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非是非非:世界经典趣味悖论

_2 孟云剑(现代)
第一反应是,“完了,迟到了。”爬起来找到表一看,七点半。“也许是表停了吧,没停呀。先起来再说。”
  洗漱完了,给服务台打电话,“您好,希斯庄园服务台。请问您有何吩咐?”“你好,请问现在几点了?”
“七点四十五分。”“天怎么这么亮了?”“我们这儿是这样的。”
  吃完服务员送来的早餐,时间还早,先去街上走走吧。
  城市干净、略显得有些古老,有些小巷的路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踩在上面就像与历史同行,说不出的怀
旧。
  走进巷口不深的地方有一位老人坐在路边,他面前摆着一堆鲜花。
  我走近看到两株粉红色不停摇晃的花,就问他,“老先生,这个是什么花?”
  “跳舞花。”
  “这个名字好奇怪。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你看这儿。”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只见它的枝干顶上有一片大叶子,大叶子背面长着两片小一点的叶子,这两片小叶子不
停的绕着花茎转,转一周后又反弹回来,来来回回旋转不停。
  听老人说这是一位王子和他的美丽、可爱的妻子变得,我在听他讲故事的时候就发现与童话中的灰姑娘的故
事差不多,不过我没有打断他,静静地听他讲:小蝶的舞鞋被后母施了咒语永远停不下来了,痴情的王子就与心
爱的姑娘相伴而舞,直到永远。后来终于感动神灵,但也只能解除一半的诅咒,所以他们只能在晚上休息。“跳
舞花”也是这样,在阳光下不停的舞动,太阳落山后就停下了。
  我买了两株,走出小巷的时候还沉浸在美丽的传说中。回到希斯庄园,赶紧将花放在窗台上,希望它们带的
那些生育它们的泥土还能继续给它们舞动的营养。
  我和麦力见面后,他带我先去了一趟市长秘书处,拿了两个卡片就出来了。我问他这是什么,他神秘地不说
。客随主便,由他吧。
  麦力开上他的越野车我们就出发了。大约一直向西走了三个多小时,中间又吃了点午饭,终于到了一个小镇
子,下车后麦力又找到一家马店,租了两匹马。“喂,我们到底要去干什么,今天看样子是回不去了。”麦力说
:“上马吧,本来就没想要回去。”不会吧,我可是人生地不熟的,这个险可冒大了。
  马儿们听话的很,我的意思是还没把我摔下来。路是越来越崎岖,似乎好像永远到不了尽头。我被折磨得也
似乎好像已经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只记得翻过一座小山、趟过一条小河、穿过一片树林、再跑过一片草地,最后
走进一片石林。
  定睛一看,我惊呆了。
  “我要进城去”“我要进城去”
  “我要进城去”
  入城者必须出示通行证,而通行证在城里。
  ——城堡的规则
  在我们面前是无数级台阶,直通天宇,在如此壮观的“通神之路”面前我感到有点发晕。
  “麦力,这是什么地方?”
  “我们就是要到这儿,这里被外面的人称为伊斯德城堡,它几乎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
  “可是我们怎么上去,阶梯好像几个小时也走不完的样子。”
  “我们租马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走这段阶梯的。”
  “骑马?没搞错吧。这可不是冒险,简直是在拼命。我还是自己走吧,总是能到。”
  “随你吧,反正只要太阳一落山,城门就关上了,你要是觉得来得及就试试吧。大不了我陪你在外面过一夜
。”
  “麦力老兄,咱们回去吧,我真不知道后面还会出现些什么。也许我已过了爱冒险的年龄了。”
  “快走吧,这不是冒险,而是去经历、感受一种生活。”
  我心里想,“还不是一样。”为了也别显得自己太胆小,虽然骑马上如此高的阶梯我做梦都没想过,可是那
又怎样,大不了摔个头破血流。可是我得罪谁了,要接受如此的考验。
  麦力似乎已经很熟悉了,骑着马踢踏踢踏地不断向上,很稳妥嘛。我轻轻地抚摸着马头,“马兄,拜托了,
我可是第一次来,您多留神。好了,走吧。”
  提心吊胆的上了阶梯,越来越高,我慢慢地回头一看,晕!赶紧看着前面吧,还是。不过这位马兄还是很给
面子的,如果我闭上眼就好像在平地上一样,没有丝毫的颠簸感。看来这些马都经过训练,专门用于满足这条通
路的需求。
  马上就接近上面的平台了,马儿也有些兴奋,猛地向上一跃。这一跃太突然、太有力了,于是我耳边只听风
声嗖嗖的,然后就听见“啪”的一声,然后就感到浑身发酸。
  我慢慢地睁开眼,麦力紧张地扶着我,看见我睁开眼了,急忙问我:“怎么样?”“好极了,幸亏不是在路
中来这一手。”“还有心说笑,起来吧,都怪我自己走得太快,没想到这马见了你也会激动。”
  平台上更加广阔,原来那些是依山坡而建的共计一千一百一十一级台阶的阶梯,就是这个山上的城堡为来人
修建的“迎宾大道”。
  终于走到城墙下了,但见已有几个人在排着队等着进城。这是怎么回事,进城还要搜身不成,太岂有此理了
。我于是问麦力这是怎么回事,他说这些人没有通行证。他指着城门边上的一个告示说:“你看,那上面不是写
着吗?”
  入城通告:入城者必须出示通行证。
  “那我们也没有呀!”我着急地说。
  麦力拿出在市长秘书处要来的那两张卡片,“这不是。”我伸手接过来,只见上面写着:伊斯德城堡通行证
。下面是某人的签名(看不懂),卡片的背景可能是整个城堡的全图,雄伟壮观,给人无限遐想,似乎从中能找
到一个人最想实现的梦想。看着城堡的画面,我竟有被一种巨大的力吸引的感觉,而且思绪很难离开,似乎连自
己的思想也被一个东西紧紧地抓住了。
  “喂,走吧。”麦力牵着两匹马站在队伍的最后,看来我们是今天进城的最后两个人了。我再不敢看通行证
上的城堡了,赶紧交还给麦力,还是让他拿着吧。
  这时只听前面一个中年人与卫兵争吵起来。卫兵说:“这是长老会的决定,必须有通行证才能进城。”那人
气急败坏的说:“我的通行证已经办了,可是还没拿到手。我进去就可以拿到。”卫兵耸耸肩膀,很无奈地说:
“那没办法,你通知你的朋友给你送出来吧。”“我现在怎么通知他。本来说好的是明天来,我提前到了。”“
那还是等明天吧,您最好还是到迎客室休息一夜。”我想起刚才上了台阶后看见一个漂亮的小院,大概就是他说
的迎客室了。那人大声说:“我可是你们长老会请来的客人,你们会遭到惩罚的。”卫兵愣了一下,态度变得恭
顺了一些,但是仍坚持说:“对不起尊贵的客人,不过如果我们放您入城,明天我们一样会遭到惩罚的。请您让
开,还有人等着进城。”
  看着那位尊贵的客人无奈地走了,我觉得好奇怪,城外的人必须得到从城里开出来的通行证才能进城,但至
少要在城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签发通行证才合理呀。否则我们要出一趟国岂不是只能等待。
  幸亏我们提前拿到了这张奇怪的通行证。我们终于进城了,恍惚中我这一天就像是在梦游。
  只要答题就行只要答题就行
  “为什么有的商品越是涨价,消费者反而越是购买?”
  ——商品悖论
  我们终于在天黑之前走进了这个像是虚幻的城堡。
  麦力问我要住什么样的旅馆,我说当然是越好越好了。可是麦力笑笑说:“住什么样的旅馆都要付出代价的
,越好的旅馆越麻烦。”我奇怪的问:“什么叫越麻烦?难道你没带钱?”“我本来就没带钱。”
  “什么?”
  麦力为什么总爱笑,“我们碰碰运气吧。”
  我们找到一家门面蛮不错的旅馆,麦力看了看说:“进去吧。”
  服务员很热情:“请问两位客人想住什么级别的房间。”兜里连一块钱都没有,还谈什么级别,让住就不错
了。
  麦力说:“普通房间。”
  “好的,”看来服务员不是势利眼,他随手从架上拿了两个卡片,“请两位回答。”我赶紧说:“他是麦力
,我是……”
  “对不起,不是问两位的姓名。请回答问题。”回答什么?住店还要回答问题?
  麦力这小子事先什么都不对我说,竟让我出洋相。我干脆还是装聋作哑吧。
  服务员拿出其中的一张卡片念道:“一只有六个面的骰子(俗称色子),前九次的投掷结果都是一点,那第
十次呢?仍然出现一点的可能性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六分之一?”
  麦力露出一丝得意,“当然还是等于六分之一。这是一个简单的概率题嘛。”看他得意的样子,我心想知道
这么弱智的问题有什么值得得意的。我插话道:“必须保证这支色子没被灌进铅或水银什么的,否则我认为大于
六分之一的可能性更大。”
  服务员看了我一眼说:“这位客人如果回答出下一个问题,两位就可以住一间中等套房了。”“什么?这么
简单?那还额外收钱吗?”服务员愣了一下,“这位麦力先生没有给您说过吗?只要对问题做出合理回答的人都
不收钱。实际上,我们这个城堡根本不用钱,如果不能回答问题,什么都得不到。”
  哇,这种冒险还是蛮安全的嘛!
  “来,问吧!噢,什么叫合理的回答?”
  “只要你自己能解释清楚。”
  “如果答案并不是真的正确又怎么办?”
  “我们欢迎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这么自信,难道他们都是深藏不露的此道高手。这一下可激发了我的斗志,来吧。
  服务员拿出第二张卡片,“为什么有的商品越是涨价,消费者反而越是购买?”
  “有这种情况吗?”我想,“但这个问题我好像在哪儿听过,这种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商品价格与消费者购买是成反比的,意思就是,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减少购买此种
商品,转而购买可以替代的类似商品,比如今年西瓜不断涨价,也许我们就会倾向于多买点哈密瓜或者其他水果
。但是当一个商品没有替代商品时,我们就会有点担心了,如果米面都不停地涨价,每天商场里的标价签都在更
换,也许我们就开始考虑囤积点粮食了,只要这种趋势没停下来,我们也会越买越多。
  所以我说:“这种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般都是指那些缺少其他替代品的商品。”
  服务员又问:“还有补充吗?”
  我一愣,原来都知道,并且还有更多的内容。
  麦力说:“我想可能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在物资紧张的时候,比如大的自然灾害,或者战争时期。”
  我说:“但是那时候的汽车恐怕降价也没人要。你说的物资是不是太笼统了?”
  “的确,应该说是生活必需品,越涨价说明这类物资越缺乏,所以大家就更积极地购买。”
  服务员说:“我想你们已经基本说明白了。”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麦力和我一样对经济学一点也不懂,只是顺着思路“猜猜”而已。
  这时我想起另一件事,“麦力,我们想要吃饭怎么办?是不是也要答题?”
  “当然了,刚才不是告诉你了吗?这里的货币就是‘回答问题’。”
  我还是先睡一觉吧。
  第二天一早我们用两个答案换来了一顿丰盛的早餐。
  出了旅馆,天气真好,今天可要好好的找几个问题,多买点贵重物品。可是麦力却催着我跟他走,“我先带
你去城堡的后花园。”后花园?那是个什么地方?有东西赚吗?
  这时我的电话响了,是公司总部打来的,“你的返程机票已寄去,大后天启程没问题吧?”“你们都把机票
寄来了,还要问?有问题,能不回吗?”“对不起,不能。”“好了,现在你帮我一个忙,查查我在什么地方。

  只听那边敲击键盘的声音,“找不到你的位置,难道你迷路了?”“没有,谢谢,再见。”
  我明明记得带的是全球定位的手机,难道又搞混了,我决定回去就把这个手机扔了。
  我们骑上马,向城堡深处走去。渐渐地,街道变成了乡间小路,社区换成了农田,电线杆被树木取代。啊,
太美了,空气如此清新。
  我们边走边聊,慢慢地我才知道,原来麦力来过几次,对市镇比较熟悉。但是到了城堡的后花园,他发现这
里的人都不跟人说话,几次都没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镇里的人对此也“故作神秘”。麦力这次约我来还是想探
探究竟,原来我在这位同行眼里还是挺受重视的,我会努力的,麦力!
  我们走到村口就将马拴在路边大树上了,徒步走进这座后花园。
  只见沿着路边弯弯曲曲的间隔一段就建有一两间小房子,门口都种着些花草,我居然看到好几支“跳舞花”
。它们仍在不停地翩翩起舞。
  门边、树下、小院子里到处都是年轻人,不过都是独自一人。有的静静的坐着,有的来回踱着步,有的眉头
紧皱,有的低头发呆,有的仰头叹息,有的自言自语,有的大呼小叫,还有的躺在躺椅上半睡半醒……我简直看
呆了!
  我们走进一个小院,主人也不理睬我们,自顾自的看书,有三个小孩子在屋边的一片空地中间坐着争吵不休
。麦力走进去自己倒了两杯茶,递给我一杯。没人管?
  我想小孩子可能会好说话一点,就走到他们身边,“小朋友,你们好。”没反应。“你们在讨论什么呀?”
没回答。“能告诉我吗?”没动静。“也许我能帮你们。”没回应。“也许……”都走了。我回头看见麦力摇摇
头,看来又是在重复他的经历了。
  我把躺椅搬到一棵树下,眯着眼躺在上面舒服极了。让我再清理一下今天的经历。
  城堡的后花园城堡的后花园
  思考的秘密
  当我静下心来认真地琢磨时,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们一定在思考什么大秘密。可是这是一个什么秘密呢
?竟会令人像是着魔一般。我坐起来,看见麦力靠着一株大树快睡着了,“麦力,我想到一个好办法。”麦力一
下跳了起来,“什么办法?”“我还以为你睡着了呢,他们不是不跟咱们说话嘛,现在咱们找一个自言自语的家
伙,听听他在说些什么。你看怎么样?”“对呀,我以前怎么没想到。”“你想到了还叫我来干什么。”
  说做就做。我们在村子里转,看谁在自言自语。
  我们终于看见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自己唠唠叨叨的在说什么。我俩赶紧绕过一片西瓜地,反正他也不理
我们,走近年轻人身边时我们也沉默着不说话,像是没事人一样。竖起耳朵听。
  “我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想半年,我还有没有希望?”到底是什么问题快说出来呀,我俩更
着急,快往下说。
  “这怎么可能,学的东西越多、知识越多,人反而更无知了?为什么?”什么越多就更无知?他在琢磨什么
问题?
  “一个圆大,一个圆小。一个圆大,一个圆小……”
  麦力忽然自言自语道:“一个圆比一个圆大,一个圆比一个圆小,嗯,原来是这样。”
  那个年轻人抬眼看了麦力一眼,向远处走了几步,没理我们。麦力接着说:“对,就是这样,如果这个圆大
一点,那么另一个就……对,没问题。啊,歇一会儿。”然后走到我跟前背对着那个年轻人,“哎,那家伙过来
没有?”我的余光看见那个年轻人犹豫着想过来,又停下了,就赶紧对着麦力大声说:“对呀,你怎么想出来的
?太奇妙了。”然后我们压低声音,假装议论着什么,不时地表现出喜悦的样子。那个年轻人终于忍不住了。
  “两位好。”
  “你好,”然后我和麦力继续讨论,“你的问题想得怎么样了?”“差不多有结果了。”
  年轻人按捺不住,“请问两位思考的问题一定很难吧?答案通过了又可以晋级了,真是恭喜呀。”麦力赶紧
说:“多谢多谢,同喜同喜。看你的样子也差不多了。”
  “唉,别提了,这一个问题都快半年了,几次想出的答案都被驳回了。再这样下去,我是没什么希望了。”
他的意思好像是说,问题都是从某个地方传出来的,回答成功的会增加级别,然后最终能得到什么东西。可是我
们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跟他周旋呢?
  这时麦力说:“其实我的问题也折磨了我很长时间了,不过这位朋友是从一个遥远的国家来的,我就与他讨
论了一下,没想到居然找到了思路。真是万幸。”我和麦力交换了一下眼神,意思是我什么时候和你讨论过问题
,万一被人戳穿了怎么办?可是麦力不管我的暗示,接着说:“这位朋友的思路与咱们大不相同,也可能是咱们
太执著于答案了,或者就是当局者迷吧。反正他也不会争什么级别,你要是愿意可以与他交流交流。如果不方便
我可以回避一下。”
  “哎,不用回避,不用回避。我知道我的级别一定没您高,只是大家都忙着想自己的问题,争取升级,那还
顾得上提携后进。难得您愿意帮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年轻人原来也挺喜欢交流的嘛。
  麦力低头沉思了一小会儿,“那好吧,你就给这位朋友说说吧。”
  我忙说:“不敢、不敢,大家一起交流、探讨。”我其实是生怕提不出任何建议,这可令人家大失所望了。
年轻人邀请我们一起到他家坐下慢慢谈,好吧,既来之则安之。
  这个年轻人叫索斯,他家是一幢两层的阁楼,一楼的家具豪华得很,二楼则简单了许多但很精致。他们有自
己磨的咖啡,还有自己种的茶。我还是习惯喝茶,没想到的是索斯家里居然对茶道也蛮有研究的。
  他听说我爱喝茶,就下楼从储藏室里拿出一个大包来,拆开两层塑料纸,揭掉封缝的胶条,打开大铁罐的盖
儿、又一个盖儿,然后取出一些茶叶让我看看怎么样。我一看颇像我国福建省产的银针白毫,“这很像我们国家
一个地方产的茶叶,我们叫它做银针白毫。不知是不是一种?”索斯高兴地说:“不错,我们就叫做银针。听老
人说原产于国外,不知道是不是你们国家,但看来差不多。你们等一下。”
  麦力笑笑说:“他可是找到人说话了,又不知拿什么好东西去了?”一会儿索斯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套茶具
,“你看这套茶具怎么样?”我一看,对刚才的白毫又多了几分信心,“这个应该是黑瓷,也曾在我国一些地方
盛行过。黑盏配白茶,绝妙呀!”据说黑瓷茶具在我国宋代时盛行于福建一带,而银针白毫又产于福建,所以我
想也许这个地方的确有前辈曾经去过中国。于是三人就边喝茶边聊了起来。
  大圆与小圆大圆与小圆
  知道得越多就越无知。
  ——知识悖论
  索斯迫不及待地说:“我在半年前得到的问题是,一个人知道越多就会越无知。”
  原来是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非常博学的人,别人有什么问题都来求教他。但他却总是发愁,有一次他
的学生就问他为什么总是不高兴。
  他说,“你们有问题就来问我,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多么无知。”
  学生感到很奇怪,“老师,大家都知道你是最博学多识的人,你怎么说自己无知呢?要是连你也是无知的,
那我们不是更一无所知了吗?”
  老师随手在地上画了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他说,“大圆里面是我的知识,小圆里面是你的知识。我的知
识的确比你多,可是你知道圆外面是什么吗?”
  那位学生说,“圆的外面?什么都不是呀。”
  老师略微笑了一下说,“其实外边就是我们不知道的事物,你看哪个圆的周长大?”
  “当然是大圆了,难道不是?”
  “是大圆,没错,可是你看,它接触的未知事物是不是更多。”
  “啊,对呀,可是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知道得越多反而越无知了呢?”
  索斯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知识越多反而会越无知?
  麦力说:“按理说,知识越多当然无知的就越少,可是这位老师的比喻也很恰当,的确是大圆所接触的未知
事物更多一些。但是难道知识越少反而更‘有知’吗?”说完两个人都把目光转向我。
  我也有些奇怪,“在我们国家有句俗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到头来还要变得‘更加
的无知’。我们不停的‘苦作舟’又图什么呀!可见在这个比喻中一定存在某些不对的东西。”
  索斯和麦力都点点头表示同意,可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索斯说:“我这半年都在想这个问题,明知道这种说法不对,可就是说不出来。但我觉得应该是这个圆周的
比喻有问题,圆周越大——知识就越多,这没问题,但是如果外面是未知的事物——那么的确就知道得越少了。

  麦力问:“为什么就越少?”
  “未知的东西越多当然知道的就越少。”
  一点灵光在我的脑中闪现,“好像不对……”
  索斯激动地望着我,“怎么不对?”
  我努力地集中精神试图抓住那一点灵感。我们三个人都安静下来,各自琢磨起来。
  我努力地在想,“为什么一个人未知的东西越多我们就会说这个人越无知?……我们说这个人越无知,难道
这个人就无知吗?……谁来决定一个人是不是无知?……谁能决定一个人是有知的——博学多识的。我们是谁?
别人!……别人怎么知道另一个人是不是有知,就好像别人怎么知道我是无知还是有知呢?……通过什么标准来
做这样的判断呢?……标准,什么是这里的标准?……老师说‘我比你的知识多’——老师还是承认了自己的知
识多。这是一个标准。……‘所以我比你无知’——这是因为‘我接触的未知事物多’。‘我接触的未知事物多
’——那么老师是知道自己接触了未知事物,也就是说老师知道存在这些未知事物,虽然并没有掌握这些未知事
物。……而学生因为知识少,反而接触的未知事物少,结果反而不无知?……不对这里有问题!”
  我喘了口气,“未知的东西多并不意味着知道的少!用数学的话说就是:它们之间并不成反比。不但不成反
比,恰恰是成正比——未知的东西越多说明此人知道的越多,正因为知道的多,所以接触到更广泛的领域,而在
这些领域中的知识还是没有被此人掌握的。”
  我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但是为了不要忘记这个思路,我赶紧告诉他们俩:“你们先不要打断我,我说的
你们都先记着,等我说完了咱们再讨论。”我赶紧将上面的想法说了出来。
  麦力说:“好像有点意思了,问题似乎出在我们怎么理解‘有知’和‘无知’上。”
  索斯也说:“没错,什么才是两者的标准呢?”
  我们三个人赶紧拿出一张纸,试着描述一下。把这张纸当作所有的知识,再画一个圆,圆的里面表示我们已
经获得的知识,外边表示我们还不知道的知识。这就是故事中老师讲的意思了。他说由于圆大,所以接触的未知
事物就多,这没错,他又说,所以就更无知,不对了。知道未知的事物多并不等于自己知道的事物就少,而“无
知”并不是对自己已经拥有的知识的评价标准,所以我们不能用未知事物的多少来衡量已知事物的多少,而只能
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标准来衡量。
  好比说,一个人知道的所有知识另一个人都知道,而第二个人又知道一些第一个人不知道的知识,那么我们
就可以说第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无知”。我们就不能拿一个没人知道的事来衡量谁无知,比如外星人是否存在
?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显得很无知。但是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对这个问题很无知,或者知道这个问题不是自己
能解决的,并不能说明他就会比另一个根本不知道这个问题的人更“无知”。
  让我们再回来看手上的纸,这里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把圆的周边作为“无知”的多少,真真的无知是那个封
闭的圆周线以外的整个空白。
  我们三个做出最后的总结:在这个奇怪的比喻里我们不知不觉地用了两个标准,一个是有知——这个标准是
相对的,即不同的人之间经过比较后才能说谁的知识更渊博,比如现在多以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来衡量这个人的
知识量,这是社会定的一个标准——用于衡量一个人掌握了多少知识的标准。当然这个标准并不是衡量一切知识
的标准,而只是“有知”标准中由某个社会制定的或者是约定俗成的一个标准,同样的道理,不同的社会用于衡
量“有知”的标准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但还有另一个标准,衡量“无知”的标准——这个标准是绝对的,即它是不能被制定出来的。原因是“无知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