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政治学说史

_64 乔治·萨拜因(美)
策是如何违背了马克思著作中的某些东西,很象原教旨主义者之
引用圣经。列宁加给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最经常和最尖刻的罪
名——他的一生充满了这种争论——莫过于说对方“篡改”了马克
思的原意,只要对照原文作字面上的正确解释,这种篡改即暴露无
遗。列宁对马克思哲学中的某些一般原则确实深信不疑,例如,社
会革命的绝对必要性,或者说社会革命将创造一个没有资本主义
弊端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诸如此类的信念,对于列宁来说,
简直就是信仰问题。由于这种准宗教式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便成
为列宁为之献身的对象,而革命也就成为他道德上的必需。对列
宁来说,马克思主义同时还起着另外一种不同的作用。就象马克
思本人一样,列宁总是讲哲学应当成为行动的指南。这第二种作
用:马克思主义不是静止的条规,而是具有启发性的思想总汇。这
些思想可以用来分析形势,估计各种可能性,从而找出最为有效的
行动途径。毫无疑问,列宁的确是这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他一
生中不仅精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有著作,而且认真地阅读了
马克思主义者用德文和俄文撰写的各种文献。在实际运用方面,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在一些比较正统的马克思
主义者的眼里,列宁的实践完全是背离了正统。他们也用“篡改”
马克思来加倍地回敬列宁。在列宁一生的事业中,几乎没有一项
重大的政治决策不被斥之为拙劣的马克思主义,这些责难往往来
自列宁自己党的党员。列宁就是这样把对教义的极端正统性与实
践中的巨大灵活性结合了起来。实际上,他的实践往往先于他的
理论,但是他的正统观念却绽他不能坦率地承认他对马克思主义
原意所作的种种更改。他的典型做法是以一种诠释把两者结合起
878
来,旨在表明列宁就眼下场合认为应该是马克思的意思,“确实力一
向是马克思的本意。对于那些非常教条而又相当讲求实际并善于
从西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和实践过渡到最终出现的苏维
埃式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决非一蹴即就。这种过渡是在解
决俄国特有的各种日益紧迫的问题的情况下完成的。俄国的领袖
们起初设想,应以伟大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为典范而加以仿效,但是
经常行不通。作为俄国革命党人,列宁和托洛茨基由于对西欧马
克思主义传统的忠诚而常感制肘,即使当他们自己已经确信必须
与这种传统拉开距离时,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如何经常转变他们自
己的追随者的思想。列宁主义是逐步形成的:要在问题发生时找
到切实可行的政策,然后想办法使之尽可能天衣无缝地嵌入马克
思主义的框框。为了理解现已形成的结构,有必要记住:一方面俄
国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处的形势,另一方面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主
要设想、信念和教条的忠诚而给俄国领袖们造成的压力。这一过
程的最终结果,便产生了一个从整体看是任何人也没有事先计划
过的两种因素的组合物。他们的理论阐述经常是临时拚凑的,因
为应付俄国各式各样的问题乃是他们生存的条件;但他们总是在
一个基础上拚凑,这个基础就是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章大
体上按照年代顺序叙述苏维埃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几个主要阶段。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党首
次在俄国建立,该党遵循的是一种土生土长的社会主义,以土地改
革和人道主义为其哲学。这种哲学的主要原则是从俄国乡村的原
始公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而超越工业化发展阶段。如前
一章所述,马克思本人并非不愿把这种超越视为一种可可能性。这
879
种哲学在策略方面的含义是,社会主义宣传主要应该面向农民。
可是,一旦把这种观点付诸实践,却一败涂地。因此,俄国的马克
思主义者从一开始就认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从封建
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是社会进化的绝对规律。于是他
们得出结论说,社会主义的宣传,无论是在俄国还是在任何其它地
方,都必须面向城市,面向产业工人阶级。诚然,没有任何一个马
克思主义者忽视俄国工业落后以及产业工人阶级在农业与农民占
压倒多数的人口中问只是极少数人这样一个事实。但是他们理论
上的这一偏向,预先就使得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低估了农民的重
要性。列宁作为一个革命领袖,其主要力量源泉在于他下述的坚
定信念:任何革命在没有得到农民阶级至少是默许的情况下是不
能够取得成功的。他完全赞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望堇命必.纽
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但他从来也没有忘记他必须不惜任何代
价去赢得农民至少是暂时的支持这一事实。1917年他就是靠推
迟他自己的其实也是任何以社会主义方式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人
们的主张获得了农民的默许。简言之,他有意识地利用农民对土
地的渴望,使他们暂时处于被动状态,从而赢得时问使社会化工业
生产逐步得到恢复。
社会进化的严峻“法则”还迫使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处
于而且长期处于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边缘。假使不能超越进化的
自然阶段的话,那么在俄国就只有资产阶级的革命才可能发生,而
这个革命还必须在一场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成熟之前完
成。因此,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处的地位与一个西欧马克
思主义政党的地位迥然不同。马克思的理论和他作为革命家的实
践使他认为,法国大革命使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一劳永逸地占据
统冶地位,成为现代欧洲社会的典型。然而任何类似的情况没有
在俄国发生。1905年的俄国革命对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划
880
时代的事件。它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在俄国也能够发生,因而也就
产生了一个具有头等重要性的战略难题:在一个落后的社会里,在
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站在进步势力一边而社会主义政党却没有任何
机会实现自己目标的社会里,社会主义革命政党对待革命的资产
阶级政党应该矛取什么样的政策?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没有提
供任何明确的答案,仪仅提出几点模糊的建议,主要还是针对德国
而言的,当时马克思认为德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在1905年和
1917年,列宁与托洛茨基都曾为解决这一难题而奋斗过。直到
1917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一个俄国的马克思主义
者相信俄国的革命能够持久,除非得到“更加成熟的”西欧工业化
国家革命的支持。
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面对的另一个重人的战略问题是,什么
样的党的组织才能最有希望取得成功?更具体地说,就是在合法
与非法斗争中党的力量应该如阿配置?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德国社
会主义政党的经验都没有提供很直接的指导。1950年以后,马克
思和恩格斯俩人都切断了和地下组织的联系;在沙皇俄国,没有任
何一个拥有自己一班人马的社会主义领袖会仿效这种做法。德国
社会民主党在一个工人阶级已经获得选举权的国家是依靠争取选
票来发展党的。在俄国,直到1906年以前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
选举。即使在1906年以后的杜马时期,就象沙皇俄国的所有改
革一样,也是一部改革步子太小、为时已晚的悲剧史。西方社
会主义政党的人士相信实现开明政治改革与民主权利,诸
如言论与结社自由等,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前奏。因此,他
们认为社会主义政党理所当然地应象其它政党一样是群众性的政
党,在其组织内部实行民主。在俄国,也许能够宣称类似的原则为
理想,但任何社会主义政党都不可能遵行。是否有任何一种革命
能够按照这些方式取得成功,这是值得怀疑的。正如为日后的事
88l
态所证实,在确定共产主义的政治性质时,党的组织形式起着关键
的作用。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二十世纪初期起,就因党的组织问题
导致分裂,而且一分再分。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以倡导
建立一种类型的党的组织而初次亮相;终其一生,他一直是马克思
主义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①他既是一个理论家又
是一个组织者,而且首先是组织者。他的理论文章总是偏重于策
略问题。实际上他写的所有著作,除了他在西伯利亚流放期间
写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之外,不是涉及某一特定形势就
是由某一特殊事件所引起的。在革命以前的许多年里,他总是不
断地进行党内争论,并以在这类争论中的尖酸刻薄而恶名昭著。列
宁的布尔什维克一派与孟什维克反对派利用辩证法的微妙之处进
行论战,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不过,在这
种鸡蛋里挑骨头的争论背后,确实存在着一种真正的、完全实际的
分歧。这种分歧不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两派
意见一致,而是关于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与策略适合于一个革命的
社会主义政党的问题。大体上说来,布尔什维克认为运动的中心
在于搞阴谋性的地下组织与这种地下组织的非法活动。按照这个
逻辑,党的核心就应是由职业革命家组成的内部小集团;这些人绝
对地、狂热地献身革命,有严格的纪律与严密的组织。为了保密起
④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与少数派。这两个词最早被用来命
名两个派别是在1903年党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时由于力量对比不同,列宁一直
把自己一派称作“多数派”,因为这个称呼具有威望的价值,尽管这一派常常不占多数,
有时几乎不成为党。1903年开始的裂痕,直至1912年才变成彻底与永久的分裂。在
这期间,两派不断改变各自立场,BlOT一系列令人迷惑不解的“联合”与再分裂。即
使是一个笼统的声明,其实也带有种种倾向性。奇怪的是,两派最终决裂后,似乎才在
教旨上互相探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归根到底,党内的真正分歧在气质与策略方面
的要多于教旨的方面”。伦纳德。沙皮罗,《苏联共产党》(The Communist Party∥
肪P Soviet Union),纽约,1960年版第132页。关于该党迄至革命前的历史详细情况,
可参看这本书的第一部分.
882
见,机构不宜太大。他们还要作为工会和工人中间所有可能成为
尽管当时尚不是革命分子的“先锋队”。孟什维克并不否认进行非
法活动的必要性,但他们倾向于认为革命运动的目的在于组织工
人阶级开展合法的政治斗争。因此,在他们看来,党是一个群众组
织,对于工会以及其它形式的工人组织,要尽可能加以接纳。因
此,党的组织形式必须是非集权化的,或者是联合会式的,至少要
具有潜在的“民主力。这两种观点,大体上符合两派的意识形态。这
反映了一方面是革命的阴谋家与非法秘密组织的关系,另一方面
是工人与工会的关系。①这两种态度意味着,并且以后将表明,在
一旦革命获得初次成功以后将要循什么道路前进的问题上存在着
明显的意见分歧。显然,列宁一派的观点与长期代表俄国革命的、
甚至是搞恐怖活动的组织的观点有着明显的近似之处,而不论这
’些组织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对派的观点则是力图模仿西欧马
克思主义政党的设计途径。在这个方面,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具有
俄国特性,它更接近马克思在1850年写的那些革命小册子中的
观点,而不是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路线。
列宁关于党的理论
党的组织问题是列宁第一部重要理论著作的主题。1902年,
列宁把这本题名为《怎么办?》的小册子发表在主要是由他自己创
办的报纸《火星报》上。这本小册子猛烈抨击了只求改善福利的工
联主义,对其它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也进行了同样
猛烈的攻击;但特别突出的则是对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革命分
子甚至恐怖分子的崇拜。小册子中的主要论点,后来成为列宁的
党的组织原则,简明扼要地阐述在下面的一段摘录中。
由最可靠、最有经验、经过最多锻炼的工人组成的一种人数不多的
①伯特伦?D?沃尔夫,《三人搞了一场革命》,纽约,1948年版,第367页。
883
紧密的团结核心,它在各主要区域都有自己的代表,并且按照严格的秘
密工作的种种规则同革命家组织发生联系,——这样的核心在群众最广
泛的支持下,不必有任何确定的形式,也能充分执行工会组织所应当执
行的。切职能,并且执行得正象社会民主党所希望的那样。④
但是,仅仅根据政治上的权宜之计来倡导一种党的组织形式
却不是列宁的作风。列宁相当清楚,他的对手也清楚,上面引语中
所描述的党并不是按照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方式设计的。他也意识
到这种党与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背道而驰。马克思最经常被引
用的话莫过于这一名句:“工人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工人阶级自己的
事情。”这句话概括了经济唯物主义的切实含义,即生产关系产生
代表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是引起一场有效
的社会革命的主要源泉,马克思主义者正是按照这一原则常常将
他们自己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主义区别开来,将他们的“必然
的”革命与理想主义者和冒险家的“人为的”革命区别开来。无产
阶级思想是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革命根本不可能依
靠强迫或劝说在工业发展之前发动。列宁深知,他关于党的组织
的概念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因此,他对公认的马克思主义作
了惊人的更改,招来一片责难。尽管如此,他仍然以他独特的方式
援引“共产党宣言*来论证他的改动。②他断言,以往马克思主义
的论点混淆了工联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或意识形态。工人不能
自发地成为社会主义者,只能自发地成为工联主义者;社会主义只
有依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外部向他们灌输。
①“文集》第4卷,第2册,第194页;“选集》第2卷,第133页。英文版列宁
“文集”译自莫斯科列宁学院发行的俄文版文集,不全。“文集》第12卷也在列宁学院
发行选集之后出版。两种文本都是由纽约“国际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文转引自人民
出版社1972年版《列宁选集》四卷本第1卷,第329—330页。
② 列宁的论据取自s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转引“国际工人协会章程,
中的话。中译文引自1972年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本。第2卷第237
页。
884
我们已经说过,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
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
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
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工人所必要的某些法律等等的信念。④
列宁争辩说,从历史上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哲学是由资
产阶级知识阶层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创立的,并由类似的另外一些
人引进俄国。工联运动本身无法产生革命的意识形态。’因此革命
党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让工会沦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俘虏,或
者向工农灌输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
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是列宁全部思维方式的典型,值得加以
评论。首先,列宁在这里陈述的观点对一个俄国革命的知识分子
来说是很自然的,他习惯于认为必须“从外部力向群众灌输革命,他
乐于相信除非在知识分子的领导之下,否则人民大众就是浑浑噩
噩、麻木不仁、毫无头脑的群氓。其次,列宁的观点在西欧马克思
主义的心目中显然是不正常的。因为列宁实际上是说,工人阶级
群众并不天生就是多么倾向于革命,他们虽然亲身参加资本主义
的工业生产,但却不能从中学到什么东西,他们基本上不具有认识
自己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以及改善他们处境的办法的能力。所有
这些与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即正是参与工业活动的经验造就了无
产阶级并使其天生就具有革命性的观点水火不相容。最后,列宁的
思想确切无疑地具有反民主色彩,似乎他并不真正相信无产阶级,
尽管他表面上为创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府而筹建了一个无产阶级
的党。因为列宁所说的无产阶级显然需要由一些领导人来管理和
调动,这些领导人虽然不属于无产阶级却知道无产阶级应当需要
什么,尽管事实上无产阶级很少真正有此需要。奇怪的是,列宁关
①《文集》第4卷,第二册,第144页以次;“文集*第2卷,第53页。斜体字引自
列宁原菩。中译文引自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列宁选集”第1卷,第247页。
885
于工联主义的论述竟与马克思关于小资产阶级的论述近似,、他们
在政治上软弱无能,只能或者跟着无产阶级或者跟着资产阶级走。
特别荒谬的是,列宁竟然把这一理论用在无产阶级身上,他认为创
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是一个社会阶级而是一小批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他对意识形态的观念是极端唯理智论的,因为只有马克
思主义的专家才确有能力讨论无产阶级的战略问题,而无产阶级
则处在需要听从专家意见的奇特地位,连他们自身就是无产阶级
也需要由专家来指点。多年以后,当列宁真正建立了一个政府时,
他称之为“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即党)而不是由劳动群众组成的、
为劳动人民利益服务的政府力。起初,解释这种状况的借口是俄国
工人阶级的落后,但它逐渐成为所有共产党的共同特征。
这种对待无产阶级及其意识形态的态度反映了列宁思想的一
个方面,这种态度在许多文章中反复出现,不应视为列宁个人哲学
的特征。他习惯把“自觉性”与“自发性。加以对比,对前者他信心
十足,而对后者的不信任则是根深蒂固。自觉性是泛指智力、理解
与预见的能力、进行组织、制订计划、分析时机的能力,充分利用
各种机会的敏感性,先发制敌的本领。自觉性的最终产物就是马克
思的历史发展规律,按照这一规律,一个党甚至可以跑到历史发展
的前头,根据社会变革的普遍趋向来制定其行动计划。对列宁来
说,政治简直就是在整个宇宙范围内利用各种可能性的艺术;只有
?能洞察“下一步力的党才会获得胜利。列宁的党是自觉性的化身,
具有精确的预见性,对无论什么意外事件都早有准备。与此相反。
自发性的意思就是冲动、蛮干或随心所欲。就社会而言,乃是造成
伟大的惊天动地的社会运动。实质上这是一股盲目的、不可理解
的却又无法抗拒的力量,没有这股力量任何革命的社会变革都是
不可能的。列宁对待自发性的态度是,于尊重之余带着强烈的怀疑
甚至恐惧心理。他相信,没有这种自发性什么重要的事情也干不
886
成,但任何领袖或政党都无法制造出这种自发性。但他怀疑自发
性,因为它具有固有的盲目性与原始性;他害怕自发性,因为它无
从预测。然而,一个为自觉性所建立的全部艺术充分武装了的万
分机敏的领导人,是能够引导、指挥、调动自发性,使之沿着进步方
向前进,而不会任其在无意义的暴行中空耗自己的力量的。群众
。体现自发性,党体现自觉性。党是由少数聪明的、有教养的杰出人
物所组成,它自身本无力量可言,但如果能够驾驭由于群众的不满
和群众运动所造成的巨大的社会力量,它便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作为一种个人哲学,人们不禁怀疑,这乃是一种知识分子自大狂与
多疑或者甚至是怀疑论的奇特混合物。说到底,在叔本华与黑格
尔之间,这种哲学更接近于前者。对于这位备受挫折的、卓尔不群
的俄国知识分子,这也许是很自然的。他抱负远大,希望渺茫,又
缺乏安全感。就宇宙范围而言,列宁的党是一项驯服人类命运的
工程,但在实施中却变成在官僚主义指挥和控制下的一项规划。
列宁关于自发性和自觉性的对比,使他赋予民主的意义以新
的色彩。列宁的党规定要由优秀份子组成,这是根据才智与道德
而精心挑选的少数人,他们是工人阶级最先进的部分,因而是这个
阶级的“先锋队”。但列宁并无意于制造一批贵族。按照列宁关于
党的工作的想法,先锋队与群众是有区别的,却永远不应与它领导
的人民分开或者脱离。有两种做法可能使党的领导者失去群众,
按照共产党工作人员守则,这两种做法都是罪大恶极的。一种是
“冒进力,即在尚未说服群众跟着千之前,就先干起来,并走得很远;
或者是提倡某一种尽管本身是正确的,然而尚未通过宣传使公众
有所准备的方针。另一种是“落后”,即跟不上可能已被煽动起来
的群众的前进步伐。民主对于列宁来说,差不多就是在这两种错
误之间经过精确计算找出的中间道路。这并不是说一个民主的领
导者应该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因为这样做往往不是短视就是判
887
断错误。人民的需要只有在经过仔细分析出什么才能是引导他们
去干的时候才是重要的。在决定什么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好政策时,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武装起来的党总是正确的,或者在人力所及的
范围内总是最接近于正确的。因此,一个领导人并无须从他所领
导的人民追求的目的中学习什么,他要大力学会的是如何在不过
分使用强迫手段的情况下尽可能又快又远地推动人民前进,而强
制则只有适度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党的民主包括顺应不可避免的
趋势,主要靠宣传与谋略以达到目的,在有限的范围内实行强制,
以免过头而适得其反。列宁一直认为1917年他把土地交给农民
的政策是民主的。
列宁关于党的理论和他关于意识形态的观念是相当一致的。
列宁的党由于有三个主要特点而区别于其他的共产党。第一,认
为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具有无与伦比的知识和洞察力,以及
无与伦比的强有力的方法,即辩证法。认为辩证法是一门科学,但
它的力量远远超过通常被当作科学的力量。因为它要预报社会的
进步并成为导致进步的政策的指南。因此,它可以作出实质上是
道德的以至是宗教式的决定。马克思主义于是变成了共产党的教
旨,其纯洁性必须得到维护,必要时不惜采取强制措施。因此,党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教士的身分,它要求其成员服从其判断,个人的
需要必须完全服从组织的需要。第二,列宁的党在原则上是经过
仔细挑选具有严格纪律的优秀份子的队伍,它从未计划要成为一
个群众组织,靠说服与争取选票来扩大影响。它声称在才智与道
德两方面占有优势。才智上具有优势是由于它有精通党的独特科
学理论的行家;道德上具有优势是由于它的成员无私地献身于实
现它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命运,这也就是社会和民族的命运。它
的理想是一种彻底的献身,首先献身于革命,然后献身于新社会的
建立;革命打开了通往新社会之路。第三,列宁的党计划要建成一
888
个严密的中央集权组织,排除任何形式的联合制,地方自治或其他
组成单位的自治。它应是准军事的组织,普通成员必须遵守严格
的纪律与服从规贝Ⅱ,各级领导人则自上而下拴在一系列等级结构
之中。党的政策在未决定之前可以允许党员自由讨论,但一旦作
出决定贝Ⅱ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和执行。列宁把这种组织形式称之为
“民主集中制”。
列宁在从事其事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相信,他所发起的运动
其成功来自两个因素:一是靠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建立起来
的物质上的统一;一是靠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或信念建立起
来的思想上的统一。列宁就是在这两块基石上创建其革命事业
的,他从未怀疑过它们的功效。可以随便引用许多这类言论,但只
引下面的一段就足以说明问题。
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辱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无
产阶级既然被资产阶级世界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的竞争所分散,既
然被那种为资本的强迫劳动所压抑,既然经常被抛到赤贫、粗野和退化
。的“底层”,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
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统一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
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工人阶级的大军。①
列宁关于党组织的计划受到激烈的批评,来自其他马克思主
义者的责难也并不少,这是不难理解的。这个组织与西方任何一
个成功的马克思主义的党都截然不同。它可以为自己辩护说,在
沙皇俄国;任何非法的党只有这样才能应付紧急事变。但这不能
使它免遭批评,甚至是来自列宁派以外的俄国其他马克思主义者
的批评。因为这个计划中的非民主非自由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波兰马克思主义者罗莎t卢森堡说,列宁讲的“无产阶级纪律”其
①t进一步,退两步*(1叼4年版),《选集x第2卷,第466页。(中译文据《列宁选
拳’1972午人民出J薯社中辜錾,煞1卷,第510页。——译者)
889
实是由中央委员会施行的纪律,而不是那种“社会民主主义的自愿
的自我约束。。对列宁党的最严酷的批评是以预言的形式出自列
宁后来的伙伴而后又成为死对头的列昂?托洛茨基。
党的组织取代了党本身;中央委员会取代了党的组织;i面到头来独
裁者取代了中央委员会。D
歹Ⅱ宁起草的党组织的方案中所包括的组织原贝U一直延用垒
1917年该党夺取政权之时,直至今日共产党仍旧按照这些原则组
成。但是,1917年的党并不完全是按照1902年关于党组织的理
论建立的。列宁在世时的党电不同于斯大林时期的党。尽管一般
原贝Ⅱ已经确定,但几乎在每一条原则付诸实施时都引起意见分歧,
有时还发生激烈的争论。民主集中制的结果如何以及如何转变为
硬性的规定,将在后面的章节里加以论述。
列宁论辩证唯物主义
列宁关于党的著作以及他所写的一切,都清楚地表明他是一一
个实干家,一个精明而不过分拘泥细节的政治活动家,就象他为了
自己的目的一贯操纵其同盟者那样,他也任意摆布马克思主义。
列宁的性格中还有令人吃惊而又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辩证法的思
想令他着迷。他不仅从马克思那里而且从黑格尔那里学习,辩证
法的概念即来源于黑格尔的逻辑学。列宁的许多学习笔记中记满
了他学习辩证法的心得。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为思想与实际或知
①在一本小册子《我们的政治任务》(DⅣr Political Tasks)(1904年版)中对列
宁的恶毒攻击。这一攻击并非出于托洛茨基对民主的热忱,而是起因子对列宁在《火
星报》评论版上的行为而引起的争吵。实际上,托洛茨基关于党的组织的主张与列宁
的观点相差甚微。 参见艾萨克?多伊含尔著。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
(The Prophet Arme~Trotsky:1879~1921)(1957年版)第45页、第78页
以次。
890
与行的哲学奥秘而着迷;他相信辩证法是打开这个奥秘的钥匙。
这是他狂热地笃信马克思主义的根源,因为他从表面上理解马克
思论费尔巴哈的论纲,即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但重要的是改造
世界。列宁在他的笔记本上写道:辩证法是“关于事物问普遍、全
面、活生生的联系的思想,以及这种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力①
这里“事物”这个词正如列宁平常说到它时一样,他脑子里想的是
社会进程中发生的事件,在这里每件事似乎都直接或问接与过去
和将来有关,又与所有其它事件处于一种对立与联系两种力量的
无限复杂的纠结之中。但是他相信总有一个主要的关系或者说主
要症结,这个症结一经打开,整个纠结就会解开。思维以某种神秘
的方法复制万物万事——“反映”是列宁惯用的比喻,先分析,找出
症结,然后把各个部分按照新的方式重新组合。思维本身仅仅是一
系列抽象、“映象”和“图象”,而在“现实生活”中种种抽象概念以某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