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20120525015124491

_5 费里尼 (美)
  心灵一旦敞开,你就不再受限于这个世界的法则了。于是,奇迹便发生了,并非透过什么特异功能,那只是爱的自然延伸罢了。
  奇迹,绝非来自直线式的思考模式,你无从去预设或计划它,也没有人能够模仿施行奇迹或接受奇迹的技巧。奇迹会自动来到,只要你愿意敞开心灵,放下理性掌控的倾向。
  天心是纯真无邪的,它全然的给予,毫无保留,只因你是它的一部分。它知道你不在它之外,故能坚定不移地爱你,疼惜你,如同父母照顾独生子一般。
  它轻唤着你:"张开双手,接受那些礼物吧!"但因你不肯听从它的呼唤,变得愈加沮丧,完全听不见那神圣的呼声。低头回顾半生的遭遇,所看到的,尽是挫折,尽是问题,怎么可能感受到上天正以无条件的爱呵护着你?
  无论你觉得上天离你有多远,其实,你们之间只有一念之隔而已。要知道,仅仅一念之别,当下这一刻就能成为你获得救恩的时刻。
  亲爱的朋友,请记住这一点:就在这一刻,你若非聆听上天之音,就是纠缠在自己那无聊的心理剧之中;就在这一刻,你不是幸福快乐,就是忙着责怪周遭。何不进入自己的思想,好好自问一下:"这一刻,我是否感受得到上天对我无条件的爱?"
  答案若是肯定的,你心里会感到那神圣临在的温暖;若是否定的,这一反问,也会帮你忆起那个临在,并将它带回你身边来。这个简单的练习一向很灵验,何不放胆一试,看看有何效果?
  当你学会向当下此刻放开自己时,那神圣临在的意识就会深入你心中,你的人生目的便会跟着那一意识扩展开来,它会让你了解如何以最佳方式去帮助自己,帮助别人。
  于是,许多事情就在你眼前发生了,外表看来好像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但不要妄下判断,也别再着眼于自己或别人的错误了,你只要学习随缘与交托,尽人事而听天命,安歇在那交托的能量里。这显示了你已把事情的发展和结果都交托给生命之主了。你明白,自己所献的礼物本身就够好了,"本色"一向就是够好的献礼。
  如此一来,你再也不会伤害自己了,平安再度重返你心里。那时,你就会看清我的真相,而那也是你的自性重新诞生的一刻。我怀着无限喜悦和肯定等待这一刻的来临,因为那是真理重现的一刻。在这一刻,天人分裂之境结束了,所有的痛苦也到此告终。
  神性的光辉
  神并非抽象的观念,而是活生生的临在,它全然美善,全然付出,全然幸福,一体不分,而且是全然自由的。
  我知道,这对你简直难以想象,但愿你能尽量展开心智,放下你为那无限的可能性设下的种种限制,因为神超越任何限制,他无形无相。正因无形无相,才可能存于万物之内,而万事万物也都能反映出他存在的踪影。
  神本无阴阳之分,他既无躯体,故没有性别。他之所以常常被人称为"他",是因为跟我们的关系中,他具有阳性特质。我们好似子宫,怀着他的灵,孕育着它,且为它赋形。
  虽然我们跟他的关系,有如新娘与新郎,但他并不限于阳性的形象。他既不是武士,也不是巫师,更不是救星。他不是白发苍苍的智慧老人,也不是优雅聪慧的窈窕女子。所有这些形象,都是我们把他人格化的结果。
  神只是爱的临在,兼具阳性和阴性的正面特质。他孕育我们,保护我们,仁慈中带着刚毅与坚强。他具有长老的智慧,以及孩童的纯真;他有武士的雄力,以及年轻母亲的细腻敏锐。他具有这一切特质,而且远超于此,正因他超越人间的一切定义,我们加诸于他身上的种种概念,一点也限制不了他的。
  他既是无限的存在,他的灵便能自由出入于我们的心智和生活里。我们的存在本质就是由这个神圣本体孕育出来的,那是我们的真相,虽然我们经常无法意识到它。
  圣灵,也就是我们的神圣自性,是不生不灭的,在肉体出生之前及死亡之后,始终存在,不受我们的理性思辨或情绪起伏所影响。只要我们不再自我惩罚或是攻击别人,我们随时都能回归这个千古不易的爱之本体。
  你内的神圣自性与众生的自性毫无差别,而自性只有一个,灵也只有一个。身体造成你与别人表面的隔离,但神圣的自性却能将你们重归一体。理性会使你们意见分歧,相互批判及攻击,但神圣自性却能将人心全都融入同一首协奏曲。
  你若认同身体,或认同分裂的妄念,就会忘记你的自性,忘记自己的真相。你若认定自己与弟兄是分裂的,与神也是分裂的,自然就会发动批判或攻击。反之,你若能忆起自性,自然就会忆起你与所有人的神圣联系。一旦忆起了自己的真实面目,你就不可能攻击任何人了。
  你必须对自己的神圣自性怀着欣赏与感恩的心,才可能认出造物主的荣耀。这与你的性别、种族、经济状况、国籍,或宗教信仰,全都无关,与你认为自己是谁,或别人认为你是谁,也毫不相干。
  你内的神圣自性充满了爱,因此,你能爱人,也能被爱。当你与自性联系上时,就会明白你早已被上天接纳了,而且就是你目前的样子,无需做任何改善或修正。
  你想找回你的自性吗?只要你肯放下自我评断和批判,放下你对弟兄姐妹的一切批评,你就会认出自己的神圣自性。
  你愈知道如何安歇在这个境界里,就愈能活得轻松自如。这就是为何许多灵修传统都教人定时做冥想和祈祷的缘故。与神交流,能够安抚人的神经,对你的身体、情绪和心智健康都很重要。
  我并非要求你每天冥想或祈祷一小时(虽然这样做也不坏),我只要你试着每小时想起你的神圣自性五分钟,或在十念之中至少有一念能够想起它来。这一念之觉,会使你不再轻易落入人生的连续剧里。也许前九个念头都不外乎折磨自己或纠正别人,但让第十个念头想起"一切都没事",让第十念触及那全然接纳、全然是爱的自性吧!
  这就是安息日的由来,前六天你都浸在工作和斗争的激情里,但在第七天,你该忆起生命之主,因此把第七天定为安息日,给自己一个机会,回归自己的内心。
  把安息日的智慧带入你的日常生活吧!这样,你才不会把自己或弟兄的真相遗忘太久。如果你能把这个记忆转化为一种修行法门,那么,每一天、每小时、每分每秒,必会带给你极大的转变。
  当你吃饭时,他会坐在你桌旁;你跟弟兄说话时,他会提醒你某些可以鼓励对方的话语。而且,万一你忘了这一切,而对你的太太或先生大声吼叫时,他会拍拍你肩膀,幽你一默:"欢迎加入人生连续剧!"慢慢地,你也学会对自己笑一笑,不再对自编自道的剧本那么认真了。
  这种练习不过是一场记忆的游戏,你一旦明白了这一点,灵修的意义就会全然改观。你会自行选择一种足以帮你忆起的形式,不管形式如何,都不再拘泥。幸运的是,你身边就有很多范例供你选择。只要有心去找,每个人都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形式的。
  不要挑剔弟兄的选择,虽然你们的选择可能大相径庭。你该明白,只要能够帮他忆起自性,对你一定有所助益。根本无须争辩你们采取的形式差异,那些差异一点都不重要。
  最令我难受的,就是看到你们尽为一些外表的差异作的无谓争辩。撇开那令你们分裂的言词和信念吧!你若想走上恩典的道路,就不能理会眼前的差异,而应尽量找出你与别人共享共通之处,把眼光全部集中在那个焦点上。
  真理虽会以各种形态现身人间,但它永远只是一个单纯的真理,你必须学会从每一种形式、每一种情境中认出真理的存在。凡是希望活得平安的人,不论男女,迟早都须学会这门功夫。
  你已经迈入一个新的纪元,于今,人们快要跨越文化与宗教的隔阂了,不同语言的民族也开始学习了解对方,人们愈来愈能容忍彼此的相异与多元性,愈来愈能接受"放诸四海皆准"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关键的时代,你们每一个人都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为人间清除和平的障碍。
  因此,我鼓励你回到内心,找出你完整且圆满的自性,惟有在那平安之地,你才可能欢庆并接纳每一个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人;惟有在那平安之地,你才可能成为一位缔造和平的人。这就是我的教诲,千百万劫以来,不曾改变过。
  另一种存在次元
  你所经验的世界,并不是惟一存在的次元,宇宙中有无数的教室,每一间教室都有它的专修课程。
  你目前所在的教室,专修的科目是"平等心"。你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众生平等"的课程。所谓的芸芸众生,不论贫富贵贱,才智愚庸,也不论是男是女,黑人白人,印度教徒或天主教徒,他们的存在价值,完全相同,完全平等。所有不平等的现象,全是后天形成的,应该彻底消除。
  你们大多数人已经在这门功课上学习很久了,我不会告诉你们还需要学多久。在这学习过程里,你们千奇百怪地扭曲彼此灵性上的平等性。有些人过得一贫如洗,有些人坐拥数栋豪宅;有些人暴饮暴食,有些人饥不裹腹。你该知道,如果你们已经学成这门功课,世间就不可能出现这些扼杀平等性的乱象了。
  所以,你来到此世,就是为了打破自己认为"某些人比其他人更有价值"那种根深柢固的信念。然而,该当如何,才可能做到呢?首先,你必须深深体认这个平等关系的真义。如果你还会觉得自己优于或劣于他人,适足表示你其实并未接受灵性生命的平等实相。
  其次,你必须接受身边所有人的平等性。所谓接受这一平等性,那是说:当你比别人多时,你会乐意拿出来与人分享;当你比别人少时,你也可以自在地接受或请求帮助。
  你来到此世,也是为了学习尊重每个人都有自行裁决的权利。你如果热中为别人作决定,或习惯让别人为你作决定,都表示你还没准备好接受彼此的平等性。
  那种越俎代庖的习性,好似给了你一种特权,要你的弟兄为你想作或不敢做的决定负责,这实在是一种荒唐的特权。你迟早会明白,在那当中,你只可能伤害或帮助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惟有等到你学会了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同时也给弟兄一样的抉择空间,你才可能找回你和弟兄的平等真相。
  这些话说来简单,但如何去实际练习,影响深远,它能彻底转化你的世界,让你和所有弟兄姐妹从这所人间学园同时毕业。
  当你离开肉体时,你还会继续在超形体的教室里学习,但那儿的学习进度快多了,因为在那儿,每个意念的创新力,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
  在你的世界里,把念头转化为具体的结果,需要借助于时间。但在超形体的次元,这种转化过程是全自动化的。例如,当你一动念头:"我想去拜访一位朋友。"当下,你就出现在他的客厅里。这类旅程,既不必借助时间,也无须穿过空间。
  有些人可能有过与超形体次元沟通的经验,那类沟通,显然有赖于念力。要跟不同存在次元的生命沟通,虽然万般不易,但并非不可能。只要不断练习,你超越有限时空的能力,便自然与日俱增。
  在超形体的教室里,学习的速度确实加快不少,不少人也的确能够离开身体,轻易地操控自己的念头。于是,他们自信满满,以为回到物质世界之后,仍能发挥这种能力。但毕竟而言,能够在充满质碍的物质世界里发挥这能力之人,实在是千万之中,难有一二。
  其中原因,不难明白。世间的科学告诉你,当你离开地球磁场时,你变成无重量,自然能做出连地球上的运动家都无法做到的特技;科学又告诉你,当你离开大气层后,老化的过程会缓慢下来。你一离开地球这个环境,地球种种自然法则的限制,势必会随之改变。
  当你离开肉体时,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你的注意力会转向内在,身体的变化也会缓慢下来,你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那种情境,通常在梦里才可能经验到。可以说,梦境为另一次元的意识提供了一个贴切的比喻-惟有在遗忘肉体的梦里,意识才可能无限地扩展开来。
  在梦里,你百无禁忌地创造出一个个现实,你可能杀人,也可能被杀;与各色人等交欢,历经各种险境又神奇脱身。无怪乎,很少人敢在清醒时做出梦里的行为。至于超形体次元的经验,则远比梦境更加戏剧化,更加具有无穷的创造潜力。
  因此,地球这所学校,成了你的测试场所,测验你在超形体的生命教室里所学得的技巧,看看你能否应用于地球上。惟有证明你学会这门课程,你才能从地球学校毕业。惟其如此,许多生命体也知道这一点,才会迫不及待地设法投胎人间,证明他们已经学会这个课程。
  但是,为何一回到人间,他们就壮志难伸呢?让我们再回到前面地心引力的例子吧。在无地心引力的环境里,运动员可以轻而易举地,一跳就十五尺高,甚至能在天空飞来飞去,但一旦回到地球,他最多只能跳到七尺或八尺高,更别妄想要飞上天了。
  在物质世界的现实网下,这个课程变得非常艰难,首先,身体需要时间慢慢成长。从母亲的子宫开始,完全依赖她来存活;出生以后,这一身躯依旧脆弱无助,必须一步步地学习喂饱自己,学习走路、说话,应付四周的人。这种成长过程,可想而知,对一个刚由"一念就能成事"的超形体世界来的人,简直是一种折磨。慢慢的,意识逐渐萎缩,逐渐屈就那一具血肉之躯,逐渐封闭起原本充满创造力的潜能。
  简而言之,意识已经被物质世界的现实网吞噬了,在饱受折磨后,根本记不起自己当初不受限制的存在状态,更无法记得自己本来不是一具身体。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少数特例,有些人进入人间的形体教室时,并未完全被身体钳制,仍保有对超形体次元的记忆。他们明白自己不必受制于身体,明白自己无需成为他人想法或行为的受害者,也明白自己能透过念力来创造现实。
  这些人就是凤毛麟角的灵性道师,降生于形体世界,千方百计地帮助众生忆起自己超乎形体的生命真相。若非这些道师,地球的物质障碍,早就蒙蔽人类的集体意识,阻断心灵与真知的所有联系。人类历史曾经历过数次的黑暗,人们称它为"黑暗时期"。世间最近的一波黑暗期,是在二十世纪的前大半个世纪。
  你目前这个形体教室,已经到了蜕变的门槛了。从技术上而言,你们已有能力毁灭这个物质世界,而且还不只是一次;就在此刻,地球所拥有的光明,也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倘若这是真的,你可能会问,为何这一世我没跟你们一起投胎人间?许多人仍期待我以人形再度降世。他们可能无法如愿以偿了,因为我在世间的工作即将完成,我现在若还以形体方式现身的话,只会延误你们即将发生的转变。
  如今,你们大部分人已不难猜出,这将是如何的一种转变了:你们终将克服自己始终处于挨打位置的受害情结,接受自己的创造能力,而且不只创新自己的现实环境,还去帮助弟兄姐妹发挥创造力。大体而言,你们已准备好了,我在这里只是帮助你们顺利完成。即使不靠我,你们也会透过与其他灵性道师的沟通,慢慢化解痛苦的根源,逐渐觉醒于自己的神性的。
  我需要你们每一个人帮我完成这个使命,惟有透过你,我的教诲才能随时彰显于人间,这就是为何我一再强调,我们不能再依靠语言的缘故了,那往往只会制造分歧。我们必须转化为爱和宽恕的鲜活见证。
  透过你们个人或集体的意识,调入超形体次元的频率,那是地球转化过程的关键。我若再次现身于形体内,不过又重演一次十字架的悲剧罢了。凡是挑战现有想法的人,都会遭到诽谤、侮辱和迫害,而这类事情,你们早己司空见惯。若要避免悲剧重演,惟有觉醒过来。
  如有弟兄反对你奉为圭臬的信念,请不要诅咒他,因为诅咒他,就等于诅咒我。你也不必崇拜他,即使他在你心目中是如何完美无缺。世间没有一个完美的人,每个人迟早都会犯错的。
  你知道,包括我在内,我也曾背弃弟兄和我的造物主,责怪他们遗弃了我。因此,你不必对我另眼相看,也无须对任何弟兄另眼相看,在这门人生课程里,你们都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
  高高兴兴地活出你们之间的平等真相吧,如此,你才可能跟我建立一个平等关系。当你能够平等地看待我时,我们之间的沟通必会更加顺畅。
  就在你学会珍惜自己与弟兄姐妹的同时,你打开了通向我这里的那扇门。对我而言,每位弟兄姐妹都是至宝,都极为珍贵。我在迫害者和受害者双方的灵魂背后,看到他们同样在呼求爱,在渴望别人的接纳,而我怎么可能拒绝他们任何一人?当我要求你们做同样的事时,不要吃惊,因为你们都是我在这世上代我行动的手脚,代我发言的声音。
  我的弟兄姐妹们,要有耐心,坚定不移。我们的工作,必须等到所有受害者和迫害者都从世上消失了,才算是完成;我们的旅程,必须等到我们都能领受上天的爱,并且将这份爱传给身边所有的人,才算是结束。势必是如此,必须等到你接纳了每个人的真相,使他能够感到平安,自在地放下恐惧及攻击的冲动为止。
  所谓与我同行,表示你愿意同时成为神和人的仆役;而你的服务,就是向人显示他从未被上天遗弃过。当他觉得遭到父母、子女、爱侣和上天遗弃时,你用食物、饮料及劝慰来安抚他的痛苦,你接纳他,让他靠在你的肩头,甚至纵容他大哭一场。因为长久以来,你不是也一直觉得遭到遗弃而懊恼悲伤吗?
  那是人类共通的经验。所以,只有慈悲,是你对弟兄最合理的交往方式,因为你们承受同样的苦,也将获得同样的释放。
  当这个世界学会了平等的课程,地球的电磁场能量就会随之改变,世界将进入另一间光辉的教室。蜕变的种子早已播下了,你的工作,只是浇水灌溉而已。
  "同意"的暴行
  小我心目中的爱,通常建立在彼此看法的一致上,观念一旦分歧,小我的爱便荡然无存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朋友认定他是某个人所做某件事的受害者,你会同意他吗?当然不会,即使他恳求你支持他的观感,你还是会说:"抱歉,朋友,我并不认为如此。"
  反之,如果朋友提出某个颇具争议的意见,想争取你的支持时,你会拒绝吗?不会的,你若支持他,则会承担相当的风险,但你不会因为他的立场可议就不祝福他。
  无庸我提醒你,致力于真理,本来就不是一件讨好的事情,当别人说"不"时,你常得说"是";或当别人说"是"时,你却必须说"不"。
  说"不",也可能是一种爱的表现吗?大部分的人也许感到不可思议,其实,以爱的方式去说"不",并不是那么难的事。当你的小孩把手放在火炉上面,你立刻会坚定地说"不",只因你不愿他伤害到自己,但紧接着,你会伸出双臂搂住他,让他感受到你的爱。
  有多少次,你的弟兄前来寻求支持时,他的手不也正放在炉火上?你无法支持这个行为,因为你知道那样做,反而会伤害他;相同的,你也不愿意朋友赞同你类似的行径。
  朋友,就是敢自由表达同意或不同意的人;朋友,就是会对你说真话的人,即使他未必看清事情的全貌或真相,但他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正的朋友,会告诉你实情,然后尊重你的自由选择。这正是爱的表现,无论说"是"或"不",他都同样爱护你。他不会隐瞒自己的忠告,也不会强迫你接受他的意见。朋友,纯粹只想帮忙,他会怀着尊重的心态,对你说出真话。
  你若不愿实话实说,就不算是朋友。但这并不表示你的意见一定正确;能够说得诚实,和能够说得正确,并非同一回事。
  你若足够诚实,必会把自己最好的那部分与人分享,这是人们对你所做的最大期许了。
  但是,只有诚实是不够的,诚实和谦虚必须相辅相成。你可以谦虚地向弟兄说:"这是我的看法,可能对,也可能错。你自己觉得呢?最后的决定仍然在你。"谦虚的人,知道适可而止,不会剥夺别人自行裁决的权利和责任。
  由于你还在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同,所以很难体会到爱的"无条件"。要知道,同意,正是小我关系所索求各种条件的底线,到最后,势必演成一种沆瀣一气的依存关系。它仿佛在说:"只要你的小我和我的小我都同意了,我就支持你。"
  然而,两个小我互相同意时,你就必须当心了。因为小我的本质,就是要去跟另外的小我分裂、隔离和冲突的。所以,当两个小我都同意时,绝对是为了要联手对付另一个小我。这并不是真正的赞同,而是暂时的联盟。只要共同的敌人一垮,联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每个小我又会回到原先各自热中的把戏里。
  想靠别人的同意来寻求爱,那是不智的,只会带给你失望;与其如此,还不如透过"不同意"来寻求爱,可能对你更有意义。我曾告诉过你:"爱你的敌人。"我说这话,绝非为了标新异,或存心要刁难你。相信我,我是语重心长的。
  首先,你很容易爱你的朋友,因为朋友通常都会同意或支持你,爱他,并非难事。但如果是你的"对头",就不会轻易同意你,甚至处处找碴,他不但看到你的缺点,还会竭尽所能地把它们挖出来。如果你有任何盲点,放心,他也绝不会放过的。总之,你的敌人不会给你任何借口,或为你保留退路的,因此,他反而成了你最好的老师。
  爱唱反调的对头,其实最能反映出你不喜欢自己的那些地方,他会帮你指出你想要隐藏恐惧和自卑的症结所在,只要你肯竖耳细听他对你的每项指控,就不难看清哪些地方有待修正。如此一来,拼命找碴的人,反而成了你真正的良师益友。
  为何我说"爱"你的敌人?因为,你若不爱他,就不会珍惜他带给你的礼物。
  每个人一生中,都免不了有盟友或仇敌角色的朋友。好的盟友,不怕反对你;而好的反对者,也往往就是你的最佳盟友。
  在你学习爱你的敌人之际,足以显示你有面对自己黑暗面的愿心。那个敌人,充其量,不过是让你看到自己的一面镜子,直到你那张生气的脸孔逐渐露出笑容为止。
  想要与敌人和平相处,你必须试着同时采用他们的以及你自己的眼光来看事情,缺一不可。如此,你才可能挣脱一己的褊狭,超越彼此的冲突,而生出慈悲心来。
  记住,与人和平相处,并不表示你一定要认同他们的意见,但是你必须学会尊重他们。
  小我的同意,永远不会带来和平,因为小我是不可能真正同意任何事的。和平只能来自爱和尊重,当爱现身时,你的对头仿佛变成勇于反对你的朋友。因此,你无须因为他看事情的角度与你不同而摈斥他,反而要更加仔细聆听他的每一句话。
  你若能以聆听朋友的心态来聆听你的对头,表示那不是小我在听,而是你内的灵性在聆听他内的灵性。
  人类的冲突只有一个起因,就是双方都想贬抑对方的人性尊严,看轻对方的价值。只要其中一方产生这种心态,那么,即使最简单的小事,都无法达成协议;如果双方能用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彼此相待,无论多困难的细节,都不难解决的。
  奇迹源自于爱。凭着爱心激发出来的解决方案,其效益必然无远弗届;而爱的愿力,也就是平等相待的愿力,正是奇迹发生的必备要素。
  想要从分歧意见达成共识,必须先聆听并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我的朋友,你的任务就是给每个人公平表达的机会。这种奠基于民主精神的理想,并非在唱高调,它必须在每天语默动静的现实生活中,活生生地展现出来。
  这一过程如果运转失灵,其理想也会随之腐化。过程若强而有力,即使表面看来,好像动辄得咎,或效果不彰,但民主的理想,永远指日可待。
  一个社会若要包容各种不同的观点,必须先建立爱和平等的关系,相反地,如果为了获得大众的支持,不惜打造出一种牺牲个人自由的极权制度,使得整体无法从各别智慧中获益,这种制度,注定会失败。
  勇于表达不同意见,的确需要勇气;想要维系一个足以接纳各种不同观点的平等环境,更需要相当的智慧和先见之明。迈向真理的路,一向就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更不会是一条权宜方便之路。
  解决冲突最权宜方便之计,莫过于歼灭所有不认同你的人,那既不是发自爱心,也不在于了解,它一心只想消灭敌人。这类价值体系,在人类历史中,可说是由来已久了。
  民主平等之路,对你们而言,可说是十足勇敢的新实验。它要求你聆听所有的声音,鼓励多元性,而且对个人的基本价值深具信心;它要求你去爱、尊重你的对手,甚至向他学习;它相信人类的心灵意识够深又够广,足以容纳所有不同的观点。的确,民主制度的成败,全看你们是否有能力接纳不同的考量,而且必要时,还愿意改变自己的看法。
  极权主义者和正统教条派的主张,一向是利用人的恐惧心理,永远忙着制造敌人,然后再设法制服对方。他们认定宇宙万象中,只有一方是善的,另一方必定是邪魔外道。
  他们奉行的二元世界观实在过度简化了。相形之下,我所传授的慈悲之路,对你们不啻是一大挑战,要你平等地去爱、去接纳所有的人,而且没有例外,因为惩罚一个人等于惩罚所有的人。这是条艰辛危殆的路,因为当你致力于众生平等时,现实世界必然会对你施压。你若真想展现平等的真相,每次面临挑战时,你必须全力以赴。
  很多人假冒我的名义说话,硬把谴责、批判的想法挂在我的名下,还利用它们来为所有邪恶的行为辩护。所以,我必须再次声明,不要假冒我的名义来批判任何人,因为我绝不会加入任何一方来打击另一方的,我也绝不会要求你做这类的事情。我一心一意只要你回到心灵的平安深处,只要你与所有弟兄姐妹平安相处。就这么简单的教诲,你怎么可能一再误解而走偏呢?
  你若真心聆听我说的话,就会明白,你无法利用我的观点来批判或攻击任何人。当你批判时,请往自己内心看,并自问:"我会用这种方式批判自己吗?"因为批判任何人,等于批判你自己;批判你自己,等于批判我;而我跟你原是一体不分的,你如何对待自己和朋友,就是如何对待我。我们是无法切割的命运共同体。
  我的朋友,请明白,你若一味忙着寻求别人的同意或支持,是不可能找到爱的,爱远比别人的"同意"要深刻得多。你一旦学会去爱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就能找到那超越批判及恐惧的生命根源。在那源头,我们全都平等地结合在一起,与我们的指导灵共同自由地思想和行动。
  即使你的选择与我的不同,我依然尊重你有选择的自由,因为我信任你,相信你会在救恩的计划中觉醒过来,而且我知道,你永远不会因犯错而阻断上主或我对你的爱。
  罪 与 罚
  倘若念头可以杀人,你们有多少人活得下来呢?容我提醒你,所有行动的种子,都存在你们的念头里。你若有"我简直无法忍受这个人"的想法,其实就已经侵犯到他了。
  开始时,只是一个念头,不多久就转成了语言攻击,不论你是在众人面前公然诋毁,还是在暗地里伺机挑衅,都已构成了一种攻击。
  很快地,口头攻击变成一种行动,你的话一旦激怒了对方,他也还以颜色,那你就更有借口迎头痛击,甚至置他于死地了。
  整个社会都认为,惟有有形的攻击行动,才该受到谴责;而口头的攻击,虽然令人不快,却也在所难免;至于起心动念那一回事,我想,没有人会笨到要别人为他的想法负责的。
  所以,自杀行为会让你震惊,但自杀的念头却无须大惊小怪,因为许多人都曾起过这类念头。你们会为强奸或性虐待的罪行而义愤填膺,但强奸或性虐待的念头义愤填膺不会让你们坐立不安。请牢牢记住,你对别人的想法,所说和所做的一切,不过反映出你对待自己的心态罢了;你对别人的负面观感,也不过显示出你自己的负面形象。喜欢搬弄是非或出口伤人的人,所反映的往往是自己愧咎和排斥的心态;肉体的暴行,则暗示此人有自我毁灭的倾向。
  这种说法绝非危言耸听,惟有内心受伤的人才会攻击别人。容我问一下,你们有多少人没受过伤?有多少人不曾攻击过别人呢?你和强奸犯、自杀者之间的差别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我这样说,并不是故意让你难堪,而是想帮你早日觉悟到你对弟兄应负的责任而已。
  你若能宽恕自己心中的报复念头,为何无法宽恕别人的报复行为呢?这个人只是把你的想法具体表现出来而已。我并非为他的报复行为辩护,我不会为任何攻击辩护,也不会鼓励你这样做。我只是问你,为何要把这位弟兄逐出你的心外?他可能比你还需要爱和宽恕,你怎么忍心拒绝他?
  你弟兄的内心有很深的伤痛,他也许从小失去父亲,也许九岁就开始喝药,一直活在毫无保障的贫民区里。对这个罪犯内心里受伤的小孩,你难道没有一丝同情?
  你若与他交换一下身分,你会活得比他更好吗?朋友,扪心自问一下!惟有如此,你才可能生出同情心来。即使你还无法接受这个人,应该也会同情他内在受过伤的小孩。
  此刻我跟你讲,扣下扳机杀人的,并不是眼前这个人,而是那个小孩,是那个受尽打击而惊恐不安的小孩,是那个感受不到爱和接纳的小孩;是那个受伤的孩子在发动攻击,不是那个成人。
  我的朋友,那个成人根本就不存在,只有那小孩活着,不要被他愤怒而鄙夷的成人脸孔所蒙蔽。在他冷酷无情的外表下,藏着极大的痛苦和自责;在他迷失而愤怒的面具下、活着一个认定自己不值得爱的小孩。
  你若无法接纳这个成人心里的小孩,你怎么可能接纳你自己内心的小孩呢?他的恐惧与你的,并无多大差别。让我们先取下你道德优越感的面具,请出你内在的小孩,会见那人的内在小孩,你才可能生出爱和接纳的心,而那正是宽恕的源头。
  在你们的社会里,罪犯好似一堆谁也不想碰的烫手山芋,你们不想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也不想去听他们的沧桑史,只想把他们囚禁起来,离你愈远愈好。你们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老人、精神病患和无家可归的游民等等。
  我的朋友,你其实并不想负起爱弟兄的责任。但是,不爱他们,你就学不会如何爱自己、接纳自己。你的弟兄一向是你得救的关键,不管从前,还是未来,他永远都在扮演这个角色。
  一个人会否认并压抑他自己无法面对的负面阴影,同样的,整个社会也会否认自己一向不愿意面对的问题,甚至把问题人物一个一个关起来。个人也好,社群也好,潜意识里都充满了各种难以启齿的伤痛;而正是那些深埋在伤口下的痛苦、内咎和恐惧,唆使一个人和整个社群发出攻击行为。
  宽恕有如一盏探照灯,把光明带入个人和社会的黑暗隐秘角落,它好似针对你的内咎和恐惧说:"出来吧,让我看看你,我很想了解你。"它也针对罪犯说:"出来吧,见见因你罪行而受苦的人, 试着修复你们的关系,如此,才能开始治愈的疗程。"
  承认内心有伤口,是迈向治愈的第一步。你若不愿面对创伤背后的恐惧,不管是个人的,或是群体的恐惧,治愈的疗程就无法开始。
  面对长年压抑的痛苦,对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让社会去正视它所遗弃的边缘人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些都是我们逃避不了的责任。
  除非你清楚意识到自己的伤痛,否则,大家都会一起陷在牢笼里,继续攻击下去。关在牢笼里的,不只是罪犯而已,每个人都活在各式各样自己打造的牢笼里。你若不把潜意识的东西带到觉知的层面,它就会以某种扭曲的面貌现身;同样的,你若不肯帮助罪犯去爱自己、接纳自己,他就会怀着同样的愤怒和报复心理再度进入社会,继续为非作歹。
  建造更多的监狱,或派出更多的警察巡逻,并无法让街坊邻居更安全。那些措施反而会加速提高恐惧的分贝。你若想改善这一情势,必须把宽恕的工作带到监狱和街坊邻居中,聘请更多老师、辅道和社工人员,提供教育和职业训练的机会,激励他们的情绪与心智,让他们感受到某种连结与安全感。接纳他们,给他们希望,给他们爱。
  这是和平使者的任务,也是真正的服务。接纳他们,就如接纳自己一样。请记住,你在给予别人之际,就等于给予你自己。没有人会付出爱而得不到爱,也没有人会给出礼物却收不到礼物的。
  时候到了,别再惩罚你内在的罪人和社会的罪犯了。惩罚,只会引起更强烈的抗拒,那绝不是我们乐见的景象。我们必须设法降低那种排斥心态,必须时时觉察批判与攻击的念头,让内咎和恐惧一一现形。
  复健的工作有待整合,先把黑暗带入光明中,把不可能转变成可能,如此,我们才能无所畏惧地面对它。我们必须从念头里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且当下调整过来。念头若不先改变,是无法改变行动的。
  把某些念头列为禁忌而设法回避,绝非根本之计。只要你敢正视心里隐藏的害人念头,就不需要把它们埋在潜意识里,然后假装它们根本不存在。
  当人们不知如何面对自己的念头,或不知如何面对那些念头导致的结果,你可以帮助他们,让他们知道如何去面对、去承担,并且去负责。个人的力量和真正的自尊,往往来自于他明白自己有权决定,该如何想、如何说,和如何做。那些攻击别人的人,常认定自己毫无选择的余地。知道自己有选择余地的人,是不会轻易攻击别人的。
  关键就在这里,帮他看到自己确有选择的余地,他就可能不再犯罪了。罪行,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惩罚;它的方式即是趁着意识蒙昧之际,伺机让根植于潜意识的内咎浮现出来。罪犯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还想借机惩罚自己,而社会成全了他的愿望,借着惩罚,更加深了他的罪咎。
  社会若想走出这种恶性循环,惟一方法,就是放下放逐和惩罚的策略,改用治愈的方式。每个受苦的人都要有"自助而后天助"的认知,社会才能帮他正视自惭形秽的心态,协助他将负面的情绪和自我信念转变成正面的。
  被你们社会摒弃的人与我那时代被摒弃的人并无不同,他们承担的,其实是众人的伤痛,他们勇敢地为你们不敢面对的痛苦作见证。社会应感激他们,因为他们是指路人,指出人类必须踏上的治愈之道。
  力量与成就
  顺应世界的自然法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还有其他非物质的法则也会左右你这一生的体验。
  当我们与外在世界互动时,刺激了心智,使得思想更加活跃;但是,当心智往内反观自身时,思想活动就会缓慢下来,甚至完全静止,此时,"观者"与"所观"已合而为一了。
  这种自我观察的练习,十分有用,它能打破主体和客体的隔阂,创造出一种崭新而密切的联系,把过去和未来转交给当下此刻,也就是永恒的"现在",那是一切创造潜能之所在。
  这能力在潜能状态下,蕴含无比的势能,当它向外展现,形成某种力量,必须先克服四周的阻力,因而削减了它的力道。因此,任何能力,惟有在蓄势待发之际,最能保持它的强度。
  当你开始行动时,也须遵循某一具体轨迹;想要中途转换轨道,绝非容易之事,尤其是箭已离弓之后。
  所以,行动之前,需要前瞻的远见,也需要接收回馈的敏锐觉知。放下期待,仔细聆听,越过小我的知见,如此,你才能获得重要且有用的讯息。
  早已概念化的心智,常期待每一项行动都能立即带来直线式的结果,但,结果很少是直线式的。因为前进的力量一遇到阻碍,就会改变路径;它时上时下,有时还拐弯抹角,常常逸出原先预设的轨道。
  明知如此,你订立计划时,仍期待一个直线式的结果,难怪,你的期待常常会落空。
  正因大部分的决定有失草率,你才需要一再重复类似的决定,再加上内疚的作祟,因而形成一种变本加厉的恶性循环。内疚,就像个磁场,让你每一项决定不断遭受怀疑,然后又不得不重新诠释。这个内疚会把所有的行动都带回原点,让你一再重复同样的选择、同样的行为模式,所不同的,只是场合改变了而已。
  因此,你需要培养出前瞻的眼光以及预估结果的能力,才可能发出无怨无悔的行动。能预期计划中的阻碍,远比鲁莽行事来得稳妥。
  这听起来好像是一种智力训练,其实不然,那是一种高度的直觉能力,需要真诚的聆听练习;而在尚未得到指点以前,切忌轻举妄动。草率行动,效益通常很差。有些人凭着冲动而贸然行事,有些人又过于瞻前顾后;两种极端,都不足以成事。
  我若请你跟你某位朋友说一些事情,不妨注意一下你可能的反应方式。一提起这个朋友,你可能想起跟他交往的历史,然后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回答;你也可能坐下来,闭起双眼,想起这个人,向他说几句话,然后看他作何反应。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方式间,后者的效果通常会比前者更好。
  你一生所需的讯息,都可以透过当下一问而获得。当然,要使用这种请教方式,你必须保持立场中立才行;任何私心或偏见,都可能误道或扭曲所收到的答覆。为了避免这种扭曲,在请教之前,你必须坚决地说:"我要把自己的私心和偏见都搁置一旁,只用开放的心来接受真实答履,不论它将以何种形式出现。"
  因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因果循环关系,让你的人生课程延续不断,这些课程凸显出,你的愿望期待和你目前的现实状态之间,始终存有一个难以弥合的鸿沟。你不断想要逃避这一困境,始终未能成功;事实上,困境本身成了你学习的动力。
  一直以来,你把生活的焦点放在身外的人事上,这很自然的,因为世界原本就建筑在这些形式与条件上。是,它无法给你真正想要的,只会反映出你不想要的。这样的世界里寻找幸福,希望终归渺茫。世界不可能带给你幸福的;你愈早体会出这一点,你的日子愈可能好过一点。
  你若能诚实地反观自己这一生,不难看清,大部分时间,你不是在抗拒,就是在逃避某种情境。你愈想逃避的情境,它愈是阴魂不散。要知道,你不可能从"逃避"和"否认"里学到任何东西的。惟有面对它,为当前的处境与经验负起责任,你才能针对问题痛下针砭。迎向恐惧,永远是化解恐惧的第一步。
  你以为这一生是为了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迹而来的,那种想法,不过是小我寻求肯定的欲望而已。今生今世,你来到此,并非为了大展鸿图,而是为了化解你对自己及对别人的错误想法和信念;毕竟而言,这事无人可以为你代劳,解铃还需系铃人。
  化解错误,无须大动干戈,化解的过程就像寻常百姓的日子,毫无起眼之处。你不妨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目标,问问自己,有多少目标是指向世上的成就?你不难看出,它们大都属于这一类的。然而,也无须为此惭愧,只须明白,原来自己的眼光一直是朝外的,而且,就算完成了所有的目标,自己也不会感到快乐的。
  幸福只存在于当下,如果你现在快乐,就不会渴望其他的成就了。真的,如果你担心明天或五分钟后是否快乐,当下已错失了现有的幸福。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梦想,只会把你带离眼前的幸福。
  你们当中不少人都身居服务大众的要职,但此刻却感受不到幸福,所以,我必须问你们:"你们愿意为了服务他人,付出多大代价呢?"自己处在苦恼与压力之际,你真的相信自己能带给别人幸福吗?你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朋友,我只需再问你,为了此刻的幸福,你可愿意放弃那些"重要"的目标?你是否有勇气只活在当下,而不必知道它下一刻会把你带往何处去?
  让自己全心全意活在当下吧!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决定,便能将你从内心与现实的混乱中解救出来。真理实相,确实具有如此奥妙的力量。
  你是否愿意摆脱所有的冲突、痛苦、自我怀疑和批判?愿意的话,请先放下一切目标、烦恼和焦虑,只需清清明明地活出此时此刻的你。
  觉醒的过程不是那么轰轰烈烈的,觉悟的人也未必成为大师,因为他们无心打造一个光照寰宇的人间组织。事实上,那些人大多默默无闻地活在世上,只有少数几位门生认出他们的解脱自在和精神权威。
  世人推崇的大师,所传授的教法,多半相当肤浅,有时还不免媚俗,因为这个世界只会赏识有形的成就及效益;而心灵的成就则是无形无相,非肉眼可察觉的,因此常显得曲高和寡,不为世人所知。
  社会不会重视真正明心见性的人,虽然他可能是世间最有活力的人,但你不会在显赫的高位上看到他的。即使世人这般抬举他,他也不会希罕的,因为这类人没有参与世间权位游戏的兴趣。
  对他而言,只有一个问题:"你现在活得平安幸福吗?"答案若"是",你已经在天堂了,无庸他人操心了。 若"否",他会追问:"为何不?"
  你可能列出满满三十页不快乐的原因,但他只是单刀直入地追问:"有什么好不快乐的?"你慢慢会发现,你所列出的那一大串不快乐的原因,都无法答复他的问题,因为你其实现在就能选择幸福快乐,没有任何东西阻挡得了你,除非你自甘觉溺于过去,不愿抽身而出,重新选择。
  无论哪一种老师,惟一能为你做的,就是反问一声:"有什么好不快乐的?"他无法告诉你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因为做与不做,都在于你,那是你的责任。他惟一能做的,只是鼓励你此时此刻为自己的不快乐负起责任。
  告诉你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的老师,都可能有违灵性的成熟。真有智慧的老师,只会提出一针见血的反问,很少给人直接的忠告。
  不吝惜你的爱
  给予别人所需要的爱,你心里的爱自然就随之加深;你若吝惜付出爱,那么,爱对你也会显得愈来愈疏远。
  当弟兄以不当的行为博取你的关注时,常令你厌烦不已,恨不得一走了之,因为你知道你不可能满足他的需求。然而,你若转身离去,表示你不愿付出你的爱;而你不愿付出的爱,正是你所不愿给自己的爱。
  弟兄想要的,不过是你的爱,只是不知如何求得而已,因为他早已迷失,不知道什么才是爱,所以才会向你索求金钱、性,或形形色色的替代品,甚至还会设法操控你,借之满足他的欲望。
  你当然不希望受他玩弄,也不想过于迁就而让他得寸进尺;然而,毕竟来说,你也不愿完全拒绝他。那么,如何才是中庸之道呢?你可以怀着爱心对待他,给他真正想要的爱,而且毫不勉强地给出你所能给的,无须担心自己能否满足他的需求。
  换句话说,让他知道,你愿意爱他,只是必须对他操控的企图说"不"而已。当你说"不"时,并没有将他逐出心外。你没有批判他,也不会弃离他,只是拒绝扮演受害者或迫害者的角色而已,你是用爱来回应他恐惧的心态。你的态度是:"不!朋友,我无法给你所要的东西,但我会找出一种双方都受惠的方式来协助你。我不会拒绝你,但也不愿贬低你的能力。你对爱的需求,就像我的需求一样重要,我一定尊重。"
  这是相爱之人彼此应有的对话方式。他不会说:"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而是:"我将找出一个有利于双方的方式协助你。"如此,爱人者与被爱者才可能平等相待,真诚表达出彼此的关爱。
  明白这一点,对你很重要。因为很多人认为,拒绝别人的要求是一种缺乏爱的行为。事实不然。不要让人一味予取予求,而压抑了自己,或忽略了自己。爱,是不需作任何牺牲的。
  另有些人则认为,必须拒绝每一个人,才能充分保护自己。那样想,更是大谬不然。对每个人都说"不",只会让你害怕亲密关系。当你处处跟人保持距离,不论显现于行动上,还是隐藏在心里,都是一种极端恐惧的表征,那绝非是爱。
  请反观一下自己,你一向是如何拒绝别人而保全自己的,或你是如何拒绝自己来保全别人的?这两种态度,同样否认了人际关系的尊严与亲密感。惟有知道尊重自己的本色而活出尊严的人,才可能建立亲密关系;也惟有知道尊重别人本色而仁慈相待的人,才有办法活出自己的潜能。如果你无法给出真实的自己,表示你无法去接受;如果你无法接受别人的真实面貌,表示你也不懂得去给予。
  双方都不需要委曲求全,也不该接受对方的玩弄。当你觉得受到侵犯时,必须说"不",然后宽恕对方的无礼。然而,不要过于执着这个"不";这个"不",只是针对他的行为而已,并非表示你拒绝回应对方爱的呼求。先宽恕对方的侵犯,然后再心甘情愿地给予爱和协助。
  试着静下心来,练习一下,把你对操控所说的"不",逐渐转变成对爱所说的"好";再将你对爱所说的"好", 逐渐转变为你对操控所说的"不"。仅仅以平等心态来尊重自己和别人,不要攻击,免得白己沦为受害者;也无须防卫,免得自己又变成攻击者。
  用爱来取代你所有的怨尤。你若觉得受到攻击,就对攻击说"不",但不要反击回去。你一旦身不由己地回击的话,那么,不妨正视一下自己的反应,然后修正过来就行了。切勿把你的内疚延续成下一个攻击,如此,你当下便已把问题扭转过来了。
  你给予愈多的爱,就会引来愈多的爱,因为你的爱会把你道入爱的磁场;你的付出也一样,会将你道入更形富裕的磁场。
  你必须学会对别人所需要的爱说"好",你愈习惯这样做,他对你的态度就愈不受恐惧所驱使。你若想要消除暴力,首先,不能让那可怕的人更加害怕,而要设法把你的爱和协助传递给他。爱有拯救的力量,而恨只会诅咒。
  除非你在现实生活里练习去爱,否则你很难明白爱的力量有多大。不要把敌人逐出你的心外,试着把他们接到心里来,那样,他们就无法与你为敌了。
  每个人都需要爱,都渴望别人的接纳,给他这个,他就不会害怕了,给他这个,他就不会攻击你了。
  时候到了,你该已明白:你舍不得给别人的东西,也会舍不得给自己,因为他和你不是两个分立的个体,惟有认清他的真实价值,你才能由衷肯定自己的价值。
  爱 的 漫 步
  当你的弟兄攻击你时,你明白,那是因为他感受不到你的爱。他若感受得到,就不会攻击你了,所以不必急着反击回去,只须设法提醒他,他一直是被爱的。
  下面这个简单的练习,散步时可以做,而且多多益善。
  在心情欢畅的那一天,请走出家门,到社区去散一下步吧!一路上,如果看到悲伤或生气的人,请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提醒他,他是被爱的,给他一个微笑、一朵花、一个气球、一片三明治、一杯咖啡,甚至唱一首歌,或朗诵短诗给他听,并对他说:"这是特地送给你的,祝你今天过得愉快。"
  在你心情沮丧的那一天,也去做同样的事。如此,不断地尝试,反复地练习,它会带给你惊人的成果。实在说,世上没有一件事,会比提醒别人和自己原是被爱的这一事实,更令人兴奋欢悦的了。
  请记住,一个感受不到爱的人,是无法给予爱的。因此,你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去感受一下藏在心里的爱,并帮助别人也感受到它。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世界:每个人都明白自己惟一的责任,只是给予爱和接受爱。朋友,这个世界,就在你的身边。
  在你的生命感到有所欠缺之处,那就是最需要爱的地方;当你感到某种不满足之际,那也往往是你吝惜不给别人爱和支持的时刻。
  别再吝惜你的爱了,随缘施予,你就会领受到无限的爱,那原本即是上天恩赐的权利。
  当你感到被爱之时,试试这个练习,看看有何结果;觉得被人冒犯时,也做一下练习,再体会它的结果是如何。
  实验一下吧!蛮好玩的,别在乎练习的外在形式,只要你有心去做,机缘自会出现的。
  外 境 之 幻
  所有"客观"的现实,若非经过你主观的同意,根本无法存在。但我们若朝"同意"的内涵追究下去,就会发现,它有如一层一戳即破的薄膜,演盖在你所认定的世界上。在那层薄膜下面,其实,谁也不会同意谁的。
  任何发生的事件,都有它的机缘与天意,只要你一介入其中,设法赋予它你一己认定的意义,天机就隐身而退了。只要你认为自己知道这事的意义,就再也无法真正了解它了。
  若想了解一件事情,需要一颗充满感激和同情的心,你必须跟那个情境同步而且同理一会儿,它才会自动向你显示它的意义,那绝不是靠头脑想出来的。
  理性通常会先作判断,再向外寻找一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可以说,整个世界就是由接受判断和反对判断的人所组成的。处在这样的世界里,怎么可能没有竞争、斗争和贪婪?
  你也许不敢追问;没有判断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的朋友,这才是惟一值得提出的问题。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