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莎士比亚

佚名(现代)
世界名人传记
莎士比亚传                 1
目  录
第一章  莎士比亚身世之谜………………………003第二章  生平与创作概况…………………………009第三章  历史剧……………………………………026
《亨利六世》——历史观的雏形……………030
《理查三世》——暴君的下场………………035
《亨利四世》——不朽的杰作………………039第四章  喜剧………………………………………048
《爱的徒劳》——语言的芭蕾………………051
《维洛那二绅士》——友谊与爱情…………055
《仲夏夜之梦》——迷人的仙境……………065
《威尼斯商人》——一点儿阴影……………075
《皆大欢喜》——化恶为善的乐园…………083
《第十二夜》——欢乐极兮…………………091第五章  悲喜剧……………………………………098
《终成眷属》——幸福的代价………………099
《一报还一报》——善恶纠结………………104第六章  悲剧………………………………………109
《罗密欧与朱丽叶》——爱与仇……………113
《哈姆莱特》——再三推迟的复仇行动……118莎士比亚传                 2
《奥赛罗》——阴谋与激情…………………125
《李尔王》——普天同悲……………………132
《麦克白》——坠入罪恶深渊的速度………140
《雅典的泰门》——愤世嫉俗………………148第七章  传奇剧……………………………………154
《暴风雨》——诗的遗嘱……………………155莎士比亚传                 3
第一章  莎士比亚身世之谜
莎士比亚,一个多么煊赫的名字,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天才。面对《莎士比亚全集》里的37部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我们只有顶礼膜拜,献上热烈的赞美:雄伟、壮丽、丰富,堪与大自然媲美;广阔而又细腻有如人的心灵;充沛的语言象阳光一样普照万物……
然而我们的语言太贫乏了。
而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
自莎士比亚去世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那就是,历史上真的有过这样一位剧作家吗?为什么有这种怀疑?是因为他太伟大,他的艺术太高超以致于后世的人们不能理解,遂疑心是出自天工而非人力?或者是因为时代久远,作者的生平事迹湮没无闻?本来,有了实实在在的全集,即使我们对作者的生平了解不多或根本不了解,也不会影响我们对优美作品的欣赏。
但人们追求真理和科学准确性的信念是坚定的。而且知人论事,对于更好理解和欣赏作品也大有裨益。在西方文学史上,学者们对古希腊的英雄史诗《伊利莎士比亚传                 4亚特》和《奥德赛》的属名也曾有过长时间的争论。行吟的盲诗人荷马真的存在吗?是他创作了这两部巨著,还是他整理人民群众中流传的故事,编纂而成?关于莎士比亚身世的争论,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那就是,从有限的传记材料中知道他出身低微,文化修养很低,有些人就认定如此多的杰作不可能是他所写,现在归在他的名下的这些作品出自他人之手。
不少人认为这个人是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大哲学家、政治家弗兰西斯.培根,这个观点早在18世纪就由赫伯特劳伦斯提出,后来又由很多人继而详加论证。如一个美国学者从莎剧中表达的哲学思想与培根思想的一致处入手,认为这些剧本即便不是由培根创作,也是由以培根为首的一个创作集体写成的。但无论怎样的攀扯,这些论证中的一个致命的缺陷是,培根并不擅长戏剧。
几乎所有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有身份有名望的人都被这么审查过。路特兰伯爵、牛津伯爵、德比伯爵、骚桑普顿伯爵等等,甚至伊丽莎白女王本人也是一个。还有人说这些剧本的作者不是出生在斯特拉福镇的那个乡巴佬,而是另一个同名的人,而他就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私生子!从论证到猜测又到狂想,已经不着边际了。也有的人旁敲侧击,迂回包抄,提出这些剧本的作者不是英国人而应是意大利人、或法国人,或爱莎士比亚传                 5尔兰人。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外交上长期与欧美盟国对抗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上校还根据莎剧中的某些人物情节提出,这些剧本的作者应是非洲人。一时舆论哗然。
这些猜测听起来未免可笑,但象中国人在“红学”研究中表现出的考据热情一样,这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人们想多了解作者的生平,为的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无论这些剧作多么美妙绝伦,它们不是横空出世,孤零零无所依傍的,它们与戏剧传统关系密切,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作品颇多相似之处。许多考据家就把注意力放在这里。不少人认为这些剧作出自那时代一个著名剧作家克斯多夫马洛(1563-1593)之手。曾经有人坚持要挖马洛的墓,声称其中藏有莎剧的手稿。美国人在这方面热情甚高。有一位叫卡尔文霍夫曼的诗人和作家于80年代中叶第35次去英国作莎剧研究时声称,他确认,37部莎剧是马洛的作品。他途经意大利时得到了一份出土的记载马洛身世的墓志铭,使他对自己的论断信心十足。据史料记载,马洛是在1593年在一家小酒店里与人口角被杀死的,也有人说是因卷入政治斗争被谋杀,总之是死在英国。但这个墓志铭上说,他是死在意大利的。他逃离英国,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到1627年,其时莎士比亚传                 6莎士比亚已死11年。霍夫曼认为,莎剧的一些作品如《威尼斯商人》、《维洛那二绅士》、《罗密欧与朱利叶》、《无事生非》等等都以意大利为背景。莎士比亚没有去过意大利,怎么会写得那么真实生动呢?霍夫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将马洛与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对比,他发现,两人的风格有一致之处,不少地方遣词造句如出一辙。
掘墓、计算机分析、推理,听起来真像侦探小说那么有趣。但霍夫曼无法证明何以马洛在意大利写的剧本署了莎士比亚的名字,说是出卖和收买并没有证据。
莎士比亚这个名字在很多剧本、很多文件上出现过,如斯特拉福镇教区记事簿上记有他的受洗、结婚、丧葬的日期,伦敦的出版商工会名册里记载着他的两首长诗的出版情况及某些剧目的上演日期。此外还有他在家乡买房产及与剧团一起进宫领赏的文字记载。
莎士比亚确有其人,既然有马洛这样的杰出剧作家,莎士比亚就可能出现。我们从现存的一些文字记载中可以知道莎士比亚在世时就受到过赞赏、批评甚至谩骂,而这批评和谩骂部分地是因为他的剧作深受观众欢迎,拆了他的同行的台。1592年,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写成在伦敦上演,立即使人们意识到戏剧界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新星。其时莎士比亚传                 7前辈作家罗伯特格林却贫病交加,病倒在一家小客栈里。他看到莎士比亚的成功,妒从中来,写了一篇文章《吃堑长智》,内容是告诫他的戏剧家同伴们(他们都是正牌剧作家,人称“大学才子 ”)要提防那些演员出身的编剧者,其中有一段是:
切勿相信他们,其中有一个暴发户式的乌鸦,借用我们的羽毛,美化自己,演员的外貌里包藏着他的虎狼之心。他以为用那几句浮夸的无韵诗,就算跻身于最优秀作家之林,其实他只是个地道的杂役,却恬不知耻地认为全国的舞台上只有他最擅场。
文中有好几处是影射莎士比亚的。首先“暴发户”(upstart),因为莎士比亚刚开始创作。《亨利六世》下篇第一幕第四场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啊,一张妇人的皮,包藏她的虎狼之心 !”这里借用来咒骂莎士比亚 。“杂役”(原文为拉丁文’o‘ann“s?a”totum)一词也有用意——莎士比亚初到伦敦就是在剧院里打杂的。特别是最后一句里,格林用了“擅场”(S‘ak“-S”“n” )一词,他顺便拿莎士比亚的名字( S‘ak“-Sp”ar意为挥舞长矛)玩文字游戏。值得注意的是“借用我们的羽毛美化他自己”一句,言下之意是莎士比亚从他们的剧本里偷走了什么。据说莎士比亚看到这篇文章很生气,向出版商提了抗议,后者立即撰文道歉说:莎士比亚传                 8“我很抱歉,甚至觉得是我写了那篇文章,但我所亲眼见到的他本人(莎士比亚)不仅演技高超,而且温文尔雅。此外,有身份的人一谈起他,都说他为人公正,文笔典雅 。”
莎士比亚在世时,有一些评论家就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如弗朗西斯.米尔斯说 :“正如人们认为攸福伯斯的灵魂在毕达哥拉斯的身上那样,奥维德的可爱即机智的灵魂则活在甜蜜而语言甘美的莎士比亚身上。”他还引述一位前辈批评家的话说 :“正如皮乌罗.斯托罗所说,诗神们如果讲拉丁语的话,就会讲得同普劳图斯那样,同样,如果诗神们讲英语的话,他们也会讲莎士比亚那样美好圆润的辞句 。”
莎士比亚生前当然想不到自己身后享有这么大的名声,他的作品成为不朽的杰作。世事就是这般奇怪。有些作家生前火爆,身后寂寥;有的是生前萧条,死后煊赫;又有的忽冷忽热,随时升沉。莎士比亚则不受时间磨损,他属于所有的时代。生前获得相当的声誉,身后又如日之东升,愈益鲜明,愈益炽烈,而且一直升到中天,在那里永恒炳耀。
既然实有其人,那么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是怎样成为剧作家的?人们根据现在能找到的材料,勾画出他的生平事迹的轮廓。
莎士比亚传                 9
第二章  生平与创作概况
据史料记载,莎士比亚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于1552年定居艾冯河畔的斯特拉福镇,从事羊毛生产和羊皮手套加工业,同时也做木材生意,这个小镇距伦敦约150公里,北边是亚登森林,与莎士比亚后来写的《皆大欢喜》中的森林同名,其中的联系不是偶然的,他的母亲娘家也姓亚登。母亲是大地主的女儿,父亲同她结婚后,家境大为改善。他们共有四男四女,威廉是最大的男孩。当地教堂的文件上写着,他于1564年4月26日受洗礼,人们按照当时婴儿出生3天后受洗的习俗,将4月23日确定为他的生日。
位于沃里克郡的斯特拉福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英国纺织业急剧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商品集散地。这给商人们带来很大好处。约翰莎士比亚很快富裕起来,接连在城里买了四处房产,还参加了镇上的行政工作,担任过镇议员,后来又被选为镇长。威廉的童年时代,正值他父亲买卖兴隆,仕途得意。但好景不长,几年以后,由于生意清淡,家境越来越不佳。1587年,约翰的镇议员资格被取消,他开始负债,并抵押了妻子的遗产。1601年约翰去世。少年时莎士比亚传            10代的威廉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只好辍学。
有关莎士比亚受教育的情况,人们所知甚少。根据当时的教育制度和他的家境来推断,他应该在文法学校读过几年书。因为斯特拉福镇有一个颇有名气的文法学校,而镇上有一条规定,市政委员会成员的子弟可以免费就读到12岁。莎士比亚符合这个规定。文法学校就设在镇长办公室所在的楼上,距他们所住的亨利街也很近。
文法学校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按那时的规定,儿童四五岁入学,先受两到三年的附属小学教育,升入文法学校初级班。学校学的是拉丁文。因为在附属小学学的是识字课本和教义问答,升入初级班即开始学拉丁文文法,用的教材是李利编的《拉丁语法》,所以被称为文法学校。课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先阅读格言、寓言和戏剧作品,以罗马古典作品作教材,进而学习修辞、写作和演讲术。虽然当时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形成各自民族的语言,但古典文学的势力还占据统治地位。说一个人博学当然是指他的拉丁文化知识丰富。所谓文艺复兴,就是对古典文化的爱好和研习。用拉丁文写作的罗马古典作家如西塞罗、维吉尔、奥维德、塞内加等都留下了很多优美的篇章。但也许是因为他读的时间不长,或者因为这个学校的教法象中国旧式学堂一样要求死记硬背、效果不佳,或者因莎士比亚传               11为别的什么原因,以至于熟识莎士比亚的剧作家本琼生在他编纂的《莎士比亚全集》的献词中说,莎士比亚“懂得拉丁文不多,希腊文更少”。 这绝不是说这位天才剧作家的文化素养低,本琼生是一个博学多识的古典学者,他的衡量标准是不一般的。须知那时研究古典文学的风气虽盛,但莎士比亚不是一位学者,他是用英语写作的剧作家。当然他受一般风气的薰陶,在创作期间也不断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这从他的剧作中看得出来。本琼生这样说,也许还有一层意思:莎士比亚读书少,也没进过大学,对古典文学没有达到渊博贯通,竟能写出这样的杰作,实在很难得。
的确,一个创造了高深艺术的人不一定具备高深的知识。一个没有受过学院训练的人也可以学习写作,而且会写得很出色。只要他阅读适当的书籍,留心观察身边的事件人物,他就能给人一种博学多才的印象。例如如果他想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识,他不必也不可能系统地攻读法律著作,他只需记着一些术语,熟悉几个案例,就能写得象个行家。读莎士比亚的剧作,人们总会把作者想象成一位曾周游列国、学识渊博的百事通,并且出入过本国和外国上流社会的贵人。才气横溢的外表并不一定反映实质上的博闻多识,艺术家有想象力这根魔棒,可以幻化出他需要的一切。莎士比亚传               12
1582年莎士比亚18岁时,同家乡附近一位农村姑娘安妮哈撒薇结了婚,妻子比他大8岁。婚后第二年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取名苏珊娜,后来(1585年)又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女,哈尼特和朱迪丝。
人们推断莎士比亚是1585-1587这两年间离家去伦敦的,但没有可靠的文字记载,因而被称为“行踪不明的年代”。 他去伦敦的原因,迄今没有一致的说法,有人推测因为妻子比他年龄大,他对家庭生活渐生不满。还有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他与邻村的一些年轻人,私自进入镇东北托马斯露西爵士的花园里猎鹿,被人发现,爵士告了官。但莎士比亚并不示弱,写了一首讽刺诗回敬他。露西爵士是当地显达,曾当过国会议员,很有权势,岂肯善罢甘休,莎士比亚感到压力很大,只好逃往伦敦。这个说法也缺乏一些说服力,为什么他一逃许多年?更合情合理的推测是,因为他所住的小镇离伦敦不远,易感受先进的时代风气。当时伦敦有很多剧团,它们时常在英国各地巡回演出。这些团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地方行政当局恶势力的迫害,往往寻求王室或某贵族、大臣的庇护,以他们的封号或职衔命名,如女王剧团、海军大臣剧团等等。1569年(其时莎士比亚的父亲正任镇长),女王剧团来到斯特拉福演出。在公演以前,照例要在市政厅演一场,一方面接受检查,一方莎士比亚传               13面也算招待政府官员和当地名流。幼年的莎士比亚有了接触戏剧艺术的机会。也许正是演员那种自由自在的云游生活打动了他的心。
他到达伦敦时,正值女王伊丽莎白(1558-1603)统治下的英国进入鼎盛期。
此时,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已波及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是一场文化思想上的解放运动。前此,欧洲一直受封建专制的禁锢,史称黑暗的中世纪。教会与王权狼狈为奸,限制人们对物质生活和自由思想的追求,因此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手工业、商业的缓慢发展和积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城市居民中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为了提高生产力,他们必然要追求物质的快速发展,进而在政治上寻求更高的地位。在文化思想方面,新兴资产阶级坚持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一批文人学士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实际提出现实的要求。他们主张个性解放,以人为本而非以神为本,这就意味着要遵从理性、破除蒙昧主义,给个人以自由发展的机会。他们被称为“人文主义者”。
英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政治斗争方面。15世纪后半期,英国贵族之间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玫瑰战争”(1455-1485)。战争本是封建势力之间争权夺利引发的,其结果是损伤了他们的莎士比亚传               14利益。国家统一成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都铎王室的亨利七世统一了全国,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中央王权强大到不可撼动。王室为了对付封建贵族的割据势力,就须与新兴的资产阶级联合,采取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不多时,英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政局安定的治世。
与此相伴随的,戏剧事业也日益繁荣。在中世纪蒙昧时代,文学只是作为宗教的婢女,除了英雄史诗、宗教布道文外,戏剧是宗教宣传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莎士比亚幼年,戏剧舞台上还充斥着奇迹剧,搬演的是《圣经》里的故事。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找到了古希腊罗马的悲剧和喜剧佳作。此外,民族戏剧也在发展。这就是一种所谓的插剧(int“rlu”),它是戏剧演出的间隙里串演的一种短剧,其中有杂耍,插科打诨,滑稽逗趣,一般也有一个故事情节。16世纪中叶,有人开始为插剧写剧本,虽然大多是对古典悲剧、喜剧的模仿,但向民族文学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到莎士比亚的青少年时代,演剧在英国被正式确认为合法的职业,剧团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剧院的建设也加快了。原来中世纪的奇迹剧和道德剧都是在教堂里演出,是纯粹的宣传工具。到了插剧兴起,演出地点就移到集市、广场或旅店前。不久插剧就转向莎士比亚传               15较正规的悲剧或喜剧,有了以演戏为生的演员,这就需要专门的剧场。1576年,伦敦莱斯特伯爵剧团的台柱子演员詹姆斯伯贝奇建立第一座公共剧场,名为“大剧场”。 其后又建另一座叫“帷幕剧场”。到16世纪末,伦敦就有了20多家剧场了。
剧场分为公共剧场和私人剧场两种。公共剧场的构造为:中央是池座,没有屋顶,周围是包厢,舞台伸入到池座中,演出时,观众基本上环绕着演员,大家离得很近。这种剧场主要面对广大群众,可容纳1500到3000人,价格便宜,但只能白天演出。私人剧场要讲究得多,有屋顶,有灯光照明,而其票价也就比公共剧场高好几倍。
由于剧院和剧团增多,对剧本的需求也就大大增加。当时的剧院,剧目更换很频繁,很多戏因不受欢迎,只演一次就被取消,而最受欢迎的剧目重演的次数也不多。出于需要,涌现出大批剧作家。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在牛津大学或者剑桥大学读过书,有较好的古典文学修养,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他们在民间戏剧传统的基础上,加进古典与外国戏剧的养分,写出许多优秀作品。人们称他们是“大学才子派”。 其中成绩较突出的有托马斯基德(1554-1594)著有《西班牙悲剧 》,约翰李雷(1554-1606),代表作是《班贝老大娘》,罗伯莎士比亚传               16特格林(1558-1592 ),代表作为《僧人培根与僧人班歌 》,克里斯多夫马洛(1564-1593 ),著有《铁木耳大帝》、《浮士德博士的悲剧》、《马尔岛的犹太人》等。莎士比亚到伦敦时,正当这些剧作家的作品风靡,他们,特别是马洛,对莎士比亚产生了很大影响。莎士比亚以他们为榜样开始尝试戏剧创作,不过他很快超过了他们,把英国戏剧推上了顶峰。
莎士比亚初到伦敦,因为出身贫贱,又没有上过大学,找不到什么靠山,很难谋到什么像样的职位。靠一个叫理查菲尔德的同乡介绍,他曾在剧院门口当过专职的马夫,侍侯看戏的贵人。后来当了一名雇佣演员。那时,一家剧团一般由三个等级的演员组成,上等为股东演员,扮演主角;二等为雇佣演员,扮演配角;还有几个童生扮演女角(因为女子不能登台演出)。莎士比亚一面演戏,一面也打杂。他善于观察、揣摩、工作很勤奋,在短短几年中学到很多东西。
从1590年莎士比亚以《亨利六世》三部曲开始戏剧创作起,到1613年写成历史剧《亨利八世》为止,23年中他一共创作了37部剧本。他的思想和艺术风格随时代前进不断发展,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我们据此将他的创作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期,也可称为尝试期,主要作品为历史剧莎士比亚传               17和喜剧,时间大致是1590-1594,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六世》、《理查三世》;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和《爱的徒劳 》;悲剧《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第二阶段是成熟期,写出许多喜剧和历史剧杰作,并开始悲剧创作,时间为1595-1600年,作品有历史剧《理查二世》、《约翰王》、《亨利四世》和《亨利五世》;喜剧《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皆大欢喜 》和《第十二夜 》;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裘力斯凯撒 》;第三阶段为高峰期,即悲剧期,没有了历史剧,只有少数几个喜剧,时间为1601-1606年,作品有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纳斯 》和《 雅典的泰门》;喜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 》;第四阶段为终结期,作品除了一部历史剧外,以传奇剧为主,时间为1608-1613年,作品是历史剧《亨利八世》,传奇剧《 泰尔亲王佩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
1590年,他的《亨利六世》三部曲一出,就给他带来相当的声誉。剧本描写的英军统帅塔尔博率军抗击法军的场面,大受观众欢迎。大学才子之一的莎士比亚传               18托马斯纳什写道 :“法国人所害怕的无比英勇的塔尔博想到这里会多么高兴:当他在坟墓里躺了200年之后,竟会在舞台上又一次显示神威,他的尸首会重新受到至少1万名观众(在好几次演出中)的热泪冲洗,这些观众在扮演他的悲剧演员身上,幻想看到他重新在流血 。”
1592年夏天,伦敦出现了鼠疫,一直持续到1594年。由于时疫不断爆发,剧院多次被关闭,而到外地巡回演出,也因地方害怕传染而常常碰壁,演员们无以维持生计,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莎士比亚在这期间把精力主要放在积累学识和戏剧素材上,他读了很多书,同各阶层的人交往,取得丰富的社会经验,做了文学上的多方面的尝试。也大量阅读古典著作,对之进行模拟创作,如以普劳图斯的《孪生兄弟》的范本写了《错误的喜剧 》,用的也是双胞胎的情节。接着又写了《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 》,慢慢走向成熟。在悲剧方面,他学习古罗马戏剧家塞内加和大学才子派的基德而写了《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他的其他方面的尝试是于1593年和1594年分别写了两首叙事长诗《维纳斯和阿童尼》及《路克莱丝 》。前者写爱情的美艳及其不可抗拒的力量;后一首则谴责荒淫强暴的行为,前者是对爱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非人性的戕害美的行为的痛恨。这两首莎士比亚传               19诗都是献给他的庇护人骚桑普顿亨利娄赛斯雷的,他是一位年轻的有权势的贵族。当时的风气就是这样,文艺并不独立,必须有达官贵人保护,作家才能生存下去而不受侵害。这两首诗在莎士比亚在世时多次印行,说明他并不是一个不重视文名的人,如果有条件,也是愿意看到自己的作品好好地印出来,大大地受欢迎的。
鼠疫流行结束后,各剧院重新开张,但有一些却早已破产。两个主要的剧团保存下来,一个是海军大臣剧团,另一个是德比伯爵剧团。1597年春天,德比伯爵去世,宫廷大臣亨斯顿勋爵成了的庇护人,剧团因此而改名为宫内大臣剧团。莎士比亚就是该剧团的剧作家。后来逐渐成为该团的股东,持有相当多的股份。1594年圣诞节期间,这个剧团两次进宫演出。至今还保存着那时剧团中受女王奖赏者的名单,上列三人姓名,一个是著名喜剧演员威廉肯普,一个是著名悲剧演员理查伯贝奇,他们都是这个剧团的台柱子,另一个就是莎士比亚,可以看出他在剧团中的地位和当时在社会上的声望。
在这个时期,莎士比亚创造力旺盛,每年都有剧作问世,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更趋成熟。他一共写出13部戏,喜剧6部,悲剧2部,历史剧5部。当时社会矛盾还没有那么明显尖锐,他的剧作也总是一派莎士比亚传               20欢乐和详和,显得生机勃勃。历史剧杰作《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 》,虽然写的是历史上的战争和暴乱,但其主调是乐观向上,充满信心的。即便是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也流溢着浪漫的情绪,宣扬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享受自由的爱情,过上幸福的生活。《仲夏夜之梦 》等剧作中更是弥漫着迷人的温馨。
1596年8月,莎士比亚的儿子哈尼特夭逝,他很悲伤,在当时正写的《约翰王》中,借人物之口说出大段悲哀的话,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丧子之痛。
这时,莎士比亚的事业获得相当大的成功,收入颇为丰厚。1596年他得到王室颁发的绅士家徽,这是根据一个人的财产确定的一种荣誉,是他父亲生前梦寐以求而未曾得到的。第二年5月,他买下在斯特拉福镇数第二大的房屋,修缮一新,取名“新地”。他还置了一些田产,每年可以从中收取一笔相当可观的租税。女王对他也恩宠有加。1597年,他写成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篇,塑造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喜剧人物形象约翰福斯塔夫,伊丽莎白女王观看了演出,非常高兴,降旨要莎士比亚再写一部喜剧,内中要有福斯塔夫爵士向女人求爱的情节。莎士比亚很快就完成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到温莎宫献艺。
在此期间,莎士比亚还写了很多十四行诗。十四莎士比亚传               21行诗是流行于意大利的一种抒情诗的形式。莎士比亚一共写了154首十四行诗,先以手抄的形式流传,后于1609年编成集子,公开发行。全部诗作总起来看有一定的连续性,大致上讲了这样一个主题:一个贵族青年从诗人(不一定完全是莎士比亚本人)手中夺走了他心爱的人,那是一个肤色黝黑的妇人,贵族青年后与诗人断绝交往而和另一位诗人结交。从诗的内容上判断,前126首是写给那位贵族的,其余除了最后两首是改编希腊诗内容以外,都是写给妇人即“黑美人”的。莎士比亚在诗中表露了他那丰富的内心生活,他的欢乐与苦恼,他对爱情、友谊、艺术与社会的看法。
其中也有一些诗,因爱情的创痛和友谊的损坏,作者联想到社会的不平等和罪恶,义愤所至,大加挞伐。
1599年,莎士比亚和宫内大臣剧团的同伴们,利用大剧院拆掉剩下的材料,在泰晤士河南岸玫瑰剧院附近修建一座新剧院,取名“环球剧院”。 约十年后,剧团又买下一座名叫“黑袍僧”的小剧院,是有屋顶可供冬季演出用的场地。这样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就有两个根据地,可以一年四季演出了。1603年,因为政局发生变化,女王驾崩,詹姆斯一世即位,宫内大臣剧团更名为国王剧团。但从新名称来看,莎莎士比亚传               22士比亚的剧团同王室的关系仍很密切。
1603年,伦敦又发生瘟疫,剧院关闭。莎士比亚从环球剧院附近搬到市中心区,住在蒙克维尔和西尔维两街交叉口附近,房东是一位专为贵妇们制作高级发饰的人,叫克里斯多夫蒙特乔依。他们之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这位法国人有一个女儿待字闺中,店里有一位法国学徒叫斯蒂芬贝洛特,人品不错。店主很想把女儿嫁给他。贝洛特起初不愿意,店主就请房客莎士比亚从中说合,提出如果贝洛特同意这门婚事,蒙特乔依可以给女儿60英镑的赔嫁,等他死后再留200磅遗产给贝洛特,这样贝洛特同意娶店主的女儿。但两人结婚后,蒙特乔依并没有信守诺言。8年以后即1612年前后,贝洛特在法院起诉岳父。法庭调查,需要莎士比亚出庭作证。这时已退隐回斯特拉福的莎士比亚又赶往伦敦,提供了证明。他承认曾帮助双方促成婚事,也记得蒙特乔依确曾有过诺言,但究竟是多少钱及什么时候支付他记不清了。他还在证词上签了名。虽然这件事的结局文件上没有记载,但这材料极为珍贵,不仅因为这签名是迄今为止世界文物市场价格最高的签名,而且因为这说明莎士比亚有乐于助人的美德。
1607年,莎士比亚的大女儿苏珊娜同本镇一位有名的医生约翰霍尔结婚。第二年,他当了外公,莎士比亚传               23外孙女取名伊丽莎白。
他的创作的最后阶段从1608年开始,以后他只写了几出传奇剧,其特点是情节离奇曲折。在《冬天的故事》和《辛白林》等剧作中,主人公都历尽艰辛,终于侥幸地平安生存下来,很显然,莎士比亚已没有悲剧时期那一腔激情,把矛盾写得纠结一团,不可解脱,而是寻求妥协的保守的办法,以大团圆的结局来弥补裂缝。
1610年伦敦又发生瘟疫,这一年莎士比亚46岁,他决定退出戏剧界,回故乡居住。不过在以后的几年中,他仍关心着戏剧舞台,也写过一个剧本,1613年与国王剧团同事弗莱彻合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 》,于同年6月在环球剧场演出,莎士比亚还亲临指导。但不幸演出中剧院失火,只得停止。晚年的莎士比亚过着安逸的生活,种花栽木,含饴弄孙,到郊外散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他的心境就象一场大风暴过后晴朗的天空。
1616年2月,他的二女儿朱迪丝同好友理查魁奈的儿子结婚。这时莎士比亚的健康状况很不好。年初他就请来当地的柯林斯律师为他草拟一份遗嘱。不久就得了病。据说是因为和几个老友聚饮,多喝了几杯,得了热病。3月间,他找来柯林斯,将遗嘱作些修改,对财产的分配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在上面签莎士比亚传               24了字。遗嘱规定,大部分财产归大女儿苏珊娜,包括“新地”住宅,亨利街住宅,土地和一些现金等。二女儿得到300镑现金和一个镀金的大银杯。妹妹琼得20镑和全部衣物以及在亨利街住宅永久居住的权利。当年伦敦剧团的老朋友约翰赫明齐,理查.伯贝奇和亨利康德尔等,他赠给每人26先令8便士买一个戒指作为纪念。镇上的亲朋好友都有安排,甚至还给镇上的贫民留了十英镑。至于他的妻子,遗嘱上只有一句 :“把我次好的那张床给我的妻子 。”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怎么好。但也有人指出,按当时英国的法律,妻子可自然地得到丈夫遗产的三分之一,是不必写在遗嘱上的。另外,按当时的习俗,家中最好的床是用来招待客人的,那么次好的床就说得过去了。
1616年4月23日,也就是他生日这一天,莎士比亚逝世。两天后,他被安葬在斯特拉福镇圣三一教堂。他的墓上刻着四行诗:
看在耶稣基督的份上请住手,
勿挖掘这块石碑底下的尸骨。
谁在这里动土他将要受诅咒,
谁尊重我的遗体就会受祝福。
莎士比亚传               25
这几句话似是专为后世那些总想掘墓的考据家们写的。1627年莎士比亚遗孀去世,生前她提出希望与丈夫合葬一个墓穴。但法律不允许挖墓穴,再加上这个墓石上的警告,她也就只好葬在丈夫墓的旁边。莎士比亚传               26
第三章  历史剧
戏剧,按其体裁分类,古希腊时代有悲剧和喜剧两种。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演变派生出其他的种类,后来在划分种类的时候还加上题材的因素。如道德剧、奇迹剧,就是以所写内容来界定的。到了莎士比亚时代,名目愈益繁多。《哈姆莱特》一剧第二幕第二场,宫廷大臣在向王子殿下介绍某剧团的剧目时就列举出好几个名称,说他们可以演“无论悲剧、喜剧、历史剧、田园剧、田园喜剧、田园历史剧、历史悲剧、历史田园悲喜剧”。 这位大臣嘻笑无聊的饶舌,玩文字游戏,把几种类型任意拼合,加上后缀als,我们不必细究。但从中可以看出其骨干有四种即悲剧、喜剧、历史剧和田园剧。
莎士比亚一生所写剧本,四类都有。这里不免有个问题,按照古代的悲喜剧二分法,结局悲惨的是悲剧,与此相反的就是喜剧。历史剧所描写的历史事件则是有悲喜,时悲时喜的。莎士比亚戏剧中有些历史剧就是典型的悲剧,为什么还要列出历史剧一类呢?人们之所以这样划分,乃是因为在那时伦敦戏剧舞台上历史剧十分流行。
莎士比亚传               27
1588年,英国舰队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取得海上霸权,为英国向海外扩张铺平了道路。国内人们的爱国热情也空前高涨,人们对自己伟大帝国的自豪感和对其历史的浓厚兴趣就通过历史剧来表现。据统计,这场战争以后的十几年间,伦敦有关历史的著作和历史剧出版了200多部。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除《约翰王》和《亨利八世》之外,其余8部所写历史事件具有连续性,描写从14世纪末到15世纪末一个世纪中,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及英国王室内部王族之间的矛盾斗争。从理查二世开始,到里土满的亨利建立都铎王朝而结束。理查二世在位时不理朝政,纵情声色,引起举国上下的不满,勃林布洛克公爵起兵将他推翻并取而代之,这就是亨利四世。但他在位时时时内心不安,视御座如针毡,因为按照自古以来君权神授的观念,他是一个弑君篡权的罪人。在他晚年,北方大贵族联合叛乱,他与儿子哈尔太子统领大军平定了叛乱。太子继位即亨利五世。这位英明果敢的君王在位期间,全国统一,人民富庶,对外扩张地盘,国威远扬,史称太平盛世。亨利六世即位,因为他天性柔弱,无所作为,导致国内各派势力猖獗,最终国家政体分崩离析,军事也失利。野心家理查三世采用血腥手段篡夺王位,而上台后又胡作非为,犯下累累罪行。最终由亨利七世兴兵讨伐莎士比亚传               28理查三世,诛暴君,恢复了和平统一的局面。
在这100多年间,英国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封建贵族间的争权夺利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可见和平的可贵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而国家统一的根本则是权力必须集中在王室。莎士比亚通过这几部历史剧,所要表现的就是这些观念。
那时的历史剧创作一般采用编年史的写法,即把宫廷斗争,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按其在历史上的先后顺序叙述一遍,要求真实而且简洁。又因为这些戏大都描写历史上的大事件,剧作家也就没有办法从小地方或小人物身上着笔,从侧面来加以表现。所以,大多数历史剧像历史书一样,是帝王将相的家谱,记述王族与贵族们的言语行动、文治武功。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素材,主要取自他同时代的历史学家荷林舍德著的《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编年史》(1577年)。1587年该书修订后,出第二版,莎士比亚即依据第二版进行创作。此外,霍尔所著《兰开斯特与约克两大贵族结合记》(1548年)也对莎士比亚的整体构思产生了影响。霍尔在该书序言中认为,亨利四世的篡位是英国政局长期动荡、封建贵族之间争吵分裂的祸根。莎士比亚的这些剧本大致上采用了这个观点。
莎士比亚传               29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大都以君王的年号命名。其实这个君王不一定就是该剧的主人公。有时他只是一个代号,表示剧中描写的事件发生他统治下的英国。如《亨利四世》上、下篇最为典型,国王亨利四世的戏不多,王子及酒店一班人却占尽风流。可以说,他的历史剧是以事件为中心的,事件发展到哪里,他就写到哪里。第一部历史剧作品《亨利六世》五部曲就是如此。
莎士比亚传               30
《亨利六世》——历史观的雏形
莎士比亚以该剧初露锋芒,在伦敦舞台上独步擅场。它虽然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显出作者的宏大构思,也透露出他那时的思想观念。
《亨利六世》上部写的是1422-1444年间亨利五世驾崩、亨利六世即位及与法国玛格丽特订婚等事件,重点描写百年战争中英军围攻法国奥尔良,圣女贞德协助法军击败英军解救奥尔良及法军内讧,贞德被俘后被活活烧死,英军在战争中暂时得胜。中部写亨利与玛格丽特公主结婚到阿尔班战役,中间穿插王位的争夺及杰克凯德领导的农民起义。下部写的是亨利六世统治最后10年的事。贵族内部的战争即红白玫瑰战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葛罗斯特公爵阴谋杀死国王,自己取而代之。全剧结束时,爱德华四世即位,玛格丽特王后返回法国。
亨利六世是一个性格软弱、优柔寡断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英国战祸频仍,争端迭起。他本来根本算不上英明,但莎士比亚在剧中对他寄予同情。原因就是莎士比亚有正统的历史观,维护王权,认为君主的权威才是国家统一的保证。他对那些制造分裂、争莎士比亚传               31权夺利的贵族、背叛国王的贰臣深恶痛绝。亨利六世给观众的印象是他虽软弱但心地善良,虽然他也曾因为娶法国女人昏了头,变得很固执,而一般地他总以泪水来恳求臣下不要争斗,他不断告诫大臣们说臣僚不和就好比一条毒蛇,会把国家的心脏给啃掉。在红衣主教与护国公的斗争中,作者站在护国公一边,因为宗教势力一向与王室不和。上部第五幕提到亨利第五老王的一句预言,说红衣主教一旦得势,他就会和国王分庭抗礼。在剧中,红衣主教及其同伙狠心毒肠,采用卑鄙手段,害死敌手,最终他们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或惊恐而死,或身首异处。总之,贯穿全剧有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有了强有力的王权,王国才得平安,而作臣下的职责就是尽忠国事,不得为私利横生事非。
莎士比亚对那些任性胡为的贵族也给以严厉的批评,在第二幕第四场国会花园里关于红白玫瑰的辩论中,莎士比亚着重表现他们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争吵不休,说一些无聊的俏皮话:
普兰琪纳特  瞧,萨姆塞特,哪儿还有你的论点?
萨姆塞特  我的论点藏在我的刀鞘里,它打算把你的白玫瑰染成血一般红。而就是为了这红红白白的争吵,过了不久就使成千上万的人丢掉性命。
该剧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充沛的爱国热情。这也是最受当时观众欢迎的地方。例如上部中描写的英法莎士比亚传               32之战,莎士比亚把英军主帅塔尔博塑造成伟大的民族英雄。从史实上看,他没有这么突出的品质,当然戏剧,即便是历史剧也允许适当的夸张。莎士比亚重点写了他的机智和英勇果敢。英军攻占奥尔良,一位法国伯爵夫人宴请他,实际上是想骗他入圈套然后把他俘虏。他识破了这个诡计,在伯爵夫人家附近布置了军士。最精彩的是他临死前的场面。塔尔博父子身陷重围,父要子撤,子为荣誉坚持留下,塔尔博也抱着尽忠报国的决心,于是父子二人互相鼓励,血战到底,为国捐躯。
爱国热忱的另一面,就是对敌国敌军的痛恨。莎士比亚对法国人的描写颇多蔑视之词。法国的民族英雄贞德本是洛林地区一个农家女子,当英军在奥尔良围困法军时,她勇敢地站出来鼓舞士气,使法军取得一次重大胜利。但在莎士比亚笔下,她的形象被严重歪曲,成了一个弄法的女巫、放荡的淫妇,法军战胜英军是靠了她的巫术和英军内部的不团结。莎士比亚把法国人说得一无是处,而且在言词上对法国人极尽辱骂之能事,这种出于民族感情、爱国主义的偏狭,在当时熙熙攘攘的剧场里所引起的观众的兴奋和狂热是可以想见的。
对于国家统一稳定的强调使莎士比亚在描写农民起义时使用了漫画化的笔法。农民起义领袖凯德在剧莎士比亚传               33中是个大骗子,一心想升官发财,是混乱秩序的代表。他率众攻入伦敦城,作为京城的新主人发两条命令,一是他统治的第一年头,“尿管子”(一个公共喷泉)里必须流淌出冰红酒,供弟兄们享用,费用由政府开支。第二件是大家从此以后只能叫他爵爷,否则格杀勿论。不一会儿,有一个士兵来找他,称他原名,立即被处死。真有点儿像中国秦末的陈胜,一称王,就不得了,昔日的伙伴找他说几句话就性命难保。杰克凯德其他种种胡言乱语,败坏纲纪的事很多,如说:“去把国家的档案全部烧掉。今后我的一张嘴就是英国的国会 。”“ 这国度里最高贵族也不能把脑袋戴在肩膀上,除非他向我纳贡。任何女子不准结婚,除非让我在他丈夫之先享受初夜权。一切人的财产都是为我保管的 。”这不就是阿革命时的动机吗?
总之,莎士比亚用自己的观念来支配历史人物。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夸张的。当然,描写那样一个混乱年代的生活,他也不时为受苦受难的普通百姓哀叹、伸冤。该剧下篇第二幕第五场他借那位面慈心软的君主之口感叹道 :“唉,多么悲惨的景象!唉,多么残酷的时代!狮子争夺窝穴,却叫无辜的驯羊在它们的爪牙下遭殃 。”
《亨利六世》作为莎士比亚的第一部戏剧作品,不免有粗疏和不成熟之处。其最显著的缺点在于为写莎士比亚传               34史而写史,近乎流水帐,人物形象显得单薄。而这个缺点在他的下一部历史剧《理查三世》中就明显地得到改正和弥补。
莎士比亚传               35
《理查三世》——暴君的下场
《理查三世》,文题相符,写的是理查三世本人悲剧的历史。全剧情节集中紧凑,写宫廷内的斗争,写理查三世从阴谋篡位到身败名裂的全过程。
戏一开始,作者就借助独白、旁白等手段使理查三世(即位前叫葛罗斯特)露出凶险的面目和可怕的野心。他对权力有不可抑制的贪欲,作为皇上的弟弟,他一直在为没能继承王位而耿耿于怀,仿佛自己受了天大的冤屈。他的计划是设下圈套,搬弄是非,用酒后狂言、毁谤及梦呓等一切手段,挑拨他的三哥克莱伦斯与大哥即皇上的关系。他先是甜言蜜语,骗取克莱伦斯的信任,然后进宫,在生了病的皇上面前说克莱伦斯的坏话,让皇上动怒杀死他,这时他就可以独揽大权了。他以前曾杀了安夫人的丈夫和父亲,但他为了目前的需要,打起如意算盘,要娶这位寡妇为妻,当然不是为了爱情,而是想得势以后把她杀死,再娶她的侄女。他知道自己犯的罪过不可饶恕,在安面前无地自容,而且他这一瘸一拐,形象欠佳,连她前夫一半也不如。但他用花言巧语和满面春风,并且采用非常的手段终于把安骗到手。
莎士比亚传               36
他厚颜无耻,嘴上总是挂着滔滔不绝的正义辞藻。与人争吵,总是大嚷大叫,先发制人:丑人就该死吗?就一定存心害人吗?一副单纯的真实心肠就该受到凌辱,就该让狡猾欺诈的家伙占尽上风吗?如此等等。罗斯特本是骁勇善战的将领,曾四方征战,立下功勋,所以他动不动就提起他以往的历史来要挟当今的统治者,他不择手段,铲除阻碍他达到极权地位的一切障碍,甚至最后杀掉一直跟随他的爪牙白金汉公爵。他的所作所为终于导致举国上下怨声载道,众叛亲离。里士满公爵起兵直逼王宫,而以前被他杀害的人的幽灵在不断纠缠他的灵魂和良心 。“良心是个懦夫,你惊扰得我好苦 !”他叹道。剧终时,在战场上,他陷入重围,连坐骑也没有了,凄惨地高喊着 :“一匹马!一匹马!我的王位换一匹马 !”恶贯满盈,死有余辜。
这部作品情节简明,主题突出,人物性格也较丰满。比起《亨利六世》那种枝蔓过多,平铺直叙是一个大进步。它显然受到马洛等人悲剧作品的影响,在历史事件中挑选与悲剧性人物有关的事,加以集中化的处理。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创作正经历着一个转折,他的历史观也趋向成熟。究竟怎样评价帝王将相,是他的历史剧的中心问题。亨利六世是个昏君,懦弱无能,导致国家混乱。而理查三世过于用强,凶狠阴险,祸莎士比亚传               37国殃民,其结果比之亨利六世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失败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用非法手段攫取王位,而另一个历史剧中的君主——理查二世,虽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主,也遭到同样的下场。
作于1595年左右的《理查二世 》,取材于荷林舍德的《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编年史 》,描写英王理查二世被大臣勃林布洛克废黜的故事。理查二世是一位喜怒无常的暴君,肆意横征暴敛,不体察民情。他总是抱定“君权神授”的观念,唯我独尊,使臣民们极为不满。该剧一开始,就出现勃林布洛克与毛勃雷二位贵族的争端,双方都怒气冲天,各不相让,遂请求国王主持一场决斗来解决。但理查二世表现了昏庸和刚愎自用的性格,他想比武的结果,无论哪一方取胜,都对自己不利,于是决定把他们二人同时放逐到外国。理查二世一心想着自己的利益,认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是天经地义的正在这时,勃林布洛克的父亲约翰刚特去世,国王索性来一个釜底抽薪,没收了应由勃林布洛克继承的封地和财产,激起了这位大臣的愤怒,遂以讨还遗产为名,联络其他一些贵族,起兵将理查二世赶下王位。
在这个剧本里,莎士比亚遇到一个很复杂棘手的问题,就是国王的权力是否能够动摇,权利的得失由莎士比亚传               38谁来安排。按照传统观念,王权是上帝赋予的,王位的继承或禅让都要符合一定的程序,人民群众是没有权力随意废黜旧王拥立新王的。否则就是犯上作乱,就是僭越篡位,罪莫大焉。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极权的时代,自然受这样的观念影响很深,在前面介绍的历史剧中,对阴谋篡位的贵族及发动暴乱的农民,都一律予以谴责。即便在《理查三世》中贵族最后推翻君主,也是因为他之登上御座,本是不合法的。在《理查二世》中,莎士比亚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安排了理查二世的倒台,正如中国的孔孟,虽拥护王权和秩序,但遇到暴君,也要以民为本,以社稷为重,赞成“诛一夫纣(殷纣王 )”。 如果君主无力治国而又祸乱天下,也是可以取而代之的。君权神授,但只授给那些英明勤勉的国王。这就是莎士比亚在该剧中达到的认识水平,也是他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的进步思想在剧作中的体现。
莎士比亚传               39
《亨利四世》——不朽的杰作
《亨利四世》上下篇和紧随其后的《亨利五世》是连续性的作品,其描写的重点是亨利五世继位前后的事件。相反亨利四世在剧中并不显得重要。
全剧有两条线索,一是老国王亨利四世发兵平定北方贵族叛乱,一是王子哈尔开始不务正业,与一群市井流氓混在一起,后来与他们断绝关系,参加平叛战争,立下战功,最终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两条线索交叉前进,互相映衬。
《亨利四世》上篇写国王即位后时时想到自己的御座系篡夺而来,良心十分不安,再加上太子哈尔镇日与一群流浪汉厮混,吃喝嫖赌,打家劫舍,全无正形,老国王非常气愤和懊丧,觉得这是上帝对他篡位的一种惩罚。他为了排遣国内人们的不满情绪,决定派兵参加十字军,去耶路撒冷保护圣陵。但消息传出,宗室里的反对派诺森伯兰伯爵和北方贵族摩提默发动叛乱,他们得到了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的支持。诺森伯兰伯爵的儿子霍茨波是一员勇猛的战将,在他的指挥下,叛军所向无敌,一时朝野震惊,亨利王父子动用全部兵力,御驾亲征,王子一改旧习,积极参战。莎士比亚传               40
其实王子是个富于心计的人。他身在酒肆,心想天下,对自己的将来早已胸有成竹。上篇第一幕第二场,在和酒肉朋友们打闹一阵后,他有一大段独白:
我完全知道你们,现在虽然和你们在一起无聊鬼混,可是我正在效法着太阳,它容忍污浊的浮云遮蔽它的庄严的宝相,然而当它一旦穿破丑恶的雾障,大放光明的时候,人们因为仰望已久,将要格外对它惊奇赞叹……只有偶然难得的事件,才有勾起世人兴味的力量。所以当我抛弃这种放荡的行为,偿付我所从来不曾允许偿还的欠债的时候,我将要推翻人们错误的成思,证明我自身的价值远在平日的言行之上,正像明晃晃的金银放在阴暗的底面上一样,我的改变因为被我往日的过失所衬托,将要格外耀人眼目,格外容易博取国人的好感,我要利用我的放荡的行为,作为一种手段,在人们意料不及的时候一反我的旧辙。
这说明他并不是误入歧途,而是把这当作一种手段,同下层群众接触,了解民生疾苦,为将来实施有效的统治作准备。
果然,他帮助父王平定了北方的叛乱。叛军的首领比起他来黯然失色。他们为了各自集团的利益,互相猜忌,加以傲慢轻敌,刚愎自用,很快败在王子的莎士比亚传               41团结一致的雄师手下,即便叛军猛将霍茨波号称英勇无比,举世无双,也无济于事,终于在索鲁斯伯雷战役中被哈尔王子杀死。上篇以王军胜利告终。
但叛军并未全被消灭。霍茨波的父亲诺森伯兰伯爵伙同约克大主教重新集结军队,向王军开战,下篇就描写亨利四世与哈尔王子第二次出征,出奇计打败了叛军,在国内彻底恢复了和平局面。正当大军凯旋,举国欢庆之时,亨利四世大病不起,不久去世。在他弥留之际。哈尔王子一席肺腑之言,倾诉自己内心所想,表现了他一贯深谋远虑,使国王放心地把国事托付给他。
将上下篇连结在一起看,是在写哈尔王子的成长过程。莎士比亚注重把他放在特定环境中,在与周围各种人的对比中来刻画他的性格特点。在历史剧创作中,一般他很少对历史事实做大的修改,也很少加进自己编排的东西。但在这出戏中,他做了一些适合自己设想的安排。如历史上这场战争开始时,国王亨利四世只有36岁,莎士比亚把他写成一位老人;霍茨波当时38岁,哈尔王子只有10几岁,但莎士比亚为了戏剧效果,将他们写成年龄相当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作者在剧作中常常将他们两人相提并论,加以对比。全剧开始,老国王上场,忧虑重重,痛骂自己的不肖之子,而对霍茨波这位勇敢的骑士赞赏有加莎士比亚传               42(这时还没有叛变) :“提起这件事,就使我又是伤心,又是妒嫉,妒嫉我的诺森伯兰伯爵居然会有这么一个好儿子,他的声名流传人口,就像众木丛中一株最挺秀卓异的佳树,他是命运的骄儿和爱宠。当我听见人家对他的赞美的时候,我就看见放荡和耻辱在我那小儿哈尔额上留下的烙印 。”但正如前面说过的,王子是个有心计又有远见卓识的人。他有时确有些任性使气,但他勇于改正缺点。有力的证明是他在酒店里与小偷为伍,曾被法庭拘押,在公堂上他对王家大法官大打出手,遭到监禁。但在他即位后,非但没有报复大法官,而且称赞他秉公执法,尽忠国事。他的与市民平等相处及认为接受大法官的惩罚是“以身奉法”等,都有些人文主义思想的色彩。他继位后立即疏远了酒肆中的一班老伙计,但也不是一阔脸就变,砍头渐多的那种绝情,而是加以妥善安排,告诫他们要走正道、务正业。后来在《亨利五世》中,莎士比亚又写他在阿金库尔战役前,微服私访,给战士们以极大鼓舞,表现了他的大智大勇。莎士比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合和手法来写他的优点。如在本剧中王子与霍茨波在战场上相遇,王子使用的语言生动贴切,庄严崇高,相反,霍茨波讲话,正像他的名字所显示的(‘otspur热马刺),急躁,狂妄。二者的优劣是很明显的。
莎士比亚传               43
然而《亨利四世》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战争,而是其中的喜剧场面。最受观众欢迎的角色不是王子,而是一个荒唐的大肚汉约翰福斯塔夫爵士。
他是一个骑士,但早已破落,几乎丝毫也没有骑士们应有的荣誉感。他的外貌就很滑稽,一个大得出奇的肚子,大得他看不见自己的膝盖。好酒贪杯,脑满肠肥,一路走过,贫瘠的土地立刻就会泛出油膏。他虽白发苍苍,但是个好色之徒。他的境况很糟,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钱袋的消瘦已经无药可医了 。”然而他不愿放下骑士的臭架子,总想过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因此他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混迹于下层社会,干些阴暗的勾当。他不是一个平常的市井流氓,他能说会道、妙语连珠,厚颜无耻,肆无忌惮。在快嘴桂嫂开设的野猪头酒店里,遇上亲王后,他更是无法无天,把他的那套路数发挥到极致。
王子经常拿他开玩笑,他呢,鬼机灵,倚老卖老,象个小丑和弄臣,说些逗乐的话,因此深得王子的欢心。上篇第二幕他和王子打闹,最后玩起了游戏,福斯塔夫扮演老国王教训王子,演得一本正经,声调沉郁,泪流满面,谈到王子在外面交的那些朋友,他不忘赞赏自己几句。他说他注意到在那些人中有一个德行高尚的人,这个人仪表堂堂,体格魁梧,是个胖胖的汉子;他有一副愉快的容貌,一双有趣的眼睛和一莎士比亚传               44种非常高贵的神采,噢,想起来啦,他的名字叫福斯塔夫,这个人是绝对不会干什么荒淫放荡的事的。当王子扮演父王的时候,就把他好好地数落一顿道:那是魔鬼扮成的胖老头,一只人形的大酒桶,一个充满着怪癖的箱子,一个塞满了兽性的柜子,水肿的脓包,庞大的酒囊,堆叠着腑脏的衣袋,肚子里填满着腊肠的烤牛,道貌岸然的恶徒,一个须发苍苍的罪人,空口说白话的无赖,邪恶而可憎的诱惑青年的老撒旦。福斯塔夫是难不倒的,他总是振振有词,为自己辩护。不怕别人嘲笑是他最坚强的防御武器。在剧中几个喜剧场面里,他都是主角,巴道夫、波因斯等人只有听他神吹。单看他讽刺巴道夫的红鼻子用的一连串比喻,就可知他的领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剧中最有趣的是他受亲王等人的愚弄,丑态百出而又强词夺理的场面,第二幕第四场他去盖茨山上抢劫,哈尔王子和波因斯知道了,伪装成劫匪在福斯塔夫抢得东西后突然杀将出来,福斯塔夫鬼哭狼嚎、抱头鼠窜。但当回到野猪头酒店,惊魂甫定,赶紧把自己的剑砍出几个缺口,当众(王子也在场)夸起口来。他义正词严地嚷道,愿世上没胆的懦夫们都遭瘟疫,世上难道真的没有勇士了吗?还说什么好人都上了绞架了,剩在英国的总共还不到三位,其中的一个已经发了胖,一天老似一天。当王子问他为什么这么光火莎士比亚传               45时,他大骂王子等人都是懦夫,说自己早上带了几个人去抢了1000镑,可是有一百来个人把他们包围,夺走了胜利果实。还说他跟12个人展开白刃战,有4个穿麻衣的恶汉扑向他一人,但一会儿在他嘴里就变成七个,再说下去升为11个了。越说越离奇,什么天黑得简直瞧不见自己的手,3个穿草色衣服的杂种在背后向他举刀猛刺。等王子戳穿他的谎言时,他不但不觉得羞愧,反而用诡辩术为自己开脱,说这是本能使然。本能是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勇气的,他怎么能向金枝玉叶的王子行刺呢?因为本能的作用,他才变成一个懦夫,他将要把这回的事终身引为自豪……
福斯塔夫活活是个酒囊饭袋,走几步路就汗流浃背。贪享受又吃不得一点儿苦,尤其贪生怕死。所以在战场上他出尽洋相。虽是骑士但对荣誉毫不介意,这与叛军将领霍茨波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把荣誉视为生命,为它不惜一切。所以哈尔王子在杀死他后还称赞他有高贵的心灵,对他表示了敬意。而福斯塔夫在战场上东躲西藏,转动他那自私自利的念头:
嗯,可是假如当我上前的时候,荣誉把我报销了呢?那便怎么样?荣誉能替我重装一条腿吗?不。重装一条手臂吗?不。解除一个伤口的痛楚吗?不。那么荣誉一点不懂得外科的医术吗?不懂。什么是荣誉?两个字。那两个字荣誉又是什么?一阵空气。好聪明莎士比亚传               46的算计!谁得到了荣誉?星期三死去的人。他感觉到荣誉没有?没有。他听见荣誉没有?没有?那么荣誉是不能感觉的吗?嗯,对于死人是不能感觉的。可是它不会和活着的人生存在一起吗?不。为什么?讥笑和毁谤不会容许它的存在。这样说来,我不要什么荣誉;荣誉不过是一块招牌。我的自问自答,也就到此为止。
在战场上,他遇上叛将道格拉斯,吓得失魂落魄,刚一交手就倒地装死,他的理由是:“智虑是勇敢的最大要素,凭着他我才保全了性命 。”当他爬起来看见叛军首领霍茨波的尸体(是王子杀死他的)时又吓得浑身发抖,生怕霍茨波是假装死亡突然起身要他的命。于是又找了剑在尸体的大腿上添加一个伤口。等确认了霍茨波是死的,他又心生一计,要扛了敌帅的尸体,去见老国王,邀功领赏,等遇上王子的揭发时,他愤愤地叫道:世人都是这样善于说谎!说他怎样与对手恶战了足足一个钟头,他到死都要坚持说,霍茨波大腿上的伤口是他刺的。这一场戏中福斯塔夫的表演活灵活现,成串的妙语,拙劣的诡计,使人读之忍俊不禁。
福斯塔夫的恶行可以说层出不穷。在《亨利四世》下篇,他利用征兵机会,贪赃枉法,营私舞弊。他总能为他的恶行找到堂而皇之的至少也是说得过去的理莎士比亚传               47由。他征兵来到乡下,沉吟道 :“既然大鱼可以吞食小鱼,按照自然界的法则,我想不出为什么我不应该抽他几分油水 。”他征来的兵尽皆老弱残废,因为那些有油水可抽的富人为了逃避兵役,都给他贿赂。他得意扬扬地吹嘘说,他已经把150个兵丁名额换到了300多镑钱。
在福斯塔夫经常出入的野猪头酒店里,聚集着大批市井之徒。他们——酒保、快嘴桂嫂、波因斯、巴道夫等——以及乡村法官夏禄等人的戏在剧中占了较大的篇幅,以描写他们为主的喜剧场面起着与战争场面穿插相间的效果,场景从宫廷到酒店,又从酒店到营地、战场,时而严肃,时而轻松,既增加了全剧的趣味性,又得以展示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人们把这个剧的背景称作“福斯塔夫式背景”就是强调了莎士比亚描写平民社会的卓越成就。
福斯塔夫这个角色受到当时观众,上到女王,下到平民百姓的一致喜爱。他那整天兴趣盎然的样儿,他的自知自炫的邪恶,他那笨拙地步的聪明和诡计,就象一个顽皮的孩子,或者说象马戏团的小丑,逗得所有的人开怀大笑。他是莎士比亚戏剧中使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之一。
莎士比亚传               48
第四章  喜  剧
所谓喜剧,相对于悲剧而言,顾名思义,是逗人发笑让人看了高兴的。其主要特征,结局往往符合人们的美好愿望,主人公的命运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或者矛盾斗争得到和解,或者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家个个欢喜。喜剧不同于一般打闹逗趣的闹剧或滑稽剧,它比它的这些同宗兄弟要正经、严肃一些,它与悲剧一样是古希腊就十分得宠的戏剧形式。
鲁迅先生用通俗的话概括道: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而喜剧则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具体地说,喜剧要撕毁社会上那些不正常的、不如人意的东西,人性中的小毛病、大错误等等。它也会有闹剧中的那种十分轻松欢快的场面,但它更有完整的故事。对生活带着微笑,虽有时噙着眼泪,虽有误会、有伤感,但弥漫全剧的总是喜悦的情绪。亚里士多德说,喜剧要摹仿的是比我们平常的人要坏的人,这个坏并不是邪恶,而是有一些缺点。英国一位古典主义批评家说过,喜剧描述的是我们生活中常犯的错误,描写生活中最可笑、最难堪的事,以此警告观众,不要重蹈那些人和事的覆辙。综合他们的说法,莎士比亚传               49用之于今天的戏剧舞台,我们可以看到喜剧与悲剧之间的界限远不如在古代那么分明,所谓乐极生悲,是我们时代的人们感情起伏波动的惯见情形。
在莎士比亚时代,喜剧的观念正在不断的发展中,作为发展中的一环,他的喜剧作品明显地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的喜剧。他的喜剧是独特的,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都应该是独特的,不能重复他人或者重复自己。当然,在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开始阶段,他很大程度上受古典作家的影响。
他的喜剧的成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他所处的时代的需求是他创作时最重要的参照之一。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英国处在一种亢奋状态中,商人借此东风,不断扩张英国的经济势力,遂使英国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随之而来的是文艺上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反抗和冲击,城市的手工业者、商人们不能一味地看宣扬爱国主义的历史剧。福斯塔夫这种角色,太使人喜欢了,他身上没有历史的霉味儿,他活泼泼地就是现实中的人。为了迎合这一批观众的欣赏趣味,喜剧的创作就繁荣起来。另外宫廷对莎士比亚喜剧创作影响也很大。如同中国清朝慈禧太后对京剧的喜好鼓励了京剧的发展一样,宫廷的艺术趣味往往流行全国,蔚成风气。伊丽莎白女王是个戏迷,身边的大臣们、宠信们也乐于莎士比亚传            50供奉,因此就有了所谓“宫廷喜剧”。 女王当然要看欢喜的故事、华美的场面。这就决定了宫廷喜剧的风格。16世纪八10年代为宫廷写的主要剧作家是约翰李雷,他的语言词藻华美、十分讲究、差不多相当于我国六朝的骈文。他后来作为散文家,仍是这种风格,人们以他的一本散文集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文体,叫“绮丽体”(“up‘uism )。莎士比亚早年学习过这种风格,或者说感染了这种风气。早期剧作中的有些人物操着同一种腔调,一说一大篇,十分悦耳,但内容并不充实。后来他越来越成熟,形成自己的风格,还到宫廷演出,深受欢迎。宫廷的趣味也是在变的。
此外,莎士比亚还受到同时代人喜剧创作的影响。例如本琼生曾写过一剧叫《人人扫兴 》,在当时引人注目。该剧被称作“性格喜剧 ”(“om”“yo?‘umour ),因为剧中人物大多在某一方面习性成癖,如凶残、贪婪等等。作者的目的是除了批评人性的弱点外,也讽刺和批判产生这种人物的现实社会。
总之,文艺复兴时代是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莎士比亚得天时地利,注意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从希腊罗马的古典戏剧,到意大利的浪漫传奇,他广采博收,溶汇到自己的喜剧创作中。
莎士比亚传               51
《爱的徒劳》——语言的芭蕾
《爱的徒劳》是一出宫廷戏,情节十分简单。一位国王很喜好学问,接受他的几个同学的建议,定了一个规章,规定大家3年之内一心读书,任何女子不得进入宫廷1里之内,三年之内,他们不得与任何女子交谈。这个可笑的规章当然刚刚订出就被违反了,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背弃了自己的誓言。因为现实世界是生动活泼的,书本和誓言禁锢不了她。便是国王,不久就接待了一位端庄美丽的姑娘,法国国王的女儿。在年轻人中,爱情是免不了的。正如剧中人物俾隆在一次长篇大论中说的,恋爱是合法的,谁也禁止不了。大家发誓发愤读书,却抛弃了各自的一本最宝贵的书籍,从女人的眼睛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训,那是艺术的经典,知识的宝库,世上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像一个女人的眼睛一样把那么多的美丽启示给读者。一切沉闷的学术都局限于脑海之中。吃尽苦头,收获甚微,而学会恋爱就不一样了,它不会被禁锢在心里,它会随着周身的血液,像思想一般迅速地走遍全身,使每一个器官发挥出双倍的效能。恋人眼中的光芒能使猛鹰眩目,恋人的耳朵听得出最微细的声音,恋人的感觉莎士比亚传               52比戴壳蜗牛的触角还要微妙灵敏;恋人的舌头使善于辩味的酒神显得迟钝;论勇力爱情不是像大力士赫拉克勒斯一般,永远在乐园里爬树想摘下金苹果?像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一样狡猾;当爱情发言的时候,就像诸神的合唱,使整个的世界陶醉于仙乐之中,诗人怎敢提笔抒写他的诗篇,除非他的墨水里调和着爱情的叹息。有了爱情他的诗句就会感动野蛮的猛兽,激发暴君的天良。女人的眼睛永远闪耀智慧的神火,是艺术的经典,知识的宝库,装饰、涵容、滋养整个世界,没有它们,一切都会失去它们的美妙……经过这样的鼓动,国王立即下命令,要大家不管什么誓约,赶紧冲锋陷阵,不耽误每一秒钟。
尽管除爱情之外,世上还有许多美好的事,这里对爱情的赞美,也许有些过热,但这本来就是热烈的事情,冷淡的评价是毫无意趣的。理智和情感同样有价值,难题是怎样达到平衡——但追求平衡的人本身就已经有些冷了。所以象那个国王,在一开始就是在违心地追求平衡和理智。莎士比亚在这出戏中,常常是不平衡的,不时达到一种激昂亢进的状态,他的语言的潮流,带着爱情的细语或呼啸,滚滚流淌,读之让人快意。我们不必担心这对于舞台演出,对戏剧情节发展的节奏会有妨碍。最难得的恰就是这种该平稳沉静时平稳沉静,该激昂亢奋就激昂亢奋,而不是刻莎士比亚传               53意雕琢,跟自然的法则、性情的法则对着干。
从剧中大量运用排比修辞手段的对白中可以约略看出莎士比亚在这出戏里对于语言的讲究。他明显地受了约翰李雷绮丽体的影响,使用叠句和押韵的诗体对话,时常穿插些诗歌。有人把这个作品称为“一场语言的芭蕾 ”,表现了莎士比亚的语言天赋。这些华美的文辞在译成中文后,虽然有些掉色走味,但仍然华丽流畅。俾隆反对国王的规章时说道:为什么要我喜爱流产的婴儿?我不愿冰雪遮掩了五月的花天锦地,也不希望蔷薇花在圣诞节含娇弄媚,万物都各自有它生长的季节,太早太迟同样是过犹不及。是的,万物有时,莎士比亚在早期戏剧中这种语言试验不是徒劳的。我们知道在中国文学史上,初唐曾有王杨卢骆四杰,文风受六朝绮丽的影响,曾遭到很多的反对,甚至被贬得不值一哂,但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对他们的评价很高,有一首诗写道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名与身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见识之通达,是许多人所不及的。
虽然这个剧本并没有多大的社会意义,但技术上并不粗糙,它带着那种符合宫廷审美标准的古典的对称和合谐。作者在安排人物、安排情节、运用语言方面都极讲究,典雅与粗卑,热情、朝气蓬勃与老气横秋相互衬托,错落有致。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角色是莎士比亚传               54来自西班牙的会逗笑的小丑亚马多,他不但妙语联珠,常用漂亮的双关语和比喻,而且近墨者黑,在那些学者型国王廷臣面前,他也极力掉文,满口胡诌些文言,但总是罗罗嗦嗦,夹缠不清。
莎士比亚传               55
《维洛那二绅士》——友谊与爱情
维洛那是威尼斯西边的一座城市。这里住着两个年轻的绅士,一个叫瓦伦丁,一个叫普洛丢斯。两人从小结下深厚的友谊。从未因什么不愉快中断过。普洛丢斯有一个情人叫朱利亚,他总是向朋友谈起这位美丽的姑娘。象所有恋爱中的人一样,他总是魂不守舍,一副担忧焦虑的神情,瓦伦丁见他这样,老拿他开玩笑。
一天,瓦伦丁来告诉普洛丢斯,他要到米兰去见见世面,不愿这样呆在家里,磋砣岁月。他们分别时,相互发誓,让友谊天长地久,普洛丢斯对瓦伦丁说,在路上要是见到什么好东西,希望想起老朋友,那样一个人的幸福就变成双倍的两个人的幸福了。
普洛丢斯送走瓦伦丁,就专心致志地恋爱,赶紧写信给朱利亚。当朱利亚的仆人露西塔把信拿给小姐时,她却不肯收下。本来她是深深地爱着普洛丢斯的,但她决心要显出少女应有的骄傲,考验她的情人一番,因为多受一些甜蜜的折磨,好事可以更好,珍贵的显得更珍贵。主意虽定,但爱心活蹦乱跳。她刚下令把信退回,又赶紧把女仆叫回来,却问现在几点钟了。莎士比亚传               56女仆差不多都是象《西厢记》里的红娘一样的机灵鬼儿,不告诉小姐几点了,把信递了过去。朱利亚心思被人看透,非常恼火,把信撕碎扔在地上,喝令女仆出去,立刻过去把那些纸片拼起来,看见一些残缺不全的句子如“爱情受了创伤的普洛丢斯”等等,十分伤心,叹息良久,埋怨自己叫信受了创伤,应该向每一片碎纸赔罪。
结果,与原计划相反,她给普洛丢斯回了一封比以往更多温情的信。那一位接读,得意忘形,高呼:“甜蜜的爱情!甜蜜的字句!甜蜜的人生 !”恰在这时,他的父亲来找他,问他信是谁来的,他支吾其词,谎称是瓦伦丁的来信,信上说在米兰很受公爵的宠爱,特意告诉老友,一同分享喜悦。父亲来找他正为这事,他要普洛丢斯也去米兰,趁年轻长些见识。普洛丢斯心中暗自叫苦,但难违父命,只好与心上人告别。双方互赠戒指,发誓永不变心。
瓦伦丁的确受到公爵的宠爱,而且从一个自诩无忧无虑的单身汉,变成痴心的情郎。他爱上了公爵的女儿西尔维亚小姐,对方也爱上了他,这一对情人把这事瞒住公爵,因为公爵虽然喜爱瓦伦丁,却想把女儿嫁给一位叫修里奥的朝臣,西尔维亚呢,看不上枯燥乏味的修里奥。
这一天,正当瓦伦丁去拜访西尔维亚时,普洛丢莎士比亚传               57斯来到米兰,同各位见面后,两位亲密的朋友高兴地谈起往事和近况。瓦伦丁向好友倾诉了他自坠入情网以来所受的思念的痛苦和快乐。以往他嘲笑恋爱中的普洛丢斯,现在他自己只要一提起爱情这个字眼,就可以三顿饭不吃,觉也不睡。
可是普洛丢斯听着,另有一段心事。他对朱利亚的爱情也在变化着。见到西尔维亚,他怦然心动。在这之前,他是一位忠实的朋友和真挚的情人,现在有了新的想法,要抛弃那一切。自然他的心里有斗争,遗弃、背叛与善良的天性之间正在发生冲突。最后,不义的念头占了上风。爱情需要一次更热烈的更新,友谊只好给爱情让位。
他立刻当了叛徒。瓦伦丁悄悄告诉他,要在当天晚上用一个绳梯进宫,把西尔维亚带出来,两人私奔到曼多亚。普洛丢斯把这个秘密泄露给公爵。公爵找到瓦伦丁,盘问良久。他推说自己爱上一个姑娘想娶她,问瓦伦丁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取得她的欢心。瓦伦丁说了些一般的小花招如赠送礼物、时常拜访等等,千不该万不该提议公爵(这也怪公爵假意说那位姑娘的父亲不让他进门,当然归根结蒂,怪普洛丢斯的泄密)用绳梯从窗户爬进姑娘的房间里,并且答应为他找一个合用的绳梯,最后还传授经验,要公爵把绳梯藏在袍子里。这时,公爵就提出要借他的长袍用用、莎士比亚传               58一把抓住,一掀,绳梯露出来,外带一封西尔维亚的情书,上写详细私奔计划。结果可想而知,瓦伦丁被逐出米兰,永不得回还。
瓦伦丁走投无路,在一座荒凉的森林里徘徊,遇见一伙剪径的强盗,向他要钱,他实际上身无分文,强盗见他是个落难的人,又见他大无畏的样子,就提出要他入伙,做他们的头目。如果不同意,就要他的命。他无可选择,逼上梁山。但提出条件,不许伤害过路的良家妇女和穷人。
在维洛那的朱丽亚一心惦念着普洛丢斯,经过内心的反复斗争,她决定去米兰找他。为了确保安全,她和女仆都女扮男装。到了米兰城,她一方面想尽快见到情人,另一方面又怕普洛丢斯责备她这种冒失的行为,就住在客栈里,愁眉不展,她不知道情人早已把她忘了。店主为使这位客官开开心,就建议她晚上去听听音乐,说有一位先生每晚用美妙的音乐向心上人求爱。可她一去听,忧愁顿时变成了愤怒。原来那位求爱者是普洛丢斯!所幸她在一旁听见西尔维亚斥责普洛丢斯背信弃义,出卖朋友,不该遗弃原来的情人。朱利亚看到这个场面,心中十分悲伤,但她心里仍然爱着普洛丢斯。正好这时候普洛丢斯身边缺少一个小厮,她就托店主介绍,来到自己的情人身边,对方没有认出她就是朱利亚,还派她当信使,送礼物和莎士比亚传               59情书给西尔维亚,其中包括她们在维洛那分别时她赠给他的戒指,当时他们发誓让戒指与自己共存亡的。朱利亚只有暗暗叫苦。当然她每次带礼物去见西尔维亚,都高兴而归,因为后者完全拒绝普洛丢斯的求婚。朱利亚趁机跟这位小姐谈起普洛丢斯在维洛那的情人(也就是她自己 ),说她多么痴心地爱着他,西尔维亚听了深受感动。不但不收那个戒指,还送一袋金币给朱利亚,夸她善良,有同情心。
公爵逼西尔维亚尽快与修里奥结婚,西尔维亚决定逃到曼多亚找瓦伦丁。不幸,但实际上是万幸,她在路上被一伙强盗截住了。他们正要带她到瓦伦丁大王那里邀功,普洛丢斯追随而来,带着装扮成仆人的朱利亚。他把西尔维亚从强盗手中救出,自以为有功,急不可待地向西尔维亚求婚。朱利亚在旁边听着,心中直扑腾,生怕她答应,恰在这时,瓦伦丁接到报告赶来。
普洛丢斯正求爱时,被朋友撞上,心里羞愧得不得了,因为这些事都是瞒着瓦伦丁的。他坦白了自己的罪恶,表示真心悔改。瓦伦丁呢,马上宽恕了他,因为友谊为重。他并且还说,既然普洛丢斯这般痴情,他情愿把西尔维亚从心中忘掉,让给朋友。这话刚一出口,一旁的朱利亚就晕倒在地,她怕普洛丢斯接受这出自友情的过分慷慨的赠予。大家救她醒过来后,莎士比亚传               60她心生一计,把原先普洛丢斯送给她的戒指拿出来,说这是她主人让她送给西尔维亚的。普洛丢斯看到戒指大吃一惊,定睛端详,认出这个仆人正是朱利亚,她为了爱情经受了如许的磨难,而经过这些磨难后她的爱仍然这般热烈,深深感动了普洛丢斯。他们和好如初。友谊和爱情各得其所。
在全剧的结尾,公爵和修里奥也追到森林里。修里奥还口口声声把西尔维亚称为未婚妻,瓦伦丁岂能相让,提出决斗。那修里奥原是个脓包,吓得立时退缩。公爵对瓦伦丁大加赞赏,高高兴兴地将女儿许配给他。瓦伦丁也乘机请求他未来的岳丈宽恕森林中那伙强盗,担保他们日后会改邪归正,有益于社会。公爵答应了他的请求,大家说说笑笑回到米兰,大办婚庆的筵席。
这出戏的中心思想是友谊高于爱情。两对情人中以两位男子为主,故剧名提到二绅士。两位小姐的形象只作为她们情人的陪衬,前后变化不大,可以说她们是爱情的化身,都忠诚于爱人,自始至终不变心。而两位绅士中又以普洛丢斯的变化大,从友谊到爱情,从爱情的迷误到友谊的毁弃,又到友谊的重建和爱情的恢复,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爱情与友谊的矛盾是西方文学古老的主题,莎士比亚时代也很盛行。莎士比亚对这个主题的刻画,比其他人更优雅,更从容,莎士比亚传               61更多美感和心理意蕴。他的主要手法是对比。他要在戏中体现他的一个思想即歌颂真诚的友谊,同时也歌颂忠诚的爱。所以两对情人之间的对比是必要的。如果单纯描写一个第三者插入者的形象,则易失之乏味。莎士比亚把第一对恋人作为铺垫,使对比有了基础。他的重点是放在第二对即瓦伦丁和西尔维亚身上的。瓦伦丁的爱是一种热烈冲动,不可抑制但又高尚纯洁的爱。相比之下,普洛丢斯对朱利亚的爱就逊色得多。从莎士比亚为他们安排的情节和语言中可以看出两对情人的高下之分。
第二幕第四场两位老朋友久别重逢,瓦伦丁对普洛丢斯说自己也中了丘比特的箭,整日魂不守舍。两个人有一大段对话,各夸自己的爱人,很能透露出全剧转折的契机。瓦伦丁的语言热情奔放,失去节制,表现出爱情的迷狂,普洛丢斯的语言则冷静、简短,显示着他冷淡旧情、转移爱恋的可能性:
普洛丢斯  够了,我在你的眼睛里可以读出你的命运来。你所膜拜的偶像就是她吗?
瓦伦丁  就是她。她不是一个天上的神仙吗?
普洛丢斯  不,她是一个地上的美人。
瓦伦丁  她是神圣的。
普洛丢斯  我不愿谄媚她。
莎士比亚传               62
瓦伦丁  为了我的缘故谄媚吧,因为爱情是喜欢听人家恭维的。
普洛丢斯  当我有病的时候,你给我苦味的丸药,现在我也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瓦伦丁  那么就说老实话吧,她即使不是神圣,也是并世无双的魁首,她是世间一切有生之伦的女皇。
普洛丢斯  除了我的爱人以外。
瓦伦丁  不,没有例外,除非你有意诽谤我的爱人。
普洛丢斯  我没有理由喜爱我自己的爱人吗?
瓦伦丁  我也愿意帮助你抬高她的身分:她可以得到这样隆重的光荣,为我的爱人捧持衣裙,免得卑贱的泥土偷吻她的裙角;它在得到这样意外的幸运之余,会变得骄傲起来,不肯再去滋养盛夏的花卉,使苛酷的寒冬永驻人间。
普洛丢斯  哎呀,瓦伦丁,你简直在信口乱吹。
瓦伦丁  原谅我,普洛丢斯,我的一切赞美之词,对她都毫无用处;她的本身的美点,就可以使其他一切美人黯然失色。她是独一无二的。
普洛丢斯  那么你不要作非分之想吧。
瓦伦丁  什么也不能阻止我去爱她。告诉你吧,老兄,她是属于我的;我有了这样一宗珍宝,就像是20个大海的主人,它的每一粒泥沙都是珠玉,每一莎士比亚传               63滴海水都是天上的琼浆,每一块石子都是纯粹的黄金。不要因为我从来不曾梦到过你而见怪,因为你已经看见我是怎样倾心于我的恋人。
从以后的情节发展来看,这种激情给普洛丢斯以极大影响,“一阵更大的热焰压盖过原来的热焰,一枚大钉敲落了小钉”。 这一切都是言词引起的吗?是,又不完全是。这自有其心理的逻辑。普洛丢斯,按莎士比亚的设计,一直在模仿他的朋友。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要好的朋友行动趋于一致。以往他们在一起游玩,遇事商量,协力同心,有好的东西共同分享。但现在遇到上好的东西——爱情,却是不能分享的。友谊可以模仿,爱情却不能。瓦伦丁越说西尔维亚好,普洛丢斯越按捺不住狂乱的见异思迁的心,最后分享的欲望愈加膨胀,破坏了朋友的爱情,当然也就破坏了友谊。
那么,这个普遍的心理现象是否也发生在瓦伦丁身上呢?莎士比亚没有写出来。也许瓦伦丁在维洛那嘲笑着普洛丢斯那副郁郁不乐的神情时,心里也怀着几分羡慕呢。他之离开维洛那,也就很可能是因为感觉到自己的多余。但他采用躲开的办法,追求别样的东西,而他那不幸的朋友就无路可逃,做出背叛友谊,不忠于爱情的荒唐事。这也正是普洛丢斯不如瓦伦丁莎士比亚传               64之处。莎士比亚坚持传统的道德观念,把友谊看得高于爱情,特别是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沉浸于爱情不能自拔,但在社会上,爱情不能对其他人际关系造成危害。作者在以前的十四行诗中曾用很大的篇幅赞美友谊,在这出戏中又优美而巧妙地处理了这一题材。
莎士比亚的喜剧语言已趋丰满,人物性格的刻画也越发生动,他的喜剧艺术已经成熟。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谈到德国戏剧时,曾拿莎士比亚作比较,不无夸张地说,莎士比亚戏中的一个仆人和一条狗的戏比(他那个时代)德国全部的剧作生动,包含着更多的戏剧性。这个仆人和他的狗就出现在《维洛那二绅士》第二幕第三场中:仆人朗斯牵着狗去码头,满怀忧伤地自言自语。
莎士比亚传               65
《仲夏夜之梦》——迷人的仙境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英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利用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材料,创造了一个仙境。其中一个角色叫帕克(Pubk)是个善逗乐的精灵,原型是民间故事里的仙人“好人罗宾”。 有了他的加入,这个仙境显得格外有趣。这个剧同时还是一个梦境,如剧名所示,大家在仲夏迷人的夜晚做了一场美梦,无论神仙、青年男女还是一群工匠都轻飘飘地像梦中人。这个仙境和梦境又是一个诗的世界。莎士比亚的诗才,因为发挥在这样的人间好事上,是前所未有的美仑美奂,脍炙人口,全剧就象一首连续不断的抒情诗。人们猜测这出戏是为祝贺某一贵族结婚而作,他的婚礼很可能有伊丽莎白女王参加。剧中有三对男女美梦成真,终成眷属。后世一位作曲家门德尔松根据该剧谱写的著名的《结婚进行曲 》,流传久远,至今不衰。为了制造喜庆的氛围,剧中穿插很多歌舞、戏中戏、优美的诗篇以及小丑的逗乐。
但《仲夏夜之梦》不是闹剧,其情节复杂,主题鲜明,以青年人的恋爱结婚为中心,不枝不蔓,裁剪莎士比亚传               66得当。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古希腊雅典城。雅典公爵忒修斯在一次战争中俘虏了阿玛逊女武士国国王希波吕特的王后,两人发生爱情,订了婚约。雅典城的名门望族伊吉斯的女儿赫米娅违抗父命、拒绝嫁给德米特律斯,而爱上了拉山德,按照雅典的法律,如果女儿不听父亲的话,可以处死,或者该女要在月亮神坛前发誓终身不嫁。公爵要赫米娅慎重考虑此事。赫米娅和拉山德决定出逃,约好夜晚在森林会合,赫米娅临走之前将这个计划告诉了她从小的好朋友海丽娜。而此时海丽娜正害着单相思,对象正是赫米亚不愿嫁的那个德米特律斯。为了讨好,海丽娜把这个秘密透露给德米特律斯,而后者正爱着赫米娅。就这样,在6月23日(仲夏日)的夜里,这四位青年先后来到这座黑黝黝的森林中,拉山德来会赫米娅,德米特律斯追赶赫米娅,而他后面还跟随着海丽娜。此刻正值仙王奥布朗管辖这座森林,他刚与仙后提泰尼娅吵了一架,为的是两人争夺一个男童作小厮。仙王要给仙后开个玩笑。命仙童帕克在她眼皮上滴一种仙药,使她一觉醒来先看见什么就爱上什么。也在这一夜里,以波顿为首的一群手工艺匠人来这里排练一出为公爵婚礼助兴的小戏。帕克奉仙王命令给波顿戴上驴头假面,使他睡在仙后身边。仙后醒来,疯狂地爱上了驴头波顿。莎士比亚传               67仙王奥伯朗看到海丽娜追求德米特律斯被对方严辞拒绝时的可怜劲儿,心里很同情,就吩咐帕克滴些药水在德米特律斯眼皮上,好使他醒来爱上海丽娜。但帕克忙中出错,把药也滴在拉山德的眼皮上了。结果,两个男青年又都转过来追求海丽娜,森林中一片混乱,仙王看到这种局面,赶紧让帕克解除了仙药的魔力。重新滴在适当的眼皮上。他自己也与仙后重归于好。德米特律斯放弃了追求赫米娅的努力,回报海丽娜痴心的爱恋。大家都从幻梦中醒来,公爵的婚期也到了,那两对青年喜上加喜地与公爵夫妇一起办了终身大事。结婚宴会之后波顿等人演出模拟短剧《皮拉摩斯和提斯柏》,因为错误百出,“没有一个字是用得恰当的,没有一个演员是支配得适如其分的 ”,引起观众的阵阵哄笑,平添了许多趣味。全剧结束时,仙王仙后为三对新婚伉俪祝福。
从情节上看,《仲夏夜之梦 》有四条线索,分别在四个层次上展开。第一个是赫米娅与拉山德、德米特律斯与海丽娜的恋情纠葛,这是全剧的中心也是最复杂的情节;第二个是公爵与其未婚妻的恋爱结婚,这是全剧最简单明了的情节;第三个是仙王与仙后的争吵;第四个是波顿等人的闹剧排练,作为背景也作为主要情节的陪衬,加强和推进剧情的发展。这些线索交错进行,互相照应,形成全剧扑朔迷离的喜剧世莎士比亚传               68界,充分展示了莎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从内容上看,这出优美的喜剧给观众以新思想观念的启迪和陶冶,以及青春生活所应有的美的享受。剧本一开始,矛盾就十分尖锐地摆在读者面前:父母之命的专横和法律的严酷对一对自由恋爱的男女青年的威逼。父母之命是司空见惯的,而这里的法律却是毫无道理,说明封建专制达到了极致。公爵本是生性善良、豁达大度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也只好对赫米娅说 :“你的父亲对于你应当是一尊神明,他可以保全你,也可以毁灭你 。”青年人的反抗、辩驳、乞求都是无效的。因为这是两种观念的冲突,自由是绝对没有的。赫米亚无路可走,只好出逃,临走前,她与情人有一段对话,表达了他们对这种习俗和法律的极端痛恨: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