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听南怀瑾讲《论语》

_2 张保文,许庆元 (现代)
——《论语·为政》
南先生进一步讲到“学”与“思”的关系。学问,要学,更要问。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多向人请教,多向人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人生经验的所得,便是学问。清人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学与问犹如车之两轮,相辅而行。有学习才会发现问题,有切磋才能增长知识。真的好学者必定善于与他人讨论。
正如《尚书》中所言:“好问则裕。”读书有了疑难问谁?师长、同事、朋友,不论年长年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韩愈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这全是肺腑之言。
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系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学习,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
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附近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
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找来找去,结果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了许多草叶。
母亲并没有责怪他,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爱思考、爱学习的孩子,她微笑着给爱迪生解释:“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爱迪生虽然没有孵出鸡来,但是通过这次孵蛋活动增长了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让爱迪生成为大发明家,他一生共有约2000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有些人尽管有学问,却没有智慧的思想,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思而不学则殆”,有些人尽管有思想,天资聪慧,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也是非常危险的,不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最终害人害己。
第三讲 好学未若善学 自谦养识与自信养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
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南先生丰富了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应该说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必定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比自己强的固然是老师,不如自己的也可以成为老师,因为看到其不足之处,自己就会反省。所以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以借鉴反省。
与人相处,发现别人的长处而能从内心真正发出改善、学习的意念,是很难做到的。真正的有识之士常把自己比作“沧海一粟”。当有人在牛顿面前赞誉他比前辈们更有远见时,牛顿却非常谦虚地回答:“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海所以烟波连天、浩瀚壮阔,就在于广纳百川之细流,不拒山泉之涓滴。为人处世,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满,学习点点滴滴做人做事的道理,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好。
北宋名相晏殊一次出巡途经江南,听说扬州的大明寺有许多好诗,决定前往欣赏一番。他来到大明寺,叫随从依次给他念诵寺壁上的题诗。晏殊免却俗套,只凭诗论人,诗写得好,才进一步询问作者的姓名、籍贯、地位,结果当地一个叫王淇的主簿小官脱颖而出。晏殊并不因为王淇的地位低而鄙弃他,他让人找来王淇,与之促膝而谈。晏殊之前曾无意中吟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一直不曾对上好句子,此时王淇听闻,随口续曰“似曾相识燕归来”,让晏殊刮目相看,惊叹不已。
一般来讲,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身旁的人,你就会发现,无论多么出色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而看上去再乏味的人也必定会有一些长处。
因此对人对事,只需学习他人的长处,将他人的缺点作为对自己的警戒。为人要谨记“满招损,谦受益”,但谦逊也不可太过,过犹不及,谦逊的同时要自信,不然就会人云亦云,失去自我。
桓是宋国的大夫,曾经起意要谋杀孔子。学生们得到消息,通知孔子赶紧逃避,可是孔子满不在乎。他对学生们说,上天生下了我,把承传历史文化的责任放在我身上,桓怎么敢且又怎么能伤害于我?结果证明了桓并不敢把孔子怎样。
这是不是傲慢?不是,这是自信,我们在保持谦逊的同时也要有绝对的自信。
第三讲 好学未若善学 一反三是真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南先生认为孔子在这里说的是教育方法的原则。“愤”,指激愤的心情,当人胸中憋着一股激动与愤怒之气,对于不知道的事反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激愤心情有时也是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发掘其内在潜力。“启”就是发,在启发之前,先使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
启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人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说:告诉你一个道理,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其他的道理;如果做不到这点,那再怎么教也没用。
提及举一反三,有个有趣的小故事。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上有两所寺院——普济寺和光度寺。每日清晨,两个寺院都会分别派一个小和尚——明悟和明心,到山下的集市买菜。两人每天几乎都同时出门,所以总能碰面,经常暗地比试彼此的悟性。
一天,明悟和明心又碰面了,明悟问:“你到哪里去?”明心答:“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明悟听他这样说,不知如何接话才好,站在那里默默无语。买完了菜,他回到寺院向师父请教,师父对他说:“下次你碰到他还用同样的话问他,如果他还是那样回答,你就说:‘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明悟听完点头称是。
第二天早上,他又遇到明心,于是满怀信心地问:“你到哪里去?”没想到这次明心回答道:“风往哪里去,我往哪里去。”明悟没料到他换了答案,一时语塞,又败下阵来。明悟回到寺院,再次报告给师父听,师父哭笑不得,说:“那你可以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嘛,这是一个道理啊。”明悟听了以后,暗暗立下决心,明天一定要胜过明心。
第三天,他遇到明心,又问道:“你到哪里去?”明心笑了笑,说:“我到集市去。”明悟又一次无言以对。回到寺院,他的师父听了之后感叹:“举一反三地‘悟’才是真的‘悟’啊!”
可见,教育需要启发与激励,学习需要举一反三;教育要讲究教育方法,学习也要讲究灵活的方法。
第三讲 好学未若善学 知道“我不知”是最高的“知”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论语·述而》
南先生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列为人生最高的智慧。一个人要平实,尤其是走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时,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最高的智慧。不懂装懂则是最大的愚蠢。
物理学家丁肇中在众人的眼中是个奇才,他仅用5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40岁的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物理学领域的佼佼者,丁肇中在回答提问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对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会去主观推断:“最尖端的科学很难判断是怎么回事。”
在他看来,在回答难以判断的问题时,“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正是这个“不知道”促使他不断探索世界的奥秘。多年来,他始终充满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不断发现新事实,由“不知”变为“知之”。
国画大师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在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时,他却郑重重申:“我真的不会画画。”齐白石是从古人的艺术瑰宝与不断的自我学习中看出自己能力的细微处,这种接近真理的“无知”其实是最高的智慧。正如巴金也曾经说过:“我不会写作……”闻者惊诧不已,但如果认真地读他的作品,就会感到巴金的确只是把非说不可的话说了出来。
曾有则寓言,说一位自命不凡的人为了难倒一位年长的智者绞尽脑汁,收集了历史、地理、哲学、物理等各个领域的未解之谜,让老人以一句话将所有问题都回答出来。老人笑了笑,用一句话说出了他的答案:“我全都不知道”——当一个人清楚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道。
已故作家王小波讥讽地说,现代人总把一句话挂在嘴上:“难道这不是不言而喻的吗?”事实上,稍微懂得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大千世界,能够“不言而喻”的事物实在太少了。真正睿智者,是不会用这种狂妄的态度对待知识的。
孔子说第一等人是天才,其他人既然不是天才就要用学问来弥补。既不是天才,又不肯求学问,就是“不知而作”的人了。天资虽不聪颖,但多听、多看、多经历、多学习,也能得到学问,这就是“知之次也”。
第三讲 好学未若善学 时时精进的终身学习(1)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孔子对于自己的人生定位十分准确: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连自己腹中饥饿都无所感觉,甚至连吃饭都忘记了的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又会快乐得忘记忧愁,连日渐衰老的威胁都忘记了。
南先生说,孔子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的,所以他的学问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年轻的为学精神让人永远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会有新境界。
和孔子一样,明代宋濂也是一个勤学不倦、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宋濂,字景濂,潜溪(今浙江金华)人,这个人很有学问,散文写得很生动。明太祖朱元璋起用他做翰林学士承旨,当时朝廷上的重要文章都是他写的。他编修过《元史》,著有《宋学士集》,在当时被人们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的学问和才干是从哪里得来的呢?他自己曾说:“我从小就特别爱学习、好钻研。那时候家里穷,没钱买书,我只好到有书的人家里去借;借来以后,就抓紧时间抄写,以便按预约时间送还人家。
“有时天气特别冷,砚里的墨汁都冻成了冰,手也冻得弯不过来,但我还是赶着抄写,不敢有半点怠惰。抄写完了,总是赶快把书送还,绝对不敢超过还书的约定时间。因为我守信用,所以好多人家都肯把书借给我看,我也因此能够遍览群书了。
“到了成年,我就更加羡慕学者们的成就和品德,想学更多的东西,但苦于没有好的老师指导,也没有好的朋友互相切磋,只好赶到百里之外,找有名望的老师请教……
“我向百里外的老师去求教的时候,要背上书籍和行李,爬高山,越深谷。那时天气寒冷极了,刮着大风,飘着大雪,脚下的积雪有好几尺深,脚上冻裂了口也不知道疼痛。等赶到老师的家里,我已冻得四肢僵直,都动弹不得了。老师家里的人给端来热水烫洗,又给我身上蒙上被子,好长时间才算暖和过来。
“住不起学校,我便和一个穷店主一起吃住,一天吃两顿饭,见不着鱼肉。和我一起学习的人都穿着绣花的绫罗绸缎,戴着镶嵌明珠珍宝的帽子,腰里系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宝刀,打扮得光彩照人;而我却穿着旧衣破袍,夹杂在这些阔学生中间。但我从来没羡慕过这些人,因为我得到了知识的极大乐趣,什么吃的不如人呀,穿的不如人呀,这些便根本不去理会了……”
宋濂的故事说明了自觉学习的苦乐,其实,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尤其壮年以后,可能在很多方面的学习比年轻时更有利,因为此时积累了一些人生经验,具有不同于年轻时的判断力,深知光阴的宝贵,更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来学习。
更进一步说,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间,我们提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许多人在学校时,由于不努力而没能学到多少书本知识,但是在后来,为了补救实际生活应用中知识上的缺憾,他开始用功学习,最终也能取得惊人的成就。
终身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定义,被认为是“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与终身教育相应提出的终身学习,就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要持续不断地学习。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要“发展一种21世纪的新学习观”。学习始于生命之初,持续到生命之末,即从摇篮到坟墓,一辈子持续不断。这一会议宣告了“学历社会”的终结,宣告了把人生分为两半——学习和工作(“充电”和“放电”)的传统观念的错误。
1994年,第三届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国际讨论会“终身学习——面向未来的战略”在日本召开。同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强调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
第三讲 好学未若善学 时时精进的终身学习(2)
终身学习,成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高能武器,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它理所当然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方式。
第三讲 好学未若善学 逆水行舟与虚怀若谷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
孔子说,真正用心学问,就会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充实,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南先生进一步解释“学如不及”,即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求学精神尚且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懂得了一点点就心满意足,则很容易会退步。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1920年以后他退出了政治舞台,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在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梁启超的朋友周善培曾直言不讳地批评他的文章。周善培说:“中国长久睡梦的人心被你一支笔惊醒了,这不待我来恭维你。但是,写文章有两个境界:第一步你已经做到了,第二步是能留人。司马迁死了快两千年,至今《史记》里的许多篇章还是令人百读不厌。你这几十年中写了若干篇文章,你想想看,不说读百回不容易,就是使人能读两回三回的能有几篇?”
梁启超听了这么刺耳的话,犹如挨了当头一棒;但他并不生气,而且很虚心地向老朋友请教:“你说文章怎样写才能留人呢?”
周善培回答:“文章要留人,必须要言外有无穷之意,使读者反复读了又读,才能得到它的无穷之意;读到九十九回,意味还没有穷尽,还丢不下,所以才不厌百回地读。如果一篇文章把所有意味一口气说完了,意味先穷尽了,谁还肯费力再去搜求,再去读第二回呢?一开门就把所有的山全看完,里面没有丘壑,人自然一看之后就掉头而去。”
梁启超觉得周善培分析得透彻精当,很有见地,切中了自己文章的要害。所以他连声称谢,虚心接受。从此,梁启超写文章更加精益求精,下了一番工夫,果然又大有进益。
学习就是这样,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虚心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够精益求精,不断进步。如果粗通了一点皮毛就骄傲自满,只会阻碍了自己前进的步伐。
南先生说,每个人都有自身缺乏的东西,应该每天反省自己所欠缺的,切忌有了一点知识就自满自足。人们必须每天补充自己所没有的学问,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时常温习以往的知识,不忘记所学的,这样才算是好学。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天资聪颖,机敏好学,他七八岁时始习书法,师承其父。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其身后,猛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王羲之很是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曾对儿子说,只有写完院里的18缸水,他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直立稳健。
献之心中颇有些不以为然,当他勤奋地练了5年,写完了3缸水,自认为书法已小有所成,遂将自己十分满意的习字拿给父亲过目。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却频频摇头。直到看见一个“大”字,王羲之才显出了较满意的神色,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
王献之心中不服,又将习字拿去给母亲看。母亲认真地翻看,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一点,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献之此时方知自己与父亲的差距,又锲而不舍地练了下去,当他真的用尽18大缸水,其书法果然突飞猛进。再后来,王献之的字也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其书法与其父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每个人都应了解自我,每日三省自身,找出自己欠缺的东西。通常人们都会犯自满的错误,在自己到达一定成就时总以为自己已无人能及,但当你静下心来走出自己设定的藩篱,再度出发,便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讲 好学未若善学 吃苦炼真金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论语·宪问》
这句话有关于教育,也有关于个人修养。真爱一个人,以自己的孩子为例,要爱护,却不能溺爱,太宠爱就会害了他。南先生认为,孔子所说的要使他“劳”,并不一定是让他去劳动,而是要使他知道人生的艰难困苦。
有位农场主让自己的孩子利用闲暇时间在农场干活,播种、除草、施肥、捉虫。一位朋友看到这一场景,就对农场主说:“何必让孩子这么辛苦呢?不必如此精细,庄稼一样会长得很好的。”农场主笑了笑:“我不是在培植庄稼,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培养孩子得让他吃点苦头,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懂得了做人做事的艰辛,便会对自己的人生认真。
教育孩子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独立的意志品格,不能娇生惯养,溺爱会生害。孩子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掌握今后立足于社会的本领,才能在离开父母的庇护后成为独立的个体,展翅高飞。
李嘉诚在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锴只有八九岁时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让孩子们列席旁听,就某些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两人耳濡目染,慢慢领会了父亲以诚信取胜的生意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为他们此后在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两人都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他们向父亲表示想要在他的公司里任职,干一番事业。
不料,李嘉诚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对兄弟俩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江山要靠自己打拼来得,要以实践证明你们是否适合到我公司来任职。”于是,兄弟俩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搞投资银行。他们凭着从小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为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人们通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喜爱某人便想尽自己所能让他过得更好,对子女尤其如此。其实,真正对他好,就应该让他学会面对自己的人生。
爱他,要让他懂得生活的辛劳;已经能够忠诚对事,也需要对其进行教诲。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根基不稳的植物在外界的压力下不易存活,而夹缝中的小树却能傲立风霜而不倒。
第四讲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人不会因为遭受挫败而贬值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论语·雍也》
在这里,孔子是说天地之神不会把有用的才具平白地闲投散置的。南先生说,孔子是在告诫仲弓:你心里不要有自卑感,不要介意自己的家庭出身如何,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别人不用你,天地之神都不会答应的。
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位演说家手里高举着一张10美元的钞票作开场白。面对大厅内的听众,他问:“谁想要这1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我打算把这1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说着他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接着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用脚碾它。当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他才捡起来:“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手。
演说家笑了笑:“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10美元。在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被碾得粉身碎骨,我们会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我们是永远不会丧失价值的。无论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每个人依然是无价之宝。”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我们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也不会因为我们遭受挫败而贬值;无论别人怎么侮辱你、诋毁你、践踏你,你的价值依然存在。
因此,正视自己的价值,不要因为别人的评价和态度而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无论别人怎么说,你的价值都不会因之而改变。
第四讲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在自己所处的台阶上卓立(1)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
南先生认为,这是孔子对人生地位的一种洞察。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立得起来。南先生提到儒家的“立”,儒家认为三件不朽的事业为立德、立功、立言,这些成就一般很难达到,对于普通人来说,“立”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要让自己有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
孔子自50岁周游列国,十几年间见过许多个国君、权臣,向他们推行自己的主张,但处处碰壁,耕田的农夫、守城的门卫、看破红尘的隐者都对他冷嘲热讽。可孔子“人不知而不愠”,除了豁达、自信,他相信自己有真本领,相信终能遇到识才之人。锥子怎么可能总在口袋藏着?是金子,总有一天会穿透沙子散发出光芒。
用毛遂的故事来说明“君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道理也许更为浅白。
毛遂在平原君门下当食客,整整3年一直默默无闻,总得不到机会施展才能。一次,秦国大举进攻赵国,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赵王只好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救。平原君去楚国之前,召集他所有的门客商议,决定从千余名门客中挑选出20名能文善武、足智多谋的人随同前往。挑来挑去,最终只有19人合乎条件,还差一人却怎么挑也觉得不满意。这时,毛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哪怕是凑个数!”
平原君一看,是平常不曾注意到的毛遂,便不以为然,只是婉转地说:“你到我门下已经3年了,却从未听到有人在我面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很快就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人们很快就能发现他。而你一直未能出头露面显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一个没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国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毛遂并不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据理力争:“您说的并不全对。我之前没有像锥子从口袋里钻出锥尖,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像锥子一样被放进您的口袋里呀!如果您早将我这把锥子放进口袋,我敢说,我不仅是锥尖子钻出口袋,我会连整个锥子都像麦穗子一样露出来!”平原君觉得毛遂话说得很有道理且气度不凡,便答应他做为自己的随从,连夜赶往楚国。后来凭着毛遂的三寸不烂之舌,平原君求援终获成功。
一个真正有才学的人只会担心自己才能尚未完全具备;等到自己的才能真正具备了,学问真的达到了,就不会担心自己没有立身之处了。
与此同时,南先生认为孔子十分重视个人的本位问题:君是君,领导人要做到让自己真正是一个领导人,严守领导人的行为准则。臣是臣,做干部的要有干部的立场,规规矩矩做个称职的干部。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如果父亲做得不符合一个父亲的标准,却要儿女孝顺尽儿女的本分,又怎么可能呢?只有父慈才能子孝。
因此,每个人都应在自己的位置上,守住自己的本分,扮演好所扮演的角色,懂得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些什么。
一只猫爱上了自己的主人,便请求爱神把自己变成一个女孩。爱神同意了它的请求,将猫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主人与她一见钟情,爱上了她。后来,他们便结婚了。
一天,爱神想看看猫变成人后是否也把习惯改变了,于是趁他们休息时在卧室里悄悄放了一只老鼠。没想到少女一见到老鼠就完全忘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她立即跳下床,去追赶老鼠,想把它吃掉。
爱神见后,很是失望,便将她重新变回一只猫。
“为什么?”那只猫被变回原形,大为懊恼地抗议。
第四讲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在自己所处的台阶上卓立(2)
“做人最重要的是守本分,而你却忘了做人的本分。所以,你只能永远做一只猫。”爱神回答它。
守住本分,严守本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守住本位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每个人的品性中都跳跃着一丝不安分的欲望,在利益的面前经常偏离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如果连自己基本的角色都扮演不好,又怎么能成就大事呢?
第四讲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不能全指望外来的庇护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
南先生认为,王孙贾问孔子的问题十分幽默,他的意思是告诉孔子说,你老是跟诸侯直接往来,我们这些士大夫如不在君王面前替你讲几句好话,那也是没有用的呀!你拜访完了诸侯,还是该来向我们烧烧香的。孔子却义正词严:“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他说,一个人真的要做坏人、做坏事,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神灵都不能保佑你。所谓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心中的,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要全指望外来的庇护。
一个人只要相信并充分依靠自己的力量,自立自强,便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世界上真正能拯救你和帮助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有一次,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洛奇到一家分公司去视察工作,在卫生间里他看到一位小伙子正跪在地上擦洗黑污的水渍,并且每擦一下就虔诚地叩一下头。洛奇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何如此。小伙子答道:“我在感谢一位圣人,是他帮助我找到了这份工作,让我终于有了饭吃。”洛奇笑了,说:“我曾经也遇到一位圣人,他使我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你愿意见他吗?”小伙子说:“我是个孤儿,从小靠别人养大,我一直都想报答养育过我的人。这位圣人若能使我吃饱之后还有余钱,我很愿意去拜访他。”
洛奇说:“南非有一座高山,叫胡克山。据我所知,那上面住着一位圣人,能为人指点迷津,凡是遇到他的人都会前程似锦。10年前,我到南非登上过那座山,正巧遇上他,并得到他的指点。假如你愿意去拜访,我可以向你的经理说情,准你一个月的假。”小伙子是个虔诚的教徒,他谢过洛奇后就上路了。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最后终于到达了胡克山。然而,他在山顶徘徊了一天,什么都没有遇到。
小伙子很失望地回来了,他见到洛奇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董事长先生,一路上我处处留意,但直至山顶,我发现,除我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洛奇说:“你说得很对,除你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因为你自己就是圣人。”后来,小伙子成了美孚石油公司一家分公司的经理。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讲述了上面的故事,并补充了这么一句话:“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人生成功的开始。任何人只要相信自己,就能够创造奇迹。”
一个人唯一可靠的是自己,除了你自己,没有另外一个人可以带给你成功。你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你人生成功的开始。
第四讲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审判官在你头顶上看你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论语·里仁》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南先生解释说:约指约束、检束、小心谨慎,要时刻约束自己。谨慎的人过失比较少,放荡的人容易犯错,讲话随便的人就容易失信。所以个人行为道德能时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失败的事情就少了。
孔子认为,凡是那些能反省自己、检点约束自己而又肯上进向学的人,我一定要教他,这种人是值得教的。
正直是每个人内心的良知。用自己的良知与处世标准进行自我约束与管理,才能减少过失,无愧于心。自我约束是减少错误最有力的道德力量,一个人做了违背道德信义的事,首先受到的是来自于内心的惩罚。
从前,有一个人打算从邻居家的麦田中偷一些即将丰收的麦子。他心里盘算着,如果从每块田中都偷一点,别人不会察觉到,加起来的数目却非常可观。于是,他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悄悄带着年幼的女儿出门。“孩子,”他压低声音说道,“你帮爸爸看着,如果有人来就小声叫我一下。”
随后,他溜进第一块麦田,开始收割,刚一会儿,女儿就轻声喊他:“爸爸,有人看到你了!”这人慌忙向四周看了看,但是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于是他把割下的麦子捆起来,又走进第二块麦地。“爸爸,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悄声喊道。这人心惊胆战,停下来向四周张望,还是什么人也没看到。他又收拾了割好的麦子,来到第三块麦地。过了一会儿,女儿大声叫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这人又一次停手,环顾四周,还是什么人也没有看到,于是他把割下的麦子捆好,然后溜进最后一块麦地。“爸爸,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叫了起来。这人停止收割,四下望去,一个人影也不见。“你为什么总是说有人看到我了?”他愤怒地质问女儿,“四下里连个人影都没有。”“爸爸,”女儿低声说道,“有人从天上看到你了。”
其实,每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缺斤少两的事都称得一清二楚,无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的道德栅栏永远立在那里。正如马丁·路德在他被判刑的城市里面对着“审判者”所说的那样:“去做任何违背良知的事,谈不上安全稳妥,也谈不上谨慎明智。我坚持自己的立场,上帝会帮助我,我不能做其他的选择。”
自我约束其实是慎独的一种表现,一切从自己开始,检点约束自己,时刻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严苛地审查自己,做事先做人,正人先正己。
第四讲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不重则不威”新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依据南先生的观点,孔子这句话有两重含义,前面指尊重自己,后面指尊重他人。
“重”是自重、自尊心,每个人都必须自重,一个人没有自信也不重视自己,不自尊,“学则不固”,这个学问是不稳固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树立自己的信心,自尊是自信的基础。
自尊自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所必备的品格。智利作家尼高美德斯·古斯曼说过:“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蹋的东西。”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说过:“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尊敬你自己。只有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的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第,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了一位参议员的羞辱。那位参议员不屑一顾地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请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林肯高高地扬起头,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参议院陷入一阵沉默,林肯又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曾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如果它们需要修理或完善,我一定尽力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至此,所有的嘲笑都化成了真诚的掌声。
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一个人无论地位和才干平凡还是卓越,只有懂得尊重自己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人,不应看轻自己,不重则不威,自己不尊重自己,则任何人都可以践踏你。懂得做人做事的学问,懂得尊重人的道理,才能做事尽心尽力,正确面对自己的人生。
第四讲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态度恭顺未必是德(1)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仁虽然好,但若好到成为一个滥好人,没有真正的学问涵养,是非善恶不分,其实非常愚蠢。所谓“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正是此意。孔子说,有许多人知识非常渊博,而不好学,其流弊是荡;知识渊博了,就非常放荡、任性,“名士风流大不拘”。恃才自傲,自视甚高,过于自信就对自己检束不够,聪明反被聪明误,“其蔽也贼”。一个人太直了,直到没有涵养,一点不能保留,就是没有修养,它的流弊是要绷断,要偾事,把事弄砸。脾气大,过于莽撞则是好勇,没有好的修养,就容易出错。过于刚正的人不会转弯的,固执己见,若不好学就会狂妄自大。
南先生说,这六点是人的个性分类,个性只是特点,无所谓好坏,每个人的个性长处不同,或仁、或智、或信、或直、或勇、或刚;但不管哪种个性,没有真正内涵的修养,就都会变成缺点。学问的道理就在于此,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每个人要有超然独立的“我”,扬长避短,中和个性。
三国时的弥衡很有文才,在社会上是非常有名气的,但是他恃才傲物,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经常放言除了孔融和杨修,“余子碌碌,莫足数也”。他容不得别人,别人自然也容不得他。
有一次弥衡经孔融的推荐去见曹操。见礼之后,曹操并没有立即让弥衡坐下。弥衡仰天长叹:“天地这么大,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曹操说:“我手下有几十个人,都是当今的英雄,怎么能说没人呢?荀、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就是汉高祖时候的萧何、陈平也比不了;张辽、许、李典、乐进勇猛无敌,就是古代猛将岑彭、马武也赶不上;还有从事吕虔、满宠,先锋于禁、徐晃;又有夏侯这样的奇才,曹仁这样的人间福将,怎么能说没人呢?”弥衡笑着说:“您错了!这些人我都认识,按才能分配,可以让荀吊丧问疾,可以让荀攸看守坟墓,可以让程昱负责关门闭户,可以让郭嘉读词念赋,可以让张辽击鼓鸣金,可以让许牧羊放马,可以让乐进朗读诏书,可以让李典传送书信,可以让吕虔磨刀铸剑,可以让满宠喝酒吃糟,可以让于禁背土垒墙,可以让徐晃屠猪杀狗,夏侯可称为‘完体将军’,曹仁可叫做‘要钱太守’,其余的都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罢了!”曹操听了很生气,说:“你有什么能耐,竟敢如此口出狂言?”弥衡说:“我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让皇帝成为尧、舜,下可以跟孔子、颜回媲美。怎能拿我与凡夫俗子相提并论?”这时,张辽站在旁边,气得拔出剑要杀弥衡,曹操阻止了张辽,悄声对他说:“这人名气很大,远近闻名。要是把他杀了,天下人必定说我容不得人。他自以为很了不起,我要他任鼓吏,以此侮辱他。”
一天,弥衡去面见曹操,曹操特意告诉看门人:“只要弥衡到了,就立刻让他进来。”结果,弥衡衣衫不整,拿了一根大手杖,坐在营门外,破口大骂。有人又对曹操说:“弥衡这小子实在太狂,要杀他还不容易?”曹操说:“他在外总算是有一点名气,我把他送给刘表,看看结果又会怎么样吧。”就这样,曹操没有动弥衡一根毫毛,让人把他送到刘表那儿去了。
到了荆州,刘表对弥衡很客气,“文章言议,非衡不定”。但是,弥衡骄傲之习不改,多次奚落、怠慢刘表。后来,刘表无奈,只好把弥衡送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
到了江夏,黄祖也能礼贤下士,待弥衡很好。弥衡常常帮助黄祖起草文稿。有一次,黄祖曾经握住他的手说:“大名士,大手笔!你真能体察我的心意,把我心里想说的话全写出来啦!”但是后来,在一条船上,弥衡又当众辱骂黄祖,说黄祖“就像庙宇里的神灵,尽管受大家的祭祀,可是一点儿也不灵验”。黄祖下不了台,恼怒之下,把弥衡杀了。弥衡死时不到30岁。曹操知道后说:“迂腐的儒士摇唇鼓舌,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第四讲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态度恭顺未必是德(2)
孔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南怀瑾先生非常精辟地指出:恭而无礼的“礼”不仅仅指礼貌,更是指礼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内涵。态度上恭敬并非就是道德,外型礼貌固然重要,如果内在没有礼的精神,而一味地讲求礼数,则十分辛苦。有些人做事很谨慎,然而过分的小心会畏首畏尾,变得无能。有些人有勇气、有冲劲,头脑一热便下了决心着手去干,然而,如果内在没有好的修养就容易把事情搞砸。有些人个性直率、坦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胸怀坦诚,但是学问上还要经过磨炼、修养,否则太过较真也会误事。
恭、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是很好的四种个性,但必须要经过文化教育来中和。过犹不及,一旦过于偏激,优点就会变为缺点,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反省自己的个性。
第四讲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不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南先生解释说:小人为人处世,对于自己的过错,总会想方设法找出许多理由将其掩盖起来,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其实很容易发现,但是人们有个通病,明明知道是自己错了,下一秒钟就找出很多理由来,越想自己越没有错。而君子错了就会自己承认,所以一经发现过错,就要勇于改正,这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一个大丈夫有过错没有什么关系,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然有一点黑影大家都看得见,等一下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也代表在上面的领导,属下有过错的不一定会被许多人批评;而身在高位,众目睽睽,有丝毫错处就可能要被人指责;不过只要知错即改,人们始终是景仰他的。
什么是真正的过错?一个人有过错不要紧,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如果有过错而不肯改,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柏拉图说过,内省是做人的责任,人只有通过内省才能实现美德。一个善于自省的人遇到问题往往会反求诸己,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总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在遭遇挫折或犯了错误的时候不是反躬自省,而是责怪或迁怒别人。
一只狐狸在跨越篱笆时滑了一下,幸而抓住一株蔷薇才不致摔倒,可它的脚被蔷薇的刺扎伤了,流了许多血。受伤的狐狸很不高兴地埋怨蔷薇:“你也太不应该了,在我向你求救的时候,你竟然趁机伤害我!”蔷薇回答:“狐狸啊,你错了!不是我故意要伤害你,我的本性就带刺,是你自己不小心,才被我刺到了。”
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具有极好的自我纠错习惯,他经常兴致勃勃地谈起自己的某个最新见解,不久后又会毫不留情地自我否定掉。尽管他的十个见解中往往八九个都是错的,可是他凭借有错就纠的好习惯却能够沙里淘金,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
人难免会犯错,当意识到自己做错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掩饰自己的错误,而是找到错误的根源,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推卸责任,责怪他人。
第四讲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由人知己,见贤思齐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是交错复杂的社会关系导致的。看到一个人的过错,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看到他人的过错,可以引发加强自身“仁”的修养。
南先生进一步解释,当我们看见一个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的贤者,就会想达到他的境界;如果看到不贤的人,则可以将其当做自己的镜子,借以自我反省。这为我们不断反省和完善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许多在事业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是在学习别人的优点及反省自己的不足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塞缪尔·杜威曾经说过,他就是在读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传记之后才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商业习惯的。
路德·杜德利曾说过:“在文学上,我总是只与我认为很不错的老朋友交往,我的朋友是经过我长期选择的。和我的朋友们在一起,我变得越来越崇高,创作的愿望也愈来愈强烈。我总能从我的朋友那儿得到益处,十之八九都是这样。”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当中不断地从交往的对象那里吸收其优点以反省自己而进步的。经常同贤人往来,即使不是特别有意识地嫁接别人的优点,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提升到与他们相同的层次。如果能够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鞭策自己不断地向那些贤者靠近,那么慢慢地,你的思想修为也会提高。
第四讲 你头顶上的审判官 英国谚语中的“勿施于人”(1)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论语·公冶长》
南先生解释说,躬就是反躬自问,自厚并不是对自己厚道,而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当别人做错事,责备别人时不要像对自己一样那么严肃。只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远离别人的怨恨。
一位哲学家在海边目睹一条船遇难,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溺死了。他痛骂上苍不公道,只因为一位罪犯正好乘坐这条船,竟然让众多的无辜者受害。
当哲学家正陷入这种情绪之际,他发觉自己被一大群蚂蚁围住,原来他站立的位置距离蚂蚁窝不远。这时,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叮了他一口,他一怒之下用脚踩死所有的蚂蚁。
天神在这个时候现身,并用拐杖敲着哲学家的脑袋,说:“你既然以类似上苍的方式对待那些可怜的蚂蚁,难道你还有资格去批判上苍的行为吗?”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是现代社会为人处世的正确选择。但在我们周围,总会有这样一些人,评判别人时常常头头是道,他应该这样做或不应该那样做;可当自己身陷其中,成为当事人,往往就没了标准,一不小心就犯了相同的错误。
人是感性的,对待事物、处理事情往往以看到的景象,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来判断,因此对待别人与要求自己就有了双重的标准:一方面是用放大镜来观察他人的行为,说三道四,评头论足;另一方面却又放纵自己的行为,毫无标准规范限制可言。殊不知,你在用放大镜对待别人的同时,别人也会用放大镜对待你,由此产生的冲突可想而知。
英国有一句谚语说得好:“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上他的鞋子走一英里。”工作中和生活中如果因为某件事情和别人发生了冲突,你应当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的要求宽松一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氛围就会轻松愉快得许多。相反,我们面临的只有无尽的误会和烦恼。
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很多,有没有一个简洁明了、终身都可以照此目标去做的。孔子就讲出这个“恕道”。
南先生进一步比较了孔子与子贡有几分相似的说法。子贡是说,我不想让别人加给我的那些不合理的东西,我也同样也不想把这些加到别人身上。这是以我为中心,在自己受到伤害之后才想到不要同样地找别人的麻烦。而孔子说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只要我自己发现不要的,便不要再施加于别人。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更严格要求自身的净化,不要靠比较以后才想到别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