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老子

_5 佚名(现代)
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不是过错,除了极度的厌世者以外,人人都热爱生命。《伊索寓言》中说:有一个老人上山砍柴,把柴扛在肩上走了很远的路,又渴又累,把柴撂在路边歇脚时说 :“还不如死了的好 。”死神一听忙跑过来问他需不需要帮助,老人反而说:“请你把那捆柴放到我肩上 !”寓言中这位老人这时的变化,很有人情味,也很见人生道理。
子祀、子舆、子黎、子来四人认为生死存亡属一体。
子舆生病了,子祀去看望他。一进门子舆就说:“你看,老天真了不起,竟然把我的形体弄成这般模样 。”子祀抬头一看,只见子舆背弯得像骆驼,头低到肚脐底下,和过去相比完全成了另外一个人,但他看起来若无其事,还像过去一样谈笑风生。
子祀问他说 :“你嫌恶这种样子吗 ?”老子传                      137
子舆回答说 :“我为什么要嫌恶呢?假如我的左臂变成了鸡,我就用它报晓;假如我的右臂变成了弹丸,我就用它去打鸟来烧着吃;假如我的尾椎骨变成车轮,把我的精神变成马,我就坐着马车到处游玩,还用不着另外去找交通工具。
“再说,生是顺应自然,死也是顺应自然,如果心安理得地顺应自然,那么生死哀乐的情感就不会产生,也就解脱了对死亡恐惧的束缚 。”
不久子来也病倒了,他的家人围着他哭个不停。子黎来探望他,让子来的家人滚开,不要惊动正在变化的人。
子来很高兴,说 :“自然给了我形体和生命,让我在青壮年时勤劳,让我上了年纪清闲,又用死来让我得到充分的休息。我既然把‘生’作为喜事,又有什么理由不把‘死’当作喜事呢 ?”
生理上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没有必要为此而坐立不安的,心理上的衰老倒是非常可怕,关键是要在精神上永葆青春。对死亡的恐惧会加速自己的衰老,而衰老又加重了对死亡的恐惧,这样的人会更凄惨。
天下万物有生必有死,死是天地之理,自然之情,用不着伤心。
老子传                      138
第八章  冷眼看老子
老子也是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是因为他的思想深远,而且是从常人所注意不到的角度看问题,使人们不能很轻易地了解他,因而觉得他有点神秘。
因此,有的人神化了他,有的人歪曲了他,这种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鲜见的。
要以对平常人的心态去了解老子及其思想,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老子的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因为老子的思想也是以救世为目的的,他主张的救世方法,是博大的,深刻的。
由于人类思维及语言的局限性,有些深远的东西还不能用“跃然纸上”来描述,这就需要更多的悟性。抓住了老子思想的核心,悟起来就不会非常困难了。要结合自然万物,以最朴实的态度去参悟,所谓的玄而又玄,只不过是人们的思想方法出了问题。
老子不迷信,不相信有神,只相信有自然万物,只相信在自然万物中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即是“道”之所在。
老子的表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拘于古汉语语言的不足,不能很好地被人理解。同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不能找出更合适的出路。所以说我们要了解老子老子传                      139的生活年代及生活经历,设身处地地去了解老子思想的核心。不能抓住只言片语乱加指责,要从宏观上、思想主体上去分析老子思想,不要犯了“以今人要求古人”的错误。
有些人可能十分困惑:老子这样伟大的智者干嘛痛恨智慧?干嘛要咒骂文明?
可以说,正因为老子智慧过人,他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智慧和文明的诅咒者。当别人陶醉于文明所带来的进步时,他敏锐地发现了这种进步所伴随的消极影响。普通人只看到了文明所带来的福利,而他却看到了文明所结下的苦果。
当然,老子思想中也有如今所难于苟同的地方。这些只是细枝末节,无损于其核心部分。
所以,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把握老子思想的核心,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
世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着的,这一点老子也不否认。
老子曾说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这是因为当时人们尚不明老子。而今,我们了解了老子及其思想,就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老子思想,“知易知,行易行”。
首页 上一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