊丁入亩的改革,推行奖励垦荒、大兴屯田、兴修水利、蠲免赋税、鼓励手工业商业发展等措施,并多次亲自外出调查,对河乾隆传                       131·工、海塘等重要工程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这些措施,对当时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乾隆时期,我国生产力发展较快,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滋长,都和乾隆的经济政策分不开。
在科学文化思想上,乾隆提倡研究汉学、实学,倡导搜集整理编写图书资料,鼓励学者研究学术、著书立说。乾隆时期由皇帝倡导、政府组织编纂的图书资料数量之巨,各门学科有成就的学者专家人数之多,封建学术文化之盛,确实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少见的。乾隆治政务实、藏富于民、增产节约、禁止僧道的数目,强调人为而不信天意神怪等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至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还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对外政策上,乾隆作为泱泱大国的君主,坚持捍卫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抗击外国的侵略,和一切国家建立了比较和平友好的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成就。
乾隆治政期间所取得的上述成就,从根本上来说,是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不是个人的创造。但是,乾隆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从维护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国家统治的前提出发,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从而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乾隆传                       132·如同历史上出现的一切人物一样,乾隆也不是一个完人,他统治后期有失政之处,但从总的来看,乾隆一生的活动积极面是主要的, 消极面是次要的。 乾隆作为一个在清代全盛时期君临天下60年的多才多艺,治政务实,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的皇帝,对我国当时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