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菜根谭评析

_3 洪应明 (现代)
  【译文】我有好处在人家身上时,不可以记在心上,但对人有了过失就不可以不记在心上;别人有恩惠在我身上时,不可以忘记,但有对不起我的事,不可以不忘记。
  【评析】这道理在进化的社会里面,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人类为合群动物,彼此息息相关、互相扶助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每个人对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如果社会上苦难的人不得援手,以致铤而走险,那么这个社会将是怎样一个局面?所以帮助别人不能记在心上。至于受人帮助不可忘记,乃是一个人饮水思源应有的原则。其次,“过不可不念”,及“怨不可不忘”,一方面是负责不再重犯的表现,一方面是避免与人冲突,不使社会变成野蛮世界应有的做法。
  无求之施一粒万钟 有求之施万金无功
  无求之施一粒万钟,有求之施万金无功
  施恩者,内不见①己,外不见人,则斗粟②可当万钟之报③;利物者④,计己之施⑤,责人⑥之报,虽百镒⑦难成一文⑧之功⑨。
  【注释】①见:显、显扬的意思。②斗粟:一斗之粟,言其不多。米未舂之前曰粟。③可当万钟之报:可以受到万钟的果报。当,承、承受;钟,量器名,古者律度量衡不同,历世又屡更,故说解多歧,一钟,有谓六斛四斗,有谓八斛,有谓十斛。④利物者:以物利人的人。⑤施:予,散以予人。⑥贵人:望人、属望人。责,作望、属望解。⑦镒:金衡名,二十两为镒。⑧文:量词;已往制钱一枚曰一文。⑨功:功德。
  【译文】施恩惠给人,不能因而在内心感到得意,也不能对人显扬,这样虽先付出一斗小米也可以受到万钟的果报;用物品救助别人,要计较着自己的付出,要求别人的回报,这样虽付出百镒的黄金也难以成就一点儿功德。
  【评析】姑且不谈果报、功德,做人值不值得就是以此分野。只要出于至诚,虽微薄之数,已足够温暖人心;如果为了收回代价,即使付出连城财宝,也毫无意义可言。我们认清了这点,自然了解这里面所讲的道理。
  推己及人 方便法门
  推己及人,方便法门
  人之际遇,有齐①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②,有顺③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④,亦是一方便法门⑤。
  【注释】①齐:等、相平。孟子公孙丑:“地丑德齐。”②情理:情绪、理智。③顺:不逆、顺于理。④相观对治:犹言相互对照修正。治,作修正解。隋书李德林傅:“命制让尚书令表,援笔立成,不加治点。”⑤法门:初步修行的人所必经的途径。
  【译文】人的遭遇,有平等,有不平等,难道能要求本身特别出众吗?本身的情感,有时和顺,有时不和顺,难道能要求别人都和顺吗?拿这道理来相互对照修正,也是一条方便修行所必经的途径。
  【评析】人和人相处要能“平心处世”。人各有其际遇与心态,不能强同,这可以从生长的环境看得出来;从小生长的环境不同,耳濡目染各异,言行、思想自然有别。只要自己能平下心来想想,相互考量一番,那么,最少也会减去一半怨尤的心理。
  恶人读书 适以济恶
  恶人读书,适以济恶
  心地干净①,方可读书学古。不然②,见一善行,窃以济私③,闻一善言,假以覆短④,是又藉寇兵而窃盗粮⑤矣。
  【注释】①心地干净:是说心性洁白无疵。心地,犹言心田;识心中藏善恶种子,随缘滋长,哪田地然。朱子全书学:“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②不然:不如此、不这样。然,作是、此解。③窃以济私:是说用来达遂私意。窃,不尽其分而据之。④假以覆短:拿来掩饰过失。假,借;覆,荩、拖荩;过失曰短。⑤藉寇兵而窃盗粮:是说盗助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藉,资助;齐,携。
  【译文】心性纯正,才可以读书学习古人的哲理。要不然,看到古人一件善行,就用来达遂自己的私意,听到一句古人的善言,就拿来掩盖自己的过失,这等于是资助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
  【评析】学问用于正途,则个人及社会都受益;不用于正途,则刚好以学问损人利己,为害社会,最后自己也将身败名裂。因此,人在启蒙受教的时候,一定先要有纯正的观念。一开始就没有纯正的观念,经过日积月累,就学咸一位奸恶的人物。这乃是为人父母师长教导子弟时所应注意的,而在一般青年学生来说,必须以此要求自己心性,务要保持纯正。
  崇俭养廉 守拙全真
  崇俭养廉,守拙全真
  奢者①富而不足,何如俭者②贫而有余;能者③劳而府怨④,何如拙者⑤逸而全真⑥。
  【注释】①奢者:挥霍无度的人。②俭者:节省度用的人。③能者:有才智、才干的人。④劳而府怨:劳苦而且怨谤集身。府,事物之所聚处。左傅昭公十二年:“吾不为怨府。”府怨,即怨府。⑤拙者:愚笨不巧的人。⑥逸而全真:安闲而且能保全体性。全,保全;真,本性。
  【译文】挥霍无度的人财富再多也不感到满足,哪里比得上节俭的人虽贫穷却有余裕;有才能的人劳苦而遭受大众的怨谤,哪里比得上愚笨不巧的人安闲而能保全本真。
  【评析】“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这十个字可用来说明奢、俭者的心境。浪费无度的人,在无止境的挥霍行为下,每天只想应该如何享受,没有实在的念头,再多的财富也不能想到满足,不是贫又是什么?节省度用的人,身边随时有余裕,不是富又是什么?其次,自恃才能而处处求表现,不要说别人妒忌,难道能保没有差错?一旦发生差错,自然不能免于众矢之的。而平凡的人,凡事稳札稳打,不慌不忙,当然悠闲而不迷于表面上的声名。
  读书希圣,讲学躬行 居官爱民,立业种德
  读书希圣,讲学躬行;居官爱民,立业种德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庸①;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②;讲学不尚躬行③,为口头禅④;立业⑤不思种德⑥,为眼前花⑦。
  【注释】①如铅椠庸:是说有如摹写椠版的刻工。铅,古时用以书写之铅条;椠,长版,用以书文字者;庸,雇役于人而受工钱者。②如衣冠盗:有如穿着衣冠的盗贼。衣冠,古时士大夫的服饰。③不尚躬行:不重本身的践行。尚,重的意思。④口头禅:嘴上常说而不做的话。⑤立业:建立事业。⑥种德:就是植德,培养道德的意思。⑦眼前花:眼前一现即谢的昙花。
  【译文】读书不探求圣贤的哲理,有如摹写椠版的刻工;做官不爱护百姓,有如穿着衣冠的盗贼;谈学问不重本身的力行,就是不懂佛理只会念经的和尚;成就事业而不想到必须积德,就是一朵眼前易凋的花。
  【评析】这里讲的虽是四件不同的事,但任何人至少可能和其中三件事发生关系,即:读书、谈学问、创立事业。因此,这里面的道理,和人们乃是息息相关的。读书不探求圣贤哲理,谈不上学以致用;做官不爱民,谈不上是做官的人;谈论学问而不践行,谈不上身心受益;成就了事业而不能积德,谈不上实至名归。这些都是根本上的问题,不能做到,就谈不上身在人生。
  读心中之名文 听本真之妙曲
  读心中之名文,听本真之妙曲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①,都被残篇断简②封锢③了;有一部真鼓吹④,都被妖歌艳舞⑤淹没⑥了。学者须扫除外物⑦,直觅本来⑧,才有个真受用⑨。
  【注释】①文章:文学,在此指灵明之心。②残篇断简:残缺之书籍。欧阳修论删正谶纬札子:“残篇断简,出于壁中。”在此指物欲杂念。③封锢:闭塞的意思。④鼓吹:晋书:“孙绰绝重张衡左思赋,每云三都二京,五经之鼓吹也。”唐书:“杜甫奏赋三篇,且言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抑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⑤妖歌艳舞:妖歌,怪诞的歌声;艳舞,华丽的舞蹈。⑥淹没:埋没的意思。⑦外物:即身外之物。⑧本来:即原来、原来的本性。⑨受用:周礼:“颁其贿于受用之府。”注:“谓受藏货贿以给用也。”引申为享受之意;朱子语录:“不曾经历许多,事过便去,看易也,卒未得他受用。”
  【译文】人生里面有一部真正的文章可看,却被一些残篇断简所封闭了;人生里面有一部真正的乐章可听,却被那些妖歌艳舞所埋没了。研求学问的人,必须扫除外物的引诱,直接找回本来的面目,才能真正受用不尽。
  【评析】人都有灵明的智慧,原都能分别是非善恶,但当面对外物以后,却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这一来,一方面蒙蔽了灵明的智慧,一方面陷在人生的苦海,于是又回头想在书本上找回自己。人有时竟是这么矛盾,竟是这么令人费解。
  苦中有乐 乐中有苦
  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苦心中①,常得悦心②之趣;得意时③,便生失意之悲④。
  【注释】①苦心中:思虑困苦之中。②悦心:心情快慰。③得意时:称心高兴的时候。④便生失意之悲:就会生出不如意妁悲痛根苗。
  【译文】在思虑困苦之中,内心常会获得快慰的乐趣;在事业得意之时,往往会生出失意的悲痛根苗。
  【评析】“花不常妍,人无常妍”,人只有在困境中奋斗得来的成果,才会持久,而内心感受的快慰也才真实。不过,等到了得志的时候,还必须保以一颗冷静的心,才真正能够持久。因为一旦在得志的时候过度兴奋,就会使得头脑不能清醒,意外就会因而造成。
  无胜于有德行之行为 无劣于有权力之名誉
  无胜于有德行之行为,无劣于有权力之名誉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①;自功业②来者,如盆槛③中花,便有迁徙兴废④;若以权力⑤得者,如瓶钵⑥中花,其根不植⑦,其萎可立而待⑧矣。
  【注释】①舒徐繁衍:自然地繁殖生长。②功业:指权力。③盆槛:盆,瓦盆;槛,木钵。④迁徙兴废:迁徙,原指移动,在此乃变动的意思;兴废,盛衰的意思。⑤权力:谓能强制人使服从之者也。汉书贾谊傅:“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⑥瓶钵:僧人用具。梁书儒林傅:“故舍缝掖,袭缁衣,废俎豆,列瓶钵。”全唐诗话:“贯休入蜀,以诗投王建曰:‘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⑦植:树立的意思。⑧待:俟、等侯的意思。
  【译文】富贵和名誉,从修道养德中得来,有如生长在山林里的野花,一定是逐渐繁殖,绵延不绝;从建功立业中得来,有如生长在盆槛中的花,随时会因移植而受到影响;如果是以权势力量得来,就像插在瓶中的花朵,没有根苗,马上就会枯萎。
  【评析】人生的不朽,虽有立德、立功、立言之分,但立功、立言,都必须先其人有德,才能成其为功,成其为言。那么,什么叫“德”呢?它不是一个抽象名词,合于理法谓之道德,略称德,一个人念头、行事合于理法就是有德。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忘势为德。”这段话,就在告诉人,人生之德以何者为贵。其实富与贵,并不是指有钱有势,有德的人才是富贵。认清了这点,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标准,也就提高了一层。
  人死留名 豹死留皮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春至时和①,花尚铺②一段好色③,鸟且啭④几句好音⑤。士君子幸列头角⑥,复遇温饱⑦,不思立好言⑧,行好事⑨,虽是在世百年恰似⑩未生一日。
  【注释】①和:温和、不刚不柔曰和。②铺:布也。③好色:美丽的颜色。④啭:鸣也。⑤好音:婉转悦耳的声音。⑥头角:谓气象峥嵘也,用为少年出众之喻。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年少,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⑦温饱:言衣食足也。后汉书马皇后纪:“人所以原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温饱耳。”⑧好言:可以启发人的话。⑨好事:可以使人取法的行为。⑩恰似:正好像。恰,适也。
  【译文】春天来到,阳光和煦,花儿尚且为大地铺上一片繁华景色,鸟儿尚且为大地谱下悦耳的乐章。一位读书明理的人,幸而出人头地,又加上衣食丰足,如果不想到应立下可以启发人的话,做些可以使人取法的事,即使能活百年光阴,也好像未曾来到世上一样。
  【评析】这里借花鸟尚且不辜负春光,来告诉人不要浪费大好人生。目前社会安定,物质充裕,人们不断享受文明的结晶,但能否认识到这是上苍厚遇,不可负了上苍?认识到这是人类代代积累的结果,必须有更大的成就承先启后、膏泽子孙?如果能够这样想,则不只自己过了实实在在的一生,也将被后世子孙永远怀念、感激。
  宽严得宜 勿偏一方
  宽严得宜,勿偏一方
  学者有段①兢业②的心思③,又要有段潇洒④的趣味⑤。若一时敛束清苦⑥,是有秋杀⑦无春生⑧,何以发育⑨万物。
  【注释】①段:计事物量,事一桩、一时感触于怀、话一节皆可曰一段。②兢业:言谨慎而危惧也。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旦二日万几。”③心思:智力,思想。④潇洒:清高绝俗、不受世俗拘束的样子。⑤趣味:谓兴趣意味也。水心题跋:“怪伟伏平易之中,趣味在言语之外。”⑥敛束清苦:敛束,即拘束;清苦,刻苦的意思。⑦秋杀:秋天气息潇飒,指毫无生气。⑧春生:春天万物欣欣向荣,喻生机蓬勃。⑨发育:发达生长之义,亦云发生。礼记中庸:“洋洋乎发育万物。”
  【译文】做学问的人,要有一片兢业的思想,还要有一个潇洒的胸襟。如果只知一意拘束刻苦,就是毫无生气而缺少生机,哪里能够造福万物。
  【评析】一位读书人,对于学习要能兢业,这是努力尽本分的表现;言行不受世俗拘束,则是保有本真的结果。这两者是跻身社会应先具有的条件。不兢业则学问不真实,没有脱俗的修养,则一踏入五光十色的社会,就很容易迷失自己,受到社会不良习性的感染。其实,引此为鉴的并不限于学校里的学生,所谓“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任何一位置身社会的人,都必须做到这两点。
  大智若愚 大巧似拙
  大智若愚,大巧似拙
  真廉①无廉名,立名②者正所以为贪③;大巧④无巧术⑤,用术者乃所以为拙⑥。
  【注释】①真廉:真实的洁行。高洁的行为曰廉。②立名:树立声名。③贪:贪求、多欲。④大巧:至高无上的聪慧。聪慧、伶俐曰巧。⑤巧术:技能。巧、术,皆作技能解。⑥拙:愚笨乏称。
  【译文】真实的洁行没有洁名,树立声名的人正好在表现他的贪求,最聪慧的人没有巧术,卖弄巧术的人正好在显露他的愚笨。
  【评析】其实好名并非坏事,人都有荣誉之心,荣誉就是“名”;问题是在有人为了树名,不顾廉耻,不择手段。所以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当然不能成名。其次,技能乃是人所赖以求生者,更非坏事,问题在于自以为聪明的人到处拿来炫夸卖弄,如此技能就不能用于正途。
  谦虚受益 满盈招损
  谦虚受益,满盈招损
  欹器以满覆①,扑满以空全②。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③,宁处缺不处完④。
  【注释】①欹器以满覆:欹器,倾倚易覆之器;注满水即覆,半水则端立,古代人君多置右侧以为警惕。②扑满以空全:扑满,一种存零钱之容器,钱一投进即不能取出,投满后乃破而取钱,故曰扑满以空全。③居无不居有: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又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④处缺不处完:是说宁愿欠缺些也不求完美。
  【译文】欹器因为装满了水而倾覆,扑满因为空虚而获得保全。所以,一位君子宁愿居于无争的地位,也不居于有争夺的场所;宁愿处身欠缺些,也不求处身完美。
  【评析】世间事物原是一正一反相对立,做人能够谦虚处于让的地位,则他人也同样谦让相待,并更加尊敬,如此一来是欲谦让而反得“敬”。反之,如果凡事务求极限,处于争的地位,则他人未必能服,未必能服必争;一场相争之后,本身就是占优势,也多少必有损害。如此一来,就是欲求满而反招损。
  名利总堕庸俗 意气终归剩技
  名利总堕庸俗,意气终归剩技
  名根未拔①者,纵轻千乘甘一瓢②,总堕尘情③;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④,终为剩技⑤。
  【注释】①拔:除去。②一瓢:一瓢之饮,指清苦的生活。论语雍也篇:“一笔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尤,回也不改其乐。”③尘情:即俗情。④万世:言其久远。⑤剩技:多余的伎俩。
  【译文】名利的念头不能除去的人,纵然能看轻富贵甘于清苦的生活,还是要堕在世俗的情境;外来的影响不能在心中加以融解的人,虽然能泽被四海利沾万年,到底是多余的伎俩。
  【评析】名利之念没有去除,自然随时都会去追求名利,纵然再怎么标榜清高,退隐山林,也不过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段。唐代虏藏用有心功名,却隐于京师附近的终南山,在很快获得召用入仕时,竟毫不隐讳地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佳趣。”使得后人有“终南捷径”之说。至于客气未融,摆脱不了世俗的功利观念,虽仍“泽四海利。万世”,也不是出于真心,这种作为,能有多大意义?
  心地须要光明 念头不可暗昧
  心地须要光明,念头不可暗昧
  心体光明①,暗室②中有青天③;念头暗昧④,白日⑤下有厉鬼⑥。
  【注释】①心体光明:思想的本源光明正大。②暗室:隐密不为他人所窥见之处。南史阮长之传:“一生不侮暗室。”③有青天:有清朗之光辉;青天,喻人之清朗。④暗昧:不光明。⑤白日:白天。⑥有厉鬼:有恶虐之鬼。
  【译文】思想的本源光明正大,在暗室之中也有白日的光辉;心中的想法不光明,在白日之下也有厉鬼缠身。
  【评析】发于内者一定形于外。一个人念头光明正大,表现在言行举止上的,不只自在不伪,更有容光焕发的感觉。而念头龌龊邪恶,其人不只言行举止鬼鬼祟祟,就是神态方面也显得相当不安。
  勿羡贵显 勿忧饥饿
  勿羡贵显,勿忧饥饿
  人知名位①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②;人知饥寒③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④。
  【注释】①名位:名利和地位。②真:不虚假的。③饥寒:食不饱曰饥,衣不暖曰寒。④甚:超过,指超过饥寒的人。
  【译文】人们知道拥有名利地位是一大乐事,不知道没有名利没有地位,才是最真实的;人们知道吃不饱穿不暖是一大忧患,不知道吃得饱穿得暖的人忧患更多。
  【评析】今日教育普及,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相信一般人都不陌生。如果名位真能给人生带来乐趣,那么陶渊明又为什么会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后,就毅然决然地辞官回归田园?我曾经听两位老师说过同样的话:“我早就有辞职的打算,但又哪来田园可以耕种?”可见古往今来不恋名位的大有人在。那么,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人大多有追求名位之心,彼此相处在一起,利害冲突,马上就会因而勾心斗角,日子一久,本性未失的人自然就起厌恶之心,不再以名位为乐了。
  阴恶之恶大 显善之善小
  阴恶之恶大,显善之善小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①;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②。
  【注释】①善路:向善的道路。②恶根:过失的根源。恶,作过失解。左传定公五年:“吾以志前恶。”
  【译文】做了坏事会害怕别人知道,是在过失之中留着一条向善之路;做了善事就急着要别人知道,是做善事时已种下了过失的根源。
  【评析】除了十恶不赦、足以遗臭万年的人,任何人都有羞耻之心,也就是都有良心;这颗羞耻之心,是维持人性不堕的基石。它在一般人身上,可以使人不会堕入罪恶之渊;它在做了坏事的人身上,可以使人从罪恶之渊脱出。因此,走入歧途的人未必可恨,可恨的是那些诈善欺骗良心的人。
  君子居安思危 天亦无用其技
  君子居安思危,天亦无用其技
  天之机缄不测①。抑而伸②,伸而抑,皆是播弄③英雄,颠倒④豪杰处。君子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⑤矣。
  【注释】①天之机缄不测:是说上天气运的变化不可测度。机缄,语出庄子天运:“天其运平,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王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成玄英疏:“机,关也;缄,闭也;玄冬肃杀,夜霄暗昧,以意亿度,谓有主司关闭,事不得已,致命如此。”按有闭藏则必有开启,后因以称气运之变化。②抑而伸:抑,屈,指运蹙;伸,直,指运开。③播弄:谓颠倒翻覆,有如玩弄也。元曲梧桐雨:“如今明皇年已昏既,杨国忠、李林甫播弄朝政。”④颠倒:上下前后次序倒置,在此指捉弄意。⑤位俩:亦作技俩、伎两。
  【译文】上天气运的变化不可测度。运蹙之后才能得志,得志之后就会运蹙,这都是有意捉弄英雄、捉弄豪杰的地方。一位君子的怀抱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这样上天也就无法使用任何伎俩了。
  【评析】“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苍松翠柏所以坚贞,在于经过寒冬大雪;物理如此,人理也是如此。想要成为英雄豪杰,成就非凡的事业,就必须先接受严厉的磨练;处身艰难的环境,不是上天在为难,而是上天有心要培育;做人不可不认识这点。
  中和为福 偏激为灾
  中和为福,偏激为灾
  躁性①者火炽②,遇物则焚③;寡恩④者冰清⑤,逢物必杀⑥;凝滞固执⑦者,如死水腐木⑧,生机⑨已
  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⑩。
  【注释】①躁性:躁急的性情。②炽:旺盛。③焚:烧的意思。④寡恩:少恩。⑤冰清:如冰之清冷。⑥杀:害也。⑦凝滞固执:凝滞,停留不通;固执,顽固不化。⑧死水腐木:不流动的水;朽化的枯木。⑨生机:生活的机能。⑩福祉:就是福利。
  【译文】性情急躁的人,有如烈火一般,遇到物品就会焚烧;缺少人情的人,有如寒冰一般,遇到物品就会残害;不能变通的人,有如死水朽木一般,没有生活的机能。这些人都难以建立功业,造福人群。
  【评析】就像各人面目不同,任何人都有不同性格,旁人无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有怎样的个性。不过,再怎么不同,也不能和他人格格不入。急躁、缺少人情、不知变通,这些性格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接受;不能被一般人所接受,还能进一步谈做人做事吗?
  多喜养福 去杀远祸
  多喜养福,去杀远祸
  福不可徼①,养喜神②,以为召福之本③而已;祸不可避④,去杀机⑤,以为远祸之方⑥而已。
  【注释】①徼:求、祈的意思。②喜神:谓生时之神态也。③本:本源、根本。④避:逃避。⑤杀机:肃杀之气。⑥方:道也。
  【译文】幸福不能祈求,保有蓬勃的生气,才是召来幸福惟一的根本;灾祸不能避免,除去不正的念头,才是远离灾祸惟一的方法。
  【评析】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也没有永远能够投机取巧,或为恶永远逍遥法外的人。想拥有幸福,虽不一定胼手胝足,但总不能没有积极上进的蓬勃朝气。谁也不愿祸害天诛,但本身心术不正,无恶不做,又怎能免除祸害天诛?
  谨言慎行 君子之道
  谨言慎行,君子之道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①;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②;十谋九成,未必归功③;一谋不成,则訾议业兴④。君子所以宁默毋躁⑤,宁拙毋巧⑥。
  【注释】①奇:惊、惊异。②愆尤骈集:愆尤,原是过失的意思,在此指他人的责怪;骈集,并集。骈,作并解。③归功:班固典引:“冠德卓绝,莫崇于陶唐,唐禅有虞,虞命夏后,稷契熙载,越成汤武,股肱既周,天乃归功元首,将授汉刘。”④业兴:即兴起。⑤躁:爽快。⑥巧:聪明曰巧。
  【译文】十句话说中了九句,未必有人称赞;但一句话没有说中,过失、责怪就都聚到身上;十次计谋九次成功,未必得到功勋;但一次计谋没有成功,错怪、责难就会纷纷来到。君子有见于此,宁愿沉默些也不愿太过爽快,宁愿笨拙些也不愿自作聪明。
  【评析】“不必言而言,是谓多言,多言招尤;不当言而言,是谓盲言,盲言贾祸。”何以“一语不中,愆尤骈集,一谋不成,訾议业兴”,道理就在所引的这段话中。所以,事非干已,切莫妄出主意。这不是“自扫门前雪”,而是做本分人之道。
  杀气寒薄 和气福厚
  杀气寒薄,和气福厚
  天地之气①,暖则生②,寒则杀③。故性气清冷④者,受享亦凉薄⑤。惟和气热心⑥之人,其福亦厚,其泽⑦也长。
  【注释】①气:节气。②生:当动词用,繁殖的意思。③杀:当动词用,蚀也。④清冷:寂静没有生气。⑤凉薄:就是淡薄。⑥热心:有血性而且富于同情心。⑦泽:禄曰泽。
  【译文】天地间四时的节气,和煦就繁殖万物,寒冷就消蚀万物的生机。所以,一位没有生气的人,即使能得到福分也是淡薄的。只有和气热诚的人,他的福分才多,他的禄位才长久。
  【评析】在我们生长的空间里,随时都有不少足以启发人性的事物,只是我们往往只看表面,不愿深入领会而已。自然界的植物,当春风送暖的时节,无不欣欣以向荣,一片繁衍滋荣的景象;而当秋风吹起,黄叶纷纷的时节,草木零落,到处一片萧飒景象。这种“暖则生、寒别杀”的道理,在人身上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和气,缺乏热诚,成天一副冰冷面孔,那么,在现实环境中能被谁容得下?
  正气路广 欲情道狭
  正气路广,欲情道狭
  天理①路上甚宽,稍游心②,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③路上甚窄,才寄迹④,眼前俱是荆棘泥涂⑤。
  【注释】①天理:礼乐记:“好恶无觉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注:“理犹牲也。”故天理犹言天然之性。惟自宋以来,讲学家常言天理,而说多不同。朱熹答何叔京书:“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系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此二说尤为学者所喜称。②游心;是说心念出入天理路上。游,作出入解。③人欲:言人之嗜欲也。礼乐记:“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疏:“灭其天生清净之性,而穷极人所贪嗜欲也。”④寄迹:犹言托足。陶潜诗:“寄迹风云,实兹愠喜。”⑤荆棘泥涂:荆棘,荆棘刺多,以喻谗贼也。楚辞:“荆棘聚而成林。”今处困难之境,亦以荆棘为喻;泥涂,视为淤浊也。范仲文:“泥涂轩冕。”
  【译文】天理的道路很宽阔,稍一出入其间,心中就觉得非常开阔,无限光明;人欲的道路很狭窄,才一踏足其间,眼前就觉得一片障碍,满地泥泞。
  【评析】一个人行正大之事,除了会遭小人横阻,其他的人无不加以认同;而天下小人不过一小撮,所以天理是一条光明大道,只要踏步其间,到处一片平坦。一个人行不合理法之事,没有人会认同,只有小人才认同,所以人欲路是一条羊肠小道,踏步其周间,到处拳步惟艰,随时有堕入深渊的危险。
  磨练之福久 参勘之知真
  磨练之福久,参勘之知真
  一苦一乐相磨练①,练极②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③,勘极而成知④者,其知始真⑤。
  【注释】①磨练:亦作磨炼,历练、体验的意思。②极;极致。③参勘:交互查察。交错曰参,查察曰勘。④知:通“智”;即智慧。⑤真:不虚假的。
  【译文】能一苦一乐互相磨练,磨练到极致而获得幸福的,他的幸福才能长久;能一疑一信交互查察,查察到极致而获得智慧的,他的智慧才不虚假。
  【评析】安定的环境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必须能在变化的环境中接受磨练,日后才有大成。自然的变化无常,人生的变化同,样无常;雨后的花草才清新,患难的人生才其实。这些道理一般人都可以明白,不过希望做温室中的小花的人仍然有。这种人,我们必须加以同情,因为上天正在牺牲他来警戒我们。
  虚心明义理 实心却物欲
  虚心明义理,实心却物欲
  心不可不虚①,虚则义理来居②;心不可不实③,实则物欲④木人。
  【注释】①不虚:不自满足,即谦虚。晋书周访传:“智勇过人,性谦虚,未尝论功伐。”②居:住、止于其所。③实:真、实在。④物欲:物质上的贪爱。
  【译文】心中不可以自满,不自满义理就会存在心中;心中不可以不踏实,踏实物欲就不会侵入心中。
  【评析】这道理对人特别受用。人的一生必须不断学习改进,随时记取可贵为鉴的教训,使自己的心实实在在,才能进一步去辨别是非,判断善恶,做一位成功的人物。否则,骄矜浮华,自以为是,不但人生不会再有进步,久而久之还会造成是非不明、正邪不分的结果。
  厚德载物 雅量容人
  厚德载物,雅量容人
  地之秽①者多生物,水之清②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③,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④。
  【注释】①秽:粪便。②清:净澈。③量:度量。④好洁独行之操:好洁独行,好持高尚,行谊特殊;洁,高尚。新书道术:“厚志隐行谓之洁。”操,志行。
  【译文】大地污秽的地方,反而长成很多生物,流水清澈的地方反而常常没有鱼儿。所以,君子应该存着含垢纳污的度量,不可以持着好洁独行的志行。
  【评析】人要有大度,能容天下人,然后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凡是有大福的人,一定有客人的度量。史措臣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胃开豁,眉目清扬;正如人吃橄榄,当下不无酸涩,然回味时,满口清凉。”容忍小人,往往是人情所难;如果我们认为人生要像顾恺之说的倒吃甘蔗,渐入佳境,那么,就同时要能吃橄榄,容下小人。
  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泛驾之马可就驰驱①,跃冶之金终归型范②。只一优游不振③,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④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论也。
  【注释】①驰驱:原为策马之意,在此指骑坐。②型范:器模。③振:奋发。④白沙:即陈献章,明新会人,字公甫,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学以静为主,教学者但令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论者谓有鸢飞鱼跃之乐;兰峪姜麟至称为活孟子,卒谥文恭,有白沙集。
  【译文】强悍的马仍然会被当为坐骑,溢出熔炉的金属到底要被注入器模。只要稍一玩乐不奋发,就终身没有一点儿进步。陈白沙曾说:“做人多过失并没什么可以羞耻,一生不知改过才是最堪忧虑。”真是一句不假的话。
  【评析】人再怎么回避现实,到底还是置身在现实之中。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类不能面对现实、遇事畏首畏尾的人,这类人虽表面回避了某些事实,然而事实并不因为人的回避而消失,只有面对事实不畏缩,才能改变事实。因此,人生在世,只有面对现实环境,接受锻炼才能真实地过一生。
  一念贪私 万劫不复
  一念贪私,万劫不复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①、塞智为昏②、变恩为惨③、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④,所以度越一世⑤。
  【注释】①销刚为柔:销,浴解之;这句是说刚强的个性会被贪私化为柔弱。②塞智为昏:是说聪明的智慧会因贪私而阻塞而变得昏昧。③惨:狠毒的意思。④宝:贵也。⑤一世:一生。
  【译文】人只要一念贪欲偏利,就会使刚强的性格溶解为柔弱,使聪明为昏昧所蒙蔽,使仁慈的心变得残酷,使纯洁的本性受到污染,从此败坏了一生的人品。所以,古代的人以为不贪私最可贵,如此才能使一生超越物欲。
  【评析】贪则不廉,不廉则无所不取,无所不取则理智不明,任何丧道败德的勾当都做得出来。“祸莫祸于贪心”,古人早就有贪为败身之大的说法,而世俗也有“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的警语;假如不是本分所
  应获得,虽一分一毫之取,就是贪。一时的不慎,足以毁去一生的名节,做人对取予之道,实在不能有丝毫的含糊。
  心公不昧 六贼无踪
  心公不昧,六贼无踪
  耳目见闻为外贼①,情欲意识②为内贼。只是主人翁③惺惺不昧④,独坐中堂⑤,贼便化为家人矣。
  【注释】①外贼:外来的敌人。②情欲意识:情欲,欲为七情之一,故曰情欲。史记礼书:“文貌繁,情欲省、礼之隆也;文貌省,情欲繁、礼之杀也。”晋书平原王干传:“颇清虚静退,简于情欲。”意识,指人的精神觉醒的状态。③主人翁:谓主人也。史记范睢传:“睢谓须贾曰:“愿借乘车驷马于主人翁。”④惺惺不昧:惺惺,警觉之意;不昧,不昏昧。⑤中堂:谓堂上南北之中也。仪礼:“受玉于中堂。”按中堂即今所谓之正厅。
  【译文】耳目的声色之娱是外来的敌人,心中的情意活动是内在的敌人。只要本身有所警觉不会昏昧,独坐在正厅保持清明,这些敌人就变为自己的家人了。
  【评析】耳目之娱可以调剂身心,也可以腐化身心;情意活动可以创造人生,也可以毁灭人生。人不是超人,生活在世俗中,难免不受外物的引诱,难免没有不平衡的心理;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人有自制的力量能够取之有道,发平情止平礼。这里就是在告诉人要能自我抑制,不要蒙昧了理性。滔滔之世,人欲横流,吾人要找得本来面目,舍此别无他路。
  勉励现前之业 图谋未来之功
  勉励现前之业,图谋未来之功
  图未就之功①,不如保已成之业②;悔既往之失③,不如防将来之非④。
  【注释】①图未就之功:计划还不能有成的事。成曰就;事曰功。②业:基业。孟子梁惠王:“君于创业垂统,为可继也。”③失:错误曰失;汉书路温舒传:“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④非:失。礼记礼运:“鲁之郊帝,非礼也。”注:“非,失也。”
  【译文】计谋不能有成的事,不如保守已有成就的基业;后悔已经过去的错误,不如提防未来可能会犯的过失。
  【评析】人不能做没有把握的事,不能因为已往的事误了前途。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步骤,令人欣羡的事业不是一步可成,惟有按部就班,先从眼前做好,才有可能创立心中的事业。其次,人不能在后悔之中过一辈子,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有好多事等着去做,陷入往事泥沼的结果,将把自己带入无尽的虚无。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气象要高旷①,而不可疏狂②;心思要缜密③,而不可琐屑④;趣味要冲淡⑤,而不可偏枯⑥;操守要严明⑦,而不可激烈⑧。
  【注释】①高旷:开阔的意思。②疏狂:狂放不羁貌。白居易诗:“疏狂属年少。”③缜密:周密。礼:“缜密以栗。”④琐屑:烦细也。梅尧臣诗:“壳物怪琐屑,赢蚬固无数。”⑤冲淡:宋史乐志:“德厚重闱,冲淡粹穆。”⑥偏枯:俗谓惠泽偏于此方,而不顾及他方;在此则谓单调乏味。⑦严明:严格明察。⑧激烈:意见极端尖锐的意思。
  【译文】气度要开阔,但不可以狂放不羁;心思要周密,但不可以细碎繁杂;生活要清淡,但不可以单调无味;操守要严明,但不可以极端尖锐。
  【评析】做人固然要往正大的道路走,但要小心提防不知不觉流于偏颇。气度、心思、生活、操守,一般人都知道必须开阔、周密、清淡、严明,但在实践之中,却又会在刻意求好的情况下,流于偏枯。如此看来,做人实在太不容易,然而仔细一想,自然认真、不虚伪做作不就可以使人内外的思想言行中节,不偏不颇吗?
  不着色相 不留声影
  不着色相,不留声影
  风来疏竹①,风过而竹不留声②;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③;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④,事去而心随空。
  【注释】①风来疏竹:是说风吹过竹丛,使竹叶分开来。疏,作动词用。②留声:指风吹过而仍有竹枝叶所发的声响。③留影:指雁过寒潭而影予仍在潭上。④心始现:本心才显露出来。
  【译文】风吹到竹木里,使竹叶枝丫分开来,但风一吹过,竹林的声响并不能留下;雁予飞到水潭上空,在潭面印上影子,但雁子一飞过,潭面的雁影并不能留下。所以,君子在事情来临时,本性才会显露出来,事情过去,本性也就跟着虚空。
  【评析】这里借“风来疏竹、雁度寒潭”的比喻,十分精彩。风吹到竹林,分开竹枝叶,而风过之后,风自风,竹自竹;雁子飞临潭水上空,在潭面冷然印上影子,而一旦飞越过去,雁自雁,潭自潭。人确实要有这种心胸,随时提得起来,随时放得下去,一进一退之间,完全不陷在事物的得失上面。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清能有容①,仁能善断②,明不伤察③,直不过矫④。是谓蜜饯不甜⑤,海味不咸⑥,才是懿德⑦。
  【注释】①容:忍受、包含。②善断:善于决断事物;断,分别的意思。③伤察:失于苛求。察,作苛求解。吕氏春秋贵公:“处大官者,不欲小察。”④矫:乖违。⑤蜜饯不甜:蜜饯为糖汁浸溃而成的果品,所以不甜的意思,是说不过于甜。⑥海味不咸:以盐腌制却能不失于咸。⑦懿德:醇美之德也。诗经:“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译文】心性纯正而能容纳他人,心地仁慈而能善于决断事物,聪明睿智而不失于苛求的气质,行事正直而不乖违人情。这就是所谓的蜜饯浸渍糖汁后能不过甜,海产经过盐腌后能不过咸,这才是美德。
  【评析】“蜜饯不甜、海味不咸”,光看字面,很容易使人迷惑,但如果明白了太甜、太咸都有伤胃口,自然就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人,也是一样,方不容物、优柔寡断、矫情偏直,都不是中庸之道,均非处世所应有,必须能在不断反省中改正自己,才是立身之道。
  君子穷当益工 勿失风雅气度
  君子穷当益工,勿失风雅气度
  贫家净扫地①,贫女净梳头②,景色虽不艳丽,气度③自是风雅④。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⑤,奈何辄自废弛⑥哉?
  【注释】①净扫地:即勤于洒扫门庭。净,清洁之,引申作勤解。②净梳头:勤于梳洗。③气度:气概。④风雅:文雅。⑤寥落:犹言寂寞。吕温诗:“独卧郡齐寥落意,隔帘微雨湿梨花。”⑥废弛:当为不为曰废弛。王冕剑歌行:“学书学剑俱废弛。”
  【译文】贫穷人家要勤于洒扫庭院,贫穷女子要勤于梳洗头发,景色虽不够豪华美丽,气度却是文雅不俗。读书明理的人,一到为贫穷所困、失意潦倒的时候,为什么常要自甘堕落呢?
  【评析】贫穷潦倒,这种环境自古以来不知埋葬过多少人,固然使人同情,但更值得警惕。因为贫穷潦倒并不可耻,也并不能永远困住人,屈服丧志才是可耻,也才能永远困住人。因此,我们要有这种认识:形势是客观的,操之在我,不要屈服于一时的困逆。
  末雨绸缪 有备无患
  末雨绸缪,有备无患
  闲中不放过①,忙处有受用②;静中不落空③,动处④有受用;暗中不欺隐⑤,明处有受用。
  【注释】①放过:纵之使失去。②受用:受益;朱子全书学:“认得圣贤本意道义实体不外此心,便自有受用处耳。”③落空:没有着落。④动处:指到了任事的时候。⑤欺隐:在人看不到处做出欺诈的事。隐,人看不到处。
  【译文】悠闲的时候不要随便把时间放过,到了事忙的时候就会受益;清静的时候不要使心里无所事事,到了有责任在身的时候就会受益;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不要做出欺骗良心的事,到了大众面前就会受益。
  【评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圣如孔子都不能保其本身没有意外,而说出这样的话,我们这班后知后觉之徒,岂能不更加警惕?闲、静之时,自然还必须存有忙、动时之心。至于暗处不欺,明处受用,也容易明白;“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纸包不住火,再隐密的勾当也有暴露的时候;无亏心之事,言行光明坦荡,所到之处人人敬重,进退应对当然受用。
  临崖勒马 起死回生
  临崖勒马,起死回生
  念头起处,才觉①向欲路上去,便挽②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③,切莫轻易放过。
  【注释】①才觉:一发觉。才,一、但。许裴赠芸窗诗:“只是霜毫冰茧纸,才经拈起便新奇。”②挽:拽之使止的意思。③关头:事情经过的重要部分或时期,亦称关键。
  【译文】心中浮起意念时,一发觉是往私欲方向走,就要引向理智的正路上来。一浮起就发觉,一发觉就转变,这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千万不要轻易放过。
  【评析】一念不慎,足以铸下千古恨事。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大众传播工具每天都有来自不同角落的这类报导。其实,人都有分别善恶的心,主要是定力不够,把持不住自己,使得自已越陷越深,终致不能自拔。如果一开始就有向善的决心,往往就不会为外物所动播。
  宁静淡泊 观心之道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静中念虑澄彻①,见心之真体②;闲中气象从容③,识心之真机④;淡中意趣冲夷⑤,得心之真味⑥。观心之证道⑦,无如此三者。
  【注释】①澄彻:即澄澈,清明的意思。王献之镜湖帖:“镜湖澄澈,清流泻注。”②真体:本体。③气象从容:气象,气概;从容,舒缓貌。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④真机:指灵明之心。机,指灵慧。⑤冲夷:谦冲和乐。⑥真味:本味。⑦证道:参证之道。
  【译文】安静的时候,思虑清明,可以看到心的本体;悠闲的时候,气概舒缓,可以看到心的本性;平淡的时候,意趣谦和,可以领会到心的本味。反省参证的道理,没有比这三种方法更好的。
  【评析】人如要有真实的人生,必须先有宁静淡泊的胸襟。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人们竞相追求享受,每天汲汲于物欲,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愈来愈为尖锐,这使得人生价值每况愈下,人心愈趋于卑靡,而物质已反客为主,大有统治人类之势。人类如欲免于物质的奴役,本真如欲免于物欲的埋葬,那么,就要返璞归真,有淡泊宁静的胸襟。
  动中静是真静 苦中乐见真乐
  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见真乐
  静中静①非真静,动处②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③非真乐,苦中④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⑤。
  【注释】①静中静:没有生息时的静;第一个“静”指没有生息。②动处;喧扰的环境。③乐处乐:无忧无虑时快乐;第一个“乐”作无忧无虑解。④苦中:困苦的环境。⑤真机:真实的机趣。机,机趣的意思。
  【译文】没有生息的静不是真的静,在喧扰的环境中能够静得下来,才是真正契于内心的境界;无忧无虑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在困苦环境中得来的快乐,才是性灵真正的机趣。
  【评析】“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至,风来波浪起。”在这朴素动人的画面,有着幽邃的悟境,这是静思的时候,也是活跃的时候,但在一切时空中,又只是一池湖水而已。永明延寿禅师这首偈子,和这里的意思不正一样?
  舍己毋处疑 施恩勿望报
  舍己毋处疑,施恩勿望报
  舍己毋处其疑①,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②毋责其报,责其报,并③所施之心俱非④矣。
  【注释】①毋处其疑:是说不要存有犹豫不定的心。处,留也;疑,犹豫不定。②施人:帮助人;惠曰施。③并:两相平比。④俱非:全都是伪的。俱,都、同;非,伪也。
  【译文】要牺牲自己不能存有犹豫不决的念头,存有犹疑不决的念头,就是所想牺牲的念头都蒙上羞愧了;想帮助人就不能要求对方回报,要求对方回报,连想要帮助人的一颗心都是假的了。
  【评析】见义要能勇为,并且要有不冀回报之心。我曾经听过友人某君一段遭遇,他在公车上看见一位老年人伛偻地站在他身旁,立刻想到应该起身让坐,却因怕旁人的注目而不敢。其实人有以道德自任的责任与义务,何必犹疑不下?而行道既为人的责任与义务,又怎能想要受者感激甚至图报?
  厚德以积福 逸心以补劳 修道以解厄
  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
  天薄我以福①,吾厚吾德以迓之②;天劳我以形③,吾逸吾心以补之④;天厄我以遇⑤,吾亨吾道以通之⑥。天且奈我何⑦哉?
  【注释】①薄我以福:薄,当动词用,减轻的意思。福,吉祥日福,率指富、贵、寿、考、子孙繁盛、身体健康等而言。②迓之:迓,迎也;之,指天之所薄。③劳我以形:劳,当动词用,劳动的意思。形,即形体。④补之:补,益也;之,指天之所劳。⑤厄我以遇:厄,当动词用,因的意思。遇,遭,遭受。⑥通之:通,顺的意思;之,指天之所危。⑦奈我何:使我如何。
  【译文】上天要减轻我的福分,我增进我的德行来予以迎接;上天要劳动我的身体,我安定我的内心来予以补益;上天要困危我的境遇,我开辟我的道路来予以畅通。这样上天能拿我如何呢?
  【评析】“天劝自劝者”,就是在告诉人要勇敢坚强地面对现实,不要因为一时的困危而灰心丧志。环境乃是勇者所创造出来的,因为勇者“不忧、不惧”,处变能不惊,庄敬以自强;惟有懦弱的人,才不思振作,对环境安协、屈服。
  天福无欲之贞士 而祸避祸之怜人
  天福无欲之贞士,而祸避祸之怜人
  贞士无心徼福①,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②;怜人③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④。可见天之机权最神⑤,人之智巧⑥何益?
  【注释】①微福:析福,求福。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敞邑之社稷,辱收寡君。”②牖其衷:牖通诱,导也;衷:心。③怜人:即不立之人也。书立政:“国则罔有立政用怜人。”④夺其魄:夺,除;魄,人之精神依附形体而存在者。⑤机权最神:机权,一作机缄,指天的气运变化。神,微妙难究。⑥智巧:计谋。
  【译文】志节竖定的人没有祈福之心,上天就在这无心之处去诱发他的善心;行为不正的人处心积虑躲避灾祸,上天降灾祸,在他处心积虑的时候耗尽他的精神。可见上天的气运变化最微妙难究,人的计谋有什么益处?
  【评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上。”《论语•;颜渊篇》上这句子夏拿来安慰司马牛的话,看来似乎颇为消极,其实细细领会,却很有道理。想想寿命、富贵如果能由祈祷中得来,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又如果本身三心两意,没有一个目标,只知烧香拜佛、守株待兔,福分就会降到身上吗?至于处心积虑躲避罪名,更是不可能的事;事实终归事实,自己犯的过失明明白白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要如何去掩蔽呢?
  人生重结果 种田看收成
  人生重结果,种田看收成
  声妓晚景从良①,一世之胭花无碍②;贞归白头失守③,半生之清苦俱非④。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⑤也。
  【注释】①从良:古时妓女,隶于乐藉,视为贱业;脱籍则入于良家,故谓妓女脱籍曰从良。②无碍:佛家语,亦作无碍,通达自在之义;无障隔之义。如佛智曰无碍智,言佛智通达自在也;阿弥陀佛亦称无碍光佛,言阿弥陀佛之光明,无物能障隔之也。③失守:即失身。守,所守的贞节。④俱非:是说没有代价,都付诸流水。非,不,表否定。⑤名言:善言也。晋书山涛传:“涛与虑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帝称之曰:‘天下名言也。’”
  【译文】声色场中的妓女晚年能够嫁人专心家事,那么以前的淫荡又有什么妨害;立志守寡的妇人老年因不耐寂寞而失身,那么半生所过的清苦都付诸流水。俗话说:“看人只看后半生。”真是一句很对的话。
  【评析】“善始者不如善终”,人生诚然重结果;这除了在教人保全晚节外,更有鼓励那些二度或还在错误之中生活的人,及时回头的意思在。周处早年横行乡里,被视为大害,但因为能及时幡然悔悟,改过向上,或为一代忠臣义士,不仅当时人们不再记恨他早年的作恶为害,感佩他的勇于改过,后人更引为可贵的典型。
  多种功德 勿贪权位
  多种功德,勿贪权位
  平民肯种德施惠①,便是无位的公相②;士夫徒贪权市宠③,竟成有爵的乞人④。
  【注释】①种德施惠:种德,积德。书大禹谟:“桌陶迈种德。”施惠,散恩德予人。②公相:老觉庵笨记:“蔡京为太保,号公相。”称录:“古以师、保为三公,故丞相兼大师者称曰公相。”③贪权市宠:贪图权势,冀求宠幸。市,买也。④乞人:乞食之人。孟子:“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平常人肯积德散恩惠给人,就是没有实位的公相;官吏贪图权势冀求宠幸,到底是有职位的乞丐。
  【评析】任何人只要能够践守道德,多种福田,受人尊敬的程度即不下于公相。而身居官职,逢上司则打躬作揖、尽力奉迎,对下属则作威作福、予取予求,这种人谓之为乞丐,算是便宜!当今社会公务人员不法之事时有所闻,今后如欲重见漠唐之世,固然有待各方面的建设,但公务人员身系人心风气,人心风气即立国建国之大本,但愿今日的公务人员没有一个是后世子孙的罪人。
  当念积累之难 常思倾覆之易
  当念积累之难,常思倾覆之易
  问祖宗之德泽①,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②;问子孙之福祉③,吾身所贻④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⑤。
  【注释】①德泽:犹言恩泽。汉书食货志:“德泽加于万民。”②积累之难:指德泽积累的不易。难,不容易。③福祉:即福利;福曰祉。④贻:遣、遣留;或作诒。⑤倾覆之易:指福祉倾覆的容易。
  【译文】要问祖先所遣留的德泽,我们身上所享有的就是,应该想到祖先积累很困难;要问将来子孙的福祉,我们身上所留下来的就是,要想到子孙的倾覆很容易。
  【评析】人类一身的智慧与财物,都是先人历代遗传的结果,得来不易,岂可不善加利用?而本身的一切,百年之后亦将传留子孙,若子孙不能实视利用,刹那间就化为乌有。所以每一个人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意义,就在继往前开来、承先启后,岂能失根忘本?
  只畏伪君子 不怕真小人
  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
  君子而诈善①,无异小人之肆恶②;君子而改节③,不及小人之自新④。
  【注释】①诈善:虚伪的行善。汉书张汤传:“臣固愚忠,若张汤乃诈忠。”善,好事之称,在此指行好事。②肆恶:肆意作恶。肆,本作放纵解,在此有恣意之意。恶,不善不良之事。③改节:就是变节、改变志节。陆机五等诸侯论:“中人变节,以助虐国之桀。”改,更、变更。④自新:重新,就是革去已往过失的意思。史记孝文纪:“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译文】身为君子而假装行善,和小人肆无忌惮地为恶并无两样;身为君子而改变志节,还不如小人的改过自新。
  【评析】“君子无作伪,作伪是小人;小人未尽恶,自新即君子。”君子大都具有超于常人的能力,一旦变节,为害之大远于小人作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人若能走向自新之路,即是君子面目。世上不乏小人改过之后成为忠义之士的事例,而假借君子之名欺世诈善也大有其人。
  春风解冻 和气消冰
  春风解冻,和气消冰
  家人有过,不宜暴怒①,不宜轻弃②;此事难言③,借他事隐讽④之;今日不悟⑤,俟⑥来日再警之⑦。如春风解冻⑧,如和气消冰⑨,才是家庭的型范⑩。
  【注释】①暴怒:马上生气。暴,粹也。②轻弃:轻易放过。③难言:开口。④隐讽:委婉托劝谏。⑤悟:觉、了解自己。⑥俟:待,等候。⑦警之:劝告他。警,作动词告解。⑧春风解冻:和暖的春风溶解冰冻的积雪。⑨和气消冰:温暖的阳光消溶冰雪。⑩型范典型模范。
  【译文】家人有了过失,不应马上生气,不应轻易放过;如果所犯的过失不能直说,必须借事物来比喻劝戒;如果他当时还不会有所觉悟,等到时机适宜时再加以劝告。要如春风的自然解冻,要如阳光的自然消冰,才是一个模范的家庭。
  【评析】齐家要先具有爱心和耐心。一般人对财物大都深具爱心,而在追求的过程之中,更具有无比的耐心,而对骨肉反而没有爱心和耐心,就是把骨肉当作比身外之物还不如了。
  而从正面来看,骨肉有了过失,乃是家长平日教导无方,自己不以更大的爱心和耐心来加以感化,扪心自问,说得过去吗?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