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北大讲易经

殷旵 (现代)
在北大讲易经
作者:殷旵
第1节:卷 首 语(1)
  在北大讲易经
  --太易自主管理
  卷 首 语
  去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应北京大学易学社之邀,讲了"太易自主管理"系列(九讲),受到了一致好评。讲座的主旨,是用太极和《易经》的原理,表述"自主"的原创思维,意在启迪自主意识的文化自觉,提高自主管理的绩能,激发自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这些对今天的中国年轻一代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在现实生活中,求学与求职,就业与创业,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做工者与工作者……人人都面临竞争的残酷压力,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种种诱惑,压力与诱惑形成向上或向下、内在或外在两种"引力",这种莫名其妙的"引力"无时不刻不在涣散着我们的自主意识。人人都有强烈的自主愿望,但又不自觉地放弃,或者放纵了自主的权利和机会。放弃和放纵又成为潜意识中二重"引力",更为隐蔽地削弱了我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自主的意识涣散了,"怎么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得更加脆弱了,剩下的便只有听任教科书式的"怎么做"了。多少年来,模仿西方管理的演讲和培训,让中国人学到的几乎都是用概念表述概念,用定义解释定义的"怎么做",第一是怎么做,第二是怎么做,第三还是怎么做。学了一大堆名词、术语,待到做时还是无所适从,亦步亦趋,集体地失去了"自主",更遑论"创新"了--中国人的独立思考怎么啦?
  当年,毛泽东指挥三次反围剿和四渡赤水河,靠的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从此,中国人站起来了!
  邓小平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坚持的是--你发展你的,我发展我的。从此,中国人富起来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当中国外交遇到严重的国际挑战时,周恩来总理深有感慨地说:"中国人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从此,中国人登上了国际外交舞台!
  今天,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更需要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自主管理"和"自主创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主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十三亿自主的"小我"才能凝聚成十三亿自主的"大我"。所以,这里从"我"说起。
  在这次系列讲座最后一讲中,我用个人自强不息、刻苦自学的经历,为同学们讲述了我对"自主管理"的理解,得到的是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这里,还有必要说说广大读者的来信、来电和来访的事。自2004年,我们的拙作《易经的智慧》、《老子为道》出版发行以来,海内外的来信、来电、来访不断,特别是来自广大农村和基层的读者,以真挚和迫切的心情表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渴求,对生活的向往和迷惘。相比之下,他们所描述的境遇和心情,正是我曾经用失败、挫折、打击乃至疾病体验过的境遇。甚至可以说,我父亲平反离休前后,我的起点、处境比有些读者自我介绍的还要糟糕。今天,我之所以能跻身于学者行列,能登上北大、清华等高校的讲台,能赢得海内外专家、读者的认可,拥有上百万读者群,其实,正是"自主"成就了我。近乎无望的人生逆境,催生了我强烈的"自主意识",逆境的磨炼鞭策着我审慎"自主管理",前所未有的时代又为我构建了创新的平台--我在"自主"中获得了初步的成功,终于从"潜龙勿用"走向了"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大人者,大众,众人也。虽然易学界认为,"大人"的含义是指"大人物"、"贵人",或者"有道德修养的君子"等等,但我从"自主"的经历中深深地体验到,在"大人物"、"君子"和所谓"小人"之间,还要架一座便易的桥梁--大众,众人。一个能走向成功的人,首先利见的不是"大人物",也不是"贵人",而是身边的众人。我的成功离不开我身边的亲人、师长、领导、同学、同事、朋友,乃至所有与我相遇相识过的人,特别是那些鼓励、帮助、教诲过我的人们,我会永远记住他们,感谢他们,所以,我在讲座中多次强调"感恩"。用这份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回报时代,面向未来。
第2节:卷 首 语(2)
  "自主"的含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第二讲中,专题讲了"自"的本义(可以先读这一节),这里就不赘述。"主"字上面一点是火炬。人生之路,可谓渺渺茫茫,前程的吉凶悔吝似乎都在未知中。但渺茫并非渺无,未知却不可以无知。人生中的渺茫是好奇心的萌芽,前途的未知是进步的先知。无论渺茫,还是未知,唯有心头有一点星光,前面的路时时都是光明的。这点星光是人生的愿景,奋斗的目标,前进的方向。唐三藏西天取经,经历魔难,九死一生,但他们并没因此而放弃,没有后退过半步,始终向前,义无反顾,最终不但取到了真经,回到了东土大唐,而且成了正果,做事与做人双成功。唐僧成功的秘诀,首先,有一个受世人敬仰、"利见大人"(有利于大众)的选项,项目的选择以"利"为指标,以"大众"为依皈。没有利的项目不是好选项,不能有益于大众的项目同样不是好的选项。项目的潜在之"利",能利于多少众人,就能受到多少信任、支持和尊敬。
  明白了这个道理,无论经受什么样的挫折、失败和委屈,都不会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社会永远是公平的,许多屈才和意外,都包含有公平的潜规则。不公平的不是社会本身,而是对公平的不公平的理解。当你用公平的心态去善待他人,厚待社会时,一个正确的、有社会价值的选项自然会闪烁出点点星光,照耀着你去奋斗,去争取,当你终于成功时,回首顾盼--原来社会是公平的,只是每个人的公平必须由每个人用努力去争取,公平不是恩赐,不是馈赠,是每一位劳动者辛苦的汗滴和劳动的收获。
  不要放弃,不要等待,不要气馁,不要抱怨。就像骑着一辆单车,以平和的心态,融入到匆匆忙忙的人流、车流之中。你在前行,但属于你的路只有一条线;这条线是曲曲折折的,你并没有因为曲折而抱怨空间太挤太窄。使你欣慰和鼓舞的是,不是因为人多而显得窄,而是因为人多路窄而显得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竞争的其乐无穷。人生的炬光在心头,在脚下,在一颗平和而快乐的心绪里。
  人流、车流组成了庞大的"大人",每一个人,每一部单车就是"大人"中"自主"的个体。当我每次骑着自行车在车水马龙中曲折行走时,一次次体验着的是《易经》乾卦中"利见大人"的人生意蕴和作易圣哲们的人生境界--妙啊!得此意蕴和境界,其快乐的感受,黄金难换,唯有自主、自强、自尊中得。
  本书出版时间虽然耽搁一年多时间,由于一直在北大、清华及北京、上海、福建、浙江、河北等企业讲课,加之本人的"汉语思维"课题研究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所以,抽不出更多的时间亲自去细磨,是珍泉和尹红卿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书中难免有观点上的谬误,认识的偏颇,表达上的欠缺,敬请广大读者诸君,依然如故,不吝赐教,不胜感激之至!
  殷 旵
  2007年4月于北京龙腾苑
  邮箱:longxd@vip.163.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yinyzq
第3节:第一讲 钥匙、鞭子、规则(1)
  第一讲 钥匙、鞭子、规则
  同学们、朋友们,晚上好!
  今天我主讲的主题叫"太易自主管理",我的主要目的,想把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里面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体系做一些深层次的挖掘、整理。有人说这是一种功德,我认为,做成功是功德,但是这个功德要我们大家共同来做。所以,这是一种缘份,也是一种缘起。我希望今天就是一个缘起,这个缘起、缘份也是一种火候。
  今天是"太易自主管理"首次开课,是不是到了一种火候?这个火候是老了,还是嫩了?当然还是嫩了,不到火候,那就要请大家共同来帮助我,一起看好这个火候,特别是在场的。刚才见面的有专家,有企业管理者,还有一些是官方领导人,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鞭策。我希望我今天的演讲,能得到大家各个方面的指导,哪怕是指着鼻子骂,都是好的。为什么?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了我们自己的管理理念在当今也能有一席之地,有我们真正的自主创新,无论是什么我都能接受,所以,请大家一起帮助我看好这个火候。
  什么是"软着陆"
  第一讲的主题是"钥匙、鞭子、规则"。
  今天我主要是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哪条龙?"
  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龙呢?到底又是哪一条龙呢?《易经》乾卦为龙的象征,它里面有乾龙、田龙、勤龙、惑龙、飞龙、亢龙,那我到底是哪条龙?
  再讲"软着陆"。我为什么要讲软着陆?大家知道,《易经》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再加上易图: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等等,这些要讲起来,实实在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都非常忙碌,时间非常紧张,学习、生活担子非常重,要想一卦、一卦去学,一爻、一爻去学的话,条件有限。
  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掌握其中的精髓,掌握它真正的东西,你掌握了其中的一点也就行。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大家知道他写了很多著名的著作,你们知道托尔斯泰最著名的著作是什么?《战争与和平》,对。
  《战争与和平》这是最著名的。有一位出版商问托尔斯泰先生:"你写了这么多著作,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位?"他讲:"中国的孔子、孟子对我影响很大,中国的老子对我影响巨大。"
  竟然三位都是中国的圣人。但是,我们从托尔斯泰的著作里面,没有看到"老子曰"、"孔子云"。他把老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真正是吃透了,真正贯穿到他的小说里面,贯穿到人物的心理活动、故事情节里面去了。
  我认为,这就是软着陆。不要讲了"太极"还是"太极",讲了《易经》还是《易经》,讲了老子最后还是一个老子。还是什么老子?是书本上的老子。是什么易经?是理论上的易经。这就是硬着陆。
  落到实处才是软着陆,不是落到软处就是软着陆,落到实处才能算是软着陆,落到一个空处、虚地方,那就是叫硬着陆。我讲《易经》,历来扣住孔子的一句话:"百姓日用,使民宜之。"老百姓都很适宜,这才是软着陆。今天,我把它落实到管理上。所以,我们不必要去逐卦、逐爻学习,我通过我的劳动把它做了一些归纳。
  三种龙的境界
  今天我请大家做出一个选择,飞龙、六龙、群龙这三种境界,你们理想中的境界是哪一种?你们选择哪一种?飞龙是九五爻,《乾卦》的九五爻是九五之尊呐,"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群龙是用九,也是乾卦里面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另外,在乾卦的彖辞里面有一句"时乘六龙,以御天"。这三种龙的境界,你们理想中选择哪一种?
  我想请全体同学来选择,选择第一种"飞龙在天"的请举手。好,祝贺大家"飞龙在天";选择第二种"见群龙无首"的请举手。好,祝贺大家;选择第三种"时乘六龙"的请举手。好,谢谢!
  我相信,大家对这三种境界有一些理解了。现在,我再把我对这三种境界的理解奉献给大家。
  "飞龙在天",这是一种境界吗?它不算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如果按地位来说,它是最高;如果按人生的辉煌、顶峰时期,得意或成功来说,它算是最高。但是,从真正的境界来说,人生的最高境界还是"见群龙无首",也就是老子讲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那么,"时乘六龙"呢?这个"时"很关键,是时代、时机、机会,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论语》里面有这样一个突出的句式,是什么呢?"邦有道,……邦无道,……。""邦有道",是指国家治理得很好;"邦无道",是指国家治理得很乱。"邦有道"的时候应该怎么做?邦无道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论语》里面反复出现十次,单独说的还有几处。
  孔子反复讲了这个问题。弟子提了一个问题,孔子就讲:邦有道的时候你应该这样做,邦无道的时候你应该那样做。所以,"时乘六龙"是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人生的辉煌,也就没有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过程、人生成功和人生境界这三个阶段,我都要贯彻到这个系列讲座里面去。
  何为"太易"?
第4节:第一讲 钥匙、鞭子、规则(2)
  我把这个系列讲座列了一个示意图,这个示意图主要是讲"太易管理",实际上是"自主管理"。我没有把它叫做"自我管理",我的想法是,不仅仅是要管好一个"小我",更要管好一个"大我"。
  何为"太"?"太"是太极。大家都知道,上一次易学社已经邀请"国际易学联合会"的郭彧老师,他是研究太极、河图、洛书的专家,专门讲了太极。但是明天下午,我还要对太极做一个补充。补充什么?太极不是两个阴阳鱼吗?阴阳鱼里面有两个鱼眼睛,一个黑眼睛,一个白眼睛,这两个鱼眼睛代表什么?象征着什么?它有什么来历?明天我要专门来讲太极。
  "易"是什么?易象。易有易象、易理,还有易数。《易经》里面有"象",这个"象"可以说是现象,也可以讲图像;还有"数",即数字;另外还有"理",就是原理。我们这里主要讲原理,八卦要讲原理。有人把八卦拿去占卜,说实话,他连八卦的原理都不懂。到一些旅游景点去,有人拉着我,要我占一卦。我就问他:八卦的原理你懂不懂?他不知道八卦还有一个原理。只有懂得原理,才能懂得"善易者不占"--不需要占。
  野性与规则
  我讲"太极"、"软着陆",就是讲野性。为什么要讲野性?人有自己的自然本性,是自然的、天性的。我们都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还要民主、自由、人权,这些都是野性里面散发出来的东西。特别是一个小孩,他天真活泼,你要是压抑过多,那也不行。现在讲自主创新,你要是把人的野性压抑得过多,也谈不上创新。但是又要讲规则,没有规则,那就会无法无天,为所欲为,那也会坏事。
  所以说,现在随便给人一个民主、自由、人权,可能也会坏事。为什么?这个要时机成熟,每个人对这个都有理解。所以,这二者如何平衡、统一是关键。
  大家知道,草原狼之所以成为成吉思汗他们民族的图腾,是因为草原狼的野性是相当的野;但是,它又有它生存的规则。狼的生存规则与它的野性,达到了一种平衡和统一,所以它显得相当的厉害。这里我只是做了这么一个借鉴。
  自主与创新
  我再讲自主和创新。我们现在讲创新,但是如果没有自主做前提,这种创新是虚的。为什么提出自主创新?就是我们的自主出了问题。如何做到自主?我们自己能做主吗?
  要做到自主,首先要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我们从小就叫"自己",一直叫到大,但是我们对"自己"的来历还不知道,我们应该要去探究一下。这个里面还有"小我"和"大我",还有"小心"和"大心",还有"作息"。小心在哪个地方?为什么要讲小心谨慎?为什么还有粗心大意?是怎么回事?最后又落实到状态和境界了。
  工作和学习,没有好的状态不行,没有好的心态不行;有了好的心态,就有好的状态;有了好的状态,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有了新的境界,才能做到创新。
  律、管、规,"管"就是管规律,同时又是按照规律在管。按照规律管,就是共修心量;按照规律管好了,就是一种福报。
  人的野性
  再讲野性。野性分为三种野性:一种是自然的野性,一种是衍生的野性,还有一种是嬗变的野性。
  自然野性,是天性、天真、本善。天真,是讲一个小孩子天真活泼;本善,是"人之初,性本善"。
  衍生野性,是率性。《中庸》开篇是怎么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还包含坦诚,这也是一种野性中的东西,是衍生过来的;还有人追求散淡、逍遥、浪漫;还有人喜欢隐逸,道家就喜欢一种超脱、隐逸的东西。
  嬗变野性,"嬗变"就是变化,变成了无法无天,为所欲为。还有恐怖和战争。
  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民主、人权、自由"。这里讲的人权,不是讲一个人的人权,而是以13亿中国人"大我"为本的人权。如果不讲这种人权,只讲"小我"的人权,这就比较狭隘;民主,是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和平、平等、协调发展的自由。
第5节:第一讲 钥匙、鞭子、规则(3)
  这些看起来好像是一些空洞的东西,大家对这个必须有一个认识。在座的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官员、企业家,在我们这个社会上,你所处的位置就是管理的位置,你的管理向哪个方向倾斜,这个是很关键的。你的管理理念、管理对象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管理效果?应该与我们这个社会达到一种协调、统一、同步,否则,你的管理就没有意义了。
  最后,我们要以这个来衡量,我们心里想着,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民主呢?我们不是不要民主,我们要的是西方的民主吗?还是台湾式的选举民主呢?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认识。
  民主也好,自由也好,我们应该记住《礼记》里面一句话:"事君者,可贵可贱,可富可贫,可生可杀,而不可使为乱。""事君",我们这里把它改一下,改为"事国"。我们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我们一定要围绕这个。国家乱了,老百姓遭殃。
  规 则
  再讲一讲规则。
  规则有自然规则和人为规则。自然规则是天道、地道、人道,这是《易经》里面的东西,第三讲就开始要讲到这个了。
  人为规则,我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说明。"规"字与"圭"字对比,"圭"是两个"土"字加在一起,开始是测量日影的"圭",再加上一个"卜"字,那是一个什么字?"卦"字。"丨"是什么意思?直立起来的人就是"丨","丶"就是人的影子。古代测量日影,用什么来测量日影呢?用圭来测量日影的长短。圭是一种尺,有五寸长,它是专门测量人影长短的。
  这个"规"是量圆的,"矩"是量方的--圆和方。有人讲,我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到山上去练功,就要练这种功。有一本书叫《可方可圆》,我为这本书写了个序,里面就谈到这个问题。我认为,邓小平先生就是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高手。为什么?"一国",就是右手画方,"方"就是方方正正,就是原则,一国是原则--不能变;"两制",就是左手画圆,就是圆通、变通。
  我们常说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圭臬。臬是一个靶子,是射箭的靶子。今天的靶子分十环,射中十环的核心那就是中的(dì)。古代的靶子不是画多少环,而是画一个大鼻子,它的十环就是人的鼻尖,叫准头。
  "准"为什么是鼻尖? "准"和"绳"实际上是瓦工、木工他们用的工具。"准"就是平衡仪,古代是用一根竹筒,里面盛上水,有一个水泡。平衡不平衡呢?水泡在中间为平衡。准不准呢?以水泡为准。绳,就是用一根绳子吊着一个锤,检验墙体是不是垂直的,这就是准绳。
  那么,权衡呢?权衡是秤。你们现在可能没有看到过。古代的秤有秤杆,有两个耳和一个钩,中间还有一个用线吊着的锤,权就是秤锤。人用手拿着这个秤锤移来移去,掌权的人就是移秤锤的人。衡就是秤杆,秤杆为平衡--权衡。
  "度",《黄帝内经》里面讲到"圣度"。
  "律",规律。律是定音的。前面讲的那么多,实际上都是讲定形的,只有律是定音的。也就是说,规是定形的,也就是老子讲的"大象无形";律是定音的,也就是老子说的"大音希声"。(可以参考我的拙著《中和之道》)
  "管"的本义
  我们要探索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那么,中国特色的管理是什么?从"管"字开始讲起。
  "管"的本义是什么?要讲"管",先要讲"关"和"键"。"关"是什么?古代人称之为闩,进门以后要插上闩。这个闩还非常复杂,你们看繁体的"關"字,古代门内的闩是多么复杂,还用丝把它绕着。我小的时候,家里也有类似这样的门,有暗闩。一般人上我们家想开那个门,是打不开的。为什么?有暗闩。你用小指头点一下,门就开了,如果不知道暗闩,你是打不开的。出门呢?必须上锁,键为锁。古代的"键"是"木"字旁的"楗",也就是说,开始的锁是用木做的。
  那么,钥匙呢?钥匙是竹子做的,所以管的本义是钥匙。同时它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吹的乐器有一种叫籥,与笛子相似,与笙相似的。管为钥匙,所以以后用铜做的锁、用铁做的锁,锁的钥匙还是像管子。
第6节:第一讲 钥匙、鞭子、规则(4)
  为什么管为钥匙?大家在电视剧上能看得到,管家、管事、管库,他们管什么?管钥匙。在电视剧上还有这样的情节,一个大家族的家长,他要将家交给另外一个人,怎么交呢?不是把一个家往这个人身上一放,而是交他一串钥匙。中国的东西都是有来历的。
  圣人的母亲
  我接着要问,孔子实际做过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孔子生活于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上个月我和我女儿一起,到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去了,这里肯定有很多山东的同学。
  我们一下火车,就直奔曲阜师范大学的孔子研究院,有几位教授在那里等着我们,我们在一起座谈了一个上午。下午,我们就直奔哪个地方?是去孔府、孔庙、孔林吗?没有,我们直奔尼山。为什么?我这个人历来喜欢去看源头的。我知道,在非常热闹的景点里面,你想看一点真实的东西,可能不太容易,我专门去人家不去的地方。
  尼山是什么地方?尼山是当年孔子的母亲求子许愿的地方。因为,他父亲六十六岁了,还没有儿子。为什么?他的大太太生了九个女儿,不是七仙姑,而是九仙姑,那就再娶一房太太。第二个太太生了一个儿子,可惜是个瘸腿的。在那个时代,残疾人也能继承父业,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位食邑的大夫,他也需要一位像样的继承人,所以六十六岁了还要到颜府去求婚。
  颜府有三位女儿待闺,但是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不愿意出嫁给一个老头子。小女儿就跟她的父亲说,我在家听从父亲的,我愿意嫁。小女儿叫颜征在,那时候年芳十六岁。
  结婚一年后,两人还没有生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上尼山去求子,许愿回来后有孕了。当地有个规矩,要许愿必须连去三次。第三次到尼山还愿的时候,分娩的时间到了,怎么办?正好山底下有一个山洞,那个洞现在还在,叫"夫子洞"。
  我们到"夫子洞"里面去看了看,现在还很少有人去,还是保持得很原朴的。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是不一样的。
  "夫子洞"上面有一个亭子,叫"观川亭"。《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下面是沂水河。孔子站在那里面对潺潺流过的河水就想到,时间、人的生命和万物的生命,就像流水一样。
  然后,我们又到了哪个地方?颜母庄。颜母庄离尼山还有一段路,但是我们执意要去看。为什么要去颜母庄?我想到这么一位伟大的母亲。你们都知道,中国有三母,一位是孟母,孟母三迁,还有一位是岳母,岳母刺字,这两位母亲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颜母(孔子的母亲)却鲜为人知,其实她有很多故事。
  孔子三岁的时候丧父,父亲去世了。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难道离得开家教吗?他的家教靠谁?应该是他的母亲。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三迁才到位,但是颜母一迁就到位了。孔子的父亲去世后,她就将家从农村迁到了鲁国的国都曲阜,不仅仅是住在城里,而且是住在阙里,阙里就是皇宫门楼外面的那条街,孔子就住在那里。那里可是文化、政治的中心,鲁国当时是周朝在东边的文化中心。
  为什么?山东是齐鲁大地,当时的齐国等诸候国要想举行大的仪式的话,他们的舞蹈只能是六佾,但是鲁国有八佾的规格。在诸侯国中间,当时鲁国的规格是很高的。
  《易经》的爻辞是谁写的?是周公写的,卦辞是他的父亲周文王写的。孔子要克己复礼,复的就是周公之礼。曲阜当时是周公的封地,现在曲阜还有周公庙,所以曲阜是文化中心,她的文化与其他地方还不一样。当初,如果不是颜母一迁就到位,如果孔子还住在乡下的话,可以想象到他的生活环境和前途发展。
  孔子从小就经常到太庙去,每次到太庙必问礼。孔子经常去看一些祭祀活动,他都感到好奇。围观观看祭祀活动的时候,大人们都走了,都看不下去了,唯他如痴如醉。回到家里,他把家里的一些家具都搬到院子里摆起来,做什么?演绎那个祭祀仪式。他的母亲竟然不去责备他,而且还支持他,从大街上买了一些小玩具给孔子,让孔子在家里演绎。
第7节:第一讲 钥匙、鞭子、规则(5)
  孔子六岁的时候,颜母就开始教他识字。到孔子九岁的时候,她就将他送到外公家里,他外公也是教书的。向他外公学什么呢?学礼、乐、书、数,数就是易,他九岁多就开始学《易经》了。为什么孔子说到五十岁才学《易经》呢?后面再讲。
  息陬村是孔子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这次我们也去了。孔子作春秋就是在那里作的。
  想到这位伟大的母亲,所以我要去颜母庄,去感受颜母祠。哎呀!颜母祠大铁锁锁着,我们从旁边的墙洞里钻进去,里面狼狈不堪,"文化大革命"中间打掉了。但是,我在那里感受这位母亲,感受相当不一样。第九讲我要专题讲颜母。
  关于孔子的三个问题
  我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是我这次去曲阜采访前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被称为思想家,他到底想了些什么?孔子被称为教育家,他究竟教了些什么?孔子被称为政治家,他实际做了些什么?
  如果孔子没有做过什么事,算什么政治家?为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不称为是政治家,只是思想家、哲学家?我提了这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首先从哪里寻根觅源呢?思想家,他的思想是从哪来的?《易经》是群经之首,孔子学没学《易经》?上次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办公室,魏主任问我:"你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孔子的?"我就拿起我那本书《易经大传新解》,我说,这本书就是专门解读孔子为解读《易经》所做的《系辞传》的。
  孔子解读《易经》,在《论语》里面讲到了,他讲:"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有很多解读,特别是台湾的钱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很多,他有很详细的考证,这里我就不一一讲了。"五十",有人把"五"和"十"拆开,加我五年我就……加我十年我就又……还有一句"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假"和"加"是什么意思?通不通用?这两个字是通用的。
  孔子的思想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应该都源于《易经》。这不是我说的,是从各方面的考证得出的这么一个结论。《易经》是群经之首,从古至今,专家、学者都认可的。
  孔子管理理念三部曲
  我们再来看孔子管理理念发展三部曲,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启发性的东西?管钥匙是管家、管事、管库--管事物;管鞭子是管牛、管羊、管马--管动物;管规则是管人,是用策略、理念、思想。
  钥匙怎么开启锁?管钥匙是管物、管钱、管事、管人、管心这么一个层次,最难管的是人心。一个人能管物,不一定能管钱
  。你挑选人来管仓库还不是那么难,你要挑选一个人来管钱,那就比管物更重要。再一个,管事就比管钱更重要,管人又要比管事重要,要管人心那就更重要了,那就是钥匙。你的这把钥匙,能开哪一把锁?
  看看鞭子有哪些方法?鞭笞、鞭策、鞭影、扬鞭、甩鞭。"啪"、"啪"、"啪"……挥鞭子很有讲究。有什么讲究?
  第一种是鞭笞,拿起鞭子照着马的屁股就打,用鞭子抽马屁股,打得马遍体磷伤,但还不起作用,还是跑不动。
  第二种是鞭策,它不打马屁股,而是打一个穴位,马耳朵背后有一个穴位,鞭子上有一个球,一甩,"啪--",一下子打下去。不是打的那个地方痛,而是那个地方有一个穴,就像给我们注入一个东西给你提神,是激励。鞭子这么一甩,一下子打到它的兴奋点上,马的精神立马就来了,就看你打得准不准了。
  第三种,人与马达到某种默契了,鞭子甩响了,"啪--"这马不需要鞭子上身,就起到鞭策的作用,同样是精神来了。
  第四种,鞭子扬一下,意思是说:"伙计,加把劲吧。"马与主人已经心照不宣了。
  还有一种,看见鞭子的影子,马就来劲了,就感到是激励了,精神就来了。这就是不同的层次了。
  我们的管理,特别是管理一个企业,管理一个单位,管理一件事,你手上的这个鞭子怎么样甩?怎么样扬?怎么样执?你打在哪个地方?你的目的是惩罚他,还是鼓励他?是鞭策他,还是与他交心?这个层次就有很大的不同了,这个鞭子也要看你怎么用。
第8节:第一讲 钥匙、鞭子、规则(6)
  所以,真正会管理的人,不是用制度去约束人,束缚人,而是用制度去鼓励人,鼓励人的自主创新精神。
  中国特色的管理
  我刚才讲到了钥匙、鞭子、规则,后面的很多东西我都要联系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来讲,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纲领性的东西。"太易自主管理"作为我个人的一个研究,大家是不是认可?我们来探讨一下。
  中国管理特色之一--从自我管起。从前有一个人,他屋子里面很乱,朋友问他:你这个房子怎么不打扫一下?他讲,我是办大事的人,是管理天下的人,我怎么能做这个小事呢?朋友就问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那么,自我管理从何做起?从作息做起,从"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开始做起,这是《朱子治家格言》里面的一句话。作息的过程,就是如何守息,如何养息,如何调息。这个息是什么呢?明天就要讲这个。作息的目的,是要做到自强不息、生生不息。
  中国管理特色之二--既有怎么做,更有怎么想。只讲怎么做的话,就会束缚人的手脚;如果注重怎么想的话,就能启迪人的创新思维。想得好,一定能做得好,就能做到"自我管理"。
  管理要从"自我管理"做起,国家管理、地域管理、企业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管理、学校管理、家庭管理……无论是哪一种管理,都要从"自我管理"做起。自我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称霸天下,而是为了"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平天下"。
  反看《三国演义》
  为什么孔子最后投身于教育?他教的是什么?他教的是不是一门管理学?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张良、范蠡、刘伯温功成身退,其结果如何?大家都知道,这三位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谋略家、军师,但是他们功成身退。功成身退是哪一家的思想?是老子的功成身退。哎!他们三位的结果留下遗憾了吗?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吗?看不到他们有什么败绩。
  再比较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结果又怎么样呢?他为什么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就是信誓旦旦地起誓了。大家都把他奉为什么?神机妙算。
  《三国演义》演的是什么?《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是不一样的,《三国志》是真正反映历史的,《三国演义》是民间话本拼凑起来的。民间话本是哪些人写的呢?基本上是一些落榜的文人墨客写的,他们没事干,可能自己还有一些情绪性的东西,编写这些东西好像才能显示出他们的才华。
  《三国演义》里面给我们树立了三个榜样人物,哪三个榜样人物?一个是刘备,他最讲仁,但是他开始老是跳槽,今天是这样,明天又是那样,老是在背叛。借了荆州不还,当初诸葛亮借荆州的时候,明明是立了字据的,即使历史上有不公平,你立了字据就该还。他不还,这是仁吗?关羽战死了以后,他要报仇,但是这个时候,不能为了报私仇而丢了大义,诸葛亮怎么劝也不成功,他就是不听,他只顾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小义,而不顾匡扶汉室的大义,说明当初他的义是假的。他这是不是仁?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作为榜样?
  第二个榜样人物是关羽,被奉为财神。去年我们在曼谷开"第八回世界易经大会",会后组织我们到缅甸地下赌城去参观。进第一道门,是财神关公;再进第二道门,还是财神关公。我当时真想问问关公:"你为什么还保佑他们发财呀?"这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我们发财,讲究"取之有道",讲义,他那个义是什么义?借了荆州不还,你还要打人家,哪有这样的义呢?借了人家的钱不还,你还要打人,这是说不过去的。这是什么义?而且从《三国志》里面大家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非常轻敌,这么一个人物,为什么要树立为榜样人物呢?
  第三个人物是诸葛亮,是神机妙算的榜样。但是,你们知道吗?在《三国演义》的开头,他的好友司马徽与刘备一席谈话以后,就知道刘备是什么人。谈完话,走出门以后,他说了一句话,他讲:卧龙先生虽得其主,未得其时。说完后就飘然而去,以后再也看不到司马徽了。因为,天下没有他的主子,刘备也好,孙权也好,曹操也好,都不配做他的主子。与诸葛亮相比,司马徽是高还是不高?
第9节:第一讲 钥匙、鞭子、规则(7)
  诸葛亮最后开始了"三借",草船借箭为一借,借东风为二借,借荆州为三借,还加一个空城计。这些看起来好像很神奇,特别借东风。军师应该是一个突出的人,是一个谦谦君子,怎么会设坛作法,搞得神乎其神的?这个作法与他突出的身份好像不配。
  到最后,刘备走了,桃园三结义三兄弟都走了,只留下他,他竟然还认为要鞠躬尽瘁,事必躬亲,还要样样都做好,还想匡扶汉室,还要扶阿斗。这个都算不到,不知道阿斗扶不起来。五丈原一仗,他被司马懿算得死死的:我就是要耗死你,我就是不出战,你怎么骂我,你怎么羞辱我,我就是不出战。最后,诸葛亮以战败而告终。诸葛亮死了,他是怎么死的?是气死的。
  从《三国演义》中看到,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诸葛亮又是被司马懿气死的。为什么是这么个现象?凡是这种人,他们的生命是以什么为生命?做人真正是做到一定程度,这一件事就是他的生命。所以,周瑜认为,谋略是他的生命。诸葛亮也认为,谋略是他的生命,他把谋略视为自己的生命,一旦他的谋略在这个社会上已经没有它的价值了,他的生命也就崩溃了。所以,他那个气死是正常的。
  情感管理法
  我们讲管理,不能不带感情。像昨晚的电视剧《热带风暴》,里面那个参谋长,带了那么多的犯人执行转移任务,他是用什么去管理他们的?是用枪去管理,还是用鞭子去管理?都不是,用感情。当犯人们大口、大口地将水喝干了的时候,战士很拮据地喝,最后,他将战士的水连同自己的水,全部拿出去给犯人们喝;到中秋节那一天,他将部队发给他们的月饼,全都拿出来给犯人们吃,他用的是这种管理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用暴力去管理,那就会引起暴力。战士们人数很少,犯人则有几百人,一旦暴动起来,那就不得了。所以,这位参谋长温情的管理、感情的管理、人情的管理起到作用了。最后,犯人主动将月饼送回来,还主动组织防范措施,防止少数几个人想逃走。这个管理功夫不得了。
  所以,我们讲管理,不能不讲感情。感情从哪里来?从你的愿心中来。你心里没有国家,没有民族,没有他人,谈什么管理他人呢?你心里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还想去管理他人,他就不服。哎,我怎么管不好?怨天尤人,就是不知道怨自己。我这里讲的绝对不是空话。
  中国为什么落后了?
  为什么明清以后中国落后了?这个帐到底应该记在谁的头上?社科院有一位老专家,是研究哲学的,现在退休了,他研究这个。他认为,这个账应该记在朱熹身上,还有二程身上--程朱理学呐。这个值得商榷,不过我是同意他的看法的。
  如果我们生在那个挨打的年代,我们会怎么样?会不会做汉奸?
  今天,中国正在崛起,中华民族正在复兴,但环保、资源、科技、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是发展的阻力,阻力的最大摩擦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阻力?
  2004年9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2004文化高峰论坛"开幕了。在开幕式上,杨振宁先生作了一篇演说,讲了"《易经》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后来报纸上说:"杨振宁说,《易经》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启蒙。"这是一个炒作,实际上杨振宁教授的本意不是这个。我在现场聆听,没有这种感觉。但是,到底是什么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启蒙?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思。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但在世界上,十三亿人口却不能形成一个"大我",这难道仅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落后吗?为什么说日本人三个人是一条龙,我们中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中国人三个人就不整齐,就会打架,就会扯腿。因为其中一个人是最优秀的,一个人是一般的,一个人是吊儿郎当的,做事当然做不好,就像两只腿不一样长一样,我这两只脚有一条腿是伤的,是痛的,两只脚都走不好路。所以,这个里面有一个"小我"的基本素质问题。
第10节:第一讲 钥匙、鞭子、规则(8)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匹夫",这个"小我"怎么样?是不是每个"匹夫"都是一个自然数?
  国家以人为本,人以什么为本?以什么样的人为本?
  有人说,中国的科学管理滞后于科学技术。那么,要加强科学管理,是盲目学习西方,还是走"自主创新"之路?你们认为呢?西方的东西要不要学?要学。
  建设"自主创新"的国家,什么叫自主?丢弃自己民族的传统和特色,丢弃自己民族的母语、母文化,丢弃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优势,能做到"自主"吗?
  中国有没有自己的管理学?中国能不能构建"自主创新"的管理体系?
  今天是第一讲,讲得比较抽象一点。我记得,去年讲"弘扬中国特色,构建和谐社会"时,第一讲也是讲得抽象些,后面每一讲大家都听得很好,而且听课的人一讲比一讲多。为什么?我后面就要结合一些实际的讲解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祝大家晚安!
  问 与 答
  提问1:
  殷老师您好,您刚才讲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司马徽同刘备交谈之后,认为天下没有人可以做他的君主,那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他说这句话也许是因为他自己甘愿自灭。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真的入世,参与到这个世间来的话,说不定他做的还不比诸葛亮他们好,我认为可能不是这个样子。但是你只是抓住一个侧面在这里讨论,我觉得有时候会扭曲他们。
  殷老师回答:
下一页 尾页 共8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