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地理世界

_10 佚名(现代)
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建立起化肥、农药、炭黑、塑料、合成纤维等工业。化肥年产450万吨左右,向亚太地区出口。
70年代中期,印尼由传统的纺织品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人均纺织品消费量也有增加,但原料、机器和零件依赖进口。新兴工业还有钢铁、机械、造纸、电器与电子等。印尼制造的中小型飞机适用于本国岛际交通,并向泰、美等国出口。加工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爪哇与外岛少数城镇,即雅加达、泗水、万隆、三宝垅、棉兰、巨港、乌戎潘当等地。
陆上交通除爪哇、苏门答腊外,各岛皆缺乏联系全岛的干线道路网。全国有公路10.5万公里,其中铺面公路约占15;70%的公路在爪哇与苏门答腊。
铁路约7000公里,90%A在爪哇,其余在苏门答腊。全国有300多港口,其中20个可泊500吨以上的船只,10个可泊巨型海轮,丹戎不碌、泗水和勿拉湾是3个最大海港。主要港口都在爪哇海及马六甲海峡沿岸。
各岛间联系靠海运和空运。
各岛共有40个大型机场和20个降落场,有19条国际航线集中于雅加达、棉兰、登巴萨(在巴厘岛)和泗水。
主要城市有雅加达、泗水、万隆、棉兰、巨港、乌戎潘当、茂物、婆罗浮屠等。雅加达是东南亚的最大城市,印尼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徐成龙)
-- 167
841世界地理概览
东 帝 汶(East
Timor)
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的最东端,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等岛。面积18899平方公里。人口74.78万。主要是巴布亚人及马来人的后裔。多数居民信原始宗教,天主教徒约20万。通用德顿语。首府帝力。
1520年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975年11月宣布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12月印度尼西亚派军队进驻,1976年7月印尼宣布东帝汶为印尼的第27个省。
境内多山,森林茂密。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矿藏有石油、金、锰、铬、铜等。工业有食品加工、卷烟、制鞋、肥皂、纺织等小型企业。 (徐成龙)
尼 泊 尔(NepalNepāl)
A亚洲南部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北邻中国西藏,东界锡金,东南、南、西与印度接壤。国土呈长方形,面积147181平方公里,人口1850万。主要民族有廓尔喀族和尼瓦尔族。
89.5%居民信奉印度象,5.3%信奉佛教,少数人信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尼泊尔语为国语。首都加德满都。
自然地理 全境多山,山地约占80%,其中一半海拔在
-- 168
世界地理概览941
1000米以上。
山势高峻,峰峦叠嶂,7600米以上的高峰达50余座,有“高山王国”之称。地势北高南低,由北而南,急剧递降,在百余公里内,自海拔8000多米陡降至百米以下,高差变化之烈为世界罕见。大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北部,海拔达7000米以上。山势雄伟陡峭,多冰峰雪山。境内8000米以上山峰有道拉吉里峰(8172米)
、马纳斯卢峰(8156米)
、安纳布尔纳峰(8078米)等,其中位于中尼边境上的萨加玛塔峰(珠穆朗玛峰,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介于大喜马拉雅山脉与默哈帕勒德岭之间的山地,是大喜马拉雅山的南延支脉,海拔2000~5000米。
其南部有一些宽阔河谷盆地,是中部人口稠密的农耕区。默哈帕勒德岭和朱里亚岭是横贯尼泊尔中部和南部的两条东西向平行山岭。两山岭间为众多岗丘分隔的宽广盆地,统称“内德赖”
,盆地一般长30~60公里,宽10~30公里,覆盖有茂密森林和高草类。
朱里亚岭以南的德赖平原是恒河平原的北延部分,平原狭小,境内宽度仅15~30公里,土地肥沃,是全国主要农业区。
尼泊尔的气候和自然植被受地形制约,垂直地带性明显,自北而南分布有高山带、温带和亚热带3种气候。大致海拔4800米以上为永久积雪区。
4000~4800米为高山草地带,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最热月气温不超过10℃,年降水量约500毫米,在向阳缓坡处,草类生长繁茂,是主要夏季牧场。
1500~4000米为阔叶—针叶林带,冬季寒冷,夏季温和,气温变化于0~37℃之间,年降水量为1500毫米,生长有松、橡、枞、柏、云杉、冷杉、杜松、木杜鹃等,默哈帕勒德岭是主要森林区。河谷地区气候一般温和湿润,由于
-- 169
051世界地理概览
北有高山阻挡寒流南下,1月气温在4~10℃之间,夏季西南季风沿谷地深入,年降水量可达1500~2000毫米。
南部的德赖、内德赖及其周近的低矮山麓丘陵属亚热带气候,在季风交替影响下,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干燥,年降水量可达2000~2500毫米。
自然植被仅限于内德赖和费里亚山脉山麓一带,主要有娑罗树、黄檀、桃花心木、儿茶、合欢、赤木棉树和高草类。
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32%。蕴有水力资源900万千瓦。
矿产资源少而分散,有铁、铜、铅、锌等。有众多的野生动物,如虎、豹、熊、象、犀牛、野牛、大羚羊、麝香鹿、牡鹿、西藏鹿等。齐特旺森林以捕猎巨兽而闻名,现已辟为国家动物园。
发展简史 早在公元前6世纪,加德满都谷地即居住着尼瓦尔人,并建立了王国。公元4世纪初,开始与中国往来,同时有大批西藏农牧民在北部和东部山区定居,发展农牧业。
历史上境内曾出现几个国家集团。18世纪西部廓尔喀人兴起,统一全境。
1814年英国入侵,继之强占南部大片土地,并强签不平等条约。尼泊尔人民经一个半世纪的不断斗争,迫使英国于1950年10月放弃它在尼泊尔的特权,仍称尼泊尔王国。
经济地理 尼泊尔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49%以上。耕地约24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6.3%。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约占播种面积53%,次为玉米(占19%)和小麦(占11.5%)。
大约85%的稻米产于德赖地区,其余分布于中部河谷盆地。加德满都谷地耕作集约,单位面
-- 170
世界地理概览151
积产量高。玉米多种植于草坡地,中部丘陵地区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70%。在中部和北部高寒山区也种植大麦、粟类和马铃薯。近40年来兴建萨普塔里、钱德拉纳哈尔、佩瓦塔尔和科西等农田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已占耕地面积10%。经济作物以黄麻最重要,其次是油料、甘蔗、烟草和茶叶,大部分集中于德赖地区东部及其附近丘陵区。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有纺织、制糖、卷烟、造纸以及粮、油、木材加工等。家庭手工业较发达,早在公元前4世纪有手工编织毛毯、地毯、雕刻、金属器皿、陶器、藤竹制品。宰恩布尔的灯台、博克拉的壶瓶、巴尔巴和波泽布尔的宝剑均负盛名。
20世纪50年代尼泊尔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旅游业发展迅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地风光、四季宜人的气候、古老的宗教文化、精湛的手工艺品和丰富的野生动物均为游客所向往。
60年代以来,旅游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6%,旅游业已成为获取外汇的首要部门。
全国有公路5090公里,其中沥青路面2151公里,初步形成了以首都加德满都为枢纽的公路网。南部靠近印度边界有2条窄轨铁路,共长103公里。
1957年建立尼泊尔皇家航空公司,国内主要城市间都有班机来往,加德满都国际机场有通中国、印度、泰国、缅甸和孟加拉等国的航班。
(马裕祥)
-- 171
251世界地理概览
锡  金(Sikkim)
亚洲南部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同中国、尼泊尔、印度、不丹接壤。
面积7100平方公里,人口40.5万。
75%为尼泊尔族,其余为锡金族(布蒂亚族)
、雷布查族。信奉喇嘛教和印度教。通用锡金语和尼泊尔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全国划分为15个沙古(相当于县)。首都甘托克。
境内几乎都是海拔1500米以上的崎岖山地,平地极少,是个典型的“山顶王国”。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与尼泊尔交界的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为世界第三高峰。北部有许多山峰高度超过6000米,属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主轴;西部由辛加里拉山脉与尼泊尔分隔;东部喜马拉雅山脉南伸。国土三面环山、缺口向南呈马蹄形。山势雄伟峭拔,山顶终年积雪,往往引起雪崩,蒂斯达河发源于北端边境。从河源至龙普100公里内,下降约4870米,形成中央河谷盆地。盆地开阔,为主要农作区。东、西边境有若干山口分别通中国西藏和尼泊尔,其中以乃堆拉山口和则里拉山口最重要。中锡边境上的乃堆拉山口东经亚东通拉萨,西南经甘托克、噶伦堡通恒河下游平原和孟加拉湾;自古以来就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地区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国际通道。
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6~9月盛行东南季风。年降水量3000~4000毫米。
多森林和高山草地。
北部高山地区气候严寒,雨量较少,以冷杉为主的针叶林带一直伸展到雪线以
-- 172
世界地理概览351
下。南部地区雨量丰沛,加之上游的湖泊和冰川、雪山融水的汇入,蒂斯达河水量丰盈,富水力资源。
动物资源丰富,仅鸟类即有500~600种,其他有山羊、羚羊、野驴、麝、斑鹿和野猪等。
中国史称锡金为哲孟雄。
17世纪建锡金王国。
1835年英国强占大吉岭和蓝吉德河以南地区,继之侵占全境,1890年被英国“保护监理”。
1947年印度同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
1949年印度派兵进驻,1950年强迫锡金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
,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
,国防、外交、经济等由印度控制。
1973年4月,印度接管了锡金政府的一切权力。
印度在1974年9月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锡金为其“联系邦”
,1975年4月进而正式并吞锡金,称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
居民大都从事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有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柑橘、苹果、茶叶和小豆蔻等经济作物。南部河谷地带土地肥沃,灌溉方便,以种植水稻为主(当地称为“哲炯”
,意即“稻米之乡”)。北部山地主要种植玉米、荞麦、粟和青稞。粮食产量不高,不能自给。主要经济作物小豆蔻(香料植物)
年产约2000吨,占世界出口首位,主销印度。
茶树生长良好,常与博吉阿西里斯(一种灌木)间种,后者有保护茶叶免受虫害和阳光曝晒、提供绿肥的作用。畜牧业在高山地区占重要地位,有牦牛、绵羊和骡子等。森林覆盖率36%,富有出口价值的木材,包括大片适宜作纸浆原料的针叶林。
采矿业以开采铜、石墨和宝石等为主,产品多供出口。

-- 173
451世界地理概览
业主要有纺织、铜器和木器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小发电厂建在甘托克、门根、盖津等地。手工业以地毯编织、造纸、木雕、银镂著名。
汽车是国内唯一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主要城镇与邻近地区之间有公路或石砌路相通。 (马裕祥)
不  丹(Bhutan)
亚洲南部内陆山国。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东、西、北三面与中国接壤,南邻印度,西南界锡金。面积46000平方公里,人口166万。
80%居民为不丹族,余为尼泊尔族。
不丹族信奉喇嘛教噶举派(俗称白教)
,尼泊尔族信印度教。通行宗卡语。首都廷布,但行政机构多驻在廷布以西的帕罗。
自然地理 全国一半领土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山顶王国”之称。地势自北而南递降。大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北部,海拔7000米,山势雄伟陡峻,多冰川雪峰,边境上的卓木拉日峰海拔7314米。
中部为内喜马拉雅山地,大部海拔在1000~3500米,由大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延支脉组成,受布拉马普特拉河支流切割,形成众多东西排列、南北纵贯的陡峻山岭和深邃河谷,其中黑山山脉是不丹主要河流桑科什河和马纳斯河的分水岭。
河流呈山溪性,多石滩急流,富水力资源。
南部山势低下,海拔高度不到1000米,称亚喜马拉雅山地,为毗邻布拉马普特拉河平原的山麓丘陵地带,山势和缓,风化层深厚,谷地区多冰碛。全国平原狭小,杜阿尔斯平原介于
-- 174
世界地理概览551
印度和不丹之间,境内宽仅10~15公里。
气候受地形制约,垂直地带性明显,自北而南分布有冰漠带、寒带、温带和亚热带。大致海拔4500米以上为永久积雪区;3500~4500米为高山草地带,向阳缓坡草类生长茂盛,是主要夏季牧场;2000~3500米为阔叶-针叶林带,生长有松、橡、杜鹃、白杨、云杉、冷杉、柏和杜松,树木茂密郁葱,约集中全国90%的森林资源。河谷区地势低洼,向阳面气候温和湿润,由于北有高山阻挡寒流南下,1月平均气温在4℃以上;夏季西南季风沿谷地深入,降水量可达1000~1500毫米。南部山麓丘陵平原区,属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终年湿热多雨,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在一些迎风坡地,雨量高达5000毫米。
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70%;矿藏有铜、煤、云母、石膏、石灰石和白云石等,尚待进一步勘查和开发。
发展简史 公元7世纪属吐蕃,吐蕃农牧民和僧侣随军迁入不丹西部定居,发展农牧业和传播喇嘛教。
9世纪吐蕃崩溃,不丹成为独立部落。
17世纪初始成政教合一的政治实体,1907年建立旺楚克世袭王朝。
1772年英国开始侵入,占领包括噶伦堡在内的第斯泰河以东约2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又强令不丹的对外关系接受英国“指导”。
印度独立后,于1949年8月与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
,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印度“指导”。
经济地理 不丹经济以农牧业为主,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林、牧业。耕地面积3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8%。农业耕作粗放,广种薄收。由于地广人稀,粮食尚能自给。在
-- 175
651世界地理概览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良好的中部谷地,种植业居多,由于海拔和气候等差异,海拔1200米以下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荞麦,1200~2700米是大麦和稻米的轮作地带,小麦种植高度可至3000米。
山地缓坡辟有果园,种苹果、梨、桃、李、胡桃树等。南部杜阿尔斯平原是主要稻米产区,其间也适量种植棉花。西南部园艺业较发达,是芒果、橙和香蕉的主要产区。
畜牧业遍及全国各地;北部高山草地区畜牧业最集中,放养着大批牦牛、牛、马和绵羊。此外,在西部阿莫河和旺河谷地中,养牛业盛行。饲养的印度乳牛和杂交牦牛体形高大,产乳量也高于印度乳牛,所产黄油可满足食用,并供各喇嘛寺院作祭典用。
工业薄弱,主要有木材加工、生漆、蜡、树脂等林产品和地毯等手工织物,以及简易农具和日用金属制品等,酿酒、水果罐头和干酪业也开始发展。
全国有公路2000多公里,沟通了庞措林、帕罗、廷布、普那卡、通萨以及塔希冈等主要城镇,并与印度相联系;帕罗机场开辟了通加尔各答的航线。
喇嘛寺院(宗)和野生动物禁猎区吸引外国游客,旅游业和邮票出售已成为国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陈德恩)
孟 加 拉 国(Bangladesh)
亚洲南部国家。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三角洲平原上。西、北、东三面与印度接壤,东南与缅甸为邻,南滨孟加拉湾。面积143998平方公里,人口1.252亿。孟加
-- 176
世界地理概览751
拉族占98%,其余为比哈尔、查克玛、加罗等20多个少数民族。
87%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2%信奉印度教,其余信佛教和基督教。孟加拉语为国语,通用英语。首都达卡。
自然地理 地形以平原低地为主,占全国面积90%以上,平均海拔约10米。
仅在东南部吉大港和锡尔赫特地区为丘陵地带,海拔约300~600米,为若开山脉的一部分。孟加拉湾沿岸多小岛和沙洲。海岸线长约550公里。
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河湖水体面积占全境10%,大小河流达230多条。主要有恒河(境内又名博多河)
、布拉马普特拉(贾木纳)河、梅克纳河、蒂斯达河等。水运便利,但雨季极易泛滥,河道泛滥总宽度可达160公里,受淹面积可占全国总面积13和耕地12,水深可达1~4米。
A A孟加拉国属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气温年较差小。
全年可分为3季:10月至翌年3月为旱季,盛行干燥而较凉的东北季风;4~6月为热季,4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最高可达40.5℃,东南部的吉大港也可达38℃;7~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降水丰沛,占全年降水量80%。除西部部分地区外,大部地区平均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锡尔赫特县北部和东北部,地处山地的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5000~6000毫米。降水过于集中,常造成水灾。在4~5月、9~11月常有热带飓风过境,最大风速可达每小时160公里以上,孟加拉湾沿岸的海浪高达6米(1970年11月一次飓风曾掀起高9米的巨浪)
,狂风暴雨危害甚大。
发展简史 古代富饶的恒河流域已具有相当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公元4世纪前后曾为笈多王朝版图一部分。
11世
-- 177
851世界地理概览
纪初传入伊斯兰文化。
17世纪英国侵入后,孟加拉曾一度成为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中心。
19世纪后半叶,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被分成东西两部分。西孟加拉属印度,东孟加拉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东孟加拉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经济地理 由于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孟加拉国独立前工业基础薄弱,仅有一些小型手工业。独立后经济有所恢复与发展,但仍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孟加拉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1993)。耕地面积914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63.5%。
垦殖指数高,居世界前列。实行一熟或两熟制,三熟作物占耕地面积4%左右。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80%以上,但单位面积产量低。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各县,有向南部扩大趋势。还种植少量大麦、豆类及马铃薯等。粮食尚不能自给,部分需进口。经济作物以黄麻为主,质地优良,有“金色纤维”之称,种植面积占总耕地面积7~8%,常年产量100万吨左右,近年产量下降,但仍居世界前列。
产地以贾木纳河两岸最为集中。
所产黄麻纤维长,洁白有光泽。甘蔗是仅次于黄麻的重要经济作物,主要分布于北部各县,南部的达卡等地也有种植。茶叶生产也占世界重要地位,主要种植于丘陵地带。其他还有烟草、花生、油菜籽、香料以及香蕉、杧果、椰子、菠萝蜜等水果。
林地面积232.4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6.1%,其中天然林130万公顷,盛产柚木、麻栗木等优质木材。东北部多竹类和藤属植被,竹为孟加拉国造纸工业的主要原料。
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比例甚小,牛主要作为耕畜由个体
-- 178
世界地理概览951
农户饲养,山羊、绵羊和家禽也分散小户饲养,缺乏天然牧场和专门饲料场。达卡附近有一座为达卡供应牛奶制品的现代化国营牛奶场。渔业资源丰富,内河淡水鱼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90%以上,有希尔萨鱼、对虾、大蟹蛄等107种。沿海渔业主要在孟加拉湾的河口一带,有鲨鱼、鲳鱼等120种。
部分鱼和鱼制品供出口。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产值的10.4%(1993)。黄麻工业是最大的工业部门,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近100个国家。达卡的纳拉扬甘杰、吉大港、库尔纳等地都有大型麻纺织厂。
次为棉纺织业,达卡的纳拉扬甘杰、吉大港为两大棉纺中心。
近年来,服装工业发展较快,服装出口已经代替了传统的黄麻出口,成为创汇大户,占出口总额的55%。其他轻工业尚有制糖、食品、制茶、造纸等。
70年代以来,重工业开始发展,占工业总产值15%,有化肥、炼油、钢铁、水泥等。
孟加拉国能源不足,将近一半以上的石油和固体燃料需依靠进口。目前最大的迪达斯气田,开采量占全国62%,由107.4公里长的输气管通往达卡等地。近年来与外资合作在近海勘探石油和天然气。
煤分布于博格拉和贾马尔甘吉等地。
交通运输以内河航运为主,航道长8000公里,担负全国货运量的65%和客运量的38%。
铁路有2884公里,分宽、窄两种铁路。
公路全长4641公里,其中4000公里为铺面公路。
1972年成立了航空公司,有班机联系达卡、吉大港、库米拉等国内主要城市,并有国际航班通东南亚、南亚及非洲、西欧等国家。
(毛履军)
-- 179
061世界地理概览
印  度(India)
印地语称婆罗多。亚洲南部国家。与中国、缅甸、孟加拉国、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接壤,东南隔保克海峡与斯里兰卡相望。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大陆海岸线长约5600公里。
属岛有阿拉伯海的拉克代夫群岛、米尼科伊岛和阿明迪维群岛,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8.92亿。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46%,其次为泰卢固、马拉地、孟加拉、泰米尔、古吉拉特、坎拿达、马拉亚拉姆、奥里亚和旁遮普等9个民族(人口均超过1000万)和几十个少数民族。
82%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余信伊斯兰教、基督教新教、锡克教和佛教等。印地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首都新德里。
全国划分为22个邦和6个中央直辖区。
此外,印度把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同中国的阿克赛钦地区合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邦”
;把中印边界东段“麦克马洪线”
以南历来属于中国目前被其非法侵占的约9万平方公里地区称“阿鲁纳恰尔邦”
;把1975年被其吞并的锡金国列为“锡金邦”。
自然地理 以平原和缓丘为主,平原占国土面积43%,海拔300~900米的缓丘占27.7%。大致分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3个地形区。
北部山地属喜马拉雅山脉。山势高峻,海拔5500~6000
-- 180
世界地理概览161
米,雪线以上的高峰甚多,楠达德维山海拔7817米,为印度最高峰。山脉南缘为小喜马拉雅山脉和西瓦利克山脉,平均海拔800~3000米,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递降,直抵印度大平原。此外,在东北与缅甸接壤地带的那加丘陵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之间,为海拔1500~2000米的西隆高原。
中部平原属印度河-恒河平原。横亘于北部山地与南部半岛之间,东西长2000多公里,南北宽240~500公里,是世界著名大平原之一。
平原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恒河平原,大部分在印度境内。西部为印度河平原的一部分,大部分为塔尔沙漠所覆盖。平原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交通发达,是全国工农业最发达地区。
南部为德干高原。
北起恒河平原南缘,南至半岛南端,从西南向东北缓倾,海拔多在300~800米。
高原西缘为西高止山脉,南北延伸达1500公里,海拔1000~1500米。东坡缓倾,与高原相连;西坡陡峭,逼近阿拉伯海岸,沿岸有狭长的海岸平原。高原东缘为东高止山脉,海拔仅500~600米。
沿孟加拉湾的海岸平原宽度约100公里,多沼泽和沙滩。高原东北部和南部地势平缓,富煤、铁、锰、铬、云母、金、铝土等矿。
印度大部分地区属典型热带季风气候。
除高山地区外,各地年平均气温都在24~27℃之间,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3~8℃。全国有34的地区,绝对最低温度均在0℃以上,平A均年降水量1134毫米。但区域差异较大,西北部为干燥区,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其中塔尔沙漠地区不足100毫米;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在1000~2000毫米之间,沿海地带及东北部
-- 181
261世界地理概览
喜马拉雅山南麓超过2000毫米;阿萨姆邦的乞拉朋齐,平均年降水量11437毫米,是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印度主要属热带季风型河流,按补给来源不同,可分为喜马拉雅山区型和德干高原型两类。前者主要有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均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或北麓,流经中部平原,注入孟加拉湾,以夏季季风降雨补给为主,高山冰雪融水为辅,水量较大。上游具有山地河流特性,河道狭窄,比降大,水势湍急,富水力资源;中、下游河谷宽广,水流平缓,多支流,利于航行和灌溉。德干高原型河流,多发源于西高止山,东流注入孟加拉湾,流程一般较短,水源全由雨季降水供给,河流水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有默哈讷迪河、戈达瓦里河、克里希纳河等;另有讷尔默达河发源于东部高原,注入阿拉伯海等。
印度的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5%,其中北部山地为最多,主要有娑罗双树、柚木、檀木、棕榈、铁力木、花梨木等。印度的稀有动物如印度豹、亚洲狮、克什米尔鹿等已濒绝种。政府已采取保护措施,在全国设置了47处禁猎区、保留地和国家公园,著名的有古吉拉特邦的吉尔森林(保护亚洲狮)
、阿萨姆邦的加济兰加和西孟加拉邦的贾尔德帕拉禁猎区(保护印度犀牛)等。
发展简史 印度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河流域就出现了灌溉农业、青铜冶炼和雏型城市。古代印度具有相当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冶炼和手工艺制作技术也达到相当水平。印度的精细织物、象牙、珠宝首饰、金属制品及香料、颜料在历史上都享有盛名。先后出
-- 182
世界地理概览361
现过著名的摩揭陀王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
公元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侵略印度,1757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国工业品的倾销市场;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发展棉花、小麦、黄麻和花生生产,使印度成为向英国提供农业原料的基地。
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英国资本投资印度,兴修铁路,开办纺织厂,经营矿山、银行和种植园(茶、咖啡)
,印度经济重心开始移向沿海地带,出现了加尔各答、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马德拉斯等工商业城市。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