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0160819085527850

_3 廖阅鹏 (现代)
她站在台北街头,看着熙来攘往的车流人流,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处,忘记自己是谁,不知道要去哪里,心底空空荡荡的。情绪上也渐渐涌出一股不舒服的感觉,仿佛很小很小的时候,在大卖场里走失了,心里又担心又害怕,担心从此成为流浪儿,害怕被父母责骂……
她茫然地伫立在午后阳光下,直到地球至少转动了1/24圈,才完全回过神来,恢复正常的认知状态。
这个遭遇,使她非常愤怒,再也不愿意回去那里做催眠了。
听她这么述说,我立刻知道她是一个催眠敏感度很好的人,很庆幸她在那一个恍惚阶段没有发生意外,也大大感慨着,催眠师需要很大的爱心与同理心啊!
催眠真的可以让我看见前世吗
在我的咨询室里,每个月总会遇到一两位访遍岛内各催眠师的人,听他们谈起不同催眠师的风格与手法,也颇增添治疗过程的乐趣。
有些人会向我抱怨某某催眠师收了他的钱却没把他催眠成功。
这种情形不一定是催眠师的错,我自己也不能保证每个来找我的人都能顺利进入他所希望的催眠状态,所以通常我会在初诊时做个催眠敏感度测试。
每个人的催眠敏感度不一样,的确有一定比例的人比较不容易第一次就催眠成功。
毕竟催眠是催眠者与被催眠者双方一起合作完成的事情,如果被催眠者有一些奇怪的期待或想法,是很可能构成障碍的。
有些人被催眠了,但没有进入足够的催眠深度,所以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有些人进入很好的催眠状态,却对催眠中的见闻经验抱持怀疑的态度。譬如说,他不敢确定他看到的前世资料是真实的。关于这一点,我绝对鼓励被催眠者以理性态度面对。
有些人则对他的前世催眠经验津津乐道,甚至不加质疑地全盘接受。
这是令我担忧的,尤其有些催眠师乐于肯定这些经验,更加强化他认同前世催眠的内容。
如果你经历了前世催眠后,对于前世今生的因果关系有了一种深刻的了解,而这种了解使你解决了某些问题,使你的心情更为稳定、快乐,甚至你的某些疾病跟着痊愈了,我会倾向于相信这是一次有效的前世催眠(Efficacious?Past?Life?Regression)。
如果你因而获得了某些灵性层面的洞见,整个生命境界更上一层楼,我也会相信这是一次有效的前世催眠。
事实上,有很多次,我的个案从前世催眠醒来,他自己心里明白了,也不需我帮他肯定什么,因为某种内在的改变已经发生,他已经不一样了。
我说有效,而不说真正,是因为你的前世催眠体验是否符合客观历史,并非容易考证、确定的。
现在心理学家已经很清楚人类的回忆机制其实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没有100%客观精确的回忆。
甚至会随着内在的期待与需求,杜撰出栩栩如生的虚假记忆。
因此,前世催眠里许多细节很可能是虚构的、投射的、转化的,可能是由80%的真实与20%的虚假混合而成,可能是20%的真实与80%的虚假,甚至可能100%纯属虚构。
但这些并不妨碍前世催眠对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探索前世是为了让你今生活得更好,所以重点不在于前世的你是谁,而在于经过催眠后,你是否变得更好。
我看过有人执著于他前世的辉煌身份,忽视他今生不如意的现实际遇,拿前世的自己作为精神上的*,而不肯致力于提升现在的自己。
例如,我认识的人之中,有一位搞修行的,他在前世催眠中,发现自己是一位西藏喇嘛,治理一座信徒超过3000人的寺庙,所到之处莫不获得尊荣至极的款待,于是结束催眠之后,他颇为沾沾自喜。
在我看来,这很可能是自我暗示、迎合虚荣而来的一部想象电影,是潜意识自编自导自演的,然后自己乐不可支。探究其实质,其实等于零,对他毫无帮助。
这样执著于前世的辉煌身份,忽视他今生不如意的现实际遇,拿前世的荣光作为精神上的*,而不肯致力于提升现在的自己,可谓舍本逐末啊!好的催眠治疗师一定要提醒个案不可如此。
在西方的基督教社会中,有些治疗师是不相信转世轮回的,但因为前世治疗屡建奇功,所以照样帮个案或病人进行前世催眠。
请记住,任何催眠与治疗,最终都要导向被催眠者更健康、平衡,快乐地活在当下。
另外也有一种类型是无效的前世催眠(Inefficacious?Past?Life?Regression)。
被催眠者会回忆出一些情节、某些画面,多半是淡而无味的,结束催眠后,并没有什么触动,没有什么洞悟,好像去戏院看完一场平庸的电影,散场后,连谈的兴致都没有。
遇到这种情形,我通常会倾向于判定那些情节、画面是头脑虚构出来的剧情,与前世记忆无关。
即使如此,也不可说这些内容都是无用的垃圾,相反的,就像梦境是一则神秘的隐喻,可以从中看出做梦者的内在状态,这些虚构的前世记忆也可以帮助对方认识自己。
心理学家佐里克曾报告一位年轻男士在前世催眠中,自称生于1850年,名叫温卓克,是个孤独的猎人,没有朋友,1876年时,生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孤独死去。
经过后续的会谈,年轻男士终于想起来,他的“前世”其实是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甚至他还记得是在哪一家戏院看的。
尽管事后证明这个前世记忆是虚假的,从中却可以得知他内心的孤独、寂寞,渴望亲密。
经验丰富的催眠师可以引导个案从前世回溯中获得帮助他更深入“认识自己”的材料,光是这一点,就有价值了。
总之,人是有可能从前世催眠中获得意外的惊喜与收获的,前提是保持理性态度,审慎看待。
为什么我不容易被催眠
通常第一次来找我做催眠治疗的人,我会为其实施催眠敏感度的测试。
催眠敏感度(Hypnotizability)是指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的难易程度,敏感度越高的人就越容易被催眠。一般来说,约有95%的人都有相当程度的催眠敏感度,其中5%的人非常容易被催眠,另外5%的人很难被催眠。
我个人相信只要一个人是正常的,就能够被催眠,只是有些人必须施以反复、长时间的诱导,例如两三个小时,才能进入催眠状态,这样就超过催眠师的正常负荷了。催眠大师米尔顿·艾力克森就经常使用无聊、重复的语言,历经漫长的时间,成功地催眠别的催眠师视为很难催眠的人。
记得我刚从事催眠治疗不久,遇到一位催眠敏感度奇高的女个案,当我认知到这一点后,就连渐进式放松诱导也不需要,她一躺到诊疗床上,闭上眼睛,我只是很简单地说:“现在,当我从1数到3的时候,你就会回到一段对你影响重大的过去事件,看到清晰的画面,并且从中获得很大的帮助。”1、2、3,她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述说一段又一段精彩生动的故事。
像这种催眠敏感度高的人,特别让催眠师得心应手,轻松施展各种催眠技巧;初学催眠的人,最好先找到这样的人来练习,会比较容易建立信心。
催眠敏感度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特征,通常青春期以前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年纪超过70岁的老人,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人本来就有个体差异,就在笔者撰写本文时,就来了一位70岁的老先生,他罹患了忧郁、焦虑、恐惧的三合一精神官能症,这三年来看了不少精神科,也吃了不少药,但是几乎没什么效果,所以死马当活马医,跑来试试催眠治疗。
原先我还不太想接受这位老先生,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这把年纪的人蛮难被催眠的,没想到,给他做过敏感度测试后,他的得分还真高!
一般来说,有下面这些特质的人,催眠敏感度会比较高:
一、容易放松。
二、愿意信赖催眠者。
三、想象力丰富。
四、专注力高。
五、好奇心强。
六、智商高。
根据临床经验,我发现有修习静坐、气功、瑜伽的人,容易被催眠,因为从事这些修炼的人,比一般人更熟悉如何改变意识状态,心念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好,所以有利于被催眠。
尤其是懂得停止内心对话的人,他们能让自己进入看只是看的状态,能清晰觉察到念头来来去去,而不认同这些念头,被这些念头牵着鼻子走,于是能维持灵台清明,来与催眠者互动,可以说是最能从催眠中获益的了。
有些人认为容易被骗的人容易被催眠,这恐怕是穿凿附会的错误看法,事实上许多社会成就高、精明能干的人很容易被催眠。
倒是有些人自以为很聪明,目空一切,偏执强烈,通常都很难进入催眠状态。
被催眠其实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越高的人,就越能获得催眠的益处。
最后,我想厘清一个观念。
被催眠,以及进入催眠状态,其实是同一件事情。
但是心态有微细的差异。
被催眠,力度偏重在催眠者。
进入催眠状态,主动性操之在我。
而所有的催眠学者都一致同意这个观点:“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
因此,如果一个人问说:“为什么我不容易被催眠?”
这会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态度,不如问:“为什么我不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这样的积极提问,会更容易提升自己与内在联结,与潜意识沟通,调动心灵巨大能量的珍贵能力。
我真的被催眠了吗
许多被催眠过或听过催眠CD的人,共有的一个疑问是:“我真的被催眠了吗?”
答案是,是的,你被催眠了。
那,为什么我没有感觉呢?
这是因为,一般人容易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以为被催眠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经验,是一种充满戏剧化的状态。例如,有的人以为会陷入无意识状态,人事不省;有的人则以为会体验到强烈的感官感受,像吃了迷幻药。我相信这种对催眠状态的不合理期待与想象,主要是来自舞台催眠秀,以及电影、小说对催眠的夸张描述。
基本上,除非到达深度催眠状态,否则,在轻度与中度的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的意识是清醒的,有时甚至因为内心杂念平息,所以感觉上比平常更清醒。
这些怀疑自己没有被催眠的人,可能还隐藏了一个疑惑,就是,如果我并没有觉得离开了现实状态,这样催眠会有效果吗?
是的,会有效!几乎所有的催眠治疗都可以在“感觉上很清醒”的催眠状态下完成。
经过这些年来的摸索,我倒也摸出几个诀窍来让人尝到“我真的被催眠了”的滋味,其间的关键归纳为三点。
其一,在自我意志不参与的状况下,体验到潜意识接管的状态。例如,要求被催眠者在不控制、不压抑的条件下,手臂会自动举起来,身体会摇晃,食指会自行弹动来回答问题等。
其二,是调动自我意志,却无法克服催眠者的禁制指令。例如,下指令暗示对方,从1数到10的时候,会跳过7,对很多人来说,这会是一次震撼性的经验,尤其是那些数到6之后,拼命想数出7却数不出来的人,那一刻将终身难忘。
其三,被催眠者在指令暗示下出现平常没有的能力,这会令人惊奇万分。
例如,有一次我在某宗教道场示范催眠,我选择了几位敏感度高的人,大方地下指令说:“等一下当我在你的后脑勺轻拍三下时,你会睁开眼睛,并且发现你可以看见人体的气场,清楚地看见包围在人体周围的灵光,然后,我要请你仔细看清楚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了避免产生后遗症,我再加一道指令说:“你这种看见灵光的能力可以维持五分钟,五分钟后,你就会恢复原状,一切如常。”
结果,效果绝佳,而且是到当时为止,我示范催眠获得最多回响的一次。
结束之后,其中一位先生特地跑来,恳切地询问我,可不可以再帮他催眠一次,让他持续拥有眼通。我笑一笑,诚恳地告诉他:“顺其自然,好吗?你已经体验过一次,知道自己本来就有这种能力了。有一天,该恢复这种能力的时机到了,就自动通了,这样对你最好。”
他很有悟性,随即点点头:“老师说得对,我明白了。”
催眠秀是真的吗(1)
每次上媒体接受采访,或者应邀演讲,都会被问到“催眠秀是真的吗”这个问题。
人们普遍对于催眠秀的戏剧效果啧啧称奇,颇想一探究竟。在几次催眠秀热潮的推波助澜下,催眠变成热门话题,也间接带动了人们认识催眠、学习催眠的风气。
我也观察到,不少心理学界、医学界人士对于舞台秀催眠师抱着轻蔑的态度,认为这些人不学无术,误导大众对催眠形成错误印象。由于每次催眠秀,只要参与者多,多少会制造出几个出现精神困扰的观众,医学界,尤其是精神科医生更是逮到大好机会重炮轰击,记得有一位来台湾表演催眠秀的美国催眠师就是这样,在舆论一致*下,黯然结束表演行程,仓皇离去。
催眠秀本来就是秀,目的在于娱乐大众,就娱乐的观点,确实是既新鲜又有趣,我自己也蛮喜欢看的,还常常为其中的巧思、创意拍案叫绝!
在历史上,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催眠并不被正统的医学界接受,如果不是走江湖卖艺的催眠表演者传承这门技艺,恐怕催眠术早已销声匿迹了。
催眠表演者为了吸引目光,也常常在表演里掺杂一些耸人听闻的内容,例如窥心术、动物催眠、念力控制,而这些其实都是与真正的催眠无关的,难免会被高尚之士轻蔑。
然而催眠表演者为了快速引导参与表演者进入催眠状态,必然尝试各种催眠手法,譬如说,在嘈杂的现场让人进入催眠状态本来就难度加高,这是催眠表演者必须征服的难题。以至于催眠表演者常常会觉得,自己的催眠技巧可比学院派的蛋头学者高明多了。
一场好的催眠秀,除了催眠师的催眠手法必须非常纯熟之外,还要许多条件配合。
首先,催眠师必须精通于挑选最适合的观众来参与表演。
最适合的观众,本来应该是催眠敏感度最好的人,他们可以迅速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完美地达成催眠师的指令。然而在舞台上,观众只要看到外在的表现就好,也无法知道内在是否真正进入催眠状态,所以,最适合的观众也包括了动机强、配合度高、表演欲旺盛的人。
当这样的人站在舞台上,感受自己成为成千上万观众目光会聚的焦点,会产生一种心情,他是这场秀的要角,他不能搞砸这场秀,他要全力配合,而且,他也确实乐在其中。所有日常生活的琐事都滚一边吧!只要催眠师的指令不要挑战他的道德禁忌,不要超过他的底线,不要让他感到没有面子,其他都没有关系。如同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说过的:“每个人在一生当中起码该风光一次!”
你瞧瞧,成为超人满场飞,多么威风!成为大指挥家,尽情挥洒,多么痛快!即使成为*舞娘,又有什么呢,反正我被催眠了,与君同乐啊!(请注意,即使再怎么投入的人,也不会真的把身上的衣服脱个精光!)
有一次,我就看到催眠师下指令给一批人,让他们忘记自己的名字,另外给取了新名字。有些人不在乎这个,欣然接受指令,说他叫羊咩咩、喜羊羊啦,台上台下乐成一团。可是点名到老牌演员郎雄,问他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很客气地笔直站起身来,回答说:“对不起,父母给的名字不能改,我叫郎雄。”
所以,我们了解到,看起来在舞台上进入深度催眠的观众,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只是充分配合而已,然而无论是真的演出或假的配合,都达到了皆大欢喜的娱乐效果。
催眠秀是真的吗(2)
一般来说,舞台秀催眠师绝对具备了精明、敏锐、机警、老于世故、幽默风趣、善于掌握现场气氛等性格特质,站在舞台上光芒四射,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参与的热情,否则,他的舞台秀生涯早就完蛋了。
比方说,他的举手投足都能带来“笑”果,他必须敏锐地从观众的肢体语言读出对方是否有配合的意愿,当观众的催眠敏感度或配合度不高时如何请对方下台而不会令人不悦,当催眠失败的时候如何自圆其说以维持场面热度。
我在纽约上Train?the?Trainer课程时,还曾经听老师哈特博士谈起一则趣闻,说有个日本年轻人帮某位在日本巡回演出的舞台秀催眠师翻译,整个表演行程结束后,虽然从来没有受过正规的催眠训练,但这位年轻人是个天生的舞台型人物,一握起麦克风,整个人就开始发光。他完全模仿这位舞台秀催眠师的手法,竟然也在日本掀起一阵风潮,成功地发展他自己的催眠秀事业。后来他功成名就后,特地飞来纽约,要求哈特博士给予专业训练,哈特博士简直不敢相信有这种事,直到看到对方带来的录像带、与新力等日本各大公司高阶主管合照,他才叹为观止,信了,就帮他密集特训了一周。
可见,即使不懂得催眠的人,只要完全模仿舞台秀催眠师的手法,也能达成娱乐大众的效果。
总结来说,催眠秀,秀肯定是真的,催眠则有真有假,它的重点在于让大家开心,让大家觉得秀很好看,至于配合演出的人是否进入催眠状态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配合演出的人是否“配合”。
催眠秀有危险吗
几乎所有的舞台秀催眠师都会宣称催眠秀很安全,只会带来欢笑,不会造成后遗症。
一位著名的舞台秀催眠师甚至幽默地回答这类问题:“催眠对观众的危险很大,他们会因为笑得太过火而摔下椅子受伤。”
事实并非如此。
就以台湾为例,每次催眠秀热潮过后,催眠师背着厚厚的钱囊离去了,却留下相当数量的观众来到精神科、心理治疗中心求助,有的则是前往外科求诊。
在舞台上,参与者被下指令表演剧烈的动作,例如,捉对厮杀的两名西部枪手,他们可能在道具之间闪躲、滚进、跳跃,如果没有充分热身,可能会发生肌肉扭伤,然后,在表演的过程中,由于太过投入,也有可能碰伤、摔伤、撞伤。
如果参与者有高血压、心脏疾病,有可能被剧烈运动诱发病症。
如果参与者进入深度催眠,按照指令做了一些夸张的表演,事后可能会觉得丢脸、尴尬,不敢见人,而需要心理辅导。
如果参与者本身的身心状况处于精神分裂边缘、情绪不稳定、有歇斯底里症状,有可能在过程中失控。
常见的一种情形是催眠师植入的指令在表演结束后,没有解除干净,而产生问题。
马卡斯()在其著作《催眠研究——论其真实性与虚构性》中谈过一个案例,一个病人告诉医生说他被人跟踪,而实际上并没有人跟踪他,所以医生认为这可能是精神病的前兆,然而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其他症状。经过多次面谈后,终于找出真相。原来是他曾经被催眠师催眠的后果,因为催眠师为了引发他的兴趣,对他暗示说有一只凶猛的黑狗从背后追他,后来这个指令并未解除干净,多年来,他一直以为有人跟踪他,以至于造成心理的困扰。
由于参与催眠秀的观众很多,催眠师很难保证每个人的指令都完全解除。
我记得1997年台湾TVBS电视台的《2100全民开讲》曾经以催眠为主题,请来舞台催眠师马丁,现场给来宾做催眠。其中政界名人璩美凤的催眠敏感度很好,进入了第五级催眠深度,产生了幻觉,把主持人李涛当成大帅哥李察·基尔去拥抱,现场呈现出非常热闹又有趣的气氛。
拥抱一下也还好,接下来,马丁又把璩美凤催眠成从1数到10的时候,会数不出7。
这是属于第三或第四级的催眠深度,所以璩美凤很容易就进入了。
结果呢,第二天新闻报道,当天夜里,璩美凤回家之后,发现自己还是数不出7这个数字,她开始惊恐了!惊恐到歇斯底里的地步。
后来是怎么收场的,我就没有看到后续报道了。
这种数不出7的催眠现象,其实很稀松平常,只要在节目现场催眠师说一句话就能解除了,为什么还会延续到节目散场了,人都回家了,还困在其中?实在令人不解,也对璩美凤深感同情。
如果当时她能懂一点点催眠,就能够通过自我催眠把指令解除了。
例如,在那种情况下,先让自己做几个深呼吸,然后平静地在内心对自己说:“现在我会静静坐在这里,跟自己在一起,三分钟后,当我睁开眼睛时,一切恢复正常,我也能正常数数了。”
除了没有把参与者的指令解除干净之外,另外一种情形是,没有参与表演的观众,也有一部分是高催眠敏感度的人,他们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也接收到某些指令,甚至连自己都没有觉察到,催眠师更不可能照顾得到。
在此举一个发生在台湾的真实例子。
1994年年底,从美国来的催眠师汤姆帮观众催眠时,制作单位的林小姐一时好奇,让别人掌镜,自己闭眼聆听催眠,结果情绪失控,大哭大闹,汤姆也慌了手脚。
这件事情后来处理得不好,媒体慷慨报道,舆论大肆抨击,汤姆因此提前结束表演行程,离开台湾。
读完了以上内容,你对催眠秀的潜在风险应该有相当的认识了,即使你仍然想看催眠秀,甚至参与演出,你也会比较清楚如何保护自己了。
原则上,我不鼓励人们成为催眠秀的参与者,除非你做好了足够的预防与保护。
我会不会被催眠师控制而做出不该做的事
在热闹好玩的舞台催眠秀中,我们看到观众随着催眠师的指令做出各种滑稽的表演,而这些是观众平常做不出来或做不到的事情,此时我们忍不住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万一,催眠师要求我做出违反道德、良知的事情,我会不会被他控制,而照着他的指令去做?”
身为催眠师,我自认,我没有办法在个案进入催眠状态后,下指令要他去做违反个人意愿、违背道德良知的事情,因为我将催眠视为助人的工具,绝对以个案的福祉为原则。
美国著名的催眠大师米尔顿·艾力克森认为,即使在催眠状态下,也不可能让人做出违背道德良知的事情。他也坦承,他没有办法催眠人去做出伤害自己或别人的事情,例如*衣服、说谎、电击别人。
赞成这个观点的学者,主张催眠师如果下了违反道德良心的指令,被催眠者会抗拒。他们常举例说,有位女孩在一群男医学院学生面前示范各种深度催眠的现象,她被诱导出被谋杀、被抢劫的幻觉,但是当她被暗示要*衣服时,就突然惊醒了。
大多数时候,被催眠者是处于意识清醒的状态的,有能力保护自己,遇到不合理的指令,是有能力拒绝,随时睁开眼睛的。
然而,世界很大,没有人能够保证每个懂催眠的人都如此诚善、自律,恪守职业伦理。而且,催眠术博大精深,如果有人蓄意运用催眠术来作恶,他是有可能得逞的。
翻开文献,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这类的实验以及实际发生的案例。
1939年,罗伦(Rowland)做了一个著名的响尾蛇实验。他在受试者被催眠后,下指令要对方去摸响尾蛇。响尾蛇与受试者之间隔着安全玻璃,所以基本上是安全的,不过,受试者看不见那道安全玻璃,所以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不会摸到响尾蛇的。他暗示被催眠的受试者,那些响尾蛇是橡皮水管,结果,4个受试者有3个去摸了。
而在没有被催眠的对照组,43个人当中,有41个根本不敢靠近蛇笼。
他还做了另外一个实验,叫受试者把杯子里的硫酸泼向别人,受试者泼了。当然,那不是真的硫酸,只是普通的水,但受试者并不知道。
一般来说,被催眠者会明确抗拒显然不道德的指令,例如,拿刀子去刺人。但是催眠师如果用伪装的指令,暗示他竖立在前面的是一个稻草人,他就有可能真的举刀刺过去。
例如,下指令要对方将衣服*,他会抗拒而醒来,或者不予反应。但是,如果引导他想象置身于非常闷热的沙漠,全身流汗,终于遇到了绿洲,清凉的湖水,他可以好好洗个澡了,他就有可能在这个幻觉中把衣服脱下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人制造出低沸点汽油,负责的官员相信他的研发团队不会泄露机密。有个催眠师就催眠了其中一员,暗示对方自己是他的上司,要他简单扼要说明个中秘密,这个人果然照实说了。实验很快就停止了,因为他越说越多,再不停止,这位催眠师就会成为低沸点汽油专家了。
韦尔斯(Wells)在1941年的报告中说,他催眠一个人,让他偷朋友的钱,而且事后对整个过程没有任何记忆。
服务于德国警署的梅尔医生报告过一个精彩的案例,在1934年时,一位已婚妇女被一个名叫法蓝资·瓦特的男子催眠后,不但与他*,还被命令去当*,赚来的钱都交给他用,她自己还提出银行里3000马克的存款给他。最后,瓦特还下指令要她谋杀丈夫,直到第六次失败后,丈夫起疑而向警方报案。
梅尔医生参与这件案件的调查工作后,发现瓦特利用催眠术来控制她。虽然瓦特曾经下指令,要她不管在任何状况下都不可泄露他的身份,但是梅尔医生顺利破解了他复杂的指令系统,让她完全说出真相。
瓦特后来被判10年徒刑。
综合上述资料,虽然不是很常见,但是人的确可能被催眠师控制而做出不该做的事。所以,当你需要催眠治疗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选择德术兼备的催眠师,切记!
如何选择好的催眠师(1)
国内目前没有任何法律、证照制度来规范催眠治疗,在美国,有关催眠的法律也可谓杂乱无章,大多数地区都没有管制催眠的相关法令。
催眠的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一个是资格的鉴定,主要是规定谁能合法地使用催眠,一个是执照的核发,主要是设定哪些人不能使用催眠。
既然国内没有相关立法,我们就缺少一个鉴定的官方标准了。
国外也不少人反对官方干预催眠治疗,认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由于催眠的状况特别,所以许多地方政府就干脆放手不理。
实际上能提供催眠治疗的催眠师,大部分是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部分受过训练的社工人员、护士也会提供催眠服务,有些专科医生则利用催眠来进行止痛、麻醉,如牙科医生、妇产科医生。
我们也常常可以在杂志、报纸广告上看见非专业背景的人提供催眠服务,他们有些人是专职的催眠治疗师,有些人则是对催眠治疗有兴趣,利用闲暇来助人。还有些人,这是大家要小心提防的,则是纯粹利用“神奇的催眠”来赚钱,甚至招摇撞骗。
当你想接受催眠治疗时,如何挑选一位好的催眠师?我想这是有点困难的,就好像,想要挑选一位好的律师、好的牙医、好的水电工一样,都有点不容易。有律师执照,有医生执照,有水电工执照,都不能保证是好的,何况是处于三不管地带的催眠师。
就像买车一样,你会收集不同款式的车型,精挑细选,多方打听,而且货比三家。挑选催眠师要多问问你的朋友,问问你的医生,问问咨询辅导人员,多方打听。
也许你身边没有半个认识催眠师的人,那么,上网查查资料,利用搜索引擎,输入“催眠师”三个字,不到三秒钟,大概国内的催眠师都会出现在屏幕上了。
这时,你可以从催眠师的个人介绍中,得知他的教育背景、专业训练,例如毕业于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科系,受过严谨的催眠治疗训练;你可以阅读他撰写的专业文章,得知他的知识水平;你可以从他的个案的回馈,得知他的治疗成效。
有些催眠师虽非相关科系出身,但是热心于助人工作,努力自我充实,态度真诚,技术纯熟,像这样的治疗者仍然值得推荐。
你也可以留心一下,这位催眠师执业多久了。
很多新手催眠师执业一段时间之后,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停止,通常能稳定从事五年以上,大概他的经验、技术、人品都会比较有保障了。
然后,很实际的一点是,看看他的收费标准是否具体、明确。
如果催眠师不事先告知收费方式,其中就有问题了。
再来,你就可以打电话去约个时间会面了。
如果你够敏感,从电话中你就可以收集很多这位催眠师的资料了,说不定光是从他的声音、语气你就能判断出他好不好、适不适合你,根本就不必花钱又花时间去会谈了。
注意你的情绪感受,如果你的感觉是不太舒服、不太愉快,或者说不出原因,就是觉得怪怪的,那么,相信你的感觉,就放弃吧,不要勉强自己,一定会有更适合你的催眠师。
有些催眠师可能名气比较大,身段比较高,在电话中你只能与他的助理说话,必须等到预约的时间才能见到本人。
那也很好,通常这种等级的催眠师,会有更多信息供你判断。
一旦静态资料通过你的考核了,就可以预约时间。
当你走进催眠师的工作室,见到他本人,你可以从很多点判断出他是不是好的催眠师,是不是适合你。
如何选择好的催眠师(2)
以下我提供十个判断的准则供你参考。
一、与催眠师相处时,你感到轻松吗?
二、催眠师的工作室或诊所,让你觉得舒服自在吗?
三、你觉得催眠师尊重你吗?
四、催眠师是否对你的问题感兴趣,试图认真搞清楚你的需求?(如果他心不在焉,也没有不厌其详地询问细节,掌握你的问题所在,你最好另请高明。)
五、当你说话时,催眠师是否专心倾听?
六、催眠师对你提出来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态度回答?
七、催眠师是否让你感染开朗、乐观、充满希望的心情?
八、当你有不懂的地方,是否有耐心回答你?(耐心不够的人,很难成为好催眠师。)
九、催眠师是否有抽烟、喝酒的习惯?(许多人会来找催眠师戒烟、戒酒,敬业的催眠师会以身作则,烟酒不沾。)
十、催眠师的道德操守是否值得信赖?(通常你会在封闭的空间接受催眠,如果催眠师在这一点上让你有不安全感,千万不要勉强自己。)
同时,你也可以向催眠师询问这些问题,看看对方怎么回答。
一、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带亲友来陪伴吗?
当然可以,正派的催眠师会欢迎你由信赖的人来陪伴你。
二、可以录音吗?
当然可以,你可以反复聆听治疗过程,从中得到新的启发。
三、我的状况需要几个治疗单元可以好?
如果催眠师很明确地告诉你一次、两次或三次就会好,你反而要小心。
很多时候,太难事先估计,因为相关变数太多了。人心太复杂了。没有保证,才是标准答案。
虽然这个答案不会让人喜欢,但是正派的催眠师会这样回答你。
四、催眠师有没有出版催眠CD(或催眠录音带)?
这样你在家里的时候,也能聆听催眠CD来自我催眠,当做辅助治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