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司马懿大传

_9 马敏学 (现代)
司马懿大传--六 西蜀大兵压樊城 仲达帷幄斗关羽
六 西蜀大兵压樊城 仲达帷幄斗关羽
  关羽水淹七军,曹操大惊;司马懿献计联吴解樊围……
  形势逆转;关羽败走麦城;曹操盯视着司马懿,猛觉得头疼欲裂……
  建安二十四年秋,在孙权支持下,刘玄德在沔阳称汉中王,立刘禅为王世子。封驻守荆州的关云长为五虎上将,即日起兵攻打樊城。
  关羽命廖化为先锋,关平为副将,亲率大军,进逼襄阳。
  襄阳刺史胡修闻风丧胆,不战自降,果应了司马懿的分析。
  关羽乘胜直取樊城。
  樊城守将曹仁、满宠见蜀兵杀来,出城迎战,怎敌得关公手中的青龙偃月刀?竟损兵折将,大败回城。只好闭关坚守,派人星夜往长安求援。
  曹操闻报大惊,当即令于禁为征南将军,庞德为先锋,点北方七支精兵驰援樊城。
  当下有人谏庞德乃蜀之降将,原系马超副将,马超刚被封为蜀之五虎上将,恐怕庞德此去是泼油救火。曹操一听,我怎么忘了这些?忙传令换将。庞德不解,问明原委,磕头位血道:“故主马超,有勇无谋,兵败人川。现今各为其主,旧义已绝。承蒙大王恩遇,怎么会有异志?”竟回去抬一棺木以表决绝之志。曹操见了深为感动,仍让他为先锋。
  司马懿在一旁感慨万千,自言自语说了句:“忠贞如此,令人汗颜。倒叫人玉石难辨了。”
  曹操听他自言自语,问:“仲达说些什么?莫非仍不放心庞德?”
  司马懿:“不。下官倒是耽心别个,像南乡太守。”
  曹操顿悟,想起胡修果然应了司马懿的话,便思谋着派谁去调换南乡太守。这边还没想好呢,那边见关羽所向披糜,太守傅方早已献关投降了,直把曹操气得翻白眼,头疼了好几日。
  且说于禁、庞德率七军浩浩荡荡赶到樊城。庞德果然英勇无敌,初战关平,再战关羽,皆占上风。还施拖刀记,放箭射伤关羽左臂。
  哪知于禁性妒,怕庞德铸成大功,便鸣金收兵,移营到樊城北十里的山谷内下寨不战。
  关羽败回营寨,正自懊恼,闻探报说曹军移营罾口川,大喜,说:“曹乃方形鱼网。‘于’乃鱼也,人,罾口,指日可擒!”便令军士准备船筏,又堰住襄江水口。
  时值八月,秋雨连绵,江水猛涨。关羽决江放水。立刻,樊城外战鼓咚咚,洪水哗哗,可怜曹魏军营乱了套,七军在水中呼爹叫娘。于禁、庞德立于堤上,拼命抵敌。庞德落水被擒,于禁当下乞降。七军覆没。樊城又陷于关羽重围。
  探马报到许都,曹操大惊失色,仰天长叹道:“我与于禁是三十年的故交,到头来竟是懦夫叛贼,反不及庞德对我的忠诚。这实在是人心难测啊!”思忖关羽进兵至郊下,威震河南,恐其率兵直逼许都,遂召集众将官商议,拟移徙许都,以避关羽锐气。
  他刚说了自己迁都的想法,便有二人出来道:“不可。于禁等是为水所没,并非兵弱将微而败亡,于国家大计,无所损伤,不足深惧。臣等以为刘备孙权,外亲内疏,今关羽得志,孙权必不高兴。大王不如遣派使者致书孙权,陈说形势利弊,请他暗暗起兵袭击关羽老窠荆州。答应他事成之后,割江南之地以封孙权,这样孙权必然乐意照办。他一旦出兵,关羽首尾难顾,哪里还敢再争樊城呢?大王又何必仓惶迁都呢?”
  “仲达所言极是。大王可即派使者往东吴,不必迁都动众。”
  曹操见是军司马司马懿和西曹掾蒋济,便点头称是。其实他也不想迁都,只是听听众人意见。现见二人说得有理,而且还说出退关羽之兵的策略。便高兴地捋着胡须说:“二卿所见甚是,就这样办。”当下修书派人送往东吴,请孙权配合讨关羽,夺荆州。又令宛城屯将徐晃,引兵增援樊城。
  不几日,孙权回书到,说已妥善安排,定可夺下荆州,生擒关羽。
  曹操大喜,忍不住又把司马懿夸了一通。
  可司马懿又说:“大王不可高兴得太早。孙权虽然出兵,但他如何部署,有无把握,还难料定。还是派细作潜往,随时打探消息,也好心中有数。”
  曹操听了,暗暗佩服司马懿考虑的细心,安排的周密。
  不禁想自己是否老了,不中用了?怎么处处事事显出迟钝和迂腐?
  又几日,细作来报,东吴大将吕蒙染病,已换陆逊挂帅与荆州相拒。
  曹操听了,立刻感到不安。
  司马懿却笑了:“这下好了。”
  “什么?陆逊乃一黄毛小儿,怎么能担此重任?”
  司马懿但然道:“大王不知,下官料想,这一定是东吴的骄兵之计。想那吕蒙前些时还好好的,怎么会突患重病?
  这岂不是意在麻痹关羽吗?况且陆逊虽然年少,却是有勇有谋。他未经大任,关羽狂做,更会小瞧轻心。这就好了。说不定小老鼠要斗倒大象呢!”
  曹操听了,嘴上不说,心里却象揣了一窝小兔,日夜忐忑不安。
  又几日,前方传来捷报,曹仁徐晃大败关羽,吕蒙陆逊也夺下荆州。关羽无处栖身,败走麦城,父子双双被吕蒙生擒。
  消息传来,曹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恍若梦中。
  随后,孙权差人送来关羽的首级,这才确信是真的。他又惊又喜,一代枭雄竟这么轻易被杀,禁不住想最后再看上一眼。侍从打开木匣,曹操探过头去,只见关羽赤面怒目,直直地瞪着自己,不由地惊叫一声,退后一步,忙令盖上。
  司马懿笑道:“大王不必怕。现在的关羽已不是那个挥舞青龙偃月刀的五虎上将了!”
  曹操也自惭自己的失态,忙掩饰道:“我与云长素有交情,曾因一度拥有他而自豪,后来他封金挂印而去,令我恼恨万分,他太厉害了,是我的心头之患呀!现今被杀,我还有什么优惧呢?哈……”
  “大王不可痴喜。”
  “什么?”
  “东吴把关羽首级送到大王这里,大王想没想到这是东吴的移祸之计呢?”
  曹操不明白:“奇怪,借吴刀杀关羽,不正是你出的计谋吗?”
  “不错,主意是我们出的,可责任却万万不能担。想那刘、关、张桃园结义,誓同生死。今东吴杀了关羽,惧怕刘、张复仇,故将首级送来,以使刘备迁怒于大王,不攻吴而讨魏,他却于中乘便而图事。”
  “仲达之言极是,那就派人把关羽首级送还东吴便了。”
  “不可,这将弄巧成拙,迁怒于两家。”
  “那……孤该怎么办?”
  “大王可将关羽首级刻一木香之躯以相配,以公侯之礼来厚葬。这样,刘备知道后,只会深恨孙权,尽力南征。我却观其胜负,左右逢源。”
  曹操听得眉开眼笑,传令用公侯之礼厚葬关羽。说罢,猛觉得头疼欲裂,便挥手令众人退下。当他看到司马懿就要出去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已经由来已久了。他忍着头疼,叫道:“仲达留步!”
司马懿大传--七 曹孟德做梦疑三马 五官将继位嗣魏王
七 曹孟德做梦疑三马 五官将继位嗣魏王
  曹操突唤司马懿留步,他头嗡地响了,验证了可怕的事实——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他一下病倒了;扬修陪曹植来探望。曹操迁怒于杨修,赐他一杯鸠酒;夜里,曹操做了个怪梦:三马同食一槽,至死,他也没有弄明白……
  司马懿正要出门,听到曹操似乎在喊自己,便停身回首看去。见曹操正看着自己,便赶忙回来道:“大王还有什么吩咐?”
  曹操瞥见司马懿回头的一刹那,头嗡地响了一下,更疼了。他验证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原来,他见司马懿精明干炼,又几次出谋划策,屡获成功,处处显露出雄才大略,便有意让他兼任太子曹丕的中庶子,好将来辅佐太子承继父志,成就大业。但华歆一再在他耳边吹风,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心里就犯嘀咕了。
  何谓狼狈之相?据说狼凶残又狡诈,平日惧怕身后被袭击,走动时常常警惕地回头看看。而它回头,身子却不转动。
  人若反顾有如狼的动作,头转而身子不随之侧转,就是有狼顾之相。说起来。人若这样,不过是为人机警而多疑忌的习人,是有雄心豪志的贵人。
  曹操能不嘀咕吗?像司马懿这样富有韬略和眼光的世家子弟,加上贵人之相,将来还不知道怎样了得呢。我死之后,还有谁能驾驭得了他呢?我让他辅佐太子,他别取而代之。养虎遗患,我岂不是在于傻事一桩?他越想越怕,越怕越后悔,这么着,头可就更疼了。便没好气地冲司马懿吼道:
  “还愣什么?没看孤的头风病又复发了,还不快去请郎中来?!”
  司马懿无端挨顿骂,莫名其妙。请医生,那是长史、少府份内的事,干吗无端对我发火?噢,这是对我的信任吧,他哪里知道曹操的心思呢?便急惶惶出去。杨修见他匆忙,问他何事?他道出原委。杨修说,现有名医华佗,疗疾如神,何不请他给大王诊治?司马懿一听,便拉着杨修去请华佗。
  华佗来到魏王府,掏出银针,只几下,便止了疼。刚收拾了要走,头又疼了起来。华佗又扎,进针加深。可是,没一会儿又疼。华佗便说:“此是瘤疾,只有开颅疗治才能除根。”
  曹操一听,大怒:“头劈开不是要孤的命吗?”
  司马懿说:“华郎中医术高超……”
  不等司马懿把话说完,曹操早喝道:“休得谬言,只可针治。”
  华伦见曹操残暴,不通医理,知他不可救愈。便推说家中妻病,须回去料理一下,便回去不来了/曹操见华佗跑了,更觉得他是要害自己,这还了得。便派人把华佗抓来。杀了。
  华佗一死,曹操的头风病日甚一日,躺在病榻上胡思乱想。这天,杨修陪着临淄侯来看望。他对杨修多看了几眼,咋看咋不顺。他妈的,那个要劈开我脑袋的华老头子是他推荐的,他可是居心不良呀!这小子,獐头鼠目,净耍小聪明。
  我想的啥他都能看出来,太可恶啦。那次打仗,我想退兵,随口说了句“鸡肋”,这个行军主簿便明白了我的心思,四处散布“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进不能胜,退则人笑,不如早早收兵。”早早的便收拾起行装,引的兵营大乱。
  还有一次,我府中修花园门。我见门大小不合适,便在门框上写了个“活”字,别人都不明白,他却看出我的意思,是嫌门太阔了。更让我丢脸的是曹娥碑文上的“黄绢幼妇,外孙啻臼”八个字,他一看就解出其意。而我却骑马走了三十里才悟出黄绢乃带色的丝,即绝字;幼妇乃少女,即妙字;
  好孙乃女儿之子,即好字;甭日含舌辛之意,即辞字。合起来其意是“绝妙好辞”四字。便有人说“曹杨智差三十里”,奶奶的,这口气我能忍吗?更何况,他又是袁氏外甥。将来我死了,他不知会怎样引导子桓,乱坏我曹氏业绩呢。
  他阴冷地一笑,令手下取来鸩酒赐给杨修。杨修不知是毒酒,当即谢恩喝下。可叹胸中锦绣、笔下龙蛇的英才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曹植见杨修七窍出血,惊问其故。
  曹操说:“我儿莫惊。杨修身为主簿,屡屡泄漏机密,又推荐庸医害我性命,难道不应该赐死吗?”
  吓得曹植半晌说不出话来。
  杀了杨修,曹操心情略好点。又收到孙权来书,称颂魏王威震四海,恩泽八方,宜进为帝。
  曹操一阵亢奋,忘了头疼,把书让属僚们看了一遍,假惺惺他说:“这碧眼黄须儿意拥孤为帝,这不是把孤纹在火炉上烤吗?”
  司马懿见曹操说话时特意看了自己一眼,心中便格登一下,想:大王刚杀了杨修,而杨修似乎没啥错,死的冤枉。
  我可要小心谨慎。
  这时,侍中陈群道:“汉室久已衰微,殿下功德巍巍,生灵仰望。孙权称臣归命,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大王宜应天顺人,早正大位。”
  华歆立即响应:“时不我待,时不我待呀!”
  司马懿听了,不敢怠慢,自己也该加一把火才是,忙说:
  :“陈侍中说得极是。现今吴蜀家家欲为帝王,天下人人欲为公侯。观古今之成败,能先见事机者,则恒受其福。大王雄略冠时,智谋出世,杀吕布于下邱,摧袁氏于官渡,驱孙权于江外,逐刘备于陇右,破乌丸于白登,其余枭夷荡定者,往往如神,不可胜计,十分天下占其九,正该乘时称帝。”
  曹操笑笑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孤事汉多年,虽有功德及民,然位至于王,名爵已极,何敢更有他望?孔子有言:‘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如果天命非要我当,我就做个周文王罢。啊,你们说,好不好?”
  华歆立刻又说道:“大王说得也是。”真是个见风使舵的主儿。
  要说,曹操怎么不想称帝?几十年驰骋沙场他为的什么?可是他毕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卑贱出身、也知道世人对他挟天子令诸侯的非议,更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因此他不能不压压自己的雄豪之志,来缓和一下与世家大族的矛盾。
  司马懿听他要做周文王,心里便明白了。这是他贵有自知之明,要在有生之年,荡平障碍,让曹丕称帝。好个有心计的曹孟德。想到此,他也萌生出一阵狂喜。自己是太子中庶子,曹丕继位,自己就会升迁,凭与太子的关系,我定会成为肽股之臣,那时就可以放开手脚,建功立业,一展抱负。
  他不禁激动他说:“大王真有舜尧之风啊!天下人会更拥戴你的。现在孙权既称臣归附,大王可封官赐爵,让他去讨伐刘备。”
  “嗯。”曹操点点头,让司马懿起草表奏天子,请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南昌侯领荆州牧。
  忽然一阵剧烈的头疼,曹操昏了过去。太医们一阵紧忙,算是好转过来。众僚属见曹操面色苍白,神情疲惫,便俏悄退了出去。
  是夜,曹操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三匹马同食一槽。
  醒来觉得奇怪,不知主何吉凶,对守在旁边的陈群、贾诩说:
  “孤先前曾梦到过三马同槽,疑是马腾父子为祸,现马腾已死,又梦见三马同槽,不知主何吉凶?”
  陈群思索片刻,拍手笑道:“这是禄马吉兆,大王应受天禄呀!”
  “别拿吉言宽慰我啦!孤坚信此梦对我曹氏决非吉兆。”
  曹操轻轻摇了摇头,这一摇头,眼光瞥到刚进来的司马懿,心中猛地一激愣,这不是一马吗?莫非……可那二马是谁呢?他想的头疼,便恼恨左慈,这个能掐会算的异人为什么不帮助我,而要和我作对?孙权手下有三个异人,要是他们在我手下就好了。可惜当初我不相信异术,连左慈都没留住。倘若有一二知生死见未来的异人,他们不就会为我算出三马是谁了吗?
  他无神的双眼,定定地盯着摇曳的烛光说:“孤怕是不行了,速召曹洪、桓阶并太子来,孤要嘱以后事。”
  不一会儿,曹丕、曹洪、桓阶等来到,和陈群、贾诩、司马懿等待立榻前。
  曹洪顿首道:“大王善保玉体,不日定当痊愈。”
  曹操伸出枯瘦的手摇了摇说:“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只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尚未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临淄侯曹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次子勇而无谋,四子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文武双全,可继我大业。卿等宜辅佐之。”又退下众人,只留曹丕,叮嘱道:“仲达非久居人下之人。我儿要小心提防。”嘱罢,长叹一声,气绝而死。一代枭雄曹操终于走完了他艰难而辉煌的一生。
  文武百官闻听曹操身亡,尽皆举哀,相聚号哭,声震天地。太子曹丕更是号陶大哭,悲愉欲绝。哭着哭着,他便觉得有人扯他衣襟,耳边传来低低的劝告:“请世子息哀。大行晏驾,鄢陵侯、临淄候、萧怀侯远在封地,你在大王身边,还不快登宝位,还等什么?天下人等待你承担使命,你应该上为宗庙,下为万国,怎能仿效匹夫之孝呢?”
  曹丕抬起泪眼,见是司马懿,便说:“哎呀,不是爱卿,我会误大事的。可是,没有天子之诏,我……”
  司马孚一旁说:“诏命会来的。”
  “对,诏命会来的。”司马懿环顾还在哭泣的群臣,便与弟弟司马孚厉声喊喝:“魏王既薨,天下震动。当早拜嗣王,以安众心,以镇海内。你们一个劲哭什么?!”
  众臣正哭泣,听到如雷喊喝,停止哭泣,抬头看去,见是同是太子中庶子的司马懿和司马孚兄弟,便有人说:“没有天子诏命,我等如何拜迎嗣王?”
  司马懿兄弟二人说:“还一定要等到诏命吗?事情不是明摆着的嘛。五官将是世子,理当承嗣魏王,魏王遗嘱也这么说的,这还有什么疑问吗?”
  陈群、桓阶说:“对,魏王临终是这么说的,只是这时,只听外面一声喊:“诏命到——”就见华歆气喘喘奉诏赶到。当下宣旨:曹丕为魏王丞相领冀州牧。
  众臣山呼千岁,拜请曹丕登位。
  曹丕连夜安排父王后事,交由司马懿操持,奉梓宫到邺郡举行盛大葬礼。按曹操遗志,葬于高陵,追溢日武王。
  曹丕安居王位,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封赏众官。他见司马懿为父王丧事跑前跑后,为自己继位尽心尽责,想起父王的嘱告感到好笑。怪不得世人说他疑心重哩,此事若叫外人知晓,岂不又落个话柄?便封司马懿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成为他最亲近的助手。
司马懿大传--一 华歆邀宠曹丕怒 兄弟相煎逼曹植
一 华歆邀宠曹丕怒 兄弟相煎逼曹植
  曹丕继位魏王,问罪曹植,司马懿不忍兄弟相残,婉言相劝;华钦邀宠献计,要曹植七步咸诗……
  曹丕当上魏王,一连数日大宴群臣。这日,酒至三巡,鄢陵侯曹彰看不惯兄长的得意骄狂,又思念死去的父王,美酒佳肴,难以下咽,便起身告辞,要回封地。曹丕见他执意要走,也不强留,二人挥泪而别。
  曹彰一走,相国华歆起身奏道:“大王容禀,武王薨,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二人竟迟迟不来奔丧,理当问罪。”
  曹丕刚刚一杯酒下肚,闻言,酒劲直冲脑门。是啊,他们这不仅仅是对父王的不孝,也是对我的不恭,我岂能容忍?现在你们不能再以兄弟之情来看待我们的关系了,我们现在已有君臣之别了。懂吗?当下便派使者前往问罪。
  不一日,使者回报:“萧怀侯惧罪自缢身死。”
  曹丕长叹道:“唉,如此懦弱,早晚也是如此。”当下追赠曹熊为萧怀王。
  另一使者报说:“临淄侯正与丁仪丁滇兄弟饮酒,见臣奉诏问罪,不但不仟悔领罪,反而不服大王,将臣乱棒打出曹丕大怒。华歆又在一旁加油:“这岂不是要反啦?”
  曹丕便令许褚领虎卫军到临淄擒来曹植并丁氏兄弟问罪。
  丁氏兄弟乃司隶校尉丁充的儿子。这丁充,与曹操的关系可不一般。早在建安元年,曹操接到丁充的密信,信中说他施展抱负的时机到了。千万不可错过。正在纷乱的时局前徬惶的曹操见信,认真地分析了形势,见洛阳己被董卓焚毁,献帝无处安身。便果断地迎汉献帝到许城定都。他因而讨得献帝的信赖,做了大将军。曹操一举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自然感谢为自己出点子的丁充,便让他做了司隶校尉。
  丁充的儿子丁仪聪明博学,能言善辩,曹操一度想把爱女清河长公主嫁给他。可是,曹丕不喜欢丁仪,以丁仪是独眼为借口,极力要让妹妹嫁给伏波将军夏侯淳之子夏侯揪。
  因为他俩是一块儿长大的好朋友,亲如兄弟,而且门当户对。这时丁充因嗜酒死去,家道已经中落。
  丁仪早就倾慕清河公主的美貌和曹家的权势,美梦被曹丕破坏,便十分恼火。便投到曹植门下,当了右刺好掾。
  他处处为曹植出谋划策,为促成曹植的世子地位费尽心机,一有机会便在魏王曹操面前大谈曹植如何如何聪慧,如何如何有能耐。但是,他却没料到父亲嗜酒的遗传害了他,他又因嗜酒而影响了曹植。他们因常常纵酒,使曹操反感,对曹植由宠爱有加到彻底失望。现在,曹丕继位,曹植心中不好受,丁仪心中也不好受,便只好借助酒来抚慰、来麻木。
  当曹丕的使者前来传诏时,丁仪竟瞪着被烈酒烧红的双眼大骂:“昔日先王本来打算立我主为世子,结果被奸臣所阻拦,现在先王刚死不久,就来问罪于同生骨肉,这是为什么?”反正他绝望了,不想活了。女人和事业都失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曹丕承继了曹操刚愎自用的禀性,岂容你忤逆自己?便成全了丁仪兄弟,以忤逆之罪,判二人斩刑。
  曹植还在客房里醉着,吐的一蹋糊涂。
  后宫皇太后卞氏听到曹熊自尽的消息,心里十分悲伤。
  现在又听说抓来曹植,朋友丁仪哥俩被杀,更是吃惊。急遑遑过来见曹平,哭着说:“你弟弟平日嗜酒疏狂,只不过是恃才做物罢了。你千万要看在兄弟同胞的情份上,不可伤害他性命呀!如果能放过植儿,老身就是死了也可以瞑目了。”
  曹丕见母亲哭得悲伤,不禁眼圈一红,说:“母亲放心。
  孩儿只是要惩戒他一下罢了。父王去世,他竟不去奔丧,实在是太放纵了。不教训一下,岂不令世人耻笑?”
  卞氏见曹丕说的言语恳切,便抹着泪回后宫了。
  华歆一见皇太后卞氏退出,忙过来对曹丕说:“大王,太后的话你可千万要自有主见啊。子建怀才抱智,终非久居人下之人。如不早除,迟早为患。”
  曹丕有点讨厌他的险恶,要不是父王大行那日他及时把天子诏书送来,早不理他了。便冷冷他说:“可是,太后之命岂可违背?司马爱卿,你说呢?”
  司马懿想不到曹丕会把灼手的红炭抛给他。怎么说呢?
  从道理上讲,临淄侯可能是隐患。不过,说起来,凭他现在的精神状况和力量,也委实难以掀起多大的浪来;而且,从伦理上讲,兄长对弟弟,又怎能下毒手呢?可他不清楚曹丕到底是怎么想的,便字斟句酌他说:“此事非同小可。不管怎样处置,都要有理有利有节才好。”你把火炭扔给我?我把它还给你二人。
  曹丕:“是呀。”
  华歆不甘心。眼珠子骨碌碌转几转,想出个孬点,道:
  “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好办。人们都说子建出口成章,我们都未见识过。大王可以召他来当面测试,如能则贬谪他,如不能则杀之。一来可绝天下文人之口,二来可永除后患。”
  曹丕想了想,觉得这主意可行,便召曹植人见。
  丧父的痛苦,精神的创伤,吞蚀着曹植的青春韶华。尚不及而立之年,便已经是憔淬瘦弱,他向曹丕施过大礼,低眉垂首立在那里,等候发落。
  曹丕见了,恻隐之心顿生,本想声严厉色地斥责一通。
  话未出唇,变成了嗔怪:“子建啊,我与你虽是兄弟,但又属君臣。你怎能恃才蔑礼?你知道这是什么罪过吗?先前父王在时,你常以诗文自夸,我怀疑是他人代笔。今天我限你七步吟诗一首。如能则免一死,如不能则休怪为兄不讲情义啦。”
  曹植酒劲早过,头脑清醒,看出兄长的祸心,便但然道:
  “臣自知有罪,请王兄出题吧。”
  这时候,曹丕看殿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有两只牛在大墙之下顶架,一头牛坠井而死。于是他就指着这幅画说:
  “就以这幅画为题吧。诗中不许犯着‘二牛闹墙下,一牛坠井死’的字样。”说完,只见曹植在殿上走了七步,脱口吟诗一首:“两肉齐送行,头上带凹骨。相遇由山下,做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曹丕和众人听了都很惊讶。他停了一下又说:“七步成诗,我感觉还是慢,你能够应声而作一首吗?”
  曹植说:“愿马上出题。”
  曹丕想了想,说:“你我乃同胞兄弟,就以此为题,但不许犯着‘兄弟’字样。开始吧。”
  口称兄弟,又不让明说兄弟,这不是太歹毒了吗?好吧,我就让你看看兄弟的本事,让你的阴谋难以得逞。曹植想着,微闭双目,倒背两手,慢抬腿,轻落步,潇潇洒洒走了一步。司马懿的额头已沁出细密的汗珠。
  曹植忽地停步,声音略带嘶哑地吟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司马懿听了,长出一口气,悬着的心落地。
  华歆听了,双眉耷拉下来,象霜打了的豆秧。
  曹丕听了,泪珠在眼眶里转了转,终于滑落出来。
  悬心吊胆的卞太后在殿后听了,埂咽着出来,抱着曹植痛哭流涕。
  曹丕见状,忙起身离座劝慰母后,并传旨,贬曹植为安乡侯。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曹丕刚刚稳住大局,镇守襄阳的曹仁就传来恶信,说孙权见曹操已死,已点兵迸犯,扬言索要樊城、襄阳。
司马懿大传--二 仲达献计魏王称帝 曹丕失策自丢二城
二 仲达献计魏王称帝 曹丕失策自丢二城
  曹丕白失襄、樊二城,十分懊悔,司马懿进劝:“只要大王乘天时顺民意,天下迟早都是大王的。”天时:各地出现了黄龙、麒麟、凤凰……民意:太史丞拿出了奇书,发表了高论……献帝掩面大哭,只得草诏禅让。
  曹仁见东吴大兵压境,十分惊慌,认为樊城、襄阳地处前沿,粮草不济,难以抵敌东吴。请求魏王准许撤到南阳。
  曹丕闻报,忙召众文武商议,说:“先王曾许诺东吴,杀了关羽,便还其樊城、襄阳。现东吴出兵索要,樊城、襄阳粮草不济危急万分,众爱卿看如何是好?
  司马懿道:“先王虽答应东吴杀了关羽,便还其樊城、襄阳,但这是外交的一种策略。东吴杀了关羽,已经得了荆州,应该知足了,要知道,这两个地方对我们太重要了。它们是水陆要冲,战略重地,千万不能放弃。现在东吴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他根本不会知道我粮草不济,不会贸然进犯的。我们只需派援兵押运粮草前去即可。”
  曹丕心里一直在嘀咕,自己刚即位就打仗,要是打败了,岂不令天下人耻笑?要说打胜,仓促应战,又谈何容易?
  便下定决心,不顾司马懿的劝说,命曹仁焚弃二城,撤向南阳。
  曹仁撤走后,不见孙权动静。原来孙权正是虚张声势,恫吓而已。想不到小魏王全没有乃父之风,略施小计,一吓便得逞,好不高兴。
  曹丕见白自失却二城,却是好不懊悔。
  司马懿见状,劝道:“既如此,大王也不必后悔了。只要大王乘天时顺民意,天下迟早是大王的。”
  曹丕忙问:“爱卿所讲是何意思?”
  “当年,孙权曾劝先王顺天应时称帝。先王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说他只愿做个周文王。这意思还不清楚吗?这是说时机成熟时,让大王你来代汉称帝呀!”
  曹丕听了心中一阵窃喜,可表面上摆出一副懵懂莫辨的样子问:“这……怎么能行呢?”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