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简明世界通史(上)

_6 李纯武、寿纪瑜等(现代)
第四章  亚洲东部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印度
印度封建社会的形成  公元三世纪三十年代后,贵霜帝国衰落,印度又是小国分立的局面。公元320年摩揭陀国国王旃陀罗笈多一世兴起,建立了笈多王朝。笈多王朝采用征服和联姻的办法统一了北印,旃陀罗笈多二世统治时期(380—414年)势力臻于极盛。五世纪中期以后,笈多王朝由盛转衰,一些省区宣布独立,白匈奴人又从西北入侵,中央权力更加削弱。到570年,笈多王朝的统治终于结束。北印度陷于分崩离析状态。此后只有七世纪初由坦尼沙邦的戒日王(606—647年)再度统一北印。但在他死后,帝国又迅速解体。从笈多王朝到戒日王朝的三百多年中就是印度封建社会从形成到最后确立的时期。我国东晋和尚法显在笈多帝国极盛时期游历了印度(399—413年),唐朝和尚玄奘则在戒日帝国时到印度游学(627—645年)。法显和玄奘回国以后分别写了《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们的见闻。《大唐西域记》还描述了戒日王早期统治下北印度的情景,说那里人民守法,赋税轻薄,教育发达,生活水平较高。这两本书是研究印度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珍贵史料。
在公元最初的两个世纪中,印度的经济已有相当高的发展。耕作技术有了改进,实行轮作和施肥,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都增加了。养蚕、冶金、棉织等手工业也都较前进步。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比较发达。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对生产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奴隶制已经不能适应这一需要。奴隶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传说贵霜名王迦腻色伽就是在一次人民起义中被杀的。在这种情况下,奴隶制必然为封建的剥削关系所取代。奴隶已很少使用于生产劳动,他们的解放条件和解放仪式在法典上都有明文规定。
取代奴隶的劳动者是雇工、佃农和依附农民。法典中规定了对雇工的工作要求和待遇。法显的《佛国记》提到“唯耕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住便住。”这里提到的农民只纳地租,来去自由,显然指的是雇工或佃农。法显还提到一种“民户”,他们常被看成是和田宅、牛犊一样的财物,赠送别人作为礼品。这种民户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和田地。这就是依附农民。
另一方面,封建食邑制和封建主阶级也得到发展。国王将土地封赐给贵族、大臣和寺院,赐地文书刻写在铜牌或布块上,载明封地位置、赠地人与受地人的姓名,最后有封地可与日月同久,传之子孙后世,不得剥夺或削减的誓言。这种赐地就成为封建主世袭的领地。其次,还有禄田。如法显所说,“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供禄就是禄田,也就是食邑。到戒日王时期,如《大唐西域记》中所说“宰牧、辅臣、庶官、僚佐,各有分地,自食封邑。”封建食邑制得到普遍的实施。食邑最初是终身享有,田地收入作为任职俸禄,后来也逐渐转化为封建主的世袭领地。
这时,农村公社的组织依然存在,但也有了分化。村长和文书这类公社头目一般占有较多的世袭分地,又利用自己的地位剥削穷苦的公社成员。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为小封建主。
农民对封建主要交纳地租,租额约为收成的六分之一,另外还有各种附加的苛捐杂税,如建房、结婚、举行宗教祭典等均须缴纳捐款。有的地方这 种杂税项目竟达到十八种之多。农民还须应政府的征召,无偿地服各种劳役,如兴修灌溉工程、建造寺庙等。封建剥削十分沉重。
印度在封建社会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都得到促进。笈多王朝和戒日王朝都是印度史上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以文化成就为例,除了印度古代最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以外,这一时期还产生了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亚利雅巴达。他已经使用现今通行的数字十进位制,精确地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他还断定地球是绕着自己的轴旋转的球体。最负盛名的阿旃陀石窟壁画也主要是这个时期的成品。
阿游陀石窟壁画见图版(26)
种姓制度的发展  古代的瓦尔那制度在进入封建社会时仍然保留下来,但也有了变化和发展。这时的婆罗门和刹帝利还是居统治地位的瓦尔那,但他们已是封建主而不是奴隶主了。吠舍瓦尔那中只留下了商人、高利贷者和富裕的手工业者,原来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吠舍已沦于封建依附地位,和首陀罗接近了。首陀罗瓦尔那主要就是玄奘所说的“肆力畴陇,勤身稼穑”的农人,也就是封建社会的依附农民。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由从事劳动的吠舍与首陀罗中又产生了一些不同职业的集团,叫做闍提。每一个闍提有着固定不变的世袭职业,并只能在集团内部通婚。闍提制就是瓦尔那制的发展,我国统称这两种制度为种姓制度。种姓数目很多,其中最下级的种姓从事当时认为最不洁净、最低贱的职业,如搬运死尸、屠户、刽子手等。他们被认为是不可接触的贱民,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法律规定他们须穿死人的衣服,用别人不要的破容器吃饭,还有种种歧视他们的条例。法显的记载中也说这种人“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突。”
种姓制度在劳动人民间造成种种隔阂,使他们不能团结一致,因而有利于剥削阶级的统治。历代统治阶级竭力维护这一制度,直到现代还有保留。
德里素丹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各地封建领主的势力日益增强,割据一方。社会内部阶级压迫和种姓划分,矛盾重重。这一切都削弱了北印封建国家自身防卫的力量。七世纪中期戒日帝国崩溃后,政局混乱。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开始从西北入侵,占领印度河下游信德,几达半个世纪。十世纪末又有突厥族伊斯兰教徒征服印度西北部,所到之处,劫掠一空,严重损害了印度北部的生产。他们用武力传布伊斯兰教,一些印度封建主为了保持既得利益,改信伊斯兰教,与侵略者合流。约一百五十年后,另一批阿富汗伊斯兰教徒继续向朱木拿河和恒河一带扩张。公元1206年,一个名叫库特布-乌得一丁艾巴克的地方首领,在以德里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新的王朝,由于艾巴克是奴隶出身,故称奴隶王朝。此后三百余年(1206—1526年)更换了五个王朝,都以德里为首都,历史上称为德里素丹国。
这时期的统治阶级都是外来的伊斯兰教封建主,他们与被统治的印度人民不仅有民族矛盾,还有宗教矛盾。他们依靠外族雇佣军作为政权支柱。地方是伊斯兰教军人封建贵族掌权。印度教徒受歧视,只能充当乡村小吏和税①
吏。素丹以土地分封贵族,由他们担负军职,他们可以终身享有封地上的租①在笈多王朝时期,佛教已经在印度衰落了。包含多种婆罗门教因素和佛教因素的宗教逐渐兴起,开始排挤佛教。印度教就是这样一种宗教。
税,死后封地归还素丹。这就是军事采邑,按伊斯兰习惯称为“伊克塔”,即份地的意思。十四世纪后期,这种采邑逐渐成为贵族的世袭领地。此外,另有伊斯兰教首领和寺院的世袭领地。这是他们进行统治的物质基础。
印度农民应交的租税,旱地高达收获量的一半,水田甚至到三分之二。国家往往采取包税制,承包人向政府交纳税款后,即肆意勒索农民。此外,农民还须无偿地服各种劳役。非伊斯兰教徒的成年男子还要纳人头税。封建压迫和剥削十分沉重。城乡人民不断反抗斗争,规模最大的有1266年恒河和朱木拿河流域的农民起义,威胁了德里的统治,但后来被素丹的雇佣军残酷镇压。
帖木儿
统治阶级内部也有矛盾,素丹与地方封建主以及各地封建主之间不时爆发封建混战,素丹宫廷也常有政变,政局极不稳定。
巴布尔
在此期间又有外族继续入侵。十三世纪前期,蒙古人曾三次侵入印度西北部,一度逼近德里。素丹虽然击退了蒙古人,但国力受到一定的损耗。1398年,一个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帖木儿(1336—1405年)率领大军十二万人由中亚侵入印度。印度军民奋起抗击,牺牲近十万人。德里仍被攻陷,全城居民几乎都遭杀害,财富被洗劫净尽。德里素丹受到致命的打击。以后的王朝只能保持德里附近狭小的地区苟延残喘,德里素丹已经名存实亡,北印度再次分裂。
莫卧儿帝国 1525 年,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以喀布尔为基地,乘印度分裂,南下入侵印度。次年,经过帕尼帕特大战,攻占德里,他宣布为印度斯坦大帝。后又经过康努亚和戈格拉两次战斗,击溃印度诸侯联军及德里素丹残部,统一了印度北部,建立了印度史上著称的莫卧儿帝国。这一帝国的统①
治时间为公元1526年到1857年。
莫卧儿帝国继续发展了德里素丹的军事采邑制。皇帝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除直辖一部分土地外,把大片土地封赐给来自中亚和阿富汗的有军功的伊斯兰教封建主,作为他们的军事采邑,称为“扎吉尔”(意思是赏赐取得的土地)。受封人即扎吉达尔,终身享有征收封地田赋的权利,但不能世袭,对封地也没有所有权。他们须向皇帝提供军事服役。年收入一百万卢比的,提供五千骑兵,大的扎吉达尔还须供应战象和部分军费。战时应召出征,平时提供无偿的劳动力,修建宫殿、陵墓、清真寺、花园、桥梁、运河、公路以及水利等工程。在帝国的边远地区和山地,印度教的王公或部落首领还保留着世袭的土地占有权。这种土地占有者称“柴明达尔”(意思是拥有土地的人),每年须向皇帝进贡一次,必要时也得出兵支援帝王的军队。此外,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寺院也世袭占有一部分土地。帝国初期,扎吉尔制是封建土地占有制的主要形式。十七世纪后,随着帝国的衰落,地方势力的增强,柴明达尔制也就是世袭的土地占有制才逐渐占统治地位。
印度农民仍过着农村公社的生活。他们通过公社向国家或封建主缴纳大约相当于收成的三分之一的地租。但杂税项目很多,如人头税、收割税、家①莫卧儿是“蒙古”一词的变音。
畜税、捕鱼税、果树税、打柴税、盐税、朝圣税以及各种市场税等,十分之九的捐税都来自农村。农民还须无偿地服各种劳役。农民生活极为困苦。同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公社内部开始分化,部分农民失去份地,沦为佃农和雇工;另一部分富有者则上升为地主和高利贷者。
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不堪压榨,经常掀起反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斗争。这种斗争往往采取教派运动的形式。救世主派就是一种,他们认为救世主开始统治时,人们才能有平等和正义。这个教派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劳动人民和商人中流行,建立了公共财库和武装。十六世纪时,他们在旁遮普等地多次发动起义,但都遭到残酷镇压。
巴布尔父子在位时,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还很不巩固。到了巴布尔的孙子①
阿克巴(1556—1605年)即位后,帝国才逐渐增强。他在统治初期四出征讨,到1576年,一个北起中亚,南达文迪亚山脉,东和西都抵于海的北印大帝国就形成了。为了巩固帝国的统治,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整顿财政。他下令丈量土地,按产量分别等级,作为征收地租的标准。租额仍为收获物的三分之一,按农产品最近十年的平均价格折成货币缴纳,十年不变。他又取消了包税制,另设财务官征收。这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在行政上,他极力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将全国分成十五省,省设省督,另设财政、军务、宗教、情报等官,都直属中央,以分散地方权力。他曾试图废除军事采邑制,改用货币饷金酬报军官,遭到扎吉达尔反对未能实行。他对印度教徒和本地封建主,采取宽容和协调的政策。他娶印度教封建主的女儿为后;选用文武官员时,不歧视印度教徒,吸收印度教封建主担任重要职务;又废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课的人头税。这些改革对巩固帝国的统一,促进文化的融合,起了很好的作用;但这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阿克巴死后,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封建主间的斗争再次爆发。到奥兰则布(1659—1707年)统治时,又恢复对印度教徒的迫害,使矛盾更加激化。封建战乱与灾荒、瘟疫接连发生,下层人民困苦不堪。旁遮普的锡克教派起义,锡克的意思是弟子。锡克教主张一神,反对印度教繁冗的仪式和种姓差别。这一教派早在十六世纪时就在旁遮普出现,初期代表商人和部分高利贷者的利益,曾接受阿克巴的赐地,和封建统治者妥协。到十七世纪后,由于备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参加,才开始走向反封建的武装斗争。这时还有马拉提人、阿富汗人等的起义和战斗,沉重地打击了莫卧儿王朝。帝国日益衰落,后来沦为英国的附庸,到1857年就连名义也都废除了。
泰姬玛哈尔陵
从公元八世纪起,随着伊斯兰教外族的入侵及其在印度的统治,伊斯兰教的文学、艺术也传入印度,与印度原有文化相融合而形成新的特色。举世闻名的玛哈尔陵①墓就是一个代表。现在巴基斯坦的国语乌尔都语也是印地语与波斯语、阿拉伯语混合的产物。
中印文化交流  中印文化交流早在印度处于奴隶制社会时就已经开①巴布尔,1526年到1530年在位。其子穆罕默德胡曼云,1530年到1556年在位。
①玛哈尔陵是沙查汗(1628—1658年)为他自己和他的宠后玛哈尔建造的。陵墓高三十多米,每日有二万二千工匠劳动,费时二十二年建成。
始,到了印度进入封建社会,这种交往更趋频繁。它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佛教僧侣的求法传道,其次是政府使节和商人的往来。这方面有贡献的中印两国人士有: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法显、玄奘、义净、王玄策、郑和等。交流的内容主要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有佛教经典,其中除宗教哲理外还有印度古典文学、天文学、数学、医学及其他专门学术;这对中国的儒家哲学、传奇小说、音韵、历数、医药等均有不少的影响。又随同佛教而来的佛像的雕画、寺庙的建筑、音乐舞蹈等也对中国艺术的发展起了作用,如洛阳龙门、大同云冈等的石窟雕画都接受了印度文化的影响。此外,如胡椒、干姜、琉璃、珠宝以及蔗糖榨制的方法也都是由印度传到中国的。中国传到印度的,如宋云介绍儒道二家学说,玄奘译《老子》一书为梵文,道家学说对印度秘宗有一定影响。又医药、数学、天文等学科,“秦王破阵乐”、叶子牌等乐舞游戏,大黄、樟脑等药物,养蚕、制纸等技术,这一些对印度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节  日本
日本国家和日本封建化的开始  距今数万年前,日本列岛上始有人类居住。那时,日本列岛尚未与亚洲大陆最后分离。日本列岛最早的居民大概主要是从亚洲大陆移来的。
绳纹式陶器
距今约九千年前,日本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又称绳文时代,因大量发现带有绳形花纹的黑色陶器而得名。绳文时代人使用蘑制石器,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原始公社生活。公元前二至三世纪,水稻和铁器从中国或经朝鲜传入日本。生产力的进步导致贫富分化,原始社会渐渐解体。这个时期特有的褐色陶器,最初发现于东京弥生町,因此命名为弥生时代。
弥生式陶器
二世纪末,九州北部形成早期奴隶制国家。《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的邪马台国,已出现“大人”(贵族)、“下户”(平民)和奴隶的阶级分化,国家机器也初具规模。女王卑弥呼拥有上千名奴隶,服属20几个部落,并从中国魏皇帝得到“亲魏倭王”的封号。奴隶主国家间不断发生战争,争夺土地和奴隶。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奈良县)国家,逐渐征服其他奴隶主国家,五世纪统一日本。
大和国家是奴隶主贵族联合专政。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世袭大贵族拥有极大权势。他们占有大量屯仓(王室土地)、田庄(贵族私有地)和部民、奴隶。部民的来源,除移入或被俘的朝鲜和中国劳动人民以外,主要是贵族强制氏族成员转化而成的。他们为贵族所迫进行手工业和农业生产,是主要生产者。他们受氏族首领统辖,不得脱离氏族,没有人身自由;主人虽不能任意加以杀害,但可赠送。他们有家室,用自己的劳动工具,耕种分与的土地,向主人纳贡赋,服徭役。大王和大贵族役使部民修筑高达七、八米、前方后圆的巨大坟墓①,显示权威,足见徭役之重。部民无异于集团奴隶。
五世纪古坟
六世纪,部民制陷入危机。部民以各种形式反抗贵族的统治:或逃亡,或抗拒贡赋徭役,或袭击屯仓田庄。《日本书纪》记载,当时,“强盗窃盗,①
并大起之,不可止”。统治阶级内部也矛盾重重。527 年九州北部的地方豪族盘井叛乱,反对中央贵族。中央大贵族物部氏与大伴氏争权夺利。继而苏我氏又与物部氏互相火并,苏我氏消灭物部氏,势力凌驾于大王之上。奴隶主贵族统治动荡不安,岌岌可危。当时,日本近邻的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和国家在统一过程中,曾不断向三国鼎立的朝鲜半岛扩张,占领了半岛南端的一些地方。这时,新罗强大起来,将大和侵略势力逐出朝鲜半岛。六世纪晚期到七世纪早期,中国隋唐帝国相继建立,结束了长期的分裂混战局面,中国进入封建文化绚丽灿烂的发展时期。
①三世纪末至七世纪,前方后圆坟盛行,称古坟时代。
①《日本书纪》,日本最早的史书,用汉文编写,成书于八世纪初。
在这种国内外形势下,日本统治阶级中的革新派立志学习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进行改革。593 年,圣德太子任摄政,制定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并改称大王为天皇。这些措施旨在削弱贵族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但他没有触动部民制,幻想与苏我氏妥协,结果以失败告终。
改革派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吸取了圣德太子改革失败的教训,645年,他们经过周密准备,发动政变,一举消灭了旧贵族势力的代表苏我氏,夺取了政权。接着,他们凭藉政权的力量,在高向玄理等留唐学生谋划下,仿照唐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济上,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制。贵族的屯仓田庄收归国有(公田),部民转为国家公民,但奴婢和手工业部民地位不变。每六年按人口颁给口分田,死后归还。受田者负担租庸调。这样,仿效唐朝②
的均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国有制。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设置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按才能选拔官吏,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施行征兵制,中央直接掌握军队。这些改革是在大化年间实行的,史称大化改新。①
大化改新是日本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标志。旧奴隶主贵族坚持反抗改革,672 年皇室内部发生了“壬申之乱”。大海人皇子取胜,继位为天武天皇。他推进改新措施,新制度才巩固下来。701 年,日本修成《大宝律令》,大化改新的成果最后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日本终于完成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幕府政权的建立  班田制有利于提高生产力,但班田农民身负租庸调的重担,生活依然困苦不堪。八世纪,班田农民规避赋税、徭役,逃离他乡,公田荒废。743 年,政府奖励开荒,规定垦田永作私产。封建贵族和地方豪族乘机招募逃亡农民,围地造田,又兼并农民的口分地,建立庄园。公田日益减少,十世纪班田完全中止。
庄园是封建贵族和地方豪族的私有地。庄园的直接生产者庄民主要是从公民转化而来的依附农民。庄民须向庄园主交纳实物地租(年贡)和劳役地租(公事)。九世纪后,贵族庄园获得不输(免纳赋税)和不入(不受政府干涉)的特权。地方豪族纷纷将自己的庄园寄进更有势力的庄园主以至中央②
权贵,以取得这种特权,从而形成庄司(庄园管理人)、领家(寄进庄园受领者)和本所(最高受领者)的庄园等级系统。大贵族拥有许多庄园,交错散布于全国各地。十二世纪,庄园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一半以上。公田(公领)也被贵族分割,采取类似庄园的管理方式。这样,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封建土地国有制。
公地公民制瓦解了,在它的基础上建立的征兵制也随之瓦解。皇室势力日益衰落,中央政府完全丧失控制地方豪族的力量。地方豪族纷纷组成自己的私人武装,保卫庄园,扩大实力,形成新的武士阶层。武士间以同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结成主从关系。从者对主人呈献名簿,宣誓效忠,随从出征。主人保护武士的土地所有权,或重新颁赐土地并给其他恩赏。武士团层层相属,结成更大的武士集团。
②租,田租,每段稻二束二把,一束可舂米五升。庸,力役,每年十天。调,征收地方土特产。①当时在位的是孝德天皇。他在位头五年,年号“大化”。
②“寄进”是奉献的意思。
十二世纪,关四平氏和关东源氏两大武士集团互相厮杀,争夺中央政权。1167年,平氏首领平清盛掌握中央政权,但不到二十年就被源氏首领源赖朝消灭。1192年,源赖朝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在镰仓建立称为幕府的新政权。天皇成为政治傀儡,仅仅保持精神权威。镰仓幕府末年,后醍醐天皇企图复辟天皇政权。1333年,他纠集不满幕府的武士,举兵推翻幕府,不久即被幕府将领足利尊氏所粉碎。1336年,足利尊氏自任征夷大将军,在京都室町建立新的幕府。后醍醐天皇逃到京都以南的吉野,另立朝廷,出现南北朝对峙的局面。1392年南朝终于统一于北朝。
幕府政权不同于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贵族专政。它是大小领主独立统治领地、领民的封建领主专政。幕府设有简单机构,统辖和监督武士,管理将军家务财政、处理诉讼特别是领地诉讼等事务。1232年,镰仓幕府制订的《御成败式目》,是幕府统治的根本大法。其内容主要也是有关武士身分、任务,领地继承、转让和处分等的规定。
幕府统治以庄园制为基础,但又不断侵蚀着庄园制。镰仓幕府向各“国”①派守护,掌握地方军事权和警察权;向各庄园派地头,警卫庄园,管理土地,包收年贡。室町幕府赋予守护更大权力:管理庄园和公颂,包收年贡并分取其一半,征收土地税以及裁判权等。守护与地头等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成为拥有许多家臣、割据一“国”或数“国”的地方封建主守护大名。①
1467年,守护大名间爆发一场持续十年的大内战。此后,室町幕府名存实亡,全国分裂,日本进入“战国时代”(1467—1573年)。战国时代群雄并起,有力家臣谋杀主家,取而代之,上升为新大名的事例,屡见不鲜。他们互相攻伐,扩张势力,竞争雄长,在所控制的疆域内,一扫庄园、公领、小领主等交错的多层统治,实行统一的直接统治。经过近百年大名混战,庄园制彻底崩溃,形成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在幕府统治下,农民遭受幕府、庄园主、守护、地头等层层榨取。室町幕府后期,大名割据混战,烧杀抢掠,饥荒瘟疫流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自卫反抗。十五世纪,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连绵不绝,在商业发达、高利贷资本渗入农村、农民分化的近畿地区②最为激烈。1428年,近江“国”(滋贺县)农民暴动,席卷京都、奈良及邻近诸“国”。起义者袭击当铺,夺回典当物品,烧毁契券。1485 年,山城“国”(京都府西部)起义者赶走守护的军队,建立自己的自治政府,坚持七年之久。农民还利用宗教形式,与封建主搏斗。1487 年,加贺“国”(石川县西部)一向宗③起义军十三万人,进攻大名富樫政亲,迫使他自杀。一向宗教徒掌握加贺“国”达一个世纪。十六世纪后,农民斗争仍有发展,严重打击了封建割据势力,促进了日本的统一。
德川幕府和“锁国”政策  战国时代,工商业繁荣,城市兴起,全国经济联系加强。大城市挣脱封建领主的控制,取得自治。如对外贸易中心楐市,势力强大,三十六家豪商组成市政权,拥有一支雇佣军和自己的法庭,拒绝向封建领主交纳年贡。商人们反对割据混战,要求统一。当时,对外贸①国为日本古代、中世纪的地方行政单位。
①名指田地,大名意为拥有大片田地者。
②近畿地区包括:京都、大阪、奈良、兵库、和歌山、滋贺、三重等府县。
③一向宗是佛教净士宗的支派,认为只要念诵南无阿弥陀佛便能超生极乐世界,在农民中广为流传。易也很发达,商船远航中国、朝鲜及东南亚各国。对外贸易大多掌握在大名手中。十六世纪中期,西方商人和传教士开始到日本活动,他们供应大名枪炮,谋求扩大殖民势力。有些封建领主利用西洋枪炮,依靠商人的支持,逐渐在兼并战争中形成了足以统一全国的力量。
1573年,尾张国(爱知县)封建领主织田信长占领京都,推翻室町幕府,开始统一事业。织田信长镇压了一向宗农民起义,控制了六十八“国”中的三十多“国”。1582年,他遭部下袭击,自杀身死。丰臣秀吉继承了织田信长的事业,他前后不到八年统一了全国。丰臣秀吉致力于重建和巩固对农民的封建统治。从1582年起,在全国进行土地丈量(检地),按土地肥瘠划定等级,确定标准收获量(石高)和年贡征收率以及负担人。通过检地,农民被严格束缚在土地上,正式确立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1588年发布“刀狩”令,没收民间武器,禁止人民佩刀;携带武器成为武士特权。武士聚居在大名的城堡,禁止转为农民和工商业者。从此,兵农分离。但是丰臣秀吉未能建立有效制度,统制大名。1598年,丰臣秀吉死,其子秀赖年仅六岁,织田信长的另一部将德川家康乘机取而代之。德川家康逐步翦除敌对的大名,经过1600年的关原之战,取得决定性胜利。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设幕府,称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规定“天子以才艺和学问为第一”,把天皇完全排除在政治之外。幕府集中了全国的一切权力。将军直辖领地(天领)占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一,包括江户、京都、大阪、长崎等重要城市和金银矿山。其他土地分赐大小封建领主。拥有产米一万石以上领地的称大名,共约二百几十家。大名的领地称藩。最大的藩主前田氏领有一百余万石。大名须效忠将军,遵从幕府法令,负担军役和其他义务,在藩内则是全权统治者,一般不受幕府干预。这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统治制度,称为幕藩体制。
德川幕府吸取丰臣氏灭亡的教训,建立严格制度,统制大名。幕府按亲疏分大名为三类:亲藩,将军的同族;谱代,德川氏早期的家臣;外样,关原战后臣服德川氏的大名。亲藩、谱代是幕府政权的支柱,多封于富庶之区和形胜要地,并参予幕政。幕府对外样大名存有戒心,多封于西南或东北边远地区,他们对幕政没有发言权。幕府不断剥夺、削减、调换或重新分配大名领地,使天领、亲藩、谱代、外样交错分布,互相监视,互相牵制。1635年,幕府制定《武家诸法度》,它规定:大名不许新建城堡和超越藩境活动,不得私自联姻和与朝廷相通,不得私争和隐匿违法者。其中关于“参觐交代”的规定,要求大名隔年须到江户觐见、侍奉将军一年,妻子留作人质,常住江户。这项规定成为削弱和控制大名的手段。幕府凭它的优势力量和一些严厉规定,制服了放荡不羁、反复无常的大名,保持了二百六十多年比较稳定的统治。
德川幕府沿袭丰臣秀吉的兵农分离政策,建立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全国分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各等级世袭,互不通婚;日常生活各有严格规定,不得逾越。士即武士,包括将军、大名和他们的家臣,完全脱离生产劳动。修文练武,担任各级官吏,统治和镇压人民,是他们唯一的职责。武士享有佩刀称姓的特权,即使最低级的武士,对他认为无礼的平民,也有权格杀勿论。武士连同家属约占人口的百分之十,他们是典型的寄生阶级。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地位虽仅次于武士,但他们不过是领主榨取年贡的对象。1649年的乡村告示(《庆安触书》)说:“只须交清年贡,舒适安泰 莫如农民”。而年贡征收的原则则是“让农民无所余,又无不足”。幕府剥夺农民迁徙、变更职业、买卖土地等一切自由,实行村请制(以村为单位征收年贡)和五人组制(五家联环保),以保证年贡的榨取。在幕藩体制下,广大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而又动弹不得。幕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工商被排在四民之末。他们约占人口的百分之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实力日益加强。大名武士在财政上越来越依赖他们,以至有“大阪商人一怒,则天下大名为之战栗”的说法。但商人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幕府大名可以一纸命令,取消其债权,剥夺其财产。幕府为了替这种封建等级制度制造理论根据,尊崇宋儒朱熹创立的朱子学为官学,排斥一切异端。朱子学宣扬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安分知足”等儒家思想,也成为幕府麻醉人民的思想工具,成为“武士道”的精神支柱。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以传教士为先导的欧洲殖民势力迅速向日本渗透。全国天主教徒从三十万人猛增到七十万人。长崎变成了外国教会的领地。丰臣秀吉统一九州,收回教会领地,开始禁止天主教。德川幕府继续丰臣秀吉的政策,三令五申,严加取缔。驱逐外国传教士,破坏教堂,强迫信徒改宗,对拒不改宗者施以酷刑。并规定所有日本人都要归属一个佛教寺院,证明宗教身分。1637年,岛原、天草地方农民因不堪幕府新派领主的苛政,发动起义。失去主家、不满幕府的当地天主教武士领导起义者据守岛原的原城。幕府调动十八家大名,出兵十二万,围城四个月,才将起义镇压下去。这次起义震动了幕藩统治者,使幕府决心“锁国”。1639年发布最后一道“锁国”令,规定除中国、荷兰外,禁止日本人与外国通商。幕府“锁国”着眼于禁止天主教和垄断贸易,以巩固幕藩体制,维护日本的统一和独立。但“锁国”是消极办法,它没有把防止殖民势力入侵同保持正常国家交往和吸收外国技术区别开来。闭关自守延缓了日本资本主义的生长,使日本面临西方列强逼迫开国时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
中日文化交流  日本历史的黎明时期,中日两国就有文化交流。日本和中国出土的旧石器制作技法相似,如出自同一匠人之手,就是明证。公元一世纪,日本列岛上的部族国家开始与中国汉朝建立外交关系。57年,倭国遣使朝贡,东汉光武帝赐以印绶。这颗金印1784年发现于博多湾志贺岛,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五个汉字。汉字传入,日本始有文字。五世纪时,日本人用汉字表意记音,后来借用汉字创造了称为“假名”的日本字母。日本最早的文字,留传至今的有《宋书》记载的478年倭王武①所上表文,这是纯粹的汉文。还有江田船山古坟出土的大刀铭文、隅田八幡神社所藏的画像镜铭文、以及近年发现的稻荷山古坟铁剑铭文。这三件铭文已是夹杂着汉字表音和日本语法的汉文。
金印
从630年日本派遣第一次遣唐使到894年遣唐使中止,这二百六十四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高峰时期。在这期间,日本政府向中国唐朝派遣了十九次遣唐使。每次遣唐使都有许多留学生和学问僧随行,著名的如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空海、最澄等。他们在中国学习典章制度、文化技术、医药科学等,在沟通两国文化上起了很大作用。753 年,唐代高僧鉴真年逾六十,双①日本史上又称雄略天皇。
目失明,虽几经失败仍毅然东渡日本,传播佛教。鉴真亲自参与规划兴建的唐招提寺,至今屹立在日本古都奈良,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奈良博物馆正仓院保存了许多唐朝传入的工艺品,如铜镜、刀、尺、毛笔、砚台、乐器、屏风以及鞋、玉等等,这些珍贵文物说明两国文化交流丰富多采。
唐招提寺金堂
鉴真
遣唐使停派后两国外交关系时断时续,经济文化交流则始终不绝。平氏政权和镰仓幕府积极推进两国的贸易。室町幕府对到中国贸易的商船颁发“勘合符”(特许证),以防倭寇骚扰。十三世纪,日本陶工藤四郎到中国天目山学习烧磁技术,回国后在濑户村(在爱知县)建窑烧制,发展为日本有名的“濑户烧”。弥左右卫门从中国带回称为“博多织”的纺织方法,才使日本纺织生产迅速发达。十四世纪,福建刻版工五十余人移居日本,对日本印刷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中国铜钱大量流入,作为日本的国内货币长期流通。德川幕府“锁国”后仍允许中国商人在长崎贸易,长崎成为当时日本对外联系的唯一窗口。
在古代中日关系史上,两国间发生过几次战争。例如,663 年唐朝与新罗联合大败支援百济的日本军;1274年和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两次派兵入侵日本,因遭暴风雨和日本人民的抵抗,惨败而回;明代时,日本武士、商人结成海盗集团“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达数十年,1565年为戚继光等所平定;1592年丰臣秀吉发兵三十万侵略朝鲜,妄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他叫嚣“日本刀剑锐利之国”征服“大明长袖之国”不在话下,但为中朝联军彻底粉碎。两国统治阶级以兵戎相见的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只占短暂的一瞬间,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毕竟是历史的主流。
第三节  朝鲜
朝鲜半岛上的古代国家  亚洲东部的朝鲜半岛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远古时候就有居民在那里生活和劳动。朝鲜北部发现过打制的旧石器。大约四、五千年以前,朝鲜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的遗址遍布朝鲜各地。在江边、海岸和岛屿上,还发现了许多贝冢,说明朝鲜居民很早就①
过着定居生活。他们不但从事渔猎和畜牧业,也发展了农业。公元前五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又有了铁器。发现的金属器有铜剑、铜镜、铜钱、铜手镯以及铁刀、铁犁、铁锄等,有中国出产的,也有朝鲜本地制造的。
公元前五到四世纪,朝鲜北部一带出现了奴隶制国家,习惯上称为古朝鲜。
中国北方地区的居民不断有人移居朝鲜半岛。在战国末年和秦汉之交,由于中国时局动荡,战争频繁,不少北部居民前往那里定居。西汉初年,燕人卫满率领一千多人徙居朝鲜半岛,得到古朝鲜王的允许,定居在半岛的西北部。卫满逐渐扩大势力,公元前194年推翻古朝鲜政权,自立为王。
公元前108年,中国汉武帝灭卫氏朝鲜,设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最后的两个郡不久撤销。玄菟郡治后来迁到辽东。乐浪郡以平壤为中心。公元二世纪末,从它的南部又分出一个带方郡。
半岛南部居住着韩族。公元前后,这里形成了几个部落联盟。马韩部落联盟在半岛的西南部,辰韩部落联盟在半岛的东南部,弁韩部落联盟介乎二者之间。
从三国时代到新罗统一  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北部兴起了高句丽奴隶制国家。此后,南部原马韩地区兴起了百济奴隶制国家,原辰韩地区兴起了新罗奴隶制国家。半岛上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史称“三国时代”。高句丽不断扩张势力,四世纪攻占了乐浪郡,同时百济攻占了带方郡。两国因此接壤,时常发生冲突。新罗在六世纪中期从百济手中夺取了汉江流域,又占领洛东江流域,大大地便利了新罗的对外交通。新罗通过汉江的出海口直接与中国往来。新罗与中国唐朝联合,在660年灭百济,668年灭高句丽。唐朝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直接统治朝鲜半岛北部,在百济扶植傀儡政权。新罗开展收复百济、高句丽旧地的斗争,不断取得胜利。在朝鲜人民的抗击下,676年,唐朝不得不把安东都护府内迁到辽东(今辽宁辽阳),新罗统一了大部分朝鲜半岛。735年,唐朝正式承认大同江以南之地属于新罗。
新罗封建制度的发展  三国时代,朝鲜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比较大的发展。金属制造和纺织等技术有了显著改进。新罗十分重视灌溉事业,大力兴修水利,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利用耕牛,农业生产大大提高,物产丰富。随着生产的发展,半岛上的封建关系逐渐发展起来。统治阶级常常赐给功臣土地,叫做食邑,作为他们战功的赏酬。新罗在统一过程中,军事贵族掌握了很大的权力。新罗国王向功勋卓著的将领赏赐大量土地。随着军事行动的进展,国家获得的土地越来越多,这种赏赐也越来越增加。新罗统一百济和高句丽以后,食邑有很大的发展。功臣、贵族、佛教寺院都得到优厚的土地赠赐。这些土地后来都变成僧俗封建主的私有财产。687 年开始实行禄邑制,①原始社会居民食用水产后大量丢弃的贝壳、鱼骨等形成的堆积物。27
国家对一般的文武官僚给予一定数量的土地,地租收入就作为他们的俸禄,以代替由国家发给粮谷。722年,对国家管辖的土地实行丁田制和租庸调制。男子年满十六岁为丁,国家派给耕地,到受田人六十岁时收回。结合这种授田办法,又实施了租庸调制:农民交纳谷物,叫做租;服劳役,劳役可以用产品代替,叫做庸;交纳家庭手工业品或者地方土特产,叫做调。丁田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限制土地的自由买卖。这样既有利于防止土地流入封建主的手里,又可以保证国家的剥削收入。新罗同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统治机构,确定了以国王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秩序。
统一后的新罗经历了一段政治稳定的时期,国家强盛,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家组织兴修大规模的水利设施,荒年减轻赋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与此同时,采矿、冶金、制陶、造船、武器制造、丝绸纺织等手工业都很发达。兴旺的农业和手工业带来了商业的发展。新罗首都庆州是国内外贸易的中心,许多地方特产都在这里集散。新罗商船往来于新罗、中国、日本之间。日本商人、留学生和僧人常常搭乘新罗船只前来中国。中国和新罗出产的绸缎、药材和工艺品互相输出,共他特产也经常在两国之间交流。中国沿海或江河沿岸的某些城市,如登州的牟平、文登(在今山东省),扬州的江都(今江苏扬州)、楚州的山阳(今江苏淮安)等地,形成了往来贸易的新罗商人的居留地,他们住的旅舍叫新罗馆,他们聚居的街巷叫新罗坊。
高丽王朝的兴亡  八世纪晚期起,新罗的政治和经济开始衰落。权力之争代替了政治稳定,土地兼并破坏了丁田制,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朝政腐败,贿赂公行,宫廷政变不断发生。政治动乱把农民拖进了无穷的战祸和徭役。饥荒接踵而来,到处出现流浪的农民。农民往往等不到六十岁就被迫出卖拨用的土地,变成大地主的依附农民。地主乘机侵吞农民的丁田,扩大庄园,加强实力,违抗中央。地主的土地越多,由国家收租的土地越少。国家于是向所属的农民身上加重负担。这就必然使阶级矛盾更加激化。九世纪初就已经开始的农民起义到九世纪晚期席卷全国。896 年,兴起于西海岸地区的农民军直指庆州,首都受到威胁,中央政权衰落。这时候,一些地方封建主以恢复高句丽、百济为号召,有的起来作乱,有的为了利用农民斗争而归附了起义军。新罗西海岸的一个将领甄萱在900年建立后百济。贵族出身、后来加入起义队伍的弓裔在901年称王,不久定国号摩震,又称后高丽。新罗退居东南一隅。半岛上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史称后三国。918 年,弓裔部将王建推翻弓裔自立,改国号为高丽,建都松岳(今开城),并于 935、936年先后灭新罗和百济。高丽王朝把统治扩大到整个半岛。朝鲜半岛重新出现统一局面。
完成了统一事业的高丽,集中力量加强中央集权制度。976 年,高丽颁布“田柴科”法令,规定全国耕地和可供樵伐的山林由国家登记,其中一部分按照等级分配给文武官吏和士兵。接受这种所谓田柴的人在土地上收取租税,但是对土地没有私有权,也不准世袭土地。只有功臣和归顺的豪族在第二年另外得到世袭的“功荫田柴”。其余的土地不属于田柴科分配之列,租税全归国家。由于田柴科制度的施行,国家基本上掌握了全国的土地和农民,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高丽经过一个兴盛时期。到十二世纪,由于土地兼并的发展,田柴科制度被破坏,庄园又纷纷兴起,人民起义频繁,国家又衰弱下去。
高丽王朝时期,朝鲜人民抵抗过多次外族入侵。十世纪末到十二世纪,多次抗击契丹和女真的进攻。从1231年开始,蒙古军队几次侵入高丽,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破坏严重。高丽迁都江华岛。统治集团避居海岛,始终没有组织强有力的抵抗。但是各地人民却组织起义兵奋勇抗战。1258年,高丽国王投降。1270年,国王下令将王室由江华岛迁回开城,拆毁岛上城墙,解散守城主力部队三别抄军(即左别抄、右别抄和神义军)。但是三别抄军拒绝投降,他们先后据守珍岛和济州岛,坚持战斗达三年之久。元朝以高丽为侵略日本的根据地,征兵征粮,给朝鲜人民带来了灾难。
元末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给高丽提供了摆脱蒙古控制的有利条件。1388年,大将李成桂发动兵变,掌握实权,1392年,废国王自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李朝封建制度的发展  李成桂在 1388 年掌权后,就着手实行田制改革,重新丈量登记土地,烧毁原来的公私田籍。1391年实行科田法,将京畿一带的土地按照等级授给文武官僚,称为科田,这样做有利于国家对他们就近加以监视。国家又以服军役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土地授予在地方上有一定势力的所谓“闲良官吏”,叫做军田。科田和军田都作为私田,可以世袭。其余的土地为公田,由国家管辖和收租。实行科田法是为了加强中央权力,制止封建割据势力。但是实际演变情况仍同过去一样。李朝初期,经济文化都有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是赐田增多,私田扩大,公田减少,农民负担更重,起义频起。到十五世纪末,科田法已经无法实行,只好废弃。这时候李朝的政治已经十分腐败,官僚营私舞弊,特别严重的是十五世纪末开始了延续数百年之久的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一派是世袭的官僚贵族,称为勋旧派,一派是地方中小地主出身的受过书院教育的新官僚,称为士林派。两派各自结党争权,互相倾轧,一派得势,就打击另一派,就有一批人被杀戮流放。随后士林派内部一再发生分裂,矛盾越来越复杂,政变越来越多,弄得民不聊生,武备松弛,国力大衰。正当朝鲜内忧重重之际,外患乘机而来。这时候,日本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丰臣秀吉初步完成统一事业。他适应日本封建武士的利益,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企图征服朝鲜,进一步侵略中国。
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卫国战争  1592年,丰臣秀吉率水陆两军约二十万人,侵略朝鲜。日军在釜山登陆后,分兵三路向北进发。有些地方官吏弃地而逃,国王惊慌失措,仓惶放弃首都,先奔平壤,继而逃往鸭绿江边的义州。由于统治阶级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汉城、开城、平壤先后失陷,两三个月之内朝鲜国土大部分沦丧。日军到处烧杀抢劫,只在晋州一地,就屠杀军民六万人。朝鲜人民和爱国的文官武将奋起保卫祖国,人民自动组织义兵抗战,阻挡了侵略者的进军。这个期间,朝鲜武装力量经过整顿,提高了战斗力,夺回一些城池。水军将领李舜臣在南部海面抗击日军。他设计了一种龟船,船面盖着铁板,插着锥刀,从船中可以发射炮火,敌人却不能登船。龟船行动敏捷,可以穿行于敌人的炮火之下。朝鲜水军取得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先后击沉日舰三百多艘,打败了日军水陆并进的计划。同时,明朝政府应朝鲜的请求,在1592年底派大将李如松率领军队援朝。1593年,朝中军队收复平壤、开城、汉城,乘胜追击,日军退守南部沿海一带。
龟船
日军遭受重大打击之后,就以和平谈判为幌子,重新准备力量,等待时机卷土重来。在谈判中日本坚持无理要求,态度傲慢,谈判拖延三年,终于破裂。1597年,日本水陆军又大举进犯。第二年,明朝增派援军。朝中军队多次获胜,日军全线溃退。不久,丰臣秀吉在忧急中病死,遗嘱从朝鲜撤兵。1598年11月,朝中水军在露梁海面(庆尚南道南海郡西北)与侵略者展开激战,击沉日舰四百五十艘,歼灭日军一万多人。日军彻底战败。在这次海战中,李舜臣击毙日军大将,打退包围明军统率陈璘的日舰。明军七十岁的老将邓子龙的战舰起火,李舜臣在前往援救时身中流弹。李、邓两位名将都在这次海战中牺牲,为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朝鲜的古代文化和中朝文化交流  朝鲜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在科学和文艺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三国时代就很注意观测天象。七世纪新罗修建的瞻星台,现在还保存着遗迹。三国时代还开始了史书编纂工作,但是许多书籍未能流传下来。现存的史学著作中,有十二世纪中期金富轼编纂的《三国史记》,这是保存下来的朝鲜最早的正史;有十三世纪老僧一然的《三国遗事》;有十五世纪郑麟趾等编成的《高丽史》和《高丽史节要》。这些书分别是三国时代和高丽王朝时期的重要史料。
中朝两国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两国人民互相往来。佛教、儒教、道教都从中国传入朝鲜。朝鲜的典章制度、学术文化、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朝鲜文化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两国的音乐舞蹈艺术互有交流。在南北朝时期,朝廷里就有高句丽和百济的乐舞。隋唐时代流行高丽音乐。朝鲜原来使用汉字。唐朝白居易的诗和张鷟的文章很受朝鲜人的欢迎。许多朝鲜学者的汉文造诣很深,他们的诗词和文章达到很高的水平。十五世纪,朝鲜创制了拼音文字,但汉文继续使用了一个时期。朝鲜人也很喜爱中国画。在他们的瓷器和扇面上,常常画着山水竹石等中国画面的构图。十二世纪早期朝鲜画家李宁来到宋朝,他的作品得到宋徽宗的赞赏。朝鲜留学生和僧人陆续来到中国。单是840年一次从中国回去的就有一百零五人。有些人在中国参加科举考试及第,并且在中国任职。而前往朝鲜的中国人也有人在朝鲜担任职务,有的僧人到朝鲜去传授佛法。
两国在科学上同样互相学习。中国医学知识在新罗时代就传入朝鲜。宋朝时候,中国又送去大批的医生、医药、医书,进一步密切了学术往来。朝鲜著名学者许浚等经过长期刻苦研究,参考朝鲜和中国的医书,在十七世纪初著成《东医宝鉴》,包括内、外、针灸诸科和药材的应用,影响很大。该书深受中、日医学界的重视。
朝鲜的印刷术也很发达。十世纪末,中国刻成的汉译大藏经印本传入朝鲜。十一世纪,朝鲜用了六十多年时间雕印了全部汉译大藏经。后来该书雕版被蒙古军队烧毁。十三世纪,朝鲜再次用精细的工艺将大藏经刻成,这部大藏经共有雕版八万六千六百张,一直保存下来,是佛教典籍中的珍贵版本。也就是在这个世纪,朝鲜继中国的胶泥活字印刷之后,已经用铜活字刊印书籍。十五世纪又开始使用铅活字。中国则在十三世纪发明锡活字和木活字,锡字难于着墨,未能推广,木活字广泛流行。铜活字和木活字分别流传到中国和朝鲜,促进了两国的印刷术的发展。
中朝人民的悠久往来使两国人民在历史上结下了友好关系。
第五章  十五世纪末以前的非洲
古代非洲概况  非洲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点三,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洲。浩翰的撒哈拉大沙漠,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红海,把非洲分割为两部分。
撒哈拉以北的非洲,包括今日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统称为北非。这儿曾是古埃及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希腊和罗马,阿拉伯和奥斯曼这些大帝国驰骋的舞台。到十五世纪以后,除摩洛哥以外,名义上都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北非各国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曾被认为是“洪荒僻壤,物鬼为祟之地”。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否定了这种历史的偏见。在苏丹、肯尼亚、乌干达、西非、刚果、津巴布韦和南非等地发现了不少远古人类的遗骸和大量的新旧石器时代物质文化遗存。在公元前几千年,这里的居民完成了新石器时代革命,学会了驯养动物和栽培农作物。刚果盆地的卢帕班文化,就是公元前 7000年的产物。苏丹的麦罗埃和尼日尔河的诺克文化遗址证明,大概在公元前一千年代,非洲黑人已经开始使用铁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断的迁徙,几个具有不同体质特征和语言的族系,到十五世纪已大体上定居在各自的地域。埃塞俄比亚人,皮肤呈深棕色,讲塞-哈语(Hamito-Semitic);马尔加什人,属蒙古人种,操马来语,定居在马达加斯加岛。非洲黑人为该地区主要居民,他们又可分为:苏丹族,肤色纯黑,分布在撒哈拉以南,赤道以北,从几内亚湾到埃塞俄比亚以西的地带;班图族,肤色浅黑,已南迁到几乎整个中非和东非,并在继续南徒;布须曼人和霍屯督人,操科伊桑语,居住在南非。除布须曼人和霍屯督人外,这些族系都建立过强盛的国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自古以来就同外界有着程度不同的贸易和文化联系。联系的渠道有三,即尼罗河通道、撒哈拉商路和印度洋航道。
古埃及通过尼罗河同苏丹(古代的努比亚)接触。埃及统治阶级曾从苏丹掠夺大量的木材、香料和奴隶;埃及商人曾循尼罗河上溯而后绕红海南下,远达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这条通道又是后来统治埃及的希腊、罗马和阿拉伯人同南方接触的要道。
撒哈拉沙漠在古时还没有变得象现在这样干旱。那时牧民常在一个个绿洲之间迁徙放牧,撒哈拉商道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沙漠中刻有战车的岩画说明,大约在公元前后北非和西非之间已有两条“车行道路”存在。一条北起摩洛哥,经过毛里塔尼亚伸展到尼日尔河中游,另一条从利比亚出发,经艾哈加尔高原,直达尼日尔河。直到欧洲殖民者入侵以前,撒哈拉商道始终进行着以黄金、柯拉果(西非产品)交换食盐(撒哈拉产品)和手工业制造品(北非或转运的亚欧产品)的频繁贸易。
在印度洋上,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5月至10月又刮起西南季风。阿拉伯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印度洋信风,航行到东非和印度。公元45年罗马的一个水手希帕努斯也掌握了信风用于航海的秘密。从此以后,不仅阿拉伯人、印度人,而且埃及人、欧洲人都航行到东非,购买香料、黄金和象牙。我国从汉朝开始,就通过中介人同东非进行贸易。到了宋代,中国商船已直接航行东非了。十四世纪,中国大旅行家汪大渊曾经搭乘商船,到 过桑给巴尔。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有四次到达非洲,访问了索马里、肯尼亚的许多地方。与此同时,东非一些国家也派使节访问中国。源远流长的中非友好关系,在殖民者侵入东非后遭到了破坏。
库施和阿克苏姆  非洲东北部的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很早就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出现了两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库施和阿克苏姆。
在公元前四千年代,苏丹东北部居住着努比亚人。埃及法老为了掠夺黄金、象牙和奴隶,经常侵入苏丹。大约从公元前2600年起,埃及人就在努比亚建立了固定的居留地,沿尼罗河建立泥砖结构的要塞,派遣总督和各种官吏统治努比亚。努比亚人不断起来反对异族统治。中王国时代第十二王朝的国王塞努斯特莱,率领大军镇压努比亚起义,抓到了一长串俘虏,其中有一个就是代表“库施”领地的。当中王国衰落时,努比亚人又掀起反抗埃及法老统治的怒涛,捣毁交易据点,赶走埃及人,宣布独立。但这次独立为时短暂。新王国的国王们大举南攻,深入努比亚腹地,占领了尼罗河大河湾的大部分地区。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①,努比亚最终摆脱了埃及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名为库施,定都那帕塔。公元前八世纪库施国王们征服了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的第二十五王朝,也叫努比亚王朝,迁都底比斯。不久,库施国王在埃及的统治受到亚述人的挑战。公元前七世纪中期,使用青铜武器的库施军队,被使用铁矛和利剑的亚述人打得大败,撤出埃及,退回那帕塔。
公元前530年左右,库施国王南迁,定都麦罗埃。它是非洲内陆的冶铁中心,也是一个内河港口城市。已经发掘的麦罗埃遗址至今还有两堆高达十余米的铁渣,以及铸造工具和武器的熔炉遗存。城内建有宫殿、金字塔和寺院,城东南耸立着一座刻有麦罗埃象形文字的太阳寺。这种文字至今还不能为人们所识读。麦罗埃同非洲内陆、埃及和西亚,可能还有印度都有贸易往来。
麦罗埃遗址
公元四世纪,库施在阿克苏姆的侵袭下衰落了。
古代非洲
阿克苏姆是埃塞俄比亚的古国。埃塞俄比亚人在公元三千年前已经开始农耕,创造了很高的文化。大约在公元七世纪,南阿拉伯人越过红海,移居埃塞俄比亚的东北部,沿着肥沃的丘陵和坡地,修建房屋、梯田和蓄水池。他们迁徙缓慢,持续时间很长。起初,移民臣服于“母国”。但是,年深日久,他们逐渐被埃塞俄比亚土著居民同化,削弱了同“母国”的联系。约在公元前二世纪,提格雷高地陆续兴起一些城邦,后来阿克苏姆王国异军突起,统一各部,成为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它向东渡红海,征服也门;向西南沿尼罗河推进,与库施迎面相撞,刀兵相见。公元350年①埃扎纳国王派军侵占麦罗埃,把这座繁华的古城变成了废墟。埃扎纳夸耀说:“朕追逐他们二十三天,杀死一批,俘虏一批”,“烧毁城镇上一切砖房和草屋,朕之军队掳走食物、铜铁,……毁坏庙宇中的神像,粮仓和棉花树。”经过这次洗劫,①关于库施立国的年代,有公元前750年说、800年说、950年说和1100年说。
①另说330年。
麦罗埃文明,包括它的文字从此湮没无闻了。
公元四世纪,阿克苏姆的奴隶制达到了繁荣的顶点。农业和畜牧业是生产的主要部门,都使用奴隶劳动。它向邻近国家掠取大量奴隶,用于建筑和各种生产部门。
阿克苏姆同欧、亚、非三洲均有贸易往来。它的商队深入尼罗河流域和邻近各地收购象牙、香料和黄金。《环航纪》说:阿克苏姆的“所有象牙都是从尼罗河以外的国家弄来的。”它经由阿杜利斯港同西亚、埃及和印度通商,同罗马以及拜占廷帝国保持联系,输出非洲的产品。
333 年,阿克苏姆国王埃扎纳皈依了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钱币和埃扎纳的铭文上出现了“万能的天主执掌天地间一切权力”
的基督教祷词,在钱币的一面压印了十字架。他的继承者在全国修建了许多壮丽的教堂和修道院。五世纪时许多受到迫害的叙利亚单性教派②神职人员,纷纷逃到阿克苏姆,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盛极一时。
六到七世纪,由于奴隶制内部的矛盾和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兴起,阿克苏姆开始走向衰落。
埃塞俄比亚和东非沿海城邦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对非洲的历史发生了重大影响。七世纪到十五世纪期间,伊斯兰教在北非和东非沿海广为传播,并渗透到西非内陆。阿拉伯人在640年占领埃及后,不断向马格里布和苏丹扩张势力。阿拉伯移民一股股地涌向东非沿海。
从七世纪末开始,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同阿克苏姆交战,公元710年夷平阿杜利斯,使阿克苏姆丧失了海上贸易门户,割断了它与亚、欧的经济联系。八世纪初,越过红海的阿拉伯移民,一方面在沿海定居,垄断印度洋上的贸易;另一方面他们深入内地,在阿特拉巴河和青尼罗河定居,建立了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丰吉王国,割断了阿克苏姆同努比亚各地的联系。阿克苏姆局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长期衰败不振。1270年埃塞俄比亚人建立了所罗门王朝。所罗门王朝统治时,埃塞俄比亚开始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土地属于领主和教会,耕种土地的农民必须服徭役和交纳实物地租。自然,奴隶制的残余仍然保存着,战争中的俘虏还被卖为奴隶。
东非奴隶市场
向东非沿海地带移居的阿拉伯人,先后建立了摩加迪沙①、马林迪①、蒙巴萨、基尔瓦,公元1100年左右已经远达莫桑比克的索法拉和科摩罗群岛。这些地方当时统称为“僧祇”国。但是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却始终未能渗透到内陆。
东非沿海的阿拉伯移民从事商业,从东非输出象牙、奴隶、黄金、铜和香料,输入亚洲和欧洲的产品,其中包括名贵的中国瓷器和丝绸。他们传入了香蕉和亚洲薯类作物。
东非沿海的城镇是中世纪的商业城邦,其中基尔瓦最为强大。相传阿里本哈桑(约1150—1225)在基尔瓦创立了“设拉子王朝”,也叫基尔②亦译“唯一真神派”,也叫柯普特派(Coptic),认为基督只有单一的神圣本性。阿克苏姆皈依的就是这一派的基督教。
①中国史籍中作“木骨都束”。
①中国史籍中叫“麻林”、“麻林地”等。
瓦王朝。它征服了东非海岸的一部分以及奔巴岛、桑给巴尔岛②、马菲亚岛和莫桑比克岛,控制了索法拉的黄金贸易。统治者称素丹,信伊斯兰教,“遵大食教度”。素丹对所征服的沿海城镇的统治者,征收税款,可能还有册封之权。在各城邦居民中,富人多为商贾,城邦附近居民从事农牧业。那里还保留着奴隶制的残余,战俘常“转卖与大食为奴,获价甚厚”,有时也送往基尔瓦的种植园从事奴隶劳动。
沿海城邦同内陆班图人有贸易往来,收购内陆出产的象牙、香料和黄金。无疑津巴布韦是一个黄金和铜的主要产地,而索法拉是黄金贸易的转运口。在津巴布韦发现的中国瓷器和钱币,说明东非沿海城邦起着内陆古国中转站的作用。沿海城邦的阿拉伯人同内陆的班图族人通婚,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了斯瓦希利语和斯瓦希利文化。
北非的阿拉伯化  阿拉伯人侵占埃及后,不断向西进攻马格里布③,先后占领了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710 年攻占丹吉尔,整个马格里布都并入了哈里发的版图。
阿拉伯人由于受到柏柏尔人的顽强抗击,起初没有大规模移民。来到马格里布的官吏、传教士和士兵,向柏柏尔人传播伊斯兰教,按照政教合一的原则建立各级统治机构,同时他们也和当地居民通婚。十一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向马格里布移民。同阿拉伯人杂居的柏柏尔人不仅改信了伊斯兰教,而且接受了阿拉伯语。远离城市的山区和游牧区,柏柏尔人则较长时期地保持着柏柏尔的文化传统。
当阿拉伯侵入前,马格里布各国内部的封建因素已经萌生。阿拉伯征服后,封建化的过程加速了。马格里布各国都归属于封建神权的哈里发国家,由哈里发任命的总督直接治理,向居民征收名目繁多的捐税。农牧民交纳的租税,有的达到全部产量的一半。
被压迫的农牧民,往往在纯洁伊斯兰教的口号下发动起义,反对阿拉伯贵族的统治。八世纪中叶的普遍起义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在北非的统治,马格里布先后出现了一些独立的封建国家。摩洛哥首先脱离阿拔斯哈里发的统治,建立了伊德里斯王朝。公元800年,凯鲁万的阿拉伯总督拒绝向哈里发交纳贡税,把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大部分组成了独立的阿格拉布王朝。十世纪初,什叶派信徒推翻阿格拉布的统治,建立了法蒂玛王朝。
在封建统治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在宗教外衣下的农牧民起义往往反复发生。不过,从十一世纪开始,领导纯洁和改革伊斯兰教的先知(马赫迪)大都出身于柏柏尔族了。穆拉比特①教派就是从毛里塔尼亚的桑哈贾游牧部落发源的。它的创始人伊本雅辛(?—1057)及其继承者向北征服马格里布,定都马拉喀什,建立了穆拉比特王朝。它一度侵占西非古国加纳,把伊斯兰教传入了黑人地区。
十二世纪,居住在非斯丹吉尔和休达附近的柏柏尔人部落,兴起了穆瓦希德①教派运动。1147 年攻占马拉喀什,推翻了穆拉比特王朝。十三世纪②波斯文桑给巴尔(Zanjbar)的音译。“Zanji”意为“黑人”,“bar”意为土地。在中国史籍中又转译成“层期”、“层拔”、“层摇罗”。
③马格里布(Maghrib),阿拉伯语意为“西方”,指北非西部,包括今突尼斯、阿 尔及利亚和摩洛哥。①穆拉比特(AL-Murabit),西班牙语为阿尔摩拉维德(Almoravid)。
①穆瓦希德(Al-Muwahid)西班牙语为阿尔穆哈德(Almuhad)。
穆瓦希德王朝衰落后,马格里布再度分裂为三个独立的国家,即统治摩洛哥的马林王朝,统治突尼斯的哈夫斯王朝和统治阿尔及利亚的阿卜德瓦德王朝。
加纳、马里和桑海  正象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化一样,尼日尔河和塞内加尔河是古代西非文明的发祥地。在塞内加尔河流域、在尼日尔河上游、在加奥地区、都发现过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在尼日尔河和贝努埃河汇合处的连绵几百里的广大地区,发现了大量“诺克祭祀小像”。精致的陶器头像,塑造了千姿百态的人物肖像。“诺克”文化大约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诺克祭祀小像”可能是公元前900年到公元200年间的产物。西非各族人民很早就从事农业,种植稻、黍,豆和块根植物。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200年开始使用铁器。在原始公社制瓦解的基础上,这一地区先后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国家。
加纳是已知的西非最古老的奴隶制国家。约在公元300年左右建立。八世纪时,索宁凯族统治者征服邻近各族,版图西达海边,东至尼日尔河,南抵塞内加尔河和包累河,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阿拉伯作家把加纳称为“黄金之国”,说“加纳国王是非常强大的。在他的国土上有金矿。在他的统治下还有别的王国。……在这些地区到处有黄金。”国王的头上、衣服上都有黄金装饰,他的马鞍、拴马桩、狗项圈都用黄金做成。按照规定,人民采到的全部金块,都由国王强行征收。加纳还实行人殉制度,国王死后,将奴婢们关在陵墓里殉葬。
加纳的首都也叫加纳,位于今毛里塔里亚的昆比—萨拉赫村。它由两个市镇组成。一个叫“穆斯林”镇,是一个商业区,有十二座清真寺。另一个叫“加巴”,意思是“丛林”,离穆斯林镇约十公里。这里是宫廷所在地,街道整齐美观,王宫建筑壮丽豪华,由一座宫殿和一些圆拱顶的府邸组成,四周环绕着一道围墙。
昆比—萨拉赫是一个贸易中心,同撒哈拉沙漠的牧民,和地中海沿岸国家有着贸易往来。阿拉伯商队穿过撒哈拉沙漠来到加纳,用盐、布匹、马和杂货,交换黄金、象牙、柯拉果和奴隶。阿拉伯商人或者加纳的中间商常到边境地区从事“哑巴”交易。阿拉伯作家写道:“商人们一到这条分界线,便把货物和布匹放在那儿,然后离开;于是,苏丹人带着黄金来了,把黄金放在商品旁边,然后也离去。这时,商品的主人又回来了,如果对他们所看到的认为满意,他们就取走。如果不满意,他们再一次离开,于是,苏丹人又回来提高价钱,直到这个买卖成交为止。”加纳国王对输出和输入的货物课税,获得巨额财富。
加纳王国分为若干领地,设总督协助国王治理;还有一些附属国,由当地酋长治理。国王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藉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进行对外战争。公元990年,加纳征服了撒哈拉沙漠中的重要商业和军事要地奥达果斯特。在伊本亚辛的领导下,阿尔摩拉维德人在1054年夺回该地,1062年一度占领加纳。
阿尔摩拉维德人破坏首都,掳掠各地,割断了连接昆比—撒拉赫与各地的经济纽带。1087年复国后的加纳王国已经衰败不振。1203年从索宁凯人分裂出去的苏苏人占领加纳。不久,马里王国又打败了苏苏人,灭掉了加纳。
马里原来附属于加纳。十一世纪在尼日尔河上游、巴科伊河上游和贝莱杜古地区,马林凯族建立了马里国家,信奉伊斯兰教。松迪亚塔(?—1255),是马里王国的真正创始人。他组建了一支精悍的军队,兼并尼日尔河上游各个部族。1235年在基里纳打败苏苏人的军队,吞并加纳。他建立了有效的行政机构,设置总督统治各地;垄断原来由加纳控制的黄金贸易,发展农业。
曼萨谟萨(?—1337)统治时期,马里疆域西起塞内加尔河河口,东至尼日尔河大河湾,北接撒哈拉大沙漠,南界沃尔特河地区,繁荣富庶,盛极一时。谟萨依靠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在1324—1326年作了一次到麦加的豪华朝圣。前面由五百名各执一根六磅重的金棍的奴隶开道,后面跟着驮载黄金的一百头(一说八十头)骆驼。他沿途挥金如土,致使开罗金价下跌百分之十二。他回国后,聘请阿拉伯建筑师,在加奥和廷巴克图修建了许多清真寺和图书馆。
迭内大清真寺
十五世纪,桑海取代马里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桑海人起源于达荷美北部,七世纪左右沿尼日尔河,向上游迁移。约公元890年建立了加奥城。随着加奥在经济、政治上重要性的增长,桑海人力图摆脱马里的控制。他们乘曼萨谟萨去麦加朝圣之机起事,但未成功。到桑尼阿里(?—1492)时,终于实现了脱离马里自立的任务。他毕生东征西讨,占领了廷巴克图和重要商业城市迭内,并一度侵占马里王国首都。
1493年,穆罕默德杜尔推翻了桑尼王朝,开创了阿斯吉亚王朝。阿斯吉亚穆罕默德(1493—1528年在位)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所改革,开始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在军事上,他建立常备军,代替加纳、马里王国实行的战时征集制度,并在尼日尔上建立了一支小舰队。他继续桑尼阿里的扩张,使桑海王国的疆土超过了马里,西起塞内加尔河下游,东至艾尔高原,南起塞古,北达中央撒哈拉。在政治上,他把全国划分成四个小王国和许多行政区,建立了完整的行政管理和税收制度。他推崇伊斯兰教,鼓励文化事业,吸引了不少阿拉伯神学家、科学家、医生和建筑师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使廷巴克图变成了西非的伊斯兰教和文化中心。廷巴克图建于十三世纪,后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它的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市内仅裁缝作坊就有二十六所,每所约有五十名学徒。设在这里的桑科尔大学有几千名学生,他们除学习《古兰经》外,还研习法律、文学、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和外科学。
桑海盛行奴隶制度。奴隶来源于战俘和买卖,奴隶也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和转让。阿斯吉亚达乌德曾“得到五百名奴隶”。奴隶大量使用在农业、手工业劳动上。奴隶的劳动由专门的监工(“凡发”)管理。每个监工管理的奴隶数目自一百个至二十个不等。在西非奴隶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以后,在奴隶制社会内部已经出现了封建制的因素,许多奴隶开始变为“隶农”。他们被固定在土地上,缴纳实物地租。
阿斯吉亚穆罕默德顺应社会的发展,在经济上作了许多重大改革。他除了统一度量衡,改良农业生产外,还厘定了实物地租标准。经过这次改革,虽然奴隶的后裔仍旧是奴隶,但他们可以得到一定的权利,他们的社会地位日益接近于农奴。
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是著名的南非古代文化中心。它以雄伟的花岗石建筑闻名于世。津巴布韦古城遗址位于今津巴布韦共和国维多利亚镇东南十七英里处。其主要建筑有“卫城”和“围场”。“卫城”建在山坡上;“围场”建在山谷里,长约九十余米,宽约六十七米,围墙高达九米多。古城遗址还有高塔、神庙、各种住宅、库房、水井和排水沟等。遗址内还发现了中国十三到十五世纪的瓷器和铜钱。在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建筑遗址。
大津巴布韦遗址
津巴布韦城大约建于公元500年左右,最初可能是古鲁乌斯瓦王国的宗教中心,后来可能一度成为莫诺莫塔帕王国的首都。
莫诺莫塔帕王国(或称姆瓦纳莫塔帕)在十四到十五世纪达于全盛,统治着津巴布韦以及莫桑比克和博茨瓦纳的一部分。境内有发达的农业和冶金业。山坡梯田绵延很广,开采金和铜的矿场有六、七万处之多。王国同东非沿海进行频繁的贸易,用铜、金、象牙交换来自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地的丝绸、棉布、瓷器、玻璃器皿。
莫诺莫塔帕国王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家的一切,名义上都归国王所有,臣民用公牛交纳赋税。国王对臣民有生杀之权,他出巡时,臣民必须回避。首相、鼓队长、巫医生,辅佐国王治理国家。全国分为若干地区,各地酋长和藩臣的权力由国王赋予。王位继承人由王族选举产生。
16世纪以后,莫诺莫塔帕王国象东、西非许多沿海国家一样,遭到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干涉和侵袭,日益陷于遭受欧洲殖民者压榨的悲惨境遇。 第六章  十五世纪末以前的美洲
印第安人  美洲的印第安人究竟是土生土长的,还是从别处迁移而来,他们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究竟经历了怎样一个历史过程,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完全合乎科学的解答。这是因为印第安人几乎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文字记载。历史学家主要是根据考古资料和殖民者的耳闻目睹的记载作出种种判断和推测的。
印第安人这个名字本身就不够科学,因为哥伦布把他所发现的美洲误认为是印度,因而把那里的土著部落也称为印第安人(意即印度人或印度的居民)。关于印第安人的来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来自非洲,也有人说来自大洋洲或欧洲北部,甚或把他们说成是犹太人的一支;还有一些人则坚持印第安人历来就生活在美洲的说法。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印第安人并不发源于美洲,因为在美洲还未发现早期人类遗骸的化石。他们属于蒙古利亚种,本来居住在亚洲东北部。大约从公元前四、五万年开始,他们穿过现在的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然后再慢慢由北而南,逐渐扩散到整个美洲。从自然条件来讲,当时白令海峡不过九十六公里宽,中间还有小岛,无论经海面或冰上都是可以通行的。而且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研究结果认为,白令海峡是公元前一万五千年左右才成为海峡的。
当哥伦布发现美洲时,据说印第安人已有八百万到三千万左右(一说是一千四百万到四千万)。这些数字当然很不精确。但是当时印第安人的农业水平确实很高,他们种植的粮食作物就在二十种以上,特别是玉米的变种很多。有这样多品种的粮食作物,说明当时生活在美洲的印第安人一定数量相当可观。
印第安人分布广泛,种族复杂,难以确计。举他们中间最重要的说,大体上在极北有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境内有阿塔巴斯干人和阿尔贡根人;在美国境内有易洛魁人和达科他人;在拉丁美洲则有阿斯特克人、托尔蒂克人、玛雅人、加勒比人、印加人、阿拉瓦人、瓜尼拉人和阿拉乌干人等。
印第安人从事采集、渔猎、游牧和农业,他们的生活方式很不一样。在北美洲,只有西南部和东南部一带的印第安人懂得农耕。在墨西哥、中美洲和秘鲁,印第安人不仅从事农业,而且还经商和建造城市,形成非常繁荣的文明中心。
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三大中心
印第安人的社会结构也非常复杂,大体上说还处于部落公社的阶段,不过在某些地区似乎也出现了阶级社会的萌芽。通常每个部落都聚住在同一村落里,有些大的部落则往往包括几个村落,甚至还出现了部落联盟。在部落里没有分配土地和处理公共事务的议事会。耕种是集体的,劳动成果平均分配。部落里的成员都是平等的,酋长和首领由议事会选出,他们并不享有特殊的权利。
早在欧洲殖民者入侵以前,印第安人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他们在农业、建筑、天文学、数学和医学上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玛雅人、阿斯特克人和印加人居住的地区形成印第安人的三大文化中心。它们散布在从北美到南美的广大地区,是人类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一个组成部分。
玛雅文化  玛雅文化的策源地在墨西哥的东南部和危地马拉的中部。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年到一千年,玛雅人就在这个地区生息和劳动。他们最初活动的中心是在这个地区的南部,四世纪到十世纪,那里的文明达到极盛时期。但是九世纪末和十世纪初,原来在那里的大城市忽然消失了,那里的玛雅人向北迁移到了尤卡坦。为什么进行这样一次大迁移,至今还是个谜。看来很可能是刀耕火种的办法造成了地力的贫瘠,随之而来的饥馑迫使他们背井离乡,迁往他处谋生;也很有可能是异族的入侵造成的。玛雅人在尤卡坦创造的文明在十三世纪中达到了最高峰。它经过两百多年的昌盛时期。后来,玛雅文化渐趋没落。西班牙殖民者在1511年到达尤卡坦时,玛雅文化的第二个阶段已告结束。
玛雅人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新世界的希腊人”。
在农业上除玉米外,玛雅人还种植蕃茄、南瓜、甜薯等作物,此外他们还培植各种果树和种植棉花。玛雅人长于建筑和艺术,留下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庙宇、陵墓和丰富多彩的雕刻、壁画。其中博南帕克的壁画已成为世界艺术的宝藏之一。公元八世纪中,玛雅人已筑有一百多个大小城市,形成了广大的商业网,不仅在内部广泛进行贸易来往,而且还和南美的印第安族建立了商业上的联系。
在数学上他们采用的是二十进位,而且早于欧洲人好几百年知道了“零”的概念。最令人惊讶的成就是在天文学上取得的。玛雅人把一年分成十八个月,每月二十天,另加五天,共计为三百六十五天,这已经非常类似现代的历法了。他们还有自己的纪元,它是和神话中的一个年代联系在一起的。玛雅人依靠肉眼的观察,知道月亮和行星运转的周期。
玛雅神庙
玛雅人已经有了近乎古埃及、中国、巴比伦文字体系的象形文字。他们每隔二十年就树立一块石碑,并用象形文字在上面刻述各种历史事件。玛雅人还用树皮制成的纸和鞣制过的鹿皮写书。他们曾留下大量的手抄本,可惜除三本外都被西方殖民者销毁了。到目前为止,玛雅人的文字还没有被学者全部释读出来。
根据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者所作的种种记载来看,玛雅人在社会发展上比其他印第安人处于更高的阶段。社会的上层是贵族和祭司,下层则是公社成员和奴隶。贵族已有权占有世袭领地和剥削奴隶劳动。当时占有奴隶的现象已很普遍,战俘则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在农村中公社依然存在,保留了许多氏族制度的残余。但公社成员已经要承担从耕地到纳税的许多义务,战时还要供应军队。
印第安人城市特奥迪华堪遗址(今墨西哥城以北)
阿斯特克文化公元后的头几个世纪,在现在的墨西哥中部已有较为发达的文明。那里的印第安人兴建城市、神庙和金字塔。公元八世纪左右,托尔蒂克人统治了那个地区,继他们而起的是阿斯特克人。阿斯特克人开始进入墨西哥谷地的时间,说法不一,有的说最早始于十一世纪,有的说在十三世纪初。可以肯定的是大约在十四世纪初,他们已进入墨西哥谷地的特斯科科 湖。他们定居在特斯科科湖畔,并且于1325年开始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即今之墨西哥城)。他们征服了那里的各个部落,建立起庞大的部落联盟。
在文化上,阿斯特克人是在托尔蒂克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受玛雅人的影响。他们在农业、建筑、艺术上并无多大的特色,但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阿斯特克人能种植玉米、豆类、西红柿等多种作物。他们还是很精巧的手工工匠,能制作金、银、铜器和进行纺织。他们花了几百年时间修建起来的金字塔高达四十五米多,覆盖面积约八千四百平方米。环绕在它的周围还有七十八座较小的建筑物。墨西哥城就是以这一巨大的建筑群为中心的,在西班牙入侵时城市的居民约为二十到三十万,超过了同时期伦敦的人口。他们的建筑艺术还体现在特斯科科湖中的大堤上。大堤长达十六公里,装有复杂的水闸,既可以控制湖的水位,也可以在干旱时作为周围居民的水源,工程浩大。
阿斯特克人仅能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但已能制作书籍;在历法上主要还是沿袭玛雅人计算时间的方法。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在医学上的创造。他们已能使用各种药草,如用奎宁治疟疾,用洋地黄治心脏病,还知道一种名叫“亚乌特利”的麻药,并用土法进行麻醉,这方面的知识要远远超过当时的欧洲人。另外从遗留下来的图画来看,他们对人体的构造以及各种器官的作用也已有了十分确切的知识。
阿斯特克人有两个最高的统治者,一个叫特拉卡特库赫特利主管军事和宗教,另一个叫西华夸特尔主管行政,而后者又是服从前者的。这两个最高统治者都依靠各部落产生的议事会协助进行统治。
阿斯特克人社会的基础仍旧是氏族。土地还是公有的。但是也出现了土地私有制的萌芽,即在新征服的地区,有功的战士可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并且世代承袭下去。由于阿斯特克人连年征战,这种私人占有的土地就越来越多。另外战俘成为奴隶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社会内部的分化变得明显起来。再加上贸易的发展,财产上的差别也日益显著。在西班牙人入侵时,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界线已经很清楚了。
印加文化早在玛雅文化和阿斯特克文化形成前很久,印第安人的奇楚阿族、艾马拉族和莫提卡族就散居在安第斯山的各个谷地了。他们在那里活动,并且创造了各种文化。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到1000年左右,便出现了查文文化①。公元五至七世纪又出现了莫契卡文化②,那时印第安人已经发明了银和铜的合金。十至十三世纪是提奥纳科文化③,到十四世纪又形成奇穆文化④。印加人的文明就是在这一系列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印加人本是生活在智利北部和哥伦比亚南部的一个印第安人部落,他们大概在公元十三世纪才进入库斯科地区。在这以后的三个世纪里,印加人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和领地,到了十六世纪初他们控制的地区已从哥伦比亚的南端延伸到智利的中部,甚至深入巴西荒原和阿根廷北部,据信在这一广大地区居住的印第安人就可能有四百万到六百万。印加人能攻善守,以显赫的①查文位于秘鲁中部的河谷,由河谷得名。
②莫契卡文化的发源地在秘鲁北部海岸的许多小河谷内。
③提奥纳科文化发源于的的喀喀湖地区,最近在那里发现了公元前一千年建造的天文台。
④奇穆文化起源于秘鲁北部海岸。
武功获得了“新世界罗马人”的称号。
印加人的农业很发达,他们会修筑梯田,还懂得在田里施肥,并建造了包括沟渠和导水管在内的良好灌溉系统。印加人能培育四十多种农作物,其中主要的是玉米和马铃薯。在建筑上,印加人充分利用了山中多石的条件,他们的房子全是用修得很好的四边形石块一层一层很巧妙地搭起来的。他们在库斯科建造的太阳庙美丽壮观,至今仍闻名于世。
印加人在制作金、银、铜器方面具有十分高超的技巧,在库斯科印加“王”花园中用金、银制作的花朵看上去美丽鲜艳,和自然界的鲜花没有什么两样。
印加银羊驼和骆马雕像
印加城市遗址
印加人的才能突出地体现在筑路和交通管理方面。两条主要的道路由北而南,纵贯印加人控制的地区,长达二千四百到三千二百公里。其中的一条沿海岸而下,另一条则平行越高原而过。从这两条干道又分出许多小道把首都和境内最偏远的地区都加以连接。道路宽达四至五米,路面平坦坚固,两旁还往往种有果树。在道路穿过沙漠、沼泽地带或越过峻岭时都需要很高的筑路技术。印加人能建造很坚固的吊桥,使他们的道路能穿过急流险滩,深入到境内的每一个角落。沿路还设有传递消息的驿站,在关口和险要地带则建有要塞和烽火台,遇有战争或紧急事件,各地都可闻风而动。
印加人既没有象形文字,也没有画图文字,他们是用绳记事的。最近曾发现印加人的长达七十多米的记事绳。
印加社会的最顶端是印加“王”,他是宗教、军事和行政的首领。印加人的贵族分大贵族和小贵族:大贵族产生于印加部落本身,小贵族都选自被征服部落的酋长。所有的僧侣、官员、军事长官都要从贵族中选拔。贵族和人民之间的界线就非常清楚。所有二十到五十岁的男人都必须义务劳动,并缴纳各种赋税。税收并不轻,不过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现象还不太明显。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