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震撼世界的女领袖》

_2 陈鹰翔(现代)
  身材魁梧的庇隆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中登上了主席台,发表了简短的演讲后,他庄严地称:“我是以人民公仆的身份站在这里的!”全场又一次掌声雷动。
  演出结束后,满怀喜悦的庇隆来到后台,顿时围上来一群他的崇拜者,纷纷向他索取签名。庇隆从容不迫地接待着这些崇拜者,面带微笑,熟练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庇隆上校,您能不能在我们的广播节目中,就当前国家的现实生活发表一些意见呢?”
  庇隆抬起头来,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好似一股电流激起了他心中蛰伏已久的某种东西,他看到了埃娃那双泉水般清澈的眼睛。
  25岁的埃娃年轻美貌,姿色惊人。她有一双深褐色的大眼睛,微带着红色的亚麻色头发,浓密而华美,在头上高高地挽起发髻。她的皮肤白嫩如凝脂,经过恰到好处的化妆修饰,更显得嫩如花瓣。埃娃那绝伦无比的丽质和独特的欣赏眼光,使她的衣着完美贴切,这天,她身着白底蓝花的套裙,越发显得灵秀利落,典雅怡人。
  埃娃高人一筹之处不仅在于美丽,更在于富有独特的震慑男人的魅力。她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引人注目,她每做一件事都充满热情和富有戏剧性,她富有领袖人物的魅力和气质。这一天,埃娃征服了年长她24岁的庇隆——这个惯于征服他人的上校军官。
  庇隆也征服了埃娃。她后来回忆这难忘的一天时说:“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终于到了。我和庇隆上校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这一天是我新生活的开始。”
  演出结束了,他们的旷世之恋却刚刚燃起爱火。
宣传庇隆成为她唯一的工作,庇隆在政坛如日中天
  埃娃和庇隆上校共坠爱河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阿根廷轰动一时的新闻。而他们却没有因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甚至年龄的巨大差异而有所隔阂,他们彼此吸引、彼此欣赏、彼此爱慕。他们之间更牢固而持久的还有一条情感纽带,那就是建立一个崭新的阿根廷。
  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迢迢长路上,庇隆越发认识到埃娃对他是举足轻重的。他不但获得了军队的支持,还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埃娃是他得力的助手。
  自从和庇隆相恋后,宣传庇隆似乎成为埃娃唯一的工作。每天在直播间里,埃娃都要向听众鼓吹庇隆,用饱含感情的声音传达着对庇隆的热爱。
  埃娃与庇隆的结合使她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嘶但出色地完成了播音工作,还成斡隆的私人秘书,夜以继日地斡隆工作,甚至陪同庇隆到全国各省份巡视,发表演讲。她已经把自己完全献给了他和他的事业。
  这一对恋人比翼齐飞,在阿根廷政坛上刮起了一阵“庇隆风暴”,庇隆的威望直线上升。庇隆的雷厉风行、埃娃的细心周到使人们越来越相信,庇隆是阿根廷最出色的领导人,他应当成为国家首脑。
  庇隆如日中天的威望使当政者如坐针毡,更让他们心里忐旎安的是埃娃一浪高过一浪的宣传。庇隆极力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支持劳工运动,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反对解雇工人,鼓励工人组织工会,并关心各行业工会的发展。庇隆利用手中的军权在军队里培植亲信,提拔了一批中青年军官,组成以他为核心的“上校集团”,以取代“联合军官团”,他任命陆军上校贝利斯科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警备司令。他的措施触犯了政敌的根本利益,引起了部分高级将领的忧虑,他们组成了反对庇隆的政治联盟。
  庇隆的政敌们自发地开始孤立庇隆和埃娃。每当埃娃仪态万方地出现在餐厅或沙龙时,他们都故意悄然转身,拒绝和她说话,背后对埃娃指指点点,极尽谩骂之能事,诽污她的名樱埃娃和庇隆丝毫未将这些人的勾当放在心上,他们心里有一片更广阔的天空,有他们这些人永远也不可能具备的自信。埃娃经常挽着庇隆的胳膊出现在酒会、马球赛和珠宝店里,她落落大方地向人们挥手致意,满面微笑地与人交谈。庇隆也态度和蔼,似乎与谁都毫无芥蒂。
  这对比翼齐飞的搭档在下层人民中更加如鱼得水。庇隆是个非常善于鼓动情绪的演说家。1944年五一劳动节那天,庇隆出席了一个盛大的工人庆祝集会,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庇隆历数了他的社会和经济改革政策将会带给阿根廷人民的种种好处,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苦难的过去,更不要忘记满怀信心地展望比今天更美好的未来。他的动人心魄的演讲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暴风雨般的掌声。
  埃娃也是一个出色的演说家。有人评价说:“那个女人有一张天使的脸,有一条魔鬼的舌头。”她出自对寡头政治的仇恨和对穷人的真挚同情,大肆演讲,力主提高劳动者地位,宣传庇隆主义。一位记者曾问过她一个奇妙的问题:“杜亚尔特,你的政治观点非常激烈,富有战斗性,可是你脸上那种表情却那么温柔,你是怎么将这二者统一起来的呢?”埃娃作了绝妙的回答:“很简单,我认为在投身战斗时心中必须怀有爱。”从此“战斗的爱神”这个美誉传遍阿根廷全国,与她斡隆倾心竭力工作的形象成为绝配。
  埃娃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去影响庇隆,促使他认真地对待劳工问题,这使庇隆的政治倾向越发向左转了。不管对此评价如何,在埃娃的影响下,庇隆当时确实为阿根廷的工人做了一些好事:增加了农业工人的工资,规定工人每年有两星期照付工资的休假,由政府拨款50万比索建造收费低廉的工人住宅,为工人提供保健服务,修建工人疗养院等。
  庇隆一步步接近了权力的高峰。1944年2月,拉米雷斯内阁几乎全体离职,拉米雷斯本人在“上校集团”的压力下被迫宣布因“健康关系”辞职。法雷耳继任总统,庇隆当上了陆军部长,并自1944年7月起兼任副总统职位。
  埃娃满怀热情与兴奋地通过电波向人们报道一这喜讯。她曾运用生动的比喻描述她同庇隆的搭档关系:庇隆建筑居屋,她提供装饰;庇隆塑造躯干,她提供灵魂。
组织“无衫汉”掀起示威运动,拯救被投入海军监狱的庇隆(1)
  埃娃在政治事务上渐入佳境。她每个礼拜至少要抽两个下午同贫苦的群众接触,同他们无拘无束、完全平等地交谈,她带给穷人甜美清新的感受,与那些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官员完全不同。劳苦大众越来越拥戴她,希望能借助她解决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实际困难,从饥寒交迫到无钱看病,从子女入学到劳动就业。
  她在阿根廷首次提出保障妇女工人的权利。她认为妇女应该组织起来,成立自己的工会。她带领女工与资本家谈判,争取更高的工资、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在怀孕和哺乳期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在埃娃的不懈努力下,不久,布宜诺斯艾利斯几家大纺织厂的女工普遍提高了薪金,建立了女工专用的休息室,怀孕女工休假制度也初步建立起来。
  埃娃与庇隆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但是生活并不总是鲜花和掌声,一场暴风骤雨随之袭来。
  由于庇隆和埃娃在对外政策中宣扬阿根廷民族主义情绪,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美国一直力图加强它在阿根廷经济中的支配地位,而阿根廷对美国的不妥协令其十分恼火。埃娃在这次对峙中表现出她对美国的极度反对,她声称:“要把阿根廷经济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监控和支配下彻底解放出来。”
  庇隆也公开支持这一观点:“阿根廷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我们不需要美国人教我们怎样去做。”
  美国政府对庇隆-埃娃领导的劳工运动感到恼火。1945年5月,美国驻阿大使斯普鲁伊尔·布雷登到阿根廷后,公开支持阿根廷寡头势力发起反对庇隆的运动。他们甚至把矛头也指向了埃娃,到处散布谣言说“庇隆及他的情妇埃娃肆意渲染阶级仇恨”。
  埃娃对布雷登和寡头的攻击置之一笑。她对待美国,正如对阿根廷的寡头势力一样,有着深刻的仇恨。埃娃是一个阿根廷民族主义者,她对民族和祖国怀着拉丁人特有的淳朴而真挚的热爱。
  1945年6月11日,在6万人的劳工集会上,庇隆作了精彩发言。他富有煽动性地说:“那些人的攻击并非针对我和我的伴侣两个人,他们之所以反对我,是因为害怕你们,害怕你们威胁他们的统治,妨碍他们对阿根廷的统治,阻止他们对阿根廷的压榨。他们妄图打倒我,但我是打不倒的,因为有你们,有400万劳动大军和我站在一起!”
  埃娃经常用庇隆常讲的话来鼓动工人。她说:“我来自人民,我的心流着鲜红的血,经常发出呼唤的哭声。”她的秘诀是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获得民众的信任。
  在埃娃的组织下,阿根廷的“无衫汉”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示威运动,1944年7月开始,这场运动波及了4个省份中的6个城市。工人们排起浩浩荡荡的长队在街道上游行,人们打着“矣隆,不要布雷登”、“庇隆万岁”、“美国佬滚回去”等标语,散发五颜六色的传单,庇隆的头像被制成巨大的牌子,在众人簇拥之下向美国大使馆示威,军警在使馆边戒备森严,却不敢轻举妄动,他们知道,人民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这场斗争最终以庇隆的胜利而告终。一个月后,时任驻阿大使布雷登被阿根廷政府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而驱逐出境。
  但是,庇隆的政敌们正在积蓄力量伺机反扑。在庇隆制定了“正义主义”的社会和经济改革政策后,立即遭到了来自寡头势力和军队内部的反抗。他们不能容忍庇隆的这种别出心裁、违背他们利益的政策。一些寡头旁敲侧击地警告庇隆,提醒他做事要悠着点儿,连新任总统法雷尔也迫于各方的压力,不得不找庇隆“谈心”,让他适当让步以缓解局势。
组织“无衫汉”掀起示威运动,拯救被投入海军监狱的庇隆(2)
  其实,庇隆的改革并没有越资本主义制度的雷池一步,即便这样也是寡头势力所不能接受的。
  1945年9月19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保卫宪法和自由的运动”,有4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激进党、共产党、社会党在议会大厦前举行了群众大会,提出“恢复民主自由”、“有庇隆就没有自由”等口号。
  由于政局恶化,9月26日,法雷尔总统不得不宣布重新戒严。10月9日,庇隆的政敌、寡头势力的代表人物爱德华多·阿瓦洛斯将军在5月兵营步兵师起义失败后,再次发动首都卫戍部队叛乱。阿瓦洛斯将军指挥军队和民众包围了总统府,勒令庇隆下台。当时,忠于庇隆的空军企图阻止这次暴动,但没有成功。法雷尔总统在军方的压力下妥协了,他以为局势已无可挽回,连忙召见庇隆,不得不遗憾地建议他辞去在政府中的所有职务。庇隆面对沮丧的总统,被迫同意辞去副总统、国防部长和工会领导人的职务。
  但是,阿瓦洛斯将军对此并不满足,他认斡隆在劳工阶层和贫困民众中声望日渐提高,庇隆随时可能一呼百应,如果继续让其享受着人身自由,无疑对寡头势力依然是一个威胁。
  10月12日,在庇隆的寓所里,埃娃与庇隆相依相偎。“嘭嘭嘭”,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惊醒了两个沉醉在爱河中的人。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下子涌进来一群荷枪实弹的武装军官。
  他们冷冷地看着这位曾叱咤一时的大人物和他的爱侣,冰冷地宣布逮捕庇隆。
  让这些军官吃惊不已的是,这个无所畏惧的年轻女子,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军人,竟毫无畏惧,甚至发出了怒吼:“你们这些叛军!你们这些寡头的走狗!”、“你们放开他,他是阿根廷的领袖!”、“我恨你们!”
  几个强壮的军官轻轻巧巧地就将埃娃拖到了一边,尽管她拼命地挣扎,发髻散乱,泪如泉涌,用她的指甲和牙齿作为武器与军人搏斗,庇隆还是被暴徒绑架到房外的汽车上。埃娃冲到窗边,泪眼蒙眬中,汽车开走了,留下一路烟尘。她好像头一次感到了失败,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她把头靠在窗棂上,伤心的泪水如珍珠般串串滴落。
  当晚,庇隆被送上海军的军舰,投入位于马丁·加西亚岛的海军监狱中关押起来,而埃娃也遭到了叛军的软禁。
  埃娃决定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也要尽快把丈夫营救出来。她认识到,她的力量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但工会的力量、“无衫汉”们的力量足以使阿根廷山崩地裂。嘶是一个人,像庇隆曾经说过的,他们身后有数万劳工大军做后盾。
  埃娃很快擦干了泪水,整好了装束,她要让那些蔑视她的军官看到,把庇隆从海军监狱里救出来的正是这样一位被他们忽略的年轻女人。
  她趁看守不注意,偷偷溜了出去。她立刻赶往贝尔格兰诺电台,但被电台告知,她已被解雇。显然,阿瓦洛斯已提前下手了,敌人要封住她的喉舌,让她无法煽起群众的怒火。
  敌人的狡猾使埃娃心中复仇的火焰更加熊熊燃烧。她从不畏惧挑战,她将在挑战中获得更大的力量。
  很快,埃娃联系到了庇隆在劳工秘书处的秘书多明戈·梅尔坎特,他们分头去联系各个工会。庇隆的号召力又一次发挥了作用。制造工人工会表示“一切听命于埃娃”,食品加工包装业工会保证三天内也组织10万人,电话和邮电工人工会愿全力以赴,商业雇员联合会则要“推动一场支持庇隆的狂潮”。
  埃娃又奔走于各个工厂,到第一线发表演讲发动群众。她一次45分钟的讲话先后被43次热烈的掌声打断,她沉浸在一片狂热中,在这种热烈的情绪里,庇隆的好处被历历尽数,人们通过这个坚强的女人相信,庇隆是无辜的,是为了他们的幸福才被投入监狱的。
  1945年10月15 日,埃娃施展手段买通了一位海军官员,获得了半个小时宝贵的探视时间。
  庇隆虽然只在这里待了3天,却憔悴了许多,对局势和未来的担忧使他食不甘味、寝不能寐。他尤其担心他的埃娃,敌人会怎样对待她呢?
  埃娃的出现使他又惊又喜,但更令他震惊的是埃娃出奇的冷静和自信。她满怀信心地说:“亲爱的,你很快就会出来了,请相信我。”
  埃娃的自信在10月17日得到了有力的证明。25万至30万名“无衫汉”在天还蒙蒙亮时就从四面八方涌进首都五月广场,他们在总统府“玫瑰宫”前,声嘶力竭地喊着“还我庇隆!”“还我庇隆!”的口号,排山倒海似的声流回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街小巷,一浪高过一浪的口号响彻云霄,被激怒的劳工群众发出的吼声震撼得连广场都抖动起来。
  当晚11时,埃娃也来到汹涌的人流中,她出现在“玫瑰宫”阳台上,柔情万丈,伸开双臂尽力大喊:“让我们一起斡隆战斗吧!”人群中发出海啸般的应和之声。望着自己一手组织起来的游行队伍,埃娃欣喜若狂。她和示威者站在一起,对着政府大楼高声呼喊:“庇隆万岁”、“还我庇隆,否则就发生内战!”
  示威者所表现出的愤怒情绪使发动珍的军官们心惊肉跳。他们不情愿地看到,自己做了件有违民意的事情,他们不得不低头承认了失败。
  法雷尔总统害怕事态进一步发展会弄得不可收拾,他奉劝军官们妥协。法雷尔下令把庇隆从海军监狱中释放出来,让他来平息埃娃导演的这场“无衫汉”风暴。
  庇隆在狱中仅仅度过了5天,就在埃娃的努力下重见天日。庇隆重新回到了总统府,夺回了所有的权力。几天后,庇隆和埃娃公开在教堂里举行象征胜利的婚礼。当年,庇隆已经50岁,而埃娃只有26岁。
声望如日中天,却不幸得了子宫癌
  1945年的“十月事急是一场真正的危机,成斡隆政治生活中的转折点。庇隆随即宣布参选总统。每星期一,埃娃都要在广播节目中向平民阶层宣示丈夫的主张,发表带有浓重民族主义色彩的言论,尤其不避讳自己贫寒的身世和卑微的地位,以示与劳苦大众同心同德。竞选进程中,她成为阿根廷历史上第一位帮助丈夫竞选的女性、第一位在参加公众活动时与工薪阶层一样穿长裤而不像“夫人”们那样穿裙子的女性。
  1946 年2 月,庇隆在总统大选中以多数票获胜,当选为阿根廷总统,埃娃·庇隆也就成了第一夫人。从此,埃娃开始以第一夫人的身份跟工人打成一片,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成了一名出色的调解员。她善于用简明的语言把问题解释清常
  阿根廷,这个饱经风霜磨难的国家,百废待兴,外国的经济与道义的援助显得分外重要。埃娃以她个人的魅力,充当了第一大使的角色。巳是“无衫汉”的领袖,又是总统夫人,民间与官方发言人的双重身份完美地在她身上得到了结合。
  当庇隆登上阿根廷总统宝座后,埃娃的声望如日中天。然而,就在她一生中最光辉的巅峰,癌细胞侵蚀着她美丽的身体。1950年,埃娃被查出得了子宫癌,但刷没有放下政务去安心治疗,而是仍然继续勤奋地工作着,把疾病放在脑后。工会建议她在新的一届大选中出来竞选副总统。但庇隆心中有数,埃娃比他自己更受民众爱戴,就拒绝了工会的建议。1951年8月,埃娃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作为总统庇隆的竞选伙伴。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她将从幕后登上台前,更加尽情地施展她的政治才华。
  埃娃被提名副总统候选人立即遭到军官们的强烈反对。在军人眼里,这个仇恨寡头和帝国主义的女人是个危险的对手,他们决不能容忍这个女人对阿根廷的航向发生更大的作用。庇隆屈服于军方的压力,被迫让步了。
  在百万人参加的总统推选大会上,庇隆说服了埃娃并宣布了这项决定。埃娃的心被深深地伤害了。从此,她身体和精神上很快走下坡路,病情每况愈下。她在电台上发表了最后一次讲话:“我个人只有一个愿望,有一天,人们在撰写庇隆光辉的业绩时,请写上:在庇隆的身边,有一个女人,她竭力把人民的意愿转达给他,至于这个女人的名字,人民亲切地称她埃维耍”
  这次政治上的挫败,给了埃娃以致命的打击,她的健康迅速恶化了。1951年12月,她的子宫癌病情被进一步确诊。
  当年,她只有32岁。对于胸怀政治抱负的女强人而言,这正是鲜花开得最娇艳最灿烂的时刻,但病魔无情地袭击了她,如狂风暴雨般使她迅速憔悴下来。一些人回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埃娃每天在援助基金会花费20至22个小时,与底层民众见面,双手放到化脓伤口上、触摸麻风病人、亲吻梅毒病人……
  此前两个月,即1951年10月,在阿根廷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埃娃·庇隆的著作《我生活的目的》出版问世了。
  直到去世前不久,埃娃还挺起精神在“无衫汉”中穿梭工作。她除了要亲自接待“无衫汉”的来访外,每天还要阅读成千上万“无衫汉”的信迹她的名声越来越大,后来便越过了国界,在巴拉圭、乌拉圭、玻利维亚、秘鲁这样一些国家的劳苦大众中也开始产生了影响。埃娃在阿根廷“无衫汉”集会的最后一次露面,是1952年的劳动节庆祝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她向“无衫汉”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支持你们的庇隆,我们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为真正能代表阿根廷的正是我们。”
  1952年7月26日。劳工部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许多钟表的指针久久地停留在20点25分。阿根廷国家电台宣布:“埃娃·庇隆——国家灵魂,民族的精神领袖逝世,终年33岁。”
  对埃娃的追悼成了阿根廷意义重大的政治事迹为了哀悼她的离去,阿根廷政府宣布全国服丧,整整一个星期,除了对埃娃的顶礼膜拜外,国家的公共活动全部中止,同时,将重要城市拉普拉塔市更名为埃娃·庇隆市。
  为了将她的遗体永久保存,阿根廷斥3万美元巨资从美国购置了一具玻璃灵柩,埃娃的尸体经防腐处理后安放在里面。赶往首都悼念的队伍人如潮涌,70万人向其灵柩行礼致哀,有些人为此等待了将近15个钟头,最后,竟有16人因为挤撞而丧生,2千多人在混乱中受伤。人们疯狂地呼喊着“埃维吮,很多人痛不欲生,扑上去吻她的玻璃棺。政府不得不出动军队维持秩序,以免造成更大的骚乱。
  庇隆总统赞扬埃娃为阿根廷劳苦大众鞠躬尽瘁,是他们的一位不倦的战士。庇隆派还为她建造了纪念碑,其高度超越了美国纽约曼哈顿岛上的自由女神像。
  她的早逝像重锤一样敲打着阿根廷“无衫汉”的心房,阿根廷的劳苦大众沉浸在一片无限的悲恸之中。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阿根廷的寡头势力和帝国主义对她的死无比欢欣,敌对势力一直痛恨这个女人,认为她遗体的存在对他们依然是一个威胁。
  庇隆失去了埃娃的协助,如同飞鹰丧失了双翅,他的政治声望呈直线下降。1955年,庇隆的政权被军事珍推翻,他遭到了流放。庇隆主义也成了过眼云烟,唯有一簇火苗仍在熠熠闪烁,那就是埃娃的神话。
  埃娃死后几年,庇隆的生命中迎来了第三个女人,她就是庇隆的第三位夫人,后来的世界上第一位女总统──伊萨贝尔·庇隆。
人物速览
  海伦·克拉克于1971年加入新西兰工党,1978年起任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委员,1993年至2008年11月任工党领袖。1981年,她当选为新西兰议会议员,后历任新西兰政府住房部长、资源保护部长、卫生部长、劳工部长和副总理等职。1999年11月—2008年11月,她担任新西兰总理,同时兼任艺术、文化和遗产部长、行政服务部长、安全情报部长和通讯安全部长。
  她是新西兰议会中担任议员时间最长的女性;她是丹麦和平基金会年度和平奖获得者的第三位政治家;她是艺术爱好者,她在一次观看演出后,甚至跑到剧院后台为一名演员系上裙扣;她手上总是喜欢拎着个黑色大提包,看上去倒像一个女教师;她言辞犀利,工作作风强悍泼辣,对着反对党破口大骂“肮脏”、“无耻”、“龌龊”;嘶人多次说过是个好发火的“易燃物”;她是新西兰历史上第一个通过选举上台的女总理,并连续3次当选总理;她是迄今为止新西兰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她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自1965年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女署长……
  海伦·克拉克治国有方,她在任总理期间,使新西兰经历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高经济增长期。工作一丝不苟的克拉克也由此成为新西兰历史上最受欢迎的领导人之一。
  在2009年7月新西兰的一次民意调查中,前总理海伦·克拉克被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新西兰人。
政治观点与父亲相悖,不惜跟父亲大吵了一架(1)
  新西兰拥有风靡全球的电影《指环王》里的壮丽风景,拥有全世界最棒的牛羊肉和黄油,它还拥有“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的美誉,但是,如果问问新西兰人,他们会说我们还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政治家海伦·伊丽莎白·克拉克。
  1950年2月26日,海伦·伊丽莎白·克拉克 (Helen Elizabeth Clark)出生在新西兰密尔顿市一个富裕的农场主家庭,她是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个。
  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便把克拉克送进了离家很远的寄宿学校读书,让她过独立的生活。克拉克后来说,她刚进入寄宿学校时,见到同学们非常害羞,说话时声音都怕说大了,胆子很小。一段时间后,似乎改变了许多,尤其是胆子变大了,还能在班上参加演讲。克拉克一直在寄宿学校读到高中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奥克兰大学,攻读政治学,兼修文学。她获得了政治学学士学位后,继续攻读文学硕士并取得了学位。因为成绩优异,克拉克留校任教了8年。
  克拉克很早就对政治情有独钟,在担任奥克兰大学讲师期间,就开始步入政坛。虽然克拉克的父亲思想保守,并不同意女儿从政,但是克拉克从政的决心已定,嘶顾父亲的反对,一心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她的父亲持右翼观点,支持越战,她的观点与父亲相悖,为此,她甚至不惜跟父亲大吵了一架,然后冲到街上去参加反对越战的游行。
  克拉克在读中学时,经常参加新西兰民众反对美国出兵侵略越南,以及反对外国在新西兰建立军事基地等游行活动。随后,克拉克还在一些民间的反对南非种族隔离的群众组织中担任了领导角色。由于克拉克的行动及其政治观点正好与新西兰工党的政治主张一致,不久嘶新西兰工党看中。进入工党后的克拉克工作很出色,迅速成为工党的一员大将。
  1981年,克拉克正式进入政坛,成为了工党候选人,角逐中奥克兰阿尔伯特山选区的议会席位,并成功进入议会。在此后的6次大选中,克拉克一直牢牢地掌握着这个席位,成为新西兰议会中当议员时间最长的女性,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议会之母”。
  作为工党在新西兰地方议会中的一名要员,克拉克浑身都闪烁着才华与智慧的光芒。在议会中,她以善辩和谈锋犀利而闻名。那些非工党的议员们最怕这位年轻女议员,因为他们每次在与克拉克的对垒中,总显得不堪一击。
  在工党内部,克拉克也是以胆大且敢讲真话而出名,对一些损害国家和民众利益的贪赃枉法行为,她从不留情面,大胆而直接地提出批评。在她的治理和带领下,工党得到了新西兰广大民众的拥护,在民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1984年,在新西兰全国选举中,工党痛击了国家党获得大选胜利,克拉克也由此进入政府内阁,担任议会中负责外交事务的特别委员会主席。当时政府的激进作风让大多数观察家都大吃一惊,克拉克本人也不例外。
  工党夺得新西兰领导权后,就解除了对金融领域的管制,并在众多经济领域里大力推进改革。这些政策在当时的工党内部也引起了深刻分裂。
  在1984年到1987年这一届议会中,克拉克推动新西兰在外交政策方面作出了巨大的改变。她大力推动核裁军。1981年,她曾说:“只有当普遍存在一种必须进行裁军的想法时,核裁军才会真正到来。我希望看到新西兰,作为一个相关国家,在鼓舞可能进行核裁军的国际气候中发挥猾作用。”
政治观点与父亲相悖,不惜跟父亲大吵了一架(2)
  在克拉克的努力下,新西兰先是宣布自己是无核国家,接着又开始寻求在国际舞台上和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更加独立的姿态。当时,新西兰禁止美国的核动力船只访问新西兰,从而导致了新西兰与美国出现裂痕。
  20年以后,新西兰与巴西、墨西哥以及其他联合国成员国一起,组成“新议程联盟”,为推动世界核裁军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1986年,由于在推动国际和平和裁军方面发挥的猾作用,克拉克被丹麦和平基金会授予年度和平奖。她是获得该奖的第三位政治家。
  在朗伊·道格拉斯出任新西兰总理后,克拉克向新西兰政治中心又趋近了一步。1987年,克拉克先后担任新西兰政府住房部长和环境部长。克拉克虽然受到朗伊的重用,但她对朗伊所推行的改革并不赞成。她曾公开说,朗伊·道格拉斯的经济政策给新西兰造成了“巨大痛苦”,工党的自由市场改革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一手提拔过克拉克的朗伊并不喜欢她这个讲话不留情面的部下,曾多次说过,克拉克这个人“很枯燥”,是个好发火的“易燃物”。当时嘶嘲笑为“没有**的知识分子”。不过这名有着8年执教经验的前政治学讲师很快显示出了她特有的冷静和敏锐。那些曾经与她共事的人都说,她有一种特别的能力,使她能够在激烈的辩论中,毫无遗漏地吸收所有的细节,这也为她赢得了一个绰号“万事兼顾部长”。
  然而,正是克拉克这种无所畏惧的性格,进一步提高了她在党内的威信。当朗伊在1989年引退后,克拉克在党内的地位扶摇直上,相继拿下工党副主席、新西兰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总理的炫目光环。她主持了社会平等委员会,同时是内阁政策委员会、内阁行政委员会、内阁经济发展和雇佣委员会、内阁支出复查委员会、内阁国家机关委员会、内阁荣誉颁发和旅行委员会和内阁国内及国外安全委员会的成员。
  从1990年的10月到1993年的12月间,反对党执政后,克拉克成了工党党首助理、卫生部和劳工部的反对党发言人,并且是社会服务特选委员会和劳工特选委员会的成员。克拉克人气日旺,以致功高盖主,致使工党党首迈克尔·穆尔相形见绌,很快,克拉克水到渠成地取而代之,成了工党新一任主席。
  1996年,克拉克首次领导工党参加新西兰大选,结果出师不利,以微弱比分败北。1999 年,在新一轮的选举中,她所带领的工党在大选中赢得了120个议会席位中的49个,重新夺回了执政党的地位,49岁的克拉克也一举成为了新西兰历史上第一个通过选举上台的女总理。她也是新西兰的第二位女性总理。当年,新西兰第一位女总理珍妮·史普莉是在中期党内领导权之争后获得执政权的。
反对党把她描绘成一个权力欲望过强的女人
  自新西兰1996年引进德国式的议员名额分配制度之后,一个政党要单独赢得议会多数更为困难。对克拉克来说,连任不是问题,因此她毅然利用自己的高支持率,宁愿用提前大选来作一次冒险。传媒纷纷预测她可能无法赢得多数反而导致一个不稳定的联合政府产生,但克拉克还是与共同执政两年多的绿党“离婚”,转而与进步联盟党牵手投下了赌注。
  无论大选结果如何,这次政治冒险足以说明克拉克的野心——她正在一步步改写新西兰政坛“男性俱乐部”的历史。充满信心的克拉克在该国最大城市奥克兰说:“能够领导30年来首个对选民信守承诺的政府,我很自豪。因此,我认为我们还能再次领导新西兰。”
  这位前政治学讲师自从1981年跻身政界,一开始就以工作狂的风格赢得“无情感学者”的称号。她有一种惊人的能力,能在和别人辩论时滔滔不绝地引用无数事实与数据,以至别人把她叫做“什么都管部长”。澳大利亚政治分析家麦金利评论说:“克拉克是那种令人敬畏的政治家。”在国际政治圈,她独特而富于魅力的风范,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身处政坛几十年,克拉克经常遭到各种评论和攻击。对于各种指责,她只有一句回应: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新西兰最大的反对党国家党把克拉克描绘成为一个权力欲望过强的女人,指责她总想牢牢控制政府内的每一块领地。克拉克反唇相讥,斥责国家党造谣生事,捏造与她有关的性丑闻。她在一本授权别人所著的传记中说:“我最恨的就是国家党,他们都是些惹人生厌的家伙。”
  2002年7月28日,新西兰议会选举正式结果公布,由克拉克总理领导的新西兰工党在国会120个议席中赢得52个席位,克拉克由此成为新西兰历史上第一位赢得连任的女总理。半个月后,克拉克联合进步联盟党组成了新一届联合政府。
  克拉克曾在文章中说,她成为一名职业政治家,首先是出于天性,但也同新西兰宽松的政治人文氛围息息相关。她从来无须掩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理想,也很少感到政坛对于女性的偏见和阻碍。反而因为她的性别,得到选民和同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不过,在新西兰政坛上,女性并未得到特殊“照顾”。任何“关照”的做法反会遭到她们的反感。在一次竞选中,反对党的一位领袖曾表示,因为克拉克的性别,他只能在辩论中“礼让”一些。闻听此言,克拉克立即回应说,新西兰妇女在政治上同男性一律平等,所谓“礼让”,并非对女性的尊重。
身着休闲长裤出席国宴招待英国女王
  克拉克不仅有着自己成功的事业,更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她酷爱文学艺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样一位严肃锐利的女政治家声称,她最爱的小说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她对戏剧和音乐的热爱在她担任艺术、文化和遗产部长的时候得到了反应。她还非常热爱运动,对于徒步远足以及滑雪有着极大的热情。在克拉克的感染下,她的孩子以及丈夫也经常进行高山滑雪。即使是在她出任总理以后,她也不忘不时抽空前往非洲和南美洲登山。
  1991年,克拉克登上了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峰,她把此举描述为自己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2001年1月,她又登上了海拔6000米的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她甚至宣称:“总有一天,我会去攀登珠穆朗玛峰。”有着万丈雄心的克拉克,不仅是一位在仕途上勇攀高峰的人,也是一位在生活中勇攀高峰的人。
  克拉克把自己称为是“贪婪的阅读者”。出于对戏剧的热爱,她甚至还童心大发地在一出童话剧里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她追捧好莱坞影星汤姆·克鲁斯,在汤姆·克鲁斯来新西兰拍片之际,她甚至亲自赴片场探班,称赞汤姆·克鲁斯是亲切、年轻又具吸引力的男人。还有一次,她在奥克兰观看演出后一时兴起,甚至跑到剧院后台去为一名她喜欢的演员系上裙扣。
  政坛女强人克拉克还是一位非常热情的球迷。2004年7月,为了赶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间的一场橄榄球比赛,克拉克的车队不惜违规超速行驶,速度一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结果因此遭到了国内反对党的强烈批评。
  克拉克辩论言辞犀利,工作作风强悍泼辣。但是,她的私生活曾经颇受非议。20世纪70年代时,她与奥塔哥大学克赖斯特彻奇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彼得·戴维斯同居,引起了政治竞争对手的猛烈抨击。1981年,与彼得·戴维斯结婚后,按照西方传统,女人都要从夫姓,她却偏偏拧着干,一直保持自己原来的姓氏。为了全身心投入自己喜爱的事业,克拉克一直没要孩子。出于对妻子的爱,她的丈夫彼得也乐意如此。
  克拉克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引起媒体的强烈兴趣。她手上总是喜欢拎着个黑色大提包,看上去倒像一个普通的女教师。
  有传闻说,她丈夫彼得擅长走总理府的“后门”,曾向克拉克的高级私人秘书推荐自己的好友担任政府官员。对此,克拉克当即辟谣,并严厉斥责那些对她的家庭和家人进行恶意诽谤的人。她还为丈夫辩白说,彼得是个学者,他心里根本就没有政治,更没有什么阴谋。在暗地里攻击的政敌只好闭起了嘴巴。
  1999年,一起涉及克拉克与新西兰负责毛利族事务的部长多佛·萨缪尔的性丑闻一时间在新西兰政坛闹得沸沸扬扬。不过,久经风雨的克拉克不为所动,她任由媒体炒作,最终以清白之身,经受住了丑闻的考验。事后,克拉克严厉指责说,新西兰的政治正在“美国化”,像美国政坛那样乐于捕风捉影的攻讦政敌,她以一贯的直率作风毫不掩饰地痛斥反对党“肮脏”。
  自己身为国家领袖,克拉克也希望各国妇女都打破陈规,猾参眨2005年年底,克拉克参加在韩国釜山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韩国一家媒体记者向她提问“21世纪的领导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急,克拉克回答:“努力、节制、包容、关爱。”对于女性领导者,克拉克希望她们要敢于突破缠绕女性的重重传统壁垒及世俗偏见,女性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千万别畏惧闲言碎语。
  克拉克一直强烈支持新西兰有朝一日会脱离英联邦成为独立的共和国。2002年2月,当英女王伊丽莎白访问新西兰时,身为新西兰总理,克拉克有意身着休闲长裤而不是正式的晚装出席国宴招待女王。那天,克拉克在女王面前显示出的强硬风格,真是举座震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世界各国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
  独特的性格也使克拉克得罪了不少人,给她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克拉克每天在首都惠灵顿工作,而她和她丈夫住的房子却在北方的奥克兰。她的住宅就位于普通的居民区,又靠近马路,还没有警卫,她的那栋房子经常遭到反对者扔酒瓶、鸡蛋之类,而她竟然毫不在意。
连续3次出任总理,创造了女性政治家的奇迹
  每当新西兰大选临近的时候,克拉克就会开始化妆。被反对党国家党尖刻讽刺为“老**”打扮的克拉克会把头发弄得更时尚一些,再抹上一点腮红。她的顾问总是建议她软化一下自己那种看起来很有控制欲的严厉知识分子形象。不过无论怎么掩饰,这位新西兰政治女强人看起来变化都不是很大,伴随着她那颇具穿透力的严厉眼神,2005年9月17日,克拉克领导工党在议会选举中再次胜出,赢得了组建新政府的优先权。  
  这是克拉克多年来参加的第10次竞选活动了,也是一场胜负只在一线间的竞选。从1999年,她首次担任总理的时候开始,新西兰经历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增长——1999年-2004年里一直保持每年5%的经济增长率。工作一丝不苟的克拉克也由此成为新西兰历史上最受欢迎的领导人之一。
  不过,她的第二个任期也并非完全一帆风顺,她那种过分自信的领导风格也备受抨击。反对党国家党猛烈抨击了政府的管理不善,以及在税收等问题上的立场。尽管在过去5年中,经济增长率累计超过了20%,家庭收入却只增长了11%。那些工薪阶层感到,他们的生活没有改变,尤其是在邻国澳大利亚的同期平均薪酬增长了30%的情况下。
  在2005年5月初以前,克拉克的中左政治联盟一直在民意调查中遥遥领先,但是5月份,当政府宣布取消减税的时候,情况开始改变。随着反对党国家党承诺,一旦大选获胜,就将在2008年前将个人所得税削减39亿新西兰元,克拉克的工党支持率一路下滑,大选骤然变得势均力敌起来。   
  但克拉克仍然处处散发出自信。最后几天中,她所在的工党在民意测验中领先反对党国家党仅仅6个百分点,克拉克依然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最没必要担心…… 没有B计划,只有A计划,只有我将会讨论的计划,而我只有一个重点,就是9月17日将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2005年10月19日,克拉克如愿赢得了大选,她领导的工党与新西兰进步党组成新一届政府,她再次成为新西兰的总理。这已经是她连续第三次当选了,她创造了新西兰新的历史。
  2008年大选如期而至,克拉克梦想着续写自己创造的政治神话,试图寻求第四个总理任期。
  2008年8月份,新西兰审计署的一份审计报告指出,在2005年的大选中,除了进步党以外,其他的政党都涉嫌非法使用纳税人的资金用于自己在大选期间的宣传和广告费用,其严重性也以新西兰的两大主要政党——工党和国家党最甚。
  8月31日,克拉克发布公开信,为工党大选的资金来源进行辩解,自此提前拉开了2008年大选的序幕。工党和国家党作为新西兰国内的两大主要政党,轮番上场为自己的政党造势。9月12日,克拉克在惠灵顿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10月3日解散议会,并于11月8日举行大选。
  2008年9月初,新西兰国家党党首Don Brash的婚外恋丑闻曝光。Brash与右翼团体“经济圆桌”的第二把手、千万女富翁Diane Foreman有私情,且两人各自都有家室;这一事件对国家党的影响可谓5级地震,在国家党内,Brash的地位顿时受到了党内许多党员的质疑,一度党首位置不保;国家党陷入性丑闻的混乱之中。
  但是不久,国家党就扳回一城,9月18日,《调查》杂志爆料称,工党党首、现任政府总理克拉克的丈夫是个同性恋。报纸还登出其夫与另一名同性恋男子“不正常”的拥抱和接吻的照片,看来似乎证据确凿。克拉克不顾其女强人的光辉形象,忍无可忍地骂国家党人“无耻”、“龌龊”。
  国家党决心重夺执政党宝座,而工党也要继续自己的辉煌纪录。在国会里,两党之间的抨击甚至谩骂也拉开了序幕,两党党员围绕着选举资金的非法使用丑闻、两党党首的性丑闻开始了激烈的对抗,上升到了人格侮辱和诋毁。夹在两党之间的小党派们则为其所苦,不胜其烦。一些小党派议员表示,当两党的党员在国会中相互嚷嚷时,国会就像菜市场一样,根本袒到他们在吵些什么。
  2008年11月8日晚,根据新西兰选举委员会公布的选举结果,由约翰·基领导的主要反对党国家党在当天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击败已执政9年的工党,赢得政府组阁权。约翰·基将出任新一届联合政府总理。工党领导人克拉克当晚承认工党在选举中失利,并向国家党表示祝贺。她还宣布辞去工党领导人职务。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