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智慧背囊全集

_29 膳书堂文化(现代)
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地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以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
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位着爷爷两只精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你是中国人吗?
德国的多特蒙德应用科技大学位于市区的西北角,离校区大约3公里处有一个叫卡泊尔的小镇。小镇里聚居住着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因为这里属于市郊,房租比市区便宜,有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就选择在这里居住,有的还到附近的餐馆、商场和工厂打工。
但是,中国留学生在那里很难找到工作,因为很多老板拒绝中国留学生,他们先问你是不是中国人,当得到你肯定的回答之后,他们就毫不客气地将你拒之门外。
原来这里一家最著名的餐馆辞退过两个中国留学生,他们的故事被传得家喻户晓:一个当洗碗工,按照餐馆的规定,每收进来一批餐具,必须马上洗干净,送到消毒柜里去消毒,但他总是要等到餐具堆满了洗碗池才开始洗涤,因为他觉得这样省时省力。一个当看门人的,他必须站在门口迎候随时前来就餐的客人,为客人拉开玻璃门,向客人表示欢迎。有一天深夜,餐馆里没有食客,老板来检查时发现他趴在餐桌上睡着了。老板觉得中国人不守规矩,偷奸耍滑,会给自己的餐馆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就一律拒绝招用中国留学生。
后来,有些中国留学生为了找到工作做,就有意否认自己是中国人。但这样做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因为很容易被识破。你说你是日本人、韩国人吧?请你说两句日语、韩语来听听,你准没辙。有人被识破了,他们找工作就更难了。
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天,就在那家辞退过两个中国留学生的餐馆里,又来了一个中国留学生。老板问他:“你是中国人吗?”他说:“是。”老板说:“那么很遗憾,我不能聘用你。”他问老板:“您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老板给他讲了那两个留学生的故事。
那个留学生对老板说:“您错了,这是偏见。”“偏见?你是说,那两位中国人的所作所为是对的?”他说:“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中国留学生中有那么两个人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你以为所有的中国人都跟他们一样。人群总是良莠不齐的,中国是这样,德国也是这样,德国有个希特勒,你一定知道的,可是我们并不是把所有的德国人都当成希特勒一样来对待,因为我们对德国人从来不抱偏见。”
后来,老板破例接收了这名中国留学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个中国留学生不是别人,就是我。虽然那次道理上我赢了,但我还是有些心虚,我为许多同胞的作为感到脸红和悲哀。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以“帝王”来命名一只蛾子,你也许会说,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不错,如若它仅仅是以其长达几十厘米的双翼赢得了这样的名号,那的确有夸张之嫌,但是,当你知道了它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顶“帝王”的冠冕真的是非它莫属。
帝王蛾的幼虫时期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的飞跃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可以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往外冲杀的时候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这个词的悲壮祭品。
有人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修得宽阔一些。他们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这样一来,茧中的幼虫不必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所有因得到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所在。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顺利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惟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
我们不可能成为统辖他人的帝王,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的帝王!不惧怕独自穿越狭长墨黑的隧道,不指望一双怜恤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将血肉之躯铸成一支英勇无畏的箭镞,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美丽的长天……
●你错过了鹿群
一个猎人带儿子去打猎,在林子里活捉了一只小羊。儿子非常高兴,要求饲养这只小山羊,父亲答应了,将猎物交给儿子,要他先带回家去。
儿子挎着枪,牵着羊,沿着小河回家。中途,羊在喝水的时候忽然挣脱绳子,小猎人紧追慢赶,终于没抓住,到手的猎物就这么飞了。
小猎人既恼火又伤心,坐在河边一块大石头后哭泣,不知道如何向父亲交代,满腔懊恼之情。
糊里糊涂等到傍晚,看见父亲沿河流走来了。小猎人站起身,告诉父亲失羊一事。父亲非常惊讶,问:那你就一直这么坐在大石头后面吗?
小猎人赶忙为自己辩解:我没能追赶上它,也四处找了,没有踪影。
父亲摇摇头,指着河岸泥地上一些凌乱的新鲜脚印:看,那是什么?
小猎人仔细察看后,问:刚刚来过几只鹿吗?
父亲点点头:就是!为了那只小山羊,你错过了整整一群鹿啊!
●你的位置在哪里
从前,有三只小鸟,它们一起出生,又一起从巢里飞出去,一起寻找成家立业的位置。
它们很快便飞到一座小山上。一只小鸟落到一棵树上说:“哎呀,这里真好,真高。你们看,那成群的鸡鸭、牛羊,甚至大名鼎鼎的千里马都在羡慕地向我仰望呢。能够生活在这里,我们应该满足了。”
另两只小鸟失望地摇了摇头说:“好吧,你既然满足,就留在这里吧,我们还想再到高处看看。”
这两只小鸟飞呀飞呀,终于飞到了五彩斑斓的云彩里。其中一只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起来,它沾沾自喜地说:“我不想再飞了,这辈子能飞上云端,你不觉得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吗?”
另一只很难过地说:“不,我坚信一定还有更高的境界。遗憾的是,现在我只能独自去追求了。”
说完,它振翅翱翔,向着九霄,向着太阳,执着地飞去……
最后,落在树上的成了麻雀,留在云端的成了大雁,飞向太阳的成了雄鹰。
●你的助跑线够长吗?
前天,和几位好友去了郊外的野生动物园浏览,期间几只在水面上时而追逐嬉闹,时而倘佯自在的天鹅,吸引我们驻足观赏。没有绳网,没有束缚,这些天鹅为什么常年就呆在这一方狭小的水域,而不会飞走呢?
我们正好奇的争论着,一位饲养员走了过来冲我们先是摇头一笑接着饶有兴致地替我们解说起来。原来,在不破坏天鹅高贵优雅的姿态和剥夺它飞翔习性之间,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便是尽量缩小水域空间,因为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滑翔;如果助跑线的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施展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久而久之,这群天鹅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灭了飞翔的本能。
真是一语惊人!在望着眼前这一群扑翼争鸣只为了向游人乞食的天鹅,我不禁为之悲哀。
生命是永远值得期待的,因为它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为了领略更为高原的人生风景,不断的超越自我,我们应该时常提醒自己——你的助跑线够长吗?
●你还记得谦虚吗
快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在为一份得体的工作而沿门托钵。
这天在会展中心有一个面试会,一家五星级酒店来招人。她是人群里最不起眼的一个,就那样素面朝天地走进面试会场,但她脸上的笑容和自信却令人难忘。
可是,主持面试的考官却对她说:很抱歉,我们的公关部非常在意外表和形象,你不能被录取。
多伤人啊。她站起来,走向门边。可是,在即将推门而去的那一刹那,她转过头,义正词严地对主考官说:
“其实,您不录用我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您给了,而您给的却恰恰是一个我无法接受的理由。我可以用两分钟的时间换一套衣服,用5分钟的时间化一次妆,但是我以为,我勤勤恳恳20年所做的努力和求得的学识是无法用外表来衡量的,你们选人的眼光实在令我难以认同!”
说完,她对着主考官深深鞠了一个躬,走了。全场一片掌声。
第二天,大家在录用榜上看到了她的名字。然而她只是笑笑,起身向人群间走出、走远。后来有人追上来,提醒她可以去签约了,她却只是淡淡地说:“其实,我一直很抱歉我昨天的无礼,做人最宝贵的精神是谦虚,我不希望我是靠这种傲慢的争辩来到这家公司的,所以,我不能去。”
她真的没有去那家公司报到。
●你看到的是星星还是泥巴
培养一种凡事都可为的积极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你听过两个推销员被派到非洲去卖鞋的故事吗?其中一个推销员在拍回公司的电报上写道:“立即返回。这里没有人穿鞋。”另一个则写道:“绝佳机会。将能卖出100万双,因为这儿还没有人有鞋子。”
当你看到半杯水时,你会怎么形容它?是一杯半满的水,还是一杯剩下一半的水?当你想到交通信号灯时,是先想到红灯,还是绿灯?小心点,你的人生态度会在此表现出来。记住,一个乐观的人是当鞋子磨破时,仅会觉得更“脚踏实地”。
我曾听过一个很好的故事。在二次大战期间,一个住在美国中部的新婚妻子,随先生驻防加州,住在靠近沙漠的营区里。营区里生活条件很差,先生原本不让太太跟着一起吃苦,但是太太坚持一定要跟他去。
他们只找到了一间靠近印第安村落的小木屋。白天时闷热难耐,连荫凉一点的地方都还有华氏115°(摄氏46°);风又总是一年到头呼呼地吹个不停,把尘土弄得到处都是;旁边住的全是不懂英语的印第安人,漫漫长日极其无聊。
一次,她的丈夫必须外出两周参加部队的演习,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她更是寂寞之至。于是,她写信给母亲说她要回家。母亲很快回信给她,信中写道:“有两名囚犯从狱中眺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泥巴,一个看到的是星星。”
她将母亲所写的话看了又看,觉得很惭愧。“好吧!”她想,“我就去找那星星吧。”于是她走出屋外,和邻近的印第安人交朋友,并请他们教她如何织东西和制陶。刚开始时彼此还有点生疏,但是当他们了解到她对这些真有兴趣时,他们也真诚相待。她因此迷上了印第安文化、历史、语言及所有有关印第安的事物。
不仅如此,她还开始研究起沙漠来了。很快地,沙漠也从荒凉之地,摇身一变成为一处神奇美丽的地方。最后她成了沙漠专家,还写了一本有关沙漠的书。
是什么改变了呢?绝不是沙漠或是印第安人。只是她的态度转变,才化逆境为顺境。
美国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生命。”
●你伤着了没有
一个人来到一个异国商人开的一爿崭新的超市,他的目光在货架上搜寻。他在一个货架拐角,胳膊不慎撞掉了一个酱油瓶子。瓶子一头栽到地上,地上流开了一个酱色的形象。
他惊了一跳,那一刻,好像他就是那个瓶子,顿时,他呆立着,等待着指责和赔偿。他脑子里掠过“我怎么不小心”的念头,但是,那个破碎的瓶子造成的局面弄得他不知所措,他甚至夸大了瓶子的残状。无疑,瓶子是一颗炸弹。他制造了恐怖事端。
一个女营业员赶过来,问:“你伤着了没有?”
他有点受用不起的样子,说:“没,没,瓶子碎了。”
女营业员开始清扫碎、污迹。
他不愿对方承担他的过错,说:“我来,我来。”
她说:“小心,别扎住你的脚,你去选购吧。”
他仓促地选了方便食品,等待着惩罚的临近。他想尽快离开超市。
收银口的走廊,他看着收银员按照他的物品熟练地点击着键盘。电脑显示屏上出现了个零。
收银员说:“免费了。”
他闹糊涂了,问:“怎么,电脑?”
收银员说:“你在本超市受了惊。”
●你是长颈鹿吗?
把一只长颈鹿带到世上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长颈鹿胎儿从长颈鹿妈妈的子宫里掉出来,落到大约3米以下的地面上,通常是后背着地。几秒钟内,它翻过身,把四肢蜷在身体下,依靠这个姿势,它第一次得以审视这个世界,并甩掉眼睛和耳朵里最后残存的一点羊水。然后,长颈鹿妈妈便用粗暴的方式把它的孩子带到现实生活中。
加里·里士满在他的著作《动物园观察》中,详细描绘了新生的长颈鹿是如何学习它的生活第一课的。
长颈鹿妈妈低下头,以看清小长颈鹿的位置,然后将自己确定在小长颈鹿的正上方。它等待了大约一分钟,然后做出最不合常理的事———它抬起长长的腿,踢向它的孩子,让孩子翻了一个跟头后,四肢朝天倒在地上。
如果小长颈鹿不能站起身来,这个粗暴的动作就会被长颈鹿妈妈不断地重复。躺倒在地上的小长颈鹿为了能站起来,拼命努力。有时候因为疲倦,小长颈鹿会暂时停止努力。长颈鹿妈妈一看到,就会再次踢向它,迫使它继续努力。最后,小长颈鹿终于第一次用它还在颤动着的双腿站起身来。
这时,长颈鹿妈妈会做出更不合常理的举动,它又一次把小长颈鹿踢倒。为什么?长颈鹿妈妈想让孩子记住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在荒野中,小长颈鹿必须要能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以免与鹿群脱离,因为只有在鹿群里它才是安全的。荒野中的狮子、土狼等野兽都喜欢猎食小长颈鹿,如果长颈鹿妈妈不教会自己的孩子尽快站起来,与大部队保持一致,那么小长颈鹿就会成为这些野兽的猎物。
已故著名作家欧文·斯通就懂得这一点。他毕生研究伟人,为许多人写过传记,其中包括凡·高、弗洛伊德和达尔文。
斯通曾经被问及是否发现了贯穿所有这些杰出人物生命的线索。他说:“我写的这些人,在他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个既定的大目标或者梦想,然后他们就为了实现目标和梦想而努力。他们都曾遭遇当头一击,一度被彻底打倒,然后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他们走投无路。但是,每次被击倒后,他们总会站起来。你永远不能摧毁这些人的意志。”
●你是那个送信人吗
100多年前,一篇补白小文章放进了杂志里得以发表,而这篇看似不经意的文章却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总统麦金莱需要相关的情报。因为他明白,取胜的关键在于同古巴的起义军协同作战,这就必须了解在古巴岛上西班牙的兵力有多少,他们的战斗力、士气如何,当然还有他们指挥官的脾性。另外,春、夏、秋、冬的古巴的路况,西班牙军、起义军甚至整个国家的医疗情况,双方的装备,以及在美军动员集结时间起义军要想困住敌人需要什么援助。
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掌握着西班牙军队的各种情报。可是他却在古巴广阔的山脉里,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地点,也没有任何邮件或电报能够送到他手上,而美国总统麦金莱又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是罗文。”
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
一路上,罗文在牙买加遭遇过西班牙士兵的拦截,也在粗心大意的西属海军少尉眼皮底下溜过古巴海域,还在圣地亚哥参加了游击战,最后在巴亚莫河畔的瑞奥布伊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
这就是2000年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六的《把信送给加西亚》。
100多年过去了,如今还有好多人在孜孜不倦地寻找新世纪的“罗文”。但是到底怎样的人才是罗文呢?他们是那样的人,一种异常优秀的人,他们不仅会做别人要求他们做的,而且往往能够超乎人们的期望,不断追求卓越,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当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面对那封写给加西亚的信时,没有问任何问题。没有问:
“他在哪儿?”
“他长得什么模样?”
“如何与他联系?”
“如何才能到达那儿?”
他只是接受了命令而且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把信送给加西亚。
现在我们都善于找借口:为什么不能做期望我们做的事情?为什么不能把我们分内的工作做得更完美?诸如此类,人们都有各式各样的借口。
比如,当我们接到了领导的任务,总要问一大堆的问题: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张三不做?”
“很急吗?”
“这样做有什么用呢?”
如此种种,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很遗憾的,这样的人不是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是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如果我仅仅知道他在古巴的丛林里,我能够找到他吗?如果我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在哪里,我能把信送给他吗?”只要我们明白,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用心追求目标,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你往前走
人在旅途,每个人都渴望快点接近下一个目标。
有一天,古希腊作家伊索在郊外散步,就遇到这样一个人,那人在伊索背后问道:“先生!打搅您,从这儿到城里要做多久?”
“你往前走!”伊索对他身后的这个人说:“你往前走!”问路者加快脚步走到伊索近前说:“先生,我在问你正经事,您怎么总开玩笑,答非所问呢?”
“朋友,我没有和你开玩笑。”伊索认真的说。“我没看到你步行的速度,怎么能回答你所需要的时间呢?”
那人听闻此言,便迈着大步向前走去。伊索在后面高声道:“朋友,照这速度,太阳落山时你就能到。”
接近目标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自己的速度。就像龟兔赛跑,到底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呢?生活告诉我们,不一定。选准方向,你只管奋力前行就是了。
●你也不例外
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读书总是很费力。高中二年级时,一位心理学家和这位16岁的少年进行了一席长谈。
“我一直是很用功的。”马汶苦恼地说。
“问题就在这里,孩子。”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看来你对高中的课程有点力不从心了。再学下去,恐怕就是浪费时间了。”
马汶双手捂住了脸:“可是,如果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巴望我有出息。”
心理学家抚摸着马汶的头说:“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算术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只要你努力发挥,到那时,你会让你的爸爸妈妈骄傲的。”
马济听取了心理学家的意见,从高中退了学。
马汶找了整建园圃、修剪花草的活儿。不久,雇主们开始称赞这个小伙子的手艺了,他们称马汶为“绿拇指”——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
一天,他来到了市政府厅,凑巧碰上了一位参议员。他看见市政厅旁边有一块污泥浊水的垃圾地,便向参议员提出可以改建成一们花园。
“市政厅缺这笔钱。”参议员说。
“我不要钱,”马汶说,“只要允许我办就行。”
参议员大为惊异,他从政以来,还不曾遇到哪个人办事不要钱呢。他把马汶带进了办公室,当即办妥了批准手续。
当天下午,小马汶拿了几样工具,带上种子、肥料来到目的地。一位热心的朋友给他送来了一些树苗;一些相熟的雇主请他到自己的花圃里剪取玫瑰插枝;有的则提供篱笆用料……
不久,这块肮脏的污秽场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花园:绿英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径,人们坐在条椅上还可以欣赏到鸟儿的歌唱。全城百姓,争相夸耀小马汶。
不错,马汶至今没学会说法国话,也不懂拉丁文,微积分对他更是个未知数,但色彩和园艺是他的特长。25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成为一名园艺家——他让渐已年迈的双亲感到无比的骄傲。
●你有“酷”的资格吗?
刚到美国教书的时候,我常在办公大楼的走廊跑,也曾被一个同事责怪。
我当时问他:“我又没有撞到你,怎么会影响你?跑,是我的自由。”
那同事却板着脸说:“你跑,让我以为失火了,心不安,所以你的自由影响到我的自由了。”
在中国人的丧礼上,可以呼天抢地,甚至不哭的要被认为不孝和无情。可是在西方人的丧礼上,亲属能不落泪,却会被赞赏,认为那是有自制力的表现。因为丧亲是你自己的事,如果你大声哭喊,使别人不知所措,就是失礼。
“笑”也一样。你几时在高级西餐厅见到人们扯开嗓门大笑?就算有太好笑的事也得压低声音,因为如果大笑,会打扰到别人,那也是失礼。
所有自由有个必要条件,就是不能影响到别人的自由:自由的基础是自制和守法。
前两天我太太说:“你知道某某小提琴家,虽然是茱丽叶间乐学院研修班毕业,却没进得了大学部吗?”
“拉得那么好,为什么茱丽叶不收?”我不解地问。
“因为他在研修班的乐团,太表现他自己,常不听指挥的。”
“可是他是位天才啊!”“天才管屁用!”天才不尊重团体,就让人看不起。”
这也使我记起女儿学溜冰时,有一次参加比赛,其中一个孩子溜得最好却没得名。原因竟是比赛规定不准把任何东西扔在地上,那孩子却在比赛结束时,得意地把手上的小花环抛向空中。
“这有什么了不得吗?她溜得太好了啊!”
“太好却不守法,就不是太好。”裁判说。
各位年轻朋友,我发现你们当中,有许多人认为“酷”是“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岂知这种“酷”不但伤害了自己、影响了别人,也造成许多危险。
我非常欣赏著名导演李安的一段话:“拍国片像做皇帝,大家听令于我;拍西片像当总统,总统是要出去取悦每个人的。”李安这么详,是因为拍国片时,导演最大,爱怎么干就怎么干;拍西片的时候总得跟制作人、演员、摄影和片厂沟通,他虽有导演的自由,却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
看完这段话,今天如果你问我什么是“酷”,我要说:“酷”不是做皇帝,是当总统。“酷”是不失规矩的自我发挥。
●你在听吗
有一次,我从院子前经过,看见八岁的小外甥趴在地上,表情认真而又凝重。我很奇怪,问他在干什么。他抬起头说:“舅舅,你听蚂蚁在说话的声音!”我笑了笑,说不可能。小外甥认真地说是真的,我笑了笑走了过去,留下满身是土的小外甥。
没过几天,我领着小外甥在田野里玩。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小外甥撒着欢奔跑在田野上,脸上写满了欢乐。我被他感染了,心情也爽朗起来。这时候,小外甥跑过来说:“舅舅,你听风的声音!”我不相信,因为我根本没有感觉到风吹动的声音。
小外甥说:“舅舅,你躺下来。”我顺从地躺下了,不明白他要干什么,一脸的迷惑
小外甥狡猾地看着我说不要说话,我们肩并肩地躺了下来,静静地不说一句话。
我突然感觉到天地是那样的大,那样的安静,而我的耳朵里响起了细微的声音。我听到了细细的微风卷过枝叶的声音,简单而又动听。我感觉到了大地脉搏跃动的声音,低沉而又浑厚。我听见空中遥远而又清脆的鸟鸣声,这一切都曾在我如外甥这般大小时出现过,那时候,我不是像他一样这么用心在听吗?
我知道,在我一年年长大的同时,我的感知却在一天天地衰退。我再也看不见蓝蓝的天空,棉花似的云彩,再也听不到蚂蚁说话的声音。在我从外甥般长大到现在,我听到的只是简单的声音,却少了内心的参与,
是的,你在听吗?在你长大到只能以现实来衡量感官的同时,你的内心还在起作用吗?我们很悲观地发现,我们只能听见声音,那种用物理名词分贝来描述的声音。
其实,只要用心去听,我们仍然能听到蚂蚁说话的声音,关键是你在听吗?
●逆风而立的树枝
在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一次战斗中,有一位被派往前沿阵地侦察敌情。他奉命警惕地观察着阵地前那片树林的动静。那天的天气不太好,不停地刮着寒风,树林中秘密的树枝随风摆动着,发出阵阵沙沙的响声。
忽然,他看见一棵树枝不是顺着风向倾斜,而是逆风而立,他感到非常奇怪。按常理说,树枝不可能是逆风而立的,这其中一定有其他的原因。他仔细想了片刻,意识到前方很可能有德军埋伏。于是,他忙给部队发出炮击的信号,引导苏军的炮火轰击树林。事后,清扫战场时,果然发现了一些德军的尸体。
原来,有一小批德军士兵正在苏联阵地前的小树林里伺机偷袭,可在潜伏的过程中,有个德军士兵感到很疲劳,把身上的水壶解下来挂在身旁的树枝上。正是这个水壶的重量使树枝弯到了逆风的方向。那个苏联的哨兵及时发现了这一反常的现象,从而怀疑有敌人的埋伏,最终确保了阵地的安全。可怜的德国士兵,直到他们临死的那一刻,也未能知道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苏联哨兵通过常识判断和合理的逻辑分析,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而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具有逻辑的思维能力。他正是靠着科学的逻辑思维,才能够从一个不太明显的情况中发现其背后隐藏的奥秘所在,并最终赢得了战斗的胜利。
可见,逻辑思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思维技巧。正确掌握和运用逻辑思维可以排除假象的迷惑,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实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真正抓住事物间隐含的内在联系。
智慧是一种人人都有、人人都缺的东西。生活中,很多平凡的小事往往隐含着很深的道理,滴水可以藏海,这句话半点也没错。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逆风而立的树枝”,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及时发现并找出那些“逆风而立的树枝”背后的东西,才是我们最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关键。
●鸟叫
午觉睡到四点钟,被铃声吓醒——朋友在电话的另一头像中了彩票似的兴奋大叫:听啊听啊快-----!”我懵懵懂懂听到电流的咝咝声,莫名其妙,又生气:“什么嘛?你发明的马桶除垢剂得诺贝尔化学奖了?”“不是,见你的鬼!鸟叫啊!我在爬香山呢,树上好多鸟!”
可怜的现代人。
想起前晚一个校友聚会,可能因为餐桌上的烤鹌鹑吧,居然聊到了动物的话题。内中一个很斯文的男孩突然就兴奋得滔滔不绝起来,从蜂鸟是世界上唯一能倒着飞的鸟每秒钟翅膀扇动70次,到海豚能发超声波避开障碍为什么还会撞进渔网里,北极熊的透明体毛是中空的以吸收光热并加以保存,深海大乌贼还没成年就比公共汽车还长而且人类从未见过活体,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鸽子和啄木鸟交配的鸟种不仅能送信还会敲门……听得我津津有味不胜钦佩,问他:“你不是我们经济系的吧,徐生物的?常去野外考察辛苦啊?”他突然面现陀色,扭捏笑答:“不……我在中银外汇部——我刚买了一套《discovery》的盗版光盘……”。
爬山的朋友见我无法分享鸟叫得野趣非常不甘,自告奋勇学给我听:“姑姑骨古!”并注释:前两个阴平,第三个阳平,最后上声(她学中文的)。又问:“什么鸟?”我笑:“达尔文也听不出来……鹧鸪吧?”隐约记起元曲里写到这种鸟,亲人离别时她咕咕咕咕的叫,声如“不如且住”:“东山一丛杨柳树,西山一丛杨柳树,南山一丛杨柳树,北山一丛杨柳树;纵使杨柳千万条,也难挽得行人住;山前鸣杜宇,山后鸣鹧鸪,杜宇唱:行不得也,鹧鸪叫:不如且住!”
“东山一丛杨柳枝,西山一丛杨柳枝,南山一丛杨柳枝,北山一丛杨柳枝;纵使杨柳千万条,也难挽得行人住;山前鸣杜宇,山后鸣鹧鸪,杜宇唱:行不得也,鹧鸪叫:不如且住。”
——从容优美的时光,有情有义的古代的人啊!
●鸟类评语
一日,鸟类王国派出两个考察组,分别对苍鹰、麻雀、喜鹊、乌鸦进行工作考察。
第一组的考察结果是:
苍鹰:性格孤傲,没有群众基础。
麻雀:爱闲言碎语,喜欢搬弄是非。
喜鹊:说话没有原则,好人主义严重。
乌鸦:爱说别人的坏话。
第二组的考察结果是:
苍鹰:业务水平高,进取精神强。
麻雀:能深入基层,群众基础好。
喜鹊:善于团结同志,群众反映好。
乌鸦: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
●鸟语
我听过一次鸟语。
那里是—条山野间的河谷。河床低低的,塞满了石头。只剩下一点浅浅的水了,却清冽见底。流淌着的水声唤起许多歌声的记忆。又如弦,诱引着那些鸟儿们飞来飞去。河谷的上方,远山低垭成一条弓的背了。上面长着绿的短松和野樱桃林。密叶低垭,想那樱桃果子红了的时候,圆圆的透明,如鸟的歌声滚出河谷。而现在,色彩是寂寞的。雾像—件尚未睡醒的衣衫,覆盖着如梦的沉睡。
这时候我听见了鸟语。只有在这时候我才听见了鸟语,却看不见她们的飞翔。这是真正的鸟语。她们是被泉水洗净了的。她们躲在那些高高的树枝密集的叶丛中间,经过苍翠的绿色的过滤,一滴滴垂挂着,淡淡地淌下了山壁。这便是鸟语,这才是鸟语。只有在无人倾听的时候,只有在无忧无虑的山野,有一点野花的香气,有雾,有流水从石间穿过,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她们才开口说话,自由自在,说她们想说的什么,人是听不懂的。但是却有人要冒充她们的知音。每天我都看见养鸟人提着他们的笼子到公园里去“放风”。—位驼背的老者,挑着两只高大的鸟笼,笼子边上还围着深蓝色的幛帷,他将鸟笼子挂在树上,揭去幛帷,这时阳光照进笼,鸟儿却盲目似的并不睁开眼睛。有水,有沙子,有金黄的粟米,甚至还有一两只主人特意抓来的小虫子。驯养者给鸟的待遇是优越的。
然而她们并不歌唱,不想说一句话。
那个驼背老人眯细了眼睛,在打盹。他想听鸟语吗?囚者的告白、供认、诅咒,还是喃喃自语呢?
什么也没有。鸟儿保持沉默。
我忽然想起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阴森的百万亡灵蒙难的牢狱,毒气室与焚尸房前面,一个人在拉提琴。这个不幸的囚者得以幸存下来,是由于杀人的屠夫和刽子手要他为死亡涂抹那发黑的嘴唇。这个不幸的囚者奏出了魔鬼的音乐。
我在想:关在笼子里的鸟儿能唱出什么好听的歌儿来呢?
成了游手好闲的绅士们之宠物的哈巴狗除了摇摇尾巴还会干什么呢?
假如每—个人都提一只金丝鸟笼,假如每一只鸟笼里都关一只沉默的鸟,假如世上所有的鸟儿全从山林进入了市场……
我还能听到一次真正的鸟语吗?
●鸟中诸葛
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
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马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
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渔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叼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
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
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
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脚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
但有一些地方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只是它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发出的微弱气味,从而竞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臭而来。这也许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
●宁愿做傻瓜
从前有一个禅师叫作“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候,常常跟他们说:“修行就是要宁愿作傻瓜,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能证悟,才有可能开悟。”因为常常讲,所有的弟子都已经记住了:“师父常常说宁作傻瓜。”
有一天突然下大雨,庙里漏雨漏得浙哩哗啦,大师大声叫弟子赶快来接雨,但是很多弟子不在,只剩两个,听到师父叫,赶快拿了桶子来接雨。
一个弟子拿一个很小的桶子冲出来。无相大师看了就说:“雨下得那么厉害,漏了好几个地方,只拿了一个这么小的桶子,真是傻瓜。”这个弟子就很不高兴,心想:“匆匆忙忙跑出来接雨,结果师父还骂我傻瓜。”
第二个徒弟因为太紧张了,拿了一个竹篓子冲出来,要接雨的时候呆住了。无相大师心里想:“怎么傻成这样?怎么有这么傻的徒弟?”就很不高兴骂他说:“你真的是个大傻瓜!”这个弟子一听,非常开心,心想:“师父一直都在鼓励我们要作傻瓜,现在竟然说我是个大傻瓜,这一定是在赞叹我了不起。”这样起了欢喜心,心开意解,得到了开悟。这个弟子究竟开悟到什么呢?
大概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打破分别心。当我们听到别人批评我们的语言的时候,我们可以生气、不开心,我们也可以不生气,宁可作傻瓜,很开心,就像我们看到一个碗,可以想:“这个碗很漂亮,可惜破了一个洞。”但也可以反过来想:“这个碗虽然破了一个洞,但还是很漂亮!”
第二,从悟的境界来讲,傻瓜可能比较容易得到开悟,傻瓜并不是真傻,而是在生活里面没有心机,保持在一种纯然的状态。
我们不要对人生有那么多的计较,因为这个计较和分别,正好是阻碍我们开悟,或者认识人生真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学习赤子、宁作傻瓜,那么我们就会生起单纯的心。
就像我们修行,每天都花时间在那儿叨叨念念,是在做什么?整天在那儿打坐,是要干什么?别人看起来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你打坐一小时,给你一百元,你就觉得很有价值,但是不能用这样子来衡量,因为这世间许多东西是无价的!
我们看到街上那些智障或者智力比较差的人,他们是非常单纯,非常纯净的。我们通常没有那么纯净,因为我们是聪明人,聪明人就是比较执著于“有”的人,要做一件事,一定要有效果,如果三天没有效果就换一件事情。通常都比较实际,比较现实,比较会计算,比较会营谋,这样的人叫“聪明人”。因此聪明人的生活是塞得满满的,他没有心灵空间,他每天都在算,做这件事可以赚多少钱,明天加起来就赚多少钱,他永远不会做赔钱的生意。
但是修行要反其道而行,修行要保持内在的空间,在世人都迷乱的时代,我们在内心里清明就好,外表上宁可作傻瓜。
●牛车轮
我到一家茶艺馆去喝茶,看到茶艺馆的墙上挂了许多斗笠、蓑衣、牛车轮、陶瓮等旧时代的东西。
这些东西使我有一种温暖的感怀,想到是我父亲,祖父那两代留给我们的生活纪念品,也是我们祖先朴素自然生活的证据。
但是我随即感到一种悲凉,想到将来我们会留给下一代什么纪念品呢?塑胶袋、保丽龙、保特瓶、电子板或磁碟片吗?我们要留给下一代的证据又是什么?污染的空气,败坏的山林,或是死亡的海洋吗?
那挂在茶艺馆墙上的牛车轮、斗笠、蓑衣、陶瓮等等都是我们的祖先取之于自然,使用后又回到自然里去,完全没有破坏,也不会污染。
我们现在的人所制造的东西,有多少是可以回到自然而不破坏大地与海洋的呢?
制造这些东西和使用这些东西的人,如果能真正爱下一代,应该就会制造出更美好的事物,来给子孙作纪念吧!
看着茶艺馆的牛车轮,我感到有些疑惑:我们的时代是在进步或在退步?是在带领我们进人更美好的生活或只是在混乱中盲目地滚动呢?
●牛顿挨打
发现地心引力的伟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不是很好。牛顿总是喜欢把该念书的时间,拿来作一些奇奇怪怪的各种模型。
有一天,小牛顿仿造当时的水车动力推磨机,具体而微地制作了一个相同的小小模型,在家中自行测试之后,发现他的模型也能够籍着流水的动力,顺利地将小麦磨成细粉。
小牛顿心中高兴无比,第二天就将他的水车推磨机带到学校去,向同学们炫耀。小牛顿兴高采烈地在众多同学面前,展示他的模型所能发挥的磨粉能力,小牛顿的水车转动得十分顺畅,引来许多同学艳羡的目光。
正当小牛顿沉醉在自己的成就当牛时,突然有一个高年级的学生问他:“可不可以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这具水车能够将麦子磨成细粉?它是基于什么样的原理来设计的?”
小牛顿一时之间被问得哑口无言,他只知道制作模型,却从未想过其中的道理。这时,那个高年级的学生见他无言以对,脸上露出鄙夷的笑容,不屑地道:“说不出它的原理,足以证明,你只不过是一个手指头灵巧的笨蛋罢了!”
小牛顿登时勃然大怒,立刻扑了上去,两人大打出手,无奈的是,身材瘦小的牛顿,根本不是那个高年级学生的对手,三两下工夫,小牛顿就被打倒在地上,气喘如牛且疼痛不已。
牛顿一生当中,永远能得这次挨揍的经验。从此以后,不管他遇上什么事,都会在心中先问问自己:“为什么?”因而,当苹果落在他头上时,牛顿才会思考,它为什么不往上掉?而偏要往地面掉落?
这样的一次挫折,竟然帮助牛顿成为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牛和屠夫
有一天,许多牛想杀死宰牛的屠夫,因为屠夫从事屠杀他们的职业。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讨办法,磨砺他们的角,准备战斗。有一头耕过许多田地的老牛说:“屠夫们确实宰杀我们,但他们是用精巧的手艺来杀我们,减少了我们的痛苦。如果没有这些手艺高明的屠夫,而让其他人来宰杀,我们便更加痛苦了。你们要知道,虽然屠夫可以杀死,但人们总是要吃牛肉的。”
●农夫与他的儿子们
有个农夫快要离开人世时,想把自己的耕作经验传给儿子,便叫他们来说:“孩子们,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了,你们都去寻找我埋藏在葡萄园里的东西,把它们统统都找出来吧!”儿子们以为那里埋藏了金银财宝。
父亲去世之后,他们把那葡萄园的地全都翻了一遍,什么宝物都没找到,却把葡萄园的地很好地耕作了一番,所以这年比以往结了更多的葡萄。
●农夫之死
俄罗斯帝国时代,有一个农奴出生的XX人,他的体格很强健,又很努力工作,省吃俭用,所以年轻的时候,就积存足够的钱为自己赎身。
从此以后,他租别人的田,继续努力耕作,不但更加省吃俭用,甚至除了睡眠之外难得休息,除非病得起不来,否则天天下田。
所以,到他壮年的时候,已经存够了积蓄,买到几亩良田,成为一个小小的地主。
他继续这样子吃苦耐劳地生活着,到了晚年,他不但有几十顷的良田,甚至还可雇用农奴帮他耕作。可以说已是衣食无缺,甚至丰盛有余。
一般人在他这个年纪早已赋闲在家,颐养天年,但是,他仍积极地在寻找增加财富的各种渠道。
有一天,他听说在南方靠近乌克兰的地方,有一大片黑油油的肥沃土地,地上长的麦子远比他田里的还粗大又饱满。这片一望无际的沃土属于一个偏远的部落,他们对金钱的交易了解很少,只要给族长一小袋黄金,他就把一天脚程内围绕起来的整片土地都送给你。
这个农夫盘算了一下,一袋黄金只不过是他十分之一的储蓄,但一天脚程可以围绕起来的土地,却是他既有土地的十几倍。更何况,那里的土地都远比他现有的土地肥沃啊!所以他就赶快带着一小袋黄金和一个最强壮的仆人,赶到那个部落去。
族长很热情地接待他,也证实了传闻的土地交易方式,只多加了一句话:假如他日出时出发,而无法在日落时赶回原点,他将一无所得,而那一袋黄金仍归族长所有。对他来讲,这个条件倒是很公平。所以他就把一袋黄金交给族长,并且挑了一块看起来最肥沃的土地,约定第二天天亮前在那里和族长碰面。
第二天一早他就起床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再叫仆人把昨晚准备好的木桩、午餐和饮水一起背在背上,趁天亮前赶到约定的出发地点,发现族长已经和族里一群喜欢看热闹的人一起在等他了。当第一道晨曦的光芒进入他眼帘的时候,他就急急忙忙地带着他强壮的仆人一起连走带跑地出发了。
昨夜他就已经盘算好了:一出发他就往北走,等太阳升到40度仰角的时候,他就要左转往西走,在接近中午的时候他就停下来边吃午餐边休息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左转往南走,当太阳落到40度仰角的时候,他再左转面向东方走回到原点。这样,他就可以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围绕出一块方方正正的土地。
他和仆人边走边打木桩。但是,当他朝北走到应该要左转往西走的时候,却发现前面的土地更肥沃。于是他想:“没有关系,我再往前走一段路,等一下再左转。反正我需要的是肥沃的土地,而不是方方正正的土地。”
可是愈往前走愈肥沃,害得他一直朝着出发时往北的方向走下去舍不得往左转,等他意识到已经快接近中午了,才勉强狠心往左转。
到了中午的时候,他才往西方走没多远的路,如果照计划左转往南走,他的土地将会非常狭长。因此,他改变了原来的计划,继续往西走。
此外,他放弃了中午的休息,为了赶路而边吃边走。过了一段时间,他警觉到太阳已经快落到40度仰角的时候,他才焦急地想要左转往南走。可是算一算时间,如果这时候他才往南走出发地点将在他的方,他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再左转往出发点走呢?因为时间显然不够了,他只好放弃原来想拥有一块方正田地的期待,直接往出发点走过去,心里想着:“一块三角形的土地总好过一无所有!”可是,他这个决定还是太完晚了,眼见着太阳即将下山,他还看不到出发点。于是他焦急地奔跑起来,并催促疲惫的仆人把整袋木桩丢了来扶着他跑。他跑得又饥又渴,却不敢停下来喝水,等他都已经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才看到远远山顶上有一群人在出发点等他。可惜的是,夕阳的最后一道余晖已经没入地平线下。
他正伤心的时候,却发现出发点上的人又叫又跳,好象在鼓励他,为他打气。于是他想起来:出发点的地势比较高,所以还看得到夕阳。
于是,尽管他已经喘不过气来,还是拼命催促仆人掺扶着他往前没命地冲刺。终于,在夕阳的最后一道余晖中,他到达了出发点的山头,累得趴在地上—却从此再也起不来了!
族长指挥着他的族人和这个农夫的仆人,就在山头帮他挖了一个坟。六尺长,三尺宽,三尺深!
看完这个故事,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农夫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只要他不那么贪心,他有很多机会可以不需要付出这个代价的。偏偏,人有追求财富时候的过程,往往像是中了蛊或着了魔一样。明知道贪欲已经过了头。有可能为此付出痛心的代价,却总是欺哄自己说:“再多一点点就好了,我以后还有补救的机会。”就这样一直沉溺下去,直到一切补救的机会都已经消失为止。
●奴隶和哲学家
有一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一只船。那奴隶从来没有见过海洋,也没有尝过坐船的苦,他一路哭哭啼啼,战栗不已,大家百般安慰他,他继续哭闹。
国王被他扰得不解安宁,大家始终想不出办法让他安定下来。船上有一位哲学家对国王道:“您若许让我一试,我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哲学家立即叫人把那奴隶抛到海里去,沉浮了几次,人们才抓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到船上。他连忙双手紧紧地抱着船,坐在一个角落里不再做声。国王很为赞许,便开口问道:“你这方法奥妙何在?
哲学家说:“原先他不知道灭顶之灾的痛苦,便想不到稳坐船上的可贵。大凡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
●女教师的特异功能
假如没有粉笔,你知道怎么上课吗?请准许我给你讲个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头有一所小小的学校。
有一天,上课必需的粉笔突然用完了,女教师便想了一个办法。她找了杯清水,然后对孩子们说:“来,老师蘸着水在黑板上写,上课——”孩子们懂事地点了点头,答应了。
于是,她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一笔一画地学。
当然了,这需要速度---因为,只要教得慢了点,或者记得慢了点,那用水写的字就立刻干了,看不见了。
这以后,每当没有粉笔的时候,女教师就以水代笔;而可怜的孩子们,也便渐渐地适应了这种奇怪的上课方式。
一天,女教师哭了。她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蓬头垢面的孔乙己,为了教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认字,曾用他的长指甲蘸着酒,在柜台上写过“茴香豆”的“茴”字;可是今天,她——一位亭亭玉立的女教师却要用那仙女般的纤纤玉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在冰凉冰凉的黑板上耕耘了!可她想想,又笑了。磨秃了自己的手指头,却丰富了孩子们的心灵,值得。
她从容,坦然,一如既往。
又一天,她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突然发现杯子里的水已全部漏完。也难怪,那盛水的杯子太陈旧了,陈旧得让人想起这个古老民族的沉重的历史。
没水,怎么教书?没水,怎么上课?也就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刻,女教师突然感到,从她右手的手指尖上,正在不断地渗水——亮晶晶的水珠——水!水!有水就能上课!女教师猛地转身,在黑板上不停地写了起来。
她写得飞快。孩子们也记得飞快。
就这样,每当她转身板书的时候,那指尖上的水珠也就恰到好处地冒了出来。
天!她从此有了特异功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种古怪教育的奇异结果,便是造就了一批可以高速理解、高速记忆、高速运算的神童。也正是由于这种神奇的高速度,这批神童被一所著名的大学破格录取了。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过这批神童,发现他们都具有特异功能,即:凡是被泪水浸泡过的地方,他们都能准确地断定,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是悲剧,还是喜剧。
那么,从女教师的手指上奔涌而出的那些液体,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化验过,那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一模一样……
●虐食
何谓虐食?人类以残暴的方法食动物之谓也。
我乡有一种吃泥鳅方法:将泥鳅捉来养上几日,使其吐尽脏物,然后与豆腐同放入沸水的锅里,泥鳅烫得忍受不了,钻入豆腐内一同炖熟,此道菜名“小鱼钻银”;还有一种吃山蛤蟆办法:将活蛤蟆与泡好的豆芽同放入沸水锅里,蛤蟆难受抱一个豆,此菜名“哈蟆抱金”。这些不过是山野草民的虐食,残忍是残忍了些,还不至于让人毛骨悚然。有一回,读一篇谈美食的文章,绘声绘色地介绍一个老和尚吃王八的过程,其大意是:将王八与冷水同放入坛内,坛下烧之以微火,王八感到热闷,将头伸出坛外呼吸空气,老和尚将准备好的油盐佐料,一勺一勺灌入王八嘴里,然后,火渐大,将王八煮熟。据说因王八活着时候吃了佐料,入五脏六腑,味道极佳。文章说的是一位名僧,小僧难于有人注意他,宣传他。我一边读着,心里说:这位出家人太恶了。也正因为如此,记得晕晕。听人说吃活猴脑:有那种专用桌子,两片一对,中有圆孔,将猴头留在桌面上,即如古人扛枷状,然后人们敲破其头:以勺食其脑浆……让人听着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我真想象不出,面对人类同类的高级动物的哭号和眼泪,食客怎能咽下那猴脑?还有食活鸭爪者,面对活鸭的惨叫,人们食其爪……
以上写到的虐食种种,都是人性恶的表现而不应当说是人类的兽性发作,因为虎狼食牛食羊食兔,果腹而已,并不虐后才食。据我所知,只有猫捉来老鼠,是先玩,玩它的战战兢兢之态,玩够了再食。我想,就是动物想虐食,也没有人类的高招和先进工具呢。
我并非清教徒,主张人类只要素食,不食动物。那样做也不公正,虎狼尚可吃肉,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应该吃肉类。俗话说:“猪羊一刀菜”,人要吃食,杀猪杀羊,一刀下去,让它死个痛快,食而不虐。
虐食实不足取,它是人类吃饱喝足之后,在尚未进入高度文明时的想入非非事。例如那食猴脑的桌子,就是受人类刑枷的启发造成的,人类自虐,再去虐动物,岂不可悲?
虐食应该禁止,而食猴则应绝对禁绝。
●暖
初春某个假日的下午,我在储物间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岁的女儿安娜饶有兴致地伏在窗台上向外张望,不时地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什么花开了。
这时,我无意中在安娜羊绒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副手套,两副一模一样。
我有些不解地问:“安娜,这个手套要两副叠起来用才够保暖吗?”安娜扭过头来看了看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
“不是的,妈妈。它暖和极了。”“那为什么要两双呢?”我更加好奇了。她抿了抿小嘴,然后认真地说:“其实是这样的,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可是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去救助站领那种难看的土布手套。平时她就敏感极了,从来不接受同学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买给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双就不会长冻疮了。所以,我就再买了一模一样的一副放在身边。如果装做因为糊涂而多带了一副手套,翠丝就能够欣然戴我的手套。”孩子清澈的双眸像阳光下粼粼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上就不会生冻疮。”
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诺贝尔:传奇的一生
诺贝尔及百年诺贝尔奖
诺贝尔(Noblc,AlfredBernhard),瑞典化学家。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卒于意大利圣雷莫。诺贝尔1842年随家去俄国圣彼得堡居住。1850年去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又在美国J·埃里克森手下工作过4年。回圣彼得堡后,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工作。
1859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1864年工厂爆炸。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使用比较安全。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并于1867年获得专利。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六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制造上都获有专利。
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他逝世时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的奖金,即诺贝尔奖。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
只念过小学
1833年10月21日,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出生,按照瑞典人的命名习惯,阿尔弗雷德是名,诺贝尔是姓。不过按照后来约定俗成的叫法,诺贝尔家族的姓后来通常也就用以指阿尔弗雷德本人。
诺贝尔出生时家庭因一场大火破产,他父亲曾担心他活不长,因为他似乎连呼吸和吃奶的力气都没有,幼年一直生活在病弱的阴影中。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学校生活仅止于小学。他到了上学的年龄时,被送进了斯德哥尔摩的圣雅各布高级卫道士小学念了几个学期的书。在这所小学里他所有的功课以及品德都得了最高分,是82个学生中得到最高分数的3个学生之一。
诗人梦
诺贝尔在少年时代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并因此做过想当诗人的“雪莱梦”。成年之后,尽管由于技术发明与商务发展两方面的事务极为繁忙,业余时间很少,但诺贝尔对文学的爱好与他对爱好一样始终如一。可以说,文学与科学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
诺贝尔不仅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且也曾尝试过进行文学创伤。他写过诗,《一则谜语》就是他的一首自传体式的长诗。晚年他开始创作小说,1861年写的《在最明亮的非洲》、1862年写的《姊妹们》两部作品抒发了他对社会改革的观点;1895年写的喜剧《杆菌发明专利权》,则对现实持批评态度,作品充满了挖苦和讥讽。
他唯一的一部正式出版的戏剧作品,是写于1895年的《复仇的女神》。这部悲剧在巴黎出版时,诺贝尔已经永辞人世。他的家族成员们认为:“像这么一部可怜的剧作,不能给一位伟人带来荣誉的纪念。”因此只留下3本保存,其余的全部销毁。这个家族的决定也许是对的,因为,诺贝尔在年轻时表现出来的诗人气质,已经在漫长的发明家和大企业主的一点儿也不浪漫的岁月中消失了。
爱情悲剧
在诺贝尔生前与身后,人们对他常有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之说。他一生没有妻室儿女,也没有固定住所。他曾说过:“我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我的家。”
曾有3位女性进入他的生活,但一个早逝,一个无缘,一个无知而负心,诺贝尔的爱情是悲剧。
青年时代的那次欧美之旅,诺贝尔曾在巴黎与一位法国姑娘有过短暂的热恋,不幸的是,那位姑娘不久猝然病逝。
1876年诺贝尔43岁时,奥地利大元帅弗兰兹·金斯基伯爵之女伯莎应聘做他的秘书,诺贝尔对她一见倾心,无奈伯莎心己属人,这两人虽无缘结为连理,却结成了永恒的友谊,伯莎后来成为著名女作家、世界和平运动先躯之一。
1876年秋,诺贝尔去奥地利进行商业旅行时,在一家花店里结识了卖花女索菲,此后诺贝尔和索菲维持了近15年的关系。诺贝尔一度希望索菲成为他的伴侣,为她在疗养地买了一幢漂亮的别墅,在巴黎富人区购置了一座华丽的公馆,但由于索菲没有文化,缺乏教养,又不听诺贝尔的劝导,只知挥霍放荡,使诺贝尔感到忧伤与失望。
1891年春天,她来信告诉诺贝尔说,她就要生下一个父亲是一位匈牙利军官的孩子来,诺贝尔从此决定不再与她来往,并通过一位律师为她提供30万匈牙利克朗的养老费,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钱。
●哦,冬夜的灯光
我和我的妻子珍妮特抛下我们自己的诊所,离开我们舒适可爱的家,来到8000公里外的加拿大西部,这个名叫奥克托克斯的荒凉小镇。这里十分偏僻,天气很冷。但可我们感觉到我们生活的地方是辽阔无垠的,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他的农场在15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去法。
“我这里很容易找到。出镇向西走6公里半,转北走1公里半,转西走3公里,再……”
我给他搞得糊里糊涂,虽然他把到他家的路线又说了一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一下阿尔伯达上空广阔无垠的苍穹。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征兆。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在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能认得路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那农人对我说,如果回家不方便,可以在他家过一夜。我婉言谢绝了。我还得赶回去,说不定深夜还会有病人来求诊。我壮着胆子启动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满怀着恐惧。但是,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依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回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亮着,在等待着我……我沿途听到的。只是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以及风的哀鸣和轮下碾雪的声音。可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这时我开始领悟到了阿瑟·查普曼写下这几句诗时的意境:
那里的握手比较有力,
那里的笑容比较长久,
那就是西部开始的地方。
●偶然的成功
哈姆威是西班牙的一个制作糕点的小商贩。在狂热的移民潮中,他也怀着掘金的心态来到了美国。
但美国并非他想象中的遍地是金,他的糕点在西班牙出售和在美国出售,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
1904年夏天,哈姆威知道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他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点路易斯安那州。值得庆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许在会场的外面出售他的薄饼。
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和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很好,一会儿就售出了许多冰淇淋。很快,他就把带来的用来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
心胸宽广的哈姆威见状,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他盛放冰淇淋。
卖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哈姆威的薄饼,大量的锥形冰淇淋便进入顾客们的手中。
但令哈姆威意料不到的是,这种锥形的冰淇淋被顾客们看好,而且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
从此,这种锥形冰淇淋开始大行其道,这就是现在的蛋卷冰淇淋。它的发明被人们称为“神来之笔”。有人这样假设:如果当初两个商铺不靠在一起,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吃上蛋卷冰淇淋也很难说。
别忽略你生活中的偶然,也许它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偶像
两界山曾经镇压过齐天大圣孙悟空,后来孙悟空成了正果,人们在这儿立一个齐天大圣庙,香火极为旺盛。有一只猴子,偷偷跑到庙里,把齐天大圣的塑像搬开,自己坐在上面,接受人们的香火,吃着人们供奉的鲜果。
猴子常常溜出来,把人们虔诚的忏悔和恳切的乞求当做笑料,告诉它的同伴们。同伴们说:“你敢长期待下去吗?”
“怎么不敢!”这只猴子说,“泥塑的齐天大圣怎能比的上我呢?那只不过是一尊泥像,而我才是一只真正的猴子!”
“人们常常在山里捕捉我们。可是他们竟心甘情愿向你磕头,这事真不可理解。”
“这有什么!”这只冒充的齐天大圣说,“人就有这样一种特性,只要谁坐在神的宝座上,他们就对谁膜拜,那管它是不是一只猴子!”
追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捕鱼的渔夫,是看不见水的。眼中只有鹿和鱼的人,不能看到真正的山水;眼中只看到偶像的人,永远找不到自我真实的性灵。
●爬上岩的螃蟹
一只螃蟹离开海水,独自住在海岸边。有只饥饿的狐狸正愁没有吃的,看见它后,便跑过去捉住要吃掉它。蟹在将要被狐狸吞食之前,悔不当初地叫道:“我本应该生活在大海里,却偏要到陆上来。我根本就是自作自受!”
●爬行上班的小学校长
1998年11月9日,美国犹他州土尔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雪地里爬行1.6公里,历时3小时去上班,受到过路人和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原来,这学期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路克曾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
全校师生猛劲读书,连校办幼稚园大一点的孩子也参加了这一活动,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有的学生打电话给校长:“你爬不爬?说话算不算数?”也有人劝他:“你已达到激励学生读书的目的,不要爬了。”可路克坚定地说:“一诺千金,我一定爬着上班。”
与每天一样,路克于早晨7点离开家门,所不同的是他没有驾车,而是四肢着地地爬行上班。为了安全和不影响交通,他不在公路上爬,而在路边的草地上爬。过往汽车向他鸣笛致敬,有的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新闻单位也前来采访。
经过3小时的爬行,路克磨破了5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心爱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抱他,吻他……
●怕
一个少年怕独自走夜路。父亲问他:你怕什么?少年答:怕黑。父亲问“黑为什么可怕?少年答:像有鬼似的。父亲问:你见过鬼?少年笑了:没有。父亲问:那么,现在你敢独自走夜路了吗?少年低头:不敢。父亲问:还怕什么?少年答:路边有一片坟地。父亲问:坟地里有什么声音或鬼火之类的吗?少年答:有虫叫,没鬼火。父亲问:白天的虫叫与夜里的虫叫有何区别?少年:……
一名新兵怕跳低板墙。连长问他:为什么不敢跳?新兵答:怕栽倒。连长问:你以前跳过吗?新兵答:没有。连长问:那么低板墙绊倒过你吗?新兵低头:当然没有。连长问:那你怎么知道它会使你栽倒?然后连长令新兵跳高,成绩为1.7米。连长又问新兵:你知道低板墙有多高?新兵说:不知道。连长说:1.5米。
一名失业青年近几年在家埋头写作,发表了一千多块“豆腐干”。一天,父亲指着一则招聘启事说:某报社需要编辑,快去试试!长期与社会缺少直接接触的青年胆怯地说:我未必行。父亲问:为什么?青年答:没学历。父亲问:或许你发表的作品能打动报社总编呢?青年答:那么多大学毕业生应聘,咋会看上我?父亲问:你见过总编了?青年答:没有。父亲问:你了解过全部竞争对手了?青年答:没有。父亲问:那你究竟怕什么?
怕走夜路的少年后来独自走了几回,虽紧张,却平安无事;怕跳低板墙的新兵后来终于咬牙跳了一次,并且以后再也没有犹豫过;怕应聘的青年后来背着一袋报刊去见总编,居然被破格录用……他们就是今天的我呀!
我曾反复品位父亲的问题:你究竟怕什么?我的回答是:怕我心中那个与生俱来的“怕”字。
●排队创奇迹
一架空中客车在机场起飞后,突遇机械故障。飞行员竭尽全力进行迫降,但是飞机最终还是坠落在一大片沼泽地中。
飞机在沼泽里燃起熊熊大火,十几分钟后发生了剧烈爆炸。据目击者猜测,飞机里的乘客生还的机会很小。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乘坐这架飞机的108人中,只有13人遇难。这在航空遇难史上简直是个奇迹。
这是发生在美国三角洲航空公司的一件真实的故事,据当地媒体称,飞机坠毁后,能有这么高的生还率,有赖于以为乘客的勇敢行为。
他曾是一位直升飞机飞行员,当飞机猛烈撞落到地面后,他凭着职业的敏感迅速找到了飞机的裂口处,并把离他最近的一位乘客送到了飞机外面,同时他要求这位乘客协助他工作,他自己则高声呼喊逃生的路线。飞机上许多惊醒的乘客纷纷涌向裂口,局面有些不可控制。他有些惊慌,如果发生混乱,逃生的人将会很少。但是,大家很快就排起了长队,互相搀扶着往外走,尽管大家十分惊慌,但是逃命的队伍却井然有序。
飞机在熊熊燃烧,大家都知道时间意味着什么。在地面救援人员的协助下,旅客一个接着一个地离开飞机。等到他离开飞机几分钟后,飞机爆炸了。
电视台为他作了一个专访节目,许多生还的乘客纷纷打电话向他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可是,这位勇敢的退役飞行员说,他更要感谢生还的乘客,是他们有序地排队争取了时间,救了他们自己,也救了他。
●跑出自己的速度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短跑比赛:在本来很平坦的操场地面上,每隔1-2米扯上一根长长的绳索,整个赛区就像一页横格纸,参赛者讲被蒙上双眼从上面跑过去,而又不能踩到绳索(若踩到绳索就算自动放弃比赛)。
正式比赛之前,所有的参赛者都被召集到操场上,让他(她)们参观,熟悉一下“地形”,也可以预习式地在上面跑一跑,找找感觉,以便记住绳索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所有的参赛者都被领进一间屋里,全部被蒙上双眼。
发令枪响过,正式比赛开始。
绝大多数参赛者都是小心翼翼地跑动着,唯恐踩着绳索被淘汰。只有一位小伙子,不顾一切地飞快地跑向终点。结果,他成了第一名,夺得了冠军。原来,在所有的参赛者被领进屋蒙上双眼时,那些绳索就已经被全部撤除,路面上没有一处障碍。
其他的参赛者尽管都未被淘汰,可一一成了短跑比赛的“创记录”者,所用的时间之长无法想象。
培训师问那个小伙子,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小伙子爽快地回答:“情愿犯规,被淘汰,甚至摔倒,栽跟头,也得跑出自己的速度……”结果,他又获得了最佳心态奖。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所遇到的最大障碍,往往不是所处的环境和外在的条件,而是自身过多的“经验”和“常识”,并由此而产生的种种顾虑、猜忌。于是过分谨小慎微地行动,把自己的内心完全地牵绊住,往往造成了一种怯弱、畏惧和猜疑的习性。
只有认清和克服了这种经验性、假设性的“妨碍心理”,我们才有可能专注高效地工作、轻松愉快地生活。
●朋友从陌生人开始
一个叫大卫吉萨的人拥很多朋友,而且这其中的很多竟是他或者在散步时,或者外出购物时搭话认识的人。他的一个朋友问他为什么会那么自然地跟陌生人搭话,他说:“一开始我也是对于跟陌生人说话心怀不安,但是每当我回忆起我最好的朋友当初都是陌生人时,我的畏惧感就消失了。因为我想:在我开口与他们说话之前,他们都是陌生人;而我一旦跟他们说话,他们就可能成为我的朋友甚至知己。”
“那么,你不怕被人误解吗?”朋友问。
“一开始我确实也担心被别人误解,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如果你怀着一颗真诚而热情的心,同时又有着对友谊的渴望,对方一般不会误解你的动机。我遇见过不少表面上自负而冷若冰霜的人,他们给人的第一感觉都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但跟他们搭话之后我发现:麻木不仁的只是他的外表,他们在内心深处同我一样热切地需要友情。”
我们每一个人活着都需要友情的滋润,而友情的获得终究只能靠自己去把握。防人之心应该有,但不要让提防成为阻塞友情发展的堤坝,因为你要明白:朋友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
●披着狼皮的羊
有只羊老是被狼追赶,于是想了个办法:披上一张狼皮。它以为再也不会有狼来威胁它了,便独自行走在草肥水美之处,怡然自得。
一匹狼老是被猎人追赶,于是也想了个办法:披上一张羊皮。它从此便混进羊群,没有了猎人的威胁,饥饿时就捕杀肥羊果腹。有一天,狼和羊碰在一起,披着狼皮的羊说:“好呵,你竟敢冒充我们羊,我们的兄弟姐妹原来都是让你偷偷吃掉的!今天我也不打算活了,我和你拼了!”
披着羊皮的狼心中暗笑:你和我拼什么?最后还不是乖乖地成为我的口中美味!于是道:“哎呀,我真想不到还有这种事,竟敢有羊来冒充狼,难道你不知道狼有多少臭名昭著吗?”
它们的谈话正在进行中,远处许多手持猎枪砍刀的猎人朝这边奔来,其中一人举起了枪,“砰”的一声,披着狼皮的羊倒在地上。披着羊皮的狼看着倒在地上的羊,讥笑道:“没狼的本事,却想装狼的样子,这下倒霉了吧?”
它瞧着牧人快走近了,赶忙混进了羊群。
羊群回家后,这群羊的主人因为来了朋友,想杀一只羊款待朋友。他挑来挑去,怎么看这只披着羊皮的狼都不顺眼,最后就对它下了刀。这匹狼左冲右冲,但由于羊圈关了门,终于没有跑掉。
●皮棉帽引发的声誉危机
瑞士的冬天太冷了,寒气几乎呛得人喘不过气来。他希望在圣诞节到来之前,能在这里找一间房子,开一家专门销售中国五金产品的商店。
“喂,你好,孩子。请问你是日本人吗?”忽然,身后一位老者叫住了他。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去。老人一脸银须,头上戴着一顶样式古怪的皮棉帽,样子很和蔼。
“不,我是中国人。”他答道。
“喔,神秘的中国人!我猜你到这儿的时间一定不太长吧。”
他点点头。
“你看上去被冻坏了,是吗?要知道在这样的天气出门,你必须穿得厚实些,不然……”他做出一个痛苦的表情,“你会被冻病的。”
他疑惑地望着这位陌生的老头儿,猜不出他想干什么。
“我想你大概需要一顶棉帽了,这样你就不会感到冷了。”说着,老人从头上摘下自己的帽子,然后递给他。
“戴上它,孩子,你会很暖和的!”
“你……是在向我出售吗?”
“我不卖,孩子,这可是我祖父留下来的,我只想把它借给你。你瞧——”
老人用手指了指街对面的一栋大房子。“我到家了,而你可能还要在街上呆一会儿。我只是希望你别冻着。”
老人看了看表,告诉他明天这个时候再到这儿把帽子还给他,并嘱咐他一定要买一顶帽子,因为这样寒冷的天气,在这里还将持续一阵子。
他执意不肯,但老人坚持要他戴。他只好戴上了。他询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很有礼貌地告诉他,自己叫劳伦斯,曾经是这个小镇历史上第一位男性妇产科医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