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丘吉尔传

_2 马丁·吉尔伯特(英)
者的侠义行为。任何一个重视老自由党光荣传统的人,任何一个同情人道主 义思想的人,都不会赞同这种行为。”
丘吉尔依仗他的贵族地位,不仅在书中谴责了基奇纳的行为,还在某种 程度上用含蓄的笔墨,以批评的态度评价了对苏丹的战争。他写道:“在英
国,大概还有其他地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在没有确信敌人极端不可救 药之前,似乎还不能采取战争行动去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于是,他们便对苦
行僧——从马赫迪到哈里发——百般咒骂,把一切可以臆造出来的罪行都加 到他们头上。但是,当把这些咒骂灌输给战场上的军人,使他们认为敌
人是一些玷污大地的寄生虫的时候,这些军人就会做出野蛮的事情来。此外, 这种随意的责难是极端不公正、极端危险和毫无必要的对人们宣称英国
和埃及军队开进恩图曼是为了把人民从哈里发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可是,解 放者却从来还没有这样不受欢迎说战争是为了惩罚苦行僧的罪恶行径, 那是伪善。”
对于一个民族主义者来说,丘吉尔的议论是微不足道的,但即使这样, 稍稍抒发了资产阶级的一点点正义感,也引起了英国官方和军界的强烈不
满。后来,丘吉尔自己也明白说过了火,丧失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殖民主义者
“应有的立场”。这样的言论会使他同国 家的政治领袖们发生严重争执, 影响他今后的前途。因此,在 1902 年该书再版时,丘吉尔删掉了上述议论和
一些类似的言论,将两卷本改为一卷本。即使这样,这部书仍畅销不衰,它 不仅使丘吉尔跻于英国名记者的行列,而且就是在作家队伍中,丘吉尔的知
名度也大大提高了。
写作使丘吉尔出了名,他认为这是出人头地的一个捷径,因此哪里有战 场他就要求到那里去。正是:求取功名似发疯,南非之行险丧生。欲知后事
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四章 南非历险 南非被俘惊又险,机智勇敢度难关; 囚笼逃出多巧计,英雄美名天下传。
丘吉尔在写完《尼罗河上的战争》之后不久,又出现在作战部队里。这 一次他到了南非。多年来英国一直企图侵占荷兰在南非的两个殖民国家——
“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治邦”①。这两个殖民国家都是荷兰殖民者 布尔人建立的,他们征服了土著黑人,实行奴隶所有制和种族压迫政策。英
国人多次试图把布尔人的这两个殖民国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但屡遭失败, 并常常给英国带来巨大损失。到了 1899 年,英国政府决定使用武力来达到自
己的目的。在这方面,保守党政府的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特别卖力。
战争伊始,丘吉尔即以《晨邮报》随军记者的身份奔赴南非。这时他作 为记者的名气已经很大,报社答应给他优厚的报酬。他除了每月可得 250 英
镑之外,在南非采访期间的一切费用均由报社承担。报社允许他享有选择采 访地点和表达自己意见的充分自由。英国报纸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给过自己的
随军记者这样高的报酬。丘吉尔在动身前往南非之前,受到约瑟夫·张伯伦 的接见,然后搭乘英军总司令布勒将军及其参谋部开往南非的轮船离开了伦
敦。丘吉尔和同船前往的军人担心战争可能在他们抵达之前就会结束。但是, 他们在开普敦上岸时,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英国人接连失利,战争显然
还要持续很久。
丘吉尔一到前线,就迫不及待地随部队参加了一次侦察行动。他们乘装 甲列车深入布尔人占领区,遭到了狙击,几节车厢脱了轨,机车和部分车厢
被阻塞。丘吉尔不是军人,但他奋力使机车和剩下的车厢脱离火力网,抢救 伤员,并把装甲列车上的人员带到安全地带。丘吉尔趁着他的老朋友、步兵
指挥官霍尔登用火力掩护装甲列车的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枪林弹雨 中排除了道路的阻塞,使机车带着几节剩下的车厢往回开动了。但撤退并不
顺利,先是霍尔登和他的士兵被俘,接着丘吉尔也被南非民兵俘虏了。
开始丘吉尔以为前来逮捕他的两个身着便衣的人是修路工人,待他们走 近时,发现身上带着武器。“噢,荷兰兵!”丘吉尔心里明白了,于是拔腿
就跑。这两个人就拼命直追,并不时地向他射击。急中生智,丘吉尔穿过一 个铁丝网,向着一所修路工人的小石房子奔去,那里可以藏身。但不幸,前
面一个骑马的南非民兵军官向他奔来。这个人体形高大,脸色棕黑,右手持 来福枪;他勒住马,向丘吉尔大声喝道:“缴枪投降,”这时两人相距 40
米,逃跑是不行了。丘吉尔想用手枪把他击毙,但当他一摸腰带时,手枪不 见了,可能是他排除路障时丢在机车上了,在此情况下只好举手投降了。丘
吉尔心想:“一个人遇到孤单又无防御时,投降是可以原谅的。”这是伟大 的拿破仑说过的话。这样,丘吉尔就在大雨倾盆之下,踏着泥泞的道路,被
这个民兵军官带到了敌军的俘虏营。
当时丘吉尔的处境非常危险。这是因为,他虽然是新闻记者,但他参加
① 南非荷裔布尔人建立的殖民国家。位于瓦尔河和林波波河之间。原为马塔别列等班图族居住区。1835 年
布尔人开始由开普殖民地向该地区“迁徙”,残酷屠杀和驱逐土著居民。1857 年德兰士瓦共和国与奥兰治
自由邦结为联盟,不断对祖鲁人作战,侵占其土地。1899—1902 年英布战争中被英兼并。1910 年并入英国 建立的南非联邦,成为自治州(省)。
了战斗,而这一点是布尔人看见了的。这样,按照南非战时法律,应该立即 把他交付战地军事法庭,并可能在几分钟之后在一阵鼓声中被枪毙。看来事
情正朝这种结局发展着,布尔人把一批英国俘虏送到司令部之后,命令丘吉 尔单独站出来。丘吉尔以自己是记者为由要求释放。然而丘吉尔本人和布尔
人心里都十分清楚,他参加战斗这一事实勾销了他的一切理由。没多久,丘 吉尔又被送回战俘营去,这时他才松了一口气。一个布尔人军官说:“小伙
子,虽然你是随军记者,可我们不打算放掉你。我们并不是每天都可以捉到 贵族的儿子的。”同时,布尔人也不想以枪毙一个名门望族的后裔来激怒英
国人并激起他们的复仇心。
丘吉尔被送到比勒陀利亚,关在国立师范学校里。与他同时关在一起的 主要是在尼考森山峡战斗中被俘的英国军官们。他们在这里完全失去了自
由,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忧悒、苦恼折磨着他们,他们决心要逃出牢笼。 他们背着敌人,从早到晚都在绞尽脑汁寻找逃跑的门路。不久他们就发现这
个被禁锢的地方,在管理上有许多漏洞,经过反复商议,于是就由丘吉尔草 拟了一个越狱的大胆行动计划。
在这所师范学校里,被关押的英国被俘军官共有 60 人,并且还有 10 多 个英国兵充当差役。负责看守他们的是 40 名南非的警察。每昼夜有 10 名警
察轮班负责校舍内外的巡逻和警戒,其余的人白天则在警棚内玩纸牌或休 息,夜间则在警棚内睡大觉。在通常情况下,夜间不当班的人均脱衣睡觉,
把枪支和子弹带都架起来并挂在棚内两根柱上。只是门口有一个警察把守 着。而警棚离囚室只有 50 多米远。
根据这一情况,丘吉尔提出的越狱行动计划是:第一步,首先切断校舍 内外的电灯照明,然后打开牢房,袭击警棚,夺取武器,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囚犯变为国立师范学校的主宰。第二步,持枪向比勒陀利亚的跑马场进军。 这里的铁丝网内囚禁着 2000 名英国士兵,而负责看守他们的只有 120 名南非
警察,这些警察只配备轻武器,拥有 100 多支步枪和两挺机关枪。事先这两 个俘虏营已商量好,准备里应外合,举行武装暴动,争取全歼城内 500 名守
军,一举占领南非这座重要的战略要塞。这一计划经过秘密酝酿、协商,赢 得 了绝大部分中、下级军官的支持,但却遭到高级军官们的强烈反对。在“下
级服从上级”的情况下,这一计划只好作罢了。
越狱行动计划废止后,丘吉尔十分懊丧。他的了几位要好的同伴商议, 如果不能集体越狱,决心只身逃出牢笼。结果成功了。他在早期的回忆录中,
对自己逃跑的经过,曾作了如下的追述:
“我被囚禁的国立师范学校在一个四方形的院中,东西两边围以铁栅 墙,南北两边竖有 10 英尺高的铁板墙。这些围墙对于任何年富力强的年轻人
来说并不算大障碍,但院内有持枪的卫兵把守,而且仅距我们的囚室 50 米 远,这样就成了我们越狱不易克服的障碍。
“经过反复沉思,我们几个俘虏发现:当卫兵们沿着东边巡逻时,他们 有一段时间看不见在圆厕所附近几米长的铁墙上端。院子中间的电灯虽照得
全院通明,但东面墙角却在暗影里。因此要想逃过厕所附近两名卫兵的视线, 必须要恰巧在他们二人一同转过脸去时才行。爬过墙去是一家别墅的花园。
对那边的情况事先一无所知。因此,如何跑出花园,如何走过大街不被人注 意,如何躲过围城的哨兵,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何行经 200 英里到达葡萄牙人
的边境,这都是需要一一解决的难题。
“12 月 11 日,我和霍尔登上尉与布罗奇中尉试逃未成。实践证明,偷 踱到那圆厕所并不困难;但从墙上爬过去却是极其危险的。第二天,12 月 12
日,我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再做一次试验。我趁卫兵不防,悄悄地穿过方院并 潜入那圆厕所。我从铁门缝里一直注视着卫兵,等了好久没有寻到机会。随
后,突然一个卫兵转身走向他的同伴,并且两人闲谈起来。他们的脸转过去 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于是我登着一个架子,用两手抓住墙头用力攀登,
结果由于心中发慌,两次都失败了,直到第三次才用力爬上去。我在隔壁的 花园里隐藏了一个多小时,见没有动静才慢慢走出来。心想我自由了,越狱
的第一步终于成功了。”
丘吉尔逃出监狱之后,决定奔向铁路,以便乘火车穿过布尔人控制区, 逃往葡萄牙殖民地。在比勒陀利亚街上,没有人拦他。他来到铁路旁,乘人
不备爬上缓缓开来的货车,藏在一堆装过煤的空袋子下面。黎明时分他下了 火车,躲在野外的草丛里,因为担心白天卸煤袋子时会被人发现。他的这种
担心不是多余的。布尔人正在竭力搜寻逃跑者。他的脑袋被悬赏 25 英镑。如 今所有的路卡都被封锁了,南非当局已对他发出通缉令,严重的困难一个个
摆在他的面前,“到哪里去呢?”丘吉尔在沉思。
显然,铁路两旁不是久留之地,他喝足了水,决定向山中走去,希望在 那里能找到藏身之所。天亮时,他走进深谷中一片丛密的小森林,打算在这
里等到天黑。这时才凌晨 4 点,离黑夜还有 14 个小时。早晨的天气很冷,太 阳渐渐升高了,近 10 点热气又很逼人。在这沉睡的大地上,静得叫人害怕。
丘吉尔唯一的伴侣是一只大兀鹰,不时地发出可怕的不祥的哀鸣。他登上山 谷的高处,对周围的形势作了一番了望,发现在西方约 3 英里处有一座铅房
顶的小镇,在南部的山脚下好像是一个土人的村舍。到了中午,太阳像火一 样,几乎把大地都烤焦了。他吃了几块巧克力糖,更加口渴,那水池就在离
铁路不远的山脚下,但他不敢离开这藏身的小树林。就这样在这里忍受了一 天一夜。到第二天夜里,他再也熬不下去了,饥肠辘辘,又困又乏,情绪沮
丧。“难道我就在这里困饿而死吗?不,决不!”生的愿望促使他冒险,促 使他和厄运进行拼搏。
就在这天深夜,丘吉尔望着天上的繁星,望着远处村落的灯光,思绪万 千。他想:“那一定是土人的村落,听说他们恨荷兰人,对英国人友好。无
论如何他们大概不会逮捕我。他们或许会给我一点食物和可睡的一个角落。 虽然我不会说一句他们的话,然而我想大概他们懂得一张英国钞票的价值。
他们甚至会帮助我,给我一个向导,一匹马;但最要紧的,我需要安歇、温 暖和食物。”就是在这样思想的驱使下,丘吉尔怀着矛盾的心情,既勇敢又
胆怯地向着远处的灯光走去。
大概是由于饥饿的原因,丘吉尔步履很慢。起初他以为灯光不会超过 2 英里,不久就发现比他所想的要远得多。过了一个钟头或一个半钟头,它们
仍像原来那样远。但他咬着牙,忍着饥饿继续向前走,就这样一个钟头一个 钟头地过去了,直到凌晨 3 点他才发觉这不是一个土人的村落。随着晨曦的
降临,房屋的轮廓、起煤的联动机的大轮子已经显然可见。“唉呀!这是一 座煤矿呀!”丘吉尔感到害怕。原来从远处引导他前来的火光,乃是机器的
火炉中发出来的。在近处被一两所小建筑围绕着的是一座小而坚固的两层高 的楼房。
面对着这座现代化的建筑,丘吉尔有些踌躇了。是进去,还是不进去?
退路好像已经没有了。他想:“如果里边住的是英国人,他们可能向我伸出 友谊的手;如果遇到荷兰布尔人就一切全完了。让上帝保佑吧!”他心一横,
就以蹒跚的步伐从微暗的草原来到火光的亮处,走向那寂静的房屋前面。开 始用拳头击门。停了一会,没有动静,又敲,只见上边发出一道亮光,而且
楼上的一扇门打开了。
“是谁?!”一个人用德语问。 丘吉尔顿时感到失望和震惊。“我请求援助,我遇到一种意外。”他说。
跟着是几句喃喃声。随后听见下楼的声音,门闩拉下,门打开了,立刻
从门道的黑暗中闪出一个高个子的中年男人,他手中握着枪,立在丘吉尔面 前。
“你要什么?”他这次用英语问。
“我是一个市民,”丘吉尔想和这个人细谈,尽量不致引起对方的惊恐,
“我遭遇意外,我是去考玛蒂寻找我的部队。我是在车上打瞌睡时坠下来的。 我曾失去知觉数小时。我想我的肩膀脱臼了。”
这位陌生的主人专心地注视着他,并且犹豫了一阵之后说道:“好吧, 进来!”他向黑暗的门道后退了几步,推开在一旁的一个门,并用他的左手
向那间黑屋子里一指。丘吉尔从他身旁走进屋里。主人随后跟着进来,划了 一根火柴,点亮一盏灯,并放在丘吉尔对面的桌子一端。
“我想,我愿意对你的坠车经过更多知道一些。”他停了一会儿这样说。
“我想,我最好对你说实话。”丘吉尔回答道。
“我想你应当这样。”他慢声细气地说。 于是丘吉尔冒着被再次逮捕的危险,将他的历险经过都讲出来了。
“我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晨邮报》的战地记者。我是前天夜里从 比勒陀利亚城逃出来的。我要去边境。我有的是钱,你能帮助我吗?”
随后又停顿好久。主人慢慢从桌子旁起来,并去锁上门。然后走到丘吉 尔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
“感谢上帝把你带到这里来!我是附近 20 英里以内唯一不会把你交给南 非当局的一户人家。我们这里大都是英国人,我们会救你出去。”
丘吉尔立刻感到心里一块沉重的石头落了地,大难有救了。他像是一个 将溺毙的人从水里被救出来,并且被告知他得了赛马大香槟!
这位英国侨民自我介绍说,他叫约翰·何瓦德,是托兰斯瓦尔煤矿经理。 他在英布战争之前数年,已经归化为德兰士瓦的臣民。但因考虑到他原属英
国籍,并且他给了当地作战骑兵队一些贿赂,因此未被征去打英国人。而且 他还被允许和一两个英籍职员留在矿上,使煤矿继续生产直到恢复以前的产
量为止。在矿上除了他的一位秘书是英国人之外,还有一位来自伯明翰的机 械师和两个苏格兰矿工。这四个英国人经宣誓严守中立后,才被允许留在矿
上。他本人既属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公民,而今收留潜逃犯,就是犯了叛国罪, 一经查出就要被枪毙的。
“不过,你不必担心,我们总要安排妥当的。”他又说,“今天下午, 作战骑兵曾来这里找你。他们好像已经得到了线索,并且在铁路附近各地进 行搜捕。”
丘吉尔听了约翰·何瓦德的介绍,表示不愿连累他。只劳他给点食物, 一支手枪,一个向导,如有可能还要一匹马,他便远离铁道,连夜奔向他方 了。
何瓦德拒绝了丘吉尔的请求。他表示情况确属严重,矿上有两个荷兰人, 还有很多南非的矿工,间谍到处皆是,只要谨慎从事就是了。“你早已饿坏
了吧?”丘吉尔没有反驳,随后何瓦德弄来了威士忌酒、苏打水,还有一只 烧好的冷羊腿。丘吉尔已经两天多没有用饭了。见到这些可口的食品甚为高
兴,他在这里饱餐了一顿,顿时觉得精神恢复了许多。
几乎过了一个小时何瓦德才回来。“一切都已布置好了,”他说,“我 已和这里的几位英国矿工谈妥,他们都愿赤诚相助。今夜我们必须把你藏在
矿井里,直到想出办法使你逃出国境为止。”随后,约翰·何瓦德就带着丘 吉尔来到一个小院,乘着升降机来到深达 200 英尺的井下。在那里,两名苏
格兰矿工正提着矿灯,扛着行李在迎候他们。丘吉尔在矿工的带领下,在这 漆黑的迷境内走了许久,不断地转弯,最后停在一个空气新鲜的小房子里。
向导把席子和毛毯铺好,何瓦德又递给丘吉尔两支蜡烛,一瓶威士忌,还有 一盒雪前烟。然后对他说:“你就在这里好好休息吧,没有我们的通知千万
不要走开,免得被人发觉。”
在约翰·何瓦德他们提着矿灯走后,室内只剩下丘吉尔自己。他躺在舒 服的毛毯上,思想上又燃起了希望之光,他幻想着日后回到军中定会像英雄
一样受到热烈的欢迎。欣慰的心情加上极度的疲倦,不久他就进入了梦乡。 丘吉尔不知道睡了多少个小时,直到第二天下午过了很久才完全醒来。
这时约翰·何瓦德给他送来饭菜,还有一只烧鸡。“你在这里是绝对安全的,” 他说,“麦克(苏格兰的一位矿工)通晓所有已不使用的矿坑地点,除他再
没有第二个人能梦想找到。这里有一个地方满是水,仅剩一二英尺不到坑顶。 假若荷兰布尔人来矿井搜查,麦克会带着你从水里泅过去,到另一个采掘地
点。没有人会想 到去查看那里。我们曾以鬼怪故事哧唬矿上的非洲人。即使
这样,为了你的安全,我们仍在继续注意他们的行动。”
12 月 16 日,也就是丘吉尔从俘虏营逃出的第五天,何瓦德又来告诉丘 吉尔,说追捕他的呼喊似乎沉寂下去了。现在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使他逃
出国境。这矿场和铁路由一条支线相连,矿场附近住有一个荷兰人名叫伯根 纳,19 日他将运一车羊毛到代拉高湾。此人对英国人很友好,已和他谈妥,
请他把你藏在羊毛车上偷运出国境。丘吉尔对此虽有些担心,但舍此又没有 其他办法。最后只好接受这一建议,并一切准备依计而行。
正当丘吉尔在矿井躲藏的这几天里,伦敦和南非各地的报纸上连续报道 了有关丘吉尔行踪的消息。幸亏丘吉尔没有看到这些报纸,否则他会更加感 到惊恐不安。例如:
“比勒陀利亚 12 月 13 日电——丘吉尔虽然巧妙逃脱监狱,但越过边境 的可能性甚微。”
“比勒陀利亚 12 月 14 日电——据报道,丘吉尔已在边境之考玛提普特 车站被捕。”
“洛伦索—马贵斯 12 月 16 日电——据称丘吉尔已在瓦特维尔伯文被 捕。”
“伦敦 12 月 16 日电——关于温斯顿·丘吉尔自比勒陀利亚逃出一事, 一般人认为,他早已再次被捕,果真如此,或已被枪决。”
此外,在南非各大城市和沿铁路线,还张贴了写明丘吉尔像貌与悬赏捉 拿他的布告。幸好,所有这些丘吉尔都没有看到。
18 日下午慢慢地过去了。丘吉尔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读斯蒂文森的小说
《拐骗》。那些描述大卫柏尔弗和阿伦布瑞克在幽谷中逃亡的惊险故事,几 乎和丘吉尔今天的经历一模一样。丘吉尔经历过战场的危险,受过枪弹的袭
击,如今也是一名在逃犯,一个被通辑的人,一个被悬赏捉拿的人。“你是 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每当想到路卡军警的这种盘问,他就
感到周身紧张。丘吉尔正在冥思苦想时,忽听井上枪声大作,一种不吉祥的 解释在他心中泛起:“莫非荷兰人来了?何瓦德和那两个英国矿工把我出卖
了?!”丘吉尔随即躲在一个大箱子的后边作好了应变的准备。他侧耳细听, 密切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不久就明白了,可怕的事情并未发生。谈话声、
笑声和赞美声不时地从井上经理办公室里传出来。显然,一种和善的交际正 在进行。最后声音沉寂了,并且过了一段时间,丘吉尔房间的门被打开了,
露出来的是约翰·何瓦德的一张苍白的脸。
“荷兰骑兵军官刚来这里,”约翰说,“但是,他不是来找你。他说, 昨天在瓦特维尔伯文你被缉拿了。但是,我不愿和他纠缠。我提议和他比赛
用枪打瓶子,他赢了两镑,就高兴地走了。”
“今夜我该怎么办?”丘吉尔急切地问。
“什么都不需要,一切都准备好了,到时我来领你。” 就在这天夜里凌晨 2 时,丘吉尔装扮成搬运工人,被送到铁路支线上一
个预定的小车站。然后被藏在伯根纳的羊毛车上,上边蒙了一块大雨布。不 久火车就徐徐开动了。幸好,在长达 16 个小时的运行中,路上没有遇到麻烦。
直到下午黄昏前,火车正点抵达洛伦索一马贵斯货车场。一群南非工人前来 卸货,丘吉尔趁着嘈杂的人群蹒跚地从车站走出来。
伯根纳在站门口等候着。他们互相交换了眼色。伯根纳转身向市区走去, 丘吉尔以 20 米的距离在后面跟随着。穿过两条街后,前面是一所现代化的高
大建筑,这就是英国领事馆。英国蓝白红三色的米字国旗迎风飘扬。丘吉尔 看到这般情景,心花怒放,激动得流下眼泪。他情不自禁地默默说道:“我 终于自由了!”
显然英国领事馆没有预料到他的到来,当丘吉尔提出面见英国领事时, 一位年轻的外交官说:“领事今天不能见你,如果你有事明天 9 点再来吧。”
丘吉尔听了大为震怒,并且一再大声喊着要立刻见领事本人。领事闻声 向窗外探望,并走下楼来亲自接待。当他们知道眼前站立的就是被荷兰军警
正在通缉捉拿的丘吉尔时,立即把他请到馆内, 予以款待。丘吉尔先洗了个 热水澡,换上洁净的衣服。用过晚餐后,他迫不及待地一口气阅读了这几天
的报纸。他发现,近一周来,英军继续失利,而且伤亡之惨重是克里米亚战 争以来空前未有的。这一切使他急欲重返军中。领事本人也愿他尽快离开这
个充满荷兰人和荷兰同情者的海港城市。 却说丘吉尔抵达洛伦斯—马贵斯港的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全城。当晚
一群手持武器的英国侨民前来领事馆,决意抗拒再行逮捕丘吉尔的人。在他 们热心的保护下,丘吉尔当晚 10 点搭上前去德班的“印度纳”号海轮。
丘吉尔在德班像打了胜仗的凯旋英雄一样受到热烈欢迎。港口悬挂着许 多旗帜,军乐队和前来欢迎的人群挤在码头上。海军大将、陆军将官、市长
都上船来和他握手。随后一束一束的电报从世界各地纷纷而来,向他慰问, 向他祝贺。当天夜里,丘吉尔怀着胜利的激情返回军中。
围绕丘吉尔出现的这种喧闹场面,不是没有原因的。在他出逃的一周内, 英国军队在南非又遭到一连串的严重失败。在英国和布尔人的战争史上,这
一周被称为英国军队的“黑暗的一周”。丘吉尔英勇无畏地、成功地逃脱危 难,是“黑暗的一周”中唯一的亮点。
为了转移各界的注意力,英国报刊抓住丘吉尔的奇遇大做文章。后来丘 吉尔自己也说,报刊把他逃出俘虏营的事,当成轰动一时的新闻刊登,过分
地夸大了他的冒险经历,甚至杜撰了一些绘声绘色的细节。
南非的奇遇给丘吉尔带来了巨大的政治资本。他一获得自由,就立即向
《晨邮报》发了一篇描写他从战俘营逃跑的详细报道。丘吉尔没有提及那位 把他藏起来的英国人,以免给他带来危险。这篇报道被当作惊险小说阅读,
吸引了公众的广泛注意,大大提高了丘吉尔的声誉,为他进入议会铺平了道 路。正是:大难不死时运变,非洲奇遇众称赞;议会选举正逢时,历险成了
敲门砖。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五章 步入政坛 南非历险身价变,飞黄腾达步政坛; 殖民大权手中握,昔日仇敌今言欢。
话说丘吉尔返回军中之后,更加趾高气扬,盛气凌人。如今温斯顿·丘 吉尔的名字,不仅传遍了英国,而且随着电波扩散到全世界。伦敦报纸上大
登特登丘吉尔在铁甲车上,冒着枪林弹雨,排除故障,掩护伤员的事迹。至 于他越狱脱险的经历,由于以讹传讹,丘吉尔更被描绘成一位了不起的传奇
式的英雄。正如丘吉尔自己所说的:“年轻人寻求冒险,新闻界需要广告, 诚然这两种我都得到了。”丘吉尔已成了当时英国最红的明星。
随着威望的提高,丘吉尔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他除在报纸上发表了他 的历险记外,还对英国在南非的军事行动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说,荷兰人
所以打胜仗,主要是士气高涨,作战方法机动灵活,每个南非的荷兰人骑在 马上,在他们熟悉的乡野,足以胜过三五个正式的英国兵。英国军队所以连
续失利,关键是士气不振,指挥保守、落后。丘吉尔历述南非的重要战略地 位之后,要求政府派遣更多的军队,投入更多的金钱。最后,他以不满的口
气尖锐地质问道:“大敌当前,难道那些英国绅士们都打猎去了吗?为何不 多派一些轻骑兵来?为了我们的国人,我们的忠实殖民者和我们阵亡的兵
士,我们必须坚决作战到底。”
丘吉尔的批评,在伦敦引起大哗,尤其遭到军方的不满。一家亲军方的 报纸说:“我们不曾得到证实,兰斯顿勋爵在罗伯茨勋爵未到达之前,已派
遣温斯顿·丘吉尔指挥南非的军队,并以瑞德沃斯·布勒将军为他的总参谋 长。”这显然是对丘吉尔的批评的反讥。军人俱乐部的老上校与将官们都大
为震怒。他们有些人给丘吉尔来电报说,“这里的好朋友们希望你不要再做 蠢事”。然而,丘吉尔却我行我素。他说:“我的幼稚意见却很快为事件所 证实。1
万皇家义勇骑兵与各兵种的绅士志愿军被派来援助这里的正规军。 在决战之前,这里已集结了 25 万英军,相当于荷兰布尔军队的 5 倍。我因此
可以用《圣经》上的话安慰自己:做一个穷而聪明的孩子而不做一个老而愚 蠢的国王”
如今,丘吉尔是以战地记者和骑兵助理副官的身份出现在军中。他在南 非接连参加了几次战斗,但他大难不死。有一次他随同一支骑兵袭击敌人营
寨,乘敌不备歼灭敌人过半,还俘虏了 30 人,英军仅损失四五人,创造了以 少胜多的战例。丘吉尔为此十分得意。然而,他的弟弟约翰来作战部队,头
一次打仗就负了伤。温斯顿的堂兄马尔巴罗第九代公爵也参加了英布战争。 他被编在罗伯茨的参谋部。温斯顿的母亲和上流社会的其他一些妇女界名
流,租了美国一艘“人类”号医疗船前来照料伤员,对鼓舞士气起了很大的 作用。
随着英军实力的加强,战略战术也较前机动灵活,南非战局逐步向着有 利于英国方面发展。1900 年 2 月 27 日,是南非人的纪念日。这一天英军向
敌人发起猛烈进攻,经过激战,荷兰人开始退却,向北疾退的车辆、人马掀 起的尘土,从地平线各处升起。英军一举攻克比勒陀利亚。至此府兰布尔人
要求停战求和,战争遂告结束。
丘吉尔从前线回来后,又开始埋头写书。这部书的基本材料也像以前一 样,是他为《晨邮报》所写的战地报道。他在描写英布战争的书中,花了很
多笔墨叙述自己的冒险经历。该书于 1900 年出版,是两卷本。丘吉尔可以为 自己的新成就感到高兴,因为在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就出版了六部著作。现
在,丘吉尔已成了举国瞩目的最年轻的著作家。
丘吉尔的南非之行,不仅使他写出了两部书,而且还力他进入议会铺平 了道路。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于 1900 年解散了议会,宣布举行下院选举。保
守党人明白,付出巨大牺牲才赢得的对布尔人①的胜利还不意味着战争的结 束。布尔人是顽强的敌手,他们采用游击战的策略继续斗争的可能性仍然存
在。后来事情果然这样发生了。保守党人顶见到这种可能性,便利用英布战 争期间席卷英国的沙文主义狂热,举行议会选举,以便攫取多数席位。他们
在演说中提出的口号是把南非战争进行到底。张伯伦在竞选演说中说。“政 府在议会中失掉的每一个席位,都将是布尔人赢得的席位。”
在这次大选中,丘吉尔是保守党参加竞选的候选人之一。他现在是作为 一位“战争英雄”参加竞选的。在竞选中保守党人充分利用他的逃跑经历进
行宣传,为他编写诗歌,谱写歌曲。歌唱家在音乐厅为他唱赞歌。约瑟夫·张 伯伦亲临奥德姆选区支持丘吉尔。丘吉尔的堂兄马尔巴罗公爵同他一起来到
奥德姆,答应出 400 英镑作为竞选费用,并许诺每年向当地党组织捐款 100 英镑。丘吉尔由于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终于赢得了这次选举,当上了议员。
保守党人为了自己党的利益,充分利用了丘吉尔的声誉。这位“反对布 尔人的战斗英雄”喋喋不休地在各个选区发表演说,为保守党候选人拉选票。
阿瑟·巴尔弗邀请丘吉尔在曼彻斯特的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说,为他的竞选活 动捧场。这样丘吉尔有了广大听众,增加了提高自身威望的机会。丘吉尔看
到听众乐意听他讲演,并能很好地理解他的看法,就决定在全国各个城市发 表有报酬的演说来为自己弄点钱,因为要从事政治活动就必须有钱。当时的
议员在下院的活动没有任何报酬。他们必须靠自己的钱生活,并支付竞选费 用。截止议会选举为止,丘吉尔发表新闻报道和政论性著作已得到 4000 多英
镑的稿费。但丘吉尔觉得,这些钱还是不够用。 丘吉尔在英国巡回演讲取得成功后,又产生了到美国和加拿大去作放行
演讲的念头。丘吉尔的美国主办人拼命替自己的演讲者宣传,对公众说,温 斯顿是“五次战争的英雄,六部书的作者,英国未来的首相”。甚至连虚荣
心很强的丘吉尔也觉得有点过分,虽然他心里早就巴望着有朝一日会得到这 个职位。鉴于这种宣传在英国产生了不良反响,丘吉尔要求他的主办人抑制
一下自己的热情。
丘吉尔从美国和加拿大回国后,直至 1901 年 1 月底,仍继续在英国各他 讲演。他靠讲演一共收入了一万多英镑。他把这些钱存到曾为他父亲效劳的
银行家厄恩斯特·卡塞尔那里。丘吉尔可以利用这些存款的利息收入一心一 意地从事政治活动了。由于到处进行讲演,加上著作大量出版,如今丘吉尔
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政治人物了。
英国著名新闻记者斯蒂文斯,曾在《每日邮报》上发表一篇题为《欧洲 最年轻的男子汉》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对当时的温斯顿·丘吉尔作了比较透
彻的分析。他说:“论年龄,甚至论气质,温斯顿还是个孩子。但若论个人
① 南非欧洲人(主要是荷兰人)后裔。布尔为荷兰语,意谓自由农民。1652 年,荷兰建立开普殖民地。早
期布尔人大都是农牧场主和资产阶级分子,其上层为统治集团。1899—1902 年英布战争后,布尔人成为英
帝国臣民,上层分子与英合作,构成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集团。
抱负、深思熟虑、运筹自如、有的放矢、手段高明等方面,他已经是一个成 熟的男子汉了。他对于所采取的手段能否使他有效地达到目的能作出准
确的、几乎是令人惊异的判断。那就是他具有老练的国务活动家那种灵 活自如处理事务的本领。”依据他的愿望,这些品质能够使他成为一个“伟
大的人民领袖”,一个“卓越的新闻记者”。
斯蒂文斯进一步写道:丘吉尔是个不谦虚的人。特别是在军队中,他自 命不凡,经常碰钉子。然而他并不因此自暴自弃。他自命不凡的这个缺点是
无法克服的,无论从年龄、从正常的理性或从事实本身来看,都没有为此提 供条件。丘吉尔是个“沽名钓誉、处世谨慎的人”。与其说他在盘算如何飞
黄腾达,不如说他在深刻地进行自我省察,而这种省察的结果使他相信自己
“具备将来成为叱咤风云人物的天赋个性”。他没有学习过怎样成为一个蛊 惑家,“但他生来就是一个蛊惑家,因此他熟悉这一套”。他的未来是“在
20 世纪”。 正如斯蒂文斯所指出的,“丘吉尔的一生始终抱着这样一种信念,即杰
出人物和英雄创造历史”。他无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自己大量的创作方 面,都是从这个前提出发的。他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要发挥这种杰出人物的作
用。他在议会中的初期活动就体现出这种信念。丘吉尔自信,他的使命就是 统治英国人民。
为了蛊惑人心,为了向上爬,为了在官场进行针锋相对的唇枪舌剑的斗 争,丘吉尔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演说本领。诚然,他的演说刚健有力主要
不是由于思想深刻和逻辑性强,而是对听众有感染力。丘吉尔懂得,演说艺 术是政治活动家青云直上的必要因素。他为了在这方面取得成效,付出了巨
大的努力。首先,丘吉尔必须克服语言上的缺陷,此外他还需要学会演说和 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辩论的本领。老练的议员应该反应迅速,并能
立即有力地还击那些出难题或搞小动作的人。
按照英国议会的传统,新议员来到下院后不能立即发表演说,他们至少 经过一个月以后才能发表演说。丘吉尔不满意这个传统,他不想浪费时间去
等待,于是只过了四天就发表了自己的首次演说。丘吉尔把英国与布尔人的 战争,作为自己首次演说的题目,因为很少有人比他更了解当时南非发生的
事情。可是他这篇演说主张比较温和地对待战败者,与保守党的路线背道而 驰。他在演说中对布尔人表示一定的同情,他说:“无论哪一个民族都没有
像布尔人那样在言论上得到如此多的同情,而在事实上又得到如此少的实际 支援。”
后来丘吉尔在他撰写的《我早年的生涯》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他在这 方页的思想。他写道:“不仅对南非应当这样。我认为,我们应当征服爱尔
兰人,并且随后给他们自治;我们应当把德国人饿到待毙,然后再为他们提 供食粮;并且我们在平息了英国大罢工之后,应当设法解决矿工们的困难。
我经常遇到困难,因为很少有人采纳这种意见。我有一次被邀请为法国纪念 碑写一碑文。我写了这样几句话:‘在战争时,坚决。在失败时,反抗,在
胜利时,慷慨。在和平时,仁慈。’结果这碑文未被采用。错误在于,我们 不少人往往只善于用右手或左手工作,而不善于两者交替,既善于用右手,
也善于用左手。因此,那些擅于打胜仗的人却不会处理和平,而那些擅于议 和的人又不能打胜仗。若说我两者全会,那大概争论就更会大了。”
丘吉尔不仅掌握了他父亲在议会里施展过的策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
沿用了他父亲的口号。他从“左”的立场出发攻击自己党的领袖,而他根本 不是一个什么“左派”。当时,斯蒂文斯公开地看出,丘吉尔的信仰是反动
的,但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却采用“民主的方法”,伪装要为广大人民 群众谋利益来蛊惑人心。丘吉尔在下院关于英国——布尔战争问题的首次演
说就是根据这个原则行事的。此后不久,丘吉尔又从这个立场出发攻击政府 提出的改组英国军队的方案。陆军大臣布罗德里克根据英布战争的经验,要
求增加军费。他以政府的名义向议会提出了一项法案,准备建立六个军团, 其中三个军团处于完全备战状态,以便随时把它们派往国外。陆军大臣声称:
“我国已经是一个军事强国,我们应该设法保持这种地位。”年轻的议员丘 吉尔则坚决反对陆军大臣关于增加军队开支的计划。
其实,丘吉尔所以反对扩建军队,主要是向政府表明他是一个重要人物, 应该重视他。他以人民利益捍卫者的面目出现,竭力在群众中树立威望,以
便提高自己在党的领袖们心目中的分量。丘吉尔反对改组军队的态度同他根 深蒂固的帝国主义立场是相矛盾的。他一向认为,管辖殖民地是大英帝国的
义务。为此,他参加了印度西北边境、苏丹和南非的军事行动。政府关于建 立更为强大的军队的建议也是为了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如果丘吉尔不是出
于个人向上爬的目的,那么,他反对上述建议的态度就无法解释了。布罗德 里克曾指出:“丘吉尔为鼓吹帝国主义来到了下院,但他却不准备为推行帝
国主义政策花钱这是继承了他老子的意愿——推行廉价的帝国主义政 策。”丘吉尔尽管在议会中遭到如此强烈的攻击,但在他的大肆活动下,政
府增加军费的建议终于被推翻了。
丘吉尔所以有如此大的能量,除了靠他能蛊惑人心的两片嘴外,在他周 围还结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派别集团。他们都是与他相仿的沽名钓誉的
年轻人。这个小组的著名成员之一就是首相的小儿子休·塞西尔勋爵,小组 的名称“休里干斯”就是从他的名字引伸出来的。不久,这个名称就流传得
走样了,后来人们就干脆称它为“胡里干”①了。丘吉尔小组的人,经常组织 同各党著名的活动家会晤,共同讨论政治问题。
1902 年 4 月,“胡里干”邀请约瑟夫·张伯伦共进午餐。张伯伦在告别 时说:“你们,年轻的绅士们,像招待国王一样地招待了我。为此,我要告
诉你们一个像无价之宝一样的秘密——关税壁垒!这是将来,甚至是不久的 将来的政治实质。你们要好好地研究它,彻底地弄通并掌握它。要知道,你
们不会为殷勤地招待了我而感到遗憾的。”
张伯伦这一主张公布后,在英国政治生活中引起了爆炸性的反响。采纳 这个建议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经济政策。一些工业部门,首先是与约瑟
夫·张伯伦有关联的重工业立即会从关税壁垒政策中得到好处,而轻工业和 造船业却一无所得。贸易界不相信关税会带来好处,实施特惠制反而会导致
英国进口粮食的价格上涨。这就意味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下降。所以他 们都反对放弃自由贸易制。丘吉尔正确地估计了形势,公开地站在反对张伯
伦方面。为了使政府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丘吉尔把关税问题与“民主保守 派思想”联系起来,并于 1903 年 9 月 9 日迫使张伯伦和主张自由贸易的大臣
们全部辞职。
于是,巴尔弗首相着手组织新政府。对丘吉尔来说,一个决定性的时刻
① 这是英文“hooligan”的音译,意即“流氓阿飞”。
来到了。但是,巴尔弗并不愿向丘吉尔提供这种机会,他把政府的一个大臣 职位交给了另一位同样年轻,但才华与精力都比丘吉尔差得多的后起的保守
党政治家鲍纳。于是,丘吉尔决定离开保守党,投奔自由党。
1904 年 3 月,他开始自称为“独立的保守党人”。他的发言变得越来越
“左倾”,并且越来越蛊惑人心。有一次当丘吉尔从座位上站起来要发表关 于关税问题的演说时,大部分拥护政府的人士,在首相本人的带动下立即离
开了下院。然而,他的演说却受到了自由党人,特别是大卫·乔治的热烈欢 迎。
1904 年 4 月,丘吉尔正式与保守党断绝了关系。之后,六个选区建议丘 吉尔以自由贸易的独立拥护者身份作为他们那里的下届议会选举的候选代
表。然而,他对这些建议并不感兴趣。丘吉尔清楚,如果想更快地向上爬, 就需要一个大党的支持。他必须把这条路走到底,因而参加了自由党。
丘吉尔在与保守党断绝关系之后,开始阐述自己新的政治纲领。
1904 年 5 月 16 日他在曼彻斯特发表演说,把保守党称作为大资本家利 益服务的“强大同盟”。这个党执政,意味着党的机器在实行暴政,“在国
内贪赃受贿,为了掩盖这种恶习而在国外发动侵略。”保守党的政策“对千 百万人来说是昂贵的粮食,而对百万富翁来说是廉价的劳力”。丘吉尔在对
保守党人的活动作了如此评价之后,从自己演说的讲台下面取出一块不大的 面包,并且来回晃动着它说:“实施保守党人的政策,你们将得到这样一块
小面包。”之后,丘吉尔又拿出另一块比先前大得多的面包说:“如果保持 自由贸易,你们将得到这样一块大面包啊!”
在这次演说后不久,丘古尔在下院的座位就从保守党人一边转移到了自 由党人那边,并与劳合·乔治坐在一起。他俩后来成了好朋友。丘吉尔称乔
治为“自由党大军的杰出将领”。在他们的蛊惑和煽动之下,保守党政府由 于在外贸政策问题上的斗争而瘫痪了。
1905 年 12 月 4 日巴尔弗首相辞职,由自由党领袖坎贝尔·班纳曼组织 政府。巴尔弗的辞职,结束了保守党人的十年执政。在以后的十年里,由自
由党政府统治英国,而在以后的 17 年内都是自由党人任英国首相。
新首相坎贝尔·班纳曼出身于格拉斯哥的大商人家庭。这个家庭的信念 是倾向保守党的。然而,班纳曼却是在自由党内实现了政治上的飞黄腾达, 并于 1899
年成了自由党的首领。在他的政府里安排了许多在思想信念上与保 守党人非常相似的自由党人。外交部交给爱德华·格雷主管。阿斯奎斯出任
财政大臣,因而成了首相的继承人。丘吉尔的朋友劳合·乔治当上了贸易大 臣。丘吉尔被任命为殖民地事务部副大臣。
按照英国政府的规定,大臣、副大臣都可以配备私人秘书,作为大臣的 助手并为大臣准备各种各样的资料。这决不是一个事务性的职位。丘吉尔邀
请爱德华·马什任自己的私人秘书。马什博学多才,是一位“智囊”人物。 他能校订诗作,对文艺造诣很深。他衣冠楚楚,是个趋炎附势的人。马什跟
着丘吉尔从一个部换到另一个部,在 1929 年以前一直是他的私人秘书。当他 们两人之间的工作关系结束时,丘吉尔很注意不致因此而影响他们之间的私
人关系。对文艺具有浓厚兴趣的修辞高手马什,阅读并修改了丘吉尔全部著 作的清详,从而使这些作品增加了文采。这种合作关系直至马什 1953 年去世
才结束。丘吉尔善于把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网罗在自己身边并发挥他们的 作用。正如英国一位社会问题专家所说的:“丘吉尔的组织能力比思维能力
更强。”
丘吉尔当了副大臣后,仍忙里抽闲刻苦地从事写作。1902 年 7 月,他开 始撰写父亲的传记。每天清晨和深夜,丘吉尔坐在父亲生前的写字台旁,周
围摆满了精心挑选过的有关父亲生平的资料、同时代人的回忆录以及他们之 间的往来书信。他埋头研究伦道夫·丘吉尔各方面的活动。此书于 1906 年 1
月分上下册出版。这部书表明温斯顿·丘吉尔写作技巧已经纯熟,受到文艺 界的高度评价。
丘吉尔在殖民地事务部处理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原布尔共和国的前途问 题。根据保守党政府同战败的布尔人于 1902 年 5 月 31 日签订的和约,德兰
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被英国吞并,划入英国殖民帝国的版图。但是, 这不是最后的解决办法。许多英国人都明白,把这些领土当作一般殖民地看
待,意味着很快又会爆发一场新的武装反抗斗争。当时丘吉尔和自由党人还 处于反对派的地位,曾经起劲地批评过保守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现在,
自由党人上台执政,必须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1906 年,英国政府决定让被征服的布尔共和国在英帝国范围内实行自 治,委托丘吉尔在下院提出相应的法案并设法使其通过。这是因为英国工业
家们觊觎南非的黄金和金刚石,开采这些矿藏会给他们带来巨额的利润。为 了给英国资本家、企业主和劳力进入被占领的国土创造条件,丘吉尔在给国
王的报告中写道:“从殖民地转向责任制政府,有利于英国移民。”根据英 国政府和布尔人谈判的结果,议会于 1909 年通过法令,决定成立由四个省组
成的南非联邦。此法令于 1910 年 5 月 31 日生效。南非从此成了不列颠帝国 体系的自治领。先前,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获得了这种地位。
丘吉尔同布尔人首领达成的协议,牺牲了南非的绝大部分居民,即土著 黑人的利益。土著居民黑人没有任何权利。荷兰后裔布尔白人,用专制独裁
的方法统治土著居民,并残酷地剥削他们。英国自由党人站在布尔人一边反 对土著居民。土著居民很快就明白了这一点,并于 1912 年成立了为争取政治
权利而斗争的组织——非洲人国民大会。
丘吉尔当上殖民地事务部副大臣后,加强了与南非殖民地的联系。在一 次小型的私人宴会上,丘吉尔偶然遇见了布尔人农民领袖路易斯·鲍萨先生。
他向这位客人谈到了英布战争以及他被俘的经过。鲍萨一直侧耳静听,中间 未插一句话。待丘吉尔讲完后,鲍萨说:“阁下,你不认得我吗?我就是那
个人,是我把你俘虏的。是我,我本人。”他明亮的眼睛闪动着愉快的微笑, 愉快中又带着某些歉意。这天,鲍萨穿着白衬衣大礼服,与当年那一天在纳
塔尔战场上丘吉尔所见到的他那黑皮肤、高身量的印象极不相同。但是,关 于那件奇特的事实,却毫无疑问。路易斯·鲍萨曾以布民军的资格进驻纳塔
尔,这是他第一次作战;在奉命追击英军时,他纵马奔驰在所有荷兰军的最 前边,这样他就和丘吉尔相遇了。过去的冤家如今成了亲密的朋友。1906 年
鲍萨被选为德兰士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从此他和这位殖民大臣的关系就更 加密切了。
丘吉尔自从当上殖民地事务部副大臣后,白天忙于政务,晚上勤于写作, 工作十分繁忙,交际更加广泛,从而踏上了一条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的仕宦
之途。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万事如意又高攀。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 分解。
第六章 飞黄腾达 看风使舵多鬼计,花言巧语把人欺; 一旦大权弄到手,镇压劳工更卖力。
1906 年 1 月英国举行大选,保守党和自由党为拉选票问题进行了针锋相 对的斗争。保守党抓住丘吉尔的倒戈行为进行猛烈攻击。他们引用丘吉尔从
前如何振振有词地标榜保守党而又肆无忌惮地诽谤自由党的大量言论,并要 求他为此作出解释。丘吉尔竭尽全力驳斥这些攻击。“在保守党的时候,”
他说,“我是说了许多糊涂话,但在我明白过来,知道保守党是个愚蠢党之 后就退了出来。”
丘吉尔在这次选举中,继续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并以此对保守党 进行反击。结果他以 1241 票的多数继续当选为议员。在这次选举中,自由党
取得了压倒一切的胜利,在新组成的下院中占有 400 个席位,比所有其他党 所得的下院席位的总和还多得多。保守党人仅获得 157 个席位。
1906 年的选举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劳工代表在新议会里得到 了 30 个席位,其中大部分席位是由 1900 年成立的工人代表委员会推举的代
表获得的。劳工代表在选举中的胜利,证明英国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 力量走上了政治斗争的舞台。对此,丘吉尔感到不安,他在格拉斯哥发表的
一篇演说中一口咬定,英国工人阶级不需要有自己的政党,它的利益应该由 工会来代表。丘吉尔说:“劳动,这是一个伟大的字眼。那么,谁有权代表
劳动者呢?我认为,工会比任何组织更应该有权代表劳动者,应该由它派出 劳动者的代表参加下院。”丘吉尔明白,在工人阶级的队伍里,将会有很多
人主张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走独立斗争的道路,并采取革命的方式进行斗争。 丘吉尔声色俱厉地向群众表明,他是百分之百地否定和仇视革命运动的。所
以他声称:“任何一种涉及暴力的运动都将不可避免地遭到压倒优势的力量 的抵抗而这种抵抗将埋葬诸如此类的运动。”
但是,为了蛊惑人心,欺骗工人阶级,丘吉尔又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社会 主义的同情者。他承认垄断是为了反对劳动人民的利益,主张国家干预并监
督经济生活,主张国家以后备雇主的身份设法干预劳力的使用,主张把铁路 收归国有,社会保险应成为国家关心的对象。但是,丘吉尔所贩卖的这些思
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论同他个人的信念,还是同他父亲的信念都是格 格不入的。正如丘吉尔的好友 F·E·史密斯所说的:“社会主义者最好不要
去欢迎丘吉尔的名字,因为归根结底他会在他们开始游泳时,偷走他们的衣 服。”
丘吉尔的言行,受到了英国贵族和有钱有势者的赏识。他们认为,如果 让丘吉尔掌权,他是会卖劲地为英国资本主义利益服务的,因为他要实现个
人沽名钓誉的意图与英帝国的利益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国王爱德华七世 的一个心腹于 1906 年 8 月 15 日给丘吉尔的信中写道:“国王陛下高兴地指
出,如果你能把国家的利益置于党的观念之上,你一定能成为一位可以信赖 的大臣,而且还能成为一位严肃的政治活动家。”而这正是丘吉尔所日夜盼 望的。
两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帮助丘吉尔在攫取权力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 一步。1908 年 4 月,坎贝尔·班纳曼因病辞职。阿斯奎斯成了首相,并按自
己的愿望组织政府。新首相建议丘吉尔任海军大臣。丘吉尔衡量了“同意”
和“反对”两种回答的利弊之后,谢绝了首相的建议。因为何时开战尚不清 楚,海军部在短期内不会给天性急躁的丘吉尔“施展才干”的机会。最后丘
吉尔选择了当时群众所最关注的贸易部大臣的职务。贸易部涉及方面广,丘 吉尔认为这可能是他继续往上爬的好阶梯。
政治生涯中所取得的一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使丘吉尔确信,他的命运决 定了他的“光辉未来”。在那些年代里,丘吉尔增加了对拿破仑个人的兴趣,
他一直对这位叱咤风云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钦佩得五体投地。因 此,他一来到贸易部,就在他的写字台上摆上了一尊拿破仑的小青铜像,后
来这尊铜像伴随主人从一个部到另一个部。
贸易大臣的管辖范围的确是非常广泛的,他不仅涉及贸易问题,而且还 有工业问题、运输问题、劳工问题以及专利和版权等问题。这样,不仅为丘
吉尔管理这个部的分内事务提供了条件,而且还使他有可能参与许多有关的 领域,尤其是社会问题的管理。为了给自己树立前程远大的政治活动家的声
望,丘吉尔积极利用了这些可能性。
国内阶级矛盾的增长,引起英国统治阶级惊慌不安。为了缓和阶级矛盾, 自由党政府准备继续做出一系列较大的让步。按照丘吉尔的设想,职业介绍
所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国内因失业增加而引起的惊恐情绪。职业介绍所应 当帮助失业者寻找工作,帮助企业家雇佣劳动力。事实上,常有这样的情况,
某地有失业者,另一地却又感到劳动力不足。成立职业介绍所既可以增加利 用劳动力资源的机动性,又可为企业家节省寻找劳动力的开销。1909 年 9 月,
丘吉尔邀请威廉·贝弗里奇进贸易部担任职业介绍所所长的职务,后来他成 了社会改革方面的知名人物。
制定职业介绍所法之后,丘吉尔又制定了失业保险法。为老年人规定了 养老金,还规定了疾病保险、残废保险和生产致残保险。为了把工人阶级吸
引到自由党方面来,丘吉尔和乔治竭力推行社会改革,争取工人的同情,并 使当时处于英国政治阵线左翼的工党保持中立。著名学者加尔威指出,丘吉
尔和乔治的战略是“预先想到工人阶级的要求”,并表明工人阶级能够从自 由党那里比从工党那里得到更多好处。
保守党人对丘吉尔和乔治大加讽刺,称平民出身的劳合·乔治为“克里 昂”,称贵族出身的温斯顿·丘吉尔力“阿尔西巴德”,此后这两个绰号就
和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了。克里昂是公元前 5 世纪雅典的一个皮鞋匠,他是 所谓的古代平民领袖集团的首席代表,而阿尔西巴德则是雅典贵族的叛逆,
他多次背叛雅典斯巴达,又多次浪子回头。被称为“英国 20 世纪的克里昂和 阿尔西巴德”的乔治和丘吉尔,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任何情况下都
能看到这两个同时代的人在一起。然而,明眼人却看得出,这两个人为继承 阿斯奎斯之后的首相和自由党领袖的宝座在暗地里进行着争斗。
丘吉尔在贸易部得心应手,既管贸易,又管劳工。没过两年,他主管的 贸易部实质上又同时成了劳工部。贸易部职能的扩大,得到议会和内阁的正
式认可。议会还专门通过文件,把该部大臣的年薪从 2000 英镑增加到 5000 英镑。这样,贸易大臣便跻身于一等大臣之列。不过,丘吉尔建议给贸易大
臣加薪的决议要到别人取代他这个位置之后再生效。这一姿态更博得了人们 的好感。
丘吉尔等人所推行的改革,激起了贵族集团的反对。为了排除上院的干 扰,内阁提出了一项有关限制上院权限的决议草案,提交下院讨论通过。丘
吉尔积极参与了这一问题的斗争。丘吉尔采取这一立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情,他是经过反复权衡考虑过的。因为丘吉尔反对上院,就等于反对了他所
出生、成长的那个集团,这个集团是他后来在军界、新闻界和政界谋求前程 的可靠支柱。马尔巴罗公爵世家几乎是紧密联系全国所有贵族的纽带。丘吉
尔反对上院就切断了这些复杂的亲缘关系,人们指责他“玷污门庭”,是“叛 逆”,贵族之家的大门在他面前砰然一声关上了。丘吉尔当然知道,等待着
他的是什么,但他一步也没离开过反对上院的自由党人。他知道,未来是属 于下院的。
自由党所进行的“社会改革”,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广大劳动人 民和下层群众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因而在 1910 年 2 月的选举中招致严重的
失败。议会中自由党的席位从 400 席减少到 275 席,保守党人则把自己的代 表席位由 157 席增加到 273 席。爱尔兰民族主义者获 82
席,而工党获 40 席。 这样,自由党人失掉了多数地位,只有依靠爱尔兰自治派和工党的支持才能 采取行动。这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选举之后,自由党人继续执政。阿斯奎斯首相认为,政府没有必要进行 彻底改组,只需要撤换爱尔兰事务大巨和内政大臣。政府要在议会中依赖爱
尔兰自治派,所以不得不重新考虑爱尔兰自治问题。至于内政部,那是因为 工人阶级的罢工和采取其他行动的次数逐日增多,而且越来越尖锐,内政部
需要任命一个坚定的人。他建议由丘古尔从两个职位中挑选一个。爱尔兰问 题既复杂又困难,不止一个大臣在它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丘吉尔对此一清二
楚。他担心选择爱尔兰事务大臣,可能一败涂地,桂冠也保不住,所以就选 中了内政部。
丘吉尔 35 岁就当上了内政大臣。当时在英国,内政大臣的权力很大。全 部监狱和少年罪犯营、伦敦警察局和消防队以及监督外侨、道路、桥梁、运
河、矿山、农业、捕鱼、社会治安、社会公德等等都在这个部的管辖之内。 该部对组织议会选举也有一定权力,它还可建议国王赦免罪犯。内政大臣应
当参加王子和公主的诞辰庆典,通常由他隆重宣布王位继承人和新国王登 基。除所有这些职能外,还委派丘吉尔向国王呈报议会辩论的每日通报。他
总是高兴地完成这项委派。
在丘吉尔担任内政大臣期间,最使他伤脑筋的是职工运动和日益加剧的 阶级斗争。到 1910 年底,丘吉尔的信念和兴趣发生了变化。他这时对社会改
革的短暂而肤浅的兴趣已经荡然无存。不久前,他还建议自由党人要优待和 关心工人,可是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使他越来越憎恨工人。结果英国劳动人
民把他看透了,认定他无论如何不是一个社会改革的捍卫者,而是劳动人民 一贯的最顽固的敌人之一。
丘吉尔作为内政大臣,同使用暴力镇压罢工有着直接关系。许多版本的 丘吉尔传记作者都曾提到,丘吉尔热衷于使用暴力镇压罢工,有时本来无需
采取严厉手段,他也滥用暴力。1910 年 11 月,威尔士矿工与煤矿公司之间 发生了一场冲突。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完全是正当的。资方对工人要求的回答
则是强行解雇罢工工人,并把警方保护的工贼送往罢工地区。工人行使自己 的纠察权利不让工贼占领罢工阵地,同警察发生了冲突。激烈的冲突很快发
展成了短兵相接的搏斗。警察动用的力量已远远超出了维持秩序的需要,他 们使用武器无情地屠杀工人。丘吉尔从伦敦向罢工地区派去了 1000 名警察还
嫌不够,他又同陆军部联系,向那里派去了军队。
不久,丘吉尔又在伦敦动用警察镇压妇女的游行示威。
1910 年 11 月 18 日,妇女参政运动的拥护者们,在伦敦的一家礼堂举行 群众集会,然后她们向议会大厦进军,准备向首相递交一份请愿书。她们人
数不多,不超过 300 人。可是议会周围布置了多达 1200 人的警察部队。妇女 们企图冲破警戒线,结果遭到警察持续数小时的惨无人道的屠杀。这种野蛮
行径顿时在市内激起了强烈的愤慨。
最滑稽的是 1910 年 12 月,伦敦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所谓抢劫珠宝店 的事件。结果三名警察当场被打死,另外三名受了重伤。开枪者躲藏了起来。
这一罪行引起大哗。丘吉尔亲自领导侦破这一案件。给警察配备了手枪和步 枪。1911 年 1 月 3 日,丘吉尔得到报告,说杀死警察的人在塞德奈街 100
号 并已被包围。警察报告说,罪犯不时开枪,看来弹药贮备相当多。这幢房子 里有多少人,一时不得而知。很快就在毗连的街道上塞满了数百名奉丘吉尔
之命赶来的警察和士兵。甚至还从托威尔军火库弄来了大炮。
丘吉尔决定亲自指挥这一“重大战役”。他身穿皮领大衣,头戴丝绒礼 帽,来到了行动地点。在那些漫不经心地与被包围者相互射击的警察和士兵
的衬托下,这是个十分可笑的画面。丘吉尔展开了紧张的活动,研究如何保 证援兵的到来,又讨论了攻占那幢向外射击的房子的计划。困难在于谁也不
知道究竟有多少人被包围。很快房子被打得着了火,开枪者被迫撤到底层。 赶往现场的消防队打算履行自己的职责,扑灭房子上的大火。可是内政大臣
丘吉尔却命令不许灭火。大火过后,这幢不大的楼房化为灰烬,在被摧毁的 房子下面找到了两具烧焦了的尸体。原来,在丘吉尔亲临指挥下,警察和配
备大炮的军队的强大火力,总共才对付了两个“顽强的敌人”。
丘吉尔这一可笑的行动受到了报纸的冷嘲热讽。记者把这件事绘声绘色 地描写为“塞德奈街头厮杀”。报上还刊登了许多照片,说明他在指挥围攻
100 号房子时所起的作用。与此同时,伦敦还上演了一部表现丘吉尔如何指 挥这一战役的短纪录片。观众们起哄并嘲弄这位过分卖力的大臣。丘吉尔得
了塞德奈街上的拿破仑的雅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尽管丘吉尔对工人运动残酷镇压,1911 年夏天,英国又接连爆发了多次罢工。海员与码头工人冲破了被资产阶级收
买了的、老机会主义工人领袖的控制,举行了罢工。丘吉尔一听到伦敦港口 管理局求援,立即同陆军大臣霍尔登联系,对方同意派遣 2.5 万名士兵镇压
罢工。丘吉尔这一举动在码头工人中激起了愤怒的风暴。码头工人的领导警 告政府,如果军队胆敢动一下船坞,就会发生武装冲突,造成流血事件。这
种警告并未使丘吉尔却步,结果事态越来越大。
1911 年 8 月,铁路工人为声援海员和码头工人的罢工而宣布总罢工。丘 吉尔企图动用军队来挫败罢工。他不等地方当局求援就主动利用军队来“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