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邓丽君

_2 窦应泰 (现代)
  赵素桂说:“因为有人说凡是吃北港溪水而产下的女儿,必是标致漂亮的。”1953年1月29日的凌晨,随着一声晨鸡的报晓,小村山坳里的邓家传来一声悦耳的婴儿啼叫之声。这一天,邓家果然接来了一位胖乎乎的小囚,她就是邓丽君。在她降生人间不久,父亲为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邓丽筠(后改名为邓丽君)。
  “是啊是啊,阿爸说的是。小时候的阿丽可很难看得出她会成才的哟,我到现在还记得,就在阿丽6岁那年,阿爸退役了。咱们全家在龙光村困难得实在无法过活的时候,阿爸才下决心由乡下搬到台北的卢州县来。阿丽那时顽皮得很哦!你可还记得吗?”在台北新闻界供职的长兄邓长安,生得人高马大。一张国字型的红润脸瞠,大眼睛,高鼻梁,说起话来声音低沉,他也是许久没有见到小妹丽君了。在春节的欢乐氛围中能见到丽君,他感到非常喜悦。
  邓丽君虽然通宵未眠,困倦得很,但是在老父和三位兄弟面前,她必须要以笑容来表示她的爱心。她笑眯眯地将头一摇,在父兄面前依然是一个孩子:“我可记不得了!”
  “刚刚22岁,你怎么就记不得了?”大哥微嗔。
  “人家又长了一岁,已经23了!”邓丽君依旧开玩笑的口吻。
  “阿丽,再长两岁也是难忘你那有趣的童年啊。你现在说忘记了,那全是因你成了大名人,贵人多忘事喽。”在台北市从事商贸事业的二哥邓长顺,也是个颀长壮实的青年。他的相貌很与小妹丽君相似,特别是他那清秀的眉眼更与丽君酷肖。长顺坐在邓丽君身边,忍不住也戏谑一句。
  邓丽君正欲回敬,不料坐在客厅一隅的老五邓长禧却出来保
  护姐姐,他说:“老姐怎么是贵人多忘事呢?小时候的顽皮事谁还能记得呢?”
  “不要捉弄小妹,忘记也在情理之中,”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不久的老三邓长富,以兄长的口气笑道:“不过有关小妹童年时代的许多趣事,我倒是记得清清楚楚。我到现在还记得她小时候最大的喜好就是想骑马和骑脚踏车。可惜的是在大埠乡的时候咱们家也太穷,哪里会有闲钱去买像脚踏车那样的奢侈品?咱们的邻居家有个孩子叫楚楚,她就有一辆很漂亮的红色脚踏车。她每天在院里骑来骑去,看得咱那小妹十分眼热。她小的时候也很懂事,她晓得咱们邓家那时连吃饭喝菜汤的钱也紧张,又哪里有钱给她买车?于是她就每天在门外守着,定定地盯着人家楚楚骑。后来,好心的楚楚主动把车借给小妹骑一骑,过上一次骑车的痛。我记得小妹第一次在咱家门巷里骑车时,便连跌了两跤,脸蛋也擦破流血了。可是尽管如此,她还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邓丽君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了。三哥邓长富的话使她忆及童年的艰辛——卢州县内的破烂棚户区,有一幢用红砖垒砌成的普通民宅。由于一家七口挤住在10几平方米的陋宅里,她的父亲邓枢只得用从建筑工地拣来的一些拆下来的盒子板,搭了一个简易的小偏厦,作为她们一家人烧饭烧菜的厨房。邓丽君依稀记得在卢州生活的那一段,是邓家最难熬的日子。每天全家人以粗米和菜粥为主食,童年时最好的食物就是年节里母亲为大家包的菜馅水饺了!
  “哎,你烙这么些饼做什么?”有一天,刚满8岁的丽君第一次见她的父母发生龈龉。那是因为退役后在家中无所事事的邓枢,忽见他的妻子在小厨房里烙了许多油渍渍的白面饼,就来到厨房探问。赵素桂边洛边答:“当然不是咱们吃,咱们没有吃白面的口福呀!”邓枢愕然:“那么是给谁吃?”赵素桂直起腰身,拭去头上的汗水,叹道:“她爸,我是想咱家也是太艰难了,你的那点薪水又怎么可以养活全家老小七口人呢?所以我就想去到外边做点小生意。别的生意本钱大,咱拿不出,想来想去,我觉得还是烙些大饼到街上去卖,总比我们全家坐吃山空好啊!”
  当邓枢听说妻子要到街上去卖烙饼,心中腾地升起一股无名火。他顿时大发雷霆,向妻子吼了起来:“想不到你也看我无能,居然想得出到街上卖大饼的好主意?你这样一来我邓枢的颜面何在?
  我姓邓的当真连家口也养活不起吗?“
  “你何必硬充好汉呢?”累得腰酸腿疼的赵素桂将手里的铲子拍得“啪啪”响,也叫起苦来:“本来咱们家就难以活命嘛,老大老二老三都上了中学,就连阿丽也在读小学。先不说我们家七张嘴的吃吃喝喝,就是四个孩子的学费也是交不出的,我不去卖大饼又有何出路?”
  年幼的邓丽君很怕,她躲在角落里偷看越吵越凶的父母。她有心上前劝阻,却又插不上嘴,只是吓得掉泪。
  “就是全家饿死,我也不许你到大街上去卖饼,给我丢人现眼!”邓枢暴怒地跳起来大喊大叫。
  “天呐,这样下去全家人又怎么活?”赵素桂欲争无力,欲怒无词,她只得双手捧住脸,蹲在灶台下失声痛哭了起来……。
  “你们呀,阿丽回来一趟实在不容易,谁让你们又提那些让她不愉快的事呢?”正在邓枢和四个儿子长安、长顺、长富、长禧围住邓丽君在客厅里叙说童年往事时,赵素桂出现在客厅的门前,她招呼邓丽君和众人说:“酒菜已经备好了,大家快到楼下来陪阿丽吃些家乡酒吧!”
  楼下是一间宽敞明亮的大餐厅。一桌丰盛的节日家宴是妈妈精心为女儿丽君烧的。摆在餐桌中央的是一盘邓丽君少年时最喜欢吃的水晶蹄膀。
  “来,让我们共同干一杯!”邓抠仿佛年轻了几岁,女儿的归来使他和全家人高兴得连嘴也合不上。三杯加饭老酒进肚后,邓枢的消瘦面颊涨红了。他望了望心爱的女儿,忽然说:“我这个人从小就生在北京城里,从记事的时候便也喜欢吹吹唱唱。阿丽,只是我并不会唱你那些青年人所喜欢听的甜歌儿。每当高兴的时候,我总是要哼唱几句京戏的,什么二黄,什么倒板呀我顶喜欢哼了。今天阿丽回家,阿爸的心里高兴,就让我再哼几句吧?”
  “你呀,已经老了呀,怎么可以在孩子面前现眼呢?阿丽可是见过场面的,你哼那些老掉牙的老调子,是在鲁班门前卖斧子,小心阿丽笑你!”赵素桂边吃酒边喷怪他说。
  “不不!我怎么能笑阿爸呢?”邓丽君温柔地一笑说:“我记得住在卢州县的时候,那时我很小,就时常地听到阿爸唱京戏。阿爸所唱的大多是著名须生余叔岩的唱段,我记得的就有《打棍出箱》、《坐楼杀惜》、《南天门》和《失街亭》等。阿爸唱得有板有眼,很有余派的韵味,现在看来,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唱歌,也许正是受阿爸的熏陶呢!”
  “那可不敢当,”邓枢听女儿这样说,心里高兴,又连饮几口醇酒,说:“不过阿爸喜欢学余叔岩的须生戏倒是真的。那时在北京凡是余叔岩出来唱戏,我不论花多少钱也要买他的票,只可惜余先生的晚年时常患病,他出来唱戏的时候也太少了。我只在广德楼看过他的两出戏,一是《洪羊洞》,一是《当锏卖马》。阿丽,余叔岩的戏真好听,他虽然从师谭鑫培,可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特别是他唱戏时所用的鼻音,一曲出口必是满场喝彩呀!阿丽,你也该像余先生那样,唱歌儿也应该有你独道之处才行啊!”
  “阿爸说得是!”邓丽君虽然已经是大歌星了,可是她在父亲面前却始终恭顺有加。
  “你不必再训阿丽了嘛,如今她懂得比你多呀!”赵素桂在任何时候都要护着女儿。
  见邓枢的脸上有些难堪,邓丽君急忙插话解围,她妩媚地一笑说:“还是听阿爸来唱京戏吧,我很早就盼望能再听到阿爸的戏文了。阿爸唱的戏听起来格外深沉,有品不尽的韵味,我所唱的那些流行歌曲又怎么敢和阿爸相比呢?”
  兄弟们见邓丽君这样说,也都齐声说:“酒席家宴,咱们邓家难得有这么齐全的时候,既然阿丽想听阿爸哼的戏文,阿爸就哼上一段吧!”
  邓枢顿时笑逐颜开,当场唱了一段《当锏卖马》中秦琼的“西皮流水”:站立店中用眼看,不由得叔宝怒气发。
  明明认得他是响马,在江湖路上也曾会过他。
  骂一声贼子真胆大,杀人放火海走天涯。
  邓丽君不懂京剧,也并不十分喜欢听京剧,但是她为了让慈父心里高兴,就陪在餐桌旁听着。一只纤细小手还不断地在膝头上打着拍节,有意为父助兴。邓枢见女儿如此凝神倾听,唱兴又起,接下去又唱了《乌盆记》和《上天台》两戏的段子。待到他唱得意兴阑珊时,方才发现邓丽君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倚在椅背上沉沉地睡着了。
  直到这时,邓枢、赵素桂和长安、长顺、长富、长橹兄弟们,方才意识到邓丽君已有几天几夜没有好好地睡上安稳觉了。邓枢的京剧唱段戛然而止,所有的人都立刻停止了说话,他们都唯恐惊醒了香甜入梦的邓丽君。邓枢让儿子将睡得正酣的女儿从椅子上轻轻抱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她放到楼上卧室的一张席梦思床上。
  邓丽君沉入了甜蜜的梦乡。在梦境里她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眼前又出现了大埠乡龙光村破陋的老宅。宅后是峻峨起伏的青翠山峦。房前一条小溪清冽见底,童年的丽君在溪水中浸泡双脚,她望见溪边有几只雪白的大鹅缓缓游来。她很开心地大笑着,以手扬水,水花飞溅。
  “邓丽君!”突然,小溪对岸墓地跳出一个穿制服的男子来,那是她在卢州国民小学读书时的老师。已经记不得他的名姓,只知道这是个十分严厉的老师。他手里拎着一根教鞭,大声地质问在溪边洗脚,已被他的凶相吓得呆然木坐的邓丽君说:“本学期你的学习成绩又是倒数第一,原来你在课余时间根本不写作业,居然有心思到小溪来洗脚哼歌儿?”
  “老师,我改我改,”丽君吓得慌然跳起,小脸蛋已吓得煞白,一双小手连连摆动,忐忑不安地向后退去。她颤抖着说:“我不敢了,再也不敢唱歌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料老师却不依她,突然跳进湍急的溪水之中,“咯咯咯”几大步便涉过浅水,追到溪边。他手里举着藤条教鞭,劈头便朝嘤嘤哭泣的邓丽君头上狠命击来。
  “天呐——!”邓丽君大惊失色,慌然疾跑。老师却不肯放手,手持教鞭紧紧追来。就在邓丽君躲闪不及,老师的鞭子已经兜头向她打来时,忽然有人大叫:“住手!‘老师正在惊愕间,却见树林中突然闪出一位穿长袍的老者。他面若重枣,白髯飘逸。他那凛然的神态立刻镇住了手举教鞭的老师,老人手把银须说道:”你不能仅看她的功课学业不及别人,可是这小囡的音乐天赋过人。久后她必在唱歌上崭露头角!你这等无聊的师长,有眼无珠,为何不能善待有才之女?!“
  邓丽君一下醒了。此时已是万籁俱寂的深夜。她一骨碌从床上翻身爬起,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冷汗。坐在无边的黑夜中,她的心在“咚咚”狂跳。她忙用手紧紧地护住胸口。万没有想到她回到久别的家,头一夜便做了这样一个恶梦。
  邓丽君穿上睡袍,来到窗前。她将那厚厚的窗帕拉开,只见漆黑的夜空上繁星点点。在沉沉的夜幕下,邓丽君隔窗翘望北方,那里曾经有她少年时代就读的卢州国民小学。她是在那座普通的小学里,开始了她短暂的学生时代。方才在梦中见到的老师,留给她的印象实在是太严厉了。多年来她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想到这位严师。尽管天资聪颖的邓丽君在学业上煞费苦心,不知为什么她的学业总是平平。语文课尚能勉强说得过去,数学等理科课程对于邓丽君来说,简直就毫无兴趣。“阿丽,你的数学怎么又得了个‘鸭蛋’呀?”在小学三年级时,邓丽君的年终考试单被教师送到家里时,邓枢看了一言不发。她的母亲却忍不住地责问起来说:“阿丽,咱们家这么穷,供你上学不易呀。可是你为什么不能像你三个哥哥那样名列前茅呢?你的兴趣莫非不在书本上吗?”
  邓丽君羞愧难当,掩面悲泣。
  “算了,不必说阿丽了,”邓枢心里虽然对女儿的学习成绩不佳充满了失望,却不肯疾颜厉色地训斥女儿。他只是叹口气说:“也许她将来另有所求啊,孩子,无论如何你也要为自己的将来考虑。你须自强自立,父母兄长又怎么能跟着你一辈子呢?你总该学有所成,人活在世上不论如何也要有一种本事才行。要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
  邓丽君哭了。那一次她哭得很伤心,她幼小的心灵第一次受到深深的触动。夜里,她躺在床上彻夜没有合眼,在黑暗里她悄悄地听着父母兄弟们此起彼伏的鼾声,她在深深的自责与忏海中暗暗地问道:“哥哥们都能名列前茅,我为什么不能呢?是我的天资太差吗?还是学习不够刻苦?”邓丽君在泪水沾湿枕头的时候,也没有悟出她学习成绩每况愈下的真正原因。邓丽君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斩了荆棘,割了蒿蓬,断尽魔障见素表,一片光明。
  心波从此不摇动,尘缘都抛乐意融。
  小雨,沙沙沙。在滴雨的茅屋檐头下,神色郁郁的邓丽君蹲在青石台阶上。她在倾听春雨的渐沥之声,一边吟唱周璇在电影《董小宛》中所唱的插曲《飘渺歌》。那是她在很小的时候,偶尔在父亲放旧唱片时,偷偷在门外的树荫下学会的。她感到周漩的歌声很动听,有一种缠绵排侧的悲伤情调。在小学学业常常失意的窘况中,邓丽君很喜欢唱周璇的《飘渺歌》。
  忽然,邓丽君抬头望见她家的栅门外,默默地站立着一位穿银灰色西装的老人。他50多岁,两鬓已经有了斑斑华发,老者手举着一把黑布伞,仁立在靠集的细雨中默默地朝小院里望着她。他似乎在雨中已经听她唱了很久,这时见邓丽君抬起头来,老者凑近了栅门,主动打招呼问:“你叫什么名字?”
  “邓——丽——君!”
  “哦?名字很响亮嘛。”老者越加有兴趣。他在雨中上下将邓丽君打量一番,说:“你经常唱这种歌儿吗?你可知道这支歌儿以前是谁唱的?”
  “不知道。”她答话时很诚实。
  “是周璇唱的,”老者说:“这个人在大陆上是位无人不知的电影明星,她的歌儿唱得很好听。小姑娘,你也喜欢成为像周璇那样的歌手吗?”
  “周璇?她不是个大歌星吗?”邓丽君忽闪着长长的睫毛,神色游移不定地望着栅门外擎着雨伞的陌生入。她显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仍,摇了摇头说:“我……又怎么能成为大明星呢?”
  老者说:“明星有什么高不可攀?只要一个人从小就有志气,那么,也许经过艰苦的磨练就会成功的!”
  “可是……”邓丽君漂亮的大眸子忽然变得明亮了起来,她打量着站在细雨中手擎雨伞的长者,沉思了一会,说:“我正在念书呀,阿爸和阿妈他们会同意我去唱歌儿吗?”
  那人说:“如果他们不赞成,我可以替你去说。只要你回答我到底喜欢不喜欢唱歌就行了。”
  邓丽君在沙沙的细雨中凝神想了一想,郑重地点头说:“我……当然喜欢!”
  那人说:“那就好了!”
  夜风吹来,邓丽君感到浑身发冷,她在沉沉的夜色下翘首远望,透过一幢幢黑黝黝的楼宇房屋,她仿佛听见了淡水河在夜雾下的呜咽声。
  从《访英台》到《采红菱》,“神童歌女”轰动台湾农历正月初五的清晨。
  从台北市潺潺流过的淡水河在晨雾下发出汩汩淙淙的轻响。
  邓丽君独自徘徊在那条童年时代极为熟悉的小河旁。她在浓雾里转身回眸,眼望着从脚下缓缓逝去的溪水,记忆也如同流水一样悄然涌出……
  “邓老哥,邓老嫂,我可以坦率地对你们说,凭着我多年的经验,可以断定你们的小女儿,很有唱歌的天赋。如果从她很小的时候就精心培养,调教她的唱腔,有一天也许会成才的。”在那个细雨霏霏的阴天过后,那位在栅门外听邓丽君在屋檐下唱歌的陌生人,在当日的傍晚居然出现在邓家的小屋里。在昏暗的灯影里,邓枢和赵素桂夫妇疑惑地望着这位陌生人,半晌,邓枢打断了那人的话,问道:“请问,你是谁?”
  “哦,我倒忘了自报家门。”那人见邓枢夫妇态度很冷淡,急忙尴尬地笑笑说:“我叫常荫格,是台北济众声乐学校的音乐教师。今天上午我在贵府的门前经过时,无意中听到你女儿在房檐下哼歌儿。因为我是执教声乐的人,所以一听就知道你们的小女儿是个底蕴与天资都很杰出的孩子。虽然她的歌儿还很稚嫩,可是我听得出来,她很有前程。所以我才主动造访,希望你们能让她跟我去学唱歌儿!”
  “原来是常先生,”方才还冷着脸的赵素桂急忙起来斟茶,说:“真没想到我们的幺女随便在房前哼歌儿,竟能讨得先生的喜欢。
  可是她哪里有什么天资啊,如今她在卢州小学里念书,许多的课程都是全班最差的。我真为幺女的学业感到发愁,像她这样的笨脑子又怎么能跟常先生学歌呢?“
  “就是嘛,常先生,”许久坐在灯影里埋头吸烟的邓枢,用眼睛瞟了一下挂在墙上的胡琴,心绪烦乱地说道:“难得你这么看重阿丽。可惜她不是学歌的材料,再说我们邓家虽然穷困,可是一个姑娘总还是养得起的。她小小年纪正是求学上进的时候,说什么我也不能让她跟你们去学卖唱呀!”
  常荫椿啜了口茶,他偷偷地朝门外斜一眼。只见黑暗中闪动着一双亮晶晶的小眼睛,那是他白天已在房檐下见过的邓丽君,正在外间屋偷偷地向常荫椿递来求助的目光。常荫椿想到邓丽君那嘹亮的歌喉与出众的天资,也就不在意邓枢对他的冷淡,说道:“邓大哥,请你别误会,我说你家丽君可以跟我去学歌,决不是说让她到处去卖唱。一个有天分的孩子如果启蒙得早,将来她成名也早。这孩子将来也许能成为一个很有前途的歌唱家的!”
  “歌唱家?哼,”不料邓枢却根本不买帐,他重重地将茶盅在桌上一放,不以为然地说道:“谢谢常先生的好意,你也不看看我们邓家的风水,怎么敢奢望能出一个歌唱家呢?”
  常荫椿说:“我说的都是实话,绝无任何花言巧语,请邓大哥千万不要误了丽君一生的前程才好!”
  邓枢有些生气地说道:“你不要拿我们穷人家的孩子寻开心。
  说得多好听,我就不相信阿丽能成为一个歌唱家。“常荫椿见他这样固执,继续苦劝说:”邓大哥,你别恼,听我说!“邓枢却根本听不进,将拳头在桌上一揭,居然下了逐客令:”我不听,我不听!常先生,你走吧,我不想让我的阿丽过早地尝到人生的苦味,你也再别打她的什么主意!她是不会和你学歌的!“赵素桂见常荫椿狼狈不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慌忙过来劝解说:”她爸,你总该让人家常先生把话说完嘛!“邓枢用双手将两只耳朵一捂说:”我不听,说什么我也不能让阿丽学唱歌儿,她此时应该到学校里学功课。只要她想读书,我邓枢就是沿街乞讨也在所不惜。“
  邓丽君见为她来说情的常荫椿老师,孤立无援地呆立在那里,她在外间屋的阴影里急得手足无措。但她在发了倔脾气的父亲面前,只能躲在门后偷偷地垂泪……
  “扑楞楞”一阵响,邓丽君幕然一惊,回头一看,几只雪白的鸽子从淡水河畔不远的那座小四合院里飞出来。在她头顶上盘旋了一阵,几只白鸽很快就朝淡水河的对岸翩然地飞去了。
  邓丽君悄然地走进那座小院。这种类似北京古老四合院的建筑,在已经楼宇鳞次杯比的台北极为少见,宽敞的院宅显得安混而恬静,上屋三间小瓦房窗明几净,朱红的廊栓已有些油漆斑驳。邓丽君对这座临河的小院极有感情,这是她童年与少年时经常来的地方。她记得东厢房是常荫椿从前教授学生练唱的地方,邓丽君在那里跟常荫椿学过两个寒暑。西厢房则是常荫椿的鸽子房,大门两厢是常荫椿的琴房和书斋。就在晨雾未散,邓丽君独自走进常毛时,她看见一个熟悉的老人正站在鸽子房门前,莫非他就是自己少年学歌时的启蒙老师常荫椿吗?邓丽君心头微微一惊,因为那老者颀长的身体变得佝倭细瘦,与她印象中精明干练的常荫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邓丽君悄然进院,轻轻的足者并没有惊动他。她看见常荫椿站在那个偌大的鸽子棚前面,里面满是用木板条精心隔成的若干鸽子窝。许多雪白、银灰、黑色的鸽子,都在小窗口内探头探脑,朝向为它们喂食添水的常荫椿咕咕咕地叫着。常荫椿的左手里托着一只雪白的小鸽雏,右手拿一支长长的细竹杆,将每个鸽窝窗口的小门都依次捅开。他不停地打着脆响的口哨,引逗着窝中的鸽子一批又一批地飞出来,翩然跃上蓝天。
  “常先生,”邓丽君见常萌椿又将一批鸽子赶上晴空,方才叫道:“您老的鸽子还像以前那样多呀?”
  “你是……?”常荫椿慌忙回转身来,睁开略显昏花的老眼,定定地打量着几步开外的陌生来客。他很疑惑地盯着穿着红色对襟袄,腰间束一条红邑皮带,既俊俏又朴素的青年女子,一时无法辨认来者何人。
  “先生连我也认不出吗?我是您的学生丽君啊!”
  “什么?你是丽君,邓丽君?”常荫椿急忙扔掉了手中的那支长竹杆,跌跌撞撞地走上前来。当他看清邓丽君那张丰润而白皙的圆脸时,立刻高兴得忘乎所以,叫道:“没想到啊,你不是正在日本求学吗?怎能有空闲来这儿探望我这只能每天与鸽子为伍的孤老头子呢?”
  “常先生,我怎能忘记您呢?当初如果没有您对我的启蒙,恐怕也不会有今天。”邓丽君搀扶着年迈的常萌椿来到上屋的小客厅。
  她将带来的一篮新鲜水果和人参,放在茶几上,然后她恭恭敬敬地扶住常荫椿坐在沙发上,邓丽君就像回到久别的家那样,对这里的一切极为熟悉。常家的儿媳进来为两人斟上香喷喷的木樨青豆花茶后,有礼貌地退出去。邓丽君打量着墙上常荫椿用了多年的一把二胡与常师母的遗像,心头酸酸的。她知道这些年来她的启蒙老师一直过着默默无闻的孤寂生活,而他所教授的学生竟能一个个地唱红台北及香港的歌坛。相比之下,两鬓斑白的常荫椿显得有些可怜,邓丽君说:“您是一位对声乐艺术很有精深造诣的教授,本来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挥,几十年来经您手里培养的港台歌星何止百名,然而……”
  “我觉得你们有出息就是我的快乐!”常荫椿将目光移向对面墙上的一幅大照片,那是1971年他在这所宅院里与学生们的合影,其中也有邓丽君。常荫椿感叹地说:“我感到我的所有学生中唯有你最出色,当初听说你加入日本的宝丽金唱片公司,我还有些担心你去日本后会忘掉从前我教给你的那些有民族特点的东西。后来从报上知道你的日本歌唱得好,许多歌曲都是我们中国的歌词和曲调,就放心了,当初我总算没看错人呀I ”
  邓丽君默然。她知道常荫椿教授所说的话中含有很深的寓意,1971年她还没有与日本宝丽金唱片公司签约的时候,当时日本已有一些唱片巨商看中了她,并以重金聘她唱日本歌。在那年秋天邓丽君回台北探望老师时,常荫椿对她改唱日本歌一事表示过担心,曾经叮嘱她说:“丽君,千万不要忘记你是个中国姑娘。你只有记住这一点,才能为中国人唱好歌。”邓丽君深切地理解常荫椿的良苦用心,神情凝重地答应说:“请先生放心,只要我在歌坛上存在一天,就不会忘记我是中国人。”常荫椿释然地吁出一口气说:“那就好,那就好片所以,那一年邓丽君毅然地回绝了为日本唱片商灌制日本民歌的签约。
  “虽然你后来真的去了日本,可是也没有让我失望,”常荫椿继续说:“在日本有一段时间,不知何故,你所唱的是英文歌。到了1974年下半年,我从电视上看到你明显地日本化了。因为那时你的歌儿简直就是日本女歌手小柳留美的翻版了。这样我就担心了,也就更生气了。于是,我逢人便说,丽君她开始不听我的话了。丽君,你大概不会计较我当时对你所说的那些过激之词吧?”
  “不会不会,我怎么会怪罪先生呢?如果没有您,是绝不会有今天的我。”邓丽君完全知道1973年她应宝丽金唱片公司之邀,只身去到东瀛接受日本渡边娱乐公司正规训练之初,她最敬重的老师常前格教授在台北的公开场合对她的微词。那些言语流传到日本后,邓丽君一度苦恼过,甚至伤心地落泪。然而,邓丽君并没有任何对他的怨言,现在她听到常荫椿那路带自责自疚的感叹时,心中仅存的一点芥蒂也化为乌有,因为邓丽君难以忘记在10岁第一次登台时,常荫椿和她的谈话……
  邓丽君记得那是1964年的夏天,自从香港著名电影导演李翰祥执导黄海调故事片《梁山怕与祝英台》在台上映以后,台湾各地便掀动了一次唱黄梅调的热潮。在这个小小的黄梅调民众演唱热潮中,邓丽君就是一个响应者。她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加之启蒙老师常荫椿的指教,成为众多黄梅调爱好者中的佼佼者。夏天,台湾的“中华电台‘为了顺应民众的意愿,破天荒地决定举办一次”黄梅调歌曲比赛大会“。”中华电台“的这一举动,立刻得到歌迷们的一致拥护。一时间,各地报名参赛者如潮,常荫椿教授认为邓丽君无论从演唱的功底还是表演的才能,均可以登台一争,所以,他就在未征得邓丽君及父母同意的情况下,代为向”大赛组委会“报名。而且很幸运的是,邓丽君作为刚10岁的小学生,居然在预选赛的前两轮,一连击败了数十名竞争对手,已经进入了决赛的前10名。可是就在黄梅调歌曲比赛的决赛前夕,邓丽君的父亲邓枢得知了消息,他百般地不许女儿参加比赛。邓枢的理由当然也很充分,那就是邓丽君由小学升入中学在即。邓丽君在进退维谷之时来向常荫椿教授求得援助。
  常荫椿听到邓丽君说父亲阻拦她参赛的经过后,长叹一声说:“丽君,要知道你已经是接连两轮取胜,又遥遥领先的选手了,如果现在你半途而废,真是前功尽弃呀!”
  邓丽君心中似有说不出的难言之隐,她欲言又止。双手掩面地啜泣了起来。
  “丽君,如果你要中途退出赛事,我也无法强迫你上阵。”常荫椿已经能够体谅10岁女孩内心的难言之苦。常荫椿说:“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场歌赛对你来说事关一生。如果你真能登台,我敢保证你能取胜的,那么你今生也许就以此次赛事为转折点了!可是,如你情愿为迁就亲情而舍弃这桩赛事,恐怕就会铸成终身遗憾的,你可懂我的意思?何去何从,就由你自己拿主意吧!”
  “我懂我懂,可是我又不能……”邓丽君有心按常荫椿的话去做,可她又没有这份勇气,只好悲悲切切地哭了起来。常荫椿在旁见了,甚是同情。他记得两年前因为要求邓枢允许邓丽君跟自己学习声乐时,两人曾有一次不愉快的交谈。后来常荫椿情知拗不过性格固执的邓枢,改去向赵素娃说情。常荫椿的一片真情,终于打动了她的心,在赵素桂的干预下,邓抠最后终于默许爱女丽君在课余时间可以到淡水河边的常宅,向常教授请教一些声乐方面的知识。
  二度寒暑,8岁的稚童已经10岁,过早成熟的邓丽君如今面临着人生最紧要的一场拼搏,作为视学生如己出的著名教授常荫椿,在这次关系邓丽君今生前程的重大抉择面前,忽然又一次想到了那位通情达理的邓母赵素桂。
  “老嫂子,你可真喜爱你的小女吗?”那天下午,常荫椿用电话把赵素挂邀到距邓家不很远的一家咖啡店里,他先将邓丽君已在“中华电台”举办的黄海调演唱比赛的前两轮预赛中,连连取胜,只待在决赛中一决雌雄的情况,—一告知赵素桂,然后语气恳切地说:“如果你当真喜爱你的女儿,那么就会在此关键的时刻,成全她的大事。休要小看这场黄梅调的比赛,丽君如真的取胜,她也许从现在起就可以走上一条通往光明的人生坦途!”
  赵素桂坐在那里啜饮着略有苦味的咖啡,常荫椿的几句话显然打动了她的心。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从小喜欢唱歌的小女丽君将来能有个出人头地的机会,然而她也知道一贯正统的丈夫,历来反对女儿因为唱歌而荒疏学业。赵素校既希望听从常荫椿的指点支持和成全女儿,然而又有些惧怕丈夫的反对。她品了一会儿苦咖啡,叹道:“常先生对阿丽几年来的苦心栽培,我们已经感恩不尽。
  本来这次比赛是该让阿丽去的,只是她的阿爸担心影响她的升学考试呀!“
  “升学考试当然也是紧要的。我也会督促丽君好好温习功课,力争考上台北最有名的‘金陵女子中学’。老嫂子,依我观察,丽君自与我学练声乐以来,学习功课更加刻苦,成绩也很有起色。你知道,参加黄梅调的比赛也不过只是半天的时间,它可是关系到她的一生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常荫椿说得动了感情,一只手将小餐桌拍得直响。
  “您说得也是呀!”赵素桂忧郁的眼睛凝望着店外街上穿梭如流的车辆,深深地叹了口气。她的心已被深深地打动了。想到她所钟爱的女女自幼以来向往歌坛的抱负和常荫椿的良苦用心,她终于狠下心来,将杯中的咖啡一口喝干了,说:“请常先生放心,到黄梅调决赛的时候,我一定亲自把阿丽送到台上去!”
  “太好了,老嫂子,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常荫椿高兴地笑了。
  三天后的下午。在台北大戏院门前人头攒动,各种大小车辆云集于此。由于“中华电台”是首次在台北举办这类演唱比赛,所以,决赛时从台湾各地赶来的观众如潮似蚁。邓妈妈在天将过午时,就兴冲冲地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丽君送到大戏院来。常荫椿教授让邓丽君在后台扮了妆。一位有经验的女化妆师为邓丽君借来了一套戏装。那是台北大戏院一位京剧生角的精致行头,穿在邓丽君颀长窈窕的身上显得十分合体。黑色的秀才官纱帽,再配一袭粉色的长袍,邓丽君扮成了一位梁山伯。她在化妆镜前认真地照一照,自己竟也忍不住地“扑呼”一声笑了,她对守在身后的常荫椿和邓妈妈说:“我这女扮男妆,倒还真有点像呀!”
  赵素桂也被女儿这身装扮逗得有些忍俊不禁,她微唤他笑道:“我这幺女哪里像《访英台》中的梁山伯,依我看倒是一个活脱脱的唐伯虎啊。”
  常荫椿却在那里不住地端详打量着初上舞台的邓丽君,他完全没有想到一位10岁的女孩,初次纷上古装竟然有些古代人物的潇洒风姿。他见邓丽君有些紧张,悄声地对她叮嘱说:“不必慌乱,不必紧张,你不必害怕戏台底下的那些观众。你登台后就当台下根本无人,就像平日里在我的家里唱歌时那样就行了。你可懂?”
  赵素桂也说:“阿丽,常先生说得在理,你登台后心地坦然,便能唱得好的。不然你如被台下的人吓哭了,也就不能唱了!”
  “我什么也不会怕的,先生,阿妈,你们放心好了。”邓丽君终究是个刚10岁的女孩子,她尽管从来没有当着这么多人唱过歌,但是她由于思想单纯,全无取胜的任何精神重负,倒也放松下来。正在这时,催场的铃声响了,邓丽君从常荫椿的手里接过那把扇子,向赵素桂一点头说:“我什么也不怕,就当场上只有我一个人,只管按平时常先生教我的那样唱就是了!”
  常荫椿和赵素挂注视着邓丽君的身影消失在边幕下,两人的心都立刻悬了起来。特别是常荫椿的心绪更加焦虑不安,因为邓丽君毕竟是他诸多学生中最为看重的一个,两年来他在邓丽君的身上倾注了许多心血。如今“中华电台”所主办的黄梅调演唱比赛,也许就是对邓丽君一次最好的考验。常荫椿深知如果此次大赛中邓丽君败北,那么将来他连继续为邓丽君辅导的机会都失去了。邓枢可以借此事证明他的立女并没有歌唱的天赋,那样的话一棵很有希望的小苗也许从此夭折了。常荫椿想到这里,手里捏着一把冷汗。
  “哗——”暮然间前台传来了一阵热烈的喝彩声和鼓掌声。
  常荫椿和赵素桂都为这热烈的喝彩声吃惊。因为方才几位参赛的歌手上场时,都没有得到观众如此热烈的欢迎,也许是少年邓丽君那俊美的风姿与扮相引来了人们的注目。接着,前台喝彩、掌声都更然而止了,随着一阵动人的黄梅调旋律,隐隐地从前台传来了邓丽君那清丽优美的歌声。那是李翰祥根据安徽省黄梅戏的曲调所拍成的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有名的《访美台》唱段。这段缠绵然恻、打动人心的唱腔,许久以来就在台北的民间流传。尽管这段唱人人皆会,可是如今被一位10岁的姑娘在舞台上一唱,就显得格外动听。舞台下不时地爆发出一阵又一阵掌声。直到《访英台》这段黄梅调唱完了,常荫椿的心还是那样紧张,因为他在期盼着更响亮的掌声与喝彩。果然,当邓丽君娉娉婷婷地从前台回来时,台下突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致使小小的邓丽君,也不得不像那些成年的演员一样,一次又一次地被请回到前台去谢幕!
  10岁少女邓丽君成功了!
  她以《访英台》一曲荣获了“中华电台”所举办的“黄梅调演唱比赛”的冠军!此次参赛的百余名业余民间歌手中,有专攻黄梅戏十几年的老艺人,亦有接连三轮比赛屡屡领先的“黄梅迷”,唯有邓丽君的年龄最小。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乳臭未干、初出茅庐的小囡,会以《访英台》这段很平常的唱段击败所有对手,获得所有评委的一致认可。台湾的几家民办报纸上,立刻刊登出邓丽君身穿戏装的照片,同时,连篇累续地发表介绍文章,其中,台湾《自立早报》这样描写初出茅庐的邓丽君:“这位名叫邓丽君的奇女子虽仅妙龄10岁,天真稚嫩,然而表演欲却极强。孩提时便随父哼唱京曲,其父乃北平长大,深谙皮簧京曲,对童星邓女甚有影响。她不但从小就迷上了京戏和黄梅调,有时还会规规矩矩地哼唱一段时新歌曲。家庭对于她是一种萌芽性的艺术熏陶和感染。”《联合报》称:“神童歌女邓丽君在卢州国小就读,不管是校内的节目表演,还是校外的演唱比赛,都少不得她的份。她在国小的班主任教师李复扬近日对记者称:”如果学校的游艺会忘了叫她参加,她一定会生气的。……“
  “丽君,你到日本去加盟宝丽金唱片公司,当初我是极力反对过的!”正沉浸在往事中的邓丽君揉了揉眼睛,她尽力地将那纷乱的思绪收回来。在自己的启蒙老师常荫椿面前,即便已经成为耀眼明星的邓丽君也永远是一个孩子。她必须谦恭地倾听着这位瘦弱老人的每一句话,尽管有些话难免刺耳,可是邓丽君还是喜欢听。
  常荫椿还像当年那样直来直去地对邓丽君说:“我记得曾给你写过一封措词严厉的信。指责你不该丢掉中国民族歌曲的演唱习惯,盲目去追求东洋那样并不高超的东西。我甚至说你是为了多赚钱而不顾所创下的演艺基础。当时,你收到我的信时一定是很恼恨我这个糟老头子吧?”
  “哪里的话,”邓丽君温存地一笑。她在东京收到常荫椿教授的信以后,确实气得伤心落泪了。可是邓丽君并没有计较严师对她过于苛刻的指责。她的善解人意化解了启蒙老师来信中所带给她的许多痛苦与忧伤,邓丽君知道常荫椿是恨铁不成钢才这样做的,同时,他反对自己去日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日本在二战期间给老人所带来的无法弥补的创伤。邓丽君很想以三言两语就结束这不愉快的话题,说道:“先生是担心我丢掉从前在台北形成的演唱风格,才那样做的。我认真想后是能够理解的,我从来没有恼恨过先生。”
  “现在看来你去日本是对的,”性情耿介并有些偏执的常荫椿,愧疚地将头摇了摇说:“你邓丽君还没有忘本,今年旧历年你到香港所演唱的中国歌儿《酒醉的探戈》,还是当年你在台北受训时的风格。当我从电视里看到你依然穿中国服饰,演唱中国风格的歌曲时,我就放心了,我对别人说,邓丽君没有变,她还是当年的她啊!”
  邓丽君笑了。她知道老人的心是善良而纯正的,虽然他人前背后地指责自己去日本的事,可是他仍然像当年那样待她真诚而严格。
  1965年邓丽君在卢州国小毕业后,居然很顺利地考进了在台北市名气很响的金陵女子中学。这倒使一贯担心她功课的父母感到惊讶与欣慰,邓丽君也为自己感到高兴。她进入金陵文中以后,父亲对她在课余学歌的限制似乎渐渐减少了。这也许是母亲在暗中起了某种作用。1965年的春天,常荫椿教授再次来到她的家中,向邓枢和赵素桂说明应该送邓丽君进入由他和其它一些台湾音乐界人士所主办的“正声歌唱训练班”进行深造学习,邓枢一改以往的反对态度,竟然点头默许了。在那个短训班里,11岁的少女邓丽君受到了一次为期半年的系统声乐训练,有机会与那些早在台北歌坛上崭露头角的歌星们频繁接触,切磋技艺。邓丽君每当回首在“正声歌唱训练班”受训的往事,她都暗自庆幸常前椿对她的教导。
  因为那个训练班是她在成才路上很重要的一步,即便后来在日本有了更系统的训练,然而少年时的扎实基础也是她留后成才的前提条件。邓丽君想到这里,忙说:“先生请放心吧,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是中国人,既是中国人,当然应该唱中国的歌。”
  “好啊!丽君,你总算没让我失望。”常荫椿说着,随手从墙上取下那把二胡,当着邓丽君的面调了弦,情不自禁地拉上一曲《采红菱》,那悠扬婉转的动人旋律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回荡着。这二胡的演奏声令邓丽君怀念起少年的时光。她在11周岁那年——也就是常荫椿推荐她到台北的“正声歌唱训练班”受训结束以后,刚好又有一次她可以登台亮相的机会。那是由金马奖唱片公司所举办的流行歌曲比赛会,本来邓丽君是没有资格参加赛事的,可是,常荫椿教授凭他在台湾演艺界的声望,以邓丽君曾荣获“黄梅调大奖”
  为由,鼎力保荐,使邓丽君顺利报名参赛。邓丽君记得,当年她就是以这首名叫《采红菱》的民歌,再次夺得冠军的。现在,邓丽君想起往事,又见到两鬓斑白,中年丧妻的恩师常荫椿形单影只,晚景凄凉。不由恻隐之心大发,她对常荫椿说:“先生,我想……您可不可以离开台北?”
  “离开……台北?”常荫椿的二胡声更然而止,他愕然地望着沉吟不语的邓丽君,一时猜不透这位昔日女弟子的心思,便问道:“为什么?”
  邓丽君的目光环顾着他那空荡荡的宅院,最后她望了一眼墙上常荫椿亡妻的遗照说:“我总觉得老师为声乐艺术操劳了大半生,如今在这里却无所事事,终日不过是和鸽子、二胡为伴,其实,您现在还不到60岁,正是人生的好季节。您的声乐艺术知识,为什么荒废了呢?”
  常荫椿叹道:“不荒废又有何出路?你也许不知道,当局因为我前年教唱了一支大陆流行过来的歌曲,就下令不准我再办任何训练班了。我的家也就没有人敢来了。唉,丽君,离开台北又到哪里安身?难道还有人能聘用我主持声乐教程吗?”
  “您可以到香港去,”邓丽君关切地说:“依先生的才气是会寻到用武之地的。再说在那里我有许多演艺界的朋友,如果先生不嫌弃的话,可否先到九龙私立中专去做一位音乐教师呢?”
  困居家中多年的常荫椿听了邓丽君的话,立刻精神一振。他沉吟了片刻,点点头说:“让我想想,你让我想一想!”
  第三章 恩师·故地·恋人
  雨中重游故地,几分辛酸几分忧细雨霏霏。
  天将中午,清晨时晴朗的冬日天空上,涌来了一团团灰黑色的雨云。一阵凉风掠过,密集的雨点渐渐沥沥地下了起来。
  邓丽君从她所尊敬的老师常荫椿的家里告辞出来,打了一辆很平常的“的士”。她坐在疾驶的小车上,凝望着车外掠过的一丛丛棕榈和桂林,淡水河越来越远了,在发黯的光影里,那条河流宛若一条曲曲弯弯的玉带,环绕在台北城区。乱箭似的疾雨在平静的河面上激起一个一个的水涡,远方那座隐没在浓重雨雾里的峻峨山峦,名叫观音山。邓丽君对那座山很熟悉,观音山青青葱葱,山麓间是绿茵茵的农田和白亮亮的水洼,附近的丛丛绿树蓊郁而繁茂。邓丽君依稀记得在观音山脚下有一处林间隙地,那里是她每天清晨练歌和吊嗓子的地方。她每天天不亮前往台北城外观音山时,都是父亲邓枢亲自用脚蹬车载着她前来……
  邓丽君在12岁那年,每天当东方泛白的时候,她便被赵素桂从梦中唤醒了。然后她便在黑暗中忙不叠地穿好衣裤,洗脸漱口,来到房门外时,只见邓枢已经手推着一辆旧的脚踏车,站立在熹微的晨光里,静静地等候着女儿。当邓枢将已经长成1.60米高的邓丽君,放在他脚踏车的后座上,纵身跨上车去,迎着清爽的晨风快速地向城外骑去时,他的口气开始转向温和。他一边奋力地踩着脚踏车,一边转过身来对女儿说:“阿丽,你不必每天为学习成绩的不如意而烦恼,其实,天下成才的路可以有千条万条,不一定非得靠升学才能有出息嘛。阿丽,现在我才意识到,唱歌也是一桩正经事业啊!你不是喜欢唱歌吗?不如就向这方面发展吧。”
  “阿爸,您、您真好!”邓丽君感到邓枢的话犹如迎面吹来一股和煦的春风,温暖着她的心房。从前她在卢州国小读书的时候,邓枢一直是对她在学校唱歌到处抛头露面持反对态度的。邓枢作为严父,他的一言一行无疑构成对邓丽君学歌的最大束缚,所幸的是有母亲时明时暗的庇护支持,方才使得童年邓丽君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拜常前椿教授为师,利用课余时间接受声乐艺术最基础知识的训练。邓枢之所以对邓丽君学歌练唱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然是因为邓丽君在“黄梅调比赛”和“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中两次获得冠军。一个11岁的小女孩会引来台北新闻媒体的青睐,大量报道邓丽君演唱的新闻,以及来自民间的强大社会性舆论,这一切都使固执己见的邓枢对小生女不得不刮目相看。所以,邓枢主动承担了每天清晨带着女儿丽君来城外观音山下吊嗓子的事情。
  “阿丽,休怪阿爸从前时常发脾气,那时我也是恨铁不成钢,我是希望你学业有成,将来可以进大学深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邓枢边走边说。其实,邓枢已经渐渐地看得出女儿在唱歌上的特有天赋。他认识到邓丽君绝不可能在金陵女中成为学业上的佼佼者,将来也不会成为伏案著书立说的大学问家或医师作家,她只可能在歌坛上驰骋一番,或许将来真有一天他的女儿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红歌星。如果她真是唱歌的材料,自己又为何一定要将她往做学问的小路上硬赶呢?邓枢正是由于弄懂了这一道理,他才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女儿。邓枢在脚踏车上以忏悔的口气和坐在后车座的女儿对话:“我这个当兵的人很蠢,我不知道量体裁衣的道理。凭什么让你非得追随别人往前走?有人说世上的路有千百条,只要你有勇气和志气,再加上天分和汗水,咬牙走下去总有一天能成功的。阿丽,你还计较从前的事吗?”
  “不,阿爸从前不让我练歌也是为了我好,”邓丽君深通情理,她被父亲这真诚的话语感动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闪着泪花,她说:“现在阿爸既然已经允许我向唱歌的方面发展,我就更不该辜负父母的期望,好好地唱,有一天要唱得天下都知道我邓丽君,那该多好啊!”
  “这才是有志气的话!”邓枢高兴地说:“阿丽,你唱吧!你阿爸这一辈子当兵行伍,半生潦倒落魄,到了老年竟然连养家糊口的本事也没有,唉唉,真是自愧自疾啊。我已经没有了出息,将来为咱邓家光宗耀祖的,看来也不是你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只有你这幺女了!”
  观音山渐渐地远去了,那嵯峨高耸的山头已经被一团灰白色的雨雾所笼罩,成为黑黝黝的影子。少年时练歌、运气和吊嗓子的那片林间隙地早已被疾驰的“的士”远远地抛在后面,无法辨认了。
  “阿丽,今夜是你第一次上电视,可要很好地打扮打扮!”邓丽君记得那是1967年的夏天,她因为在台湾的歌坛上名气越来越大,被台湾“中视公司”的一位董事长看中,决定聘她到电视台主持一次《每日一星》的节目。那位“中视”的董事长从前根本没有在意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中学生,可是他在一次由广播公司所去办的联播文艺节目中,无意间发现一位身材高挑、如花似玉的小女孩,居然能连续在广播公司下属的六个直播现场上出现。她在几台文艺节目中,分别以歌舞来客串特邀小嘉宾。这位歌甜人靓的女孩,每到一个直播现场,必然受到来自各方观众的热烈欢迎。董事长感到这个小女孩的笑容很甜,歌声也很甜,舞步优美,丰姿绰约,凭着他主持“中视”多年的经验,他认定这个不知名的女孩,具有上镜的条件。如果将她请进“中视”,并不需要许多的聘金,而且,像这么年轻的小孩子是可以调教的。让她来当一回《每日一星》节目的主持人,必然会对这个小女孩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到那时候,他就可以用微薄的报酬,长期将她收留在“中视”内,伺机让她来充当主持人,这样做比邀请那些早已在影视界知名,要价满高的主持人好得多。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他在那次广播公司转播节目结束后,派人将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主持人请进会客室。
  “邓丽君!”
  “邓丽君?这名字……好熟啊?”董事长用手一拍他那又秃又亮的宽大额头,若有所悟地说道:“好像是从哪里听到过?可是……在哪儿呢?”
  邓丽君笑眯眯地望着他。
  “哦,想起来喽,”董事长又忽然一拍膝头,双眼一亮地说:“莫不是那一年金马奖唱片公司搞了一个歌唱比赛会,你是唱了那个《采红菱》的小囡吗?听人说是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可就是你吗?”
  邓丽君一点头。
  “太好了,太好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董事长似乎对1965年轰动台北文艺圈的“金马歌曲赛”中一位小姑娘夺取冠军的往事记忆犹新。他定睛将邓丽君一打量,方才看出这小女孩非但歌舞优美,而且天生丽质,妩媚可人,正是那种经过培养便可充当主持人的最佳人选。想到这里,董事长说:“邓丽君,我们‘中视’决定请你去主持一次《每日一星》节目,聘金从优,不知你能否前去?”
  “让我拍电视?”邓丽君听了他的话果然喜出望外,董事长便拍板决定,由邓丽君到“中视”去主持《每日一星》节目。就在邓丽君期盼已久的节目将要录制这一天,平日冷落无人的邓家,挤满了赶来为邓丽君送行的邻居们。男女老少,簇簇拥拥,在众自睽睽之下,赵素桂早将邓丽君装扮成一位美丽动人的小天使。
  邓丽君坐在镜子前高兴得抿嘴乐,她那羞答答的神态,伊然像一位盛妆的待嫁新娘,陶醉在无限的欢乐与幸福之中。
  “拍电视就是好,干家万户都可以见到阿丽的!”赵素桂从来没有这么高兴,她一边将一朵红艳艳的绒花插在女儿乌黑的发鬓上,一边欣喜若狂地对邻人们笑道:“从前这小团唱歌得了奖,也不过是在报纸上露个名儿,可是人们却认不得我们阿丽是个丑还是个俊,如今到了电视上可就成了名人了!”
  邓丽君双手捂住她那羞红了的面颊,木敢抬头去看镜子里的自己。只听邻人们在她身旁七嘴八舌地说着:“你们邓家这茅草屋里,可算飞出了个金凤凰了!”“啧啧,你邓枢可是有福气的人,没想到你这穷当兵的,半生潦倒,到晚年却生了这么好的小囡。”“是啊是啊,将来你们阿丽一旦红起来,钞票可是不愁的。”“你们再也不必到大街上去卖大饼了,那几个钱又怎么可以维持生活呢?”“有了阿丽这只金凤凰,你们邓家怕是在这茅草屋里住不长久噗!”
  就在邻人们闹哄哄地围着羞怯万状,抬不起头来的邓丽君说笑时,茅屋外忽然响起一阵鸣笛声,有人叫道:“看呀,人家电视台派车来接你家阿丽了!”顿时,邓枢、赵素桂、邓长安、邓长顺、邓长富、邓长禧和男男女女的邻人们,前呼后拥地将打扮得娇艳无比的邓丽君从房里搀扶出来,送进了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邓丽君稳稳地坐进车里,她是平生头一回坐进如此豪华的高级小轿车。随着汽车的缓缓启动,她看见欢送她的父母以及兄弟、邻居们的身影渐渐远去了,那座破陋的住宅也不见了。出现在她面前的是台北入夜时灯火阑珊的繁华大街。
  坐进小轿车里的那一刻,邓丽君感觉到自己再也不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圆了,她已经长大了。望着繁华的大街和两旁幢幢楼宇上巨大的霓虹广告牌,邓丽君忽然觉得她现在已能适应这个喧嚣的社会了。她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再过半小时,她这个出生在贫民区里的普通人家的穷女孩,就可以出现在干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上了。
  小轿车来到灯火辉煌的“中视”大厦前刹住了。邓丽君与早已恭迎在门前的“中视”董事长一起步入电梯。电梯缓缓上升,须臾,两扇电梯门缓缓开启,她已经被董事长带到演播厅里。邓丽君从前只是见过大大小小的舞台,却从未见过电视演播厅。厅内几盏水银灯闪烁着银辉,一群由导演、摄像、灯光、照明、录音等人员组成的队伍,在一架新式摄像机前紧张地忙碌着。他们见董事长将一位俊美轻盈的小姑娘领进来,都立刻围拢了过来。
  “邓丽君,今天开始你就是这里的节目主持人了!”董事长亲自将邓丽君带到“每日一星”的主持台前,用手在她的肩头上一拍说:“你要尽情地发挥,既要歌又要舞,让你的美好形象永远出现在屏幕上!”
  邓丽君刚刚坐稳,导演便喝令开拍。所有的灯光都集中在邓丽君的身上,摄像机的镜头推向她面部的近景。邓丽君嫣然地笑了“请停一下,请停一下!”邓丽君忽然叫了一声。出租司机闻声忙将疾驰的汽车放缓了速度,邓丽君那迷惘的目光透过车外案案的雨帘朝公路的左侧望去,那里是一座宽敞的校园。在冬季里空旷的校园内寂寥无人,也许是旧历年的缘故,从前邓丽君所熟悉的金陵女子中学内,并无从前学友穿梭的景象。一幢灰色的教学大楼静静地矗立在校园深处,楼前偌大一片绿茵茵的草坪上,细雨如雾。
  邓丽君记得她在出道前,曾经在这所学校里读了一年多,虽然她后来因为唱歌不得不中途辍学,可是现在已经成了名歌星的邓丽君,在内心深处仍然对学校、草坪和教学楼后面的一流人工湖充满了难忘的深情。
  邓丽君自从那夜在台北的“中视”主持《每日一星》节目后,果然如同事前所预料的那样,很快就在台岛上激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电视观众们亲眼见到能歌善舞的邓丽君,都非常喜欢她。她的情影光彩照人,台湾的报界都纷纷称她为“天才女歌星”。就在邓丽君为走上电视而沾沾自喜的时候,父亲邓枢有一天忽然对她说:“阿丽,你还是去唱歌吧,不要再拍电视了!”
  “这是为什么?”邓丽君颇感困惑。
  “是你的老师常先生来找了我,”邓枢说:“现在我才感到,常先生是个好人。他是真正从内心里对你负责的人,他对我说,‘中视’让你当主持人是一种不可取的商业行为,他们让你当主持人可以省去许多开支,你成了他们廉价的广告。而且,依常先生的眼光来看,你的天分是在唱歌而不在做单纯的节目主持人。现在台湾的电视主持人多如牛毛,你如果投身到那里去很难出人头地,而你的独特之处在于你有很好的唱歌才能。常先生说,你现在只有一心投入到练歌上来,将来才有可能成才!”
  “哦?”邓丽君一时无法接受这样的劝阻,因为她在“中视”的《每日一星》节目上一露面,就好评如潮。在她没有过完“电视瘾”的时候,邓枢的话对她来说就如同兜头泼来一盆凉水。
  邓枢说:“阿丽,这是常先生的好意,你不能任性。他之所以在这种时候来泼你的冷水,是要你不走人生的歧路。我也是希望你不被眼前的一点利益所诱惑,认定唱歌这一条路走下去,将来必有出头之日啊!”
  “小姐,开车吗?”司机见邓丽君将头探到车窗外,贪婪地向金陵女中旬校园里张望,他只得将“的士”缓缓地停在女中的大门前。
  现在他看见渐渐沥沥的小雨已经打湿了女乘客的头发,有心发动汽车又迟疑地收住了手。
  邓丽君并没有听清司机的提醒,她那双漂亮而幽深的大眸子定定地凝望着雨中的教学楼。在她的少年时代,她曾经在这幢楼里得到许多知识,但是,邓丽君在这所校规森严的女子中学里,也受列过一次较为严厉的训责。在她的眼前又闪现出一位中年女子冷峻肃然的面容,她那双被近视镜片罩住的眼睛迄今想起来仍令邓丽君心寒。
  那是1968年春天的一个上午,邓丽君被这位严肃的女校长叫进了她的办公室。
  “邓丽君,你知道我们金陵女中的历史吗?它自民国初年在南京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是所有女学生渴望的最好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培育了数不清大有作为的女科学家、女数学家和女企业家。这些女学生之所以成才,全是因为她们在校学习时严格地遵守金陵女中的校规,可是你呢?你为什么屡次地为女中抹黑?”女校长劈头盖脸的训斥,使本来胆小的邓丽君战战兢兢,脸色煞白。她怯怯地后退到门边,猜不透校长的心思,更不知道校长为什么如此大动肝火地认诉她。
  女校长不依不饶地说:“邓丽君,你为什么不开口?你当真不知道我为什么向你来申明校规校纪吗?我说你给金陵女中抹黑,是说你作为一名在校的学生,不应该在课余到歌厅里去卖唱。你懂吗?
  你那样做就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作为校长我是坚决不能允许的!“
  “可是我……我又怎么能够从此不唱歌呢?”邓丽君伤心地饮位起来。因为她从女校长那声色俱厉的口气中,已经感觉到她继续唱歌可能面临着一种可怕的危机。自从13岁开始,她已利用每天傍晚到深夜这段时间,由母亲赵素桂陪伴着到台北市区内的三家舞厅里去唱歌了。她小小的年纪,在课余的时间里本来应该在家里的灯下复习当日的功课,完成老师所布置下来的作业。做完功课,她也应该呆在家里的,与父母兄弟们共享天伦之乐。然而,邓丽君知道家里的情况,全家七口人只依靠父亲每月领取的些许薪金,经济长期抽据。她的三位哥哥长安、长顺、长富都在大学或中学里就读,费用昂贵,小弟长禧也在读小学。这样一来,本来连全家糊口尚难解决的邓家,再加上5个子女的昂贵学费,简直是无法生活。赵素桂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说服丈夫,每天烙些大饼到街上去卖。
  可是这一点微薄的收入对于邓家来说宛如杯水车薪。
  “阿妈,让我到歌厅里去唱歌儿吧!”有一天,邓丽君看见父亲在房前唉声叹气地抽烟,母亲愁锁双眉地伏在床上偷偷地掉泪。在昏暗灯影里做功课的邓丽君无论如何也难以用心,她呆呆地托腮独想心事。后来,她蓦然间眼睛一亮,凑到赵素桂身旁说:“我看见许多像我一样大小的女孩子,每天都是到歌厅舞场里去的,听说能赚许多钱。”
  “什么?”赵素桂闻言大吃一惊,她一骨碌从床上翻身爬起来,拭去脸上的泪滴说:“你到舞厅里去唱歌?我的天呐,那是些什么乌七八糟的鬼地方,又怎么是你这样的小女孩去的地方呀?阿丽,亏你想得出,咱家就是穷死也不能让你到那种地方去卖唱呀!”她说罢忍不住又掩面呜呜地哭了起来。
  “不能去,阿丽,说什么也不能让你这么小的年纪就为我背上沉重的家庭负担啊!”在窗外的屋檐下埋头吸烟的邓枢,早将邓丽君和赵素桂的对话听在耳里。这时他忍不住地冲进来大声地冲着邓丽君叫道:“如果你去舞厅里卖唱赚钱,又让我的老脸往哪里放呀?”
  邓丽君坐在灯影里,忽闪着一双亮晶晶的小眼睛一言不发。
  赵素桂哭道:“她爸,我当然也是不忍让一个13岁的女孩做那种卖唱的事情,可是,咱们家又如何可以过活呢?七张嘴吃饭本来已经无法承受,现在连长禧也上了小学,马上就要交学费了,我们哪里有那笔钱呢?真是求天不应,呼地不灵啊!”
  邓枢气愤地将脚一踩,说:“都怪我这五尺汉子无能呀,我当了半辈子兵,想不到到头来连家口也养不起了!”
  “阿爸,阿妈,你们别说了,我自有主意!”在灯影里独自想了许久的邓丽君,忽然站起来说:“我已下了决心,每天晚上到舞厅里去唱几首歌,有什么打紧?只要能帮着全家渡过眼前的难关,我是什么也不怕的。”
  赵素桂含泪打量着过早成熟的立女邓丽君,心中有无限的苦楚。她有心劝阻,但是她左思右想家中也无来财之路,只得将欲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邓枢虽然知道让邓丽君到台北的舞厅里卖唱不失为一条让全家得以生存的捷径,可是他不忍让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孩进入人欲横流的污浊社会。邓枢连连地摇头说:“我又怎么能放心让你每天去那种地方唱歌呢?你还是个孩子呀!”
  “阿爸,我已经长大了。”邓丽君轻松地一笑:“再说舞厅歌场也没有什么可怕。他们喝他们的酒,跳他们的舞,我唱我的歌儿,两不相犯。再说,我跟常先生学习了两年的歌儿,现在也该派上一个用场了。每晚到舞厅里唱上几首歌,不也是一种锻炼吗?同时又能赚些钞票来贴补家用,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坐在床上垂泪的赵素桂见女儿的心意已决,左思右想,别无其它求生之路,索性狠了狠心,对倚在门旁愁肠百结的丈夫说:“她爸,既然阿丽说得也在理,依我看就不如让她闯一闯吧。至于你担心她到那种污七八糟的地方去,倒也不必过分担心。只要阿丽想去唱,那我就每天都跟着她去。有我这当妈的在场,我不信哪个敢打咱幺女的邪主意!”
  邓丽君笑了:“阿爸,您就放心吧,谁也不敢把我怎么样的。”
  “哄哄,我邓枢无能啊!”邓枢忽然悲叹了一声,用拳头狠狠地掏了自己胸膛几拳,蹲在门槛上无声地落泪了。从那一天开始,邓丽君和她的母亲赵素桂的身影,便开始出现在台北街头的灯红酒绿之中了。如今,由于邓丽君每天夜晚到台北的几家歌厅去唱歌,收入渐丰,家庭的困窘状况已稍有缓解,不料,金陵女中却得到了她每晚利用课余时间卖唱的消息。一贯注重校风校纪的女校长,再也无法忍受邓丽君的卖唱行为,将她叫来严加训斥。女校长见邓丽君静静地位立在门边,一言不发,更加激动地对她说:“邓丽君,从前我也很看重你的人品才识。特别是你能在‘中视’主持电视节目,也为金陵女中争得一份光荣。但是,金陵女中并不是专门培养歌唱人才的学校,它严格的纪律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努力完成她的学业。我看得出你是很迷恋唱歌的,如果你继续这样痴情于唱歌,那么,金陵文中的校规无法害你,你就只有退学一条路了!”
  “退……学……?”邓丽君吃了一惊。她的心被刺痛了,因为她不仅仅喜欢唱歌,她更喜欢那些诸如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几何、历史等课程。她从幼年时就自知知识的缺乏,在卢州国小时虽然成绩不佳,但是邓丽君无时无刻不喜欢钻研课程。自从她考入很有名气的金陵女中之后,除了苦心钻研以上诸种必修课外,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到台北市的一家美国学校去补习英语。女校长的话对于苦求上进的邓丽君来说,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她两眼里流出委屈的泪水。
  女校长的语气强硬,绝无半点回旋的余地,她继续郑重地告诉哑口无言的邓丽君说:“如果你不想舍弃学业,那么你就必须立刻中断唱歌。何去何从,由你自决!”
  邓丽君的眼泪扑簌簌地沿着腮边滚落下来……
  “开车吧!”邓丽君迷偶的目光从车窗外收回来,她断然地吩咐那位已将“的士”停在金陵女中校门外的司机说。
  “的士”骤然启动马达,从一汪积水中驶了出来,沿着细雨如麻的街道继续朝前方开去。邓丽君无限依恋地回身远望着那越来越远的金陵女中,一汪泪水又在她的眼里打旋。在这一刹那间她似乎又隐隐地听到那早已陌生的琅琅读书之声……
  13岁岁的童星生涯恍如昨日雨,沙沙沙。
  邓丽君坐在疾驶的“的土”里,回忆起如烟的往事。刚才在金陵女中大门前经过的瞬间,她从内心深处滋生了一种对学生时代的眷恋。那一次,威严的女校长如果稍稍地宽容些,或许她是不会与她所钟爱的学生时代匆匆告别的。现在功成名就,再也不会为生计而担忧的歌星邓丽君,内心深处却有着一种难言的遗憾。学生时代虽苦亦乐,挥手一别便一去不再复返了。
  邓丽君那天在女校长的办公室里讪讪地出来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到她的教室,背起了书包提前回家了。她回到家里后,并没有把女校长勒令她退学的事情说给父母听。她郁郁不乐,在晚饭时没有吃饭,只喝了几口稀粥,聊以充饥。饭后又像往日一样换上一件雪白的超短裙,故作轻松地随赵素挂上了街。她一连到三家歌舞厅赶场,归来后已是子夜更深。这一夜,邓丽君在属于她居住的小偏厦内长吁短叹,在一张木板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小小年纪的她必须要在这一夜里,对自己日后的前途大事做出抉择。她要么继续每晚到歌厅里去唱歌,赚得可观的钞票以养家糊口,要么她痛下决心,与她视若性命的演唱艺术彻底地决裂,才可以再回到学校读书。
  半夜里邓丽君的枕头被忧伤的泪水打湿了。她的心里充满了矛盾,充满了痛苦。她记得从卢州国小来金陵文中头一学年冬天,在那次新年晚会上,擅长唱歌的邓丽君又像她在小学时那样,被女学友们公认为“骄傲的小公主”。虽然学业平平,可是邓丽君在女中的能歌善舞却赢得了许多师生的喜爱。平日邓丽君也许更喜欢到她所喜欢去的地方去一亮歌喉,有时甚至也厌倦了永无休止的读书生涯。然而一旦被告知她要从此离开金陵女中,那种难以割舍的心痛如断肝肠!在昏黑的小偏厦里,邓丽君忍不住苦泪长流,伏在枕上低声地悲泣了起来。
  她的哭声惊动了睡在外间的父母,邓枢不知道平日老是很快乐的阿丽为何事痛哭不已。他很想披衣起床,掌灯来询问他的女儿心有何苦何愁,却被赵素桂一把按住了。夫妇俩经过一阵唱唱细语,很快就猜到了邓丽君的夜间哭泣必与唱歌有关。天将破晓时,邓丽君又像往日那样起床,随父亲到城外的观音山下去练嗓子。这时,邓枢才发现一夜之间,女儿的双眼红肿了,面色也一下子变得有些苍白。
  “阿丽,你昨夜里到底为什么哭?莫非在学校里有什么人欺负你吗?”
  “……”
  “你为什么不说话?如果有人与你过不去,我去寻她评理!”
  “阿爸,没有谁与我过不去,更没有人欺负我。我,我是想告诉您,从今天起我就不再到女中去上学了!”
  “不去上学?为什么?阿丽,你不是还在补习英文吗?你不是还想在女中毕业后再考大学深造吗?为什么一夜之间忽然又说不再上学,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你说,你说清楚嘛!阿丽,瞧你那可怜兮兮的样子,必有原因的。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压力吧?你说给我听,也好让我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
  邓丽君沉默着,碎玉般的皓齿咬着她的下唇,看得出她内心隐含着无限的痛楚。她本来不想将发生在学校里的事情告诉父亲,可是她即将失学在家又不得不将隐清说出来。邓丽君沉吟着,迟疑着,后来她还是将女校长的话委婉地说给她的父亲听。性情刚烈耿直的邓枢哪里肯咽下这口冤气,早饭过后,他就气冲冲地去寻那位女校长评理去了……
  邓丽君坐着那辆“的土”已经回到了台北市内,天上的雨云越聚越厚,渐渐沥沥的雨似乎没有半点停歇之意,马路边的排水沟里响着哗啦啦的流水声。忽然,邓丽君发现了路边一幢十分熟悉的建筑,这里是台北市的济南路。在路东坐落着灰褐色的陈年建筑,它是有名的“花侨大舞厅”,当年它是邓丽君心中最为辉煌的娱乐场所。如今这“花价大舞厅”历经风雨沧桑的洗礼,已经变得有几分陈旧。令邓丽君颇感惊诧的却是,尽管是在阴雨天气里,街路泥泞,可是舞厅的门前却仍然停着几辆小汽车和黄包车。显然这家昔日宾客盈门的大舞厅,如今仍然有人光顾。对于从这里出道的邓丽君来说,旧地重游内心中难免百感交集。
  “停车!请把车子停在这里吧。”邓丽君很快就决定先在济南路下车,她先付了车资,然后她冒着靠靠小雨,沿着一条积水的水泥坡道向舞厅门前走来。因为她的装束和那幅可以遮住整双眼睛的墨镜,在购买门票和入场时,谁也没有发现来者就是如今在台港及日本大红大紫的著名歌星邓丽君。
  出现在邓丽君面前的一楼歌舞厅昏暗而空旷。屋顶的一盏鎏金大吊灯闪着淡黄色的光辉,舞池间只有三五对红男绿女,在一支乐队的伴奏下懒懒散散地跳着。舞池的前方是乐队,架子鼓敲得震天响,两只黑管和三把小号忽高忽低地吹奏着“恰恰”舞曲。环绕着舞池的仍然是一排排大小沙发,只是在雨天里并没有多少舞客。邓丽君看见在黑暗的一隅,仅有几对缠绵的情侣,对坐在茶几两侧,边饮着香按可乐边悄悄地说着情话。只是在舞池的右侧,紧靠乐队席的地方,有一位裸露着双肩和后背的歌女,正在那里手举话筒在摇头晃脑地唱着一首歌。邓丽君立刻就听清了她唱的歌词,正是一年前她在日本唱红了的《空港》:“风儿阵阵吹来,风儿多么可爱,我时常向轻民诉说情怀……”那披散着爆炸头发的女歌手,虽然极力想模仿着邓丽君柔和的唱腔,可是她的音域狭窄,嗓音又有些暗哑,所以她唱起来并非得心应手。她那矫揉造作的歌声显然和邓丽君那甜美圆润的唱腔形成极为强烈的反差。
  邓丽君并没有惊动任何人,她来到灯光难及的角落,拣一张空桌前落座。女侍过来为她布上茶点,邓丽君默然地坐在那里品着一杯热咖啡。因为外边连天阴雨,实在是有些寒意。幸亏她清晨决定利用在台北探家的短暂两回去探望常荫椿时,赵素桂叮咛女儿务必多加一件内衣,否则半路上忽然下起雨来,邓丽君是难以抵御这初春料峭的寒气。
  玫瑰玫瑰最娇美,玫瑰玫瑰最艳丽。
  长夏开在枝头上,玫瑰玫瑰我爱你。
  邓丽君手托香腮,在迷离的灯火中远远地眺望着那位搔首弄姿的女歌手,她此刻又换了一支歌曲。邓丽君忽然记起这无名歌手所唱的《玫瑰玫瑰我爱你》,原本是影星周璇在30年代为电影《天涯歌女》所录唱的插曲。这首由吴村作词,林玫作曲的流行歌曲,正是她自己刚出道时喜欢唱的几首歌曲之一。当年邓丽君13岁时到这家舞厅来唱歌的时候,也是唱过这首《玫瑰玫瑰我爱你》的,如今几年的光阴倏然过去,天地间已经斗转星移,这位比自己年长几岁双颊涂满脂粉的女歌手,为何偏偏还在重复她所唱的歌曲,并且极力地模仿她的唱腔?唉埃,真是的,任何一位歌手都是一样可以闯出一条新路来的啊!
  玫瑰玫瑰情意重,玫瑰玫瑰情意浓。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