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知性力(2):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大前研一 (日)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实施这种有效需求经济政策的国家纷纷陷入经济危机。而最近十几年形成的新竞争模式就是如何从“无形”的地方“吸引财富”。为什么美国能从世界各地借钱,使它自己繁荣起来?那是因为在美国政府和经营管理者中,有能够看得到这个“无形的新大陆”的人,他们明白新经济的构造。而在日本,政府只会不停地把手伸向国民的未来,使得国民负担越来越重。现在,不但不能从世界范围内筹集到需要的资金,连国内的资金也都纷纷外逃。这就体现了看得到和看不到“新大陆”的巨大区别。
  指望那些根本看不到“新大陆”的日本政府、企业、官僚以及经营管理者有所作为,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他们都是属于旧大陆的居民,无论怎么对他们耳提面命,都不会有什么效果。与其有时间埋怨他们、评论他们,倒不如自己努力,成为一个能肩负起21世纪的人。
  “松下电器产业”、“本田技研工业”、“SONY”等称雄世界的日本企业,实际上都是战败后发展起来的公司。每一个创业者都是依靠个人的力量打破从战前就延续下来的旧秩序,也是因为这样才能把企业发展起来的。在那个时代,官僚们也还算是在努力地为国家工作,并且学历主义和公司人的概念还没有在全社会得到普及。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下,这些思维敏锐的人的出现,创造出了称雄于世界的日本企业。而在1945年太平洋战争战败后的第55年,也就是2000年,日本政府和众多的日本大企业在“无形的新大陆争夺战”的前半段中又一次战败了。不过,这个战败的时期,反而是个人自立并且成就事业的大好时机。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在“麦肯锡”这个世界级的企业中,长期以来开拓新大陆所积累起来的世界级的战略经验,以及那些在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中陆续诞生出来,并且正在持续繁荣中的“com”企业中不断发展的经验,介绍给更多的商务人士。
  和上一部的《知性力——变革时代上班族的核心竞争力》相同,本书也希望能够为具有创业热情的人们,以及那些想在“无形的新大陆”里有所作为的人们,提供一种营养要素。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在“麦肯锡”这个世界级的企业中,长期以来开拓新大陆所积累起来的世界级的战略经验,以及那些在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中陆续诞生出来,并且正在持续繁荣中的“.com”企业中不断发展的经验,介绍给更多的商务人士。这些都是当年我作为“麦肯锡”的高管,与世界上那些优秀企业的CEO(首席执行官)们一起工作时所领悟到的东西,还有一些是最近5年和年轻人一起探讨创业时感悟到的经验。如果这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将深感宽慰。
  和上一部的著作相同,这本书也是和小学馆的楠田武治先生以及记者中村嘉孝先生一起完成的。虽然因为担任咨询顾问师、创建新世纪的发展平台、担任公司外部董事、新商业模式的专利申请等工作,让我觉得时间紧迫,但是因为输给了大家的热情,于是就接受了写续集的工作。
  对于你们而言,如果只是想做一个单纯的上班族,那么显然是没有什么未来的。应该做的事情是,把自己现在的人生全部清零,然后重新设计人生。
  大家应该好好思考下面的这些问题:现在经历的人生是自己的吗?大家是在为谁活着?能不能让自己的人生不依赖公司?能不能掌握世界通行的工作方法?并没有现成的正确答案放在那里,必须自己去寻找。对于你们而言,如果只是想做一个单纯的上班族,那么显然是没有什么未来的。应该做的事情是,把自己现在的人生全部清零,然后重新设计人生。
  大前研一
前言(2) - 序章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实施这种有效需求经济政策的国家纷纷陷入经济危机。而最近十几年形成的新竞争模式就是如何从“无形”的地方“吸引财富”。为什么美国能从世界各地借钱,使它自己繁荣起来?那是因为在美国政府和经营管理者中,有能够看得到这个“无形的新大陆”的人,他们明白新经济的构造。而在日本,政府只会不停地把手伸向国民的未来,使得国民负担越来越重。现在,不但不能从世界范围内筹集到需要的资金,连国内的资金也都纷纷外逃。这就体现了看得到和看不到“新大陆”的巨大区别。
  指望那些根本看不到“新大陆”的日本政府、企业、官僚以及经营管理者有所作为,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他们都是属于旧大陆的居民,无论怎么对他们耳提面命,都不会有什么效果。与其有时间埋怨他们、评论他们,倒不如自己努力,成为一个能肩负起21世纪的人。
  “松下电器产业”、“本田技研工业”、“SONY”等称雄世界的日本企业,实际上都是战败后发展起来的公司。每一个创业者都是依靠个人的力量打破从战前就延续下来的旧秩序,也是因为这样才能把企业发展起来的。在那个时代,官僚们也还算是在努力地为国家工作,并且学历主义和公司人的概念还没有在全社会得到普及。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下,这些思维敏锐的人的出现,创造出了称雄于世界的日本企业。而在1945年太平洋战争战败后的第55年,也就是2000年,日本政府和众多的日本大企业在“无形的新大陆争夺战”的前半段中又一次战败了。不过,这个战败的时期,反而是个人自立并且成就事业的大好时机。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在“麦肯锡”这个世界级的企业中,长期以来开拓新大陆所积累起来的世界级的战略经验,以及那些在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中陆续诞生出来,并且正在持续繁荣中的“com”企业中不断发展的经验,介绍给更多的商务人士。
  和上一部的《知性力——变革时代上班族的核心竞争力》相同,本书也希望能够为具有创业热情的人们,以及那些想在“无形的新大陆”里有所作为的人们,提供一种营养要素。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在“麦肯锡”这个世界级的企业中,长期以来开拓新大陆所积累起来的世界级的战略经验,以及那些在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中陆续诞生出来,并且正在持续繁荣中的“.com”企业中不断发展的经验,介绍给更多的商务人士。这些都是当年我作为“麦肯锡”的高管,与世界上那些优秀企业的CEO(首席执行官)们一起工作时所领悟到的东西,还有一些是最近5年和年轻人一起探讨创业时感悟到的经验。如果这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将深感宽慰。
  和上一部的著作相同,这本书也是和小学馆的楠田武治先生以及记者中村嘉孝先生一起完成的。虽然因为担任咨询顾问师、创建新世纪的发展平台、担任公司外部董事、新商业模式的专利申请等工作,让我觉得时间紧迫,但是因为输给了大家的热情,于是就接受了写续集的工作。
  对于你们而言,如果只是想做一个单纯的上班族,那么显然是没有什么未来的。应该做的事情是,把自己现在的人生全部清零,然后重新设计人生。
  大家应该好好思考下面的这些问题:现在经历的人生是自己的吗?大家是在为谁活着?能不能让自己的人生不依赖公司?能不能掌握世界通行的工作方法?并没有现成的正确答案放在那里,必须自己去寻找。对于你们而言,如果只是想做一个单纯的上班族,那么显然是没有什么未来的。应该做的事情是,把自己现在的人生全部清零,然后重新设计人生。
  大前研一
序章 - 序章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在我四十七八岁的时候,我的妻子加内特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确很能赚钱,可是你想过没有,这些赚来的钱能干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地工作呢?”
  “如果是为了我们这个家,我们已经不再需要什么钱了,但如果是你自己想用钱,这还可以算是一个理由,只是我觉得一直持续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意思。归根结底,你想用这些钱为社会做些什么?”
  仔细想一想,妻子说得非常对。于是我决定辞去在“麦肯锡”的工作,然后转行去做其他的事情。在和公司本部的朋友商量后,公司改变了关于退休的内部规定,允许员工们50岁退休。而我自己也是在可以退休的第一时间,也就是在我50岁的时候,就从“麦肯锡”退休了。
  我在很早之前,就认为“对社会的贡献”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一个职责。也正是因为受这个观念的驱动,我从一进入“日立制作所”工作开始,虽然当时的工资很低,仍坚持把每月工资的3%捐赠给曾经给过我最好教育的MIT(麻省理工学院)。而且我也觉得,能够在“麦肯锡”这个知性竞争最为激烈的环境中有所成就,还能够赚到这么多钱,也是缘于MIT的福荫。另外,我也认为,我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地步,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实现的,我依靠的是众人的支持。所以,一直到今天我仍然保持了对MIT的捐赠行为,目的就是为了对那些曾经像我一样贫穷的学子们有所帮助。
  我也认为,我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地步,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实现的,我依靠的是众人的支持。所以,一直到今天我仍然保持了对MIT的捐赠行为,目的就是为了对那些曾经像我一样贫穷的学子们有所帮助。
  我一直担心日本的未来发展,所以为了推进社会的改革,就成立了“平成维新会”这个市民政策集团组织。我曾经工作过的“麦肯锡”基本上是和那些知名的大企业关系走得比较紧密,本社本部也是那种具有强烈的大企业指向的公司组织。但我觉得无论那些大企业客户支付了多么巨额的金钱,咨询顾问师也不能为了过分讨好大公司,提出对国家的长期发展有破坏作用的解决方案,否则就不是一个优秀的咨询顾问师。为此,我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对国家的发展有所帮助的人。即使是像新员工研修这样的公司内部项目,也都是使用我们开发的如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手法。我总结并提出的倡议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日本国股份公司”的咨询顾问师。
  《新国富论》(讲谈社出版)就是从公司内部项目中诞生出来的。而且,为了实现我提出来的观念,也就是说应该建设能够更加重视生活者逻辑(而非生产者逻辑)的社会和国家,出马参加了东京都知事(东京都地区最高行政长官——译者注)选举,然而最终的结果是落选了。于是我就在写了《大前研一败战记》(文艺春秋出版)后,按下了全部清零的按钮,又重新出发了。
  这不是出于什么义务感而做的事情,而是因为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工作,是在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于习惯性地把自己置身于变革中的我来讲,这些活动就是生存的价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放弃了要改革日本的观念,而是要寻找别的方法。比如创建发掘和培养人才的场所、设立培养创业家的学校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把自己的政策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传承下去。虽然在接受世界上的企业邀请出去作演讲时,我会收取高额的出场费,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基本都是免费的。即使是周末,我也在为这样的事情忙碌。不过这不是出于什么义务感而做的事情,而是因为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工作,是在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于习惯性地把自己置身于变革中的我来讲,这些活动就是生存的价值。
不要让自己成为21世纪的恐龙 - 序章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完全进入到网络时代,如果大家再不认真地思考一下如何改变自己,如何走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那么就会被21世纪无情地淘汰。不能改变自己,就如同是中生代的恐龙那样不能应对新时代的环境变迁。现在,人类社会已经完全进入到网络时代,如果大家再不认真地思考一下如何改变自己,如何走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那么就会被21世纪无情地淘汰。不能改变自己,就如同是中生代的恐龙那样不能应对新时代的环境变迁。现在,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能够活到80岁左右,但尽管如此,大多数的人们从30多岁、4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停止了思考活动,并拒绝进行自我改革。这就意味着人们从那个瞬间就已经开始老化了,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了。人们拒绝自我改革的理由无非就是:“不管怎么说,我是一个接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的人,是一个教育的完成品。”然而无论在多大年纪,人类都是可以改变自己的,为什么要甘于现状,虚度光阴呢?“微软”的比尔·盖茨、“耐克”的菲利浦·奈特、“软银”的孙正义等,他们都不是被人逼着才开始做自己的事业,大家都是做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或者梦想而采取了积极的行动。
  连自我评价都做不好的人,自然是不会拥有充实的人生的。
  首先,大家要尝试着对自己做一个认真的分析,看看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连自我评价都做不好的人,自然是不会拥有充实的人生的。要从肉体、精神、金钱等方面,以及自己拥有的能力、感性、技能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认真地审视“自己想做什么?”“对自己来讲,幸福是什么?”“现在的自己欠缺的是什么?”“今后对自己来说必要的是什么?”等问题。
  人们进入公司20年后会发现,过去那些年所掌握的技能和经验,在随后的10年中是发挥不了任何作用的。例如,学会了焊接技术,今后却全部是自动焊接了;虽然辛辛苦苦地学会了律师的技能,可是所有的法律条文和公文格式都已经被收入到一张光盘中,律师服务这种商品的价值也就只剩下一半了;还有教师这个行业,很多人以为有了教师执照就可以一生高枕无忧了,但如果开始用卫星电视广播授课,老师们还能够那样想吗?毫不客气地说,使用了卫星电视后,只需一个最优秀的老师就能满足全日本学生的数学教授问题。在21世纪的网络社会中,在无国境环境的条件下,所有职业都将受到威胁。大家必须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为避免成为像恐龙一样灭绝的物种,为了能够很好地应对未来,现在就应该开始为自己进行充电了。
  对于上班族而言,现在开始努力成为一个数学天才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但是在其他的领域,无论你现在有多大的年纪,只要肯花5年的时间去努力掌握新知识,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对于上班族而言,现在开始努力成为一个数学天才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但是在其他的领域,无论你现在有多大的年纪,只要肯花5年的时间去努力掌握新知识,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如果一个人花了5年的时间都没能掌握新知识,只能说明他每天都没有努力。而大家之所以每天不努力,理由无非就是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完成品了,或者就是觉得已经来不及了,要么就是以前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养成了只会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那些能对老师的教学内容提出异议的人,认定人生可以重新设计的人,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在商业社会中,英语、计算机以及资产运用的技能是必要的,并且很有可能掌握了这些技能以后还是不如那些十几岁的年轻人。但是只要努力学习就必然能够灵活运用,所以就必须时常地告诫自己,抱有强烈的自我变革的意识。另外必须要认识到的是,自己是曾经被浇铸到了变形的模具中培养起来的这个事实。也就是说,重要的是大家要认识到自己的弱处,尝试进行自我分析,审慎考问并回答自己要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然后针对自己的答案去开拓出新的道路来。
什么才是人生的宝贵财富?(1) - 序章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在我们谈论个人的人生设计之前,有必要先探讨一下关于金钱财富这个重要的话题。
  日本人虽然持有相当多的金融资产,但大多数人还是把自己的财产投资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或者是邮局储蓄里面。然而这是个非常错误的决定。这是因为这些金融商品实际上是由那些类似于国家御用的商人们在控制运用着的。国家把邮政储蓄存款都用在了财政投资上面,可是这种方法的效率是最低的,所以邮政储蓄者收到的利息也就只有03%而已。而放在银行的定期存款,银行也只支付02%的利息。既然利息回报只有这么低,为什么我们还要把财产放进那种地方呢?与其那样做,还不如在自己知道有投资风险的前提下,把资产运用到股票或者投资信托上面。如果连这个风险也不愿意承担,那就把自己的资产放进自家的箱子底下不是更好一些吗?
  然而,现在人们依然没有一句怨言地把资产放进那些人的手中,这就等于在帮政府做没有效率的事情。为了弥补自己的亏空,政府提高了税金比率,而且养老金制度也已经崩溃了,现在政府连我们的养老金都支付不了了。如果我们没有其他的想法,依然把钱存进银行的定期存款或者邮政储蓄的话,政府永远都不会悔改。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运用我们的资产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把自己的资产运用到利息较高的地方。可是在日本,根本没有什么利息较高的金融商品,因此我们就必须积极地向国外进行分散投资。例如,第一步要做的是,把自己1/3的资产放在欧元上,1/3放在美元上,剩下的1/3放在日元上。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散风险。首先是在已经进行资产投资的国家中,购买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基金类的金融商品;其次就是购入风险比较低的公司债务基金等金融商品;最后就是买入安全性很高的类似定期存款性质的金融商品。还有一个要点是,应该分别设立各种金融商品账户,以便能够用各种货币进行交割。这样一来,即使外汇比率有变化也能够安心。同时可以用世界上的不同货币,以信用卡的形式进行各种交易。欧元强势的时候就用欧洲人的感觉进行消费,而美金强势的时候就用美国人的感觉进行各种购物活动。虽然说外汇有汇率风险,但是因为个人的资产已经分散到世界上的主要货币上面,所以就不会有全部都损失的风险。相反,如果人们不进行国际化分散投资,而是把自己的资产全部放在日元资产上面,就很有可能带来资产的减少。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机会损失”这样的概念,这个概念是针对于国际化分散投资的收益而言的。日本现在已经开始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法了,所以在这种前提条件下进行国际化分散投资已经成为可能。但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日本人对此依然无动于衷。
什么才是人生的宝贵财富?(2) - 序章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即使这样,人们还如此过分担心风险,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向新生事物挑战的勇气,也没有想让自己接受再教育成为新人类的气概。
  日本人之所以不能这样做,恐怕是担心自己越出家长或者老师规定的人生轨道,担心自己脱离社会的约束。可是在日本,根本就没有必要担心自己会有那样的越轨行为,也不必担心什么后果。日本的失业保险的支付额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职业训练学校也准备了各种训练课程,如果去那里学习,国家会支付80%的费用。但即使这样,人们还如此过分担心风险,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向新生事物挑战的勇气,也没有想让自己接受再教育成为新人类的气概。也许还有些人认为自己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安全范围,自己的老年生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如果自己今后没有面对风险的勇气和决断力,那就什么都实现不了,当然也就更无法得到什么。
  如果看职业经历,不论是孙正义,还是“SQUARE”创业者的宫本雅史,以及“DUSKIN”的社长千叶弘二等人,都算不上是什么精英,而且和超级有名的大学以及公司也都没有缘分,在孩童时代都是所谓的落后生。可正是这些人压倒了那些所谓的精英,变为了优秀的成功者。
  在这些人的人生经历中,可以说是都曾经经历过无数的失败,因此他们对失败反而没有了恐惧的心理,更加敢于面对风险。为什么孙正义能做到的事情,那些大型商社的员工们做不到呢?根本的差距就在于敢不敢直面风险。为什么孙正义能做到的事情,那些大型商社的员工们做不到呢?根本的差距就在于敢不敢直面风险。
  因为我也是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所以能够理解他们的思考模式。在念高中的时候,我因为喜欢单簧管并参加了乐队,有一半的时间没有去学校上学。即使去了学校我也只是学习那些自己喜欢的课程。在老师对学生说“上课不许迟到”的时候,我也曾举手说“我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准时到”,因此而被老师责罚。我也曾还击老师,做过一些胡闹的事情。在我的上一部书《知性力——变革时代上班族的核心竞争力》中也曾经叙述过,我在“日立制作所”当工程师的时候,就经常无视公司的各种规章和习惯。我有把脚放在桌子上思考问题的习惯,而在公司这样做的时候,就会被勤劳课的人们训斥说:“不许把脚放在桌子上!”也有时候会把咖啡壶拿到公司里煮咖啡喝,因此也会被训斥说:“这样做容易引起火灾,所以不许使用。”我当时就顶撞说:“课长抽烟的时候就不怕引起火灾吗?”听到我这么说,对方就嘀嘀咕咕地走了,但过不多久又回来说:“这里不许使用电器。”于是我就说:“那你以后找我收电费好了。”在公司这种有点“大锅饭”性质的地方,如果做的事情和大家不一样就会受到白眼的待遇,但我还是全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然后就做出视而不见的样子,继续喝我的咖啡。而且我也从不加班,到了4:45肯定收拾东西回家。回到公司分配的住宅后,就在阳台上用炭炉烧烤在当时还算是比较昂贵的沙丁鱼。因为烧烤时散发出来香气会飘散到整个住宅楼里,所以大家也就都知道这家的男主人回来了。于是各种传言就在周围传开了,很多人都在想:“大前这个人,为什么每次都这么早就回家了呢?”在公司这种有点“大锅饭”性质的地方,如果做的事情和大家不一样就会受到白眼的待遇,但我还是全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我就好像和这个社会没有任何接触一样,既不看电视也不看报纸,只是一个劲儿地埋头到原子炉的设计工作。
  我觉得一个人应该具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重要的是要不惧怕失败,勇于面对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不听信别人的流言蜚语。
  一个人如果在20年中,一直和周围的人做同样的事情,那就会变得像一个机器人了,而且思维也都会变得和周围的人们完全一样。如果大家完全听信了家长、老师和周围人们的意见,也就不会有自己的人生了。我觉得一个人应该具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重要的是要不惧怕失败,勇于面对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不听信别人的流言蜚语。
  上述的这些东西,可以说是今后的创业者以及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资质。实际上,即使是那些大企业,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这类员工的特性和作用,也将不能生存下去。我们看到现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寻求这样的人才了。因此我开始觉得我们这个国家终于迎来了新的时代。
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给家人 - 序章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我在写《宽容的心》(学研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就一直提倡,“职业人(企业人)”、“社会人”、“家庭人”、“个人”这四个概念。我觉得人们应该有这四种时间和人生价值,以及相应的责任。我也是一直这样苦口婆心地教导我的孩子们的。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全家人都是按照这四个基准线坐在一起沟通并交换意见的。在作为职业人(企业人)的时候,对自己的工作要持有责任感,对公司要有贡献,并致力于企业的发展。另外还要实现作为社会人的责任,而且对家庭也要贡献出足够的精力,作为家庭人(丈夫、父亲),应该有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在作为职业人(企业人)的时候,对自己的工作要持有责任感,对公司要有贡献,并致力于企业的发展。另外还要实现作为社会人的责任,而且对家庭也要贡献出足够的精力,作为家庭人(丈夫、父亲),应该有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在现代社会,有很多人作为丈夫或者父亲,在家庭里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这个月的生活,夫妇之间说过什么有意义的话没有?和孩子们有没有推心置腹地交谈过?女儿买了HERMES和PRADA的东西,你有问过她为什么买这么贵重的东西吗?也许她会找借口回答说,她周围的朋友们都有,而你也有可能认可这个借口并不再深究。即使你在心里觉得她有可能在撒谎,但你依然接受了这个事实。
  我的两个儿子也出过很多的问题,比如逃课、退学等。可是我的儿子们和我这个父亲一样,并不害怕从所谓的轨道上面脱轨。因此,在发生问题时,我并没有过多地训斥他们,而是和他们推心置腹地沟通了为什么不去学校上课,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如果在沟通中发现他们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就会对他们说,如果觉得在学校里实在是学不到东西,或者非常讨厌学校生活,那么只要完成中学的学业就可以,并且我还会邀请他们和我一起看电影。通过这种方法,我和孩子们找到了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妥协点。从那个时候我教给他们的观念就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最基本的底线是一定要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他们就是在理解了这一点以后成长起来的。所以,重要的是作为家庭的一员,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承担起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来。
  在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之后,无论有多忙,也要确保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私人生活的空间,也就是说要有“玩”的时间。
  还有,在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之后,无论有多忙,也要确保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私人生活的空间,也就是说要有“玩”的时间。我从来没有因为别的事情而推迟过“玩”这件事情。即使要求我从现在开始什么都不许干了,我也不后悔。因为在“玩”的方面,我一直“玩”得很充分,也正是因为有了“玩”的时间,我也才能在工作上面很努力。
  我现在57岁了,而且是从“麦肯锡”退休的人,可是依然每年在学习不同的东西,一步一步地兴办新的事业。也许其中有一大半的事业会失败,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常常听到人们后悔地说:“那个时候如果那样做就好了。”我的人生不想留下这样让我后悔的事情。如果有人这样评价我:“大前是一个至死都在追求理想的人,是一个有挑战精神的人。”那么我就死而无憾了。作为《知性力——变革时代上班族的核心竞争力》的续集,这本书也正是基于这种精神而出版的。我希望它能够对肩负国家未来的人们有所帮助。
  如果有人这样评价我:“大前是一个至死都在追求理想的人,是一个有挑战精神的人。”那么我就死而无憾了。 知性力Ⅱ 大前研一
越是认真的人就越有不好的习惯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学校和社会实施的是和21世纪不相称的教育
  对于上班族而言,如果开始准备充电的时机不同,那么其方法也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基本上说,接受日本的学校教育和公司教育而成长起来的人们,不但不具备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技能,而且在身上还背负着一些有负面影响的东西。
  必须先要把那些有负面影响的东西全部清零,然后才能够学习新的技能。虽然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21世纪,但是家长和学校实施的教育却是让人们回到19世纪的东西。而人们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接受的公司教育又是20世纪的内容。因此,人们接受日本式教育的时间越长,背负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实施充电计划也就越困难。因此,必须先要把那些有负面影响的东西全部清零,然后才能够学习新的技能。
  在英语里,把这种“从负到零”的作业环节叫做“忘却”(Unlearn=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忘掉)。但实际上,这种舍弃以往的错误概念和习惯的事情,就和矫正打高尔夫球的挥杆动作一样,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对于上班族而言,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只要愿意从忘却开始,重新去充电学习,那么技能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如果有打过高尔夫球经验的人就会明白,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自己的挥杆动作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我曾经有过因为自己打高尔夫球的水平一直没有进步,所以就跑到一个老师的门下去学习的经历。虽然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点,但还是没有能够像预期的那样很快地掌握正确的挥杆动作,于是就决定先把那之前的错误习惯全部抛弃掉,从最基本的挥杆姿势重新开始练习。光是矫正挥杆姿势,就花了我整整一年的时间。因为实在是没有打高尔夫球的才能,所以到最后我打高尔夫球的成绩还是很一般。然而,对于上班族而言,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只要愿意从忘却开始,重新去充电学习,那么技能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
大家能像开车那样熟练运用新技能吗?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英语、计算机、逻辑思考、EQ、网络上的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理财技能
  那么,在“21世纪”和“世界”这两个前提条件下,能够有出色表现的上班族应该具备的技能,也就是说充电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是什么呢?
  第一是语言能力。
  如果我们不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就难以生存下去。如果我们不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就难以生存下去。迄今为止,在日本,只要日本人之间能够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今后,日本人必须要具备能在世界范围内和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为此,人们就需要掌握以英语为首的语言沟通能力。而且这个能力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了。
  第二是计算机运用能力。
  不单是要学会收发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检索信息等,还必须要有能利用计算机赚钱的能力。这就等于要求大家要像开车那样熟练自如地运用计算机。
  第三是逻辑思考能力。
  平时的思考如果不是逻辑性的思考就没有什么意义。在日本,学校一般不太注重教授逻辑性思考方面的知识。也许在高中或者大学的教养课程中会有一些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方面的内容,但是仅仅知道这个没有什么用处。平时的思考如果不是逻辑性的思考就没有什么意义。
  第四是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心的智能指数)。
  虽然和逻辑有些对立,但这是一个在最近几年变得较为重要的要素。情商是相对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头脑的智能指数)而言的。也可以称为感性、想象力、远见、观念等。如果说得再浅显一些,就是想象的能力,也就是把那些看不见的事物能够看清楚的能力。
  这个能力很有必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21世纪要用无形的东西做买卖。从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始,商业活动的主要对象都是那些有形的东西。不管是电视机、随身听,还有汽车等都是有形的东西。可是现在正在兴起的网络商务等新型商业活动的对象都已经是无形的东西了。
  因此,这种能够想象,能够认清无形的东西的能力就变得极为重要了。虽然这种能力因人而异,个体之间的差别很大,但只要通过训练大家还是能够到达一定水准的。
  第五是网络空间环境的团队合作能力。
  21世纪的工作团队和以往的工作团队,特别是日本的工作团队,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喊口号、提建议是日本工作团队的合作模式。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日本的工作团队中会有人喊出削减成本的口号。另外,如果有人加班,那么自己也跟着加班。
  可是21世纪的工作不会是在国内封闭环境下完成的,而是必须要和诸多外国人结成团队伙伴一起来完成。例如,和在美国硅谷的技术人员、印度的技师,以及在欧洲的经营管理者一起合作。也就是说必须要和在地理方面、时间方面、言语方面、文化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一起完成工作。
  只有具备了新型沟通和领导能力的人,才能使得“网络空间团队”的成员充满活力,才能把工作顺利完成。然而,日本人在这方面确实是极不擅长的。在日本,团队成员之间如果出了问题,大家就会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和沟通自己想说的东西,然后大家来到小酒馆里,围坐在一起喝一杯就没有事情了。然而在21世纪的网络空间里,类似这样的沟通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只有具备了新型沟通和领导能力的人,才能使得“网络空间团队”的成员充满活力,才能把工作顺利完成。
要学会和印度人、美国人一起工作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21世纪的网络工作,超越了国境和人种
  第六就是能在网络空间引导团队前进的领导力。
  日本的企业也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有些企业在变革了运营模式后,把设计环节放在日本,而在印度完成图纸,然后在新加坡购买零部件,最后在中国组装完成并直接销往美国。“KEYENCE”、“ADVANTEST”、“MEGA Chips”等就是如此。在这些公司里面,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运营一个项目,就会把很多相互没有见过的人组合在一起工作。而这样的工作内容,如果不具备网络空间的领导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而且这种“网络领导力”也和传统的日本式领导能力有着本质的不同。
  传统的日本式的经营管理者,只要安然地坐在高高在上的位子上就可以了。但是在网络空间里面,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位子。必要的是逻辑能力和理想目标。如果不能用这两个因素引领团队前进,团队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就不会有任何的效果。所以团队的领导者必须要能够明确地指出人们想象不出来的目标,用最具逻辑性的解释让大家接受,并且举出恰当的例子引导人们前进。
你具有网络领导力吗?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超越学历、风貌、年龄、性别的新型领导
  能言善辩之人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人是只要一出现就会有大多数的追随者;另外一种人是只要一出现就会破坏整体的和睦气氛。我在网络上运营“平成维新论坛”已经有5年多时间了。在众多的参与者中,有几个人是第一种的典型,并且也都发挥了领导作用。他们能够在网络上发挥他们强势的逻辑分析能力,使得原本处于平行线上的议论和争吵能够保持冷静。也就是说,他们是类似于“网络上的织田信长”一样的人物。
  我和他们亲自见过面,发现包括个人的风采在内,他们的确与传统的企业领导者的感觉截然不同。也正是因为有进取心,他们才能在网络空间上磨炼自己的新技能。他们当中有一个人曾明确地对我说:“我之所以在网络论坛上努力发挥说服力,就是想重新塑造出一个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全然不一样的人。”
  也就是说,在网络空间上他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希望能够转型成为另外的一个人。这种具有驱使逻辑能力的人,恐怕在现实社会中也是一个极为爱讲道理的人,也肯定会和周围的人或环境发生冲突。而在网络空间上是绝对不能害怕与人讲道理的,这是因为如果自己往后退一步,就必定会让对方找到喘息的空隙,或者为对方提供反击的空间。这就是以网络为中心的21世纪社会中需要的一个崭新能力。
  另一方面,那种在网络空间把团队关系搞僵的典型就比较麻烦了。作为版主,我每晚都会出现在“平成维新论坛”上,所以这个论坛的运营还算是比较平稳。一般来讲,网络空间上面的论坛经常因为有破坏和睦气氛的人出现而受到影响。这是因为这种典型的人在讨论中常常会胡乱讲出一些非常识性的内容。一旦大家对其发言表现出不满的态度后,这种人就会不知所措。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只要这些人老老实实地不再乱说话就没事了,但这些人却常常因此容易变得很恼火,从而会强词夺理地说出一些更加支离破碎的东西。然而网络空间是逻辑性的世界,那些不能够用逻辑观点或方法参与讨论的人就会遭到大家的攻击,我把这个现象称为“网络制裁”。当然,这种破坏和睦气氛的人无论多么能言善辩,也不可能成为网络空间团队的领导者。
  当然,那些平时常见的传统领导者所应该具有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我想说的是,这两种领导类型所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例如,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领导者。如果一个人有了三船敏郎(日本的著名演员——译者注)那样的风貌,还是东京大学毕业的,而且在企业内部还受到上上下下的重视,那么无论他说什么,一般来讲人们都愿意去倾听。然而,网络空间里面的领导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人们只能在网络空间上通过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也就是人们只对网络语言表现出来的内容产生反应,这些和对方的学历、风貌和年龄没有任何的关系。在网络上,女士可以用男士的名字(所谓的网名),并且使用男士风格的语言,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网络空间是一个连性别都无法判断的世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网络空间里的团队领导者就需要具有和现实社会中的那些传统的领导者不同的能力。而且我也一直相信伴随着世界的发展,这种领导能力在今后会越来越重要。
  还有,网络团队一起工作的时候,判断力也很重要。例如,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大家见面进行沟通,什么情况下在网络上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必须要熟悉和驾驭网络空间上的那种微妙的人际关系。在“充电必不可缺的技能之二”中,我说操控计算机必须要像驾驶汽车一样熟练自如就是这个意思。如果驾驶汽车已经很熟练了,那么即使和车上的人说话也能观察到周围的汽车和路况。所以在今后,把计算机作为工具,并熟悉如何在网络空间上敏感地把握和处理那些微妙的人际关系,是网络空间领导者必备的能力。
不要对金钱有偏见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货币的现在价值”是金融理财的本质
  第七是理财技能。
  理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例如,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着一种面向少年儿童的理财软件,其目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熟悉和习惯使用货币。可是在日本人的意识形态中,金钱是一种不干净的东西。而且在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大人们觉得不应该向孩子们传授这方面的知识,自然也就不会教育孩子们如何管理并增加他们持有的金钱。也正是因为日本国民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教育,所以也就容易发生像“Orange互助”、“丰田商事”、“Kress Veil证券”那样的欺诈事件。虽然在这些事件中使用的欺诈手法都比较简单,但还是让很多人都上当了。其中的一次,同时让700万人被高利贷弄得倾家荡产,想起来都令人后怕。因为不懂金融理财,国民一大半的金钱财富都沉睡在利息只有03%以下的邮局和银行的储蓄里面。而且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原因也在于银行、综合建筑公司以及许多其他的企业根本不理解什么是金融理财。
  在日本,即使是在那些大企业里面,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读得懂金融理财领域的诸多表格。即使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人们依然不懂得如何计算不动产的价值。
  1992年,我计算了东京不动产的价值,然后在《文艺春秋》上发表文章说,“东京的地价将会降到1/5”。在当时,日经平均股票价格是37万日元。我发出了警告提醒大家说:当不动产没有价值时,股票就不应该有这样高的价格,股票的实质价格也就是9000日元,最多不应该超过12万日元,如果股票价格从高位一下子掉到这个实质价格,日本经济就会很危险。
  可是在当时,有很多名气非常大的综合研究所,还有大多数的经济学家以及经济评论家们,并没有像我那样认真地计算东京的地价,反而非常情绪化地宣称说:东京是信息极度集中的地区,所以股票市场的价格比美国高是正常的现象。他们甚至认为日经平均股票价格能达到6万日元左右。现在回想起来,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大家还是犯了那样低级的错误,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没有金融理财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金融理财的概念呢?如果概括成一句话,那就应该是:“货币具有的现在价值。”举例来说,一个人的年收入是500万日元,那么在他去世的时候能有多少存款?为了能够享受到比较富裕的老年生活,现在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又要如何进行财政方面的准备工作呢……实际上这样的计算是很简单的理财技能,而且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这都是必须考虑到的事情。
  然而,就像我们上面说的那样,大多数的日本人并没有金融理财的能力,也根本不认真考虑自己老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状况。一般来讲,保险公司的推销员登门拜访时,常常会说“现在您加入的保险品种不能保障未来的生活水平”、“如果换成我们公司的新产品就会给您带来很多的好处”等。当听到这些信息后,人们也不会真正地去计算一下到底能得到什么好处,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判断,如有的人竟然把“这个保险公司的推销员看起来很亲切”这样的感觉当做选择金融产品的判断标准。有很多人就是因为推销员的三言两语更换了已经参保了十年以上的生命保险,结果反而造成了损失。如果人们掌握了金融理财知识,并且学习过对数和幂这种程度的数学知识,就能够计算出来什么形式的生命保险产品会带来什么好处。但是因为日本人不知道那些计算的方法,甚至即使知道了计算方法,也不会自己亲自计算。当然人们更不会计算在借了多少贷款后,每个月的现金流就会减少多少。实际上,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日本人没有很好地掌握金融理财知识的结果。
大学教授也不懂金融理财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大学里面那些教授经济学的老师们也把钱存在邮局储蓄里
  在日本,那些在大学里教授经济学和财政学的老师们也都没有金融理财的能力。他们也都把钱存在了利息只有03%的银行或者邮局里。这就有点像为他人做嫁衣,虽然在教别人怎么做,但是自己并没有去参与实践。金融理财是那种只有参与实践才会有结果的学问。使用“Excel”等计算软件,就能自动地计算出当人们借了多少贷款后,每个月还会剩下多少现金流。这么简单的事只要想做谁都能做,但是谁都不做。
  正是因为国民没有金融理财的知识,所以政府只要简单地对国民宣传“如果让事情这样发展下去,我们日本就会爆发金融危机”,便可以轻松地把手伸到国民的口袋里,从每个人身上夺走50万日元。政府向银行投入60兆日元的公有资金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天底下,能够做这样无法无天事情的国家,也只有日本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他国家的国民都有金融理财能力,如果政府这样做,就会引发社会舆论,大家肯定会说:“这样做怎么行,与其如此倒不如把银行给拆了!”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是一个金融理财能力非常弱的国家。也就是说,在世界范围内,日本是一个金融理财能力非常弱的国家。国民金融理财能力很强的国家是美国和英国以及旧英联邦的那些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只要是读过大学的人,一般都能看得懂资产负债表,也都会计算Net Present Value(净现值)、Cost of Capital(资本成本)、收益还原价格等。另外,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比较好,也绝对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金融理财的胜利。
  另一方面,和日本相类似的,金融理财能力比较弱的国家是中国和韩国。因为比较贫穷,所以人们只有流量的概念,而且比较沉浸于追求那些“能够永存的资产”。就像日本人执著于土地一样,韩国人喜欢黄金,中国人则喜欢把翡翠、玛瑙、珊瑚等宝石放在家里摆设。但是,土地、黄金和宝石等价格都已经没有上涨空间了,所以即使一直持有这些资产,国民的财富也不会有所增加。
  而且日本人的储蓄倾向比较高,人们普遍把税后所得的20%都拿去做储蓄。可是对这些储蓄最终能增加多少财富反而漠不关心。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与其把资产放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或者邮局的储蓄中,倒不如投到债券或基金里,或者投资一部分股票或期货等其他金融商品中,反而能有很大增值的可能性。但是人们却不这么做,甚至不知道可以这么做。现在是一个资产缩水到1/2、1/3、1/4都有可能的时代,所以必须要把资产分散投资到不同的渠道。除了银行储蓄和邮局储蓄之外,还是有别的方法可以运用资产的。但是人们还没有看清楚实际的状况,实际上,这已经说明了人们的心态还停留在那种短工劳动者上面。
背着1000万日元负债出生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因大量发行赤字国债,向银行投入60兆日元等原因,日本人背上了负债的十字架
  作为日本人,人生之大不幸的根源就在于根本不懂得金融理财。但反过来也可以说,拥有金融理财的能力就可以解救人生。总而言之,作为日本人,人生之大不幸的根源就在于根本不懂得金融理财。但反过来也可以说,拥有金融理财的能力就可以解救人生。如果没有很好的金融理财能力,今后的日本就会成为其他国家的猎物,而且个人也将成为国家的牺牲品。国家在我们对资产负债表等财务知识还不清楚的时候,就已经用“将来债务”的方式侵蚀着我们的财富资产。英语把这个叫做“全身被剥个精光”(He was taken to the cleaners)。意思是说我们的财产都被洗劫得干干净净了。如果还想保住自己的财产,那么日本也应该向美国学习,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接受金融理财方面的知识。并且,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学习金融理财方面的知识。
  以上的七条,是上班族必须要掌握的能力,是通过“Unlearn”方式把不好的习惯全部清除掉之后,重新掌握的新技能。上班族也只有在进行这样的充电后才能够恢复到很好的工作状态。
  如果觉得自己欠缺其中一些技能——每个人都会有欠缺的方面——就应该立刻开始学习。为了能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这种充电越早越好。关于这七个能力中的任何一个,希望大家都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好好地想一想,我们是如何麻木地走到今天的,又是如何在稀里糊涂中把这些技能丧失掉的。然后,如果觉得自己欠缺其中一些技能——每个人都会有欠缺的方面——就应该立刻开始学习。为了能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这种充电越早越好。
  现在的日本人,实际上每一个人都背负了相当于1000万日元的债务。首先,因为政府向银行投入了大量的公有资金,使得财政赤字越来越庞大。因此作为一个日本人,在来到这个世上,哭出第一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背负700万日元债务的人生。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有很多债务,虽然这些债务现在并没有露出水面。例如,在2000年以后,邮局储蓄肯定会出现实质性的破产问题。还有,在过去的高利息时代形成的大量定期存款也都将会因为一下子到期而全部取出不再转存。那个时候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关西国际机场、都市基础治理公团、日本道路公团等机构的赤字也就因此更加难以应付。所以加上这些,平均负债的金额肯定会达到1000万日元。
从2000年开始的护理保险制度根本靠不住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上班族要承受沉重的负担,但却不能享受服务
  对于年轻人而言,从2000年4月开始实施的护理保险制度也是根本靠不住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日本的福利制度不是由个人的储蓄支撑的,而是采取了年轻人支撑老年人的制度。也就是说,为了使没有交纳保险费的人们也能够享受到护理服务,所以只有依靠年轻人来负担这些相关的费用。在福利大国这个名义下,年轻人就要承担老年人护理保险的费用,所以在金钱方面承受着沉重的压力。而到了2020年,每4个日本人中就会有1个老年人,那将是非常典型的超老龄化社会,因此年轻人在这方面的负债额还将会有所增加。
  在那些号称福利发达的国家,例如北欧和英国等,我们已经看到越是社会福利高的国家,其产业也就越没有什么活力。这是因为能赚钱的人和企业都跑到国外去了。
  举例来说,在瑞典,网球选手比约·博格就移民到了摩纳哥。企业也是如此,该国最大的企业“Asea”、创设诺贝尔奖的“Nobel”、包装行业的“Tetra Pak”,也都跑到了瑞士,手机的“爱立信”公司,虽然本部还设在斯德哥尔摩,但实体部门早就已经转移到了英国。汽车行业的“沃尔沃”以及“萨博”这两个公司虽然还勉强留在了瑞典,但其在国内的事业规模却很小。所以我们已经可以放心大胆地说,几乎没有什么大企业还留在瑞典国内。今后,日本社会的福利充实程度虽然不能和瑞典相提并论,但是在不远的将来,出现的问题也许会超过瑞典。
  我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日本的文部省似乎已经做好了事先的准备。让学生在学习了初中和高中六年的英语之后,还是不会说英语,这样一来也就很少有人能够在国际社会上活跃。也许企业和个人也会因此不能往国外发展。不过,我也担心会因此导致日本社会逐步走向荒芜。人们如果不能走向国际社会,就会对这个社会抱有强烈的不满,恐怕会有很多人因此而丧失在国内的劳动意欲,变得自暴自弃下去。
你在随波逐流吗?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不能过于放纵自己和孩子
  现在日本的孩子们活得都像旅鼠(旅鼠是一种极普通、可爱的小动物,常年居住在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编者注)一样。很明显,如果这种生活状态一直继续下去,他们就会直接从悬崖上掉进海里并一直沉没下去。日本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之所以会变成像旅鼠一样是因为受到了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过去的日本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那个时候的感觉就像是在走上坡路,公司、学校和家庭也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氛,电视新闻和报纸以及各种书籍也都在全面报道或描述那些成功的故事,勤奋是当时社会的主旋律。成年人们以饱满的报国心情拼命工作着,同时也对孩子们进行了严格的品行教育。因此,培养了一代具有勤奋精神的孩子。虽然其中也曾经出现过“校园风潮”事件,但是有过这些经历的年轻人们,在进入公司后也大都成为了工作拼命的上班族,就像是Workaholic(工作狂)一样拼命工作。
  可是,当下的日本却处在一种非常松懈的环境气氛中。电视新闻、报纸以及书籍,乃至身边亲友也都是这样的状态。这样的社会环境培养出来的就只能是不求上进的孩子。这种气氛在日本蔓延的原因,很难说是由一两个因素造成的。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因为婴儿出生率越来越低,所以家长们就越来越宠爱孩子。同时,家长向孩子们灌输的价值观只是如何考入一个很好的学校,然后进入一个有名的公司而已。
  现在,家长和孩子们的谈话内容都是让孩子们好好考试。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有比考入好学校、进入大公司更重要的东西,人生的价值也能够在其他地方得到体现。现在,家长和孩子们的谈话内容都是让孩子们好好考试。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有比考入好学校、进入大公司更重要的东西,人生的价值也能够在其他地方得到体现。但是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对话中则根本听不到这些内容。在这样极端的家庭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们,只能是那些看上去就知道没有什么人生追求的孩子。
  在美国和欧洲也有松懈的环境气氛,但也只是限于某个局部,并没有蔓延成为一个整体的社会现象。例如,在瑞士就有麻药的巢穴。人们也许因此会觉得,如果到了瑞士就能看到国家整体的衰败。但是如果到普通的家庭看一看,就会发现家族成员之间的对话,多是较为严厉的教养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另外,和以前相比,虽然德国给人的感觉是社会气氛也在逐渐走向松懈一途,但每个家庭还在努力维持曾经拥有的价值观。
  还有,在美国生活着大量的非洲人、犹太人、中国人、拉丁美洲人和韩国人,我觉得这些人之间存在的一些纠葛反而带来了好处。也就是说,那些曾经在美国出现的深刻的人种对立的问题,给各自的民族带来了新的价值观,那种只有靠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不输给其他人种,并且取得成功的价值观。这也使得美国家庭非常注意对孩子们进行严格的教育和教养。
  在美国社会,好与坏之间都有着明确的界限。即使学校教育也是如此。例如,针对那些有问题的学校,社会就会一直任由他们发展下去而放任不管。在那些问题成堆的学校,枪支、吸烟、麻药、酗酒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可是在美国也有那种在日本难以想象的学校,实施的全是高水平的教育。在那些超高水平的学校,孩子们都在为准备进入哈佛、斯坦福等一流大学而努力学习,而且在这些学校中还有专门培养宇宙飞行员的学校,实施的是初中和高中连续教育。
  在美国的学校里面,人们认为优秀学生的标准是,能够学习、体育也很好、具备领导能力、能够参与社区活动,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不过,在那些实施超高水平教育的学校,并不是一味地让孩子们学习,而是在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上面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在美国的学校里面,人们认为优秀学生的标准是,能够学习、体育也很好、具备领导能力、能够参与社区活动,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这就和日本不同。虽然会学习但体育不好,虽然能学习但没有领导力,虽然有很好的体育能力但学习不行的孩子都不可能得到美国人的认同。在美国,只要同时具备了上述的这四个要素,那么不论是什么人种,都会受到大家的尊重。也就是说,人性的综合发展已经被内置在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中。例如,比尔·布拉德利从耶鲁大学毕业后,进入NBA(美国职业篮球协会)成为明星选手,之后又成为了美国参议院的议员,还出马参与了美国总统的预备竞选。头脑聪明、擅长体育、有领导能力、有明确的理想和追求,人格也很优秀,这样的人才是最受人尊重的。
  只要同时具备了上述的这四个要素,那么不论是什么人种,都会受到大家的尊重。也就是说,人性的综合发展已经被内置在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中。
东工大里面有多少学生会乐器?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人生的价值在考试和公司之外
  所以说,在美国的初中和高中,对体育重视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学校会在一些教学日中,只是上午安排上课,下午都是体育活动。如果学生在体育方面没有取得足够的点数,老师就会非常严肃地提醒说:“不要在学习上面太专注,要养成完美的人格,就必须进行体育活动。”家长也非常支持孩子们的体育活动。每当孩子们有体育比赛的时候,大都会去体育场或者学校的操场参观并给孩子们加油。即使比赛的结果不是很好,也不会像大多数的日本家长那样给孩子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而是给予褒奖。即使在游泳比赛中拿到最后一名,家长大都会说“不错,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了”,尽可能地承认孩子们努力之后的结果。
  头脑聪明、擅长体育、有领导能力、有明确的理想和追求,人格也很优秀,这样的人才是最受人尊重的。虽然不如体育活动,音乐和美术等文化活动也很盛行。而且,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其水准非常高。我因为喜欢单簧管,在MIT(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的时候,决定进入MIT的交响乐团。我自以为在日本上大学的时候,水平可以称得上是很高的了,但在MIT,他们让我接受进入俱乐部的考核。我当时还非常不满,心里觉得“像我这种水平还有必要接受考试吗”!可是进入俱乐部以后就明白了让我接受考试的理由了。原来同学们的演奏水平都非常高。虽然MIT是工科大学,但在这所大学里面,很多人单簧管的演奏水平都很高。而美国的大学生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单簧管的演奏水平,是因为他们在高中时代就有过充分的学习和演奏经历。
  我的妻子从高中时代开始,就在铜管乐队里吹奏双簧管。而在日本高中的铜管乐队中,几乎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拥有像双簧管这样的价格高并且难以演奏的乐器。单单从这一点来看就能明白美国的高中是多么重视书本知识以外的兴趣培养。
  基本上,美国的高中生是在最后一年才真正开始冲刺考大学。在此之前把精力都用到了体育、文化和社区活动上面。在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不是个别学校单独进行的,而是在各个地区推行统一考试的制度,这个和日本类似。这就是检验学生学力程度的SAT制度。学生能否考上大学,不但要看SAT的成绩,校方还要参考高中老师的推荐信的内容才做出综合的评定。
  学生能否考上大学,不但要看SAT的成绩,校方还要参考高中老师的推荐信的内容才做出综合的评定。高中的老师们,要从上述的体育、领导能力、社区活动等角度对学生做出评价。在推荐信里面,要注明这个学生在什么体育项目上面比较擅长,在班集体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在地区参加了什么社区活动,都各自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而大学方面,则把所有超过SAT基准成绩的学生的推荐信拿出来审查,然后根据自己学校的入学标准进行判断和选择。说得极端一些的话,就是会根据这些推荐信的内容来判断学生是不是自己需要的。这一点并不像日本那样,只根据笔试的成绩来判定合格与否。
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每天一直开着电视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
  美国的教育和考试体系,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相反的,日本学校的教育方式则很难培养出有综合能力的学生来。特别是很难培养出能在世界范围内发挥领导力的人才。在日本,常常把领导力和战前的独裁混为一谈,所以提到领导力时,人们有时候就会起排斥反应。但是,在社区活动中的领导力和引领工作团队的领导力,与独裁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混淆了领导力概念的日本初中以及高中教育方式,对日本人来说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在美国也有所谓的教育妈妈和教育爸爸,但是在家庭里面的对话,并不像日本的父母那样,翻来覆去地说:“做作业了吗?不要总看电视,去好好学习。”美国家庭里面的对话和交流主要是以价值观为主的内容。例如,自己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社会,什么是正确的,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
  美国家庭里面的对话和交流主要是以价值观为主的内容。例如,自己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社会,什么是正确的,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不过,在日本,因为价值观已经非常扭曲了,所以家庭内的话题也比较偏向于极端。如果一个家庭里面有正在上初中或者高中的孩子,那么晚餐时候的话题大都是围绕作业和考试的。或者是为了避免谈这些话题,就一直开着电视看。然而,在日本经常能看到的这种在晚餐时间一直开着电视的家庭,在别的国家是很难看到的。我认为,在晚餐时一直开着电视的家庭,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家庭放弃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晚餐的时候,大家都在看电视节目,家庭成员之间很少有交流,要么是把心思全放在电视中的台词上面,要么就是把电视的内容当做对话的主题。一般来说,晚餐时的电视收视率比较高,这个时间段也就是所谓的黄金时段,但这个时段的电视节目对于晚餐不太合适,主要是以低俗的闹剧或者娱乐内容为主的。
  在晚餐时一直开着电视是日本家庭最具有问题的地方。这就是我说的,日本的家庭没有对话交流的主要意思。也就是说,家庭成员之间互不关心对方的事情。我觉得家庭气氛应该是,大家在晚饭时,相互就今天这一天过得如何,一边做交流沟通,一边享受快乐的晚餐。这种做法也许有点像过去日本在还不富裕的时候,大家在厅堂里摆上小饭桌,一起吃晚饭的景象。然而,在晚餐时一直开着电视是日本家庭最具有问题的地方。
  我觉得家庭之间的纽带才是中产的证明。中产阶层如果不以家庭为中心,那么是谁在帮助孩子们养成价值观呢?学校现在也只会教孩子们用“○”或“×”来判断事物而已,已经丧失了培养孩子们价值观的机能。我在接受别人的邀请,去人家家里吃晚饭的时候,如果屋子里开着电视,我就会问也不问立刻把电视关掉。因为平时大家已经习惯了一直开着电视生活,所以也许大家并不觉得开着电视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在请人吃饭的时候还开着电视就是很失礼的事情了。如果是在吃早饭的时候看电视新闻,也还能够理解。但这种吃饭时看电视的情况在美国中产以上的家庭是看不到的,只有那些低收入的家庭,或者是有些单身人士因为觉得一个人吃饭寂寞,才会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
  在日本,人们常说全部16亿人都是中产阶层,但这其实是骗人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觉得家庭之间的纽带才是中产的证明。中产阶层如果不以家庭为中心,那么是谁在帮助孩子们养成价值观呢?学校现在也只会教孩子们用“○”或“×”来判断事物而已,已经丧失了培养孩子们价值观的机能。孩子们也只把学校看成是交朋友,或者是树立敌人的地方。因此,学校不可能成为培植价值观的场所。孩子们也不可能在学校交到好朋友,这是因为大家都不欢迎说逆耳忠言的人。此时家庭便成为了最后的堡垒。如果现在连家庭都不能培养孩子们的价值观,那么日本人就会成为不能理解价值观的国民,而且事实上也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如果问日本人怎么想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其实大家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视点。因此,日本也就没有国家的价值观,或者说是理念的东西。唯一的价值观就是,如果美国说什么就照做不误,而不会去听取别的国家的意见。所以日本在价值观的形成上面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而且日本也是最不愿意参与那些自己觉得很麻烦的事情,当然,如果受到胁迫的话,也就什么都去做了。
  作为没有明确价值观的日本人,对于政府来说是非常容易控制的国民。接受高水平教育的日本人为什么把资产全都放在利息只有03%的定期储蓄上面?为什么会默许政府长期的无所作为?这已经成为世界上七大不可思议事件之一,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和缺少价值观有关联的。
要成为有多维思考能力的人 - 1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所有的上班族都需要充电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僵硬的教育带来了全面的失败
  欠缺价值观的深层次原因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诸多问题是相互关联的。日本是伴随着僵硬的教育体制而失败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是一种重视平均值的教育,在大量生产时代具有正面作用,但现在是要求有创造性和感性以及个性的时代,所以这种划一的教育只会起到负面作用。
  在日本的教育环节中,我觉得也就只有幼儿园、保育院还勉强算得上不错。这是因为日本的文部省和厚生省没有过多地介入其中。也许会有一些指导要领什么的,但每一个幼儿园的课程安排都不太一样,都是按照自己的方法指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事物,让孩子们提出问题,并通过各种游戏进行体验。我的两个儿子曾经上过的幼儿园就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创造性。在我观察到的范围内,日本的幼儿园及保育院与幼儿教育发达的丹麦不相上下,达到了世界标准的水平(以进入知名小学为目的,“考试”型的幼儿园除外)。
  反过来说,这实际上已经启发了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就是说,幼儿园、保育院的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因此课程体系也就没有形成统一的东西,只能各自来做。也正是因为各自来做,所以每一个幼儿园和保育院都在绞尽脑汁想着如何为孩子们创造出合适的教育方法。然而,小学、中学等因为有了指导要领这个紧身衣,只好实施僵硬的教育,按照文部省决定的顺序,来实施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的教学内容。实际上这种教育方法和网络社会是不相容的。长期适应“填鸭式”教学的头脑和网络社会中需要的头脑,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长期适应“填鸭式”教学的头脑和网络社会中需要的头脑,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大家都能成为“T型”的商务人士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戴尔、盖茨、孙正义都超越了文部省的指导要领
  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成功人士往往有一个共同特征——大家都是“T型”人。例如,创建了“微软”的比尔·盖茨,以及创建了世界销量第一的电脑厂商“戴尔”的麦克尔·戴尔会长,都是在小学时代就开始期待成为经营管理者。“软银”的孙正义社长便是在中学时,就去拜会了一直敬佩的创业家藤田田先生(“日本麦当劳”的社长)。
   知性力Ⅱ 大前研一常常有人将学习与年龄挂钩,而上述的三位企业家没有局限于自己的年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特殊领域,拿出了不只是别人的一倍,而是十倍、百倍的兴趣和精力,掌握了非常深厚的专业知识。他们的学习方法也并不是按照小学一年级、二年级那样的按部就班的方式,而是在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地方采用Mining(采矿)式的学习方法。现在,因为互联网的发达,所以任何信息都可以挖掘得很彻底,和过去相比,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了。
  学校的老师们已经不能只是简单的教师,而必须是一个咨询者了。所以说,学校的老师们已经不能只是简单的教师,而必须是一个咨询者了。这是因为学校的老师是无法教授某些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的。
  举一个网络世界的例子。我从1996年到1997年之间,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虽然说斯坦福大学是硅谷的发祥地,但实际上如果你在斯坦福大学生活过就会明白,实际状况和人们脑袋中想象的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包含了像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互联网世界发展得太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所以没有老师能够教授。也有想开设这些课程的老师,但是这些老师们对于互联网世界的了解还不如学生们。所以老师们也就不得不充当咨询者的角色。
  作为咨询者的老师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作为孩子们的访谈对象,鼓励他们“努力大胆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吧”,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们的才能充分调动出来。第二个就是促进他们去参加体育和社会志愿者活动,不但要在“T”的纵向上发展,而且也要在横向上全面发展。
  现在看来,要想在未来成为成功人士,其条件是在“T”的基础上,还要再追加一个擅长的领域,就是成为所谓的“木屐型”人士。现在看来,要想在未来成为成功人士,其条件是在“T”的基础上,还要再追加一个擅长的领域,就是成为所谓的“木屐型”人士。就以我为例吧,虽然自己说自己让人觉得有些奇怪。我在念高中的时候语文成绩非常好,英语和人文地理也很不错。可是,大学却进了早稻田的理工学部,学习了化学和原子能工程专业。所以现在,我在语言方面还算是比较擅长,文章写得也还可以,物理和数学等知识我也懂。这些知识对我在理解和表现各种事物上面有一定的帮助。
  本来,我一开始也并没有去什么理工学部的想法,也没有明确的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类的目标,只要是有兴趣的事情我就都去尝试了。即使是在准备考大学的高三,我也是每天在学校从早到晚练习我喜欢的单簧管。特别是因为没有什么不太擅长的科目,而且在文科上面的成绩又非常好,所以一直打算考进东京大学的法学部(文科一类)。
  然而,一个对早稻田比较憧憬的朋友一直劝我说:“一起考一下早稻田吧。”因为东大的考试是3月3号,而早稻田的考试是3月1号,于是就决定当做是一次模拟考试,陪着朋友一起考一下,结果却意外地考上了。
虽然是东大毕业,但没有被送进监狱就不错了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埋头学习音乐、翻译导游、人文地理后,学会了很多技能
  然而,我内心真正想考的东大却落榜了。虽然听起来像是给自己找借口,但的确是因为太过于自信了。我高中时候的成绩,在整个神奈川县也可以排进优等生的行列。所以就自以为能够很轻松地考进东大。在考试的当天,看到试题以后觉得只要用一半的时间就能完成,再看看旁边的人都是铁青着脸,于是就开始漫不经心了,心里想着“我睡一半的时间都可以”,于是就在考试现场打起盹儿来了。可是醒来之后才发现只剩下10分钟了。我再怎么行,也不可能用10分钟把所有的试卷全部答完。虽然我也考虑过第二年再考一次,但早稻田的理工学部也不错,而且又听说了早稻田的交响乐团水平很高,再加上想着“如果明年再考就不能再玩单簧管了,还是上学吧”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所以也就没有考虑专业什么的,便去学校报到了。
  可是,如果仔细想一想,正是因为没有考上东大,进了早稻田才有了现在的我。也就是说,因为去了早稻田的理工学部,才去了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院;也是因为去了东工大,才去了MIT(麻省理工学院);因为去了MIT才进了“日立制作所”;进了“日立制作所”后,发现和MIT的逻辑不相容,所以才会从“日立制作所”辞职;因为辞掉了“日立制作所”的工作,才进了“麦肯锡”。
  如果那个时候考进了东大,估计我到了这个时候就会出很大的问题。也许会成为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傲岸不逊的人,也许会成为大藏省的职业官僚,因为贪污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进了监狱。
  我不论是考入大学后,还是走向社会后,从来没有按照“社会上公认的美好人生”这样一个模板来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因为是持续做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有了今天这样的人生。
  因为是持续做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有了今天这样的人生。
如果有兴趣就要投入进去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人文地理、古典作品等都是咨询顾问职业的基础在学生时代,因为对人文地理非常感兴趣,所以学得也很认真,直到今天还记得那些内容。我经常在世界各地进行演讲,即使是第一次踏上的土地我也很了解,所以就会立刻给周围的人进行解说。
  如果去了阿根廷,我就会知道“阿根廷这个国家,中部是草原地带,土地是红色的,主要的出口品是牛肉和小麦……”如果去了美国新泽西州的帕特森地区,我也知道“19世纪的时候,以制造科尔特枪和发达的丝织工业而闻名,特别是丝织品的产量位居全美第一……”等,即使是当地人都觉得很惊奇。但事实上这些东西在高中人文地理的教科书上都写得明明白白。我的妻子,因为在每次和我旅游时都会听到我的讲解,所以最近看到她的表情,感觉到她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了。
  还有一个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古文。其中,奈良时期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还有平安时代的《古今和歌集》、《土佐日记》等又是我极为熟悉的。之所以这样,并不是为了考大学而学,而是因为感兴趣才进行阅读的。在高中毕业到大学开学的那段春假时间里,我去了关西地区旅游,也沿着《古事记》和《日本书纪》的描述,参观了皇陵(天皇、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的陵墓)。考入理工学部的人,为什么还要特意去体验皇陵之旅呢,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也不知道那样的行动有什么意义。只不过,我的性格是只要感兴趣,就会深入地挖掘。我现在唯一能确认的是,我当时学到的知识让我不由自主地决定去参观皇陵。
  而当我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些知识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对自己的人生和商业活动有所帮助。“木屐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那些专业领域的知识表面上看起来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但是实际上是在一些地方相互关联的。而当我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些知识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对自己的人生和商业活动有所帮助。“木屐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那些专业领域的知识表面上看起来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但是实际上是在一些地方相互关联的。我对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和韩国这些地区提出的意见一直都比较中肯,正是因为在高中时代积累的人文地理知识的原因。并且,我在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时候,不单要观光和购物,还要在综合地了解之后,分析其发展经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众人的意见等。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能掌握连这个国家的人都不能发现的实际状况。韩国人常常把日本占领他们国家这件事挂在嘴边,但如果你对他们说韩国人也曾经侵略过中国的辽东半岛以及女真族的事,他们就会说:“看来大家都相互有亏欠。”或者在和外国来的朋友见面的时候,把日本奈良时代以及平安时代的故事说给他们听,他们就会很高兴。他们会说:“您不单是一个咨询顾问大师,也不单是一个技术人员,对于日本的传统文化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们感觉到了知识所带来的人格魅力。所以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你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深入挖掘,才是教育应有的本质。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你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深入挖掘,才是教育应有的本质。
20多岁的人应该学习5个领域的知识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上班族可以成为“T型”的商务人士
  下面,我们就进入核心的话题。我们可以根据20多岁、30多岁、40多岁、50多岁等不同的年龄,分别考虑上班族充电的具体方法。
  首先,如果是20多岁的人,就应该发现人生很漫长。20多岁本身也许会很短,假设现在是25岁,到60岁退休的时候还有近40年。一般来讲,在10岁左右,人们的身心发育就已经完成了,因此现在25岁等于已经有了15年的经历。可是到退休年龄的时间是这个的25倍以上。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未来的工作时间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相当漫长的时间。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学到东西的人”,并且希望现在到退休的这40年生活得有意义,那么现在就应该瞄准成为“T型人”(尽可能是“木屐型人”)的目标,立刻开始学习纵深方向的技能。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学到东西的人”,并且希望现在到退休的这40年生活得有意义,那么现在就应该瞄准成为“T型人”(尽可能是“木屐型人”)的目标,立刻开始学习纵深方向的技能。也许有人会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很困难,实际上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情。高中时代考大学的拼搏实际上也就是最后的1~2年。大学考试至少要学习三科以上的内容。上班族为了培养自己的技能,只学习一个科目就可以了。从25岁开始再下一次学习的决心,如学习人文地理,认真地投入1~2年的时间,在27岁的时候就应该能够成为一个不错的专家了。
  可是,很多人因为接受了日本的教育,特别是觉得在考大学时学的那些东西对人生也没有帮助和意义,因此已经不想再像以前那样学习什么东西了。在走向社会后,很多人即使想学习,也只是想学习那些和考试科目无关的知识。如果让我说,考试的科目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觉得没有意义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我觉得学习地理和历史等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音乐和美术也会对人生有很好的正面影响。不要考虑为了获得什么资格,而是扩展人的素养和世界观。所以要集中精力学习一个或两个领域的知识技能。
  从20多岁就让自己这样随波逐流的人,到了40多岁的时候就会被公司扔进垃圾箱。这是因为没有学到特殊技能的人是没有任何特殊价值的。公司这个地方,是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在嘴上说着“太忙了,太忙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40年。如果按照公司说的那样去做,的确是不知道为什么每天都很忙。从20多岁就让自己这样随波逐流的人,到了40多岁的时候就会被公司扔进垃圾箱。这是因为没有学到特殊技能的人是没有任何特殊价值的。
  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40多岁的员工,只不过工资比较高而已,对于公司而言没有什么使用价值,而且也不可能指望将来会怎么样。企业高管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虽然不会说“你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但是周围的人看到高管那种焦躁不安的态度就能立刻明白。高管的眼神总是放在年轻人身上,而且那些以前曾经被人们说成不合群的人都开始得到了重用,结果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40岁的人很快就被同僚和年轻人超越了。
  高管的眼神总是放在年轻人身上,而且那些以前曾经被人们说成不合群的人都开始得到了重用,结果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40岁的人很快就被同僚和年轻人超越了。另一方面,从20多岁开始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习并得到发展的人们,到了40多岁的时候,正好是所学的技能得以展现的时期。那些人对于公司而言是非常有价值和喜欢用的人,而且因为有1~2项特殊的技能,所以在客户中间也有很好的评价。
  至于在什么领域学习、增加技能水平,也没有必要拘泥于我们在第一章所介绍的“上班族充电必不可缺的七大技能”里面的内容。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在高中时代喜欢的,擅长的,还想再深入研究一下的领域也可以。
一天要看两页百科辞典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和考试无关的学问,不但有趣而且有用
  有些人在大学考试结束后,就会把教科书和参考书全都扔掉,这也并不是什么可惜的事情。我觉得可以扔掉的是数学、物理和化学的书籍。这些理科的内容,在今后如果不把它们当做职业的话,在成为社会人之后一般都不会再使用。比如数学,即使是中学的内容,在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都不会再需要了。虽然有“超水平发挥”的说法,我们在看到这些题目的时候也常常会有感触,为什么当时就能解答出来呢?但是实际上这都是大学考试时期磨炼出来的特殊才能而已。作为原子炉的设计者,如果不会运用数学自然要被解雇,而普通人不会运用数学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即使会运用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正面影响。但是,语文、英语、世界史和人文地理等领域都是对人类的发展有帮助的知识,而且仔细读起来既有趣又有好处。
  有些人在大学考试结束后,就会把教科书和参考书全都扔掉,这也并不是什么可惜的事情。我觉得可以扔掉的是数学、物理和化学的书籍。如果再让你读高中时代的课本会让你厌烦的话,那么只读百科辞典上面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也可以。我一般是读小学馆出版的《日本大百科全书》。有的时候会阅读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而下一次则是从镰仓时代到南北朝时代,再下一次也许就是从室町时代到战国时代,每次读2页左右的内容,即使是这样,也会记住很多东西。
  重要的是,应该重新走一下以前的道路,特别是总是想着往前走的日本人。也正是如此,日本的教育才会什么都想涉及,结果却只能做到像草鞋那样的薄而宽。培养出的人才也只能是草鞋型人才。我觉得计算机和互联网比较特殊,除此之外也没有必要特意去学习什么新的东西。
  在日本人过去学过的科目当中,和“上班族充电必不可缺的七大技能”相重复的只有一个,就是英语。我们没有必要去背英语,越是要背英语也就越容易忘。为了考试而记住的英语,一旦考试结束就会立刻忘掉。为了考试的学习是一种典型的不能把学习的内容变成有用技能的学习。
  为了考试的学习是一种典型的不能把学习的内容变成有用技能的学习。我在进入大学后,也开始了课余打工,因为翻译的打工工资比较高,于是就去考取了英语的翻译执照。我并不是在外国长大的,也没有在外国短期生活的经历。就是在横滨一所普通的中学和高中自己学习的,但也就是靠这个水平,我在翻译执照考试时合格了。
  也就是说,只要把在中学和高中学到的英语知识掌握了,已经相当管用了。也正是日本的英语教育,我的英文语法比我的美国妻子还要精通一些。所以英语的学习,只要慢慢地走回到以前曾经走过的道路上就可以了。
  可是,日本的教育模式很难让人们回到先前的道路上。按照一年级之后是二年级,其次是三年级这样的顺序学习知识,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所以在这种氛围下,人们也很难说出来,“因为没有完全理解清楚,想回到一年级重新学习”。可是,学习是一种类似反刍的过程,对于曾经学过的那些东西再度持有兴趣,然后更为深入地学习下去,这样的过程需要反复多次才可以。也正是经过这样的反刍过程,才能学到真正的修养。
  重要的事情是,重新回过头审视自己走过的道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深地挖掘下去。只要这样积累下去,知识就会转化为修养。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人类来讲,修养比知识重要。而日本的教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把知识用“填鸭式”的方法不停地塞给学生。这样的知识教育不会转化为人们的修养。所以,重要的事情是,重新回过头审视自己走过的道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深地挖掘下去。只要这样积累下去,知识就会转化为修养。
每个人都要学会倒着看历史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慢慢地走回去,尝试用自己的大脑推理
  如果大家对明治维新感兴趣,那么就可以查阅一下当时美国的文献资料,看看美国人是如何看待明治维新的。结果就会发现,他们看到的明治维新和我们现在理解的截然不同。当时乘坐“黑船”而来的美国交涉官,把当时看到的日本状况做了详细记录并发表在《纽约时报》上面。根据这个记录,可以了解到在那个时候,日本最了不起的幕府人物是井伊直弼,他是主张改革开放的中心人物。其他重要的人物是历任陆军和海军大臣的幕府官僚小栗忠顺,还有长岗藩的河井继之助等日本的天才人物。这些事情是“东急Agency”的会长、新井喜美先生告诉我的,他曾经写作出版了《拯救日本幕府的“预测力”和胆识》(President出版社)。我自己查阅资料后也惊讶地发现,我们理解的“明治维新”有很大的偏向性。
  一提起“明治维新”,大家就会立刻想起坂本龙马、西乡隆盛、胜海舟等核心人物。可是,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我看到了“明治维新”的另外一面。可是这个历史的一面不会出现在教科书中。所以我最近也开始主张“有必要用别的视角重新审视‘明治维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在教科书里面学到的“明治维新”的历史,实际上是在“明治维新”成功以后,由那些胜利者们书写的历史,换句话说只不过是为政者创造出来的历史。在那些历史的背后,在开始“明治维新”的15年以前,德川幕府就已经在酝酿开放国门,并已经开始集结优秀的人才,进入了组织的变革期。
  如果把当时的日本看做是企业的变革期,那么教科书上的“明治维新”就是为了完成公司现任社长交代下来的任务而书写出来的企业史。然而,这个变革实际上也是由于上一任社长准备了15年后才得以实现的。“GE”(General Electric)的前会长雷吉·琼斯书写的GE史和现会长杰克·韦尔奇所书写的GE史肯定不同。“明治维新”的历史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通过这个事情,我觉得重新回顾一遍走过的道路会有非常好的效果。现在的日本人,满脑子都是想着尽可能走快一步,尽可能多学一点东西,而且觉得重温历史是一件可耻的事。这就是日本人的价值观,而越是有这种价值观的社会就越有必要重温历史。为了能在世界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修养和宽阔的胸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能力在只是一味地往前奔的环境中是无法养成的,只有通过重温历史才能够得以形成。所以,现在那些20多岁的人们应该回到来路上,重新开始学习。
  为了能在世界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修养和宽阔的胸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能力在只是一味地往前奔的环境中是无法养成的,只有通过重温历史才能够得以形成。所以,现在那些20多岁的人们应该回到来路上,重新开始学习。
在公司里走过的道路是错误的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回到来路的确很难,但不这样做就不能开启新的人生
  之所以要求20多岁的人开始这样做,是因为到了30多岁以后,想回到来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回到来路越早越好。
  例如,我在“麦肯锡”的时候,聘用过的职员大约有500人左右。我聘用的标准是:“没有受到日本模式的太多影响,而且还能在日本这个环境靠头脑工作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想培养那些“在日本虽然是属于另类的,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能够通用的人物”。
  在我聘用的500人当中,日后能被培养成为麦肯锡流的优秀咨询顾问师的职员,基本上都是30岁加减2岁的人,也就是那些在28~32岁之间被我聘用的人。
  如果聘用的职员超过了32岁,就意味着这个人已经在日本的企业中养成了日本式的工作习惯,而且很难加以纠正。单单是清除习惯的清零作业就需要5年的时间。可是在“麦肯锡”,如果工作了5年后还不能成为一个可以合作的伙伴就会被清除出去,这是公司的作风。所以花5年的时间进行清零作业根本来不及。例如,有一个35岁的人,毕业于东京大学,并且以出色的成绩进入了某个一流的企业,被期以厚望后送到哈佛大学商学院留学并获得MBA学位,就是因为他在13年的上班族生活中所养成的习惯难以纠正,结果最后都没有能够融入“麦肯锡”这个公司中。
  之所以要求20多岁的人开始这样做,是因为到了30多岁以后,想回到来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回到来路越早越好。
  虽然说回到来路越早越好,但在那之前没有养成企业人的常识也会让企业为难。另一方面,如果聘用27岁以下的年轻人进入“麦肯锡”,因为在工作上面还显得比较鲁莽,在日本这个企业社会中难以使用。例如,在客户的面前不太注意礼节,随便地招手喊:“喂,出租”,常常招来周围的白眼。虽然说回到来路越早越好,但在那之前没有养成企业人的常识也会让企业为难。
  所以在日本,“30岁加减2岁”是能够开始新学习的适龄期。比这个年龄早不好,比这个迟也不好。当然也不是说在那个年龄段之内的人们都合适,为了能在“麦肯锡”这样的世界级企业里面生存下去,并且还想升迁,那么这个时机是最好的。还有,人们能不能成功也不单是年龄的问题。一般来讲,人们在这个年龄段进入企业,最后能够获得成功的人也仅占1/5左右。
  “麦肯锡”这样的公司和日本的企业不一样,是一个很特殊的公司,它不是靠团队生存,而是靠个人的技能生存。
  如果用酿造葡萄酒来形容这个人才培养的过程,那就是在28岁的时候开始酿酒,那么在其35岁的时候就能成为最好的葡萄酒。在日本的“麦肯锡”,我们早在1971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注重培养能在35岁左右发挥作用的人才。如果用酿造葡萄酒来形容这个人才培养的过程,那就是在28岁的时候开始酿酒,那么在其35岁的时候就能成为最好的葡萄酒。也就是说,这种方法我们在30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了。现在,那些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者在日本各个业界活跃的人,很多都是出身于“麦肯锡”。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培养方针”符合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而日本的企业,一般都是在22岁的时候就开始酿酒,在55岁才开始让他们成熟。在我刚刚成为经营管理咨询顾问师的时候,几乎所有大企业的董事们都是在60多岁以后才当上董事的。虽然“本田技研”的董事们是40多岁,但这也和企业的年龄较短有关。在那个时代,“麦肯锡”就已经能让还只有35岁的年轻人独当一面,的确是一个少见的企业集团。不过,日本也一直在慢慢地进步,现在也发展到了人们必须要在35岁就走上成熟的阶段。根据我在30年前就开始实施这种转换,并有聘用过500多人的经验,为了能够实现这个转换而实施新教育的适龄期只有30岁前后2年的这4年而已。
  但是,这个年龄标准,现在也许应该再降下来2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美国,30岁就已经显得有些迟了。当时在美国,我们聘用人员的标准是28岁加减2岁,也就是说26~30岁的人是我们选择的标准。所以如果日本现在也是这样的标准,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
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公司的将来由你们创造
  20多岁的人不能只是按照公司要求的去做事情。其首要理由就是,公司只会教给你落后于时代的工作方法。20多岁的人不能只是按照公司要求的去做事情。其首要理由就是,公司只会教给你落后于时代的工作方法。
  我在《知性力——变革时代上班族的核心竞争力》一书中也详细描述过,几乎所有日本企业在4月份实施新员工教育的时候,都是让那些中老年员工来进行的。可是,那些老员工们只能教授那些陈腐的工作方法。在这个工作的创意和工作方法都需要进行大变革的时期,好不容易有了那些新鲜的、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新员工,但如果还是向他们灌输并强迫他们记住那些陈腐的工作方法,那么这个公司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变革的了。
  因此,为了要改变公司,必须要有人在一些地方说一些谎言。至于怎么说谎言,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在15年前的时候,我是负责“麦肯锡”经营战略的董事,我当时就公开宣扬说:“一个人两台电脑的时代就要来临了。在家里一台,在公司里一台。”我的目的是希望把咨询顾问的工作方法进行一次大变革,使之能够紧随网络时代的步伐。
  可是,我的建议遭到了那些老年人顽强的抵抗。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当时的咨询顾问工作方式还沿袭着古老的传统,一般是挨家挨户地拜访顾客,并且一直保持低姿态看着顾客的脸色工作。于是我对那些老年人这样恳求说:“麦肯锡在网络社会到来的5年后必须有变化。可是,如果我们把旧有的价值观和咨询顾问的工作方法强加给年轻人,那么我们的公司就不会有变化。所以,我觉得不要再向新员工灌输‘咨询顾问工作的真谛是辛苦加顾客关系’这样的内容了。”
  随后,我们对新员工开始了全新的工作方法的教育,而且员工教育的主题定为:“5年后的麦肯锡应该是这个样子。”在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把员工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计算机和“知识经营管理”上面。我们要求员工用计算机进行产业分析,在一个项目结束后必须把从中得到的经验和信息进行集约化和类型化作业,并储存到计算机中,只要是“麦肯锡”的员工都能够检索到这些信息。正是因为这些信息的日积月累,我们构筑了全员共享的系统。当然,除了顾客企业的机密之外,我们把行业以及问题的性质、工作的推进方式等,只要是对其他人有用的信息都做成了数据库。因为这个作业过程持续了10年,而且我们在世界各地有超过5000名咨询顾问师在全力实施这个工作,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麦肯锡”。
不要强迫自己遵循公司陈腐的工作方法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麦肯锡”是因为采用了超前的工作方式才变得强大的
  当然,我们在15年之前并不是这样做事情的。但是我们对新员工说:“这个公司的员工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工作的,如果你们不学习这个方式就干不好工作。”虽然对新员工说了谎言,但结果是那些新鲜的、什么都不知道的新员工,在进入公司后的一两个月内就完全掌握了新的工作方式。虽然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这些新员工们发现那些老员工们并不是这样做事情的,从而使得一些人产生了上当受骗的感觉,对公司有些失望。但是他们只学会了这种新工作方法,所以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只能按照新的方法开始工作。
  “麦肯锡”是一个人员“进”和“出”都很频繁的公司,员工每年的辞职率大都在20%左右。因此,掌握了新的工作方式并能够开始教授别人的人,在2年以后是40%,3年以后是60%,4年以后是80%,这样每年都会增加20%。只要这样连续下去,5年就能够使得公司全体变革成为理想的状态。实际上也是如此,5年后的“麦肯锡”有了显著的改变,变得非常强大起来。
  对新员工的教育可以让上一年来的员工去做,更好的方法是让新员工教育老员工。这样的员工教育就能够很好地向新员工传递“公司的未来必须由你们创建”的信息,而且老员工们僵硬的头脑也能够变得柔和一些。根据这样的经验,我一直提议在日本的公司里面也可以尝试做这样的事情。对新员工的教育可以让上一年来的员工去做,更好的方法是让新员工教育老员工。这样的员工教育就能够很好地向新员工传递“公司的未来必须由你们创建”的信息,而且老员工们僵硬的头脑也能够变得柔和一些。如果想适应现在这样变化激烈的社会环境,就真的有必要进行如此之大的改变。
  可是,没有一个公司能够实施我的建议,甚至连踏出一步的勇气都没有。只是一味地教授陈腐的工作方法,所以日本的公司很难有什么变革。不过另一方面,对于上班族而言,不论是什么时候只要想变就能够改变。如果所在的公司没有什么改变,那就尝试让自己有所改变。而且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不能改变的理由归结为公司的责任。
公司是“训练场”,还是“养老院”?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如果把公司当做训练场,实力就能快速增长
  还有另外一个理由,也让我觉得20多岁的年轻人不能百分百地听从公司的吩咐。那是因为很多公司自己都不知道应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年轻人如果只是按照公司的吩咐去做事情,什么都不多想,那么在工作时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而且心情也会很好。但是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的感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麻痹掉,变成了所谓的“公司人”。年轻人如果不想自己也成为这样的人,那么现在就需要认真地考虑一下,是把自己现在工作的公司看做是对自己进行教育的“训练场”,还是看做能让自己一生有口饭吃的“可以依靠的大树”。而且这个思考和决定越早越好。
  年轻人如果只是按照公司的吩咐去做事情,什么都不多想,那么在工作时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而且心情也会很好。但是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的感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麻痹掉,变成了所谓的“公司人”。这就意味着,如果把公司看做是“训练场”,那么即使很辛苦地工作也会让人的心情变得愉快起来。对年轻人而言,所有遇到的困难和障碍都是锻炼的机会。即使是上司的严厉训斥,也应该看做是一种对自己来说值得感激的锻炼。人们如果能够这么想,那么所有的经历就会对人生有益处。即使是令人讨厌的工作内容也能够坦然面对,比起在商学院里面的学习,这种在现实工作中的学习更容易消化和吸收,而且伴随着经验的积累,实力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重要的是,积累起来的经验在将来可以适用于任何公司,所以为了积累经验,人们也就会主动去做一些上级要求以外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真的能这样做了,那么他的实力就会不停地增长。
  对年轻人而言,所有遇到的困难和障碍都是锻炼的机会。即使是上司的严厉训斥,也应该看做是一种对自己来说值得感激的锻炼。
在公司里面,要始终坚持公平无私的立场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加入帮派的确能够早日出人头地,但跌落得也快
  另一方面,如果决定把公司当做是可以依靠终身的场所,那就应该把精力用在搞好内部关系上面。但是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那就是不要委身于一些特定的帮派中。例如,现在公司里的一个专务董事很有势力,而且自己的课长也和那个董事是一派的。如果听从课长的诱惑加入了那个专务董事的帮派,那么从20多岁开始就会让人另眼看待。但是一旦那个董事出了问题,那么这个帮派的人们也会受到牵连,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会被打入“冷宫”,或者被发配到偏远的地方部门。
  属于某些特定帮派的人,的确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出人头地,而且也会带给你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但是如果决定了一生都在这个公司里面工作,那就绝对不要这样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到你退休之前,那种能够呼风唤雨的人物至少会轮换4次以上。而且自己最初效忠的课长最终能当上社长的可能性也就只有02%左右。
  如果决定要在一个公司里面终老,就要尽可能地坚持公平无私的一贯立场。实际上,这才是在出人头地的竞争跑道上能够进行最后冲刺的最佳武器。所以,如果决定要在一个公司里面终老,就要尽可能地坚持公平无私的一贯立场。拓展自己的视角,不管是公司内外,尽可能和各式各样的人物交往。重要的是要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中立的人,不会徇私舞弊,也不会搞各种小动作。实际上,这才是在出人头地的竞争跑道上能够进行最后冲刺的最佳武器。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会不会在背后捅自己一刀”,才是社长在挑选自己接班人的时候最重视的条件。迄今为止,我接触过数不胜数的优秀管理者,他们都是用这样的基准挑选自己的接班人的。有很多人输就输在最后这个接班人选择的环节上。
  很多高层在挑选接班人的时候并不是按照能力标准选择的。一般来讲,经营管理者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经常采用的原则是看自己退休后不背叛自己的人是谁。接班人可以不必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但对于那些曾经向自己的对手摇头摆尾效忠的人以及在接班后有可能让自己的影响力消失的人,无论多么有能力也绝对不会提拔。所以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果一个人被认为具有帮派的背景,那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经营管理者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经常采用的原则是看自己退休后不背叛自己的人是谁。接班人可以不必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但对于那些曾经向自己的对手摇头摆尾效忠的人以及在接班后有可能让自己的影响力消失的人,无论多么有能力也绝对不会提拔。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够得到公司上下所有人的信赖,就应该保持一贯中立的立场。因此,到退休之前保持住平稳的工作状态就是在公司里工作的最大目标。特别是那些期待自己有好运能当上社长的人,就更应该注意用公平无私的立场和态度贯穿始终。
  不过,公平无私不是说对所有的人都要应承。实际上那些对所有的人只会点头哈腰、笑脸相迎的“蝙蝠人”也会让人讨厌。特别是利用网络世界中的电子邮件的BCC功能,就能够立刻发现这些“蝙蝠人”的本来面目。所谓的“BCC”是一种送信方法,就是在同时给很多人发送相同内容的电子邮件时,收信人不知道还有什么人接到了同样的邮件。例如,“蝙蝠人”向你讲述了一些信息,而你觉得不是很可靠的时候,用这个“BCC”的方法就能够向很多人调查这个信息的真伪,所以在瞬间就能看清这些“蝙蝠人”的嘴脸。也就是说,利用网络调查和驱使公司内外的人际关系就能够让人们的谎言立刻大白于天下。
“社长是这么说的”是推脱责任的说法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必须养成说“我是这么想的”的习惯
  一定要养成基于自己对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分析和判断,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用第一人称说出来“我是这么想的”的习惯。那些决定在一个公司里工作一生的人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只对“事实本身”感兴趣,用公平无私的态度讲出自己的意见,不应该只会转述别人的意见。而且“社长是这么说的”、“董事是这么说的”之类的说法容易给人们带来误解。在组织自己的语言时,提出“某某人这么说”的说法,无非就是想利用别人的意见使得听众通过自己的观点,或者是替别的什么人说话而已。但这样并不好,一定要养成基于自己对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分析和判断,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用第一人称说出来“我是这么想的”的习惯。
  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员工能够一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这个公司就不会出问题。而且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太复杂,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别人对这件事情是怎么想的。
  相反,那些经常把“社长是这么说的”挂在嘴边的人们,一旦社长不在场的时候,也常常会说:“虽然社长是这么说,那只不过是基于营业部门的汇报而已,我反而赞成董事的意见。”这样的人,早晚会失去所有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个人想在公司里面终老,那么坚持公正无私的一贯立场就是最根本的原则。而且这也是当自己的上司垮台的时候,唯一可以自保的方法。
  20多岁的上班族不要只是服从或者效忠某些特定的上司。上班族要做的事情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尽可能和各种人交往,不要陷入本位主义的旋涡里面。如果在一家公司连续工作了40年,就会看到即使是那些很伟大的经营管理者,他们也会有各种判断上的失误,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上司最后都会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因此,20多岁的上班族不要只是服从或者效忠某些特定的上司。上班族要做的事情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尽可能和各种人交往,不要陷入本位主义的旋涡里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在公司里面工作,很容易就陷入到本位主义的问题当中。会计部门的经理讨厌购买部门的立场,而设计部门的负责人又比较讨厌制造部门的观点,制造部门的观点又和设计以及营业部门的观点相冲突。无论给什么样的公司做咨询顾问,我只要询问一下接受访谈的人们的所属部门,就能立刻明白他们喜欢和讨厌什么部门或什么人。
  一旦人们的思维陷入了所属部门的条条框框里面,那就绝对是一个大问题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调动到其他部门。如果一个人在一家公司里面工作40年,那么很有可能会从会计部门调动到购买部门,或者从制造部门调动到营业部门。在日本的政府部门,当官僚们被调动到一个新部门的时候,每次都是拿出刚参加工作时的态度来应付新的环境,但这种厚颜无耻的方法在民间企业是不适用的。
  还有,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成为可以代表所属部门的意见也是很危险的。首先部门的意见不可能和个人的意见相一致,而且个人的意见也不会具有部门意见那样的说服力。所以,要想连续40年在一个公司里生存下去,那么应该拥有的智慧就是,站在公正无私的立场上,根据事实持续阐述自己的意见。要想连续40年在一个公司里生存下去,那么应该拥有的智慧就是,站在公正无私的立场上,根据事实持续阐述自己的意见。
大家能在35岁之前创业吗?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如果不能独立创业,就要成为企业内部的专家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的精力和体力也会有所变化。但是如果人们怀着拼死的决心努力做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一般来讲,35岁是人们开始学习新的事物并能因此带来变化的年龄上限。如果是35岁以上年龄段的人们,因为已经在公司里面连续工作了10年以上,大多数人都已经不可避免地被公司的那些陈腐陋习完全污染了。所以期待这些人会有什么较大的变化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对于那些30岁以上的人们,我给出的充电建议和20多岁的人的方法完全不一样。我的意见就是这些人要在一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而彻底的学习。因此,对于那些30岁以上的人们,我给出的充电建议和20多岁的人的方法完全不一样。我的意见就是这些人要在一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而彻底的学习。
  一旦一个人超过了35岁,那么他就不太可能在突然之间成为具有很强的领导力或者创造力的超级综合管理人才。一个人是否具有能够成就大事业的能力,在35岁之前就应该已经显现出来了。在日本有“松下电器产业”的松下幸之助、“本田技研工业”的本田宗一郎、“SONY”的井深大和盛田昭夫、“欧姆龙”的立石一真、“雅马哈”的川上源一、“SECOM”的饭田亮、“SQUARE”的宫本雅史、“软银”的孙正义,在美国有“微软”的比尔·盖茨、“戴尔”的迈克尔·戴尔等,大家都是在30岁之前就已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的才华,而且在35岁的时候都已经实现了事业上的成功。松下幸之助在29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自行车的车灯制造和销售事业,这为其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田宗一郎在28岁的时候就毅然关闭了生意兴隆的汽车修理工厂,开始了活塞环的制造。
  在那些35岁以后才走上成功道路的人士中,有大多数的人都是作为公司里面的专家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在那些35岁以后才走上成功道路的人士中,有大多数的人都是作为公司里面的专家发挥了作用。例如,创建了“Mega Chips”公司,从事集成电路和系统开发设计的近藤晶弘社长就曾经在“三菱电机”里面从事集成电路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的研究开发方面的技术工作。因为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1990年,在他49岁的时候,创建了“Mega Chips”公司,并且在1998年的时候实现了公司上市。而这个过程只有短短的8年时间。他是一个从专家向创业者转型的成功范例。
  我认为,30岁是一个关键点。一个人是作为通才走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或者创业家的道路,还是走上企业内部专家的道路,必须在这个时候做出决断。而且在35岁的时候,还没有展现出通才能力的人,就应该不要有任何的犹豫,选择一个专业领域,并且拿出不输给任何人的决心走上成为专家的道路。
  在35岁的时候,还没有展现出通才能力的人,就应该不要有任何的犹豫,选择一个专业领域,并且拿出不输给任何人的决心走上成为专家的道路。也就是说,不要考虑太多的事情,只在一个领域开始学习并增长能力,成为在这个领域里面不可替代的“T型人才”。如果能做到这样,就能在公司内外都得到高度的评价和认可,也有可能在将来像近藤社长一样去创业。
《活力巴士》 首席能量官 - 《活力巴士》 作品相关推荐部分 - 活力巴士
作者自序
首席能量官
乔恩·戈登
有趣的是,当你回顾自己生活的时候,总是会发现,你之所以会来到现在的地方,完全是因为一些偶然的事情。我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也是如此。
记得我在28个城市为我的第一本书《能量瘾:101种从身体、心理和精神上为你的生活注入能量的方式》进行巡回演讲的时候,有一次,我在从丹佛汽车租赁公司到机场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巴士司机。这位司机不仅拥有我见过的最灿烂的笑容,而且跟我分享了很
多足以改变人生的智慧。这位司机身上就体现了我周游全国四处宣讲的积极能量。
后来我在我的每周电子简报上写了篇文章,谈到了我与这位司机的会面,并把这篇文章命名为《人生之旅的10条法则》,结果引起了强烈反响,它被认为是我写过的最好的简报。
有一天,我正在散步的时候,写作这本书的想法突然蹦了出来,我在想,如果能把这些人生智慧以巴士为主题写作策划成书,以帮助到更多的人,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一旦开始写作,我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这些文字就像是从我的笔尖下流淌出来的一样,于
是就汇成了现在你手里捧着的这本书。
很高兴能邀请你登上我的能量巴士,与我开始一次简短、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旅行。我希望你不仅能用这本书来为你的生活、工作和团队注入更多的积极能量,还能更好地享受你的人生旅程。别忘了,生活的目标就是活得年轻,享受快乐,在到达你的终点站——越晚越好——的时候面带微笑,因为这意味着你真的十分愉快地享受了这段旅程,并且在旅程中把积极的能量传递给遇到的每一个人。
我还要感谢下列人士和他们的作品,我书中的很多想法都受到了他们的极大启发,为我的创作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资源。
书中提到的儿童书上的文字来自于《幻觉》(Illusions)和《海鸥乔纳森》(JonathanLivingstonSeagull)的作者理查德·巴赫(RichardBach),他曾经说过:“如果你不具有将愿望变成现实的能力,你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愿望。”
书中提到的积极能量方程“E+R=O”来自于《成功原则》(TheSuccessPrinciples)的作者杰克·坎菲尔德(JackCanfield),是他跟我分享了这个方程。
本书中提到的“能量之书”中的信息来自于我的《10分钟积极能量解决方案》(The10-MinuteEnergySolution)这本书。书中关于亚伯拉罕·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等待报告的故事来自于《从优秀到卓越》(GoodtoGreat)的作者吉姆·柯林斯(JimCollins)的录音节目。虽然吉姆·柯林斯也谈到了要邀请最合适的人登上你的巴士,但本书这个想法却完全是我自己的。
我是从劳里·贝思·琼斯(LaurieBethJones)的《耶稣CEO》(JesusCEO)一书当中了解到法则9中提到的那个飞机设计案例的,这个案例是如此让人印象深刻。
我在本书中提到的关于“心脏的能量”的研究来自于美国的心脏数理研究院(TheInstituteofHeartMath,www.heartmath.org)。他们的研究不仅卓有成效,而且极富创新精神。
我之所以把乔伊的巴士定名为“11路巴士”,因为对于我来说,“11”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数字。
希望我能带给你更多的积极能量。能够成为你们生活和成长的一部分,我感到万分荣幸。
只要坚持5年就能干得很好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只要半年就可以成为财务规划专家
  人们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后,自然而然就能重新走上快乐的人生道路。实际上,从35岁开始坚持学习5年,肯定会成为那个领域的高手。在现在的日本,即使是那些被称为专家的人们,也只不过比普通人先行了半年或者一年而已。
  例如,那些在电视和杂志上经常露脸,以专家的身份解说资金运用的基金经理们,也只不过学习了一两年的专业知识而已。实际上只要学习半年就可以成为FP(财务规划师)。如果想成为财务领域的专家,学习2年也就足够了。而想取得与“ANJO INTERNATION”这个国际会计基准相对应的CPA(美国公认会计师)的资格,则平均需要100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按照这个时间算下来,最快6个月就可以完成学习。如果是边工作边学习,那么有一两年的时间也就足够了。
  即使是MBA(管理学硕士)学位,也可以通过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的组合学习取得。我在“SKY Perfect TV”Channel 757上面运营了“Business Breakthrough”项目,其中就有结合互联网技术开设的“e留学”课程,通过2年(其中1年在美国当地)的课程学习,就能获得南加州大学的MBA学位。这个课程的第一批学员一共有116人(平均年龄335岁)。第二批学生也在2000年6月开学,学员超过了200人,可谓盛况空前。
  和南加州大学合作的项目在第一年有7门课程,那些工作繁忙的人可以用几年的时间学完这些课程。实际上我们项目最大的创新点就是,学员在1年里可以有7次机会开始这个项目的学习。而且第二年不单是南加州大学,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大学和澳大利亚的邦德大学也可以成为学员选择的目标。特别是邦德大学,在第二年只需要8个月就能完成课程并取得MBA学位。按照现在的外汇比率,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费也很便宜,往返的交通费用也就是6万日元左右。即使是那些无法离开日本的人,也可以通过卫星电视和互联网,在学习完2年的课程后,获得南加州大学颁发的“管理学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
  如果要利用“Business Breakthrough”取得MBA学位证书,第一年的学费是90万日元(在国外留学期间的费用另计),而想利用“ANJO INTERNATION”获得CPA则平均需要100万日元左右(包括前往考试的交通费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进行,今后在日本会需要大量的MBA和CPA等人才。与其把100万日元放在利息只有03%的邮局储蓄里,倒不如用在取得CPA或者MBA等资格上面,对自己投资才是最好的投资。
  一旦成为了专家,企业的裁员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即使成为了裁员的对象,也不用和企业说什么,可以立刻申请辞职并领取退职金,并且应该很快就能找到比之前待遇条件更好的公司去就职。像MBA或者CPA这样国际通用资格,只要集中精力学习,用一年半或者两年的时间就能获得。在取得这些资格以后,就可以在公司里面利用这个资格变换工作的部门,以便积累3年左右的经验,或者利用休假日去中小企业做一些兼职的工作。这样一来,在40岁之前就能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专家。当然,除了上述的这类资格,在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以及IT(信息技术)等领域,只要认真学习3年,就绝对能够达到专家的水平。而一旦成为了专家,企业的裁员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即使成为了裁员的对象,也不用和企业说什么,可以立刻申请辞职并领取退职金,并且应该很快就能找到比之前待遇条件更好的公司去就职。也许可以像美国那样,进入一个风险企业并获得股票的激励,等几年股票上市后就能成为一个富翁,这也不是什么难以企及的梦想。这才是真正走向“知性白领”的第一步。
  今后的日本,公司的工作主要由外包企业或者派遣员工完成,因此所有的上班族都有可能会被解雇一到两次。
  也就是说,所谓的上班族将会大量减少,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各自领域的专家或者外包企业来完成的。在这种状况下,上面提到的各种资格就会发挥很大的用处。而那些能够更敏锐地感知到社会变迁的人,就会邀请三五个具有相同能力的人创建自己的公司,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利用外包方式接受工作或者派遣员工。
  那些能够更敏锐地感知到社会变迁的人,就会邀请三五个具有相同能力的人创建自己的公司,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利用外包方式接受工作或者派遣员工。现在,利用外包或者派遣方式的公司一直在增加,而且外包和派遣的领域也一直在扩大。例如,像“KEYENCE”、“Advantest”、“Mega Chips”等公司那样,把制造环节外包的公司已经有很多了。另外把R&D(研究开发)、销售、呼叫中心、广告宣传、系统开发和运营等环节外包的公司也不是很稀少。
公司的人事部门也可以废除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外包、派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最近,有的公司把人事部门都已经外包给其他的企业了。聘用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训员工、用什么标准评价员工的工作都完全委托给外部企业来完成。也有的公司把财务管理的环节外包出去,也就是说把自己的钱包交给了可以信赖的外部企业。这就意味着,曾经被认为是企业的中枢环节的人事部和财务部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重要的是,公司的解体已经开始了。像上述那样,公司的各个职能已经被完全分解到了外面,所以以往的那些关于公司的概念也要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做到极致的公司可以是只留下战略决策部门,或者是只保留最为关键和拿手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等核心技术部门。
  做到极致的公司可以是只留下战略决策部门,或者是只保留最为关键和拿手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等核心技术部门。之所以外包的领域能够如此扩大,是因为现在很容易从外部得到那些物美价廉并且能够很及时地感知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产品。反过来,这也意味着公司内部的部门无论如何号召也很难有什么变革。因此,那些已经觉得不耐烦的高层就开始把企业的工作外包了。
  这也就是说,你如果能够成为一个接收外包工作的专家,即使万一自己成为了企业解体的对象(解雇目标),那你也能有很多再就业的机会。而且如果自己创建企业,也会从全日本的企业得到业务。
要时刻意识到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40多岁的人想要当专家已经有些迟了
  在美国的企业里,那些持有MBA资格证的人,就比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出一倍以上,而且升迁的速度和得到的岗位也截然不同。因此,如果那些30多岁的上班族希望自己能被别的公司挖角,就应该尽快地掌握相应的能力。因此,如果想取得什么资格,最好先取得我们上述的诸如MBA、CPA、SCM、FP以及与401K(缴费确定型养老金)相关的精算师等资格,这些资格证都能帮助你获得外包的工作。这是因为,企业在进行外包招标的时候,肯定会询问你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格证。而且外资企业常常优待那些受过专业教育并且持有资格证的人。比如在美国的企业里,那些持有MBA资格证的人,就比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出一倍以上,而且升迁的速度和得到的岗位也截然不同。因此,如果那些30多岁的上班族希望自己能被别的公司挖角,就应该尽快地掌握相应的能力。
  接下来,就是40多岁的人了。直言不讳地说,进入公司20多年以后,那些40多岁的上班族是很难成为“T型”专家的。像FP之类的资格,也许用半年就可以取得,但是,一个技术人员,去学习经营管理并取得MBA资格,或者一个营业人员,去学习财务并取得CPA资格,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那些40多岁的人,与其努力成为专家,不如好好想一想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通才。因此,那些40多岁的人,与其努力成为专家,不如好好想一想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通才。首先,回过头去看看自己走过的道路,研究一下如果想成为一个通才,自己还欠缺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比较接近“木屐型”人才,因此自己可以好好检查一下,在财务、人事、营业、市场营销以及技术等领域,自己有什么欠缺。
  自己的弱点自己最清楚,但如果想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可以尝试做一下“Competency(胜任素质)测试”。所谓的“Competency(胜任素质)测试”是把信息搜集与分析、决策与判断、战略思考、顾客指向、计划管理与财务管理、IT水平、英语水平、创新、沟通、团队、自我管理、应对变化等方面的能力分为四个层面,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比照后,就会发现自己在什么领域有问题,什么领域没有问题。然后根据这个测试结果,有意识地集中学习,从而弥补自己作为通才所欠缺的知识和技能。
40多岁的人要准备被裁员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被派遣到子公司或者调动到中小企业也是一种机会
  在日本,最缺少的就是那些既有良好的品德,同时又熟悉人事、财务和营销,也了解技术的管理人员。因此,这些人才是中小企业最贵重的财产。其实员工被派遣到子公司或者调动到中小企业,都是企业裁员的一种手段。今后在日本的企业界,40多岁的人要时刻准备面对被裁员的危险。所以人们有必要以被企业裁员为前提条件,重新规划自己今后的人生。而且,一旦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能够接受你的企业肯定是一个比你现在工作的公司还小的企业。在日本,有10万以上的中小企业,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有能力的通才是最贵重的资产。这是因为在日本,最缺少的就是那些既有良好的品德,同时又熟悉人事、财务和营销,也了解技术的管理人员。因此,这些人才是中小企业最贵重的财产。
  不过,在中等规模以上公司工作的那些40多岁的上班族们,如果检查一下自己这20年来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应该会发现,自己虽然一直作为通才在企业里面工作并得到成长,但是一定会有欠缺的地方,如一些人一直在企业里面从事营业方面的工作,所以在技术方面不太在行。如果进行一下“Competency(胜任素质)测试”大多数人会发现,在大多数领域没有问题,而是在个别领域上面有所不足。根据测试的结果,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的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虽然说人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花几年时间去努力,去尝试。
  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的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虽然说人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花几年时间去努力,去尝试。
如果害怕被解雇,就意味着你已经输了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越是40多岁的人,就越应该时刻准备着去拼搏
  如果有人问你某个领域的问题,你能够和他进行交流,那就证明在那个领域,你已经得到了提高。虽然还不是专家,但真正有需要的时候,把那个领域的专家叫来解决问题就可以了。一般的经营管理者,也都是这么做的。如果你进了中小企业,向大家展现了有做经营管理者的资质,那么很有可能就被那些苦于没有继承人的企业主选为接班人。即使你不想当接班人,你也可以考虑作为一个副手帮助他们经营管理企业。如果你被上司拍了肩膀,说准备调你去子公司,你也可以考虑向母公司或者银行贷款,成为那个子公司的所有者。这就是所谓的MBO(Management Buy Out)的方法。现在日本的社会和企业也开始接受这种方法了,而且也有了成功的例子。所以只要能够成为通才,还是会有很多的机会。
  40多岁的人,离退休还有20~25年的时间。检查一下自己的能力,即使利用2~3年的时间学习,剩下的时间也足够多。所以就应该瞄准通才而努力学习和充电。这就是能够保证退休后幸福生活的诀窍。40多岁的人,离退休还有20~25年的时间。检查一下自己的能力,即使利用2~3年的时间学习,剩下的时间也足够多。所以就应该瞄准通才而努力学习和充电。这就是能够保证退休后幸福生活的诀窍。如果你害怕被上司拍肩膀,甚至想起来都胆怯,那么就意味着你已经“输了”。所以40多岁的人更应该一直保持拼搏的精神。
50多岁的人要考虑退休后的生活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退休后的生活比上班族的人生还要长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50多岁的人。那些50多岁的上班族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准备退休后的人生。也许大家觉得还为时尚早,但实际上绝对不早。例如,55岁的人离60岁退休只有5年,即使是65岁退休,在公司里的时间也只剩下10年而已。另外一方面,按照现在的平均寿命来说,上班族在退休后,还有15~20年的余生要渡过。这也就是说,在剩余的人生当中,属于在公司上班的时间,如果按照60岁来算,也就只剩下余生的20%左右,如果按照65岁来算的话,也只有40%而已。这也意味着余生的60%~80%是在公司以外渡过的。如果想让自己的余生过得有意义,那么现在就应该开始考虑退休后做什么,或者想干什么。
  那些50多岁的上班族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准备退休后的人生。上班族在结束了自己的工作人生后,每天过的都是星期日的生活。到了那个时候,曾经是“公司人”的上班族们突然之间发现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情了,于是很多人都变得茫然和不知所措。一种人在退休后总感觉自己的人生越来越黑暗;还有一种人因为没有会做的家务事,所以每天只能依靠夫人打理生活;再者就是制订一大堆根本无法完成的计划。
  如果想让自己的余生过得有意义,那么现在就应该开始考虑退休后做什么,或者想干什么。
退休后,“每天都是星期日”的感觉是很痛苦的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退休后的人生梦想应该从现在开始
  很多退休的人都喜欢制订无法完成的计划。例如,有的人会说:“我比较喜欢钓鱼,但因为上班时工作繁忙,所以一直没有时间去钓鱼。现在退休了,可以享受退休后的钓鱼生活了。”可是,像钓鱼这种活动,一般来讲3天过后就会厌烦了。而且退休以后,也不会有部下在你面前拍马屁说:“您的钓鱼技术真好。”鱼钓多了后,也不会有人来帮你吃掉。结果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喜欢钓鱼了。所有说过喜欢钓鱼的人大都慢慢失去了这个兴趣。
  我见过太多的经营管理者以及企业的各级干部,虽然其中有很多人对我说“大前先生,我退休后想做……事情”,但实际上,我发现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做到自己期望那样的人生。
  如果要问为什么,那就是计划上面出了问题。不论是经营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公司员工,大多数的日本人都放弃了自己的兴趣,把自己的人生全都奉献给了企业组织。人生所有的事情一直都在为工作让路。
  可是,如果让我来说,这样的人生道路绝对是错误的,是在对自己说谎。真正的人生应该是,在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即使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做。
  真正的人生应该是,在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即使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做。特别是那些上班族,不论一个人有多么忙,但肯定在时间上有浪费。减少一些睡懒觉或者大家在一起喝酒交际的时间,也就是说挤出一些时间来就能做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了。例如,与其在周末和别人一起凑热闹打高尔夫,为什么不去做自己喜欢的钓鱼活动呢?不要说自己是董事,必须要陪着客户去打高尔夫球这样的话,如果把那些交际用的高尔夫时间减少到1/3,剩下2/3的时间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钓鱼活动了。根据统计,日本的男性每年花在电视上看棒球、相扑和高尔夫这三个项目的时间就已经达到了500个小时。而这些节目实际上可以在人们退休后慢慢看。
  所以,50多岁的人从现在开始就应该要考虑退休后的生活,并且磨炼自己的技能,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喜欢钓鱼,就应该乘坐自己的船去钓鱼,所以还可以考虑取得四级船舶驾驶执照。或者,也可以和友人一起在溪流的附近建一个小山庄。如果没有这样的财力,我推荐大家买山中那些老旧的房屋。我的一个朋友就花了几十万日元在长野县高速公路的附近买了一处,还是很不错的。重要的是看你是不是有心想做。
  50多岁的人从现在开始就应该要考虑退休后的生活,并且磨炼自己的技能,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大家也许都看过《钓鱼痴日记》这部电影,我觉得在一起钓鱼的朋友和那些一起应酬打高尔夫的朋友会带给你不同的感觉,而且这样也能交到和公司没有业务关系的朋友。如果能这样做下去,你在退休后就会有钓鱼方面的朋友,也绝对不会过那种“每天都是星期天”的生活。而且在现在,你的人生就已经不再和公司紧密地贴在一起,还很有可能打开一条新的人生之路。
现在尝试演练一下退休后的生活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音乐、绘画、俳句、摄影、旅行……
  我个人比较喜欢音乐,还是在学生的时候就一直坚持练习单簧管,即使在我完全退休后也要坚持下去,甚至想尝试搞得更专业一些。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在参加工作之后,还没有能够尽情地吹过单簧管。现在为了不降低自己的水平,虽然还一直在坚持练习,但也觉得在精力上投入得不够。我自己对于这个现状也觉得很羞愧,所以考虑在完全退休后,和那些搞音乐的朋友们集中在一起好好练习,甚至考虑开一个盛大的音乐会。
  为了将来的这一天,现在我每年都要召集那些比较亲近的友人(不知道是不是给我的那些朋友添了麻烦?)开一个小型的演出会。这样做就能够维持目前的水平,而且在完全退休后就能够每天好好练习,那个时候的演奏水平肯定会有更大的提高。也许伴随着岁月的增长,我的手指头不听使唤了,嘴唇也会觉得疼痛,演奏水平也会因此下降,但是只要我坚信“我一定要开音乐会”这个信念,无论是多么忙碌的人生,我都会有音乐这个伴侣。而且我每次谈起这个计划,那些对于老年生活的不安也就会突然消失了。
  只要我坚信“我一定要开音乐会”这个信念,无论是多么忙碌的人生,我都会有音乐这个伴侣。而且我每次谈起这个计划,那些对于老年生活的不安也就会突然消失了。所以,那些喜欢作画的人、喜欢俳句(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编者注)的人、喜欢摄影的人、喜欢旅行的人……不管你们喜欢什么,50多岁的上班族,只要你们有了想做的事情,不用等到退休,现在就应该立刻开始做起来。
  从现在开始,尝试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大家如果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好地做个计划,然后慢慢地学会按照自己设计的时间计划生活。从现在开始,尝试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大家如果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好地做个计划,然后慢慢地学会按照自己设计的时间计划生活。当然,如果有可能,最好是夫妇一起尝试这种新的生活节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退休后,基本上都是夫妇一起进行各种活动的。如果夫妇之间的关系不是很融洽,那么我劝你们为了退休后的生活,现在应该修复双方的关系。
  而且,我还觉得退休后最好换个居住的场所。现在的家(住处)一般都是为了上班的便利而购买的,那么在偿还完所有的贷款后,伴随着自己离开工作岗位,这个住处也应该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为了幸福地度过自己退休后的第二个人生,应该迁居到新的地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上班时的住处,其功能要么是上班用的睡床,要么是抚养孩子而选择的巢穴而已,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退休后应有的居所选择标准了。在退休以后,不管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趣味生活,还是为了新的创业活动,或者是从事NPO(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缩写,直译为“非营利组织”。——编者注)活动,只要你有积极的人生观,就应该根据自己的目的、时间分配和合作对象的不同,主动变换自己的居住场所。退休后的家(住处)就不应该再是上班用的睡床,也不该再是抚养孩子的巢穴,而是积极享受人生的“活动据点”。
可以尝试换个住处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走上新的发现之旅!
  例如,我在“麦肯锡”工作时的一个同僚,退休后虽然拿着丰厚的退休金,但并没有享受隐居的生活,而是在一桥大学当兼职老师的同时去了职业训练所学习,成为了一个做家具的工匠,在长野的松本市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年轻人在一起勤奋地工作。能够销售自己制造的产品,并且思考什么产品能够卖出去,我觉得这是一个积极的而且很了不起的老年生活。
  我自己也是一边在全国旅行,一边在搜寻自己完全引退后,准备定居的场所。每当听人们说,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好地点时,我就会在第一时间跑去看。经过多次寻找,现在终于找到了两个令我满意的候补场所。一个地方是在高知县的“四万十川”这条河的沿岸,另一个地方是在鹿儿岛县的“开闻山岳”的山麓。还有德岛县的鸣门地区是一个钓鱼的好地方,也有些难以舍弃。我觉得“四万十川”这条河是我见过的日本最美的清流,在“开闻山岳”山麓的冬天,菜花也还在盛开。对我来说,这些都是风景很美的地方。因为我在长野县的蓼科、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加拿大的维斯拉都有活动的据点,有很多的选择,所以现在还不好说要不要最终搬到那里去住,但我会一直想着这个事情,所以梦想就会扩展开来,而且我现在对高知县和鹿儿岛县发生的事情也很感兴趣。连老死的场所都能有这么多的选择,所以就更不能轻易死去。每一个场所都要去体验一下,这些就需要花上10年的时间。
  我一直觉得,搬几次家也是一件好事情。更换居住的场所也能够使自己的视野扩大。人真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动物,每次搬家的时候都能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我一直觉得,搬几次家也是一件好事情。更换居住的场所也能够使自己的视野扩大。人真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动物,每次搬家的时候都能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我在东京都新宿区的市谷和若叶町、横滨的多摩中心、千代田区的一号大街这几个地区搬了好几次家,现在住在千代田区六号大街。每一次搬家都有新的发现。附近的景色和气氛都会有所变化,上班的电车和道路以及距离也有变化,没有见过的东西都会映入你的眼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你自己如何设计人生最后的20年的生活,也决定了你要居住的场所。
  你自己如何设计人生最后的20年的生活,也决定了你要居住的场所。如果想过那种晴耕雨读的生活,就需要去乡下定居,否则就不会有大片耕种的场所;如果想享受钓鱼生活,那就需要去海边或者溪流河畔定居;如果想要以打高尔夫球的形式度过余生,那就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寻找便宜的场所。
  例如,在日本严寒的时候去温暖的澳大利亚生活,当气候好转的时候再回到日本。澳大利亚对那种想在退休后尽情享受高尔夫、钓鱼或者海上体育项目的人来讲,是当仁不让的选择。打一场高尔夫球也就800日元,而且花上半天的时间就能拿到驾驶游艇的执照。生活成本也非常便宜。住宅的价格也相当便宜,那种带有庭院的,而且还有两台车位,面积很大的三室一厅的住宅,即使在黄金海岸这样的旅游胜地也就1000万日元左右,如果是一般的市区也就300万日元。如果不是观光季节,往返的机票也就6万~7万日元。即使一年中的一半时间在日本度过,另一半时间在澳大利亚度过,总共加起来的生活成本也要比全在日本生活低。而且在澳大利亚生活需要会英语,所以自然而然就会努力学习英语。儿孙们也会在寒假的时候过来玩儿,这样的人生也是很快乐的,肯定也是人人都羡慕的退休生活。
最后,你能说“这一生很好”吗?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已经虚度了公司生活的人,也应该享受今后的人生
  过了50岁的上班族,即使想把自己在公司里面的位置弄得更好一些,也几乎是不现实的。现在的日本企业已经开始从终身雇佣逐渐转移到能力主义的雇佣上去,所以那些中高年龄的上班族将逐渐会被年轻人夺去位置。过了50岁的上班族,即使想把自己在公司里面的位置弄得更好一些,也几乎是不现实的。现在的日本企业已经开始从终身雇佣逐渐转移到能力主义的雇佣上去,所以那些中高年龄的上班族将逐渐会被年轻人夺去位置。
  我觉得那些在50岁之前没有出来自己创业,也没有比现在工作单位更小的公司来邀请去当社长或副社长的那些上班族,应该已经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人生设计基本上搞错了。作为一个个体,首先作为“公司人”的人生已经是虚度了的。这些人现在就应该专心考虑如何让自己今后的人生,或者退休后的20年过得快乐。特别是55岁以后的那些人,就更应该把自己的生活重点从公司生活转向能够享受个人生活的方面上去。一个人的人生不到最后就不应该绝望。从你考虑要有自己快乐生活的那一天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应该认真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胜利者。
  一个人的人生不到最后就不应该绝望。从你考虑要有自己快乐生活的那一天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应该认真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胜利者。20年的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时间长得令人窒息。曾经有2~3年,自己觉得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已经不想干任何事情了,而且在心理上觉得这2~3年如同10年那样长。我后来参加东京都知事的选举,遭到了惨败,也因此人们觉得“这下子,大前这个人完了”,但我依然精神饱满地生活着,而且在写出了《大前研一败战记》(文艺春秋出版)后,按下了清零键,开始了下一个活动。也就是说,我是一个“清零先生”,比如有了“日立制作所”、“麦肯锡”、政治活动这三次经历,并都清零了。在每个人的人生中,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清零个4~5次的。如果以10年为1个单位,工作生活40年就有4次,退休后的20年生活也有2次,按照这个计算,人生可以有6次清零的机会。
  对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在死的那一瞬间,能让你觉得“自己走过的人生是很好的人生”。已经50多岁的人们,希望你们把自己最后的台词先写出来。你能够写出来“对家庭、朋友和社会做了许多的贡献,自己也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了许多帮助,所以没有人生的遗憾了”这样的词句吗?
  如果一个人到了55岁,还没有朋友,也没有值得信赖的同事和上司,年轻的部下又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的职位,社长也一直忽视自己的存在……那么最后写出的东西是可以想象的。大概就是后悔、忏悔、怨恨之类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到了55岁,还没有朋友,也没有值得信赖的同事和上司,年轻的部下又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的职位,社长也一直忽视自己的存在,而且生意伙伴也没有说出“等您退休以后一定来我们公司”这样的劝诱,和儿子或者女儿也没有什么语言交流,和夫人之间正式的交流沟通大约是在3个月之前,如果真的是这样的生活,那么最后写出的东西是可以想象的。大概就是后悔、忏悔、怨恨之类的东西。如果厌恶这样的结局,那么就应该在55岁的时候,写出自己的心声,让以前的自己死去。然后考虑人生如果活到80岁,剩下的25年该如何度过,想清楚后就该专心去做。想明白这一点,剩下的就是自己能够控制的时间了,这个时候也就不需要再考虑社长的脸色如何,也更不用再去顾及上司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了。
与其忍耐,不如离婚 - 2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 知性力II:全球管理大师职场励志巨作
为了粉饰太平,退休之前在一起生活是不快乐的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