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朱可夫

_10 杰弗里•罗伯茨(英)
5月7日凌晨,新上任的德国总统邓尼茨从丹麦边境的弗伦斯堡总部打电报给弗雷德堡和约德尔,授予他们全权在无条件投降文件上签字。
投降仪式是于1945年5月7日凌晨2点41分在艾森豪威尔总部举行的。艾森豪威尔总部设在兰斯的一所学校里,这个学校不大,房子是红色的。代表盟军在文件上签字的是瓦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将军,以见证人身份代表苏联签字的是伊万·苏斯洛巴罗夫将军,以见证人身份代表法国签字的是弗朗索瓦·赛维兹将军。代表德国签字的是弗雷德堡将军和约德尔将军。
签字后,约德尔要求讲话,当得到允许后,他说:
"这次签字以后,德国人民和德国武装部队的祸福吉凶已交由胜利者决定了……在此时刻,我只能表示,希望胜利者会宽大地对待他们。"
盟军方面对此没有任何反应,因为他们都不曾忘记,曾几何时,当欧洲大地处在法西斯铁蹄的蹂躏之下时,这些凶残暴戾的德国人何曾也想到过"宽大地对待"别国人民?
德国的投降意向明显地贬低苏军而偏向盟军。兰斯的投降仪式,无论是地点的选定还是签字的方式,都有损于苏军的威望,这使斯大林十分气恼。特别是当他得知苏斯洛巴罗夫少将未经授权就擅自代表苏联在投降文件上签字时,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他打电话问炮兵参谋长沃罗诺夫:"这位'著名的'炮兵将军伊万·苏斯洛巴罗夫究竟是谁?"他斥责沃罗诺夫没有教育好炮兵军官。他命令叫苏斯洛巴罗夫回莫斯科,并且说要严厉地处分他。
同一天,斯大林给柏林的朱可夫打来电话,详细地说明了他对受降的意见和要求,他说:
"今天德国人在兰斯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是苏联人民,而不是同盟国,肩负了战争的主要重担。因此,投降书应在反希特勒联盟所有各国的最高统帅部面前签署,而不能只在同盟军最高统帅部面前签署。"斯大林提高了嗓门继续说:"不在柏林,不在法西斯侵略的中心签署投降书的这种作法,我是不同意的。我们已与各同盟国商定,把在兰斯签署投降书一事只当作投降仪式的预演。明天德国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和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要来柏林。苏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由你担任。"
就在斯大林给朱可夫打电话的同时,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收到了苏军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将军的一封电报。电报说,苏联方面认为,苏斯洛巴罗夫将军不是苏联方面出席兰斯仪式的合适代表。安东诺夫要求签署一项更正式的投降书,仪式将在柏林举行,由朱可夫元帅代表苏联政府。
第四部分 第十六章?受降(4)
艾森豪威尔感觉出这是苏联方面对于盟国在德国投降问题上的诚意产生了怀疑。为了消除这种隔阂,他立即复电向安东诺夫保证,他乐意去柏林参加签字仪式。
5月8日清晨,被派来充任朱可夫政治助理的维辛斯基乘飞机从莫斯科来到柏林。他带来了处理德国投降所必需的全部文件。
当得知艾森豪威尔将军要来参加仪式,朱可夫派他的副手索科洛夫斯基大将和许多人在机场迎接。但是到客人从机舱走出来以后,才知道艾森豪威尔临时改变了主意,派他的副手英国空军上将泰德去代替他签字。另外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将军和法军总司令塔西厄将军也前来柏林参加仪式。
索科洛夫斯基对艾森豪威尔临时换人心中自然不快。但是他还是非常客气地接待了各位来宾。
直到苏联和盟国各位代表检阅仪仗队的仪式结束了,德国代表凯特尔元帅、弗里德堡海军上将和施通普夫空军上将才被准许走下飞机。
1945年5月9日零点整,投降仪式在一所规模不大的工程学院的会议厅里正式举行。会议厅的一头摆着一张长条桌子,桌子靠墙放着,墙上挂着苏、美、英、法四国的国旗。盟国的主要代表在桌子旁就座。朱可夫坐在中间。泰德对座次安排有些不满意,他认为他应该与朱可夫分享中间的位置,但转念一想朱可夫坐在中间或许有些道理,一则柏林现在苏联手中,朱可夫理应是东道主的代表;二则朱可夫担任主席的身份。所以泰德还是忍了忍,没有提出这个意见。
这一天,世界各大报刊的记者、撰稿人都云集柏林,他们争先恐后地记录下从法律上肯定法西斯德国灭亡的这一历史性时刻。
在签字仪式上,朱可夫显得精神焕发,神采奕奕。他站起来宣布开会,他说:"我们,苏军最高统帅部和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受反希特勒同盟各国政府的委托,来接受德军统帅部代表德国作无条件投降。"在宣读了与会者名单后,他对站在门口的军官吩咐道:"让德国代表团进来。"
凯特尔、弗里德堡和施通普夫以及他们的助手耷拉着脑袋,缓慢地依序而入。凯特尔只跨了三步就走到坐位前,他举起他的元帅杖致敬,然后拉出中间的椅子坐下了。跟在凯特尔身后的是施通普夫上将,然后是弗里德堡上将。他们紧靠凯特尔的左右坐了下来。随从的军官们则站在他们的椅子后面。
朱可夫问德国代表团:
"你们手里有没有无条件投降书?你们是否已研究过它并有全权签署它?"
"是的,"凯特尔把面前的文件稍稍晃了一下,用嘶哑的声音回答说:"我们已研究过并准备签署它。"
说完,德国代表团将邓尼茨签署的一份文件递给了朱可夫。这份文件证明,凯特尔、弗里德堡和施通普夫有权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仪式在进行着,人们都把好奇的目光集中到这几位德国将军的身上。施通普夫是个矮个儿,他似乎是平静的,眼睛里充满了仇恨而又无能为力的表情。弗里德堡显得未老先衰,他一动不动,从他那僵硬的姿态中流露出极端绝望的神态。凯特尔开头很平静,他先把戴手套的两只手平放在面前的桌子上,接着转过头来不停地看着朱可夫。他的眼神很奇特,好像他在看一个早就想看到的人,如今这个人就在几步远的地方,让他可以仔仔细细地看看了。
轮到德国代表签署文件了。
凯特尔的脸阴沉得可怕,他的表情严峻而又沮丧。他突然把头向后一仰,仿佛要控制住就要从眼眶里流出来的泪水。
"建议德国代表团到桌子这儿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朱可夫用不容商量的口气说。
还没等翻译员译完这句话,凯特尔似乎已经明白了。他仍然坐在那里,用一只手在桌子上比划了几下,意思是要求把投降书送到他的面前。
可是朱可夫继续站在那里,不客气地打着手势,要德国代表团走过来。"让他们到这儿来签!"他厉声地命令道。
凯特尔用极反感的目光瞪了一下朱可夫之后,随即站了起来,垂下眼睛,慢慢从桌子上拿起他的元帅杖,迈着迟缓的步子走上前来。他的单眼镜掉了下来,挂在前胸的镜绳上,脸上布满着红斑。
施通普夫、弗里德堡和随从的德国军官也跟在凯特尔身后走到桌子跟前。凯特尔慢慢地戴上单眼镜,坐到椅子边上,用颤抖的手签署了5份投降书。施通普夫和弗里德堡也依次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5月9日零点43分,签字仪式宣告结束。
投降书的第一条宣布:"我们,这些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签字者,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向红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投降书规定,该投降书从1945年5月9日零时开始生效。
"德国代表团可以离开会议厅了。"朱可夫宣布。凯特尔立即站起来,一个十分标准的立正动作,紧接着用他的权杖致敬,然后转过身,大步走出了大厅,其他德国代表团成员也跟在他的后面退出去了。
大厅的门重新关好以后,刚才的紧张气氛一下子就消散了。所有在场的人都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法西斯这个恶魔终于被降服了。欧洲的这场战争也终于正式结束了。这时,朱可夫以一种十分友善的语气宣布:"我以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名义,为这一长久期待的胜利,向所有在场的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大厅里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大家互相握手祝贺,许多人眼里涌出了激动的泪水。
第四部分 第十六章?受降(5)
"亲爱的朋友们,"朱可夫显得更加激动,他对在场的苏军战友们说,"伟大的荣誉落到了我和你们身上。人民、党和政府信任我们,要我们在最后的交战中,率领红军强击柏林。苏联军队,包括你们这些参加了争夺柏林战斗的指挥员,光荣地完成了任务。遗憾的是,有许多人已不在我们中间了。否则,面对这长久盼望的胜利,他们会多么欢欣鼓舞啊!他们正是为了这个胜利而毫不动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说到这里,朱可夫和在场的战友们,这些毫不畏惧死亡的人们,都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脸上挂满了热泪。
在热烈的气氛中,庆祝胜利的宴会开始了。朱可夫举杯祝贺反法西斯同盟对德国取得的胜利。随后,英国将军泰德、法国将军塔西厄和美国将军斯巴兹依次祝酒。他们都谈到了在这严酷的战争年代中内心的感受,他们都希望反法西斯同盟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能永远巩固。当时,美国驻苏联军事使团团长约翰·迪恩将军也参加了这次宴会。他在事后写道:"那是一次令人永生难忘的宴会。当时英、美、苏三国的友谊处于它的顶峰。"迪恩将军回忆,在宴会上,朱可夫热情赞扬艾森豪威尔,说他是"我们当代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他"建树了一位当代将军所能建树的最辉煌的功勋。他在西部的大踏步前进,帮助了我在东部的作战"。
宴席一直持续到清晨,与会者以展现各民族特色的歌声和舞蹈把宴会推向了高潮。朱可夫虽然穿着一身笔挺的戎装,也情不自禁地跳起了"俄罗斯舞",博得大家一片喝彩。在宴会即将结束时,屋外各种武器开始对空射击,在轰鸣声中,大家更加体会到这场战争结束后的欢乐是多么甘甜和有意义。当大家在枪炮的"轰鸣曲"中,各自离去返回自己的住处时,柏林
市区和郊区的占领军都在对空鸣枪鸣炮,庆祝胜利。
再说在丹麦边境弗伦斯堡成立的邓尼茨政府,就像一条即将沉没的破船,在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
此时,邓尼茨好像没什么事情可做了。于是,他走到桌子旁,写完了给德军全体军官的告别书:
"同志们……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倒退了1000年。1000年来就属于德国的这块土地现在落到了俄国人手中。我们应该遵循的政治路线是极为简单的。显然,我们应该同西方强国一起前进,同它们在被占领的土地上一起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在将来从俄国人手中夺回我们的祖国……
"尽管在今天的军事上彻底崩溃了,但是我们的人民已不是1918年的德国人民了。他没有被摧毁。或者我们组织另外一种形式的国家社会主义,或者我们就服从于我们的敌人强加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确信,承继于国家社会主义的团结一致将一定会继续存在下去。
"我们每一个人都前程未卜,然而,这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要高度保持我们之间的同志情谊,这种同志情谊是我们在我们的国家遭受空袭的情况下建立的。只有通过这种团结,我们才可能度过未来的困难时刻,而且也只有以这种方式,我们才能确信德国人民永远不会灭亡……"
从邓尼茨告别书的字里行间,仍然可以看得出,法西斯分子并未真正死心,他们仍然企望着东山再起。但是,历史毕竟不会再重演了,特别是那种把人们引入邪恶的战争深渊的人,将永远被人民唾弃。
5月6日,在兰斯投降仪式前夕,邓尼茨政府为了赢得盟军的好感,决定解除希姆莱的职务。于是,这个曾对欧洲千百万人民握有生杀大权,血债累累的全国党卫队总队长,在弗伦斯堡附近过起了流浪汉的生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罢休,他网罗了11名党卫队军官,企图偷偷穿过英美防线回到他的故乡巴伐利亚去。为了掩人耳目,他不得不剃去法西斯党徒最为看重的短胡子,左眼蒙着一个黑眼罩,换上陆军士兵制服,便向目的地方向出发。但是没想到,出发的头一天,这帮人就在汉堡附近的一个英军哨所上被抓住了。当希姆莱确认毫无逃脱的希望之后,他向一位英军上尉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很快,他被解押到卢纳堡的英军第2军团总部。在那里,他被剥去所有的衣服进行搜查。为了免除他在衣服里暗藏毒药的可能,给他换上全套的英国陆军制服。应当说这类措施是必要的,然而可惜的是不够彻底。原来老奸巨滑的希姆莱早就把氰化钾胶囊藏在牙齿上的一个小洞里。5月23日从英军总部来了一位英国情报官,根据他的命令,军医官正要检查希姆莱的口腔时,他咬破了胶囊。虽然看守和医务人员用洗胃和灌呕吐剂的办法尽力使他活命,但是都无济于事,只十几分钟,这个罪恶满盈的杀人魔王就一命呜呼了。
在希姆莱服毒自尽的同一天,邓尼茨的残余政府被盟军解散了,全体成员均被逮捕入狱。至此,代表法西斯德国的最后政权机构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第三帝国寿终正寝了,但是营造这个帝国的纳粹首领们,却还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留在这个世界上。此时他们都被关压在纽伦堡。过去他们也常在这个城市里举行纳粹党年会,那个时候他们都是不可一世的领袖人物。但是现在世界却翻了一个个儿。当他们在1946年10月被押上国际军事法庭的被告席时,他们的样子几乎让人难以辨认。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一簇簇凌乱的头发和胡子遮掩着他们那些苍白疲惫的面孔。他们完全变样了,过去那种战争狂人的傲慢神气好像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仿佛是一群碌碌无为的流浪汉。此时人们似乎很难想象,这些人竟然曾掌握过那么巨大的权力,他们居然能在几天里征服一个伟大的民族,进而又要征服整个欧洲和世界。
第四部分 第十六章?受降(6)
坐在被告席上的共有21个人。坐在首位的是戈林,这对于他显然是一种地位的承认,不知道此时他对这种特殊场合下的安排有何感想。看上去他的体重减少了许多,他穿着一套褪了色的德国空军制服,他那曾经尊贵傲慢的面容,现在显得老态龙钟,脸上的肌肉松弛下垂,肿胀的眼帘时而闭合,时而张开。曾经被排在希特勒权力圈中第三号人物的鲁道夫·赫斯形容憔悴,凹下去的眼睛没有一点儿光彩,只是呆滞地瞪着前方。出身于香槟酒推销员的原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曾经为法西斯轴心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希特勒甚至称呼他为"俾斯麦第二"。现在他当年的外交风度和傲慢自大的神气完全消失了。他总是低垂着头,面色苍白,神情沮丧。被希特勒最后指定为继承人的邓尼茨几乎还没尝过一天当总统的滋味就被投入了监狱。他穿着一身很不合体的衣服,活像一个鞋店小职员。崩溃的痛楚似乎还没有使他清醒过来,他总是用惶惑的眼光凝视着周围的一切。在被告席上,还坐着希特勒的军火部长斯佩尔。他年龄刚过40岁,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希特勒生前对他一向具有深厚的感情,认为他是一个"艺术家同行"。事实上,在第三帝国即将垮台之前,斯佩尔为了抗拒希特勒的"焦土政策"曾下决心要用毒气除掉希特勒,但是由于希特勒的住所戒备严格而被迫放弃。
现在,斯佩尔在这一伙人中间,给人以最直率、坦然的印象。在长期的审问中,他的讲话很老实,无意逃避他的责任和罪过。他供认:"多年以来,我置身于一个丝毫没有人生意义的环境之中,但是我以为这是无所谓的。现在我才意识到,这个环境并非不曾影响到我本人。我不再仅仅是被牵连进那重重的欺骗、阴谋、卑鄙和残杀行为中去的人,我本人已经成为这个堕落世界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我在杀人犯中间醉生梦死地度过了12年。"沙赫特博士也在这一群人中,在第三帝国最后的几个月中,他曾因为被怀疑参与谋杀元首计划而被希特勒逮捕入狱。那时他极力表白与谋杀案毫无关系,但在纽伦堡法庭上,他却又极力证明他确曾"加入过"。现在他非常气恼的是,无论是希特勒还是盟军,都把他当作罪犯审问。第三帝国负责劳动计划的全权总代表弗里茨·沙克尔显得格外紧张,身子不停地前后摇摆。他是纳粹的二流人物。此人身材矮小,长得獐头鼠目,性格粗鲁凶暴。他曾发布的第一批指令中有一项规定,对外国工人"应按这样的方式对待:进行最大限度的剥削,而只花最低限度的费用"。他在审问中供认,到德国来的几百万外国劳工中,"自愿来的甚至连20万人还不到"。卡尔登勃鲁纳继"刽子手"海德里希之后任党卫队保安处处长。在战争期间他双手沾满了千百万战俘的鲜血。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战俘的人数比其他各国战俘合在一起的总数还要多,大约有575万多人。1945年,盟军解放战俘营,活着的苏联战俘只有100万人,在战争时期被德国人释放的或被批准到伪军服役的人也有100万。在另外300多万战俘中,被饿死、冻死、病死的约200万,其余的100多万,许多都是被卡尔登勃鲁纳的保安处处死的。在审讯中他虽然百般抵赖自己的罪行,但是肯定他是逃脱不了应有的处罚了。
在被告席上还有德国陆军元帅凯特尔,海军元帅雷德尔,希特勒青年团的头子、后来成为维也纳纳粹党领袖的席腊赫,希特勒的第一任外交部长纽赖特,奥地利的卖国贼赛斯-英夸特,早期的纳粹骨干分子冯·巴本,第三帝国广播评论员弗里茨彻。
经过审判,沙赫特、冯·巴本和弗里茨彻被开释;另外有7人被判处徒刑,其中雷德尔被判处无期徒刑,斯佩尔和席腊赫被判20年徒刑,纽赖特被判15年徒刑,邓尼茨被判10年徒刑。其余11人被判死刑。
1946年10月16日凌晨1点11分,里宾特洛甫第一个走上纽伦堡监狱死刑室的绞架,接着凯特尔、卡尔登勃鲁纳、约德尔等一个一个相继上了绞刑架。这个时候,在他们一个个已经完全木然的脑子里,恐怕再也展现不了他们的"千秋帝国"伟业了,在他们绝望的目光里,只有漆黑的一片。
那一天,作为首要战犯的戈林却没有上绞刑架。他骗过了执刑人员,在绞刑前两小时,他吞下了偷偷带入监狱里的毒药。
1945年5月9日,在由朱可夫主持的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结束后,按照事先的约定,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美英苏三国将同时在当天上午9点向本国及全世界公布。在华盛顿,杜鲁门总统在白宫广播室里向全国讲话:
"这是一个庄严而光荣的时刻。艾森豪威尔将军告诉我说,德国军队已向联合国投降了。自由的旗帜正在全欧洲飘扬。"他说,德国投降只是一半的胜利,我们还必须不停顿地对日本作战,直至它无条件投降。他号召美国人民,为了早日结束战争,要"工作,工作,再工作!"随后,杜鲁门向日本解释无条件投降的意义:
"这意味着战争结束。
这意味着那些把日本推向毁灭边缘的军事首脑们的权力的结束。
对于那些打算回到他们的家庭、田园和工作岗位的陆军、海军士兵们来说,这意味着食物。
第四部分 第十六章?受降(7)
这意味着免却为了一个不可能取得的胜利而斗争的日本人民的现今的痛苦和崩溃。
无条件投降并不意味着消灭或奴役日本人民。"
杜鲁门还说:"你们知道,就是在这里,我们的前任们一贯强调,我们希望的是一个正义和公正的和平。在旧金山,我们努力要得到的——我们即将得到它——这就是正义与公正的和平。而我们现在不得不正视一些令人惊惧的问题。"
美国总统宣布,5月13日将是祈祷日。他说:"这非常合适,因为这一天也是母亲节。"接着他又补充说:"如果富兰克林·D·罗斯福寿命更长些,能够看到这一天,该多好啊!"
同一时刻,丘吉尔在唐宁街10号向英国人民发表了讲话。他忧郁地回顾了5年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伤和苦难,他说:
"在欧洲大陆上,我们还应该确保,那些使我们投入战争的单纯而高尚的目的,在胜利后的岁月里,也不会被摈弃和漠视,'自由'、'*'、'解放',这些字眼不会失去它们真正的含义。""如果法律和正义得不到实施,如果是极权的或警察的政府取代德国侵略者的话,那么,惩罚希特勒一伙的罪行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就我们本身来说,我们不寻求任何东西。但我们应该确保我们为之而战斗的事业得以在现实中和文件中存在下去,以便使和平有意义。我们尤其要致力于使正在旧金山创建的联合国世界组织不要徒具虚名,不要成为一个保护强国和嘲弄弱国的组织。在这辉煌的胜利面前,战胜者应该表现出他们的诚意,应该以他们高尚的风格无愧于他们动员起来的巨大力量。"
在反希特勒同盟各国中,苏联肩负着对德国法西斯武装力量斗争的主要重担。同样,苏联为此付出的牺牲也是最重的。在这5年8个月零7天的战争期间,在100多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2000多万苏联红军和人民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大片的土地、农庄和城镇被毁于一旦。因此,苏联政府和人民对反德国法西斯的胜利自然是加倍的欢欣与鼓舞。
受降仪式一结束,斯大林就于当天发表了《告人民书》。他说:
"战胜德国这一伟大的日子来到了。法西斯德国被迫向红军和我们盟国的军队屈膝,承认自己被战败并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我们为了我们祖国的自由和独立而遭到的巨大牺牲,我国人民在战争进程中所经受的无数苦难,为了祖国而在后方和前线进行的紧张劳动,这一切都没有白白过去,而是获得了完全战胜敌人的结果。各斯拉夫民族长期以来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终于以战胜德国侵略者和德国*而告终了。
"从此,各国人民的自由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和平的伟大旗帜,将飘扬在欧洲上空。
"3年前,希特勒公开宣称,割裂苏联,把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以及其他地区从苏联割裂出去是他的任务。他直截了当地声明说:'我们一定要消灭俄国,使它永远不得翻身。'这是3年以前的事情。但是,希特勒的妄想是注定不能实现的,战争的进程把他这种妄想彻底打破了。实际上,结果与希特勒分子的胡言乱语正好相反,德国被彻底打败了。"
第四部分 第十七章?战后余烟(1)
从1945年5月8日午夜开始,欧洲的炮火和轰炸停止了。自从1939年9月1日以来,在这5年多的漫长时光里,欧洲整个大陆上第一次出现了这种异常的平静。世界人民为之瞩目的柏林,经过12年4个月零8天之后,也随着"千秋帝国"的寿终正寝,结束了凄凉而又恐怖的黑暗时代。大街上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无数没有埋葬的尸体,在温暖的春季,从破砖烂瓦中散发出令人恶心的臭气,它证实了昨天的残酷,也预示着明天的希望。在柏林的大街上,再也看不见穿长统靴的冲锋队整齐的步伐,再也听不到成群结队、身穿褐衫的人发疯般的喧嚣声,再也没有希特勒从扩音器里发出的尖叫声。这一切都说明,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富有才智但又极易被引上歧途的民族已经翻开了新的历史一页。
柏林上空的硝烟还没有散尽,苏联与美英盟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就日见加深了。应当说,从他们对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产生分歧开始,这种紧张关系就已经表面化了。随着法西斯敌人的消亡,昔日的盟友在政治信仰、利益与权力的分配,以及对战败国的管理等问题上,矛盾与斗争开始逐渐上升了。
作为占领柏林的苏军最高领导人,朱可夫意识到,苏联红军面前已不再是持枪荷弹的法西斯敌人,而是千百万的德国居民和战败一方的俘虏。希特勒的愚蠢和疯狂给他们带来了苦果。此时的德国,原有的一切政权都不存在了,全被占领军统治。人们不但要依靠占领军维持法律和秩序,而且要依靠占领军供给粮食、燃料和所有生活必需品。
柏林市内共有25万幢建筑物,由于这场战争,使20万幢遭到彻底破坏或部分破坏。市内的交通完全停滞。地下铁道1/3以上的车站灌满了水,255座桥梁被炸毁,市内电车的车场和动力系统全遭破坏,发电站、供水厂、煤气厂全部停止了工作。更为严重的是柏林居民已经有几个星期没有得到任何粮食供应了。
朱可夫知道这一切问题的解决,仅仅凭坦克大炮是不够了。他决定立即向苏联军人说明,谁是制造战争罪行的真正的祸首。他要求自己的部属"不允许有那样的念头,即因为法西斯分子在我国土地上犯下的罪行而去惩罚德国的劳动人民。我们要从国际主义义务和人道主义信念出发,采取一切措施,帮助德国人认清自己的错误,迅速根除法西斯主义的残余、加入到以和平和*作为最高目标的爱好自由的各国人民的大家庭中来。"
还在柏林市内和郊区的战斗仍在进行之时,苏军统帅部就已经在为柏林居民建立正常的生活条件而努力了。
1945年4月23日,由朱可夫签发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军事委员会第5号命令宣布:
"德国境内红军占领区的一切行政权力,由军事当局通过各城市和地区的卫戍司令员行使之。
每个城市均任命卫戍司令员。民政权力机构由当地居民组成:城市设市长,较小的市镇以及村庄则设镇长和村长;市长、镇长和村长在督促居民执行一切命令和号令方面对军事当局负责……"
第5突击集团军司令员别尔扎林上将担任了柏林市苏军卫戍部队司令员。他发布命令,宣布解散德国法西斯党及其一切组织,并禁止他们活动。他要苏联驻军在继续扑灭大火、组织搬运和掩埋尸体、以及扫除地雷和炸弹的同时,必须组织粮食供应,首先把居民从饥饿死亡中拯救出来。
在苏联军事当局的控制下,柏林实行了粮食供应的配给制。苏联政府对德国的第一项援助,就是给柏林运来了96万吨谷物、6万吨土豆、5万头供屠宰的牲畜,以及糖、油和其它食物。
苏军的行动,使具有*倾向的居民情绪高涨起来,过去由纳粹党人所煽起的种族戒心逐渐消除。
一天,朱可夫乘车路过柏林市郊。他看到路边一群人正聚在一起谈论着什么,其中有许多妇女和孩子,也有苏联士兵。朱可夫远远的停下汽车,不声不响地走过去想看个究竟。他看见一个苏联士兵怀里抱着一个4岁左右、长着淡黄头发的德国男孩子。士兵说:
"在我的家人从科诺托普撤退时,我失去了妻子、年幼的女儿和儿子。他们是在火车里被德国飞机炸死的。现在仗打完了,可我一个人孤单单地怎么生活呢?"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几位德国老百姓,又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小脸,恳切地说:"既然这男孩的父母都被党卫队枪毙了,就把他给我吧!"
不知什么人开玩笑地说:
"这小家伙倒是挺像你呢……"
孩子身旁一个女人用德语说道:
"不行,不能给。这是我的侄儿,我要亲自把他抚养大。"
有人作了翻译。士兵深感失望。
朱可夫憋不住了,插进去说:
"听我说,朋友,你回到祖国,还不能给自己找个儿子吗?我们那里的孤儿多的是!你找个带娘的孩子,那不更好。"
一席话,逗得周围士兵们哈哈大笑,连那个德国孩子也跟着笑起来了。战士们解开自己的挂包,把面包、罐头、食糖分给在场的孩子和妇女们。抱孩子的士兵在男孩的脸上亲吻了一阵,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很不情愿地把孩子递给了那个德国女人。
第四部分 第十七章?战后余烟(2)
看到自己的士兵纯朴而又善良的心肠,想到曾经是敌对国家的两个普通家庭的不幸遭遇,朱可夫百感交集。他走到这个士兵的跟前,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
虽然朱可夫穿着皮外套,没有戴肩章,但一下子就被人认出来了,他的和蔼和热情使士兵们对自己的元帅既尊重又亲近。
还有一天,朱可夫和一些军官路过菩提树大街时,一位陪同军官指给朱可夫看一幢房子,说里面住满了德国伤兵。朱可夫决定进去瞧瞧。
朱可夫发现,这些伤兵大多数是15到17岁的少年,几乎都是些孩子。朱可夫问他们,当德国已处于毫无希望的情况时,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参加作战的。这群少年都低着头,默不作声。经过一番劝导,其中有一个说:
"我们除了拿起武器参加对柏林的防御外,没有别的出路。谁不愿参加,就会被送往秘密警察局,那就回不来了……"
在交谈中,朱可夫得知有几个年龄大一些的曾在1941年莫斯科附近打过仗。朱可夫告诉他们,他自己也在莫斯科附近打过仗。这时,原先紧绷绷的气氛好像活跃了一些。一个伤兵说:
"别再提德国军队经受的那场悲剧了。我们团原来15000人,后来只剩下不到120人。"
"你们团在哪里作战呢?"朱可夫问。
伤兵回答:"在沃洛科拉姆斯克附近。"
"那说起来我们还是老相识呢!"朱可夫幽默地说。
伤兵问:"请问将军先生,当时您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地段上作战?"
朱可夫告诉他,当时他指挥西方面军部队。
朱可夫问起了德国伤兵的饮食和医疗情况。一位苏联医生发牢骚地说:
"德国人过去弄死我们的伤员,而我们现在却通宵不眠地恢复他们的健康。"
"这不是普通德国人干的,是德国法西斯分子干的。"一个年老的伤兵辩解说。
朱可夫接着问:"你们当中有法西斯分子吗?"
一片寂静,朱可夫又问了一遍,还是一片寂静。忽然,一个年约50岁的老兵站了起来,走到另一个士兵的床边,推了推他的背,说道:"你转过身来!"那个人胆怯地把身子慢慢转了过来。"你站起来报告,说你是法西斯分子!"那个老兵像是在吼。
朱可夫不愿意在这种气氛中再待下去了,他要求苏联医护人员继续照管好他们,就匆匆离开了这里。
5月9日,米高扬受国防委员会委托来到柏林,他约朱可夫去看看市内居民生活恢复的情况。
他们在一家粮店附近下了车,粮店正在给德国居民分发粮食。米高扬去找正在排队的妇女谈话。这些妇女都是一副衰弱不堪的样子。
"苏军占领柏林后,你们感觉怎么样?"
米高扬问,"你们大胆地讲吧,这是朱可夫元帅,他会考虑你们的要求,并尽力帮助你们。"
"这是米高扬"朱可夫说,"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他受苏联政府委托,来看看你们生活得怎样。"
排队的人马上兴奋起来,她们顾不得领粮食,把米高扬和朱可夫团团围了起来。
"从来没想到,这么大的俄国首长会到我们这里来走访和关心我们这些普通德国人的生活。过去他们老是拿俄国人来吓唬我们……"
一位年近半百的妇女走到米高扬面前,激动地说:
"我们德国妇女十分感谢,感谢你们使我们免于饿死。"她转身对站在身旁的男孩说:"快给苏联首长行礼,谢谢给的粮食和对我们的态度!"
男孩默默地鞠了一个躬。
由于苏联政府和红军的竭诚帮助,德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迅速恢复。在大多数德国人眼里,想象中的*者逐渐被解放者的形象所代替。
不久,德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威廉·皮克、瓦尔特·乌布利希等来到了柏林。他们在与左派社会*党领导人奥托·格罗提渥达成协议之后,建立了德国统一社会党。从此,在苏联占领区内,德国人民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
5月中旬的一天,斯大林命令朱可夫去莫斯科。出于职业军人的习惯,他没有问去的目的是什么便立即起程了。
到了莫斯科他才知道,国防委员会正要研究如何履行苏联对美国和英国承担的新的义务——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
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当国防委员会讨论完了对日作战计划之后,斯大林问:
"为了庆祝战胜法西斯德国,我们是否应该在莫斯科举行一次胜利阅兵式,并邀请立功最多的英雄——包括士兵、军士、准尉、军官和将军们前来参加呢?"
与会人都对这一想法表示支持,并且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阅兵首长和阅兵总指挥分别由谁来担当呢?当时会议未作讨论。不用说,大家心里自然都想到,阅兵首长当然应当由最高统帅斯大林来担任。
其实,斯大林早有自己的安排。当阅兵式准备就绪后,斯大林把朱可夫叫到他的别墅里。他先问朱可夫骑马的技术是不是生疏了。朱可夫回答:
"没有,没有生疏。"
"是这样,你将担任胜利阅兵式的阅兵首长,阅兵总指挥由罗科索夫斯基担任。"
第四部分 第十七章?战后余烟(3)
朱可夫既感到高兴又多少有些意外,他说:
"谢谢给我这样的荣誉。但由您来阅兵不是更好吗?您是最高统帅,就权利和义务来说,都应由您来担任阅兵首长。"
斯大林摇摇头说:
"我当阅兵首长已经太老了。还是你来吧,你年轻一些。"
不久,苏联各报刊载了苏军最高统帅的命令:
"为了庆祝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所取得的对德作战胜利,定于1945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作战部队、海军部队和莫斯科卫戍部队的阅兵式——即胜利阅兵式……。阅兵首长由副最高统帅、苏联元帅朱可夫担任,阅兵总指挥是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
盼望已久,令朱可夫不能忘怀的日子来到了。阅兵式这一天,他比平时更早地起床了。他先把头探出窗外,望了望下着毛毛细雨的天,皱起了眉头,"看来,阅兵式将不会像大家希望的那么隆重了。"这使他兴奋的心情掠过一丝遗憾。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此刻,成千上万的莫斯科人正怀着被胜利所激荡起来的热情,在乐队的伴奏下,向红场前进。在蒙蒙细雨中,他们露出愉快的面容,举着标语,唱着歌曲,汇成了万众欢腾的景象。
差3分钟10点,朱可夫在斯帕斯基门附近骑上了高头大马。自然,他的心情是紧张而激动的……他骑着马向红场走去。远处传来了格林卡庄严而雄壮的乐曲声,它使每个俄罗斯人的内心感到无比亲切。忽然,乐曲声停了,人们的欢乐声也停了,一片寂静。阅兵总指挥、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开始用响亮清晰的声音向朱可夫报告。朱可夫感觉出来,罗科索夫斯基的激动程度也不亚于自己。此时,他反而平静了下来。
展现在朱可夫面前的,有曾鼓舞士气的各部队的军旗;有战士们经受过战火磨练的坚毅的面孔和欢乐的眼睛;有穿着新制的军装,胸前挂满战斗勋章和奖章的英雄。雨水顺着军人的帽檐滴淌,但是人们情绪高涨,对此毫不理会。一队队英雄的团队从列宁墓前通过,走在各队最前面的是闻名于世的元帅和将军。在鼓声中,200名老战士把200面缴获的法西斯德军的军旗投到了列宁墓的台阶下。这时,欢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沸腾的群众队伍和祝贺胜利的"乌拉"声此起彼伏,使人感到苏维埃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
5月下旬的一天,斯大林把朱可夫叫到办公室里,同去的还有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斯大林说:
"当我们把所有德军士兵和军官都解除武装并送往战俘营的时候,英国人却让德军保持着充分的战斗准备,并正同他们建立合作。以原司令官为首的德军各级司令部迄今仍享有充分的自由,它们根据蒙哥马利的指示正在收集和整理德军部队的武器和技术装备。"斯大林继续说,"英国人保留德军部队,为的是今后要利用他们。这直接违反了各国政府首脑有关立即遣散德军部队的协定。"斯大林又转向莫洛托夫说,"应尽快派出我们的代表团去参加监察委员会,以便通过这个委员会坚决要求同盟国逮捕邓尼茨政府的一切成员和德军军官。"
"苏联代表团明天就去弗伦斯堡。"莫洛托夫回答说。
"自从罗斯福逝世后,杜鲁门很快就和丘吉尔沆瀣一气了。"斯大林不快地说。
"美国军队直到现在还驻在图林根。看来,暂时他们还不准备撤到自己的占领区去。"朱可夫说,"根据我们掌握的材料,美国人想获得德国的最新科学成就,因而正在搜寻著名的德国科学家,并把他们送往美国。美国人在欧洲其他国家也采取这种作法。我已就这一问题写信给艾森豪威尔,请他尽快把美军撤出图林根。"
"艾森豪威尔怎么说?"斯大林问。
"他说,准备在最近几天内到柏林来,以便亲自同我接触,磋商所有问题。"朱可夫回答后又接着说,"我认为应当要求艾森豪威尔立即履行关于占领区配置军队的协定,否则我们就拒绝同盟国人员进入大柏林地区。"
"就应该这样,"斯大林非常赞同,他打断了朱可夫的,"现在你听我说,我为什么把你叫来。同盟国军事代表团通知说,6月初,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和塔西厄将到柏林来签署苏、美、英、法四国关于在占领德国期间接管德国最高权力的宣言。"说着,斯大林递给朱可夫一张纸,"这就是宣言的原文,你看看。"
朱可夫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纸上写着:
"由苏、美、英、法四国政府接管德国最高权力,包括德国政府、最高统帅部和所有州、市等地方政府的一切权力。"宣言规定:德国一切武装力量,包括陆军、空军、防空部队、海军、党卫军、冲锋队、秘密警察和其他一切武装力量及其所拥有武器的辅助组织,均得彻底解除武装,并向同盟国交出他们的武器;逮捕所有的法西斯主要头目和战争罪行嫌疑犯;同盟国应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消除德国的军备,肃清德国的军国主义,以保障未来的和平和安全。
朱可夫把文件还给斯大林。
斯大林说:"这样一来,就必须设立一个有四国代表参加的对德管制委员会。我们决定委任你担当管制委员会中苏方最高长官的职务。"
第四部分 第十七章?战后余烟(4)
在朱可夫的提议下,斯大林同意由索科洛夫斯基担任朱可夫的副手。同时斯大林又指定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的第一副手维辛斯基作为朱可夫的政治顾问。
朱可夫还从斯大林那里得知,参加对德管制委员会的美国代表是艾森豪威尔五星上将,英国代表是蒙哥马利元帅,法国代表是塔西厄将军。
按照一般的要求,管制委员会的一切决议,只有在一致同意的条件下才算有效。大概在一系列问题上,朱可夫都会处于一对三的局面。
不过斯大林对此倒毫不在意,他边吸着烟斗边说:"是呀,我们早已习惯于单独作战了……管制委员会最主要的目标是使德国人民迅速建立起和平生活,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并组建地方政权机构。"略停了一会儿,斯大林又特别向朱可夫强调说:"法西斯匪徒把我国破坏并抢劫一空。因此,你和你的助手们应努力争取,尽快实现与盟国达成的拆除一部分德国军事工业企业作为赔偿的条约。"
朱可夫受领了指示后,立即前往柏林。
在这之前,美国代表艾森豪威尔和他的随从人员已先期到达。艾森豪威尔对美苏关系有一种特殊的理解。他认为,苏联对美英两国的关系虽然还保持着距离,但是,随着苏联人同美国人接触增多,他们对美国的了解也会加深,美苏两国的合作也就会更多。苏联人同别人打交道时是直率的,如果美国本着友好合作的诚意同苏联人打交道,应该说是能够同他们共事的。
正是出于这种认识,艾森豪威尔决定主动去拜访朱可夫。
在朱可夫的总部,两位传奇式的军事首领按照军人的方式第一次相识了。礼节过后,艾森豪威尔拉着朱可夫的两手,久久地注视着这位久闻大名的苏联元帅,说道:
"啊,您原来是这样的!"
朱可夫也像遇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那样紧紧地握着艾森豪威尔的手,与他攀谈起往日的事情。
谈话很快转入了正题。艾森豪威尔开门见山地说:
"我们应当就组织管制委员会和保证美、英、法三国人员经过苏占区进入柏林的地面通道等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
朱可夫没有正面地回答对方的建议,而是把话题引到另一个问题:"看来,需要商谈的不仅是关于地面通道的问题,还必须确定美国和英国的飞机经过苏占区飞往柏林的规则。"
这时,坐在靠背椅子上的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将军漫不经心地随口说道:
"美国飞机过去和现在飞行都不受任何限制。"
"你们的飞机要经过苏占区飞行,不受限制是不可能的,"朱可夫回答斯巴兹说,"你们将只能在规定的空中走廊内飞行。"
对斯巴兹这种随意讲话的态度,艾森豪威尔也有些不高兴,他马上对斯巴兹摆摆手说:"我并没有委托你以这种方式来提出飞机飞行的问题。"然后,他又转过来对朱可夫微笑着说:"我这次来见你,元帅先生,只是为了亲自认识一下,至于工作上的问题,等我们把管制委员会组织起来以后再解决。"
朱可夫同样很有礼貌地回答:"我想,像我和你这样的老兵,是会找到共同的语言并一起和谐地工作的。"然后,他又不失时机地说:"我现在只想请求你一件事:尽快让美军撤出图林根。根据同盟国政府首脑在克里木会议上达成的协议,图林根是应让由苏军占领的。"
"我赞同你的意见,并将坚持做到这一点。"艾森豪威尔回答说。但是艾森豪威尔的言外之意,似乎使朱可夫意识到,解决这一问题还有来自上层的阻力,再明确一点,大概就是来自丘吉尔和杜鲁门了。
首次会面,他们对双方的感觉都很满意。朱可夫说:"艾森豪威尔给了我良好的印象。"艾森豪威尔则说:"我认为朱可夫元帅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有着军人风度的人。"从此以后,他们两人之间便开始了持续长久的私人友谊。
6月5日,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和塔西厄来到柏林签署接管德国最高权力的宣言。会前,艾森豪威尔来到朱可夫的司令部,把美国的最高军事勋章——总司令级的荣誉勋章授给了朱可夫。接受勋章后,朱可夫立即向斯大林报告。
斯大林听后,当即在电话中说:"我们也应该授予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胜利勋章,授予塔西厄一级苏沃洛夫勋章。"
"我可以向他们宣布吗?"朱可夫问。
"当然可以!"
签字仪式下午举行。这时,朱可夫第一次认识了蒙哥马利元帅。蒙哥马利曾经指挥英军部队在阿拉曼粉碎了德国隆美尔将军的一个军,另外他还巧妙地指挥盟军通过英吉利海峡,成功地实施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并且一直打到塞纳河。赫赫的战功,使蒙哥马利可以毫不逊色地被排在世界名将之列。这位战将仪表整洁,动作灵活,显得生气勃勃。他对朱可夫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他认为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
虽然朱可夫对蒙哥马利十分尊重,但是由于他的直率性格,他不管客人的面子,还是按捺不住地向蒙哥马利陈辩道,阿拉曼战役不能与斯大林格勒会战相提并论。阿拉曼战役只是一个集团军规模的战役,而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却有好几个方面军。它们进行的是具有巨大战略意义的战役,这一战役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的开端,它为解放整个苏维埃奠定了基础。
第四部分 第十七章?战后余烟(5)
朱可夫这一番高谈宏论,使蒙哥马利感到多少有些不舒服,其实这才仅仅是一场长久而又复杂的斗争的小小序幕。
由于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四方代表很快就在宣言上签了字。宣言共分三项内容:第一项规定,解散德国全国政府的最后残余,把德国的最高权力交给战胜国的总司令。第二项规定,在处理涉及整个德国的问题时,各战胜国必须协商一致,如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每一位总司令在各自的区域内将拥有最高权力。实际上,这一条赋予了每个占领国以绝对否决权,而正是由此造成了德国在东方战胜国地区和西方战胜国地区之间长达40多年的分裂。第三项规定了各占领区之间的边界,并确认了把柏林划分为几个区,每个战胜国各占领一个区。
宣言签字仪式后,蒙哥马利又把矛盾挑开了,他对朱可夫说:"元帅先生,我们决定在近日内进驻自己在柏林的区域,大概我们的朋友美国人和法国人也希望同时进驻他们的区域。因此,我现在想和你商议确定我方人员进入柏林的通道。"
在一旁的艾森豪威尔也随声附和地表示,他想让墨菲和克莱将军现在就留在柏林参加管制委员会的工作。
朱可夫在同他的政治顾问维辛斯基商量之后,又一次拒绝了对方的要求,他说:
"在解决英、美军队进入柏林的通道问题之前,同盟国的一切部队必须首先遵照克里木会议的决定,配置在规定的德国的一定区域内。只要美军不撤出图林根和英军不撤出维滕贝格,我就不能同意同盟国的占领军进入柏林,也不同意在柏林驻扎管制委员会的行政机构人员。"
朱可夫的强硬态度,使好胜心极强的蒙哥马利忍受不了,他从桌子的一头站了起来,正准备向朱可夫反击,老练成熟的艾森豪威尔却从一旁插嘴说:
"蒙第对蒙哥马利的爱称——作者,别争了。我们可以考虑朱可夫元帅的意见。"
"那好,"蒙哥马利表示让步说,"现在我们不争了。最好还是让我们一起留个影,作为初次见面的纪念吧!我为此带来了一个优秀的摄影师……。"
当摄影师毫不吝啬地把他的全部胶片都拍光后,朱可夫为他的客人们安排了豪华的宴会,并且不惜破费,把国内许多最优秀的舞蹈家、音乐家和表演者专程调来演出助兴。
但是此时的艾森豪威尔一点兴致也提不起来。他对这一天的活动内容和结果也很不满意,他只是比蒙哥马利有所克制。他认为,第一次会晤,苏联人得到了他们希望得到的一切。而且整个活动过程他觉得都在受人家的摆布。他决定不参加朱可夫的宴会,带着他的司令部全体人员一起回法兰克福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