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朱可夫

_7 杰弗里•罗伯茨(英)
过了一会儿,科涅夫给朱可夫打来电话。
朱可夫说:"最高统帅命令任命你代替铁木辛哥为西北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被派往南方战线。"
科涅夫表示感谢。他说:"明天早晨我就动身去新的岗位。"
第二天早晨,朱可夫乘车向莫斯科进发。战争使道路遭到严重破坏,吉普车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颠簸摇晃,朱可夫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疲劳极了。
当天夜里朱可夫赶到了莫斯科。斯大林要求他马上参加一个会议,讨论有关冶金和电力燃料问题,以及飞机和坦克制造厂的问题。
会议在最高统帅办公室里召开,除了政治局委员外,各部领导人、设计师和许多大工厂的厂长都在座。会议反映出苏联在工业方面形势仍然十分紧张,美国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向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借贷或出租武器、弹药、战略原料、粮食和其他物资的法规——编者许诺的援助没有及时到达。
散会时已经是夜间3点多钟了。斯大林走到朱可夫跟前问:
"你吃过晚饭了吗?"
"没有。"
"那和我一起走,顺便谈谈哈尔科夫地域的情况。"看上去斯大林也显得很疲倦。
从总参谋部送来的情报说明,哈尔科夫的态势严重恶化了。德军从波尔塔瓦和克拉斯诺格勒地区同时转入进攻。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在德军冲击下,只得将前突出部的坦克第3集团军和第69集团军的部队向后撤。而戈利科夫上将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当时却没有后撤。
斯大林问:"为什么总参谋部不提醒他们?"
参谋回答:"我们建议过。"
"总参谋部应干预对方面军的指挥。"斯大林思考了一下,转过头来对朱可夫说:"天亮后你必须到前线去。"说到这儿,斯大林立即起身给沃罗涅日方面军军事委员赫鲁晓夫打了电话。在电话上,斯大林严厉斥责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没有采取措施对付敌人的反突击。放下话筒,斯大林脸上的怒气似乎消失了不少,他面对朱可夫指指桌子说:
"总得把晚饭吃完呀。"
晚饭吃过已经是早晨5点钟了。朱可夫马上着手出发前的准备。早晨7点,朱可夫已经在飞往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飞机舱里睡着了。
1943年的苏德战场态势已经发生了转折。这时苏军作战部队达到660万人,火炮105万门,坦克1万多辆,作战飞机103万多架。随着军工生产的大发展,苏军部队的装备还会继续加强。在此期间,德军及其盟国约有550万人,火炮54万门,坦克5850辆,作战飞机3000架。总之,1943年苏军作战能力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已经超过德军。
为了夺回已经失去的战略主动权,德国统帅部拟定了"堡垒"进攻计划。计划的主要意图是,在库尔斯克地区歼灭苏军主力,创造一个"德国的斯大林格勒",进而攻占顿河、伏尔加河流域,最后夺取莫斯科,完成1942年的未竟之业。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粉碎"堡垒"…
1943年4月15日,希特勒发布了一项绝密命令。命令说:"我决定,一旦气候条件允许就实施'堡垒'进攻计划,这是今年的第一次进攻。这次进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次进攻应迅速完成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进攻应使我们掌握今年春夏两季的主动权。与此有关的一切准备措施,必须最慎重、最坚决地实施。在主要突击方向,应当使用精锐的兵团、良好的武器、有才干的指挥员和大量的弹药。每个指挥员、每个士兵必须深刻理解这次进攻的决定性意义。库尔斯克地区的胜利应该成为照耀全世界的火炬。"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从4月到7月初,希特勒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南、北两侧集结了50个战斗力最强的师,总兵力达到了90万人,投入了27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同时还配备了2000多架作战飞机,几乎占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全部战斗机的69%。在这次战役中,德军还装备了最新式的"虎式"和"豹式"坦克以及"斐迪南式"重型强击火炮。在兵力部署上,希特勒将90万大军投入到总共只有100多公里的狭窄地段上。希特勒在命令中指出:"以一个突击集团军的兵力从别尔哥罗德地域、以另一个突击集团军的兵力从奥廖尔以南地域实施坚决而迅速的集中突击,以集中进攻的方式合围处于库尔斯克地域的敌军并将其消灭。"
朱可夫遵照最高统帅的指令来到沃罗涅日方面军。他与司令员瓦杜丁上将一起几乎走遍了方面军的所有部队。当他把敌我双方的情况作了详细的比较之后,他预感到需要准备一套库尔斯克会战计划的预先方案。
4月28日,朱可夫向斯大林作了较全面的报告,其中说:"根据当前敌人在我中央、沃罗涅日和西南方面军当面的部署情况,我认为敌人将对这三个方面军实施主要的进攻战役,以便粉碎该方向上的我军,获得沿最近的道路迂回莫斯科的机动自由。""看来,敌人在第一阶段最大限度地集中其兵力后(其中包括13-15个坦克师),将在大量航空兵支援下,以其奥廖尔-克罗梅集团从东北迂回库尔斯克,以其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集团从东南迂回库尔斯克。"朱可夫在报告中预计了战役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发展态势之后认为:"我军为了先敌行动而于最近即转入进攻是不妥当的。最好等到我方在防御中消耗疲惫了敌人并打掉了敌人的坦克后,再投入精锐预备队,转入全面进攻,以彻底粉碎敌人的主要集团。"
朱可夫报告的晚些时候,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将军和军事委员会赫鲁晓夫向最高统帅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建议最高统帅先发制人,对德军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集团实施突击。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都向斯大林表示不赞同这项建议。但是斯大林却犹豫不决。究竟是以防御消耗敌人,还是主动先敌突击?斯大林在左右权衡。斯大林难以断下决心的原因是,如果采取防御手段,会不会出现在1941年和1942年所多次发生的情况,即苏军经受不住德军的突击,反而更加被动挨打;但是,他也不相信凭现有的力量主动进攻能够粉碎前面强大的敌人。
经过多次讨论,斯大林决定,以纵深梯次防御的各种火力、航空兵的猛烈突击及战役和战略预备队的反突击迎击德军进攻,消耗和疲惫进攻之敌。然后在别尔哥德-哈尔科夫方向及奥廖尔方向上发动猛烈反攻以彻底粉碎敌人,随后即在所有最重要方向上发动深远的进攻战役。
苏最高统帅部打算,粉碎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敌人后,解放顿巴斯和整个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地区,肃清塔曼半岛上的敌登陆场,解放白俄罗斯东部地域,并为把德军完全逐出苏联国土创造最后的条件。
在德军方面,希特勒决定把原计划5月上旬实施的"堡垒"进攻战役推迟到6月。他预计到那时"虎式"和"豹式"新型坦克将装备到各个装甲师。可是,事实上当新型坦克运到时,战役开始时间已经推迟到7月初了。这样,本来可以趁苏军尚未从冬季战役的损失中得以恢复便向其发动突击的大好时机又一次从希特勒的手指间滑过去了。
根据朱可夫的建议,最高统帅部开始迅速集结部队,以便阻挡德军的进攻。苏军在库尔斯克战线设置了巩固的纵深防线,仅承担苏军主要突击任务的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兵力就达到1336万人、3444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9100门火炮和2900架飞机。在各方面军,工程构筑的纵深达250-300公里。斯大林还决定将强大的最高统帅部战略预备队——草原方面军调到库尔斯克以东地域。
从5月到6月,苏军所有的部队都为这次即将来临的大规模战役紧张地准备着。
6月30日,斯大林给朱可夫打来电话,指定他留在关键的奥廖尔方向上,负责协调中央、布良斯克和西方方面军的行动。与此同时,华西列夫斯基则被派到沃罗涅日方面军去了。
7月4日夜间,朱可夫接到消息:从被俘德军人员中证实进攻开始的时间是7月5日凌晨3点。
中央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问朱可夫:
"我们怎么办?是先报告最高统帅部,还是立即下达实施反准备命令?"
朱可夫当即坚决地回答:"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们不要耽误时间了。你按方面军和最高统帅部的计划下命令吧,我现在就给最高统帅打电话,报告我们接到的情报及采取的决定。"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粉碎"堡垒"…
斯大林接到朱可夫的报告后对他们采取的行动表示赞同,他说:"我在最高统帅部中等候事态的发展,你要不断地向我报告情况。"
通话的时间并不长,但朱可夫已觉察到斯大林有些紧张。其实朱可夫也是一样,虽然苏军为这次战役作了充分准备,有强大的力量对付德军的进攻,但是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即将开始之时,他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紧张心情。已经是深夜了,司令部里所有人员都已各就各位,电话铃声不停地从四面响起,各方面的指挥员都站在地图旁边。
2点20分,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先发制人,在德军发起进攻之前,下达了反准备的命令。顷刻间,万炮齐鸣,震天动地,重炮的轰击声,炸弹、M-31火箭弹、"喀秋莎"连珠似的爆炸声,飞机不停的轰鸣声汇成了惊心动魄的"交响乐"。
朱可夫此时坐在方面军的司令部里,心情反而觉得平静了许多。听到房子外面疾风骤雨般的射击,他不知为什么,却想象起突然遭到这番重炮袭击的德军阵地上的可怕情景:丧魂失魄的德军官兵拼命想找个什么小坑、小沟、堑壕,或者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缝隙,来躲避一下炮弹的轰炸……
正在这时,斯大林给他打来电话。
"怎么样?开始了吗?"
"开始了。"
"敌人如何动作?"
"敌人个别炮兵连企图回击,但很快就沉默了。"
"好吧,我一会儿再给你打电话。"
苏军反准备炮火袭击的效果究竟怎样,当时难以估计。但是德军在5点30分发起的进攻组织得不好,德军没有做到在所有的地段同时进行,这说明德军已经遭到严重打击了。
事实上,朱可夫后来才了解到,那一次炮兵火力反准备开始得过早了。当时德军士兵还躺在掩体里、深沟里或者掩蔽部里,坦克部队尚隐蔽在待机地域。反准备火力如果稍晚30~40分钟再开始,效果会更好。另外,在反准备之前,苏军没有准确地查明德军在出发地位上的集中地点。因此,苏军反准备的炮火很多是进行面积射击,而不是对准具体目标射击。这就使得德军避免了大量的伤亡。
7月5日一天,德军进行了5次猛烈冲击,企图突入苏军防御,但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德军看来,好像没有什么力量能把苏军官兵推离原地。苏军几乎在所有地段上都固守着自己的阵地。只是到傍晚,德军掷弹兵和步兵在突击炮兵和工兵的支援下,才好不容易向苏军防御前沿突破了3~6公里。
在7月6日以后的几天里,战斗打得十分艰苦。虽然德军不惜以重大伤亡为代价,连续不断地发起冲击,但是都在苏军坚强的防御面前失败了。
7月9日拂晓,斯大林向中央方面军指挥所打来电话,朱可夫向斯大林汇报了前线情况后,斯大林问:
"按照计划规定,现在是不是该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左翼行动的时候了?"
"是的。"朱可夫回答说,"这里,在中央方面军地段,敌人已经没有突破我军防御的力量了。为了不让敌人有时间组织防御,应该让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全部兵力和西方方面军的左翼迅速转入进攻,否则中央方面军就不能顺利地实施反攻。"
"我同意。你到波波夫那里去,让布良斯克方面军开始行动。"接着斯大林又问:"布良斯克方面军什么时候能发起进攻?"
"12日。"
"同意。"
7月12日,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的加强近卫第11集团军转入进攻。虽然德军的防御是纵深梯次配置,工事十分完备坚固,德军抵抗也很顽强,但是苏军还是突破了德军防御并开始向奥廖尔总方向推进。
果然不出朱可夫所料,这一招儿使德军在奥廖尔地域乱了阵脚,急急忙忙从苏中央方面军当面的德军集团中抽调部队来抵挡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这时,苏中央方面军抓住时机,毫不迟疑地从正面转入反攻。就这样,在奥廖尔地域,希特勒经过长期准备的总攻彻底垮台了。德军从中又一次尝到了惨重失败的苦果。
苏德两军在奥廖尔地域拼死厮杀的同时,在库尔斯克南线的别尔哥罗德地域,德军发动了更加猛烈的向心突击。7月6日,奥博扬方向发生了极其激烈的战斗。交战双方同时投入数百架飞机、坦克和自行火炮。仅7月6日这一天,德军就在这里损失了200多辆坦克、数万名士兵和近100架作战飞机。但是德军仍然没有打破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防御。从7月7日到7月12日,德军不顾任何代价,出动数以千计的飞机、坦克,三番五次向苏军阵地冲击,天空和地面隆隆作响,不绝于耳。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苏德双方军队都决心压倒对方,争夺战场主动权。
7月12日,斯大林命令朱可夫立即从布良斯克方面军指挥所飞往沃罗涅日方面军地段,负责协调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的行动。
第二天,朱可夫来到沃罗涅日方面军指挥所。在那里他见到了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草原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经过短暂的讨论,他们一致决定,要更加有力地继续进行反突击,紧跟退却的德军之后夺取在别尔哥罗德地域失掉的防御阵地。然后,经过短时间准备,再将两个方面军的全部兵力投入决定性的反攻。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粉碎"堡垒"…
方面军的所有地段都进行着激烈的血战,几百辆坦克在阵地上燃烧,战场上空烟尘滚滚。别尔哥罗德方向上已经到了交战的转折时刻,德军由于疲惫不堪并对胜利丧失了信心,逐渐转入防御行动。7月16日,德军完全停止了冲击并开始向别尔哥罗德撤退部队。苏军乘胜追击,在7月23日,沃罗涅日和草原方面军已逼近到德军的防御前沿。8月3日,两个方面军密切配合,发动了强大攻势,于8月5日解放了别尔哥罗德。与此同时,在北线,苏三个方面军发起反攻后,于同一天解放了被德军占领两年之久的另一个重要城市——奥廖尔。为了庆贺苏军解放这两个重要城市的胜利,在斯大林的提议下,8月5日24点,在首都莫斯科120门大炮齐鸣12响,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以来第一次响起的祝捷礼炮。前线官兵和莫斯科人一样,斗志昂扬,脸上带着胜利的欢笑,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了信心。一位评论家说:俄国首次鸣放祝捷礼炮,决不是灵机一动的决定。因为俄国统帅部懂得,俄国打赢了库尔斯克会战,它实际上就打赢了这场战争。
之后,草原方面军继续南下,经过多次激战,逼近到哈尔科夫地域。德军为避免部队陷入合围,8月22日开始从哈尔科夫撤退,8月23日,草原方面军进入了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至此,苏联卫国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会战以苏军的胜利而结束了。在50天的鏖战中,德军总计损失50多万人、1500辆坦克(其中有大批"虎式"和"豹式"坦克)、3000门火炮和3700多架飞机。库尔斯克战役不同于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次反攻战役是一次预先计划好并得到充分保障的深远突击。就苏军而言,参加这次战役的兵力比以往任何一次大规模反攻战役的兵力都多。例如,莫斯科战役苏军只有17个兵力很少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参加,没有坦克兵团;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有1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和几个机械化军参加。而参加库尔斯克战役的有22个强大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5个坦克集团军、6个空军集团军及大量远程航空兵部队。
库尔斯克战役粉碎了希特勒在军事和政治上寄予很大希望的德军主要集团,使他企图从斯大林手中夺取战略主动权的计划彻底失败了。军事上的失败和惨重伤亡再一次激怒了希特勒,于是他又采取一贯的办法,即不是从战略、政治和物质的因素上找原因,而是把这次失败的全部责任推到元帅和将军们的头上,一大批显赫人物被革职和处罚,又一批新人被换了上来。
很有意味的是,就在希特勒对将帅大罢大免的同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为苏军"卓越而果敢地指挥作战和胜利抗击德国侵略者"的将领们授勋:授予朱可夫元帅苏沃洛夫一级勋章;授予科涅夫大将库图佐夫一级勋章;授予布尔加宁中将红旗勋章。
然而,荣誉和奖赏并没有使朱可夫洋洋自得,因为他知道,他的唯一使命和责任是使苏联人民早日结束这场邪恶的战争。
8月25日,朱可夫被召回最高统帅部,讨论苏军在更广阔的战线上展开全面进攻的计划。
早在库尔斯克战役处于高潮时,希特勒曾召见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告诉他们说,盟军已于7月13日在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登陆,而且意大利人打得很糟。由于盟军可能在别的地方——巴尔干各国和下意大利登陆,情况将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必须中止"堡垒"战役。
但是,想要中止"堡垒"战役谈何容易!事到如今,战争的发展进程已经不能由希特勒随心所欲地摆布了。正如德军将领梅伦廷所描述的那样:"我们现在的处境,就像一个人揪住了一只狼的两只耳朵,怎么敢撒手放开它!"
苏军总参谋部认为,从各种情报来看,英国和美国还不打算在欧洲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英美军队在意大利南部登陆,虽然使希特勒当局增加了点顾虑,但并没有引起德军在各个战略方向上兵力部署的重大变化。德国在东线战场上已无力实施任何大规模的进攻了,但是还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积极的防御行动。苏军总参谋部拟制的作战计划原则是:在西方和西南方向上的所有方面军地带内展开进攻,以便进到白俄罗斯东部地域和第聂伯河,夺取第聂伯河上的登陆场,保障解放右岸乌克兰战役的实施。
朱可夫从总参谋部了解到,斯大林坚决要求毫不迟延地发展进攻,以便不让敌人在通往第聂伯河的接近地上组织防御。对此,朱可夫表示赞同。但是他却不同意进攻战役所采取的形式,即从北方的大卢基到南方的黑海各个方面军都展开正面突击。
总参谋部说明,这是最高统帅的指示,要求用正面突击尽快赶走敌人。
但是朱可夫认为,如果某些兵力部署变更一下,有可能分割并合围敌军相当大的集团,特别是顿巴斯的德军南方集团。这样会有利于尔后战争的进行。
几天后,朱可夫得知斯大林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朱可夫没有再争执,因为他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斯大林不会对大规模合围德军抱有足够信心。最后,斯大林明确要求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尽快前进到第聂伯河。并且指示朱可夫研究一下,可以给这两个方面军调拨哪些物资器材。当天晚上朱可夫即上呈了一份计划。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粉碎"堡垒"…
斯大林长时间查看了该计划所列的现有兵力兵器表,然后,和往常一样,拿起蓝铅笔把所有数字几乎削减了30~40%。
他边划边说:"剩下的,等两个方面军接近第聂伯河时,最高统帅部就拨给。"
当天,朱可夫飞往方面军战斗行动地域。9月6日,苏最高统帅部发来指令,由朱可夫协调行动的两个方面军受领的任务是,继续进攻,前进到第聂伯河中游并在该处夺取登陆场。其中瓦杜丁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应从北部向普里卢基——基辅方向突击;科涅夫指挥的草原方面军应从南部向波尔塔瓦——克列缅楚格方向突击。
由于几天来连续作战奔袭,两个方面军的部队都感到十分疲乏,后勤供需也出现了间断。但是尽管如此,从士兵到元帅,大家的士气都特别高涨,他们热切盼望能早一天把德军从祖国的土地上赶走,尽快把乌克兰人民从苦难中解放出来。
在朱可夫负责下,两个方面军很快开始了进攻。起初,德军的抵抗十分顽强,苏军进展缓慢。但是到了9月中旬以后,德军消耗了大量兵力,而苏军又增加了新的预备队。德军渐渐支撑不住了,开始向第聂伯河退却。苏军紧追不舍,目的是在行进间夺取第聂伯河登陆场,为下一步强渡这个最大的江河障碍作准备。
在苏军强渡第聂伯河战役发起前,德军统帅希特勒亲自来到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他向部队提出了坚决的要求:要为第聂伯河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第聂伯河。因为希特勒十分清楚,第聂伯河一旦失守,乌克兰就保不住了,德军在南方的战线就会崩溃,就会失去克里木,苏军就会很快打到国境线上。那样,整个轴心国的阵营就会动摇。
当然,夺取第聂伯河西岸的战略意义,对苏军统帅部来说,同样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渡河士气,苏军最高统帅部于1943年9月9日发布命令,规定各级首长,对于强渡杰斯纳河的,授予苏沃洛夫勋章;强渡第聂伯河的,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同时,军事委员会、政治机关和各级首长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战前政治教育工作,让参战的全体官兵都明白强渡第聂伯河、杰斯纳河以及解放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意义。
由于苏军准备充分,士气高昂,在强渡第聂伯河时,部队表现了最大的一往无前精神。为了不失战机,一些部队甚至在行进间强渡过河。他们不等舟桥和大型渡河器材到达,就用木排、渔船、小艇等就便器材,千方百计横渡过岸。本来就已十分虚弱的德军眼睁睁地看着敌方蜂拥而至的渡河大军而一筹莫展。到9月底,苏军在宽达700公里的地段上完成了强渡第聂伯河的任务。这次渡河作战苏军中大约有2500名士兵、军士、军官和将军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1943年10月20日,沃罗涅日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1方面军,草原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2方面军。当苏军两个强大的方面军全部渡过第聂伯河后,其进攻更加锐利,势如破竹。11月6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攻克乌克兰首都基辅,而后乌克兰大小城市一个接一个被苏军收复。到了12月初,苏联中部和南部的德军被击退了200多英里。尔后苏德双方都暂停了下来,准备迎接严酷的冬季战役。
12月中旬,朱可夫奉命回到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要与他就1943年的总结和近期的战争前景交换意见。
朱可夫看上去憔悴了许多。因为他从4月份起几乎不停地在战场上奔波着,忽而天上,忽而地下。几个月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情况复杂,胜利和失败常常交织出现,令他精神高度紧张,加上长时期睡眠不足,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几乎到了极限。当朱可夫忽然迈进宁静的克里姆林宫,听不见飞机的轰鸣,炮弹的爆炸时,他差一点儿被浑身的疲劳感击倒在地。他很难得地利用在最高统帅部的几天里恢复和松弛了一下自己的体力和神经。
经过几天的全面总结和局势分析之后,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在1943年冬和1944年初展开北由列宁格勒南到克里木的大范围进攻。其中包括:在西南方向,解放右乌克兰和克里木;在西方方向上,尽可能多地解放白俄罗斯领土;在西北方向,应挺进到波罗的海沿岸各共和国的边界上;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把敌人赶出列宁格勒州。
为了集中优势兵力,苏军最高统帅部计划在1943年冬和1944年初,把主要兵力和武器集中在乌克兰第1、2、3、4方面军,从而在短期内粉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至于北方、西北和西方方向上的各方面军,则给予比较有限的兵力。
朱可夫在最高统帅部工作的几天里,曾被斯大林多次请到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宿舍里吃饭。这对朱可夫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与斯大林交换意见的好机会。有一次在斯大林家里,朱可夫试着又提出关于实施合围战役的问题。斯大林说:
"现在我们更强大了,我军更有经验了。我们不仅能够,而且应该实施合围战役。"
在研究和确定了各方面军的任务后,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又要分头出发到各自负责的方面军去了。朱可夫负责协调乌克兰第1和第2方面军行动,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乌克兰第3和第4方面军行动。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粉碎"堡垒"…
朱可夫首先奔赴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部。到达后他先走进瓦杜丁司令员的办公室。这是一座农舍,屋里烧得很热,瓦杜丁披着一件大衣正在工作。朱可夫一看就知道,瓦杜丁的身体不大舒服。朱可夫很钦佩这位司令员,他是一位优秀的参谋人才,也是一位十分博学多才的军事首长。他具有非常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思想的能力。他还有一手罕见的优美而整齐的书法,大部分重要的命令、指令和呈送最高统帅部的报告,都是他亲自写的。朱可夫进去的时候,正好碰上他在亲自拟草进攻指令。
朱可夫极简要地介绍了几句最高统帅部的进攻决定并听取了瓦杜丁对方面军作战计划的修改意见后,劝他一定吃点药躺下休息,否则发起进攻后,体力和精力都会吃不消的。
瓦杜丁点点头,喝了一杯浓茶,服了2片阿斯匹林,就到自己卧室里去了。
朱可夫同参谋长博戈柳博夫来到司令部作战处。还不到10分钟,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瓦杜丁打来电话,要参谋长到他那里去。朱可夫决定一同前往。一进门,看见瓦杜丁又在那里标示进攻图。
"我们不是说好了你休息嘛!怎么又干起来了?"
瓦杜丁回答:"我想给最高统帅部写个关于进攻准备情况的报告。"
朱可夫一边强迫他离开办公室,一边说:"这些事都是参谋长的直接职责,让参谋长完成就行了。"朱可夫知道,瓦杜丁是一位对什么事情都放心不下的人。凡是委托给他的事情,他总是有很高的责任感。
1943年12月底到1944年1月初,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第2方面军先后实施了新的战役,苏军继续向前推进达200多公里,全部解放了基辅州、日托米尔州、基洛夫格勒等很多地区。
1944年1月,德军在乌克兰第1和第2方面军翼侧的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地域布署了一个相当强大的集团。这个集团由威廉·施滕麦尔曼将军指挥,共有9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由于德军占据着一块约80英里宽的突出部,因此严重制约了苏军两个方面军向西的发展。
1月11日,朱可夫向斯大林提出了采取分割、合围歼灭这一地区敌人的计划。斯大林批准了这一计划,同时又加强了两个方面军的力量。苏军参加这一战役的乌克兰第1、第2方面军总共有27个步兵师、4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和1个骑兵军。苏军与德军在兵力对比方面,苏军的步兵人数超过德军70%,火炮和迫击炮数量超过14倍,坦克和自行火炮超过16倍。力量对比显然苏军占有优势。
1月24日,乌克兰第2方面军从基洛夫格勒以北首先发起进攻,向西突击。第2天乌克兰第1方面军从白教堂发动攻势向东南推进。1月28日,两个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到2月3日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的德军全部被包围起来了。
德军统帅部为了挽救陷入重围的部队,急忙从西部地区抽调了8个坦克师和7个步兵师前来解围。在里济诺地域,德军入了苏军防御,由此德军统帅部相信这次突破肯定会成功。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官胡贝将军在无线电台向被围德军慷慨许诺说:"我来救你们,你们可以像依靠石头墙一样依靠我。你们将从合围中被解救出来。目前你们应坚持住。"
但是,胡贝显然是轻敌了,他没有料到站在他面前的苏军比之过去强大得多,他的进攻不仅没有什么进展,反而一部分部队还被击退到原出发地域。指望德军救援部队挽回败局看来已经没有希望了。
2月8日,朱可夫向被围德军司令官施滕麦尔曼将军发出最后通牒。通牒提出:"一切伤病人员将给以治疗。对全体投降的军官、军士和士兵将立即供应食物。你方书面答复应于莫斯科时间1944年2月9日上午11时亲派代表乘坐轻型汽车,悬挂白旗,从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出发,经斯捷布列夫送到希罗夫卡。你方代表由我方全权接待,地点在希罗夫卡东郊地域,时间是莫斯科时间1944年2月9日上午11时。如果你方拒绝接受我方建议,仍不放下武器,红军陆、空军将开始行动,歼灭被围的你方军队,一切后果将由你们承担。"
2月9日12点,施滕麦尔曼将军拒绝了苏军的最后通牒,决心孤注一掷,作最后的一次拼杀。2月11日,在合围的对内正面和对外正面上,德军发起了猛烈冲击。到了夜间,德军包围圈内外的部队仅相隔12公里了。但是此时,德军已精疲力尽,再也没有一点点力量了。
12日早晨,朱可夫患了流感,发起高烧。他被安置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忽然觉得有人使劲推他。
"出什么事了?"朱可夫问。
"斯大林同志来电话了。"
朱可夫赶紧跳下床,拿起听筒。
斯大林说:"我得到报告,在瓦杜丁那里,敌人夜间已经突入到希尔基和新布达。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
"请你核实一下并报告我。"
朱可夫立即给瓦杜丁打电话,了解到德军企图利用暴风雪突围,已前进了二三公里,占领了希尔基,但继续前进受阻。
朱可夫和瓦杜丁商定了补救措施,然后向斯大林报告了解到的实际情况。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粉碎"堡垒"…
斯大林说:"科涅夫建议,担任消灭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地域包围圈内敌集群任务的部队由他指挥,在对外正面上的部队则由瓦杜丁集中指挥。"
朱可夫回答:"彻底歼灭被围敌军,只是三四天的事。变更对集团军的指挥,可能会延长战役进程。"
斯大林显然没有听进朱可夫的意见,接着说:"让瓦杜丁亲自负责第13和60集团军在罗夫诺、卢茨克、杜布诺地域的战役。你负责不让对外正面上的敌突击集群突破利扬卡地域。好了。"说完,斯大林就把电话挂了。
过了两个小时,朱可夫接到了最高统帅部关于上述内容的指令。
瓦杜丁是个很容易动感情的人。一接到指令,他立刻给朱可夫打来电话。他以为这种变动是朱可夫的意见,所以他委屈地说:
"元帅同志,别人不了解,还没什么。而你应该是知道的,我接连有好几个昼夜没有合眼,竭尽全力来实施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为什么到这个时候要免我的职?为什么不让我把这个战役进行到底?我也是热爱自己方面军荣誉的,也希望在首都莫斯科能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战士们鸣放礼炮。"
朱可夫冷静地回答说:"瓦杜丁同志,这是最高统帅的命令,我和你都是战士,让我们无保留地执行命令吧。"
瓦杜丁立即回答:"是,一定执行命令。"然后就再也没说什么了。
2月14日,合围圈越缩越紧。被围德军已经明白,援军是不会来了。特别是当一些将军们乘飞机逃跑后,部队中的绝望情绪更加强烈了。2月16日夜间,突然下起了暴风雪,能见度极低。德军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开始突围。苏军趁势进行分割歼灭。到2月17日,除少部分坦克和装载将军、军官和党卫军的装甲车得以突围外,被包围的德军基本上被歼和被俘。
据苏联方面统计,这次战役共击毙德军55000人,俘虏18200人;而德国方面则声称,被合围的5万军队中,有35万人被曼施坦因救出。但是不管谁统计的准确,战役的结局肯定是朱可夫和苏联红军胜利了。
2月18日,莫斯科为乌克兰第2方面军部队鸣放了礼炮。而对乌克兰第1方面军却一字未提。
朱可夫认为,合围并歼灭敌军集团的胜利,既取决于对内正面上的行动,也取决于对外正面上的行动。由瓦杜丁指挥的对外正面和由科涅夫指挥的对内正面,仗打得都很出色。
"这是最高统帅不可原谅的错误。"朱可夫这样想。
由于各个乌克兰方面军部队的胜利行动,到1944年2月底,已为苏军接下来解放右岸乌克兰地区创造了有利的局面。
德军统帅部认为,乌克兰正值春季道路泥泞时节,这会给苏军运送弹药、燃料和给养造成特别大的困难。因此德军有足够的时间变更兵力部署和巩固防御。事实上,苏军正是利用了德军这种错误的推算,准备向对方实施毁灭性的突然攻击。
2月28日,朱可夫找到了瓦杜丁,再次讨论了当前的战役问题。两个小时后,瓦杜丁说:
"我想到第60和13集团军去,检查一下那里与航空兵的协同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还要再看看战役前的后勤保障准备情况。"
朱可夫建议瓦杜丁派副司令员去,而他本人则应该审查一下各集团军司令员的决心。但是瓦杜丁坚持要自己去。他说:"我很久没去过60和13集团军了。"朱可夫不好再坚持,只得同意了。
但是朱可夫没有想到,瓦杜丁将军却因此发生了不幸。
2月29日下午,瓦杜丁大将及方面军军事委员克赖纽科夫少将在8名警卫人员陪同下,离开第13集团军司令部驱车前往第60集团军。
大约在下午7点40分,瓦杜丁及其随行人员在沿途一个村庄的后面,看到约300人左右的一群人,同时还听到在这群人中响起了零落的枪声。
瓦杜丁命令把汽车停下,查明情况。正说着,突然从一家农舍的窗户里扫来一排子弹,原来他们遭到了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的伏击。
瓦杜丁和警卫人员跳下汽车,但是此时瓦杜丁的腿部却负了伤。
一辆汽车迅速掉过头来,3名战士把瓦杜丁抬到车上,连同克赖纽科夫和所带文件,向罗夫诺方向疾驰。
瓦杜丁负伤的部位在膝盖以上,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包扎,他流了很多血。
瓦杜丁被送到了野战医院,然后又转到基辅。
当朱可夫得到这意外消息后,他一方面给方面军卫生勤务主任作救护指示,一方面又立即向斯大林报告发生的事故情况。同时,斯大林当即批准了朱可夫的请求,即暂时由他担任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指挥。
莫斯科将最好的医生派往基辅,但是已没有挽救的希望了。4月15日,瓦杜丁大将牺牲了。4月17日,他被安葬在基辅。同时,莫斯科鸣放了20响礼炮,哀悼这位祖国忠实的儿子和有才能的统帅。
3月1日,苏最高统帅部正式任命朱可夫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对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协调指挥,由最高统帅部负责。
3月4日,朱可夫亲临战场指挥。在这位威震全军的著名元帅鼓舞下,乌克兰第1方面军穿越几乎无法通行的田野发起了切尔诺夫策攻势。他们在一条大约110英里长的正面上突破了德军的坚固防线,两天之内向前挺进了15~30英里。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粉碎"堡垒"…
3月5日,斯大林命令在莫斯科用224门大炮齐射20响,向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部队致敬。
3月7日,朱可夫部队又乘胜跋涉泥泞地带,夺取了捷尔诺波尔、普罗斯库罗夫一线,切断了利沃夫-敖德萨主要铁路干线。
德军统帅部感到十分恐慌,迅速抽调了15个师集中对付乌克兰第1方面军。经过8昼夜的较量,3月21日,朱可夫粉碎了德军的抵抗,继续向南推进。3月24日,朱可夫部队占领了切尔特科夫城,并抵进到德涅斯特河。3月29日,朱可夫部队彻底解放了切尔诺夫策市。3月底又使包括23个师在内的德军集团陷入合围。
朱可夫带领乌克兰第1方面军如此风卷残云般地神速挺进,致使苏联新闻局都无法及时准确地报道。如3月27日,只好笼统报道说:"解放了240个地方。"每当攻占了较大的、比较重要的地方,莫斯科在傍晚都要鸣放12响到20响礼炮。
4月5日,苏联《消息报》宣布:"苏联元帅朱可夫同志所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辉煌战绩,已使红军进抵到喀尔巴阡山山麓,把德军的战线截成两段,并使敌人失去了主要交通线。"《消息报》在概括朱可夫的部队取得的胜利时说:"发起攻势不到一个月,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部队就击溃了德军28个师和5个师级集群以及1个罗马尼亚师。"使德军损失了20万官兵、218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600多门火炮。苏联新闻局4月3日发布的一项特别公报说:"朱可夫指挥的28天作战,解放了16173平方英里的苏联领土、3个乌克兰区中心城市,以及57个城镇。"
朱可夫再次显示了高超的指挥才能,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因为他的卓越功绩,使他又荣膺了第1号胜利勋章。胜利勋章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3年设立的。主要奖赏给"卓越地领导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并打败德国法西斯军队,取得辉煌胜利"的人。从设立这一勋章以来,能得到这一荣誉的只有出类拔萃的少数几个人。其中斯大林、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三人曾两次荣获胜利勋章;戈沃罗夫、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托尔布欣、铁木辛哥、马林诺夫斯基、麦列茨科夫和安东诺夫各获得一枚胜利勋章。而朱可夫则是获得这一荣誉勋章的第一人。
但是朱可夫在前一段的指挥中,也并非无懈可击。一些人认为,朱可夫在3月最后几天对攻势作战处置不当。他没有及时调整兵力,加强担负合围德军任务的部队,他的侦察工作搞得不好,抵抗德军空中打击也不成功,他的指挥所脱离了部队。正是这些失误,使本已被合围的德军有10个师的兵力得以突围逃脱。
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由于这10个德军师得以突围成功,导致了德国统帅部里希特勒同冯·曼施坦因元帅之间的一场危机。起因是在德军突围前,希特勒不许被围德军突围,要他们拼死据守。但是曼施坦因飞到希特勒的别墅,扬言如果不允许被围德军突围,他就即刻提出辞职。希特勒只好收回成命,批准了曼施坦因的突围计划。然而一周之后,即在突围之前,曼施坦因被解除了职务。
朱可夫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部队继续向前推进,在喀尔巴阡山山麓击败了德军,并前进到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边境。为了庆祝这一胜利,4月8日在莫斯科,324门大炮齐鸣24响,再一次向乌克兰第1方面军致敬。4月15日,朱可夫的部队又乘胜夺取了重要城镇塔尔诺波尔。当晚,莫斯科人又听到了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向乌克兰第1方面军致敬的礼炮声。
4月22日,朱可夫奉命回最高统帅部,讨论1944年夏秋季战局。
朱可夫先来到总参谋部给斯大林打电话。接电话的是斯大林的秘书波斯克列贝舍夫。他建议朱可夫休息一下。
他说:"只要斯大林同志有空,我就给你打电话。"
这个建议对朱可夫来说无疑是求之不得的,因为他现在的第一需要就是睡觉。
傍晚,朱可夫被叫到斯大林办公室,许多军事领导人都已经在那里了。
斯大林微笑着向他问好后问道:
"去过什韦尔尼克那里了吗?"
"没有去。"朱可夫答。
"应该去领胜利勋章。"
朱可夫谦虚地向斯大林表示了谢意。
"从哪儿开始?"斯大林问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
接着安东诺夫、空军司令员诺维科夫上将、装甲坦克兵司令员费多连科元帅都围绕1944年夏秋季战局问题作了汇报。
然后,斯大林不慌不忙地掏出烟斗,点着烟,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把烟全吐了出来。
"好,现在我们听朱可夫汇报。"他边说边走到地图跟前。
朱可夫也不紧不慢地打开自己的地图。这时,斯大林已经走到朱可夫身旁,也在认真察看眼前这张小地图。
朱可夫表示同意安东诺夫所作的分析和今后的计划,同时又提出了今后将遇到的困难。
朱可夫还没说完,斯大林打断了他的:"6月份,盟军终于打算以大批兵力在法国登陆。我们的盟军也着急了!"斯大林又笑着说:"他们生怕我们独自打败了法西斯德国,他们没份参加。当然我们所关心的是德寇最终将在两个战场上的作战。这会使他们的处境更坏。德寇将无力挽回败局了。"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粉碎"堡垒"…
朱可夫在叙述对1944年夏季战局计划的看法时,请斯大林特别注意敌白俄罗斯集团,因为粉碎了这个集团,德军在其整个西部战略方向上的防御就垮台了。
斯大林问安东诺夫:"总参谋部是怎么想的?"
安东诺夫回答:"我同意。"
这时斯大林又把秘书叫了进来,吩咐道:"接通华西列夫斯基的电话。"
几分钟,电话接通了。
斯大林拿起话筒说:"你好,朱可夫和安东诺夫都在这里。你能坐飞机来商谈夏季计划吗?……你在那里忙些什么?……那好吧,你就留在那儿,把你的意见给我送来。"
斯大林放下话筒,对朱可夫说:
"你和安东诺夫拟个夏季行动计划的初步方案,然后我们再讨论一次。"
两三天后,斯大林又把朱可夫和安东诺夫叫了去。讨论过计划后,决定首次进攻战役于6月份在卡累利阿地区和彼得罗扎沃茨克方向上实施,然后在白俄罗斯战略方向上实施。
4月28日,朱可夫返回乌克兰第1方面军。5月初,当苏军解放克里木的战役接近尾声时,朱可夫向斯大林提议,把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指挥交给科涅夫,以便让他能回到最高统帅部着手准备解放白俄罗斯的战役。
斯大林同意朱可夫的建议,但又说,乌克兰第1方面军仍由朱可夫监管。他说,在白俄罗斯战役之后,接着就要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地段上实施战役。
为了不耽搁时间,还没等科涅夫到达,朱可夫即乘车朝莫斯科赶路了。
第三部分 第十四章?大举西进(1)
纵观1944年的战局,不论国际形势还是国内形势,对苏军都十分有利。
由于1943年德黑兰会议的成功,英、美军队加强了西部战场的进攻。1944年6月6日,美、英、加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大规模登陆,终于开辟了第二战场,使希特勒腹背受敌;同时肃清了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了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局势。中国的抗日武装在敌后展开了局部反攻,牵制了日军的力量。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上重创日军,削弱了日军的军事、经济实力。这样,日本已失去了进攻苏联的可能性,使苏军解除了对德、日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
德军统帅部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在东线战场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同时,在西线还要拿出力量对付美、英军队即将发起的进攻。为此,希特勒把本国198个师、6个旅和其他轴心国军队38个师、18个旅部署在东线苏德战场;把64个师、1个旅用于防御美、英军队在西线的进攻;把38个师、2个旅部署在意大利。
在1944年的苏德战场上,两军力量对比又有了新的变化。德军兵力已不足500万人,而苏军兵力已达650万,超过德军兵力30%,并且从长远看,苏军潜在兵源雄厚。在武器装备方面,苏军的火炮超过德军70%,飞机超过德军170%。此时苏军拥有实力强大的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有活跃在敌占区的近百万游击队。天时地利的有利条件,又使苏军能得到源源不绝的物资支援。可以说,至此,苏军已具备了足够的兵力兵器实施大规模的进攻战役。
在1944年初,苏军与德军之间的战线,由北向南,大体上从拉多加湖南岸,经斯摩棱斯克,南下沿第聂伯河为界。该线以西的列宁格勒州、白俄罗斯、第聂伯河西岸的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等广大区域还在德军占领之下。驱逐德军于国门之外,完全解放仍被德军占领的苏联领土,是苏军1944年的主要作战任务。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苏军在1944年连续向德军及其仆从军发动了10次重大战役,也就是在苏联史书上通常所说的10次打击。
第一次是在1月至2月,苏军彻底解放了列宁格勒市和列宁格勒州;第二次是在1月至3月,苏军解放了第聂伯河西岸的全部乌克兰地区;第三次打击是在3月至5月,苏军解放了苏联南方重要港口敖德萨市和克里木半岛;第四次打击是在6月,苏军将芬兰军队驱逐到1940年苏芬划定的国界线以西,迫使芬兰当局停战求和;第五次打击是在6月至7月,苏军发动白俄罗斯战役,解放了白俄罗斯全部领土和立陶宛的部分领土,并且帮助波军解放了波兰东部,逼近了东普鲁士和华沙;第六次打击是在7月至8月,苏军发动西乌克兰战役,攻占了以利沃夫为中心的西乌克兰;第七次打击是在8月至9月,苏军发动的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解放了莫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迫使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退出法西斯阵营,并对德国宣战;第八次打击是在9月至10月,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动进攻战役,解放了爱沙尼亚全部和拉脱维亚的大部分领土;第九次打击是在10月至年底,苏军以匈牙利为主战场,包围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并分别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境内;第十次打击是在10月份于芬兰的最北部进行的,结果把德军追逐到挪威境内。
苏军连续大规模地实施这些战役,使德军大伤元气。据统计,1944年上半年,德军有30个师、6个旅被苏军全歼,有142个师、1个旅损失过半,共损失兵力100多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1944年夏秋季,德军有96个师、24个旅被歼,有219个师、22个旅损失过半,其中损失兵力160万人、坦克6700辆、火炮和迫击炮28万门、飞机12万架。苏军通过1944年的10次战役打击,共歼灭德军260多万人,进入了东欧各国,在北部战线已逼近了德国本土,几乎全部收复了战前失去的国土。苏德战线已由4450公里缩短到2250公里。这样,苏军可以腾出更多的兵力集中到主要的作战方向,形成更强大的突击力量。
虽然德军在1944年受到巨大损失,但是从总体上看,德军仍旧是一支不容轻视的力量。1944年7月,德国工业达到战争年代发展的最高峰。上半年生产飞机16000多架,坦克和强击火炮8300辆。德军拥有324个师和5个旅。当时,希特勒仍然把战斗力最强的兵团部署在苏德战场上。
1944年4月末,苏最高统帅部定下进行整个夏季战役的最后决心。首先由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波罗的海红旗舰队在卡累利阿地峡展开战役进攻,然后在6月下半月再在白俄罗斯展开更大的战役进攻。当总参谋部制定了代号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计划之后,朱可夫即陪同斯大林分别与总参谋部及各方面军司令员讨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最高统帅部为了实现白俄罗斯战役计划,预定实施三次强大的突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