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听南怀瑾讲《论语》

_4 张保文,许庆元 (现代)
第二个月开始,他和两位主管取得了共识,两位主管时常在晚上到厂长的家里喝茶,报告厂里一些员工的小习性、特殊的个性或是近况。
上班的时候,只见厂长四下走动。
当他看到管仓库的小姑娘就说:“嗨!张小姐,我曾经看到你的男朋友在工厂门口等你,他好帅啊!高挺的鼻子,和你好相配。”——其实他并不曾遇到过张小姐的男友。
“喂!小李,听说你的儿子功课很棒,他的头脑一定是像你一样很聪明。”碰到技术室的小伙子,他又打招呼。
新厂长经常和大伙儿一起在餐厅用餐,一边吃一边将两位平常管理大家很严的主管在生活上的一些小缺点讲出来,两位和厂长已有共识的主管在一旁听到自己的事只是傻笑。
这样一来,基层员工们觉得受到了领导的特别关注,有些受宠若惊,感觉非常开心,而且大家听到厂长挖苦主管,自然也很痛快。
没过多久,工厂上上下下都打成了一片,新厂长的管理改革政策也获得了普遍的支持。这位具有管理专长的厂长给我们的启示是:和下属打成一片,和他们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能够提高下属工作热情,使企业上下同心协力,增强组织凝聚力,能显示领导者的人情味。
第六讲 做上级与做下级的学问 身先士卒与居安思危(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论语·子路》
南先生认为,所谓“先”,就是在“为政”的原则上做领导人,一切要为人之先。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要想赢得下属的追随就应当以身作则。
德鲁克认为,通过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并在重要事情上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领导者就会成为人们仿效的榜样。
麦克唐纳海军上将在海军服役了42年,最后在大西洋盟军统帅和大西洋地区美军总司令的职位上退休。有一次他向来自各军种的高级将领谈到领导问题时提出:“设定路线,然后带头走。假若你这样做,你得计算你带头的距离——保持领先一步。”美国海军陆战队和以色列陆军的指挥官都有一句座右铭——“跟我来!”这句话表明了富有领袖气质的领导者应持有的领导方法。
以色列陆军对带头指挥抱着特别认真的态度,在作战时指挥官都在最前面。以色列军队的格言是:“假若你是军官,这就是你付出的代价,你必须走在最前面。”
以色列人在战场上也是这样做的。每次作战时他们都实践这一理论。尽管因此军官的伤亡占全世界陆军的第一位,他们仍然如此做,因为他们知道领导者必须走在部属的前面。正因为这样,以色列拥有了一支上下同心的常胜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阿瑟将军下属的米诺赫尔将军说:“我怕总有一天我们会失去他,因为在战况最危急的时候,士兵们会发现他就在他们身边。在每次前进的时候,他总是戴着军帽,手拿着马鞭,和先头部队在一起。他是激励士气的最大资源,这个师都忠于他。”正因如此,麦克阿瑟年仅38岁就升到准将。
所谓“劳”,就是领导者不要让下属陷入安逸的环境中,要使之“劳”。一个人所处环境好,什么都安逸,就非常容易堕落。民族、国家也是这样。所谓“忧患兴邦”,艰难困苦中的民族往往是站得起来的。所以古代许多为政的人都善于运用“劳之”的原则,使得下属官吏、百姓没有机会耽于逸乐。“劳”包括了勤劳、劳动、运动等许多意义。
明成祖朱棣以身作则,时刻砥砺下属不要安于逸乐。朱棣当上皇帝后,事无巨细一概过问,由于事情管得过多,有些应接不暇。他认为,皇位得来不易,应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事事都应过问,唯恐有所失误。
一天,朱棣在右顺门看四方奏牍,精神过度集中,御案上一个镇纸金狮被碰到案边,险些掉到地上,站在一旁的给事中耿通连忙上前将镇纸金狮往里边移了移。朱棣这时才发觉,立刻同刚阅读奏折上的国家大事联系了起来:一个小小的东西,放在不稳定的地方就危险,放在稳妥的地方就安全。他指着那尊镇纸金狮感慨道:“天下是最重要的大器更应放在安全的地方,怎么可以放在危险的地方呢?即使天下太平,也不可忘了危险。所以在小事上必须谨慎,小事上如果不谨慎,长此以往,就可能招致大的祸患。”
为了天下这一“大器”,朱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处处克己,以求天下之治。他把大臣送上的《大学正心章讲义》反复读了多遍,特别欣赏其中静心寡欲的道理,认为做皇帝的尤其不能有所好乐,应该尽量做到心静而虚。
由于上朝时忙于政事,来不及静思,退朝后则容易放松自己,朱棣便经常默坐冥想,以管束自己的欲心。他将欲心与天下联系在一起:“为人君,但于宫室、车马、服食、玩好无所增加,则天下自然无事。”一想到天下,他顿时警觉起来,克己之心便占了上风。
一次,朱棣派宦官去山西采办某物,但事后后悔,立即下令停办。外国使臣朝贡玉碗,他拒而不受,让礼部赐钞遣还。对于这类平日不用、府库中又已有的东西,尽量限制,免得人们察其所好争相进献,于国事无益。
第六讲 做上级与做下级的学问 身先士卒与居安思危(2)
朱棣的生活很俭朴,有时候上朝穿的内服都破旧了,甚至衣袖外露,补补还穿,侍臣看到后常赞颂其“圣德”。朱棣这样做,是给大臣们看的,还是怕宫中奢侈,百姓生怨而致使天下不稳。
朱棣每年只有正月十一至正月二十这短短的10天休息日,其他时间几乎没有假日。
朱棣居安患危、以身作则的冶国方针与孔子“先之,劳之”的为政主张是一脉相承的。美国前副总统林伯特·汉弗莱说:“我们不应该一个人前进,而要吸引别人跟我们一起前进。这个试验人人都必须做。”这就是说,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一切为人之先,用自己的修养和思想影响身边的人。
第六讲 做上级与做下级的学问 “使民以时”的用人策略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南先生指出“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这从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多,所以孙子兵法讲时讲势,也有讲用势之道。在因势用人这方面,汉高祖刘邦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刘邦用人学问中最独到的一点是,他通常能根据不同的时期与形势采取不同的用人策略。这从他对韩信的态度和使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当势力薄弱时,卑躬屈膝。韩信初到汉营时还属无名小卒,刘邦看不起他。但当他听萧何说韩信是一个大将之才,可以帮助他打天下时,马上放下了汉王的架子,筑了一个高台,举行隆重典礼,毕恭毕敬地拜韩信为大将,并向全军宣布:“凡我汉军将士,今后俱由大将军节制,如有藐视大将军、违令不从者,尽可按军法从事,先斩后奏。”刘邦那种谦恭卑顺的样子,令全军上下莫名其妙。
当形势不利时,慷慨让步。汉高祖四年,这时刘邦在成皋战场失利,急需把韩信、彭越等部队调来支援正面战场。不料此时已攻占齐地的韩信派使者来,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以镇守齐国。刘邦大怒道:“怪不得几次调他一直按兵不动,原来是想自己称王!”这时正在一旁的张良、陈平赶紧用脚踢了他一下。刘邦恍然大悟,急忙改变口气对韩信的使者说:“大丈夫平定诸侯,做王就该做真王,为何要做假王呢?”于是派张良为特使正式封韩信为齐王。韩信受封后,果然高高兴兴地率兵来参加正面战场作战。
当功成名就后,心狠手辣。刘邦称帝后,大封自己的同姓子弟为王,同时认为那些在战争年代封的异姓王公居功自傲、藐视皇帝。刘邦决定先拿韩信开刀,除掉异姓王。高祖六年,刘邦宣称巡游云梦泽,约定在陈地会晤诸侯。当韩信奉命到来时,刘邦以有人告他谋反为由令武士将其拿下。当韩信申辩时,刘邦厉声说:“有人告你谋反,你敢抵赖吗?”把韩信押回洛阳后,因查无实据,刘邦便把他降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吕后洞悉刘邦的心意,在一次刘邦出京时把韩信诱到长乐宫杀掉了。
刘邦在历史上无疑是独树一帜的——他不像曹操、李世民那样文韬武略兼而有之,身先士卒,垂范天下;也不像康熙、朱棣那样借助龙脉相承,挟先人之余威而君临天下——他所凭借的只是一门因势用人的用人之术。他把用人权谋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与运用,能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处境遭遇来确定自己的用人策略。
领导者要灵活机动,这是在用人策略上的“时”。当然,领导者在用人的时候在道德上也要知道“时”,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使民不以时”了。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是道德的修养,也是学问。
第六讲 做上级与做下级的学问 视卒如子与士为知己者死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论语·八佾》
南先生指出,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原则,一个时代到了衰落的时候最怕在上面的领导以及各级主管对人不宽厚。为礼要敬,并不是只限于下级对上级行礼要恭敬,上面对下面的爱护也被包括在礼的范围之内。敬就是都要做到诚恳、真挚,做长官的对部下的爱护关怀也要有诚敬之心,假意的关怀只会让属下离心离德。
“临丧不哀”,到殡仪馆吊丧,没有一点哀戚之意,毫不相关,何必去呢?这个“丧”是狭义的,至于广义的,对于某一件沉重的大事,假如没有沉痛的心情,也是属于“临丧不哀”。所以他说,像这个样子的社会就没有什么可看了。这是孔子感叹当时文化思想的衰落。
居上要宽、真诚待人在古代军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爱带兵,视卒如子,关心体贴士兵的生活疾苦,从而形成上下级之间“亲而不离”、“信而不疑”、情同父子、亲如手足的上下关系。以这种官兵关系为基础,在两军阵前厮杀之时才能唤起手下士兵拼力死战的感情,正如《孙子兵法·地形》中所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据历史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常屈尊礼贤,关心下属的生活疾苦。大臣李晚年得了暴病,药方上说需用“胡须灰”做药引方可治愈。李世民知道后,“乃自剪须,为其和药”,李被感动得“顿首见血,泣以恳谢”。大臣马周患了重病,李世民不但派名医去治疗,而且“躬为调药”,让皇子“亲临问疾”,可谓关怀得无微不至。贞观末年,唐朝发动对外战争,某大将在出征时为弩矢射中,李世民“亲为之吮血”,将士闻之,莫不感动。甚至普通士卒有了病,他也要“召至御前存慰,付州县治疗”,士卒深受感动,都誓死为其效力。
“士为知己者死”,领导者视卒如子,对下属的疾苦时刻在心,才能赢得下属爱戴。因此,如果要抓住下属的心,就要从内心出发去关怀下属,不必专门花费精力和时间,只需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真诚以待,就能打动人心。
关心下属疾苦,就要让自己站在下属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下属着想。古代的贤德之君,吃饱时能够想到有人在挨饿,穿暖时能够想到有人在受寒,安逸时知道有人在辛勤劳作,懂得民间疾苦才能治天下。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基本已不再为吃穿发愁,但不幸的人往往各有各的不幸,为上者应体恤下属、真心关切,才能使得上下一心、同舟共济。
第六讲 做上级与做下级的学问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论语·宪问》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孔子说,孟公绰这个人,要他做赵、魏大国中的大老,是十分合适的人选,其才能、学问、道德都适合担任此职;但是如果滕、薛两个小国家请他做大夫,要他在实际政务上从政则十分不当。
结合现实,南先生指出:有许多人担任要职出类拔萃,但是要他改做实际工作,去执行一个具体任务,则未必能够完成。有的人学问好、有见地,能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建议,但让他去实际从事行政工作,却发现其无法胜任。有的人实际工作做得很好,但将他提拔到高一级的地位,反而让他无所适从。所以,作为领导,知人善任是一门学问;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对自己的认识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要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这是说人的智慧水平有差别,有上、中、下三等之分。中人以上的资质,可以告诉他高深的理论;至于中人以下的资质,对他们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不妨作低一点的要求;但中人以下的人,他们的成就又不一定永远在中人以下,只要努力,最后的成就和中人以上的会是一样的。
身为领导,对部下首先要有透彻的了解,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以达到人事相宜的效果。教育的原理也是一样,因材施教才能各尽其能。一个公司只有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人得其位,位得其人”。作为一个领导者,对员工的才能、兴趣了解于胸,才能针对某项特定的工作选择适合的人选,追求人与事的统一。
管理学上一条著名的定理是“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知人善任,让自己的下属去做他们适合的事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许多成功人士都善于识人,又能够把人才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这是管理好下属的良方。许多领导者往往常感叹手下无人可用,其实在很多时候不是手下没人,而是没有把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第六讲 做上级与做下级的学问 不贪功,不推过(1)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论语·雍也》
在战场上打了败仗,哪一个敢走在最后面?孟之反则不同,他让前方败下来的人先撤退,自己一人断后,快要进到自己城门时才赶紧用鞭子,抽在马屁股上,超到队伍前面去,然后告诉大家说:“不是我胆子大,敢在你们背后挡住敌人,实在这匹马跑不动,真是要命啊!”
南先生对孟之反十分推崇,认为他善于立身自处,怕引起同事之间的摩擦,不表功自己,自谦以免除同事之间彼此的忌妒,以免损及国家。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当像孟之反一样,时刻体察自己的下属,不揽功,不诿过,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追随。
某公司的营销主管李卫善听取下属的意见,经常说这样的话:“这看法不错,你将它写下来,这星期内提出来给我。”下属们听了这话很高兴,踊跃地做各种企划,争着提意见。其中的大部分也都为李卫采用了。然而,每一次发表考绩,这一切却都归功于李卫一人。一年后,部属就都叛离了李卫。
李卫感到很迷惑,不了解下属叛离的原因,心想:“是他们的构想枯竭了吗?那么再换些新人进来吧!”于是和其他部门交涉,调换了几个新人。
一进来,李卫就向他们提出一个要求:“我们营销部传统上是要发挥分工合作的精神,希望大家能够同心协力提高营销部的业绩。”然而,并无人加以理会,众人心想:“营销部的功绩,最后都归于你一个人,你老是抢别人的功劳,一个人讨好上司。”
像这样,将部门内的成绩完全归功于自己,是领导者很容易犯的毛病。任何工作绝不可能始终靠一个人去完成,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协助,你也要表现出由衷的感激,绝不可抹杀部属的努力。作为一个领导者,这是绝对要牢记的。
一个让下属信任追随的领导者既不会独占功劳,也不会诿过于下属,他们在下属的心里就像一棵可以乘凉的大树,是他们真正可以依靠的靠山。
秦穆公主动揽孟明视之过,深责自己,三年后君臣齐心协力雪洗耻辱,就是一个领导者主动为下属揽过的好例子。
公元前628年冬,秦国驻郑国的大夫杞子派人回国,秘密向秦穆公报告说:“郑国人信任我,把都城北门的钥匙交给我保管,这是我国用兵的大好机会。如果您派一支军队来突袭郑国,我们里应外合,一定可以占领郑国,借此扩大疆土,建功立业。”秦穆公听了喜出望外,立即决定调动大军,袭击郑国。
秦国老臣蹇叔老谋深算,权衡利弊后,坚决反对出师郑国。他认为,秦郑两国距离遥远,调动大军长途跋涉,必然精疲力竭,元气大伤。而郑国则可按兵不动,精心准备。精力充沛、援应丰足之师待疲惫之师,自然就会占上风。再说,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浩浩荡荡的军队千里行进,郑国怎么会不知道呢?其他诸侯国也不会坐而视之。一旦兵败,其他诸侯国也会小看秦国。因此,蹇叔力劝秦穆公不要发兵。
求功心切的秦穆公对蹇叔的话不以为然,坚持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攻打郑国。蹇叔老泪纵横,对孟明视说:“我只能看到大军出发,再也看不到你们回来了。”事实果然被蹇叔言中。
次年2月秦军到滑国,郑国人弦高贩牛途经滑国,料定秦军将袭郑,遂一边假托奉郑君之命犒劳秦军,一边派人回国报信。孟明视等人认为郑国早有防范,遂放弃攻郑,灭滑后撤军。另一方面,晋襄公及其谋臣先轸认为秦攻郑之举是对晋国霸主地位的挑战。晋襄公决定待秦军疲惫会师之时在山伏击,并遣使联络附近的姜戎配合晋军作战。4月初,晋襄公整顿人马,亲自出征,在山一带大败秦军,俘获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幸好嫁到晋国的秦穆公之女文嬴巧施计策,劝晋襄公放回了孟明视等人。
秦军大败的消息传到秦国,秦穆公认识到自己贪心过重,急于求成,劳顿三军,险些折损三将。此时,若秦穆公为顾忌脸面死不认罪,而给三军定罪,面子自然可以保住,但从此民心必会不服,也没有哪个甘愿为自己卖命了,如此怎可坐稳江山?相反,如果他勇于承担责任,揽过于己,不但可获明君之称,更可收买人心,增强士气以重整旗鼓。因此秦穆公身穿素服,来到郊外迎接三人,见面时放声大哭:“我不听蹇叔的话,使三位受到如此侮辱,这都是我的罪过啊!”孟明视等人叩头请罪。秦穆公说:“这是我决策失误,你们何罪之有?我又怎么能用一次过失掩盖你们平时的功绩呢?”之后他对群臣又说:“都是我贪心过重,才使你们遭受此祸啊!”秦穆公承担下全部责任,感动了群臣,三帅更是力图回报,欲雪国耻,整顿军队,严明纪律,加紧训练,为再次出征做准备。果然三年后得以复仇。秦穆公爱护下属,勇于揽过,不找替罪羊开脱自己,这对调动部下积极性,团结上下极为重要。
第六讲 做上级与做下级的学问 不贪功,不推过(2)
不诿过于下属,是领导者赢得人心的法宝。
第六讲 做上级与做下级的学问 一举不慎你也可能成为“小人”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论语·颜渊》
“浸润”就是“渗透”,“谮”是讲人家的坏话,“肤受”就是皮肤表面上的一点点伤害,“”则是心理上的埋怨、攻击。“远”,即远离错失。
南先生形象地解释说:许多人攻击他人的手段非常高明,一点一滴,有时讲一句毫不相干的话就会使人对被攻击者的印象大大改变,而身受攻击的人此时只觉得好像皮肤上轻轻被抓了一下而已。
为人处世切忌如此,自己千万不要这样对人,同时自己也不要听这些话。
为人自省的学问实在太高深。小说《围城》中那些灰色灵魂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还能找到影子。孔子的确伟大,早在2000多年前就以“刺邪”的笔法写出了人性的微妙。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这样抱怨:“我对某某很好,可是某某却一次一次地对不起我。”——听到这种话时你一定要分析,有道是,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们喜欢在口头上标榜的,并非是事情的真相。生活中的“小人”常常是并不自认为是小人的,他们有意无意地做一些阴损的害人的事情,以为自己心机很深,在无形中伤了人,人家还感觉不到。这种人可以说是病入膏肓了,需要以猛喝警醒之。目前流行的许多关于“办公室哲学”“我不是教你诈”等等之类的书,教给人许多“处世技巧”,但却没有教会人怎样持一颗正直、纯朴的心。不修身养性,盲目学一些皮毛性的“处世技巧”,是荒谬的,属于本末倒置。
第六讲 做上级与做下级的学问 有理有节、游刃有余的“犯上术”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治长》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论语·宪问》
子产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孔子非常佩服他的君子之道,恭是自己内心的肃诚,敬是对人对事态度上的严谨。南先生认为,子产对自己的管理严肃而恭谨;对上接受命令时,不只是服从,有好的意见时据理力争,执行命令十分尽心,对上对下都能敬于其事。其对于社会有贡献,有恩惠给人民,因此老百姓感恩于他;其命令下达时又非常合理、合时,人民乐意听从,不只是敷衍了事。
很多人为了讨好上司唯唯诺诺,不惜奴颜媚骨,根本不考虑下属和百姓的利益,这样的人有违君子之道。孔子说,既然作为属下,就要绝对忠心,不可欺骗上司,不骗他就要说真话。说真话也很难,所谓“忠言逆耳”,要对领导人尽其忠有时不妨冒犯他一下,但也要讲求技巧与度。
蒋瑶在明正德年间任扬州知府。当武宗南巡时六军俱发,所需用的夫役,估计在扬州所属宝应、高邮境内的6个站程每站要用万人。参加商议此事的人想把这6万夫役全部集中到扬州,引起夫役群情激愤。蒋瑶决定每站只设夫役2000人,更番迭遣以迎接圣驾,这样比最初计划的减少了4/5,其他用品也都递减了。结果给皇上的供应没有缺少,百姓也没有受到太大的骚扰。
当时权臣江彬与一些太监向地方挟势要索,蒋瑶不为所动,为其怨恨。正好武宗出来观看捕鱼时得到一条巨鱼,戏称此鱼值500两黄金。江彬趁机从旁说:“请将此赐予扬州知府吧。”并催促蒋瑶付钱。不得已,蒋瑶摘下了夫人的簪珥等首饰,并将家中好一些的衣服拿出来交给了武宗,说:“我的府库中现已没有成串的钱了,故不能多多地准备。”武宗把蒋瑶视为酸儒,不与他计较。
一天,有宫中太监拿着朝廷征收物品的公告来索要胡椒、苏木等奇香异品。这些东西都不是扬州的土特产,他们实际上是想以此索求厚赂。当时,巡抚也希望蒋瑶满足他们的要求以把此事应付过去,蒋瑶却说:“自古以来都是以其土地所有而定贡赋的。在异域出产的东西而故意让扬州交纳,我不知道是何道理!”巡抚大不以为然,厉声命令蒋瑶自己向上答复。蒋瑶就把这些公告全部堆在一起,并详注其下说:“某物产某处。扬州是偏僻的地方,没有这些东西可以应命。”武宗也没有为此责怪他。
另有一次,有宫中太监说要挑选数百名宫女,以备皇帝行宫使用。巡抚想在民间挑选,蒋瑶说:“一定想要按圣旨办的话,就只有我的一个女儿可以进献。”武宗知道对其不可以硬取,便另下诏对此作罢。
自古以来,为了赢得上司的欢心,博得一己之私而置人民利益于不顾的人数不胜数,他们的行为是有背道义的,是不光彩的。也有不少为民请命、逆龙鳞而丢了自己性命的人,这种人固然值得尊敬,但行为也是极不明智的。君子既要对领导尽忠,勇于上谏,为民请命又要注意技巧,保全自身。
第七讲 偏失尽在浅近处 避开巧言令色的陷阱(1)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什么是“巧言”?讲仁义道德比任何人都头头是道,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指态度上好像很仁义,却是虚伪的。
一般人都喜欢被别人逢迎奉承,面对奉承或批评仍能泰然处之则十分不易。所以,明明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缺点,待人的时候却不一定能看到表面的“巧言令色”。当别人将你捧到高处,心中觉得很舒服,此刻就要为自己敲响警钟。南先生几次提到,“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便是在强调这个道理。楚考烈王的相国春申君就是因为没有警惕身边巧言令色者的蛊惑而导致了杀身之祸。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相国春申君为此甚为忧愁,寻求宜于生子的妇人进献给考烈王。虽然进献了许多妇人,考烈王却始终没能生儿子。
这时赵国李园想把自己的妹妹献给考烈王,可是又听说自己的妹妹并无生子之相,又担心将来得不到考烈王的宠信。李园就谋求当春申君的舍人,当上舍人不久李园便请假回家,又故意晚回。春申君问他为什么迟到,李园回答说:“齐王派人来迎娶我的妹妹,我和使者喝酒,结果耽误了时间。”春申君问:“送过聘礼了吗?”李园答:“还没有。”春申君说:“可以让我见一下令妹吗?”于是李园就把妹妹献给了春申君,得到春申君的宠爱。当李园知道妹妹有了身孕,就和妹妹商量了一个计谋。
李园的妹妹向春申君说:“君王对你像兄弟一样宠信。现在你当楚国相国已经20多年,可是楚王还没有儿子。等到楚王死后,朝中必然拥立其兄弟为王,新王必然重用自己的亲信,您又怎么能长久得到宠信呢?不仅如此,您出任相国的时间又长,难免对大王兄弟有失礼得罪之处,将来大王兄弟如果真能登上王位,您定会身受大祸,又怎能保全相国职位和江东的封地呢?现在臣妾已经怀有身孕,而旁人却谁也不知道。臣妾受你的宠爱还不算久,假如能凭你的高贵身份而把臣妾献给楚王,那楚王必然会宠爱臣妾。万一臣妾能得上天保佑生个儿子,那岂不是你的儿子做了楚王,到那时楚国的所有不尽在你的掌握之中吗?”春申君动心了,于是向楚王进献李园的妹妹。楚王把李园的妹妹召来后非常喜欢她。后来李园的妹妹果然生了一个男孩,被立为太子,她本人被立为王后。考烈王也重用李园,李园很快就掌握了朝政。
李园既然把自己妹妹送入宫中成为王后,妹妹所生的孩子又成了太子,深恐春申君泄露内幕,因此就在暗中养刺客,想杀死春申君灭口。有很多人知道这件事。
当春申君做楚相国第25年时,考烈王生病了,这时食客朱英对春申君说:“世间有出人意外的洪福,也有始料不及的横祸。现在您正处于出人意外的世界里,去侍奉出人意外的君主,怎能得不到出人意外的人呢?”春申君说:“什么叫出人意外的福呢?”朱英说:“现在大王病得很重,早晚是会死的,一旦大王彻底病倒了,您就得做少主的相国,少主又很弱小,你就得代少主掌管国政,就像伊尹和周公一样,等少主长大再让他亲政。要不然,您就可以南面称王,掌握楚国。这就是所谓出人意外的福。”春申君问:“那什么叫出人意外的祸呢?”朱英说:“李园不是治理国家的相国,而是君王的大舅子。他不是领兵大将,却在暗中豢养刺客,这事已经很久了。一旦楚王死了,李园必定入宫,据本奏议,假传君王命令杀死阁下灭口。这就是所谓意想不到的祸。”春申君说:“先生先别提这事,李园为人诚恳老实,我又和他要好,他怎么能用这种毒辣的手段呢?”朱英一看春申君不肯听他的话,心里也害怕起来,赶紧离开了楚国。
又过了十几天,楚考烈王驾崩,李园果然先入宫中,暗中在棘门内布置刺客;当春申君经过棘门时,刺客从门两边跳出将他杀死,然后将他的头割下丢到棘门外。李园又派人杀死春申君的全部家人。李园的妹妹所生的孩子被立为幽王。
第七讲 偏失尽在浅近处 避开巧言令色的陷阱(2)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生活有许多心怀叵测的人常常是“大奸若忠”、巧言令色,对于这样的人不能不多加防备。
第七讲 偏失尽在浅近处 南先生反解“三思而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南先生强调,做人要非常谨慎,但是谨慎与拘谨不同,过分拘谨便是小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一副名联,也是很好的格言。
中国还有句古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为什么会“三年不成”呢?有人归结为胆小,有人归结为背景不足。其实,关键是“秀才”往往思考得太多、太复杂!
他们都思考些什么?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反”开始入手如何筹备,谁出钱谁出力?兵器打造准备了多少,够不够用?先攻哪里,再攻哪里?如果攻不下怎么办?攻不下又分好几种情况,出现每一种不同的情况又怎么办?如果被官兵事先发觉了怎么办?如果家属受到牵连怎么办?粮草辎重的供给不足怎么办……
第二,“造反”取得小胜后如何稳固根基?怎样安排家属随军?如何安抚民心?谁负责哪一块,能不能做好?如果官军派大军来围剿,怎么打?打得过怎么样,打不过又怎么样?如果造反一开始就失败了,怎么脱身?被抓住了又怎么应付……
第三,“造反”成功后成果如何分配?推举谁为首领?每个人各担任什么职务?以后加入的人怎么分配成果?推行什么样的政策?怎么处置抓获的达官贵族?在什么地方定都……
脑海里有太多的“如果”、“怎么办”,八字还没一撇,就恨不得把后面所有的事情都计划周详,这样永远也迈不出行动的第一步。
季文子是鲁国的大夫,做事情过分小心、仔细。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再想,叫“三思”。孔子知道他这种做事的态度,认为他想得太多——为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再多考虑,很可能犹豫不决,轻易就放弃了。
第七讲 偏失尽在浅近处 善听的与善说的“交战”(1)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论语·宪问》
对于人的观察,不要听了对方一句话说对了就认为他统统对了;也不要因为对方某一点不好,而因此不听他的好意见。南先生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他这一点不对,另一点可能会是对的,“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
且看看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是怎么识人用人的吧。
日本关东大地震那年年末的一天,松下先生走进一家工厂的锻冶车间,看到一个陌生的小个子正在开着车床,便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我是××工厂的,借用一下车床。”那人回答。这人留着长发,看上去不像是锻冶车间的工匠,乍一看倒像是搞美术的学生。××工厂是松下的委托加工厂,按双方的约定,如果对方有紧急的修理业务或用车床时可以随时使用松下的锻冶车间。松下观察了一会儿他干活的样子,觉得他手脚麻利,动作在行,有熟练的技术。几天后,松下见到××工厂老板时问到了这个青年人。“那人不行,不满太多,对厂里的事情净是意见!”听到这话,松下觉得很有意思,马上就把那个青年叫来,聘用了他。这个22岁的青年就是后来的松下公司副社长中尾哲二郎。
识别他人、甄别事物,不能被第一印象蒙蔽而求全责备,不要以言举人、以人废言。抛去第一印象的枷锁,摘下有色眼镜,用你自己的眼睛看人、看事,才能正确审度一切。
孔子说,社会、国家上了轨道之际,人们要正言正行;遇到国家社会乱的时候,自己的行为要端正,说话要谦虚,不然则会引火上身。南先生则一再强调为人处世要危行言逊。
功高权重的郭子仪,一直被朝中很多人视为眼中钉。唐代宗大历二年十月,正当郭子仪领兵在灵州前线与吐蕃军拼杀的时候,政敌鱼朝恩却偷偷派人掘了他父亲的坟墓。当郭子仪从泾阳班师回朝时,朝中君臣都捏了一把汗,料他回来定不肯和鱼朝恩善罢甘休,会闹得朝廷上下不安。郭子仪入朝的那一天,代宗主动提起了这件事,郭子仪却躬身自责,说:“臣长期带兵打仗,治军不严,未能制止军士盗坟的行为。现在,家父的坟被盗,说明臣的不忠不孝已得罪了天地。”君臣们听了,都由衷地佩服郭子仪坦荡的胸怀。
郭子仪心里明白,自己功劳越大麻烦就越大,就是当朝皇帝代宗也会对自己有所顾忌。所以他处处谨慎小心,以求自保。每次代宗给他加官晋爵,他都恳辞再三,实在推辞不掉才勉强接受。广德二年,代宗要授他“尚书令”,他死也不肯,说:“臣实在不敢当!当年太宗皇帝即位前曾担任过这个职务,后来几位先皇为了表示对太宗皇帝的尊敬,从来没有把这个官衔授给臣子,皇上怎能因为偏爱老臣而乱了祖上规矩呢?况且,臣才疏德浅,已累受皇恩,怎敢再受此重封呢?”代宗没办法,只得另行重赏。
郭子仪爵封汾阳王,王府建在首都长安。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进出出,而郭子仪不允许其府中的人对此进行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军官要调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打扮,而王爷郭子仪在一边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毛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使唤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他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觉得太丢王爷的面子,他们决定对父亲提出建议。
他们相约一起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后哈哈一笑,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儿们认为,即使商朝贤相伊尹、汉朝名臣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第七讲 偏失尽在浅近处 善听的与善说的“交战”(2)
郭子仪听了这些话,收敛了笑容,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的性命。”
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而没有看到这声势有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容纳我郭府1000余口人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妨忌贤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郭子仪让府门敞开,是因为他深知官场的险恶。他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又有一定的德性修养,善于忍受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因此即使在自己功勋卓著之际也时时做好了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危险。
仕途险恶,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在时局动荡的时候,要在机巧、险诈、阴谋、欺骗中明哲保身、保全自己,就要注意谨言慎行、低调做人。
第七讲 偏失尽在浅近处 必要时应“闭一只眼”(1)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论语·宪问》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子贡有时比较直爽,看见不顺眼的人当面就指责人家,经常得罪人,所以孔子劝他要求别人不要过于高了,不要苛求每个人都是贤人。有时候做人要马虎一点,老是得罪人也不太好。孔子说他自己就没这个时间去批评别人。
孔子曾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南先生解释说,君子与小人的分别在何处呢?“周”是包罗万象,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统一,一个君子的为人处世就应该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经常将别人与自己作比较,看他顺眼就对他好,不顺眼就反感他,就是“比”。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就容易流于偏私。比而不周,只和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和许多人都是朋友,其中包括许多被旁人认为是孤僻、不好接近的人。有人十分奇怪:“我真搞不懂,你怎么能忍受那些怪人呢?他们的生活与我们一点都不一样。”卡耐基回答:“他们的本性和我们是一样的,只是生活细节上难以一致罢了。我们为什么要戴着放大镜去看这些细枝末节呢?难道一个不喜欢笑的人,他的过错就比一个受人欢迎的夸夸其谈者更大吗?只要他们是好人,我们不必如此苛求小处。”卡耐基不愧是人际关系学大师。其实,每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优点与缺点共存,美丽与丑陋俱在。与人相交要看好的方面,至于一些小节,诸如生活习惯之类,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服装界名人史瓦兹是一个善于容人的经营者,他的成功就和善于包容不同个性人才的品格有着莫大的关系。刚入服装行业的时候,有一次他拿着样衣经过一家小店,却无缘无故地被店主讥讽嘲笑了一通。史瓦兹并未反唇相讥,而是诚恳地请教。没想到店主观点独特,史瓦兹大惊之下愿高薪聘用他。原来这家小店的店主就是一位极其突出的服装设计师,因其自诩天才、性情怪僻而与多位上司闹翻,一气之下发誓不再设计,改行做了小商人。史瓦兹弄清原委后,三番五次登门拜访,诚心请教。尽管这位设计师愤然拒绝,出言不逊,史瓦兹却毫不气馁,仍常去看望他,终于和他成为朋友,最后带他进入服装公司,史瓦兹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服装帝国也得益于他。
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任何时候都不要以自己的标准苛求他人。慧眼识金,求大同存小异,才是为人处世的智慧所在。
从另一方面讲,当事人对自己也应该有所警惕。孔子说,一般人不讲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讲求真正的学问,只讲现实;听到了义之所在,自己也知道道理是对的,只是自己的劣根性改变不了;明明知道自己走的路线不对,又不肯改。时代环境的风气,外在的压力,自己的摇摆不定,最后错误又因循下去了。而人不应该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山本谷美在世界船王丹尼尔·洛维洛的日本分公司里担任油轮总设计时就因为自己的固执而惨遭淘汰。
当时,批量化生产已经开始在工业领域中崭露头角。这时山本谷美还像当初他第一次制作油轮时那样,按照传统方法没日没夜地苦干。公司其他管理人员对他提出了善意的忠告,但是山本谷美根本听不进去,而是固执地一条道走到黑。
经过近一年的苦战,丹尼尔·洛维洛油轮制作公司的第一艘油轮终于诞生了。这艘油轮有着高贵的样式、豪华的装饰,装运的吨位也很大。但由于价格昂贵,加上长达一年的漫长制作和等待,没有顾客上门。其他管理人员再次强烈要求山本谷美采用新的生产流程,改变经营思路,但山本谷美坚持认为油轮就应当是纯手工制作。最后,丹尼尔·洛维洛将山本谷美解雇了。
第七讲 偏失尽在浅近处 必要时应“闭一只眼”(2)
其实,只要山本稍作改变,转换思路,于人于己都将有利。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思路决定出路。现代社会一日千里,一个人应当时常反省自己,如果发现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有落后和不对的地方,应当及时改正,不能够在一条路上走到黑。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人,或才华横溢却不知变通,或死守书本和教条不作一丝改变,留下悲剧。
第七讲 偏失尽在浅近处 漫不经心有陷阱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论语·子罕》
南先生认为,孔子引用这四句古诗是说,看见唐棣开的花朵反偏在一面而引起一时的感想,了解任何一件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有些事之所以一时看不清楚,是因为它近在眼前反而使自己受到蒙蔽。偏差的过失是由自己不注意去深思所致。做事业或为人,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忽视最浅近的地方和偏信最亲近的人。
《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和蒋干就互相玩了一把利用朋友的好戏,只不过周瑜的手法比蒋干更为聪明。
周瑜威武风流,胆识过人。当曹操挥数十万大军乘胜东下,东吴群臣闻风丧胆、纷纷欲降之时,周瑜砥柱中流,受命于危难之际,进军于强敌之前,击败曹操,赢得了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关键性胜利,为东吴政权建立了巨大功勋。而在赤壁大战时期,周瑜所上演的一出利用朋友的精彩剧目,可以说为最后取胜起了关键性作用。
当时,由于重用了熟悉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使曹军设置水寨,不习水战的曹操数十万大军竟然“深得水军之妙”。熟悉军事谋略的周瑜心里很明白,在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要想以劣胜优必须扬长避短,使敌人的长处减弱,以增强己方的优势。周瑜暗暗下决心:“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方可破曹尔。”
正在周瑜绞尽脑汁设谋定策之时,曹操手下的谋士、周瑜的故友蒋干来访,想利用与周瑜的私交一边劝降一边探查吴军虚实。周瑜一眼就看出蒋干的来意,将计就计。
当天晚上,周瑜盛情款待蒋干,又以“只谈私情,不谈公事”为由堵住了蒋干劝降之语。席间周瑜开怀畅饮,直至后来,周瑜佯作大醉之状,挽住蒋干的手,说:“久不与子翼(蒋干的字)同榻,今宵抵足而眠。”当军中打过二更鼓蒋干起身,见残灯尚亮,周瑜鼻息如雷。蒋干突然发现帐内桌上堆着一叠公文书信,急忙近前观看,其中一封写着:“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蒋干寻思,原来蔡瑁、张允竟然暗结东吴,于是将书信藏在衣内,到床上假装睡觉。
大约在四更时分,有人入帐低声呼唤周瑜,周瑜作“忽觉之状”。那人说:“江北有人到此。”周瑜喝道:“低声!”又转过头来冲着蒋干喊了两声,蒋干佯装熟睡。于是周瑜走出营帐,蒋干爬起来偷听,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张、蔡二都督道:‘急切间不得下手……’”不一会儿,周瑜回到帐内又睡了起来。
五更时,蒋干低声喊了周瑜几声,周瑜没有应声,蒋干见周瑜熟睡未醒,当即披上衣服,溜回江北。他向曹操报告了所见,并交上那封伪造的书信。曹操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斩了蔡瑁和张允。当两颗血淋淋的人头献上之时,曹操方恍然大悟说:“吾中计矣!”
就这样,周瑜巧妙地利用蒋干这个老朋友,假借曹操之手,一举除掉了两个最大的隐患,为之后赤壁大战火烧曹营扫除了障碍。
“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是孔子的结论,他说,实际上都是自己不肯用心去深思才看不清楚。蒋干的失误就在于一厢情愿,只当自己精明,所以看不透周瑜的心思。我们往往对摆在面前的事情漫不经心,才种下失败的种子。
第七讲 偏失尽在浅近处 制怒,不以别人之过惩罚自己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南先生说,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孔子曾不止一次地称赞过颜回的品性修养与人格魅力。孔子认为颜回一直踏实探求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制怒,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有个人脾气非常暴躁、易怒,经常爱与人争执,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有一天,这人到大德寺游玩,碰巧听到一位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受益匪浅,愿痛改前非。于是他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打架、发生口角了,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我也只会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禅师说:“何必呢,就让唾沫自干吧,不要去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没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做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受唾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微笑地接受吧!”禅师说。
“如果对方不是吐唾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怎么办?”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是一拳而已。”
这人听了,觉得禅师说得太没道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其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样?”
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这人哑然,无话可说。
心胸宽阔、心态平和的人是不可战胜的。面对别人的挑衅和辱骂,只要我们能够平静对待,不把它们放在心上,那么所有的无理责难就会烟消云散。
要制怒,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或其他人;自己有了错误,更要制怒,不要用自己的错误去惩罚不相干的人。怒气会传染,不容易克制;无论发生什么,都要谨记不要迁怒于人。
第七讲 偏失尽在浅近处 忌怨,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
南先生解释:孔子感叹自己的一生,“不怨天,不尤人”,从基础的学识、艰苦的人生经验起步,不为现实所困,能够升华,走入形而上的境界。不怨天尤人是一门莫大的学问,“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一个对人,一个对己。
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怨,即使对别人没有怨,也会自怨自艾,埋怨时代,慨叹环境。人与人相处,无论亲朋、同事或上下彼此之间能够无怨无恨无憾,难上加难。
要放下心种怨气,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愿意做的,也应替别人设想,做到了于己于人都无怨尤,才是真正的“仁行”。另外,要放下心中的怨气,我们还要树立感恩的生活态度。
感恩是一种快乐的生活哲学。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谢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谢生活,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一个人如果习惯于感谢他人,将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喜欢。一个人如果习惯于感谢生活,生活中将没有抱怨,而将得到生活的眷顾和宠爱。
首先,我们要感谢帮助我们的人和事。
感谢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地成长,让我们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放飞理想。
感谢师长,因为是他们给我们以教诲,让我们抛却愚昧、懂得思考,在人生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感谢朋友,因为他们给予我们友谊,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可以倾诉,能够看到希望和阳光。
感谢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让我们发现生命如此丰厚而富有;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是他们的信任让我们可以把善良续延。
其次,要感谢为难我们的人和事。
笛卡儿说:“让我为难在两方面对于我都有益,一方面是使我知道自己的弱点,另一方面是让我克服这个弱点,从而增加我的优点。”
成功的人都是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如果将成功具体地量化,它就是爱迪生1200次的试验,是达·芬奇几百张画得不像样的鸡蛋,是李时珍27年的野外考察,是《西游记》中唐僧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
任何一个人,如果有信心、有毅力接受这些困难,就能够成功。困难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的水平自然就能转化为成功的质变,这是无数人已经证明了的事实。
所以说,要感谢为难我们的人,是他们将困难推给了我们,也将成功的可能赐予了我们;感谢伤害我们的人,是他们磨炼了我们的心志;感谢欺骗我们的人,是他们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感谢孤立我们的人,这样我们才能自立;感谢利用我们的人,这正证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并且强化了我们的能力;感谢斥责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培养了我们的智慧。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