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哲学名著】》

_4 方克立  李兰芝(现代)
史墨不仅论证了鲁国的政权由国君转移到大夫手里的必然性,而且还分析了促使这种转化的原因,那就是鲁君代代失政腐败,不得人心,而季氏代代勤于治理国家,受到人民的拥护,因此人民抛弃鲁昭公,他虽然死在外地,也没人怜惜。这就是说,季氏由于勤于治国,受到人民拥护,有了强大的势力,才使他由辅佐的地位上升为君主的地位;鲁昭公由于失政、失民,势力变弱,才使他失去了君主地位。由此看来,史墨已初步猜测到了主辅地位转化的条件,那就是失民还是得民,得民必然强于失民,强者必然居上位,并断定这是“自古以然”的历史规律,也是符合自然变易规律的(“天之道也”)。
这是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代言人史墨所提出的革命哲学。这种革命哲学批判了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也批判了反对社会变革的形而上学观点,表现了史墨主张突变的发展观和无神论思想。
43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53
孔丘:《论语》(节选)
作者及作品简介A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南)人。春秋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自幼在鲁国受到文化传统、宗法传统及贵族世家的熏陶和影响,因而“十五而志于学”。17岁时已懂得一些“礼”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20岁以后做过放牧管理员(乘田)
和仓库管理员(委吏)
,并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顽强刻苦精神,通过勤学好问的自学道路,学会了礼、乐、射、御、书、数六项基本功。到30岁左右,已通晓“六经”。
51岁时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中都,今山东汶上县西南的中都县)。
52岁时升为大司寇。
55岁时弃官离鲁,周游列国,在外奔走了14年,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始终未被采纳。
68岁时又回到鲁国,把主要精力用在整理古代典籍、教授门徒上。他培养了许多学生,据传先后共300人,其中最有名的70余人。
《论语》一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成书
44
6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约在战国初期。
“论语”的“论”是“论纂”
、编排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
“论纂”起来。此书共有20篇,每篇的头两三个字为篇名,无实际意义。篇中是由数量不等的话段组成,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有492章,约1300多字。它不同于论说体著作,各篇、各章之间没有逻辑的必然关系。
《论语》汇集了孔子的思想学说,其核心是“仁”。这一核心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的“仁”学思想正是这新旧交替、大变革时期社会思想的反映。
“仁”这个概念,早在西周初期就已经提出,到了春秋时代,随着奴隶不断解放,民本思想的产生,人道原则的确认,“仁”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论述。孔子对这些论述进行了总结和创造性的发挥,创立了仁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把“仁”提升为哲学范畴,这是个重要贡献。下面选文都是孔子对“仁”的论述及与“仁”有关的内容。为了突出这一思想内容,选文没按原来篇章的排列顺序。
《论语》的注释本很多,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程树德的《论语集解》和现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可以参考。这里的选文,依据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本。
原文A B樊迟问仁①。子曰:“爱人。”
45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3
(《论语。颜渊》)
注释A B①樊迟:春秋末齐国人,一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学生。
原文A B子贡曰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②,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③!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④!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⑤。
能近取譬⑥,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注释A B①子贡:春秋末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的学生。
②博施于民: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济众:帮助大众生活得好。
③事:止。
④尧、舜:传说中的两位上古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病:动词,以为不足,或难以做到。诸:“之乎”的合音。
⑤夫(fú扶)
:文言中的发语词。立:自立。达:通达。
⑥近取譬:就近以自己作比喻。
原文A B仲弓问仁①。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
46
8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②。“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注释A B①仲弓:春秋时鲁人,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
②邦:指诸侯的邦国。家:指大夫的采邑。
原文A B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注释A B①恕:宽恕,原谅。此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A B子曰:“参乎①!
吾道一以贯之②。“
曾子曰:“唯③。”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④。”
(《论语。里仁》)
47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93
注释A B①参(shēn申)
:即曾参,春秋末鲁国人,名参,字子舆。孔子晚年学生。
②道:学说。一以:用一。贯:贯穿,统贯。
③曾子:即曾参。唯:答应的话,如今说“是的”。
④夫子:老师。忠:相对于“恕”而言,即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原文A B颜渊问仁①。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②。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③。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④?”颜渊曰:“请问其目⑤。”子曰:“非礼勿视⑥,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注释A B①颜渊: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
②克己: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礼:泛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这里指周礼。
复礼:返回、恢复礼,即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
③归仁:“称仁”的意思。
④人:别人。
⑤目:条目,要点。
48
0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⑥非礼:不合乎礼。
原文A B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②;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论语。学而》)
注释A B①有子:春秋末鲁国人,姓有,名若。孔子晚年学生。
②孝弟:即“孝悌(tì替)”
,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犯:抵触,违犯,冒犯。鲜(xiǎn显)
:少。
③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
④务本:致力于根本。本:指孝悌。道:治国做人的原则。
⑤与:同“欤”
,语气词。
原文A B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论语。学而》)
注释A B①令:善。色:脸色。令色:讨人喜欢的表情。
49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14
原文A B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原文A B子张问仁于孔子①。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
注释A B①子张:春秋陈国人,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
简析A B“仁”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论语》中多处记载孔子论“仁”的语录,其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也就是“为仁由己”之意,靠主观克服不符合“礼”的行为。
“复礼”
,并不是要全面恢复周礼。孔子通过研究夏、商、周的政治变迁史,认为三代都有因革损益,“礼”
也应该随着时势的变革而有所损益。
50
2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要使“礼”向前发展,以适应春秋时代的要求。孔子认为必须以“仁”的精神来充实“礼”的内容,用“为仁”的方法去实现“礼”。一个人如果视、听、言、动都能符合“礼”的规定,也就实现了“克己复礼”
,体现了“仁”。
第二,“仁者爱人”。
这是说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应该彼此相爱。
孔子把“爱人”详细解释为“恭、宽、信、敏、惠”
,认为能够事事处处具备这五种品德,便可称为“仁”。
孔子还把“爱人”
的内容规定为“忠恕之道”。
南宋叶适解释说:“忠以尽己,恕以及人。”
(《习学记言序目。论语》)
“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这些具体内容来看,孔子是主张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信任和同情,谁能做到这点,就是做到了“仁”。
“克己复礼”与“爱人”同属伦理道德领域,不过“克己复礼”是修身,是人的内在方面的道德标准;“爱人”是外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道德原则。修身与“爱人”的关系是:修身是基础,修身才能“爱人”
;修身是必要前提,“爱人”是必然结果。这种修身、“爱人”的内在自觉性就是人的本质,就是“仁”。
但做到“仁”是很不容易的,必须做艰苦的努力,时刻不断寻求才能获得。必要时为了成全“仁”
,需要有“杀身成仁”的自我牺牲精神。那些只会说漂亮话、装模作样的人是很少能做到“仁”的。
“仁”
是孔子重人道的政治伦理哲学的核心,它既有保守的一面,又有积极合理的因素。保守一面主要表现在它还没有冲破周礼的旧框子,认为只有“克己复礼”
,符合周礼所肯
51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34
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
它还特别强调要贯彻实行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孝悌原则,认为孝悌是“仁之本”。就孔子“仁”学的积极因素来说,他所说的“爱人”
,虽然并不是超阶级的,但也表现了对于一般人民的重视。他以“泛爱众”为弟子修养的德目,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最高理想,都说明“爱人”包含了对劳动者要宽惠,要把劳动者当人看待的思想。这顺应了当时奴隶解放的潮流,有一定进步意义。孔子认为“恕”是实行“仁”的方法,其要点是“能近取譬”
,即以自己作为比喻,从自己而推想到别人,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以“恕”行“仁”的方法,今天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仍有可取之处,应该批判地继承下来。
“为仁由己”是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事在人为。这就肯定了人自身的力量,客观上是对一切超自然的异己力量的否定,因此也具有积极意义。
52
4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孙武:《孙子兵法》
作者及作品简介A B《孙子兵法》的作者孙子,名武,字长卿。
生卒年月不详,约与孔子同时,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惠民)人。他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
孙武曾以兵法十三篇求见吴王阖庐,受到阖庐的重用,被任为大将。阖庐九年(公元前506年)
,与伍员率军三万,向西攻破强楚。
夫差十二年(公元前484年)
,又向北战胜齐军,使吴“北威齐晋”
,孙武也因此显名于诸侯。
孙武所处的时代,兼并战争不断发生。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各国出兵数量越来越多,从数万到数十万;对作战的战略战术要求日益提高,战争经验也不断丰富。这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巩固政权,扩大领土,也需要总结过去的作战经验,研究战争规律。
《孙子兵法》就是春秋时期兼并战争经验总结的产物。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是中国乃至世界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创立了比较系统的军事理论,揭示了战争中的一些重要规律。它不仅有军事学的价值,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也有重要的哲学意义。这里所节选的《计篇》和《谋攻篇》,都包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53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54
《孙子兵法》注释本很多,如现代人杨炳安的《孙子集校》、郭化若的《孙子兵法今译》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的《孙子兵法新注》等,都可以参考。这里的选文,依据杨炳安的《孙子集校》,中华书局1959年版本。
计 篇(节选)
原文A B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①。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②: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③。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④;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⑤;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⑥?
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注释A B①兵:指战争。察:考察,研究。
54
6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②经:治理。
“事”和“以”字,依文意补。五事:指政治、天时、地利、将领、法制。校:对比。计:估计。索:探索。
③道:政治。将:将领。法:法制。
④阴阳:指昼夜、阴晴等。时制:指四季时令更替的秩序。
⑤曲制:指军队的组织编制、指挥信号的规定等。官道:官吏将校所遵守的准则。主用:指军备物资管理供应制度。
⑥主:君主。有道:政治开明。
简析A B这段选文,指出战争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论述了决定战争胜败的五种因素,即政治(道)
、天时(天)
、地利(地)
、将领(将)
、法制(法)。在对这五个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考察研究以后,才可以判断战争的胜负。从这五项基本原则可以看出,《孙子兵法》已初步看到了战争与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的辩证关系,既重视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又重视政治、法制等社会条件。它突出强调了人为的因素,要求君主开明,将领有能,兵众力量强大,士卒训练有素,民众与上同心同德。这是要求各方面的人都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互相配合,只有如此才能取胜。而人的主观作用的发挥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所以它又要求了解天时、地利以及军需物资供应等情况,只有从主客观全面考察,综合分析,才能预知战争的胜负。这是对主观主义的战争指导者的批判与否定,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55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4
谋攻篇(节选)
原文A B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①;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②。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③;不战而屈人之兵④,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注释A B①全国:指得到敌国全部,使敌人举国投降。破国:发兵攻破敌国。
②军、旅、卒、伍:都是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12500人;一旅500人;一卒100人;一伍5人。
③善之善者:好办法中最好的。
④屈人:使敌人屈服。
⑤上兵伐谋:作战的上策是打破敌人进攻的计划。伐交:在外交方面孤立战胜敌人。
原文A B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①,倍则分之,
56
84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敌则能战之②,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③。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④。
注释A B①十:指兵力是敌人的十倍。围:包围。攻:进攻。
②倍:指兵力是敌人的一倍。分之:分散敌人。敌:力敌,即同敌人兵力相等。
③逃之:摆脱敌人。不若:各种作战条件不如敌人。避之:避免与敌人交战。
④小敌:力量弱小的军队。坚:坚守硬拼。擒:俘虏。
原文A B故知胜有五①: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②,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③,将能而君不御者胜④。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⑤;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A B①知胜:预见胜利。
②识众寡之用:懂得兵多或兵少的用法。
③虞:准备。
④君不御:国君不加牵制、束缚。
⑤殆:危险、失败。
57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