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简明世界通史(上)

_9 李纯武、寿纪瑜等(现代)
1751年百科全书封面
让梅叶(1664—1729年)早于上述启蒙思想家。他以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空想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在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占有特殊的地位。梅叶是一个乡村教士,深知受尽封建剥削的农民的疾苦。他想维护农民,但又不可能有所作为,为此感到痛苦。他揭露教士的伪善,指斥教会是支持封建专制政府压迫人民的工具。梅叶在他所著的《遗书》里,不仅尖锐批评封建法国的社会关系,而且触及了整个阶级社会的基础,即财产的私有制。他认为以私有制为社会基础的私有制是不合理的,“到处都是暴虐无道和奴隶制度,有的人丰衣足食,有的人却贫苦不堪。”他认为必须建立那样一种社会制度:土地成为公有财产,社会不再有贫富之分;社会成员人人劳动,保证能得到生活必需品。梅叶的共产主义是空想的,但他仍不失为法国启蒙思想家中一位左翼的杰出的先驱。
第三节  德意志
“神圣罗马帝国”长期以来就是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德意志诸侯国的联合,既不“神圣”,又非“罗马”,更不是具有中央统治权力的“帝国”。它虽然据有中欧的整片领土,但是由于分裂割据,诸侯国之间的联系极弱。十六世纪早期的宗教改革削弱了罗马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势力,同时又使德意志诸侯国在宗教上分裂为新教和旧教两派。继宗教改革而起的农民战争,却因其失败而农奴制得以在一些地区加强起来。“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起于宗教纠纷,战争在德意志领土上进行,人民受到巨大的物质损失,德意志加深了分裂的局面。但是,事情在变化,在那三百多个诸侯国中,除哈布斯堡王朝直接统治的奥地利外,在北部,强大的普鲁士开始崛起而与奥地利争雄,并且最终导致了德意志政治局面的改观。
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范围内,奥地利是最大的诸侯国之一。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利用它是帝国最有势力的诸侯的地位,从十五世纪中期起一直能利用各种手段,使这个家族的人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十六世纪早期,哈布斯堡家族的人又以姻亲的关系继承了①
西班牙王位。这样,哈布斯堡王朝就成了庞然大物,统治了广大的欧洲土地和西班牙的广大殖民地。在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体系中,奥地利不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这个王朝的政治中心。奥地利经过不断的兼并,它的领土不仅包括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而且包括捷克人和南部斯拉夫人的地区,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①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由德意志诸侯中的七个选举侯的推选产生。
马克西米连一世(1493—1780)
腓力普—茹安那
(死于1506年)    (西班牙公主)
查理五世         斐迪南一世
(1519—1556)   (1558—1564)
西
班 马克西米连二世 …… …… …… 安娜
牙 (1564—1576)

斯 玛丽
堡 鲁道夫二世     马特亚 斐迪南二世
王 (1576—1612)  (1612—1619) (1619—1637)
斐迪南三世
(1637—1657)
利奥波尔德一世
(1658—1705)
约瑟夫一世 查理六世
(1705—1711) (1711—1740)
玛丽娅德利撒
(1740—1780)
……
“三十年战争”以前,哈布斯堡王朝控制了欧洲霸权,是欧洲的众矢之的。经过“三十年战争”,霸权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由于诸侯国独立性的加强更加徒具虚名。但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依旧是帝国境内最强大最重要的国家。
从十六世纪早期以来,在东欧,奥地利同在巴尔干扩张的土耳其争夺领土,为此屡起战争。到1699年,奥地利终于取得整个匈牙利,它的君主也成为匈牙利国王。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哈布斯堡家族虽然失掉了西班牙的王冠,但奥地利却得到了领土补偿,取得了西属尼德兰(比利时)和西属意大利土地——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和萨丁岛。①
在奥地利多民族国家中,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十七世纪末年,在捷克出现了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的集中的手工工场,它们最早出现在纺织业和玻璃业中。1755年,捷克总计有二百五十所手工工场,雇工十八万多人。但是从十七世纪下半期到十八世纪上半期,经济发展还以奥地利本土占优势。集中①1720年以撒丁岛换西西里岛。
的和分散的手工工场开始发展。农民经济日益同市场结合起来。农村家庭手工业同收购商建立了联系,他们的制品通过收购商一部分输出国外。政府为了财政利益并从军事经济需要出发,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奖励工业,改善交通,设立国家银行,让大商业资本家设立拥有工商业特权的贸易公司。经济有发展,但同英国、荷兰和法国比较,奥地利还是经济落后的国家。
哈布斯堡王朝从十七世纪下半期起,力图加强中央集权,以求巩固奥地利这个多民族国家。查理六世统治时期(1711—1740 年),财政日益空虚,军事力量削弱。查理六世无子,极力设法保证他的长女玛丽娅德利撒得以安稳地继承王位,为此在 1713 年颁布了新的王位继承法即所谓的“国事诏书”。诏书规定哈布斯堡王朝领地,在国王逝世时传给长子,无子时传给长女。他花了很大的代价使国内的贵族同意这一规定,同时又取得了一些邻国的保证。1740年,查理六世死去,玛丽娅德利撒继承王位,遭到挑战,产生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首先起来同奥地利挑战的是新兴的普鲁士。
玛丽娅德利撤
普鲁士的兴起  在德意志北部,有一个以柏林为中心的选侯国叫做勃兰登堡。从十五世纪早期起,霍亨索伦家族就开始统治这个选侯国。德意志宗教改革期间,这个家族的统治者成为新教徒,夺取了境内天主教会的许多土地。三十年战争之初,他们又掌握了波罗的海之滨的普鲁士。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他们支持哈布斯堡王朝从而得到报偿:勃兰登堡选侯国获得神圣罗马皇帝的同意成为普鲁士王国,霍亨索伦家族的统治者成为普鲁士国王。这个家族采用一切办法加强权势,扩大领土。那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谁不知道那个姓霍亨索伦的下士家族是靠着在继承方面昧良心、搞阴谋、耍流氓而爬上去的。”①
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统治期间(1713—1740年),普鲁士更其成为军国主义的专制国家。普鲁士的专制制度以贵族地主特别是东普鲁士的“容克”为支柱。它为贵族地主保证了农奴制的不可侵犯性,又为他们的利益继续积极地扩张领土。腓特烈威廉一世在民政上吝惜金钱,在军事上不惜巨款。他把普鲁士的常备军扩大了两倍以上,在他晚年达到近九万人。这支军队组织好,训练严格,成为当时欧洲最有战斗力的部队。腓特烈威廉一世注意纪律,为强调严格纪律到处使用体罚。因此,当时的人把普鲁士看作兵营,把普鲁士的军队贬作“庞大的劳役机构”。这个国王又是一个自信心强的专制君主,他宣称唯独他了解什么对人民有利。有一次他甚至说:“救世的事归主,其他的每件事都是我的事。”当他1740年死去由其子腓特烈二世即位的时候,普鲁士兵力强盛,国库充实,敢于向奥地利挑战了。
霍亨索伦家族(1417—1918)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571页。
勃兰登堡选侯腓特烈一世(1417—1918)

乔治威廉(1619—1640)
腓特烈威廉(1640—1688)
腓特烈三世(1688—1713)
(1701—1713年改称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
腓特烈二世(1740—1786) 奥威廉
腓特烈威廉二世(1786─1797)
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1840)
腓特烈威廉四世 威廉一世(1961─1888)
(1840─1861) (1871—1888年改称德意志皇帝)
腓特烈三世(1888)
威廉二世(1888—1918)
腓特烈二世(1740—1786年)在历史上或称腓特烈大帝,年轻的时候同他的父亲格格不入。他对军事生活不感兴趣,倒象一个自由的文人,把时间用在写诗、吹横笛、读哲学书籍上。这一些连同他对法国文学的爱好都成为他父亲尖刻嘲讽的对象。他不单单是附庸风雅,的确也吸收了法国启蒙时代的某些思想,比如主张信仰宗教自由。当时的欧洲,以“开明专制”为时尚。腓特烈二世即位以后,特别要把自己装扮成“开明君主”、“启蒙运动的朋友”、“人民的公仆”和自由改革的拥护者。他曾接近过法国启蒙运动的卓越人物伏尔泰,有一个时期甚至请伏尔泰在他的波茨坦王宫里作客,以此吹嘘自己尊重和保护作家、学者和哲学家,而后来却对社会思想家采取鄙视和仇视的态度。他进行几件琐碎的不彻底的改革,目的是消除国家行政中最严重的缺点。他标榜推行保护农民阶级的政策,禁止地主把农民赶出份地,而这只是出于保证税收和兵源的目的,并不触及私有土地和农奴制。他推行重商主义的措施,为鼓励国内工业的发展对外来工业品征收高额关税,为适应军需奖励呢绒工业和军工的发展等等。腓特烈二世以“开明专制”来掩饰普鲁士军事容克地主的专制制度。他同他父亲似有不同,可是实质上他同样是坚决崇拜普鲁士“模范”军事制度的容克地主的代表,
腓特烈二世检阅普鲁士军队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军国主义者。在他统治的四十多年间,普鲁士以绝大部分的国家收入扩充常备军,在他统治末年达到二十万人。
普兽士领土的扩张(1740—1795年)
腓特烈二世好战,即位的时候正碰上奥地利王位变更。德意志的一些大诸侯不顾他们对“国事诏书”的承诺,都想乘机瓜分哈布斯堡王朝的广大领土。腓特烈一马当先进攻奥国,挑起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由于利害关系,特别由于英法的利害冲突,这场战争很快变为全欧战争。站在普鲁士一边的有法国、西班牙和南德意志的巴伐利亚等,站在奥地利一边的有英国、荷兰和俄国等。对英法说,战争还在北美和印度进行,为的是在那里扩大各自的殖民势力并排挤对方。普鲁士通过这次战争,夺取了同它毗邻的奥地利领土——富饶的西里西亚,又通过另一次重大战争——“七年战争”(1756—1763年)牢固地掌握了这一地区。腓特烈二世一贯背信弃义,不择手段的扩张领土。1772年,他勾结俄国和奥地利第一次瓜分邻国波兰的领土。普鲁士取得了波兰沿波罗的海的部分领土,把普鲁士和东普鲁士联成一片。当腓①特烈死去时,普鲁士已经成为一个牢固形成的、得到很大扩张的和第一流的欧洲国家;在争夺控制德意志各国的霸权上,更加成为奥地利的可怕对手。
①1793年俄、普第二次瓜分波兰,1795年俄、奥、普第三次瓜分波兰,使独立的波兰失去存在。 第四节  俄罗斯
十七世纪俄国的农奴制度  十七世纪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
国家。全国大部分土地掌握在领主、贵族和高级教士手中,其余部分则分别
属于国家和沙皇宫廷。据1678年的统计,生活在世俗和教会地主土地上的农
户,约占全国总农户的百分之八十。他们被称作“私有农民”。农民耕种地
主分给的一小块份地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为此,他们必须为地主耕种大片土
地和从事其他劳作,或者向地主缴付代役租(实物或现金)。农民被束缚在
地主的土地上,不得随意离开。根据1479年伊凡三世发布的法典规定,农民
有权在旧历十一月二十六日犹里耶夫节前后一周的时间内离开主人到别的地
方去谋生。后来的几代沙皇,为了维护地主的利益,多次制定法令来进一步
限制农民的迁徒权。犹里耶夫节离开地主的权利被取消了。地主有权在一定
的限期内把逃跑的农民追寻回来。这个限期开始规定为五年,后来又逐渐延
长到十五年,但是地主仍不满足。1649年沙皇阿历克谢米哈依洛维奇(1645
—1676年)颁布的《法典》,取消了地主追寻农民的限期,规定
罗曼诺夫家族(1613—1917)
米哈依尔费奥多罗诺奇罗曼诺夫(1613—1645
玛丽亚①=亚历修一世(1645—1676)=②那达利亚
萦菲亚(摄政) 费奥多尔 伊凡五世 犹多契亚① = 彼得一世 =
(1682—1689) (1676—1682) (1682—1689) (1862—1725
叶卡特林娜 安娜 亚历修 安娜
(1730—1740) (1718年处死)
安娜(摄政) 彼得三世
(1740—1741) (1762)
伊凡六世
(1740—1741) (
亚历山大一世
(1801—1825)
农民不论逃亡多久,只要被找到,就必须连同其家庭和全部财产归还原主。
这样就完全剥夺了农民离开地主的权利,使地主成为农民整个生命财产的占
有者。1649年的《法典》从法律上确立了俄国的农奴制度,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的最终形成。
十七世纪俄国经济生活中的新因素是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全国市场的逐渐形成。到十七世纪末,全国共有手工工场二十家左右,包括冶金、军工、皮革、玻璃制造和纺织等部门。手工工场中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是农奴。全国各地建立了比较普遍的商业联系。对外贸易也有很大的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十七世纪中叶,在俄国本土共有城市二百多个,其中最大的是莫斯科,人口达到二十万。但是,由于在国家主要的经济部门——农业生产中封建农奴制关系占据着统治地位,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与农奴制经济发展相适应,十七世纪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不断加强。1598年,留里克王朝末代沙皇费奥多尔伊凡诺维奇去世。随后便是十多年的政治混乱时期。1613 年,沙皇米哈依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即位,开始了俄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从这个时候起,沙皇个人权力不断扩大,并且被认为是上帝授予的,神圣而不可侵犯,他的意志就是法律。国家最高统治机构名义上仍然是领主杜马,由领主的上层分子代表组成。但是,沙皇的决定不经领主杜马的讨论和认可照样可以付诸实施。另一个统治机构是缙绅会议,代表性比领主杜马广泛,由领主、贵族、教士和工商业者的代表组成。十七世纪上半期,缙绅会议还时常召开,以后就逐渐名存实亡。十七世纪是俄国等级代表君主制度逐渐向专制君主制度过渡的时期。这个过渡直到下一个世纪才最后完成。在十七世纪,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也继续加强。全国设立了几十个政厅,分掌各个部门和某些地区的事务,例如领地政厅(掌管土地)、使节政厅(掌管外交)、财务政厅(掌管财政)、西伯利亚政厅和小俄罗斯政厅等。地方事务则由沙皇任命的府督全权负责管理。
农奴制经济的发展和专制制度的加强,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1654年,沙皇政府发行铜币,规定其价值和银币相等。这就引起了物价暴涨,其中粮价上涨了九倍。受害最大的是城市贫民。1662 年莫斯科市民举行了起义。农民因不堪忍受日益加重的剥削和赋税重担,也纷纷起来反抗。1667—1671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的领导人是顿河流域贫苦的哥萨克斯捷潘拉辛。起义席卷了整个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起义军曾经夺取了不少城市。1670年,起义队伍在辛比尔斯克和政府军进行了决战,结果失败,起义被镇压了下去。
彼得一世改革  十八世纪初期的俄国,封建农奴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此同时,工场手工业和商业也继续发展。地主阶级和新兴商人阶级要求加强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特别是要求加强对外扩张,迅速改变国家的落后状况。彼得一世(1682—1725年)在十八世纪头二十五年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就是顺应了这种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在战争中,他首先感到进行军事改革的迫切性。他改募兵制为征兵制,规定每二十五户出一名终身服役的步兵,同时不断改进武器装备,建立了一支由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组成的二十万人的陆军。他还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支有四十多艘战船的海军舰队。 为了掌握造船技术,他派遣不少学生去国外学习。在他统治的早期,他本人甚至化装打扮,参加到使节团里,亲自到荷兰、英国的造船厂去当学徒,还在英国进行广泛考察。他又开办各类军事学校,如海军学院、炮兵学校等,培养军事技术和指挥人才。
彼得一世深知要提高国力,增强军备,必须大力发展工业。他兴建了不少官办手工工场,也鼓励工商业者开设手工工场。他特别重视冶金工业,在乌拉尔地区建立了俄国第一个冶金工业基地。为了解决手工工场的劳力问题,彼得于1721年颁布法令,允许商人在购买土地的同时,把该地的农民一起买走。这些农民既耕种土地,又从事工业生产。彼得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凡本国能生产的物品,都限制或禁止进口。但是彼得并不闭关自守。他允许外国人来开办手工工场,并聘请外国技术人员来协助工作。到 1725 年时,全国手工工场已有二百四十多个,包括冶金、呢绒、皮革、造船、丝织等不少部门。生铁产量从1700年的十五万普特①增至1725年的八十一万五千普特,自给有余,还可供输出。
彼得一世在政治方面也进行了不少重大的改革。1711年设立新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参政院,以取代领主杜马。参政院负责拟订法令和监督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其成员大多是非名门的新贵族代表,由彼得亲自指定。1718年,设立九个(后增至十二个)院,分掌军事、外交、财政、司法、贸易、工业等各方面的事务,代替了原来职能混乱的政厅。1708年和1719年,全国先后被划分为八个州和五十个省,受沙皇和中央直接管辖。1721年,废除大教长的职衔,设立宗教院负责教会事务,从而置教会于国家控制之下。这些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农奴制国家机器。彼得一世于1722年颁布了“官职等级表”,把全国文武官职分为十四等,规定所有的贵族子弟都要从低级官吏当起,然后按功晋升;非贵族出身的也可以做官,升到八等以后就被列入贵族。这方面改革的一个后果是削弱了领主和名门贵族的特权,使封建主内部的界线逐步消失,从而扩大和加强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
在文化教育方面,彼得一世改用欧洲通用的儒略历;简化斯拉夫字母;创办俄国第一份报纸;翻译出版国外的科技书籍;并于1724年建立了俄国科学院。彼得还通过各种方式改革习俗,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
彼得一世的改革受到了旧贵族和教会保守势力的强烈反抗。彼得的儿子阿历克谢和反对派一起,阴谋煽动士兵叛乱,破坏改革。彼得严厉地镇压了他们的反抗,并把阿历克谢送交特别法庭判处死刑。
彼得为一个不高兴的绅士剪掉长须(漫画)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农奴制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扩大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和沙皇本人的权力,扶植了中小贵族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使俄国的农奴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在客观上也为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俄国在欧洲的扩张  十七世纪末以前,俄国的对外扩张具有地域性蚕食的特点,主要目的是扩大领土。从彼得一世时期开始,这种扩张转变为世界性的侵略,目标是争夺世界霸权,重点是欧洲。俄国是一个内陆国家,要在欧洲扩张,进而称霸世界,首先要解决出海口的问题。彼得一世在制订他的①普特为俄国重量单位,一普特合16.38公斤。
侵略扩张计划时,曾经一再声称:“水域是俄国所需要的”。他甚至把这句话写在自己传记的扉页上。为了夺取波罗的海东部滨海地区,打开由波罗的海进入大西洋的通道,1700—1721年,彼得一世与瑞典进行了长达二十一年的北方战争。战争开始时俄国在纳尔瓦城堡败北。但是彼得并不气馁,积极准备卷土重来。1709年在波尔塔瓦一战,俄军大胜。1714年和1720年,俄国新建的海军两次打败瑞典舰队,并在瑞典海岸登陆,直接威胁其首都斯德哥尔摩。战争以俄国胜利告终。根据1721年双方签订的尼什塔德和约,俄国吞并了芬兰湾沿岸和卡累里亚的一部分,以及英格里亚、里夫兰和爱斯兰地区(今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大部分),取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为了表彰彼得一世在这次战争中的“功绩”,1722 年参政院授予他“皇帝”称号。从此沙皇俄国正式称为“俄罗斯帝国”。在北方战争期间,彼得一世于1703年在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三角洲上开始营建圣彼得堡,并于1712—1718年把国家的首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这一行动充分表明了彼得一世企图征服欧洲,进而称霸世界的野心。
魔鬼向叶卡特林娜二世献礼
(十八世纪晚期英国讽刺画.魔鬼手托两个城市,一为君士坦丁堡,一为华沙)
彼得一世以后,历代沙皇都继承他的对外扩张衣钵。1762年,经过三十七年国内政治动乱以后,女皇叶卡特林娜二世(1762—1796年)即位。她是彼得一世侵略扩张计划的忠实执行者。她在位期间,在欧洲进行了六次侵略战争,其中三次对波兰,两次对土耳其,一次对瑞典。这些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吞并波兰和争夺黑海出海口。
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1689—1796年)
波兰位于波罗的海以南,是欧洲东部一个大国。沙俄为了巩固自己在波罗的海的地位,进一步向西欧扩张,必须牢牢控制这块地方。早在十七世纪下半期,沙俄就已经兼并了波兰统治下的东部乌克兰。十八世纪中期的波兰已日趋衰落。大贵族争权夺利,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1689—1796年)投靠外国,中央政权不断削弱。一部分贵族要求革新政治,维护民族独立,引起了大贵族的反对。沙俄见有机可乘,便伙同普鲁士和奥地利共同进行干涉。1767年,沙俄八万军队侵入波兰,镇压了波兰革新运动。1772年,俄、普、奥三国签订第一次瓜分波兰的协定。俄国占领了波兰西北部的领土,包括西德维纳河、德鲁奇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白俄罗斯、乌克兰地区,以及一部分拉脱维亚地区,面积达九万二千平方公里。波兰第一次被瓜分以后,国内进步的中小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仍继续斗争。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他们的鼓舞很大。他们的斗争终于迫使国会在1791年通过了新的宪法(史称“五三宪法”)。叶卡特林娜二世担心新宪法将使波兰摆脱沙俄控制而重新复兴,便策动波兰大贵族起来叛乱,并在“防止雅各宾瘟疫”的口号下,于1792年再次对波兰进行武装干涉。沙俄军队在普鲁士军队配合下很快占领了波兰全国,恢复了旧秩序。1793 年,俄、普两国第二次瓜分波兰。俄国夺得了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以及第聂伯河以西的乌克
俄、奥、普瓜分波兰兰大部分地区,共二十五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1794年, 在波兰发生了科希秋什科领导的人民起义。沙俄急忙派兵镇压。1795年,俄、普、奥对波兰进行第三次瓜分。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一部分,面积共达十二万平方公里。至此,整个波兰被瓜分完毕。在三次瓜分中,俄国共夺得百分之六十二的波兰领土,从而把自己的边界从第聂伯河推进到涅曼河和布格河一线。
叶卡特林娜二世为了打开由黑海进入地中海的通道,于1768—1774年和1787—1791 年先后与土耳其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战争的结果,俄国夺得了土耳其统治下的第聂伯河与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以及克里木半岛上的刻赤,获得了在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通航的权利,还迫使土耳其同意克里木汗国独立(1783年该汗国被沙俄兼并)。第二次战争以后,俄国又从土耳其夺得了南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大片土地,从而巩固了自己在黑海北岸的地位。于是,沙俄在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以后,又夺得了黑海出海口。这就为它进一步向欧洲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早在十六世纪下半期,沙俄的魔爪就伸向了西伯利亚。首先遭到沙俄吞并的是位于乌拉尔以东、鄂毕河中游的失比儿汗国。到了十七世纪,沙俄继续东侵,加紧向西伯利亚全境扩张。在大约四十年的时间内,沙俄殖民者从鄂毕河扩张到叶尼塞河,又从叶尼塞河扩张到勒拿河。1649年,他们在鄂霍次克海边建立了鄂霍次克城。至此,他们的扩张从乌拉尔山直到太平洋岸边。这种陆地蚕食,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在世界殖民史上是罕见的。十七世纪末,沙俄又侵入了堪察加半岛,并且占领了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沙俄并不以吞并西伯利亚为满足。它对和西伯利亚紧密相连的富饶的中国领土,更是垂涎欲滴。十七世纪中期,沙俄多次派遣远征队武装侵入我国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他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1651年,沙俄殖民者强占了我国黑龙江中游的交通枢纽雅克萨,并在该地筑堡屯兵,作为进一步入侵我国的据点。沙俄的侵略扩张遭到了我国当地各族人民和清朝政府的坚决抵抗。在入侵我国黑龙江的同时,沙俄还向我国漠北地区扩张。1644年,沙俄殖民者抵达贝加尔湖东南的色楞格河;次年又抵达乌格拉河。1648 年和1652年,他们先后在贝加尔湖的东岸和西南岸建立了巴尔古津和伊尔库次克两个城堡,作为继续东侵的基地。1688年,沙俄终于强占了贝加尔湖以东的我国大片领土。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明文规定格尔毕齐河、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两国东段分界线,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直到鄂霍次克海)以南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的领土。
在缔约谈判中,中国政府作了让步,同意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①换取沙俄撤离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城堡。但是,彼得一世及其继承者根本不遵守条约的规定,始终没有放弃进一步侵略我国领土的企图。
沙俄吞并西伯利亚以后,立即在那里建立起殖民统治。沙皇政府将大批俄国人移居到西伯利亚,并且把农奴制度扩大到了这块辽阔的土地上。至1701年,在西伯利亚的俄国居民已有八至十万人,大大超过了土著人口。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沙俄当局时常挑起西伯利亚各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同时①关于中俄在蒙古地区北部边境的国界,由1727年签订的《布连斯奇条约》和 1728年的《恰克图条约》划定。
还利用东正教作为对土著民族进行精神控制的工具。遇到当地居民起来反抗时,还不惜采取武装镇压的手段。西伯利亚各她的督军均由沙皇亲自指派。
从1637年起,在中央设置了专门负责西伯利亚事务的机构。西伯利亚人民受到了残酷的剥削。西伯利亚的资源遭到了惊人的掠夺。它的名贵的皮毛和丰富的矿产,成了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
十八世纪的农民起义  彼得一世的改革和他长期的对外战争,都是在加强剥削劳动人民的基础上进行的。农民除了给地主服劳役和交租外,还要向国家缴纳各种苛捐杂税。1718年,彼得一世下令把各种赋税合并为一种高额的“人丁税”,全国所有男性居民都必须缴纳。到了叶卡特林娜二世时期,贵族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更为加重。农民每周要用三天时间为地主服劳役,多的达到五天,代役金增加了一倍以上。地主有权随意处置农民,包括鞭打、流放、出卖,甚至处死。1765年,叶卡特林娜二世明令规定,地主有权放逐“抗命”的农民去做苦役;1767年又下令禁止农民对地主提出任何控告。手工工场在叶卡特林娜二世时期增加了两倍多。在工场中广泛使用的仍是农奴劳动。工场中有一小部分自由工人,但他们的生活也并不比农奴好多少,每天劳动的时间长达十四至十六小时。
沉重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劳动人民的反抗。从十八世纪初期起就接连不断地爆发农民起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705—1706 年的阿斯特拉罕农民起义,1707—1708年布拉文领导的顿河哥萨克农民起义和1705年巴什基里亚民族起义等。
1773—1775年,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是十八世纪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运动。叶麦利扬普加乔夫是顿河流域的一个哥萨克,曾在沙皇军队中服役,后因病退伍还乡。他与顿河、伏尔加河流域的农民有密切的联系,了解他们的疾苦和要求。1773年9月,他结集了一支哥萨克队伍,在乌拉尔河上发动起义。起义队伍溯河而上,连克塔季谢夫和其他城堡,但是强攻省城奥伦堡未获成功。他们便切断奥伦堡与外界的联系,把城市团团围住。起义很快扩展到整个顿河、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当地的少数民族和乌拉尔的工人都纷纷响应。起义队伍达到了五万人之多。农民运动的洪流使得贵族地主和叶卡特林娜二世本人闻风丧胆。普加乔夫自称是沙皇彼得三世。他发布文告,宣布要消灭贵族,解放农奴,废除各种苛捐杂税和征兵制度,给人民以土地。普加乔夫建立了一个“军务院”,它既是起义军的司令部,又是地方政权机关。他还把起义军编成好几个团,有的团下面还有连,各团的统领均由他的亲信担任。
叶卡特林娜抽调重兵镇压起义。1744年3月,普加乔夫主力所在地塔季谢夫失守,起义军遭受重创。普加乔夫不得不率部退至乌拉尔矿区,以便重整旗鼓。但是政府军继续追击,迫使起义军又撤离矿区,向西部伏尔加河流域转移。6 月,在喀山城下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起义军刚攻下该城,但又被政府军的增援部队击败,于是不得不改道南下。7、8月间,起义军又先后占领了伏尔加河西岸的一些重镇。普加乔夫计划继续沿伏尔加河南下,回到哥萨克的基地。可是政府军追击不放,在察里津附近一战,起义队伍又遭失败。普加乔夫被手下几个富裕的哥萨克出卖,送交政府。1775年1月,普加乔夫在莫斯科被沙皇政府处死。以后几个月内,起义队伍的斗争仍时断时续,但终于被镇压了下去。
普加乔夫起义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还在于起义军力量分散和没有搞好各民族的团结。这次起义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虽然失败,但是有力地鼓舞了劳动人民反抗农奴制度的斗争意志。
第五节  西欧各国争夺殖民霸权
西欧的两个殖民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因缘时会的暴发户,兴起猛却又衰败快。亚洲的香料、珠宝,非洲的象牙、金属,美洲的金银、皮货,各地的其他土特产,源源涌来。但是巨额的财富并未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本土大量转变为资本,用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西班牙的贵族们认为从事企业活动是有损尊严的。他们大量购买国外商品,金银不断流往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地。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力量增长,开始向西葡垄断殖民地的局面挑战,同时强占新殖民地。1580 年,西班牙兼并葡萄牙,①国势如日中天。但是1588年“无敌舰队”的覆没,标志着西班牙制海权的衰落。十七世纪起,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仍保有大量殖民地,但是它们已经缺乏力量同新兴的西欧殖民国家荷兰、英国和法国抗衡了。
荷兰的殖民活动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度掌握世界商业霸权。它的商船队拥有一万五千艘船只,在国际贸②
易往来中起了主要作用,几乎把欧洲南方各国和北方各国之间的贸易都集中在自己手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它们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们运往北欧。但是荷兰资产阶级不以高额的商业利润为满足,还力图从海外活动中占领土地。荷兰参加了强占殖民地的国家行列。
早在取得国家独立之前,荷兰人就已从事海上活动了,从对伊比里安半岛的贸易中取得利益。在他们争取独立期间,特别是1580年西班牙国王兼任葡萄牙国王以后,西班牙国王关闭里士本港口,禁止荷兰商船来往。荷兰人决定同印度和葡萄牙控制的东印度群岛直接交往,从十六世纪末年起,开始探索通往东方的另一条新航路。他们把葡萄牙的船只和财货当作最好的猎获对象,首先拦劫从葡萄牙运货到北欧去的船只,而后捕捉从亚洲运送财货到葡萄牙的船只,而这仅仅是从葡萄牙手里夺取殖民地的先声。1602年,荷兰合并几个贸易公司,组成荷属东印度公司。荷兰政府给予公司以荷兰本土同非洲和东印度群岛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荷属东印度公司使用粗暴的行动、欺骗、贿赂和不讲信用等方法强占殖民地,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①,然后由爪哇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群岛②。它还相继侵占了马六甲和锡兰③;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不久就被我国民族英雄郑成功赶走了;他们还在日本九州岛的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165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为它在亚洲的殖民扩张取得了强大的中继站。
巴达维亚荷兰商人指着他的船队见图版(31)
荷兰人不仅同葡萄牙的殖民势力抗争,而且在西半球扩张。1609年,英国人亨利哈得孙受雇于荷兰为它探索新的航路,到达北美的一条河流即以①1640年葡萄牙脱离西班牙,又得独立。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56页。
①今雅加达。
②今马鲁古群岛。
③今斯里兰卡。
他的姓命名的哈得孙河,沿河而上,直到阿尔巴尼。荷兰人以哈得孙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荷兰的西印度公司,成立于十七世纪早期,除了经营美洲的殖民事业外,还对西班牙国王及其臣民的船只和财产采取敌对行动,即遇有机会就实行抢劫。1628年,有个名叫彼得海因的荷兰人在加勒比海上拦劫西班牙的运银船,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那艘西班牙运银船从墨西哥驶出,开赴西班牙。船上载有十七万七千磅白银和大量珠宝、皮货以及其他稀有珍品。海因轻易地截获了这艘船,在荷兰引起狂欢,他本人也因此成为荷兰名人。但是,荷兰在美洲作为一股重要的殖民势力为时短暂。而荷属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尼西亚的控制长达三个世纪,先垄断胡椒、香料,后来又把棉花、丝绸、茶叶和咖啡作为贸易的大宗,为荷兰殖民者赢得无数的财富。
法国的殖民活动  西班牙殖民者侵占中南美洲的时候,法国人也在海上探索。在北美探索活动中,雅克卡提耶是最早的探索者之一。1535—1536年,他航行到北美的圣劳伦斯河,溯河而上,到达现在的蒙特利尔。但是当时的法国内受宗教的和政治斗争的困扰,没有对外开拓殖民的力量,直到十七世纪,情况才有变化。1608年,萨姆尔德张伯伦在魁北克建立了法国的第一个永久性的居留地。魁北克堡建在悬崖之上,俯视圣劳伦斯河,形势险要,成为法国在加拿大第一块殖民地“新法兰西”的政治中心。沿着圣劳伦斯河,法国人又建立了另一个殖民据点蒙特利尔。这一地带的法国殖民者同当地印第安居民进行皮毛交易,牟得了暴利。他们当中一些人为了皮货深入林区,被称为“跑森林的人”。跟踪而至的是军人和传教士。他们探索了大湖区,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发现了密西西比河直泻墨西哥湾。1682年,罗伯特德拉萨尔沿密西西比河探索,顺流而下,到达河口。他声言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的广大土地归法国所有,称这一广大地区为路易斯安那。从魁北克经蒙特利尔,越五大湖直到密西西比河口,法国殖民者设立了一些商业据点和堡垒,但是在这一广大地区,法国殖民者寥寥无几,1660年,在加拿大的法国人多不过二千五百人。相比之下,法国殖民者更多的是在加勒比海地区拓殖,占有海地、瓜德罗普和马提尼克等岛,在那些地方建立大种植园,役使黑人奴隶劳动。
法国人也在非洲进行殖民活动。在西非,他们先在加塞内加尔河口建立殖民据点;在东非侵占了马达加斯加岛。1664年,法属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印度为它侵略的主要目标。公司首先在印度南部建立了殖民据点本地治理(1674年),几年之后又把殖民势力向北推进到孟加拉,设立了另一个重要殖民据点昌德纳戈尔。十八世纪,法属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略取领土。杜普雷出任法属印度领地总督期间(1742—1754 年),雇用印度人组成军队,使他们成为对印度进行殖民的主要工具之一。杜普雷极力扩张,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势力积极对抗。
英国的殖民活动  十六世纪晚期,英国同西班牙的斗争挫损了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成为后起的却又是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海盗式的抢劫、贩运黑人的血腥交易同一般的商业结合起来,构成十六世纪英国海上活动的主要内容。从十七世纪起,抢占殖民地又成为英国海上活动的最大目标。
十六世纪晚期,从事经营特定地区商业的特许公司,纷纷在英国组织起来。在特许公司中,1600年建立的英属东印度公司发展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成为英国侵占印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1601年,詹姆斯兰开斯特率领公司的五只船到达东印度群岛,满载香料而归,为公司赚了巨额的利润。当时,荷兰的殖民势力也在向东印度群岛扩张。几次较量,荷兰人把英国人在香料群岛的贸易据点拔除了,这标志着荷兰开始代替西班牙成为英国的海上劲敌。
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启航见图版(32)
英属东印度公司把注意力从东印度群岛转向印度,打破了葡萄牙的阻力,首先在印度西海岸的苏拉特取得了贸易据点,站稳了脚跟。此后,英国殖民者先后取得了马德拉斯(1620年)、加尔各答(1633年)和孟买(1680年)。十八世纪初,莫卧儿王朝统治下的印度已经分崩离析,东印度公司主要同印度各地的封建王公打交道。哪里的王公势力衰弱而对英国殖民者顺从,马上得到帮助;哪里须得使用武力,公司毫不迟疑;如果采用贿赂手段最好,丰厚的“赠予”即时送到。英国在印度又蚕食,又鲸吞,使印度成为它的财富重要来源地。到了十八世纪,法国在印度同英国角逐时,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势力已经根深蒂固难以摇撼了。
英国殖民者在弗吉尼亚登陆,受到印第安人的友好接待
对亚洲进行殖民活动的同时,英国又在北美探索航路和建立殖民地。1610年,航行到哈得孙河的亨利哈得孙为英国寻找一条从西北向通往印度的航路,结果到了加拿大北部的哈得孙湾。在这之前即1607年,一批英国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居留地詹姆斯顿,以此为中心发展为弗吉尼亚殖民地。1620年,一群清教徒不愿受斯图亚特王朝的宗教压迫,移居北美,建立另一个殖民地马萨诸塞。此后百年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不断扩张,相继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在西印度群岛,英国也攫取了许多殖民地如巴哈马群岛和巴巴多斯等。英国殖民者在十三个殖民地的南部和西印度群岛建立了许多种植园,生产烟草、蔗糖等产品。他们把这些产品运到欧洲,牟取厚利。种植园大量役使黑人奴隶,而黑人奴隶的贩卖又是英国殖民者攫取暴利的手段之一。
英荷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  殖民扩张对殖民地人民是赤裸裸的压迫和剥削,而在殖民国家之间却是你死我活的争夺。它们都要求独占海权,独占原料,独占市场,因此由竞争、抢夺发展到武装冲突。十七和十八世纪,英荷、英法之间的殖民冲突此伏彼起,其结果是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了“日不落”的大殖民帝国。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还拥有广大殖民地,但是力量已经衰退,不复有斗争的活力了。
荷兰从事殖民活动几乎与英国同时,两国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几乎同时显露出来了。十七世纪早期,两国在东印度群岛的争夺,荷兰的殖民势力占了上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尽管荷兰资产阶级对英国议会保持友好中立,却同时乘机加强排挤英国的海外商业地位。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因为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成为一个贸易中介国家,成为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海上运输给它带来利润,造成繁荣。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旨在对付荷兰,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第一次英荷战争。在十七世纪后半期,英荷之间为争夺商业霸权和殖民地一共进行了三次战争。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是一系列大规模海战,是两个海权国家海上力量的较量。每次海战,双方出动数达一二百艘的舰只,往往有二三万水兵参战。虽然荷兰水兵具有高度的战斗素质,但是在1653年夏他们在海战中遭受了一系列的失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商船又往往成为英国的掳获物。到1654年双方议和的时候,荷兰不得不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它的殖民地没有损失,它的海上威力却显得不及英国了。
第二次英荷战争中的大海战(1666年6月11—14日)见图版(33)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比1651年的航海条例更加苛细,荷兰人越发不能接受。由于双方在北美和亚洲的冲突迭起,造成了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荷兰海军在第一次英荷战争以后经过改进,加强了力量,在这次战争中挫败了英国人,一度冲进泰晤士河,威胁伦敦。但是在北美,英国攻占了包括新阿姆斯特丹在内的荷属殖民地,即后来成为纽约的地方。这次战争结束的时候,按照缔结的条约,英国保留了新阿姆斯特丹,荷兰在南美取得了苏里南,从此荷兰的殖民势力退出了北美。英王查理二世屈从法国,七十年代参与了法国企图瓜分荷兰的战争。1772年,第三次英荷战争开始。由于英国资产阶级不满英王屈从法国,更主要的由于国际力量的变化,第三次英荷战争没有引起交战双方地位上的大变化,于 1774年结束了。在以后三、四十年,荷兰为反对法国的侵犯一再对法作战,经济遭受破坏。1688年,威廉三世入主英国以后,荷兰成了英国的盟国。到十八世纪中期,荷兰失去了欧洲大国的地位。
英法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  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要在欧洲称霸,具体说一要在法国东北部扩张领土,寻求所谓的“天然疆界”;一要把波旁王朝的人置于西班牙的王位上。它遭到欧洲诸国的反对,先后发生了四次战争。其中第三次战争即“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9—1697年)和第四次战争即“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都是法国的敌国。在奥格斯堡同盟之战中,英国海军深入地中海,取得了对法国海军的永久优势。通过后一战争,英国取得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巩固它在地中海海上的霸权;在北美,法国人占领的纽芬兰、新斯科舍和哈得孙湾地区都为英国所得。十八世纪上半期,英国确已取得了世界商业地位,创造了建成殖民帝国的必要条件。法国历经战争,国力空虚。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两国在争夺殖民霸权上展开了决定性的斗争。
1750年北美殖民地
1740年,在欧洲发生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接着发生了“七年战争”(1756—1763年)。在这两次战争中,英国采取的战略是,在欧洲大陆收买一个盟国,如前一次战争中的奥地利和后一次战争中的普鲁士,以对抗主要敌国法国;借着主要盟国和自己派往大陆的少量远征军牵制法国的兵力,以海军为掩护,集中全力进攻法属殖民地。当时,在北美和西印度群岛,在印度,都有英法的殖民地。两国争夺的主要战场在北美和印度。“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在欧洲,中间有八年间歇时间;而在北美和印度,英法之间的殖民战争却是不断进行,二十多年里几乎没有间断。 英国对印度和缅甸的侵略(至1858年)
十八世纪,印度莫卧儿王朝衰落,造成了权力中空的状态。土邦王公不断内讧,给英法殖民者提供了干涉和侵略的机会。法国殖民者向一些土邦王公提供武力,借以控制他们,以达到侵略目的。英国殖民者也照样办理。英法殖民者都要填补印度的权力中空,他们之间的争夺日益加剧,1744年在印度开始了公开的军事冲突。当时,掌握法国在印度殖民事务的约瑟夫弗朗索瓦杜普雷狡黠精干。他的对手、英国的罗伯特克莱武从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低级职员的队伍中爬上来,在对法斗争中显示了大胆的才干;在殖民扩张中又表现了他的贪得无厌和残酷无情。双方的冲突,最初在印度的南部展开,法国一度占领马德拉斯。但是五十年代初,克莱武等指挥的英国殖民武装,一再在卡纳蒂克取胜,实际上成了那个地区的统治者。1760年,他们还攻下了本地治里。
1763年的北美和加勒比海——“七年战争”后的形势
“七年战争”期间,英法对印度的争夺进入决定阶段,争夺的重点在北部的孟加拉。英国的殖民据点加尔各答在孟加拉境内,孟加拉王公是同法国殖民者结盟的。1756年,孟加拉王公为了追捕被英国包庇的敌人,引兵进入加尔各答。克莱武率英军自马德拉斯北上,1757年普拉西一战击败了孟加拉军队,从此孟加拉完全陷入英国的控制。1763年结束“七年战争”的巴黎条约,使英属东印度公司成为印度大部分土地的统治者。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势力遭到打击,只能保有本地治里等几个据点,不再有同英国争夺的力量了。从此,英国有了进一步剥削和囊括印度的可能。事实上,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了肆无忌惮的搜括。从1757年到1766年,公司和它的职员仅从孟加拉就掠夺了六百万英镑。克莱武白手起家,回英国时已拥有二十五万英镑的财产,此外在印度的财产每年还可带给他二万七千英镑的收入。
1759年9月英军攻占魁北克见图版(34)
在北美,英法之间的殖民争夺同样是法国先胜后败。英国的北美殖民地沿大西洋连成一长列,同西部之间有阿巴拉契亚山脉为屏障。法国在北美有两块主要的殖民地,一块是沿圣劳伦斯河的新法兰西,一块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路易斯安那。法国企图上溯俄亥俄河,下航五大湖区水道,钳取密西西比河以东、大湖以南、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广大地区,阻止英国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扩张。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西通道的杜肯堡,是争夺这一广①
大地区的战略要地。1755年,英国进攻杜肯堡,遭到失败,但终于在四年以后夺取了它。从1758年到1760年,另一个勇敢善战的英国人乌尔夫,在加拿大境内的一系列战役中取胜,攻占了魁北克。“七年战争”结束时,新法兰西以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广大地区都转入英国手里。在北美也象在印度一样,英国取得了殖民统治地位,不同的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不久就爆发了,而印度却进一步陷于英国殖民当局之手。
①今匹兹堡,美国的一个重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
第三章  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的建立
第一节  北美殖民地同英国关系的恶化
英属北美殖民地  从十七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岸、西到阿巴拉契亚山,先后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为简便,下称十三州)。它们可以区分为三个部分,即新英格兰、中部殖民地和南部殖民地。①
从英国本土和欧洲其他国家迁入北美的移民包括投机者、贵族和绅士,他们是殖民者。但是广大的移民是逃避政治和宗教迫害的人,梦想得到土地的农民,破产的手工业者,被迫出卖劳动力而被运送到北美的契约奴(白奴)。早在1619年,就有黑人奴隶开始从西印度群岛运到弗吉尼亚。1700年以后,黑人奴隶大量运入。不久,他们的人数就在弗吉尼亚和卡罗来纳的许多地区超过了契约奴。到北美独立战争前夕,十三州的黑人奴隶将近五十万人。
北美的居民,披荆斩棘,发展了经济。在新英格兰,气候寒冷,生长季节短,土地贫瘠,多杂砂石,这都阻碍了那里发展大规模农业,多不过做到自足自给。许多新英格兰农民农忙时在土地上工作,非生长作物季节就到附近城镇或渔港打短工。中部殖民地土地肥沃平整,气候温和,农业规模较大。一家农庄往往占地一百到五百英亩。在哈得孙河流域,少数富有的业主占有大地产,使用黑人奴隶或契约奴耕种。中部殖民地生产的谷物品种齐全。它输出大量的小麦和玉米,为它赢得“谷仓”的称号。南部殖民地盛行大种植园经济,每个种植园占地几百或几千英亩,大量使用黑人奴隶或契约奴。那里除了生产稻米之外,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早在十七世纪早期,烟草的种植引入弗吉尼亚,很快成为有利可图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普遍推广。蓝靛是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的主要经济作物,由于英国纺织工业需要它而广为种植。因为几乎不用肥料和轮种方法,南方单一作物农业消耗地力很快,种植园主特别急于开发和取得新土地。
1751年弗吉尼亚新建的码头
由于农业收入不多,新英格兰居民注意开发沿海资源。他们从长岛到纽芬兰沿海一带发展渔业生产,把各种鱼类运往中部和南部殖民地,换取面粉、烟草;运往欧洲,换取食盐、工业品;运往西印度群岛,换取热带产品。由于渔业需要,加上当地盛产木材,新英格兰成为北美的造船业中心,沿海船坞林立。1760年左右,悬挂英国国旗的船只,约有三分之一是这里建造的。
十三州的工业发展迟滞,这一方面是因为受到英国殖民政策的约束,另一方面因为严重缺乏技术工人和资本。虽然如此,那里还有一定的工业。铁矿石炼成铁条运到英国,加工制成工具和器皿。麻布、帆布的织造,硷、盐、玻璃和砖的制造都受到鼓励。锯木工场、面粉工场,特别在新英格兰和中部殖民地很普遍。
十八世纪,十三州人口有显著的增长,从1700年的二十五万多人增加到①新英格兰包括马萨诸塞(1630年建立)、罗得岛(1679年)、康涅狄格(1679年)、新罕布什尔(1679年);中部殖民地包括纽约(1664年)、宾夕法尼亚(1681年)、新泽西(1702年)、特拉华(1664年);南部殖民地包括弗吉尼亚(1607年)、马里兰(1634年)、北卡罗来纳(1711年)、南卡罗来纳(1711年)、佐治亚(1733年)。
1770年的二百一十多万人。阶级结构也逐渐定型。上等阶级包括北方的大地主,南方的种植园主和各地的大商人。他们企求在衣着、居住条件、社交生活和子女教育方面都足以同欧洲的贵族并驾齐驱,但是并不象欧洲贵族那样游手好闲。中产阶级包括广大的日益成长的独立农民、店老板、船主、自己开业的工匠以及政府低级官员、医生、教师和律师,等等。他们的勤奋作用不容低估。他们中的许多人如著名的富兰克林热心致力于教育进步和民政革新。下等阶级包括佃农、农业工人、流动工匠、普通海员、渔民、自由黑人、合同满期后的原契约奴。他们绝不自甘堕落和忍受压迫。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走向西部寻求土地,开辟山林草莱,成为边疆的拓荒先锋,茹苦含辛,上升到中产阶级的行列。至于契约奴和黑人奴隶,则处于社会的最低层。
十三州居民,除黑人和土著印第安人以外,主要来自欧洲各国,特别是英国。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代表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是在一二百年的过程中,经过婚姻关系、社会交往,特别是经济联系,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美利坚民族。十八世纪中期,到北美的欧洲人都会对欧洲移民转化为具有“新观念”的“新人”感到惊奇。
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愤怒  “七年战争”的胜利,使英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殖民帝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北美殖民地同英国的关系上,这也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七年战争期间,英国国债倍增,在海外的军政费用增加了五倍。英国政府把眼光投向日益富庶的北美殖民地,想从它身上榨取更多的财富。这就导致了关系的紧张,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愤怒。
十八世纪,英国仍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简单说,就是为了国家富强,力求向国外多出售商品,少买进的商品,取得收支平衡上的有利地位,使起货币作用的金银源源流入。这种政策具体推行到北美殖民地,就是要求它供应英国稻米、纺织纤维、木材、烟草、蓝靛、生铁、皮货,从英国购买工业品。英国工业不需要的殖民地原料,要经由英国向欧洲大陆出售。殖民地所需要的欧洲大陆上的货物得从英国转口,由英国船运往北美。英国对北美工商业的限制,不一而足,以致十八世纪中期走私之风盛行于北美。
虽然受到英国殖民政策的限制,北美仍然在发展。它的工业生产和农田面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羽毛日益丰满。独立战争前夕,北美生产的铁块、铁条已经超过英国;制陶业和玻璃业的进展已经使英国感到威胁;渔业的竞争能力已经影响到英国渔业的利益。许多工业家和商人看到,他们在许多方面已经同英国有利害冲突。他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殖民地具有同全世界做生意的手段时还只能同英国做生意?为什么英国一定要限制殖民地工业企业的发展?北美人民对自己的经济发展抱有信心,对英国的殖民政策心怀不满。当英国在七年战争之后对北美殖民地加紧压榨的时候,他们愤怒起来了,反抗强烈起来了。
早在1761年,英国为了克服北美的走私活动,发布法令,准许有关人员进入船只、住宅和企业机构进行普遍查抄。波斯顿商人十分愤慨,聘请著名律师阿提斯指控查抄是不合法的。阿提斯在法庭上的申诉震撼人心,断然否定英国议会有权发布这样的法令,又进一步指出议会对殖民地的权力是有限的。这是公开地向英国的殖民统治挑战,他的言论从北传到南,在群众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英国统治者一心只想从北美殖民地弄钱,对当地人民的情绪不理解,不同情,对事情的处理缺乏机智。1763年,英王颁布命令,宣布阿巴拉契亚山以西土地为皇室产业,禁止十三州人民向那里移殖。1764年,英国颁布食糖条例。这项法令又苛又细,涉及范围广泛。在此以前,食糖在北美是一项大宗走私商品,新英格兰的商人十分之九是走私商人。因此食糖条例的实施不仅影响走私商人,而且影响广大居民。当时,英国在北美驻扎正规军一万人,用来保证税收和镇压人民的反抗。1764年,英国发布营房条例,规定缺乏适当兵营的地方,殖民地人民必须为英军提供相宜的住房和生活必需品。这又引起了十三州人民的疑虑,一怕侵犯私人住宅,二怕英军弹压人民。为了支付一万英国驻军的开支,1765年3月,英国又颁布印花税条例,规定商业执照和合同、合法文书、新闻报刊等等都必须加贴印花。每项条例的颁行,都引起了十三州人民的抗议和反对,印花税条例更激起了轩然大波。
十三州人民对印花税的强烈反应,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们拒绝交纳印花税,举行示威游行,殴打税吏,到处抵制英国货。夏天,由马萨诸塞州发起,十三州的代表二十九人在纽约集会,商讨行动办法。这次集会的意义,一在于它是北美殖民地举行的第一次共同会议,抗议英国的殖民税收政策;二在于它公开宣布,英国议会没有殖民地的议席,没有向殖民地征税的立法权力,只有殖民地的立法机构有权向殖民地人民征税。
在抗拒印花税的斗争中,北美人民建立了秘密组织“自由之子社”。它不仅组织群众的反抗活动,而且在某些著名人士的指导下,准备坚持斗争到底。他们中间的激进派准备在必要时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到1765年底,北美的进口商取消了许多向英国进货的订货单,英国的经济受到影响。许多债权人也担心丧失他们在北美的四百万英镑债款。英国政府迫于形势,1766年3月撤销了印花税法。北美人民欢庆胜利,但是斗争并不到此为止。
走向武装冲突  斗争的演变表明,问题的根本已经不在于具体的税收,而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向北美殖民地征税。弗吉尼亚的一位反英激进派裴特里克亨利曾经在州会议上断言:“没有议会代表而课税就是暴政!”英国可以迫于形势撤销某一税收条例,但是它坚持有权向北美殖民地征税。这个原则问题导致了冲突的扩大。
波士顿屠杀(1770年3月5日)从1767年起,英国又颁布一系列向北美课税的有关法令,这些法令取英国财政大臣唐森的姓统称“唐森条例”。其中之一规定,从英国输入北美的玻璃、铅、纸张和茶叶都要课税。唐森还把这些税款的一部分拨作英国在北美殖民官员的开支。为了实施唐森条例,两团英军进驻波士顿。这等于是一支占领军,是暴政的象征。波士顿居民憎恶他们,常常发生冲突。1770年3月,英军采取挑衅行动,激起了群众的愤怒。他们开枪射击,造成五人伤亡的波士顿屠杀事件。
英国政府鉴于唐森条例的实施会危及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关系,撤销了那些规定,但仍保留茶税一项,这又引起了北美抵制运入茶叶的活动。与此同时,北美人民加强了组织联系。首先在波士顿,由向来赞成殖民地独立的萨姆尔亚当斯发起,组成了“通讯委员会”,负责在马萨诸塞各地之间互通情况。后来,在弗吉尼亚,经杰弗逊、裴特里克亨利等号召,也建立了同样的组织。通讯委员会在北美殖民地纷纷建立,构成联络网,演变成为反英斗争的革命组织,在以后的关键时刻起了重大作用。
1773年5月,英国政府为了挽救东印度公司濒于破产的局面,要求议会制订了“茶叶条例”,准许东印度公司向北美或其他殖民地倾销它积存的一千七百万磅茶叶。由于英国对这批茶叶免税,售价较低。北美人民认为这是一个圈套,让他们喝便宜茶而接受茶税。他们反对东印度公司在北美出卖茶叶,不许茶船卸货。一批茶船停在波士顿港口。12月中旬,在萨姆尔亚当斯的率领下,五十名波士顿人,夜间化装,登上茶船,把三百四十二箱茶叶统统倒入海里。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第二天早晨,人们看到,沿着多契斯特海湾飘散的茶叶,好象海边长满的杂草。一位反英战士在日记里写道:“毁掉茶叶的事是如此的勇毅、如此的坚定、如此的无畏和不屈,它一定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和持久的后果,以致我不能不认为它是……历史上的新起点。”事实上,倾茶事件标志着北美人民反抗英国进入了新阶段。
波士顿倾茶事件
听到波士顿的倾茶消息,英王乔治写给首相的信里说:“事情并未结局。殖民地不是必须顺服就是胜利。”在英王的指示下,英国政府决定惩治北美殖民地,特别是“反叛的”马萨诸塞。惩治办法采用议会立法形式,那些法令被北美人民视为“不可容忍的法令”,一共五项。第一项法令封闭波士顿港,不许船只进入,直到赔偿了茶叶损失。第二项法令撤销马萨诸塞州的自治,授与英国任命官员更多的权限。第三项法令规定英国官员犯法送交英国审讯,剥夺了殖民地人民对他们行为的制约。第四项法令是营房条例,要求各殖民地为境内英军提供营房。第五项法令名为魁北克条例,规定扩大加拿大境内法兰西移民的权利,把魁北克省管辖的地区扩展到俄亥俄河流域。这就是牺牲十三个殖民地的利益以讨好魁北克的法兰西移民,换取他们在未来冲突中中立。
北美各殖民地纷纷支援被封锁的波士顿。宾夕法尼亚运来面粉,弗吉尼亚运来小麦、玉米,远在南边的南卡罗来纳运来稻米,纽
约保证经久供应食品。罗德艾兰和弗吉尼亚议会相继倡议,召开会议,讨论共同行动办法。倡议得到热烈响应,北美各殖民地同意合作。经过通讯委员会的安排,决定会议在宾夕法尼亚首府费城召开。1774年9月5日,五十六位代表,来自十二个殖民地(佐治亚缺席),齐集费城,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届大陆会议。
支援波士顿(漫画)
(大树名为“自由树”,笼中人象征被封锁的波士顿人民,船上的人意指各殖民地的支援者)
第一届大陆会议的代表,包括萨姆尔亚当斯和裴特里克这样的激进派,主张抗英独立,但是也包括许多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大会赞扬了马萨诸塞人民对不可容忍法令的抗拒,又反映了企求同英国和解的倾向。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决议,以《权利宣言和陈情书》形式,上交英国。这些决议认为“不可容忍的法令”是不公平的;指摘1763年以来英国强加于北美的税收措施;要求北美殖民地人民享有在英国的英国人同样的权利和自由;坚持殖民地唯一有权制订有关征税法律;要求撤销在北美常驻军队的惯例。大会决定建立“大陆协会”,由它具体执行大会通过的“三断”决议,即同英国断绝输入、输出和消费的联系。大会还决定,如果英国拒绝了要求,大陆会议将在 1775年5月召开第二届会议。
第一届大陆会议之后,北美殖民地几乎都在组织和训练民兵,准备对付英国的挑战。在一些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已经瘫痪,当地的议会几乎完全掌握了权力。大陆协会执行“三断”决议很有成效,1775年,从英国的输入下降了百分之九十五。
第二节  独立战争
来克星顿的枪声和邦克山战役  整个1775年春季,波士顿英军司令密切注视马萨诸塞的民兵动静,特别注意能够紧急应召的民兵的活动。他的侦探向他报告,民兵在波士顿北面的康科德贮存了大量军火。他准备进行一次突然袭击,夺取那些军火。他为
著名银匠保尔瑞维尔实行突袭作了周密的准备。当地的爱国者对英军的动向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们已经侦察到了英军的行动计划,作了应急的准备:如果英军夜间出动,波士顿北教堂的塔尖上将放出灯光。通讯委员会的积极分子、波士顿的著名银匠保尔瑞维尔备马以待,等候在远处,当英军一旦出动、塔上灯光亮时就向波士顿和康科德之间的民兵报信。
4月18日夜里,波士顿北教堂的灯光亮了。保尔瑞维尔和他的助手威廉戴维斯立即上马飞奔,召唤沿途民兵武装起来。著名诗人朗斐诺的诗句说:“国家的命运,系于那个晚间的驰骋。”
北美独立战争(一):来克星顿和邦克山之战
七百英军北上,越走他们的指挥官越感惊恐了。沿途的村舍,灯是亮的;成人和少年,在为马备鞍;报警的喊声和铃声,远远可闻。黎明时分,英军前队进到来克星顿,在村里公共草场上,遇到了大约七十名武装民兵。英军指挥官要民兵散开,民兵队长命令民兵:“原地不动,不首先开枪。如果他们要战争,让战争从这里打起!”枪声响了,这是“声闻世界的枪声”。英国同北美之间的争吵过去了,北美的革命战争开始了。
英军勉强到了康科德,但是在返归波士顿的途中,一路遭到民兵的打击。从树后,从墙后,从农舍背后,从谷仓背后,枪弹不断射来,英军死伤累累。若非一千五百援军赶到,偷袭康科德的英军就要屈膝投降了。来克星顿枪响之后的一星期内,北美民兵一万五千人把波士顿的英军团团围困起来。
来克星顿的枪声鼓舞了十三个殖民地的人民。5 月间,第二届大陆会议又在费城召开。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著名代表人物齐集一堂。他们中间有来自马萨诸塞的约翰韩寇克、萨姆尔亚当斯和约翰亚当斯,来自宾夕法尼亚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来自弗吉尼亚的乔治华盛顿、裴特里克亨利和托马斯杰弗逊。代表中的激进派如萨姆尔亚当斯和裴特里克亨利等要求会议宣布独立,北美十三殖民地作为一个自由国家对英作战。但是保守派还抱有幻想,希望同英国和解。
早在3月间,裴特里克亨利就在弗吉尼亚一次公开集会上发表演说,指出对英战争不可避免。他在演说的结尾说:“先生,掩盖事实,是徒劳无益的。绅士们也许会呼吁和平、和平——但是和平是不存在的。战争实际上开始了!下次从北方刮来的大风将使我们听到武器的撞击响声!我们的同胞已经走上战场,我们为什么还在这里懒散不动!……果真是生命如此可贵,或者是和平是如此甜美,值得以戴枷锁和受奴役为代价来换取吗?全能的上帝,阻止吧!我不知道别人会采取什么途径,至于我,不自由,勿宁死!”这篇演说热情洋溢,广为传诵,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也对第二届大陆会议的代表产生了影响。
第二届大陆会议虽然还在向英王请愿呼吁,但是它决定把民兵改组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会议还发表宣言,阐明了北美人民拿起武器的原因和必要性,严正声明:“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联合是完美的”。
1775年6月17日,即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的第三天,波士顿英军进攻驻守在郊外邦克山的民兵。民兵英勇还击,三次打退英军的进攻。最后民兵撤离了邦克山,而进攻的英军却横尸遍野,伤亡超过千人。邦克山之战把武装冲突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北美十三州宣布独立  受命为大陆军司令的华盛顿驰赴前线,1775年7月初在波士顿附近的剑桥,挥剑就任了大陆军司令的职务。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