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岳飞

佚名(现代)
中华名人传记
岳  飞  传
岳飞传                        1 ·
一、农家子弟  立志报国
“大水来了!大水来啦 !”
人们狂喊着,乱窜着,纷纷向高处跑去。大水急速地高涨着,整个永和乡乱成一团糟。原来是黄河在内黄决了口。那时的黄河河道尚未南迁,流经汤阴东邻内黄县。位于太行山东面的汤阴,地势低洼,当地有“城门楼上挂枯草”的古话。所以内黄一决口,河水就滚滚而来,冲毁庐舍,淹没了汤阴县无数田园。
在茫茫无垠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口大水缸。水缸里坐着一位妇女,满面的恐惧,手里紧紧地抱着一个未满月的孩子。那口水缸,在涛涛洪水中随着家具和乱叫的牲口一齐被大水冲向东去,直漂了一天一夜,最后靠近一块高岗,被打捞物什的老百姓救上了岸,那年轻妇女和婴儿才幸运地保全了性命。
不久,洪水退去了,那妇女和婴儿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
那婴儿就是南宋名震千古的民族英雄岳飞,而那妇女就是他的母亲姚夫人。生下来还没有满月的岳飞就经历了这样一场不平凡的遭遇。
岳飞生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二月十五日。他刚生下来时,恰巧有一只大鸟从屋顶上飞过,岳飞传                         3 ·因此,他的父亲岳和就给他起了个单名叫飞,又给他取了个字叫鹏举。
岳和这一家,本是个自给自足的中等农民家庭,自从遭受了这场无情的水灾,家产损失极其严重,从此沦为佃户,全家陷入了困境之中。几年以后,岳飞家添了一个弟弟岳翱,家计更加艰难,因此岳飞在童年时期就跟着父亲参加田间劳动,常常到野地里去打柴割草,帮助家里做些杂活。自幼的艰苦生活,磨炼了他不辞辛劳、刚毅顽强的性格,也使他从小就较深切地体会到劳动人民的疾苦。
岳飞的父亲岳和重义气,为人善良、忠厚。尽管家里的生活景况不好,但看到同里近邻家谁家有难,他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济人之困热情相帮。父亲的这种美德,给少年时代的岳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了他一生的德行。
岳和夫妇在临近绝育之年,喜得两个男孩,但是,他们绝不放纵孩子,而是“鞠育训导 ”,既有温暖的抚爱,又有严肃的管教。姚母作为慈母,更是深明大义,克尽己责。因家境贫寒,岳飞无法像一般的孩子那样进书塾念书,略通文字的岳母就手把手地教岳飞识字,没钱买纸笔,岳母就想出一个省钱的法子,即让岳飞找来一畚箕的沙子,一根小木棍,用小棒子在沙子上练字,这样写满后将字迹抹平,又可重复使用。岳飞传                         4 ·家境贫穷得买不起蜡烛,在白天辛劳之后,岳飞就靠烧白天拾来的树枝败叶发出的火光,看书识字,以至通宵不寐。岳飞天资聪颖,记忆力很强,又有持久不懈的顽强毅力,所以进步非常快。由于他爱思考,注意领会书中要旨,通过刻苦自学 ,对《孙吴兵法》、《春秋左氏传》等兵书、经书中的战略、战术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周同是岳飞的同乡人,他在书塾教书,文武双全,德行兼备,他曾收无钱入学的岳飞为徒,精心传授岳飞知识和武艺,并教给岳飞做人的道理,在他的教导下,岳飞在原来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周同箭术极其高明,又非常爱惜人才,他看出岳飞很有发展潜力,便将自己的技艺悉心传授给这个谦恭有礼、天资聪颖的徒弟。由于长期的艰苦劳动,岳飞受到了很好的锻炼,他身体结实,力气很大,小小年纪就拉得开300斤的硬弓,名震乡里。在周同老师精心指导下,岳飞经过勤学苦练,终于达到了能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地步。一次,周同召集门生比试武艺,他率先连发三箭,三箭命中靶上,岳飞引弓一发,射断了周同的一枝箭矢,接连两箭,又正中靶心。周同十分惊讶,对岳飞更加器重。他把自己珍爱的两张弓惠赠给岳飞。不久,周同病故。岳飞十分悲痛。为了报答师傅的恩情,每逢初一、十五,岳飞都要买岳飞传                         5 ·点酒、肉作为供祭品,拿到周同墓前祭奠。有时手头缺钱,岳飞便把衣服拿去典当。在祭奠时,岳飞用周同所赠之弓连发三矢,然后酹酒,埋祭于墓侧。天气越来越冷,岳飞身上的衣服却越来越少。他父亲很奇怪,疑心儿子结交上不好的朋友,便悄悄地观察岳飞的举动,终于发现岳飞典衣祭墓一事。父亲问他为何这么做,岳飞答道 :“周君对儿情意特别深厚,惜孩儿在周师生前未及谢恩,他死后,谨借朔(初一)、望(十五)扫墓以寄托我的哀思。连射三箭,以示不忘武艺精熟之所由 。”听了这番肺腑之言,岳和十分感动。他深情地抚摸着儿子道 :“当将来国家用上你的时候,能为国殉难吗?”岳飞毫不迟疑地应声道 :“只要父亲大人支持我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 !”
岳飞又向一个名叫陈广的人学习枪法,击枪技术也学得十分高超,全县没有人能够敌得过他。
随着岳飞弟兄的长大成人,由于种种原因,岳家的生活愈过愈艰难。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相州发生涝灾,“夏雨频并 ”,收成锐减 ,农民在没法维生的情况下,只能典卖土地,或者借高利贷,最后只是使自己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岳飞的父亲抱孙心切,为岳飞张罗婚事,于政和八年娶了一个刘姓女子,一年以后,岳飞的长子岳云诞生。喜事临门,而岳家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了。于是新婚不久的岳飞,虽然岳飞传                         6 ·万分依恋鬓发苍苍的老父和母亲,却不得不同他们告别,眼里噙着泪水,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当年他还不足20岁。但是不到一年,他的父亲岳和病死,岳飞又回到家乡,担负起全家生活的重担。
长期的农村生活,使岳飞具有刚直、朴素的性格。他爱土地,爱家乡,因此也热爱祖国。
后来,岳飞做到大将军,他常常打胜仗,能够吃苦耐劳,了解人民爱些什么,恨些什么,这些都同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和锻炼有着密切的联系。
岳飞传                         7 ·
二、为国效命  四次投军
岳飞的青年时代,正遇上北宋政治上最黑暗的时期。十二世纪的开头25年,正是宋徽宗赵佶在位的时代。宋徽宗是个荒淫奢侈的皇帝,他处理军国大事的昏庸,和其在音乐、绘画、书法,棋艺、诗词等方面的才华,融合于一身。他宠信“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及杨戬、高俅等人,朝政十分腐败。这些贪官污吏为了满足自己的荒淫挥霍,巧立名目,建立“应奉局”、“西城括田所”、“御前生活所”等专事搜刮民脂民膏的机构,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各地农民纷起反抗,北宋政权摇摇欲坠。
这时,北方女真族崛起。女真族原居住在我国东北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一带。他们起初过着半渔猎半农耕的生活。十二世纪初年,一个女真部落的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分散的各部女真。女真族的力量强大起来。1115年,阿骨打建立了金朝。以后,金的势力不断扩张,一直发展到黄河流域,且屡屡打败北方的辽国。北宋政府为了转移人民的视线,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异想天开,企图利用金国的力量,收回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宣和二年(1120),宋与金订立了“海上之盟”。盟约规定 :宋、金夹击辽岳飞传                         8 ·国,然后宋出兵攻占燕京、燕云十六州归宋,而宋贡辽的岁币得如数送金。1122年,金军按约出兵,迅速攻下了辽国的中京大定府。在金国的催促下,北宋朝廷派童贯领兵十万“巡边 ”,督师攻打燕京,并派参议官刘(韦合)在河北招募“敢战士 ”。少年立志以身许国的岳飞,慨然应募,第一次从军。
刘(韦合)在检阅应募者时,很快地看中了这个青年。岳飞头颅颇大,方脸大耳,眉宇开阔,眉毛较短,双目炯炯有神。身材中等偏高,极其壮实,生就一副雄纠纠的勇士气概。刘(韦合)同他谈话时,岳飞申诉了自己誓死保卫乡土、坚决抗击辽军的决心,刘(韦合)当即任命他为小队长。
但是当时辽军没有,也不可能乘胜攻宋,于是刘(韦合)就用这支队伍来对内进行镇压。当时相州有一支农民起义军,他们屡败官军,号称“剧贼 ”。岳飞主动向刘(韦合)请求带兵前往剿匪,带领步、骑战士200名,星夜赶到相州。他在摸清游寇陶俊、贾进和的实力以后,故意让游寇将30名士兵装扮的行商劫进营中,又乘夜间设伏兵百余人于山下。这一诈一潜,终将众喽罗一举击败,陶、贾二人当场被擒获。
岳飞初次上阵,就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凯旋之后,因功补承信朗。不久,其父病故,岳飞急岳飞传                         9 ·忙奔回汤阴守丧。后来,朝廷下令解散“敢战士 ”,岳飞的第一次从军经历便结束了。
守丧期间,岳飞在故相韩琦后裔昼锦堂韩家做过守门院的庄客。他倚仗高超的箭术,能为韩府保要解危,深得主人赏识,因此,他被允许借阅韩府所藏书籍。
在岳飞守丧这三年间,宋金关系逐步恶化。金军不战而克燕京后,将燕京掠夺一空,并以索取100万贯“燕京代税钱”的高昂代价,将空城燕京及其附近地区归还宋朝。更严重的是,金贵族由此看到了宋政府的无能,虎视耽耽,转而伺机准备灭宋。而北宋君臣却陶醉于“收复燕云”的虚假胜利之中。岳飞虽身在草野,目光却注视着国家的安危,为国家的生死存亡深感焦虑。
不祥的战争风云,笼罩在宋朝臣民的头顶之上。人民流离失所,生计艰难,因此许多盗匪、流寇纷纷起来,打家劫舍,危害百姓。岳飞武艺高强的名声在家乡传得很广,因此有的人竟来请岳飞去做“山大王”,但岳飞都义正严词地拒绝了。岳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从小练就一身武艺 ,只是为了忠君报国,因此他决不会放弃一生的原则去为害人民。岳飞的母亲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她心胸开阔,深明大义,亦非常爱国。因此当她知道岳飞拒绝为寇岳飞传                        10 ·这件事后,深感欣慰。一天,她把岳飞叫到跟前,对儿子说 :“儿啊,在这件事上你做得很对,为娘的感到很高兴。但是,这并不能代表说今后你就不会为别的诱惑所打动,所以娘希望你一直都将一句话铭刻于心,做到一生无愧于心 。”岳母叫儿媳刘氏捧来针线,让岳飞脱下衣服,转过身背对着岳母双膝跪下。岳母用笔醮墨,郑重地在岳飞的背上写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往皮肤上绣。岳飞明白了母亲的用心,咬着牙关忍着痛,一动不动地跪在地上,任凭豆大的汗珠滑下来。当最后一笔终于刺成时,岳母的脸上已爬满了泪花,母子同心,每一针都同刺在慈母心上一般啊。
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撼人心扉的“岳母刺字 ”,岳母的一番苦心是要让岳飞记住这一生都不要背叛国家,背叛民族,而应尽自己的全力去报效国家和人民。岳母的苦心没有白费,岳飞用一生的行动来实践了这四个字。
宣和六年(1124),忧国为怀的岳飞,毅然告别堂上老母和家中妻儿,第二次从军,投入了河东路平定军。这一年,岳飞22岁。
1125年(徽宗宣和七年),金朝统治者向北宋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金东路军由都统帅斡离不率领,一口气打到了黄河边。宋徽宗皇帝赵佶吓得连皇帝也岳飞传                        11 ·不做了,匆匆下了一个“罪己诏 ”,就把皇帝的位子让给他的儿子赵桓。赵桓就是钦宗,用靖康作年号。金军渡过黄河,围困京师33天,由于东京留守李纲和京师军民英勇地进行了京都保卫战,金军搜括了一番后,于靖康元年(1126)二月北撤了。
西路金军由副统率粘罕率领,进攻太原。太原军民英勇抵抗,使金军不能靠近太原城池,阻滞了西路金军的入侵。
岳飞的平定军投入了保卫太原的战斗。在他的率领之下,打了金兵一个措手不及。金兵未及调动重兵,寿阳、榆次便被攻克 。岳飞因功被提拔为“ 进义副尉”。后来金军重兵反扑,在太原前线 ,宋金双方展开了激战。由于宋援军失期不至,陕西老将种师中部粮尽援绝,为金军所击溃。解救太原之围的战斗失败了 。当宋军溃散时 ,岳飞于夜间渡河时不慎丢失了“告身”(任命文书)。岳飞又一次离开了队伍,回到了相州。
这一年秋天,金军攻下了坚守达八九个月之久的太原。太原宋城军民全部壮烈牺牲,在抗金史上谱写了悲壮的一页。
太原陷落后,宋朝的军事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了。许多爱国之臣上奏折,主张退而积蓄力量,以图收复失地。然而钦宗并不采纳,他的主要对策还是不断地岳飞传                        12 ·遣使求和。靖康元年十一日,闰十一月,金军攻陷京师开封 。在大肆搜刮京师金银财宝之后 ,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把徽宗、钦宗,连同宗室、后妃、百官、工匠等三千多人俘掠北去,开封的金帛、宝货,朝廷的文物、图册也被洗劫一空。北宋王朝至此覆亡。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靖康之耻”。
在金军攻陷京师之前,钦宗命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令速领兵入京师。京师失陷后,十二月,康王赵构,在磁州(今河北磁县)守臣宗泽等扶持下,于相州(今河南安阳)正式开大元帅府,打出了抗金旗号。在国家危亡之秋,岳飞毅然投奔相州大元帅府的勤王之师。这是他第三次从军,过去两次当兵,其实都是因为生计所迫,而现在第三次从军,却是一个自觉的爱国者。岳母姚氏明知战争风云险恶,此去凶多吉少,但她深明大义 ,毫不犹豫地勉励儿子“从戎报国”。岳飞记取母亲的教导,含泪告别了随时都可能陷入敌手的老母、妻儿,从此南征北战,再没有回过故乡。
岳飞的上司枢密官刘浩,命令岳飞去收编一支以吉倩为首领的起义军。在一天傍晚,岳飞只带领4名骑兵到吉倩营寨,劝他们参加抗金。吉倩等人表示愿意归顺,但又顾虑会被金府杀害,岳飞再三作了保证。不料有个人猝然向岳飞猛扑过来。岳飞眼明手快,顺势把那人打倒,立刻拔出剑来准备搏杀。这一下把其岳飞传                        13 ·余的人都给镇住了。吉倩终于表示降服。最后,岳飞带领这380人的流寇回到军中,他们成了岳家军的基本人马。岳飞的奇袭,得到了大元帅赵构的赏识,但是,岳飞并没有因此得到重用 ,仅补了个“ 承信郎”小官。接着,在侍卸林一仗,杀金军枭将,转保义郎。
又有一次,岳飞带领兵士在黄河南岸操练,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纷纷,连黄河都冰冻了。兵士们正在认真操练,突然岳飞发现大队金兵骑着马,踏着冰,从河对岸飞奔过来,势头很猛。岳飞沉着地对部下说 :“敌人虽然众多,但是还不知道我们的虚实。乘他们喘息未定的时刻,大家来痛击他们 !”说罢,他跳上马背,带头向金兵冲去。一个金将飞马舞刀而来,岳飞抢先迎击,一刀砍进他的肌肤一寸多,又抽出刀来,砍下脑袋。战士们随着奋勇战斗,把金兵打得大败。这一战,岳飞和他的部下获得战马几百匹。
但是岳飞这一支队伍的零星战斗,虽屡有小胜,却无法改变抗金大局。赵构当了大元帅后,深怕树大招风,引惹敌人,汪伯彦也竭力怂恿他逃跑。两人经过密谋,决定先派刘浩领兵南下滑州,扬言要解开封之围,迷惑金军,掩护自己逃遁。赵构和汪伯彦在十二月十四日出发时,仍然对军士隐瞒真相,诡称南下岳飞传                        14 ·汤阴,但是,实际的行军路线却是出相州北门,往临漳(今属河北)方向进发,采取的是避开金军的逃跑路线。赵构和汪伯彦等人一路,不打旗号,悄悄地移军东平、济州(今山东巨野),直到北宋灭亡,也未向京师推进一步。
岳飞怀着南下解放开封的满腔热枕,但作为低级军官,并不了解元帅府的内幕,也不了解大元帅的卑怯心机。眼看救援开封的计划已落空,虽然不明不白,却不得不跟随着前往大名府。岳飞根本料不到,这次随军远行,与故乡竟成永别。赵构逃走后不久,金军包围了相州,岳飞的家乡汤阴县也沦陷了。
赵构到达大名府后,河北的几支军队都向此地集中,宗泽首先赶来,但是身为副元帅的宗泽和汪伯彦的主张却截然相反。经过激烈的争论,赵构同汪伯彦私下商议,分兵两路,宗泽南征,赵构和汪伯彦东逃。年近古稀的宗泽毅然承担了救援开封的重任,岳飞也成为宗泽的部将。
宗泽领兵同金军打了十三战,每战皆捷。岳飞奋战疆场,杀敌立功,在宗泽军中四个多月,立下了不少战功。
五月一日,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将靖康二年改为建炎元年,成了南宋的头一个皇帝,史称赵构为宋高宗。
岳飞传                        15 ·
高宗在称帝之际,迫于严酷的形势,不得不起用有重望的李纲,却又对黄潜善和汪伯彦言听计从。李纲积极贯彻抗战路线,遭到执政的这两个人的百般刁难,同时毫无主见、胆怯畏缩的高宗采纳了汪、黄两人向东南方后退的主张。
当大元帅府转移到南京时,岳飞跟随宗泽队伍也到了南京。岳飞对年轻的帝王高宗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他处于黄潜善的羁束之下,接连几个月无仗可打,因此心里格外闷闷不乐。他官位不高,不了解朝廷的许多谋议与争议,但是,从相州逃到北京,又从北京退至南京,皇帝的车驾愈走愈往南的事实,元帅府按兵不发,听任宗泽孤军作战的事实,使他逐渐地明白,朝廷并无认真抗金的打算,只是一味地逃避。于是,他憋不住满腔怒火,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即《南京上皇帝书》,这封奏章一上,刺痛了黄潜善、汪伯彦,因此被罢了官,第三次离开了军队。
那时候,一个爱国将领张所正在招募黄河两岸的义勇民兵,准备反攻。张所的威信很高,很受军民的拥护。岳飞经友人介绍,投奔到张所那里。张所知道岳飞新近触犯了主和派权臣被削职为民,他也了解岳飞的武艺和勇敢。张所爱才,并不因为岳飞负罪而避嫌,破格地以“国士”的礼节接待岳飞。
张所问岳飞 :“听说你打仗很勇敢,请你粗略算岳飞传                        16 ·一下,你一个人到底能抵挡住多少敌兵?”
岳飞从容答道 :“打仗光凭勇敢是不可靠的。指挥打仗首先要有好的谋略决策。谋,是胜败的关键。因此,指挥员打仗,最怕他无谋。所以最好的作战方法是智谋取胜 。”
岳飞还分析了宋朝的军事形势,他非常有见地指出,京师开封犹如人之心脏,河北如四肢,假如金人一旦尽取河北之地,那么就意味着人的四肢给截断,生命也就难保了。听了这番精辟的见解,张所不禁对岳飞肃然起敬。立即把岳飞从“白身”提拔为“准备将”。岳飞三次从军,三次受挫 ,这一次才碰上了赏识他的伯乐张所。从此,岳飞献身戎事,驰骋疆场,揭开了他一生中壮烈的抗金斗争活动新篇章。
岳飞的上司统制王彦是南宋著名的“八字军”首领。由于岳飞主张速战速决的方针与王彦主张联络各地义军稳扎稳打的方针产生分歧,岳飞与王彦之间产生了裂缝,因此岳飞径自率部渡河投奔东京留守宗泽去了。依军法岳飞应当处斩,但是宗泽已知悉岳飞骁勇善战,叹息“此将才也 !”但是军纪如山,又不能姑息迁就。考虑到国事艰危,正是用人之际,最后决定将岳飞留在自己部下,给他立功赎罪的机会。
不久,金军大举南下,进攻孟州(河南孟县)的汜水关。宗泽当即任命岳飞为“踏白使”(突击队长),岳飞传                        17 ·前去迎敌。岳飞感激宗泽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率领500骑兵奋勇杀敌。汜水一战消灭了几千金兵,凯旋返回京师。从此岳飞的名声便在各地传扬开了,金兵中亦知道宋营中有个名叫岳飞的非常英勇善战,令人胆战。后来宗泽正式任命岳飞当统领,不久又提升为统制。
岳飞传                        18 ·
三、征战江南  克复建康
那时,形势对南宋非常有利。
为了保家卫国,各地爱国人民纷纷组织义军,打击金军。退守在共城西山的王彦,已经在太行山发展了一万多人的武装力量 。 他们每个人的面部都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因此,这支队伍称为“八字军”。此外,在山西、河北、陕西一带 ,还有“红巾军”。这些义军给金军严重的打击 ,牵制了金军向南进攻的力量。
宗泽认为这是举行反攻的大好机会。他一心一意地准备渡河北伐。自从到开封后,宗泽先后向高宗上了24道奏疏,恳请高宗回到东京,鼓舞士气,主持报国仇、复故疆的大计。然而这一道道言辞激切、足以感动木石的奏疏,只要到达应天府或扬州,皆成为废纸。朝廷回报他的,只有敷衍、嘲笑和呵斥。
这位70高龄的老人,为国为民,尽心尽力,驰骋战场,忠心耿耿,心力交瘁,却又遭投降派的压抑,终于忧愤成疾,一病不起。当岳飞和其他将领到他的病榻前去问候,宗泽鼓励他们歼灭强敌,恢复故土,完成自己未酬的壮志。眼看着自己的理想一次次地破灭了,宗泽又伤心又气愤,不由得吟诵起唐代大诗人岳飞传                        19 ·杜甫描写诸葛亮的名句 :“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临死时,他没有提及一句家事,只是大声疾呼 :“过河!过河 !”这一天,开封城里阴云密布,到处是军民嚎啕痛哭之声。
宗泽逝世后,宋朝失去了一个领导抗战的忠臣,开封留守由杜充接任,岳飞也归杜充掌管。杜充是一个治军无方、酷而无谋、贪生怕死的家伙,与黄潜善等人其实是一丘之貉。杜充上任伊始,立即中止北伐,并绝断对两河义军的任何联系和支援,并且将宗泽苦心经营的种种设施也给破坏了。
汴京一带是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对于这样一道防线,杜充不是鼓励部下积极防御,而是不顾人民的死活,下令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改道入淮,企图让泛滥的河水来阻挡金军。河水淹没了汴京周围的地区,淹没了农民的庄稼,淹没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却阻挡不住金军的铁骑。1129年(建炎三年)夏季,金军由统帅兀术带领,大规模地向南进攻。杜充眼看高宗逃往杭州,开封成了难守的孤垒,于是擅自撤离开封,移军建康(今南京市)去了。这年五月,高宗迫于舆论,由杭州北返建康,以高宗为首的南宋政府文武百官惶惶然,惟恐金军渡军南下,而高宗则接二连三地给金军首领粘罕写信乞和,其卑躬曲膝的丑态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是年秋天,金兀术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岳飞传                        20 ·向江淮扑来。宋高宗吓破了胆,他把防守建康的责任交给杜充后,自己又在投降派的保护下逃到临安 (今浙江杭州)去了。擅离开封、极不负责任的杜充 ,非但没有受到斥责,反而被提升为尚书右仆射(右相)兼江淮宣抚使 。当金军从马家渡一过江 ,杜充就自带3000亲兵,偷偷地北渡长江投敌去了。
主帅逃跑,留守建康的十万宋军军心动摇。部将纷纷率部逃奔,各谋营生,逃跑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在这巨大的混乱和恐慌面前,岳飞岿然不动,在他的满腔爱国热情的鼓舞之下,士卒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皆齐声高呼 :“惟统制是命 !”一些打算四散回家的士兵,也定下心来继续跟岳飞抗金。
军心稳住了,岳飞精神很是振奋,杜充降敌后,岳飞摆脱了杜充的羁束,自领一军,开始了独当一面的抗金活动。但是,大部宋军已经溃散,金国十万大军从容地渡过了长江,很快地包围了建康城。建康就此失守。
金军分两路越过长江后,分一路猛追高宗,高宗吓得乘海船逃到海上。
岳飞开始孤军奋战,后来和另外两个统制会和。岳飞和人民站在一起,在敌后阻截,骚扰金军。他带领将士,取得了六战六捷的战绩。
那时候,岳飞的军队已经同南宋政府失去了联系,岳飞传                        21 ·成为一支孤军,给养的补充十分困难。但是,军队的纪律依旧很好。岳飞严格地约束部下,不准随便拿老百姓的东西,不准侵占民房。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他多方设法,并曾与母亲商量,捐献家财以购买粮食。他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吃饭,总是和下等的兵士在一起,得到部下的热烈拥护。这样一支与众不同的队伍,自然能够得到驻地老百姓的爱戴。街头市井,买卖照常,农民安心下田。有岳家军在,驻地附近老百姓有一种安全感,岳家军因而赢得了“岳爷爷军”的美称。1130年(建炎四年)春天,这支部队开到宜兴(今江苏宜兴)驻扎下来,在那里维持了良好的秩序,同当地人民相处得很好。这支军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正在逐渐成长为一支坚强的抗金力量。
金军占据明州后,处境日益困难,茫茫大海不见高宗踪迹,将士们水土不服,岳飞又驻军宜兴,韩世忠引兵前往镇江,金军归路有被截断的危险,于是决定退兵。为了方便运输掠夺的财物,金军绕道大运河,水陆并行。金军沿途所至,疯狂地进行烧杀抢掠。他们在临安纵火,连烧三天三夜,烟焰不绝。金军的杀掠,加之官兵的骚扰,以及建炎四年夏季的瘟疫,平江府人民丧生者近50万,只有十分之一二的人口幸免于难。
江南军民面对金军的凶暴行径,奋起抗击,金军岳飞传                        22 ·攻打临安时,钱塘县令率乡兵2000,上阵拒敌,自己身受重伤,仍然令士兵背负着他,继续指挥战斗,最后在天竺山英勇牺牲。金军进犯越州时,余姚知县李颖士招募几千乡兵,他们布列许多旗帜,迷惑敌人,胜利地阻击了一昼夜。这一系列战斗都打击了女真贵族的嚣张气焰,使金军难以在江南立足。
建炎四年三月,兀术到达镇江府,打算满载虏获品过江,却遭到了韩世忠军队的拦击。金军号称10万人,韩世忠手下只有8000人马,全军登上战舰,屯驻屹立在江西的焦山,控扼住金军的归路。金兀术屡战屡败,十分狼狈。他请求韩世忠放他过江,韩世忠提出了他无法接受的条件:放回徽、钦二帝,归还疆土。
兀术沿长江南岸且战且走,到了黄天荡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进退不得,被韩世忠卡在那儿 ,相持了48天之久。
建康成了金军在江南仅存的立足点,对于再下江南,吞灭宋朝,无疑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当兀术和韩世忠在江上对峙时,建康的金兵在城东北的钟山、城南的雨花台构筑大寨,开凿了两道护城河,并在山上挖洞,以供避暑之用。
浮廷归来的宋廷,暂驻越州,将建康的金军视为莫大的威胁。高宋君臣为此调动了可以调动的全部兵岳飞传                        23 ·力,命令张俊全权负责收复建康事宜,可是卑怯的张俊宁可任人唾骂,也不敢向建康前进一步。勇敢承担克复建康重任的,只有岳家军。
四月二十五日,岳飞发起的清水亭之战告捷,敌人横尸15里,斩得耳戴金银环的女真人头175级,活捉女真、渤海、汉阳军45人,缴获马甲、弓、箭、刀、旗等器械3700多件。
在敌众我寡的情势下,要围歼兀术大军,是不可能实现的。岳飞采用的策略是自南而北,驱逐敌人过江。建康城南30里有一座山,上有双峰,东西对峙,故取名牛头山。岳飞在中头山设伏兵,伺机歼敌,到了晚上,轮流派出100名士卒,身穿黑衣,混入金营骚扰,使金军在惊慌中互相攻杀。后来发觉上了宋军的圈套,便加强了巡逻警戒,不让宋军混入金营。岳飞又派士卒衔枚伏在路旁,等金军“巡卒”过来时,一一加以擒获。直弄得金军损兵折将,惶惶不安。从四月到五月,岳家军同敌军战斗几十次,都取得胜利。战事不利,使兀术觉得久留建康无益,遂移于建康城西北15里的靖安镇,并加紧在城里掳掠和破坏,纵火焚烧三日,抓走居民、官员中的强壮男女,疯狂屠杀城中市民。一个原有17万居民的城市,只剩下一片废墟,逃生者仅及十分之一。
乘金军装载辎重、驱赶大批劫掠人员缓缓北渡之岳飞传                        24 ·际,在张俊、刘光世等大军远离建康情况下,岳飞率一支孤军直趋静安,拦击金军。前建康通判钱需则召集乡兵从侧面袭击金军,以配合岳家军的正面进攻。五月十一日,兀术从靖安镇撤到对岸的宣化镇,岳家军追到靖安镇,消灭了最后一批金军。战士们跳上尚未逃遁的敌船,残敌多被击溺于江水之中。岸上的铠甲、兵器、旗鼓、辎重、牛驴等等,数以万计,或纵横委弃,或堆积如山。
建康战役历时半月多,杀敌3000多人,擒获千户留哥,其中光是靖安一战,即俘金兵300多人。这是岳家军的首次大胜利。从此金军不复在江南留下一骑一卒,建康收复了。
建康的收复,使岳飞、岳家军名声大振。岳家军进驻建康城。城中遍地煨烬,街巷和屋宇已面目全非,居民的尸体纵横,血流通道,很多伤残者还在呻吟呼号。后来收拾和掩埋残缺不全的尸骨,竟达七八万件。此外,还有大批的人口被敌人驱掳过江。这种平时拥有近20万人口的大城市,遭受了毁灭性的浩劫。
金兀术渡江南侵,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在南宋爱国军民的打击下,金军从此不敢渡江,从而保证了南方不受战祸蔓延之害,有利于南方的生产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继收复建康之后,岳飞提出了扼守两淮、拱护建岳飞传                        25 ·康的建议,为高宗所采纳,并受到奖赏。从20岁从军算起,至建炎四年(1130年)收复建康,岳飞已经度过了8年戎马生涯。此期间他忠心报国,英勇善战,为收复国土作出了巨大贡献。
岳飞传                        26 ·
四、扫荡游寇  屡获升迁
金朝统治者虽然占领了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但是征服不了那里的人心。黄河两岸的汉族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金朝统治者的反抗。这种情况使他们十分为难。用武力镇压吧,镇压了这里,那里又出来反抗;放弃占领吧,又不甘心。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花招:在河南、山东一带建立一个傀儡政权,供他们操纵、利用。这样,他们就可以集中力量加强对黄河以北的统治了。1130年(建炎四年)九月,金朝统治者在南宋的投降官里挑选了一个叫刘豫的人,指定他当傀儡皇帝,国号齐,定都在汴市。历史上叫作伪齐,设都大名,管领山东、河南等地。同时,金军首领挞赖,用重金收买原北宋御史中丞秦桧,让他以“奸细”的身份打入南宋最高统治集团之中,从而破坏朝廷内部的团结,破坏南宋的抗金战斗。
秦桧是建康人,金军占领开封后,他被金军驱掳北去,到了北方后,他却变节向敌人献媚,摇尾乞怜。金朝统治者给他封了个“参谋军事”的官,金军攻打楚州时,秦桧为敌人出谋划策,撰写劝降书,完全背叛了汉族人民和北宋朝廷。建元四年十月,挞赖攻破梦州不久,就将这个养了三年的媚骨汉奸放了。岳飞传                        27 ·
秦桧归宋后,利用过去反对屈辱求和的历史欺世盗名,竭力劝说高宗与金军讲和。绍兴六年八月任相后,他提出所谓“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对策。这种分裂国家的投降主义政策,激怒了朝野上下,高宗屡次遣使向金军投书乞和,金军均不予理睬,高宗于是将这位与他臭味相投的秦桧罢了相职,并且明确表示永不再起用。其实高宗还是挺器重秦桧的,只是因为乞和不成,只好先将他暂时闲废了。
由于宋军在好几次战斗中都获得了胜利,加上收复了建康,使南宋朝廷对守住长江以南版图有了信心,军事争战的形势,表面上有所缓和,金军兵马一时没有南下的迹象。
以宋高宗为首的南宋统治集团得到稍事喘息的机会后,便把目光转移到内安上来了。最使统治者头疼的是那些窜扰不定、结队剽掠的兵匪游寇。江西、湖南、湖北一带,成了游寇横行的天下,他们前后跟进,霸占地盘,洗劫州县。在游寇为害的情况下,人民频遭内乱外患之苦,无路可走,纷纷起义,自己建立政权,抗赋税,保家园,以求得生存。建炎四年二月鼎州(湖南常德)钟相起义,就是为了反抗游寇孔彦舟而组织起来的。
从稳固南宋政权考虑,游寇这一“肿瘤”必须先行割除,这也是抗金的需要。于是,高宗诏命江南路岳飞传                        28 ·招讨使张俊为江淮路招讨使,要他率军讨平流窜于江西、两湖地区为患最为严重的游寇李成、张用、曹成。
李成已经成为南宋政府的心腹大患 。 李成自称“李天王 ”,拥众数十万,其势力达到江淮十余州,曾率兵围攻江州(今江西九江)三个月,朝廷派出几名大将皆不能解围,朝廷为之震动。
高宗命张俊去讨伐李成,张俊非常害怕,不敢接受任命。后来高宗对他施加压力,张俊吓得魂不附体,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但是他估计自己根本无法取胜,于是想到谋勇兼备的岳飞。他上书朝廷,请求派岳飞与他同往。绍兴六年(1131)正月十日,高宗诏命岳飞归张俊节制,征伐李成。当时高宗鉴于岳飞收复建康及朝野对他的文章称雀,授予岳飞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通泰镇抚使的官阶、官职,这是岳飞开始跨入南宋高级将领行列的一个标志。
张俊先于岳飞到达洪洲。李成的副都统领马进连营于赣江西岸的西山,屡次下战书挑战,张俊畏敌人兵势盛,整月不许出战。后来岳飞赶到洪洲,才改变了消极防守的局面。岳飞向张俊建议,由洪洲赣江上游绕到敌后,攻其不备,并且自愿担任先锋。三月七日,岳飞身披重铠,带头越马泅渡,于是大家依次过江。双方进行了大会战,岳家军首先突击马进的右翼,大败敌人,马进逃跑,岳飞抢先追逐。沿途有座小土岳飞传                        29 ·桥,岳飞率几十骑过桥后,土桥坍了,马进乘机挥军反扑,岳飞一箭射死敌方的先锋将,指挥几十名骑士奋勇死战。张俊派人修复土桥,大军继进,马进再也支持不住,便逃往筠州。
马进战败后,向北逃窜,寻求李成援助。岳飞连夜率领将士衔枚急行军,赶到马进前面,在朱家山埋伏。待马进的残部逃到朱家山时,伏兵一鼓作气举行了歼灭战,马进只剩十几骑仓皇逃跑。
李成不甘心失败,留马进守江州,亲自领兵反扑。他命部将商元在洪州新奉县楼子庄的草山依险设伏。张俊的大军由小路冲上山顶,杀败伏兵,夺取险隘,把李成的反扑彻底粉碎了 。此战使张俊获得“ 张铁山”的称号,其实这主要得力于岳飞等部的奋战。
这一战役后,李成损兵折将太多,已无力反攻了。李成逃到洪洲武宁县,恰好洪水暴涨,残兵败将们还来不及渡河,岳家军已如神兵天降,匪徒们四散奔逃,溃不成军。李成不敢再在江南停留,到了三月底,江南已无这支匪军的踪影了。后来李成逃奔到了伪齐。从此以后,李成不得不收敛自己的野心,心甘情愿地匍匐于金朝“子皇帝”刘豫的足下,成为刘豫最得力的爪牙。
战后,张俊对手下将官极力夸赞岳飞的智谋和胆量,以及平息江淮游寇的功劳。张俊上奏朝廷,以岳岳飞传                        30 ·飞为首功。
七月,岳飞被提升为神武副军都统制,并受命驻守洪州。镇守洪州一年,岳飞严格要求部队,不许将士骚扰民舍。因此,数万之众屯驻南昌,市面上见不到军人,赢得了当地老百姓和士大夫的尊敬。士大夫常去拜见岳飞,一次,有人问岳飞 :“平下将何时太平?”岳将军回答得十分干脆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太平矣 。”
近年来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证明了岳飞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将才,于是高宗升迁岳飞为都统制,一方面是对岳飞的奖励,一方面也是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绍兴二年(1132)正月末,枢密院下令通知岳飞,命令他统率军马,前往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担任知州兼湖东路安抚使、都总官。二月,宋廷又起用李纲为荆湖、广南路宣抚使,负责剿除湖东的土匪,岳飞等将领都听他节制。
湖东土匪最大的一支是由曹成领导的。曹成擅长射箭,他手下有七万多人,精兵约三万人。经过几次战役,在岳飞军队的穷追猛打之下,曹军已无招架之力,最后只好接受新近前来湖南路的韩世忠的招安。剩下的三支土匪军也很快地解散了。
岳家军转成湖南、广西和广东三路,往返追奔数千里,击溃了兵力上占优势的曹成军,完全出乎人们岳飞传                        31 ·的预料。新到任的湖广宣抚使李纲称赞岳飞“治军严肃,能立奇功,近来之所少得 ”。断言他将成为中兴之名将。岳飞因功迁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官衔,被命屯戍长江中游重镇江州,成为大战略防区的军士长官 。“镇江、建康、江州,皆大帅重兵 。”这时,岳飞才满30岁,已经能够与老将刘光世(44岁)、韩世忠(44岁)、张俊(47岁)相提并论了。
次年春,高宗命岳飞前往江西镇压虔 (今江西赣县)、吉(今江西吉安)的“盗寇”。这盗寇其实是对起义农民的诬蔑之词。建炎四年以来,由于金军追击隆太后,窜入江西,沿途烧杀;加之护送隆 太后的禁军也形同强盗,从而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岳飞作为南宋上层统治者的一员,自觉地镇压了这一次农民起义。
这时,岳飞兵力已达18000人,朝廷命令岳飞军1万人屯江州,3000人屯广州,5000人仍留虔州。此时岳飞已成为朝中令人刮目相看的风云人物。这年夏天,高宗特召岳飞赴临安(即今杭州)。岳飞带长子岳云从九江出发,沿水路到了临安。九月十三日,岳飞父子入殿受到高宗召见。高宗对岳飞嘉奖了一番,除了赏赐鞍马、战袍等外,特赐岳飞一面锦旗,上绣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岳飞的官衔又有了升迁,被授予镇南军承宣使、江西沿江制置使,岳飞传                        32 ·复迁为江南西路舒蕲州制复使,在江州建置制置使司。岳飞掌管的军事防区更加扩大了,跨越长江南北,自舒州(今安徽潜山)、金蕲州(今湖北蕲春),直联中原腹地,方圆达数百里。
而岳家军最深入人心的不是他们的战功,而是他们严格的军纪。在军纪方面,岳家军是卓而不群的。岳飞的出身和经历,使他熟知百姓受军队欺压、士卒受将领欺凌的痛苦,对腐败的军纪军风深恶痛绝。自脱离杜充的羁绊,独立掌管几千人之日起,他就重视对部下的管教和队伍的整顿。岳飞不惜用铁的手段,来维护军队的纪律和声誉。岳家军每到一地,岳飞必定亲率十余骑,周边巡视,检查军纪执行情况。
有一次行军,岳飞发现沿途一所新盖的店屋上缺少一片茅草,便立刻传问店主。店主说,军队并没有打扰过百姓,这里本来就缺少一片茅草。岳飞不相信,于是下令追查,终于找到一个马军。马军承认上马时不慎,弄下来一束茅草。经店主苦苦求情,那个马军才没有被斩首,但重责100军棍却是免不了的。
岳家军行经乡村,一般都露宿在民户门外,百姓开门接纳,兵士也不敢进屋。早晨启程时,民家屋外堆放的草苇依然如旧。有一次路过吉州庐陵县,一些军士借宿廛市的民家。天亮以后,为主人洒扫门庭、洗涤盆碗,然后整装出发。知州要为岳飞送行,岳飞岳飞传                        33 ·却早已混迹于士兵之中不见了。
经过成年累月严格的军纪实践,岳家军渐渐概括出两句著名的口号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严厉的军法约束着官兵,使他们不敢为非作歹,凡是践踏民间禾稼、买商品压低价值等等,都必斩无赦。有的兵士因为取民户一缕麻,立刻被斩首。驻扎江州时,有个士兵向湖口县人项某买些薪草,项某自愿少收二文钱,这个士兵一直不肯,说 :“我可以用二文钱换我的脑袋吗?”
岳飞认为,治军务必有个“严”字。他治军虽严,却严而不酷。有一次,他看见提辖官鞭打军士,就立刻制止,说只要教训教训他就可以了。岳飞对待部属严中有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与士卒同甘苦。自己以身作则 ,“一钱不私藏 ”,严禁部将克扣军俸。他平日时常和最下等的军士共餐,酒肉一定均分部属,如果酒太少,就搀水共啜。行军时,逢军士露宿,自己也不入馆舍;出征时,命妻子遍访将士亲属嘘寒问暖;战斗时,时常一马当先,身先士卒。营中有伤病兵士时,岳飞则亲手为他们调药,亲自慰问。全军同心同力,每次举行抗金誓师,岳飞谈到祖国的祸难,往往热泪横流,全军战士无不受其感动,纷纷表示愿效死力。
岳飞的努力取得非常大的成功。后来幕僚黄纵看岳飞传                        34 ·到一名士兵,在寒冷的天气只穿一件单麻布衫,问起情由,这个士兵回答说 :“别的军队都克扣军俸,还强迫士兵作丝棉袄,自己虽然穿得暖,家眷不免挨冻受饿。岳相公则不然,不克扣一文钱,俸钱听凭士兵自由支配。我因家口多,花销大,又不是长官克扣我,有什么可以怨忧的呢 ?” 像岳飞这样平明正直的统帅,必然赢得将士的信任和爱戴。
绍兴四年(1134年),宋金双方军事处于对峙的势态。南宋政府十分重视江淮地区的防御,在建康、镇江分别设置帅府,屯兵十万,由老将韩世宗等统率重兵驻守,东线“可恃以安”。
吴玠两兄弟守川陕,于这一年冬取得了仙人关大捷,击退了兀术统率的十万大军的进攻,此后5年,金军未敢轻举妄动。西线稳住了。
敌人的目标转向中线——长江中游的防区。前一年冬,兀术会合李成的二万伪军,在开封西北的羊驰岗同宋军会战。李横、牛皋等军没有铠甲,被金方的重甲骑兵击溃。宋军从此一蹶不振,到十月为止,不仅伊阳的凤牛山寨、邓州(今河南邓县)、随州、襄阳府等重要据点相继失陷,连处在第二线的郑州也被敌军攻占。
襄阳和郢州的失守,使南宋长江防线形成巨大缺口。刘豫得意忘形,准备在下一年,即绍兴四年麦熟岳飞传                        35 ·后,大举南下。李成还派使者去洞庭湖,企图联合杨么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策划南北夹攻,先占荆湖,再顺江东下,消灭南宋政权。
面对中线防御出现的新情况,南宋最高统治阶层忧心忡忡。有人提议让岳飞驻防鄂州,担当中线防守的主帅。朝廷没有同意,认为岳飞资历尚浅,结果派了资历较高的神武前军统制驻屯鄂州,仍让岳飞屯戍长江中游另一重镇江州。
在岳飞得到李成和杨么起义军联合行动的情报后,认为只有力争在绍兴四年麦收前,先发制人,破李成,复襄汉,才能粉碎伪齐南北夹击的计划,并提出了收复襄阳六郡,北伐中原的外线作战计划。岳飞非常有远见,谋略高人一等,他认为要安定两湖民心,稳住中线,必须收复襄阳六郡;要拔掉嵌入江淮与川陕之间的楔子,恢复两地联系,必须夺回襄阳六郡;要恢复中原实现中兴大业,也必须收复襄阳六郡。高宗极其认真地看待岳飞的方案,就收复襄汉的战事,和臣子们多次进行详细的讨论。最后,高宗决定由岳飞出师,刘光世派兵增援,神武前军统制仍按早先的布置,牵制杨么起义军。
绍兴四年(1134)五月,岳飞被任命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舒蕲制置使兼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率军渡江北伐。但在这之前,三省、枢密院岳飞传                        36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 ,系中央最高行政部门;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 ),给岳飞的这次出征规定了不得越出六州军界、不得称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等五个“不得”的限制。由此可看出,高宗此次举动不过是为了守住长江以南的半个中国,他担心岳飞的力量从此强大起来,因此不敢完全放手让岳飞去行动。对此,岳飞心里难免有所不满,但是既获允许渡江北上,岳飞还是很高兴的,这是向恢复中原跨出的第一步。
岳飞的兵力并不多,但是士气和战斗力却是难以估量的。岳飞对此次行动充满着胜利的信心,当军队横渡长江时,岳飞在船上兴奋地对幕僚们说 :“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渡此江 !”
岳家军旗开得胜,首先取得了收复郢州 (今湖北钟祥)的胜利。郢州是伪齐最南端的要塞 。刘豫很重视州城的防守,任命曾在北宋皇宫里当过班直,号称万人敌的荆超为知州。荆超在城中配置了一万多兵员,自以为此城固若金汤,因此并不担心。
五月五日,岳家军直抵郢州城下。岳飞亲自骑马环城一周,侦察敌军情形。他派张宪向守城者劝降,希望他们不要为刘豫卖命。但城里的长官拒绝投降,这下把岳飞激怒了。这样,一场激烈的攻城战已势不可免。
岳飞传                        37 ·
由于后勤供应不及时,军粮只够吃两餐饭了。岳飞很有信心,说第二天上午便能打败敌军,两餐饭已经足够了。后来在紧擂的战鼓声中,岳家军发起总攻。战士们英勇争行,踏肩登城,终于粉碎了敌军的顽强抵抗。这次战役,岳家军杀敌七千人,郢州城中,敌尸遍地。
岳飞乘胜分兵两路,张宪和徐庆朝东北方向进攻随州,自己亲率主力往西北方向猛扑襄阳。
襄阳是伪齐准备大举南下的大本营,由以前的游寇李成亲自驻守。李成在襄阳边列阵迎战宋军。岳飞侦察了李成的步、骑兵摆布的阵势后,说 :“这家伙好几次败在我的手里,我原以为他总会吸取一些教训的。现在看来,他还是同过去一样愚蠢。要知道,步兵应该布置在险阻的地方,骑兵应该布置在平广的地方。而李成却把骑兵摆在江岸的狭窄地带,把步兵摆在开阔地带。这样的军队虽然十万之众,又有什么用呢?”岳飞针对李成军兵列阵的弱点,用骑兵冲击其步兵,用长枪队遏制其骑兵,完全把对方所具有的优势压住了。王贵、牛皋遵命,一左一右同时发起进攻。牛皋率骑兵直冲李成的步兵,如入无人之境,势不可挡。李成的骑兵,还没来得及展开,王贵长枪队已经冲到,马匹被刺翻,后无退路,纷纷摔入江中。这一仗把李成的军队杀得大败。李成狼狈地逃跑了。岳飞岳飞传                        38 ·顺利地收复了襄州。
另一路兵由张宪和徐庆率领到达了随州。伪齐知州王嵩缩在城里不敢迎战。宋军攻了几天城,还是没有丝毫成果。刚编入岳家军的牛皋主动请战,表示三天之内拿下随城。许多人认为牛皋鲁莽,只不过是在吹牛。但岳飞考虑到牛皋长期与金军周旋,对随城地形较为熟悉,便批准了牛皋的请战。牛皋携带三天军粮,率军攻打随城,果然在三天之内攻下了随州,生擒了伪齐将王嵩,歼灭了五千伪齐军。
在破随州的战斗中,年仅16岁的岳云勇冠三军。他手持两杆数十斤重的铁锥枪,第一个冲上了城头。
宋军连连获胜,伪齐政权这才如大梦初醒,急忙调度兵力,集结在襄阳东北及随、邓等地。李成得到增援后,号称三十万大军,自新野回军反扑。最后依然大败在岳家军手下。
由于屡战屡败,刘豫焦虑万分,连连向金朝求救。金军于是拼凑了数万人,在邓州西北驻扎了30多个营寨,预备着和岳飞决一死战。
岳飞为了迎接这一场战斗,做了大约一个多月的周密准备。他派王贵和张宪向邓州快速进发,在州城外,宋军一举粉碎了敌军的顽抗。这一战俘虏了金将及兵士200多人,夺取战马200多匹,兵器数以万计。
岳飞传                        39 ·
伪齐将领高仲的残兵退守邓州城,企图负隅抵抗。岳家军猛烈攻城,不顾雨点般的矢石,攀上城楼。岳云又是第一个登城的勇士。岳家军攻拔邓州,活捉了高仲。
邓州决战的胜利,使攻占唐州和信阳变得轻而易举了。七月二十三日,又收复了唐州(今河南唐河)和信阳军(今河南信阳市)。
岳飞军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全部收复了襄阳大郡。岳飞接着上书高宗,趁收复襄阳之际,一鼓作气,直捣中原,恢复故国疆土。但是,宋高宗担心这样会引起金朝统治者的不满,害怕金军大举南下。因此,战事一结束,朝廷马上召岳飞回师。于是,岳飞在安排了地方长官,安顿了流亡百姓后,只得下令回师,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
岳飞这次出击,不仅保卫了长江中下游,使南宋的东南和西北连成一片,而且增强了军民抗敌的勇气和信心。捷报传到临安,全城轰动。主动出击,收复失地,在南宋还是第一次。
这次,宋高宗提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
宋朝继承唐朝的制度,在一些要冲大郡设置节度使,称为“节镇”。凡封拜节度使 ,朝廷要授予一套很威风的“旌节 ”,包括龙、虎红缯门旗各一面,画着白虎的红缯旌一面,节一杆,麾枪两枝,豹尾两只。岳飞传                        40 ·全套旌节共五类八件,都用黑漆木杠,加以种种装饰,制作精美。当时已建节的大将有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和吴 四人,因抗金成功而建节者,岳飞是第二人,他的成功暂时仅次于吴 ,却已远胜于其他三人,而当年他才32岁。当清远军节度使的旌节发到鄂州时,全军将士都引以为荣。
岳飞驻守鄂州后,念念不忘在女真贵族统治下的北方人民,一心想着早日恢复故土。一天,他登上鄂州的一座高楼,倚着栏杆,看缓缓的河水,仰望辽阔的天空。当时正是雨后,四周景色格外宜人。一时间,岳飞思潮汹涌,国家的危难、个人的遭际、人民的疾苦,一齐涌上心头。北方的故土有待收复,灾难中的同胞望眼欲穿,以后的征途迢远渺茫,个人的成败得失,只如尘土一般。岳飞满怀激情,唱出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爱国主义绝唱——《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岳飞传                        41 ·
这首词上段的大意是:大雨刚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靠着栏杆远望。面对着苍茫天地,我发出长啸,以发泄我满怀难酬的壮志。我已三十岁了,虽然曾经在抗金的战斗中建立了一些功绩,但是,那些功绩就像尘土一样轻微,不足称道。我踏过几千里的遥远路程,日日夜夜在风霜雨露里行军和战斗。这样的生活,我还要继续。时间是不等人的,一晃就这样过去了。不要让光阴随便溜走,虚度了青春。等到老年头发变白的时候,再来悲伤、懊悔也来不及了。在第二段里,岳飞回顾了国破家亡的耻辱,倾吐了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当时朝野上下黎民百姓的共同利益与迫切要求,激发了广大群众对祖国的热爱。
这首诗词流传至今,仍在被人民广为传唱。
绍兴五年春,岳飞再次被高宗召见,被封为“武昌郡开国侯 ”,迁官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神武后军都侯制,并受命前往湖南镇压钟相、杨么起义军。岳飞传                        42 ·
五、驱军洞庭  杨么丧命
钟相家居于浩渺的洞庭湖西岸。徽宗时,他自称神灵通天,能救人疾患,凡受他的神法的,必定家畜兴盛。他利用民间结社的形式,进行反封建统治的鼓动。他说:
“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
中国农民阶级已有千余年的光荣革命传统,而明确提出“均贫富”口号的,始于北宋的王小波起义。钟相则补充了“等贵贱”这一说法,使农民的革命口号更为完备。这说明农民阶级先进分子已经不认为贫贱富贵的秩序,是唯一可能的秩序,而是必须加以改变的。
在钟相的号召下,人们纷纷投奔于他。经过二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钟相组织了成千上万的农民,聚积了许多金钱财物,于建炎四年二月,因反抗土匪孔彦舟而起义。钟相自称楚王,改元天载。
钟相和孔彦舟相持、互有胜负,后来钟相丧失警惕,因受到外敌内奸的偷袭,起义不久即被俘牺牲。
孔彦舟在鼎州、谭州等地大肆杀掠后,便北上投靠金朝“子皇帝”刘豫去了。
岳飞传                        43 ·
受到极大摧残的起义者还在洞庭湖滨继续进行反抗斗争。许多起义军都被官军相继镇压,杨么起义军采取革命措施,占据田主的土地,涉及到了钟相起义时所没有涉及到的一个土地问题。
绍兴六年正月,宋廷改荆湖南、北路为东、西路,以鼎州作西路首府,任命程昌寓主管湖西路安抚司公事,仍任鼎州知州。程昌寓得到一个木匠进献的车船图样,如获至宝,认为凭借这种车船,定可以置农民于死地。为了尽快歼灭农民军,他立即将两艘车船投入战斗。结果车船搁浅,被起义军缴获。程昌寓捶胸顿足地大呼后悔。
农民军缴获军车船后,也开始制造车船,杨么建造24艘大楼船,其他农民军也纷纷建造各种样式的车船,总计共造了十几艘车楼船,大的可载兵一千多人。车船上装配拍竿,长十几丈,上置巨石,下设辘轳,遇着敌人的船只,可以用拍竿击碎,大大增加了农民军的力量。
在杨么的领导下,农民军由小到大,从弱变强,队伍扩大到几万人,名声传遍了四海。杨么自称“大圣天王 ”,决心将腐朽无能的宋朝推翻。
南宋政府一再地派兵镇压洞庭湖这支农民军,也一再派人招降,都没有什么效果。南宋统治者将此视为心腹大患,千方百计地要将这支队伍除掉。在这样岳飞传                        44 ·的情形之下,“精忠报国”的岳飞又要出马了。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三月,岳飞发兵前往谭州。宰相张俊也以都督诸路军马的身份,亲临湖湘。
宋朝各路大军大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而杨么的农民军从小长于水边,在水上神出鬼没,极其厉害。岳飞却知难而进,毫不退缩。岳飞是宋家朝廷的一个大臣,必然要受朝廷的指挥,因此在对付农民军的问题上,岳飞与高宗的立场是一致的。这是由岳飞所处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
杨么起义军用“陆耕水战”来对付官兵。他们依凭重湖之险,春夏水涨,官兵不能出兵,则耕种田地;秋冬水落,官兵发动攻势,则收藏粮食,然后出战。主要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避免陆战,力争水战。
岳飞吸取了以前朝廷所派官员失败的教训,改变了策略,将作战时间改在炎热的夏季,还禁止人民和农民军做买卖,以长期围攻的办法来瓦解农民军军心;并采取“且招且捕”的办法,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进攻为辅,以此扰乱农民军军士的军心,磨灭他们的斗志。
岳飞带到湖湘地区的人马虽然不多,但是由于实施了新的策略方针,这就使农民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劲敌。
但是面对这种新形势,杨么仍按着旧的策略来行岳飞传                        45 ·事,几十个水寨各自为守,各自为战,无法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来对付官兵。此外,荆湖路又逢大旱,湖水浅显,这又严重地影响了车船的驶行。因此,农民军的处境日益艰困。
一天,宋廷发下诏旨,命令张俊回临安商议防秋。张俊觉得农民军依险固守,难以获胜,于是打算先行罢兵。岳飞却认为机不可失,他取出一张小地图来,推在张俊面前,说他已经想出了成熟的军事计划,保证在八天之内成功,要求张俊暂缓返朝。张俊虽然对此有所怀疑,但还是留在了谭州。
岳飞用了许多计谋,招降了农民军中许多将领,如起义军中最骁悍的将领杨钦和全琮、刘诜等。
起义军的力量大为削弱,但是杨么等寨依然坚守不屈。岳飞采纳杨钦的建议,开闸放水使大车船无法畅行。并将无数青草撒在湖面,阻止农民军车船的行进。岳飞还派官军用小船挑战,用恶语对农民军进行挑衅。杨么等人率领水军出战,腐木烂草缠住车船护板里的翼轮,使这些主力战舰进退两难,无从发挥威力。
岳飞指挥牛皋、傅选等将乘机急攻,起义军见情势危急,企图突围,但是在各个港口都有巨筏阻截,并且有官军在巨筏上张挂牛皮,遮挡矢石,还用巨木撞碎了起义军的一些战船 。杨么眼看插着“ 精忠岳岳飞传                        46 ·飞”旗的一批战船迫近座船,就直接跳入水中。官军的水手将杨么从水中挟起,牛皋又用抓子把他拉上战船。杨么见到岳飞,欲引颈受戳,宁死不屈。
对于被俘的起义军将士,牛皋主张进行斩首,但是宽大为怀的岳飞阻止了牛皋,并对牛皋晓之以礼,动之以情。说得牛皋心服口服,避免了一次血战。为了增强军队力量,同时也由于起义军本来就是高举抗金义旗的,岳飞便从义军中挑选了几万名身强力壮的兵士,编入本军之中,其余起义军分给米粮,让他们各自回家种田生活。
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持续了六年之久,终于还是失败了。起义者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革命口号,在洞庭湖地区且耕且战,进行了有声有色的大规模水战,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谱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洞庭湖农民起义被镇压后,南宋统治集团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回顾高宗即位到今天,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而这十年来,宋高宗这个皇帝,从没有睡过一天安稳的觉,几乎是在辗转流离、心惊胆战中度过了十年。但是,无论如何,经过十年的外征内讨,南宋政权终于稳住了脚跟,不再像一片浮萍四处漂泊。南宋的抗金军事力量,在屡屡的征战中,得到了战火的锻炼,甚至已经能与以骑兵见长的金军抗衡。
虽然形势有所好转,但是仍有许多国土未复,靖岳飞传                        47 ·康耻,犹未雪。徽、钦二帝仍然被屈辱地幽禁在金国,充当囚虏。金、伪齐政权仍占领着淮河以北的土地,国土仍然南北分裂着。这些对于南宋的军民来说,都是烙在心上的一个深深的烙印。任何有骨气的国人都会因此辗转难眠。因此,南宋爱国志士要求迎还二圣、收复中原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这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了。
淮河以北的广大沦陷区人民日夜盼望着官军北伐,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而徽、钦二帝还在囚笼中,百姓也极其盼望已登上皇帝宝座的赵构能想尽办法为父亲、兄弟尽点孝道。
对这一切,赵构并非不了解,但是他却迟疑着,不知该如何举动。他自己的心中也有许多难言的隐私。面对着公道和私欲的矛盾,一国之荣与一己之得失的矛盾,赵构是懂得如何一步步地排除障碍,以最终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后来兴师北伐的全过程,充分地表明了赵构具有极高明的驾驭臣民的手段。
绍兴五年夏,宋高宗在嘉奖岳飞镇压杨么农民起义时,针对岳飞一心计划北伐的心理,特别提醒了一句 :“腹心之患既除,进取之图可议 。”接着,又提升岳飞为宣抚副使,令他移军京西,置帅府于长江北面的襄阳。
高宗又与宰相张俊商议了合兵举行北伐的军事部岳飞传                        48 ·署。按照绍兴六年(1136)春天议定的各路部署是这样的:韩世忠由承州、楚州出兵,进攻京东东路的淮阳军;岳飞由鄂州进屯襄阳,挺进中原;张俊由建康府进驻泗州州治盱眙县,刘光世由太平州进驻庐州,杨沂中的殿前司部队充当张俊的后援。韩世忠和岳飞采取攻势,由张俊和刘光世两军采取守势。这一北伐部署,反映了以韩世忠、岳飞为战斗主力的思想,张俊非常器重这两个人,并且非常了解岳飞满腔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因此,当他进行军事部署时,曾对岳飞这样说 :“这是你向来的志向啊 !”
对于这样的军事部署,岳飞甚感满意,他加紧了筹措工作,日常事务非常繁忙。但是,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岳飞的母亲姚氏病逝了。姚氏这一生,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送子参军报国,后来在沦陷区饱受忧患和病痛的折磨,颠沛流离到了南方,又水土不服,这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在绍兴六年三月二十六日与世长辞。
岳飞是一个恪守孝道的孝子,他对母亲从来都是非常温顺体贴的。虽然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只要能抽出时间,岳飞总是亲自调药换衣,将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平时在母亲跟前举止都特别轻微,生怕惊动了母亲。两年前,在攻克襄汉之后,因母亲病重,岳飞就曾经请求暂时解除军职,建议由王贵和张宪代统岳飞传                    49 ·岳家军。一旦母亲过世,岳飞更是悲痛得无以复加。三天之中,岳飞痛哭流涕,米食不进,双眼都哭得红肿了。
岳飞和岳云跣足徒步,扶着姚氏的灵柩,前往江州的庐山。高宗恩赐岳飞1000两白银,1000匹绢,岳飞为此也大事铺张,对母亲进行厚葬。丧葬完毕,岳飞就在庐山著名的古刹东林寺里守孝。
按封建社会的惯例,岳飞必须“丁忧”三年,如有特殊情况,才可停丧做官,叫做“起复 ”。岳飞上书要求解职守孝,但是形势并不允许身系北伐挂帅重任的岳飞在庐山久留。驻守两淮的韩世忠等部已经行动。为岳飞筹办北伐钱粮的江西制置大使李纲,也在催发,部分给养已经往郢州解送。伪齐将领王威又乘机攻陷唐州。为形势所迫,岳飞不得不拖着因悲伤而消瘦疲乏的身体,红肿未痊的眼睛,重返鄂州。
绍兴六年七、八月间,岳家军开始了第二次北伐。在通常情形下,秋天季节适于防御,岳飞选在此间发动进攻,利于出奇制胜,使敌人措手不及。
由左军统制牛皋当先锋,进攻伪齐新设的镇汝军。很快地牛皋便击破了这个坚垒。牛皋接着率军向东而去,扫荡了颍昌府,直至蔡州,焚烧伪齐军积聚的粮草器械后,才凯旋归来。
牛皋初战获胜,岳飞的大部队接着攻往西北方向。岳飞传                        50 ·王贵、董先、郝霸等攻占了虢州州治卢氏县,缴获了许多粮食,歼灭了大量的伪齐守军。接着又夺取了虢略(今河南灵宝县)、朱阳(今陕西山阳县)、上津 (今湖北郧西县)五县。岳飞又收复了商州。
虢州和商州皆是战略要冲,北扼黄河,东入洛阳,西连关中,几将伪齐的统治区分成两部分。岳家军屡战屡胜,大振军心,因此宋廷下诏书对此进行嘉奖,对这次战斗的重大意义进行了肯定。
伪齐在慌乱之际,不断地派兵骚扰岳家军的后方,攻击德安府应山县(今属湖北),劫掠邓州高安镇。
岳家军势如破竹,取道栾州县、西碧潭、太和镇,直取伪顺州州治伊阳县。
第四副将杨再兴由卢氏县向长水县 (今河南洛宁县西南 )进发,在长水县界的业阳与伪齐顺州安抚司都统制孙某的后军统制作战,英勇善战的杨再兴统率军士,将几千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歼杀五百多人,生擒一百多人。第二天,在孙洪涧,杨再兴与伪齐顺州安抚使率领的二千多人隔涧列阵。双方隔水互相击箭,杨再兴指挥部下勇敢击战,再次将敌军击溃。接着,岳家军夺取了县城,缴获粮食二万石。这些粮食均分给军兵和当地的百姓食用。永宁(今河南洛宁县)和福昌(今河南洛宁县东北)两县也相继攻克。此时宋军距西京洛阳城已近在咫尺。
岳飞传                        51 ·
伊、洛战役的成果不很理想,但总算还有一些收获。商州的全境和虢州的部分地区依然为岳家军控制着。岳飞长驱伊阳、洛宁,是南宋立国后第一次正规的大规模的战略反攻,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继续抗战的信心。岳飞在不到一个月的短短时间内,势如破竹,从长江边直打到黄河南岸,除了岳飞的智勇双全,岳家军的英勇善战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得到了河朔地区人民的支持。在岳家军行军过程中,北方人民非常热情地为军队提供各种敌军情报、运输工具,主动地充当向导,送粮送水,搬被运草,情景非常感人。
经过这么多年的浴血奋战,岳飞取得了非常大的功绩,既有两镇节度使的虚衔,又有宣抚副使的实职,为了笼络他,高宗还时常对岳飞进行赏赐。若遵照如此丰厚的俸禄,岳飞极其容易便可过上奢侈富贵的生活,而在当时,朝廷里的许多大官都过着非常豪华富贵的生活,而岳飞相对来说却过着非常简单朴素的生活。
岳飞虽然很长时间都在南方战斗,但是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北方人通常都吃面食,岳飞到南方后,依然保持着北方的习惯,日常食品还是麦面,平时很少吃肉,如果有也只有一种。平常岳飞和部下吃饭,也只是家常便饭,难得有大鱼大肉。有一次,岳飞传                        52 ·将士会餐,厨师端上来一只鸡,经岳飞查问,知道是由知州供奉的,他立刻规定,下不为例。除了对自己严格要求外,岳飞对儿子的管教也很严格,他规定岳云和岳雷平时要认真读书,学习之余,还要到园圃里帮忙干活,教导他们明白种田的艰辛,让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去珍惜粮食,爱惜百姓,而且规定不许喝酒,如果有谁违反了规定,就要受到惩罚。
朝中有许多大官员都是妻妾满堂,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有的竟然因为酒色过度而死去。这也算是封建社会里的一种社会风气,但是岳飞却做得很好。他严格地维持着一夫一妻制,同夫人始终相伴相随,相敬如宾,相濡以沫许多年。有一次,吴 花了许多钱,买了一个官家出身的女子,并置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作为嫁妆,一并送给了岳飞。那女子明眸皓齿,顾盼生辉,容颜非常美丽,真是人见人爱。可是岳飞却将这个女子安置在一间屋子里,隔着屏风对她说自己平日的生活状况,像平时都吃些什么呀,用些什么呀,告诉她自己的生活如何清贫艰苦。他的话逗得屋里那没有见过面的美貌女子发出阵阵笑声。岳飞就因此将这位女子退回了吴 。当别人问岳飞为什么这样做时,岳飞郑重地回答说 :“国耻家仇未报,我怎么有心思寻欢作乐呢?”吴 知道后,也不禁为之而感动。
岳飞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却非常谦虚,有错就立岳飞传                        53 ·刻改正,从不因功自傲。对待下属的态度非常谦和,以平等待人。他喜欢和幕僚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而极其厌恶那些腹中空空,只会巴结奉承的小人。岳飞经常鼓励部下向他提意见,发现错误就向他指出。在升迁一、二品大官,担任一支大军的统帅后,仍能保持谦虚、诚恳和率直的作风,真是非常难得。平时犯了一点小错,岳飞也会毫不隐瞒地告诉部下。岳飞给全军将士作了一个很好的典范,所以在他死后很久,关于他谦虚坦率的佳话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岳飞功劳很大,但他的住宅却极其简陋,与许多官员争相构建豪华宏伟的宫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宗为了对他进行奖励,原打算在临安为他建造宅第,但是岳飞却拒绝了。他引用了汉朝将领霍去病的话来作为解释 :“北虏未灭,臣何以为家?”他的话,使满朝君臣,都为之感动。
皇上曾赐予岳飞许多财物,但岳飞从未用作私人享乐。有一次,他命令将仓库里的物品,全部变卖,用所卖得的钱来营造良弓。有个将领说,制造兵器不必要花费私人的钱财,他劝岳飞收回钱财。但岳飞只是摇摇头,说如果向朝廷申请军费,还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既然如今很需要兵器,还是由自己来支付这笔费用吧!
当兵的人大都喜欢喝酒,因为战斗是一种生命的岳飞传                        54 ·赌博,需要有勇气和胆量。而岳飞因为曾经有过两次醉酒失事的教训,所以将这唯一的饮酒嗜好也戒掉了。
岳飞当了这么大的官,享受着优厚的俸禄,但是却能够保持质朴的作风,对个人的荣华富贵看得非常淡,却在长年抗战中不遗余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国为民奉献一片赤诚。这在当时是多么难得啊。岳飞以他自己的优秀品行,深深地感染着军中的兵士,也在历史上树立起一个巨大崇高的形象。
岳飞传                        55 ·
六、举兵北伐  长驱伊洛
怎样收复黄河中游的失地,这是一个一直缠绕在岳飞心头的问题。对此,岳飞心中酝酿着一个计划,即从他的驻地鄂州出发,北上进军,直捣汴京,而南宋的其他军队则从东南和西北两冀出兵配合,合击伪齐和金军。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岳飞从各个方面作着准备。但是,朝廷在人事上正发生着一个极大的变更,对此后的战事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赵鼎和张俊是宋朝中两位有名的大将,但由于观点上的差异,他们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以至达到再也无法共事的程度。两个人争吵不休,始终没办法心平气和地面对。最后,赵鼎自愧弗如,便提出辞职,离开了朝廷,辞去了原有的职位,到绍兴当一个小小的知府去了。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