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国十大元帅-叶剑英传

_32 《叶剑英传》编写组(现代)
人,邓小平被选为军委主席,叶剑英当选为军委副主席。被选为副主席的还 有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这时,叶剑英已是 86 岁高龄的老人。他仍然是
那样热爱军队,关心军队,他的心,始终同这支人民的军队紧紧地连在一起。
五 发展国家对外友好关系
叶剑英在外交工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杰出的才能。早在战争年代, 他就曾代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进行了大量的外事活动,为中
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外交斗争经验,培养了许多外交干部,对建立和扩大 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的影响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六十年代,他
率军事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印度、缅甸、越南等国家,加强中国人民和人民军 队同这些国家军队、人民之间的友谊。他随刘少奇主席访问了朝鲜,随周恩
来总理访问了越南,为发展中朝、中越两党两国的友谊作出了努力。
他还随彭德怀访问过苏联、波兰等国,增进了中国人民和军从同这些国 家人民和军队之间的了解。70 年代,叶剑英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重要领导
人,根据毛泽东、周恩来制定的外交路线,接待了一大批来访的外国党政领 导人和军事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会谈。向他们介绍中国革命
和建设事业的历史与现状,虚心听取对方的经验和意见,从而增进了中国同 这些国家之间的友谊,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叶剑英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担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委员长以后,参与制定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外交方针和政
策,继续进行了大量的外事活动。他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和 平的国际环境”,我们要“继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
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发展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争取对我国建设事业的 合作。我们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坚持同全世界人民的团结,坚持同
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为反对霸权主 义,保卫世界和平,争取人类进步而共同奋斗。”①他先后接待了大量来访的
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知名人士,对于发展中国同其他各国的友好关系作出 了重要贡献,他自己也赢得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和人民的尊敬与信 赖。
① 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79 年 9 月 29 日。
六 告台湾同胞书与“九条方针”
叶剑英一直把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大业,放在人大常委会工作 的突出位置上。
1978 年 12 月 26 日,叶剑英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 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
同胞书》。在通过这一文件之前,叶剑英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为了适应 当前形势,多做工作,以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央考虑, 在 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建交的时候,由我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一个告台湾同胞 书,是很必要的。告台湾同胞书的稿子,曾经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过,并且
征求过一些人大常务会委员和政协常务委员的意见,作了必要的修改。”当 会议要对这个文件进行表决时,叶剑英再次询问各位常委还有什么意见。结
果,大家热烈鼓掌,一致通过了这个文件。
《告台湾同胞书》于 1979 年 1 月 1 日正式发表,明确提出:“台湾自古 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一祖国这样一个关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
任务,现在摆在我们大家的面前,谁也不能回避。如果我们还不尽快结束目 前这种分裂局面,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我们何以告慰于列祖列宗?何以自
解于子孙后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属黄帝子孙,谁愿成为民族的千古 罪人?”“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我们早一天完成这一使命,就可以早
一天共同创造我国空前未有的光辉灿烂的历史,而与各先进强国并驾齐驱, 共谋世界的和平、繁荣和进步,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这一光荣目标共同奋斗!”
《告台湾同胞书》全文 2000 多字,言词恳切,感情真挚,含义深远。它 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回归和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基本立场和态度,反
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说出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心里话, 也受到了海外侨胞、国际上友好国家,进步人士的热烈欢迎。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后,台湾当局尽管继续表示出“不接触,不谈 判,不妥协”的强硬姿态,但是他们的心理上受到了强烈的震动。特别是台
湾人民和海外侨胞要求互相来往,实现统一的潮流,是台湾当局想阻挡也阻 挡不了的。台湾当局的某些高级人士和台湾各界的一些上层人物以各种方式
对和谈统一表示出了赞成态度。台湾海峡逐步出现了和缓气氛。
叶剑英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地看到了这种和缓迹象。他和党中央、人 大常委会的同志多次分析形势,研究促进海峡两岸缓和的措施。1981 年 9 月
30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2 周年、辛亥革命 70 周年前夕,叶剑英利用 这个时机,向新华社记者发表了重要的谈话,进一步阐明台湾回归祖国、实
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他在谈话中提出,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 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
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建 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
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 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
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 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台湾当
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台 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
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欢迎台湾工商 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国家将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 建议,共商国是。
叶剑英这篇谈话,高屋建领,气度恢宏,寓情于理,感人至深。它在国 内外引起了比《告台湾同胞书》更为强烈的反响。在国内,全国政协和各民
主党派及群众团体的负责人,纷纷举行座谈会或发表谈话,一致拥护叶剑英 委员长提出的九条方针。台湾同胞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翘首远望,从辽阔
的海面上,仿佛看到祖国统一的曙光正在冉冉升起。他们感到九条方针政策 是宽厚的,具体的,照顾到了台湾方方面面的利益,共产党和平解决台湾问
题具有诚意。台湾知识界尤其活跃,九条发表后,他们冲破禁忌,通过各种 方式积极探讨如何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了种种具体的建议。台湾国民党的一
些上层人士以及著名的非国民党人士,也都认为台湾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台 湾的出路离不开大陆这个“母体”。他们对于国民党当局“不谈判”的立场
和拒绝“三通”的做法,表示不满。台湾各阶层同胞在叶剑英提出的九条方 针的影响下,强烈要求和谈、统一、与亲人团聚的声浪,有力地冲击了台湾
当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堤防。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进步舆论 一致赞扬和支持叶剑英的谈话。美国一些报刊认为:“中国提出的同台湾重
新统一的条件,是迄今它们提出的最宽宏大量的建议。”日本政界一些著名 人士赞扬叶剑英的谈话“积极稳健富有诚意,应给予高度评价。”
叶剑英关于九条的谈话,实际上明确阐明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 国两制”的办法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正如邓小平在 19S2 年 1 月所指出的:
九条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同年 12 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 过的,由叶剑英主持制定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条款,为
“一国两制”构想奠定了法律依据。此后,邓小平等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又 多次对这一构想作过充分论述。1984 年 5 月,“一国两制”作为中国的基本
国策最终确立。“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固基石,也 是中华民族对国际社会的重大贡献。
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叶剑英在实现争取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大业中,不仅花费大量心 血,参与研究、制定党和国家对台湾和港澳的方针政策,而且利用他长期做
统战工作的有利条件,利用过去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继续直接做这方面的 工作。他十分关注在台湾和海外的一些国民党军政界的熟人、朋友的情况。
原国民党东北军将领张学良,是与叶剑英在“西安事变”时的老朋友。几十 年来,张学良一直被蒋介石软禁,受到不公正待遇。叶剑英十分关注张学良
的情况,数十年来一直珍藏着一帧张学良在“西安事变”时送给他的照片。 照片旁边留下了叶剑英当时写下的一行亲笔字:“汉卿送蒋回南京前留影。”
他多次托人了解张学良在台湾的情况,并请人给张学良传话说,我们是“西 安事变”共患难的朋友,我很惦记他,欢迎他回来看看,回来以后还可以再
回台湾。遗憾的是,叶剑英盼望张学良回大陆观光的愿望在他生前未能实现。 叶剑英作为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作为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进步起了重要作
用的人物,早就受到许多国民党中的爱国进步人士的敬佩。他们从海外回国 观光探亲时,都希望能见到叶剑英。叶剑英虽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他
认为这是统一祖国大业的重要工作,总是尽力满足来访者的要求。担任人大 常委会委员长以后,他多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会见海外的故旧袍泽,
同他们叙旧情,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向他们介绍祖国的发展情 况。原国民党政府驻日本代表团团长商震,曾几次从日本回国访问。商震是
国民党元老之一,浙江绍兴人,早年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解放战争时期, 由于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和反动统治,辞去了国民党政府驻日本代表团团
长的职务,留居日本。他每次回来,叶剑英都热情会见他并进行亲切交谈。
1974 年 10 月,商震第一次从日本回国参观访问时,叶剑英就对他说:“欢 迎你到祖国来,叶落归根嘛。想回来的人,都可以劝他们回来看看,你是他
们的带路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商震对叶 剑英说:“我早就想回国看看,希望在有生之年,为祖国做点事,争取立功。”
叶剑英说:“你想立功,做点事,才回来,那不一定。能做多少就做多 少。你对台湾有影响,这次回来震动很大,这就是一功。你有什么安排和打
算,都可以给我们讲。几十年了,过去我们共同作战对付日本,是打日本的 老战友。现在国家的情况,你看得很清楚。回来,可以把自己力量用在祖国
建设上,你还有力量,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①
商震完全赞同叶剑英的话。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各种关系,力所能及地 做了一些工作。1976 年,商震在日本病逝。此后,他的夫人安田作子和子女
继承其遗志,关心祖国建设,经常回国访问。叶剑英同样热情地接待他们, 并亲自督促有关部门,腾出了商震原在北京的住房,留给安田作子来北京时
居住。安田作子对此十分感激。1982 年深秋,她来到新疆的天池,在传说王 母娘娘洗脚的地方,将双脚浸泡在世界最高湖的水里,双手合十,虔诚地祷
告:“祝愿叶剑英委员长长寿。”她相信当地的一个美丽的传说:“在王母 娘娘洗脚地方洗脚时的心愿,总是能够实现的。”
曾任过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总统府参军长的 李汉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同叶剑英一起在孙中山领导的军队中共过
① 叶剑英与商震谈话记录,1974 年 10 月 10 日。
事。1981 年 5 月,李汉魂和夫人吴菊芳以及他们的子女回国参观访间。他们 提出要求,想见见叶剑英委员长。叶剑英欣然答应。5 月 31
日下午,叶剑英 在自己的住所热情地会见了李汉魂一家。他高兴他说:“你们远道而来,使
人兴奋。我们几十年没见了,现在相会,感到特别愉快,希望你们队后多来。” 李汉魂对叶剑英说:“今天我和夫人带着子女特来拜访您,祝您健康长寿。”
吴菊芳将他们全家的合影赠给叶剑英。叶剑英看着照片,高兴他说:“祝你 们全家幸福。”叶剑英还先后会见了原台湾民社党主席团主席、“总统府”
国策顾问蒋匀田、原国民党中央政府内务部次长李新俊等原国民党军政要 人,同他们亲切谈话,使他们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对于港澳方面的工作,
叶剑英也十分关注,不仅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支持港澳的稳定与繁荣、有利于 调动港澳同胞支援祖国建设积极性的重要意见,而且做了大量实际工作。特
别是在纠正“四人帮”推行的“左”的错误政策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张 发奎,原北伐军中号称“铁军”的第四军军长,曾经是叶剑英的老上级,担
任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等要职。新中 国建立以后,张发奎滞留在香港,对共产党存有成见和疑虑。叶剑英曾多次
派人做张的工作,希望他回大陆定居,为国家建设做些事情,或者回来看一 看,见面叙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张发奎没有回来。1980 年 3 月,张发
奎在香港病逝。叶剑英得知,不胜感慨,立即给张发奎的亲属发去唁电:“惊 悉向华将军逝世,不胜哀悼。乡情旧谊,时所索怀,特电致唁,尚希节哀。”
这封唁电,使张发奎的亲属和许多海外人士深受感动。张的夫人刘景荣女士 感激他说,我很敬佩叶“参座”,他不忘过去的友情,一直惦记着我们。①
叶剑英多次会见何贤、霍英东、马万祺和曾宪梓等港澳知名人士,热情 地同他们交谈,做了大量工作:争取他们为统一祖国和支援祖国建设事业出
力。②叶剑英在港澳同胞中,享有很高的威望。1983 年 5 月 21 日,出席全国 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部分港澳委员,专门到叶剑英的住所看望他,并带去了
全体港澳委员给他的致敬信。信中说,半个世纪以来,您在解放祖国的斗争 中,在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立下了不朽功勋。我们
决心学习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和为革命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 为推进祖国的四化建设事业,实现祖国的大团结、大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
叶剑英对于信中那些赞扬他的话,很感不安。他听王匡委员宣读完致敬信后, 谦虚地说:“我不敢当!”接着,他亲切地告诉大家:“现在我们国家正在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行四化建设。在这当中,同志们的作用是很大的。我 希望你们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在建
设祖国、统一祖国的事业中,华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叶剑英对海外的 几千万侨胞有着深厚的感情。在 10 年动乱期间,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横行,国家遭难,人民遭殃,广大华侨侨眷也深受其害。面对这种情况,叶 剑英极为生气。他在主持军委工作的同时,参与制定党和国家的侨务政策,
纠正偏向。“九一三”事件后,他在接见侨务工作者时,语重心长地叮嘱: 海外有几千万侨胞,他们爱国心很强,我们不能伤害华侨感情,国内有些同
志不了解华侨情况,还有人把海外关系等同复杂关系,把复杂关系等同反动
① 访问刘景荣(张发奎夫人)谈话记录,1992 年 5 月。
② 访问霍英东、马万祺谈话记录,1990—1992 年。
关系,这是非常幼稚的,是不理解历史。三四十年代,华侨回来抗日,丢下 家小,放弃优裕生活,爱国热情极其可贵,我们应大力宣传,你们做侨务工
作的同志应当做好这一工作。他针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抓住所谓“海外 关系”大作文章的问题,明确指出,现在不是怕有海外关系,而是需要海外
关系。局势变了,几十个国家同我国建交,需要很多人去做工作,不能闭关 自守,而要发展关系,有海外关系的人,条件有利,便于做工作。关于侨眷
和海外人士亲属出国问题,他强调说:过去出国申请抠得紧,现在可以出去 的就出去。侨眷和海外人士的亲属要出去的也可以出去。华侨政策,有些地
方贯彻不好,应该纠正!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叶剑英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上,对华侨工 作更加重视和关心。他得知著名的华侨学府暨南大学的校舍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被非法占用,即要求占用单位限期搬出,使暨南大学得以重新开学。选 举五届人大代表时,叶剑英专门过问华侨代表名额问题。空军招考飞行员时,
叶剑英又对空军负责人说,应当有华侨飞行员,可到华侨集中的一些农场去
“招飞”。1982 年 12 月 29 日,他为全国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先进集体、 先进个人表彰大会题词:“海内外同胞齐心协力振兴中华”。1983
年元旦, 他为《华声报》题词:“发扬侨胞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
叶剑英对侨务工作的关怀无微不至。他对广大侨胞的理解、关心和爱护, 令海内外侨胞深为感动。曾任全国侨联主席的叶飞回忆说:
“叶剑英同志是团结海内外侨胞的模范,无论是对华侨领袖,还是对普 通的归侨农工;无论是对侨、港、澳、台社会各界贤达名流,还是对学成业
就的华裔科学家,他或亲切约见,或题词慰勉。早自三十年代,晚至桑榆之 时,凡半世纪,坦诚相交,尽力相助。叶剑英同志视侨胞若兄弟,侨胞视叶
剑英同志若亲人。”①
叶剑英心中始终装着祖国和人民。他为了祖国的长治久安,为了人民的 幸福安宁,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百年赢得十之八,老骥仍将万里行。”② 叶剑英 1978
年 5 月写下的这两句诗,抒发了他的壮志豪情,也是他晚年生活 的真实写照。
① 叶飞:《叶剑英永远活在侨胞心中》,载 1986 年 11 月 2 日《人民日报》。
② 《叶剑英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 4 月版,第 59 页。
第四十章帅星永远闪耀
一 以己之退,促党的事业之进
1982 年 9 月 6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灯火辉煌,群情振奋,不时响起 一阵阵热烈掌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叶剑英,正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
国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只听他以浑厚的声音说道:
“我们的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党。经过这次大会,将有一批年富力强的 同志,走上中央的领导岗位和其他领导岗位,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
标志,我们老一辈的同志,看到这种情况,由衷地感到喜悦。唐朝诗人李商 隐曾经用‘雏凤清于老风声’的诗句,称赞他的后辈的诗才。意思是说,后
来者居上,年轻的会超过年老的。可以说,这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 基本规律。”
代表们听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再次鼓起掌来。 叶剑英接着说:“这次大会以后,将有许多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这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这些老同志勤勤恳恳奋斗几十年,他们是革命的 功臣。他们的功绩,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我今年八十五岁了,年老
多病,做事已力不从心,从党的事业着想,我曾多次要求退出领导岗位。在 中央没有决定我退出之前,当尽力而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①
叶剑英的这两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中 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年高体弱的同志,到了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时候,应该
从党的事业着想,主动从领导岗位、工作岗位上退出,让年轻的同志接替工 作。这个问题,在党处于执政地位的情况下,尤其显得重要。只有这样,中
国共产党的事业,才能犹如长江大河,后浪推前浪,奔流不息。
出席中共十二大会议代表中的许多老同志,都清楚记得,重视年轻一代, 重视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叶剑英的一贯主张。
早在 1956 年 11 月,叶剑英写下的《西游杂咏》组诗中,就有这样的诗 句:“引得春风度玉关,并非杨柳是青年。英雄一代千秋业,敢说前贤愧后
生。”②他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到,在无产阶级的千秋大业中,革命的后 生将会不断地超过前贤,因此,要重视后生,关心青年。
50 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偏差,特 别是 10 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动乱,一代青年的成长受到了严重挫折,培
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工作也受到了极大的干扰。有鉴于此,在 1976 年粉碎“四 人帮”以后,处在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上的叶剑英,格外注意培养和选拔革命
接班人的工作。1978 年 12 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把培养和造就一大批 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全党、全国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提出来,
以引起全党的重视。1982 年 5 月,叶剑英在和几位中央领导人的一次谈话中, 特别谈到三国时期蜀国在接班人问题上的教训,他说:“蜀国那时也有个干
部接班的问题。‘蜀中无良将,廖化做先锋’。诸葛亮晚年,不放手选拔、 使用年轻的接班人。后来,诸葛亮很急,好容易发现姜维是个人才,让姜维
做了接班人。蜀国人才的老化问题,接班问题,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自从 井冈山以来,五十多年了,多年征战的干部都老了,现在需要大力培养选拔 接班人。”
① 叶剑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82 年 9 月 6 日。
② 叶剑英:《远望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 8 月版,第 17 页。
叶剑英对党的组织建设中的新老交替问题不仅从理论上作出了精辟的阐 述,更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全党作出了楷模。早在 60 年代前期,叶剑英在
谈到老干部工作时,就曾指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老同志到了不能工 作的时候,应当主动退位让贤。这种退位不是消极的,而是要“以己之退,
促党的事业之进”。1977 年 11 月,他在广州松园宾馆赋诗一首:“四面青 山列翠屏,松园终不老闲身。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①诗中表
达了他早已萌生的退休之意。1979 年,他鉴于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已重新确 立,党中央的领导机构已趋健全,特别是年富力强的同志已挑起了重担,便
给中央政治局常委逐个做工作,要求同意他退出中央的领导岗位,但中央仍 希望他留在领导岗位上。1981 年 6 月,叶剑英又给中央写信,要求改变中央
政治局常委名次的排列,将他的名字放到邓小平之后。中共中央经过慎重考 虑,还是没有同意他的要求。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仍选举叶剑英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二届 一中全会上,叶剑英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按照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
党内不设主席、副主席)。叶剑英退位让贤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1983 年 2 月,叶剑英担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期将满。他又写信给人大常委
会,请求不再提名他为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候选人。这一请求,得到了 五届人大常委会的同意。人大常委会并复信给他,对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充
满艰难险阻的革命斗争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粉碎“四人帮”这场严峻斗 争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在担任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的卓越领
导、辛劳而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1985 年 9 月,在中共十二届四 中全会召开前夕,叶剑英同其他几位老同志一起,致函全会,请求不再担任
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全会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自此,叶剑英退出了他 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所有领导岗位,再次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促进中央
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促进党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表率。
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给叶剑英写了热情洋溢的致敬信。致敬信在概括和 评价了叶剑英几十年革命斗争的光辉经历之后,这样写道:“我们深信,您
对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将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所永远铭记。 您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献身精神,您在复杂的革命斗争转折关头所表
现出来的非凡的革命胆略,您好学深思、勤奋工作、照顾大局、团结同志的 高贵品格,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① 《叶剑英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 4 月版,第 58—59 页。
①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四中全会给叶剑英同志的致敬信。1985 年 9 月 16 日。
二 同疾病顽强斗争
1981 年春,叶剑英在湖北视察时,住在武汉东湖宾馆。红军老战士何长 工这时也来到武汉,专门到东湖宾馆看望叶剑英。叶剑英高兴地同何长工长
谈,他们谈经济建设,谈军队建设,谈一些老同志的近况。当谈到各自的身 体状况时,叶剑英笑着说: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我现在 离八十四岁还差两个月。”
何长工听了,开玩笑说:“哟,那你这两个月得注意点。” 叶剑英说:“大概阎王在这两个月不会请我去,我自己也不会主动去找
他。”说完,两人开怀大笑。 叶剑英的幽默风趣,反映了他对待疾病和高龄的乐观态度。他一向认为,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避免。但是,共产党人应当以 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来对待疾病。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不仅仅
是为了个人,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多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做工作。
“身欲奋飞兮病在床”。叶剑英到了晚年,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 健康状况渐趋下降。1980 年,中央保健委员会成立了一个以解放军总医院为
主的专门医疗保健组,经常为叶剑英检查身体,进行保健和医疗。先后参加 医疗组的有:蒲荣钦、汪石坚、邓家栋、牟善初、王新德、高存厚、李天德、
孟宪臣、胡士良等北京和一些省、市军队、地方的著名专家、教授。他们为 叶剑英的保健和治疗付出了大量心血。邓家栋回忆说:“对中央首长疾病的
治疗,关键是首长本人如何对待医疗组提出的治疗意见,如果首长本人和他 的家属另有主张,你有再好的治疗办法也不行,我们这个医疗组很幸运,叶
帅配合得很好。对于他的病,我们医疗组先诊断,然后讨论治疗方案。方案 确定后,我们便向他报告,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他就同意,就接受。他相信
科学,信任医护人员。因此,我们的工作一直比较顺利。我们都非常感激叶 帅。”①
1980 年,叶剑英患帕金森氏病,并常常因此而引起并发症,特别是经常 发生肺部感染。1982 年以后,肺部感染一次比一次加重,并且越来越频繁。
为了积极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医疗小组认为,使用静脉滴注抗菌素是最有 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比较大。专家们反复讨论,认
为只有采用这种方法治疗,才能控制疾病的发展。当叶剑英知道了这是唯一 有效的办法后,便鼓励医护人员:“要大胆地穿刺,不要因为是给我打针而
紧张。”有的护士问他:“首长,您平常不是最害怕打针吗?怎么真正要打 针的时候,又不害怕了呢?”叶剑英笑了笑,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
当你们决定要打针治疗的时候,我若是紧张,你们不是更紧张了吗?”叶剑 英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先后发生过数十次肺部感染,其中有几次特别严
重,持续时间很长。医务人员共给他使用抗菌素几十种,做静脉穿刺上千次。 这样治疗的结果,两肺部炎症基本消失,没有产生副作用。这在医学史上是 很少见的。①
① 访问邓家栋谈话记录,1983 年 3 月。
① 访问牟善初、孟宪臣谈话记录,1989 年 11 月。
三 帅星陨落,功业永存
1983 年 11 月 19 日晚 6 时,叶剑英突然患急性高侧壁小兆型心肌梗塞, 经医疗组多方抢救治疗,病情一度明显好转。1984 年 4 月 19
日,又发生大 脑中动脉血栓形成、肺炎、腹泻等症状,多次出现高烧,呼吸困难,病情加 剧。医护人员再次进行抢救治疗。到了 7
月,仍然不断出现高烧,呼吸困难, 总胆红质数上升,出现黄疸及腹水,病情危重。中共中央为此于 7 月 16 日和
27 日发出二十二、二十三号文件,向全党通报叶剑英的病情。但是,由于医 疗专家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治疗,叶剑英的病情又有了好转。到了 10 月,病情
稳定,中共中央为此于 10 月 6 日发了第三次病情通报。党内、军内的同志为 叶剑英病危而焦虑的心情才有所缓解。
叶剑英由于病情反反复复,在军事科学院的二号院寓所内卧床了两年 半。党中央对他疾病的治疗极为关注。中共中央、人大、政协、国务院、军
委和三总部的领导同志经常打电话问候或到病房看望他,并听取医疗组汇 报,给专家、教授、医疗人员提出希望和要求。党内外、军内外特别是军事
科学院的许多老同志,也经常到病房看望叶剑英。叶剑英的子女叶选平、叶 楚梅、叶选宁、叶向真、叶文珊、叶选廉,弟弟叶道英,以及在京的侄儿叶
选钧、叶选基等对他的病情更是十分关注和焦虑。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虽 然工作都很忙碌,但仍经常抽时间到病房探望和守护。老人家病情加重的时
候,他们昼夜不离身边。他们十分感激专家和医护人员,并大力支持他们的 工作,医疗组的同志们对此也很受感动。专家、教授和全体医护人员以高度
的责任感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叶剑英的疾病进行精心观察,精心治疗, 精心护理,千方百计延长他的生命。
从 1986 年 10 月 13 日开始,叶剑英的病情出现明显恶化的迹象,他处于 昏迷状态,体温升到 39
摄氏度多,呼吸变得急促,心律、血压均不正常。专 家、教授和医护人员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抢救,收效甚微。中共中央领导同志
得悉这一情况,立刻赶到病房探望。10 月 21 日夜,叶剑英的病情进一步恶 化。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解放军三总部和部队驻京各大单位的领导人杨尚
昆、王震、余秋里、杨得志、王兆国等,闻讯连夜赶到病房看望,这时,专 家、教授和医护人员正在全力进行紧张的抢救。各种监护仪器随时显示出病
人生理数据指标的变化。杨尚昆等领导人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到病床前探视 了处于弥留之际的叶剑英,要求专家、教授和医护人员尽最大的努力继续抢
救。还有军事科学院的领导和一些老同志,以及叶剑英的子女、亲属、身边 工作人员和传记组的同志,则分批从大厅来到病房外的走廊里,隔着玻璃窗
默默地探望。大家多么希望能出现奇迹,使老帅的病情再次好转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10 月 22 日凌晨。病房和大厅里笼罩着一种凝重 不安的气氛。1 时 16 分,监视叶剑英病情的心电图机显示器上的波峰突然消
失。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22 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央召开的纪念长征胜利 50 周年 大会上,首先宣布了叶剑英逝世的噩耗。与会人员全体起立,为这位长征著
名领导人的去世默哀。当晚,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发 出讣告。讣告对叶剑英光辉战斗一生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质作了高度评价,
称誉他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
卓越领导人。 噩耗传出,举国悲痛。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极其沉痛的心情,
悼念他们衷心爱戴和景仰的这位领袖。一封封唁电、唁函,从梅县、广州, 从瑞金、延安,从全国各地的党政军机关发向北京。梅县、广州、北京和全
国许多地区的群众,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有的设灵堂吊唁,有的举 行座谈会,缅怀叶剑英的丰功伟绩。香港、澳门的爱国人士霍英东、曾宪梓
等和各界同胞,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沉痛地向叶剑英致哀。叶剑英生前好 友,全国人大常委、澳门爱国人士马万祺以十分沉痛的心情,作《敬悼叶帅》
哀诗一首,敬献于叶剑英灵前。诗曰:“惊闻叶帅驾归天,痛失元勋意黯然。 赤胆忠心酬党国,鞠躬尽瘁效先贤。安邦定国传千载,厚德真诚载万年。有
幸亲情垂四代,长江浪盼后推前。”①
叶剑英的逝世,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10 月 22 日,世界各大通讯 社都迅速发出了叶剑英逝世的消息。接着,国外一些著名的通讯社和报刊,
纷纷发表文章,评述叶剑英的业绩和他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美联社记者写的评论说,叶“是共产党革命的一位大战略家”。路透社在评
论中说:“叶在中国现代史上起过关键性作用”,“在毛泽东主席 1976 年逝 世之后,叶在推翻江青及其三个极左同伙的过程中起了领导作用。”路透社
在另一篇评论中,称叶是“中国革命的一位巨人,这个国家现代历史的一位 昂然屹立的人物”。合众国际社的评论称叶剑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长征领
导人”。日本《东京新闻》称叶“谦虚谨慎、公私分明的态度受到党内外的 高度评价”。《每日新闻》说,叶“在中国现代史中最活跃的经历是十年前
毛泽东主席逝世后的混乱时期,他将江青等‘四人帮’一网打尽,改变了毛 以后的历史潮流”。②
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向中共中央、中国人大常委会、中国政府发来唁电、 唁函,沉痛悼念叶剑英逝世。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在唁电中说:“叶剑英同志是中国老一辈共产主义战 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他为争取中国人民革命
的胜利,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繁荣昌盛,加强国防力量,作出了很大贡献, 并为加强和发展朝中友谊做了许多工作。”民主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
克亲王,联合政府总理宋双和负责外交事务的副主席乔森潘在唁电中说,叶 剑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和强盛作出了卓越的、崇高的历史性贡献”,
“他的逝世,使柬埔寨人民、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以及我本人失去了一位最 忠诚、最令人敬仰的朋友。我们永远缅怀他对我们争取民族独立和生存的正
义斗争坚定地作出的崇高的宝贵的贡献。”美国总统里根在唁电中说:“叶 元帅在美中关系中曾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重庆的时
候,他已为许多美国人所知晓。此后,在 70 年代初我们两国重建联系时,他 又与周恩来总理一起密切工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
席团在唁函中说:“叶剑英为人民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作出 了重大贡献。苏联深知他主张加强苏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英国、
日本、荷兰、斯里兰卡、菲律宾、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卢森堡、缅甸、印度 等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也都向中国领导人发来了唁电、唁函。11 月 4
① 《马万祺诗词选》,作家出版社 1987 年 8 月版,第 300 页。
② 转引自新华社《参考消息》,1986 年 10 月 24 日、25 日。
日,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发表公告,对一 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党派、友好团体、各界友好人士、驻华使节,和旅居国
外的台湾同胞、爱国华侨以及港澳同胞等发来哀悼叶剑英的唁电、唁函,表 示深切的谢意。
国内各大报刊,发表了大量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族人民群众悼念叶剑英 的诗文。张爱萍在一首《长相思》中写道:“贵一生,赞一生,力挽狂澜天
地惊。中华得振兴。赤子心,孺子心,治党治国励治军。人民十亿亲。”① 赛福鼎·艾则孜在《刚毅的山鹰》中写道:“东方碧落,又一只刚毅的雄鹰,
垂下了翅膀。在疾飞的鹰群中,他那奋翮冲天的雄姿,永远激励我们, 他将与山河同存。”①这些诗文高度赞颂了叶剑英光辉的一生,表示要继承他
的遗志,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胜利而矢志不渝地奋斗。
10 月 29 日,首都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中国边境口岸和对外海、空港口,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
种、各大军区,中国驻外使馆、领事馆,都下半旗向叶剑英致哀。同一天, 叶剑英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人士 5000
余人,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参加了他的追悼大会,并向他的遗体告别。中 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主持追悼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胡耀邦致悼词。悼词中说: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 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
一,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的领导人叶剑英同志。半个多世 纪以来,叶剑英同志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之一,是我们党、国家和 军队的一位杰出领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漫长的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上建立
了卓越功勋,因而赢得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尊敬。他 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巨大损失。”
悼词接着回顾了叶剑英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建立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在革命转折关头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赞扬了他的崇 高品德和优良作风:
“叶剑英同志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三个历史阶段。他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坚持真理,随着历史的
潮流不断前进。在对敌斗争、党内斗争和各种严峻考验面前,他置个人得失 于度外,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原则,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他有胆有识,深
谋远虑,缜密周到,实事求是。在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敢于挺身而出,毫不 犹豫地作出正确的决断,显示了他的坚强的党性、非凡的机智、伟大的革命
气魄和高超的斗争艺术。他具有无产阶级政治家的风范,顾全大局,团结同 志,豁达大度,宽厚待人。他谦虚谨慎,有很好的民主作风和自我批评精神。
他好学深思,锲而不舍,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才能。他又是一位诗人。他重视 现代科学,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叶剑英同志的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
是我们应当永远学习的。”
① 《萦思录——怀念叶剑英》,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9 月版,第 361 页。
① 载 1986 年 11 月 17 日《人民日报》。
追悼会后,叶剑英的遗体由中央领导人和家属护送到八宝山火化。10 月
31 日,叶剑英的灵骨由专机从北京移送广州,暂时停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 所旧址。海内外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 10 多万人前往吊唁,沉痛悼念德高望重
的叶剑英元帅。
1987 年 10 月 22 日,在叶剑英逝世一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广州红花岗 烈士陵园举行了叶剑英半身石雕像落成和灵骨安放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赵
紫阳、杨尚昆、王震和广东省、广州军区党政军负责人,以及各界人民群众
1000 多人,参加了安放仪式。 烈士陵园,绿草如茵,红花似锦,庄严肃穆。为党为人民奋斗了 60 余年
的叶剑英,“叶落归根”,又回到了当年在他和张太雷等同志领导下参加广 州起义而英勇牺牲了的战友们身边,同他们静静地长眠在一起。
叶剑英,这颗人民共和国的帅星,将永远在祖国大地和各族人民的心中 闪耀。
后 记
在叶剑英元帅诞辰 98 周年之际,我们将历时八载撰写的《叶剑英传》奉 献在读者面前。
这部书经中央军委常务会议讨论审定,最后报江泽民主席审批同意出 版。邓小平同志题写了书名。
叶剑英元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 军事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人。叶剑英的一生,
同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与中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他在党的领导下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将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为人们永远怀 念。
八十年代初,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军事科学院承担了编写叶剑英元帅 传记的任务。院里从各学术部、所抽调人员组成编写组编写《叶剑英传略》。
在粟裕政委、宋时轮院长直接领导下,先后由李振军副主任、相炜副政委、 谭旌樵副院长具体负责分管编写组工作。参加撰写《传略》各章执笔完稿的 有:组长许卓亭
副组长范硕,以及成员:李鹿辉、张烈山、童德先、雷光鸿、 丁家琪、杨祥伟,倪素英(负责资料)、吴祥顺等。经四年努力, 1984 年
5 月,写出 10 几万字的《叶剑英传略》送审稿。宋时轮院长审阅后,特请奚 原、莫阳、王时春、雷英夫等领导和专家帮助审阅书稿。接着,院里将《传
略》送审稿报送中央军委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1984 年 7 月,宋时轮院长 指示编写组成员分别返回各部,留下范顾、丁家琪、倪素英三人继续兼顾完
成书稿。1986 年 10 月,叶剑英元帅与世长辞。编写组留守同志在加紧修改
《传略》书稿的同时,投入起草叶帅悼词、碑文及编辑《萦思录——怀念叶 剑英》等工作。1987 年 1 月,经军委审定批准的《叶剑英传略》由军事科学
出版社正式出版。至此,编写工作告一段落。
从 1988 年开始,已纳入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后改为军事科学院军 事百科研究部)编制系列的《叶剑英传》编写组接受新的任务,着手撰写由
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军委决定出版的九部元帅传记之一的《叶剑英传》。
《叶剑英传》编写组由范硕任组长,先后参加的成员有丁家琪、倪素英、 金立听。在院党委常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收集资料,调查访问,重新撰写。
经过五年的努力,至 1992 年陆续写出 50 章 70 余万字的初稿。在写作过程中
吸取了《叶剑英传略》和其他有关著作的研究成果。初稿完成后,在广泛征 求意见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核实材料,先后对书稿进行了五次较大的修改。
1993 年 2 月,完成送审稿。 在此期间,军事科学院历届院党委、院首长和各机关对《叫剑英传》编
写工作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积极领导。郑文翰、蒋顺学、赵南起院长,王 诚汉、杨永斌、张序三、张工政委亲自听取传记工作汇报并给予指示。李际
均、糜振玉副院长多次审阅书稿,并提出修改意见。王祖训副院长在后勤保 障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百科研究部)领导莫阳、郭
树元贺捷生等先后分管传记编写工作,尤其是贺捷生重视组织领导帮助解决 困难,作了大量工作。院里各学术部领导和专家对传记编写工作,也给予了 支持和指导。
叶帅的子女和其他亲属给予了重要帮助。叶帅办公室秘书及工作人员从 资料、照片提供到书稿审修,给予了多方支持和帮助。
在《叶剑英传》编写过程中,我们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广泛进行 调查,收集核实材料。传记组除了聆听叶帅生前 56 次回忆谈话外,还先后查
阅了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中央军委办公 厅、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外交部档案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
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军事科学院图书馆等,以及北京、广州、梅州(县)、 深圳、珠海、南京、上海、长沙、衡阳,岳阳、武汉、宜昌、南昌、九江、
瑞金、兴国、赣州、吉安、福州、厦门、杭州、济南、重庆、成都、松潘、 若尔盖、巴西、班佑、桂林、贵阳、遵义、昆明、太原、临县、西安、临潼、
延安、兰州、武威、酒泉、敦煌、西宁、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地区 和军内外的 100 余家档案馆、图书馆、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党史资料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