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情局罪与罚:CIA60年秘史

_4 蒂姆·韦纳(美)
  赫尔姆斯自己倒是很担心监禁诺先科可能招来的后果,他说:"我知道,我们不能违反美国法律,一直非法监禁他。天知道,要是今天发生类似情况会有什么结果,因为我们的法律并没有修改。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诺先科这种人。当时我们就曾请司法部指示机宜。很显然地,我们是非法监禁他,但到底要怎么处置他呢?要是放了他,一年半载后准会有人说:'你们这些人要是有点脑筋就不会这么做了,他是攸关谁杀害肯尼迪的关键。'"
  中情局派另一侦讯人员审讯诺先科之后,断定他一直都在说实话。终于,诺先科在投诚5 年后获释,获得8 万美元赔偿,有了新的身份,更由中情局支付津贴。
  然而,安格尔顿和他那帮人依旧不罢手。他们要在中情局里找叛徒,要把苏联撕作两半。猎捕内奸行动从追查有斯拉夫姓氏的工作人员开始,一路循着指挥链查到苏联科长。行动一直持续到20 世纪70 年代,中情局的俄罗斯业务也因此瘫痪10 年之久。
  诺先科投诚后的25 年间,中情局一直努力想把他的案子写下最终章。中情局总共进行7 次大规模的个案研究,其间诺先科经历定罪、免责、再起诉等等折腾,直到冷战末期才由中情局的修雅做出最后裁决。修雅本来坚信大阴谋说,后来在衡量诺先科提供的情报价值后才逐渐改变看法:这位俄罗斯间谍指认或提出的调查线索,包括克格勃有意吸收的外国人约200 名,美国人238 名。指出大约300 名苏联情报员和联络人,以及将近200 名的克格勃官员。找出苏联在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内安装的52 个隐藏式麦克风。增加中情局对苏联恐吓外交人员和外国记者手法的认识。几经衡量后,若还相信大阴谋说,势必得坚信4 件事:第一,莫斯科愿为保护一名卧底间谍交出上述情报。第二,所有的共产投诚者都是特工伪装。第三,组织庞大的苏联情报机关存在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误导美国。第四,肯尼迪暗杀事件背后有让人猜不透的大阴谋。
  对赫尔姆斯来说,案子仍未了结。他说,除非有一天苏联和古巴情报机关交出档案,否则这件事永远不会了结。反正,肯尼迪之死不是由一个神经错乱的流浪汉,用劣等来复枪和7 美元的瞄准镜下的手,就是有更惊人的内情。正如约翰逊总统在任期快结束前所说的:"肯尼迪一直要干掉卡斯特罗,可是卡斯特罗却先把他干掉了。"
  
a 苏联情报官员和中情局官员一样,都是以大使馆签证官的身份为掩护。苏联情报官涅奇波仁科在回忆录中指出,他起先是听闻有奥斯华这个人,后来亲眼看到他以差强人意的俄语申请签证。他显然是要回古巴,免得自已和卡斯特罗遭美国情报势力加害:"奥斯华极为苦恼紧张,特别是在提到联邦调查局的时候。他突然歇斯底里,开始啜泣,泪眼模糊地叫道:'我好怕……他们要杀我!让我进去!'他一再重复自己受到迫害,连在莫斯科也到处有人跟踪,然后用右手从夹克左侧口袋掏出一把左轮手枪,'看吧,现在我得随身带枪保护自己的性命。'"
  第四部分.清除群氓
  尼克松与福特时期的中情局:1968 ~ 1977
  尼克松和基辛格对隐秘性的操作能耐远超乎中情局之上,他们和美国敌人秘密交涉,中情局所知不多,甚或全然不知。这是有道理的:白宫不太相信中情局对共产势力的说法,尤其是该局对苏联军力的评估。中情局再度削足适履,为配合白宫的政策形态而修正自己的苏联核武力评估报告。
1968年春天,赫尔姆斯很担心下一位老板不是罗伯特·肯尼迪就是尼克松。肯尼迪担任司法部长时,滥用中情局的力量,既征用中情局,又对赫尔姆斯冷眼相待、满心不屑。不管他是候选人,还是当上一国最高统帅,中情局的秘档都会对他构成威胁。肯尼迪参议员6 月间在竞选活动时遭人暗杀,赫尔姆斯着实震惊,却不怎么悲伤。肯尼迪加诸赫尔姆斯的讥讽,留下一辈子难以抹灭的伤痕。
  尼克松的问题则完全不同。赫尔姆斯很清楚他对中情局怨恨有多深。尼克松认为中情局充斥着东岸精英主义者、反射思考的自由派、乔治城街谈巷议、肯尼迪的人马。他把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亦即1960 年大选失利,怪罪到中情局头上,已是公开的秘密。他确信(误信)艾伦·杜勒斯所泄漏的秘密和谎言,帮助了约翰·肯尼迪在电视辩论上取得关键性的票数。尼克松在1962 年回忆录《6 次危机》里写道,要是他当选总统,一定要在中情局之外成立新的机构来执行秘密行动。这等于公开威胁要将中情局剜心剖腹。
  1968 年8 月10 日,尼克松和赫尔姆斯首度长谈。约翰逊总统邀尼克松到得州故乡的农庄,请他吃牛排和带穗玉米,又开着敞篷车带他参观农庄,然后才回头和赫尔姆斯畅谈国际大事: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之间的对立,卡斯特罗仍然支持全球革命运动,以及美国和北越之间的秘密和谈。
  尼克松直接向赫尔姆斯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他们仍然相信我们输了这场战争?"他问道。
  赫尔姆斯道:"北越确信他们已取得奠边府之役后的胜利。"这是尼克松最不想听到的答案。
  尼克松当选3 天后打电话给约翰逊:"你觉得赫尔姆斯这个人怎么样?你会继续用他吗?"
  约翰逊答:"我会的。他够格,干练、诚实,而且为人忠心耿耿。"
  这是很高的评价。这一年来参加总统晚餐会报,赫尔姆斯不仅赢得约翰逊的信任,也使他在华盛顿赢得首席专家的声誉。他相信,中情局经过这2 年的历练,已培养出一批专精于苏联威胁的情报分析员,以及一个能执行谍报任务而不致暴露身份的秘密机关。他自诩是个为总统效命的忠诚军人。
  赫尔姆斯不久便会发觉忠诚的代价。
   赫尔姆斯在2 年后忆述:"尼克松谁都不信。他虽当了美国总统,乃至一国行政元首,却一再告诉民众,空军在越南的轰炸行动什么也打不着,国务院尽是些穿细直条纹西装、喝着鸡尾酒的外交官,中情局想不出打赢越战的法子……'他们都是笨蛋呆瓜,这也不会做,那也不会'。"
  1969 年1 月,新政府上台没几天,赫尔姆斯在白宫午餐会上如坐针毡,尼克松则好整以暇挑吃干酪和罐装菠萝。总统臭骂中情局,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留神倾听。赫尔姆斯表示:"我丝毫没有怀疑,尼克松对中情局吹毛求疵的态度一定也影响到基辛格。"
  总统当选人和这位哈佛人可说是志同道合。国务院情报司长休斯观察:"两人都是无可救药的隐秘行动派,基辛格尤好此道。两人都是积习难改的炒手,但尼克松手法比较透明些。"他俩已达成共识:他们将独自构想、指挥和管理秘密行动。秘密行动与谍报变成为他们个人所用的工具,尼克松利用它们在白宫建立政治堡垒,基辛格则藉此变成主管国家安全的代理国务卿--以他的助理莫里斯的话来说。
  赫尔姆斯采取自保的防范措施,网罗各方贤达成立"秘密活动研究小组", 一方面向总统当选人尼克松报告秘密行动处的价值,一方面也免得中情局横遭抨击。
  该小组由曾是威斯纳的心腹林赛来主持,会址设在哈佛大学,秘密召开会议。主要委员是比斯尔和柯克帕特里克,以及6 位曾在白宫、五角大楼和中情局服务的哈佛教授。其中有三位教授和老同事基辛格很熟,他们早就知道不管谁当选,基辛格都是下任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因为基辛格同时担任尼克松和韩福瑞的亲信顾问。尼、韩两位压根儿没想过要找别人当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
  该小组于1968 年12 月1 日提出秘密报告,在诸多建议中有一项令基辛格特别开心:新总统应赋予一位白宫高层官员监督所有秘密活动之责。基辛格不单是监督,还要经营它们。
  报告吁请新总统:"向中情局局长明确表示,一旦局长断定研议中的行动不可行,他寄望局长会说'不'。"尼克松把这个建言当做耳边风。
  报告又说:"单凭秘密行动很难达成重要目标,秘密活动充其量只能争取时间、预测政变,不然就是制造可以使用明显手段以达成重要目标的有利条件。" 尼克松根本不懂这个原则。
  "接受中情局秘密援助的个人、政党或现任政府万一曝光,可能受到严重伤害,甚或毁于一旦。总的来说,秘密行动曝光会造成美国在国际舆论上观感不佳。对有些人来说,曝光表示美国无视国家权利与人权,另有些人则认为会曝光正显示我们无能且不胜任,才会被逮个正着……对很多美国人、尤其是知识界和青年人而言,美国从事'龌龊勾当'的印象会使得他们疏离政府。" 报告接着说道:"在这种情况下,曝光不啻替新左派制造机会,使他们能影响政治舆论的层面更加宽广。美国一向站在这些相关国家的第一线,倡导国际事务应讲究法治,万一我们秘密介入可能是(或看似)他国内政的事务,我们的信用和在国际法治上的角色,必会受到相当程度的伤害。"尼克松和基辛格刻意不理会这些见解。
  报告结论:"我们的印象是中情局这些人变得太过内生,几乎所有的高层人员在组织里的年资都已2 年……此外尚有强烈的孤立与内化倾向……缺乏创新与洞察力。"这点尼克松倒是非常相信,于是着手打入中情局核心,任命陆战队中将库希曼为副局长,此人在他副总统任内担任他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库希曼的使命是帮总统盯着美国间谍。
  中情局急于向总统当选人邀宠,于是比照约翰逊时代的作法,每天呈交情报简报给尼克松,可惜它们都被锁在尼克松所住的纽约皮耶饭店319 楼套房保险柜里,纹丝不动。到12 月时,基辛格传话表示,尼克松不看简报。基辛格摆明地说,中情局有事通报总统必须通过他,赫尔姆斯或中情局的任何人都不许单独见总统。
  基辛格一开始就掌控中情局的业务,而且是越看越紧。1967 至1968 年,中情局的监督机关303 委员会热烈辩论秘密行动方针的光景逐渐消逝。现在基辛格控制着委员会里的每一位委员--赫尔姆斯、司法部长米契尔,还有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第二号官员。委员会俨然变成他的个人秀。
  在往后32 个月里,303 委员会名义上批准了近40 项秘密行动计划,但却没有真正开过一次会。尼克松时期的秘密行动计划,总计三分之二以上未经委员会正式审议。美国的黑手活动完全由基辛格把持。
  众所周知,1969 这一年,总统窃听民间人士以预防消息外泄,并管控政府内的信息流通。他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更过分:利用中情局监视美国人,此一事实在此之前未见诸史册。在反战运动呼吁全国罢市,也就是每个月全国休业一天之后,赫尔姆斯接到基辛格命令,要他监视反战罢市组织领导人。中情局安全室资深官员班纳门的办公日志里,有一份标题为"基辛格博士--信息请求"的备忘录。
  备忘录载道:"基辛格博士请求我们提供反战罢市各团体领导人所有信息。经考虑后,将此请求转交答应承当本报告核心任务,并在周末撰写本报告的人。" 这不只是中情局"混沌"行动的延续--搜查外国支持反战运动,更是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明确要求中情局监视美国公民。
  这一记录也反映出赫尔姆斯这方面毫不迟疑地配合。自1962 年至今,三任总统都无视中情局规章,命令局长监视美国公民,尼克松更认为总统在国家安全范围内的所有行动全都合法。他说就算总统做了,也不算不合法。在他之后的历任总统当中,只有小布什全然拥抱这种源于君权神授的总统权限解释。不过,总统发出这种命令是一回事,非民选官员以总统之名这么做又是另一回事。
尼克松和基辛格对隐秘性的操作能耐远超乎中情局之上,他们和美国敌人交易--与苏联、中国和北越秘密交涉,中情局所知不多,甚或全然不知。这是有道理的:白宫不太相信中情局专家对共产势力的说法,尤其是该局对苏联军力的评估。
  在1969 年6 月18 日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尼克松对赫尔姆斯说:"我无意说他们在说谎或曲解情报,但我希望各位审慎区隔事实与意见。" "事实是,1965 至1968 年的情报预测我全看过了,发觉和俄罗斯人实际拥有的武力误差高达50% ,而且都是低估了。我们必须从事实下手,所有的事实,并在确切的事实基础上做出结论。明白吗?"尼克松说。中情局回嘴说苏联既没有意图,也没有发动先制核武攻击的技术,尼克松勃然大怒。这是针对苏联战略武力一系列正式评估所得出的结论,但尼克松一概不予相信。他在赫尔姆斯呈上的苏联核武能力报告上做眉批:"没用。肤浅且不用心地引述我们从报上已得知的消息。"中情局的分析报告,在尼克松建立反弹道导弹系统计划(日后星战狂想曲的前奏)下飞散。"中情局到底要站在哪一边?换言之,就是'我们一起来修改证据吧'。"赫尔姆斯对白宫该次议论如是回忆。
  最终,赫尔姆斯还是奉命唯谨,删除1969 年中情局最重要的苏联核武力评估报告中的关键段落。中情局再度削足适履,为配合白宫的政策形态而修正自己的报告。他决定配合白宫之举"与中情局分析人员不合,在他们看来,我破坏中情局最基本的责任,亦即评估所有可取得的资料,不拘美国政策而做出结论的权限",赫尔姆斯记录道。但赫尔姆斯不想在这方面冒险:"我确信,我们跟尼克松政府争论肯定有输无赢,反而会在争论过程中使中情局受到永久的伤害。"他手下分析人员虽对压制异议和未能记取失败教训颇有怨言,却没有任何改善苏联军力与意图分析的计划。
  中情局这8 年来一直在研究间谍卫星所拍摄的侦测照片,从太空往下看,力图凑出苏联军力的拼图。中情局研议中的次世代侦察卫星将配备电视摄影机。赫尔姆斯始终认为,仪器取代不了间谍。a 然而,他却向尼克松政府保证,侦察卫星可赋予美国力量,确保莫斯科会遵守正在赫尔辛基谈判的《限制战略武器条约》所达成的协议。
  然而中情局取得苏军相关原始资料越多,大拼图却越不清楚。尼克松批评中情局低估苏联核武火力虽不无道理,但他任期中从头到尾咬住这一点猛批中情局,这种压力所造成的结局现在已是一目了然:从尼克松时代到冷战末期,中情局每回评估苏联战略核武时,都高估莫斯科核武现代化的速度。
  尽管如此,尼克松仍须依赖中情局来颠覆苏联,不仅在莫斯科,而是在全球每一个国家搞颠覆。
  赫尔姆斯在1970 年3 月25 日的备忘录里记录:"今天国家安全委员会后,总统召唤基辛格和我到椭圆形办公室,就SALT 、老挝、柬埔寨、古巴和黑手活动等问题讨论了25 分钟。在黑手活动方面,总统吩咐我要打击苏联,尽可能在世界各地狠狠地打。他说,'尽管动手',应随时知会基辛格,尽量发挥想象力。我不曾听过他这么铿锵有力地谈论一件事情。"总统难得关爱中情局,赫尔姆斯大受鼓舞之余,"便把握机会大加发挥说,我强烈觉得美国应不计一切,以施压或激怒而又不致招明确代价的方式对付苏联"。他向总统保证,中情局将发动另一波反苏秘密行动。b
  赫尔姆斯在第二周送呈白宫的报告里,只有一段引起尼克松的注意。
  赫尔姆斯检讨(2 年来斥资4 亿多美元)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的工作,以及电台维系铁幕后不满火种的能力,并详述苏联异议分子如生物学家沙卡洛夫和索忍尼辛(中情局已将他们所说的话回播苏联)的工作。莫斯科虽花了1.5 亿美元的经费来拦截广播信号,还是有5 000 万东欧人收听自由欧洲电台,苏联公民也想尽办法把收音机调到自由电台频率。此外,这两家电台自20 世纪50 年代末叶至今,已陆续发了250 万本书籍和期刊到苏联及东欧各国,希望藉由广播和印刷品促进两地的知识与文化自由。
  这些都是好消息,但也是老消息。最让尼克松神驰心动的是中情局左右选举的能力。
  赫尔姆斯提醒总统:"西方世界在共产党或人民阵线的威胁下,打赢选战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成功地面对并化解威胁。1963 年圭亚那和1964 年智利大选,就是在困境下也可落实计划的绝佳例子。也许世界各地很快就会出现同样的状况,我们早有精心策划的秘密选举方案,随时可以采取行动。"这还像话。金钱和政治才是接近尼克松心意的话题。
中情局支持西欧各国政治人物的作法,冷战期间不绝如缕,名单中包括西德总理勃兰特、法国总理莫勒,以及在意大利全国性选举中当选的每一位基民党候选人。
  这2 年来中情局起码花了6 500 万美元在罗马、米兰和那不勒斯收买影响力。尽管麦克乔治·邦迪在1965 年就已表示,在意大利的秘密行动计划是"奇耻大辱",但依旧行之不辍。尼克松时期驻米兰总领事斐纳说,外来强权操弄意大利政治已有数世纪之久,华盛顿只是追随"法西斯、共产党、纳粹、英国和法国传统罢了"。斐纳是美国在意情报与外交老手。他指出,中情局"补助某些政党,从某些政党撤资,给某些政治人物钱,补助书籍出版、广播内容。补助报纸,补助记者"。中情局有的是"财源、政治资源、朋友和勒索的能力"。
  尼克松和基辛格恢复传统,他们的工具则是中情局罗马工作站长暨特命全权大使马丁。
  基辛格称马丁是"那个冷眼家伙",绝对是恭维的意思。马丁的首席政治官巴博尔说:"他显然很欣赏和他一样冷酷无情施展权术的人。"另有些美国外交官则觉得马丁阴森古怪,"滑溜得像一桶鳗鱼"。2 年前,马丁任职美国驻巴黎大使馆时,就曾把马歇尔计划经费转成中情局经费,1965 至1968 年担任驻泰大使时,更与中情局密切合作。美国外交官里没像他这么钟情于秘密活动的。尼克松也认为他很出色。他在1969 年2 月4 日告诉基辛格说:"我个人对马丁很有信心。"就这一句话,机器启动。
  马丁出任驻意大利大使,乃是旅居罗马的美国右翼富豪塔伦提的手笔。此人于1968 年尼克松角逐总统时,向朋友及政治盟友募了几十万美元,从此打开通往白宫之门。塔伦提到白宫见基辛格的军事助理海格上校,提醒他社会主义者行将接掌意大利,并建议另派新大使以反制左派。他提到马丁,他的口信直达高层。"马丁说服尼克松和基辛格,相信'他是最佳人选,因为他坚毅不拔,可以带给意大利政坛改变'。"罗马大使馆副馆长史塔伯乐说道。
  悻悻然投入美国在意大利秘密行动的史塔伯乐说:"马丁决定,唯一的办法就是老办法。"马丁在取得尼克松与基辛格正式批准后,从1970 年开始,负责将2 500 万美元分配给基民党人和新法西斯主义者。史塔伯乐说,这笔钱在宏伟的大使馆"密室",由"大使、我本人和工作站长"分配,"有些给政党,有些给个人,站长和我偶尔会提点建议,但批准之权掌握在大使手中"。工作站长史东是搞伊朗政变和叙利亚流产政变的老手,在苏联科当了3 年行动组长之后,调派罗马当工作站长。
  史塔伯乐说,史东将大约600 万美元交给主流基民党人,另有数百万流入各政党内推动"极保守政策"的委员会。同时又有数百万流入极右地下组织。
  正如马丁所保证的,这些钱改变了意大利的政治面貌。他所支持的安德烈奥蒂就是靠着中情局挹注的经费当选总理的。不过,秘密金援极右派也在1970 年引起新法西斯流产政变。这笔钱资助极右团体进行包括恐怖爆破等秘密行动,但意大利情报单位一直把罪名扣在左派头上。此外,秘密金援也导致战后意大利最大政治丑闻。意大利国会调查发现,军事情报首长米契里将军至少拿了中情局80 万美元。米契里以意图武力窃国罪名被捕入狱,意大利在位最久的总理安德烈奥蒂,晚年全花在抗辩谋杀等刑事罪名上。
  中情局在意大利收买影响力的日子,终于随着马丁离开罗马,转调美国下任,也是最后一任驻南越大使而结束。
   从1969 到1970 年,尼克松和基辛格把中情局的工作重点摆在秘密扩大东南亚战争上。他们命中情局以72.5 万美元贿赂阮文绍总统,操纵西贡媒体以及泰国选举,并加强在北越、柬埔寨和老挝三地的秘密突袭行动。
  尼克松巡访东南亚前夕,赫尔姆斯奉命告知总统中情局在老挝行之有年的战争。他提醒尼克松,中情局"维持着3.9 万名非正规部队,负担大部分的实际反共战斗",他们是自1960 年来即由王宝将军所领导的赫蒙族战士,"8 年连续征战下来,这些非正规军已兵困马乏,王宝……不得不以十三四岁的少年补充伤亡兵源。本局从游击战角度来阻止北越前进的做法,至此已达极限"。尼克松的响应是,命赫尔姆斯在老挝增设一支泰国游击大队支持赫蒙族战士。基辛格问道,若出动B-52 轰炸老挝,以何处为佳。
  尼克松一面强化东南亚秘密作战,一面筹思与毛泽东秘密和解。为清除通往中国之路的障碍,他们于是压制中情局对付中国政权的活动。
  过去这10 年间,中情局以打击中国共产主义之名,花了几千万美元空投数吨武器给西藏达赖14 世丹增嘉措的反叛武装。1960 年2 月艾伦·杜勒斯和菲茨杰拉德向艾森豪威尔报告时,"总统就猜疑这些活动的最后结果,是否会让中国采取更激进的镇压报复手段"。
  尽管如此,艾森豪威尔还是批准该计划。中情局于是在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成立训练营,每年直接补助达赖喇嘛18 万美元,并在纽约和日内瓦设置西藏之家,充当达赖的非正式使馆。西藏行动的宗旨一方面是要维系所谓"自由西藏"的梦想,同时也藉此牵制华西地区的中共军队,但至今结果不过是死了几十位反共战士,以及在一次交火之后取得一包沾满血污但毫不重要的文件而已。
  1969 年8 月,中情局申请来年再拨250 万美元经费给西藏反叛武装,并称这1 800 人是"一支万一与中国敌对时足堪大用的武力"。基辛格问道:"这对我们有什么直接利益?"他已回答自己的问题。补助达赖继续,西藏反叛武装解散。
  基辛格接着一一解除中情局其余的反华任务。
  突击队行动萎缩成台北和汉城有气无力的电台广播、空飘传单到大陆、在香港和东京散播假消息,以及中情局所谓的"中伤与妨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球行动"。中情局仍然与蒋介石合作,蒋则在台湾做着无望的"反攻大陆"企图,完全没有察觉尼克松和基辛格已计划到北京和毛主席、周恩来总理促膝长谈。
  基辛格好不容易和周恩来同席,周总理问到台湾最近的选举:"中情局有没有动手脚?"
  基辛格向周恩来说:"太过高估中情局的能耐了。"
  "他们已成为全世界谈论的主题,只要有个风吹草动,大家都会想到他们。"周恩来说。
  基辛格答:"这倒是真的,这是太恭维他们,其实他们担当不起。"
  周恩来得知基辛格亲自批准中情局秘密行动后,不由大感兴趣,故表示他怀疑中情局仍在颠覆中国。
  基辛格答道,大多数的中情局官员只会写"长篇大论、言不达意的报告,不搞革命"。
  周恩来说:"你用了革命这个字眼,我们说的是颠覆。"
  基辛格忙认错:"或颠覆。我了解。我们知道双方关系的风险所在,绝不会让某一个机关执行可能妨碍此一进程的小活动。"
  这就是结论,中情局自此不得插手中国业务。c
中情局从各战线来支持越战,其中最大活动之一在尼克松就职三周后臻于成熟,也就是1969 年2 月制造泰国政变的秘密行动。军事执政团已统治泰国11 年,泰国各基地有数万美军枕戈待旦,准备对河内开战。可是,统治者未必支持美国为东南亚民主奋斗的想法。
  代号为"莲华"的中情局选举作战,其实就是直接给钱--1965 年由马丁大使首度提出此构想,经约翰逊总统批准,尼克松总统再次背书。中情局曼谷工作站劝诱军事执政团举行大选,军头们一再推拖。最后,中情局在1968 和1969 年砸了好几百万美元到泰国政坛,资助执政团脱下军装转型为执政党,准备迎接各项选举。中情局的泰国掌柜撒拉辛,是1952 至1957 年驻美大使、1957 至1964 年东南亚公约组织主席、军事执政团首屈一指的文官门面。
  大选结果军事执政团轻松获胜,但统治者对"民主"帽子越来越没耐心,不久就终止闹剧,冻结宪法,解散国会。撒拉辛重作冯妇,扮演戒严下的文官门面,在不流血政变之夜,带着军头们向美国驻曼谷大使馆的同伙解释,"美式民主在今天的泰国显然不管用"。
  中情局的秘密行动向来只是其薄无比的虚饰而已。泰国政变后,基辛格告诉尼克松说:"泰美关系不致有变,'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人,其实就是我们长久以来一直打交道的同一批人。我们预期在泰国的各项计划,都可以继续推动。"
   1970 年2 月,尼克松急令中情局赶紧在柬埔寨采取行动。经过一年规划之后,在名义上属中立国家的柬埔寨秘密轰炸疑似越共据点的行动,终于在3 月17 日展开,美军B-52 轰炸机以10.8823 万吨的炸弹,轰炸业经中情局与五角大楼确认(误认)为北越秘密指挥中心的6 个疑似共产党训练营的地点。
  赫尔姆斯忙着为驻柬埔寨新工作站动土奠基时,柬埔寨已发生政变,右翼总理朗诺掌权。政变时间正是秘密轰炸开始那一天,中情局和美国政府为之震动。
  "那些混蛋到底在兰利做什么?"尼克松大发雷霆。
  "叫中情局那些笨蛋动起来。"他吩咐道。他要赫尔姆斯运交数千支AK-47 自动步枪给朗诺,印制100 万份传单,散播美国即将入侵的消息。接着,又命中情局交1 000 万美元给柬埔寨新领导人,并强调"把钱交给朗诺"。
  尼克松曾吩咐中情局,统计通过施亚努港流入敌手的武器弹药到底有多少。实际上,中情局在这个问题上已花了5 年时间,可惜一直乏善可陈。尼克松建议,中情局若能收买柬埔寨右翼军头,或许可以切断军火流动,赫尔姆斯基于现实理由提出异议:这些军头个个都靠军火交易进账数百万美元,中情局没有经费可以收买或租用他们的忠心。总统听不进这种辩解,1970 年7 月18 日,尼克松在国外情报顾问委员会上对中情局的表现百般挑剔。
  他说:"中情局形容经由施亚努港流入的物资是涓涓细流。"其实,柬埔寨境内共产党的军火有三分之二来自该港。他质问道:"如果连这么直截了当的问题都能犯错,教我们怎么判断中情局的评估或更重大的发展呢?"
  尼克松说:"美国每年花60 亿美元在情报业务上,应该要有比现在更好的成绩。"情报委员会的会议记录描述尼克松越说火越大:"他不能容忍有人在情报上说谎。若有情报不足或与恶劣形势相关的情报,他要知道详情,不能忍受扭曲的情报。"会议记录载道:"他知道,情报系统被狠狠地咬了好几次之后,报告尽量写得不温不火,以免再被人咬上。他认为故意扭曲情报报告的主事者应予开除,并暗示不久他可能就会看到情报系统大造反的报告了。"
  在这微妙时刻,尼克松命令中情局操作智利选举。
a 连最先进电子窃听技术所截收的都不算是情报。1968 年,中情局和国家安全展开一项代号"孔雀鱼"(Guppy )的计划,截听莫斯科行动电话线路。同年9 月,苏联入侵捷克前夕,华沙公约主席从莫斯科机场打电话给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中情局虽截听到这通电话,"问题是,他们也不傻,满口暗语,什么'月亮红了'啦,我们根本猜不透倒底是入侵开始还是取消",国务院情报官费雪说道。
  b 赫尔姆斯列出对付莫斯科的5 点方案:
  1. 中俄紧张关系。中俄边境冲突和全球共产政党的控制权之争,使得苏联极易(下一行未解密)……
  2. 苏联涉入中东事务。由于苏联现身中东含有许多不安定因素,其间有大好机会诱发阿拉伯世界与苏联关系紧张。
  3. 苏联与东欧关系。面对苏联的军事干预和经济剥削,东欧民族主义稳定成长,已成为(下一行未解密)升高苏联及其附庸国间紧张的行动沃土。
  4. 苏联与古巴关系。卡斯特罗怀疑苏联意图掌控古巴政治与经济命脉,并影响卡斯特罗未来的领导地位,可制造(下一行未解密)能利用的形势。
  5. 苏联国内异议与经济停滞。助长知识分子间的不安,可形成压力,促使克里姆林宫节制对外行动,集中精神处理国内危险局势。
  c 也不尽然。尼克松访问中国一年之后,在中国出生的中情局特工李洁明,在亚洲从事谍报活动2 年就自请加入即将设立的北京联络办事处,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25 年来第一个美国外交使节团。尼克松总统时期的政府秘密监视行动,在1971年春天达到最高潮,不仅中情局、国安局和联邦调查局分头监视美国公民。国防部长赖德和参联会主席也利用电子窃听和监视技术监视基辛格。尼克松则在肯尼迪和约翰逊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在白宫与戴维营装置精巧的音控麦克风。a 尼克松和基辛格都窃听自己亲信助理和华盛顿记者的电话,防止政府消息外泄。
  尽管如此,消息还是源源外泄。6 月,《纽约时报》开始刊登4 年前麦克纳玛拉国防部长所提出的《越战报告书》摘要,线人艾斯伯格是五角大楼出身的年轻好手,由基辛格礼聘至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顾问,也是尼克松在加州圣克莱门庄园的常客。基辛格大怒,尼克松更是怒不可遏,于是命国内事务首席顾问艾立克曼力堵消息外泄。艾立克曼召集各方好手组成"配管工"小组,并由在危地马拉政变和猪湾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最近刚从中情局退休的韩特主持。
  哈特大使说,韩特是个"奇人",他在20 世纪50 年代末期便结识当时担任乌拉圭工作站长的韩特。"他完全不管别人,完全不讲道德,他对自己和周遭的人而言,都是个危险人物。据我所知,他历经劫难,位置越爬越高。"1950 年韩特和中情局签约时是个浪漫的年轻战士,后来把才华发挥在写间谍小说上,表现也还不错。他从中情局退休不到一年,和他只是泛泛交情的尼克松总统顾问克尔森,便请他接下为白宫主管秘密行动的新差事。
  韩特飞到迈阿密找已改做房地产生意的老伙伴、古巴裔美国人巴克,两人就在猪湾事件死难者纪念碑旁长谈。
  巴克说道:"他形容这次任务攸关国家安全。我问他是代表谁出面,他给我的回答可真是值得大书特书。他说,他现在属于白宫层级的团队,直接受命美国总统。"两人又召集4 位迈阿密古巴人,其中包括目前每个月仍领中情局100 美元薪水的老手马丁尼斯,他曾为中情局出过从海上潜入古巴任务300 多次。
  1971 年7 月7 日,艾立克曼以电话通报尼克松派在中情局里的密探库希曼副局长。这位总统助理告诉他说,韩特会直接请他协助。艾立克曼说:"我要你知道,他其实是在替总统办事。他有相当大的自由处理权,你可别小看他。"韩特的要求水涨船高:他要他昔日的秘书回笼、在纽约有一间配有安全电话的办公室、精密录音机、在艾斯伯格心理医生位于比佛利山庄的诊所内装设监视摄影机、中情局负责胶卷显影。库希曼将军事后知会赫尔姆斯说,中情局已发给韩特全套伪装:红色假发、变音器、假身份证。紧接着,白宫命中情局提出艾斯伯格的心理状态数据,此一命令虽是直接违反中情局不得监视美国公民的规章,赫尔姆斯依旧遵命照办。赫尔姆斯在1971 年11 月把库希曼赶出中情局之后,尼克松花了好几个月,终于找到绝佳的人选:沃尔特斯中将b。
  沃尔特斯将军负责历任总统的特勤任务已有2 年,但赫尔姆斯一直没见过他,直到1972 年5 月2 日他以副局长身份来到中情局才初次相识。沃尔特斯将军细述:我刚从主管一个中情局毫无所知的工作过来。心中原另有副局长人选的赫尔姆斯说:"我听过你的大名,但不知你对情报业务有什么了解?"我说:"我这3 年来与中国、北越谈判,还曾悄悄把基辛格送到巴黎15 次,你和局里全没人知道。"赫尔姆斯闻言当下怦然心动,但不久便猜疑这位新副局长心向何方。
1972 年6 月17 日星期六深夜,中情局安全室主任欧斯邦打电话到赫尔姆斯家里。局长心知肯定不是好消息。他还记得当时的对话:
  "还没睡呀?"
  "是啊。"
  "我刚刚得知,华盛顿特区警方逮捕5 名偷闯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的人士……4 名古巴人和麦科德。"
  "麦科德?从你那儿退休的人?"
  "2 年前。"
  "那些古巴人呢,是迈阿密还是哈瓦那来的?"
  "迈阿密……到美国已有一段时间了。"
  "你认得他们?""目前还不知道。"
  "先联络行动组的人……叫他们联络迈阿密,查查这儿和迈阿密的记录……没别的事了吧?"
  "不,还没完呢,韩特好像也牵涉其中。"欧斯邦沉重地说。
  赫尔姆斯一听到韩特的名字,不由倒抽一口气。"他们到底在干什么?"他问道。其实他心里有数:麦科德是电子窃听专家,韩特替总统办事,罪名是窃听,这是触犯联邦法律的罪行。
  赫尔姆斯坐在床边,一通电话追到洛杉矶某饭店找联邦调查局代理局长葛雷。执掌联调局48 年之久的胡佛局长,已在6 个星期之前逝世。赫尔姆斯很仔细地告诉葛雷,"偷闯水门大厦的人受命于白宫,中情局与此事毫无干系。了解吗?很好,晚安。"
  6 月19 日星期一早上9 点,赫尔姆斯在总部召集高层官员举行例行晨间会报。已成为中情局第三把手的比尔·科尔比执行长记得赫尔姆斯是这么说的:"我们要倒大霉了,因为这些都是老人。"也就是,以前是中情局的人,而且"我们都知道他们在白宫工作"。第二天早上,《华盛顿邮报》把水门案的责任推到椭圆形办公室门口--不过,一直到今天还是没人真正清楚尼克松是否授权偷闯水门大厦。
  6 月23 日星期五,尼克松吩咐行事效率极佳的幕僚长哈特曼,急召赫尔姆斯和沃尔特斯到白宫,命他们以国家安全名义阻挠联邦调查局调查。两人起初同意担当这桩很危险的事。沃尔特斯打电话给葛雷请他袖手。但在6 月26 日星期一这天,尼克松的法律顾问狄恩却逾越分际,命沃尔特斯筹措大笔无从追查的款子,给6 名被捕的中情局老人当封口费。星期二,狄恩重提此议。后来他告诉总统说,封口的代价约是2 年100 万美元,只有赫尔姆斯(他若不在国内则是沃尔特斯)有权从中情局机密预算中提拨秘密经费。美国政府内唯一可名正言顺携带一提箱现钞给白宫的官员就是他俩,这一点尼克松自己也很清楚。
  赫尔姆斯回忆道:"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弄到钱。我们有一整套的三角套汇业务,用不着洗钱。"但是,一旦中情局提交这笔钱,"最终结局便是中情局末日,要是我配合白宫的做法,不仅我会锒铛入狱,中情局的信用也会就此毁于一旦"。
  赫尔姆斯拒绝白宫要求后,随即在26 日逃离华盛顿,前往亚洲、澳洲和新西兰进行为期3 周的情报考察,留下沃尔特斯代理局长职务。一星期过去了。联邦调查局探员开始反抗袖手命令。葛雷于是向沃尔特斯表示,中情局若要他以国家安全名义撤销调查,必须给他一份书面命令。两人都清楚书面证据的风险。葛雷在7 月6 日与沃尔特斯会谈后不久,打电话到圣克莱门别庄找尼克松总统:"你的幕僚人员(想操纵中情局)等于是在给你致命伤害。"一阵沉默之后,总统告诉葛雷放手调查。
  7 月底赫尔姆斯归来后不久,等候审判、可能有5 年牢狱之灾的麦科德,透过律师传话给中情局说,总统的人要他在作证时说偷闯水门大厦是中情局的运作。白宫某助理告诉他,让中情局背黑锅,随后总统自会颁布特赦。麦科德在信中答说:"要是赫尔姆斯倒了,水门运作又推到中情局头上,林中每棵树都会倒下,今后将是一片赤地焦土。目前已是紧要关头。请传出讯息,他们若想砸掉中情局,这次算是走对路了。"
1972 年11 月7 日,尼克松以美国史上最悬殊的票数当选连任当天,便矢言要在第二任期内以铁腕管理中情局和国务院,要把它们毁了再依自己的意思重新改造。
  11 月9 日,基辛格建议以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詹姆士·施莱辛格取代赫尔姆斯。"好主意。"尼克松答道。
  11 月13 日,尼克松告诉基辛格说,他打算"废掉外交机关。我的意思是毁掉旧的外交机关,再造一个新的"。他安排一位自家人凯西来担任这个工作。凯西是战略情报局老人,同时也是共和党募款第一把好手。1968 年尼克松初次当选后,凯西一直要尼克松让他当中情局局长,但尼克松为讨好美国工商界而做了狡狯的决定,让他去当证管会主席。如今,在尼克松第二任期,凯西将出任国务院主管经济事务的次卿,而他真正的使命则是充当尼克松的破坏分子。
  11 月20 日,尼克松在简短、尴尬的戴维营会面中开除赫尔姆斯。他提出以驻苏联大使的职务交换。赫尔姆斯考虑种种后果之际,两人顿时陷入困窘的沉默之中。赫尔姆斯说:"总统先生,我认为,派我到莫斯科不是很好的主意。" 尼克松答道:"唔,可能吧。"赫尔姆斯改提出使伊朗,尼克松赶忙催他接下。此外,两人也达成协议,赫尔姆斯可以留任到1973 年3 月60 岁生日,也就是中情局正式退休年龄再调职。尼克松后来自毁承诺,再次展现他无端的残忍行径。"那个人根本是狗屎",赫尔姆斯说起这段往事仍不禁气得微微发抖。赫尔姆斯至死都认为,尼克松之所以开除他,乃是他不蹚水门案浑水的缘故。殊不知,所有的记录都显示,尼克松早在私闯水门大厦之前,就已决心要抛弃赫尔姆斯并改造中情局。尼克松确实认为,赫尔姆斯在外面专捣他的蛋。
  10 年后,曾担任尼克松助理的好友甘农问道:"你认为中情局真有,或者曾经有阴谋要赶你下台?"
  尼克松答:"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中情局有此动机。我对中情局及其报告十分不满,尤其不满他们对苏联军力,以及我们在全球各地面临的问题方面的评估,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也知道我想砍掉一些朽木枯枝。所以,他们有动机。"
  "你觉得他们怕你?"甘农问。
  尼克松答:"当然,他们有怕我的理由。"
  11 月21 日,尼克松把中情局交给施莱辛格,他欣然接受。尼克松很高兴终于"摆进自己的人--我的意思是,一个确实有尼克松标记的人,此人就是施莱辛格",赫尔姆斯说。施莱辛格的使命与凯西一样,就是要从内部翻新。总统不断训令:"甩掉那批混蛋。他们有什么用?4 万个人只是在那里看报纸而已。" c
  总统在12 月27 日口授的备忘录列出他们的使命。虽然基辛格也想掌控美国情报,但"当家的人应该是施莱辛格",尼克松说。要是国会"认为总统把所有情报活动都交给基辛格,肯定会吵翻天。另一方面,要是我提名中情局新局长施莱辛格当我的情报活动首席助理,就可以通过国会这一关。再说基辛格也没时间……我一直要他和海格改组情报机关,三年来毫无成效。"这句话强烈呼应当年艾森豪威尔在任期结束前最后一次发火,气自己在整顿情报机关这场战争上惨遭"8 年重挫"。
  赫尔姆斯在任的最后那段日子,最怕的是尼克松及他亲信来搜中情局档案,于是在权限内尽量销毁两套可能使中情局毁于一旦的秘密文件。其中一套就是2 年前他和艾伦·杜勒斯亲自批准以迷幻药和其他药物控制心灵的实验。这些记录留存极少。第二套是他自己的秘密录音带。他这六年零七个月的局长任内,在7 楼和主管官员开过数百次会议,留下的数百卷谈话录音,也在他2 月2 日正式离职前已一一销毁。
  "赫尔姆斯离开总部的时候,门口挤满送别的人。一屋子的人都红了眼,因为人人都知道,今后我们的日子难过了。"当时担任首席助理的哈尔彭说。
a 从1971 年2 月16 日到1973 年7 月12 日,尼克松利用音控启动的隐藏式麦克风,偷偷录下在白宫和戴维营的会议与对话内容,总时数达到3 700 多个小时。他之所以决定保留录音,部分是为了防范基辛格日后出回忆录时有所歪曲。尼克松怪基辛格以窃听手段防止白宫助理群把消息泄露给新闻界。
  b 能说9 国语言的沃尔特斯,20 世纪50 年代担任艾森豪威尔总统幕僚,同时兼任总统和副总统、国务院与国防部高层官员口译。1960 至1962 年任驻意武官兼驻中情局联络官,1962 年至1967 年派驻巴西期间策划过一次军事政变,1967 至1972 年担任驻法武官期间,在巴黎和谈中扮演重要角色。
  c 尼克松强调:"中情局本身需要提升质量,同时减少高层情报官员的数量。中情局和国务院一样,基本上是个自由派的机关,我要那儿的人起码去掉一半--不,至少35% 到40% ,我要中情局那些人确实改善他们对外交政策的态度。"
自1953年中情局把巴列维拱上宝座以来,这位伊朗国王一直就是美国中东外交政策的核心人物。尼克松在1971 年4 月沉吟道:"我只希望世上多几位像他这么有远见的领袖,他的治国能力基本上是温和的。"
  尼克松在1973 年派赫尔姆斯出使伊朗,也许无意传达什么讯息。但他终究还是发出了讯息。美国大使馆首席政治官蒲瑞奇说:"我们大惊失色,不知白宫怎会派这么个人,毕竟,他和伊朗人人视为摩萨台垮台元凶的中情局渊源太深了。在我们看来,这等于是扬弃美国中立的伪装,证实巴列维是我们的傀儡。"a
  1977 年12 月31 日,访问德黑兰的卡特在华丽的国宴上称伊朗国王是"中流砥柱",这个看法经中情局的间谍和分析员一再说了15 年而愈加坚定。事实上,巴列维也用这句话形容自己。
  可是,几个星期后,中情局秘密行动处最英勇的情报官霍华德·哈特来到德黑兰,展开他最擅长的工作:街头密访,报道实况。最终,却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他的结论很悲观,也直接否定20 世纪60 年代至今中情局口中的伊朗国王,他的上司于是将报告压下。
  中情局没有能力质疑自己这25 年来的报告,干脆就绝口不提巴列维国王有问题。1978 年8 月,中情局告诉白宫,伊朗绝无革命之虞。几个星期之后,街头出现暴动。就在暴动蔓延的时候,中情局顶尖分析员送给唐纳将军签字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却说,伊朗国王也许还可以再当10 年,也许撑不久了。唐纳看到这里,认为这份报告没用,便将它束诸高阁。
  1979 年1 月16 日,巴列维国王逃离德黑兰。几天后,哈特的街头观点愈加不乐观。
  他遭到一批武装暴民伏击,这些人都是宗教狂热分子阿雅图拉霍梅尼的信众,77 岁的霍梅尼正准备结束流亡返回德黑兰。哈特是投资银行家的儿子,二战期间,年纪尚幼的他曾在菲律宾的日本俘虏营待了3 年,现在又成了阶下囚。俘掳者对他拳脚相向,举行群众公审后宣告他是中情局间谍,准备将他当场处死。哈特力称无罪,在求饶同时心中也已准备受死,但他要求请见毛拉。有位年轻教士来到现场,一见立知这位金发碧眼、身形壮实的年轻间谍正遭粗暴的审判。哈特回忆:"我说:'这是不对的,《古兰经》绝不容许这种行为。'"毛拉考虑一下,同意他的说法。哈特获释。
   几天后,1979 年2 月1 日,驱逐孔雀王朝国王的群众革命,也为霍梅尼返回德黑兰打开大门。形势越来越混乱,数千名美国人包括美国大使馆多数馆员在内,纷纷撤退。这时,世俗的首相仍然在位,与教士"革命委员会"共同掌理。中情局想尽办法要与他合作、影响他、动员他对付侯赛因。美国大使馆代办兰根说:"我们与首相有过几次非常敏感的秘密对谈,双方已到确实坐下来会谈的程度,我们提出有关伊拉克的极机密情报。"
  1953 年的时候,兰根是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内最年轻的官员,如今已是最资深官员了。从1953 到1979 年这段期间里,历任工作站长、大使都与国王相濡以沫,都和他太融洽,太喜欢他的鱼子酱及香槟。兰根说:"我们为此付出代价,我们现在才知道伊朗民众的想法,以及他们会有这种想法和行为的原因。一旦太过自得其乐地相信与自己目标相符的事物,就会有大麻烦。"
  宗教会在20 世纪末叶显然成为莫之能御的政治势力,这着实不可思议,中情局里就很少人相信,一个年迈的教士居然会夺权,宣告成立伊斯兰共和国。唐纳说:"我们不了解霍梅尼是何许人物,不知道支持他的运动有什么能耐"-- 或者,霍梅尼保持的7 世纪世界观对美国有何影响。
  "我们简直是睡死了",唐纳说。
  1979 年3 月18 日凌晨两点,代理工作站长的哈特密会SAVAK (巴列维秘密警察)一位高层官员,此人是中情局的特工与线人,一向忠心耿耿。哈特把钱和假证件交给这位官员协助他逃亡后,一出门就碰见霍梅尼的"革命卫队"哨兵。他们一面狠狠地揍他,一面大叫"中情局!中情局!"哈特仰面躺在地上掏出手枪,开了两枪解决两名哨兵。多年后回想当时的情景,他仍记得他们眼中狂热的神情。这就是圣战的面貌了。"我们搞不懂这是什么样的国家",他沉吟道。
伊朗各阶层人士、饱读诗书的教士和怒目横眉的激进派,都以为中情局是个操生杀大权的全能势力,绝不相信1979 年夏天中情局工作站事实上只是4 人运作,而且4 人都是刚到伊朗的新人。哈特已在7 月返回总部,留下的是过去13 年一直待在日本的新站长艾亨、经验老到的主事官凯尔普、通信技师华德,以及32 岁的陆战队退役老兵道格提--此人9 个月前才加人中情局,在越战期间执行过76 次战斗任务,德黑兰是他到中情局后第一次外派。
  他回忆道:"我对伊朗所知不多,对伊朗人所知更少。我所接触到的伊朗,除了夜间新闻和国务院开办3 个星期的区域研究课程,就是我伏案苦读5 个星期的运作档案了。"
  5 个月前,一票暴民盘据美国大使馆,最后还是靠阿雅图拉的追随者发动反击,解救美国人。谁也没料到大使馆会再度遇劫。总部的伊朗科长向德黑兰工作站保证:"别担心使馆再遭受攻击,唯一可能触发攻击使馆的事是我们让巴列维入境美国,但这儿没人会笨到出此下策。"
  然而,1979 年10 月21 日,道格提一上班就看到总部来的电报,他忆道:"我简直不敢相信。"
  在巴列维众多友人(尤其是基辛格)的强大政治压力之下,卡特总统推翻自己的判断,就在这一天决定让伊朗逊王入境美国接受医疗。卡特对自己的决定也非常懊恼,唯恐伊朗会挟持美国人质进行报复。"我叫道:'阻止逊王!'" 他在阿卡波卡打网球和在加州打一样生龙活虎。要是他们捉了我们两名陆战队员,每天日出时分杀一名,可该怎么办?我们真要和伊朗开战吗?"卡特忆道。
  白宫完全没想到要征询中情局的意见。
  两个星期之后,由阿雅图拉追随者组成的学生团体占据美国大使馆,53 人沦为人质达444 个昼夜,直到卡特任期终了。道格提还记得,1979 年最后那几个星期在单人监牢中度过,11 月29 日到12 月14 日间,共遭6 次侦讯,都是由日后出任伊朗的副外长霍山主持。12 月2 日午夜过后,霍山交给他一通电报。"我心想完了,这通电报有我的真实姓名,不仅明确写着我奉派到德黑兰工作站,更提到10 个月前我加入中情局的一个特别计划。我抬头看看霍山和他两名手下,但见他们仨像柴郡猫般露齿嘻笑。"他在提交中情局日志的回忆录里写道。
  道格提回忆,侦讯者"说他们知道我是中情局中东间谍网的头子,又说我计划暗杀霍梅尼,挑动库尔德人反抗德黑兰政府。他们指控我意图摧毁他们的国家。这些伊朗人认为,中情局居然派个对当地文化和语言如此无知的人到伊朗这么重要的地方来,简直不可思议。几星期后,他们好不容易得知果不其然,在匪夷所思的同时,也感到莫大的侮辱。他们很难接受中情局派个菜鸟到他们国家的事实,而这个菜鸟居然还不会说伊朗话,对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和历史毫无所知,简直是欺人太甚"。
  每次夜审之后,道格提就在工作站长办公室内一张泡绵垫上时睡时醒。高墙围绕的美国使馆外头,数万名伊朗人在街上高唱,他梦到自己开着战机飞过大街,对群众投掷汽油弹。
  中情局束手无策,救不了他和美国大使馆人质。然而,1980 年1 月间,中情局开展典型的谍报行动,救出6 名已经设法逃到加拿大大使馆庇护的国务院官员。
  这次行动出自中情局孟德斯构想。孟德斯擅长伪造及伪装,他和组员精于打造"不可能的任务"面具,可以让白人官员乔装成非洲人、阿拉伯人和亚洲人。他是中情局少见的直觉型天才。
  为掩护这次行动,孟德斯成立一间叫"6 棚"的好莱坞制片公司,在洛杉矶租下办公室,又在《综艺》、《好莱坞记者》刊登全版广告,宣布即将到伊朗出外景,开拍一部科幻电影《亚哥》。电影(行动)脚本包括6 名美国官员的证件和面具。他带着假护照和假身份经由正当管道从波昂搭商务飞机入境伊朗后,住进德黑兰喜来登饭店,并预定瑞士航空下星期一飞苏黎士的机位,然后便搭出租车到加拿大使馆见那6 位美国同胞。孟德斯这次亚哥行动几乎全无差错。6 名美国官员登机时,其中有位拍了下孟德斯的胳臂说,"都是你一手安排的吧?" 他指了指机鼻上的名称"Argau "--这是瑞士的州名。
  "我们把它视为一切顺利的象征。我们一直等到飞机飞出伊朗领空,才竖起大拇指,吩咐送上血腥玛丽。"孟德斯回忆道。
   解救其他的人质可就没这么神了。1980 年4 月,五角大楼特别行动部队负责"沙漠一号"解救美国大使馆人质任务。1978 至1981 年美国政府首席反恐协调官昆腾说:"这次行动须大力仰仗中情局。"中情局提供人质在使馆区内的可能地点,并由该局飞行员开着小飞机到伊朗沙漠测试降落地点。哈特则协助规划一个极其复杂的计划,以便将救出的人质安全离开。可惜,这次任务以灾难收场:直升机撞上运输机,8 名突击队员死于伊朗荒漠。
  人质的性命更加危险。道格提由大使馆转到监狱,往后9 个月大半时间都待在仅容他6 英尺3 英寸高身材的单人牢房里,结果体重掉到只剩133 磅。卡特总统终于离开白宫那一刻,俘虏者同意释放他和其他人质。他们的获释纯然是一种意在羞辱美国的政治声明,与秘密行动或美国情报完全没有关系。
  第二天,已是一介平民的卡特飞到德国军事基地探视获释的美国人。道格提记录着:"我还留着那张照片。前总统神情尴尬,我则像是面无笑容的活死人一般。"
  中情局老牌中东情报分析员波拉克写道,挟持人质是针对中情局1953 年在伊朗搞政变的"报复行为",这起陈年往事余波所及,已不仅是美国的严酷考验而已。伊朗革命热情将纠缠往后4 任美国总统,造成数百名美国人在中东送命。中情局最伟大秘密行动的光荣火焰,成了后人的悲惨大火。
  本章注释
  a 1979 年9 月,蒲瑞奇在医院等候开刀:"进手术房之前,我四下一看,赫然看到还有一个人也在等候开刀。此人正是1953 年摩萨台被推翻时的驻伊朗大使亨德森。我一能走动就到他病房……问他当年巴列维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大使说:'他不值一提。他不重要。他优柔寡断,但我们还是得和他打交道。'"大使证实我的猜疑,巴列维是被油价暴涨以及尼克松、基辛格等外国领袖的恭维给膨胀了。"
首页 上一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