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战争史

_5 (现代)
  公元前256年冬,远征非洲的罗马将领列古鲁斯率领15000步兵,5000骑兵在迦太基的领土上作战。迦太基人以12000步兵、4000骑兵和100头大象组成的军队阻止他们。这一战罗马人又遭惨败,大部分士兵被踩死或被骑兵杀死,列古鲁斯和5000将士被俘,只有不到2000人得以逃生。公元前250年,拥有战象的迦太基人前来攻打西西里岛上的帕诺尔姆司城。罗马军官被大象的可怕吓坏了,不敢应战,固守在城前的战壕里。迦太基人率领大象冲击罗马人的阵地,被巨箭和投枪还击,一群大象受惊向后退,冲乱了迦太基的军队。罗马人乘机出击,赶走了迦太基人,并俘获了几十头的大象。
  大象在古代战争史上,确实发挥过坦克般的威力,但它的功劳过失参半,因为它毕竟是有生命东西,不能完全受人操纵。它既给主人带来了辉煌的胜利,也给主人带来了不幸的惨败。
作品相关 中国古代历代兵役制度
  1、商周时期的征兵与甲士制度
  我国在商、周时已经有征兵制度。当时规定,每个部落成员在战争期间,都有当兵作战的义务。军队的核心是王家与贵族子弟,即“三族”与“多子族”所组成。
  基干力量是由平民组成的甲士。那时作战用战车,每辆车上有驾车、持干、戈和拿弓矢的作战人员三名.俗称“三甲士”。在每辆战车的两侧与车后,随有步兵(徒兵)几十名,由奴隶充当。他们既是战斗员,又是侍候奴隶主的杂役。
  2、战国时期的常备兵与常备兵考核制度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变法,封建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开始建立了郡县制,兵役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当时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常备兵是军队的基干,他们都是应把经过考选而来。选时相当严格。
  以魏国为例:选拔武卒要求参加考选的人穿“三层之甲”,拿一张要用上百斤力才能拉开的硬弓和装有五十支箭的箭囊,扛着文,头戴铁盔,腰佩剑,带三天粮食,在半天之内走完百里路。凡是中选的人,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
  3、秦汉时期的征兵制度
  秦统一中国后,便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征兵以郡县为单位,郡守有征发一郡壮丁作战的权力。当时农民既是主要生产力,也是兵员的主要来源。秦朝兵役和劳役极为繁重:当时全国大约有两千多万人口,而经常被征发服兵役、劳役的就有二、三百万人。
  汉承秦制,当时规定不省贵贱,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并且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从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在适龄期间,除每年农闲受训外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每次一年。一次在地方上,称“正卒”;一次在边疆或京城,称“戍卒”或“卫士”。
  汉武帝时,出现了招募熟悉北方少数民族情况的人组成“胡骑”,招募熟悉南方越事的人组成“越骑”。
  4、三国时代的世兵制度
  东汉后期,由于军阀割据,坞堡林立,大批农民为军阀豪强所霸占,成为依附于他们的部曲(近于奴隶的私人部队)。很多壮丁成了地主家兵,全国征兵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世兵”就是父子世代为兵。这种兵家户籍不属郡县,而由军府管理,称为“士家”、“军户”。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只有得到放免才能取得平民的身份。
  5、世兵制度的进化体: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度
  南北朝后期,北朝出现了“府兵制”。西魏的字文泰在大统九年(公元543年),广泛招募各地汉族豪强地主从军,通过他们的从属关系,带来了大量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西魏政权根据他们所带军队的众寡,授予各种不同爵位。这种使地方割据的私人武装中央化的办法,不但增强了朝廷军力,同时使鲜卑部落兵与汉族封建兵制逐渐结合,创置了“府兵制”。
  西魏末年,府兵由六个柱国大将军率领,每柱国下设两个大将军,一个大将军下又有两个开府将军,共有二十四军。当时府兵与民籍分开,不属郡县管辖,他们只管打仗,不负担其它赋税。
  府兵制到了隋朝起了很大变化。军府名称为骠骑府,以骠骑将军为长官。军士开始编入户籍,从事生产。隋炀帝时,府兵直接从民间征调,男子年满二十一岁即可参加府兵。全国府兵由十二卫分领。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骠骑将军府为鹰扬府。长官为鹰扬郎将。军人称“卫士”。卫府制度趋于完善,中央集权在军制上得到加强。
  唐初全国共有六百三十四个府,均由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分领。一改隋朝鹰扬府为折冲府,每府府兵归折冲都尉管辖。并规定在设府的地方,人民有充府兵的义务。服役年龄是二十至六十岁.应征充当府兵的人,平日务农,农闲教练,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这实际上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证调服役的人,定期宿卫京师或戍边;战时出征,战事完毕,即“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6、唐中后期、宋的募兵制
  唐代中期,府兵因负担过重而大量逃亡,折冲府名存实亡,府兵制受到严重破坏。为了补充兵员,就采取了招募的办法。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招募蒲、同、歧、华、京兆等州逃亡的府兵和白丁充当宿卫,称“长从宿卫”,以代替府兵定期轮流宿卫的旧制度。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27年)下令各军镇招募长驻边疆的军防健儿,其家口愿同去的,各给田地屋宅。后来组成边兵,由方镇操纵。这样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府兵制度基本结束。
  募兵制是宋朝的主要兵制。当时有四种不同军队——禁军、厢兵、蕃兵、乡兵。禁军是皇帝的亲兵,驻守京师,兼备征伐,是北宋的正规军。它来源于全国招募与选自厢兵、乡兵中的健壮兵丁。厢兵是各州募集的地方军,不进行军事训练,所以不能作战,只给地方政府服亲没。蕃兵是招募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充当过境屯戍守军。乡兵,于招募之外,也有当地征发的,经过训练作为地方防守部队。
  7、元的部落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本部落的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部当兵,下马牧畜,上马攻战。其本族人建立的‘蒙古军”与后来吞并各部落建立的‘探马赤军”为主力军。进入中原后,抽调二十岁以上的汉人壮丁建立“汉军”,作为戍守当地的地方军。
  8、明的卫所制
  明朝实行“卫所制”。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一府设所,几府设卫。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一千士兵),千户所下设百户所(一百士兵)。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平时屯田或驻防。遇有战争,朝廷命将,率领调自卫、所的士兵征战。
  卫所制有些象世兵制,又与唐代的府兵制相似。
  9、清的部落兵制:旗兵制
  清朝实行“旗兵制”。起兵伊始,以部落为单位组成“旗”,旗是军政合一的组织,旗民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因此,旗兵制就是部落兵制。
  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将满、蒙、汉族力量编成八个旗,分别用正黄、正自、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色旗作标志。这就是八旗军”的由来。
  清统一全国后,又以汉人为基础组成了“绿旗军”(以绿旗为标志,又名‘绿营兵”)。兵员时有增减,最多时达到六十多万人。
  
作品相关 中国古代——著名战例篇
  中国历史上,为实现国家统一,反抗外来侵略、民族压迫及统治暴政,各民族、各政治集团之间曾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许多关键性的战争,往往决定或影响某阶段历史的演进和某些民族、王朝及政治集团的兴亡盛衰。指挥这些战争的人物,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这里选取秦赵长平之战、汉匈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唐朝反击突厥之战、宋金和尚原之战,
  作为中国古代的典型战例进行一些分析。这几个战例,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长平之战不仅是决定秦能否统一的关键,而且在战略决策、用间出奇、战术调整等军事行动方面具有典型意义。汉匈之战,标志着骑战成为战略手段,而且创造了农业民族打败游牧民族的奇迹。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并对中国后来的政权格局有着决定作用,但二者又有较大的差异,曹魏输在战技战法上,前秦输在人心向背上。唐朝反击突厥之战,是长途奔袭的典范。宋金和尚原之战,则充分体现了守御战中奇兵出击的配合作用。
  秦统一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是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自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军政制度后, "民富库实",迅速强盛起来,成为秦国东进中原、统一天下的主要对手。周赧王五十五年 (公元前260年),秦军在王翦的统率下进攻居于赵国势力范围内的长平(今山 西高平西北)。赵国老将廉颇坚壁清野,筑城固守,准备待秦军师老兵疲之际予以歼灭性的打击。秦军攻势受阻,无可奈何。秦王为尽快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采纳范雎的计谋,派间谍用重金收买了赵国的权臣,四处散布流言,说秦最为畏惧的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赵王本来就不满意廉颇的作战方略,于是改由赵括指挥赵军,秦国见反间计成,即刻改派白起为主将,准备与赵军决战,并传令全军严禁泄漏白起为主将的消息。
  赵括上任后,马上改变原来正确的固守疲敌的作战方略,并大举更换支持这一方略的中高级军官,引发赵军中不满情绪。赵括下令大举进攻,秦军佯败,赵军追至秦军营垒前,受阻。此时,白起派两支奇兵包抄赵军后路,一支切断赵军退路,另一支在赵军侧翼进行骚扰攻击,赵军被分割包围。秦王得知赵军被围的消息,征发15岁以上男子,全部开往长平前线,这实际上是全国总动员。秦军以优势兵力切断了赵军的援军和粮道,赵军在长平被围40余日,粮尽援绝,多次组织轮番突围,但均告失败。最后赵括亲率精兵突围,阵亡,赵军40万人投降白起。白起为彻底消除统一战争的这一强大对手,震慑并瓦解六国意志,将降卒全部坑杀 。
  长平之战是秦统一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秦国胜利的原因是:首先,秦国正确地选择了战略进攻的主攻对象。在战国晚期,六国在军事上能与秦相抗衡的只有赵国。击败赵国,就等于扫除了秦统一六国事业军事上的最大障碍,对六国军心士气的打击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秦充分利用反间、示弱等手段,诱使赵国决策者决策失误。再次,任命最有实战经验的白起为主帅,正确判断出赵军的作战意图,利用赵军求胜心切的心理,采取诱敌出击,分 割包围,聚而歼之的作战部署,一举消灭了赵国的有生力量,基本上摧毁了赵国赖以抗衡秦国的军事力量。
  匈奴是自殷周至秦汉一直活跃于中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楚汉战争时,匈奴乘隙进入富饶的河套平原,力量空前强大。西汉初年,汉高祖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企图以汉室公主和大量物质财富换取和平。到文、景时期,此项政策行之70余年,结果没有也不可能阻止匈奴的袭扰。汉武帝时,汉朝国力强盛,武力反击匈奴的条件已经成熟。元光六年(公元前129 年),汉军出师,从此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争拉开序幕。
  汉匈河南、漠南之战,是反击匈奴的第一回合。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兵犯上谷(今 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武帝避实就虚,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占据 的河套平原(当时又称河南)。卫青引兵北上,突袭匈奴,收复河南地,设朔方、五原郡,移民十万屯田戍边,为进一步反击匈奴奠定了基地。
  此后,匈奴右贤王欲夺回水草丰美的河套平原,屡攻朔方,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率军北出朔方,进入漠南(今内蒙古南)反击右贤王。李息兵出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牵制单于、右贤王,策应卫青。卫青以三万铁骑出塞外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庭,击破匈奴有生力量。次年,卫青率大军十万再出塞北,于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重创匈 奴,匈奴损失惨重,退往漠北。
  河南、漠南之战,为汉朝彻底消除北部边境的战乱之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军事特点有三:其一,河南水草丰美,是汉匈战略要冲,双方对此争夺激烈,以前一直是匈奴进犯中原的前进基地,所以收复河套平原,是汉反击匈奴战争的良好开局。其二,收复河南后,汉军随即主动出击漠南的右贤王,扩大战果,将匈奴主力逼离汉境,并切断了匈奴左右部的联系,以便分而制之。其三,匈奴左部(左贤王)势力强大,所以汉军在东部虚晃一枪,以主力攻取其力量相对薄弱的河南,正应了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原则。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兵出陇西,目的是断匈奴右臂。霍去病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西入匈奴境内千余里,歼敌万余。次年,霍去病兵出北地(今甘肃庆阳西 北),越居延泽(今内蒙古居延海),西攻至祁连山,大破匈奴,俘三万余人。河西匈奴部损失惨重,浑邪王率所部四万人降汉。
  河西之战,
  汉军胜在战略进攻方向选择正确。汉军在取得漠南战役胜利后,匈奴主力被迫转入漠北,而来自东部、西部匈奴的威胁相对增加,但二者之中,西部较弱,且因汉立国关中,所以威胁更大。汉军选择西部作战略进攻方向,既歼灭了匈奴河西势力,扩大的漠南战役成果,又一举消除了其对关中平原的威胁。从战术上讲,汉军河西之战充分运用了连续出击与迂回包抄相结合的战法,使敌防不胜防,最大限度地完成了战役任务。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定对匈奴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派兵深入漠北(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寻歼匈奴主力。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为主力,另以步兵数十万,战马十万匹配合行动。二人分东西两路北进,决心在漠北与匈奴会战。
  卫青兵出定襄,北进千余里,与匈奴单于相遇。经激战,击破匈奴军,歼敌近两万人,追至蜫颜山(今蒙古共和国境内杭爱山脉一支)。霍去病在东路出兵,深入两千里 ,与匈奴左贤王接战,歼其精锐,追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共和国乌兰巴托东),歼敌七万,胜利凯旋。
  漠北之战,汉军采取了远途奔袭,寻歼匈奴主力的战略方针。针对匈奴流动性大、机动力强的特点,汉军以骑兵大军团远途奔袭和大迂回战法,深入敌境,利用匈奴认为汉军不敢深入漠北的心理,出其不意,疾驰穷追,一举荡平之。
  东汉末年,中原动荡。曹操因势而起,逐渐扫平群雄,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 ),曹操率军南下,夺取荆州,进而准备攻取江东,实现全国的统一,遭到刘备与孙权联合 抵御,双方在长江中游的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军自江陵(今湖北荆州)顺流而下,水陆并进。孙权与刘备联军抵抗 ,双方会于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当时,曹军拥有20万人,孙刘联军不到5万人。但曹军长途跋涉,疲病之极,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士气不高。而联军方面,尤其是东吴的水师,一向训练有素,战斗力较强。且因这场战争关乎孙刘两家前途,均是背水一战,故而战斗意志相当坚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军队数量上的劣势。两军在赤壁相遇 ,一经接战,曹军便告不利,曹操引军退至长江北岸的乌林休整,等待决战。
  曹军不适应水上作战,因而将战船"首尾相接",以求平稳。孙刘联军的指挥官周瑜的部将黄盖看到这种情况,便向周瑜进火攻之计。为实施这项计划,周瑜让黄盖诈降。曹操轻敌, 竟信以为真,便约定了投降的时间和信号。黄盖于是率战舰十艘,满载饱浸油脂的干柴,上 蒙布幕,插上投降的旗号,向曹营出发。时值东南风起,战舰顺风而驰,很快接近了曹营。 黄盖令各舰同时点火,然后跳上小船退回。风助火势,顷刻间,曹军水营便淹没在一片火海 之中。不久,又蔓延至岸上的大营,曹军一片混乱,人马被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此时, 孙刘联军发起进攻,曹军大溃。曹操率残部向江陵方向撤退,孙刘联军水陆并进,紧追不舍 。曹军一路饥病交加,退至江陵,已伤亡过半。曹操只得退回北方。
  曹操兵败赤壁,关键在于骄傲轻敌,急于求战。而曹军恰恰不习水战,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犯了兵家大忌。而孙刘联军却能利用曹军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一战成功,取得了以弱胜强的胜利。赤壁之战,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性战役。经过这次战役,曹操力量受挫。孙权保住了江东,刘备占据了荆州四郡,有了立足之地,接着又取得了天府之国的益州,从而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前秦苻坚是十六国时期诸胡政权中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选贤任能,能征善战,兼并群雄,统一北方,为实现全国的统一,东晋太元八年(383年),苻坚对东晋宣战。
  太元七年(382年),苻坚谋议伐晋,立即遭到以丞相苻融(苻坚之弟)为首的朝廷大臣、妃子、太子,乃至高僧释道安等人的一致反对。但苻坚一意孤行,他声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晋书·苻坚载记》),骄狂之态,溢于言表。
  太元八年(383年),
  苻坚下诏伐晋,在政权所及范围内征兵调粮,并作如下部署:命 丞相、征南大将军苻融督统步骑25万为前锋,直趋寿阳(今安徽寿县);命幽州、冀州所征兵员向彭城(今江苏徐州)集结;命姚苌督梁、益之师,顺江而下;苻坚亲率主力大军由长安出发,经项城(今河南沈丘)趋寿阳。几路大军,合计约百余万人,"东西万里,水陆并进",大有席卷江南,一举扫平东晋之势。
  面对前秦军队的攻势,东晋也作了下列防御部署:丞相谢安居中调度;桓冲都督长江中游巴东、江陵等地武装力量,控扼上游;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八万赴 淮南迎击秦军主力。秋季,符融的前锋军也进抵颍口(今安徽正阳关),其他两路秦军正在进 军途中,中路进展甚快,两翼行动迟缓,前秦的优势兵力,已呈分散之形。此时,苻融前锋 军包围了驻扎在硖石(今安徽寿县淮河北岸)的一部分晋军。苻坚大喜,亲率八千轻骑赴寿阳 , 并派原东晋的襄阳守将朱序去劝降晋军。朱序心怀故国之情,力劝谢石趁前秦大军未集,迅速出击,挫其锐气,以利于全面破敌。谢石于是决定改变原来坚守不战以待秦军师老兵疲的作战方案,转守为攻,沿淮河西上,一路击破秦军,进至淝水东岸,与秦军夹水而阵。此时,苻坚登寿阳城头,望见晋军布阵严整,见城外八公山上,于秋风中起伏的草木,以为是东 晋之伏兵,始有惧色。由于秦军逼淝水而阵,晋军不得渡河,谢玄便派人至秦方要求秦军后 撤一段距离,以便晋军渡河决战。苻坚心存幻想,企图待晋军半渡,一举战而胜之,所以答应了这个要求。不料,秦军此时已军心不稳,一听后撤的命令,便借机奔退,由此而不可遏止。朱序等人又在阵后大喊:"秦军败矣",秦军后队不明前方战情,均信以为真,于是争相奔溃,全线大乱。晋军乘势追杀,大获全胜,苻融战殁,苻坚狼狈逃归,损失惨重。
  淝水之战,东晋以八万北府兵一举战胜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从根本上说,这主要决定于军心、民心的向背。双方的战争谋略,及临阵指挥上的优劣,也是胜败的重要原因。首先,苻坚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在内外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倾全国之力,孤注一掷;其次,在临战指挥上,犹豫狐疑。当大军进驻寿阳后,迟迟不进兵,把希望寄托在晋军的投降上;待晋军反击后,锐气顿减,以致淝水之战前,全军上下就有惧敌心理,交战中一退而不可复止。 而晋军却抓住战机,一战成功,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突厥系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隋唐之际势力逐渐强大,其所辖范围东自辽东,西迄西域。隋朝时突厥内部不和,分为东西两部。唐朝立国后,东突厥的威胁尤其大,高祖甚至有迁都的打算 。武德九年(626年),东突厥可汗颉利趁"玄武门之变",率十万铁骑兵犯关中,与唐军隔渭水而阵,唐所受威胁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为彻底解除突厥的威胁,唐太宗除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革弊兴利以增强国力外,同时于数年间培养起一支精锐部队,在军事上积极备战。贞观四年(630年),唐朝反击的条件成熟,大将李靖、李世眅率军进击突厥。李靖所部突袭定襄(今山西朔州平鲁区西北),颉利以为唐主力出动,急徙牙帐于碛口(今内蒙古善丁呼拉尔)。此时,从并州出发的李世眅越过云中(今山西大同),大败突厥,与李靖会师。二人商议趁夜进兵,不给突厥以喘息的机会。前锋苏定方星夜急驰,在离颉利牙帐仅七里的地方始被发现。颉利逃走,李靖大军继至,突厥大败,阵亡万余人,被俘十万。颉利夜遁灵州(今宁夏灵武),走投无路,举众降唐。至此,东突厥灭亡。唐太宗击灭东突厥,是隋唐以来取得的空前胜利 ,为中国北方清除了一大边患,唐太宗也以其赫赫威名,被北方少数民族君长尊为"天可汗"。
  唐灭东突厥,之所以能一战而胜,除了唐朝经济恢复、政治稳定、国力增强等原因外,从军事上看,战前已取得进攻前进基地。最善于用兵的李靖实施前敌指挥,与李世眅相互协同,运用奇袭迂回的战术,突然接敌,连续突袭,使敌军走投无路,被迫投降。
  女真族是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12世纪初逐渐强大起来(建国号金),在攻灭辽朝后,迅速转攻北宋,并一举灭亡之。自建炎元年(1127年)起,金军数度南下,企图摧毁南宋政权,但不能如愿。建炎四年(1130年)秋,金方将全面进攻改为东守西攻,完颜宗弼的十万主力由江淮战场西调陕西,试图集中力量,占领陕西,进而越巴山、过蜀道攻入四川,控制长江上游,为从右翼大规模迂回南宋创造条件。金军以凤翔府(今陕西宝鸡)为前进基地,逼近作为四川门户的和尚原。绍兴元年(1131年)十月,宗弼十万精兵对和尚原宋军阵地发 猛攻,宋军主将吴筁命士卒以强弓劲弩抵御,分番迭射,连发不绝,密如骤雨。金军稍却,吴筁又出奇兵邀击,并截断金军粮道,又在金军撤退必经道路上设置伏军。金军至,伏兵出击,金军大乱。吴筁又挥军夜袭,金军不支,乃溃退而去。"俘馘首领及甲兵以万计,宗弼中流矢二,仅以身免,得其麾盖,自入中原,其败衅未尝如此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八)。吴筁指挥的这次防御作战,深得兵法之精髓。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孙子兵法·势篇》)。宋军凭险关要隘顽强拒守,将正面抵御与侧翼邀击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杀伤敌有生力量,保卫战略要地不致沦陷的意图。(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十五讲》 作者:张岂之)
  
作品相关 日本古代战争常识
  一、防具:日本所发现的上古时代之防具,称为挂甲,形制简单朴素。大化改新以后,铠式向中国学习,但因为岛国资源不足,故多用竹制,防护能力有限,从平安后期开始,华丽的大铠开始出现。进入幕府时代,武器日益精良、战争日益频繁,华而不实的大铠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了,轻便的腹卷和胴丸遂逐渐从足轻装备上升为各阶层防具的主流。室町和战国后期,南蛮(欧式)武具的传入,使胴丸进一步坚固化、严密化,也更华丽化,产生了能够凸显大将威仪的各式具胴。安土、桃山时代以后,具胴又演化为当世具足,再度因为火器的输入和使用,而落后于真正的战斗需要。 当世具足
  二、盔式:日本古代的头盔,模仿中国,称之为胄或兜,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胄的主体、眉庇(额前象帽舌的部件)、吹返(类似护耳的部件)、しころ(日造汉字,左革右每,即护项)、面当或颊当(遮蔽面部或面颊的部件)、喉轮(保护咽喉的部件),以及其它装饰性附件。多样的胄式(星胄、头形胄、桃形胄、唐冠胄、一之谷胄、乌帽子形兜、日根野兜……等,不下数百款)和千变万化的饰物,使日本古代的盔式非常华丽美观,富威吓性和观赏性。最早出现在胄前的装饰物称为鍬形(大铠时代),后来胄的各个位置都可附加装饰物,在前者称为前立(如半月前立、三日月前立)、在左右者称为肋立(如天冲肋立、鹿角肋立)、在上者称为顶立、在后者称为后立,还可以整个头盔均覆盖牦牛尾,称为熊蓑。
  三、武器:日本古代的主战武器,主要分为刀、枪、薙刀、弓箭和砲五种。日本刀的锋利是世所罕见的,一般武士均腰配双刀,即长的太刀和短的腰刀(肋差),此外,还有一种长短介乎两者之间、形制更接近太刀的打刀。枪又名鑓,形制多样,如菊地枪、十文字枪、毗沙门枪、素鑓、泽泻枪……等等,是合战的主兵器。薙刀多为僧侣使用,有点类似于我国的长柄大刀,但刀身很窄。日本人长时间使用长臂弓,射击的精度低、距离近,而且并未推广用弩;箭主要分为征矢和镝矢(响箭)两类。砲应写作铁砲,即古老的火绳铳,从战国后期开始传入日本。
  四、标识物:日本古代战斗时的标识物,除各国普遍存在的军旗外,还有指物和马印。军旗最早出现于源平合战,源氏白旗、平氏赤旗,用以标识敌我双方。后世多把家徽作为军旗,但也有例外,如武田信玄的“孙子四如真言之旗”和上杉谦信的“毗字旗”等。指物是指武将背上的靠旗,一般为单面,呈方形、1:2或1:4长方形,书写姓名或绘制家徽;另外,也有部分特殊编列的武士会佩戴特殊的指物(有可能两面或多面),如武田信玄的使番(传令兵)所背负的红底白蜈蚣靠旗。马印是大将位置的标记,最有名的,就是丰臣秀吉的千升瓢箪(葫芦)马印和德川家康的折扇形马印。
  五、道具:首先是钟鼓之类的战斗信号。日本古代作冲锋号使用的,是法螺贝(所谓大吹法螺是也),另外钟的形制类似于锣,鼓全称是“背负太鼓”,一人背负,一人敲响。军配和采配恐怕是日本独有的道具了。军配全名为“军配团扇”,是用皮或薄铁制成的团扇,最早上画带有金刚界大日如来种子梵文的圆阵、十二天支地支、二十八星宿等图像,是军师用来推算吉凶方位的工具,后来演变为大将所持,而且似乎除了扇凉别无特殊用途。采配是木柄,柄头密缀纸条或布条,挥动时可互相摩擦发出响声,一般物头以上才可使用指挥战斗。
  六、枪:镰仓和室町时代,日本的主战武器是刀和弓箭,而到了战国时代,则转变为枪、弓箭和铁砲。弓箭和铁砲作为远程攻击武器,当然只是起辅助作用,长枪在战争用武器中居于首要位置,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呢?随着制铠技术的提高和铠甲的轻量化,大量下级家臣也可以穿戴铠甲,对此,刀的杀伤力无法跟上时代的需要了,而一点突刺、洞穿敌铠的长枪,其优势大大强化。枪又名鑓,一般作战时,均把长枪队列排在阵前,作为防范敌军突袭的重要措施;而手挺长枪对战马突刺,使得足轻也能够与起码骑马武士一较短长了。枪的种类很多,如笹穗、菊地、沢泻、千鸟形、十文字等等。
  七、仪式:古人相信,战争的成败系乎天运,因此在出阵前要举行一系列仪式,以向上天祈祷成功。最重要的,是“三献的仪式”,即大将上阵前食用打鲍、胜栗、昆布三种食物,在进食的时候,让儿童歌唱此三品的名字,取其谐音,为:“打って,勝って,喜ぶ”。此外,在大将出馆的时候,要在馆门前的地上放置包丁(一种菜刀),大将踏过包丁,以示“将踏刃而前”。最后,在出阵前,家臣们还会开连歌会祈祷胜利。
  八、军师:军师,又称为军者、军监、军配者,其主要作用不是出谋划策,而是从精神或宗教的侧面来辅助战争的进程。战胜祈愿、加持、祈祷、易卜、占筮术,等等,都是军师份内的工作。在此以外,军师才需要熟读《六韬》、《三略》、《易经》等书,以备大将参考。军师有时候还参与军评定,并就出阵的仪式、凯旋的仪式、检视首级的仪式等接受咨询。
  九、铁砲:铁砲于天文十二年传入日本以后,很快就在战争中普及开来。当时的铁砲,又称为火绳铳,发射手续非常繁复。首先,从铳口灌入少量火药(当时盛装火药的药瓶,其瓶盖大小是有固定标准的,一盖火药,正好足够一次发射的量),放置一枚子弹,然后用さく杖(さく写作左木右朔)舂实。打开铳身上火皿的火盖,倒入少量火药引火用,然后关上火盖,吹燃火绳,插在火ばさみ上,接近火皿。最后利用枪管正上方的目あて,用三点一线原理瞄准敌人,勾动引き金(扳机),即可发射子弹,杀伤敌方。一发过后,必须清理枪管,除去残余火药。包括清筒、装药、填弹、装火药入火皿等一连串手续,据说经过训练的士兵在二十五秒内便可完成。
作品相关 吴越争霸战争
  春秋末期,东南地区的新兴强国吴、越为扩张势力,逐鹿中原而进行的争霸战争。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剌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日趋激化。吴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越欲北进中原,更必先服吴才有可能,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吴、越地处江南水乡,“以船为车,以楫为马”(《越绝书·记地传》),双方多为水上作战。此时作为水军的“舟师”已成为新的兵种,能独立完成战略、战役任务。吴、越水军有楼船(指挥船)、大翼、中翼、小翼三种主要战舰船及突冒(船首装有冲角)、桥船(轻快战船)等战船。主要战船大翼船长20米,宽2.7米,载乘“战士二十六人,棹(手)五十人,舳舻(手)三人,操长钩矛、斧者(各)四人,吏、仆、射长各一人”,连同船长“凡九十一人”(《太平御览》卷315引《伍子胥水战兵法》)。水战基本方式是先用弩射,再进行接舷战斗,最后登船格斗,有时亦用突冒撞击敌船。
  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越,双方主力战于檇李。越以死罪刑徒阵前自刎,乘吴军注意力分散之机发动猛攻,大败吴军。阖闾负伤身死,夫差继位为王。二十六年,越以水军攻吴,战于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越军战败,主力被歼。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越王勾践率余部5000人被围于会稽山上。勾践请降,吴大臣伍员建议勿许,认为“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夫差因急于北上中原争霸,未采纳伍子胥建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参见《夫椒之战》条)。勾践夫妇为吴王“驾车养马”,执役三年,赢得夫差信任,获释回国。勾践为兴越灭吴,“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其在谋臣文种、范蠡辅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在内政上实行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及尊重人才等政策,以安定民生,充裕兵源,收揽人心,巩固团结,从而增强综合国力;在军事上,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严格纪律,以提高战斗力。当时弩已用于作战。战车、战船均“顿于兵弩”,战斗胜败关键又取决于最后之冲锋。勾践聘请精于弓弩射法的陈音教授用弩技术,包括瞄准、连续发射及掌握弩力与箭重最佳比例(拉力一石,箭重一两)等方法,使“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聘请善于“剑戟之术”的越女教授“手战”格斗技术,使军士“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越地民风是“悦兵敢死”,惯于各自为战。为此,勾践反对“匹夫之勇”,强调纪律性,要求作战单位在统一号令下统一战斗行动,以发挥整体作战能力。规定服从指挥者有赏,违犯者“身斩,妻子鬻”。在外交上,针对“吴王兵加于齐晋,而怨结于楚”的情况,采用“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方针(《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厚事于吴,即效法周文王对商纣王“文伐”之谋略,以非战争手段瓦解、削弱敌人。主要措施有,佯示忠诚,使吴王放松对越戒备,放手北上中原争霸,纵其所欲,助长吴王爱好宫室、女色之欲望,使其大兴土木,耗费国力;并行贿用间,扩大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破坏其团结。施行十年,使得越“荒无遗土,百姓亲附”,国力复兴。越军亦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人有致死之心”的精锐部队。
  吴王夫差在征服越国后,即积极作北进准备。伍员再次建议“定越而后图齐”,认为越是“腹心之病”,而“齐鲁诸侯不过疥癣”之疾。吴王仍未采纳。三十一年(前489年),吴先攻陈(今河南淮阳).以解除其北进时来自侧翼的威胁。三十三年,吴攻鲁,打开进军中原的大门。吴为建立北进战略基地及打通北进军事运输交通线,于三十四年在长江北岸营建了规模宏大的邗城(今江苏扬州),开凿了由今扬州经射阳湖至淮安之邗沟,沟通江、淮水域,并进而与泗、沂、济水联结。三十五年,吴率鲁、邾、郯等国联军由陆上攻齐;派大夫徐承率水军由长江入海,向山东半岛迂回,攻齐侧后。吴水军海上作战失利,陆上联军遂退回(参见吴鲁邾郯攻齐之战)。三十六年,吴再次攻齐,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全歼齐军精锐(参见艾陵之战)。三十八年(前482年),夫差率吴军主力进至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及中原诸侯会盟,“欲霸中国”。此时吴之霸业达于顶点。
  当吴王夫差在黄池与晋定公争作盟主时,越王勾践分兵两路攻吴。一部兵力自海入淮,断吴主力回援之路,掩护主力作战;其自率主力直趋吴都,在郊区泓水歼灭迎战之吴军,并乘势攻入吴都。夫差南归,恐因国都失守士气下降及远程奔返造成部队疲惫、决战不利,派人请和。勾践亦以吴军主力未损,不愿进行无把握的决战,遂与吴订和约后撤军。四十二年,吴国发生灾荒。越乘机发动进攻,与迎战吴军在笠泽(在今江苏吴江一带)隔江相峙。越军利用夜暗,以两翼佯渡诱使吴军分兵,然后集中精锐,实施敌前潜渡、中间突破,并连续进攻,扩大战果,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较早的河川进攻的成功战例(参见笠泽之战)。笠泽之战后,吴、越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越已占有绝对优势。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再度攻吴。吴军无力迎战,据都城防守。越于吴都西南郊筑城,谋长期围困。吴数次遣使请和,均遭越拒绝。三年,城破,夫差自杀,吴亡(参见《越灭吴之战》条)。勾践率军“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周元王封勾践为伯。“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任霸主。
  点评:此战,吴王夫差不听伍员之言,养虎为患,终遭灭国。而越王勾践则卧薪尝胆,养精蓄锐,并听取谋臣文种、范蠡之言,主要靠谋略制胜;亲齐、结晋、联楚的外交策略,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春秋末期的战争,已发展为智战。当时人即认为“夫战,智为始,仁次之,勇次之。”(《国语·吴语》记楚将申包胥言)战争中还出现了早期入海远航作战及河川进攻等新的作战方法。
  
作品相关 日本历史教科书越改越黑(转载)
  随着日本2005年版新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被曝光,日本右翼歪曲篡改历史的丑恶行径,再次成为中韩朝等邻国高度关注并强烈批判的对象。
  继2001年版新历史教科书被放行之后,4月6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将再次公布由日“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提交审定的新历史教科书的评审结果。
  肆无忌惮篡改历史
  据媒体披露,新版历史教科书较之前版更加恶劣。不仅完全删除了日本侵略的史实,还处处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
  新版历史教科书强调,日本参与的历次战争都是由对方的挑衅和攻击引起的,属于“忍无可忍”的防卫举动:关于“甲午战争”的起因,教科书称是由于清朝政府不断挤压日本在朝鲜的势力范围,日本不得不快速扩张军备,同清朝海军进行了决战;对于“九一八事变”,教科书大肆渲染中国当时“不断激化的反日运动”,称“破坏满洲铁路和迫害日本儿童的事件频发”,关东军为了保护日本国民的安全才发动了这次事变;教科书还宣扬,由于日本对满洲的占领,才使当地在“五族协和、建设王道乐土”的口号下大量引进日本的重工业,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关于“七七事变”,教科书将其起因说成是“中国军队不断向日军开炮”;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原因则被描述为“两个日本官兵在上海被射杀,导致日中间的冲突扩大了”;对于南京大屠杀,前一版的右翼历史教科书正文里还用“南京事件”的字眼有所提及,这次在正文里则完全消失了,只在边注上用小字写道:“后来的远东审判认定日军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但这个事件在资料上的疑点很多,存在许多不同见解,至今仍在持续争论中。”此外,中国人永远铭记的那些悲惨的战争史实,如平顶山惨案、“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花冈惨案、慰安妇、强制劳工等,彻底地从这本教科书中销声匿迹了。
  在删除了所有侵略史实的同时,教科书还极力美化了日本的形象。突出强调日本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吹嘘日本的一名外交官如何在二战时夜以继日地手签护照,解救了6000名犹太人,俨然是一个日版“辛德勒名单”故事。教科书把日军的铁蹄侵略美化成“日本在诸多战场的胜利,给了东南亚和印度人民通往独立的梦想和勇气”。
  日本历史教科书的演变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右翼势力的施压下加强了对历史教科书的审定。1957年岸信介上台后,强迫部分出版社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大陆”。上世纪80年代初,日部分国会议员组成“教科书议员联盟”,要求全面修改历史教科书,删除“自虐”描述。1982年6月,文部科学省审定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时,把“三光政策”改为“抗日运动的展开,迫使日本军队保证治安”;把朝鲜人民的“独立运动”改为“暴动”等。1985年8月,右翼团体“保卫日本国民会议”炮制的《新编日本史》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尚无定论”,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说成是“被迫应战”,把太平洋战争美化成“从欧美列强的统治下解放亚洲,在日本领导下建设大东亚共荣圈”。1986年5月,该书被文部科学省审定为“合格”,遭到中韩朝以及东南亚诸国的强烈谴责。1997年1月,一批日右翼学者成立“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号称约有1万名会员,在日本全国共设有48个支部。一些地方长官、国会议员、地方议员,以及企业法人也参与其中,并以会费等形式为炮制歪曲侵略历史的教科书提供巨额资助。
  今日,“编纂会”卷土重来,他们已不再是羞羞答答地对历史进行歪曲和修改,而是根据需要肆无忌惮地“伪造”历史。
  教科书采用率目标定为10%
  4年前,由于日本各地方教委和中学的抵制,右翼历史教科书采用率只有0.03%,这个结局让“编纂会”极为不满。在总结经验教训后,“编纂会”制定了更加详细周密的计划,他们不仅要让新版教科书顺利得到文部科学省的合格审定,还要在日本国内进行大范围推广,目标是发行13万册,采用率达到10%。
  为此,“编纂会”加大了同政府和政界右翼人士的勾结,在各地的教育委员会中安插亲信,连“编纂会”的副会长高桥史朗也成了嵊裣亟涛委员,届时该县教委选用哪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自是不言而喻了。他们还决定选择向日本教学质量好、初高中连读的学校推广这本教科书。而很多学生家长认为,为了孩子的高考,他们会选择教学质量好的学校,而不会考虑学校采用哪种历史教科书。
  激起邻国愤怒浪潮
  2005年版新历史教科书曝光后,立即引起邻国的强烈批判。
  韩国《朝鲜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日本的举动是蓄谋已久的对韩国的挑衅。23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发表告国民书,强烈谴责日本为侵略史翻案和霸权主义的图谋。韩国还通过了《日本歪曲历史教科书对应方案》,决定把历史教科书问题推向国际舞台,如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讨论。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也掀起了谴责日本歪曲历史的热潮,中国民间通过网站发起“百万人签名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活动,媒体也纷纷发表文章批判日本右翼篡改历史的险恶用心。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他不认为网民签名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一种反日情绪,而是要求日方在历史问题上采取正确的、负责任的态度。
  日本为何频频生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年份里,日本为何频频挑起同邻国的争端呢?
  从大环境来看,日本依仗美国,急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改变“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窘境。另一方面,危机感很强的日本人一直谋求成为政治大国,从而通过提高国际影响力来争得更大的市场、更多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日本出现了向军事强国演变的趋势,因为在一些日本政客看来,政治影响是要靠军事实力作支撑的。
  今年是个重要年份,日本应该趁机对当年的侵略罪行做出深刻反省,求得邻国的谅解和信任。但整体右倾化的日本,却急于彻底抛弃所谓“自虐”的历史观,通过隐瞒日军暴行,宣扬日本的“受害者”和“救世主”形象,来提升日本年轻人的“爱国心”和“自豪感”。日本右翼的险恶用心,必将遭到全世界所有主持正义的人们的谴责。▲驻日本特约记者龚常驻韩国特约记者沈林
  
  
作品相关 拒售日货是理性爱国的表现(转载)
  继“朝日啤酒”在长春某大型连锁超市遭撤柜后,3月30日,沈阳信盟连锁超市近30家店,销售情况一直很好的约10个日本品牌的几十种商品全部撤柜。信盟方面表示,他们以此方式捍卫中国人的尊严。
  “朝日啤酒”因为公开支持日本篡改侵华战争历史,称中国是“对日的加害者”,长春一家大型连锁超市拒绝出售该品牌的啤酒,以表达他们对的不满。现在,沈阳信盟连锁超市紧跟其后,凡是该公司销售的日货,暂时统统下架,以示对日本窜改教科书的抗议。中国商家的这些做法,不仅极具理性,而且是对日本窜改历史的有力回击,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值得嘉许。
  对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口诛笔伐固然必要;组织人员搞大型的签名活动,也不失为一种爱国方式。不过,最行之有效的爱国之举,我个人觉得还得动真格。比如,在反对日本窜改历史这件事上,与其高嗓门的声讨,不如来点实实在在的东西,让篡改历史者感受到切肤之痛。何以见得?日本的国民懂汉语的毕竟不是很多,咱这里签名抗议也好,撰文反对也罢,我们所表达的这种愤慨,人家那里的国民未必“解码”得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爱国之情不能最大限度地让日本国内的绝大多数国民了解,意味着我们的爱国效果打了很大折扣。亦即,爱国的实际效果未能充分体现出来。这一点,恰恰是许多爱国人士所没有关注的盲点。如何寻求更加有效的途径,让日本人知道中国国民对日本政府篡改历史的抗议,则显得非常必要。而长春和沈阳的部分商家以拒售日货形式表示商家自己的爱国行动,这个方式既理性更奏效。这是因为,中国商家的这种抗议,很快将通过日本商家反馈到他们国内,进而传递给他们的政府。蒙受海外经济损失的日本商家,会想方设法给其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日本政府正视历史,还历史一个真实。
  布克哈特说过:“在任何情况下,历史都是一个时代发现另一个时代价值的记录。”按照这个定义,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无非是他们觉得侵略别的国家行为“有价值”,虽然不好明说侵略有功,但倒搅一耙,颠倒黑白,粉饰历史,不过是庆祝其侵略的“丰功伟绩”而已。中国作为受害国之一,最好的回击就是让日本商家率先认识到其历史罪行。中国的商家和消费者同时抵制日货,应该说是最好的“清醒剂”,请日本的国民品尝后反省历史。笔者之所以称道中国商家的做法,源于他们的拒售日货是有条件的。沈阳信盟商业广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夏女士表示:“我们不是针对这些商品,也不是永远不销售那些商品,如果日本能正确对待侵华那段历史,我们会立即恢复销售。供货商都是中国人,相信他们能够理解!”可见,只要日本真正反省历史,中国商家怎么可能排斥日货?日货,不过是个中日交往的媒介物,它本身无罪。现在之所以不受欢迎,无非是其“主人”不地道造成的。倘若中国的爱国行为都能如斯,则中国的爱国主义距离成熟不远矣。
  作者:刘海明
  
  
作品相关 日称钓鱼岛为日领土(转载)
  据法新社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今天下午公布了新版教科书修改审定结果。由日本扶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历史教科书获准在日本学校使用。该版本作出各类修改共124处,但没有改变其中美化侵略的基调。
  文部省称,它已批准了这本具有争议性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是文部省通过的八本历史教科书之一。学校可以自2006年4月选用这些教科书用于对13岁至15岁的学生进行历史课程教学。
  这本教科书是自2001年出版后就引发中国和韩国正式抗议的历史教科书的最新版。
  该版本教科书在谈到日本20世纪上半叶对其它亚洲国家的军事占领时没有使用“侵略”一词。在谈到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时,教科书只是称这是一起的“事件”,导致“许多中国人被杀死”,而回避了遇难者人数具体数字。
  教科书在承认日军对敌国人民犯下“不当谋杀和虐待罪行”的同时称,“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屠杀手无寸铁百姓”的历史。
  这本教科书是由历史教科书改革团体编写的。这一团体由一些狂热的右翼历史学家组成。他们声称日本目前的历史教育是“自虐性”的。
  日本还称,中国的教科书的内容很不平衡,教科书的重点放在日本的侵略历史上,而对中国历史的黑暗之处视而不见。
  在谈到朝鲜半岛时,教科书最初称:“美国和欧洲列强同意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以获取日本同意它们在其它地方的殖民统治。”但是按照文部省的命令,这段文字被改为“美国和欧洲列强不反对日本将朝鲜半岛置于其势力范围之下。”
  四本其它获得批准的教科书也将南京大屠杀称作“南京事件”,教科书谈到的中国遇难者人数不一。在八本获得通过的教科书中只有一本教科书谈到“慰安妇”问题。
  扶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公民课教科书还称日韩争议中的独岛目前被“韩国非法占领”。在谈到中日争议的钓鱼岛时,教科书称该岛“为日本领土,但中国声称对其拥有主权。”
  
作品相关 日煽动对中国仇恨(转载)
  日本16个民间团体5日召开集会,抗议文部科学省通过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严重歪曲历史的教科书 新华社发
  日本文部科学省5日通过的《新历史教科书》,由于严重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史,引起中国和韩国等国家强烈反对。
  纵观《新历史教科书》内容,不仅大肆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将侵华战争的责任都推给了中国。而且俨然将自己打扮成了受害者。教科书还一如既往地特别注重煽动对中国的仇恨,并将这种仇视情绪一直追溯到古代。
  关于中日历次战争 声称责任都在中国
  《新历史教科书》中把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历次战争都归咎于中国。
  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新历史教科书》这样写道:“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
  关于“二十一条”
  《新历史教科书》歪曲宣称:“中国方面期待列强的介入,向国内外泄露了极为机密的谈判内容,而且在5大条款中,将并非正式要求的事项也列入其中,制造了‘二十一条要求’的名称,中国国内的反日舆论开始高涨。”也就是说,《新历史教科书》称当时的反日完全由中国政府制造谎言所引起。
  关于“九一八”事变
  《新历史教科书》歪称:“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主语变成了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而不是日本的步步进逼,表明是关东军精心策划的句子也删除了。
  增加西安事变
  在《日中战争》一章中,《新历史教科书》比2001年版增加了“西安事变”一节,着重指出:“共产党获得了喘息,共产党员潜入国民党内部,大肆推进将日本引入战争的破坏和挑衅活动。”也就是说,《新历史教科书》称中日战争是共产党阴谋挑唆起来的。
  关于卢沟桥事变
  新版宣称:“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将卢沟桥事变完全算成中国的责任,是中国方面扩大了事态。
  从《新历史教科书》的描述来看,中日战争的责任完全在中国,日本反而是受害者。此外,新送审本继续将8年战争描述为“目的不明的泥沼战争”,完全抹煞了日本希望灭亡中国的阴谋。
  对外侵略称“借道” 不提“南京大屠杀”
  《新历史教科书》对日本自古至今的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从来不用“侵略”二字,对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也称为出兵,右翼学者可笑地辩解说,为何不用侵略,是因为丰臣秀吉根本没把朝鲜看在眼里,不过是借道,真正的目的是征服中国明朝。
  对于日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新历史教科书》仅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对日本军队所犯罪行提也不提。
  关于南京大屠杀,2001年版的教科书在《日中战争》一节的正文中的括号内加了一句话:“(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但是在介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时,又以稍小的字体介绍:“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这就使括号中的那句话进一步大打折扣。
  但是,在《新历史教科书》中,括号中的那句话也被删除了,只是在一张名为“因巷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的照片上面用小字注解重复了上面的那句话。也就是说,教科书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且几乎不会使读者注意到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
  为战犯鸣冤叫屈 鼓吹“造福”亚洲
  《新历史教科书》对日本在战争中的损失则大书特书,单纯强调日本的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对东京等多数城市进行不加区别的空袭,并且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同时,《新历史教科书》继续把盟军对日本的统治称为占领统治,而且改变了2001年版用较小字体介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非法性的做法,用正文等大字体介绍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非法性,为战犯鸣冤叫屈,同时指出“直到今天,评价也未确定”,显然是企图否认东京审判的合法性。
  《新历史教科书》同时大力宣传日本“造福”了亚洲,是亚洲的“恩人”。如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增加介绍了八田与一在台湾南部兴修水利的内容。李登辉访日时就特意到石川县的八田与一故居参观,对此感恩戴德,与右翼分子情投意合。在赞颂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的同时,2001年版教科书和送审本都企图否认中国自古以来对台湾的主权。据新华社电
  教科书编撰者都是右翼学者
  编撰《新历史教科书》的“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由一群公开的右翼学者组成。其会长八木秀次撰写了存在争议最多的部分。
  日民间团体称书是“凶化书”
  在日语发音中,教科书与“凶化书”发音相同。鉴于《新历史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有日本民间团体干脆称其为“凶化书”。
  右翼团体编撰的旧版教科书于2001年出版。2001年版教科书对“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征用慰安妇事件轻描淡写、把日本侵略行为说成是“解放”亚洲国家,招致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这次通过的是2001版教科书的更新版本。
  
作品相关 已删除
  已删除
正文 新坑试运行1
  “时间不多了,喝下这碗药汤后,我就送你过河”孟婆冷冷地说
  每一个想抬胎的人都会到达这里,喝下这碗东西以后,再由她亲踏睚护送过河。抬起头看了一眼站在自己面前的美丽女人。柔顺的长发此刻垂在脑后,弯弯的柳眉,清澈的眼眸,那宛如朱砂一般红润的薄唇点缀在那一张细嫩的鹅蛋脸上。若此犹物还在人世的话,不难想像众人为她疯狂的景象。不过可能是天妒红颜吧,这么早就让她离开尘世。真是有点可惜。看惯了生老病死的孟婆也不禁为这个女人心生怜悯。
  “这就是会让人忘了世间一切的孟婆汤了吧”看着那碗清可见底的药汤,女人幽然低语。
  “对!”
  “我拒绝!”
  “什么!?”孟婆怀疑是不是自己听力出了问题,否则怎么会听到那句令人不可思议的话。
  “我拒绝喝下它”女人,再一次重申自己的决定。
  “这不是你可以决定的,傻女孩,忘了今生的一切痛苦,重新开始你的人生不是很好吗?”女人坚定的语气像是一根钉子般,狠狠地扎进孟婆那颗早已麻木的心。
  “不,婆婆!只要不忘了他,你要我做什么都愿意!”扑的一声,女人跪在孟婆的面前,苦苦地哀求着。
  “为什么要这么的固执呢?每个人的爱恨情仇都应在生命结束的那刻也随风吹散的啊”
  “婆婆!我求求你”
  过了好久,孟婆才幽幽的开口:“你可以不喝下那些东西,但是……”
  “但是什么?”女人心急的追问。
  “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拥有一个不健全的身体,这样你仍然愿意吗?”
  “我愿意!”女人毫不犹豫地说“在来世,我想追随他的脚步,是生是死,都与他同在”
  “既然这样,那我就送你过河吧”孟婆伸出手轻抚着她那柔顺的长发。
  到达了河的对岸,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刻。
  “从这里走,就会到你想去的地方”孟婆用手指着前方。
  “知道了,婆婆!”
  “你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孟婆盯着女孩“如果……”
  “没有如果。婆婆,真的很谢谢你!”女人打断孟婆未说完的话语。
  “既然不后悔,那就快点走吧。不要往后看!”
  “对不起,婆婆,我……”女人看着孟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算了,也许我真的老了,不能理解你们这些情啊爱啊的东西”看着女人那令人心疼的脸,再多责备的话也说不出口“以后的路就靠你自己了,小心一点。”
  “是”
  看着那远去的身影,孟婆只是摇头轻叹了一声,细微的声响回荡在这个寂静的空间。良久,良久不愿散去……
  
返回书籍页