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_6 亚当·喀什(美)
  他们不认为评估过程之后最先发生身体或者大脑低级区域的反应,而是认为生理反应和认知评估是同时发生的。
  这就形成了一个反馈循环,共同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
  评估的过程要使用情境或者环境中的信息。
  在进行评估之前,任何的情绪唤醒都没有什么区别(不针对某一个别的情绪)。
  表达自己当有人微笑时,她快乐吗?有人怒视着你、胸口起伏、满脸通红,他是什么感觉?你能猜到他正在体验什么情绪吗?当然,你可以猜得到。
  所有的情绪都有外显的、表达出来的成分,包括口头信号、脸部表情、眼神交流、其他的身体动作和一些非言语的表现。
  有人相信情绪的表达成分是天生的。
  通过观察外在表现来辨别别人感受的能力也是天生的。
  有些情绪表现是普遍一致的,比如,开心时微笑,不开心时皱眉。
  我们如何表达情感和什么时候表达,以及感受和表达什么样的情绪是合适的,这些都与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
  当然,特定的环境也会制约我们情绪的某些方面。
  通常,我们不会在葬礼中欢呼大笑,也不会对夸奖我们或者给我们礼物的人发火、尖叫。
[58]第58节:第三部分 思维与情感(22)
语言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表现在如下方面:语速:根据我们的感受,语言速度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
  语调:我们的语调可以很好地表现我们正在经历的情感。
  声高:声音的高低也很能说明问题。
  比如,当我们生气或者激动时会提高音量。
  注射点有意思的东西请考虑一下华莱士和戈德斯坦的实验。
  研究中的被试被注射了肾上腺素来激活他们的交感神经系统。
  这会让他们出现斗还是逃的反应。
  有些被试被告知,注射会使他们发怒,另一些被试对注射的东西一无所知或者被告知了一些错误信息。
  然后把这些被试分成两组:一组置于令人生气的情境中,另一组被置于愉悦的情境中。
  生气情境中的这一组要填写一份侮辱性的问卷,设计这样的问卷就是要让他们生气。
  愉悦情境中的这一组和一个研究人员待在一起,这位研究人员一直在大笑或者微笑,所以第二组过得很开心。
  两组人注射的是同一种药物,所以他们的生理反应是一样的,唤醒状态也是一样的。
  但是同样的唤醒状态会产生同样的(续)情绪吗?你认为呢?生气组的被试说他们感到气愤,愉快组的说他们很开心。
  记住,这两组的生理唤醒一样,但他们体验到的情绪是不一样。
  这些情绪体验是自主神经系统被唤醒后的普遍经验,是基于他们从环境中接收到的信息。
  就像二因素理论预期的那样,被试显然是在评估了情境后给他们的生理唤醒打上了标签。
  如果你想生气时还能表现得很镇静,那就放慢语速,软化音调,降低音高。
  如果你想威胁某人,那就要语速快,声调严厉,声音还要大。
  这样就传递了一个信号:你生气了。
  人类体验了许多种不同的情绪,例如恐惧、悲伤、高兴、厌恶。
  花一点时间想象自己的生活:你最常体验的是什么情绪?作为一个治疗师,我见过所有的情绪,但是爱和怒是两种时不时就会出现的情绪——可能比其他的情绪更频繁出现。
  人们想谈论他们渴望被爱,以及得到爱、给予爱等。
  他们在安全的、自己知道并不会被报复的地方也想表达自己的气愤。
  近看两种最常见的情绪:爱和怒爱让世界运转。
  爱是否让世界运转?这个问题并不能抹杀爱的巨大力量,爱控制着我们。
  大部分人想要爱,即使有时我们不想承认这个事实。
  被人爱或者爱别人的感觉都很好。
  世界上有太多的爱,如果你想反驳这个说法可非易事。
  对于那些认为爱有魔力的人,我希望我的心理分析没有打破你的梦想。
[59]第59节:第三部分 思维与情感(23)
哈特菲尔德(Hatfield)与雷普森(Rapson)认为爱有两种类型:热烈的爱:强烈的爱,带有性和浪漫的特征。
  是罗密欧和朱丽叶之间的那种爱。
  你绝不会对你祖母有这种爱!同情的爱:这种爱是我们对家人和朋友的爱。
  没有太多的激情,但是高度依恋,富有责任,彼此亲近。
  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创立了一个爱的理论,列出了六种爱的形式。
  不同的爱按照激情的程度来区分:激情,一个人寄予另一个人的强烈的欲望和期望,并且以与对方发生性关系为满足;承诺,一种信念,相信一个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守在身边;亲密,与另一个人分享最深、最隐秘的感情和想法的能力。
  斯腾伯格的六种爱就是基于不同层次的激情、承诺和亲密。
  联系:彼此亲密,但是没有激情和承诺。
  和治疗师的关系就是这种爱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可以告诉治疗师我的想法和感受,但是我对他没有激情和承诺。
  痴迷:有激情,但是没有承诺和亲密。
  这种形式的爱就像性欲。
  一夜情或者七年级时发生的爱就是这一种。
  空洞的爱:有承诺,但是没有激情和亲密。
  一些已婚夫妇为了某种必要性或者方便而彼此承诺或者生活在一起,但是缺乏激情和亲密。
  虚幻的爱:彼此高度承诺,激情满怀,但是亲密程度很低。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看起来就是这种类型。
  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说话,我一直不明白他们怎么能够变得亲密。
  同情的爱:有承诺,也亲密,但是没有激情。
  这是一种纯粹的很好的关系。
  圆满的爱:斯腾伯格使用圆满这个词来描述这种爱,我猜是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包裹:高度热烈的激情,坚定的承诺和高度的亲密。
  这就是“圆满”。
  爱的基础是在童年期建立的吗?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成人与爱相关的一些关系是童年期依恋关系的延伸。
  童年期经历了健康的依恋关系,成人后就拥有成熟的关系,高度亲密,高度信任,即使是高度的相互独立,关系仍然令人舒服。
  与早期的看护者经历了焦虑或者矛盾的依恋关系的孩子可能较易“坠入爱河”,以此寻求迅速的、极度的亲密,他们对任何抛弃的迹象都反应强烈。
  《致命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里的人物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年幼时一定经历了非常痛苦的依恋关系。
  避免社会交往的孩子们倾向于不适应亲密的关系,并且在成人后的关系中很不愿意依赖他人。
  哈特菲尔德与雷普森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爱的模式,这种模式以心理图式或者符号的形式存在。
[60]第60节:第三部分 思维与情感(24)
爱的模式形成于生命早期,在日后我们经历不同的关系时得到修改和强化。
  这种模式塑造着我们看待不同关系的方法,决定着我们对不同关系的期望。
  看起来那些进入电视征婚节目的人具有很有趣的爱的模式,因为他们中某些人的期望很有意思。
  按照每个人对亲密和独立的不同接受程度,按照他们对浪漫关系的期望程度,适用于浪漫关系的基本的爱的图式被分成了六种。
  一般的:没有密切的连接。
  只希望建立普通的关系。
  接着做梦吧!依恋的:寻找亲密(有些过头),害怕独立。
  谁有小抹刀?善变的:亲近和独立都觉得不自在。
  不能自己下决心。
  已经抛硬币做决定了!安全的:乐于亲密关系和独立,不喜欢仓促做事。
  害羞的:害怕太亲近,非常喜欢独立。
  别跑!没有兴趣的:不喜欢卷入任何关系。
  对于这些爱的图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很难判断谁会使用某一种模式多,某一种模式少。
  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生活时期,但是大部分人努力寻求安全的模式。
  如果有人感觉他的模式给生活带来了麻烦,心理治疗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起生活中的问题了,发怒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多注意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常常不能以健康的方式来宣泄我们的怒气。
  但是另一方面,怒火每天都会以不恰当的、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不管是哪种方式,发怒是一种自然的情绪,在我们的关系中,就像爱一样重要。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T恤,上面写着“我没有偏见;我恨每一个人”?那些字写得多好,不是吗?这比带着卡尔文卡通图片的保险杆的贴画好多了,《凯文的幻虎世界》(Calvin and Hobbes)中的凯文对着任何东西小便,从象征不同汽车制造商的符号到国内税务署。
  有时候感觉我们像是生活在一个怒气冲冲的社会。
  怒气哪里来?很多理论对此都有研究。
  一种观点说怒气是经历了负面的、痛苦的感情后产生的后果。
  任何事情都能导致负面的情感:身体不舒服,肉体的疼痛,活动受限,甚至是噪音。
  我想把这个理论称作“牢骚因素”。
  医生说,我们生气是由于如下情况:心情沮丧时:心情不好的人更易发火。
  即使是悲伤和难过也会引发怒火。
  当有人接近时变得非常恼火也是很正常的。
  想做的事遇到阻碍时:斯若夫(Sroufe)认为存在愤怒系统。
  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压力锅。
  我们一次次地受到阻碍,最终会因为一次障碍爆发脾气。
  这个理论没有说明我们怒火爆发的临界点。
  与依恋的对象分离时:依恋的对象就是你与之接近并且建立稳固的情感联系的对象。
  这个理论是通过观察年幼孩子与母亲分离时的反应得出的,好像同时适用于成年人。
  你有没有见过,有人在其浪漫的另一半提出分手时大发雷霆?虽然愤怒可能很具毁灭性,但它是一种有效的、重要的情绪,有它积极的一面。
  愤怒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帮助自卫,有时还可以预防别人对我们的侵犯。
  如果有人要伤害我们,有时表现出愤怒的情绪会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记住,有人会以更大的怒火来还击你的怒火,所以,小心点。
  发怒可以在短期内调动你的大量体能。
  它可以点燃我们的野心。
  只要我们能够恰当地、富有成效地宣泄,愤怒不一定是毁灭性的。
  研究表明,恰当宣泄愤怒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较少出现情绪和社会问题。
  婴儿和初学走路的孩子有时会利用愤怒作为一种信号,表明他们很无助,需要别人的帮助,比如,给他们一些食物。
[61]第61节:第四部分 向正确的目标进攻(1)
第四部分向正确的目标进攻
  第五次浪潮里奇·坦南特作“他们说你点着了自己的床是求救的信号;把我的车开进湖里也是渴望救助的表现;考试失败了也是在求救。
  下次你再想求救,可不可以事先说出来?” 本部分提要第8章
  巴甫洛夫的狗本章提要
  条件反射让事情变容易了
  传授老狗一些新花样
  在刺激和反应间建立联系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当门铃响的时候自己就会觉得饿想吃比萨?也可能你不会。
  如果你没想到比萨,那比萨公司花许多钱做的广告看起来就没什么作用了。
  那为什么门铃一响你就感到饿,想吃比萨呢?广告给观众传达了这样一个形象:融化的奶酪,油亮的意大利腊肠。
  这个形象多多少少会刺激你的食欲。
  然后,门铃响了,送比萨的人站在你门口。
  做比萨的人想让你听到门铃就想到比萨。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们暂时把话题从比萨转到哲学问题上,来揭示比萨制作天才成功的秘密。
  一百多年前,一群英国的哲学家想找出思维的特征。
  他们认为思维是通过经验联系起来的,经过整合一系列的观点。
  任何两种感官体验同时出现,他们之间就会产生联系。
  当一种体验或者事件发生时,另一种也会自动出现。
  这些英国哲学家把这个过程称作联想学习,因为同时出现的两件事之间有了联系。
  每一次我上高速路,都会想到繁忙的交通。
[62]第62节:第四部分 向正确的目标进攻(2)
高速路交通。
  它们一起出现,所以相互联系。
  为了建立联系,它们必须遵循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接近性:只有当事情同时出现时才会建立联系。
  比如,每周一早晨我醒来想到要去工作就觉得沮丧。
  因此,对于我来说,工作和醒来就建立了联系。
  频率:事情同时出现的频率越高,联系越稳固。
  比萨广告背后的天才一定研究过英国这些联想家的理论。
  或者,他们在心理学课上学过联想学习的内容。
  广告试图用接近定律来使你在门铃声和吃比萨之间建立联系。
  这样,每次门铃响,你都会想到“订个比萨吧”,因为你已经觉得饿了想吃比萨。
  狗的唾液这个题目有失文雅,是吧?如果让你研究狗的唾液分泌模式,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是我,我宁愿去看牙医。
  这的确是我的真实想法。
  有一个勇敢的人,俄国的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就做了这样的研究。
  实际上,当时巴甫洛夫正在研究狗的消化问题,试验中却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食物的出现会自动刺激狗的唾液分泌,他对此很感兴趣,就开始着手研究。
  他发现唾液的形成是无意识的。
  第8章巴甫洛夫的狗第四部分向正确的目标进攻你也试试。
  在心里想象一种美味,看看你的嘴里是否开始流口水了。
  流了吧?那是因为分泌唾液是食物引发的反射性反应,是一种反应方式,表明我们的身体准备接受食物了。
  唾液会帮助把食物变成易消化的小块。
  巴甫洛夫设计了一种工具,可以用来直接收集从狗的唾液腺体分泌出的唾液。
  然后他用这个工具测量狗分泌了多少唾液。
  他先把拴着的狗拉进笼子,用一根管子接到它的唾液分泌腺体上。
  然后这位科学怪人开始测量唾液的量。
  即使是好莱坞奇才也难想出这种怪异的情景。
  巴甫洛夫很可能对自己的这个研究结果很满意,但是有一天,奇怪的事发生了——即使有时食物没有出现,狗仍然分泌唾液。
  怎么回事?还有其他东西会导致唾液分泌?巴甫洛夫用联想论者的观点来解释这个现象。
  他说,狗已经学会了把食物和其他刺激物相联系。
  但是这里的其他刺激物到底是什么呢?巴甫洛夫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研究狗如何学会自动地把非食物的刺激物与能导致唾液分泌的食物进行联系。
  其中一个经典的实验是这样的:1?巴甫洛夫把狗牵进笼子里。
  用唾液管接到狗的唾液腺上。
  2?他摇铃观察狗是否分泌唾液。
  结果是狗不分泌唾液。
[63]第63节:第四部分 向正确的目标进攻(3)
3?然后,他又摇铃,几秒钟之后,他给狗呈现食物。
  这时狗分泌唾液了。
  4?之后,他把摇铃和喂食重复了好几次。
  这些配对的行为叫尝试。
  5?巴甫洛夫认为已经进行了足够多次的尝试之后,他就只摇铃,不喂食。
  6?他发现仅摇铃这个动作也可以使狗分泌唾液。
  条件反应和刺激巴甫洛夫的发现叫经典条件反射。
  实验之后,他列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四个必要成分:无条件反应(UR):当见到食物时,巴甫洛夫的狗无意识地或者说反射性地分泌唾液。
  食物一出现它们就会分泌唾液,不需要任何其他条件,是完全无意识的过程,无需学习。
  巴甫洛夫把这个反应叫无条件反应,或者说非学习型反应。
  它是无需学习就可以作出的反应。
  比萨公司依靠那些美味比萨图像让你非常自然地就感觉到饿、想吃比萨。
  除非你刚吃过大餐,否则这种方法很灵,不信打个赌。
  这也就是为什么比萨公司通常不会在晚饭后的时间播放广告——而是在餐前或者餐中播放。
  无条件刺激(US):巴甫洛夫呈现给狗的食物叫无条件刺激。
  它导致或者产生无条件反应。
  食物唾液。
  多容易!条件刺激(CS):在那个典型的实验中,巴甫洛夫的响铃称作条件刺激。
  它是有条件的或者是通过成对的尝试与食物产生联系。
  足够的尝试之后,条件刺激就会引发所期望的、自发的反应。
  条件反应(CR):一旦条件刺激产生了自发的条件反应,期望出现的反应就叫条件反应。
  表81是一个象征性表格。
  表81经典条件反射实验顺序刺激US→UR(食物自动导致唾液分泌)1CS US→UR(铃声 食物导致唾液分泌)2(铃声 食物)3(铃声 食物)……(铃声 食物多次)10CS→CR(铃声单独导致唾液分泌)反应消退经典条件反射的效果还真是不寻常。
  想想——只要你把两个恰当的刺激放在一起,条件刺激就会发挥作用。
  但是,当成对的刺激停止,条件刺激独立引发反应,那么条件刺激的效果最后就会消失。
  没有无条件刺激的情况下,如果足够多地呈现条件刺激,那么条件刺激最终将不再产生条件反应。
  这种现象叫消退,它是与经典条件反射相反的一个过程。
  比如,巴甫洛夫的狗学会了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
  但是如果铃声持续呈现,而食物却不出现,最后,再听到铃声时,狗就不会分泌唾液。
  稍等,我还没说完呢!如果在反应消退后重新呈现无条件刺激,更有趣的事情出现了——自发恢复。
[64]第64节:第四部分 向正确的目标进攻(4)
这时,条件刺激引发相应反应的能力又恢复了,条件刺激又能产生条件反应了。
  所以,你可以使用经典条件反射来给一只老狗传授一些新招,你可以通过消退原理把原来的过程反过来。
  有了这个技巧,你就不再在派对中躲在角落里,一个人无聊了,你可以使出经典条件反射的招数,让你新结识的朋友吃上一惊。
  你可以尝试如下的做法,以免你想出的经典条件反射的招数先耍了自己。
  1?召集几个人——家人,朋友,同事,谁都行。
  找几包粉末状的柠檬饮料。
  这种东西如果不加糖的话非常酸。
  每人发一包。
  2?让这些人把手指蘸到柠檬里舔一下。
  (这是无条件刺激。
  )观察他们是否流口水了。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如果没有,换个容易流口水的人。
  3?选择条件刺激(一个铃、一种光、口哨或者任何其他东西)。
  把品尝柠檬和铃声(或者你选择的其他条件刺激)进行配对(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这样一次次地试),大约10到20次后,试试只呈现条件刺激,观察他们是否分泌唾液。
  他们一定流了口水!这就是条件反射。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接着玩,试试反应消退和自发恢复的情况。
  还有一种颠倒条件反射结果的方法值得一提。
  你已经用柠檬做了实验,你已经成功地教会了你的巴甫洛夫被试者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
  如果你想消除这个效果,可以选择另一个无条件刺激,这个刺激会导致其他无条件反应,会让新的无条件刺激与铃声产生经典条件反射。
  这叫做对抗性条件作用。
  在新的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与原来的条件反应相对立的时候,对抗性条件作用特别有效。
  如果原来的条件反应是流口水,也许你可以找一个新的无条件刺激,让这个刺激引发的反应是口干舌燥,而不是流口水。
  我不知道应该是什么刺激——也许可以试试吃沙子。
  我保证,如果你在铃声和吃沙子之间建立经典条件反射,铃声将很难再导致原来流口水的反应。
  除非你把整个过程再反过来。
  记住,你应该让你的被试者不时地休息一下,另外,我也不建议你把吃沙子当成游戏来玩。
  泛化和分化你可能会想,“好办法。
  我们可以教狗因为铃声分泌唾液,然后呢?”从人类生存的角度来说,经典条件反射事实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这种方法于我们非常有益,它帮助我们通过建立联系,毫不费力地学习知识。
  在我们建立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之后,让条件刺激产生条件反应,我们就能通过一种叫做泛化的过程自动地去扩展学习内容。
[65]第65节:第四部分 向正确的目标进攻(5)
我们对那些与条件刺激相似的事物作出相似的反应就是泛化。
  我把相似的刺激称作条件刺激2。
  即使我们从来没有学过把条件刺激2与原先的无条件刺激相联系,条件反应仍然会出现。
  比如,原来是飞舞的拳头或者口头的威胁(无条件刺激)会让你感到恐惧(无条件反射)但当你把特定的面部表情,比如怒吼和冷笑与最终会出现的暴力行为联系起来,那怒吼和冷笑(条件刺激)就会让你感到恐惧(条件反射)。
  也许你会从条件刺激-怒吼泛化开来,把恐惧和无意间的眼神直接接触(条件刺激2)联系起来。
  这种泛化可以使你在威胁来临之前迅速逃跑。
  因为我们可以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所以泛化能帮助我们提高适应能力。
  泛化也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比如,如果我曾经受到一只黑色美洲叭喇狗的袭击,以后可能每次看到黑色的东西都会害怕,甚至是吉娃娃狗也会让我害怕。
  另一个例子就是受过战争创伤的老兵,仍然承受着创伤后的心理压力。
  如果他们曾经经历过大爆炸和重炮火的战役,并且当时他们很恐惧,那么,这些人之后每当听见汽车发生逆火或者其他大的噪音时都会产生同样的反应。
  想到城市里的许多人暴露在大量的高分贝噪音里,生活起来多么不易。
  当我们开始过度地泛化所学的东西时,我们就忘了另一个过程——分化。
  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去辨别或者区分不同的刺激——比如,枪声和汽车逆火的区别。
  分化是当条件刺激2(或者3,4等)多次呈现却没有引起相应的反应时习得的。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为什么只有条件刺激才能产生条件反应,条件刺激2却不能。
  条件反射!所有这些听起来都很容易,是吧?你把几样事情组合在一起,最后,一样事情可以产生另一件事情的效果。
  目前为止,这个过程还比较简单易懂,但是为了让这个相对简单的条件反射过程不出差错,我们必须遵循一些特定的原则。
  要想实现经典条件反射,毫无疑问,接近性是必须要满足的一个原则。
  如果巴甫洛夫先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后呈现铃声(条件刺激),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他响铃15分钟后才呈现食物又会怎么样?为了建立联系,条件刺激必须要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呈现。
  要建立一个好的条件反射,以上这些都不是很好的做法。
  如果巴甫洛夫先呈现无条件刺激,再呈现条件刺激,这个过程就叫倒行条件反射。
  这时狗可能根本不会发现事情间的任何联系或者建立的条件反射非常不稳定。
[66]第66节:第四部分 向正确的目标进攻(6)
如果他在呈现铃声一段时间之后再呈现食物,这个过程叫痕迹条件反射,即使狗能够建立联系,也只能是一个较弱的联系。
  成就稳固连接的最好方法是: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呈现条件刺激,而且让这个条件刺激一直“开着”或者“响着”,直到无条件刺激消失。
  这样,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就有了接近性。
  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进行多次配对呈现。
  配对越频繁,联系越紧密。
  选择一个强有力的条件刺激。
  强光比弱光更有效果。
  响亮的铃声比微弱的声音更容易产生效果。
  如果你想让你的条件刺激产生条件反应,那就多花点工夫。
  继续接近性所有你必须做的事就是频繁地呈现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最后实现经典条件反射。
  就这么简单吗?我不想误导你这么思考。
  接近原理说,如果两个刺激接近,连接就会建立。
  事实上也许没那么简单。
  一个叫罗伯特·瑞斯克拉(Robert Rescorla)的研究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瑞斯克拉问道,是否只要满足接近律就可以了?他认为一切似乎有点太简单了,他提议增加一个定律,相倚性。
  他说条件刺激不仅应该与无条件刺激接近,还应该是无条件刺激最准确的预测者。
  如果条件刺激呈现没有规律(比如间隔1分钟,7分钟,2分钟,12分钟等),那么条件刺激就不可能很好地预测无条件刺激。
  学习者(人或者动物)就不能从条件刺激中学习到预测无条件刺激的能力。
  条件刺激必须以一种学习者可以预测的方式来呈现,保持一定的确定性,确定无条件刺激的出现。
  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为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增加一个必要条件,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瑞斯克拉不满足。
  后来,他和另一个名叫阿兰·福克纳(Allan Wagner)的心理学家对学习理论作出了又一项巨大的贡献。
  瑞斯克拉-福克纳模型(1972)说道,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条件刺激的有效性,条件刺激必须是不可预测的。
  学习的过程要靠刺激带来的惊奇,靠意料之外的成分。
  如果我们每次见到条件刺激都能预料到无条件刺激,我们的确会很好地进行联系,但是最终,联系的力量到达一个极限。
  在开始的时候,联系的力量可能增长得很快,随后,对条件刺激的新鲜感越来越少,联系的力量开始大幅回落,条件刺激越来越成为“可被预期的”。
  因此,联系力量的大小,取决于意料之外成分的多少。
  条件刺激越新奇,联系的作用或者力量就越大。
[67]第67节:第四部分 向正确的目标进攻(7)
扔给你一根骨头:为什么起作用?现在,你已经知道了怎么去进行经典条件反射,你也知道了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原则。
  (如果还不知道,请翻看本章前面的内容。
  )当然,经典条件反射是很有用的。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了解外界,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适应性和能力。
  但是为什么那样做会有效?为什么我们能够把先前毫无联系的事物相互联系起来?巴甫洛夫认为,当大脑的两个不同区域同时被激活,就建立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连接。
  激活的结果,就是在两个新的兴奋中心之间铺了一条新的“路径”,就像两个先前毫无联系的家庭,被一根电话线连了起来。
  当条件刺激被激活,这种新的连接就会使无条件刺激“收到电话”成为可能。
  克拉克·赫尔(Clark Hull)提出了另一个原因。
  他觉得联接实际上是先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建立,然后变成了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的连接。
  这一次,科学家们表现出了他们最大的创造性,他们想到了一个实验,通过让两种理论预测实验的结果,来对两种理论进行对比。
  我们需要他们的创造性,来设计一个关键的实验测试。
  霍兰德和史韬布开始了对这个理论的印证,他们利用噪音和食物粒对老鼠做了实验。
  按照巴甫洛夫的理论,老鼠所学会的是在噪音和食物之间建立连接。
  霍兰德和史韬布要让巴甫洛夫的理论和赫尔的理论能够对比。
  两个人的实验是这样的:他们让食物成为没有吸引力的无条件刺激。
  他们把老鼠放到一个唱机转盘上,把老鼠转得头晕恶心。
  之后,他们又呈现噪音,这时老鼠没有反应。
  巴甫洛夫认为,最开始的联系是在噪音和食物之间的。
  但是赫尔预测,降低无条件刺激的效果,并不会使老鼠的反应有什么区别,因为他认为最关键的连接是在噪音(条件刺激)和进食(无条件反应)之间。
  这的确有区别。
  赫尔的理论认为,连接是在噪音和反应之间,即噪音和进食之间。
  他认为把老鼠放在唱机上转晕使得食物没有吸引力以后,实验的结果不应该有什么变化。
  赫尔错了。
  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
  我们不能忽略这个联系在反应链中的作用。
  所以,还是巴甫洛夫伟大!他的理论不是僵化的,相反,他的理论很灵活,有预测性。
  但是学习的过程远没有终止。
  请阅读第9章来学习更多关于学习的知识。
  第9章
  桑代克的猫和斯金纳的老鼠本章提要
[68]第68节:第四部分 向正确的目标进攻(8)
接受条件刺激
  强化行为
  惩罚犯人
  和消退作斗争
  按时奖励
  运动员也许是我们周围最迷信的人,只有赌博的人比他们更迷信。
  我在大学打棒球时,有一个队友,是个投手,一直穿着同样的汗衫,只要赢球,就不洗这件衣服。
  因此我有点希望我们输球,这样他就能洗洗衣服。
  还有些运动员很幸运,无需付出太多的努力,或者只是按照详细的日程表训练就可以保持持续的高分纪录或者不断夺取胜利。
  我也有些迷信的地方。
  我总是不能用棒球杆把其中一只防滑鞋的脏东西弄掉。
  我不得不清理两只鞋,即使其中一只是干净的。
  在场地奔跑的时候,我从来都不踩到粉笔划的线上。
  其他队员也从来不问我这是什么迷信做法;他们也有自己的怪僻。
  当我开始学心理学时,我想:我那些迷信的思想是怎么来的?我怎么能知道如果踩在画线上比赛就会不顺?一定是有时候当我踩在画线上时我输球了。
  我看到了自己的行为(踩到了画线上)和后果(我输球了)的联系。
  我在自己的行为和后果之间建立了联系。
  这个例子中,是行为和负面结果的联系。
  心理学家把这称作迷信式学习。
  无论联系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当我在所做的事和随后产生的后果之间建立起实际的联系时,我就学到了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
  我们已经学会了如果我们做A,结果就会是B。
  行为心理学家或者学习心理学家把所有的学习都看作是一种条件作用,一种在不同事件之间建立联系的学习。
  第8章介绍了经典条件反射,一种在两个事件间建立相互联系的学习方式。
  本章我将介绍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重要的事件必然会导致某种特殊的反应。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太理论化了。
  想象这样一种情况:我每个月都领工资。
  难道付给我工资只是让我坐在那儿占地方吗?不,付给我工资是因为我尽到了我的责任,是因为我工作了。
  我做了什么事,就得到什么结果。
  我工作,别人付我工资。
  如果不挣钱,我还会工作吗?很可能不。
  原因有二。
  首先,比起免费工作,我有更好的事情去做。
  (我的信用卡债主也不会乐意我这么做。
  )其次,按照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我工作是因为有人付钱。
  我的工作行为背后的那种“东西”就是回报,一个正面的结果。
  大卫·利波曼在1993年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反应就是要操作环境来产生结果。
[69]第69节:第四部分 向正确的目标进攻(9)
第9章桑代克的猫和斯金纳的老鼠第四部分向正确的目标进攻操作性条件反射随处可见,家里有,上班的地方也有。
  父母使用奖赏或者操作性条件反射使他们的孩子做功课。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操作性条件反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