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菜根谭--为人处事大全

_17 洪应明(明)
【注解】
帘拢:以竹编成用来作窗或门的遮蔽物叫帘。拢是宽大有格子的窗户。
扶疏:枝叶茂盛。
乳燕鸣鸠:燕与鸠都是侯鸟,春天南飞,冬天北飞,此代表春秋季节。
【评语】
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打开窗户所看到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听到
的是喧嚣尘埃的喀杂噪音,故尔城里人到了田园,进了山林,会马上产生一
种舒但开心的情怀,回归大自然竟有一种忆旧之感。故在现代文明的城市里,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不可取,远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
真趣。住在农村的山边水岸,一年四季都高敞门户,放眼望去都是青山绿水,
足以体会陶渊明“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亦文章”的诗句,体会乾坤自
在天地真如的境界。但是,生活在这种足以物我两忘境界中的人却往往向往
现代城市生活,千方百计要挤到城里去体验城里人的享受,尤其是生活条件
艰苦的地方更是如此。人不可能脱离生活环境会谈天地真如,却又难以克服
都会与田园两难选择中的矛盾心理。
三三七、生死成败一任自然
知成之必改,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译文】
做事有成功就必然有失败,能洞悉此中道理,凡事就不必太积极于求成;
生命有生就必然有死,能明白这种道理,对于自己的养生之道就不必费尽苦
心过于强求。
【注解】
劳:过分的费心思。
【评语】
成败之论从古到今何其多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有生必有死,
旱终非命促。”人们于生死既有“人生几何”之叹,也有“江山如画,一进
多少豪杰”之美,还有“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胸怀。此外,作者从
事物的自然规律来谈生死成败,告诫人们做事勿以一时的得失来下结论,要
“学会等待时机,而不是凭一求成之切心就足以成事。生死之道,不能以为
过分追求养生就可以长寿。人在精神上不充实就必然会去追求各种私欲的满
足,这实际上百违养生之道,可能还会加速死的降临。
三三八、猛兽易服人心难制
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
兽易伏,人心难降;谷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译文】
眼看着武功最盛的西晋,已变成了杂草茂盛的荒鞠之地,可还有人在那
里炫耀自己的武力;亲贵皇族,身体已属于北邮山陵墓间狐鼠食物,还何必
那样爱惜自己的财富呢?俗谚说:“野兽虽然易制伏,可是人心却难以降服;
沟壑虽然容易填平,人的欲望却难满足。”经验之谈呀!”
【注解】
荆榛:草木丛生。
矜白:白是兵器,矜,自夸。
北邙:洛阳以北有基地曰北邙,由汉代起即是有名的墓地。有一首《邙
山》诗中曰:“北邙册上列坟莹,万苦千秋对洛城。”
【评语】
人的生死有其自然规律,有人因此而珍惜生命,多作益事;有人却叹人
生苦短微不足道、而及时行乐,欲整难填,人心不满。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
处,从古至今历史的荣耀有人津津乐道,历史的教训却无人去真的吸取,以
至“犹矜白”者代代都有,北邙枯骨者大有人在,人只管身前,顾不上以后。
三三九、人生无常盛衰何恃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
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译文】
狐狸作窝的残壁,野兔奔跑的荒台,都是当年美人歌舞的胜地;菊花在
寒风中抖擞,枯草在烟雾中摇曳,都是以前英雄争霸的战场。兴衰成败如此
无情,而富贵强弱又在何方呢?想到这些,就会使人产生无限感伤而心灰意
懒。
【注解】
砌:台阶。
黄花:菊之异名。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评语】
胜迹怀古,各有清怀。世事沧桑,情随境迁,李白在乐游原上唱出“年
年柳色,灞陵伤别”,“西风残照,汉家陵阀”。东坡临赤壁而咏成千古佳
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刘禹锡的名篇《乌衣巷》和本段的意境
不谋而合:“朱雀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玉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百姓家。”人生无常,盛衰何足恃?历史似乎总是循环的,但千万不可持“好
了伤疤忘了疼”。“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态度,这种态度
太过悲观。但去争杀,在名与利中争来夺去又有什么价值呢?所以,人要修
身养性,免蹈故辙。
三四○、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
对于荣耀屈辱无动于衷,心地安宁,欣赏庭院中花开花
落;对于升迁得失漠不关心,冷眼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
【注解】
宠辱不惊:对于荣耀与屈辱无动于衷。
去留:去是退隐,留是居官。
【评语】
中国人积累了几千年的人生经验,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开卷便觉触目惊
心,名利场宦海浮沉,潮起潮落;富贵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雄心万
丈地在仕途进取的同时,也很有情趣地在做出世准备,免得从金字塔一落千
丈时万劫不复。官场少有长青树,财富总有用尽时,若练得宠辱不惊,去留
无意的功夫,又怎会有凄凉与悲哀的心境出现呢?
三四一、苦海茫茫回头是岸
晴空朗月,何处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果,何物不可饮啄,
而鸥号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哦鸱号者,几何人哉?
【译文】
晴空万里,皑月当空,哪里不可以自由自在飞翔呢?可是飞蛾偏偏扑向
夜烛自取灭亡;清澈泉水,翠绿瓜果,什么东西不可以饮食果腹呢?可是鸱
鸽却偏偏喜欢吃腐烂的死鼠。唉!人间不作飞蛾鸱鸽事的人,究竟有几个呢?
【注解】
鸱号:一种像黄雀的小鸟,俗称夜猫子。
【评语】
看飞蛾扑夜烛,鸱号食腐肉觉得很奇怪。那里明明是火坑偏偏向死亡中
扑,明明有鲜美之物却弃而不用。看物易,看人同样。人由于时代的局限,
认识的局限,很多事情在别人看来是牛角尖自己却偏向里面钻,有的事在以
后看来是错的、可笑的,当时却毫无顾忌,引以为正常。更可叹的是明知有
害的,如物欲憎欲的过度追求决无好处,可人们偏偏难以克制私心杂念,纵
容欲望。知苦海而不回头,实可悲叹,有时甚至还不知苦海在哪里就更令人
叹惜。
三四二、冷眼视事如汤消雪
权贵龙骧,项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
得失猥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译文】
达官显贵,表现出龙飞般的气概;英雄好汉,像猛虎般打斗决胜;这种
种情形冷眼旁观,如同看到蚂蚁被膻腥味道引诱在一起,苍蝇为争食血腥聚
集在一起,令人感到万分恶心,是非宛如群蜂飞起一般纷乱,得失宛如刺谓
竖起的毛针一样密集;其实这种情景如果用冷静头脑来观察,就如同金属熔
化注入了模型会自然冷却,雪花碰到沸汤会马上融化。
【注解】
龙骧:骧,昂首飞腾。龙骧指气概威武。
猬:刺猬,全身长满如计毛刺,一遇敌人毛刺勃起。冶:熔炉。
【评语】
历史的巨册往往是在龙争虎斗、狼烟滚滚中翻去了一页又一页;而你争
我夺的结果却往往是白骨蔽野,生灵涂炭。最终留下的是残恒断壁,荒家堆
堆。冷眼观之,先哲斥之为不义之战,诗人则叹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
中”。以此观人生世事,尔虞我诈,求富逐贵而又心机用尽的人何其凄凉也。
人生舌短,岁月蹉跎,不能超脱于世就会被世俗所累。冷眼看世界是必要的,
静心理世事是应当的。
三四三、心月开朗水月无碍
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
在青天影在波。
【译文】
一个人心中假如没有丝毫物质欲望,就像炉火化雪太阳化冰一般,决速
而安然;眼前自会呈现一片空旷开朗景象,宛如看见皑月当空月光倒映在水
中一般宁静。
【注解】
空明:形容光明透彻。
【评语】
欲望太过强烈,心神就会受物欲蒙蔽,以致头脑昏聩而不明事理。这不
是要绝欲望,而在于说明欲望淡泊便能使心
情轻松,心情轻松就好像“月在青天影在波”,这样既能明心见性又能
通达事理。宋懦周敦颐说:“无欲则静,静则明。”心底清静,本性自现,
本性现就会愉快,就会神清目朗,而见山水明而日月新。但无半点物欲不是
一无追求,不是弃除物欲。什么事一走极端就会走向其反面,好事也会变成
坏事。例如饮酒是乐事,也可成雅事,但如市井之徒光着脊梁吃三喝四狂喝
滥饮,其喧嚣是噪音,其形象决非豪爽本性而是粗俗,至于过度饮酒则伤身
心。诗是雅事,是情与怀的抒发,但为诗而诗,无病呻吟,以诗为玩物岂非
褒读?事过头就会变质。三四四、森罗万象梦幻泡影树木且归根,而后知华
萼枝叶之徒荣;人事至盖棺,而后知子女立刻之无益。
【译文】
树木到了落叶归根化为腐士,人们才想到茂盛的枝叶鲜艳的花朵只不过
是一时的荣华;人一直到死后进入棺材,才会知道子女钱财毫无用处。
【注解】
归根:比喻事物结局归于根本。《传灯录》:“六祖慧能涅磐时答众曰:
‘落叶归根,来时无日。’”
华萼:萼,是花瓣的最外部。华,同花。”
盖棺:指人死后入硷棺木,盖棺表示一个人生命事业的结束。
【评语】
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是比喻人认死理,不被实际情况碰个焦头
烂额决不甘心。林木花草只有春天才生机盎然,到了秋天便落叶翻飞,大雪
飘来的时候便只剩下枯枝片叶,余皆化为泥士至春护花肥田。人不同于花草
树木,到了盖棺时节,一切便晚矣,便无缘知晓世人的品评,无法再顾及子
女玉帛的用处。既感如此,何必当初呢?做人不可等盖棺时再去行善,做事
也不应采取这种临崖勒马始回头的方式,干什么事先应多考虑免致到时手,
忙脚乱。
三四五、毁誉褒贬一任世情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
点头。
【译文】
一个饱经人世风霜的人,任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如何翻覆,都懒得再睁
开眼睛去过问其中的是非:一个看透了人情世故的人,人们随意对他呼牛唤
马,都会若无其事点点头。
【注解】
谙:熟悉。
慵:懒惰。
呼牛唤马:形容毁誉随人,语出《庄子·天道》篇:“夫巧知神圣之人,
吾自以为脱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苟有其实,
人与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
【评语】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自古而然。以纵横之说闻名六国,以善辨能言在
战国时期占据一度之位的苏秦,第一次出门游说,却出师不利,搞得灰头鼠
脸而归。回来家中无人理睬他,他于是发愤苦读,锥刺骨的典故从此而来。
再一复出,功成名就,此次则是父母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
嫂蛇行葡伏,四拜自跑而谢。苏秦说,嫂子前倨而后卑为什么?嫂子说,因
为你位尊而多金。苏秦感慨说,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
上势位富厚尽可以忽乎哉?真是肺腑之言。实际上还是功名富贵在作怪,假
如一个人待功名如黄土,视富贵如浮云,一心只好静,万事不关心,一任世
情,谁夸我何呢?
三四六、真得天然造作减味
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
矣。白氏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有味哉!其言之也。
【译文】
事情偶然遇上合乎已意就成了佳境,东西出于天然才能看出造物者的天
工;假如加上一分人工的修饰,就大大减低了天然趣味。所以白居易的诗说:
“意念听任无为才能使身心舒畅,风要起于自然才能感到凉爽。”这两句诗
真是值得玩味的至理名言。
【注解】
真机,真正的机用。
白氏:唐代诗人白居易。
【评语】
物贵天然,人贵自然。但这决不是说一块矿石不经开采提炼或琢磨就能
成美玉、金属等有益于人类的物质。世间的万物却又最好是不要违反自然,
一旦违反自然姜也容易变成丑,好就可能转成坏。像邯郸学步,失却自然就
成笑柄。任何事憎有个度,对大自然能否变动要看是什么东西,处在什么条
件下,现代文明发展的本身就是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战胜困
难的结果,像沙漠,作为一种自然景观很壮阔,可不去改造它就会对人类生
存形成威胁。所以真得天然的前提是不造作,但决不是一点不可变动,做人
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四七、心境恬淡绝麻忘忧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敬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
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译文】
人只要在内心维持,一种真实的境界,没有音乐来调剂生活也会感到舒
适愉快,无需焚香烹茶就会感到满室清香。只要能使思想纯洁意境空灵,就
会忘却一切烦恼,超脱形骸困扰,如此才能使自己优游在生活的乐趣中。
【注解】
丝竹:乐器。
敬:茶水。
形释:形是躯体,释有解脱之意。
游衍:逍遥游乐。
【评语】
丝竹赏心,品敬气雅,但只要人的心性人的内在气质本身纯正清净,没
有外物的赏心悦目,同样会显出一种雅致。佛家说“万物均有佛性”,意思
就是万物之性与天性合一。人心都有一个真境,这一真境是从清静芬芳中自
然产生。我们假如想要优游于这种境界中,就要先使内心清净。老庄说的清
净无为,古人讲放浪形骸之外,就是要绝对断绝名利和物欲使心境恬淡,绝
虑忘忧,而优游于生活的乐趣之中。三四八、真不离幻雅不离俗金自矿出,
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来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译文】
黄金从矿山中挖出,美玉从石头中产生,可见不经过幻变就不能得到真
悟;道从杯酒中悟出,仙也许能在声色场或繁花丛中遇见,可见脱离俗世便
不能产生雅事。
【注解】
幻:指事物之空无。据《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
泡影。”又《演密钞》中也有“幻化,无忽谓有。”
真:真如实相。《唯识论》:“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
变易,又《往生论》注:‘真如是诸法之正体。’”
道得酒中:这饮酒中悟得真理,说明道理无所不存。这句话可能脱胎自
《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
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日:‘在缕蚁。’曰:‘何其下邪?’
曰:‘在弟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
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评语】
这段话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说雅的东西并不能脱离它产生的环
境,就像一个人不是天生就是一个高雅之士,很可能在俗的环境里成长,关
键是以后的磨练,人格的升华。另一方面,是说雅的东西是不断修省锻炼而
来,像矿砂不经冶炼不就能成为黄金,矿石不经琢磨不能成为美玉,同理人
不经过历练也不能成为完人。但是黄金所以能成为黄金,美玉所以能成为美
玉,是因为在先天上都具有黄金和美玉的本质。而要成为一个道德深厚的高
雅之士更离不开磨练,应该逐渐发现本性中的良知而使之光大。
三四九、布茅蔬淡颐养天和
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笔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士淡泊之真。
【译文】
能在粗布被窝里睡得很香甜的人,就能体会大自然的和顺之气;粗茶淡
饭能吃得很香甜的人,才能领悟出恬淡生活中的真正乐趣。
【注解】
酣:本义为酒饮到妙处。此处作浓睡、甜睡解。
冲和:谦虚、和顺。《晋书·阮瞻传》:“神气冲和。”
黎葵:野菜所烹调出来的汤汁。
【评语】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生活就是这样,强求而不自然的东西往往很
别扭。人生的真正快乐在于求得精神上的愉快,所以孔子才说:“饭疏食饮
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一定美
酒佳看才有真味,“真味在藜羹”。只要心情愉快,粗茶淡饭中便可体会人
生真趣。人生贵在真诚,做人应当自然,往往布衣之交、一饭之情、真心相
助最让人珍惜。或许是富贵以后人的外壳包裹太厚心理上的包袱太重,或许
是人富足后往往贪求满足更大的欲望,人们对同患难之情,中小学同学之友
谊,同为平民布衣之交时的情感更是非常珍惜。因为这种情谊真挚,足见人
之本性,所以,才会使人唤走更加美好的回忆。
三五○、断绝思虑一真自得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具自得,唯
知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译文】
虽说住在斗室之中,可是世间的一切忧愁烦恼全部消除,还奢望什么雕
粱画栋飞檐入云,珍珠穿成的帘子像雨珠般玲珑的豪华设施;三杯老酒下肚,
纯真本性涌出,这时只知道对明月弹琴临清负吹笛,雅趣自然无限。
【注解】
捐:放弃。
珠帘卷雨:这两话都在形容房屋的极度华丽,由王勃《腾王阁序》而来:
“珠帘卷西山之暮雨,画栋朝南浦之飞云。”
【评语】
刘禹锡名篇《陋室铭》同样表达的是这样一种“万虑都捐”而斗室不陋
的境界。人的超脱豁达于此是最能显现的,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与俗、雅与粗
在此更能表现。在贫困的状态下能表现出高雅情趣的人是最有希望在事业上
取得成功的人。故古来许多名人学士于此道有不谋而合的咏叹。卢倚有“揿
然坐我斗室底,满室岗气生清香”的诗句,而历来对竹兰梅菊的诸多咏叹同
样表达这样一种情感。人缺乏追求就会陷于抱怨、自堕和麻木的状态,产生
无穷烦恼。
三五一、任其自然万事安乐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
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
落尘世苦海矣!
【译文】
一个隐居的人,内心情净而俗事不少,一切只求适应自己本性。因此喝
酒时谁也不劝谁多喝,尽兴为乐;下棋只是为了消遣,以不为一棋之争伤和
气为胜;吹笛只是为了陶冶性情,以旋律能融汇大自然的音韵为高;弹琴只
是为了休闲,以不求弦律为高雅:和朋友约会是为了联谊,以不期而会为真
率;客人来访要宾主尽欢,以不送往迎来为最自然。反之假如有丝毫受到世
俗人情礼节的约束,就会落入烦嚣尘世苦海而毫无乐趣了。
【注解】
幽人:隐居不仕的人。
笛以无腔为适:意思是只为陶冶性情不一定要讲求旋律节奏。
会以不期:会是约会,不用是说没有指定时间不受时间所约束。
坦夷:坦白快乐。韩愈诗有“颖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牵文泥迹:为一些繁锁的世俗礼节所牵挂拘束。
无弦:陶渊明诗有“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评语】
做人的确应当自然。对于世外桃源之人,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实在让人
心累。不仅外形宜免世俗之相,与朋友游乐同样以恰神陶性为高,不受时间
限制为真。要把自己的身心融汇于大自然,让自己的生活适合自己的本性,
为自己而活着。但是自然并不是绝对的,例如迎送是不宜为礼所累,“蓬门
今始为君开”的境界就不在此列。
三五二、思及生死万念灰冷
试思未生之胶有何象貌,又思即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恢冷。一性寂
然,自可超物外游象先。
【译文】
想想看,人在没出生之前又有什么形体相貌呢?再想想,死了以后又是
一番什么景象呢?一想到这些不免万念俱灰。不过精神是永恒的,保持了纯
真本注,自然能超脱物外遨游于天地之间。
【注解】
一性寂然:一当单纯全心解,一性寂然指本性单纯宁静。象先:象是形
象,先当超越解,象先是指超越于各种形象。《老子》第四章:“吾不知谁
之子,帝之象先。”
【评语】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人在降生之前是否有
前世?死后是否有来世,佛教等各种宗教都认为人有来世,所以才创造出天
堂地狱及生死轮回等各种教义。关于人的生死问题,从古至今人们苦心探讨。
有人因生的短暂而花天酒地,有人因死的恐惧而忧心仲仲。对一个有修养的
人来讲,生不足喜,死不足忧,看破生死,杂念顿消,才能摆脱世俗的纠缤,
做到超然物外。
三五三、雌雄研丑俄而何在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奕者争先竞
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译文】
伶人在验上搽胭脂涂口红,把一切美丑都决定在化妆笔的笔尖上,转眼
之间歌舞完毕曲终人散,方才的美丑又到哪里去了呢,下棋在棋盘上激烈竞
争,把一切胜负都决定在棋子上,转眼之间棋局完了子收入散,方才的胜败
又到哪里去了呢?
【注解】
优人:伶人,俗称戏子。
雌雄:在此当胜败解。《史记·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妍:美好,美丽。
【评语】
宋儒邵尧夫咏下:“尧舜指下三杯酒,汤武争逐一局棋。”的名句,因
为,在他看来,善善者只不过是三杯酒的事,恶恶者只不过是一局棋而已。
人生不过数十寒暑而已,一切是非成败的历史长河中都是短暂的,万般事物
在弹指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掌上千秋史,一册在手,跨越千年,风云人
物,尽收眼底,那时的人生也如眼前的人生。好比演戏粉墨登场,喜怒哀乐
悲欢离合,尔虞我诈你争我夺。可是刹那之间舞台上又会换上一批新角色。
封建时代有其特定的环境,但都离不开为了利益之争而征战厮杀,如棋局上
的子儿,各布奇谋,实际上在让生灵涂炭。由此而知人,人生那么短暂,转
眼即逝,又何苦费尽心机,谋富奇觅贵而不择手段呢?三五四、自然真趣闲
静可得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
独闲者操其权。
【译文】
清风下花儿随凤摇曳的洒脱,明月下积雪的空旷清宁,只有内心宁静的
人才能享受这种治人景色。树木的茂盛与枯荣,竹石的消失与生长,只有富
于闲情逸致的人才能掌握其变化规律。
【注解】
潇洒:飘然自在无拘束。
权:秤锤,用来称物的轻重,引申为评量得失
【评语】
是不是大自然的风光只有闹情逸致的人才会去欣赏呢?虽然大自然的山
川草木奇花异石,都是供人欣赏调剂情绪陶冶身心的,但把全部时光精力都
消靡在风花雪月中,此生只好静,万事不关心,是不是太自私了呢?物欲强
者迷于富贵功名,雅兴高者恋于山川美景,各有所求,情趣不一,感受自然
不同。唐诗有“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
名利不如闲”,否定功名利禄,主张清静无为。但是置身大自然之中是为了
陶冶性情,体察世上万物的变化是为了寻求其规律,只有以闲情,以心静才
可以耐得寂寞,才能体会自然的情趣。只有沉浸于对万物变迁的细察,才会
忘却人世喧嚣,抛却人际烦恼。
三五五,天全欲谈虽凡亦仙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
食则不知;语以缦袍短褐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俗谈,
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译文】
跟乡下老农谈论白斩鸡、老米酒他们就会显得兴高采烈,如果问他一些
山珍海味等佳肴,就茫然不知;一提起长袍短褂、他就不由得会流露出欢乐
表情,假如间起黄袍紫蟒,他就一点也不懂了。可见农夫保全了纯朴本性,
所以他的欲望才很淡泊,这才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
【注解】
黄鸡:肥鸡煮熟后上面有,层黄色的油皮,黄鸡指一般所说的白切鸡。
鼎食:形容美味珍馐的食味。鼎是中国古代盛食物的锅。
锡袍:新棉加上旧絮所作成的棉絮叫缦,《论语·子罕》篇:“衣敝缦
袍。”
衮服:官服。
天全:即完全天然的本性。
短袍:粗糙的衣服。
【评语】
乡村生活用清淡二字来形容是适当的,正因为清淡惯了,见得少,知道
得少,所以欲望就少得多。宋词中有不少写农家生活的佳篇,如“莫笑农家
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家家扶得游人醉,稻花香里说丰年”。人们留
恋的不仅是农家清淡简朴天然的食物,更怀念乡村纯朴、真挚、热情、热情
的古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怀念乡村,怀念友情,怀念童年,实际上是
在回忆那份真情,那份天性,自得其乐,别无所求。
三五六、人我合一云留鸟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